高中生体育教育调查训练的步长和步频优先发展哪个

怎样提高百米步频、还有协调性练习、……-练习高抬腿能提高百米成绩么 ?能提高步频吗 ? _汇潮装饰网
您当前位置:
怎样提高百米步频、还有协调性练习、……
怎样提高百米步频、还有协调性练习、……
具体一些、懂得留言、……
高步频。 协调性练习:这就要看个人的资姿了:做小步跑,高抬腿,做这样的准备活动尽量提高速度,要是你的协调性还可以,做些往返跑、踢腿
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不仅能弥补专项训练的某些不足,而且有利于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应注意如下原则,影响速度。运动员若能善于放松自然跑,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主要取决与发展运动员专项知觉发展水平,主要的训练手段有,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恰当、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最好是用脚尖/前脚掌跑步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每天10组,关键在于提高步频、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教练员一切的身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设计、采用,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4 发展绝对速度绝对速度是指短跑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的能力。绝对速度的优劣,不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加速跑,以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于人体一切运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工作(收缩与放松)所致。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可采用:(1)20~40m行进间快跑练习,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3 提高步长。6 掌握跑的放松技能要做到跑得放松自然而有节奏:(1)训练要全面、系统注意选择合理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因而,在发展步长和步频二要素时,所以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训练,使运动员的心脏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多,从而为无氧耐力训练奠定基础。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法。例如,我进浙江大学体育系时,把握短跑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律,在短跑训练中,应将力量训练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来加以重视和进行。有关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非常多,降低肌肉的效率。并且,要有利于所获得的力量水平尽快,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提高了步长能力。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必须符合与接近短跑技术的时间与空间特征;(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等;(6)越野跑等、跑台阶,按照教练员的不同信号或标志的节奏跑;(3)提高用力感,采用不同距离的快跑和慢跑,不同距离的上坡跑、下坡跑和重复跑;(4)提高速度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变速跑等。7 加强心理训练健全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意志品质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精神支柱。有的运动员虽然平时训练不错,但比赛过不了硬,赛前和比赛是思想紧张,吃睡不好,生活规律破坏,消耗精力过多,比赛时心慌意乱,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绩下降,赛后思想波动。针对队员的具体情况,在训练中要做到严格要求,从实战出发,如改变训练环境条件,创造气氛,施加一定的压力,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沉着冷静、机智灵活的排除干扰、发挥正常,赛出好成绩。8 结束语总之,通过多年的短跑训练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有效发展运动员的短跑成绩,既要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又要突出专项能力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和速度能力的训练,并努力掌握跑的合理技术。对于专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选择,关键在于能否因材施用,因人而异。并且,根据对短跑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和对运动员个性的了解,选择和设计一些符合现代短跑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短跑训练的观念、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有个全面的更新,最终达到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目的。 祝你成功!,下坡路跑提高成绩效果显著.&不超过120米》100米最重要的是爆发力。需要强调的是,全面身体训练必须要紧密结合短跑专项的需要,年龄已经是20 岁了,客观上已经失去了发展步频的最机佳时期(从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而言,11岁~13岁是发展步频......
一、起跑   平时训练注以下几点:“各就位”的口令下达后,运动员抖抖身体,放松心情。调剂好起跑器,把...)
每个人的步频基本上是天生的,后天训练提高也不会太大,当然在保证步幅情况下越快越好。 一个人的步幅与身...)
跑一百米应该是步子大步频小还是步子小步频大 2
2015-01-...201...)
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
有是肯定有的,步频和爆发力的话跨个两阶应该可以了,)
一百米加速跑技巧?步频和步幅决定了百米的速度,步频的高低一般天生的比较多,后天练习可以提高但是不明显...)
你好! 决定短跑成绩的因素主要是步频和步长. 另外腿部要有好的爆发力.还要有强壮的上肢来摆臂协调. ...)
我身高1.8m,主要是腿长,100M跑时用步频大,步伐小时,自己感觉很快,可是别人...2015-1...)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竞走的好处竞走的技巧
竞走的好处竞走的技巧
竞走的技巧:其实很多人都以为竞走就是快走,这样的认为是错误的,竞走的运动强度是比快走要大的。如果我们要练好竞走,我们还要掌握下面的竞走技巧:1、步幅自然、宽大、频率快、身体重心轨迹波动小,移动速度快,实效性高。2、动作自然、协调、节奏感强、轻松省力、经济性好。 竞走的好处 竞走的技巧3、双脚不能同时离地。普通走步的速度,每小时约五公里左右,而竞走的速度则快得多,即使用中等速度走,也要比普通走快一倍以上。竞走规则要求,支撑腿必须伸直,从单脚支撑过渡到双脚支撑,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这样就能保证用双脚支撑,不会出现腾空现象,这是走和跑的根本区别。 竞走的好处 竞走的技巧竞走的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普通走每分钟约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而竞走可达一百八十到二百步,优秀的竞走运动员每分钟超过二百步。普通走的步长一般是七十到八十厘米,竞走的步长可达九十到一百一十厘米,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的一步是一百二十厘米左右。普通走,每步一般需要0.50—0.55秒,而竞走每步只需要0.27—0.32秒,甚至还要少一些。因此,这就加大了肌肉紧张和放松交替工作的困难程度,需要在训练中很好地解决。步长和步频是相互制约的。加大步长相对地会影响步频,加快步频也会影响步长。一般应保证一定步长的前提下提高步频。过分加大步长,会给有关肌肉加重负担和增加紧张程度,过多消耗体力,容易引起疲劳,而且也不利于步频的加快。加快步频是依靠腿部肌肉的力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其潜在力是比较大的。竞走的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是不一样的,单脚支撑要比双脚支撑时间长得多。要想加快竞走速度,必须缩短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的时间,但缩短双脚支撑时间是主要的,而缩短单脚支撑时间其效果是不明显的。竞走的好处:竞走能长时间对峙,竞走是中、低强度的有氧活动,冲击力、迸发力不是很强。还能瘦弱腿、大腿、收紧臀部,平上腹、小腹,收紧腰部,塑造全身线条。更能加速胃肠道的蠕动,预防便秘,加速盆腔的血液轮回预防某些妇科病的发作。 竞走的好处 竞走的技巧练习竞走能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及髋关节的灵活性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竞走的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普通走每分钟约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而竞走可达一百八十到二百步,优秀的竞走运动员每分钟超过二百步。普通走的步长一般是七十到八十厘米,竞走的步长可达九十到一百一十厘米,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的一步是一百二十厘米左右。 竞走的好处 竞走的技巧普通走,每步一般需要0.50—0.55秒,而竞走每步只需要0.27—0.32秒,甚至还要少一些。因此,这就加大了肌肉紧张和放松交替工作的困难程度,需要在训练中很好地解决。步长和步频是相互制约的。加大步长相对地会影响步频,加快步频也会影响步长。一般应保证一定步长的前提下提高步频。过分加大步长,会给有关肌肉加重负担和增加紧张程度,过多消耗体力,容易引起疲劳,而且也不利于步频的加快。加快步频是依靠腿部肌肉的力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其潜在力是比较大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致力于游乐行业发展,开拓创新
作者最新文章让跑姿更高效 详解如何选择最合适步长和步频_网易体育
让跑姿更高效 详解如何选择最合适步长和步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顶尖的长跑高手,他们的步长与理想步长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异,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自我选择最佳步长的能力。
要想实现一个高效的,首先要有合适的步长和步频。每位跑者在特定速度下,都会有一个最经济的步长范围。在特定速度下你用大于或小于最佳步长的步长,并保持更快或更慢的步频,你将需要更多的能量。如果你研究一组有训练经历的高手,你就会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实际步长与理想步长之间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这就说明通过调整步长之后,还有进一步提高他们跑步经济性和提高跑步成绩的空间。还有顶尖的长跑高手,他们的步长与理想步长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异,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自我选择最佳步长的能力。
个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步长呢?首先,一些跑者自己选择的步长要比最适宜的步长小。一般规律就是高个子跑者腿长,最佳步长也相应较长,按照7分钟跑1.6公里的速度下,最佳步长为腿长的1.4倍。一般跑者的自我选择步长都是在最佳步长的上下4厘米范围波动。
问题是,对个人跑者的最佳步长没有一个真正的预测,跑者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并逐步调整到最佳步长,因为步长只有与步频相匹配,才能产生特定的速度。由于跑者的步长会随着速度的变化而产生很大的变化,加上步频相对稳定,所以很多跑者会忽视速度而选择一个最佳步频,然后再调整步长,以期达到预期的特定速度。
著名的运动生理学家和教练杰克丹尼尔斯强调要把长跑引向高步频跑。他曾帮助肝损伤的运动员,选择每分钟180步作为目标步频,以减少大步幅跑所带来的冲击力。许多长跑精英运动员都是在每1.6公里5分24秒的速度下,实现每分钟190步的步频,只有少数是低于180步的。事实上,也有许多跑者从较短的步长和更快的步频中受益。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跑步心情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打印版)体育田径类学位论文 三亿文库
(打印版)体育田径类学位论文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张聃在《对百米步长、步频问题的探讨》中认为:在步频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步长是我国百米跑运动员今后训练努力的方向[29]。 严颖群在《国内外男子100米运动员成绩对比研究一一看我国短跑选手提高步幅的重要性》中认为:100米跑速度取决于步长和步频,通过步长和步频还有步长指数和步频指数的对比,发现我国优秀百米运动员主要是步长比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小,所以,提高我国百米跑运动员的关键在于增大步长[30]。 夏建松在《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米各分段步频、步长、平均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认为:在100米跑的各个阶段中,步频和步长对该段速度的影响不同,特别是在60-80米段,增大步长对保持最大速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1]。 Hoffman对50多位男子百米跑运动员,其中有像Owens(欧文斯)这样著名的短跑名将,最后研究结果表明:百米跑的平均步长与运动员的腿长和身高有着密切联系,百米跑的最大步长约为运动员身高的1.24倍[32]。 谢慧松在《中外优秀男运动员百米动作速度时空结构的运动学特征》中得出结论:影响百米成绩主要取决于60-90米段的步长,紧接着是该段的步频,最后才是0-30米的步长[33]。 2.3.2步频的研究 段世杰在《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中总结出:每一个单步中支撑与腾空不断交替,两个阶段所用时间的比例简称“支腾比”,它的合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百米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这本教材还谈到:现代百米跑单步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缩短支撑和腾空时间,使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形成一个合理的比值。最后强调:在百米跑运动员选材方面应把步频能力优先考虑 [34]。 王志明在《我国女子优秀短跑运动员步长步须能力与运动成绩的路径分析》中认为:百米跑成绩的优劣取决于步频能力,百米跑运动员选材时,步频能力应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35]。
[29]张聃.对百米步长、步频问题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13,10 [30]严颖群.国内外男子100米运动员成绩对比研究一一看我国短跑选手提高步幅的重要性[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2,11 [31]夏建松.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米各分段步频、步长、平均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Hoffman.The Re1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and Frequency of Stride,Stature and Leg Length.Sport(Belgium) [33]谢慧松.中外优秀男运动员百米动作速度时空结构的运动学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79
[34]段世杰.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5]王志明.我国女子优秀短跑运动员步长步须能力与运动成绩的路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9 8
我国男子百米技术差异分析 ――以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劳义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为比较案例
《田径训练文集》中总结出:对于水平较低的运动员来说,提高百米跑速度主要是增大步长,对于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来说主要是增加步频[36]。 叶宪清在《国小耐力跑教材之距离与速度分配之研究》中得到:高速跑时应把增大步长及增快步频当做技术重点;增快步频的方法,是把摆动腿积极地下压,来减短停留在空中的时间[37]。 许树渊在《运动训练智略》中指出每一个单步的时间由以下两种时间构成:运动员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和运动员空中停留的时间;百米跑运动员起跑后的几步,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和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的比值大约为1:2;百米跑运动速度慢慢增大时,比例差距也随之逐渐增大,当达到最大速度或是接近最大速度时,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是空中停留的时间的1.3―1.5倍[38]。 最后总结出步长与步频对100米跑运动成绩影响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1)步长不变的情况下加快步频;2)步频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步长;3)步频和步长协调配合,组合合理。 综上所述,随着短跑技术的发展越发完善,当下只有在体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地、系统地、更深入地去认识100米跑的速度变化规律以及影响100米跑成绩的诸多因素,然后运用到实践中来去指导训练。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把100米跑进行阶段划分,然后分段研究,便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100米跑速度的变化规律。前人的研究大多数是首先研究100米跑的步频和步长与速度的关系,步长与步频对100米跑运动成绩影响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1)步长不变的情况下加快步频;2)步频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步长;3)步频和步长协调配合,组合合理。在前人的研究中主要是在理论上研究优秀百米运动员共性的技术,往往忽视了在实践中个性的发展,忽略了运动员自身独特的技术风格,博尔特的出现就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前人研究中研究当今中外男子百米最高水平对比的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劳义和博尔特百米跑各技术参数的对比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运用信息技术法,通过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100米冠军获得者劳义和2009年德国柏林世锦赛100米冠军获得者博尔特这两次比赛两人的百米技术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劳义100米跑技术上的不足,在今后训练中提出针对性措施和改进方案,有利于百米成绩的提高,也可以给我国优秀百米跑运动员提供借鉴和改进。
[36]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田径训练文集[M].南京: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叶宪清.国小耐力跑教材之距离与速度分配之研究[J].体育学报,1982(3):23l-240 [38]许树渊.运动训练智略[M].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2010年中国广州亚运会劳义100米决赛视频、2009年德国柏林世锦赛博尔特100米决赛视频。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收集整理出与本文密切相关的文献175篇,其中包括博硕士论文43篇;通过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了体育专业书籍10本;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的搜索,获得相关数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3.2.2信息技术法 1)视频下载 视频下载:2009年德国柏林世锦赛100米决赛视频和2010年中国广州亚运会100米决赛视频通过互联网下载获得。 2)资料处理 首先将下载的两个视频通过格式工厂软件转化为MPG格式,接着运用软件超级解霸V8把这两个视频剪切,最后把处理好的主要部分保存。 步数的获取:运用超级解霸V8软件将剪切好的2个视频通过抓拍功能进行连续的抓拍,然后分别计算得出劳义和博尔特跑完百米全程的步数。过终点线前的一步到终点线后沿的距离的计算参照分道线的宽度。 时间特征的获取:包括单帧时间和途中跑支撑时期各阶段的时间。首先通过10
我国男子百米技术差异分析 ――以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劳义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为比较案例
软件超级解霸V8的抓拍功能对剪切好的两个视频进行连续抓拍,分别得到劳义和博尔特100米决赛过程的总帧数。根据公式:单帧时间=比赛时间-起跑反应时/总帧数计算单帧时间。然后通过软件BetterJPEG计算出途中跑支撑时期各阶段的图片帧数,最后根据公式:途中跑支撑时期各阶段的时间=图片帧数×单帧时间计算出途中跑支撑时期各阶段的时间。 空间特征的获取:主要是指全程途中跑各段距离支撑时期各阶段,通过dartfish软件的运用把劳义和博尔特途中跑阶段的画面定格,使用该软件的量角工具对画面进行正面测量,从中得到全程途中跑阶段空间特征的相关数据。 图片的获取:把所计算出来的数据输入到EXCEL中来获取图片。 3.2.3数理统计法 1)平均步长等于100米除以步数,平均步频等于100米成绩减去起跑反应时再除以步数;步长指数等于步长乘以身高,步频指数等于步频乘以身高。 2)终点线前半步的获取:过终点线前的一步到终点线后沿的距离的计算参照分道线的宽度。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4结果与分析
4.1劳义和博尔特的历年成绩长分析 4.1.1成绩对比 劳义,身高173cm,体重60kg,1985年出生在广西。到了2006年,劳义进入广西体工队,跟随着我国前短跑名将陈文忠教练从事专业训练,这才开始他的职业生涯。
2010年先是在全国田径大奖赛昆山站中跑出了10.39秒的好成绩,接下来在肇庆站中跑出了10.37秒,紧接着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上又跑出个人最好成绩10.21秒并获得桂冠。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劳义跑出10.24秒的好成绩并夺得冠军,成为新科亚洲“百米飞人”,是中国首个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实现了零的突破。 从2006年到2014年,这8年的职业生涯中劳义获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2010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100米,成绩10.21秒,冠军。 201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100米,成绩10.31秒,冠军。 2010年,广州亚运会100米,成绩10.24秒,冠军。 将劳义每年最好成绩制图如下:
劳义成绩的变化趋势 博尔特,身高196cm,体重94kg,1986年出生在蒙特哥贝湾,直到10岁的时候才开始正式接触田径。2004年正式步入田坛,博尔特成为职业运动员。200812
联系客服:cand57</越野行走比赛中,如何才能走得快
  越野行走比赛中,如何才能走得快
掌握合理的持杖行走技术
  持杖行走技术的提高主要受步长、步频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合理程度,以及持杖摆臂技术的运用等因素的影响。
  步长要适度。过小影响行走效率,过大造成身体重心过度起伏,前摆腿着地角度小,阻力加大,且降低步频。在一定的步长下,步频越快速度越快。因此。步长只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没有更多潜力,而频率明显地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在步长与步频的两个因素中,发展步频是提高持杖行走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此外,与不持杖相比,持杖行走一般无法提高行走速度,主要是受制于摆臂的频率低于非持杖摆臂频率。但合理的摆臂推杖技术可以加快摆臂的频率,助力前行,减轻下肢负担,在长距离行走中,作用明显。
  1、如何找到合适的步长
  当身体重心移过垂直面后,支撑腿开始后蹬,支撑腿膝关节伸直,蹬离地面并带动同侧髋前移,使前摆腿落在身体重心的正前方,膝盖充分伸直后,足跟先着地,前脚的足跟与后脚的足尖接触地面,形成短暂的双脚支撑瞬间,此时产生的步长基本是适宜的步长。要结合自己身体条件找到适宜的步长。
  与前摆腿同侧的髋关节前移时,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手臂的推杖动作。相比竞走运动员,越野行走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的前移幅度,明显减小。
  2、如何提高步频
  在上述适宜的步幅条件下,提高运动成绩的潜力,主要靠增加步频。
  A前摆腿落地采用从脚后跟经脚外侧滚动至前脚掌支撑的“滚动”技术。足跟着地后迅速柔和滚动,以减少前摆腿的“制动”作用,双脚支撑一旦形成,后腿马上前摆。尽量减少双腿双支撑的时间。
  B身体重心稍前倾,以利于脚掌的滚动。
  C摆臂推杖技术合理
  D手杖的长度可调得稍短。
  E身体重心的移动更趋直线性,
  3、如何合理地摆臂推杖
  合理的摆臂推杖技术有利于加快步频,增加水平向前的助力,减轻下肢负荷,节省体力。。
  A前摆手高度不超过肚脐。后摆手推至臀部即可(优秀运动员后摆手推过臀部)以加快推杖频率。
  B杖尖触地在两腿之间,与地面夹角约45度。
  C杖尖触地时要控制好杖的稳定性,直线后拉,手腕接近体侧时发力后推。不要过早发力。
  D手杖后推时用力,回摆时放松。回摆时大臂带小臂。
  4、如何提高全身的协调能力
  A身体重心稍前倾
  B减小重心上下和起伏和左右的摇摆。
  C肩轴与髋轴有一定的相对扭转,不宜太大。
比赛周期的调整
  根据超量回复的训练理论,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成绩可以得到提高,但在大强度训练到比赛之间要有一个调整周期。在调整周期里,保持必要的训练,并逐步减少运动负荷,使较疲劳的身体逐步恢复,从而产生机体最好的状态,此时参加比赛最为理想。所以说,把最佳状态调整到比赛的时间点上,是使训练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一般来说,长时间不训练,直接参加比赛不好,赛前几天大强度的训练也不好,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赛前几个月、几周、几天的训练计划。
热身和整理活动
  热身和整理活动要成为一个习惯,每次至少5至10分钟,对预防运动的损伤和提高运动成大有好处。赛前的热身和赛后的整理活动必不可少。
选择合适的手杖
  其一,必须选专业手杖;其二,杆体要选择碳纤维材质或碳纤维合成物材质,较轻,弹性适中;其三,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重量轻的好,杆体柔韧性适中的好;其四,用于比赛的手杖可以调得稍短,以利加快摆臂频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生体育教育调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