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攀岩设备要多少钱需要用的的技术装备有哪些

攀岩的种类有哪些?
80年代,攀岩开始被引进中国,直到2008年它才逐渐的热了起来,今天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这项运动。但依然很多人对它抱有疑问:攀岩属于极限运动吗?危险吗?没有一身腱子肉也可以玩攀岩吗?毫无疑问攀岩是极限运动, ...
80年代,攀岩开始被引进中国,直到2008年它才逐渐的热了起来,今天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这项运动。但依然很多人对它抱有疑问:攀岩属于极限运动吗?危险吗?没有一身腱子肉也可以玩攀岩吗?毫无疑问攀岩是极限运动,它具有风险但不危险,从事攀岩活动的人需要正视攀岩的风险,了解攀岩的种类,然后“循序渐进”才是聪明的决策。作为攀岩爱好者,无论任何年龄,只要你仍然有面对挑战的勇气,都可以去尝试攀岩运动,以攀登的方式挑战自我、融入自然!室内攀岩室内攀岩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最大的优势是“危险可预见性与难度可控性”。室内攀岩的路线、难易指数完全可以由改变岩点的位置来进行人为的掌控。如果在野外攀登岩石你需要考虑天气的原因以及落石的风险,以及你所在的区域线路的难度。而在室内,这些都是可控的因素,你不必担心突如其来的坏天气与落石。岩馆里有完备的攀岩器械和安全保障,只要遵循规范,人身安全就可以得到确保。也不必担心自己的程度太低无法尝试攀爬。运动攀登(sportclimbing)运动攀登是指无论在自然岩壁或人工岩场攀登的过程中,已经事先使用锚栓(bolts)打好保护点的路线。这些锚栓之间普遍的距离均匀,不会让攀登者在脱落的时候冲坠过长的距离。运动攀登基本不需要像传统攀登一样自己放置保护点。保护支点安全的运动攀登路线在安全上的疑虑会少很多,攀登者可以放心地把专注力放在攀爬的本身。运动攀岩把原本在室外进行的攀岩,变成了室内运动。较少的装备需求和较高的安全系数让它变成了大多数人学习攀岩的第一步。抱石(bouldering)一开始抱石是指攀爬独立的大岩石,现在也包括长度短的岩面路线。抱石的高度通常不高,所以抱石不需要用来保护的攀岩绳,而是在地上铺上抱石垫(crushpad)来减低坠落的冲击。以前抱石只是一种攀登者的训练,但是今天抱石已经成为独树一帜的攀岩方式。如果你想变更强!抱石是你的不二之选,因为它相比传统攀登与运动攀登相比线路较短,所以对强度与爆发力的要求要远远高于耐力!传统攀登(traditionalclimbing)传统攀登者在先锋攀登的时候,需要一边攀登,一边在自己行进的路线上需找岩石的缝隙、岩洞等地方设置保护支点,在结束攀登后再从岩壁上清除这些支点。传统攀登是一种保护与攀登并重的攀登形态,它具有“探索未知的同时保护岩壁的自然形态”这种哲学思想在其间,有着很大的冒险精神,因此也需要更加丰富的攀登经验、个人能力以及冷静的头脑!裂缝攀登(crackclimbing)裂缝是岩壁上绽开的缝,许多攀岩的路线整条线路基本上就是按着一条裂缝向上或者连接数条裂缝完成。裂缝直观上没有所谓的岩点用来抓握,而是需要将身体的部位插入岩缝,借由旋转力、摩擦力和肌肉的对抗来卡住身体,然后再发力向上。根据裂缝的大小,攀岩界一般将裂缝分为手掌裂缝(handcrack)、拳头裂缝(fistcrack)、手指裂缝(fingercrack)宽裂缝(off-widthcrack)。个人认为学习攀爬裂缝线就像学习游泳,一开始总是找不到感觉,老是从裂缝中掉出来,但是一旦勤加练习之后,这个技能就甩也甩不掉了。裂缝攀登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云南老君山那里便是传统攀登与裂缝攀登的天堂!徒手攀登(freesolo)freesolo这个词意味着攀岩这个群体里技艺最为出色同时胆子最大的人!它也是一个攀岩的种类,这种攀登的方式没有绳子、保护器械等等一切安全措施,攀登的过程只有攀登者独自面对线路,失败就是死亡。大岩壁攀登(BigWallClimbing)大岩壁攀登是攀登运动的高层次体现。在技术性岩石地形上攀登整天,有时甚至连续多日;攀登过程中,攀登者必须面对与处理多种生理和心理的挑战,架设保护站和选择宿营地,最终完成线路,攀登至岩石顶部。大岩壁攀登不但整个过程是令人难忘的经历,攀登者在攀爬中那种独特的精神状态更具有让人着魔的魅力。难以置信的是,大岩壁攀登带来的独特感受和探索本质是不可能在纸上或以其他方式来形容的,保守的说,大岩壁攀登背后所孕育的那种激情,比登山名言“山就在那里”更能令攀登者着迷和深陷其中。器械攀登(aidclimbing)器械攀登是指攀登者在无法进行自由攀登时,利用绳梯与各类器材进行辅助通过困难段落的一种攀登方式,按照使用装备的不同分为两种方式:Aid和CleaningAid,简写为A和C。两种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对锤子的使用,前者可以使用锤子的潜含义在于攀登者在无计可施或者黔驴技穷的情况下有凿眼的选择;后者又叫HammerlessAid,不使用锤子的直接结果就是不会对岩壁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同时考验攀登者更加精湛的装备使用技巧,当然攀登道德方面自然也大获全胜!
上一篇:下一篇:
徒步网由一群喜欢户外的驴友共同建立的一个驴友论坛。我们推崇自由的旅行方式,用双脚丈量世界!
Powered by Discuz! X3.2登山攀岩器械等装备的知识(收集汇总) - 阳顶天何的游记 - 517户外
登山攀岩器械等装备的知识(收集汇总)
我自己不会,只能收集资料学习一下啦~
一, 主绳:
主绳:其长度为40-200米,直径9-12毫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是轻便坚固的尼龙制品,不同人员应分别配有不同颜色的主绳。
在攀登中攀登者把绳子称之为生命线,所以绳子的选择及保养是至关重要的,可能直接会影响到攀登者的安全。
(1) 用途
在攀登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远程联接,或为操作者提供安全的平衡过渡。
(2) 分类及适用范围
动力绳:主要用于攀登。
静力绳:主要用于探洞,速降。
攀登时的用法:单绳、双绳。
(3) 动力绳性能指标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6%-8%
注:冲坠系数=坠落距离/有效绳长
(4) 静力绳性能指标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抗拉力:22-30 KN &&&&&&&&&&&&&&&&&&&& &&弹性系数=0
&&& 1.防切割指数;
&&& 尖锐角度对绳子的横向切割会产生致命的后果。在绳子承重时可以很轻易的用
尖锐物体将绳子割断。在UIAA的标准防切割测试中,要求将一个80公斤重物从5米高
度落下,绳子切割于一个横向放置的半径为5MM的尖锐物体边缘,在首次这样的实验
中绳子不能有任何破损。这样才能通过防切割指数测试。不同品牌的登山绳防切割
指数差异很大如奥地利生产的EDEIWEISS绳索可承受多达6-7次的同类测试,有些型
号的EDELWEISS登山绳甚至可以承受半径.75MM的尖锐边缘切割实验,而在同样情况
下绝大多数其他登山绳都被割断。
&&& 2.防磨指数:
&&& 用10公斤的重物系于登山绳上,在旋转沙轮上纵向摩擦,直致绳子的外网被摸
坏(就是攀登者常说的绳子露白),绳子被磨坏的时间直接反映了绳子的纵向抗磨
损能力。一般地说,带有PERDUR标志的登山动力绳在同类测试中比其他绳子抗磨时
间长30%以上。
&&& 3.防水性:
&&& 防水绳就是我们常说的干绳,这类绳子外网一般经过TEFLON防水处理。绳子在
被水浸湿后强度会降低20%以上。在登山中非防水绳在被雪水浸湿后再被冻硬强度更
会大幅度下降,这是非常危险的。实践证明干绳有以下明显优点:
(1)不但防止水进入内芯,而且被水浸湿后外网会很快变干。
(2)水浸后重量变化很小。
(3)水浸后很少会被冻硬。
(4)更长的使用寿命。 另外,UIAA1的动力绳直径一般从9.9-11MM,这些绳子在用途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11MM或10.5MM的绳子用于BIGWALL或攀岩,10MM或9.9MM的绳子重量较轻,大多用于登山。登山,BIGWALL或攀冰最好使用干绳。
&&& 详细的登山绳的用途可参考各厂家的产品手册或CATALOG。总之,未必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只有和你攀登用途相符的才是最适合您的选择。
(5) 使用注意事项
应经过国际攀联(UIAA)或欧洲标准(CE)的认可。
主绳说明书
直径:10.5mm& &&&&&&&&&&&&&&&&&&&&&&&&&&&能承受UIAA标准下坠次数:9
重量:70g/m&&&&&&&&&&&&&&&&&&&&&&&&&&&&& 最大冲击力:810daN
伸长量:6%&&&&&&&&&&&&&&&&&&&&&&&&&&&&&& 外鞘相对内层滑动:0mm
弹性绳的使用
弹性绳被设计用于登山或室内攀岩时上升及下降中的人员保护,及高山行走结组。绳索可以根据标签内容划分规格。
① 单绳:单股穿过固定用器材。
(1/2)双绳:与另一支同规格绳共用。
OO:Twin rope:与另一支同规格绳共用,穿过一般固定器材。
双绳或twin ropes中的单股不可作为单绳使用。
双绳或Twin rope组合用于需防止落石或无法较好地固定绳索之场合。
正常安全使用时,推荐下列使用寿命:
高强度使用(攀岩比赛、高山向导):4个月到1年
通常使用(周末出游等):1到2年
不常使用:最多5年
弹性绳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湿绳冻结时,其弹性和强度均会大幅度下降。未冻结的湿绳,其弹性也有相似的下降。
绳索不应跨过较锐利的边缘(天然或人工,后者如半径极小之铁锁)。使用推荐之附属
器材以防在下坠中绳索遭锐利边缘切割。
受过猛烈下坠冲击、遭锐利边缘划伤或受化学品或锋利物损害的弹性绳,应即报废。
其他报废绳索的根据:
外鞘纤维受损(使用者自行决定)
外鞘之下坚硬不易弯折处(内部纤维受损)
外鞘纤维过热熔融
直接接触明火
距生产日期五年以上
绳索年龄辨别
绳索的生产年份可通过绳中心的识别线辨认。
1995 黄&&&&&&& 1999 绿/黄&&&&&&& 2003 红/黑
1996 黑&&&&&&& 2000 黑/黄&&&&&&& 2004 绿
1997 红/黄&&&& 2001 红/蓝&&&&&&& 2005 蓝
1998 蓝/黄&&&& 2002 红/绿
弹性绳不应储存于靠近加热器等热源处或日光曝晒下。理想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温度分别为60%、25°C。绝不可与任何化学品(尤其有机物、油类及酸)接触,否则应即报废。
脏绳索可用温水加少量中性清洁剂润洗,再用水仔细漂洗并于阴凉处风干。
推荐之附属器材
购买安全及连接用器材时,必须确认所购器材性能符合要求。下坠实验的结果证明,弹性绳应与直径不小于10mm的环状连接器材(如铁锁)搭配使用。绝不可以用弹性绳套或任何其他绳套代替铁锁等连接器材,因为下坠时绳套可能断开,给使用者造成生命危险。
由于对弹性登山绳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任何损害,制造商不负任何责任。有关安全操作的指导建议可从捷克登山协会安全委员会(the Safety Committee of the Czech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获取。时刻记住登山和攀岩运动都是危险性极高的活动。制造商和发行商对绳的使用方式(绳的组合等)不负任何责任。绳索标签上已指明使用方法(单绳/双绳/twin ropes)。使用者使用前后及特殊事件发生后都必须仔细检查绳索情况。当无法确保绳索状况时,应即作废。
个人装备,最好不要转借。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当被落石击中立即进行检查。
使用时,绝对避免放在锐利的岩角上进行横向切割。
使用时,不准才踩、拖或当坐垫,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绳子纤维里面,缓慢切割绳子,这种伤害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学药品。
严禁购买旧绳子。
二、 锁具:
&&& 铁锁:现代登山用铁锁多为铝合金制成,承受冲击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险中用途广泛。
(1) 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刚性连接。
(2) 分类及使用范围
丝扣锁:用于相对永久的保护点。
简易锁:用于临时性的保护点。
(3) 性能指标 (Edelrid是27KN,10KN,10KN,比一般的标准高)
纵向拉力:大于20KN
横向拉力:大于7KN。
开门拉力:大于7KN。
(4) 使用注意事项
保证纵向受力。
丝扣锁在使用过程中要拧紧丝扣。
尽量避免坠落,若坠落高度超过8M并撞击到硬物,就要报废。
(1) 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软性连接。
(2) 分类及性能指标
机械缝(SLING):抗拉力达22KN。
手工打结(RUNNER):抗拉力随扁带(或圆绳)的性质及打结的方式不同而改变,很难达到20KN。
四、 安全带
(1) 用途: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
(2) 分类及适用范围
可调式:用于登山、攀冰、攀岩等。主要分:
全身式安全带:多用于飞降等类似的拓展项目。
跨档式安全带:多用于攀登高山,易穿戴。
坐式安全带:用于上述各项活动,是最常用的。
不可调式:用于个人攀岩。
(3) 使用注意事项
分清上下、里外、左右,不可颠倒、扭曲。
选择大小相配,松紧适度。
带子必须反扣回去,反扣的带子长度大于8厘米。
穿好后必须进行检查。
攀登过程中不能解开安全带。
装备挂环不能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
尽量不购买二手货。
五、 上升器
在单绳技术中解决向上运动问题的器械,而在攀登过程中起到借力和保护作用。分左式与
右式两种,适应不同用手习惯的攀登者。
六、 下降器
(1) 用途
在保护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它与保护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减小操作者所需的握力。
(2) 分类几适用范围
“8”字环:最常用的下降器。
ATC:攀登者用最多的下降器。
Eddy:可以自锁的下降器。
(1) 用途
是攀登过程中最重要,用途最广的登山装备之一,主要起到借力攀登和保护作用。
(2) 分类及使用范围。
主要分两种:
直把冰镐:用于攀登雪山的各人随身技术装备。
弯把冰镐:用于攀冰及登山的修路。
&&& 登山冰镐结构简单,用途广泛,重量轻,一般在350-600克之间,长度在60-75cm之间,通常被称为“大冰镐”。登山攀爬的坡度不大时,大冰镐可以作为支撑的工具,以减轻体力消耗;在硬雪坡上,大冰镐可以插入雪中作为保护点,一旦不慎滑坠,在没有保护绳可利用的情况下,冰镐自制动是拯救生命唯一的手段;在裂缝密布、危机四伏的冰川上,大冰镐还用来作为通过冰川裂缝的工具,砍冰阶、挖雪洞……作用不胜枚举。
(一)& 组件
& &&包括鹤嘴和扁头,通常由铁合金制成,是一种适合寒冷地方使用的坚硬材料。冰镐头部有一个小孔叫做钩环孔,登山者多半都将腕带穿过这个孔套在手腕上。
& &&多半设计为弯曲或下垂状利于在雪地或冰地里钩紧的动作,可以使你在跌倒后设法停止继续滑落(滑落制动)时把冰镐钩住。适合一般登山用途的冰镐,鹤嘴和握柄之间通常呈六十五至七十度角。一般登山用的冰镐通常只有几个锯齿,位于鹤嘴的末端。
& &&主要用来在硬雪地和冰地上砍出步阶。当你做出自我确保的动作,扁头的扁顶也可充做你手掌握住冰镐时的一个稳固的平台。一般登山用的扁头可能扁平也可能弯曲,边缘可能平整也可能成扇形,可能伸出去也可能下垂。一个边缘平整,四角尖锐而不下垂的扁头,或许是最佳的砍步阶工具,适于各种用途。
&&& 握柄的材料是铝或合成原料或两种材质的混合(以往的握柄通常是厚重、直条纹的山胡桃木),有些握柄外围包有一层橡胶材料,或是至少有一部分被包住,这是为了在做自我止滑动作时能把冰镐握得更牢,同时可减少震动,使冰镐的鹤嘴在插入时更易于掌握。
&&& 务必要保持尖利,如此才容易插入雪地和冰壁。冰镐在岩石路径中和碎石斜坡上可用来帮助平衡,不过这样会使得镐尖变钝。
&&& 腕带的长短不一,通常是一条穿过冰镐头部环孔的辅助绳或扁带。短腕带在跌倒时有助于更迅速的控制住冰镐,不过大部分的登山者都比较喜欢用长腕带。长腕带通常和冰镐一样长。如果腕带够长,你在雪坡上为了改变行进方向而换手握冰镐时,就不必把腕带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上。
(二)使用方法
&&& 如何携带冰镐
&&& 携带冰镐的头条要决就是细心。要牢牢记住锋利的镐尖、斧刃极易对你和队友造成伤害。假若冰镐不在手中,千万注意不可让它滑下雪坡或悬崖。在行进途中,如果不使用冰镐,最安全的办法是把它插在装备包的镐套上,扣紧。一般情况都应该在镐尖与镐尾上加套保护。单手拿镐时,手握住镐柄,镐柄与地面平行,镐尾向前,镐尖向下。雪坡行走时,如果需要两只手暂时空出来,可将镐向下呈对角线形斜插到背与背包之间,镐尾向下,镐尖在两肩背带上固定好,和脖子保持距离。冰镐要容易插进,也容易抽出。卸下背包前先把镐抽出来。镐上尖利部位最好用皮套保护。
&&& 握镐方法
&&& 攀雪坡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雪面状况选择握镐方法。大致有两种方式:
&&& 自我制动式握镐:大拇指握在横口斧下,手掌与其余的指握在镐尖上,靠近镐柄。攀登时横口斧向下。&
&&& 自救式握镐:手掌握住横口斧,大拇指与食指握到镐尖下。攀登时镐尖向下。
&&& 自我制动的握镐方式好处在于:滑倒时,你可以很快将镐插入雪中制动。但一般情况下,人滑倒的可能不大,这样握镐却让每次拉镐的压力都集中在虎口,时间一久虎口就会磨痛,从而影响安全。甚至在自救时,因为手疼不能及时行动。自救式握法就舒服得多,因为拉镐的压力分散在较宽的横口斧上,整个手掌均匀受力,当然轻松许多。但在滑倒时,手要迅速变到自我制动式阻止身体下滑。(这种技术在自我制动中应勤加练习。)
&&& 如何自救
攀登中如果滑倒,应立刻将镐柄插入雪中,阻止身体滑动,这种技术就是自救技术。自救式行走方法如下:双脚要处于平衡位置,保证脚是安全的;将镐尾与镐柄插入雪中,一手握住镐头,同时脚向前各移一步。脚踩稳后,拔出冰镐,再往前插一步。如此反复,直到感到安全,不需要为止。以这种方法行走,冰镐总能起到安全杖的作用。为确保安全,镐柄必须插到一定深度的硬雪中,这样才能承担住整个人的重量。滑倒时,一手仍握住镐头,另一只手抓住镐柄,要充分相信镐柄的作用。成功自救的关键在于手紧贴雪面握住镐柄,握镐头的手用来减小镐反翘起来的可能。
(三)保养
&&& 每回使用之前,先检查握柄有无严重的凹陷,否则在重压之下可能会折断(如果仅是小小的刻痕或擦磨,则不必担心)。每次爬山归来,要把冰镐上的泥土擦干净,所有的锈斑也要除去。鹤嘴、扁嘴和柄尖要常常检查。如果要磨利,要用锉刀,不要用电动的研磨机器,因为高速研磨会使金属过度受热而改变性能,导致金属的强度变弱。
(四)技术型大冰镐
&&& 技术镐一般是给偏技术性攀登(需要把镐尖劈到硬冰雪里)设计的,所以把上有胶皮减震,镐尖也很锋利(正接触头).技术镐设计中舍弃的因素有几点:一是胶皮部分如果和把尖过渡不平滑,这种镐在保护时不易快速插到硬雪里.这对初学者影响更大些.二是在冰缝救护时,经常要用冰镐横垫在裂缝边缘防止救护绳深陷到雪檐里.有胶皮时再拉绳增加了摩擦.三是锋利镐尖在滑动制动时容易脱手。
&&& 因为结构、使用技术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小冰镐,尤其是能换件的小冰镐英语里叫ICE TOOL而不是ICE AXE(冰镐),以示区别。
&&& 1.小冰镐的结构性能
&&& 现代冰镐大都采用轻质铝合金作主体材料(镐身和镐柄),个别高端产品甚至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以减轻重量,提高强度。有些镐柄外围包有一层橡胶材料。握持更为牢固同时可减少震动。
&&& 镐尖(Pick)
&&& 镐尖材料一般采用钢质或合金钢,重心靠前,挥动时有更好的侵彻力。镐尖大多设计为弯曲下垂形状,以获得良好的钩挂能力。攀冰小冰镐与普通冰镐的区别在于两点:镐尖的曲线和镐尖的接触角度。冰镐的整体性能大部分也是由镐尖决定的,常规登山的镐尖一般为向下弯曲的弧线(Recersed Curve),这种镐尖是由美国人Yvon Chouinard 发明的。下弧线形的镐尖在镐把向外抬起时会咬紧冰,而上弧线的镐尖在沿着镐把拉紧时会咬紧冰面(镐把外抬时放开),这样当体重落在冰镐上时,镐尖固定得更坚实。镐尖下缘都有锋利的倒齿,防止镐尖从冰洞里脱出。
&&& 除了镐尖的曲线,影响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镐尖的接触角度。攀冰冰镐的镐尖击打冰面时,与冰面形成锐角,便于侵彻冰面,但这种镐尖不适合作为常规登山的滑坠自制动使用,因为它过于锋利。容易一下被冰面咬死,冲击力太大无法控制。
&&& 因为攀冰和冰岩混合路线攀登对冰镐的要求很高,这些部件都容易损坏。另外,针对不同的环境,小冰镐是可以更换附件的。寒冷地区的冰硬而且脆,需要使用非常锋利尖锐的镐尖。很多标明为B(基本型)的镐尖,比T(技术型)镐尖薄而且尖利,就是用于这种硬冰的。还有专用的登山镐尖,与传统登山冰镐一样,是下弧线的,用于小角度冰雪面和自制动。
&&& 镐柄(Shaft)
&&& 直柄的冰镐当然很适合常规登山,但在陡峭的冰壁上劈冰时,问题就比较多了。第一、握镐的手处于垂直状态,身体的重量作用在手上,要求必须牢牢搂住冰镐,否则会自然下滑,这就增加了手指和上臂的疲劳;第二、手指会在劈冰的时候敲在冰面上,造成疼痛和伤害;另外,由于手腕向侧面扣,加上腕带的作用,严重影响血液循环,手指会觉得冰冷,这在寒冷的环境里是个问题。为此,人们将小冰镐的镐柄设计成向前弯曲,使手掌抓握向更自然的方向转移,从而减轻上述这些问题。冰镐劈入冰面后身体的重量通过镐柄作用在上曲线镐尖和镐尖的牙齿上,使它们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
&&& 铲头 (Blade)
&&& 铲头主要用来在硬雪面或冰面上砍出台阶。在需要清理雪面或者挖雪洞的时候也很有用。在松软的雪面上,用镐尖进行制动往往比较困难,因为镐尖的刃部太薄,横截面很小,在软雪中无法提供足够的阻力。这时铲头也可以作为制动的工具。
&&& 锤头(Hammer)
&&& 主要用来锤击各种固定点,比如在坚硬的冰冻地面上固定帐篷钉,在岩石缝里敲入岩钉作固定保护点,等等。
&&& 2.小冰镐的选择
&&& 选择冰镐要根据自己的应用范围来确定。如果以攀登技术难度不大的山峰或冬季山区徒步、冰川旅行为目标,建议选用轻量级徒步镐。这种镐重量轻、握持舒适;又有足够的强度完成行走支撑、冰雪坡保护和自制动功能。如果以攀登有技术难度的山峰或长时间、重负荷使用为目标,建议选用强度更高、重量略大的T型登山镐。这种镐可攀登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冰雪路线,可承受劈冰时产生的的巨大冲击力,可作坚固的雪地锚点;更艰难的山峰路线或瀑布冰攀登、冰岩混合路线攀登就要求使用反曲线镐尖的小冰镐。镐柄弯曲程度较小的;比较适合技术登山;镐柄弯曲程度越大,越适合更陡峭的路线。
&&& 小冰镐的重量一般在65O至5OO克之间。一般来说,重量越大,入冰的侵彻力就越强,落镐也更坚固稳定,但挥动重镐需要更大的力量和控制力。除了重量,镐身的重心设计也对入镐有很大影响:由于挥镐时镐尖的运动轨迹是圆弧形,可以看作是以镐柄为径向的转动,很多攀冰专用的小冰镐,其重心很靠前,这样的冰镐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大的转动惯量,挥动起来后镐身的稳定性很好,不容易打偏。而一般的通用型冰镐,重心比较靠后,就不易获得这样好的入冰性能。冰镐的选择是根据自己最常用的应用范围确定的,如果以高海拔技术攀登为主,可以选择略轻一些的通用型攀冰镐;而如果以瀑布冰和混合路线攀登为主,则应该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之内选择尽量重一些的镐。
&&& 选择小冰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手。每个人手的大小、臂长、力量和经常攀登的冰的种 类不同,对小冰镐的选择也就不一样。手小的人如果用比较粗的镐柄,握持会比较困难。需要花费更多力气在攥紧冰镐上面,就会容易疲劳;另外攀登的时候会戴手套,挑选的时候要注意,看是否能够握紧,不会打滑。
&&& 3.小冰镐的使用
&&& 使用小冰镐对上肢力量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手掌的抓握力和手腕力量。挥动冰镐之前,上臂略微后引。肘关节弯曲,冰镐位于头顶后方;利用胸部肌肉带动上臂,肘关节要伸直;镐挥出去后,利用冰镐自身的惯性击打冰面,手腕下扣,产生一个斜向下方的力量,使镐尖最尖利的部分敲入冰面;个别款式的镐尖向下钩得特别厉害,用这种镐的时候,则不需要明显的甩腕动作,但是手臂还是要有一个下拉的动作。镐尖触及冰面的瞬间,必须保证镐尖与冰面垂直,稍有偏斜,镐尖就会打“呲”了。
&&& 稳定的入镐可以通过看、听、感觉来确认。快速有效的入镐会使镐尖被冰面“嘬”住,不应有不稳定的晃动,强劲有力的打镐甚至能感觉到镐身传来的震动。冰面太脆或者入镐的速度不够会导致冰面破碎,这时应该将表面的碎冰清理干净(提醒其他人员避免落冰砸伤),然后可尝试在原来的入镐点继续打镐。一般表面的脆冰打掉以后,下面的硬冰就比较坚固了。 如果连续几镐都不能获得稳定的固定。那么就要考虑换一个入镐点了。
&&& 腕带的长度,以手臂位于自然攀登位置时刚好托住手腕为台适。在攀登的过程中,当冰镐牢牢固定人冰面后,只要用腕带就可以吊住体重,而握镐的手就可以完全放松休息,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手臂的疲劳状况。攀登的过程中,需要腾出手做一些操作,冰镐挂在手腕上是比较碍事的,这时就需要快速解脱腕带的方法。很多冰镐都有这种速摘腕带,绝大多数都可以单手操作(因为另一只手还得握着冰镐固定自己呢),摘腕带的时候一定要把没有连接的冰镐牢牢打入冰中,或者挂在安全带上,否则冰镐坠落丢失,可就上下不得了。
  1.镐尖的打磨和配重
  镐尖的打磨是为了使冰镐入冰和出冰更容易,在发力的时候更稳固,同时不非常严重的损失本身的强度,所以根据不同的冰镐镐尖类型有不同的方法。T型镐尖由于要求有很大的强度,一般会比较厚而宽,这种镐尖一般用于混合攀登,对于纯冰壁的攀爬不是很合适,不容易入冰,遇到硬冰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碎冰。在攀爬纯冰壁时,B型镐尖是不错的选择。现在的镐尖在出厂前一般进行预打磨,比如Petzl-Charlet的镐尖一般都不太需要再次打磨,除非在攀爬过程中打到了岩石。但是有些镐尖一定需要打磨才会好用,打磨一般来说分为3部分:将镐尖的刃打磨锋利、将镐尖打薄和将镐尖的齿打磨锋利。薄的镐尖更容易入冰,锋利的刃和齿在取出时,很容易通过上下移动切碎冰体将冰镐取出。打磨的程度以不严重影响镐尖的强度为宜,请教资深攀冰者,同时通过不断尝试比较去获得最好的方式和效果。
  为了更好的入冰,增加镐尖的配重对于那些手臂力量比较好的人来说很是实用。配重一般是一些可以固定在镐尖上的金属块。针对于不同的冰壁和攀爬者的情况不一样,可以比较加配重和不加配重攀爬的区别来决定你是否需要配重。
  2.无腕带攀登
&&& 无腕带攀登是最近才兴起一种方式。先锋攀登时,无腕带攀登可以很方便的打入和取出冰锥,同时无腕带攀登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冰镐的换手和攀爬平移。但是,无腕带攀登需要良好的耐力,因为再也没有腕带可以在你手臂失去抓握力时进行休息,同时也需要不错的稳定性和自信,在高高的冰壁上冰镐掉下来,不仅仅是一次恐怖的体验,同时可能你的冰镐从此寿终正寝。事实上有无腕带只是攀爬方式的不同而已。
&&& 3.锋利部位的保护
最锋利的冰镐是最好用的冰镐。但是锋利的冰镐碰到任何人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出发以前最好对装备的锋利部位进行处理:剪一段自来水胶皮管套在镐尖上;将镐铲和镐锤取掉,或者将网球剪开一个口子,套在上面并用胶带固定。
(1) 用途:在攀登冰坡、冰壁和硬雪时起到最直接的保护。
(2) 分类及使用范围
普通冰爪:类型很多,没有特别的局部作用。
专用攀冰冰爪:主要是前齿的结构有锯齿的形状,用于直壁攀登。
9、 安全帽(头盔)
在攀登过程中避免头部受落石、冰块或上方抛下的装备引起的伤害,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在较多的坡度上攀登(尤其是看不见上方攀登者情况下),当听到从上方掉东西的声音时,不能抬头看上方,这样很容易被掉的物体砸到脸上,头部应该贴近坡面,直到确认已安全。
注:国家队的装备教材是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许你一辈子也不会上雪山,也许你永远都不会去攀岩,但这里的部分知识仍对你的户外活动有极大的帮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以后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先进装备。该装备课程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在装备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感想,欢迎提供你的宝贵意见。
.............................品质及安全认证的标志.............................
UIAA国际登山联合会(UNION INTERNATIONAL ALPINE ASSOCIATIONS)安全检测认证。
针对不同装备有详细检测指标,如DYNAMIC 1 ROPE检测标准要求IMPECT FORCE小于12KN,UIAA FULLS大于5。
& 3 SIGMA TEST
一种国际通用的统计学质量检测标准标志
国际质量检测体系,其中ISO9001要求过程控制,ISO9002只是结果控制。
欧共体检测认证,和UIAA标准基本相同。
.............................产品类别的标志.............................
技术型冰镐标志,各项强度检测指标比基本型大50%-80%
基本型冰镐标志
HMS带保护铁锁标志,这类铁锁可使用单环结(ITALY HEATH)。要求纵向拉力大于20KN,开门拉力大于6KN,横向拉力大于7KN。
专用于VIA FEREETA的铁锁标志。要求纵向拉力大于25KN,横向拉力大于7KN。对于开门拉力没有要求。
O型铁锁标志。要求纵向拉力大于18KN,开门拉力大于5KN,横向拉力大于7KN。
扁带被固定,不能在锁内自由滑动的快挂铁锁,如DMM的Mamba。要求纵向拉力大于20KN,开门拉力大于7KN。对于横向拉力没有要求。
可用于工业用途的铁锁。
基本型铁锁。要求纵向拉力大于20KN,开门拉力大于7KN,横向拉力大于7KN。
UIAA 1 ....单绳(SINGLE)可单独使用
UIAA 1/2 ..半绳(DOUBLE)除下降外必需两根同时使用,但两根绳可轮流挂入不同保护点。
UIAA 00 ....双绳(TWIN)任何情况下必需两根同时使用,两根绳必需同时挂入每个保护点。
注: *号为攀登装备必须通过的检测标准
发表于 13:23
记住登录状态
还没有账号?
或者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5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攀岩需要什么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