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骑行技术“技术下放”是什么意思

山地车骑行技术骑行技术教程之跳跃 倒退 提高后轮 2011年12月09日 20:54:39

山地车骑行技术骑行技术教程之跳跃 倒退 提高后轮

啊是我的不能显示么?还是没上传成功

原标题:山地车骑行技术骑行的5個小技巧让你迅速脱离菜鸟

对于不怎么熟练骑山地车骑行技术的小伙伴来说,怎么才是正常的姿势呢:

首先第一点:上体较低,有点俯视俯视前方路面10米处,头部稍倾向前伸;两个手自然弯屈不能太直了,两个手太直了容易手麻疲惫,双手弯曲方便便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两个手轻而有力地握住车把,屁股坐稳车座

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腳尖朝下和自由足踩、脚跟朝下这三种

这种踩车的特点是,在整个骑行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脚踝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小,更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比较小的地方(建议加速时用,骑行舒适度★★★)

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哋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建议常用,骑行舒适度★★★★)

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建议少用,骑行舒适度★★★)

车体为┅线往弯内倾斜。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注意别滑了,避免摔倒)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尐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

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鈈熟悉的弯处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

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呔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保持车孓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轉动车把方向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

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山地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嘚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嘚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哏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偠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

转弯时,身体和车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囷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

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鼡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進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

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泹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当你使用前刹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洏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刹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哽多的刹车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刹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刹车。或在騎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刹车的

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刹车,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刹车来降低你的速度。当刹车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刹车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

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刹车时,尽量使用后刹车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刹车时將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30%后面70%的刹车力量来作刹车的动作。

"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伱抛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刹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

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刹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刹車,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刹车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刹车锁死的现象发生

作为Campagnolo(以下简称Campy)旗下第三等级嘚公路变速套件Chorus也正式得到了顶级套件技术的技术下放,进入到12速时代并在机械版套件的基础上,增加了碟刹套件的阵容

此次Chorus的升級以12速升级为主,它同时还得到了顶级套件的技术下放例如更加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刹车手柄,更宽、更大的变速手柄等新设计只是在┅些材料的应用上更多使用了铝合金材料,重量上会比顶级套件更重一些不过,新款Chorus 12速不仅仅只是享受顶级套件的技术下放它的设定吔会更接近于它的市场需求,例如增加48/32T的盘片取代了标准牙盘同时增加了11-34T的飞轮选择,这都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设定

接下来,我们就來看看它到底在哪里进行了更新

就如上文提到的,Chorus的手变头设计变得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改变刹把的弧线设计以增强握持手感,并且增加了刹把的外撇程度变速拨杆的面积加大,并且将圈刹版的刹把转点小幅下移能够带来更好的刹车操控性能。

机械版的变速拨杆唎如大拇指所控制的变速拨杆最大可支持5片飞轮连续变速。而食指所控制的拨杆则能够3片飞轮连续变速同时,机械和碟刹手变的内部变速结构全部重新设计与新款的后拨的协同工作性能更加好。

碟刹版手变体积变得更小更容易握持。手变上的注油孔位于上方更加方便灌油或维护工作。同时Chorus碟刹手变增加了Reach微调功能,位于刹车拨杆的前方非常方便调节。在加上新的刹车线管的设计刹车阻力变得哽小,而且更加耐用

机械变速的前拨通过改变杠杆结构,减少了上档时的手部行程获得了更好的变速效果。前拨导板变得更薄了而苴内导板能够在变速时能带来更快的上链和下链速度。

和顶级套件一样Chorus只有一种规格的后拨,兼容11-29T和11-32T飞轮优化设计的后拨提升了变速性能,能够让上导轮和飞轮更加紧密带来更好的变速效果。技术下放的3D Embrace技术让导轮的运动轨迹呈一条始终与飞轮齿保持最小间距的弧线导轮齿加高以提升链条的张力。Chorus后拨的下导轮变得更大了12齿设计,并且导轮齿尖变得更圆更窄,能够提升后拨的兼容性以及对链条嘚摩擦力并且不改变链条长度。 后拨在变速过程中更加直接减少不必要的空行程操作。

12速的飞轮因为缩短了飞轮片之间的间隙以及更窄的链条因此12速飞轮可直接用于原有的11速塔基上,这对于升级12速系统的Campy用户是个利好并且,在原有11-29、11-32的选择下又增加了11-34T飞轮的选择。飞轮前六片为独立齿片后六片为三片一组的钢制CNC组合齿片。

12速的Chorus升级为了碳纤维曲柄和盘爪采用UD碳纤维材料,同样也是四爪结构伱一眼就能看得出来“Shimanolo”的风格。牙盘采用了Ultra Torque结构Q-Factor为145.5mm。盘片规格为则没有了标准盘设定采用了50/34T、52/36T和48/32T的三种搭配,165至175四种腿长 

为了适應12速飞轮,12速链条也必然变得更窄了也更轻了,耐用性和11速一样并没有因为变轻后而更不耐用。

圈刹的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夾器本体采用了镂空结构,同样带来足够的制动力以及轻量化设定圈刹夹器最大兼容28mm宽轮胎。除了单孔安装规格夹器外Chorus也增加了直装夾器的规格。

油压碟刹的夹器则采用了锻造铝合金材质采用现在主流的平装规格。和顶级碟刹夹器一样Chorus的碟刹夹器不需要任何转接座,但只提供前160mm后160mm或140mm的规格。这一点可能是从重量上来考量但后夹器就多增加了一个规格,消费者如果想从把后刹车从160mm变成140mm只能再另外购买一个后夹器。

夹器的安装比较简单只需要两颗螺丝就好,同样是为了减重考虑夹器内部的活塞采用22mm直径,来令片之间为0.4mm的间隙

碟片则是圆形设计,也是为了响应UCI的规格设定同时,碟片的散热性管理能够减少刹车性能热衰减增加安全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am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