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对眼睛有害处会有什么职业病

刘伟:乒乓球职业化我全经历了 每年都能写一本书_综合体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刘伟:乒乓球职业化我全经历了 每年都能写一本书
  中国乒乓球从开始市场化到现在,我全都经历了,从运动员到总经理,我始终奋斗在俱乐部联赛的一线。
  1995年以前还没有赛会制比赛的时候,我们运动员除了每个月的死工资,只能靠打比赛的奖金挣钱。1986年全国锦标赛,我获得女单和混双两枚金牌,当时的奖金是一块金牌4000块,我一下拿到8000块钱,当时朋友们都说:“刘伟成了‘万元户’!”
  擂台赛开始以后,虽然有了比赛和奖金,但也不多,打一场球有几百块钱。如果说现在运动员的年薪可以称之为“赚钱养活自己”,那我们当年的擂台赛只是乒乓球刚刚走向市场化的尝试,算是“零花钱”。
  我打完1996年奥运会以后选择退役,然后去日本打了3年联赛,代表樱花银行俱乐部。日本联赛的特点是商业气氛非常浓,因为他们没有省队,所以俱乐部比赛就像咱们的全国比赛一样被重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效应、市场开发。以前很多运动员都出国打过联赛,男的还好一点,女的如果嫁到了外国,很有可能会成为海外兵团的一份子,所以乒超联赛办得很及时,留住了很多人。
  1999年我回国进入北大读书,2003年毕业留校。因为北大方正想参与2008年奥运会,当年10月和北大合作成立了北大方正俱乐部,乒超联赛赛季是跨年度的,所以北大方正正式融入乒超是2005年,我当时是北大体教部的老师,也是俱乐部总经理。
  从2005年到现在,我们俱乐部从第3名到第8名都打过,因为世界冠军大腕基本都在各省队,我们只能买二三线运动员,这样的成绩也算不错,至少能够在乒超这个游戏圈里有一席之地。我觉得几乎每年的乒超都能写成一本书,都让我有感动,有收获。
  感触最深的应该是2005年李楠代表北大方正打比赛的时候,她作为职业运动员,素质是非常高的。当时李楠在国家队状态不太好,她自己想离队,我告诉她:“乒乓球有了乒超联赛,打乒乓球就像从六七岁开始种地一样,现在到了秋天该收获的季节,起码秋收很丰厚之后,你再卷铺盖走。这不光是为了年薪,也是对你和你家人、教练这些年付出的回报。”
  对运动员来讲,十几年专业队的生活,有时候会有很想快点逃离这个环境的想法。其实完全可以把乒乓球从自己的事业变成职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内涵不一样。我跟李楠说,你想打世界冠军,这是事业上的追求,一旦无法完成,就萌生了退役的年头。现在把乒乓球当成一种职业,养家糊口。李楠当时的打球年薪60多万,我当时让李楠自己想:“如果在一个公司上班,你能在什么职位才能值60万?没有。你的价值还是在球台边,赛场边。”那年从李楠来了方正以后,连国家队队员都看得出来,说李楠在国家队训练都没有在北大训练这么尽力,这么自觉,其实这就是职业运动员的素质。
  乒超走到今天,乒羽中心每年都要求硬件要不断完善,但是我想,运动员的素质也应该尽快提高,这对整个乒乓球的发展有帮助。其实比赛输很正常,关键看的是队员在场上的精气神儿,各个俱乐部都投入很多,就怕运动员不尽力。我是运动员出身,她们想做什么我都非常清楚。如果按照我的方式来管理,可能对现在个性非常强的运动员来说太严格,但是我认为真正想出成绩,就必须得严格。最起码中国乒乓球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不能丢。但这也是俱乐部管理的一大难点,因为你管的是国家队的队员,俱乐部跟她的利益只有这三个月,感情也只有这三个月,荣辱感和归属感没有那么强。
  每年和运动员谈合同是我最痛苦的时刻,现在的运动员大多只看中年薪有多少,没有考虑过自己有多大能力。我认为,要拿高薪,就要保证一个赛季的胜率,但是没有一个人有胆量给自己定死。只是一味追求年薪的递增,而不管自己能创造多少价值,这跟我们那个年代的思想有很大差别。那时候我们几个主力队员一年也就输两三场球,非常稳定。所以我现在谈合同的时候会告诉她们,这个年薪可以,但胜率你要达到我定的标准。
  运动员的胜率是对企业的一种回报,我觉得虽然乒超联赛在宣传自己的品牌,也有很多对乒乓球很热爱的企业赞助乒超队伍,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乒乓人我们应该清楚这些企业为中国乒乓球是做出贡献的。我说过自己的希望,希望一定不要让这些企业头脑发热地进来,冷静理性地出去。
  企业的投入都是要看到盈利的,方正赞助北大俱乐部,是为了2008年奥运会,奥运会办完了,俱乐部不盈利,他们理所当然就不赞助了。现在每年这些赞助乒超的企业只有付出,回报太少,没有造血功能,也没有长期发展的空间,这是俱乐部发展最难的地方。像NBA等等国外的俱乐部联赛,起码服装的赞助全部属于俱乐部,咱们乒超全是统一的。很多本应该属于俱乐部的权益没有下放,主场的布置和广告也有很多死要求,俱乐部没法量力而行。各个俱乐部苦不堪言的地方在于:运动员年薪一年比一年高,可以自控的市场开发部分一年比一年少。这就注定了俱乐部的付出一年比一年多,收入一年比一年少。好在最近乒超联赛的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起码现在运动员的定级是按照胜率来计算的,虽然这里的胜率不光只是乒超成绩,还包括世界大赛,但胜率终于和运动员的工资挂钩了,这是个很大的改革,让我们看到了乒超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个世界上竞技水平最高的联赛,不是大家一起咬牙熬一两年,而应该是一个长远的规划。明年乒超将会迎来新的政策,这也许会成为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现在我们各个俱乐部都在翘首以盼。(陈奇焊萘跷疤富罢)
相关专题:专题   专栏
更多关于&&&的新闻
<FONT COLOR=#8f-10-27 18:10
<FONT COLOR=#8f-10-27 10:28
<FONT COLOR=#8f-10-27 10:22
<FONT COLOR=#8f-10-27 09:55我国最强业余乒乓球手会不会被弱国最弱职业选手虐?_虎扑
职业体育基本都是完爆业余的,这点似乎是大家的共识。那我想个极端点的情况,我国最强的业余乒乓选手单打乒乓球最弱国家的最弱职业选手,会是什么情况?
引用1楼 @ 发表的
本jr打乒乓球11年,受过一定程度的非专业训练,不敢说打的多好,但在业余朋友里算打的不错。我见过最牛的业余选手,北京老爷子黄建疆,年轻时打过业余比赛的全国第一名,打球怪,圈里人称呼他“黄老邪”,这应该算是楼主口中的业余最高水平。我跟老爷子打,每个球都玩命冲,平均一局下来能拿3分左右(11...
本jr打乒乓球11年,受过一定程度的非专业训练,不敢说打的多好,但在业余朋友里算打的不错。我见过最牛的业余选手,北京老爷子黄建疆,年轻时打过业余比赛的全国第一名,打球怪,圈里人称呼他“黄老邪”,这应该算是楼主口中的业余最高水平。我跟老爷子打,每个球都玩命冲,平均一局下来能拿3分左右(11分制)。跟国家男子乒乓球队的没接触,但后来有幸跟早年没当上主力的李晓霞玩了一场,不吹不黑,连玩命冲的机会都没有……打了三局吧,发球偷了一个算一分,擦边一分,没了→_→
哥们牛逼,能得2分不错了,要是我估计就直接33:0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
本jr打乒乓球11年,受过一定程度的非专业训练,不敢说打的多好,但在业余朋友里算打的不错。我见过最牛的业余选手,北京老爷子黄建疆,年轻时打过业余比赛的全国第一名,打球怪,圈里人称呼他“黄老邪”,这应该算是楼主口中的业余最高水平。我跟老爷子打,每个球都玩命冲,平均一局下来能拿3分左右(11...
本jr打乒乓球11年,受过一定程度的非专业训练,不敢说打的多好,但在业余朋友里算打的不错。我见过最牛的业余选手,北京老爷子黄建疆,年轻时打过业余比赛的全国第一名,打球怪,圈里人称呼他“黄老邪”,这应该算是楼主口中的业余最高水平。我跟老爷子打,每个球都玩命冲,平均一局下来能拿3分左右(11分制)。跟国家男子乒乓球队的没接触,但后来有幸跟早年没当上主力的李晓霞玩了一场,不吹不黑,连玩命冲的机会都没有……打了三局吧,发球偷了一个算一分,擦边一分,没了→_→
CCTV我是球王里他好像参加了并进入了决赛?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你随便在美国公园球场拉一个最强的,都能在cba上混口饭吧?
不可能 cba现在多少水货外援被退货了 职业和业余之间有巨大的鸿沟 即便是中国职业和美国业余
什么时候中国足球能像乒乓球这样啊~
引用48楼 @ 发表的
日本围棋对中国围棋的影响太大,帮助也多,几代中国棋手都有日本情结也不奇怪
而且围棋就中日韩三国在玩,少一家还玩个蛋
围棋这东西,只有东亚人能玩吗?欧美人理解不了?
引用62楼 @ 发表的
CCTV我是球王里他好像参加了并进入了决赛?
记不清了,但八强至少是有的。据我所知,参加谁是球王的里面有不少半专业运动员,已经不算纯业余比赛了。
引用53楼 @ 发表的
现在真不能,CBA不强,但不弱到那个层度
好歹cba 有全球前十的水平。
以前看过一篇贺老总女儿的回忆录,说她当时特喜欢打乒乓球,经常拉着庄vsk陪她打,从来没赢过一分。期间有次印尼国家队来访问,她和对方主力打了一局,一分险胜。
引用65楼 @ 发表的
围棋这东西,只有东亚人能玩吗?欧美人理解不了?
主要是不流行,接触不到,还有文化差距也影响理解。不过现在还是有欧美职业棋手了,不是亚裔那种,真正的白人或黑人,只是数量还很少。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你随便在美国公园球场拉一个最强的,都能在cba上混口饭吧?
cba都成篮球最弱国的联赛了?你牛比
引用30楼 @ 发表的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那时中国一直战乱,能活着就不错了,很难有心思去搞文体。
现在日本能赢一次棋都能上新闻联播,其国内好像已经没啥企业再赞助了,惨淡不堪。
说起来都可笑,比赛的时候如果有日本人,无论对手是那国的,中韩的人都拼命为日本加油,发自肺腑那种。
为啥给日本加油
想当年我小学时在学校也是乒乓球一霸,但仍旧打不过我爸妈,这还可以接受。直到有一天我和我奶奶打,我发现也被虐,奶奶发球弧线无敌,毫无招架之力,你就知道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有多牛逼了
引用71楼 @ 发表的
为啥给日本加油
希望日本顶住起来啊,本来就三家玩,日本再完蛋了,剩下中韩两国还玩毛啊。
而且即使我们讨厌日本人,但对日本围棋界还是应该感激的,当年人家将我们带起来了,现在人家落难了,中国围棋界也应拉他们一把,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总之恩怨要分明。
是刘国梁让的
市里面青少年团什么
挑几个最会打球的和刘国梁打
刘国梁只守 不攻
然后输了
我个人觉得 中国的乒乓球
已经普及的溢出了
没有张继科
没有马琳 还有我妈说的那个王励勤
现在的问题的王皓是万年老二
问题是老大也是中国的
老三也是中国的
经常打到决赛就是自己和自己玩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
你随便在美国公园球场拉一个最强的,都能在cba上混口饭吧?
这就夸张了
我小学练了乒乓球六年,不走心,市里的比赛进过16强,上大学遇到了一个国家二线队退下来的教练,她发的球,我之前从没遇到过的转,她说你认真点接,我说好,然后又接了两次接过去了。
引用58楼 @ 发表的
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你也太无厘头了:有个演戏的叫文章,所以,叫文章的都是演戏的。
美国队实力差点是真的,但也不是一般业余打的了的。我记得美国队有个华裔的小女孩,从小在美国长大,因为之前看过杂志上的报道对她有印象,她代表美国队打过世锦赛,打不赢中国队是肯定的,但打省二队压力不大……美国队员的水平应该也就是伯仲之间,该不至于中国队里的厨子都有省二水平→_→不过……段子确实很有趣……
你不能跨国界比较啊!有的国家根本不会打乒乓球,你拍个小学生过去都能虐他们。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你随便在美国公园球场拉一个最强的,都能在cba上混口饭吧?
好笑,cba要的都是nba不要的边缘人物,那些打街头的cba才不要呢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其他人正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职业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