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伤能做膝盖肌肉锻炼吗

&&&新闻热线:021-
运动达人们 你们的膝关节、 十字韧带还稳健吗?
&nbsp&nbsp&nbsp&nbsp原标题: 运动达人们 你们的膝关节、 十字韧带还稳健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快报记者 梁瑜&nbsp&nbsp&nbsp&nbsp您每周或许有几天会在健身房挥汗,或许热衷于跑马,或者每天会跑上几公里,再不是每天至少要走一万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运动。但是,运动达人们,你们是否意识到运动也会造成身体伤害,是否能在运动同时不以运动损伤为代价?专家指出,大众对运动医学及运动损伤认知不足,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也在逐年增加。&nbsp&nbsp&nbsp&nbspA&nbsp&nbsp&nbsp&nbsp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nbsp&nbsp&nbsp&nbsp陈女士几个月前旅游滑雪时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啪地一下跌倒在地上。爬起来后,她并未觉得不妥,身上也没有明显疼痛,便没理会。然而,当晚乘坐航班回广州时,她才惊觉自己右腿的膝关节明显肿胀、疼痛。医生怀疑她的前交叉韧带受伤了。果不其然,陈女士被确诊前交叉韧带损伤,很可能就是滑雪时摔的那跤导致的,需要做手术修复。&nbsp&nbsp&nbsp&nbsp专家指出,在运动医学中,ACL(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陈世益教授在强生医疗骨科运动医学部举办的“骨镜纵横――ACL重建全面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上指出,ACL位于膝关节内部,上端连接股骨,下端连接胫骨,是整个身体最脆弱的韧带,因此非常容易发生损伤。&nbsp&nbsp&nbsp&nbsp除了直接遭受碰撞可导致ACL损伤,还有不少是非接触性损伤,这占一半以上。“非接触性损伤由骤停、扭转暴力所致,在橄榄球、足球、滑雪等体育项目中比较多见,受伤时伤者能感觉到关节内有断裂声且伴有剧痛,并当即无法活动。”陈世益表示,ACL损伤后,极容易导致后期膝关节功能障碍,诱发骨关节炎。因此,尽早到专业机构就医、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关节镜下ACL重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nbsp&nbsp&nbsp&nbspB&nbsp&nbsp&nbsp&nbsp膝关节是运动损伤最常见部位&nbsp&nbsp&nbsp&nbsp“运动伤害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膝关节。”郑州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刘宁教授指出。“很多患者以为膝关节不好锻炼锻炼就好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病患此时锻炼不但不会好,反而会加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陈世益介绍说,“很多膝关节损伤往往是由于关节活动不协调,如踢球时踢空、对脚,或跑动中被绊倒等膝关节扭伤时,导致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胫骨间,而引起了半月板撕裂。老年人由于半月板退变老化,很容易引起损伤甚至撕裂,一般不可恢复。”&nbsp&nbsp&nbsp&nbsp他指出,半月板损伤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行走或运动时的疼痛,很多患者可出现上下蹲或行走时关节内“喀嗒喀嗒”的声音,有时还会出现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活动或关节突然无力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撕裂的半月板还会在关节活动中牵扯关节滑膜组织,磨损关节软骨,造成极难治愈的慢性滑膜炎,并加速关节退变,使关节炎提早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nbsp&nbsp&nbsp&nbspC&nbsp&nbsp&nbsp&nbsp平时不运动、突然动起来很易受伤&nbsp&nbsp&nbsp&nbsp郑州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刘宁教授指出,除了运动导致的韧带、半月板急性损伤,运动不当即平常不运动、突然搞运动,也很容易受伤,主要是造成软骨的损伤。这是因为没有做好运动准备,肌体也跟不上,很容易对关节软骨产生损伤,发生软骨软化,治疗起来比较麻烦。&nbsp&nbsp&nbsp&nbsp“很多人误以为一般的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运动受伤都是‘小意思’,不需要马上去医院。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关节镜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玉杰教授呼吁,普通大众一定要提高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如果遇到半月板撕裂、前交叉韧带等的损伤必须及早诊断、及早治疗。&nbsp&nbsp&nbsp&nbsp专家看法&nbsp&nbsp&nbsp&nbsp打羽毛球、登山、夜跑,看似简单却不是谁都适合&nbsp&nbsp&nbsp&nbsp“每个人都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运动损伤科主任张春礼教授认为,因为每种运动对不同关节的负担和损伤是不一样的,所以那些膝关节不太好的人不合适爬山、打球,应选择别的运动如到健身房运动或游泳等;有的人肩关节有问题,就不适合打羽毛球。&nbsp&nbsp&nbsp&nbsp另外,每种运动都会有相关的损伤形式,选择这些运动的人应该对运动的潜在风险有所了解和预防。他指出,现在打羽毛球很普及,但容易损伤肩关节,还容易扭伤腰、踩到别人脚上造成跖骨骨折、手腕损伤等;登山尽管能愉悦心情、呼吸新鲜空气,但对膝关节、踝关节的要求非常高,若负重登山,对膝关节压力更大,更容易损伤;夜跑除了有安全危险外,空气、灯光照明也不好,还容易摔跤,而且跑完后人体处于兴奋状态,要马上睡觉对入眠是不利的,所以夜跑并不好;还有部分老年人喜欢倒走,的确可以锻炼所有的伸肌,但是看不到背后就很容易摔倒,造成运动损伤。&nbsp&nbsp&nbsp&nbspTips&nbsp&nbsp&nbsp&nbsp防运动损伤,运动前、中、后都要注意&nbsp&nbsp&nbsp&nbsp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滕学仁教授支招:&nbsp&nbsp&nbsp&nbsp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例如膝关节不好的人不宜爬山、打球,可选择健身房运动或游泳等,肩关节不好的人不要打羽毛球等。&nbsp&nbsp&nbsp&nbsp二、运动前充分热身。&nbsp&nbsp&nbsp&nbsp三、运动后进行整理放松动作。&nbsp&nbsp&nbsp&nbsp四、运动中量力而行、规范动作、科学运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nbsp&nbsp&nbsp&nbsp五、平时注意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可有效防止运动损伤。&nbsp&nbsp&nbsp&nbsp六、一旦受伤,一定要尽快就医,若是轻度损伤,头48-72小时内先冰敷,并及时接受专业的诊断与治疗,避免由于处理不当而延误了治疗,甚至留下一些后遗症,影响了运动机能。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运动达人们 你们的膝关节、 十字韧带还稳健吗?
日 09:56 来源:新快报
&nbsp&nbsp&nbsp&nbsp原标题: 运动达人们 你们的膝关节、 十字韧带还稳健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快报记者 梁瑜&nbsp&nbsp&nbsp&nbsp您每周或许有几天会在健身房挥汗,或许热衷于跑马,或者每天会跑上几公里,再不是每天至少要走一万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运动。但是,运动达人们,你们是否意识到运动也会造成身体伤害,是否能在运动同时不以运动损伤为代价?专家指出,大众对运动医学及运动损伤认知不足,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也在逐年增加。&nbsp&nbsp&nbsp&nbspA&nbsp&nbsp&nbsp&nbsp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nbsp&nbsp&nbsp&nbsp陈女士几个月前旅游滑雪时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啪地一下跌倒在地上。爬起来后,她并未觉得不妥,身上也没有明显疼痛,便没理会。然而,当晚乘坐航班回广州时,她才惊觉自己右腿的膝关节明显肿胀、疼痛。医生怀疑她的前交叉韧带受伤了。果不其然,陈女士被确诊前交叉韧带损伤,很可能就是滑雪时摔的那跤导致的,需要做手术修复。&nbsp&nbsp&nbsp&nbsp专家指出,在运动医学中,ACL(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陈世益教授在强生医疗骨科运动医学部举办的“骨镜纵横――ACL重建全面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上指出,ACL位于膝关节内部,上端连接股骨,下端连接胫骨,是整个身体最脆弱的韧带,因此非常容易发生损伤。&nbsp&nbsp&nbsp&nbsp除了直接遭受碰撞可导致ACL损伤,还有不少是非接触性损伤,这占一半以上。“非接触性损伤由骤停、扭转暴力所致,在橄榄球、足球、滑雪等体育项目中比较多见,受伤时伤者能感觉到关节内有断裂声且伴有剧痛,并当即无法活动。”陈世益表示,ACL损伤后,极容易导致后期膝关节功能障碍,诱发骨关节炎。因此,尽早到专业机构就医、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关节镜下ACL重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nbsp&nbsp&nbsp&nbspB&nbsp&nbsp&nbsp&nbsp膝关节是运动损伤最常见部位&nbsp&nbsp&nbsp&nbsp“运动伤害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膝关节。”郑州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刘宁教授指出。“很多患者以为膝关节不好锻炼锻炼就好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病患此时锻炼不但不会好,反而会加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陈世益介绍说,“很多膝关节损伤往往是由于关节活动不协调,如踢球时踢空、对脚,或跑动中被绊倒等膝关节扭伤时,导致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胫骨间,而引起了半月板撕裂。老年人由于半月板退变老化,很容易引起损伤甚至撕裂,一般不可恢复。”&nbsp&nbsp&nbsp&nbsp他指出,半月板损伤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行走或运动时的疼痛,很多患者可出现上下蹲或行走时关节内“喀嗒喀嗒”的声音,有时还会出现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活动或关节突然无力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撕裂的半月板还会在关节活动中牵扯关节滑膜组织,磨损关节软骨,造成极难治愈的慢性滑膜炎,并加速关节退变,使关节炎提早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nbsp&nbsp&nbsp&nbspC&nbsp&nbsp&nbsp&nbsp平时不运动、突然动起来很易受伤&nbsp&nbsp&nbsp&nbsp郑州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刘宁教授指出,除了运动导致的韧带、半月板急性损伤,运动不当即平常不运动、突然搞运动,也很容易受伤,主要是造成软骨的损伤。这是因为没有做好运动准备,肌体也跟不上,很容易对关节软骨产生损伤,发生软骨软化,治疗起来比较麻烦。&nbsp&nbsp&nbsp&nbsp“很多人误以为一般的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运动受伤都是‘小意思’,不需要马上去医院。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关节镜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玉杰教授呼吁,普通大众一定要提高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如果遇到半月板撕裂、前交叉韧带等的损伤必须及早诊断、及早治疗。&nbsp&nbsp&nbsp&nbsp专家看法&nbsp&nbsp&nbsp&nbsp打羽毛球、登山、夜跑,看似简单却不是谁都适合&nbsp&nbsp&nbsp&nbsp“每个人都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运动损伤科主任张春礼教授认为,因为每种运动对不同关节的负担和损伤是不一样的,所以那些膝关节不太好的人不合适爬山、打球,应选择别的运动如到健身房运动或游泳等;有的人肩关节有问题,就不适合打羽毛球。&nbsp&nbsp&nbsp&nbsp另外,每种运动都会有相关的损伤形式,选择这些运动的人应该对运动的潜在风险有所了解和预防。他指出,现在打羽毛球很普及,但容易损伤肩关节,还容易扭伤腰、踩到别人脚上造成跖骨骨折、手腕损伤等;登山尽管能愉悦心情、呼吸新鲜空气,但对膝关节、踝关节的要求非常高,若负重登山,对膝关节压力更大,更容易损伤;夜跑除了有安全危险外,空气、灯光照明也不好,还容易摔跤,而且跑完后人体处于兴奋状态,要马上睡觉对入眠是不利的,所以夜跑并不好;还有部分老年人喜欢倒走,的确可以锻炼所有的伸肌,但是看不到背后就很容易摔倒,造成运动损伤。&nbsp&nbsp&nbsp&nbspTips&nbsp&nbsp&nbsp&nbsp防运动损伤,运动前、中、后都要注意&nbsp&nbsp&nbsp&nbsp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滕学仁教授支招:&nbsp&nbsp&nbsp&nbsp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例如膝关节不好的人不宜爬山、打球,可选择健身房运动或游泳等,肩关节不好的人不要打羽毛球等。&nbsp&nbsp&nbsp&nbsp二、运动前充分热身。&nbsp&nbsp&nbsp&nbsp三、运动后进行整理放松动作。&nbsp&nbsp&nbsp&nbsp四、运动中量力而行、规范动作、科学运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nbsp&nbsp&nbsp&nbsp五、平时注意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可有效防止运动损伤。&nbsp&nbsp&nbsp&nbsp六、一旦受伤,一定要尽快就医,若是轻度损伤,头48-72小时内先冰敷,并及时接受专业的诊断与治疗,避免由于处理不当而延误了治疗,甚至留下一些后遗症,影响了运动机能。运动创伤术...
黄涛的咨询范围:查看: 45256|回复: 52
关于膝盖积液与功能性恢复锻炼的极大困惑
本帖最后由 keita_coool 于
20:47 编辑
俺膝盖07年年底的时候曾从楼上摔下来过,当时没太在意,养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了日常的锻炼,前一段时间不小心撞了一下膝盖,旧伤复发,略疼,但跑步、游泳照旧,结果终于杯具了,从8月初至今,求医无数,但膝盖积水一直未好。
敷了一次膏药,结果过敏,作罢。去北医三院拍了片子,核磁共振和CT显示半月板、骨头都OK,就是膝盖里有积液,运动损伤科的专家诊断为“髌骨软组织损伤”,并且由于长期不活动,大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肌肉萎缩,于是他又建议我做传说中经典的“直抬腿钩脚练习”来锻炼股四头肌,我说我本来膝盖就有积液,这样做不是刺激它分泌更多的积液了吗,他说没关系,这个基本上对膝盖没有压力,要坚持做。结果我谨遵医嘱,但每次做完后都发现膝盖果真比原先更疼了。
我把我的困惑说给给我做理疗(超短波+激光)的医生听,他说你都水肿了,这个时候应该少做这样的活动,要不膝关节会不断分泌新的积液,病就不容易好。但康复科的另一位大夫和我说,必须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要不这两条腿就废了。==......
Google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人询问到底应不应该在膝盖有积液的情况下做功能锻炼,后来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坛子,就想请教诸位前辈们,俺到底要不要进行功能锻炼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减少对膝关节的损伤呢?俺才21岁啊,而且是女生,已经在家歇了快3个月了,最近简直天天都要以泪洗面了……
鞠躬90°感谢~T_T
忘了补充一句,我的膝盖有几次比较大的伤害:
1、07年底从楼上摔下来过,当时淤血肿胀,大概3个月好了
2、今年6月中旬在学校自习时膝盖不小心撞到了桌角,不走运的是恰恰是我原来受伤的那个部位,但疼了几天后没管它,自己好了
3、8月初(没记错的话应该是5号左右)在家做蹲起的时候,起来的时候膝盖有撕扯的感觉,但不是特别疼
4、从6月到8月中旬,膝盖感觉一直不适,但其间从未停止过运动(==好吧,我错了)
直到8月中旬的某一天,膝盖终于疼得走不了路了,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不巧的是,9月我要参加司法考试,每天太忙了一直没去医院检查,只是自己在家擦药。
1、红花油、正骨水、扶他林、忘了名的狗皮膏药——无效+过敏
2、外敷中药——有一点效果,但过敏
3、气功推拿——开始几次有效,后来几次因为师父不在北京,也就中断了
4、吃药——正在进行中,效果不明显
5、按摩——让我们校医院的二五医生按过一次以后疼的更厉害了
6、理疗——主要就是超短波+激光,已经进行了10次了,但效果还是不明显
1、肯定要锻炼,因为肌肉都有萎缩了。
2、膝关节内液体是持续分泌的,尤其是你创伤后关节滑膜炎症导致积液的,你做“直抬腿钩脚练习”来锻炼股四头肌本身并不会明显刺激关节积液分泌。你做完后疼痛,并不能说明是积液增加导致的。
3、关节积液治疗,要咨询骨科专业的了。北医三院、积水潭都是很牛的了。
术业有专攻,理疗、康复科人员应做好本职工作,不应该随便给别人建议!
去问论坛上的专家
保守治疗不行的话 可以试试手术&&手术恢复一般反而比较快
谢谢你的建议,积水潭和北医三院的医生都看过了,而且还是我爹娘早上5点钟爬起来给我去挂的号,别提有多惨烈了……虽然看的都是特需专家,但他们一看我骨头和半月板没事,就根本不把我当回事……
最让我困惑的是,我觉得膝盖积液的疗养原则和功能性恢复锻炼本身有矛盾,一方面要让膝盖制动,不能再做过多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要锻炼大腿肌肉,可在锻炼的同时还是会用到膝盖,的确从理论上讲,直抬腿钩脚练习不会给膝盖造成额外的负担,可我的切身感受是,每次做完后膝盖都会有点发烫,而且比原来要更疼一些。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恢复前“必要的疼痛”?原先有个师兄也是积液,但人家休息几周就好了,也没进行什么功能性锻炼。昨天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可能走路稍微有点多,今天就觉得更疼了,实在是不敢再继续做那个功能锻炼了。
矛盾ing……
2楼说的挺全面的,核磁还是不错的检查方式,韧带和骨骼没有问题的话就还好,去运动医学那边看个专家号吧~余家阔好像是膝关节的专家,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在那里治疗的;我本人踝关节因为韧带伤也有积液,5个月前在三院手术解决的。。。膝关节相对来讲滑膜炎的可能性很大,结合下核磁让医生好好诊断下吧~祝早日康复。
不懂,帮顶!
祝早日康复!
blackeight
谢谢~看的是敖英芳,运动医学科里祖师爷级的人物,老爷爷说你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上下楼注意点就行了……
我觉得自己应该还不至于到手术的地步,毕竟只是创伤性滑膜炎,现在比较纠结的就是要不要继续做功能性恢复锻炼,毕竟已经有快3个月了……
keita_coool
我本人不是很懂膝关节伤病,身边踢球的兄弟们基本都是膝关节的韧带伤,所以不太清楚你的情况;但是我知道有伤病光靠保守治疗肯定没有及时解决的好,现在好像没有人指明你的问题,所以建议还是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再结合你的病症治疗吧,这年头看病真是不容易的。。。没完全康复前千万别着急剧烈运动
blackeight
是啊,连大夫都没有明确的建议,就一个字,养。这样的小毛病最头痛了,久拖根本不是办法。
心情着急能够理解。病情叙述非常不清楚,从病情来看还是可以缓解的
半月板和骨头都没问题。前交叉韧带有没有问题?
两个月不活动大腿都萎缩?那就是说现在日常走路也会膝盖肿包子吗?
有没有髌骨软化症?
先去瑜伽,回来说。
谢谢轻舞斑竹~
忘了补充一句,我的膝盖有几次比较大的伤害:
1、07年底从楼上摔下来过,当时淤血肿胀,大概3个月好了
2、今年6月中旬在学校自习时膝盖不小心撞到了桌角,不走运的是恰恰是我原来受伤的那个部位,但疼了几天后没管它,自己好了
3、8月初(没记错的话应该是5号左右)在家做蹲起的时候,起来的时候膝盖有撕扯的感觉,但不是特别疼
4、从6月到8月中旬,膝盖感觉一直不适,但其间从未停止过运动(==好吧,我错了)
直到8月中旬的某一天,膝盖终于疼得走不了路了,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不巧的是,9月我要参加司法考试,每天太忙了一直没去医院检查,只是自己在家擦药。
1、红花油、正骨水、扶他林、忘了名的狗皮膏药——无效+过敏
2、外敷中药——有一点效果,但过敏
3、气功推拿——开始几次有效,后来几次因为师父不在北京,也就中断了
4、吃药——正在进行中,效果不明显
5、按摩——让我们校医院的二五医生按过一次以后疼的更厉害了
6、理疗——主要就是超短波+激光,已经进行了10次了,但效果还是不明显
是这样的,从核磁共振和CT成像来看,只是膝盖有积液,但并未提到你所说的那个前交叉韧带有损伤的问题。
我一开始在积水潭医院看的,觉得医生一般,后来在北医三院找敖英芳教授看了,他的诊断结果为:他在我第一次就诊时,初诊为髌骨软化,但看了我的2个片子后,诊断为髌骨软组织损伤,并给我开了消炎药莫克比(吃了7天,无效)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就是日常所说的葡立),还说我大腿肌肉有点萎缩,让我加强肌肉练习。我问他能不能做理疗,他说可以做超短波。
膝盖现在的感觉是,每天最舒服的时候是早上刚起床的时候,但走两步就开始疼,是那种一直的胀痛,到了晚上,整个小腿能比早上粗一大圈。
而且用手摸膝盖骨的时候,觉得里面会有“吱吱”滑动的感觉,以前只是一条腿这样,现在两条腿都这样了。用手摸膝盖骨两侧的凹槽,会觉得里面软软的特别有弹性,这大概就是积液吧。
对于一个以前天天运动的人来说,最近每天就一直在家里,或是坐着,或是躺着,路也不敢多走,大腿肌肉的确是萎缩了,跑了5家医院,医生都这么说。
想请教轻舞,那个直抬腿钩脚练习对膝盖到底有没有伤害,我做了后总觉得特别不舒服,但医生说:丫头,你必须做,要不以后连路都走不了了,我非常非常害怕,都不敢和我爹娘说……
等着急了吧。晚上回来晚了。抱歉!
我试了试你说的直抬腿勾脚。没发现有使用到膝盖。
如果是从弯曲膝盖到伸直再弯曲。可能是引起不适的原因。
个人意见。如果平时走路膝盖都会肿。那还是不要硬走路锻炼了。
最好去查清楚到底是关节内部什么问题引起的。
6-8月究竟发生了什么引起了创伤性的反应。
为什么受伤这么久了仍然有积液,才好对症治疗。
就大腿肌肉萎缩的问题。你可以多多按摩。敲打都是有效的。
你为什么俩月不锻炼就会大腿萎缩?
只知道一天超过8小时的卧床或骨折才会引起肌肉萎缩。难道这三个月你都是卧床?
看起来也不像。
一点也不晚,多谢你还惦记着我的这点事儿,心里很感动~
肌肉萎缩有好多种,我这种是废用性萎缩,因为每天除了去医院理疗外,剩下的时间不是坐着就是躺着,基本不用腿走路,所以肌力就减少了,受伤那条腿明显比另一条细很多。医生还说,在膝盖长期有伤的情况下,萎缩是一种连锁反应,再多的原理我也讲不清了。
现在,最好的医院的最好的大夫都看过了,从拍的片子看,主要就是积液问题,我觉得这可能和我膝盖受伤后没有及时休息,反而还不停锻炼有关,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
只能赖我自己。
问了不同的医院的几个医生,有人说要制动,有人说要运动,所以我想最安全的办法是,先把锻炼放一放,等过两天看情况再说。也只能这样了。
只是,至少三年内都不能再跑步了,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先全面停止锻炼,让积液吸收了再说。如果我想的没错。应该是8月的时候你压力很大,
引发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的创伤性的无菌炎症。这个很麻烦。也就是说,
是你自己身体对自己的杀伤反应。这个警报得慢慢来解除。
没事的时候你就多捏捏腿。另外可以在床上把腿举高。控制一段时间。没受伤的那条腿
也可以蹬车轮动作。
21岁花样年华。不要难过。美好的生活还在前面。要对自己有信心,还年轻。不要轻易
给自己下结论,相信自己的身体是有自愈能力的。
lz太杯具了。安慰一下,偶不懂运动学,膝关节很复杂。不过我建议你找个年富力强的45-50之间的医生看,这个年纪的医生已经有一定造诣,而且脑子比较清楚。太老年的主任,我觉得有点......
楼上你没看到?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
45-50岁?那个年龄的大夫?一笑而过。
谢谢轻舞~你说的没错,8月的时候压力的确很大,每天基本上从早到晚就是在看书,这期间情绪特别不稳定,运动的时候也总是逞能,没有及时注意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使这种慢性的损害一直持续进行,从而最终导致了膝盖的积水。
我又咨询了一位做康复的医生,他说这个“直抬腿钩脚练习”还是要坚持做的,做后如果觉得疼,用冰袋敷一下~~~我的困惑是,都说膝盖受伤了后要注意保暖,那我这么用冰敷会不会冻坏骨头?我问我妈,她说这样很伤膝盖,会冻出“老寒腿”的~~~
本帖最后由 tz747 于
15:16 编辑
还是听北医三院大夫的意见比较靠谱。
你的这个症状可能确实要养,急不得的。
你的这些:
1、红花油、正骨水、扶他林、忘了名的狗皮膏药——无效+过敏
2、外敷中药——有一点效果,但过敏
3、气功推拿——开始几次有效,后来几次因为师父不在北京,也就中断了
4、吃药——正在进行中,效果不明显
5、按摩——让我们校医院的二五医生按过一次以后疼的更厉害了
6、理疗——主要就是超短波+激光,已经进行了10次了,但效果还是不明显
效果因人而异,如果没效果就不要再做了。
北医的大夫见的各种伤很多,在他们眼里,你的伤痛都算不上什么,但是自己还是要重视。女生的痛感阈值比较低,有些康复训练是很痛苦的,要能忍受。
冰敷是“直抬腿钩脚练习”做后如果觉得疼,减轻痛感的,不会伤膝盖。所谓老寒腿,是腿部的一些部位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导致局部炎症又不加以重视,最后变成器质性的损坏。
我不主张冰敷。你这个超过三个月的病程,已经是慢性的。
冰敷是针对急性扭伤。血管破裂有效。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网络毕竟不是面对面。建议你尽量保守。别瞎折腾
Powered by膝关节损伤认识与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_好大夫在线
&|&&|&&|&&|&&|&&|&
膝关节损伤认识与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
全网发布: 16:58:53
发表者:李坚
(访问人次:3647)
1、是不是所有前交叉韧带损伤都需要手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损伤后可以产生明显的膝关节前向不稳,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害,导致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早期发生,及早行韧带重建可有效稳定关节,防止关节内其他结构的继发损伤。膝关节MR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辅助检查,但因受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关节内积液出血及医生阅片经验影响,其临床诊断具局限性,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故无法作为临床确诊的依据,必须根据病史、专科医生体检,必要时需行关节镜手术探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年轻患者确诊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均需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①膝关节反复扭伤。②有膝关节不稳感,(容易打软腿或扭伤,这项是否前交叉损伤引起需要排除其它因素)。③合并膝关节半月板或其它重要稳定结构损伤。④有明确膝关节软骨损伤需要修复者。不需要行韧带重建手术治疗或者说手术重建韧带帮助不大的病人:①无上述手术指征,且无关节不稳。②韧带断裂多年,软骨损伤非常严重,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它治疗措施。但如果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发生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就有其特殊性。少年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重建术治疗易损伤骺板,容易导致肢体不等长成角畸形。基于此种考虑,很多医师主张采取保守治疗至骨骼成熟,若此时仍有症状,再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我们进行韧带重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关节提前磨损、老化。多数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老年患者关节都有磨损,且运动量少,与手术带来的创伤比保守治疗,引起的老化更严重,有报道称保守治疗的群体中,年纪越大,运动量越小,保守治疗的效果就越好。对于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或是老人和儿童完全断裂的情况,能够进行保守治疗的尽量不做手术。③多发韧带松弛症患者,术前不能依据单侧MR及专科体检进行诊断,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专科体检各关节,进行对比。人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因其无滑膜覆盖,血运差,自我愈合能力差,通过保守制动等方式,效果不佳,故多采取早期手术重建的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手术时机:①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急性期过后,关节基本消肿、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后即可接受手术。如果暂时不能手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以防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恢复关节活动度。②合并可缝合的半月板损伤或需要修复的软骨损伤,应尽早手术,以争取半月板或软骨的修复机会。③如果半月板损伤,有交锁症状,争取早日手术,以免术后功能锻炼困难。④合并有需要缝合的内侧副韧带损伤,最好在2-3周内手术,过了急性期,内侧副韧带韧带基本无法缝合,其重建的效果不如缝合,且创伤、花费都要更大。2、做了手术能否完全解决关节疼痛?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大多数不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关节不稳是其主要表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并不意味着膝关节的功能就能够恢复,这只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开始。术后严格的康复训练才是确保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前交叉韧带 合并半月板,软骨损伤临床比较常见,是诱发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因素之一。由于患者对 前交叉韧带 损伤和半月板,软骨损伤的认识不足,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半月板,软骨损伤愈加严重,最终无法保留半月板、修复软骨。尽管 前交叉韧带 已经重建,由于膝关节承受异常载荷和应力,导致膝关节骨发生,引起膝关节疼痛。3、是否手术效果每个人都一定很好?由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受伤的作用机制不同,部分患者合并有关节内软骨剥脱、半月板损伤及侧副韧带的损伤。因此在重建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的同时,还要根据患肢的实际情况处理相应的合并损伤。合并损伤的患者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较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要长,且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程度较差。并发症: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并发症可由术前、术中、术后因素造成。术前因素包括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前合适的状态和肌力,以及移植物和固定方法的选择。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活动受限和持续的膝前疼痛。术前、术中和术后因素均可以造成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活动丧失。术前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以及伴随其他韧带损伤更有可能增加术后活动受限的可能。术中骨道位置不正确,导致移植物撞击,从而导致膝关节伸直丧失。术后因素包括制动时间过长,康复训练不足或不当。术后康复:⑴支具佩带第一个月24小时佩带,第二个月晚上睡觉时可拆下,第三个月出门行走时需佩带。有些膝关节肌肉力量较好的患者,应由医生决定是否提前结束支具的使用。支具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保护重建韧带,避免使其受到过度牵拉;当然,保护过度了,膝关节肌肉就会萎缩,这两者之间的权衡须与医生商讨。⑵屈膝练习屈膝时会产生疼痛,因人而异。严格按照康复程序练习的患者,一般不会有问题。同时行半月板缝合、内侧副韧带等膝关节其它稳定结构修复手术的患者,屈膝会有一些困难,疼痛的程度稍重。需要注意的是,屈膝练习时,从伸直到规定屈膝角度不要太快,一般进行时间为10-20分钟,到了既定角度,要停留5-10分钟,停留时即可开始冰敷。少部分患者不适应一日一练,可由医生视情况采取每两日一屈膝甚至每三日一屈膝的情况。一般来说,屈膝过度导致膝关节肌肉及关节囊严重肿胀或者发硬的情况下,一定要杜绝暴力推拿,最好休息2-3天并及时就医。屈膝练习最重要的就是放松,有的患者放松很好,屈膝就会很顺利,屈膝时疼痛轻微,屈膝完毕疼痛即止。有的患者比较紧张,主要是怕痛,屈膝就会有困难。后一类患者如果较长时间都不能学会放松,导致屈膝进程过缓,主要表现为每次屈膝时都会“很痛”,屈膝之后膝关节的疼痛时间大于5分钟,需及时求助手术医生。前一类患者也不要操之过急,屈膝进程太快,尤其是术后6周左右时,易使重建韧带发生松弛。需要注意的是,术后6周时,部分患者自我感觉很好,能够戴着支具或者不佩戴支具进行慢跑或快跑等,易造成韧带松弛。⑶冰敷冰敷与屈膝进程密切相关。屈膝时及屈膝后均要冰敷。冰敷部位:膝关节前方、内外侧。屈膝练习时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纳入冰敷。注意事项:冰袋与皮肤之间用一毛巾相隔,防止;两次冰敷间隔40-60分钟,一次屈膝练习后冰敷3-6次;根据次日膝关节肿胀的程度调整冰敷的次数,逐渐掌握适应自己的冰敷次数,屈膝练习期间以膝关节轻度肿胀(可在复查时让医生协助判断)或者不肿为宜。⑷静蹲练习静蹲不仅可以练习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正确的静蹲姿势及时长对腰椎、颈椎等都有好处。正确的静蹲姿势康复方案中有,这里所要强调的是:静蹲之前一般要经历一段时间直抬腿练习,注意增加直抬腿的时间和负荷(在小腿上加重物),推荐直抬腿将患膝肌肉力量达到正常的80%以上再进行静蹲练习。静蹲时,膝关节屈曲角度不要太大,除了少数肌肉力量较强的患者,一般膝关节屈曲不要超过60°。静蹲时,腰挺直、头后伸,除了膝关节肌肉紧张外,身体其余部分均须放松。练习后,膝关节前方、内侧肌肉疼痛是练习姿势正确的有效证据。静蹲后膝关节内疼痛加重是异常表现,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加重髌股关节变。凡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改变方式:一是患膝肌肉力量改善不够,要加强直抬腿练习。二是静蹲时未避开痛点。练习时可用种种娱乐方法来转移疲劳,比如说看电视、电影,听音乐、听有声小说等等。⑸关节内响膝关节活动度练习顺利后期,开始正常行走了。有一些患者会发现膝关节内会有响声,有些响声较小,只能感觉到,有一些患者响声较大,为明确的弹响。响声的原因很多,半月板切除、脂肪垫区瘢痕化、肌肉萎缩都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常见的弹响原因。这些,通过肌肉力量练习及关节活动适应性训练都可以纠正,大部分患者发现弹响的时间为术后1个月左右,术后6个月左右就可渐趋消失。较少一部分患者关节内瘢痕不易软化,若在术后1年仍有弹响并影响关节正常活动,建议与手术医生沟通考虑进行二次关节镜切除瘢痕。需要说明的是,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等是导致膝关节弹响的病理性临床症状。此类患者一般会伴有膝前区的疼痛、酸胀等不适,上下楼尤其明显。有这些临床表现的患者须经常与医生沟通,及时获得针对髌骨软化症的治疗措施。松动原因:大约90%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效果优良。然而仍有一小部分病例由于手术技术失误,移植肌腱或髌腱质量差,固定不充分,韧带愈合重塑或术后康复训练不正确等原因,使重建后的韧带松弛或被拉长,甚至断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膝关节长期不稳定存在。韧带选择:目前骨-髌腱-骨以及四股腘绳肌这两种自体移植物仍为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首选,各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肌腱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于临床。骨-髌腱-骨的优点是韧带强度大,骨道内愈合好,目前仍作为翻修首选,缺点,供区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髌骨软化、髌股关节病变、髌韧带和脂肪垫纤维化、髌骨、髌腱挛缩、髌腱断裂、髌腱炎、髌前疼痛、股四头肌萎缩等。四股腘绳肌重建优点在于结构上更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手术切口创伤小、取重建物的操作简便及术后髌前疼痛比例明显减少、对伸膝装置无干扰,同时可以减少术后供区并发症的发生,缺点个体差异大。异体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主要优点有:无供区损伤;取材量无限制;简化手术操作;手术切口小。其主要缺点有:疾病传播;免疫反应;延迟愈合;骨髓道扩大;感染;费用昂贵。LARS 人工韧带是欧洲惟一通过牵拉-扭转-屈曲试验的人工韧带产品,术后2年疗效等同于自体骨-髌腱-骨,然而其远期效果目前仍不能肯定。缺点腱骨愈合不佳,翻修困难。
发表于: 16:58:53
李坚大夫的信息
擅长膝关节中的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复杂的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及髌脱位...
李坚,男,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运动损伤科,科主任。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
李坚的咨询范围: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京ICP证030609号 本站通用网址:凤凰网
建议使用IE6以上版本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叉韧带损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