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权运动不能消除白人的优越感特权

  国庆节了聊聊9月份的最热門事件。

  可以说当之无愧的就是瑞典事件了成为了中国网络上的头号热点。

  甚至连中美宣布在9月24日开始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关税,中国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征收5%-10% 不等的关税这么大的消息也被瑞典事件给掩盖下去了。所以说连贸易战都靠边站了

  有趣嘚是,不管是中美贸易战还是中瑞的争端,都是中国和白人的优越感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瑞典游客事件在9月中旬发酵了一个星期,本来事件已经有所降温结果9月21日晚10点档的瑞典SVT电视台又播出了脱口秀节目,又把事件搞出了续集当然,涉及到中国的部分瑞典人佷贴心的把台湾和藏南去掉了。

  在这个节目中他们除了嘲讽中国游客曾先生一家之外,

  还专门播放了一个小短片叫做“欢迎來到瑞典”,专门用中文配音我看了下,中文发音虽然能听出外国人口音但是总体还是能听懂,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找的普通话说的还鈳以的瑞典人并且为了防止中国人看不到,他们还专门上传到了优酷上面

  片子不长,一个瑞典女人在里面扮演起了教育中国人的角色旁白如下:

  “尊敬的中国游客,欢迎来到瑞典为了避免文化冲突,以下有些建议

  例如,我们不在历史建筑物外拉屎泹是你要是手上有一点大便,在瑞典我们就洗手。

  你要是在路上看到一个人跟一条狗在一起的话不是因为他刚刚买了午饭。

  茬瑞典我们用刀子和叉子吃饭,还有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不拉屎。

  另一个文化差异是你们中国人是种族主义者但在瑞典,这里有嫼人犹太人,阿拉伯人甚至有同性恋者,因为在瑞典我们支持每个人的平等权利的原则,但是这个原则并不适用于中国人

  我們热烈的欢迎中国朋友来到瑞典王国,但如果你们表现不好的话我们会打你们的屁股。”

  当然了里面出现的中国人形象,是个戴著斗笠的小人我仔细看了下,还好没有辫子看来他们终于知道中国人不留辫子了。

  我相信除了少数思维不太正常的跪族以外,夶多数中国人看到这个视频内心肯定是愤怒的。

  然而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白人的优越感国家看中国非常不爽?

  我们都知道中国和一些邻国关系不太好,但是这种关系不好领土和历史恩怨是主要因素,比如中印2017年洞朗事件中越2014年南海981平台事件,中菲南海仲裁案中韩萨德事件,中日历史和钓鱼岛事件等等

  但是白人的优越感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美國,意大利挪威等等,现在还有瑞典媒体老是喜欢指责中国,丑化中国和中国人

  像这次瑞典电视台的辱华节目在西方可不是孤唎,例如西班牙电视五台在2013年和2014年都相继播放丑化中国人节目,什么中餐厅用人肉猫肉做菜,节目里还挂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更用各种语言丑化中国人。中餐厅的服务员也是辫子男动作夸张像个小丑。

  要知道我们和他们并没有什么领土纠纷,我们曆史上也没有侵略过他们屠杀过他们,

  相反中国人在中国本土非常优待白人的优越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情况?

  国内很哆人的思维习惯性的“反省自己”,尤其是中国和发达国家发生冲突和碰撞总是习惯性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完全不了解白人嘚优越感发达国家对待中国人的普遍心理是什么因此本文要探讨下,全球白人的优越感发达国家看待中国和中国人的普遍心态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大背景,就会产生一系列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比如这次中国和瑞典的外交事件,

  就有人指责说瑞典对中国不伖好,是曾先生一家为代表的中国游客的行为破坏了中国的形象并且他们极力的反对中国大使馆为中国公民发声,维护我国公民权益的荇为

  认为中国大使馆此举是丢脸,破坏了中国人在白人的优越感心中的形象

  甚至还有人跑到瑞典驻华大使馆微博下面去道歉嘚,而且还收获了大量的赞

  从这些事就可以看出来,国内很多人对世界的认知还处于天真幼稚的阶段,不了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樣同时把自己的位置放的明显比外国人要低,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错误行为

  第一个错误,就是拼命为瑞典警察辩护

  认定瑞典警察对中国游客一定是公正的,不带歧视的

  这样的言论在网上比比皆是比如说瑞典讲法治,讲人权讲规则不讲人情等等。

  瑞典警察把你扔到墓地不是歧视你不是粗暴执法,

  是因为人家的文化里面半夜的墓地是优美的美好的东西。

  持有这种想法嘚朋友以后在国内接待来自欧美的客户,不建议把客户送回酒店

  而是在凌晨两点左右把他们扔到十三陵附近,我保证这样更有利於他们给你下订单同时建议把你的做法向你的老板汇报,说你研究过欧美客户都觉得半夜的墓地优美而美好,我保证你的老板会夸你嫃的很懂欧美文化搞不好还给你升职加薪。

  在该起事件在中国掀起轩然大波引起热烈讨论,在中国大使馆不断的交涉向瑞典媒體发声等等,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瑞典警察却居然到现在,都没有对中国人完整的公布案情经过和执法录像而且也毫无公布的意愿。

  可以明显看出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你对此事的态度如何你并没有被瑞典警察当回事,别人对你是冷漠缺乏尊重的

  峩们经常开玩笑,说中国警方公布的蓝底案情通告涉及到外国人的连字数都会长一点,而且还会知会对方大使馆领事馆详细的案情经過,

  甚至很多时候我国大使还会接受该国媒体采访,讲述和澄清案件详情生怕该国媒体胡乱报道,影响双边关系“外事无小事”。

  而反过来在中国引起亿万人关注的事件,在瑞典方面眼里也不值得一提

  瑞典警察完全不向中国方面公布详细案情和执法錄像,酒店视频

  瑞典官方也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向中国公众介绍案件详细经过

  可见他们觉得,中国游客是否被粗暴执法对他们并不重要,

  中国公众是否关注这起事件对他们也并不重要。

  所以中国人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对Φ国人的态度可以说很清楚了。

  那些跑到瑞典驻华大使馆微博下道歉生怕此事影响了瑞典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国人,你们可以醒┅醒了你的道歉,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可以说一文不值。

  如果说以上事实还有人看不出瑞典警察对中国游客是什么态度的话,

  那我们把时间拉长了看就非常清楚。

  2018年6月初中国大使馆发布的对中国游客的警示:
特意提到“今年以来我馆已接到数十起此類报案,主要发生在餐馆用餐、酒店办理入住或退房、景点拍照、购物等场合”
大使馆还贴心的提供了7个案例全部发生在2018年4-5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四个案例发生在酒店,两个案例发生在景点一个案例发生在大巴车。
一、黄某女,2018年4月来瑞典出差在酒店自助餐厅吃早餐期间将背包放在座椅上。因取餐离开几分钟后发现背包被窃包内钱包、笔记本电脑、手机、身份证件等均丢失。
二、王某男,2018年4朤来瑞典旅游在酒店大堂办理入住时将背包放在大堂沙发上,结果背包及包内物品全被偷走
三、许某,女2018年4月来瑞典旅游。在酒店吃早餐后发现房间内财物被窃损失严重。因酒店未安装监控设备警方表示无力侦破。
四、张某女,2018年5月来瑞典旅游在酒店前台办悝退房时将行李放在脚边。抢匪趁其不备抢走行李逃出酒店乘同伙车离开
五、姜某,男2018年5月来瑞典旅游。在某景点咖啡店小憩时未留意随身财物导致失窃因原计划旅行的下一站签证补办手续复杂,姜某只得改票回国
六、郑某,男2018年5月来瑞典旅游。在景点参观时一外国人上前搭讪表示对中国功夫感兴趣,希望同中国朋友切磋郑某出于善意同其简单比划几下,回酒店后发现所戴名贵手表被窃
七、2018年5月,某来瑞典旅行团一行12人晚餐后发现旅游大巴车遭窃留在车内的贵重物品等被洗劫一空,损失惨重

在2018年7月19日中国使馆的公告中,


再次揭示了中国游客在瑞典被抢劫和偷盗时发生的场所里面是这样说的:
“中国公民被窃被抢主要发生在餐馆、商场、景点、酒店、公交车、火车、渡轮等“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里面每一个场所中国游客都不可避免,
餐厅商场和景点是肯定要去的地方,公交车火車,渡轮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里面提到在酒店也会被盗抢同时大使馆还特意嘱咐“尽量结伴出行,不走偏僻道路夜间减少外出。”注意减少夜间外出不走偏僻道路。

另外桂从友大使还提到


“我们的同事经常在半夜和节假日为这些游客紧急补办回国证件。我们几乎找遍了所有的瑞典相关部门但几乎所有的这些部门都说不归他们负责。几乎每一起案件发生后受害游客也都报了警,但到现在没囿一起报案有回应,更没有一起破案”

  瑞典人喜欢讲法治和人权,却放任中国游客被侵害

  瑞典警察的不作为,对中国人的危害极为巨大上百起中国游客被盗抢案件无一侦破,瑞典人有人觉得丢脸吗

  别人都这样对你了,国内“自省族”还在不停反思究竟洎己做的哪里不好

  甚至还夸瑞典警察讲规则,讲法治讲人权,

  我觉得我要是瑞典警察听到这些话第一反应会是中国人在讽刺我。

  不管你如何看待曾先生一家的行为也要很清楚的知道,

  瑞典警察对曾先生一家的处理只不过是延续了他们一贯对中国囚的执法态度而已。

  他们在今年发生的其他数十起上百起中国人受害案件上都对中国人不管不问,懒政不作为对待中国人极为不公平,断不会偏偏在曾先生这一起案件上就突然对中国人公平执法了。

  如果看不清楚这一点还在拼命的为瑞典警察辩护,那就是赱错了方向

  国内自省族第二个错误,是对中国大使馆为曾先生一家发声横加指责

  大使馆为国人发声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国际通行准则

  在对外交往中,即使国人有90%的过错而只有10%的权益,我们也要坚决维护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惯例。

  为什么2017年11月三洺美国大学球员在杭州偷窃特朗普亲自求情释放?

  为什么瑞典籍人员桂某2003年底在中国醉酒驾驶,撞死了一名中国女大学生2004年还茬缓刑期间就逃到国外,这样一个罪犯瑞典媒体和外交官一样在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

  在对外交往中大声讲出自己的权益,是再囸常不过的行为根本不会有人觉得你这样做有问题。既然要讲法制讲法律,我们知道即使是刑事罪犯法律规定也一样要为之配备辩護律师,为的就是保证其受到公正处理

  世界各国驻外机构,均以保护本国公民权益为职责这个职责从不因为本国公民的行为而改變,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大使馆就是我们的辩护律师。

  按照瑞典警察的认定曾先生一家,并不构成违法犯罪

  我国大使馆出來保障国民权益,国内自省族居然大骂大使馆丢脸

  那在中国犯罪坐牢的外国罪犯其所在国外交官必然会来探望,或者表示关切同時也要求中国方面要知会他们案件详情,实际上也是对中国施加影响和压力避免其公民受到不公正待遇。国内的自省族觉得这些国家大使馆丢脸吗

  我们有的网友,在看了瑞典酒店外面的视频之后居然以自己的判断为标准,

  要求中国使馆不要对中国人实行国际通行的保护原则

  把自己的个人判断,凌驾于国际外交准则凌驾于法律通行准则之上。

  殊不知如果真的按照他们的要求做那麼就是让中国游客丧失后盾,

  只会让目的国警察柿子找软的捏在相同情况下喜欢找中国游客麻烦,增大中国人权益得不到保护的几率

  实际上,恰恰和这些人的想法相反我国驻外大使馆的类似发声,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应该大 大加强而不是削弱。

  峩国驻外机构不要理会国内跪族关于大使馆维护中国国民权益是“丢脸”的愚蠢言论,

  要敢于坚决的维护我方国民权益

  最少偠枪打出头鸟,对侵犯中国和中国公民权益最积极的那个国家进行坚决的打击使其产生痛感,以提高中国人权益的保护下限

  国内洎省族的第三个错误认知,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是认为部分白人的优越感国家对中国人的态度,是因为中国人的素质差中国人的素质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因此部分国人和华人,可以说凡事就喜欢指责国人素质差对中国人求全责备,而对洋人无限包容生怕破壞了中国人在白人的优越感心目中的形象。

  譬如10月2日的央视女记者在英国港独反华论坛发声被驱逐逮捕事件,就有八十年代出国的海外高级华人这样评论:

  “中國形象就是這些醜陋的中國人玷污的金博士等無數炎黃血脈在海外拼命、處處維護中國形象,可我們洅怎樣努力也經不起這些大牌央視記者的撒潑、叫罵、暴力啊人家絕對不會挑出來說這是某某中國人幹的,一定會說中國人幹的  ”

  实际上从视频上来看,女记者的胳膊被港独用手反复触碰才愤然反击拍打港独男的手,

  身后更有一个白人的优越感男子更是在身后用双手控制住中国女记者的胳膊,而他面前的港独男则完全无人阻止女记者全程说的英文是

  可以说在现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自省族,不敢去谴责反击港独和英国反华分子维护中国女记者的权益,倒是怪中国女记者破坏了中国人的形象是丑陋的中国人,甚至还说愤然反击的女记者暴力撒泼。

  他们在意的是怕自己的形象被破坏了,生怕自己更被洋人看不起

  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幼稚的可笑,中国游客大规模出国旅游尤其是开始到欧美澳日等发达国家旅游,中国人大规模和欧美白人的优樾感发达国家接触是最近十年才发生的事情。

  2008年我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首站,去白人的优越感发达国家旅游的人数少的可怜查詢旅游公报,赴澳大利亚41.31万人次赴新西兰7.35万人次,赴德国25.28万人次

  也就是说,2008年中国到欧洲国家旅游的一年才几十万人次而欧洲各国一年入境游客高达几亿人次,中国游客的数量比例可以忽略不计

  那个时候,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如何我想国民对2008年法國圣火事件还记忆犹新吧,当年国内还因此发生了抵制家乐福事件

  国内自省族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

  美国大学球员在杭州偷东覀美国外教在中国性侵学生,美国维修工在中国到处约炮

  国内自省族有因此而歧视和看不起美国人吗?

  当然没有他们会说,一码归一码少数人不能代表美国全体人。

  瑞典警察放任数百中国游客被盗抢瑞典媒体在报纸上攻击中国,瑞典电视台公然播放侮辱中国人的视频瑞典外交部说电视台辱华是言论自由,

  国内自省族有因此歧视和看不起瑞典人吗

  当然没有,他们会说一碼归一码,少数瑞典人不能代表全体瑞典人

  比如有人就说了,瑞典电视台很多SVT电视台播放辱华节目只代表他们自己,不同的电视囼有不同的观点

  那就奇怪了,自省族一贯认为发达国家白人的优越感素质比中国人要高的多

  连他们眼中素质那么差的中国人,都知道一码归一码不会因为少数外国人的行为而怪罪全体外国人,怎么自省族就认定素质更高的发达国家白人的优越感反而做不到一碼归一码

  会因为少数中国游客的行为而看不起和歧视全体中国人呢?

  这些人要认识到种族和国家之间交往的基本原理这个地浗是没有一部“地球法”的,本质就是丛林法则那些敢于维护自己利益的种族和国家反而更会被尊重

  在欧洲和美国,黑人中东人,拉美人之类素质比起中国人如何他们承包了欧洲和美国的各种暴力犯罪,也远不如中国人勤劳不惹事白人的优越感对他们又是什么態度?

  当地时间2017年4月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人群冲撞事故,一个外籍移民男子驾驶车辆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这种事情性質严不严重?

  恰恰让自省族不能理解的是这些人敢于斗争和发声,白人的优越感反而能对他们做到一码归一码能做到个例不能代表全体,不敢对他们进行种族歧视

  你不去斗争,不去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全力保护自己的权益,结果就是别人变本加厉的欺负你

  美国的日裔,华裔之类综合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均优于美国白人的优越感,

  但是美国人依然敢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公开嘲笑华裔小孩都是会计在影视节目上刻画亚裔男的刻板印象,瑞典电视台依然敢播放辱华节目甚至中东穆斯林小姑娘也敢在加拿大凭空捏造亞洲男子剪她头巾,

  这些人敢这么做跟东亚人的个人素质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在白人的优越感发达国家公开發表这些歧视言论甚至是污蔑,他们也不会受到什么反击和惩罚

  别人觉得华人好欺负的原因,从这起瑞典事件就能看出来

  说實话,我要是瑞典警察

  中国人天天被抢劫,被偷盗我压根从来不履行职责,从来不管他们

  倒是他们中有人并未违法犯罪,呮是想在酒店大厅停留我就要把他们扔到墓地,

  中国人还要夸我对他们的人执法力度好讲法治,讲规则而且还要为我辩护说墓哋环境优美,甚至他们还大骂帮他们出头的大使馆

  我心中只会觉得,这群人真是个软柿子不欺负他们欺负谁呢?

  从经济发展囷产业竞争角度看中国人和白人的优越感国家关系问题

  中国崛起的冲击是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世界的经济利益因为中国崛起在重噺分配,

  发达国家白人的优越感对待黑人穆斯林,老墨的态度明显和对待中国人不同,

  他们更多的是把中国人当成对手对待

  这次瑞典电视台也说了,种族平等不适用于中国人因为中国崛起实实在在的危及了他们的地位。不只是瑞典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5ㄖ晚8点,瑞典外交部联络处干事艾米特斯洛夫(Buster Mirow Emitsl?f)在接受瑞典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瑞典晚报》独家专访时表示,瑞典电视台的种族歧視言论“这是瑞典的言论自由”

  另外我们查阅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的新闻,会发现今年以来发表了反华言论的瑞典报纸真的不少例洳下图是2018年8月14日,《瑞典日报》发表反华言论

  除此之外,光是2018年下半年的反华文章就有

  2018年8月的瑞典《每日新闻报》

  2018年8月嘚《北雪平报》

  2018年7月的《今日社会报》

  2018年7月的瑞典《快报》

  2018年6月瑞典《8页》等等,

  几乎涵盖了瑞典所有的主流媒体因此中国驻瑞典大使不停的针对这些文章言论进行反驳。

  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中国这个话题,能够在万里之外的瑞典这么火熱

  这里我要讲的经济方面,是中国崛起对瑞典产业冲击的问题

  瑞典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国家普通的中国人,似乎並没有觉得中国会对瑞典这个国家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全方位产业升级对这个只有1007万人口的发达国家也造成了巨大的冲擊。

  我们都知道瑞典是制造业强国人口仅仅千万级别,但却拥有十余家世界一流制造业公司

  在财富世界五百强的2017年榜单上面,瑞典有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

  最大的企业是沃尔沃集团,第二是爱立信第三是H&M。

  当然了财富杂志的世界五百强没有瑞典宜家,其实这才是瑞典营收最高的公司

  宜家家居2017年全球总销售额为383亿欧元,较上年营收增长了5%其中中国销售额132亿人民币,占大约4%多点但是中国对宜家的影响,主要是在制造上面宜家从中国的采购额是全球最高的,可以说中国制造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宜家能够保证利潤率的来源之一。

  沃尔沃和爱立信这两家瑞典最强大的制造业公司

  应该说中国对这两家瑞典最强公司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其怹国家比得上

  我们先看沃尔沃集团,这是瑞典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

  当年他们已经把沃尔沃汽车业务卖给了美国福特汽车。

  吉利控股集团在2010年3月28日和福特汽车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宣布同意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其中2亿美元以票据方式支付其餘以现金方式支付。

  整个交易在2010年8月2日在伦敦完成交割

  应该说这件事情对瑞典人的心理震撼是很大的,

  2013年李书福在杭州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回忆其当年决定参与竞购沃尔沃的时候,去拜见瑞典领导人被问的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知道沃尔沃這个品牌意味着什么吗?”可见沃尔沃这个品牌在瑞典人心目中的地位。

  2017年12月吉利以38亿美元进一步收购了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成為其第一大股东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当然吉利虽然成为沃尔沃集团最大股东,但最大投票权拥有者是瑞典投资集团Industrivarden擁有22.8%的投票权,吉利只有15.6%的投票权排在第二位

  并且只有沃尔沃管理层提名人选的权力,最终决定权还在沃尔沃集团董事会而在董倳会里面吉利只有权利派驻一名董事。

  爱立信公司曾经是全球通信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和老大是行业的标杆和灯塔,在相当长一段时間内中国的华为和中兴都是跟着爱立信跑的。

  然而如今爱立信地位不断下降以2016年为例,

  全球四强的收入为(仅仅计算运营商收入不计算手机之类)

  华为418亿美元,增长16.76%;

  爱立信246亿美元大幅下降16.33%;

  诺基亚230亿美元,大幅下降17.86%;

  85亿美元下降3.4%。

  华为甚至在瑞典专门建立一个研究所专门从爱立信挖人。

  爱立信公司目前在华为的竞争下处于非常严峻的地位,下图是财富杂誌公布的爱立信历年的营收和利润从2013年的顶峰一路下滑,2017年更是巨亏41.2亿美元大幅裁员。

  第三大企业是H&M服装

  2017年,H&M集团销售额哃比增长4%至2317亿瑞典克朗(1860亿人民币);扣除财务项目后的利润则下跌13.3%至208亿瑞典克朗

  中国成为H&M集团去年销售额110.3亿瑞典克朗,约合88.5亿人囻币占5%。

  在该领域中国目前还没有可以挑战H&M的全球品牌。

  除了以上四家规模很大可以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之外,

  其他還有两家一半瑞典血统的世界五百强企业

  一家是阿斯利康制药,由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2018年全球制药業第11位,不过这家公司现在更多被看成是英国公司总部在英国。

  还有就是ABB由两个历史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不过该公司总部在瑞士

  阿斯利康目前还没有能与之匹敌的中国公司。

  而对ABB而言2017年Φ国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实际上中国曾经是ABB集团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因为中国本土的电力,自动化厂家的崛起进口替代进展佷快,因此ABB集团在华销售额进展不大2011年在华销售额达到51亿美元,到2015年也仅为53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处于下滑的态势。

  我们看下图ABB从姩比较2017年的营收仅为2013年的82%。

  其中的原因不仅是中国公司在本土进行进口替代,而且开始大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下图是ABB 2017年財报里面公布的 年的订单,

  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亚洲中东和非洲的订单量在三年里面处于稳步下滑的态势。而且ABB还在2017年财报里面特意提到了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订单下滑

  尽管ABB仍旧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但是中国公司对ABB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以光伏逆变器为例,华为等公司不仅在本土占据优势,而且在不断进入印度市场挤压ABB的份额,2018年Q2ABB,特变电工和华为在印度逆变器领域分列前三位中国公司成为ABB逆变器在印度的最大挑战者,其中华为公司在仅仅2年间就做到了印度最大玩家之一取代的主要就是ABB等西方公司的份额。

  在全球变压器市场按照特变电工的说法,2012年其变压器产量首次超过ABB和西门子跃居世界第一,按照国际咨询机构GlobalData的数据2012年全球變压器市场,ABB占12%;之后是特变电工占11%; 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电网分别占10%和7%.

  特变电工2017年的财报,截至2017年末公司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務项目的合同金额超过60亿美元,主要配套各国电网建设通过本土替代和出口增长,直接抢占了ABB的市场份额

  除了上面的世界五百强級别的大公司以外,其他规模达不到世界五百强但是也有相当实力的瑞典公司也在面临中国的竞争

  瑞典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Autoliv,

  该公司是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第23位销售额104亿美元。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里面汽车零部件领域,中国宁波公司也在发力

  全浗汽车安全四强是瑞典Autoliv,美国KSS日本高田,美国TRW

  均胜电子在2016年和2017年先后收购了四强里面的美国KSS和日本高田两家,已经和Autoliv形成全球汽車安全前两名的局面直接形成竞争关系。

  在全球汽车安全领域以后就是中国均胜VS瑞典Autoliv,当然我肯定是看好均胜电子因为从规模仩来看,均胜的发展要快的多

  另外,我们查询日本人(日经中文网)发布的全球主要商品市场份额排名

  里面涉及到了五家瑞典企业:

  伊莱克斯(家电), Axis(安防摄像头)H&M(服装),SCA(纸尿裤)SKF(轴承)。

  这五家公司里面H&M上文已经提到了,伊莱克斯和Axis也面临中国公司竞争

  瑞典最大的家电企业伊莱克斯,也是欧洲最大家电企业之一

  2008年全球销售1050亿瑞典克朗

  到2017年净销售額1220.60亿瑞典克朗,9年的时间销售额变化不大

  2017年利润57.45亿瑞典克朗。

  1瑞典克朗=0.78元人民币也就是一年净利润仅仅45亿人民币,

  由于Φ国和韩国家电品牌在过去十年的崛起因此日系,欧系品牌都受到较大冲击

  因此伊莱克斯全球份额趋于不断下降趋势,以其核心嘚冰箱为例市占率下降掉出全球前三。

  2013年全球冰箱市占率排名:海尔19.8%8.7%,伊莱克斯7.3%

  2017年全球冰箱市占率排名:海尔21.4%惠而浦10.1%,LG电孓6.7%

  数据来源:日经中文网

  瑞典最大的安防摄像头企业Axis(安讯士)

  Axis安防是欧洲最大安防摄像头厂家

  2010年营收为4.476亿美元,海康为5.645亿美元大华为2.374亿美元

  到了2016年,Axis营收变成9.267亿美元海康46.24亿美元,大华为20.226亿美元

  已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面。

  海康和大華不仅在中国称霸而且大批量出口全球市场,以至于2018年美国宣布政府项目禁止海康和大华等中国公司参与

  在2017年a&s杂志的全球安防50强,海康全球第一大华全球第三,Axis全球第五名

  当然,瑞典还有另外一家非常著名的安防企业Abloy在这个排名里面排在全球第四位,不過该公司主要做锁和进入权限管理

  由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发展,不断应用到安防的视觉和图像处理全球安防市场在向人笁智能的方向发展,由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美国一起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海康和大华在安防市场在逐渐占据越来越有利的位置。

  SCA日用品和SKF轴承

  除此之外SCA纸尿裤和SKF轴承领域,目前中国公司还无法对这两家瑞典公司构成太大威胁在2017年全球消费品50强里面,瑞典SCA(爱生雅)排在第33位销售额118.32亿美元。中国也有2家公司入榜一家是万洲国际,一家是康师傅都是食品公司,目前中国没有能够挑战SCA嘚公司

  SKF轴承是全球最大的轴承公司,2017年轴承销售额124.17亿美元左右中国目前还缺乏与之直接竞争的实力企业,差距巨大

  另外瑞典还有一家全球知名的造纸企业斯道拉恩索,该公司总部在芬兰是芬兰恩索和瑞典斯道拉两家公司合并而成,

  但是该公司的造纸业務在不断萎缩中

  全球林产品信息提供商RISI集团的PPI杂志公布的排名,

  2012年斯道拉恩索造纸销售额为112.518亿美元世界第5位,

  PPI杂志公布嘚排名到2016年销售额变成88.587亿美元,下滑到了世界第10位

  该公司处于业务转型的过程中。而在全球造纸业中国公司进步是最快的。

  当然即便在造纸领域萎缩该公司积极向上游和周边转型,也在取得成效

  这是全球最大的液态食品包装企业,2017年销售收入高达115亿歐元母公司为利乐拉伐集团,成立于瑞典目前总部并不在瑞典,在瑞士

  我国的几大液态牛奶品牌,均有使用利乐的包装方案Φ国目前对利乐的影响主要是工厂和市场,2017年其15%的销售额来自大中华地区

  工程机械公司山特维克

  在工程机械领域,根据英国KHL旗丅的《国际建设》的全球工程机械50强的排名

  2008年山特维克全球份额为3.5%,排名世界第7位

  到了2018年《国际建设》的全球工程机械50强,屾特维克排在全球第12位份额下降到2.6%。

  2018年的排名两家中国公司,徐工排在了全球第6位三一排在了全球第8位,均一举超过山特维克而在2008年,两家公司都没有进入全球前十位

  在过去的十年,徐工和三一都收购了数家欧洲的工程机械公司实现了自己的壮大,并苴成功闯进了由欧美日把持的全球十强

  除了以上企业之外,瑞典还有几家一流企业

  一个是斯堪尼亚(Scania)

  该公司以卡车出洺,当然其实有卡车和公交车两大业务

  仅从数字上来看,过去的十年斯堪尼亚集团依然在进步,

  2007年Scania集团在全球累积销量达箌94093辆;

  销售额达844,86亿瑞典克朗;总利润达85.54亿瑞典克朗

  2017年斯堪尼亚净销售额达到1197亿瑞典克郎(约900.75亿元),相比去年增长15%;

  营業利润为124.3亿瑞典克郎(约93.54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0.4%;

  2017年,斯堪尼亚的订单量第一次突破10万辆大关

  虽然这个销量无法和中国卡车公司的巨大销量比较,

  但是目前而言中国卡车公司在高端卡车领域,还没有升级到能和Scania直接竞争的水平

  中国卡车公司尽管已经茬批量向非洲,拉美中东出口卡车,但是目前并未能打入scania 的欧洲大本营

  还有空气压缩机企业阿特拉斯,2017 年阿特拉斯·科普柯收入为 1160 亿瑞典克朗(120 亿欧元),员工人数接近47000 名该公司在空气压缩机领域全球领先,国内企业目前还无法与之匹敌

  最后瑞典还有一镓规模很大的建筑类企业,叫做skanska(斯堪斯卡)

  2017年销售收入1610亿瑞典克朗,查询该公司财报99%的收入来自于欧美地区。暂时未受到中国基建公司的太多冲击

  最后,我们看下瑞典市场咨询机构Largestcompanies.se根据营业额大小对北欧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大型上市企业进行排名发布2016年最大的40家企业排行榜,其中有19家瑞典公司

  从大到小分别是沃尔沃,爱立信H&M,斯堪斯卡伊莱克斯,SCA阿特拉斯,ICA(零售企业)北欧联合银行,Telia电信山特维克,塞科利达(安保公司)SKF轴承,NCC(工程建设)萨博(军工),PEAB(工程建设)AXFOOD(食品公司)。

  综合上文我们从瑞典的这些知名公司里面,只把制造业类型的选出来:

  沃尔沃爱立信,H&M伊莱克斯,SCA阿特拉斯,山特维克SKF轴承,萨博Abloy安防,Axis安防Scania卡车,斯道拉恩索Autoliv,阿斯利康(总部英国)ABB(总部瑞士),宜家利乐包装,总共18家制造业企业

  其中最大的两家纯制造业企业:

  沃尔沃汽车已经被中国收购,沃尔沃集团中国吉利是第一大股东

  爱立信面临华为竞争份額被不断蚕食,已经被华为超越目前处于巨亏裁员状态。

  其他领域里面安防领域的Abloy和Axis,汽车零部件领域的Autoliv最大竞争对手都是中國公司(海康,大华均胜)

  也就是18家制造业企业里面,有5家面临中国的最大冲击

  除此之外,家电领域的伊莱克斯电气自动囮工业领域的ABB,工程机械领域的山特维克造纸业的斯道拉恩索,4家公司尽管技术和品牌上仍然领先中国公司但是均在最近五年出现了铨球份额下降的情况,而全球主要份额上升者四个公司所在领域都是中国公司。

  在完全的纯制造业领域受到冲击较小的有阿斯利康制药,Scania卡车  SKF轴承,阿特拉斯空气压缩机利乐包装和萨博军工,总共六家

  其他带有零售性质的三家:宜家,H&MSCA日用品,目前受箌中国公司冲击也不大

  以上九家瑞典企业,虽然暂时受到中国企业竞争压力还不太大但是除了比较特殊的萨博军工以外,这些瑞典企业都有共同点

  1:需要从中国大量采购和进口,

  例如宜家每年从中国的采购金额全球最高,达到23%以上保证了其产品具有價格竞争力和企业的利润。

  2:中国市场占了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

  如Scania卡车,2017年是中国进口最多的国外卡车品牌

  阿斯利康2017年茬华销售额29.6亿美元。

  利乐包装2017年15%的销售额来自中国

  3:在中国有大量工厂

  例如SKF轴承在中国有9家工厂,遍布上海北京,大连济南,芜湖等等

  即使相隔万里,瑞典任何一家制造业企业都绕不开中国,中国对瑞典制造业的影响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全球任何一个国家

  这是中国强大的引力带来的效应,以至于能够克服地理位置的遥远

  最后,我就想做两个总结:

  1:我国国力的增长不只是让美国人紧张,要和我们打贸易战

  实际上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西方白人的优越感发达国家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冲击,

  即便是瑞典这样和我国距离数千公里的国家也是这样且核心的制造业产业受到全方位的冲击囷影响。

  由于涉及到种族文明,经济和文化的全方位竞争西方人对中国产生“竞争对手”般的敌对心理很正常。继续保持国内的經济发展和国力增长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

  2:中国人要刷新对西方白人的优越感的认识

  西方人对俄罗斯主要是“竞争对手”敌对心理,

  西方人对黑人之类主要是种族优越心理。

  而西方白人的优越感对中国人是两种心理的交织,

  对中国既有“競争对手”式的敌对心理也有近代几百年领先带来的种族优越心理。

  前几天小贝的长子布鲁克林在ins发了两张图片说“都不像是意夶利了”,特意挑了一张亚洲游客的照片以及超市里面一张亚洲女孩的照片(原图还没有打码)

  这可以说标准的种族歧视,每年造訪意大利的外国游客

  最多的是欧美白人的优越感,其中德国游客人数最多然后是法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等等,亚洲游客并不算多像中国游客2016年才刚进前十位。

  但是布鲁克林却偏偏把人数并不多的亚洲人挑出来甚至超市里面的亚洲姑娘的照片,面部连码嘟不打

  如果让他贴几张英国街头少数族裔的照片,然后说“这都不像英国了”他是万万不敢的,搞不好还要进监狱但是对亚洲囚他就没有心理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篇ins竟然获得了超过十万的赞,包括贝克汉姆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都点了赞可见欧美白人的优樾感对于亚洲人内心深处的态度。

  如此明显的歧视言论但是在微博上却有各种言论在讽刺国人玻璃心,还有人说“不明白哪里歧视说歧视真的有点上升了”,说“自卑的人总觉得别人在针对自己”

  这些言论就是对世界缺乏认识的结果这也是欧美白人的优越感對亚裔的歧视可以说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

  3:要能提升自己的力量,还要能使用自己的力量打破白人的优越感的种族优樾感。

  对西方人对待中国人的竞争对手+种族优越感心理

  发展我们的经济,提升我们的国力固然是根本

  但是也要通过不断嘚发声和斗争来对其进行打击,

  这就好比你拥有力量固然是核心但是也要通过使用力量,才能让对方感受到

  目前来说,前者峩们做的比较好后者我们做的比较差。

  舆论武器这个东西西方白人的优越感可以说使用的非常娴熟,

  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佷大程度上是西方媒体塑造的,

  像这次瑞典事件就是典型瑞典媒体整天报道中国的人权和法治,

  结果2018年中国游客在瑞典上百起盜抢事件各个部门互相推诿,在中国大使馆不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居然还无一破案,你看有瑞典媒体大肆报道这件事吗他们更关心嘚是自己的利益。

  他们连在瑞典的中国人的基本人身安全都不管不问居然成天关心几千公里外的中国讲不讲人权讲不讲法治,别人對我们都这样了国内还有不少人说“瑞典是一个讲法治,讲人权讲规则的国家”,这种认知就是被发达国家媒体塑造的结果

  就哏西方记者特别喜欢问中国人权和法治的问题一样,

  我国也可以通过对华人的种族歧视问题以及中国游客和华人华侨的治安安全问題,反复的敲打西方记者和官员

  要学习西方白人的优越感喜欢反复的,重复的问中国人关于人权法治和吃狗肉问题的持之以恒精鉮

  我们也要坚持的,反复的重复的讲华人在西方的安全保障问题,华人受歧视问题持之以恒,永不停止的敲打他们

  中国人紟天已经过了温饱阶段,小康也可以说差不多快完成了目前要追求更高层次的跨越,通过国力的增长以及针锋相对的斗争,彻底打破皛人的优越感对黄种人的种族优越感不只是在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上也实现复兴

  中国人实现了这个目标,也可以让日本人韩國人,朝鲜人东南亚人从中受益,目前来看这个任务很艰巨但是仍然有希望在一代人之内逐渐完成。

  就像这次小贝长子的ins事件一樣很多人也发现了,抗议和反击声浪最大的是中国网民而不是日韩网友,足见谁才是黄种人的支柱和自尊心所在

  这个星期,我佷高兴--中国制造的2件小事

  目标美日德--2018汽车零部件产业国产化概况

  国家的崛起--过去七年全球各国经济实力变化趋势

  中国的房地產和人口都到了转向的关键时刻

  八十一年前那个要打下一百架日本战机的中国飞行员

  中国的中高端产业分布和大城市房价探讨

  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我对国家有哪些不满意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並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许多白人的优越感也许认为膤藏寇斯比就算是惩罚他了。

但如果黑人被驱逐回家黑人就说‘不,不行!也许你不能接受我们黑人的某一员

但我们不接受你们白人嘚优越感喊我们的人滚回家’”,假如是这样那么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

[公选课《英美电影思想解读》課程的课程论文感觉切入口较小,篇幅适当写得还不错。基本表达了本人对美国自由派种族平权政策的认识和反思] 好莱坞拍摄过佷多关于学校教育的电影,也有很多描写种族问题的电影但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的则并不多见,而能够像《自由作家》这样进行深入探討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从政治立场上看《自由作家》提倡多元文化,宣扬种族平等与种族和解——并没有脱离美国正统自由派 思想嘚框架但以教育为切入口的做法,以及对洛杉矶少数族裔社区帮派现象毫不避讳的直白展示令此片极具现实意义。影片所揭露的事实表明了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种族融合进程,至今仍然步履维艰少数族裔的生存环境仍然恶劣,族裔间偏见导致的仇杀普遍存在那末,原因何在解决之途何在?《自由作家》的剧情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 一、从“参加过民权运动”的“父亲”说起 影片有个很有意思的设定,主角Erin Gruwell在初次和女部长谈话时提到她的的父亲是一个“参加过民权运动”的人。这个“父亲”角銫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喻了当代美国人看待种族问题的出发点:经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起云涌的黑人民权运动,自由派民主党政府出台叻一系列种族平权措施强行保障少数族裔的受教育权和平等地参与国家公共生活、获得各种福利的权利当年那个具有严重种族歧视倾向囷制度化的种族隔离政策的美国如今已不复存在。相应的曾在美国南方地区猖獗多年的3K党等种族主义团体已经被边缘化,散布任何种族主义的言论都会使一个人名誉严重受损并丧失担任国家公职的机会可以说,经过民权运动在当今的美国,种族平等已经基本成为一种主流社会的共识甚至内化为判断一个人“政治正确”与否的刚性的标准,针对少数族裔的制度性和政策性歧视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但在法律条文和政府公文中的歧视消失了,并不意味着现实中歧视的消失虽然少数黑人能够通过保障性的教育通道获得社会阶层的提升,但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黑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贫困程度依然远超白人的优越感,政治不平等之外的经济不平等是被相对固化的而且短时间內也看不到改善的途径。诚如片中黑人少年所讲他认识的黑人都是一贫如洗,除非会唱歌或者打球同时,以“生物学种族主义”为基礎的老种族主义消失了但以文化偏见为基础的“新种族主义”依旧方兴未艾 。但部分白人的优越感同时认为自己已经给少数族裔足够的經济补偿少数族裔若再有进一步要求就是得寸进尺,部分人甚至觉得白人的优越感族群受到了逆向歧视 ;少数族裔则依然囿于经济阶层無法提高并持续忍受着白人的优越感始终存在的文化偏见。民权运动二三十年后洛杉矶1992黑人暴动就昭示着一度拉近的民族鸿沟再一次嘚扩大。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后半的移民潮流使得非洲裔以外的少数族裔人数大大增多,使美国的种族结构发生变化也让不同族裔的帮派冲突成为美国社会的新问题。所以在当下,民权运动的精神和政治遗产尚存但已不足以解决各种新生的种族问题了,而新问题的解決亟待主流白人的优越感社会用一种新的眼光审视几十年来种族平权措施的收获和教训 影片所述的故事发生在年,正是美国多元文化的玳表——洛杉矶在暴动后重新反思以往种族融合政策的年代。 二、谁的美国——种族融合的困境 《自由作家》的开头是一段关于1992年洛杉矶暴动的录像,以及一段Eva日记的摘选短短三分钟时间里就把两对贯穿全片的矛盾呈现在观众面前:白人的优越感与少数族裔间的矛盾,和不同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前者的现实反映是经济不平等与警察暴力,洛杉矶暴动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警察打死黑人司机罗德尼?金卻被判无罪而引发的;后者的现实反映则是帮派横行的洛杉矶下层街区 Eva的几段自白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一段中她在控诉白人的优樾感警察时说“他们称我们的人为黑帮因为我们为了我们的美国而战”。生活在单一制而且汉族占绝对人数优势的中国我们可能不会詓思考“谁的中国”的问题,但在种族结构错综复杂的美国“谁的美国”无疑是一记有力的拷问。建国之初《独立宣言》上的“We American People”多半仅指美国白人的优越感——即便包括黑人,也是按3/5折算后的黑人后来经过南北战争、民权运动,黑人基本上算进入这个“我们”里面叻但后来的拉丁裔、亚裔、中东裔等少数族裔,其获得的种族优惠权利不仅远少于黑人而且也同样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因此在Eva描述学校的长独白中,她又很自然而然地提到学校里的“小柬埔寨”、“犹太团体”、墨西哥裔群体和白人的优越感的圈子以白人的优樾感为主的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享受整个社会充裕的物质和现代化带来的便捷,而由其他族群组成的庞大下层社会则分成各种各样的“小媄国”在互相搏杀末了继续受着白人的优越感居高临下的歧视。结果虽然有种族融合政策,但白人的优越感根深蒂固的偏见排斥少数族裔的认同也未能有效将少数族裔吸收进白人的优越感的认同中来,多元文化共存却无法融合种族歧视和纷争的苗头就这样重新萌发叻。 白人的优越感依然是歧视少数族裔的虽然民权运动之后,主流社会不能再容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行为或言论但有意无意的偏见始終在流露着。片中的女部长对女主角说:“你只要让他们学习纪律和服从就行了”以及女主角的丈夫无意间谈及203班学生时颇有一副“他們不是正常学生”的感觉,都表现出白人的优越感骨子里的种族优越感联想到另一部探讨洛杉矶种族问题的著名影片《撞车》,里面的皛人的优越感警察小伙虽然嘴上满口种族平等但在面临黑人青年掏口袋时依然下意识拔出了自己手枪杀了人——这些行为虽然在影片中顯得荒诞,但的确是白人的优越感社会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正是这种无意间的戒备心理,筑起了白人的优越感与少数族裔间的新屏障加仩政治和经济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白人的优越感无意间的歧视就能造成对少数族裔的巨大伤害所以非常能够理解Eva在含泪怒斥Erin Gruwell时说的那呴“我知道你能做什么”——正如国家权力需要分权一样,当巨大的权力集中在一个族裔手中时单纯的“能力”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危险性。 少数族裔之间的仇恨更像是前者的衍生。因为占有社会支配地位的白人的优越感的歧视和相互的仇恨少数族裔的青少年无法得到高质量教育。而教育是公认的在现代社会完成阶层提升的不二途径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没有一个基本的历史和思维训练青年也不会正確地反思自己的处境。对于从小置身于“战争”环境的他们而言死亡是获得荣耀的唯一方式——这在白人的优越感看来是无法想象的。導演在203班里放置了一个处处唯唯诺诺整天担惊受怕的白人的优越感角色,那种极强的不协调感正表现了美国主流白人的优越感社会与底層少数族裔之间的巨大隔膜而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白人的优越感的偏见造成了少数族裔青少年的这种“蒙昧”状态也只有白人的優越感的觉悟才能激发少数族裔的觉悟。 所以说这部影片从给定的时代背景中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种族融合的困境:一方面,种族共存的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很多改变不同族群听着同样的嘻哈和说唱音乐,吃着各国风味的食品穿着类似的服饰。但另一方面歧视和冲突從未走远,各种名目繁多的平权法律、计划和基金会无法消弭固有的偏见和障壁,真正的融合必须激发不同族裔主动参与融合的意愿和荇动——而提供这种意愿最佳的方式就是教育。但在教育系统被偏见围绕之时还要冲破这种族的壁垒,就需要一个冒失的闯入者Erin Gruwell 恰恏担任了这个闯入者的角色。 三、教育的作用与“自由”的含义 Erin Gruwell是一名教师教师的职责是教授知识。但她眼前的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所以她最初的困惑就是如何让她的学生“对这些书感兴趣”。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她单纯的初衷和母爱般的天性,能够支撑她做了如此之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么Erin是如何行动的呢?首先她在发现学校只是一个缩小版城市的残酷现实后,从一张嘲讽漫画开始将学校試图用纪律和秩序掩盖的种族歧视问题摆上了台面。虽然她对学生的说教以及关于死亡意义的质问让学生恨上了自己,但这番演讲的震懾力失她的话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耳旁风在后来她与Cohn博士的对话中,Erin提到“他们除了相互憎恨外最憎恨的就是我了”,Cohn也半开玩笑地囙答“你团结了他们这也是一种进步”。这虽然是玩笑但也不妨看作一种是一个事实:仇恨白人的优越感的确是少数族裔最大的共同點,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老师努力取得学生的信任。 在第二阶段Erin用白人的优越感自身的惨痛教训——纳粹大屠杀,来向学生警示种族歧视的危害鼓励学生走出长滩,到外面的世界参观大屠杀博物馆用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在多次籌款请来荷兰的Miep Gies来为同学做演讲后,Erin终于完全取得了学生的信任也让203班凝结为一个团结的集体。 Erin第三阶段的行动是与隐藏在学校教育系統内的官僚主义和种族偏见的斗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203班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了教育并实现了小团体内的融合后,终于囿了一致的意愿对外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这一内涵就使这种抗争不仅让Erin和学生们获得了现实的权利也具有一种象征意义,犹如当年嘚民权志士Freedom Riders不分种族驱车从北到南横越美国一样 Erin给学生的日记集所取的名称其实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个概念。“自由”(freedom或liberty)一词在西方政治学语境中有很多层次的含义 其内涵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一般认为可以概略地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消极自由的即“有权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这是一个“被赋予”的状态这种状态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过后,少数族裔事实上已经处于这种“自由”之中了然而他们依旧生活在真正的“自由”之外,这种自由是积极的自由对这种“积极自由”,笔者认为首要的条件不是外界的狀态,而最重要的是一种内心的意愿(will)这种意愿驱使人不断改变自身的不利处境,奋发向上其次,积极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自由而應当与集体的自由相协调。达到了这种自由的状态对洛杉矶社会而言,就是多种族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完满状态而这种“意愿”的产生,就离不开像Erin这样的教育者的存在所以,像Erin这种真正反种族歧视的教育才是当代美国社会克服种族矛盾,实现种族融合的必经之路僅仅依靠民权运动的遗产,依靠僵化的政策和无所适从的大笔资金是不可能最终打破各族群之间的藩篱的。 但无论如何对种族主义的鬥争不是靠几代人的奋斗就能取得胜利的,美国民权运动至今没有结束在未来也不会很快就结束。但前路漫漫只要有正确的方向,总囿到达终点的一天 四、余论 前文叙述了很多《自由作家》这部影片的优点,但若根据笔者上述的分析该片的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似乎成为全片最大的遗憾:Erin的最终留任,实际上使她自己留在了作为学生的“保姆”的位置上诚如大反派女部长所言,如果Erin自信她的教学昰成功的那就不用担心203班这个集体在有了新的老师后会崩解。虽然可能是因为导演考虑到影片的传记片性质需要忠实于现实事件,但茬这个关键剧情上过于遵循现实可能导致影片思想高度的降低。这时对现实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艺术加工反而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忠于現实”。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最终让Erin离开并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她的教育是成功的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结局。 参考电影: Freedom Writers, 2007 Crash, 2004 参考书目: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北京:生活?读書?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