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说完整版:国足世界杯未来能成为世界杯冠军吗

恒大创新发展青训“一条龙”模式 树足校办学标杆-闽南网
恒大创新发展青训“一条龙”模式 树足校办学标杆
  中国足球路在何方?青训在中国足球崛起的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C罗、梅西式的球星何时在中国横空出世&&这些问题不单足球界人士在苦苦思索,上至中央高层,下至普通百姓,也在追问、期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足球改革成为中国体育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恒大集团许家印主席视察恒大足校西班牙分校,与小球员交流
  据行家透露,4月26日,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级联席办公室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足球改革重大课题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恒大足校承担的课题《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恒大足球学校实证研究》,届时将在发布会上发布推广。一周前,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中国足协副主席容志行及中国足协青少部项目负责人组成的考察组刚刚在恒大足校完成调研,对足校的办学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李毓毅在恒大足校刘江南校长的陪同下观看学生练习书法
破解&体教结合&难题
  恒大足校起步之初就从顶层设计上定制了一套&体教结合&的新型足校架构。
  &恒大足球学校重视文化学习、科学训练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有文化底蕴的足球人和有足球特长的文化人。&恒大足校校长刘江南告诉记者,&遵循中国国情,足校探索出了一条契合国家教育部&健康、快乐、进取&足球理念,兼具足球学校精英培养与校园足球普及功能的新型足球学校发展道路。&
  足球专业培训方面,恒大足校按皇马青训大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竞赛体系,目前已经获得100多项海内外比赛冠亚季军,仅2016年就获得冠军18项、亚军10项、季军7项。
  截至目前,足校学生已有120余人次入选各年龄段国青、国少队,85人入选恒大淘宝俱乐部各年龄段梯队。
  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学习怎样。
  2016年中考,恒大足校学生夺学校所在地清远市清新区数学单科状元,1人进入清新区中考总分前10名。2016年高考,足校40名首届高中毕业生中有37人进入职业俱乐部或本科、专科院校,成才比例达92.5%。
  日,恒大足球学校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的寄宿制足球学校&称号证书颁发仪式在学校国际比赛场隆重举行
赔钱办学贵在品质
  日前,恒大足校首次公布了办学5年来的账单。
  根据这份账单,我们看到,恒大集团创办恒大足校投入12亿元,办学近5年运营费用超过8亿元,截至目前累计整体投入超20亿元。
  我们可以算一笔精细账:恒大足校每年学费为小学5万元、初中5.5万元、高中6万元,这些学费包含住宿费、学训费、伙食费及校服费。
  据统计,学校每年生均支出成本约为6.5万~7万元,从建校之日起,恒大每年为足校补贴运营经费均约1亿元。
  认真分析,高成本运营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学校虽有2800多名学生,但足球精英学员及贫困生分别享受精英球员免费政策及扶贫救助政策。仅扶贫生一项,通过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学校已累计救助2747人次、8000万元。
  2.提供一流学训及生活软硬件条件造成高成本支出。硬件方面包括学生良好的食宿、服装、医疗、各种先进学训设备、50块场地及千亩优美校园环境的运行与维护;软件方面包括聘请高水平教练、教师、专家、西班牙外教团队及管理人员指导学训及后勤保障。学校现有员工500多人,师生比接近1比5,这个比例远远高出普通学校的1比13。
  为了加强足球精英人才培养,足校还把优秀学员送到西班牙分校接受世界最纯粹、最正宗、最直接的足球训练,学校精英队伍每年不计其数外出比赛的巨额经费支出均由恒大集团补贴。
  以2016年为例,足校收入约1.2亿元,主要来源于学费及举办比赛、夏令营收入;实际支出约2亿元,聘请高水平外教及伙食费用占了总支出的一半以上。
多位球员入选国字号
  但是,&高投入&带来的是&高产出&,足校已有近百名优秀学员脱颖而出。
  现恒大俱乐部2001年龄段球员艾热西丁就是恒大足校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据介绍,艾热西丁的足球起步较晚,享受扶贫政策来到恒大足校后,开始只是普通队里的普通球员。2014年10月,恒大足校在西班牙马德里成立分校,2001年龄段的优秀球员成为西班牙分校的首批学员,艾热西丁并不在其中。
  不过,刻苦训练的他在2015年&恒大杯&广州市青少年锦标赛上脱颖而出。当时,学校派出4支2001年龄段的队伍参赛,这支普通队竟然进了决赛,身材高大的艾热西丁是让对手恐惧的锋线杀手,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去年,西班牙分校在补充球员的时候,艾热西丁入选,并逐渐成为球队主力。因在2017年全国青少年男足U16联赛上表现优异,他被中国足协选进&2024奥运希望之星&训练营百人名单,并入选了国少选拨队。
  另外,史金帅、陈峰、刘赉根、陈泉江、谭凯元也先后进入国少队,现已进入恒大俱乐部各梯队。
恒大足校模式成型
  美国《CNN》以《恒大足校:承载中国足球未来的足球工厂》为题,对这座现象级的新型足校予以重点关注和报道。
  今年2月,许家印在恒大淘宝俱乐部新赛季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足球人才梯队建设,实施恒大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一条龙&模式。
  所谓&一条龙&模式就是,8~15岁的小球员在恒大足校培训(纳入三级选材培养体系),16岁以上的全部在俱乐部培训,或者进入恒大俱乐部各梯队,或者在恒大足校成立的丙级业余俱乐部继续培训。进入恒大各梯队的16岁以上球员,总的原则是末位淘汰;进入恒大各梯队和恒大足校丙级俱乐部的18岁以下孩子,都由恒大足校继续负责文化课学习,确保至少要到高中毕业。
  这样,即便是普通球员,在毕业后也可以凭足球特长返乡成为校园足球的&香饽饽&。通过这套体系,恒大足球学校完成了两类人才的培养:有文化底蕴的足球人、有足球特长的文化人。
2017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快来看看春季写真有哪些美女吧。
48小时点击排行榜大家都在看
观众提问:中国足球何时能进世界杯?何时能夺取冠军?宋世雄:中国足球发展不能只看眼前,要着重青少年的培养。
 大家都喜欢
 最受关注的热门栏目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徐根宝语出惊人:中超须出刘翔 未来国足人才在我这_国内足坛-其他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徐根宝语出惊人:中超须出刘翔 未来国足人才在我这
.cn 日09:48 东方体育日报
  本次足坛元老的“金山会”,徐根宝只能算是“晚辈”,但是他又恰恰是惟一至今奋战在一线的“排头兵”。从国家队队长,国家二队、国奥和国足主教练,俱乐部“亚洲最佳教练员”、少年足球基地老板,直到现在的俱乐部主席,根宝扮演了各种角色,对中国足球的现状和未来有着他独特的思索。
  >>> 现状之忧 中超联赛必须出“刘翔”
  1957年,年仅十几岁的徐根宝从一种叫“矿石机”的广播设备里听到了国足比赛的直播,“那时喜欢足球的人非常多,看一场球买票排长队是很正常的,像在外地的比赛,当时还没有电视机,听听矿石机也蛮激动的。”
  1993年,兵败狮城回到上海的根宝决心搞俱乐部队,当时上海足球水平高不成低不就,球市不温不火,他提出的一个口号是:“把球迷打回来!”一年之后,“抢逼围”横扫中国足坛,两年之后,上海的球市彻底被带动,“95年我们打北京的那场球,球迷完全起来了,球票在黑市上卖到500元一张。”年底超霸杯,上海球迷自发包船驶往南京观战。这种激情一直延续到1996年根宝离开上海的时候,一位体育主持人就曾当面告诉他:“那时拥有一张申花的球票,去看一场主场的球,是可以向邻居朋友同事们炫耀半天的。”
  “那时候球市为什么好,球迷热情为什么高?一是拼抢积极水平上去了,二就是有球星,范志毅郝海东就不用说了,四川有魏群、马明宇、黎兵,大连有李明、小王涛、魏意民;北京有高洪波、高峰;江苏有李红兵;广州有彭伟国、胡志军……他们都有自己的粉丝,球迷崇拜各自的球星,球市不可能不好。”说到现在球市的低迷,根宝感觉很多俱乐部的做法根本是缘木求鱼:“俱乐部老板整天捣鼓门票的价格,这根本不是什么价格问题、营销问题。”
  球市不振,根宝认为原因有二,“首先是环境不行,假的、黑的,把球迷吓跑了,球迷还是有的,球市依然存在,但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其次就是运动员、教练水平问题,水平不高,没有球星,就没人看。没观众看,运动员的价值也体现不出来。”根宝现在最爱举的例子就是刘翔,“他在八万人体育场比赛,100元一张的票子人家都是自己掏钱买了去看的。足球怎么把球迷打回来?就看你有没有刘翔嘛!”
  >>> 惊人之语 未来国足人才在我这里
  提到人才的话题,根宝是最有说话权的,无论是当年的“国二一代”,到新申花的“02之星”都是根宝门下高足,而现在根宝的眼光并非停留在原有的层次了,“有球星,球迷就回来了,到目前为止,中超还看不到超过小范郝海东的,但我现在说‘再磨十年剑’,如果培养出来的还是小范郝海东那样水平的,那就算失败,我要培养的是世界级球星,那种一个人能把一支队带上一个层次的!”
  都说根宝牛,但根宝确实有牛的本钱,这不亚少赛又给他提供了“牛资”,“2004年亚足联U14在我这里比,韩国、日本90年代生的球员都来了,结果我们拿了冠军。这次亚少赛日本队拿了冠军,我一看,不就是两年前到我们基地来的那几张面孔吗?4号、19号,他们几个主力都打过,我们技术上不输给他们。但是这次我们只有4个人了,还都在后面,换上了很多强壮的,没用!没技术,真的没技术。”越是这样的挫折,越是坚定了他“躬耕崇明”的信心。“所有足坛元老、足协领导包括谢亚龙他们看了都说,你这里一定能出人才,应该按照你的想法坚持下去。说明什么?说明我的路走得是对的!”
  根宝坚信,中国足球目前最大难题在于没有人才,而唤醒球市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别说国足、女足的主教练对于这位俱乐部主席完全失去了兴趣,就是自己俱乐部的主教练一职,他也很坚决地托付给了他从法国重金请来的专职青少年教练。
  “培养人才要花钱,徐泽宪生意做得那么大,就对我说过,十年才能见成效的生意他是不做的。我这几年,每年的经济压力之大没有人可以体会,一个队员我一年要贴进两万块钱,全靠一个足球宾馆的经营,最多就是坐在宾馆里帮人签签字、合个影,卖掉几只足球来维持。一年利息100多万元,我很少喝酒了,为了贷款,还要陪人‘一口干’,人家说‘感情深,一口闷’,我笑笑说‘感情深,钱拿来’,就是这么没办法!”虽然经济压力很大,但是在发现优秀苗子的时候他不惜一掷千金――南京发现的武磊,他毫不犹豫留下数万元“押金”;鞍山的王云龙找来了,他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元……他们现在都成了基地的标志性球员。
  而多年的青少年足球工作,使得他对前景也有清醒的认识,“不是说你心血花下去了都能变球星的!按照以往的规律,一个年龄段能出一两个好的就不错了,这样培养的大多数是要被淘汰的!但还是要做下去!”
  这两年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调整队伍,“一起呆了6年了,感情是很深的,但是这些人不可能一直养下去。有些人我对他们家长说,你们打不上主力,就早点想办法到其他地方去踢――我们的球员出去都是绝对的主力。也许上场机会多了,他们还能踢出来。将来有出息了,也随时欢迎你们回来。我当年不也是踢不上上海队,去了南京部队队,后来踢到八一队、踢到国家队的嘛!”对提出离队申请的,根宝不会阻拦,坦然放行。甚至对一些犯了错误被俱乐部除名的,在转会别的俱乐部时,根宝也都表示了支持,“他们走到今天不容易,不要一棍子打死,还是尽可能给他们出路,给他们机会。”
  此外最让他耿耿于怀的就是球员文化素质的培养,“那几个国少队的,这一年来一直在集训,一年的书都不读了。而且他们的集训都不是在假期,往往是要考试了,拉出去了……我跟谢亚龙,跟薛立都说:这样下去不行的,我们要对孩子负责!文化素质对踢球还是很重要的,像日本那批小孩来我们基地比赛的时候,场上看得出就特别有气质。比赛完一脚的泥巴,他们都是在宾馆门口把泥磕干净再进门上楼,我就叫队员去看看,好好学习学习人家。”
  国少队的梦想破灭了,根宝丝毫没有灰心,尤其当他看到两年前的手下败将日本捧起了亚少赛的冠军奖杯,信心更足了,“回来让他们从头开始,我会给他们机会,我相信90年代的这批,整个亚洲我们的技术都算好的。以后再加上89年代这批打乙级联赛的,还有新招来的93、94年代的,五年之后,我们将会有7个年龄段的人才梯队!”
  >>> 肺腑之言 市场上磨砺十年之剑
  根宝的个性注定了他“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的个性,对于中国足协的工作,这位“在野”的俱乐部主席也有他的焦虑,“现在足协最重要的是指导思想的问题,我们中国足球到底走什么样的路,想明白了没有?要我说评价足协青少年工作部负责人的工作,不是看拿什么冠军,而是看你在任上的时候出了多少人才?有个姚明,有个刘翔,你的工作就是成功的!”
  说到“重成绩”和“重人才”的矛盾,根宝忍不住义愤填膺:“别说我们这次亚少赛输了,上次荷兰世少赛我们进了前八,差一点还进前四,那又怎么样?这批人发展潜力有多少?圈内的人一看就看得出来。”归根结底还是“急功近利”四字,“上面要成绩,下面也要成绩,打不出成绩怎么办?改年龄,这种事情就出来了。”他还提到了国少队的集训,“该上学该考试的时候就拉走,集训去了,老实说在那个环境下,只有学坏!虽然管得也挺紧,但是我们的孩子去了之后,逃夜的也有了,什么坏事都来了!集训,外出比赛没停过,最后输给朝鲜,回来总结说比赛经验不足,这样还不足?看看人家朝鲜队有什么比赛经验!输了比赛并不可怕,但是这样难得的比赛我们应该是很好的锻炼机会,结果除了起大脚,什么战术配合一点都看不出来,什么都没练,输了也白输。这就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行,青少年不行,成年了就更不行!”而徐根宝的总结,就是“青少年足球,别看成绩,要以打基础为目的,以出人才为目标,否则就不行。”
  作为身体力行的举措,就是他让基地球队参加今年的乙级联赛,“现在他们跟同龄的人打,练不到什么,还不如去跟成年人锻炼锻炼。现在打职业联赛,我们肯定是吃亏的,所以我不给他们成绩指标,只要通过比赛能看到进步就行。”这批17岁的少年初登职业赛场时,第一场比赛曾全场无法组织像样的进攻;到了第二轮,他们就开始掌握进攻的主动;短短一个月之后,客场四连败的他们已经能和成年队对抗,并在上半场体力充足的情况下占据主动。而进行到第二阶段比赛时,他们已经能和大多数球队进行全面对抗了。尽管这些少年在身体上非常吃亏,几乎无法进行一对一的拼抢,但他们发挥己长,用快速、精准的配合组织犀利的进攻,产生良好的效果。整个赛季十六轮比赛,东亚队的积分仅列南区倒数第三,但前锋吕文君一个人就取得10个进球,还有几个中前场球员的进球也排在前列,这都是在身体比他们高大强壮得多的对方后卫面前取得的,堪称“乙级奇迹”。
  在以89年龄段的球员逐渐成型的时候,根宝又提出明年要让90、91年龄段的球员上场锻炼,这批孩子的身后,还有刚刚招收到基地的93、94年龄段球员。而曾经空寂的崇明的看台上,不仅来了球员家长,现在还有来自市区的、专业球迷组织的,甚至外地赶来的球迷……
  “十年磨剑,既要自己关起门来磨,也要在市场上磨,我现在让他们打联赛,也是做一下试探,看看球市还能不能起来,球迷还能不能回来。现在的反响是好的,证明我们是对的!”说到“中国”6年来的成长,他感慨:“‘曼联模式’是无法克隆的,但是如果中国足协予以重视,以打基础出人才为目标,坚持走技术道路,我相信整个中国足球的环境迟早会好起来的。”
  >>> 生存之道 联赛+后备 根宝坚决两步走
  比起前几年“名言”频出,现在的根宝沉默了许多,也务实了许多。若不是这次在金山和共同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元老相逢,谈古论今,他甚至连有他基地球员参与的这次“国少队兵败狮城”都不愿多提及,而对正在参与的国奥选帅,则干脆以“有约在前”回绝了所有打探。
  “现在足球不是靠说,是靠做,做了不一定有多大成绩,但可能还有救,不做光说,就彻底没救了。”2000年,他在偏僻的崇明一隅开辟起他的“根宝试验田”,做着连最精明的生意人都不敢尝试的“十年大买卖”,甚至他还曾赌咒:“这回是一锤子买卖。”几乎要赌上他的一生,6年过去,事实证明,他的务实精神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果实的雏形。现在的根宝把自己的工作一分为二,一是东亚俱乐部主席,用联赛这个平台“磨剑”;二是青少年基地总经理,开启又一轮的少年球员培养。
  “把他们拉出来打联赛,根据一般的标准是早了一点,像我们的前锋武磊,91年年底生的,他打联赛绝对是创纪录了!别的队伍哪会派这样年纪的队员上场?我的目的一是锻炼队伍,二就是试验试验,能不能打回球迷,打回观众?”去年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评选上海联队教练,根宝轻松摘得50万网票的支持,“现在看来不是没有球迷,不是搞不好球市,关键还是你能给他们看什么?”队伍出去打比赛,客场观众什么反应?有哪些好的或坏的评价,是根宝一直询问领队的重点。“头两年锻炼,3年冲甲,5年雄霸中超!这就是我给他们的‘指标’。”
  另一着棋也是在今年走出的,那就是第二次公开招收小球员,本来盯着2010年和2012年奥运会的根宝一心想搞89年龄段“一锤子买卖”,但是在6年前招收球员时,就忍不住招收了88、89、90、91四个年龄段,现在除了89年为主的球员征战乙级联赛,90年龄段球员入选国少,91年龄段球员也作为上海足球后备力量准备城运会、全运会,可谓全面开花。在组建东亚俱乐部投入职业联赛之后,为完备梯队,根宝从鞍山和上海招收了一批93、94年龄段的球员,根宝高兴地介绍:“看下来,他们的起点比前面几批还要高!”目前,这批球员已经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并在一些双边对抗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曼联”已经积累了厚度,“我的理想是5年后形成一支由7个年龄段组成的队伍,‘中国曼联’就成型了!”
  讲究计划的根宝展现给人的是“两步走”,但是善于捕捉良机的他并非没有更多的“计划”,比如安排队员进入各年龄段国字号的时机,利用基地教练的背景安排球员的“法国路线”甚至“欧洲路线”等等……但至少,越来越信奉“少说多做”的他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 得失之辩 从“抢逼围”到“打脚下”
  根宝开拓崇明基地,提出两句口号,一是“培养世界级球星”,另一句则更加有名,那就是“缔造中国的曼联”。根宝眼中,除了球星,队伍的整体水平也是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他专门请法国教练打造的,正是超越了“抢逼围”观念的“中国曼联”。
  “抢逼围也是技战术,那是针对当时的中国足球‘走着踢’的,现在我们要求队伍做到的,还是离不开抢逼围,但是有更高的理念和要求。”之所以让根宝下定决心的,还是因为他认准了一条:“中国足球的未来只有走技术道路”。
  “不要让他们起球!坚持打脚下!”根宝坐在看台上呐喊,他的喊声每每让场上队员压力倍增,但就是在长达五六年的压力的锻炼下,一支攻防兼备的“铁军”正在成型。“你们看看现在中超的比赛,为什么不好看?都是横传,回传……我的球员打比赛,我就跟他们说,必须打直传,往前传。要锻炼,就不要起大脚,就是练脚下!”无论是青少年队伍还是成人队伍,跟根宝的“中国曼联”打过比赛的都承认:“他们的进攻配合太好了,小球员在场上也特别有斗志。”场上一分钟,场下几年功呵!
  根宝从做足球教练的第一天起,对球员的作风就非常在乎,“范志毅在我带的时候,几年加起来都没拿几张黄牌,红牌是一张没有过的。”而在6年前为“中国曼联”挑选球员时他制定的三大标准就是:个人技术、场上作风和团队精神。“球不是一个人踢的,至少就现在来说,中国足球还没有谁是少不了的。我这里也一样,没有大牌,谁场上作风不好马上去预备队,把机会留给别人!这样主要球员管住了,竞争氛围有了,场上的作风也就有了保证。”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张晓露)
相关网页共约篇
【】【】【】【
】【】【】【】【】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足世界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