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女孩夜晚睡不安老晚上睡觉老是动来动去去,还说头晕如果跑步还会恶心,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该怎么办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相信自从女孩出生之后,父母们每天魂牵梦绕的就是怎样让她成为最出色、最幸福、最完美……最了不起的女孩,那么,女孩子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体会到最大的幸福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父母们首先要知道女孩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父母们也许会把自己的女孩当成是上天的恩赐,疼着她、爱着她、教育着她,让她成为最优秀的女孩。长大之后,她能有一个既轻松又赚钱的工作,能够找到一个宠她爱她的好男人,能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但是,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女孩能不能成为幸福的人,取决于她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可以说,父母是女孩最直接、最贴心的老师。无疑,能不能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女孩,父母是关键。
我们这里所说的了不起的女孩,是指具有良好的素质、非常的魅力,能够吸引和影响自己周围的人,既可以让自己获得幸福,同时又能够给别人带来幸福的“福星”。尤其是当她长大成人,组建家庭后,她又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母亲,并且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儿女。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不但能够影响一个家族,还能够影响一个民族!可以说,女孩的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根本,教育好女孩就等于教育好了整个民族!
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水,柔软,无形,质地清洁,却又可以滴水穿石;土,厚重,混沌,包容万千,却容易干裂风化。但是水和泥的结合却使得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同样,女人一直以来也是美的化身,温柔,善变,却又脆弱,但是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耐性和韧性;男人一直是力量的代表,粗犷,阳刚,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是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有了人类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繁荣。
对于女孩来说也是这样,女孩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长大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她和男孩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她们秉承了母亲作为女人的那一份特质,柔弱,渴望被关注,注重与人的关系,爱美、敏感、胆小、容易生气和嫉妒,等等。
在女孩的世界里,她们和糖果、香水、漂亮的饰品,以及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息息相关。女孩敏感,她们很注重与周围所有人之间的关系;女孩胆小,她们经常会被男孩子欺负,即使是比她们小的弟弟都敢毫无畏惧地欺负她们;女孩缺少主见,是穿绿色的裙子还是穿红色的裙子,很多时候都要妈妈来决定;女孩爱美,总是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买了新衣服就赶快穿在身上;女孩喜欢攀比,看见别的女孩有什么漂亮的衣服就会让父母给自己也买一件;女孩具有很多天赋,但父母稍不留神,她们的天赋就有可能泯灭……
因此,父母要走进女孩的内心世界,了解她的成长规律,在女儿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案,使自己的小公主变得坚强、勇敢、有主见起来,把小公主的天赋激发出来。
首先,父母要走进女孩的内心世界
一位著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不了解孩子就没有办法教育孩子。”的确,要想教育好女孩,做父母的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女孩。
第一,女孩是温和的。大多数女孩天性温和,不喜欢攻击性强的游戏,而且活动范围比较小,喜欢沉溺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但时代要求女孩具备积极进取、竞争、探险的精神,因此父母对女孩的教育应更加多元化,可有意识地将女孩带入更具挑战性的游戏中去,锻炼女孩的能力。前提是,她可以接受这么做。
第二,女孩都很感性。女孩更倾向感性化发展,而相应的,缺乏理性思维。比如,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女孩总是偏向文科学得好,而理科则不如男孩得心应手。但是,一个理性思维不够好的女孩往往有着非常好的感性思维。因此,父母应该更多地发展女孩的长处,着重培养女孩的感性思维,比如,想象力的培养等,让女孩在她所擅长的方面有所建树,会对今后的发展更有利。
第三,女孩都渴望交流。女孩更喜欢交流,因为女孩大脑左半球神经末梢的发育早于男孩,她们往往很早就学会了说话、书写、造句,有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女孩可以更畅通地与人交流。所以我们发现,女孩们更注重发展友谊,对他人更感兴趣。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还在襁褓中的女孩就喜欢跟爸爸妈妈沟通,安抚使女孩更爱笑。先交流后行动是一般女孩的习惯方式,父母应该多鼓励女孩与人交往。
其次,父母要让女孩既有智商,更有情商
得知自己肚子里怀着的是女孩的时候,父母们就在憧憬:我们要每天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给她买很多的洋娃娃,教她弹琴、跳舞……
经历了繁忙、吵闹的婴幼儿阶段,满足了女孩的物质需求后,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父母们却犯难了:究竟该怎样培养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女孩?
一项研究显示:衡量女孩在学校或其他集体生活里的表现的标准,不仅要看女孩积累了多少知识,还要看其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状况。譬如,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好奇心,是否知道体察别人的情绪,并能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当行为的冲动——这些都是智商和情商的基本构成因素。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孩是一个成绩优异的才女,这就要求父母要从小培养女孩的学习兴趣,教会女孩善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各种方法激发女孩的学习动力,并帮助女孩找到最适合她的学习方法。
父母还要让女孩拥有较高水平的情商,将有助于女孩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力的发挥、自控力的增强,它是决定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
最后,培养了不起的女孩,父母要做好榜样
全国妇联做过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调查报告说,80%以上的儿童认为,家庭成员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母亲或父亲,其中认为母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占43.1%,认为父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占37.6%。
调查要求儿童填写自己最崇拜的三个人,统计结果是:中小学生最崇拜的人首先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演艺明星/艺术大师”,再次是“其他亲属”。
可见,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女孩最好的榜样。
一般来说,在一个家庭里,母亲是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她的情绪、态度、处事方式、审美情趣等,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自己的女儿。
母亲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高,女儿就更易养成乐观、开朗的个性,并与母亲更亲近;母亲勇敢、坚强,女儿也会成为一个积极进取、不惧苦难的人;母亲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往往会在长大成人的女儿身上重现……
而父亲虽然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但是,他的每一句话,对女儿来说都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正确的象征。
父亲对女孩是否积极评价,决定她是自信还是自卑;父亲的鼓励对女儿的激励作用,要远远高于母亲的鼓励;父女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女孩幸福感的强弱……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时刻做女儿最好的榜样,给予女儿正面、积极的引导;父亲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给予女儿更多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以及更多的关爱!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女孩是妈妈的影子,有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父亲是决定女孩未来生活的人,父亲的教育态度如何,影响并塑造着女儿的一生!
总之,女孩美丽如玉,但也娇贵易碎,因为她心思细敏。培养女孩,任何细节都不容忽视。要想让我们的女儿成长为最优秀的女孩,父母必须不断地提高教育的技巧,改善教育的不良观念,从教育中来,到教育中去。当教育做到了完美极致,女孩的成长才可能达到完美极致。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女孩的教育则更需要父母多加重视和关注。性别给了女孩巨大的优势,然而一旦放松或放任,女孩就会出现许多令父母头疼的问题,比如自卑、依赖性强、软弱、逃避责任等。正是家长的宠溺和教育的缺失,让女孩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因此,父母不要奢望把女儿教育得多听话、多乖巧、多温顺,而应根据她们的天性,给予她们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父母们小心翼翼地爱护着女孩,却很少有人知道,父母在女孩的人生中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还是母亲就一定要是慈母,而父亲就一定要是严父呢?不要在你的女孩面前戴面具,你所扮演的角色,是由心演绎、由爱而生的,包含了父母对女孩最深的情意。
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都说女孩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妈妈是跟女孩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妈妈的一举一动都是女孩模仿的对象。当女孩调皮地穿上妈妈的高跟鞋,用妈妈的口红把自己画成小花脸,试穿妈妈的漂亮衣服,学着妈妈照镜子……母女之间不仅是血缘关系,妈妈和女孩可以是一生的牵连,她们相辅相成,是彼此人生道路上最密切的同伴。
有研究表明,女孩在7岁之前会十分依赖妈妈,她们与妈妈关系最好;7~10岁之间,女孩更乐意模仿爸爸,更愿意与更有权威的爸爸交流。但当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因为妈妈的“贴心”,女孩与妈妈的关系在一点点地升温。
特别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妈妈对女孩的贴心程度更是在一点点地增加,青春期的女孩情绪很不稳定,她们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但她们的情绪常常表达给最关心和最了解她们的妈妈。而这时,妈妈虽然不能使女儿在短时间内心情变好,但贴心妈妈的容忍往往阻止了女儿坏脾气的蔓延。所以,当女孩的青春期稳定之后,她会因为体会到妈妈的苦心,而与妈妈更加亲近。
当女孩的青春期来临,她就要经历荷尔蒙循环的周期,这使得女孩以新的方式去面对世界。荷尔蒙的循环使得女孩的情绪像波浪一样起伏不断,且变化无常——当波浪上升的时候(雌性激素水平比较高),女孩感觉良好,身边的一切都会让她快乐,女孩也像甜蜜的糖果一样讨人喜欢;而波浪下降时,女孩的世界就会阴云密布、缺憾重重,女孩也会无精打采、烦恼和沮丧。这种变化是正常的。
第一次经历月经的女孩可能会觉得惊慌失措,甚至产生羞耻感,这时候,妈妈是女孩最有效的安慰剂。妈妈的安慰可以使女孩从惊恐中走出来,甚至可以鼓励女孩在今后的许多年中同自己的坏情绪作斗争。
作为妈妈,更要深知自己为女孩带来的影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经验和关爱培育出完美的女儿。
首先,高尚的妈妈是女孩的榜样。好的品德是妈妈送给女孩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妈妈是否孝敬老人、是否有同情心、是否有爱心,女孩都是最先受到感染的,并且在模仿着妈妈的行为。有一个故事流传深远:
在一户中等收入的人家里,住着姥姥、爸爸、妈妈和女孩四口人。小女孩总是很好奇,为什么大家都能在屋子里睡,而姥姥只能睡在阳台上,而且平时都不能进屋;为什么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桌前,而姥姥只能坐在小板凳上独自吃饭;为什么妈妈总是把好菜好饭留给自己,却把残羹冷炙扔给姥姥。
有一天家里吃鱼,而姥姥只能吃鱼头和鱼尾。小女孩突然做了一件惊人的事:她把姥姥吃剩的鱼头和鱼刺收了起来。当妈妈诧异地问她时,女孩笑着说:“我要留下,等妈妈老了给妈妈吃。”
如果妈妈没有给女孩做好榜样,当你老的时候,埋怨女孩对你不孝顺的那一刻,女孩很可能振振有词地说:“你当初也是这么对待姥姥的呀!”到那时,你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女孩那颗正直善良的心。
其次,要做一个理性坚强的妈妈。在生活中,很多妈妈喜欢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想以此来博取女孩的爱与同情。但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柔弱的妈妈带给女孩的影响是消极的。人们本能地希望与强者为伍,这不仅可以增强安全感,也是积极向上的体现。女孩富有同情心,她也许会去同情弱者,但绝对不会喜欢弱者。长期被妈妈灌输诸如“你爸爸对不起妈妈,我们吵架都是你爸爸在欺负妈妈”“我委屈自己都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的受害者形象,女孩会对妈妈失去信心,敏感的女孩甚至会疏远妈妈,而自身也会陷入自卑和自责之中。
做妈妈确实会为女孩牺牲很多,但这些牢骚可以等女孩长大后,再一一向她诉说。懂事后的女孩会明白妈妈的辛酸和难处,也会认为妈妈一路走来非常坚强,从而更敬重坚强的妈妈。
再次,不要做唠唠叨叨的妈妈。爱唠叨、爱抱怨是很多女人的习惯,很多女人做了妈妈之后,变得更爱唠叨了。
“你吃了早饭没?不吃早饭可不行,你得先吃了再走。不吃也得带走!什么?去学校吃?学校的哪有家里做的卫生,你还是先吃了再上学吧,我看还来得及,你多跑两步……”
“你怎么还在上网啊,该学习了!老师都说你不够努力,你看看你,都这么晚了还在上网,以后怎么考大学、找工作?我还想送你出国留学,我辛辛苦苦的是为了谁啊!”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都是为了你好,难道我能害你吗?你居然还跟我对着干,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不听话的女儿。叫你穿红色的那件衣服你非穿格子的,那件衣服本来我就不想给你买;让你别借给同桌钱,你非借,这都5天了还没还钱;吃饭也这不吃那不吃的……”
这些犹如《大话西游》里唐僧念经的桥段,经常在生活中上演,甚至有些妈妈自己都承认:“当了妈妈之后太担心女儿,突然就变得唠叨了。”
有资料显示,母女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妈妈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是否爱唠叨?每个女孩都不喜欢听妈妈整天唠唠叨叨,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最经常说的就是:“你烦不烦啊?”而且妈妈抱怨得越多,女孩就越听不进去,那么妈妈就用更多的唠叨来迫使女孩听进去自己的话。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的发生。
而且女孩深受妈妈影响,有这样妈妈的女孩也会染上唠叨的毛病,有的时候爸爸会说:“你妈妈是个大唠叨,你是个小唠叨!”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妈妈首先要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麻烦和难题。减少对生活和女孩的抱怨,换个角度去看待女孩的缺点,那么她的生活就会多一缕阳光。
最后,妈妈要做家庭的纽带。“女孩天生跟妈亲”,这是女孩成长中固有的情结。而相反,女孩对于父亲就会显得相对疏远。因为父亲忙于事业,跟女孩接触的时间没有妈妈多,很多女孩与父亲的沟通都存在着困扰与阻碍。这个时候,妈妈就要承担起家庭纽带的作用,你的态度决定着父女关系的好坏。
如果妈妈总是埋怨爸爸:“一点儿都不关心我们母女,总是忙着上班。”那么,女孩就会认为爸爸不喜欢自己,因而冷淡、疏远爸爸。
如果妈妈一直对女孩说:“爸爸虽然工作忙,不过他还很惦记咱们俩,你睡着后总问我你的事情,听说你要去参加歌唱比赛,还一直夸你唱歌很好听呢!”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即使女孩与爸爸缺少交流,心里也还是爱着爸爸的,并且会体谅爸爸的工作。
另外,当爸爸与女孩发生矛盾时,妈妈更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当好“纽带”,这样才能保证家庭的和谐与快乐。
因此,女孩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按部就班地像妈妈一样:成长——求学——恋爱——工作——结婚——生子。妈妈要向女孩讲述自己的生命历程,用自己的经验来避免女儿走弯路,发挥女性细腻的性格优势,全方位地考虑女孩生命中的所有可能性,提前给女孩打预防针。
妈妈是女孩的第一任老师
应该说,母亲对女孩影响最大,对女孩的成长教育也最重视。有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人,不管是她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的性格,80%继承于母亲。因为母亲和女孩相处时间最长,对女孩影响最大,尤其是在女孩年幼时的性格塑造过程当中。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做妈妈的最容易宠爱孩子,她们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家务,甚至连孩子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她们也一手包揽。在这样的环境里,女儿真的像公主那样娇贵,一旦妈妈不在或者不能在她身边像“仆人”一般照顾她,“小公主”就会因为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变得十分痛苦。所以,明智的妈妈会让女孩做个既有高雅气质,又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小公主。
妈妈要给女儿作出好榜样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长得真像你的妈妈!”“你的言行跟你妈妈一模一样!”“你像你的妈妈一样优秀!”……
的确,在女孩心目中,妈妈是伟大的,妈妈就是她的偶像。
因此,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她就会模仿妈妈的言行。妈妈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会影响着女孩,妈妈乐观,女孩也会乐观地对待她身边的一切事情,妈妈总是抱怨生活,女孩的生活也会充满抱怨……
在某种意义上说,妈妈决定着女孩将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做妈妈的一定要切记自己在女儿心目中的偶像身份,并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偶像角色。请记住:你若想让女儿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妈妈的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
女孩最不愿意被父母“冷落”,尤其是被妈妈冷落。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代替其在精神上的满足,而相比物质,女孩更需要的是妈妈对她的关注。
妈妈该如何给予女孩积极的关注呢,具体该怎么做?
(1)关注女儿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关注重点是女孩的营养、运动和睡眠。这三项基本要素是儿童体格和大脑发育的硬件基础。儿童每天都要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同时要保持营养素的平衡。而儿童运动和睡眠的不足,更是不可忽视的。儿童如果营养、运动和睡眠不足,不但会影响其体格、智力发育,也会影响其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因此,应该关注女孩的日常生活,使她有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运动和平衡的营养。
(2)重视女孩的需要。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有自然的需要,包括玩耍、结交玩伴和学习。
(3)经常聆听女孩的倾诉。力争准确理解并表述出对她的感受,使女孩感到她在父母心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而在聆听的过程中,女孩也会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关注。
(4)重视社会能力的培养。从幼年开始,就要为女孩提供机会,与别的女孩一起玩乐。学会交朋友,并能维持友谊,对女孩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良好的经历。父母要帮助女孩学会建立和培育友谊。学会与伙伴建立友谊是儿童早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儿童各种能力的成长有长远的影响。此外,从幼年开始,培养女孩的责任心、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自强的性格也是在培养社会能力中应该注重的。
对女儿来说,父爱如山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对于女孩而言,父亲的爱可以如“山”一般厚重、踏实,也可以如“山”一般威严。
密西根大学在 l 年中,针对数百家庭的 100 项家庭调查表明,爸爸的关爱(更为准确的定义是爸爸对女儿生活的良性介入)对于女儿的智力发展、情感形成以及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种影响波及女儿成年后的行为、情感稳定性及精神健康。也就是说,爸爸手中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左右着女儿的人格、心理及行为过失。
一个17岁的少年犯在牢狱里流下悔恨的泪水,她因为参与贩毒而被抓。在问到她的父亲的时候,她情绪非常激动,她吼叫着说她没有父亲。后来她情绪平定下来,说:“从我懂事起,就知道父亲是个粗暴的人。他只知道打我和母亲,我跟母亲整天生活在泪水和恐惧之中。到我6岁那年,他彻底抛弃了我和母亲,跟一个坏女人走了,临走还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了,剩下我跟母亲艰难地生活。”
然后,女孩又恶狠狠地说:“从此以后,我就恨男人,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如果我再见到他,我一定杀了他!”
而几乎与这个女孩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另一个女孩却与她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个在舞蹈大赛上得了一等奖的女舞蹈演员,含着泪水说:“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和妈妈,尤其是我的爸爸,他为我能有今天的成绩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每次我练舞练得浑身是伤,妈妈心疼我让我放弃,爸爸却每次都鼓励我坚持下去。爸爸给了我坚强的毅力。正是爸爸这种不断的鼓励才让我有了今天,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感谢我的爸爸!”
所以,光是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父亲以一个男性所特有的刚毅和坚强能给女儿母亲所不能给予的影响。正如这位父亲让女儿拥有了坚强的毅力,相信这会让女儿受益终生。
一个父亲如果不能尽到作为父亲应尽的责任,给女儿带来坏的影响,可能就如前面那个贩毒的父亲一般,给女儿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使女儿的心理彻底扭曲,害了女儿的一生。
父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责任感的优秀父亲能为女儿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引导和支持。这绵绵的父爱,就如同肥沃的养料一样提供给自己的女儿,使女儿从一棵小小的树苗一直生长成可与父亲比高的参天大树。
具体来讲,父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对女儿产生影响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父亲要时刻关爱和鼓励女孩。妈妈大多是从生活层面影响女孩,而父亲却会对女孩的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拥有一位善于对女孩表达爱的父亲,女孩会经常受到父亲的关爱和鼓励,从而变得自信、乐观,做事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反之,如果女孩总是察觉不到父亲的关心,就会敏感地认为父亲不爱自己而变得自卑、悲观,甚至在以后与异性的交往中,也会变得沉默寡言或一味讨好对方。
(2)父亲要给女孩安全感。加拿大的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少女时期获得父亲的爱与支持的女孩,有较好的感情与性心理发展,成人后处理与异性亲密关系的能力较强。而如果父亲让女孩感到威胁、疏远、不关心,会使女儿失去安全感,也会影响女孩的人格发展。
(3)别让女孩的发育提前。美国和新西兰心理专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父女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女孩青春期发育,即促使女孩提前到达青春期,或者延迟女孩跨入青春期的门槛。有关专家调查了美国 173 位女孩及她们的家庭,结果显示,与父亲关系特别好的女孩青春期发育迟于那些与父亲关系一般或不太好的女孩。女孩青春期发育的提前是父亲对女儿关心程度不够的一种反馈。要想自己的女儿健康成长,作为父亲更应该学会和懂得如何与女儿相处。
(4)父亲要为女孩今后找男朋友做一个好模板。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表明,世界上众多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女婿和丈夫如出一辙!这是因为有 65 %的女儿在成年后会按照父亲的模式选择男友及丈夫。
  另外,还有一部分父亲会认为自己的女婿很“讨厌”。这是因为,另有 15 %的女儿成年后会选择和父亲类型截然相反的男人做丈夫。究其原因,可能是父亲的形象太令她们失望。
(5)父亲要帮助女孩提升品位。有 43 %的女儿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艺术天赋,超过1/4 的女孩成年后认为自己对于着装的品位来源于父亲。调查发现,一部分女孩喜欢爸爸为她们的着装出谋划策。 53 %的女孩成年后回忆,她们从父亲那里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在历史、自然科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女孩通常不感兴趣的学科方面。
(6)父亲要经常带女孩一起玩。女孩的运动能力与男孩同样重要。有一半运动能力较强的女孩是经常和父亲一起游戏的。她们的父亲像对待男孩一样和女儿一起游戏和运动。相对于妈妈,父亲所选择的游戏和运动通常更具有竞争性,女孩从中获得的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有竞争意识和开朗的性格。在与父亲游戏玩耍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女孩更健康。
培养完美女孩,先做优秀父亲
关于父亲和女儿,中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在佛前守候的精灵,因为喜欢一个男子,几百年来三次投胎人间都不能得到男子的爱。
流着泪的精灵向佛祈求,佛说:“你已经无法脱离红尘,佛只能给你最后一样东西了。你要什么?”
精灵闪动着泪光,对佛说:“我什么也不要,我只要他爱我,永远地爱我。”
佛不语,挥了挥衣袖。
这一次,佛将精灵化做了一个女婴。那个心爱的男人把她抱入怀里,温柔地吻了吻她带泪的眼睛。她变成了那个男人的女儿,被他疼爱一生一世……女儿就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是父亲在玫瑰花园结识的美丽女子。所以每个父亲在迎接女儿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柔情涌动的感觉,每次看到女儿的样子都会觉得似曾相识。
可是,当一个父亲如此满心柔情地爱着自己的女儿、恨不得将所有的爱都给女儿时,却越来越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来疼爱他那日渐长大的宝贝。在日常生活中,“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女儿大了自然就会跟爸爸疏远”之类人们默认的家庭法则也让做父亲的变得无所适从。“女儿只爱黏她妈妈。我去抱她,她会不乐意,甚至还会哇哇大哭,这让我很难受。我多想亲近亲近她,可她好像跟我很疏远。”
“我想跟她进行深入沟通,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不知道该对她说什么,怎么说。我突然变得心虚起来,怕我说的话,不合时宜,进不了女儿的心里去。”
“我希望女儿能像小时候那样坐在我的怀里撒娇。我用胡子扎她粉嫩的脸,把她扛在肩膀上,逗得她咯咯地笑。可女儿不知从何时起,好像并不喜欢跟我在一起了,而是天天跟她妈妈嘀嘀咕咕。”
的确如此,因为同性的关系,女儿跟母亲往往在行为和举动上显得更为亲密。这也是很多传统家庭普遍认为女儿应该由母亲带的原因,很多父亲也由此被“剥夺”了对女儿教育的权利。
其实,这种传统的观念是不合理的。家庭应该是一个整体,孩子只有受到父母共同的关注和引导,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有利于她健全心理的发展。母亲对女儿的影响固然重要,但父亲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是这种影响是内里的表现、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深远且绝对不容忽视。
有位教育专家说:“我一直坚持认为,一个孩子的成才,主要功劳不是学校而是家庭。道理很简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氛围如何,家庭教养如何,父母的素质如何,都将决定孩子的人生!”无数实例证明,父母是决定女孩命运最重要的人。而父亲,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更是女孩人生最有力的导师。
今天的家庭教育绝非易事,不是谁都能教育出好女孩的;要想当个好爸爸,希望女孩从自己的怀抱中走向成功,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资质。只有做爸爸的掌握和接受新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切合女孩实际的教育思想,才可能提高教育成功率。
下面是给爸爸的建议。
(1)关注教育动态。好爸爸要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关注、关心当今的教育动态。电台、电视台有很多关于青少年教育的专题节目;报纸、杂志对青少年教育的动态报道有很多都观点新颖,极具前瞻性;也可以向教育专家们学习,他们的著作、讲座都是不错的学习材料。
(2)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中国很多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符合今天社会发展的实际了,更新教育观念是好爸爸的当务之急。现代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平等”和“欣赏”,爸爸居高临下地管教女孩的方式应该摈弃,好爸爸应该尊重女孩的人格,平等地跟她对话。而“欣赏”就是用心去发现女孩的闪光点,根据女孩的个性来引导和教育女孩,要激励和肯定,不要毫无原则地批评和指责。
(3)学一点儿心理学。女孩的心理变化是很大的,而粗心大意的爸爸常常跟不上这些变化。好爸爸应该明白,女孩不仅有生理断奶期,也有精神断奶期。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效果自然不尽理想。经常有爸爸抱怨“女孩逆反心理强”,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好爸爸极有必要学习一点儿心理学,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学。
(4)学一点儿新知识。辅导女孩,不能仅限于辅导女孩的课业,也应该有激励女孩上进的好方法,这些方法在书上、电视里、报纸杂志中随处可见。好爸爸要学着做个有心人,把看到的、听到的、收集来的积极健康、轻松活泼的好东西在恰当的时候传给女孩。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时间长了,自然见效。
(5)学一点儿时尚的东西。网络时代的女孩接触面广,获得的信息量极大,多数古板的爸爸在她们眼里是“老土”。试想,一个“老土”爸爸,在一个时尚少女面前,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所以说,好爸爸还应当为了女孩学习一点儿时尚的东西,如网络、娱乐;了解一点儿明星、体育,甚至当一回粉丝。只有了解女孩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接近她,进而引导她。
说实话,女孩的父亲确实有点儿难当,但当我们抱着“女孩教育是我的责任,我改变了,女孩一定会改变”的态度去思考,就会发现问题好解决了,局面也可以掌控了。
和女孩一起学习,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赏识你的女孩
赏识就是欣赏和赞美,根据心理学原理,赏识是人类所有年龄段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女孩来说,赏识对于她们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不会认真地赏识自己的女孩,而是不断地抱怨她多么无能,多么不听话,多么违背父母意愿。
著名的“知心姐姐”卢勤在演讲中反复强调,要多夸孩子,有孩子的父母要反复跟孩子说:“你真棒!”多夸奖,可以让天性敏感的女孩更有自信。
一个平凡的父亲,用赏识的心态培养先天残缺的女儿,把听力完全丧失的女儿培养成了教育心理学硕士。
这个幸福的女孩叫婷婷,一生下来就聋,一岁多时因病雪上加霜,导致双耳全聋。
这位父亲曾经对最要好的朋友说:“哪怕一把火把我家烧得精光,只要女儿能喊我一声‘爸爸’,我就心满意足了。”
本来对命运已经屈服,可在婷婷三岁的时候,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唤醒了他沸腾的父爱,找到了一个做合格父亲的感觉。幸子虽患不治之症但却含笑离开了人世!她的父亲大岛茂坚强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对女儿付出了无尽的父爱。
这位父亲想女儿虽失去了听力,但生命是最可贵、最美好的,世上还有比生命和爱更宝贵的吗?他发誓要用自己沸腾的父爱和百分之百的努力,为婷婷打开有声世界的大门!为婷婷探索一条快乐成长之路!即使不能成功,女儿长大后也不会抱怨他——这个为她历经磨难的老爸。
女儿7岁时,这位父亲在上海买了一本极其普通的书《幼儿才能开发》。这本书介绍了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思想。铃木发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他尝试用这种教育方法,一年培养出七百名达到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提琴神童,全世界为之轰动。
这位父亲就是看到这本书再次觉醒的。铃木能把所有正常的孩子,而不是超常的孩子培养成小提琴神童,自己为什么不能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婷婷培养成神童呢?
这位父亲把女儿作为第一块试验田,从此,女儿做任何事他都以教她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她。让她找感觉、尝甜头——找到“神童”的感觉,尝到成功的喜悦。
就这样坚持数年,结果奇迹产生了,婷婷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而且品学兼优,成为全国十佳少年。
赏识的心态会创造奇迹。
对你的女孩夸得越多,女孩就越自信,她们对这世界的畏惧也就越少,她们的成长天空也就越广阔。女孩的喜悦和自信来自于父母的夸奖。女孩会在父母的赏识中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和小朋友合作与分享。爱因斯坦小时候曾被老师和同学视为弱智儿,而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不仅不认为儿子愚笨,还坚持时时鼓励他、夸奖他、启发他、教育他,终于使他成为旷世奇才——这个事例同样可以套用在女孩身上。
日本一位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父母夸奖的女孩和很少受到父母夸奖的女孩相比,成才率前者比后者高 5 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教育女孩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女孩和解放女孩。而相信女孩、解放女孩,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女孩。
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女孩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女孩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父母都要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女孩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女孩不断进步。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维护女孩的尊严。人没有尊严,生命便会萎缩。一次,一个女孩上课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显得十分尴尬。这时,老师和蔼地说:“这位同学虽然迟到了,但却是十分喜爱学习的好学生。你们看,她跑得头上都冒汗了。这说明她心里很着急,想把因迟到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这个女孩原以为必受批评,却得到了老师的赏识,曾经羞涩的她决心成为课堂上最踊跃的发言者。因此,在女孩做了错事而又知错的情况下,老师和父母不妨对其错处忽略不计,而对其表现出的积极一面加以肯定和赏识。
其次要尊重个性差异。我们必须承认女孩有个性间的差异,对一些能力差的女孩,老师和父母应从她的自身条件和兴趣出发,注重给她快乐和自信。
欢欢的爸爸想把她培养成画家,在欢欢很小的时候就带她参加各种绘画补习班,参观各种画展,每天都督促她写生。但是每次欢欢都嘟起小嘴,满脸不开心的样子。爸爸也没在意,但是几年下来,欢欢的绘画水平没有多大进步,总是掌握不好人物的比例,爸爸感觉很失落,慢慢地,也不对欢欢进行要求了。偶然有一天,爸爸回家,在楼下听到楼里传来悦耳的儿童歌声,抑扬顿挫很是分明,仔细一听发现是从自己家里传出来的。爸爸又惊又喜,从没注意女儿有这个天赋,从来都只带她看画展,不知她从哪儿学来了唱歌。爸爸兴奋地打开门,欢欢却吓了一跳,马上回房间抓起画笔开始埋头画画,爸爸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一厢情愿差点儿毁掉了孩子的一大天赋。于是,爸爸让欢欢放下画笔,带她去看当天的歌舞演出,并答应以后带她上音乐补习班,欢欢高兴得合不拢嘴。
最后要有赏识女孩的意识。夸奖女孩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这种意识,能不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和强迫的效果要见效得多。但夸奖女孩也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准。如果夸得不准,女孩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大人别有用意,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了。特别要注意不能夸错了,否则女孩会把错的当对的,以后再想改过来就很难了,因为她心目中的是非标准已经因你的错夸而混淆了。
赏识教育是回归,是父母、教师对教女孩学说话、学走路那样一种心态的回归,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我们要学会赏识女孩,不断寻找女孩的闪光点,给予足够的肯定和应有的赞扬。它能唤醒千千万万的父母,促进家庭教育的和谐,让更多女孩走上快乐成长的道路。
表扬女孩的艺术
不少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对孩子的长处不关注,而对孩子的短处却很在意。
6岁的女孩小露,长得并不漂亮,小脸黑瘦,头发黄黄,个子也不高。而且,她的学习成绩也很一般,总在班上二十名左右徘徊,在任何一门功课上都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在父母的眼里,女儿太平凡了,平凡得让他们没有夸奖女儿的机会。爸爸妈妈对这个女儿几乎失去了信心。每当小露不小心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总会不约而同生气地对她说:“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我的女儿,怎么这么笨啊,长大了肯定没出息!”
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有出息才是怪事。
对于小露来说,也许她的长相的确一般,但她却极有可能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善良心灵;也许她的成绩一般,但谁都不能否认她是个努力的孩子;也许她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也许错误之中恰恰蕴涵着创造的火花……
这也就是说,只要父母用心去观察和体味,不用苛刻、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女儿的一言一行,父母们就会发现:每个女孩身上都会蕴藏着无数的优点,以及许许多多值得表扬的地方。
而如果父母对于女孩的这些优点,及时给予表扬,那么,小女孩也必然会顺着父母的期望,茁壮而快乐地成长。
5岁的女孩小小,在妈妈外出的时候,把房间整理了一下。妈妈一回来,立刻看到了房间的变化,她惊喜地对小小说:“真令人想不到。我的乖女儿越来越能干了。”从此,小小就爱上了收拾房间,因为她想不断带给妈妈惊喜。
母亲只是发出了一声赞叹,却让女儿在自己的赞美声中不断发扬着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表扬和赞美的作用,可见一斑。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本无可非议。可父母也应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有她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却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要知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聪明女孩都是夸出来的”。尤其对于内心敏感的女孩,表扬女孩、赞赏女孩、鼓励女孩,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艺术。
有一些父母也知道表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他们却也很困惑——自己的女儿身上似乎没有优点,我又怎么去表扬呢?
(1)表扬要具体。“让女孩知道,你真棒”是一句父母之间的流行语。很多父母在表扬女孩的过程中,往往就这样一句带过,并没有对女孩所做的某一件事进行具体化表扬。女孩只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个笼统的认识,而不明白究竟哪些行为会得到父母的赞扬。
  小丽给家里刚来的客人端了一杯水,这个时候妈妈立刻说:“小丽真是个好女孩。”爸爸却说:“小丽,你为客人端水,不仅照顾了客人,还懂得什么是待客之道,让客人感受到我们家的关心,你做得真不错。”
相比之下,哪种表扬更有效就很明显了,爸爸的赞赏既鼓励了女孩,又肯定了女孩好客的品质。
(2)表扬要发自内心。很多父母容易陷入为表扬而表扬的误区中。因为很多的父母认识到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但她们却无一例外地在女孩身上碰了钉子,甚至还使表扬成了一种廉价的物品。让我们看看她们是怎么表扬的。
不管女儿做了什么,都夸她做得太好了;
把“你真棒”“你真行”当成一句口头语;
突如其来地对女儿说,你某某事做得很不错;
当女孩做好一件事,就说爱她。
这样不仅会让女孩如坠云雾,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反感,认为父母太“虚伪”,爱自己是因为自己能把某件事做好。表扬女孩应该发自内心,从女孩本身出发,只有这样,女孩才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不断进步。
(3)给予一定的奖励。光是口头表扬显然是不够的,也许女孩第一次听会觉得很开心,但总是赞美也会让她耳朵起茧子,一些实惠的小奖励有时候比表扬更能让女孩开心。
当女孩辛苦收拾完自己的房间时,面对她流汗的小脸,你可以奉上充满爱心的苹果派。
当女孩七手八脚帮你洗菜做饭时,你可以许诺她去游乐园玩耍。
当女孩为客人表演完一段歌舞,可以给她一个拥抱或亲吻。
当女孩给爷爷奶奶端洗脚水时,可以奖励她一本与孝顺有关的故事书。
这些奖励既不华丽也不耗资,还能让女孩感受做好事的乐趣。记住,在奖励时别给她最想要的物品,就不会让女孩养成做好事就要奖励的习惯。
(4)表扬女孩的行为,而非她本身。最懂得表扬艺术的父母,会针对女孩的行为进行赞美。
爸爸辛苦了一天,刚回到家,洋洋就把爸爸按在沙发上,开始给他捏肩捶背。爸爸非常高兴,夸赞洋洋说:“洋洋真乖啊。”
洋洋却停下手,非常认真地问爸爸:“我怎么乖了啊?什么是乖?”
爸爸马上意识到,女孩心里可能产生了一些误会,立刻和颜悦色地对洋洋说:“洋洋本身就是很好的女孩,能体谅爸爸的辛苦,给爸爸捶背,这是非常孝顺的行为。你的行为让爸爸觉得你是个很乖的女孩。爸爸现在感觉舒服多了。”
洋洋这才又开心地继续给爸爸按摩,还说:“等会儿妈妈回来我也要让她舒服一下。”
经过爸爸解释,洋洋才明白,被爸爸表扬并不是因为自己本身“乖”,而是做了一些好事之后,爸爸对自己的认可。
(5)通过他人之口表扬女孩。来自别人的表扬,会让女孩更自豪。
妈妈下班回家,刚打开门,豆豆就冲上来接过妈妈的包,找出拖鞋给妈妈换,还笑眯眯地跟妈妈说:“我把家里的苹果都洗好了,妈妈你吃吧。”
豆豆越来越懂事了,这是因为,上次她给妈妈洗水果的时候,妈妈对她说:“上次你洗了樱桃给奶奶吃,奶奶跟我夸你真懂事,樱桃也洗得好干净。”豆豆就一直记在心里,因为她经常能听到爸爸妈妈的表扬,但是奶奶的表扬可是很珍贵的啊。
我们总有这样的心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其实并不是“外来的和尚”真的好念经,只是我们听得少而已。表扬也是这个道理,让不经常表扬女孩的人来表扬她,尤其是女孩喜欢或崇拜的人,起到的效果会比父母的表扬更好。这样的表扬对于女孩来说,就是她们不断努力的推动器。
(6)当着别人面表扬女孩。在别人面前表扬女孩会更提升女孩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女孩小溪因为做过一首小诗而被妈妈经常跟别人提起、表扬,从此小溪对自己的从文之路充满信心。这其中有两个方面原因:其一,跟别人表扬自己的女孩,会让女孩产生认同感,觉得自己是真正被父母认可;其二,这种向外扩张的赞美更增加了女孩的毅力,认同她的人越多,她就越容易坚持下去。因此我们经常说,好女孩都是夸出来的。
(7)表扬要及时。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女孩,当她的表现不错时,父母的表扬一定要及时传递到女孩心里。如果父母总是对女孩的良好表现视而不见或故意漠视,想给女孩点儿“挫折”的话,那样反而会大大挫伤女孩的积极性。
这样批评女儿易接受
面对犯了错误的女儿,女孩父母们却普遍会遇到一个教育的难题:批评得重了,怕挫伤女儿的自尊心,轻了又怕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批评不到位,又怕女儿产生逆反心理。
很多女孩父母为此苦恼不已:
“我家女儿太脆弱,我一批评她,或说她做得不对,她就哭个不停,弄得我都不敢批评她了。”
“每次对女儿严厉管教之后,她都会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她甚至还曾边哭边问我:‘妈妈,我还是不是你的好宝贝了?’搞得我不知所措。”
“女儿总是很有自己的主意,任我怎么说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她根本就不怕我。”
在批评女孩的问题上,很多父母都非常头疼,主要是因为女孩太脆弱,又非常好面子,如果批评得严厉了,会伤害女孩的自尊心;批评得轻了,又起不到效果。
要从根本上解决对女孩批评的难题,父母不仅要培养女孩的抗挫折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批评技巧。
(1)尊重女孩的人格,不说辱骂的语言。女孩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女孩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一点,父母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女孩。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会失效。
(2)避免当众批评。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女孩,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女孩的自尊心。专家指出,批评女孩的时候应该单独进行。当众批评往往会伤害女孩的自尊心,最容易引起女孩的逆反心理。
(3)看准时机再批评。女孩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你等着,晚上再说!”的策略是一种失误。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女孩还要干好多事,那错事也许就淡忘了。当然,所谓及时批评也应视其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掌握合适的时机,有时需要一段时间的“冷处理”,然后及时给予批评。
(4)在表扬女孩的前提下进行批评。光是批评,女孩有时听不进去,如果与表扬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玲子在晚饭的时候闷闷不乐,因为今天的钢琴课上她有一首曲子弹得不好而被老师批评了。妈妈看不下去了,决定要跟女儿好好沟通一下,于是问她:“老师都说些什么了?”
玲子愤愤不平地说:“老师说我回家没有认真练习指法,才会在关键的小节出错。可是那个小节的确太难了啊!”妈妈说道:“是吗?妈妈也觉得挺难的。我记得上次参加市里的比赛,你选了一首最难的曲子,发誓即使不获得名次也要把它练好,结果得了全市二等奖。咱们玲子一直都是那种要强的女孩,这次你练习得确实不够充分,那就争取下次让老师对你刮目相看吧!”
这番话里既包含了批评,又表扬了女孩,甚至还起到了鼓励的作用,这才是最有效的批评。
因为对于女孩来说,最忌讳一味批评,全盘否定,这会对女孩敏感的心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使她陷入自卑的情绪中。因此,父母在批评时,一定要善于发现女孩的优点,这样的批评能说到女孩心坎里去,才能促进女孩的进步。
(5)依照规则,赏罚分明。父母应该与女孩订立几项规则,规则一旦确定,就要雷厉风行地执行。有的父母经常过于心软,而败给女孩的眼泪,让一切规则都化为乌有,那以后还拿什么来约束女孩呢?
一位教育家在演讲中向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因为做错了事而被爸爸批评,但女孩的自尊心很强,伤心地哭了起来。爸爸一下子慌了,又哄又讨好女儿,而且马上对女孩说“原谅你”,甚至还买了一个气球送给女孩。教育家问那位爸爸:“你为什么批评她?如果一哭就能得到别人的原谅,并且还得到礼物,那批评的意义何在呢?你的奖赏又代表了什么?”
如果像这位爸爸一样,赏罚不明,就会误导女孩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她会认为犯错没什么,只要一哭别人就会心软,甚至还会得到礼物。父母要明白,批评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
(6)批评时可有适当的身体接触。受到批评的女孩是脆弱的,是最无助的。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搂着女孩或拉着她的手,哪怕是一点点的肢体安慰都会让女孩产生安全感。因为女孩最怕的就是父母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不再喜欢自己,身体的接触是父母表达爱最直接的方式。在你下次批评女孩的时候,不妨一试。
(7)用爱感化你的女孩。事实上,批评男孩的方法与批评女孩的方法,差别是很大的。对于男孩子来说,父母需要重在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而对于女孩子来说,父母最终的任务却是——在批评之后,如何让你的女孩子既听话,又能深切地体会到你对她的爱。
对于女孩子来说,爱就是她所期盼得到的一切,也是让她正确行事的唯一理由。所以,批评女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批评之后,告诉你的女孩:父母依然是深爱着你的!
有个小姑娘性格非常叛逆,整天跟父母对着干。妈妈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却无法扭转孩子的心。
有一天,妈妈无意中翻出自己当年的育儿日记,那里面记录着女儿成长的一点一滴。她拿出来给女儿念,从她出生时的喜悦,到她得病时妈妈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美好期望,全都包含在这几本日记里。
刚开始女儿还似听非听,渐渐入了神,渐渐眼里有了泪。终于,她忍不住扑到妈妈怀里,哭着向妈妈道歉。
爱可以感化一切。女孩子再叛逆,也对父母有着很深的爱。她之所以表现如此,是因为她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了。当她明白了父母对她的爱有多深,她就会用百倍的爱来回报父母。
巧妙地和女孩沟通
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长在“成人世界”里,渴望与父母沟通,同父母建立伙伴关系;同时,家长要想走进孩子的心灵,也需要与孩子沟通,通过沟通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家长与孩子的双方沟通,能使家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女儿3岁起,一对夫妇就立下个不成文的规矩:两三天要与女儿沟通一次,内容包括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中的烦恼和成长中的困惑,等等。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都要认真倾听。对他们来讲,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种颇为重要的事情。记得有次父亲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的路上,女儿一口气跟他谈了几件心事:
“爸爸,今天胡珂小朋友骂我,我该不该还嘴?”
“爸爸,今天班主任给我们上舞蹈课时摔伤了腿住医院了,你和妈妈去看看她行不行?”
“爸爸,明天班上选干部,不知道我能不能被选上?”
“王玉小朋友背后说我太娇气,我以后不想和她好了,行不行?”
  对这些幼稚的问题他们不但要认真听,更得认真回答。无论女儿遇到什么难题和心事对他们倾诉时,他们都要认真倾听,帮她找出解决办法,消除成长中的困惑。有时倾听后还与她一起探讨一些问题。
的确,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许多父母都会进行一个“角色”的变化,就是由“专制”角色向“顾问”角色的转变,也许很多父母自己没有发现,但这是个事实。
这种转变其实就是说话的口气由“你”变成了“我”。不得不承认,对女孩传递“你现在就把作业做完”之类的话语已经越来越不管用了;相反,那些懂得和青少年时期的女孩沟通的妈妈,会侧重于用“我”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对女孩的疑问和猜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稍微变化一下说话的风格,情况是不是会有所改变。
豆豆妈:“说了这么多,你到底听明白了吗?”
琳琳妈:“不知道我说的这些够不够明白?”
豆豆妈:“你以后不要再借钱给你朋友了!”
琳琳妈:“如果我给你钱让你借给朋友,而那位朋友不准备还给你,那该怪谁?你怎样才能偿还我这笔钱呢?”
很明显,琳琳妈所说的话,女孩会更乐于接受,而且能从中受益。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所有的父母一个道理,任何带有挖苦和讽刺的命令对女孩来说都是有副作用的。
女孩:“老师最讨厌了,每次都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害得我都没有时间玩。”
豆豆妈:“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呢,没大没小!她也是为你好。你怎么老是想着玩,考试快到了,知道吗!”
琳琳妈:“看起来作业是挺多的,快点儿做完,咱们下楼去玩玩吧!”
身为父母,你会选择豆豆妈还是琳琳妈的说话方式呢?豆豆妈是教训和解释的角色,完全忽略了女孩的情绪感受;而琳琳妈则是兼顾倾听和情绪的表达,尤其是不带批判的同理心问句方式,会让青春期女孩乐于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情绪,因为父母没有企图去堵住女孩的情绪出口。
所以,对于女孩一些不适当的言行,建议父母避免急切直接的反应,不妨给自己一些停顿时间,心里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女孩言行背后的情绪感受是什么?造成这种情绪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即使你知道答案,仍得运用假设性的措辞来反应。
其实,父母最有效的反应就是:“你觉得……因为……”、“听起来似乎……由于……”等类似的语调。当女孩开始叙述时,可以用不打断女孩表达的简短反应,如不时地说“嗯”“是的”“你说得很对”等,偶尔点点头来表示你的专注,以鼓励女孩吐露心声,宣泄不良情绪。
如果女孩情绪不好,在家里总和父母大吵大闹,这时做父母的就要讲究一些方式了。
(1)不要过于严肃。严肃的态度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使沟通变得晦涩。
女儿为了某事和妈妈争执。正值青春期的女儿对妈妈说:“你不要管我,你知道我现在是狂飙期。”
妈妈听了,回了女儿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你知不知道我现在是更年期。”
女儿马上停止了愤怒,笑个不止。
也许女孩并不知道更年期真正的含义,不过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妈妈的机智和幽默。
虽然一些如“狂飙期”“更年期”等专有名词不宜视为描述人的“标签”,但是亲子沟通中却需要一些不那么严肃的风趣和幽默,这样一来,女孩糟糕的情绪就消失了一大半。
(2)换一个角度。很多父母在给女孩训话时总喜欢问:“你到底想怎么样?”父母要考查自己的沟通效果,可以换一个角度和口气,比如问女孩:“需要我为你做什么?”这样女孩听起来就会很舒服,觉得父母很尊重自己,便会乐于和父母一起探讨问题,同时也调动了女孩的积极性,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3)引导很重要,而不是强制。父母要明白,女孩不喜欢父母用命令、催促的口吻与自己讲话。女孩更不喜欢父母用“笨蛋”“废物”“胆小鬼”之类的否定、贬低、侮辱自己的语言。有很多话可能父母只是随口说说,但这些贬损性的词语,却对女孩的内心伤害很大。在这种语言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可能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终生难以改变的畸形心理。
所以,父母在和女孩对话时,要用商量的口吻,不能总是质问,要平等地和女孩进行交流,选取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才是最健康的亲子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父母不用费多大的劲儿,女孩很自然地就会接纳你的意见,向你吐露心声。
“贴心小棉袄”也有脱下的时候
女孩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不仅仅是因为女孩细心,同时女孩也是最缠妈妈的。
灵灵一直是个非常缠人的女孩,尤其是妈妈送她去幼儿园的时候,她总会千方百计地多跟妈妈待一会儿,缠着妈妈不让走。不只是去幼儿园,灵灵在家里的时候也喜欢让妈妈抱,缠着妈妈。睡前故事讲完该关灯入睡了,她一会儿说怕黑,一会儿想喝水,不让妈妈离开。一开始妈妈也没当回事,后来幼儿园老师问道:“灵灵在家也这么缠人吗?如果她对你的依赖这么强,就会影响她以后的独立性。”但是妈妈对于小猫一样乖顺的灵灵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女孩仅仅是缠人了些,这该怎么办呢?
有些妈妈做得就非常好。一位妈妈讲了自己的心得:
女儿5岁以前也非常缠人。上小班时,每天早上都是我给她穿衣洗漱,然后由婆婆陪着随车到我单位吃早饭,饭后送她去上学。每天早晨分秒必争,手忙脚乱。一次早上,见她睡得正熟,不忍心把她叫醒,便叮嘱婆婆等她醒来后坐公交车送她去上学,自己先去上班了。结果女儿醒来后,突然不见了每天睁眼就看到的妈妈,大哭大闹,不肯让公公婆婆穿衣,还一定要她变出一个妈妈来给她穿衣,足足哭闹了近两个小时。二老拿她没办法,又怕她冻着,只好开着空调,一直在房间里陪着她。回家后,我对女儿好好地进行了教育。但后来类似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好多次,还因此感冒了几次,所以有时不得不从单位往家赶,解决问题。女儿每天早上缠着我,已经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让我烦恼。问她为什么这样?她说:“妈妈不见了,我看不到妈妈了。我要妈妈陪着我。”
想到女儿平时的种种,睡前洗漱一定要妈妈,讲故事一定要妈妈,剪指甲一定要妈妈,就连身上痒痒也一定要妈妈挠……几次与友人的聚会因她的哭闹而匆匆赶回,让人很恼火,却也无奈。我意识到,女儿对我的过度依赖不利于她的成长,也影响了我的生活,我得改变她!
于是,那天睡前,我和她说定,如果明天早上没有和妈妈同时醒来,妈妈会先去上班,你醒来时会看不见妈妈,想妈妈可以和我通电话,但不能哭。女儿答应了。接到女儿的电话,她边哭边叫“妈妈”,我忙先表扬她乖,和她聊了一会儿天后,女儿不哭了,答应让奶奶穿衣服。那天,婆婆顺利地把女儿送入幼儿园。初战告捷!以后几次,我依法炮制,渐渐地,女儿完全能接受早上妈妈不在的事实,有时连电话也懒得打了。
早上不用管女儿,独自上班,真是轻松!看来女儿完全可以改变。我尝试着让老公讲故事,我和她一起听,说爸爸讲故事特别好听,于是,女儿有时也嚷嚷要听爸爸的声音。后来,我和老公轮流讲,现在,是我们三人轮流讲,女儿坚决认为,她也有义务讲故事给我们听。女儿说,和爸爸一起泡脚很好玩,爷爷的大手挠痒痒很舒服,和奶奶睡觉好暖和……女儿的眼中不再只有我。在我解放自己的同时,女儿也得到了很多,和爷爷去翻土、种菜,陪奶奶去喂鸡、捡蛋,跟爸爸去钓鱼、爬山,甚至还跟姑姑学抓药,认识了好几味中药。
与不同的人交往,女儿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拥有了多彩的世界。
通过以上两个事例,我们知道女孩缠人有一定的心理原因。
(1)可能是缺乏感情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婴儿的行为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婴儿啼哭,不仅仅是因为肚子饿,有时看到大人从他身边走过却不抱他,也会哇哇哭起来,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赶快抱他。这是一种感情需要。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被人关注的感觉很美好,但有时女孩会错误地认为只有得到大人的关注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因此女孩缠人时要东西、捣乱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引起父母的注意。这种心理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当有人陪、有事干的时候,女孩不会缠人;当她感觉到孤独的时候,就会因渴望受到大人的关注而去缠人。
(2)这是一种心理依赖。有个性、活动能力强、会玩的女孩较少缠人。相反,过于娇生惯养、样样都被父母安排妥当的女孩,会养成离开父母就无法生活的习惯。这种依赖性反映在情绪上,就是围着父母胡搅蛮缠,如果被父母骂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就安稳了。这种情况正是女孩行为不独立、内心情绪不安而进行的一种发泄。挨骂挨打反而转移了焦虑,被动地稳定了情绪。另外,越是自卑的女孩越容易缠人。
(3)家庭成员的态度对女孩有影响。女孩一般专找宠爱她的人缠,也专找态度暖昧、容易妥协的人缠,因为经验证明,她们总是在责骂之后满足自己的要求。缠人现象要从根本上纠正还取决于对儿童个性的培养。缠人表示女孩缺乏自立,情绪不定,改变这种个性的根本出路,是不要过分保护女孩,而应培养女孩的自立能力,多让女孩自己拿主意,尊重她的选择。这样女孩反而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负责任的选择,再不会整天缠着你帮她干这干那的,也不会不懂事地提出任性要求。
知道了女儿缠人的原因,妈妈就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改变她。
(1)父母自己不黏女孩。要使女孩不缠人,自己首先不要在情感上过分“依赖”女孩。这一点很重要。有的父母忙的时候为女孩缠住自己不放而叫苦,但仔细想想,有没有自己也经常想让女孩陪伴在自己身边呢?父母对女孩的感情依赖也很强,如果是这样,亲子双方都缺乏感情独立,那么父母更要从自己入手,来改变这种严重依赖的不和谐关系。
(2)让女孩不再有孤独感。如果女孩是缺乏与父母的感情交流,因孤独而缠人,需要父母从两方面去做。一是注意安排出时间与女儿讲话,增加感情交流;另一方面是教导女孩学会自己学习、游戏,逐步使女孩感情独立。如果女孩是因为要得到好处而缠人,就要分情况来处理,该满足的一定要满足,不该同意的要坚决拒绝。
(3)给女儿一点儿家务做。如果父母在做家务的时候被女孩缠住,可以尝试让女孩一起参与到做家务的活动中,这样,既陪伴了女孩又可以培养女孩热爱劳动的习惯。
(4)让女孩学习自己把握时间。当你正在忙的时候,女孩突然跑过来干扰你,要求你跟她一起玩,这时可以安抚地拍拍她或者抱一下她,然后再拒绝她的要求。这个肢体动作是必不可少的,这让女孩明白,虽然你不陪伴她,但是并不是因为讨厌她。引导女孩自己去做事情打发时间,而不是永远缠着父母。可以教女孩学会阅读童话书、玩玩具、开辟自己的小天地等。
  随着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不断进步,科学搭配、健康饮食的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补充营养对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家长仍存在许多的困惑,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壮的体格呢?
让女孩每天必吃阳光早餐
小东父母上班的时间比较早,所以,他们就给小东一些钱让她自己买早点吃。最近,小东迷上了连环画,可是自己手里的零花钱不多,买了几本就没了。后来,她想到了一个方法:把早餐取消,反正吃不吃都无所谓,这样,就可以用省下的钱去上网了。
事实上,像小东这样不吃早餐的现象很普遍。全国少工委、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日前在北京开展了对中小学生早餐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7.1%的孩子吃了早餐。4成学生认为吃不吃早餐根本无所谓。有的孩子是怕肥胖,为了控制体重而不吃早餐,这类学生在调查对象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3.2%。还有一些学生说,不吃早餐是为了省钱。有18.4%的被调查学生说,不吃早餐,是想省下钱来玩电脑、上网或买想要的东西。
早餐是早上起床后结束饥饿状态的第一次正式用餐,早餐摄入的营养不足很难在其他餐次中得到补充,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好是引起全天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还会造成营养缺乏症如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青少年长期不吃早餐,不仅影响全天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会影响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而且对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也有影响。
早晨起床后,人体已有10多个小时没有进餐,胃处于空虚状态,此时血糖水平也降到了进食水平。开始活动后,大脑与肌肉消耗糖(即血糖),于是血糖水平会继续下降。这时如果还不进餐或进食低质早餐,体内就没有足够的血糖可供消耗,人体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易怒,反应迟钝。
并且,在睡眠中,我们的胃仍在分泌少量胃酸,如果不吃早餐,胃酸没有食品去中和,就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不适,久而久之则可能引起胃炎、溃疡病。不吃早餐,人体只得动用体内贮存的糖原和蛋白质,久而久之,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等,加速人体的衰老。
因此,早餐并非是可吃可不吃的,它是良好饮食习惯必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提倡早餐,而且要保证高质量的早餐。父母应该让孩子有规律地吃早餐,为他一天的学习和活动打下充实的营养和能量基础。
那么,什么样的早餐是最合理的?
科学膳食指南要求,早餐中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应该达到推荐的每天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25%,早餐中来自脂肪的能量不应超过该餐膳食提供能量的30%,来自饱和脂肪的能量应低于该餐膳食能量的10%,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超过该餐膳食能量的55%,而其中的胆固醇不应超过75毫克,钠盐不应超过600毫克等。
合理的早餐是一杯牛奶、适量的新鲜水果或蔬菜、100克干点(面包、馒头、大饼或饼干等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食品)。这份早餐所含的热量能够充分满足青少年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需要。
一般认为,早餐所供热量占全日膳食总热量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目前我国大多数人膳食总热量的70%来自含糖多的粮食,所以早餐吃米饭、馒头,面包之类即可。有条件的增添牛奶、鸡蛋之类的高蛋白质食物更好。为了保证早晨有良好的食欲,要适当变换早餐的花样和口味,还要让孩子养成早晨“早起、通便、运动”的好习惯,以增进消化系统的功能。
女孩更应该合理膳食
正在高一年级上学的嘉嘉从小学开始座位就一直在前几排,眼看自己的身高和其他同学越差越多,她不禁气呼呼地向妈妈抱怨:“妈!都是你,把我生得这么矮。”“别瞎说,你看咱家有一个矮的吗?我平时叫你注意饮食,多喝牛奶,不要吃那些没用的东西,你什么时候听话了?”妈妈没好气地回答她。
确实如此,既然父母个子都不矮,嘉嘉也没有生过病,那么,她的矮小就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了。
一般正常的人在青春发育之前,一年应长高5~6厘米,如果一年的生长速度低于4厘米的就属于生长缓慢了。青春期是人生突发生长时期,女孩一般在10~12岁,到17岁时即停止增长;女孩在12~14岁,但持续增长的时间较长,可延续到20岁左右。
由此可以说,除家族性(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和疾病所致的身材矮小外,其他类矮小身材中,最多见的是直接或间接由于生长激素缺乏所致。营养障碍,如缺锌、缺碘、缺钙、缺铁等所造成的“缺锌性侏儒症”、克丁病样矮小症、钙缺乏综合征等引起的身材矮小者更多。
人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均来自食物。科学研究发现,合理的膳食结构对身高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使用。也可以说,食疗增高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1)膳食要平衡。食品数量要充足,谷、肉、果、菜都要吃,食物多样化,粗细兼备,荤素搭配,相互取长补短。
(2)蔬菜、瓜果要新鲜。新鲜蔬菜如白菜、番茄、胡萝卜、黄瓜、青椒、葱及新鲜水果如橘子、苹果、梨、葡萄、香蕉、桃、西瓜等含有对人体增高十分重要的维生素,所以尽量保证每天都能得到供给。
(3)水分供应要充足。水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可以使体毒素易于排出,有助于生长发育。每天饮水需1 000~2 000毫升,可以采取清晨喝温开水、早餐喝豆浆、午餐喝菜汤、睡觉前喝牛奶、运动前喝淡盐水、酷夏喝热茶等方式饮水。
(4)蛋白质必不可少。女孩发育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成人高得多,如供给不足便会影响身高增长。食物以畜瘦肉、鱼虾肉、禽蛋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含蛋白质丰富,所以这些食物每餐都不要缺少。此外,胶原蛋白和粘蛋白是构成骨骼的有机成分,食物中肉皮、猪蹄、鸡、鱼、甲鱼等均富含胶原蛋白和粘蛋白,我们一定要及时补充。
(5)补钙要适当。调查显示,补钙者比不补钙者个子高得多。如果膳食中不能经常摄取生理所需钙量,而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量不足,就必须向骨骼取钙,而骨骼中缺钙,其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椎骨变形、脊柱变曲,从而使身体变矮。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奶制品、鸡蛋、鱼类、贝类、豆腐及豆类、芝麻酱、南瓜子等。此外,这些食物中还含有维生素 D、维生素C、乳糖的食物,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
(6)铁、锌作用大。如果食物**给的铁不足,必然使血红蛋白合成受阻,而引起很多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异常,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细胞代谢等均会受到影响。日常食谱中,动物肝脏和其他内脏、红肉类(指牛肉、羊肉等)、蛋黄、鱼以及豆类含铁量都非常高,且较易被人体吸收,所以要多吃。以外,锌与性腺以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等有关,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智力的影响都很大。因此,含锌丰富的食物如牡蛎、动物肝脏等应经常供给。
(7)不饱和脂肪酸不可缺。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胆固醇的主要来源,是制造体内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激素、维生素D3等的必需物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有植物油脂,其中粟米油、豆油等含量尤为丰富,鱼油、瘦肉、鱼类亦应经常食用。
目前有些父母为急求孩子长得快、长得聪明,常受到一些广告宣传的影响,给孩子买了大量的高档补品,常年供给,而基本的营养素则缺乏,造成营养品失调症,更为可怕的是大多数高档补品、饮料含有不同程度的激素类成分,常会导致发胖、性发育异常甚至诱发高血压等。此举无异于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后果不堪设想。
不要让女孩吃坏了身体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上也越来越丰富,于是一些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吃好,泡泡糖、爆米花、糖果、冷饮、果冻、方便面、可乐饮料、火烤羊肉串等,只要是孩子愿意吃的,就让他吃个够。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孩子的健康不但没有保证,相反,各种各样的异常状况却向我们的孩子袭来:肥胖、近视、早熟……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饮食不当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哪些身体异常状况。
(1)不当饮食惹祸之肥胖。5岁的童童原本不是一个胖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因为是全托,妈妈总担心没人照顾她吃饭,营养会跟不上。于是,在家里,天天将鸡、鸭、鱼肉往童童的嘴里塞,还把大量的零食堆在童童的面前任她吃。后来,妈妈又担心童童吃得多会消化不良,每顿饭后都喂她“健胃消食片”。就这样童童的胃口越来越大,并开始胖起来,动作也没有原来那么灵巧了,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经常遭到嘲笑,被小朋友们称为“小肥肥”。
儿童肥胖和成人的肥胖一样,都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因此,饮食有规律,少肉多菜才能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
(2)不当饮食惹祸之近视。8岁的晓平一直喜欢吃甜食,冷饮、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等都是她的最爱,就连平时喝水也喜欢加点糖。小家伙长得胖乎乎,去年查出近视100度,因此佩戴了眼镜,不料今年近视达250度。
一般而言,近视一年增幅为50~75度,晓平的近视度数大幅增加,与她过量食用甜食有关。甜食是视力的杀手,长期嗜好甜食更易使近视的度数越来越深。
(3)不当饮食惹祸之早熟。洋洋刚刚5岁,长得活泼可爱,但是稍显不足的是身体偏瘦。父母为此费尽心机,到处打听长胖的秘方。后来从报上看到一则广告,说花粉制剂不仅滋养身体,而且能健脑益智。父母顿时喜出望外,马上买来按药品标签上的说明给孩子服用。想不到20天后洋洋的胸部开始发育了……
洋洋的这种情况属于性早熟,其罪魁祸首就是花粉补品。这一切都是父母爱女心切,盲目听信广告宣传所致。因此专家提醒天下父母,5岁以下的孩子不要服用补品,5岁以上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4)不当饮食惹祸之成人病。小芽今年10岁,刚上小学四年级,在老师的眼里,她是一个很乖的孩子。但是,老师不知道,小芽在家里可是一个“霸王”,说一不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平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零食不离嘴,而且她还有个习惯,每到周末,都要到麦当劳大吃大喝一顿。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小芽时常感到头晕,到医院检查以后,父母大吃一惊,小芽居然得了高血压!
其实,小芽得高血压也算不上什么奇闻,某市做过调查,近些年来,像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在儿童中大量发生了。这让我们感到疑惑:孩子怎么会患上这些成人才有的病呢?儿童患上成人病的原因,就是营养严重失衡,有时候是缺营养导致的,更多的时候是营养过剩所致。
孩子们的健康状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饮食营养质量的优劣,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影响极大,因此,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最优的饮食是家长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女孩空腹时别乱吃东西
好不容熬到了放学,饥肠辘辘的小靓飞快地往家里跑去。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她只好先找一些剩饭来垫垫肚子。可是翻遍了整个厨房也没有找到可以吃的东西。小靓很无奈,垂头丧气地回到客厅。这时,她发现在茶几上放着几个橘子,于是想都没想,拿起来就吃。吃了一个,她感觉肚子还是有点饿,就又拿起了一个……
妈妈下班后,一刻不停地往家赶。当她打开房门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小靓双手抱着肚子躺在地上,面色苍白,口里流出了涎水。所幸的是,她家不远处就有一个社区门诊。妈妈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小靓背到了门诊部。
医生给小靓做了详细的检查,对妈妈说没有什么大问题,这是孩子空腹吃橘子导致的胃胀、胃酸,过一会就会好的。听到医生说没事,妈妈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每个人都有“饥不择食”的时候,但是如果抓到什么吃什么,急于填饱肚子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有些食物是不宜空腹食用的,否则会给你的健康埋下隐患。
牛奶、豆浆:这两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空腹饮用,蛋白质将“被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起不到营养滋补作用。正确的饮用方法是与点心、面饼等含面粉的食品同食,或餐后两小时再喝,或睡前喝均可。
酸奶:空腹饮用酸奶,会使酸奶的保健作用减弱,而饭后两小时饮用,或睡前喝,既有滋补保健、促进消化作用,又有排气通便作用。
白酒:空腹饮酒会刺激胃黏膜,久之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另外,人空腹时,本身血糖就低,此时饮酒,人体很快出现低血糖,脑组织会因缺乏葡萄糖的供应而发生障碍,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及饥饿感,严重者会发生低血糖昏迷。
茶:空腹饮茶能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还会引起“茶醉”,表现为心慌、头晕、头痛、乏力、站立不稳等。
糖:糖是一种极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空腹大量吃糖,人体短时间内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值,使血液中的血糖骤然升高容易导致眼病。而且糖属酸性食品,空腹吃糖还会破坏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各种微生物的平衡,对健康不利。
柿子、西红柿:含有较多的果胶、单宁酸,这些物质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凝胶块,易形成胃结石。
香蕉:香蕉中有较多的镁元素,空腹吃香蕉会使人体中的镁骤然升高而破坏人体血液中的镁钙平衡,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山楂、橘子: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等,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胀满、嗳气、吐酸水。
大蒜:大蒜含有强烈辛辣味的大蒜素,空腹食蒜,会对胃黏膜、肠壁造成强烈的刺激,引起胃肠痉挛、绞痛。
白薯:白薯中含有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引起胃灼热等不适感。
冷饮:空腹状态下暴饮各种冷冻食品,会刺激胃肠发生挛缩,处而久之将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诱发肠胃疾病。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在饥饿的时候不要乱吃东西,如果实在饿得难受,又没到吃饭时间,那么可以喝点水,能够增加饱腹感,使她想吃东西的欲望暂时获得满足,然后在吃饭时间正常进餐。
女孩切忌营养过高
拿着女儿的诊断书,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女儿居然患上了高血压病!而此时体重已达55公斤的12岁女孩云云,还在身旁高兴地吃着零食。
在我们国家,如今这种孩子患上成人病的现象越来越多,究其原因都是营养过高和缺乏运动惹的祸。
  造成这种状况,父母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们自己就没有责任吗?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责任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我们的书包里、抽屉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我们的床头,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饮料。零食、饮料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无论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它们的踪影——学校里、聚会中、公车上……殊不知,在我们尽情享受这些美味带来愉悦和快感的同时,它们却悄悄地偷走了我们的健康,于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都悄然地找上门来,一些看似与我们的年龄不和谐的疾病都纷纷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此这般,究竟谁之过?
其实营养过高弊病很多。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之一。但是过量食用易在体内形成酸性体质(脂肪、糖类过量食用亦如此)。人体血液本应保持弱碱性,酸性体质的人常出现一系列渐进性症状。如莫名其妙的精神萎靡、头昏头痛、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等。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分解产物较多。其中氨、酮酸、铵盐、尿素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这不仅会增加肝脏负担,而且易引起消化不良症。长此下去,可影响肝、肾功能,造成形体消瘦和免疫力下降。
蛋白质尚且如此,其他重要的营养如若过高也会产生各种危害,如糖过多,可招致肌肉松弛,易生脓疮,加重糖尿病病情、龋齿及食欲不振等。
铁过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大便异常。
脂肪过多,能引起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肥胖,甚至加重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症的病情。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滥吃营养药物会引起中毒。如孩子大量服用高浓度鱼肝油及制品,可以发生厌食、昏睡、头痛、皮肤干燥、蓬发等症状。如果一次服用超过6毫升,可引起急性中毒。营养过高和滥用营养药还可造成孩子性早熟和诱发性堕落等各种社会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们对营养的需求不宜过高而应均衡。
(1)饮食多样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饭之外,还应吃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根据营养学家建议,在主食中可掺食玉米、小米、荞麦、高粱米、甘薯等杂粮。早餐除吃面粉类点心外,还要坚持饮牛奶或豆浆。
(2)青少年每天还应多吃水果和坚果类食品和海带、紫菜海产品,香菇、木耳等菌藻类食物,每周也应选择食用。
(3)荤素搭配:合理的粮菜混食、荤素搭配,可使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齐全,相互得到补充(即营养的互补作用),而且食物的多样化可促进食欲,增进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让女孩远离这些垃圾食品
东东最喜欢到快餐店吃饭了,每个星期他至少要吃几次洋快餐、烤肉,平时嘴里也不闲着,不是吃着爆米花,就是吃着薯条、香肠之类的食品。
然而,让东东父母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体检的时候,她居然被查出了营养不良。父母大惑不解,孩子每天吃的可都是有营养的食物啊,怎么还营养不良呢?
的确如此,有不少家长以为每天给孩子吃有营养的食物,并不知道孩子其实天天都与垃圾食品打交道。
什么样的食品是垃圾食品?
含铅食品:爆米花等食品是一种含铅量多的食物,多食对人体没有什么好处。因为铅会使脑内去钾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降低造成神经质传导阻滞,容易产生记忆力衰退、痴呆症、智力发育障碍等,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易致人脸色灰暗而过早地衰老。
过氧脂质:煎过油条、炸过鱼虾禽肉等的食用油,由于其高温的作用,时间一长会生成一种叫过氧脂质的物质;而长期在阳光下暴晒的咸鱼、腊肉等,长期存放的饼干、糕点、油茶面、油脂等,都很容易产生哈喇味的油脂,分解成过氧脂质。
事实上,这种物质往往被人所忽视,其大量进入人体后,极大地破坏了人体内的酸系统以及维生素等的产生,是一种加速促人衰老的催化剂。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吃过多的垃圾食品,大脑很有可能会受到永久性的损伤。这些油炸处理过的食物不但会影响孩子们的肌体发育,而且会对脑力意识成长带来不利后果。
腌制食品:谁都知道,腌制食品的主要成分是将食盐转化成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很快会同体内的各类物质作用生成亚胺类的致癌物质。如咸鸡、咸鸭、咸肉、香肠等,不宜多吃,否则,后患无穷。
加工肉类食品:比如肉干、肉松、香肠等。它们具有的危害主要是: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膨化食品大量食用后易造成饱腹感,影响正常饮食,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高盐、高味精更对健康不好,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
方便类食品:如各种各样的方便面。它们的危害主要有: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话梅蜜饯类食品:如各种果脯。主要危害是: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霉变食物:粮食、油类、花生、豆类、肉类、鱼类等发生霉变时,会产生大量的病菌和黄曲霉素。这些发霉物一旦被人食用后,轻则发生腹泻、呕吐、头昏、眼花、烦躁、肠炎、听力下降和全身无力等症状,重则可致癌致畸,并促使人早衰。
膨化类食品:膨化食品的配方造成了它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多味精,属于“五高一多”食品,有资料显示膨化食品中的脂肪含量约占40.6%,热量高达33.4%,对于需要丰富均衡的营养来茁壮成长的孩子来说,长期大量地食用膨化食品必定会影响身体健康。
营养学家特别指出,女孩在正长身体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为他选择富含均衡营养的天然营养食品。在购买食品的时候,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5)时刻关注食品的相关信息。如我国已经启动了“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此工作将为青少年食品的选择提供消费参考。
(6)糖果、甜果、巧克力、果冻、方便面、纯净水、洋快餐、冷饮、银杏果等九种食品不宜多吃。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只需改变不良的“食谱”,少让孩子吃垃圾食品,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米饭、蔬菜、肉类,多食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豆制品、奶制品,做到粗粮、细粮搭配,荤菜、素菜搭配,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搭配即可。
父母不应犯的错误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一些人的饮食观念却相对落后,对于孩子怎样吃才健康更是摸不着头脑,以致孩子越吃身体越差了。以下仅举几例说明。
(1)吃得越多,身体越好。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能喝能睡,还说:“不怕孩子吃得少,就怕孩子吃不饱。”这从侧面反映了为人父母的典型心理。还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好动,消化快,多吃点东西没关系。
但是,一味贪食,最终伤害的是孩子的大脑。因为进食越多,胃肠需要的血液供应量就越多,大脑血液供应量就相对减少,而且过量的高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量与大脑“争饭吃”,大量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会诱导胰岛素增高,使血糖急剧下降,对于以糖为唯一能源的大脑犹如釜底抽薪,会使智力越来越差。
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纠正这种错误的看法和做法,应该积极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最好是定时定量,规律进食。
(2)姜汤治感冒。孩子感冒了,做父母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孩子熬碗姜汤,并让他喝完后休息,觉得发一发汗就会好。
用生姜煮水治疗感冒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方法。生姜是辛温食物,能发汗解表。当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及时喝一碗姜汤,常常可以达到防治感冒的目的。但需注意的是,它只适用于风寒感冒。如果用来治疗风热感冒或暑湿性感冒则会使病情向坏的方面发展。
因此,孩子感冒了,先要辩明是什么类型的,是风寒、风热还是病毒?弄清以后再治疗才能取得效果。
(3)腹泻赶紧补营养。孩子上吐下泻,父母看着心疼,一旦孩子好点了,就会马上做很多好吃的东西,给孩子“好好补补”。
但是,父母选择的所谓能够进补的食物,往往是引起再一次腹泻的罪魁祸首。因为此时孩子的肠胃功能极差,任何有一点刺激的食物都会引起肠胃不适。
  腹泻后的几天内一定注意不要让孩子吃荤腥、辛辣、油腻的东西,应该以蔬菜为主,食物以米汤、馒头片为主,并且坚持让孩子每天多喝水,这样能起到养护肠胃的作用。要补充营养,最好等到腹泻完全治愈以后进行。
(4)菠菜最补铁。有些孩子缺铁,一些家长马上想到,菠菜富含铁、维生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孩子只要多吃菠菜就行了,而且是吃得越多就越好。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菠菜富含铁,经常食用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菠菜能补血”,是过去的误解。菠菜每100克中含铁3.5毫克,而芹菜为8.5毫克,苋菜为4.8毫克,油菜为7毫克,所以,菠菜含铁并不多。另外,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铁与草酸相结合而难以被机体吸收利用。因此,多吃菠菜并不能解决孩子缺铁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将菠菜与鱼、肉、鸡等动物性食物同时烹调,如菠菜鱼肉丸子汤、猪肉菠菜馅饺子等,这才是预防和治疗孩子缺铁的最优食品。
以上只列举了几例父母的落后观念,实际生活中,父母的不当举动还有很多,因此,做父母的应该多了解一些孩子饮食方面的知识,不要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了。
保证女孩健康的七个饮食原则
要使女孩的健康得到保证,父母必须要掌握以下几个饮食原则:
(1)孩子饮食清淡,易于消化。女孩应该多吃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果胃肠中积累大量不能及时消化的食物,就很容易产生积滞不化的病理停滞,进而会变化成痰,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痰热,痰热在体内存在就会成为致病的因素。
(2)孩子饮食适度适量。古人认为,“若要小儿安,须受三分饥与寒”。在孩子的饮食方面,既要供应充足的营养,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适度适量。如摄食过量,则不仅可能导致营养过剩,还有可能伤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的障碍。
(3)不让孩子吃寒冷食物。女孩还处在生长发育期,脾胃功能还不是很健全,胃喜暖而恶湿寒,要保护好脾胃,就要在食物上注意保暖,少吃甜冷冰冻的食品和凉的饭菜。
(4)让孩子细咀嚼,慢进食。进食的速度与消化、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吃饭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以使食物在口中停留的时间长一些,食物能被切磨得碎烂一些,唾液发挥的作用也更充分些。孩子吃饭时若狼吞虎咽,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甚至发展成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5)调整好孩子胃口的“生物钟”。坚持好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这样一来,孩子在一定的时间会产生饥饿感,胃肠内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液,而使吃进的食物能顺利地消化和被吸收。
(6)让孩子保持好心情。人的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食欲和消化。当生气、着急、悲哀、害怕或受惊时,有人会发生恶心、想吐、不想吃饭的现象,这就是情绪影响着消化功能的表现。而进食前情绪特别好时就会吃得很香也很多,吃完后也会很容易消化。
(7)让孩子食前勿动,食后勿静。我们知道,人在运动时,血液大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除胃以外的其他脏器中,所以在饭前最好不让孩子做剧烈活动,以免胃肠部位因血液缺乏而影响消化。但在吃完饭后,如果孩子呆坐不动,胃肠也会被迫减缓活动量而造成食物停滞在胃肠形成积滞。饭后适当地让孩子走一走,可以帮助他胃肠消化吸收,所以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女孩的饮食原则
孩子吃得好不好,主要问题都出在父母身上,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这几件事:
(1)精心做好饮食搭配。膳食的搭配主要是指食物性能的搭配。比如:在大米中加入小米一起煮成米饭或米粥,或吃馒头时喝一碗玉米粥,这样不仅能调和人们的口味,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大的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
(2)培养孩子饮食规律。一般早餐必须是三餐中最好的,要有足够的高蛋白供给,晚餐以吃少为佳。这种饮食分配是符合一天中生理活动,以及能力消耗、补充等各方面需要的。
有些父母溺爱孩子,孩子想吃鸡翅就赶紧去买,想吃烤肉马上就做,这样任由孩子随便吃而不加节制,很容易让孩子变得饱腹无度而损伤肠胃,甚至出现呕吐、肠胃胀满、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人们常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这句话是绝对有道理的,鱼、肉虽然可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但也不能多吃,尤其是以煎炸食品为主的洋快餐,更不能经常食用。
(3)合理烹调保持营养。烹调是食物加工的重要环节。“烹”是指烹制火候的合理运用;“调”是指调配适合食用者需要的良好滋味。烹调是为了保护和开发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所以,烹调时应该注意营养素的保护。
加热食物的常见方法有煮、蒸、煎炸、炒、熏烤和烫泡。煎炸和熏烤的烹调方式要尽量少用。多采用优良的烹调方法,不仅可以保证饭菜的色香味,还可以保护营养,使孩子吃后能正常发育。
保证女孩健康,懂些食品安全知识
说到食品的安全性,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危险性而言,WHO将其定义为“对食品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睡觉动来动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