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中国人()凭借()星露谷物语博物馆奖励,获得了()奖

到目前为止(2016),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莫言?还是另有其人_百度知道
到目前为止(2016),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莫言?还是另有其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截止2016年,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的人只有两位:莫言和屠呦呦。  莫言:原名管谟业,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屠呦呦:女,药学家。日生于浙江宁波。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7位外国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高行健。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0年,高行健获得文学奖。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获得者2015年 屠呦呦北京时间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2]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日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个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23]
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2年 莫言北京时间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是第一人。华人的话就多了,但是不是中国籍。
  第一位中国籍人士 赛珍珠 第一位新中国人物喇嘛 第一位国籍完全没有争议的中国人晓波 中国国籍共计7人获得诺奖包括台湾籍 大陆方面算喇嘛一共三人
李政道和杨振宁。在1957年因为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他是建筑界的“异类”,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人
我的图书馆
他是建筑界的“异类”,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人
他是最具有人文气质的中国本土建筑师他是第一位获得世界建筑学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的中国籍得主他说“我不是在建一个建筑,我是在建一个世界”他站在体制之外,甘愿做业余的建筑师他亦是中国建筑界的“异类”一直饱受各种各样的质疑他就是——王澍自学生时代起,王澍一直以叛逆著称。大三时,他向老师提出为什么要画商业效果图的问题。他认为,它基本上是骗人的、纯商业的,是博取甲方的喜好。临近毕业,他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长文《当代中国建筑学危机》,将中国建筑百年来的风气批判个底儿掉。在答辩现场,他甚至放言「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中国近现代设计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个,齐老师算半个」。&王澍与妻子陆文宇相识于东南大学读研,王澍说他那种文人的孤傲早年就养成了,认识妻子后,抹平了大半。“是她成就了我。她是我的导师,在没有遇到她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我是出家当和尚的命”。&&1997年,他与妻子陆文宇一起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事业渐臻佳境。他对“业余”的阐释是,“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是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房子就是业余的建筑&这是王澍喜欢说起的两句话,这也是王澍的建筑观。业余的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专业建筑学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建筑看的太重要。但是,房子比建筑更基本,它紧扣当下的生活,它是朴素的,通常是琐碎的。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王澍的重要作品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主要作品包括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以及对苏州园林造园思想的考虑。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2004年,王澍凭这个作品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宁波美术馆&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落成,它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整座美术馆外墙由青砖、木材、钢材构成,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轮船,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内敛、厚实,又略带几分神秘。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王澍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与审美带入当代建筑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檐、竹、木让王澍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王澍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了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然后让它们在新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恰到好处的得以新生这种回收利用,不但造价低廉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中国风格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在建成之初国内最多的是质疑之声象山校区一期的楼宇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最难看的建筑”但老师和学生却这么说“谈不上感动,但我就是愿意久呆”“这是我见过的最无作息表压力的校园”宁波博物馆&2006年,王澍接下宁波博物馆设计工作后从建筑新区拆掉的30个村庄里回收了40多种600多万块废砖旧瓦然后作为建造博物馆的基础材料负责人对王澍咆哮“这是城市新中心,用这么脏的材料建博物馆,什么意思?”王澍据理力争:新材料建成的房子是没有回忆的但我的这个房子是有回忆的它代表着真正的人类生活的历史建筑的内外由竹条模板混凝土和用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如一种在人工和天然之间的有生命的宏大俭淡的物体。博物馆建成开放后有人指着墙壁说,“那块砖特别像我们家原来那院墙上的”这一块块老砖感动着游客,而游客不经意的话也感动着王澍。宁波五散房&五散房是王澍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二期项目做的一次小实验它由五个小的建筑组成但每一个都是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元素的吸收和运用建筑手法包含“瓦片墙”、异形结构和传统的夯土技艺体现了王澍的“新乡土主义”风格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南京·三合宅&这个三面围合一面开敞的建筑在空间上是内聚和封闭性的在形态上保持建筑与空间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不仅在于建筑本身也体现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上是设计者对于“中国房子”范形的一次具体的操作在材料方面使用了产自苏州的水磨清砖贴面以及切割打磨的大青砖等传统材料威尼斯第十届国际建筑展双年展中国馆——瓦园&瓦园将以一种小心的建造方式轻放在那里,将用回收的江南旧瓦,支撑起一片巨大瓦面。一半平铺,一半沿对角线起坡。它既是场地,登临其上,又似屋面,它实际上是一种全新意识的园林,瓦园,一处沉思与反省之地。用回收旧瓦建造,重启了中国传统上建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方式。杭州南宋御街&2007年初,杭州市政府找上门来,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如今的南宋御街已成为杭州著名景点,重建后,保留了宋元、明清和民国建筑,中西方的建筑在这里浑然一体,对于杭州来说,遇到王澍,是这座城市的幸运。&&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馆&王澍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的宁波馆,是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的乡村案例,灵感来源于明代画家陈洪绶的《五泄山居图》,材料采用浙东特色的瓦片。滕头馆的民居风格的外墙是用50多万废瓦残片堆砌的它们是建筑单位的员工奔走于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从废弃的工地里收集来的其中包括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等年龄全部超过百年通策·钱江时代公寓&通策·钱江时代设计以高度简洁的现代手法处理造型整个设计都带有某种公共建筑的特征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提倡绿色将环保意识渗透建筑科技,力求重现自然同时赋予高层住宅新的理解项目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融会贯通将江南庭院元素搬到了空中在二十多层的高层住宅上实现了合院住宅的感觉独特的双层“盒子”结构设计罕见的空中庭院花池大面积的公共活动空间带来高层住宅与自然声息相通的踏实感受王澍说这个作品已经不是普通的住宅设计而是在召唤一种业已逝去的居住方式显示一种对土地的眷恋,验证一种理想2012年度普利兹克奖花落中国王澍这个没留过洋有着传统文化情结喜欢用传统材料的建筑师在2012年一举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获奖前,对于王澍的建筑国内最多的是质疑之声获奖之后的王澍似乎一下子火了人们的怀疑少了一半&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后,大家都关心中国第一位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的建筑师接下去要做什么,王澍说,未来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乡村。&从2012年开始,王澍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一趟趟地奔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呈现他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那时,富阳正力邀王澍为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三馆”---“富春山馆”项目做规划,从不轻易对外接项目的王澍一口答应下来,但他的条件是要在洞桥镇文村、大溪村一带,做乡村民居的整体规划。“富春山馆”之公望美术馆&“富春山馆”设计理念秉持了王澍一贯的取材自然、融于自然的特点。在设计之初,王澍就坚持建筑应与山水相融的理念,将建筑与富春山水的关系营造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整个建筑群就是一幅山水画。“富春山馆”之公望美术馆&在这期间王澍带着自己的学生在富阳走访了200多个乡村做调查选中了最偏远的文村从不低头的王澍,为了保存下古民居终于低下了头,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厨房和厕所空间要大”“要有柴灶、农具室”“还要能开进私家车,想要地下室”“村民一旦有意见,我立马就改”王澍说整整三年时间王澍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将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改造成了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灰、黄、白的三色基调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改建后的文村,质朴而优雅人们在新房子里继续着以前的安宁生活“富春山馆”与文村是一对双生花两者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完整的富春山居图在王澍手中变成了现实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王澍设计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兼顾了传统江南水乡的特色和现代建筑理念建筑风格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外立面上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5.1万根钢索以网状肌理寓意互联网整体呈现江南古老建筑与现代网络相融共生的和美场景也和整个乌镇形成富有生机的时代对话他就是王澍他用平凡细微消解权势用青瓦白墙保存记忆他努力在复兴本土建筑的过程中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中国国籍)是谁?_百度知道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中国国籍)是谁?
我有更好的答案
错,杨振宁和李政道50年代获奖的时候,他们还不美国国籍,是中华民国国籍。请问具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人是不是中国人?
采纳率:40%
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奖时 还没有加入美籍 是中华民国国籍 那自然是中国人了
莫言,据说高考的同志们会有机会认识的= =
不是莫言第一位是达赖,但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第二位是liu,民主运动给关监狱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1条折叠回答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2012科学中国人(第十一届)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日,由《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此次,共评选出百余位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及年度人物特别奖。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106309.htm  其中,王小谟、卢世璧、朱英富、薛其坤等知名院士,神舟飞船、天宫一号总设计师张柏楠、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所长翁震平、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等科学家获得年度人物殊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获“终身成就奖”;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获“杰出大学校长奖”,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卢世璧,江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教授钱坤喜获“杰出贡献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李晋等14人获“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浩等6人获“科技型企业家奖”;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段海康获“文化艺术创新奖”。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司司长张彦通;科技部信息中心主任胡晓军等相关领导,陈清泉、戚发轫、石元春、叶奇蓁、戴汝为、王梦恕、刘先林、赵文津、周立伟、朵英贤、侯立安等近二十位两院院士为获奖者颁奖。   本届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影响力、创造力、转化力、责任感为评选标准,历时六个月,历经征集候选人、候选人资格审查、候选人展示、大众网络投票、专家评审、颁奖典礼等6个阶段,提名候选人达300余人。   由《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主办的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是为了奖励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激发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发扬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评选活动始于2002年,共评选出了袁隆平、杨振宁、白春礼、孙家栋、闵恩泽、师昌绪、徐光宪、顾秉林、邓中翰、黄伯云、陈创天、陈可冀等200余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科教管理者、科技型企业家。   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杜祥琬、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燕华分别作题为“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创新模式转型”的主题报告。   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科技界人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十余家媒体记者参加典礼。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总编辑张刚致词。他在致词中指出:   2002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活动隆重开起,在科技界引起重大反响,直至今日活动历时11届,今年我们的评选活动历时6个月,历经征集候选人、候选人名单审阅、候选人展示、公众网络投票、当选人数及名单评审、颁奖典礼等6个阶段,提名候选人更是多达300余人,公平、公正、公开,是任何一项评选的生命力。今年奖项中首次设立文化艺术创新奖,参评人涵盖了香港和澳门地区。   11年来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的流程、机制,日增完善、日增成熟,我们的目标是创办科技界具有专业品质的盛会,评选科技前沿人物,弘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这里每一个闪光的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科学中国人都将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致词。他在致词中表示: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科技界已经成为了很有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活动,很有代表性,也有权威性,而且确实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国家在各个战线上的很多有卓越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被全国人民认识、尊重。   我们今年有很多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开展,神州十号现在正在天上,蛟龙号也在下水,歼15在辽宁号的航母上多次起降,都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创新活动在开展。   特别奖――终身成就奖:   王小谟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工程专家   王小谟发表获奖感言:我们在雷达领域一些初步的成就是我们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我们得了一个国家最高的科技奖,也是对全体研究雷达的科研人员一个很好的鼓励,这次科学中国人也颁发给我终身成就奖,我希望可以和所有的同仁一同把雷达事业搞的更好,永远走在前面。   特别奖――杰出大学校长奖:   刘道玉   武汉大学原校长   刘道玉发表获奖感言:感谢科学中国人组织了2012年度人物的评奖和颁奖活动,我非常高兴获得这份荣誉,这是一份迟到了25年的荣誉。为什么说迟到了25年,我担任校长的时间是号到号,我免去校长已经25年了,那么这个荣誉说明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黄金时代的肯定,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切的期盼。要问我中国的理想大学到底还有多远,这个问题很难答,我觉得中国理想大学肯定有,但不是现在,路程还相当遥远,我现在正在写一本《理想大学》,但是写的非常艰难,我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当然也就不能够写的很明白,我相信中国的未来是美好的,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肯定会传承杰出的教育家、大学校长,而中国的理想大学将在他们那一代来实现。   特别奖――杰出贡献奖:   卢世璧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   卢世璧发表获奖感言:我是个医生,实际上作为一个医生很不容易,他必须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学习科学知识,然后用这些知识来治疗各种各样的病人,当然了我们希望都能治好,可是这个是不可能的,既使是你很努力去做,也很努力去学习,还有一些病人是很难治疗。另外随着科学的发展,还会有很多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来治疗病人,这个都需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进步,同时我们也要自我去钻研,刻苦,去克服一些困难,创造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这样的话才能更好为伤病员服务。我希望我能够做到这些。这次给我荣誉,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希望能够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钱坤喜   江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教授   钱坤喜发表获奖感言:谢谢《科学中国人》杂志,虽然这个奖不是官方的,但是我觉得更有意义,特别的珍贵,因为它开了一个先例,就是像我这样一个平民百姓,只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有所贡献,同样也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样也能有相应的奖励,这个在我们官方的科学奖励中,根据我个人的经历、经验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要谢谢《科学中国人》杂志组委会最佳评审团。   获奖者代表王俊发表获奖感言:   所有的华大人都想做一件事,希望能够把我们的科学技术、基因科学、基因的技术应用到所有的老百姓身上去。去年《自然》杂志给我个人的荣誉,以及给华大的荣誉,是一个科学界的荣誉,它告诉我们,中国基因科学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我很自豪,我更自豪的是中国会成为第一个基因技术应用到老百姓的国家,我希望华大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好领路人。   获奖者代表翁震平发表获奖感言:   我想借用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教授的一段话,他说作为一个中国的海洋科学家,搭乘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载人深潜器,看着载人舱里面满目全是中国的文字,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仪器,到海底去进行科学研究,实在是非常的振奋,非常的感动,我想这也代表了我们很多的中国科学家的心声。我作为蛟龙号研制单位的一个成员,能够为我们国家提供先进的海洋装备,我想这是我的责任,但是我想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我们国家现在发出了要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的号召,这是我们伟大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和我们所、以及我们所有从事海洋装备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定会竭力全力做出我们的贡献。   获奖者代表谢东钢发表获奖感言:   今天的高铁车厢能国产化,就是因为在我们院诞生了第一台1万吨的卧式气压机;如今的核电能国产化就是因为我们院在上海建设了国产的第一套1.65万的自由锻,使200、300吨的零件能像面团一样被蹂躏,产生出一个合格的产品;现在在天上飞的飞船就有我们3.2米的轻合金整体合金环。这是我们的装备砸出来的……我们感到自豪,所以再次感谢《科学中国人》杂志,也感谢在座的各位院士,各位科学家,今后能多多的关注西北地区,我们中国重型机械装备研究院。   获奖者代表余成斌发表获奖感言:   首先感谢《科学中国人》给我们颁这个奖,这是对澳门做科研人的一个很好的认可。在回归前澳门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科研的荒漠,基本上没有任何科研的条件,没有科研的设备,没有科研的基金,我们只是几个大学的教授,在大学用大学的一些科研经费做一些科研。回归以后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2004年澳门的科技发展基金成立以后,政府对我们有很大的支持,后来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澳门成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了一个很好的科研的平台,最后我们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得到了国家的科技奖,这对我们澳门科研来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鼓舞。这个是在回归以后澳门在科研上的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获奖者代表王国栋发表获奖感言:   获得这个奖励首先感到是沉甸甸的担子,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钢铁工业面临着历史上最困难的时候,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我要把我们今后的工作从科技创新中做起,使我们国家的钢铁工作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获奖者代表张万斌发表获奖感言:   我们这个成果是在我们国家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来,长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取得的,青蒿素是我们国家在国际医药界方面一张名片,虽然我们疟疾已经很少了,但是在国际上每年还有3亿人到5亿人感染,尤其是在非洲这些国家,由于价格比较贵,很多人吃不上药,每年还有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死亡,因此欧美一些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资金来做这个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我作为研究有益化学的,有责任有义务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现在我们已经和国内的大型制造企业在合作,把我们的成果尽早的能够实现产业化。   获奖者代表康玉柱发表获奖感言:   感谢《科学中国人》组织这次颁奖会,我很激动,我在塔里木实现了中国古代海相油气的首次重大突破,发现中国第一个特大油田,这是我们几代人在西北,在新疆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我们团队各地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我要继续努力,为我们的油气工业做出新的贡献。   获奖者代表赖来利发表获奖感言:   感谢《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举办这个盛会,我希望尽快完成我们的中国梦,复兴祖国,为耀我中华目标努力。   获奖者代表汤国栋发表获奖感言:   我本人是四川大学做桥梁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我们研究的是解决桥梁钢索破断垮桥的问题,我们引用航空技术研究桥梁钢索与按照预警技术,解决桥梁钢索断丝不断锁,和断锁不垮桥的问题,这项工作在艰苦的进行当中,我们也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这项工作在国外还没有出现过,希望大家关心我们后面的工作,为我们国家的桥梁安全问题做一点贡献。   获奖者代表李昌珠发表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获得2012科学中国人这个奖项,感谢《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我从事这项工作40年,建立了一个体系,那就是工业油料植物育种、栽培、油质转化,转化成能源产品,未来的路很漫长,我希望在各位前辈科学家,特别是在座的院士的指导下,进一步做好后续的工作。   获奖者代表刘鸿亮发表获奖感言:   作为环保工作人来说,我获得的奖,我觉得汗颜,因为我们国家的环境实在是比较差,或者说太差,我们没有改变这个情况,或者我们想改变,而难以改变这个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呼吁政府,我们全体人民要监督我们国家的环境,让它改变现在的严重污染的情况,特别是我们首都的环境污染现在是越来越严重,所以对这种情况我想我们不能够怠慢,我们要紧急的奋斗来改变目前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式。   获奖者代表付小兵发表获奖感言:   我们从事的创伤医学研究属于军事医学领域,同时也服务于平时的老百姓,所以获奖也是一种责任,我想它会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医学科学研究当中,不断的有理论发现和技术的创新,最后要造福中国的老百姓。   获奖者代表王蓬发表获奖感言:   今天获得这个奖项非常高兴,我们今后会继续努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获奖者代表段海康发表获奖感言:   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一直想当科学家,阴差阳错做了艺术,今天我能站在这个科学最高殿堂,跟这么多院士和科学家在一起,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样我觉得我们艺术工作者,能对城市创造更好的作品,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责任。   获奖者代表李晋发表获奖感言:   感谢《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把这个份量非常重的奖项颁给了我们,我们的研究领域是绿色建筑,我想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概括一下绿色建筑,如果按照我们目前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模式的话,几百年之后我们临海的大城市将会有一半是在水里面,我们希望改变我们的建筑设计模式和建设模式,希望能够将这种绿色环保,健康的建筑设计模式引领到未来,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未来能有一个绿色的环境。   获奖者代表邓涛发表获奖感言:   感谢《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给我这样一个荣誉,作为一个科学人,科学是无国界的,我长期从事肿瘤干细胞研究,我希望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能从海外回到国内,在国内生长、发芽、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博物馆 鲁班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