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人:练左右分脚等式需单腿支撑时如何练脚的力量

太极拳十大腿法斠解&王志远
太极拳十大腿法斠解(一)作者:王志远武当2008年6期&&
  清代李亦畲《各势白话歌》云:“云手三下高探马,左右起脚谁敢拦。”“转身一脚栽捶打,翻身二起踢破天。”“披身退步伏虎势,踢脚转身紧相连。”“更鸡独立分左右,倒撵猴儿又一番。”“云手高探对心掌,十字摆莲往后翻。”“再拉单鞭从下势,上步就排七星拳。”“收身退步拉跨虎,转脚去打双摆莲。”《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云:“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单鞭下势顺锋人,金鸡独立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锤下靠为锋。”“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文字虽然粗俗浅近,却充分说明了太极拳腿法丰富,体用多变完备,也说明了腿法在太极拳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使拳家和读者能直观、全面的认识太极拳的腿法,现将太极拳中或暗或明使用腿法的具体招法斟解如下:
  一、白鹤亮翅斟解
  白鹤亮翅又叫“白鹤晾翅”或“白鹤凉翅”。右臂上扬亮掌,左臂下落按掌,右腿坐实,左脚虚点,舒臂提踵犹如白鹤亮翅,故名。《太极拳体用全诀》中“白鹤亮翅挤靠分,悬顶坐身寸腿踢”句,形象简明地说明了白鹤亮翅式的体用要求。即架势的基本要求是悬顶坐身,基本技法是挤靠分踢,主要劲法是分劲,而又不拘泥于此,要随机应变,所谓悬顶坐身,就是上顶劲虚领,精神提起,以挈其纲领;下拔腰裹臀提裆,尾闾敛垂,以竖其路线。这是因为百会虚领,会阴敛垂,两点成一直线,“成上下之悬”。上虚领,感到头顶处有一股劲虚虚往上拔;下敛垂,小腹处感到有一股劲甸甸往下沉,躯体好像被无形的两股恰到好处的劲对拉拔长,即可避免前俯后仰。使通体准直,外形上舒展安逸,精神上虚灵自然,而符合立身中正安舒之要求。攻防时,分展之两手,一臂直线上提,挤靠架格,或拥或截,而提拥之手沉肩、垂肘、坐腕;另一臂下按分搂,或采或捋,而搂采之手肘不离肋,肘不贴肋,腋下留有回旋之余地,以称其力,以衡其身。两手有分意,有棚意,而又两膊相系。如此我之两臂展分浑圆,劲撑而力雄,故敌受我之分,其两手之力,即分散不整。白鹤亮翅下盘之形势为后坐步,前(左)脚略缩回提起离地,而足尖轻轻着地虚点。后(右)腿落胯坐实,胯根松开圆撑,裆提胯落,尾间收正,敛臀坐齐脚跟,使下盘稳固而灵动。下盘之两腿,一足虽提踵虚点,而寓飞踢敌下部之意,且其提踵踮足之劲输于两臂;另一腿虽坐实,而非占煞,意含周身气血川流,通体无滞。精神团聚,含胸拔背,劲贯两膊,意注四梢,心手双畅,舒展安适,犹如白鹤展翅,信步夕阳。
  综上所述,白鹤亮翅式之特点是上分下踢。分以开敌正门,暴露其裆腹,我本坐身虚势,提踵踮足之虚脚乘隙起腿飞踢敌之裆腹或胫骨。因白鹤亮翅是稍起身飞踢,所以是以踢敌腹裆为主,以踢胫骨为辅,散手之时亦常实施套腿还踢。其腿法较为复杂。敌受我之分,其劲已落空而倾侧,复受我下部之攻击,必负痛而轰然倾跌矣。故《太极拳体用全诀》云:“舒臂提踵似鹤栖,着意随心肱贯气,上分下展开敌门,信步攻防惊天地。”(图1、图2)二、退步跨虎斟解
  退步跨虎势,转身撤步,两手双分,其转身退步的形象酷似跨上虎背,故名。在拳术上统称“跨虎式”。此式外形似白鹤亮翅,但两手分开要比白鹤亮翅展开得多,腰胯下沉亦相对较低,以显示其“跨”势。此外,左手在白鹤高翅中只有分搂采按之劲,而本式又含捋捌之劲,右手在白鹤亮翅中只有提掤格截之劲,而本式又含黏分之劲,这是两式手法区别之所在。
  《各势白话歌》说:“收身退步拉跨虎”,《全体大用诀》说:“退步跨虎闪正中”,《太极拳体用全诀》说:“退步跨虎闪正中,如虎劲敌受扼制。”都说明此势演练的关键在于拉转腰胯,通过弧形撤步后退,将正中点闪开,以引化改变敌来劲的方向,使其全身之力落空,扼制敌的来势,并乘隙伺机进攻。退步跨虎式在十三势中占一个“退”字诀,以退为守,以退为攻,以退为进,是一招“以走制敌”的方法,即拳论所说的“时而宜退,即以退,退以鼓其进。”敌以双按攻击,一时难以借力发放,那就以退为进,以迂为直,顺势向斜撤步闪身,用柔韧的走劲牵引对方的刚劲,向我身侧引化,改变对方的劲力方向,使其直来的按力落空,此时敌虽生猛如虎,亦受我制,从而达到以柔克刚,以柔弱胜刚强的目的。但走也好,退也罢,一定要恰到好处。拳诀说:“斜退得横,直退易溃。”所以退一定要弧形向斜后撤,而不可以用消极的直退法来解决,因这样既不能改变敌直前而来的按力方向,亦犯了瘪丢的毛病,势必为敌所乘而长驱直入,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拳诀说:“得横即得势,得实即得机。”机势皆得,有了有利的形势,为后招创造了有利的反击机会,则在全局上有了成功取胜的把握。所以在退步斜闪(化)之后,右腿要屈膝坐实,腰胯下沉,这样才能使下盘稳固,并要在放松的基础上注意上体正直。不要为直而直,硬往上挺拔,也不要为沉而沉,硬往下压,以致影响腰部的枢纽作用和腰部旋转的灵活性,同样也影响了意气的贯穿,劲力的完整和专注一方。只有做到了以上这些,才能机势并得,制人而不制于人。即拳诀所谓:“胜在进步占势,不败在退步避锋。”
  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歌诀曰:“跨虎势挪移发脚,要腿去不使他知,左右跟扫一连施,失手剪刀分易。”“挪移”者,闪转腾挪也;“要腿去不使他知”,暗腿隐发也;“左右根扫一连施”,左右腿连环实施扫荡(蹚)也。所以有拳家认为退步跨虎势,潜藏着扫荡(蹚)腿,只是少林扫荡(蹚)腿的蜕变和隐化。连环的“扫荡(蹚)”,只是为了更好的“退步”,为最后“剪刀分易”及暗腿起踢,一击制敌作铺垫。同时说明退步闪化时要步随身换,步法虚实的转换必须通过身法的转换来实现。腰部动作通过左右腰隙交替转换来分虚实,下于两腿相随,这样才能使退步“左右根扫”虚实分明,稳健轻盈而“一连施”。
  退步跨虎式两手之分谓“剪刀分”,两手向左右分开要同时进行,分开不宜过快,开始时分开幅度较小,转腰撤步,左手尚在右臂肘弯处,待对方按力动摇,我两手进一步分开。两手的分开亦不宜过早,过早就不能充分运用腰力。对于对方直前而来的按力,光用两手上下硬分是有困难的,应该先转腰胯退步,引进闪化,改变对方的劲力方向,使其直来的按力落空,然后以我两腕黏对手两腕里侧左右分之,方见引进落空之妙。此外,应注意分时不能离身过近,两手上下距离不能过小。否则不足以使对手全身之力落空,而且还容易为敌所乘,借我势随机进攻。
  退步跨虎势要“轻灵活泼虚实走,如圆似方意绵绵,四肢随腰内外合,处处圆满任自然。”转腰撤步,“左右根扫”,引进闪化,“剪刀分易”要_起协调动作,上下相随,不先不后。“左右根扫”撤步成虚步时,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有随时起踢敌之下盘裆腹及胫骨之意。右腿坐实,非全然占煞,重心不上下波动,左虚腿与右胸侧有相吸相系之势,使虚腿不致偏浮。精神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心意帅率,百骸协调运动,内则一心,外则一身,动静在心,分合在形,起承转合,始而意动,继而劲动,转接一气串成,则其势可为也。此时敌虽生猛如虎,其势亦必受我所制。故《太极拳体用全诀》云:“退步跨虎闪正中,左挒右黏敌落空,虚步寓踢势腾挪,以走制敌显神通。”(图3)
  二、十字腿斠解
杨公澄甫晚年修订定型的“十字腿”是顺式蹬脚势,属于蹬脚的范围,本可不再作斠解。但原式及散手中却是以“单摆莲”方式演绎的,故斠解如下:
“十字腿”势,傅钟文老师生年记述:“杨澄甫老师在《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版(1934年版),只是一张十字腿定势动作图,过程图没有列出,原来的练法是单摆莲,本书的这种练法(指顺式蹬脚势)是杨澄甫最后修订定型的,早已普遍推广,因之作为目前最后的定型动作。”
(见傅钟文著《杨式太极拳教法练法》227页)
顾留馨著《太极拳术》亦记述:“十字脚这个拳势,原来的练法是单摆莲腿,现在名称未改,仍是‘十字腿’,但练法改为右蹬脚的动作。这是当年杨澄甫老师南下到上海授拳为了‘十字腿’练法对年老体弱者不能适应,就修订为右蹬脚的动作。”(见《太极拳术》224页)
李雅轩老师也曾说:“我学拳时此处(指十字腿)是踢脚,不是蹬脚,不知何又弄错也!”(见李敏弟《关于杨氏太极拳的几个名称注释》)。其实并非郑曼青“又弄错”,而是杨澄甫在一路中,初改十字摆莲为蹬脚时,原系拗势即拗腿踢,故名“十字腿”,为了顺势得力(而非为适合年老体弱者)而最终修订为顺势,便与“蹬脚”式无异,仅仅保留“十字腿”之名而已,也就“名不副实”“名存实亡”“徒具虚名”了。故《太极拳体用全诀》曰:“十字腿法昨非今,不是弄错为改进,上行下打无偏废,徒具虚名更流行。”现行的88式则改为“转身十字蹬脚”,其形式为“两手合抱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里,成十字手势;然后两臂向左右分开,手心转向外;右脚向前方蹬出;眼看前方。“改成了既非拗步又非顺步的正面蹬脚法,想是为名实相符使然。然而如此改动,改则改矣,是否符合拳理,是否顺势得力,则是值得推敲的。现行的吴、武、孙、陈式仍有“十字摆莲”即单摆莲式。
为了使拳家对原来的练法有所了解,并有更多的选择,兹将原拗式单摆莲介绍如下:
自左穿掌后,身体渐右转,左胯内旋里收,左足尖里扣踏实,重心渐全部移于左腿。同时,左臂屈肘右移,掌心朝里,右掌仍在左腋下。身体继续右转,右脚自左向右上方弧形外摆,膝部自然微屈,高不过肩,足背稍侧向右边。同时,左掌自上向右、向左,横侧迎面拍击右脚面;右掌经左腋而下,经腹前弧形向右移(另一种打法,是右掌抹经左臂肘上经胸前向右后抹),右臂外旋,握拳内收于右腰侧,掌轮贴腰,拳心朝上。下接进步指裆捶。
实施十字腿,当两掌于胸前交叉合抱成十字手时,须全身松沉,环臂圆满,分清虚实,圆转如意,气势不可散乱,拘意切莫放松。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就散乱。意若懈驰,精神势必不能贯注,神驰意迷,则必有迟重之虞。《全体大用诀》说:“十字腿法软骨断”,说明十字腿势起腿提膝应踢蹬敌胁部的软肋,或起脚以我脚掌由下而上直截敌膝下软骨。为使十字腿踢蹬有效,右腿提膝要高于脐,至少不低于胯的高度。右腿蹬出先要把力量集中于膝关节,胯部韧带拉开,这样方可蹬到胸肋部。但实用中起腿的高度,不宜过高,以腰为限,过高则易为人所乘,为人所制。然体用互为辅成,不应执一而偏。日常练习,特别是恢复原来拗步单摆莲练法时,则可适当提高腿的高度。也就是拳谚所说的“练高用低”或“台上踢肩耳,台下踢肋膝”。这不是体用不一,而是为了使“体”更好地符合“用”,是体用的辩证。
《太极拳体用全诀》曰:“十字腿起分手拦,上惊下取最得势。”说明此势和左右分脚势一样,是上惊下取的典型拳势。两手左右分拦,起惊慑、防守的辅助作用;踢蹬腿起主要的进攻作用。起脚发功踢蹬时,上手下足中腰,无处不相应,其劲整,其势猛,其根深,总以周身浑然之整劲,一气呵成也。这样才符合《全体大用诀》“十字腿法软骨断”的技击要求。而平时演练可缓缓蹬之,既不持力,亦不持快,使之与整套太极拳的动作相协调,亦有利于内练以养气。
十字蹬腿是一个平衡动作,两手平肩伸展是为平衡,要求立身中正,身桩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合。《太极平准腰顶解》有“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用它作为十字腿的动作要求和尺度是十分贴切的
  三、高探马斟解
  高探马是象形会意的拳式,右掌横掌扑面身渐高起,表示高探马头,故名。一说形容其高高地站在马镫上探路,一说因探身跨马之势而得名,亦通。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高探马上缠腕采,仰之弥高掌探鼻。”充分说明了高探马的技击主要用法是:左手缠腕沉采,是谓一拉,右手高势探鼻,是谓一打,双手一拉一打,先拉后打,中间有一个时间差。顺势采拉即为引进,使敌落空,然后乘势出击,高势探鼻一打,后发先至。拉打之时,颈椎、脊椎松沉直竖,背脊有探拔之意,但上体切不可因“探”而前俯后仰。《体用大全诀》说:“高探马上拦手刺”,则又为左手“拦”,右手“刺”。技法看似和前者左手沉采,右手横探大相径庭,其实并不矛盾。因古代拦采是连词,刺探则是同义的叠词,现亦有通用,如刺探军情等。拦采在技击上往往是连用的手法,“刺”技在此即是指探。杨澄甫《体用全书》明确地说明了高探马技击用法:“设敌用左手,自我左腕下绕过,往右挑拨。我随将左手腕略松劲,手心朝上,将敌腕叠住。往怀内采回……同时急将右手由后而上圆转向前,往敌人面部,用掌探去。”这是对两者矛盾统一的最好注释。“拦采”的目的,是用粘黏之劲叠住敌腕,往怀内沉采,以抑制其攻势,并引进落空:“刺探”的目的,不在直“刺”敌之双目,而是横掌坐腕高探敌面,能击则击之,不能击则不勉强。因扑面横探的主要目的是遮障敌眼,使敌迷乱,惊慌失措,为踢脚下取,创造条件和机会,是太极拳上惊下取,上笼下提的典型拳法。因人眼是双目平置的,故探掌用横掌,掌缘与眉齐方为得法,用“探”比用“刺”更为确切,所以后人渐渐不用“刺”了。“高探马”一式谁也不会将它写为“高刺马”。有的拳家不明所以,在改编套路或行拳的时候,将高探马式演绎为“右掌经右耳侧向前探出,掌心朝下,掌指朝前。”显然是受了“刺”字的影响,以四指朝前“刺”敌目了。这样一来,既失掉了坐腕的意义,又达不到气垂、肩‘垂、肘垂之“三垂”,亦不符遮挡敌双眼的技击意义,更有违于拳理。顾留馨说:“高探马式,以扑面掌开始,以拧转头颈告终。”以四指朝前“刺”敌目,则何以拧呀?高探马式也就有始无终了,殊为不妥。
  高探马下盘之形势亦是后坐步,前(左)脚提回,蓄势虚点,意踢对方胫骨,后(右)腿收胯稳坐,膝关节屈而不直,劲似植地生根,足劲下蹬而意上翻,劲起足跟,经于腿,及于腰,终形于手指,由脚而腰而手,总须周身一家,完整一气,毋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凸凹处,致使高探马式叠采横探,手前探劲前发而势后蓄;坐身起腿,脚前踢势前冲而意后撑。两手两足对拉拔长,曲中求直,源动腰脊,劲贯四梢,心意圆满,劲气无亏,高探马式之上探下踢,上笼下捉,上惊下取,自能举重若轻,收放自如。
  高探马是太极拳中上惊下取的经典拳势,套路中以右手探,左脚踢的拗步形式出现,探以遮眼蒙敌,使之惊慌,踢以踢敌胫骨之迎面骨为主,也可踩敌脚面。敌受我之探击,双眼受蒙蔽,必定惊慌失措,复受我踢胫,势必向后仰倒,此时乘势进身斜探,拧转敌之“马”头,敌必受我之力偶而倒地。此即所谓:“高探马式,以扑面掌开始,以拧转头颈告终。”即以正探始,而以斜探终。一些拳家因不明体用,或有始无终,或有终无始,或始乱终弃,以致心、意、神无以敛聚而迷昏,劲、力、气无由通达而散乱。而太极散手之高探马常以右手探,右脚踢的顺步形式出现,此时之踢,常以踢膝为主。太极拳《十六关要论》云:“纵之于膝”。敌之膝受我踹踢,即丧失纵腾挪移之能,自然受制于人。故《太极拳体用全诀》云:“高探马上缠腕采,仰之弥高掌探面,上惊下取型典在,金针度众乐其成。”戚继光《拳经》说:“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之至善。”足见对高探马的推崇了。(图4、图5)
四、上步七星斟解
  北斗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因构图状如龟蛇,而被称之玄武。《楚辞·退游补注》释曰:“玄武为蛇龟,位在北方,故日玄,身有鳞甲,谓之武。”太极拳《各势白话歌》云:“上步就排七星拳”。说明“上步七星”势,上步后两拳交错封捌架打,下盘成右虚步铲踢,从侧面看,其头、手、肘、肩、胯、膝、脚七个出击点的位置,其形势布排恰似北斗星座天枢、天璇(璿)、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瑶)光七星,故名。
  上步七星之“七星”除了头不可乱动乱用外,手可以击,肘可以顶,肩可以靠,胯可以靠,膝可以撞,脚可以踢。是一着充满灵气和凶险的着法。
  上步七星之形势亦是后坐步,两手交错封架,守则可以藏于九地之下,使敌之劲力顺沿“七星”循地而消解于无形,使敌无法侦知我之虚实;攻则能动于九天之上,两手之掤打,虚腿之铲踢,随“上步”逼冲之势,“七星”突发,劲冲而势涌,犹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犹如天崩地裂,浪涛汹涌,排山倒海而来,使敌为之惊魂失魄,无所应从,敌受我之“七星”搅冲劈重,自然溃不成军。故戚继光《七星拳诀》曰:“七星拳手足相顾,挨步逼上下提笼,饶君手快脚如风,我自有搅冲劈重。”
  上步七星是太极拳中上笼下提之经典拳式。“笼”者笼环,笼罩,虚笼之谓。两拳交错,环臂圆满,笼环逼化,将敌笼罩在我既圆且满的搠劲之下,意气鼓荡,意远而劲长。虚腿同时径直向前铲踢,直线踢敌胫骨之正面,即迎面骨。因其劲短促,起脚又低,故称之为“寸腿踢”。太极散手“上步七星”之踢亦有幅及裆部的,只是以踢迎面骨为主罢了。敌受我上之长劲笼环逼化,下之短劲铲踢,必立仆于地(图4A,图4B)
  “白鹤亮翅”、“退步跨虎”、“高探马”、“上步七星”四式腿法小结:该四式均为象形会意的拳式。其中“白鹤亮翅”式与“退步跨虎”式都属分踢之式而归于一类,然其两手之分法大有异处。白鹤亮翅以上下垂直展分为主,以分开敌之胸腹正门,以实施正面踢或套踢;退步跨虎以左右展分为主,以分、闪开自己之正中,使敌来劲改变方向而落空,以实施“左右根扫”后之弧形起踢,故又称之“拐踢”。而“高探马”式与“上步七星”式因均属于“上惊下取”、“上笼下提”之式而又归属一类。其惊笼之手法亦完全不同、“高探马”以一手叠采,一手横探遮障敌眼,下虚步坐身踢敌胫骨,以实施“上惊下取”,而“上步七星”以两拳交错封掤架打,下坐身虚步铲踢敌胫骨之迎面骨,以实施“上笼下提”。此四式之身法的共同之处是都为虚步坐身,所以决定了它是以守为主,以守为攻的招式。它的身法又决定其主要的攻击手段是防范“短促突击”的踢,且是踢敌下盘,尤其是踢敌胫骨之正面,即“迎面骨”。因胫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骨头,其“迎面骨”成锐形,且附(护)肉最少,几乎就是“皮包骨头”,所以俗称“讨饭(乞丐)骨”,最经不起击,此处受踢必“蹶然负痛而跌仆”。因此踢法,尤其注重踢胫骨之迎面骨,起腿低而劲又突发短促,故称“寸腿踢”,属于跌技,征南派内家拳及太极拳均注重“寸腿踢”,傅公钟文当年随杨澄甫老师纵横天下,凭此技折服多少名手,晚年仍对此技津津乐道。
  五、左右分脚斠解
  “左右分脚”式,简称“分脚”。凡拳式中有“左右”两字者,皆指左式与右式而言。分脚,一名“翅脚”,系指两脚以脚尖或脚背先后向左右分踢,伸展自然,安适舒展,身心双畅,其势如飞鸟展翅,翱翔于蓝天;劲贯腿足,意注四梢,其像如苍鹰搏击于长空,故名。此式原名“踢脚”,乃是用脚尖向上踢,故《太极拳体用全诀》说“左右分脚胁下刺,捋来架去伺隙袭”。一个“刺”字形象地刻画了脚面绷平,以脚尖踢出的特点。武式、孙式太极拳仍有“踢脚”、“起脚”之名。起脚,原是武术使用腿法的通称,此处专指分脚。吴、武、孙、陈等式太极拳另有“二起脚”,别名“鸳鸯腿”,除陈式原由外功拳的箭弹腿发展而来,其余只是转身蓄势再起脚而已,难度均不大。然虽难度不大,仍须注意若干技术要领。首先右左分脚的方向要正确,右分脚向东南,左分脚向东北。为了使分脚的方向正确及发劲得力,首先要注意独立支撑腿收胯屈膝,拳桩稳健如植地生根,而又不完全站煞,实中有虚。其次,分脚前一定要先提膝,再出腿,同时分手,否则无法调节和维持身体重心的稳定。而分脚起腿的膝(盖)头只能朝向起腿分出的方向,这样起脚提膝出腿,不仅方向正确,而且劲力完整,专注一方,不致因膝部所对的方向不对,而造成“横摆腿”的现象,引起身体摇晃,从而破坏立身中正。右分脚结束,接左分脚,亦同样先使左腿屈蹲,重心下降,在坐腿的过程中,右腿先下落再迈向斜方(东南)。既不能手停滞,也不能脚停顿,动作的虚实、开合、起落,都要“意气相连”“上下相随”“一动无有不动”,充分体现以腰为轴的太极拳特点。做到腰既要像中军大旗那样直竖,不俯仰倾侧,又要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协调运转,做到四肢随腰,内外相合,足随手运,圆转如神。分脚时,起腿分出的脚应和与之相应分出的前手方向要一致,两臂与分脚腿上下成一线,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看,应成一平面。两手分开时的动作基本上由里往外分,而不是由上往下分(微有弧形起落则允许,因这是维持拳术圆润之需要),也不是两手往外推。两手的左右分开,和独立腿的起立(仍微屈膝),分出腿的提膝、出腿分出相一致。做到眼到身到手到足到,一齐俱到。起腿分脚不能过高或过低,也不能直腿踢起,应该是先提膝,膝头对准分脚方向,把劲力集中在膝关节,然后节节贯串地通达足尖,径直向敌胁踢去,避免摆腿现象,以加强发力。左右分脚,起脚提膝出腿不能过快,快则易牵动身体,使之失去平衡。也不能以后仰的方法维持平衡,以致破坏了立身中正。出腿后膝部仍须保持一定的弯曲度。每一次分脚的完成,眼要和身体转动的方向相一致。眼神要随主要手的转动而向前平视,同时,环顾上下左右。要以眼领手,眼随手转,手眼相随,四梢相应,神形合一。
  《全体大用诀》说:“左右分脚手要封”,则说明我以分脚踢对方胁部的时候,一手必须压住敌肘捋回,一手暗采敌腕,寓有一个“十字手”法,棚“封”住敌手后再行施着,这样就可以避免我腿被敌搂住的危险。陈鑫《太极拳经谱》说:“上行下打,断不可偏”,又说“声东击西,左右威宣”。所以提膝分脚踢出的同时,两手即左右分开,一齐俱到,同时到位,以称其势,以取得“上惊下取”“闪惊巧取”的战术效果。而此时敌则难兼顾上下,要想抄搂我腿已失先机,为时已晚。
  有拳家认为,左右分脚要“先分后踢,两手分完到位后才踢脚,不是边分边踢,也不是分一半就踢,不分完不能踢”。认为“不分开别人击来的手不能踢脚,因为对方还有防守和攻击的机会”。这样的说法,粗看似有道理,实则似是而非。主要的原因是对用法不甚明了。杨澄甫著《体用全书》叙述右分脚用法:“……随将右脚提起,脚尖与脚背平直向敌人左胁踢去,同时两手侧立,向左右平肩分开,以称分脚之势。”这段话是写得明明白白的。“同时”两字明确说明,两手向左右平齐分开,是和踢脚同时进行的。两手向左右平肩分开的主要目的是“以乘分脚之势”,其次是扰乱对方视线,起分散对方注意力的作用。因为手脚同时从同一方向出击,对手的目光首先接触到的是离脸面较近的手,于是上面“分手”的动作迷惑了对方的攻防,而有利于我下面“分脚”的真正进攻。充分体现了《拳经总歌》所说的“声东击西”“上笼下提”,即“上惊下取”“闪惊巧取”的战术运用。而绝不是用来“分开别人击来的手”,亦不是“按击进攻”。所以不存在“先分后踢”的理论和实战依据。当然“先踢而后出手”的说法更令人莫名其妙。故《太极拳体用全诀》日:“左右分脚手须封,捋来采去伺机攻,上惊下取胁下踢,手脚齐到始成功。”(图5A、图5B、图5C、图5D)
  六、转身蹬脚斠解
  “转身蹬脚”,转身后用脚跟蹬人,故名。蹬脚,陈式作“蹬一根”,陈式古谱作“庄(桩)根腿”。杨式太极拳属于蹬脚范围的拳势有转身蹬脚、右蹬脚、回身右蹬脚、左蹬脚、转身右蹬脚,及杨澄甫最后修订定型的“十字腿”,共计六式,可见蹬脚之重要。因其技术要领及用法大致相同,除个别势式因有变异及特殊而需另作斟解外,其余皆以“转身蹬脚”为准,以作“蹬脚”之斟解。
  “转身蹬脚”是太极拳难度较大的动作,它的特点及技术的重点、难点就是旋转。难在一脚悬空,单腿支撑的情况下旋转135度,即由分脚后的东北方向转向蹬脚的正西方向。完成这一动作主要靠腰胯的带动,腰为一身之主宰,是上体转动的关键,对协调全身动作、调整重心、平衡身躯、输送劲力,都起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可忽视全身其他方面协调一致的配合,须知要完成这样难度较大的动作,不可能光靠一腿支撑及腰胯的局部动作,而是需要整体的协作配合。要做到“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内动导外动,外形合内动”。转身之前,心意先行,心识先定向、定位、定速及协调诸多的内外配合。转身前,左腿下落虚悬,继而松腰胯,尤其是左胯向左松开,配合四肢自然产生向左旋转的拧动力。以右足跟为轴旋转时,为了旋转稳定,须头容正直,上虚领顶劲;含胸拔背,中守重心;收敛闾臀,下把正间舵。同时两臂外旋,两掌向胸前合拢,左腿微里合,使身体保持上下一条线,既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右歪斜,并使重心不偏离右脚支撑点。然后要转得恰到好处,既要转到想要转到的理想方位,又要转得稳定、轻灵,为蹬脚等发劲创造良好的条件,除用力得当外,还须有一个良好的制动机制。所以须头脑明清,右腿以足跟为轴旋转后,右腿下沉,即刻全掌着地,足心涵空,落地固定,如植地生根,左腿微里合。旋转由心,煞停随意,就能在取得相对稳定性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灵活性,以确保稳定与灵活的统一。
  旋转时左脚不可以落地。有的拳家因站立不稳而左脚落地,或用上体右倾来作为补偿,以取得“平衡”。这不符合拳论说的“百会、中极,一体管键”及《用武要言》所说的“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头须仰起,胸须现起,腰须竖起,丹田须运起,自顶至足,一气相贯”的拳理。久而久之,拳也就越打越歪,到时考究全身,就一无是处了。此外,转动时左脚不可直腿摆动。有的拳家认为,转动应两手左右分开,左腿分脚后即直腿摆动,“呈大字式旋转”,并说“含有连消带打之意”。这样做法的原因,可能是想利用手脚摆动的势力来转动身体,其实这样转动既不稳,又不易控制方向,也失去了蹬腿的技法意义,易受制于人,也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常识。
  旋转后应起腿即蹬,而不能在动作停顿后再蹬脚,从而失去“机势”。太极拳,机势并得,服手服脚;机势皆失,绑手绑脚。所以转身蹬脚的整个过程是不可以身僵腿涩、气滞血淤、神驰意迷、力板劲散、失机失势的,而是要做到静、松、稳、匀、缓、合、连,一气贯串,周身一家。
  太极拳的分脚或蹬脚之始,都寓有一个“十字手”法,即所谓“十字手法变无穷”。凡分脚或蹬脚,出哪条腿则哪只手在外。两手交叉合十要圆润饱满,不要瘪,两腕不可松懈弯曲,也不要抬肘露胁,蹬脚要劲贯足跟,提膝后出腿,先把劲力集中膝关节,然后节节贯串地通达脚跟,均匀地蹬出。发劲则快速出腿即收。太极拳的分、蹬脚不是用腰胯的劲,而是提膝出腿弹劲瞬间分蹬。因用腰胯的力量发劲分、蹬,反而易使身体失衡,导致劲力分散不整。这一踢法与武禹襄《十三势说略》“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论述是吻合的。分、蹬踢出之脚的根,在于另一支撑腿。换句话说,分、蹬脚的关键,在于站立支撑之腿,支撑腿、脚、腰、胯相连坐稳,是踢出之脚的基础和所发之劲的源泉。以支撑腿为根本,立定根力,劲起脚跟,两腿相合相随,根跟相连,劲劲相贯,劲于内换,节节贯串,则分、蹬起处,敌必应腿而仰跌了。故《太极拳体用全诀》曰:“转身蹬脚打敌援,悬腿蹬伸腹上踹,上惊下取桩根腿,立身中正最得势。”
  《全体大用诀》说:“转身蹬脚腹上占”,又说:“右蹬脚上软肋踹”“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十字腿法软骨断”。《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转身蹬膝腹占,轻黏慢}列猛飞腿”,“十字腿起分手拦,上惊下取最得势”等等,都说明蹬脚的攻击部位是敌肋、腹、胁、膝等中、下部。所以蹬脚高度以腰肋部为限,不宜过高,否则宜为人所制。和左右分脚一样,它是上惊下取的典型拳势。蹬出发劲之势要“猛飞腿”,而平时演练只需缓缓蹬出。故《太极拳体用全诀》又歌日:“右拳被擒绕敌腕,两臂合抱须圆满,双手分处伊心乱,轻黏慢}列飞腿踹。”(图6A、6B、6C)
  七、转身右蹬脚斟解
    “转身右蹬脚”本应列入“蹬脚”范畴。但因其与前势“左蹬脚”组成连环腿法,这是太极拳的一种特殊腿法,且此势的转身是以脚掌为轴转动,完全有别于他势蹬脚以脚跟为轴的转动,故另作斟解。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形似松鹤单腿立,上卸下取常蹬膝,足掌为轴转自由,转身蹬脚连环踢。”《各势白话歌》说:“踢脚转身紧相连,蹬脚上步搬揽(拦)打。”《全体大用诀》说:“左蹬脚踢右蹬势,回身蹬脚膝骨迎。”充分说明转身右蹬脚是以脚掌为轴旋转的,其目的是“转自由”,既轻盈且灵活,有利于连环腿法的实施,这是为连环进击专门设计的,也是太极拳中唯一的“枢纽”旋转方法,这一点是要引起注意的。同时说明转身右蹬脚与前势左蹬脚组成连环腿法,也说明一个连环腿后紧接下一个腿打连环的“进步搬拦捶”。着着连环,步步进逼,显示了太极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的气势和特点,敌受此上卸下取,连环进击,莫不仓皇失措。此外也说明蹬脚主要是踹敌肋、腹、胁、膝,尤其是膝。《十六关要论》曰:“(太极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行之于腿”即举步行动发之于腿之意。太极步变换在腿,出步落腿有缠绵意,有屈伸势,柔和利滑,绵绵不断,节节贯串。动势之时,以足领膝,以膝领胯;静势之前,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致动静一源,不知谁之为领,孰之为催,而又领之为催,催之为领。轻轻提起,慢慢潜行,默默催止,弧进弧退,全神贯注,气势腾挪。可见膝之于太极步之重要。膝由股骨、胫骨及髌骨(膝盖骨,即半月板)构成,其有纵身之灵,闪展纵跳之赋,盘旋屈伸之功,蹿奔腾挪弹腿之能。在走架行功中,根节胯,中节膝,梢节踝足,相联相制,其中膝起屈伸、传导、回转、纵腾之作用,而使太极行步,气势腾挪,神行连绵如行云,恍若身置太虚中,故谓之“纵腾于膝”。
  膝之为功。内曲而外直,其势虽曲而伸,裆深而藏,忽然而采,倏然而往,此纵腾之妙也,太极之步法,模拟五行,进、退、顾、盼、定,回转扶势,都须先提大腿,蓄劲于膝,膝曲而伸,虚实渐变,脚下自有自尔腾虚之感:出步落腿,纵膝投足,动必有源,而使膝寓有伸缩弹动之活力,犹如猫之蹑足而行,沉着轻灵,虚实分明。虚,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伏而后起,起而后伏,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是谓纵。实,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行拳运步,足起望膝,膝起望怀,合而即离,离而即合,有缠绵意,有曲伸势,由根到梢,节节贯串,是谓腾。能纵腾,则气势腾挪,见象而闪,见形而化,飘若凌云,形迹杳然;能纵腾,则能支撑八面而稳固厚重,八面转换而轻灵圆活。如是则精气神贯注,意透脊背,劲发于根,注于丹田,形于足趾,千变万化由我运,行之于腿,而蹲伸;纵之于膝,而连腾;蹬之于足,而踩沉。气之鼓荡,劲之纵腾,周身全局,脚打踩意,一呼而纵,一吸而敛,伸可成曲,住亦能行,曲如伏虎,伸比腾龙,行住无迹,曲伸潜踪,犹如猫行,轻灵、沉着、稳固,兼而有之,则太极功成矣。故膝之于太极至关重要,蹬脚以踹膝为主,可谓是击中要害。敌膝受创,即如解除武装,而听任宰割。
    转身右蹬脚的连环腿法是前势左蹬脚后,敌转从后左侧翼袭击,我迅速右转,左足落地站稳,即起右腿蹬其腹胁膝等处,此起彼落,连环进击。拳谚说:“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转身右蹬脚,上以两手左右分展以称蹬脚之势兼惊敌,下以连环蹬脚以击敌。而进步搬拦捶则以右足向前横蹬下踩,左足前迈踢臁或套脚以击敌,亦属腿打连环之法。太极拳的腿打连环法并非罕见,岂止仅此二式而已。《沈子拳法》中指出:“因敌用术,最要变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阵拳斗,宛如水行”,“自古手搏,原无定法。法即是变,通即是法”,又说:“着变手变,神活在先”,“神龙隐现,瞬息万变;克敌制胜,全在一变”,什么时候用什么着,什么时候用什么腿打连环,一切都要视敌我双方的形势来变通。(图7A、图7B、图7C、图7D、图7E)
    八、十字腿斟解
    杨公澄甫晚年修订定型的“十字腿”是顺式蹬脚势,属于蹬脚的范围,本可不再作斟解。但原式及散手中却是以“单摆莲”方式演绎的,故斟解如下:
  “十字腿”势,傅钟文老师生年记述:“杨澄甫老师在《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版(1934年版),只是一张十字腿定势动作图,过程图没有列出,原来的练法是单摆莲,本书的这种练法(指顺式蹬脚势)是杨澄甫最后修订定型的,早已普遍推广,因之作为目前最后的定型动作。”(见傅钟文著《杨式太极拳教法练法》227页)
  顾留馨著《太极拳术》亦记述:“十字腿这个拳势,原来的练法是单摆莲腿,现在名称未改,仍是‘十字腿’,但练法改为右蹬脚的动作。这是当年杨澄甫老师南下到上海授拳为了‘十字腿’练法对年老体弱者不能适应,就修订为右蹬脚的动作”(见《太极拳术》224页)。
  李雅轩老师也曾说:“我学拳时此处(指十字腿)是踢脚,不是蹬脚,不知何又弄错也!”(见李敏弟《关于杨氏太极拳的几个名称注释》)。其实并非郑曼青“又弄错”,而是杨澄甫在一路中,初改十字摆莲为蹬脚时,原系拗势即拗腿踢,故名“十字腿”,为了顺势得力(而非为适合年老体弱者)而最终修订为顺势,便与“蹬脚”式无异,仅仅保留“十字腿”之名而已,也就“名不副实”“名存实亡”“徒具虚名”了。故《太极拳体用全诀》曰:“十字腿法昨非今,不是弄错为改进,上行下打无偏废,徒具虚名更流行。”现行的88式则改为“转身十字蹬脚”,其形式为“两手合抱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里,成十字手势;然后两臂向左右分开,手心转向外;右脚向前方蹬出,眼看前方”。改成了既非拗步又非顺步的正面蹬脚法,想是为名实相符使然。然而如此改动,改则改矣,是否符合拳理,是否顺势得力,则是值得推敲的。现行的吴、武、孙、陈式仍有“十字摆莲”即单摆莲式。
  为了使拳家对原来的练法有所了解,并有更多的选择,兹将原拗式单摆莲介绍如下。
    自左穿掌后,身体渐右转,左胯内旋里收,左足尖里扣踏实,重心渐全部移于左腿。同时,左臂屈肘右移,掌心朝里,右掌仍在左腋下。身体继续右转,右脚自左向右上方弧形外摆,膝部自然微屈,高不过肩,足背稍侧向右边。同时,左掌自上向右、向左,横侧迎面拍击右脚面;右掌经左腋而下,经腹前弧形向右移(另一种打法,是右掌抹经左臂肘上经胸前向右后抹),右臂外旋,握拳内收于右腰侧,拳轮贴腰,拳心朝上。下接进步指裆捶。
  实施十字腿,当两掌于胸前交叉合抱成十字手时,须全身松沉,环臂圆满,分清虚实,圆转如意,气势不可散乱,拘意切莫放松。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就散乱。意若懈弛,精神势必不能贯注,神驰意迷,则必有迟重之虞。《全体大用诀》说:“十字腿法软骨断”,说明十字腿势起腿提膝应踢蹬敌胁部的软肋,或起脚以我脚掌由下而上直截敌膝下软骨,为使十字腿踢蹬有效,右腿提膝要高于脐,至少不低于胯的高度。右腿蹬出先要把力量集中于膝关节,胯部韧带拉开,这样方可蹬到胸肋部。但实用中起腿的高度,不宜过高,以腰为限,过高则易为人所乘,为人所制。然体用互为辅成,不应执一而偏。日常练习,特别是恢复原来拗步单摆莲练法时,则可适当提高腿的高度。也就是拳谚所说的“练高用低”或“台上踢肩耳,台下踢肋膝”。这不是体用不一,而是为了使“体”更好地符合“用”,是体用的辩证。
  《太极拳体用全诀》曰:“十字腿起分手拦,上惊下取最得势。”说明此势和左右分脚势一样,是上惊下取的典型拳势。两手左右分拦,起惊慑、防守的辅助作用,踢蹬腿起主要的进攻作用。起脚发劲踢蹬时,上手下足中腰,无处不相应,其劲整,其势猛,其根深,总以周身浑然之整劲,一气呵成也。这样才符合《全体大用诀》“十字腿法软骨断”的技击要求。而平时演练可缓缓蹬之,既不持力,亦不持快,使之与整套太极拳的动作相协调,亦有利于内炼以养气。
  十字蹬腿是一个平衡动作,两手平肩伸展是为平衡,要求立身中正,身桩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合。《太极平准腰顶解》有“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用它作为十字腿的动作要求和尺度是十分贴切的。(图8A、图8B、图8C、图8D、图8E)。
九、转身摆莲斠解
360°大转身后,以脚背缘摆踢敌人,柔腰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脚过似疾风摆荡莲叶,故名“转身摆莲”。又名“摆莲脚”或“摆莲腿”,简称“摆莲”。“摆莲”是武术中的通用名称,有单、双之分。前之“十字腿”,早年杨澄甫练此势就是“单摆莲”,既以左掌单掌横侧仰着拍击右脚面,形成拗步“单摆莲”。而本势是左腿展开先行摆转,此为一摆。摆转后,右腿自左向上、向右外摆,以横劲摆踢,此为第二摆,双手左掌稍先、右掌略后迎着拍击脚背,故又名“转身双摆莲”,简称“双摆莲”。其转身时两手上刮、左腿下扫,意含扫腿,当源于外功拳的“扫蹚腿”,只是至今仅留有演变前的某些痕迹罢了。左腿扫蹚之后,右腿即起以横劲摆踢,使敌上下受攻而难以招架。可见所谓“双摆莲”之“双”是指左右两腿之“摆莲”,有拳家理解为以双手先后拍击之“双”以为“双摆莲”,则是张冠李戴莫名其妙了。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转身摆莲带刮扫,前后应敌旋风势。”充分说明了转身摆莲势依靠上下刮扫的技法,以旋风之势应击前后夹击之敌。而若无左腿向右后向下一摆的助势,则右腿的摆踢绝无可能有“脚过似疾风摆荡莲叶,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这种境界和效果。所以,要使右摆腿有旋风之势,必须先做好转腰左摆腿。首先左摆腿的方向要正确,为西北角。如左腿摆转过多,落地超过西北方向,造成右腿摆踢方向越超东南,就用法上说,左腿落地已过于接近正面(东)对手,致使右腿难以摆踢,摆踢也就失去威力;如左腿摆转不足,则左腿落点在西面,造成右腿摆踢方向为东北,就用法上说,左腿落地已过于偏离敌手,致使右摆腿无法触及正面(东)对手,摆踢也就失去了作用。其次,左腿展开向右摆动的路线要长,要随腰旋转摆动。腰一转向西面,左腿随势摆转,足尖内扣落地,右腿即变虚提起,以旋风之势摆踢,虚实分明,这样右腿单独支撑的时间不长,身法也较稳定,右腿摆踢的劲力也就大了。加上左腿摆转扫括,右腿摆踢扫荡,着着贯串,相连不断,中间几乎没有停顿,就不致产生旧力已尽,新力未生这种情况,敌也就难有所乘。此外,左腿摆转,右腿自左向上、向右摆踢,用的是横劲。除须以腰的转动来带动右摆动外,右腿摆踢的弧度不宜过大,过大动作易散所费的时间就长,踢到正面之敌的机会就相应减少,不符合实际的用法要求。右腿摆踢的高度也不宜过肩,同时右腿不要挺直,要微屈,这样就能充分运用腰部力量,达到横劲的要求,而且所发出的右脚背劲力也更大。反之,右腿伸直,摆踢的高度超过肩部,则势必强化了胯部力量的运用,而弱化了腰部的力量,也就无法达到横劲的要求,“摆”击就大打折扣而不成其为横摆,变为高踢了,从而失去了“摆莲”的意义。
《全体大用诀》说:“转身摆莲护腿进”,《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若要摆腿显神奇,疾如旋风莫忘捋。”说明应用摆腿时的注意点,即如前有敌,而又有敌自身后用右手打来,我摆腿还击之前,我之双手须黏住敌右腕,随绕其腕里,往左捋带挒开,方可掩护起右腿横劲摆击,以免被敌捞住我之摆腿。旋转时,要注意两捋手的高低随之变动,但不可突变,以免造成断续。要意牵劲连,两手随腰捋转,圆润无滞。又要注意身法稳沉,裆劲圆撑,为两掌的捋挒和起腿横劲摆踢打下牢固根基,不致使发劲飘浮无力,劲力分散。
因“双摆莲”动作有“疾似旋风摆莲”的要求,故练来易于刚劲外露,刚劲有余而柔劲不足,右腿硬摆猛踢,拍脚噼啪声响,故作威猛,终而有违于《太极下乘武事解》关于“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的论说。亦有违于陈长兴在《太极拳十大要论·刚柔第十》中“然刚柔既分,而发用亦自有别。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如,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掤、捋、挤、按,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的关于刚柔的论说。陈鑫说:“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以柔名,直以太极之无名名之。”“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杨澄甫老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又说:“软太极法,方是真太极法。”拳诀云:“以柔用刚方是真疾,以柔用疾方是真刚。”所以,傅钟文、沈寿、赵安洲等宗师平时演练摆腿时疾如旋风摆莲,虽迅捷而作声甚微。有时干脆不作声,行若微风拂莲,徐徐而来,缓缓而至。其神情韵味真正显示了“柔腰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皆身手”的太极虚无境界,因而也更切合于拳论。(图九1、图九2、图九3、图九4、图九5
&十、左右金鸡独立斠解
金鸡独立,象形也。一手上托,一手下按,一腿屈膝提起,一腿支撑独立,其姿势恰似金鸡独立,故名。而武式、孙式作“更鸡独立”。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金鸡独立随势起”。《全体大用诀》说:“单鞭下势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又说:“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说的是敌以由上而下的着法向我击来,我应以下势,顺其来势向下黏随,待其落空,即用黏随之手,借腰、胯、膝三节前进之势,随势而起,撩击其裆部;或以手向上挑,闭托其手肘,同时提膝撞击其裆部;或以一腿抬起即落,以脚跟猛踏跺其脚面,同时另一腿上抬,以增加下踩的力量。使全身重力落在脚跟上,以全身之力踏击敌脚,这就是“千斤坠”的著名用法,也是独立势又名“千金坠”的原因。
金鸡独立前后动作的衔接过程,从单鞭的高姿势,到下势的低姿势,再到左右金鸡独立的高姿势。波起波落,波峰波谷,形若波澜,吞吐汪洋,气势跌宕磅礴。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下势的左仆腿接左独立,应先以左脚尖外撇,继而上体平行前移,重心慢慢前置,左腿渐屈弓,成左弓步,先要左腿屈膝坐实,下盘稳固,然后右腿,以右膝带领向前上渐渐提起,不可在两腿伸直的情况下起立,切忌借助上体的前倾力量。当右脚下落变右独立时,应注意左腿必须同时落胯、屈膝下蹲。也即是说右脚的下落是随着左腿的屈膝下蹲渐渐“送”下的,不可右脚下落而左腿依然直立。这样才能两腿虚实分明,劲路顺达。如果独立支撑腿僵直站煞,气滞血淤,劲路不畅,腰腿分家,自己站立不稳,则又如何以提起之腿足,近则以膝撞击,略远则以足尖弹踢敌下部?又如何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呢?独立时,要虚领顶劲,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指,要气沉丹田,意定桩稳。头顶项竖,立身方能中正;沉肩、垂肘、坐腕而又舒指,则可得全身完整之劲;气沉丹田,百骸自然舒适;意定桩稳,不惟支撑八面,足当十面埋伏,而发劲之时更能专注一方。
太极拳金鸡独立如日之升,全赖于蹬劲。拳论云:“其根在脚”,是劲起足根之谓,足有蹬劲,则下盘稳固而扎实。上“虚领顶劲”,就是“六阳”之首,百会朝天,不偏不倚,不俯不仰,喉头不抛。能虚领顶劲,才能“神贯顶”而“满身轻利”。下足有蹬劲,就是“足踩涌泉”,即涌泉含空,掌缘着地,五趾微抓,也就是俗说的“足踩太极”。能劲起脚根,则劲有根源。上领而下蹬,内则一心,外则一身,拳弥六合。内则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外则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鼻尖、指尖、足尖三尖相照,向前的方向一致,加之支持身体重量的腿收胯微屈,不动如山,则金鸡独立自有顶天立地之气概。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金鸡独立随势起,撩撞闭踢任我为。”充分说明此势手、膝、足是并用,且变化多端的,是一着以手法为辅,腿法为主的,一着多用的招式,其主要用法除撩、撞、闭、踢外,尚有手的托、采、搂、按和脚的踩踏。其手法的托、采、搂、按、闭都是为牵制敌手,而为顺势蹿起,实施腿的撩、撞、踢、踩服务的。左右独立势所用的“上托”,是就该动作的技击作用而设立的,实际演练时,不要为了“上托”一词的含义而将掌心朝上,而是应该手指朝上。上托手的作用是闭敌手或托敌肘部,而独立提膝的技击意义是,近则以膝撞击敌裆部,稍远则以足踢敌裆或腹部,或提膝保护自身的裆部和腹部,皆因膝和足的用法是多变的,或撩踢,或撞闭,或沉踩;却其攻守往往是双向的。因而拳论有“足来提膝”“近便加膝”的说法。所以实际的演练中足虽未踢出,但须寓踢意。有拳家在眉批杨澄甫《体用全书》“金鸡独立势”时指出:“此势本为以膝盖冲击对方之裆部外肾。今云以脚尖踢去殊有未合也,否则何以脚尖未往前出也。”后学敬请先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金鸡独立一势,根据杨公澄甫早年演示的拳照来看,肘与膝是相贴的,但晚年演此势时则肘与膝离开约数寸,杨南宗弟子曾昭然解释为:“盖其晚年胖甚,腹大加鼓,膝提太高未免太辛苦也。”笔者曾以此式请教傅钟文老师,答曰:“杨老师所谓晚年亦只有五十左右,虽胖,但因长年练拳还不至于肘无法贴膝,也不至于太辛苦,这一点辛苦对练拳的人算什么呀!只因不贴膝更自然,更顺势,更从心而已,因而其晚年定型之拳照为肘不贴膝,应按此演练。”笔者所收藏之杨守中(振铭)、董英杰、牛春明等先贤此势拳照亦是肘不贴膝的。故应以肘不贴膝为准。
《太极拳体用全诀》曰:“金鸡独立随势起,撩踢撞闭任我为,腿起脚落千斤坠,不见阎王亦见鬼。”可见此势是一招非常厉害,致对手死命的着法,纯系毒招,非不得已切莫轻易使用。此势类如的腿法,尚有双峰贯耳一势,因该势以捶法为主,以腿法为辅,且腿法类同,故已归入捶法斟解.
总结:综上所述,可知太极拳有十分丰富的腿法,其可分为:踢脚、分脚、蹬脚、摆(寓扫蹚)腿、踩脚、顶(撞)膝六大类。其中踢脚有:白鹤亮翅、高探马、上步七星、退步跨虎四势;分脚有:左右分脚一势;蹬脚有:转身蹬脚、右蹬脚、回身右蹬脚、左蹬脚、转身右蹬脚、及定型后的十字腿六势;摆腿有单摆莲、双摆莲二势;踩脚有金鸡独立,进步搬拦捶二势;顶膝有金鸡独立,双峰贯耳二势;共计有十七势明显的使用腿法,此外尚有如揽雀尾的左、右掤式等诸多暗藏腿法的拳势,充分说明在三十七势太极拳中,腿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足以证明太极拳并非象一些拳家所说的那样,太极拳重手不重腿的。恰恰相反,太极拳特别注重腿法的锻炼和运用,这是“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技击性使然。笔者将六类腿法,有的虽属同类,但因其使用有其特殊性,故以十大腿法进行斠解,以期纠正拳家,尤其广大群众对于太极拳的长期偏见。但愿此文能有助于大家认清太极拳腿法庐山真相的玄秘,而热爱传统的太极拳。这也是作者矢志不渝,终身为之奋斗的动力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练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