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历史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冠军车队冠军不是范沃尔吗

【讨论】F1车队总冠军奖杯将于2028年更换?
今年的F1年度颁奖仪式已经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举行,随着梅赛德斯奔驰车队获得2014年的车队总冠军这一奖项,一个重要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就是距离我们退役最近的F1车队年度总冠军奖杯何时才能结束她的使命,然后像世界杯的大力神杯那样更换一座新的呢?最上面的照片是今年的梅赛德斯奔驰车队经理托托·夫捧着车队总冠军的奖杯,他的手指方向正是梅赛德斯LOGO的位置,在这里科普一下,F1车队年度总冠军奖项是从1958年开始设立的,然后每一年的总冠军车队LOGO都会刻在这个年度总冠军上面(按照从下往上逆时针顺序排列),沃尔夫的手指位置是2014年,下面一行也就是2004年的车队总冠军法拉利车队,然后就是1994年的威廉姆斯车队,往最底下的一层追的话,也就是1964年,正好是法拉利车队,这排左右两列正好是1963年和1965年两次获得车队总冠军的莲花车队,然后我们从头算的话,也就是1958年,我们再来看这张图。这张图距离1958年的LOGO显示的面积是我找到的最为全面的一张了,不看前面的这三列,我们看最左边不全的那列,最底下的那个LOGO就是1958年的车队总冠军范沃尔,然后依次类推就是1959年和1960年的库伯车队,因为这个奖杯有7行,所以一定会有使用年限,第一行是1958年,最顶行(第七行)就是2018年,而且我们也通过了推算,每一行有10个LOGO,也就是说,这个奖杯最后的使用年限就是我们推算的2027年,那么,最终我们正式得到结论:2028年,F1即将迎来新的时代,正式更换新的车队总冠军奖杯?
这些回帖亮了
考虑奖杯被盗这种事情(最近有车队刚发生),FIA随时要备着一座。
尚早,尚早,以后还不一定变成什么样呢!
这个都有人研究?以后奖杯做成如意金箍棒样子吧,可伸缩的,不断可以加长,不怕放不下LOGO了
莲花也太好认了
第一眼就看到莲花
考虑奖杯被盗这种事情(最近有车队刚发生),FIA随时要备着一座。
引用@ 发表的:考虑奖杯被盗这种事情(最近有车队刚发生),FIA随时要备着一座。+1
引用2楼 @ 发表的:
这个都有人研究?以后奖杯做成如意金箍棒样子吧,可伸缩的,不断可以加长,不怕放不下LOGO了
斯坦利杯120年历史,现在已经跌了八层将近一米高
不知道到时有什么牛叉的设计
2028,那时F1还有没有都是个问题呢,别想太着急啦
6楼有人提到的NHL总冠军奖杯Stanley Cup,一圈一圈这么加上去的。
说实话……严重怀疑2028年F1是否存在或者说变成另一副景象
学一学 美国人的做法,加一个底座就好了。
引用10楼 @ 发表的:
6楼有人提到的NHL总冠军奖杯Stanley Cup,一圈一圈这么加上去的。
这上面刻的内容也太多了点,仅仅球队名字的话就不用这么多了。
2028年的时候我们现在熟悉的车手,车队,车组全都要换一遍了吧。。。
开来这是有生之年系列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0楼 @ 发表的:
6楼有人提到的NHL总冠军奖杯Stanley Cup,一圈一圈这么加上去的。
如同一个麻辣烫店里藏着的液化气钢瓶
14年后的事情
确定F1还存在?
引用@ 发表的:
如同一个麻辣烫店里藏着的液化气钢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WDC 刻的是车手签名,现在还剩多少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人参加团购/元&/元当前位置:
一级方程式赛事历史第三部 英国人驾到
来源:车王
辞退了一批以廉价车库为基础的笨拙工匠后,英国车队在厂商锦标赛的浪潮中冉冉升起,并独领技术革命的风骚。
虽然新一代才华横溢的英国车手已经在早年间的F1世界锦标赛中涌现出来,英国制造商却相形见绌。这不是为了想要尝试。
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富活力的汽车国度之一。战火的洗礼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一群独具匠心、自力更生、渴望竞争激励的汽车人。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赛车竞速的世界当中,参与从500cc摩托车比赛向上的每一项赛事。这终究是一个毫无退路时便倾心喷气式发动机和弹跳炸弹的国家。&没有不可能&的想法暗潮涌动&&但这或许催生了狂妄自大的性格,在竞速阶梯的顶端迸发了失败。
正如斯特林&莫斯爵士(Sir Stirling Moss)在上篇历史中所解释的,那些例如他大奖赛生涯早期驾驶过的ERA赛车,从概念上讲某些部分十分灵巧,但归罪于资源缺乏而令人失望。与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和相比,这些即兴在简陋工棚和车库里打造的车辆注定会失败。即便是广受宣传而且兵精粮足的BRM车队,作为一个带有国家声望的项目,最开始也是踉踉跄跄:他们的新款F1赛车由一台野心勃勃却灾难般不可靠的1.5升机械增压V16发动机驱动,在1950年世界冠军大奖赛的揭幕战中仅进行了少许展示性跑圈,而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很快演变为国家耻辱。这是首部采用盘式制动器替换鼓式的F1赛车,但这项成就被羞辱的气氛完全盖住了风头。
&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许多赛车都是战前留下的残次品,&斯特林&莫斯表示。&问题在于你必须采用标准化零部件并装置到赛车上,同时因为赛车的使用强度大大超出平常,这些零件很容易断裂。那个年代很难买到专为竞赛设计的部件。HWM赛车上使用的转向半轴源自一辆Standard Vanguard。装上那个年代里抓地强悍的轮胎,那些零件所要应对的侧向力远远超出设计水平。有时还超过了它们可以承受的范围。&
康诺特(Connaught)是首个在国际竞速中打破&大陆厂商&束缚的车队,车手是一名21岁的牙科学生托尼&布鲁克斯(Tony Brooks),他赢得了1955年的非冠军锦标赛锡拉库扎大奖赛,但财力贫瘠持续困扰着公司。随着BRM车队无限期陷入混乱,实业家托尼&范德维尔(Tony Vandervell)终于将米字旗树立在赛车竞速之巅,他最初驾驶着一辆改良版法拉利赛车以宣传自家公司创新性的&薄壁&轴承,之后才以范沃尔(Vanwall)车队的名字凭一己之力作为厂商参赛。托尼&范德维尔谨慎地把国家荣誉抛在一旁,购入了一部玛莎拉蒂250F车架,以便他的工程师们拆解并学习其设计思路。
&英国的赛车工业在过去更像是家庭作坊,&前知名摩托车手约翰&苏尔特斯(John Surtees)表示。&20世纪50年代有阿尔塔(Alta)车队和康诺特车队,但真正推动事情发展的是托尼&范德维尔。当然还存在着后院生产模式&&也就是柯林&查普曼(Colin Chapman)的发家过程。
托尼&范德维尔屡次声明的目标是击败意大利巨头&&&那些该死的红色赛车&&&而且他兢兢业业地追逐这个目标,雇用年轻的柯林&查普曼(自诩为一名车手,1956年的兰斯车祸后才改掉这个称呼)和航空工程师弗兰克&科斯廷(Frank Costin)来商议新一代范沃尔赛车。四缸发动机结构简单却动力充沛,基于曼克斯&诺顿(Manx Norton)的单缸摩托车设计原理,但加入了通用气缸盖和水套,匹配罗尔斯&罗伊斯的曲轴箱。变速箱设计比较反人类但是足够强健。托尼&范德维尔聘请了斯特林&莫斯和托尼&布鲁克斯作为车手,同时还有三级方程式比赛毕业生斯图亚特&刘易斯-埃文斯(Stuart Lewis-Evans),此人曾受雇于一位双料摩托车经销商和小有名气的F3车手&&伯纳德&查尔斯&埃克莱斯顿(Bernard Charles Ecclestone)。
范沃尔车队很快达到了托尼&范德维尔的预期,于1957年赢得了大奖赛&&包括一场本土分站赛&&斯特林&莫斯的统治地位难以撼动,甚至可以在佩斯卡拉大奖赛上进站换胎、加油并&来瓶汽水&,正如百代电影公司(Path&)摄制的纪录片里描述的那样。不过刚刚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动乱中恢复的F1赛事,即将迎来再次变革。
1957年底国际汽联做出了两项规则调整,对于这项运动有着深远影响,包括禁止任何形式的酒精燃料(为支持辛烷值130的航空燃料)和将世界冠军大奖赛的距离由500公里削减至300公里,比赛长度也因此由三小时降至两小时。辅以1958年为厂商引入的世界冠军锦标赛,这为那些奠基初期便将目光锁定为F1赛事的竞争者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赛车可以装备更小的油箱,因而变得更轻,也就为机械部件和譬如轮胎的磨损件减压。灵活性成为总体性能公式中愈来愈突出的元素。多亏他们是1957年二级方程式1.5升级别的领跑者,两家厂商均已蓄势待发:库珀(Cooper)车队和路特斯车队。
Vauxhall牌汽车经销商查尔斯&库珀(Charles Cooper)是战前时代英国工程师-即兴创作者-企业家的缩影,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毒气袭击后因伤退伍。在两次大战之间的间隙期,他创立了一家的企业,改造贩售战争剩余的摩托车,结识车手和速度纪录狂热分子凯耶&唐(ye Don),甚至还为自己的幼子约翰&库珀(John Cooper)打造了一部小型赛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查尔斯&库珀、约翰&库珀和他们的一位友人开始建造采用摩托车发动机的独门特别赛车,以角逐500cc级别比赛。作为权宜之计,他们将发动机布置在驾驶员后侧,以便和后轴之间的链条传动更为紧凑简单。此次成功引发了其他竞争者的需求,库珀家族借此建立起蒸蒸日上的事业。
后置发动机赛车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汽车联盟(Auto Union)和前辈梅赛德斯-均率先在战前推出过&&但他们所处的时代依然深受马匹拉动车厢观念的荼毒,所以可谓是标新立异。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约翰&库珀开始生产前置发动机的F2赛车和早期范沃尔赛车的时候,这种做法还是那么标新立异,直到他们条件完备、时机成熟:合适的赛车、合适的发动机以及合适的车手。后置发动机的库珀赛车搭载一台短小精悍的发动机,由考文垂&克莱玛克斯(Coventry Climax,前英国工程企业)提供,掌舵者包括身兼车手和工程师职位的杰克&布拉汉姆(Jack Brabham,刚刚从澳大利亚远道而来)。相比竞争对手,库珀赛车展现出后置发动机布置的卓绝平衡性和强大动力,约翰&库珀很快便开始再次挖掘F2赛事的经营。抛弃了所有正统设计思路,制图员及业余爵士乐手欧文&马多克(Owen Maddock)提出了全部由弯曲金属管组成的空间桁架底盘&&后来他说当时仅仅是一个玩笑,而且是在查尔斯&库珀拒绝一个更加传统的布置后,自己内心十分沮丧的情形中提出的。
&考文垂&克莱玛克斯出产的发动机其实源自一款消防泵&&军用的,&杰克&布拉汉姆在2009年与笔者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它由铝金属材料制成,因此十分轻巧,以竞速角度来看特别引人注目。发动机推出后大获成功并闻名于世,促使考文垂&克莱玛克斯研发一款专门为竞速使用的发动机版本。&
库珀车队的后置发动机T43 F2方程式赛车搭载更大的油箱后,可以完成大奖赛的路程,因此公司于1957年参与了一系列大奖赛,尽管考文垂&克莱玛克斯那时可以提供的最大排量发动机仅为FPF四缸发动机的2.0升版本,这要比领头羊少了半升。然而,在略显无关紧要的摩纳哥街道上,杰克&布拉汉姆充分打响了后置发动机哲学的首个警告之枪,一度排名第三,直到燃油泵故障迫使他以第六名冲线。
1958年,交汇了一个时代的升起和另一个时代的坠落。千金散尽的玛莎拉蒂中止参与F1赛事。连续冠军得主胡安&曼纽&方吉奥(Juan Manuel Fangio)终于失败并且退役。世界冠军锦标赛即将在三名英国车手之间展开:驾驶法拉利Dino 246赛车的皮特&考林斯(Peter Collins)和麦克&霍索恩(Mike Hawthorn),以及驾驶着范沃尔赛车的斯特林&莫斯(大多数时候)。在一月的揭幕战阿根廷大奖赛上,由于范沃尔赛车还没有准备好,斯特林&莫斯和他最欣赏的私人车队老板罗布&沃克(Rob Walker)在最后一分钟达成一项协议,确保他能够携一辆杰克&布拉汉姆1957年驾驶过的库珀赛车参赛。
包围在六辆独立参赛的玛莎拉蒂赛车和三辆法拉利赛车中,同时发动机排量还短了半升,斯特林&莫斯还是一路冲向胜利,甚至比赛结束时后胎里面的帆布都露了出来。发动机过热以及换用航空汽油带来的油压故障困扰着一些对手,但法拉利车队的路易吉&穆索(Luigi Musso)确实有可能超过他,假如他没有相信斯特林&莫斯会选择停站更换新轮胎(不必再争论了,因为库珀赛车的车轮由螺栓紧固,并非可以快速更换的轮毂)。斯特林&莫斯成为了首个驾驶后置发动机赛车赢得世界锦标赛的车手,也是首个独立参赛并夺冠的车手&&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对这些&车库修理工(garagistes)&暴发户大发雷霆。
尽管如此,赛车事业的老前辈们依然认为这个结果只是昙花一现,是运气和斯特林&莫斯相当精湛的驾驶技术共同造就。这样的印象居然在世界锦标赛中存留了整整四个月,因为就在接下来的一轮比赛中&&摩纳哥&&莫里斯&唐蒂尼昂(Maurice Trintignant)使用另外一部罗布&沃克赞助的库珀赛车,击败了路易吉&穆索和皮特&考林斯,这次是2.2升的发动机。
仍然是这个周末,克里夫&艾利森(Cliff Allison)为路特斯的大奖赛处女秀赢取了第六名的成绩。虽然路特斯12赛车展现出一些创造性的工程设计,比如前置发动机布局&&后轮驱动,平衡性更好而且驾驶员坐姿更低&&但它又是一个*裸的案例:没有足够资源的好想法无法建造满意的产品。随着路特斯16赛车对改善方程式的又一次尝试,柯林&查普曼最终接受了后置发动机赛车的概念。
1958年余下的比赛中,范沃尔VS法拉利的现状一直持续到戏剧性的卡萨布兰卡闭幕战,斯图亚特&刘易斯-埃文斯的发动机在高速下失控,本人也在濒临终点时撞到隔离带上受伤。范沃尔车队有足够的积分来赢取首个厂商锦标赛冠军,可是在如此悲剧的情形下托尼&范德维尔无法满意他的成就。他曾为英国制造商征战F1赛事抛砖引玉,如今却暗自叫停自己的赛车运营。麦克&霍索恩侥幸成为了第一个英国籍冠军车手,但是他无法去卫冕,因为在次年一月,命丧于吉尔福德支路(Guildford Bypass)的车祸中。
前置发动机赛车也仅仅能再赢得四场锦标赛比赛了,除了印地500赛事。1959年,考文垂&克莱玛克斯应用了全新铸造缸体,将FPF四缸发动机的排量提升至2.5升,表面上消除了新一波竞品带来的剩余最后一道障碍。后置发动机赛车不仅天生更稳、更轻,而且不必装置传动轴&&前置发动机赛车必须在驾驶员座椅下安置&&意味着车手能够坐得更低,这也带来了前部面积削减和空气动力更好的良性循环。相比之下,前置发动机赛车看起来像是笨拙的庞然大物,依然坚持这种形式的活跃厂商只剩下法拉利和沦为笑柄的BRM。
在1959年底前发动机布置形式的最后纷争中,托尼&布鲁克斯为法拉利亮出漂亮一剑,赢得了两次大奖赛冠军,但是他在那辆可靠的246 Dino上丢掉了太多耐久性的分数。依速度而言,杰克&布拉汉姆和斯特林&莫斯统领全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后者还又一次驾驶了一辆罗布&沃克准备的库珀赛车。厂商车队经常因为定制的公路用车变速箱而蒙受损失,而罗布&沃克购入的专属Colotti变速器因糟糕的制作工艺而饱受折磨。杰克&布拉汉姆夺得了锦标赛冠军,但赛季最后一战也只是顺利完赛而已。
&燃油首先输送到200升的油罐里,&杰克&布拉汉姆说,&然后装入大桶,最后才注入车辆。有时在路上我们找不到大桶,因为发动机停止工作,赛车在终点线前夕抛锚,距离只有大约45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杰克&布拉汉姆的年轻队友布鲁斯&(Bruce McLaren)横空出世,夺得了他的首个F1冠军。
杰克&布拉汉姆于1960年再次摘得桂冠,但远期即将迎来又一次重大改变。1961年,F1赛车采用1.5升规格,而且随着英国厂商一点点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反对改变上,恩佐&法拉利为他的首款后置发动机单座赛车准备好一部精巧的1.5升V6发动机,即将横扫赛事。
作为曾经的主要竞争力量,库珀车队逐渐消亡,迫使杰克&布拉汉姆和布鲁斯&迈凯伦离开查尔斯&库珀警惕的目光,悄无声息地组建自己的赛车队伍。同时,柯林&查普曼已经不满足于狭小的车库,搬入了位于切森特的新设施,而且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地钻研后置发动机设计。他的首个力作&&路特斯18赛车,在1961年的摩纳哥比赛中就已经可以辅佐机敏的斯特林&莫斯-罗布&沃克组合,把法拉利打得满地找牙。这对于一款底盘悬架源自Triumph Herald的赛车来说还不赖。继任者21赛车在当年晚些时候的沃特金斯&格伦(Watkins Glen)赛道为车队带来了首个大奖赛冠军,由多才多艺的因斯&爱尔兰(Innes Ireland)掌舵。
柯林&查普曼已经准备展示他的冷酷无情和先驱者精神,他也因此而名垂青史。受到胜利的激励,他安排已经从两轮完美转变为四轮的约翰&苏尔特斯参赛,并告诉因斯&爱尔兰车队在1962年不再需要他了。
&柯林&查普曼为我提供了路特斯车队的头把交椅,&约翰&苏尔特斯回忆道,&但是发生了和因斯&爱尔兰的激烈争吵[他相信他已经签约了该席位],所以我拍屁股走人。因斯&爱尔兰事件确实影响到了我F1生涯的起步。人们不喜欢新人。&
这对于约翰&苏尔特斯来说是职业生涯中错误的跳槽,他缺席了柯林&查普曼的下一个大动作。1962赛季的路特斯25赛车从柯林&查普曼与老相识弗兰克&科斯廷吃饭时纸巾上的草图变为现实:传统F1赛车的设计是将车身一点一点装配到承载全部负荷的车架上,那么为何不让车身直接满足这项功能呢?这并不仅仅是质量上的减轻,而且当两侧布置整体油箱时,驾驶员的坐姿更为低矮,从而进一步提升空气动力&&这在低功率年代是无价之宝。
这也不是最后一次,柯林&查普曼的对手们必须狼狈不堪才能追上他。
F1历史时间线
斯特林&莫斯开创了后置发动机的纪元,在阿根廷为库珀车队赢得了一场胜利。他之后转会到范沃尔车队,却在最后一轮比赛中丢掉冠军头衔;他拒绝抗议法拉利车队麦克&霍索恩的违纪行为,后者成为了英国首位世界冠军。
玛丽亚&特里萨&德&菲利皮斯(Maria Teresa de Filippis)成为了首位晋级世界冠军大奖赛的女性,她驾驶着一辆独立参赛的玛莎拉蒂250F赛车以第十名的成绩在斯帕赛道完赛。一年后,她的导师让&贝拉(Jean Behra)不幸丧生,她也退出了F1赛事。
历经数年令人难以启齿的失败,BRM车队在赞德沃特(Zandvoort)赛道凭借着驾驶P25赛车的约&邦尼尔(Jo Bonnier)赢得了一场胜利,他将杰克&布拉汉姆死死地按在了第二名。
让&贝拉因在兰斯攻击车队经理而被法拉利车队炒了鱿鱼,之后在德国汽车试车跑道(Avus)为效力时遭遇致命事故。
凭借两次大奖赛胜利和多次有积分的完赛,杰克&布拉汉姆足以在赛百灵赛道(Sebring)取得世界冠军头衔。此次夺冠标志着前置发动机的F1赛车已经成为历史。
斯特林&莫斯为路特斯车队赢得了首个大奖赛冠军,驾驶着一辆独立参赛的赛车。比利时大奖赛周末是F1险象环生赛事的一个特写:麦克&泰勒(Mike Taylor)的路特斯赛车在练习赛中转向柱失效,直接带着他飞出赛道,甚至不得不派出搜救小组去寻找他。克里斯&布里斯托(Chris Bristow)和阿兰&斯泰西(Alan Stacey)命丧赛中,而斯特林&莫斯的一只车轮脱落,自己也因此受伤。
意大利大奖赛的组织者希望看到法拉利车队胜利,因此将比赛安排在了蒙扎的完整赛段上,包括高速弯道。菲尔&希尔(Phil Hill)取得了前置发动机赛车的最后一场大奖赛胜利。
法拉利已经为1.5升时代枕戈待旦,他们标志性的156&鲨鱼鼻&(&Sharknose&)赛车帮助菲尔&希尔成为了F1首位美国世界冠军。他提前一轮在蒙扎赛道封王,但是他的队友沃尔夫冈&冯&垂普斯(Wolfgang von Trips)的车轮与吉姆&克拉克(Jim Clark)的路特斯赛车纠缠在一起,沃尔夫冈&冯&垂普斯飞出赛道后身亡,同时丧命的还有15位观众。
使用单体车架25赛车的路特斯车队推动了赛事的发展,但是吉姆&克拉克严重受困于赛车的可靠性,而格拉汉姆&希尔(Graham Hill)驾驶一部托尼&路德(Tony Rudd)的新款V8发动机BRM赛车摘得桂冠。总决赛于当年的12月29日在南非举办。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60 [] Copyright(C)和讯网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商业运作:三大轮胎赞助商残存F1历史记忆中
网易汽车综合5月27日报道因为赛车唯一与路面接触的就是轮胎,所以轮胎的性能是左右一级方程式赛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在F1车坛有米其林和普利斯通两家轮胎赞助商,而翻
网易汽车综合5月27日报道因为赛车唯一与路面接触的就是轮胎,所以轮胎的性能是左右一级方程式赛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在F1车坛有米其林和普利斯通两家轮胎赞助商,而翻开F1的历史书册我们还会发现上面还记录着固特异(好时年)、邓洛普、倍耐力三家轮胎赞助商的名字……来 自 西 陆 军 事 http://www.xilu.com
《财富》全球500强排名: 360 ,1898年,弗兰克-塞贝林和查理-塞贝林兄弟俩在美国俄亥俄州阿科隆创建了一家橡胶公司,两人在为公司起名时决定用59年前创造了轮胎硫化过程的查理-固特异的名字作为公司名。起初固特异公司只生产自行车轮胎,但不久便踏足风起云涌的新汽车工业。到1916年,固特异公司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轮胎供应商,不过兄弟俩野心勃勃,随后他们在印尼西部的苏门答拉岛寻找到了巨大橡胶来源并在此建立工厂,到20年代末固特异公司在世界橡胶制造行业上也独占鳌头。1921年,由于经济危机兄弟俩被赶出了公司,公司管理层被银行家迪隆-雷德统治。5年后,雷德将保罗-里切费尔德推到了领导者的位置,后者帮助公司在轮胎零售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并且为公司发展合成轮胎找到了资金,里切费尔德在固特异公司一直呆到50年代末。
60年代中期,固特异公司为了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决定赞助F1大奖赛。1965年,本田车队的里彻-金瑟在墨西哥大奖赛为固特异轮胎夺得了首个分站冠军。此后他们一直是F1大奖赛轮胎赞助商之一,直到1998年(除了1980-81年很少的几个月)。在这期间内,固特异轮胎共获得了368个分站冠军,而同期固特异的最大竞争对手邓洛普仅获得83个分站冠军。1986年,詹姆斯-格德史密斯接管公司后,公司经营不善开始走下坡路,廉价清卖非轮胎产品并外借50亿美元,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在90年代才逐渐将公司带回正轨。1995年年末,在1990年上台的高特退休,萨姆-吉巴拉1998年2月接任,他上台后宣布要在五年内让公司销售额翻两番并且对公司进行重组,同时他也决定退出F1赞助商的行列,一年后固特异公司终止了与F1的赞助合同,他们的位置由普利斯通占据。
1888年,居住在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苏格兰兽医约翰·博伊德·邓洛普,看到自己儿子自行车的实心橡胶轮在石头路上颠簸很厉害,于是用一根通过活门充气的管子,外面涂上橡胶作保护层,做了一个气胎。这种气胎缠在车轮上,要修补内管的的刺孔,必须首先用苯把涂的橡胶泡下来,修好后再涂上橡胶。这种新轮胎一开始受到人们的嘲笑,但他的儿子骑此车参加比赛获得了第一名,于是此项发明受到人们的重视。邓洛普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放弃了兽医职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轮胎制造厂,开始生产橡胶轮胎。从1894年起,早期大批量生产的“希尔德布兰德”和“沃尔米勒”牌摩托车正式使用了邓洛普轮胎。
1902年,经过讨论后公司决定以创建人的名字作为公司的名称—邓洛普,此后公司的业务以爆炸性的速度在欧洲发展,随后邓洛普的业务遍布全世界。1958年,邓洛普与他的合作伙伴范沃尔车队F1大奖赛,这次合作一直持续到1970年,在这其间邓洛普共获得了83个分站冠军和8个世界冠军。1984年,邓洛普暂时接替了普利斯通轮胎回到F1车坛,但他们已经把重点放到了赞助摩托车大奖赛上,1998年普利斯通接替好时年轮胎重新杀回F1,而邓洛普则悄然退出,从此再也没有涉足F1车坛。
1872年,吉奥瓦尼-巴蒂斯塔-倍耐力在米兰创建了倍耐力轮胎公司,公司创建不久他们就开始涉足体育领域,因为他们认为体育是推广市场的最佳途径。而公司在体育界的首次胜利也颇令人称道,1907年,斯奇皮昂-博吉斯王子和路易吉-巴兹尼一起赢得了全长为1.7万公里的巴黎-北京汽车拉力赛冠军。1913年,倍耐力开始赞助国际汽车大奖赛,同年乔治-博伊洛特的普格奥特便在亚眠举行的法国大奖赛中获得了分站冠军。到20-30年代,由倍耐力赞助的车队在比赛中夺冠已经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直到1950年F1大奖赛建立,倍耐力公司仍旧热情不改,倍耐力-肖德的组合赢得了前四年的世界冠军,随后尽管在两年中让冠军旁落,不过在1957年他们又重新夺回了冠军。此后由于公司战略原因他们退出了F1大奖赛。
1965年,莱奥波尔多-倍耐力接管公司,他计划将公司业务扩大,在70年代他们与邓洛普联合但在1982年这个联合散伙。随后在投标火石轮胎公司的过程中又不敌普利斯通败下阵来。随后公司一蹶不振,直到90年代在马克-特隆切蒂的帮助下公司才熬过了难关。1985年-1987年和1989年-1991年倍耐力公司两度返回F1大奖赛,但都没有取得成功。1991年,公司由于缺乏必需的支撑资金决定彻底撤离F1大奖赛。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词F1方程式赛车 - 搜狗百科
&&最新版本
F1方程式赛车
该版本已锁定
F1方程式赛车标志
& & && &F1,中文名称为“”,是英文Formula&1&Grand&Prix的简称,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Formula&1&World&Championship”。是由(FIA)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与、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
感受游戏给你带来的乐趣。
F1方程式赛车世界年收视率高达600亿人次。可以说是高科技、团队精神、车手智慧与勇气的集合体。F1是赛车中的顶级赛事,全年的统筹安排,每站比赛的赛事组织,车队工作,电视转播等各个方面都井井有条,F1世界已被整改得经非常健全。但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F1也有它的起源、发展过程,而且在前进道路上也有不少曲折。 从历史上首次汽车比赛的1894年(巴黎到里昂)到 1900年间没有出现“方程式”(Formula)一词。当时的汽车比赛很简单,只是按燃烧方法(与蒸汽机)、座位数来分组比赛。在那时,汽车至少有两个座位,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单座赛车才出现。1950年第一次举办了(First FIA Drivers’ World Championship),并一直举办到如今。这段时间,是F1稳步发展的阶段。2011年,共12支车队的24名选手参赛,引擎供应商为:、、奔驰、雷诺,轮胎供应商为Pirelli ,2011年赛季冠军为来自红牛(Red Bull Racing) 车队的德国车手-(Sebastian Vettel)。2013年HRT车队破产,全年共11支车队,22位车手参赛。
F1方程式赛车F1世界锦标赛由于1950年第一次举办,每年举行一次。英国人是其“掌门人”。参赛选手按积分多少决出当年的总冠军,车手总成绩最高的车队则获得年度车队总冠军。是由本世纪初的场地赛车派生出来的。方程式赛 车分3个等级:三级方程式、三公升方程式和。一级方程式是方程式赛车的最高境界。 对车手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是取得三级方程式和三公升方程式驾驶执照,且身体素质非常好的才能成为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国际汽联每年颁发的一级方程式“超级驾驶执照”不会超过100张。 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车速最高可达416公里/小时(测试极限,由在美国创造),370公里/小时(2004年)以上,平均速度是150—250公里/小时。历史上也曾有人制造出时速在500—1000公里之间的赛车,但是,这么高的时速只能在瞬间产生,且这种赛车不能批量生产也不能常年使用,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所以,只有一级方程式赛车才是真正的速度之王。 被称为“四大车队”的F1车队是法拉利(意大利)、梅赛德斯AMG(德国)、红牛(奥地利)、(英国)。(2008年)一部赛车的制造成本在480万元人民币以上。 起步 其实,前,欧洲已有多个极具盛名的赛车场,但那时的赛事因参赛车辆不多,因而对参赛者无严格的限制。50年来,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引擎规格不断有大幅改变,到1986年自然吸气引擎被禁止,一级方程式车坛全力发展涡轮增压引擎。后因涡轮增压马力太大,被国际汽联在1989年停用,以3·5公升的自然吸气引擎取代F1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是1950年的英国银石大奖赛,当时英国皇室亲临观看,意大利车手法里纳(Giuseppe Farina)赢得第一个F1大奖赛冠军,同时他也是当年的车手总冠军,即F1历史上第一个车手总冠军获得者。 1951年,F1出现了一位真正的车王(Juan Manuel Fangio),阿根廷车手,5次获得车手总冠军()。不可思议的是,他是38岁才参加一级方程式比赛的! 日,胡安·曼努尔·范吉奥驾驶W196赛车获得法国大奖赛冠军,为车队首次赢得F1比赛冠军。 1958年,Cooper-Climax赛车首先采用了后置发动机的设计,是F1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车王Fangio后的1958年赛事,呈现出几位英国车手群雄竞争的局面,年终排名前四位都是英国车手,包括Mike Hawthorn,Stirling Moss等。另外,F1开始设立“年终车队总冠军”也是在1958年。 总之,无论道路多么坎坷,50年代的F1已经不再属于早期赛车运动,采用F1A专门制定的比赛规则——“一级方程式”,F1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 转折 首先看技术方面,仅仅两年时间,后置引擎就被各车队广泛使用。这时候,Cooper车队的后置引擎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获得了1959,60两年的车手总冠军和车队总冠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个60年代,除了的两个车手总冠军,几乎是一个英国车队和英国车手的时代,车队包括BRM,Lotus,Brabham-Repco,车手包括Clark, Graham Hill,Jachie Stewart,John Surtees。其中John Surtees是一个既获得过F1世界冠军,又获得过摩托车世界冠军的人。 Colin Chapman的设计天赋使Lotus车队逐渐成为一支梦幻车队,Lotus车队1967年首先使用了双座4气门发动机(DFV engine),这种发动机后来统治了整个70年代。另外,60年代时,Lotus车队在方面也处于的领先地位,现在的下压力理论就是从那时建立的。 60年代,比赛的事故开始增加。关于这一点,看看两届世界冠军Jim Clark的60年代。1960年,他开着一辆溅有当场死亡的英国车手鲜血的赛车冲过Spa的终点。1961年上,他与Trips(German, Ferrari)相撞,使Ferrari车撞进人群,Trips和14名观众死亡。1968年,这位无可置辩的世界冠军在Hockenheim的一次练习赛中死亡。这一切,使人们从根基上开始质疑F1这项运动,引发了很多思考。 同样1968年,Lotus赛车印上了金树叶香烟(Gold Leaf )的宣传广告,这是F1历史上第一次引入商业赞助。 成熟 首先,70年代的一系列赛道事故使安全问题得到了异常重视。 1970年的车手总冠军Jochen Rindt是F1历史上唯一一位死后的世界冠军。 比赛现场另外,1973年,由于不忍接着看更多的赛道悲剧,Jackie Stewart决定把他的第100次大奖赛Watkins Glen大奖赛作为他的告别赛。但是似乎别有寓意的,Francois Cevert在这次大奖赛的练习赛中死亡。结果,Stewart领导掀起了F1历史上第一次“安全革命”。 这次安全革命使F1的赛车、赛道和车手装备等,都从安全角度进行了审查,论证,改进。 在人们眼中,Jackie Stewart不仅获得了3个车手总冠军,似乎更重要的是,他给F1带来了安全意识。 70年代的另一件大事要从1976年代的世界冠军(James Hunt)说起。James以他花花公子的作风,开始吸引世界的目光。F1开始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从此以后,F1的著名车手们,也都成为了聚光灯下的明星式人物。 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F1的掌门人伯尼·埃克莱斯通先生,因为正是他去和电视传媒谈判F1的比赛转播的,并亲自落实了各项细节,从而把F1比赛的现场画面送入千家万户。伯尼将电视转播引入F1,无疑给F1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F1的商业运作逐渐成熟起来。 从技术方面看,1977年,F1出现了又一次的技术革新。雷诺车队引入了涡轮增压式引擎。F1从此出现了涡轮增压式与自然进气式发动机并存争霸的局面,直到1988年被禁止。 竞争 F1的80年代是一个空前的伟大车手云集年代,包括了(Nelson Pequet),阿亚顿·塞纳(Ayrton Senna),法国人(Alain Prost)和尼格·曼塞尔(Briton Nigel Mansell)。他们之间展开了最激烈的争夺。比赛精彩不断。 车队方面,由和塞纳驾驶的赛车赢得了80年代里的5个车手总冠军和4个车队总冠军。特别是1988年,也是塞纳的第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迈凯轮-本田车队惊异地赢得了16个分站赛中15个冠军!赢得了1988年的大奖赛的胜利。而车队创始人在几周前刚去世。 现代F1 90年代的F1,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1993年,普罗斯特最后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他驾驶的赛车是F1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赛车。赛车装备了(ABS),还有电子控制的。 但1994年塞纳的死则引发了F1的第二次“安全革命”,FIA禁用了以上用以提高车速的,F1赛车又回到了原来的基本构造。 塞纳死后,国际汽联一年一次的安全评估项目启动。以后FIA的制定规则都非常重视安全问题,很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降低车速。如1998年规定在干地轮胎加开四条凹槽,从而减小轮胎抓地力。另外,提高安全的科技研发也出现成果。车手头颈保护系统(HANS)就是一个例子,已经在2003赛季使用,受到车手、车队的好评,而且事实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塞纳走后,德国车手(Michael Schumacher)逐渐成为了F1的新车王。他在加入F1的第四年(1994)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95年为贝纳通车队卫冕成功。1996年,他转入状态不是很好的法拉利车队,并终于在2000年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时隔21年的世界冠军,红色战车再次开始了传奇的战绩。已经是7次世界冠军得主,分站赛冠军次数达到91次,超过以前所有车手的战绩。 纵观F1走过的50来年,智慧、勇气、冷静、坚持、挑战、激情、梦想、成功、失败交织其中。赛道上的欢喜、失望、竞争、投入吸引着人们的眼光。而F1的迷人与危险又是它永恒的矛盾…… 说到F1就会使人想起迈克尔·舒马赫、、阿兰·普罗斯特等一些车王。 2006年七冠王退役,时隔4年后,在梅赛德斯-奔驰的邀请下,舒马赫重披战袍,毅然回归F1,助力新生的决战赛场。2010年,舒马赫以72分的总分位居车手排行榜第九位,帮助奔驰车队在年度积分榜上位列第四名,这是历史上新成立的车队在首个F1赛季所获得的最佳成绩之一。
F1方程式赛车F1赛车为单座的特制赛车,座舱是敞露在外的,巨大的轮胎也是暴露在车身外面的,没有遮挡。F1赛车不能在普通道路上行驶,在汽车厂的流水线也不生产,而是由各赛车公司或车厂的赛车运动部单独设计和制造的。 F1比赛的时间不是跨年度的,使用的是单一年度联赛制度,积累全年积分来决定车手和车队的成绩,以便产生冠军。在F1大赛举办过的所有比赛中(1950年至2010年),其中举办最多的是欧洲,其次是北美洲,最少的是大洋洲只有11次。每年规划有16至17站的比赛(2012年赛季达到20站比赛),通常约在三月中开跑,十月底结束赛季。按照F1的章程,成立车队的必要条件需要拥有自主研发的底盘,、空气动力学套件等可以使用其他车队或厂家的产品。例如:的引擎使用的是法拉利的法拉利 056,而法拉利车队也使用同样的引擎。 以前的车赛常借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作为赛道,而且比赛规则也不完善,选手也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随着专业赛道的出现,而比赛规则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使车手有了更好的发挥。 F1比赛每个分站产生一名分站冠军,全年各分站成绩总积分最高的赛手成为当年度的F1世界冠军。自2004年起增加上海站的比赛,未来也许会出现中国F1车手。 2013年12月。国际汽联(FIA)批准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新规则:2014年起收官站将给予双倍积分,F1车手将分配固定车号,增加比赛中进站罚停5秒处罚,2015年启动车队。从2014年开始,F1将对全年排位最好的车手颁发奖。参赛资格 就像一般的道路驾驶一样,F1也需要驾照。那是一张由FIA(国际汽车联合运动理事会,简称“国际汽联”)发给的“”--FIA Super Licence,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 2009年的超级驾照的起征点是10400欧元,另外获得积分起征点为2100欧元/分,还要另外附加2720欧元的保险费。而2007年这一数字分别是1725欧元和456欧元。 赛道规格 F1比赛是在世界各地的十多个个封闭的环行线路进行的(包括专业的环行赛车场和个别封闭后的城市街道),起终点在一条线上。赛道为改性沥青,每个赛道的周长不等, 最短的是的“蒙特卡罗街区赛道”,单圈长度为3.3公 里,最长的是比利时的“斯帕”赛车场,单圈长度为6.9公里 。 积分规则 F1积分规则共出现3次重大变化,分别如下:
2010年(至今)2003年至2009年2003年之前第一名25分10分10分第二名18分8分6分第三名15分6分4分第四名12分5分3分第五名10分4分2分第六名8分3分1分第七名6分2分第八名4分1分第九名2分第十名1分2013年12月,FIA批准F1新规则:收官站双倍积分、车手固定车号等。双倍的规定面世后一直饱受质疑和批评。法拉利主席、车手等人认为规则制定得太随意,而F1掌门人伯尼则暗示这项规则有可能会被提前废止。总冠军 驾驶赛车的赛手为一个人。比赛时22辆赛车根据排位比赛的成绩排列起跑顺序。当五站红灯熄灭时,22辆赛车同时出发,跑完规定圈数(每场为超过305公里的最小圈数),时间短者获胜。 F1的年度总冠军分为两种,车手总冠军及车队总冠军。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总冠军的价值大于车手总冠军。计分方式是采用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车队积分则以两位车手积分累加。假如比赛此时尚未完成2圈,车手不会获得积分,并且赛事干事有权要求修复赛车或者使用备用车(如果该年规则允许使用)重新发车。假如比赛在达到全部赛程的75%被迫中止而无法完赛时,则积分必须乘上1/2,通过各站赛积累计分,方可决出本年度车手及车队的世界冠军。若最终积分相同,则比较分站冠军数,亚军数,季军数……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为止。如果依旧相同,还要比较正赛最快圈速的多少、杆位的多少,终级的方式将通过抽签决定。
F1方程式赛车旗帜黄旗 黄旗代表前方车道上有障碍物,比如一辆撞坏的或者出现故障的赛车。提醒车手要小心驾驶。如果障碍赛车停在赛道一侧,或者障碍物不在赛道上,那么黄旗会静止不动。如果障碍物在赛道上,那么黄旗就会来回摇动,以提醒车手做好准备改变方向。如果赛道被彻底堵塞,那么会摇动两面黄旗。出现黄旗的时候不允许超车。如果一名车手没有认真读取黄旗的信息,而仍旧以比赛速度开车来到赛道的事故发生地段,那么这名车手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红黄竖条纹旗 红黄竖条纹旗代表赛道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较滑,车手应该小心驾驶,直到信号旗收回为止。如果比赛官员挥动该旗帜,代表着前方不远处有所谓的湿滑地带。 白旗 当出现白旗的时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驶的车辆。这可能是一辆救护车,一辆拖车,或者是赛会安全车辆。当看到白旗的时候,车手应该小心驾驶,甚至应该适当减速。 红旗 红旗表示比赛或者试车因某种原因提前结束或暂停。红旗会在整个赛道各个位置同时出示,这个时候车手应该回到维修站,并在那里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复比赛,何时恢复比赛。正式比赛中,赛程超过75%后出示红旗,则比赛结束,比赛最终成绩以挥动红旗前两圈的成绩为准。 蓝旗 蓝旗表示后方有准备套圈的车辆正在接近,并且准备超车。被出示蓝旗的车手应该减速让行,必要时要让出赛车线。如果一名车手被连续出示挥动蓝旗达到三次,这名车手将会受到处罚。 绿旗 绿旗表示比赛、开始前的信号或赛道存在的障碍已经得到清除,比赛恢复正常。 黑旗 如果车手的号码显示在出发线,同时旁边有黑旗出现,这表示车手在跑完这一圈之后需要向维修站汇报。当一名车手因为比赛行为不当而需要对其进行调查,或者当车手在比赛中犯规的时候,需要向车手出示黑旗。出现该旗帜时,车手被取消比赛资格。 黑底红圈 如果车手的号码显示在出发线,同时旁边有黑底红圈旗出现,这表示车手需要立即与检修站取得联系。当比赛官员怀疑车手的赛车存在机械问题而需要检修的时候,会出示黑底红圈旗帜。 黑白方格 当出现的时候,表示比赛或者练习赛结束了。这个时候所有车手都要返回检修车道或者集中到出发区。从这里车手们需要将他们的赛车开到赛前检录处,赛车在这里需要被检测以确保符合比赛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每次比赛的冠军,将会为他挥舞黑白方格旗;对于冠军之后的车手,黑白方格旗将会静止出示。 黑白对角与车手号码一同出现,警告该车手的驾驶行为有碍体育竞技道德
F1方程式赛车为了具备更强竞赛能力,必须对进行仔细的调校,以适应赛场的特点。 每换到一条赛道或每次遇到天气变化时,都要重调校教赛车。一些准备工作可以根据以往比赛地取得的经验,在以前的赛季中记录的数据和的结果,事先在车队驻地进行,不管怎样调校都需要到赛道上检验。调校赛车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根据赛道特性结合车手驾驶风格来确定各项设置,同时需要车手和工程师之间良好的沟通。 F1赛车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调整的:从方向盘到引擎,从角度到车轮角度,从离地间隙到空阻系数。车手每次会出去跑几圈,每跑完一次就会回到维修站与他的工程师沟通,将发现的问题与用打印出的数据进行比较,有时车队会通过反馈的信息直接在赛道上对赛车进行有限的调校。 离地间隙:赛车的离地间隙会影响前后轮的协调状况(不足转向或过度转向),并且可以用改变拉杆长度的方法进行调整。 雨天和晴天的调整不一样:在雨天,对抓地力和牵引力的要求更高,车队会采用最软的悬挂设置,最大的前后定风翼角度,同时需要使用。为了降低空气阻力,会选用小尺寸的刹车通风管和引擎冷却通风管。 干燥天气时:离地间隙10毫米左右,减小前后定风翼角度,根据赛道特性选用较硬的悬挂设置,更高的胎压,同时选用大尺寸的刹车通风管以提高刹车冷却效果,相应的引擎冷却通风管也会选用大尺寸的。 潮湿天气时:离地间隙比干燥天气时更高,同时调高前后定风翼尺寸,根据赛道条件选择中性胎或者干胎,悬挂会偏向更软的设置,刹车通风管尺寸会趋向于雨天的设置。 的冷却通风管:F1赛车使用的是碳纤维的刹车盘,有很高的工作温度范围,最高时可以达到1350度,所以需要强有力的冷却效果,但是碳纤维刹车盘本身的工作温度区间是在600-1000度左右,所以选择合适的刹车冷却通风管尺寸是非常重要的。 性能参数 一辆赛车从概念设计到制作完成需要2.5万小时的工作; 顶级F1车队制造赛车过程中,需要生产数目惊人的零件,比如宝马- 在12个月中生产了大约20万个零件; F1赛车可以在2.5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在5秒钟内达到200公里/小时; F1赛车可以在7秒钟内从0加速到200公里/小时后减速到0; F1赛车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秒钟内从200公里/小时减速到0,刹车距离为55米; 使一辆赛车从315公里/小时减到185公里/小时所需要的能量,相当于让一头大象往上跳10米的能量; 在比赛期间大约要换档2600次,队曾经统计过在大奖赛期间一台引擎大约要点火8百万次; 比赛中,F1处的温度可以达到800℃; 每次比赛结束后,F1赛车底盘需要拆开,并进行200多项内容的检查; 一台3升10缸的引擎,重量低于100公斤;2008年开始用8缸的引擎,正常比赛阶段,量约在60升左右。 在期间,一名车手失去大约600卡路里的热量。 2004年威廉姆斯赛车搭载的马力达到了接近1000匹,在跑出了369.7km/h的赛道极速记录,2005年先在机场跑出了415KM/h,接着在美国巴纳维亚盐滩跑出超过400km/h的极速,并且得到官方认证,2006年-奔驰赛车引擎突破20000转……后来由于对赛车规则改革,现今F1赛车的极速受到了限制。2005年开始用V8自然吸气引擎,并将在2014年换用V6涡轮增压引擎。
自从1950年以来,F1每年都给最优秀的车手授予世界冠军的称号,自1958年开始给最优秀的车队授予冠军称号。发动机是没有正式的冠军的。  铝,是当今发动机使用最普遍的材料。在80年代,铸铁已经全部被较轻的铝取代。铝还取代了镁,因为镁接触水会腐蚀。然而,必须承受强大作用力的运动件还是要用钛和钢来制造。材料基本分配为:铝 63%(汽缸盖、机油盘、活塞);钢 29.5%(凸轮轴、曲轴、正时齿轮);镁 1.5%(油泵壳); 1%(空气罐、线圈罩);钛 5%(连杆、紧固件)。  制造一台发动机需要150名以上的职工,其中28名工程师、20名制图员、35名发动机、8名电子专家、20名机械工和装配工、4名、6名台架、15人从事采购、生产和检验,另有15人为管理人员。  打造的材料大部分仍然是铝合金,外加上少部分的复合材料。FIA规定引擎制造商只能选择10汽缸的设计,主要原因是在现有的规定之下V10引擎最有效率。另一个大家经常注意的地方是引擎夹角,V型汽缸夹角的角度从最早的60度到之后的72度、90度,甚至曾有车厂108度的大夹角V10引擎,F1引擎内的曲轴每分钟旋转超过18000次,10个汽缸内活塞每秒钟的位移超过25公尺。F1车队每年的预算约有50%用在引擎的研发与制作上。高转速、动力输出惊人的F1引擎,所需的零件都需具备高强度与的特质。因此会用上多种特殊合金材质,让F1引擎的造价惊人。不含研发费用,每具F1引擎的造价就高达15万美元,而每年需要约制作80~100具F1引擎以供-Mercedes车队使用。  各项性能兼具的F1引擎,仍需考量可靠度的问题,一具无法完成比赛的引擎,会让车队的一切努力变得徒劳无功,因此在研发阶段之后,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测试,提高引擎的耐用度与可靠度。不过,F1无法在守旧的科技中寻找答案,要赢就必须冒险,因此就引擎而言,100%的可靠度是不可能的。而引擎工程师仍须继续不断的在马力、油耗、重量、尺寸、高转速,可靠度的矛盾中寻求奇迹,创造新的F1动力!  F1引擎小百科  1、 一具引擎约有5000个零件。  2、 包含测试、练习与比赛,每年大约要用掉100具引擎。  3、 每一站比赛后,引擎必须完全分解检验后再重新组装。  4、 全速时产生的引擎声浪高达160分贝,比飞机起飞时还要响。  5、重量低于100公斤。6、 在引擎全速运转时每秒钟进气量超过600公升。  7、 每秒钟点火150次,活塞往复循环300次。  8、 最高转速时,活赛的加速力相当于8500G,因此活塞连杆的强度必须很强。  9、 制作一支F1引擎使用的曲轴需要6星期。  10、使用的材料包括20种合金。  的技术规则  1、 往复式活塞引擎。  2、 禁止使用可变几何长度的排气系统。  3、 曲轴、凸轮轴必须以钢或铸铁为基本材质。  4、 活塞、汽缸顶、汽缸本体,禁止以碳纤维或强化纤维为材料。
F1方程式赛车轮胎F1车手是体魄最强健的运动员之一,因为F1赛车的驾驶方式和车手所必须承受的强大离心力,和驾驶一般车辆有天壤之别,不仅要体能状态优于常人,更要有沉着冷静分析的头脑! 观察F1车手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看起来几乎与头部同样宽的粗壮颈部,因为在驾驶F1赛车时戴着安全帽的头部是外露于之外的部分,除了在过弯时必须承受4个G的横向离心力之外,在刹车时往前的减速力道更超过5个G,在那样的高离心力状态之下,头部和头盔的重量会变成原来的5倍,约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别强壮的颈部来抵抗离心力,并保持头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们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极度发达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30公斤的力量,即使F1可使用动力方向盘来减轻车手负担,但是在高速时空气下压力的作用之下,转动方向盘仍是相当费力,过弯时更需要强壮的手臂来把赛车维持在车手想要的行进路线上,在300公里的比赛过程中,强壮的手臂与手腕是必须的。 此外在过弯时强大横向离心力,会让体内血液流向单边,但此时车手仍需有冷静的思考才能面对下一个弯道。而起跑时心跳高达每分钟190下,比赛过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的心肺功能必须异于常人的强壮。 而身体的耐热性对F1车手也是重要的,在凉爽的欧洲地区赛站比赛时,驾驶舱内的温度就可高达摄氏50~60度,虽然不断补充水分,但将近2个小时的比赛下来身体脂肪的消耗及脱水总和将超过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样大量脱水的情况会造成休克,而F1车手在下车后却还能谈笑自若。
埃尔顿·塞纳中最著名的是06赛季结束后退役的德国车手。他一共获得了7次世界冠军,并且创造了诸多赛车界里前无古人有可能后无来者的纪录,在世界体坛享有很高声誉。在之前还有位巴西籍的天才车手:。他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天赋的车手。他是赛车精英中的一员,如果没有日的那场意外,塞纳还会在F1赛场上创造辉煌,他会取得第六次,第七次甚至更多的世界冠军。日第一次参加比赛,日退役,日宣布复出,加盟车队。2011年,舒马赫ROC比赛,携手为作战。日,舒马赫再次宣布退役。
红牛车队1号车队:红牛车队
总 部:奥地利
首次参赛:日
参赛次数:146
车队冠军:3
车手冠军:3
分站冠军:34
单圈最快:29
积分总计:1864.5
参赛车型:RB9
第一车手:
第二车手:韦伯
试车手:布埃米 2号车队:法拉利车队 总 部:意大利,
首次参赛:日
参赛次数:851
车队冠军:16
车手冠军:15
分站冠军:219
杆位次数:207
单圈最快:227
车队积分:5264.5
车手积分:6166.27
参赛车型:F138
第一车手:
第二车手:
第三车手:
迈凯轮车队3号车队:迈凯轮车队
总 部:英国沃金(Woking)
首次参赛:日
参赛次数:723
车队冠军:8
车手冠军:12
分站冠军:182
杆位次数:155 单圈最快:151 车队积分:4710.5
车手积分:5028.5
参赛车型:MP4-28
第一车手:
第二车手:
试车手:帕菲特
4号车队:路特斯F1车队
总 部:英国 Enstone
首次参赛:日
参赛次数:320
车队冠军:2
车手冠军:2
分站冠军:36
杆位次数:51
单圈最快:34
积分总数:1621
参赛车型:E21
第一车手:
第二车手:
梅赛德斯AMG车队5号车队:梅赛德斯AMG车队
总 部:英国
首次参赛:1954年 车队冠军:0 车手冠军:2
参赛次数:70
分站冠军:10
杆位次数:9
单圈最快:12
车队积分:521
车手积分:660.14
参赛车型:W04
第一车手:
第二车手:路易斯-汉密尔顿
试车手: TBC
6号车队:索伯F1车队
总 部:瑞士 Hinwil
首次参赛:日
参赛次数:343
车队冠军:0
车手冠军:0
分站冠军:1
杆位次数:1
单圈最快:4
积分总数:717
参赛车型:C32
第一车手:霍肯博格
第二车手:
试车手: 弗林斯(Robin Frijns)
7号车队:印度力量车队
总 部:英国
首次参赛:2008年
参赛次数:93
车队冠军:0
车手冠军:0
分站冠军:0
杆位次数:1
单圈最快:2
积分总计:259
参赛车型:VJM06
第一车手:
第二车手:
8号车队:威廉姆斯车队
威廉姆斯车队总 部:英国
首次参赛:1975年
参赛次数:592
车队冠军:9
车手冠军:7
分站冠军:114
杆位次数:127
单圈最快:131
积分总计 车队积分:2750
车手积分:2756
参赛车型:FW35
第一车手:
第二车手:
测试车手:苏茜(Susie Wolff)
9号车队:红牛二队
总 部:意大利
首次参赛:日
参赛次数:128
车队冠军:0
车手冠军:0
分站冠军:1
杆位次数:1
单圈最快:0
积分总计:136
参赛车型:STR8
第一车手:维尔格尼
第二车手:
10号车队:卡特汉姆F1车队
总 部:英国 Leafield
首次参赛:2010年
车队冠军:0
车手冠军:0
参赛次数:58
分站冠军:0
杆位次数:0
单圈最快:0
车队总分:0
参赛车型:CT03
第一车手:查尔斯-皮克
第二车手:
试车手: 、罗西
玛鲁西亚车队11号车队:玛鲁西亚车队
总 部:英国
首次参赛:2010年
车队冠军:0
车手冠军:0
参赛次数:58
分站冠军:0
杆位次数:0
单圈最快:0
车队总分:0
参赛车型:MR02
第一车手:
第二车手:齐尔顿
现役车手总冠军 车手国籍冠军次数年份德国7次00,03,2004西班牙2次汉英国1次2008英国1次2009德国2次芬兰1次2007历年车队总冠军(1958-) 届次年份车队11958范沃尔(Vanwall)21959库珀,(Cooper-Climax)31960库珀(Cooper-Climax)41961(Ferrari)51962BRM(BRM)61963莲花(Lotus-Climax)71964法拉利(Ferrari)81965莲花(Lotus-Climax)91966(Braham-Repco)101967布拉汉姆(Braham-Repco)111968莲花(Lotus-Ford)121969马特拉,(Matra-Ford)131970莲花(Lotus-Ford)141971,(Tyrrell-Ford)151972莲花(Lotus-Ford)161973莲花(Lotus-Ford)171974(McLaren-Ford)181975法拉利(Ferrari)191976法拉利(Ferrari)201977法拉利(Ferrari)211978莲花(Lotus-Ford)221979法拉利(Ferrari)231980威廉姆斯(Williams-Ford)241981威廉姆斯(Williams-Ford)251982法拉利(Ferrari)261983法拉利(Ferrari)271984迈凯轮(McLaren-TAG)281985迈凯轮(McLaren-TAG)291986威廉姆斯(Williams-Honda)301987威廉姆斯(Williams-Honda)311988迈凯轮(McLaren-Honda)321989迈凯轮(McLaren-Honda)331990迈凯轮(McLaren-Honda)341991迈凯轮(McLaren-Honda)351992威廉姆斯(Williams-Renault)361993威廉姆斯(Williams-Renault)371994威廉姆斯(Williams-Renault)381995,(Benetton-Renault)391996威廉姆斯(Williams-Renault)401997威廉姆斯(Williams-Renault)411998迈凯轮(McLaren-Mercedes)421999法拉利(Ferrari)432000法拉利(Ferrari)442001法拉利(Ferrari)452002法拉利(Ferrari)462003法拉利(Ferrari)472004法拉利(Ferrari)482005雷诺(Renault)492006雷诺(Renault)502007法拉利(Ferrari)512008法拉利(Ferrari)522009(BrawnGP)532010红牛(RBR-Renault)542011红牛(RBR-Renault)历年车手总冠军 年份届次车手国籍车队19501法里纳(Giuseppe,Farina)意大利,19512范,吉奥,(Juan,Manuel,Fangio)阿根廷阿尔法,罗密欧19523,(Alberto,Ascari)意大利法拉利19534阿斯卡里(Alberto,Ascari)意大利法拉利19545范吉奥(Juan,Manuel,Fangio)阿根廷玛莎拉蒂19556范吉奥(Juan,Manuel,Fangio)阿根廷梅赛德斯19567范吉奥(Juan,Manuel,Fangio)阿根廷法拉利19578范吉奥(Juan,Manuel,Fangio)阿根廷玛莎拉蒂19589豪索恩(Mike,Hawthorn)英国法拉利195910布拉汉姆(Jack,Brabham)澳大利亚库迫196011布拉汉姆(Jack,Brabham)澳大利亚库迫196112(Phil,Hill)美国法拉利196213格拉汉姆,·希尔(Graham,Hill)英国BRM196314(Jim,Clark)英国莲花196415苏堤斯(John,Surtees)英国法拉利196516克拉克(Jim,Clark)英国莲花196617布拉汉姆(Jack,Brabham)澳大利亚布拉汉姆196718胡蒙(Denny,Hulme)新西兰布拉汉姆196819G-希尔(Graham,Hill)英国莲花196920斯图尔特,(Jackie,Stewart)英国马特拉197021林特(Jochen,Rindt)奥地利莲花197122斯图尔特(Jackie,Stewart)英国特里尔197223帕尔蒂(Emerson,Fittipaldi)巴西莲花197324斯图尔特(Jackie,Stewart)英国特里尔197425费迪帕尔蒂(Emerson,Fittipaldi)巴西莲花197526劳达(Niki,Lauda)奥地利法拉利197627亨特,(James,Hunt)英国迈凯轮197728劳达(Niki,Lauda)奥地利法拉利197829安德里蒂(Mario,Andretti)美国莲花197930施科特(Jody,Scheckter)南非法拉利198031琼斯(Alan,Jones)澳大利亚威廉姆斯198132皮奎特,(Nelson,Piquet)巴西布拉汉姆198233博格(Keke,Rosberg)芬兰威廉姆斯198334皮奎特(Nelson,Piquet)巴西布拉汉姆198435劳达(Niki,Lauda)奥地利,-迈凯轮-,本田198536(Alain,Prost)法国万宝路-迈凯轮-本田198637普罗斯特(Alain,Prost)法国万宝路-迈凯轮-本田198738皮奎特(Nelson,Piquet)巴西佳能-威廉姆斯-本田198839塞纳(Ayrton,Senna)巴西万宝路-迈凯轮-本田198940普罗斯特(Alain,Prost)法国万宝路-迈凯轮-本田199041塞纳(Ayrton,Senna)巴西万宝路-迈凯轮-本田199142塞纳(Ayrton,Senna)巴西万宝路-迈凯轮-本田199243曼塞尔,(Nigel,Mansell)英国佳能-威廉姆斯-雷诺199344普罗斯特(Alain,Prost)法国门-威廉姆斯-雷诺199445(Michael,Schumacher)德国七星-贝纳通-雷诺199546舒马赫(Michael,Schumacher)德国七星-贝纳通-雷诺199647(Damon,Hill)英国乐富门-威廉姆斯-雷诺199748维伦纽夫(Jacques,Villeneuve)加拿大乐富门-威廉姆斯-雷诺199849(Mika,Hakkinen)芬兰威斯-迈凯轮-梅赛德斯199950哈基宁(Mika,Hakkinen)芬兰威斯-迈凯轮-梅赛德斯200051舒马赫(Michael,Schumacher)德国万宝路-法拉利200152舒马赫(Michael,Schumacher)德国万宝路-法拉利200253舒马赫(Michael,Schumacher)德国万宝路-法拉利200354舒马赫(Michael,Schumacher)德国万宝路-法拉利200455舒马赫(Michael,Schumacher)德国万宝路-法拉利200556阿隆索(Fernando,Alonso)西班牙七星-雷诺200657阿隆索(Fernando,Alonso)西班牙七星-雷诺200758莱科宁(Kimi,)芬兰万宝路-法拉利200859汉密尔顿(Lewis,Hamilton)英国,-迈凯轮-梅赛德斯200960巴顿(Jenson,Button)英国布朗GP-梅赛德斯201061维特尔(Sebastian,Vettel)德国红牛-雷诺201162维特尔(Sebastian,Vettel)德国红牛-雷诺2014年车队积分榜2014赛季F1车队积分榜(截至第2站马来西亚)排名车队引擎积分1梅赛德斯682迈凯轮梅赛德斯433法拉利法拉利304威廉姆斯梅赛德斯205印度力量梅赛德斯196红牛雷诺157雷诺78法拉利09路特斯雷诺510雷诺011玛鲁西亚法拉利02014年车手积分榜2014赛季F1车手积分榜(截至第2站马来西亚大奖赛)排名车手国籍车队积分1德国梅赛德斯GP432汉密尔顿英国梅赛德斯GP253阿隆索西班牙法拉利244巴顿英国迈凯轮235丹麦迈凯轮206德国索伯187维特尔德国红牛158波塔斯芬兰威廉姆斯149莱科宁芬兰法拉利610巴西威廉姆斯611维赫涅法国红牛二队412库夫,雅特俄罗斯红牛二队313墨西哥印度力量114法国路特斯015德国索伯016墨西哥索伯017英国玛鲁西亚018日本卡特汉姆019埃里克森瑞典卡特汉姆020法国玛鲁西亚021委内瑞拉路特斯022澳大利亚红牛02012年度赛程 场次 正赛日期 分站赛
冠军 13.18澳大利亚汉密尔顿巴顿23.25马来西亚汉密尔顿阿隆索34.15中国罗斯伯格罗斯伯格44.22巴林维特尔维特尔55.13西班牙马尔多纳多马尔多纳多65.27韦伯76.10加拿大-维特尔-汉密尔顿86.24欧洲-维特尔-阿隆索97.8英国-阿隆索-韦伯107.22德国-阿隆索-阿隆索117.29匈牙利-汉密尔顿-汉密尔顿129.2比利时-巴顿-巴顿139.9意大利-汉密尔顿-汉密尔顿149.23新加坡-汉密尔顿-维特尔1510.7日本-维特尔-维特尔1610.14韩国-韦伯-维特尔1710.28印度-维特尔-维特尔1811.4阿布扎比-汉密尔顿-莱科宁1911.18美国-维特尔-汉密尔顿2011.25巴西-汉密尔顿-巴顿注:舒马赫由于西班牙站追尾小塞纳本站退后5位发车 2011年度赛程 场次正赛日期分站赛杆位冠军13.27澳大利亚维特尔维特尔24.10马来西亚维特尔维特尔34.17中国维特尔汉密尔顿45.8土耳其维特尔维特尔55.22西班牙韦伯维特尔65.29摩纳哥维特尔维特尔76.12加拿大维特尔巴顿86.26欧洲维特尔维特尔97.10英国韦伯阿隆索107.24德国韦伯汉密尔顿117.31匈牙利维特尔巴顿128.28比利时维特尔维特尔139.11意大利维特尔维特尔149.25新加坡维特尔维特尔1510.9日本维特尔巴顿1610.16韩国汉密尔顿维特尔1710.30印度维特尔维特尔1811.13阿布扎比维特尔汉密尔顿1911.27巴西维特尔韦伯2012年度车手排名 名次车队积分1红牛-雷诺2982迈凯轮-梅赛德斯2613法拉利2454路特斯-雷诺2315梅赛德斯AMG1366索伯-法拉利1007印度力量-梅赛德斯758威廉姆斯-雷诺549红牛二队-法拉利1410玛鲁西亚-,011HRT-考斯沃斯012卡特汉姆-雷诺02011年度车手排名 名次车手车队积分1,·维特尔红牛-雷诺3922迈凯轮-梅塞德斯2703红牛-雷诺2584费尔南多,·阿隆索法拉利2575,·汉密尔顿迈凯轮-梅塞德斯2276法拉利1187梅塞德斯GP898迈克尔·舒马赫梅塞德斯GP769艾德里安,·苏蒂尔印度力量-梅塞德斯4210,·,莲花-雷诺GP3711尼克·,莲花-雷诺GP3412小林可梦伟索伯-法拉利3013印度力量-梅塞德斯2714杰米,·阿古尔苏阿里红牛二队-法拉利2615塞巴斯蒂安·布埃米红牛二队-法拉利1516塞尔吉奥,·佩雷兹索伯-法拉利1417鲁本斯·威廉姆斯-考斯沃斯418莲花-雷诺GP219帕斯托·马尔多纳多威廉姆斯-考斯沃斯121莲花-雷诺022海基,·,莲花-雷诺023维泰托尼奥·,里尤兹HRT-考斯沃斯024,·丹布罗西奥维珍,-考斯沃斯025维珍-考斯沃斯026纳瑞恩·卡斯基延HRT-考斯沃斯027HRT-考斯沃斯02011年度车队排名 名次车队积分1红牛-雷诺6502迈凯轮-梅塞德斯4973法拉利3754梅塞德斯GP1655莲花-雷诺GP736印度力量-梅塞德斯697索伯-法拉利448红牛二队-法拉利419威廉姆斯-考斯沃斯510莲花-雷诺011HRT-考斯沃斯012玛鲁西亚-维珍-考斯沃斯02010年度赛程 正赛日期分站赛杆 位冠 军3.14巴林维特尔阿隆索3.28澳大利亚维特尔巴顿4.4马来西亚韦伯维特尔4.18中国维特尔巴顿5.9西班牙韦伯韦伯5.23摩纳哥韦伯韦伯5.3土耳其韦伯汉密尔顿6.13加拿大汉密尔顿汉密尔顿6.27欧洲维特尔维特尔7.11英国维特尔韦伯7.25德国维特尔阿隆索8.1匈牙利维特尔韦伯8.29比利时韦伯汉密尔顿9.12意大利阿隆索阿隆索9.26新加坡阿隆索阿隆索10.1日本维特尔维特尔10.24韩国维特尔阿隆索11.7巴西维特尔11.14阿布扎比维特尔维特尔2010年度车手排名 名次车手车队积分1维特尔红牛2562阿隆索法拉利2523韦伯红牛2424汉密尔顿迈凯轮2405巴顿迈凯轮2146马萨法拉利1447罗斯伯格梅赛德斯GP1428雷诺1369舒马赫梅赛德斯GP7210巴里切罗威廉姆斯4711苏蒂尔印度力量4712小林可梦伟索伯3213佩特罗夫雷诺2714霍肯博格威廉姆斯2215里尤兹印度力量2116布埃米红牛二队817索伯618索伯619苏阿里红牛二队520科瓦莱宁莲花021莲花022查铎HRT023塞纳HRT024格拉西维珍025维珍026HRT027HRT02010年度车队积分排名 名次车队积分1红牛4982迈凯轮4543法拉利3964梅赛德斯GP2145雷诺1636印度力量697威廉姆斯688索伯449红牛二队1310维珍011HRT012莲花02009年度车手排名 排名车手车队积分1布朗GP952红牛843鲁本斯·巴里切罗布朗GP774红牛69.55迈凯轮496法拉利487,比格威廉姆斯34.58丰田32.59雷诺2610丰田2411迈凯轮2212菲利普·马萨(受伤)法拉利2213宝马1914宝马1715,卡洛,·印度力量816塞巴斯蒂安·布埃米红牛二队617印度力量518小林可梦伟丰田319塞巴斯蒂安·波尔戴红牛二队220塞巴斯蒂安·格罗斯让雷诺021威廉姆斯022海米·阿古尔苏阿里红牛二队02009年度车队排名 排名车队积分1布朗GP1722红牛151.53迈凯轮714法拉利705丰田59.56宝马367威廉姆斯34.58雷诺269印度力量1310红牛二队82008年度车手排名 排名车手车队积分1刘易斯·汉密尔顿迈凯轮982法拉利973法拉利754罗伯特·库比卡宝马755费尔南多·阿隆索雷诺616尼克·海菲尔德宝马607海基·科瓦莱宁迈凯轮538塞巴斯蒂安·维特尔红牛二队359丰田3110丰田2511红牛2112雷诺1913威廉姆斯1414鲁本斯·巴里切罗本田1115中岛一贵威廉姆斯916大卫·,红牛817塞巴斯蒂安·,伯尔,戴红牛二队418本田319吉安卡洛·费斯切拉印度力量020艾德里安·苏蒂尔印度力量021*022,·,戴维森超级亚久里*0* : 第四站后退出全年度赛事 2008年度车队排名 排名车队积分1法拉利1722迈凯轮1513宝马1354雷诺805丰田566红牛二队397298威廉姆斯269本田1410印度力量011*超级亚久里-本田0* :超级亚久里车队第四站后退出全年度赛事 2007年度车手排名 排名车手车队积分1法拉利1102刘易斯·汉密尔顿迈凯轮109-费尔南多·阿隆索迈凯轮1094法拉利945尼克·海菲尔德宝马616罗伯特·库比卡宝马397海基·科瓦莱宁雷诺308吉安卡洛·费斯切拉雷诺219威廉姆斯2010红牛1411威廉姆斯1312红牛1013丰田814塞巴斯蒂安·维特尔红牛二队6-本田616,·舒马赫丰田517佐藤琢磨超级亚久里418维泰托尼奥·里尤兹红牛二队319艾德里安·苏蒂尔世爵120超级亚久里0-斯科特·,红牛二队0-鲁本斯·巴里切罗本田02007年度车队排名 排名车队积分1法拉利2042宝马1013雷诺514威廉姆斯335红牛246丰田137红牛二队88本田69超级亚久里410世爵111沃达丰-迈凯轮-梅赛德斯0*迈凯轮由于作弊积分清零,车手积分保留。
赛车物理学 :,研究物体在同气体作相对运动情况下的受力特性、气体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等。按照相对运动的速度级别,可粗略的分为低速空气动力学和高速空气动力学。属于前者,研究课题主要是下压力、空气阻力和扰流。 F1赛车Aerodynamic drag:空气阻力,是指物体在同气体作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阻碍力,这是由物体的形状决定的,两个常用的衡量指标是风阻系数和横截面积。 Blistering:轮胎脱层,专指轮胎由于过热导致橡胶从胎体上脱落。在高温下使用过软的轮胎,或者胎压设置 过高,亦或者赛车调校失误都可能导致这种现象。 Centrifugal force:离心力,也叫,用于描述。当赛车在弯道上时,车手和赛车都将承受离心力,另外,赛车在起步和制动的时候,也将承受类似的力。 Down force:下压力,将F1赛车压在路上的力。它通过车身底部制造的低压区,以及前后翼的来获得,已保证赛车足够的抓地力。特别是在低速弯道上,以获得更高的弯道速度。一般来说,赛车在高速赛道上应采用低下压力调教,而低速多弯的赛道正好相反。 Grip Force:抓地力,抓的力用于描述赛车粘附地面的程度,以及对弯道速度的影响。高抓地力意味着高弯道速度,影响抓地力的主要因素有空气动力学、由车身创造的下压力以及轮胎。缺乏抓地力,车身将发生滑动或者打转。 :尾流,F1赛车在行进时赛车后方产生的低压区,进入尾流区有利于提高赛车的行进速度,F1车手经常利用这一原理来超车。 Understeering:转向不足,是指车手在过弯时,赛车的转向角度小于车手期望的转向角度,赛车表现为车头指向弯外,车手要通过弯道,必须增加转向角度。 Graining:轮胎颗粒化,由于过度使用,轮胎以橡胶气泡的形式呈现出腐蚀的信号便是所谓的轮胎粒化。轮胎出现粒化后抓地力将下降。 :,当赛车发生转向过度时,车尾向弯外甩出,赛车有失控的危险。为了通过弯道,车手必须减少转向角度。当出现极端的转向过度时,甚至需要反打方向盘。 赛车组成 Chassis:底盘,位于车底,是F1赛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的部件是单体壳。所有其他的部件都同高强度、轻巧的单体壳相连。F1底盘由碳纤维和聚乙烯复合材料制成。 Cylinder:气缸,引擎的组成部分,燃烧动力产生的地方。燃油混合气体在气缸中燃烧,推动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 Diffuser:,位于车尾底部的气流出口,是F1赛车空气动力学的重要部件。通过在车身底部制造低压区来获得下压力,是赛车在高速弯道上下压力的主要来源。 ECU:电子控制单元的缩写,这个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记录F1赛车的所有电子程序,被安装在赛车的黑匣子中。 Engine:引擎,F1使用的是2.4升自然吸气,要求重量不得低于95公斤。(2014年改用1.6升涡轮增压V6。) Front wing:前翼,为车身前部制造下压力的部件,因此是F1空气动力学的重要部件。在每站比赛中,车队会根据特定赛道的对下压力的不同要求,对前翼的细节进行改进。另外,车手还可以在赛车调校的过程中对前翼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改变附翼的角度。 Fuel:燃油,F1赛车使用的是超级无铅汽油,其组成成分必须符合FIA的规则,必须满足严格的EU排放标准。为了确保各队燃油的合法性,FIA会在每站比赛中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在赛季之前,制造商必须向FIA提供样品,以作为样板备案。 Gear box:变速箱。变速箱以一定的速度或者减速比传递动力,F1禁止使用自动连续式变速箱,并且必须强制配备一个倒挡。F1变速箱的挡位数量为7档。 Head and Neck Support (HANS):头颈保护系统,自2003年开始引入,用于给车手的头部和颈部提供附加的保护。头颈保护系统继能防止车手的脊椎向后拉伤,也能防止车手的头部前甩,撞上方向盘。 比赛现场Tyres:轮胎,F1当前由公司提供轮胎,按照技术规则规定,前胎的宽度不能超过355毫米,后胎不能超过380毫米,轮胎的边缘直径不能大于330毫米,在干地使用。为了提高轮胎的性能,制造商几乎为每站比赛提供特定配方的轮胎,轮胎的硬度主要由赛道和赛车特性决定。 Slicks:光头胎,这是一种胎面没有凹槽的轮胎,FIA在1997年宣布放弃使用,2009年重新启用。由于光头胎的接地面积大,因此抓地力极强,赛车在弯道上的速度非常高。 Intermediate:中性胎,位于干胎和之间的轮胎,中性胎比干胎拥有更多的凹槽,比雨胎拥有更大的接地面积。它在赛道潮湿或者下小雨时使用。 Wet-weather tyres:雨胎,赛车在雨天使用的轮胎,拥有高排水性能,防止在车轮和的地面形成水膜,保证轮胎贴住地面。 Nose:车鼻,又称“鼻翼”。F1赛车的前半部分,为了安全要求,必须满足正面和侧面撞击测试。鼻锥同时具有在撞击中保护单体壳的功能。 On-board camera:,位于车身上的迷你电视摄像头,它可以被装在赛车的气箱、后视镜以及前后翼上,在练习、排位和正赛中提供实时的动态画面。 Petrol:燃油,只有超级无铅汽油才能用于F1,虽然它和能在普通加油站得到的98号无铅汽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但是F1燃油中加入了添加剂,以确保更快和更好的燃烧。另外,它还比普通的商业汽油轻。每一支车队允许自由选择燃油供应商,他必须在赛季开始前向FIA提交使用的燃油样品,以供测试。 Rear light:尾灯,用于减少追尾危险的安全设备。当赛车使用雨胎时,尾灯必须持续点亮。尾灯由30个组成,尺寸不得小于6x6厘米,要求安装在距离车底参考面35厘米以上的位置。 Rear wing:尾翼,也叫后掠翼,主要为后轴创造下压力,尾翼的设置必须适应赛道,翼片越陡,下压力越大。尾翼的设置和表面的角度可以进行进一步改进,这种改进是赛车设置的一部分。 赛事组织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法语词),简写为FIA,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国际汽联主要负责制定F1的技术规则和运动规则。FIA始建于1904年,现任主席是(Jean Todt)来自法国。 Formula 1 Commission:F1委员会,F1委员会由来自各支车队的代表、比赛组织者、引擎制造商、赞助商、轮台商和FIA组成。 F1委员会的任务是决定是否需要修改规则,提出修改建议的是FIA技术委员会。 Formula One Administration (FOA):F1管理公司是一个负责管理F1经济事务(广告权、奖金和市场等等)的组织。FOA现役的领导人是伯尼-(Bernie Ecclestone),来自英国。FOA发展自FOCA,FOCA是一个1971年建立的制造商联盟。 Concorde Agreement:协和协议,这个协议详细说明了车队和FIA的权利和义务。 Grand Prix Drivers& Association:简称(GPDA),大奖赛车手协会,协会代表F1车手的利益,当前GPDA的主席是马克·韦伯。 比赛 Grand prix:(复数Grands Prix),法语词,简称“GP”,意为“大奖赛”。如“Chinese Grand Prix”就是“中国大奖赛”。除此之外,“GP”还有“车队”的意思,一般作为有些车队名称的后缀,如“梅赛德斯车队”即为“Mercedes GP”。 Free practice:自由练习,在大奖赛之前举行的试车,共有三次。车队的练习成绩将被官方记录下来,但是对发车位置和比赛结果没有任何影响。车队利用这个机会对赛车进行实地调校,并选择出正确的轮胎,自由练习的圈数不受限制。 Jump start:抢跑,也叫偷跑,指车手的赛车在所有信号灯熄灭前开始移动。这种行为是通过埋设在发车线下的传感器发现的。一般来说,抢跑会受到通过维修区的处罚。 Penalties:处罚,对违法F1规则的车手执行的处罚可以从警告到终身禁赛。其他的处罚还包括罚款、暂停一两场比赛和扣除积分。如果车手在中违反运动精神,或者违反技术规则,赛事专员可以取消他的所有的排位成绩。 Pole position:杆位,正赛时发车的第一个车位,它给予排位赛中最快的车手。 :排位赛,决定正赛发车顺位的比赛制度,F1采用的是三阶段排位制。 Race stop:比赛中止,如果极端的天气情况威胁到比赛的安全(例如大雨)、或者一辆出事的赛车将赛道堵死,赛会将出示红旗,表示比赛中断或提前结束。 Time penalty:时间处罚,这是比赛过程中,对车手违规行为执行的处罚,一旦车手收到赛后的处罚指令,车手必须在三圈之内驶过维修站接受处罚(分为驾驶通过维修站和罚停10秒两种),车手在站内不允许加油和更换轮胎。如果处罚在最后5圈内执行,则处罚改为增加25秒。 Speed limiter:速度限制,F1赛车进入维修站之后的巡航控制,车手通过按动方向盘上的限速按钮来激活,这样赛车的速度便会被自动控制在维修站的限速范围之内。 Starting line-up:发车排列。F1发车每排有两辆赛车,一辆略微靠后一些,同一列前后两辆赛车之间的垂直距离为8米。 Starting number:车号。每一位车手的赛车都编有起跑顺序号码,号码的尺寸和在赛车上的标注位置,是由FIA制定的,号码在赛季开始前便分配完毕。上个赛季的冠军车手的赛车编号为1号,他的队友为2号,如果上个赛季的冠军车手不参加新赛季的比赛,那么1号将被省略掉,并由0号来代替。另外,F1的编号中没有13。 Lollipop:俗称棒棒糖,其实是一块指示牌。一面写着“Go”,另一面写着“Brake的信号棒。当赛车进站时,一位站在赛车的前方,用信号棒告诉车手,何时需要刹车,何时需要挂挡起步。 F1赛场换胎:时最关键的团队合作就是中途进站换胎(Pit Stop)时的效率。在Pit Stop浪费一秒钟,就可能对比赛的胜负有关键的影响。而比赛时工作人员熟练的动作都来自平时的练习,车队通常会利用星期四下午和星期天的早上来练习Pit Stop。Pit stop是危险的工作,所以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须穿防火服,并且要戴安全帽来降低风险。这些工作人员在车队中都还有另外的正职,例如技师、卡车司机、备用品管理员等,而加油换胎只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赛车每一次停站,从工作人员的分工便可看出其合作的精密程度:12位技师负责换轮胎(每一轮三位,一位负责拿拆、锁螺丝,一位负责拆旧轮胎,一位负责装上新轮胎);一位负责操作前千斤顶;一位负责操作后千斤顶;一位负责在赛车前鼻翼受损必须更换时操作特别千斤顶;一位负责检查引擎气门的气动回复装置所需的高压力瓶,必要时必须补充高压空气;一位负责持加油枪,这通常由车队中最强壮的技师担任;一位被称为“棒棒糖先生”,负责持写有“Brakes”(刹车)和“Gear”(入挡)的指示板,当牌子举起,即表示赛车可以离开维修区了。而他也是这22人中惟一配备话的,一位负责擦拭车手安全帽。 赛道硬件设施 Gravel Trap:沙石缓冲区,赛道的安全缓冲区域,它能让冲出赛道的赛车快速降低速度。 Crash barrier:撞击护栏,的安全设施,一般在没有空间设置缓冲区的位置采用,多用于街道赛。 Chicanes:减速弯,赛道设计用于打破长直道的收紧弯道。减速弯强迫车手降低速度。 Hairpin:,180度的回头弯,最著名的发夹弯是的the Grand Hotel hairpin Medical car:医疗车,医疗车由比赛医师负责,像一样,在每一场比赛的练习、排位和正赛时,它必须始终在维修站出口处待命。 Medical Center:医疗中心,每一条F1比赛和测试赛道,必须具备一个艺术级的、由富有经验的医生组成的紧急服务设施。一架救援直升机必须一直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行动,如果不能保证这些,比如出现大雾或大雨,比赛将不能进行。 Kerbs:路肩,赛道弯道上突起的镶边石,由于车手在驶过路肩时必须降低速度,因此它是提供额外安全保护的设施。但有时,轧路肩能获得更好的入弯角度和出弯速度。 Pit lane:维修站通道,位于维修站的正前方,在比赛过程中,赛车进站将在这里完成。从2004年开始,维修站的限速从80公里提高到100公里/小时,这是为了给车队提供更具弹性的进站策略。但是在有些赛道维修站通道特别狭窄,像摩纳哥和马格尼库斯,进站速度被降低了。 Run-off zone:缓冲区,缓冲区主要在高速弯道设置,它需要在不让赛车翻车的情况下,尽量将速度降下来,所以沙石缓冲区越宽越好,由于沙石降低了赛车的速度,因此也降低了赛车撞击轮胎墙的能量。而沥青缓冲区则旨在保留车手对赛车更多的控制能力。 Safety car:安全车,在时,安全车领着赛车绕场一周。同时,安全车也在发生事故或者下雨的时候出动,用于控制整个队伍的速度,带领赛车行进以免发生进一步的事故。安全车从1992年开始使用。 Tyre stack:轮胎墙,赛道强制配备的设备,始于1981年。轮胎墙由两到六排常规的轮胎用螺栓扣在一起组成,并由橡胶带绑在一起,这样以最好的吸收撞击能量。 车队 :制造商,也称”车队”。任何试图进入F1的制造商,必须向FIA证明他们具备设计和制造赛车底盘的能力。所有车队同时需要证明他们拥有足够的技术和经济资源参与全年的比赛。除了因为非常特殊的情况外,任何一个制造商必须参加全年的比赛。
f1赛车北京时间日消息,国际汽联宣布了2014赛季F1的规则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在围场内被广泛使用的阶梯式鼻翼将被全面禁止。 禁止原因 阶梯式鼻翼首次出现在F1赛场上是在上个赛季中,车队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确保底盘的高度能够达到标准,一方面又降低了鼻翼的高度,减少赛车的空气阻力。但是这样做的最大恶果就是带来了“F1历史上最丑的赛车”,受到了车迷和媒体的广泛批评。国际汽联谋划在本赛季中禁止使用阶梯式鼻翼,但是最终没有能够实现。 规则目的 国际汽联试图通过新的规则“隐藏”这项难看的设计——他们允许车队在车身的表面和前鼻翼之间可安装一块板,来遮掩阶梯式鼻翼。但是这并没有得到F1车队的一致认同,很多车队认为这块板根本达不到预想的结果,最终阶梯式鼻翼在围场之内依然是大行其道。 官方声明 但是这项设计“寿终正寝”,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会议上做出了在2014赛季中全面禁止阶梯式鼻翼的决定。国际汽联随后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这样表示道:“对于F1赛车的检查将确认一点,那就是在前翼后面的底盘上不允许有任何阶梯式的设计。这项技术规则的改变同时还将确保一点,那就是鼻翼的高度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这主要是因为安全方面的理由,这是我们一直致力的目标。”补充关于涡轮增压的争议。众所周知,禁止使用(1977被引进,1988年全面禁止),原因:1.马力过大。涡轮增压技术(尾气排放做功—带动空气压缩器—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效率有些可高达60%增幅)的出现,使整个比赛变得更具有竞争性和观赏性,但是过大的马力/功率输出使用驾驶员更容易疲劳从而车祸频发。2.下降过快。在F1方程式的比赛场上发动机寿命经常是冲过终点线就,涡轮增压技术会直接降低发动机寿命(燃烧室因为吸入增压空气使汽油燃烧的更充分,但是过大的燃烧爆炸力会剥夺发动机气缸寿命),赛场上一辆F1赛车引擎发生故障很容易就引发连环车祸。历史:1977年F1一级方程式赛车涡轮增压的引用原因1.涡轮增压技术有效的改变了关于大车队和小车队之间的技术差距。当时的一些小车队在发动机引擎功率技术方面无法与大车队比肩,但是涡轮增压技术有效的改变了这一现象。当时一些小车队因为自然吸气引擎功率不能与大车队的自然吸气引擎媲美,于是便引进了此项技术。2.涡轮增压技术简单,价格便宜,运行稳定。涡轮增压技术更多的被应用在高速跑车/赛车/轿车的原因是因为涡轮增压的效率与尾气排放的稳定性成正比(F1比赛场地非常平坦,发动机一般都能处在高速运转状态,尾气排放稳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不引用这项技术的原因(路况相对糟糕的路面上,尾气因为发动机做功不够平缓很容易产生变化,从而减低效率)。
2014年的一级方程式,作为汽车行业顶尖技术的体育竞技,为了适应全球能源危机的大环境,也为了开辟一个汽车行业的新能源时代,对比赛规则作出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改变。
组织措施方面
1.恢复季中测试车队被允许进行4轮季中测试。2.最多使用5个动力单元每位车手整个赛季只能使用5个动力单元(旧规则为8个),使用任何额外的完整动力单元将导致车手必须从维修区开始比赛;任何更换超出允许的5个动力单元之外的单一部件,例如、电机发电组或能量储存器,将被罚10个发车位。车手必须连续6场比赛使用同一个变速箱,多于现在的5场比赛。3.车手扣分制度正式实施每位车手现在就如同我们普通驾驶员一样,在每个人的上有都12个积分,如果车手累积扣分超过12分,将被禁赛一场。扣分将记在车手驾照上,为期12个月。车手由于违反规则所扣除的分数从1分到3分,具体将根据违规情节的严重性而定,与此同时,新规则严格要求车手在离开赛道获得优势之后立即将位置交还给对手,从而避免类似于今年大奖赛上直到带领下才把位置让给塞尔吉奥-佩雷兹的争议再次出现。4.维修区限速重新修订旧规定中,维修区限速为自由练习阶段60公里/小时、和正赛100公里/小时(墨尔本、摩纳哥和新加坡整个赛事期间60公里/小时),新规则将维修区限速统一调整为整个赛事期间80公里/小时(墨尔本、摩纳哥和新加坡维持赛事期间60公里/小时不变)。该调整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大部分比赛中的事故都是由于限速太高而引起,此外车手在比赛前几乎没有机会练习在1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进站。5.节约资源进一步减少风洞测试和CFD(计算流体力学)工作时间以便降低成本;可能允许两支车队共同一个风洞。6.安全措施现在要求所有围绕赛车工作的车队人员在比赛中进站期间被要求戴上头盔。7.动力单元冻结任何(引擎)制造商在年认证期不允许认证超过一个以上的动力单元。已经认证的动力单元在安装、可靠性和节约开支的原因下能够继续被调整。
技术措施方面
1.发动机由原来自然吸气的2.4升改变为1.6升V6。不得不说,这是此次F1规则改变最大的一项,自1988年被禁止应用在F1赛事后,F1就一直只能采用。此次规则的修改,是因为世界能源渐渐枯萎,涡轮增压技术在此时就凸显出其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了。2.混合动力系统新的能量回收系统KER-K将会代替旧的系统。KERS系统将能量汇集到后轴上每圈只能持续6.67秒,而KER-K系统可以持续33.3秒,存储的能量会成十倍地增加,并且转换输出更大的功率。最高升压值将从60千瓦加大到120千瓦。而这些能量无需像此前那样只留出一部分传导到后轴上,而是可以利用吸入的空气压缩到上形成废气喷射流。3.油耗由于新赛车得到混合动力的支持,以及要采用更小型、更省油的1.6升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因此其油耗也会有所降低。新F1规则中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燃油目标。每场比赛还是仅提供可供跑100公里的燃油。因此,发动机必须将提升大约30%。4.冷却方式为使吸入的空气达到一个较低的温度,赛车必须安装一个所谓的中间冷却器(Intercooler)。这种得有一个差不多跟整个侧箱一样大的尺寸。而加大了的混合动力元件也必须加以冷却。相反,缩小了的发动机本身则不会再散发出这么多的热量。尽管如此,车身可能还是会稍稍扩大一些。5.空气动力学性能下部的尾翼部件(Beamwing)被禁止使用,前翼从1.80米宽减少到了1.65米宽,车辆的前端距离地面由55公分下降到18.5公分。6.排气装置旧V8发动机配置的还是两个,新的V6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管必须通到车身中部尾翼下方,并且向上弯曲呈5度角。7.安全保护旧改为静态负荷推离试验和挤压试验。为了保证侧面碰撞结构在倾斜角度的撞击中始终起到保护作用,侧面碰撞保护结构将成为(赛车)制造过程中的一项标准程序,并被统一安装在赛车上。并且为了保证两侧边缘、车手头部位置足够坚硬,静态负荷试验时产生的偏斜值从20毫米减小到5毫米。8.轮胎轮胎直径会保持不变,后轮胎宽度增加2公分。9.变速箱由一款新的八速代替原来七速手动变速箱。并且规定最高转速从18000转/分下降到15000转/分。
F1将开发一个视频APP,以增加在线内容的收入。F1每年的收入,高达5亿美元左右。伯尼从1995年开始掌握,他表示未来电视转播依旧是“骨干”,但希望新的APP能帮助增加收入。尚不清楚新APP的具体内容形式,初步预计会结合免费和收费的内容。领队日在一次马德里的会上曾表示,现在F1,与那些没有兴趣看完90分钟比赛的人群没有任何对接。新APP预计最早能在6月上线。
F1赛车与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