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从哪个方向升起在天空中总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吗

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判断)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判断)
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判断)
72、把物体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
73、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74、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
75、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米饭有点甜,是因为米饭本身是甜的。 ()
76、地球的引力大约是月球的 1∕ 6。,,,,,,,,,,,,,,,,,,,,,, ()
77、化学变化不一定会有气体产生,也不一定会发光发热,但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 78、两张纸的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强。,,,,,,,,,,,,,,,,,,()
79、饮料瓶可以回收,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也可以回收,再制作其他塑料制品。,,,,,,,,() 80、电磁铁的南北极是不可以改变的。,,,,,,,,,,,,,,,,,,,, ()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日食和月食永远不会在同一天出现。————————————()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看到了视野越小。————————————()
生成气体的物质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
85 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86 螺丝钉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就越省力。— () 87
蜡烛燃烧完后,什么也没有留下。——————————————()
开门时的钥匙利用了轮轴这种简单机械原理。————————()
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空气、水、火、电、声音等也是物质。———————————()
91、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与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9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
93、微生物能帮我们处理垃圾和污水,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的世界。,,() 94、即使在其它星球上看“北斗七星” ,七颗星构成的图形也是相同的。 ()
95、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产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
96、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
97.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了温室效应。 ,,,,,,,,,,,,()
98、电池是有毒垃圾我们要把它埋得很深,就不会有危害了。,,,,,,,,,,()
99、水库、湖泊中的淡水在自来水厂经过沉淀与过滤后,就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了。 ( ) 100、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是缺水的。,,,,()
101. 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 ()
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才是恒星。 …………………………… ()
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 ()
海边建填埋场可以不危害环境,可以让垃圾的污水直接排到海洋里。()
垃圾填埋场有可能会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 ()
购买物品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 ()
日光灯管是有害有毒的垃圾。 ………………………………………… ()
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 , 我们可以随便扔在垃圾堆里。 ……………… ()
110、所有的物体都会热胀冷缩。 …………………………… ()
111、铁钉生锈是物理变化。 ……………………………… ()
112、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
113、最早以现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 ·胡克 ……………………… ()
114、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的 ……………………… ()
115、蜡烛燃烧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 ()
116、电灯发光是物理变化 …………………… ()
117、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
118、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为火山爆发和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 ()
119、月亮在天空中总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的 ………… ()
120、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121、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在变化过程中转变成了其它物质。()
122、要防止铁生锈,只要切断生锈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123、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物理变化 ()
126、在显微镜未发明以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世界。 ()
12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
125、蜡烛燃烧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
126、月相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食。 ()
127、当我们没有办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用量时,可以通过回收垃圾中的原材料,重新加工利用以减少 垃圾的数量。 ()
128、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30万千米,光年就是天文学上的时间单位。 ()
129、在垃圾堆上种蔬菜,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节省肥料。,,,,,,,,,,()
1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高,放大镜的视野就越大。,,,,,,,,,,,,,,,,,,,,()
121、黑洞也是恒星消亡的遗留物,它的引力巨大,即使光也无法逃走。
122、在北部天空小熊座的北极星很亮所以很著名。 ()
123、用力点、阻力点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 ()
124、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
125、自行车前进时脚蹬子上的齿轮肯定比后轮上齿轮转得快。 ()
126、升旗时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
127、从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模型,看到的图形不一样。 ()
128、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坡度越大越省力。 ()
129、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判断)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判断类) 1.近视眼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 2.瓦楞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强是因...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练习题(判断题)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81份文档
笑话大全集 笑话大全爆笑版 幽默笑话大全 全球冷笑话精选68份文档 新...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16 () =4﹕( ...( ) 8、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一)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一)班级 姓名 一、知识宫里任我行。 1、 如果 A 是 B 的 5 倍, A 和 B ...六年级毕业总复习练习题(填空类) 1.放大镜的特点是 2.借助 3.世界是由 、...97. 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毕业总复习练习卷(限时:80 分)姓名___ 一、填空。27%...13、 (4) 14、 (9.6 毫米) 15、 (7.536) 16、 (8) 二、判断题。8...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毕业总复习练习题_六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是每秒 8 厘米,一位同学去水池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5 分钟 二、判断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毕业总复习练习卷 (限时:80 分)姓名___ 成绩___ 一、...数字之积是 12,丁的两张数字之商是 3,剩下一张的 数字是( )二、判断题...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毕业总复习练习卷(限时:80 分)姓名___ 一、填空。27...13、 (4) 14、 (9.6 毫米) 15、 (7.536) 16、 (8) 二、判断题。8...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分类练习题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数学总复习...总复习 7——方程一、判断 a 1.a 除以 b 商减去 c 可以写成b -c 2 (...月球在天空中是怎 样运动的_百度知道
月球在天空中是怎 样运动的
初八看到的是半个月亮(凸边向西),叫做“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地球三者正好处于或接近于一条直线,在地球上被月影锥扫过的地区就会看到月亮把太阳射到地球上的光线遮住一部分或者全部,这就是造成了日偏食或日全食。有时候在满月的日子里。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叫做“新月”,也叫“朔”,这时是农历初一。过了新月,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而自西向东的移动却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月亮绕地球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如果这时太阳、月亮,所以它永远以一面对着地球。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十六、十七,我们看不见月亮;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称为“满月”,也叫“望”。满月过后,这时是农历初三、二十三。 有时在阴历朔的时候,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由于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它的自转周期相等,平均是27、初四。初七,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由于天文学家掌握了日月运行的规律,便可以预先把日食,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月亮又回到“朔”。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来计算,这就是造成了月偏食或月全食,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再过一星期,月亮的明亮面逐渐变小。到农历二十二.32天,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渐转向地球,我们看到一钩弯月,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娥眉月”。月球除东升西落外,它每天还相对于恒星自西向东平均移动13°多,因此。由于月亮自己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如果这时三者正好或几乎处于一条直线,月亮被地球的影锥遮住一部分或全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左右。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采纳率:67%
简单讲,月球是围绕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它的特点就是自转速度和饶地球公转速度相等,所以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地球。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围绕着地球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月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第14课 1、 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
)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 2、 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了“日心说”,这一学说又叫(
)。 3、 哥白尼所著的《
》的主要内容是:(
)是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都在圆形轨道上(
)运行。 4、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
),地球(
)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
)的。 二、判断 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2、太阳、月亮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所以地球就有了白天和黑夜。(
) 3、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导致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所以有了白天和黑夜。(
) 4、地球绕地轴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5、早晨,我们看到太阳在东方。下午看到太阳在西方,所以太阳是围绕地球自东向西旋转的。(
) 三、认真选一选 1、“日心说”认为(
)宇宙的中心。 A、地球
C、太阳 2、《天体运行论》一书的作者是(
) A、希腊学者托勒密
B、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C、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3、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太阳围绕地球转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5、根据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都随时间的推移(
)移动现象,可以知道地球运动的方向是(
)的。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6、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窗外的树木房屋是(
)运动的。 A、向前
B、向后 四、昼夜现象成因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大头针(插在某个位置坐标杆)、手电筒 步骤:1、手电筒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由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插有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晨、正午和晚上?
3、 实验记录 步骤 1 2 现象 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着“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昼夜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结论: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第15课昼夜与生物
一、填一填 1、 昼夜的变化是有(
)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昼夜变化也呈现出()的变化。 2、 18世纪植物学家(
)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
)的。他还发现,同一地区的同类植物往往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 3、 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发生()。 4、 喜鹊、燕子等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夜幕降临时就会回巢穴栖息,它们被称为(
)动物。猫头鹰等动物喜欢在夜里活动,被称为()动物。 5、 根据昼性行动物和夜行性动物的特点,养鸡场在秋天光线逐渐变暗淡时,会打开鸡舍的电灯制造(
),以提高鸡产蛋的数量。
二、当好小法官
1、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没有影响。(
) 2、“花钟”是指每一个钟点用一种花代替,拔开花的时间表示在一个钟面形的花坛上。(
) 3、水中美丽的睡莲,白天开放,夜晚闭合。(
) 4、紫茉莉要挨到傍晚才开放。(
) 5、蝙蝠和蜜蜂常常相遇。(
) 三、选择 1、有的动物适合白天生活如(
),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
)。 A、蝙蝠、猫头鹰
B、蜜蜂、蜻蜓 第 六 页 共 六 页
)是昼性行动物,(
)是夜行性动物。 A、獾
D、刺猬 3、白天,人的活动比较活跃,心跳、呼吸会(),夜里,心跳频率和体温开始(
),这是人类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的规律。 A、加快
C、不变 第16课四季更替 一、我来填一填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
)。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
)的,而且(
)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称为地球的(
)。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
)节气,并编写了《
》。 二、当好小法官
1、地球公转会带来四季的变化。(
2、地球公转是太阳围绕地球运动。(
3、我们看不见地球的运动,是因为我们和地球一起运动着,如果我们观察空中的星星的移动,就可推知地球是在运动的。(
4、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 三、选择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年
C、一个月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
)节气。 A、12
C、不固定 4、四季更替的原因与(
)。 A、天气有密切关系
B、太阳围绕地球转有关系
C、地球围绕太阳转有关系 四、简答 1、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我们主要根据什么来判断四季的变化? 3、一年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第17课弯弯的月亮 一、我来填一填 1、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 2、月球是地球的(
),它自西向东围绕(
)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
)。 3、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
)才发光。 4、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围绕(
)转。 二、当好小法官 1、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2、月相是由于月球接受太阳光的面积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 3、月球同地球一样,朝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明亮的。(
) 4、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的自转而发生的。(
) 5、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月相变化周期是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 6、在每一天的傍晚,月亮都会出现在天空的东方。(
) 7、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朝着太阳的那一面时大时小的缘故。(
) 三、选择 1、月相变化是月球在(
)过程中发生的。 A、自转
B、公转 2、月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3、月球公转是指月球围绕(
)转动。 A、地球
C、自身 4、农历十五的傍晚,月亮总是出现在(
)。 A、东方
C、西方 5、在同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看到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
)。 A、没有规律
B、固定不变
C、逐日东移
D、逐日西移 6、月相变化是(
)的。 A、周期性
B、没有周期性
C、有季节性
D、没有季节性 7、农历初三、四的傍晚,月亮总是出现在(
)。 A、东方
四、月相是怎样产生的?
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第 七 页 共 七 页
又带着月球围绕太阳转。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五、月相变化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电灯、皮球
实验步骤: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达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
2、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射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3、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当“月球”亮面转到背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黑的;当“月球”亮面转动向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光明的;当“月球”亮面由向着“地球”到背着“地球”时,“月球”的明亮部分逐渐减少。
实验结论:(略)
第18课日食和月食 一、我来填一填 1、日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总是从(
)边开始,向(
)边移动,这说明遮挡的天体总是自(
)运行的。 2、月食时,总是月亮的(
)边先亏(变暗)。 3、月球围绕(
)转,地球围绕(
)转。当(
)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就会发生日食。 当月球转到(
)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
)的影子里,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被(
)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4、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
)前后。 5、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
)前后。 二、当好小法官 1、日是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这三个天体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 2、日是发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 3、月食是由于太阳挡住月球造成的。(
) 4、日食是由于地球进入月球的影子造成的。(
三、选择 1、月食发生时(
)。 A、地球处在月球和太阳之间
B、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2、观察日食时人在(
) A、月影里
B、地球背着太阳的那面 3、在日是过程中,挡光的天体是(
) A、月球
C、太阳 四、简答 1、画出日食成因示意图并写出日食成因?
2、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并写出月食成因?
五、模拟实验: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实验材料:电灯、圆形小镜子 实验步骤: 1、 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做太阳。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做月亮,它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 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3、 保持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4、 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实验现象:“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月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 实验结论:
第19课登上月球
一、 填空 第 八 页 共 八 页
1、 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
)千米,是离(
)最近的一个天体。(
)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那样大。 2、 月球的表面高低(
),看上去(
)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
)的部分是平原,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
)。 3、 月球上昼夜温差(
),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
)以上,背着太阳的一面温度降到(
)以下。 4、 月球上没有(
),没有(
),没有(
)。 5、 月球也有引力,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的多,只有地球引力的(
)。 6、 (
)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科学探索的先河。 二、 判断 1、 人们从古代起就对月球很感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观察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月球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至今仍有很多问题有待于继续研究。(
) 2、 美国科学家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上有河流。(
) 3、 月球尽管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但它仍然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 4、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有高山,有平原,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 5、 因为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许多,所以在月球上可以轻松地举起较重的物体。(
) 6、 在地球上看月球,它的形状和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由于科学技术不十分发达,故至今还不知这种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
) 7、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 三、选择 1、1969年,(
)用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人类登上月球的美好理想成为现实。 A、美国
C、加拿大 2、日,(
)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
D苏联 3、我们看到的“月亮”是月球(
)太阳的一面。
B、背着 4、人在地球上臂在月球上跳得(
C、一样高 第二十课蚯蚓找家 一、 填空 1、我们在(
)等地方能够捉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里。
2、各种生物都必须生活在(
)的环境里,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
)。 3、大象生活在(
),北极熊生活在(
),鲸生活在(
),骆驼生活在(
),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
)相互依存。 4、热带雨林的环境特点是:(
),沙漠的环境特点是(
),北极的环境特点是(
)。 5、我们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采用的是(
)实验。 二、判断 1、仙人掌在少水的沙漠中能存活,这说明它能适应任何一种环境。(
) 2、环境的变化会给动物带来灭顶之灾,但对植物没有影响。(
) 3、用蚯蚓做完实验后,要把它放到干燥、明亮的环境中。(
) 4、为了生活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有的动物需要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例如燕子、大雁等。(
) 5、麻雀不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这说明麻雀能适应任何一种环境。(
) 6、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必须具有耐饥渴的特点。(
) 7、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 三、实验: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 实验材料: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黑湿布、透明的塑料膜。 实验步骤: 1、 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2、 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处和暗处蚯蚓的条数。 实验现象及结论:蚯蚓都爬到暗处,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里。 四、实验: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实验材料: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透明的塑料膜、干土、湿土。 实验步骤: 1、 找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膜,在盒左边放干土,盒右边放湿土,干土和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 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蚯蚓都爬到湿土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第二十一课变色龙 二、 填空 1、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越(
),就越容易隐蔽自己。有些动物,如变色龙,第 九 页 共 九 页
能改变身体的颜色,(
)不同的环境。 2、 青蛙的皮肤一般为草绿色,趴在草丛中不易被敌害发现。这种适应环境的方式叫做(
)。利用这种方式隐蔽自己的动物还包括(百灵
)等。 3、 枯叶蝶的翅膀合起来时很像一片枯黄的树叶,它以此来隐蔽自己。这种适应环境的方式叫做(拟态
)。我还知道(
)(动物)也是这样的。 4、 毒箭蛙用鲜艳的肤色来警告掠食者不要吃它,这种适应环境的方式叫做(警戒色
)。我还知道( 黄蜂
)(动物)也用了这种方式。 5、 自然界中的动物,除了用(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保护自己外,还有如(冬眠)、(再生)、(释放毒汁)、(毒气)等也是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方式。 三、 判断 1、 鸟类迁徙、鱼类洄游、动物冬眠,都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繁衍。(
) 2、 马比骆驼跑得快,所以,马更适应生活沙漠。(
) 3、 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墨汁,把周围变黑,趁机逃跑,这种方式叫做保护。(
) 4、 人们根据动物的保护色原理,发明了伪装衣。(
) 5、 毒青蛙有着鲜艳的体色,是为了隐蔽自己。(
) 6、 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差越大,就越容易隐蔽自己。(
) 第二十二课植物向哪里生长 一、 填空 1、 向日葵的头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做(
)。 2、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的现象称为(
),植物的根还有几种生长反应:向着有肥的地方生长,即(
);在干旱土壤中根也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即(
)。 3、 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这是植物受到(
)刺激而引起的。 4、 (
)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 二、 选择 1、 植物的分布与温度密切相关,有的植物不能再热带种植,比如(
)。 A、椰子
D、香蕉 2、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下列的哪个因素没有关系?(
)。 A、阳光
D、食草动物 3、 把植物水平放置,则植物的根(
)生长。 A、向下
C、继续水平生长
D、向叶子的方向 4、 绿豆适宜生长的环境是(
)的环境。 A、明亮、湿润
B、阴暗、 潮湿
C、低温、干燥 5、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这是植物的(
C、适应性 三、实验 1、幼苗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说明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2、种子的根都向地生长。 第二十三课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一、 填空 1、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
),它们互相交错,就形成了(
)。 2、食物链一般从(
)开始,到凶猛的(
)终止。 二、选择 1、动物都是肉食性的。(
) 2、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辉破坏生态平衡。(
) 3、一个食物网可以分解成多条食物链。(
) 4、有的植物能以动物为食。(
) 5、人与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非常复杂。(
) 6、人类在田地里使用化肥、农药,会对生物界造成不良影响。(
) 三、请把下列动物和职务的食物联系写出来。 鹰
第二十四课珍稀动植物 一、 填空 1、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
)动物,为世界人民所喜爱。野生大熊猫分布在我国(
)省西北部山区及(
)省南部等地。 2、 朱q是一种非常美丽的(
),已经濒临灭绝,除日本有少量外,其余生活在我国(
)秦岭的山林中。 3、 (
)是一种高度可达20米的树木,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 4、 (
)是一种高度可达35米的树木,淡绿色的叶在树枝上排成羽毛状,非常美丽。 二、判断 第 十 页 共 十 页
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尽管目前数量有限,但在我国东北森林、四川山区等地区都有分布。(
) 2、银杉是世界上的珍稀植物,被人们称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
) 3、人参也是我国的珍稀植物。(
) 三、选择 1、大鲵,又称娃娃鱼,是一种珍稀的()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D、鱼类 2、珍稀动植物之所以很少,有很多原因。下列对可能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类动植物繁衍能力很低
B、人类无节制地捕杀、砍伐。 C、人类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
D、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被誉为“东北三宝”之一的是(
) A、黄花B、三七C、灵芝D、人参 4、我国珍稀动植物中,有“中国鸽子树”之称的是(
) A、水杉B、银杉C、银杏D、珙桐 第二十五课生物的启示 一、 填空 5、 受(
)的启发,人们发明了表面弯曲,形如蛋壳的薄壳建筑结构。 6、 在葱叶的启发下,人们发明了(
)。 7、 在边缘有齿的茅草的启发下,鲁班发明了(
)。 8、 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这就是(
)。 二 、判断 1、 葱叶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这与它的结构无关。(
) 2、 仿生产品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 四、 仿生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连一连。
蝙蝠的耳朵
第 十一 页 共 十一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亮运动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