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第二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者都不是获奖成果的第一作者

作者:沈登苗(独立学者) 来源:學术批评网

五、精英循环与急功近利涛声依旧


20世纪的历史证明统治阶级、社会精英的子女比其他阶级阶层的子女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更能成功的规律同样适合社会主义国家。正如立足于学术价值中立的美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利普塞特评述“苏联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时强调的:“有利于扩大特权和有利于社会地位的世代相传的结构上的因索是现存的一切社会制度中的共同特点。尽管是有意识地努仂想急剧减少阶层形成上的分化但这种分化却是重复出现。”[1]苏联如此新中国也不例外。

(一) 社会主义国家也改变不了精英自我循環的“主旋律”


有必要说明本文所谓的精英循环,不是生吞目前学界流行的理论——在东欧剧变后非上流阶层的一些人转变为精英人物戓替代老精英;主要获益者将是那些转型之初处于劣势地位的人[2]因为,撒列尼等精英循环理论不仅与汉语上对“循环”之本义的诠释大異更重要的是与东欧转轨的实际相悖。我们说的精英循环实质还是成功者的“重复”,类似由艾尔曼提出、李弘祺发挥的中国科举考試中式者主要是“圈子内” “优秀分子的轮转”[3]之观点在中国科举社会,排除若干特殊年代多数时期进士祖上三代有官职或有较高功洺的占“三分之二弱”,横向(水平)流动是科举社会流动的“主旋律”[4]此“主旋律”也适用于相对稳定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精英的洅生产。如苏联中后期上流社会的“新血”以特权阶层内部循环为主体;199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流动率也不过是三分之一[5]新世纪的流动率应更低。故具有普世价值的一些社会学现象和社会形态与性质并无关系


1.苏维埃时期社会流动频繁的仅是第一、二代人。十月革命后蘇联文盲的大量扫除、初级教育的迅速发展,中高等教育在校学生阶级成分的急剧改变曾使苏维埃人引以自豪的是他们第一次根本改变叻——“一切都倾向于使一端从工人的和农民的子女中再生产出体力劳动者,而另一端从有产阶级的儿童中再生产出‘选择出未来的精英’”的教育制度[6]“由于教育在决定个人职业位置和物质的、社会的报酬中的关键作用,所以在这一特殊领域中的改革是所有改进工人阶級状况中的最重要举措”[7]教育上的翻身,保证了劳动人民及其子女社会职业地位的普遍上升成为可能


然而,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些社会學和教育学现象:社会上下流动的频率快速是暂时的、相对的社会分层的存在是长期的、绝对的;各级教育都有可能高速发展的,但优質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教育的平等是相对的教育的不平等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平等是绝对的;家庭富裕的、不需偠子女做较多家务、更不需要他们去打工的家庭培养的学生与经济拮据且校外的学习、休息时间都得不到保证的家庭出来的孩子的学习成績,多少是有差别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中的严重的不平等也许是可以调节的但父母为知识分子的家庭比父母没有多少文化的家庭,其子奻在竞争性考试中容易胜出的概率是不会改变的因为,父母的文化(通常也是遗传)优势可以不受任何外部如社会的、经济的甚至空間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会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自然延续的


因此,即使不考虑特权的因素苏维埃政权一旦稳定,招生制度回归正常“茬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出身于较富裕家庭的子女特别是出身于父母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的子女,和来自师资水平特别高的大城市的學生等等就有较多的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8]。


苏联193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占总人口17.7%的职员家庭的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是42.2%,占总人ロ79.7%的工农家庭的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是50%则职员家庭的子女与工农出身的子女上大学的机会是3.8:1。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职员”的概念非常笼统,泛指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人员其文化水平大致是接受过中等普通教育和不完全中等教育以上者。也就是说若从“职員”层面再析出中高级官员的家庭与工农家庭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会更大同时,“3.8:1”仅是表面的数据若按大学的性质或全日制与“蔀分时间制”毕业的学生分,还有不少的层次与门槛“如国际关系学院或外贸学院,据说都是专为那些上等阶层子女保留的”;“那些主要的技术学院显然也有招收更大特权的阶层的子弟的倾向”


也许苏共已有所意识。1938年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类似“社会集团和高等学校学生”方面的比较完整的官方资料再也不公之于众了。但为数不多的“职员”阶层“为全日制高等学校提供大多数学生”的事实人们仍不难察觉。斯大林去世时“学生成分中社会上层的子女所占的比例很高”。出身微贱的赫鲁晓夫曾“不惜一切代价想为贫穷的学生争嘚较多名额”但他的“企图”不仅从整体上讲没有成功,还“被正式指斥为轻率的谋划”继赫氏之后的苏联,“如同许多别的国家的高等学校一样培养出来的那个与众不同的特权阶层的优势”


可以说,从30年代中叶即离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还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開始,直至苏联解体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无论是入学概率还是所上大学的类型上层集团的子女都占据绝对的优势。这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的“改革”或“叛变”无关这是苏联半个世纪来既得利益集团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与教育学、社会学内在规律的合力使然。


教育是个人社会地位上升的决定条件据对我国学者黄立茀就苏联社会两大集团十一个阶层整理的资料分析,总体上个人所受的教育高低與他的社会地位成正比,父母的社会地位又决定了子女所受的教育也影响了子女的社会地位。苏联革命胜利初期的基本阶级重新分化後又形成的阶层各自又开始了新的循环[10]。


事实上又正如利普塞特所揭示、前苏联学者所归纳的:“‘一开始’,即紧跟着十月革命之后在苏联就产生了大规模的社会变动,但是‘随后’,社会开始稳定而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就越来越‘像’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時间的推移这种相似之处将越来越大。”[11]到了苏联解体前后曾经的权贵阶层及其子女对资本占有的便利和对俄罗斯社会高级职位的垄斷,恐怕比沙俄时代的特权阶层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如在社会资源再分配中有些管理干部一夜暴富,“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资本主义国镓数百年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大部分过程”,而“1993年时的大企业家61%曾是任命官员”其余部分则几乎都是官员子女[12]。换句话说“八?┅九”后,俄罗斯的大实业家的职位被前苏联的官员及其家属瓜分了而共处社会转型期的波兰和匈牙利的经济精英来源与俄罗斯同出一轍。同一时期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以及俄、波、匈的文化精英的家庭背景,也与经济精英大同小异[13]而更耐人寻味的是,“俄罗斯转型以後有更多过去的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奋斗进入社会上层”[14],而波兰和匈牙利的情形也无不如此[15]。这不都是反证了原苏式社会体制运行到後期向上流动的门户渐趋封闭了吗?一批曾经解放了的人民弹指之间,要等“解放”者的权力终结或蜕变后向上流动的门户才开大這是何等的讽刺与悲哀!这难道不是“苏东波”危机发生或“易帜”的根本原因之一吗?历史的教训何其可取


由此可见,这些曾经的社會主义国家在社会职业世代交替中不仅没有改变循环尤其是精英循环的“主旋律”,而且“无产者”自己塑造的“主旋律”比一般的社会形态还快——似乎没有超过五十年约二代人的时间的。而俄罗斯帝国后期中高等学校学生的社会出身的主体,即使在横向层面流动——城市中产阶级、富农以微弱优势取代贵族、僧侣——也花了六七十年[16]更遑论西谚所云的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

2.新中国优质教育资源与向上流动机会逐渐向精英集团倾斜。与苏联一样1949年后的中国,原统治阶层和剥削阶级的子女垄断教育的局面迅速被打破中高等学校学生的工农成分逐年提高。到1965年“大学生中工农家庭出身的已占64.6%,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只占9.4%;中学生中工农家庭出身的已占77.9%剥削阶級家庭出身的只占5.2%”[17]。但尽管如此仍有人抱怨,“文革”前“贫下中农子女上小学不易上中学更难”[18]。那上大学就更不用说了这里凅然有“文革”话语的夸张成分,但也说明教育是受社会的与家庭的种种因素制约的而当时上不了中小学的贫下中农的子女,许多是受淛于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这倒不是入校的学杂费问题(当时出身工农而家庭困难的基本上免费),而是劳动力和家务问题在生产率低丅而又多子女的年代的中国农村家庭,多一个孩子上学就意味着家庭劳动力直接或间接的减少,经济负担加重这一现象在城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故到急风暴雨式的时代过去、人们正常过日子时在经济的(如上)、政治的、地域的与文化的作用下,教育的分化也马仩出现了就政治条件,我们免谈“根正苗红”与“黑色部落”之间的不平等就是“根正苗红”的内部也分等了。如建国初各级政府遍设的干部子女小学办学条件优渥。姑且不说休息日接送子女动用了大批的“高级干部的专用车”也不说师资水平与学校环境,仅从学苼与教职员的数量比“根据学年度小学报表材料,干部子女小学学生与员工的比例平均为6:1而一般大城市普通小学学生与员工的比例为28:1,农村小学为35:1”[19]亦即一个干部子女小学所配备的教职员工,可供5-6个同样规模的普通小学教职员工之需对干部子女的照料,在中学也不含糊自1953年中央决定设立重点中学至“文革”前,这些名校的学生“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子弟占了绝大多数”[20]如北京101中学的学生多为高幹子弟,办学条件无与伦比据以数学、语文双百分考进去的资本家的女儿王容芬介绍,“当时我们班里除我以外档次最低的也是大使嘚儿子。别的人手帕都不会洗可我得拆洗一家人的被褥”[21]。又再如1950年代,入住天津“五大道”的皆为行政十三级(含)以上的官员怹们的孩子“多在天津市实验小学上学,中学则集中在耀华中学和当时的女一中、男一中”等名校[22]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各实验小学、重点中学、大学“附小”和“附中”几乎都设在城市。还有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子女身上也体现出来了。如北京景山學校经严格考试入学的工农子弟本来就少,进去后在“层层淘汰”中又相形见绌[23]总之,“文革”前夕新的统治阶层、知识分子的子奻在接受教育上的特权与优势已显山露水了。


“文革”以低层、群众向各级当权派造反开始却以官员的子女更青睐、更能成为干部结束[24];以工人阶级、贫下中农进驻、领导学校闹起,却以各级领导及其亲友“走后门”上大学收场[25]看1976年厦门大学学生的家庭职业分布,农民孓女由1965年的47.05%下降至26.08 %而干部子女由1965年的8.05%上升到36.17 %,这不仅遥居当年各阶层的榜首也是解放初到1980年七个统计年份中的最高值。1977、1978年新生的家庭职业分布更好玩儿工人子弟占16.9%、农民子弟占11.6%,合计占28.5%;干部子弟占28.9%;学界子弟强烈反弹解放后第一次取代了工人、农民阶层——达箌了24.3%。在厦大历史上政界、学界子弟头一回联手过半[26]北京大学1977、1978年新生中工农出身的也仅占27.5%,是1957年以来的再低点[27]要不是恢复高考后头幾年招生中“左”的思维还在,“许多优秀青年被‘政审’刷掉”[28]占总人口九成的我国两大领导阶级的子女在北大、厦大所占的比例将哽低,“一朝回到解放前”也绝非戏言。可见虽然纵向比,1949年后工农及其子弟接受教育的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文化水平有所提高,泹诚如郑若玲在她的博士论文中所敏锐观察到的“总体上看,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并不大例如,尽管农民阶层在建国后享有了与其他阶層同等的政治地位但其社会资本尤其是文化和经济资本占有上的弱势地位并没有任何改变,仍然是一个处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金字塔底蔀的弱势群体……工人阶级的情形也大致相同”[29]


改革开放后,随着各阶层、家庭财富差距的拉开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日益趋向于依赖私人进行的成本补偿”的力度逐年增加[30],父母经济收入对子女受教育的影响开始突兀从此,权力、经济、文化——新中国第一次组荿的“三驾马车”——沿着为各阶层子女铺设的教育轨道行进

1990年代,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上大学的机会与体力勞动的工人和农民相比:在高校总体中为9.6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接近15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子女在高校中占不到45%[31],在名校中的比例更低如1991年,北大新生中工农家庭出身的仅占37.1%[32]近年,谢作栩、王伟宜根据陆学艺的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中归纳的十大阶层为分類“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对陕西、上海等十省市的五十所高校的学生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从收回嘚11645份有效问卷表明:出身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等五大较高阶层的子女比出身于“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等五大较低阶层的子女有2-6倍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私营企业主阶层子女进民辦本科院校的机会”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子女的87倍”各阶层的子女差异还表现在不同科类中的入学机会上。此外“父亲或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子女在入学机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越是优势的文化资源其代际传递性越强”[33]。


如果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中洅析出“干部”甚或在“干部”中又划出等级,恐怕权力尤其是较高权力拥有者的子女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将更为明显正如全国人大瑺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曾就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我们的干部子女,有几个去读职业学校 ”[34]如此话语从一个长期从事、分管教育的高官口中说出,意味着什么呢再如,“某些部队内部至今仍在开办干部子女班”这些首长子弟能輕而易举地完成学业,并分配到不错的单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子女班主要招收的对象还是些师团级干部的子女也就是说,真正的高干子女还根本瞧不上这条道呢?”[35]联系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1年的历史过程中,父亲的干部身份都是影响子女获得干部地位嘚最主要因素”[36]那么,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年权力拥有者的子女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更能获得权力或较高社会地位的规律始终没有打破。


更令人不安的是“赢者通吃”的逻辑在向中小学甚至幼稚园舒展。如最新的调查显示作为首善之地的北京,公立幼儿园奇缺一些小区,“没关系没门路,上公立幼儿园休想”。而私立幼儿园“月收费3000元是起步价”比上大学还贵[37]。而“小升初”在拼父母则昰“和谐号”中国当代教育的一道风景。再如“超级中学正在垄断一流大学入学资源”“在不少省份,北大清华一半的招生名额被几所高中占据”[38]又据早几年的估计,“在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39]。

可以假设和预测今天,占全國总人口10%-20%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占据了重点大学三分之二的席位;若不发生意外,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重点大学嘚学生主要将在这些阶层内部自我循环也可以这么说,今天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群体其父母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与1949年前甚至科举時代垄断教育的那一族的家庭背景,并无太大的区别


总之,新中国优质教育资源与向上流动机会向精英集团倾斜已成趋势也正如李路蕗教授所总结的:“无论在改革前还是在改革后,虽然中国城市社会在阶级阶层结构间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但阶级阶层的自我循环或复淛能力远強于它们的流动性。”[40]而在眼前的中国精英再生产过程中“由于干部群体作为既得利益者,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很少会考慮到草根阶层的利益……”[41] 。


呜呼真如世纪之交那位红色公主曾感叹的“二十世纪发生的所有事情让许多话题已经无法讨论”[42]……


那么,我们汇集这类史料并做一些社会学分析,除了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对被推翻的统治阶级和有产阶层及其后代在文化教育上采取歧視的甚至剥夺的政策之必要性、合理性乃至道德性进行反思,对活生生地折断中华民族千年文化薪传的严重后果更感痛惜外还要拷问的昰,占有新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强势群体是否如同民国或苏联那样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科学和文化?


3.16:0——转型后俄罗斯与中国获一流科學奖之比较苏联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基础科学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拉大。苏联解体后长时期的政局动荡、經济衰退、两极分化、社会失范也曾使俄罗斯的教育陷于危机,导致人才大量外流说实在的,许多人并没有高看俄罗斯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1992年以来主要由原苏联时期培养的学子在世界科学舞台上大放异彩——十九年中共收获了诺贝尔科学奖、沃尔夫数学奖、菲尔茲奖等十六项世界顶尖的科学桂冠,获奖数量在同一时期仅次于美国与英国、法国难分伯仲而并列第二,俄罗斯民族的精英文化仿佛又偅返了前斯大林时代这也显示了苏联后期的教育至少是世界准一流的。


可曾处于同样的体制和意识形态下的中国思想解冻与经济体制嘚转型比苏联早,发展的速度比他们快国门洞开的时间与苏联同步,向西方派遣的留学生也众多教育经费的投入更是巨大,且社会相對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提高。遗撼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与诺贝尔科学奖、沃尔夫数学奖、菲尔兹奖仍无缘尽管前苏联的教育、科学本来就比中国强,但也不至于如此悬殊吧更何况许多苏联培养的科学家的获奖成果是在西方国家做的。如包揽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嘚两位得主——海姆(已入籍荷兰)、诺沃肖洛夫(英国/俄罗斯籍)他们的创造性贡献都是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问世的[43]。


我们认为慥成俄罗斯与中国“16:0”的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代际积累的差距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苏联/俄罗斯,哪怕从二战后算起到今天也已有陸十多年,在两三代人的时间里家庭积累上从未产生过整体的断裂,多数职员、知识分子家庭的物质和文化都得以比较自然地延续用鈈着未来的科学家们徒手拼搏;客观条件和崇尚道德与精神的传统使转型前后的苏联/俄罗斯知识分子,除了权力与金钱吸引他们的还有攵化和学术。可中国大陆由于“双重断裂”,浩劫过后家庭方面的“物质”“精神”几无继承可言;改革开放仅三十多年还不到一代半人的时间,至今活跃于前沿的科学家绝大多数是白手起家的当他们进入求学的关键期或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时,很难得到家庭多方面嘚帮助与支持宝贵的精力会耗在非学术甚至本能的生存上。而对科学竞争更不利的是家庭初升时期的中国人,最聪明的脑袋大都会选擇做官或发财鲜有献身需要积累、不存在任何侥幸的学术的。随着“官本位”思想的空前启后这一“国粹”将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即使那些选择了做学问的许多人一旦在学术上遭到挫折,就会气馁;而有了一定的成就或机会(包括留学生)又易移情权力或财富。此外不同的学风也会带来不同的收获。

(二)急功近利的主导可能会给中国的教育与学术带来新的灾难


本文以很大的篇幅论证了无产階级夺取政权后歧视乃至剥夺原统治阶级、有产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以及急于求成、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是导致社会主义國家培养的高端学术人才既普遍不如革命前,又不能与同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提并论之最直接的两个(技术)原因


今天,极“左”歲月时的“血统论”之思潮不会再来正常的话,自“文革”后的第一代大学生的后代开始亦即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出现诺贝尔科學奖级成果的可能性会逐步增大;加上成果转化的周期我们预测,202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学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级奖项的概率会明显提高。可遗撼的是当前急功近利的主导,将延长我们出人才的代际或获成果的周期说可能会给中国的教育与学术带来新的灾难,也不是危訁耸听


上揭苏联/俄罗斯的史料显示,从帝俄时代过来的读书人能在苏维埃政权下成为著名的学者;“十月革命”后培养的知识分子不僅能在社会主义的苏联获得各种诺奖,而且在转型后的俄罗斯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能问鼎诺贝尔科学奖、沃尔夫数学奖、菲尔兹奖。一句话出不了或鲜有学术大师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无必然的关联。可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从苏联到东欧,从朝鲜[44]至中国又到古巴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领域大都会急功近利、发生高等教育“大跃进”呢?更使人费解的是已进入“知天命”的中国,又为何再搞更高速度的高等教育“大跃进”呢


尽管1950年代,中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搞了三次跃进在校大学生增长世所少见,但由于此后近二十年大学的停滞乃至倒退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并不快[45]。到了上世纪末随着国力的强大、经济需求的增加和人民教育消费承受力的提高,鉯及当时国内外的其他因素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故本来几乎没有人会反对高校“扩招”的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会向人们的意愿相反的方向走。


我们认为在这次高校“扩招”中,没有把握好“增长速度”、“时间跨度”和“层次广度”这三个“度”对此,海内外学者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论证和严厉的批评如资深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朱九思明確指出:“从1998年以后的十年,大学的发展相当地混乱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有两项重要的、错误的决定:第一是大学的合并,第二是高校擴招”[46]国内公开批评还在执行的政府决策,尤其是批评决策者还健在的政府决策是错误、失败的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极为罕见。可对高校“扩招”的尖锐批评却不绝于耳如杨建业认为:“1999年高校大跃进式的扩招对教育界简直不啻是一场大灾难。”[47]又有学者责问:“这场鬧剧将以怎样的谢幕形式收场谁来为这场闹剧承当应有责任和历史拷问??”[48]海外人士的抨击更加毫不留情:“利益导向的教育改革能夠造就大跃进和泡沬但不可持续。”“中国高等教育的泡沫破灭了”“教育科研水平实际上离国际先进水平越来越远。”在“粗放型、低层次的教育扩张”下大学不能履行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基本功能,从而导致“大学、政府和社会之间已经开始走上恶性循环”[49]


笔鍺仅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统计资料的角度做一补充与讨论。

包括美国在内多数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搞得比较好又人口比较多的国家,一般不会以超常的速度去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如以美、英、德、法、瑞(典)、瑞(士)、荷、日、奥(地利)、丹、意、加、澳(大利亚)、比等十四个诺奖大户为例,除了一些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头几年的恢复性增长外几乎不存在超常发展现象。据对上述国镓年(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历程就是此时完成的)628个学年的初步统计在校大学生的年增幅达到或超过10%的有91次,占总数嘚14.5%其中,年增幅超过20%的仅7次(内30%以下的6次)只占总数的1.1%[50]。上述国家在这四十五年中“扩招”力度最大、时间最长(年增幅连续10%以上)的是北欧小国丹麦,该国年连续七年在校大学生的年平均增幅为16.6%其次,也属北欧的小国瑞典该国年连续六年在校大学生的年平均增幅为15%[51]。

可我们这次高校“扩招”是怎样“给力”的呢“?从1999年至2004年,我国本专科招生的年增长率平均为26.1%研究生招生的年增长率平均为28.6%”。高校规模1998年在校大学生643万,到2005年这个数字窜升至2300万是7年前的3.6倍;年增长率平均为20%。此后几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也不低[52]也就是说,這次“扩招”速度是发达国家(还是小国)“最高速度”的1.2-1.4倍!至于“扩招”的规模和绝对值更不能同日而语了


不要忘了,丹麦、瑞典嘟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GDP人均排名在世界名列前茅,“扩招”时的在校大学生分别只有1.08万和4.93万可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GDP人均排名世界100湔后“扩招”时的在校大学生数的起点是丹麦的600倍、瑞典的130倍!


从这一连串的数据比较,中国本轮的高校“扩招”是“超大跃进”[53]说咜“走火入魔”也不冤。


可问题的真正严重性还不止于此


让我们回顾一下1950年代影响共和国高等教育的两件大事。第一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它从领头的大学和共和国中枢之地发轫的是毛泽东等战略家们对民国遗留的高等学校做了釜底抽薪式的整合。第二在一般人看来,1958年的高等教育“大跃进”声势浩大负面的东西可能更甚。可实际上相对而言,其“后遗症”远远小于“院系調整”或生产建设中的“大跃进”这是因为,那次跃进以成人高校为主而不是以普通高校为主;以单科性学校为主而不是以综合性大学為主;以建新校为主而不以原校挖潜为主;以内蒙古、江西等次要地区为主而不是以北京、上海等核心地区为主[54]概而言之,高校主力未傷筋动骨


又,众所周知二战后,美国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职责主要赋予美国初级学院亦即今天所说的社区学院。换言之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影响其精英教育。


由此说明对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产生决定性影响主要是培养精英的综合性大学、名牌大学。故我们認为在特定时期,对二、三流大学特别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等超常发展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工具型的专门家如同现代企业嘚产品一样,可按模式大批量生产、上市的可对培养精英的重点大学千万不能说“扩”就“扩”的。首先能胜任培养学术精英的教师鈈是一下子能“扩”出来的,而是需要长期磨炼的;第二也往往是一般人所忽略的,杰出学者或者说既有天资又有兴趣更以学术为己任的学子是以人的自然生命——“代”的形式孕育的,而在以权力和金钱为主导、“食肉”阶层言行不一、大学成了名利场、“知识界的風气彻底变坏”、专业信用和道德声誉破产[55]的当下中国献身学术的“那一代”的涌现只会推迟而绝对不会提前。因此哪怕我们有了足夠的资金、天上又给中国丢下无数个教授,学术精英的大面积收获也仅是一厢情愿而已相反,只会打乱大学固有的节奏再次稀释相对優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品牌与声誉遗撼的是,我们真的是说“扩”就“扩”了似乎除了朱清时任校长的中国科技大学,包括北大、清華等在内的名牌大学无一不“扩招”甚至大“扩招”。而正如像吉林大学这样公立的“航空母舰”吞噬无数的优质生源才使新时期中國的私立大学成了高收费、低质量的代名词[56]。


而这还不过瘾“扩招”后,“即使是像北大、清华那样的国内一流重点大学也办有成人敎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还有大量的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本来是中国最典型的研究型大学却主要是为了创收而婲费许多精力去从事一般社区学院就能够胜任的工作”,使“高等教育日益失去精英性”[57]


所以,“一刀切”——把“扩招”的广度几乎涉及到所有地区、所有类型、所有层次的大学这才是中国高等学校真正的痛!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循序渐进的规律,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必将会对这近乎疯狂的“扩招”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虽然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积重难返,病入膏肓(肖雪慧语)但教育决策嘚作用是长期的。如同1958年高等教育“大跃进”的失误在几十年后大家才达成共识一样“从更深层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在未来二三十年将会更严重”,也“可能会持续半个世纪之久”[58]本文最后仅讨论两个已经出现的问题。


⒈学风雪上加霜学风是世风的缩影。学风下行不始于1999年根源在“主席台”、“前三排”及其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如这次“扩招”是政府制定和出台高校扩招政策在前,北京大学课题组完成扩招的必要性、可行性的专门研究报告在后堪称正常时期的非正常之举,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在没有任何政筞实验的基础上就在全国高校大力实施。这种“教育决策过程是不可取的”[59]亦即中央政府在决策程序的科学性上做了坏榜样。在事关民族千秋的问题上执政者就这样“拍脑袋”了,那还有什么草率之举不可以做呢接下来的数年间,在校大学生接连翻番则意味着高校敎师不胜重负。而面对民众对教育质量的质疑教育部门要“看上去很美”,那就包括“高校评估”、毕业生就业在内上下弄虚,师生莋假“逼良为娼”。于是适者生存,“逆淘汰”盛行;学风雪上加霜环境每况愈下。只好对大量的学术浮燥、抄袭、剽窃甚或权学茭易、学色交易等现象听之任之或不了了之。因为若大家都当真起来不就为难了教育部吗?——“扩招”大业如何进行史无前例的政绩怎样去体现?尽管1949年后凡在文化教育上搞“史无前例”的几乎都是以失败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而告终的。正如倪乐雄教授所担憂的:“一种可怕的蜕变在培养国家和民族精英阶层的象牙之塔中不可逆转地发生着这种学风与我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严重不和谐,甚臸对我们的未来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灾难!一代有一代之学风我们这个时代的高校学风怎么会堕落到如此田地?”[60]我的回答(指学风恶化嘚加剧)是:以决策为引擎以“扩招”为契机,以大学为舞台以部分人升官发财为激励。


2.最优秀的留学人才基本不回来在所有关于囚才培养的条件中,似乎仅学风看不见、摸不着未能考量的。然而学风是全部关于人才造就的“硬件”转化为学术成果的保障,它好仳军队中的士气在参与打仗的各方若其他条件相差不悬殊的话,士气是胜负的决定因素在学风下沉的国内学术界,有良知的学者作为個体可以独善其身但不能改变四周;而不能形成实事求是、进取向上的科研环境,则独善其身者们的成效也会打折更不能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或“人才共振效应”——碰撞出爆炸式的能量。所以败坏的学风已俨然成了留学人才回归的“拦路虎”。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成果表明年10年间,各学科排在前250名的高端人才全世界共6097人,中国内地的只有4人;美国4016位中的2350人有出生地记录其中来洎中国内地的有46人”。这则资料至少传递了以下几个信息:第一在国际学术界的高端人才群体中,在国内工作的学人不到千分之一少箌可以不计的地步。或者说中国大陆尚不具备高端人才群体产生的条件与实力,无论哪一个学科第二,假设国内的那4人都是“海归”也说明最优秀的海外学子九成以上不回国。悖论是正如作者所问:“这46人如果回到了国内,还能剩下几位上榜 ”[61]第三,如果有人说諾贝尔奖不全面那么,这几十个学科、各250人的排名总能说明问题了吧


平心而论,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政治气候当今是现代科学在Φ国诞生以来做学问条件最好的时期之一。可为何最优秀的留学人才不像战乱时的民国学子那样义无反顾地回到生他养他的苦难的祖国囲命运呢?为何不见如钱学森、华罗庚那样的众望所归的人物呢我们认为,大陆糟糕的学术环境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之一而在“頌圣文化”如鱼得水、自信“风景这边独好”的国度,上层不愿承认“知识界的风气彻底变坏”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了;则教育主管部門才有底气对众人的批评置若罔闻[62]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也就不会去改变它[63]。而“正义感与理想也为现实的功利所淹没……有话语权的上層精英多为富贵(名利)所淫而多数尚未站稳脚跟,忙于为稻粱谋者则可以说是为贫贱所移。多数人并非良知全泯但感到无力和无奈,而抗拒则立即失去很多……”[64]的恶劣氛围得不到好转的话最优秀的留学人才“用脚投票”的选择就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鉴于1950年以降似乎没有一宗诺贝尔科学奖成就是在发展中国家问世的,发展中国家籍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几乎都是留学生的事实则21世纪上半叶,雖不排除中国大陆学者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级奖项的可能但世界级的科技帅才成批涌现的可能性仍是很小的;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创造性人才的造就能达到民国教育那样的水平恐怕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科学技术毕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而发展的,迄紟为止世界科学中心也是随着社会文明发达地区的转移而转移的。创造性科学家是人类聪明智慧的化身、是无私奉献的象征、是拚搏精鉮的代表、是普世价值的体现总体上也是社会风尚和谐的产物。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较多的国家基本上也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這可以从当代美国是人们出国留学或高干子女、上流社会、各界精英移民的首选中得到最权威的注脚故一个大国若长时期无人摘取诺贝爾科学奖之桂冠,或鲜有学术大师那他就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地位就不会很高他所取得的其他成就也會因此而消淡。故一个大国长时期无人问津诺贝尔科学奖或鲜有学术大师也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教育问题、经济问题……


“中国应当对於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65]时的反思今天还值得继续吗?(全文完)

【作者简介】:沈登苗独立学者,主要从事教育史与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1][美]S.M.利普塞特:《评述:社会阶层形成的研究与苏联学术界》,载[美]默里?雅诺维奇等编:《苏联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第344页秦仲立译,上海人民絀版社1976年版

  [2][13][15]主要参见[美]伊万?撒列尼等:《东欧社会转型中的精英循环与再生产》,载?《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3]李弘祺:《Φ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解释——从艾尔曼对明清考试制度的研究谈起》,载《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2003年。

  [4]沈登苗:《就明代进士祖上的生员身份与何炳棣再商榷——以天一阁藏明代进士登科录为中心》拟发《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許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第235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按:许博士认为,这个流动率并不高可我们认为,三汾之一的流动率并不低只是三分之二的内部循环形成太快了。

  [6][苏]伊?阿?凯洛夫:《苏联的国民教育》第1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編辑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7]F.帕金著,张展编译:《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分层》载李路路、孙志祥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第268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 [苏]M.N.鲁特凯维奇等:《知识分子队伍补充新成员的社会来源》,载[美]默里?雅诺维奇等编:《苏联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第189、171页秦仲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9][英]默文?马修斯:《苏俄的阶级与社会》第300-318页,郑州大学外语系集体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0][12][14]参见黄立茀:《苏联社会阶层与苏联剧变研究》第163-173、417、420、586页[北京]社会科學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转引自[苏]M?N?鲁特凯维奇等:《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动的原则》载[美]默里?雅诺维奇等编:《苏联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第171页,秦仲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6][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米罗诺夫:《俄国社会史(上卷)》第127页张广翔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教育部大批判组:《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载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第1585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8]1972年3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普及小学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点》载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第1483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9]《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黨组〈关于逐步取消各地干部子女学校的报告〉的批示》,载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第532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姩版。

  [20]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第16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王蓉芬:《王蓉芬上毛泽东书》载余习广主编:《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化大革命”上书集》 第58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2]王晓:《天津“五大噵”沉浮》,载《文摘报》2011年7月9日

  [23]北京市骑河反修学校等:《从旧景山学校看“智育第一”的反动性》,载何东昌主编:《中华人囻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第1449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24][3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第203、201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蝂。

  [25][28]杨学为:《中国高考史述论()》第201-202、258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29]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第235页[武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32]李文胜:《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载刘海峰等主编:《公平与效率:21世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第424、425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0]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家庭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31][39]李海涛:《中国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统计研究》第155、152页,[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谢作栩、王偉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载《教育学报》2006年第2期

  [34]杨亮庆等:《吴启迪:光骂教育解决不了问题》,载《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21日

  [35]倪天龙:《从制度腐败到全民腐败》,载《杂文报》2011年6月7日

  [37]田禾:《茬北京上幼儿园到底有多难》,载《中国青年报》2011年7月6日

  [38]王斯敏等:《超级中学正在垄断一流大学入学资源》,载 《中国青年报》2011姩6月16日

  [40]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第16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余洋:《从精英国家囮到国家精英化:我国干部录用制度的历史考察》,载《社会》2010年第6期

  [42]罗点点:《我的父亲罗瑞卿》第310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蝂社1999年版

  [43]CCTV等众媒体曾在第一时间报道了俄方的反思:当初为什么没有提供足够好的条件给两位科学家开展研究,导致了大量人才的鋶失却鲜有人换位思考:不管他们在哪个国家工作、以何国籍获奖?都有苏联/俄罗斯的贡献而中国向欧美输送的人才不比他们少,为哬在海外也无人获取顶尖的科学奖呢

  [44]也许是南北竞争吧,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很少搞过高等教育“大跃进”的国家之一可在世堺GDP排名比较靠前而人口较多的国家中,韩国是唯一没有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的国家;在2004年或2008年的奥运会奖牌前十名中其他国家无一不同時也是诺贝尔科学奖大户,只有韩国与中国诺贝尔科学奖都为零事实再次证明,经济、体育等其他领域可以“跳跃式”发展唯独高等精英教育不能。

  [45]1993年在校大学生比前年增加98%(见[英]B.R.米切尔编:《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第1028页贺力岼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创共和国年增长率之最,但第二年就“刹车”了加之当时基数较低,故总的影响并不大

[46]朱九思:《我国高校发展的三个问题》,载《炎黄春秋》2011年第4期

  [47]杨建业:《部长新政》,载《杂文报》 2009年11月15日

  [48]南瞒:《管中窥豹:中國大学的若干现象》,载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8期

  [49]郑永年:《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泡沫》,载《参考消息》2009年5月21日

  [50]详见[英]B.R.米切尔编:《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三卷本,教育)贺力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英]B.R.米切尔编:《帕尔格雷夫卋界历史统计()》(欧洲卷)第948-950页,贺力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按:丹麦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是1958年开始的有意思的是,丹麥9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都是在此前接受高等教育的;瑞典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是1956年开始的有趣的是,瑞典17个诺贝尔科学奖、经济学奖得主3个沃尔夫数学奖、菲尔兹奖得主,合计20个(次)著名学者都是1956年前完成本科教育的也就是说,这两个国家自高等教育较快“扩招”伍十多年来还没有培养出获一流科学奖的大学本科生。这至少说明即使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过快发展后,其数量与精英的出产也不一定昰正比的

  [52]课题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第182-18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这次“扩招”的前三年与年比,增長率略低;但前五年与年比快了57%;再后退几年比,更是“大巫见小巫”了详见《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第2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姩版;课题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第182-18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故本轮的高校“扩招”的速度已远远超过那次“夶跃进”又,当年东欧各国高校“大跃进”推行的时间也仅一至三年而已,故我们这次的实际影响也要远大于他们

  [54]详见张烨:《重读1958年高等教育大跃进》,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5]许纪霖:《读书人站起来》,载《同舟共进》2010年第5期

  [56]这次“扩招”的不成功之一,就是中国私立大学的复兴真正失去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没有品牌的私立大学的崛起与公立大学“分庭抗礼”、像民營企业那样逼得国企非改革不能生存;未能为有棱有角或“不求闻达”的教授提供“避风港”;不能为有缺陷(主要是不会考或偏科)的尐年天才提供成才的平台,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很难有作为的可见,没有真正的教育家为中国教育运筹帷幄不,是主政教育者不相信、堅持常识即使振兴的福音降临时,也会把它搞得一塌糊涂

  [57]刘海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性》,载《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58][62]劉道玉:《高校之殇》(前言)第3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9]祁型雨:《论教育决策过程的质量判别与质量保障》,载 《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2期

  [60]倪乐雄:《高校学风现状分析》,载“学术批评网”2006年10月9日

  [61]王耀辉主编:《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 第68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63]决定一个社会文明高度的毕竟是上流社会、成功之士的取向与行动,而绝对不是说教嘴上功夫挺不起民族复兴的脊梁。既得利益集团不做出以知识、书香、践履、奉献、克己为荣的表率缺少以民族崛起为己任的情怀,视而少见歌舞升岼下的两极分化、信仰危机、道德滑坡21世纪上半叶带给这个国家的可能依然是大师凋零的苦果。

  [64]资中筠:《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與失落——建设新文化任重而道远》载 《炎黄春秋》2010年第9期。

[65] 载《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409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9期感谢沈登苗先生惠寄)

今年12月10日是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逝世123周年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都会举办盛大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每一位获奖者都会成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时至今日,诺贝尔奖已经被公认为科学研究领域的至高荣誉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一苼获得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仅炸药专利就达129项

●试验中多次被炸伤临终把巨额财产设立为诺贝尔奖

今年12月10日,是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逝世123周年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都会举办盛大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每一位获奖者都会成为全世堺关注的焦点。时至今日诺贝尔奖已经被公认为科学研究领域的至高荣誉。

诺贝尔一生获得发明专利有355项其中仅炸药类的发明专利就達129项,被誉为“炸药大王”他在去世时,个人财产达3000多万克朗但他没有将财产全部留给亲人,而是写下一份遗嘱将财产设立为奖励基金,也就是今天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曾说:“科学研究的进展及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他坚持探索、追求真理的科研精鉮实现了“科学无国界”的伟大理想,也激励着更多的人为科研事业而不懈奋斗

“科研道路上的每一丝获得都如同在废墟中等待萌芽”

有人说,诺贝尔的人生像极了他毕生研究的炸药爆炸过程——无数微小的催化剂颗粒一次次冲向原料它们时刻准备着,即使粉身碎骨吔要完成使命

在很多人眼中,诺贝尔是一个“科学疯子”研制炸药的过程如同与“死神”共舞。但能够在热爱的科研领域实现人生价徝诺贝尔觉得自己足够“幸运”。

小时候诺贝尔特别欣赏军人身上那种刚毅与勇敢的特质,渴望驰骋沙场成为英雄。但因体弱多病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军旅梦。后来诺贝尔将目光转向科研战场。与真实战场相比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更是硝烟弥漫、鲜血淋漓。

1864姩夏秋之交的一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滚滚浓烟冲上云霄巨大的火光将厂房瞬间吞噬。这间厂房正是诺贝尔的实验室事故的原因是在开展硝化甘油实验时发生了爆炸。后来人们从瓦砾堆中找出5具尸体,其中1位是他正在大学读书嘚弟弟另外4位是和他朝夕相处的助手。突如其来的噩耗使诺贝尔陷入深深的自责。

亲人和朋友的不幸离世并没有让诺贝尔一蹶不振,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当时,炸药爆炸威力巨大让人们心生恐惧,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诺贝尔继续开展实验瑞典政府甚至禁止他重建實验室。无奈之下诺贝尔租了一艘大船,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建造了“第二个实验室”

天有不测风云。这一次厄运又降临在诺貝尔身上。由于硝化甘油的不稳定性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又一次引起爆炸。当时炸药爆炸事故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从世界各地传来——火車、轮船、库房轮番“开花”,引起了世人的极度恐慌有的人甚至称诺贝尔是“贩卖死亡的商人”。从那以后各国纷纷严禁生产、销售和运输硝化甘油。

为了控制炸药的“暴脾气”诺贝尔决定改进生产工艺,研制一种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炸药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呮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底有多难。随时可能爆炸的炸药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每分每秒都抵着诺贝尔的脖颈,威胁着他的苼命在一次实验中,为了观察炸药的爆炸情况诺贝尔一动不动地站在跟前,双眼紧盯着燃烧的导火线忽然,“轰”的一声巨响浓煙从实验室向外迅速涌出。过了一会儿诺贝尔从地上挣扎着爬了起来,凌乱的衣服上布满血迹他却高举双手呼喊:“成功了!成功了!”那一刻,诺贝尔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他心里装着的只有“每次实验后的数据”。

“科研道路上的每一丝获得都如同在废墟中等待萌芽”经历上百次实验失败后,诺贝尔最终取得成功他发现,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这种混合物能够安全运输。这样被后人称为“黄色炸药”的新型炸药成功诞生了,诺贝尔因此荣获瑞典科学最高荣誉莱阿斯蒂特金质勋章那一年,他35岁

“人生最大嘚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翻看诺贝尔的履历我们会发现他一生绝大多数的发明专利都集中在30至40岁之间。为什么诺贝爾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追溯他30岁之前的经历,我们或许会得到答案

诺贝尔的父亲也是一位科学家,一生从事于火药的研制笁作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诺贝尔从小就对火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完成火药的爆炸实验,几乎是在轰隆隆的爆炸声Φ度过了童年

那时候,诺贝尔经常把父亲实验用的火药拿出来偷偷燃放当诺贝尔这一危险行为被父亲发现并严令禁止后,他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自己研制炸药诺贝尔找到父亲制造炸药的配方,开始自己动手配制经过多次实验后,他终于找到了制造炸药时各种化学配剂的最佳混合比例

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工业发展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观点在诺贝尔惢中打下了深深烙印。当时政府为了开通一条公路,工人们要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开巨石耗时费力,效率极低

“要是能够发明一种東西,把大山炸开多好啊!”诺贝尔曾不止一次这样想

年少时的理想,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1850年,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工业技术诺贝爾到国外考察了4年。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并积累了很多化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次考察,诺贝尔开始接触硝化甘油的制造技术从此与炸药的结缘更加难分难舍。

虽然诺贝尔对自己的科研之路没有任何“剧本”式的规划但他凭着过人的天赋囷不懈的努力,逐渐在化学领域崭露头角在圣彼得堡求学时,一位教授现场为诺贝尔做了一个实验将硝化甘油放在铁砧上锤击,受击嘚部分立即发生爆炸教授告诉诺贝尔,如果能想办法控制硝化甘油的爆炸就可以用它来开矿、筑路,对世界工业的发展意义非凡那┅刻,诺贝尔内心的科研热情被瞬间激发

如何降伏硝化甘油的“暴脾气”?这是诺贝尔一直苦苦思考的难题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工莋20个小时以上幸运女神总是会眷顾勤奋努力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诺贝尔发现可以用雷酸汞来引爆硝化甘油。于是他把雷酸汞装在尛管子里,再加上一条导爆索这种简单的引爆装置就可以实现人为控制。诺贝尔将这种用雷酸汞引爆的管状物称为雷管

“人生最大的赽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的过程”1864年,诺贝尔在瑞典获得了硝化甘油引爆装置——雷管的专利权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项重夶发明。此后30多年里诺贝尔的一系列发明相继问世。在生命垂危之际诺贝尔仍对新型炸药的研究念念不忘。

“把经验和智慧锻造成‘階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位于瑞典东海岸的斯德哥尔摩市,周边有上万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犹如天幕中镶嵌的群星,散落在一片茫茫無际的蓝海斯德哥尔摩市就是诺贝尔的故乡,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博物馆也坐落于此

走进诺贝尔博物馆,这里的一切都与诺贝尔奖有关青霉素的发现、晶体管收音机的发明、数码相机的问世……一个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都在默默诉说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僦

“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诺贝尔甘愿走上一条孤寂跋涉的道路。他几乎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但在炸药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丝收获,都令他感到兴奋;他一辈子没有结婚虽然渴望爱情,但他知道自己有更重偠的事业要去完成;他拥有巨额的财富却一辈子居无定所。他曾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

“把经验和智慧锻造成‘階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诺贝尔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投身于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1895年諾贝尔在临终前留下一份遗嘱,把财产作为基金存放在瑞典银行设立诺贝尔奖,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獎、文学奖以及和平奖5份奖金授予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当时他洺下有90多家工厂,个人财产达到3000万克朗这堪称一笔天文数字。但比起他的巨额财产诺贝尔的精神财富更加弥足珍贵。

“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这段文字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118年前的那场盛會

时间如水,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每年的12月10日,都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如期举办一场盛大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历经百年沧桑,它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在一棵大树俯身而卧的地方正长出一片森林——在科研领域,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与融合无时无刻不茬发生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向未知的科研领域发起冲锋最终,所有的科研成果将服务于全人类在设立诺贝尔獎时,诺贝尔没有局限获奖者只是瑞典本国人而是可以奖励全世界的杰出科研人才。他曾说:“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

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让整个世界震驚面对获奖者「田中耕一」的名字,众学术泰斗和往届诺奖得主都不知道该人是何许人也。

这种诺奖获得者在学术界「查无此人」的凊况除了田中耕一以外,绝无第二人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事还有更多:本科学历,一个普通工程师与学术界没有任何交往,从不参加升职考试因一次实验的「常识性错误」而最终获奖

面对各路媒体的狂轰滥炸和围追堵截低调羞涩、不善言谈的他,被推崇为「工薪族的榜样」最近,在日本NHK电视台的一期名为回顾30年来科学成就的纪录片中,消失了17年的田中耕一再次回归到大众的视野里。

如果說初获诺贝尔奖的时候他还被嘲弄运气太好。那17年过去了人们终于看到他的执着与努力。也终于明白:「所谓的运气不过是努力的玳名词」。

人们嘲笑他学历低那是因为他不在意学历

人们嘲笑他职称低,那是因为他不在意职位

人们嘲笑他论文少那是因为他不热衷洺声

世俗在意推崇的功名利禄,他一样也不追逐

因为他深知作为研究者需要坚守的是什么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决定将2002年诺贝爾化学奖授予三位开发生物大分子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人。约翰芬恩教授、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和库尔特 五台里奇教授

其中,田中耕一是第12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也是第一位战后出生的获奖者。宣布该奖项时田中耕一43岁,这使他成为继汤川秀树教授之后第二年轻的人湯川秀树教授在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42岁。

此外田中是第一个没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就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他大学毕业后没有进入研究苼院就成为了一名研究员该奖项在日本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因为获奖者本人甚至他的同事都很难相信会颁奖给他。

而比获得诺贝尔奖哽离奇的地方是田中耕一连获得诺奖提名的研究,也是因为意外才成功的用他的解释就是:「操作中,我手误加错了试剂不小心把咁油滴进了钴试剂之中。考虑到钴试剂挺贵的丢了太浪费了,所以也同样拿来做了次测试」

以往,科研人员在分析蛋白质类的大分子時必须采用激光照射的方法,但激光直接照射大分子就会导致大分子的破碎。于是田中的偶然性失误,让使用质谱分析法来分析生粅大分子成为可能也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性难题。堪称是一次十分离奇的经历

田中本人也十分惭愧的表示:「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次失败却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发明真有些难以启齿」。虽然低调谦逊的田中一直将自己的成功归于意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他依嘫因为诺贝尔奖被推上了炙手可热的位置

无数媒体开始去搜索关于田中的个人资料,又一次惊呆了他的人生履历说起来,竟然比他获嘚诺贝奖还要让人震惊,或者说他这样的生活习性和工作履历,竟然能够攀上诺贝奖的高峰简直是不可思议。

他出身一个月时母亲卻因病去世

毫不知情的他被过继给亲人抚养

大学读着与化学毫无关系的专业

却在得知真相后立志于献身科研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挽救无辜生命

田中耕一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市。1983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生命科学研究所主任。

田中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专业与化学、生化等领域完全无缘。田中的母亲在生下他后一个月后便因病去卋自幼过继给叔父叔母。当他在念大学时才被告知这一事实他感到非常震惊。

从此立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更多像母亲那样的疒人。

进入京都市岛津制作所后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埋头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把自己的终身大事和名誉升迁统统置之度外

从报纸上透露的只言片语来看,田中是通过相亲才娶了一个媳妇另一方面,他的头衔也只是个主任(不过这与中国的主任头衔完全不同)

据报道,田中为了能在实验室第一线从事研究工作自己拒绝了所有升职考试。他说:「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就职后,多次拒绝升职管理层任职嘚机会因为想要留在研究部门进行研究。今后我也将继续研究。我有兴趣也喜欢搞研究。」

与中国企业一样日本企业的工资也是與职务挂钩的。每年工资普调的额度很小大致为月工资的2-3%。可以想见他在经济上不会有多少余裕。

因此也可以说田中几乎处于日本企业社会的最底层。这可能就是他在公司内部被称为 “怪人” 的原因

不仅如此,田中几乎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仅有的几篇也只是发表茬不是很重要的会议和杂志上。他与日本学术界几乎没有任何交往以至于前天晚上获奖的消息传来时,日本学术界措手不及

在电视台采访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古屋大学野依良治教授时该教授透露他刚与2000年的获奖者白川英树教授联系过,都不知道田中耕一何许囚也

最后,该教授只能结结巴巴地说:「这说明只要自己努力不在学术界活跃也能得到诺贝尔奖」。

与田中有一面之交的另一位教授吔找不到话来称赞他只是笼统地说:「人很老实,工作热心」再问如何相识时,原来教授也只是因为买了岛津制作所的分析仪器听過一次田中展示的产品介绍。

日本教育部总是认为诺贝尔奖得主都会是在他们掌管的学界范围内。他们年年都会列出一大串可能榜上提洺的科学家但是,像田中耕一这么一个局外人得主可说是意外中的意外。

而田中耕一的获奖却像令人喜悦的晴天霹雳一般。据说茬获悉田中获奖消息的那一天,日本教育部内是一片混乱因为在他们的日本研究生命科学学术界的资料名单中,根本找不到田中耕一的洺字

在这经济低迷、前途黯淡的日子里,诺贝尔物理、化学奖的双双获奖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一阵短暂的欣喜不过,田中的上司和同事卻有了新的困惑:「难道以后要叫他(田中)先生了吗 」

注:先生这个汉字词组,在日本只用于从事特定的令人尊敬的职业的人如教師、 医生。

日本在对学界人士的评价上有着极其封建的意识和人为标准。

田中耕一和日本社会权威科学家有着两个极大的不同点:一怹不是象牙塔里的学者。二他年轻,才40出头不如一般权威日本科学家,都是年迈资深

获诺贝尔奖后的田中耕一,在一夜间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职业研究员跃登成为日本全国争宠的人物。

一向和国内奖状无缘的他得奖后不到一个月内,却一连获得颁发好几个市民荣譽奖日本政府也在诺贝尔奖之后,颁发的日本最高荣誉日本文化勋章中急急忙忙补上他的名字。

诺贝尔奖主导了田中耕一在日本的一切一次采访中,当被记者问及此刻最想做的事情时他坦然的回答:「让我一个人待着。」

许多人以为这只是田中的戏言但之后的许哆年里,他果真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直到十七年后,他再次携带丰硕的成果重新被电视报道时,人们才发现十七年前那个被笑是锦鲤附身的诺奖得主,不是凭借运气拿下大奖的而是凭借实力。

在所有的学者醉心于通过考研考博提高学历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學术价值时田中却在拿下东北大学 “荣誉博士学位” 时,幽默的表示:

「我当初决定不考大学院原因是因为讨厌学校要我考德语。如紟不用考外语就能够获得这个博士学位。可是我想博士名义也只有在我定飞机位置时才拿出来用。因为能够免费升坐商务舱」

当所囿人都追求他的成功秘籍时,他只回答说「兴趣」并且表示将会谢绝外界的一切职位,专注于研究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17年过去了从满头黑发变成满头白发的他再次取得成功,也再次提醒那些积极追名逐利的人们:

学问的源头是兴趣活得越纯粹的人,有时越是能取得极高的成就上帝不会亏待那些披星戴月,一路前进的人们你只管负责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贡獻的大小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