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新赛季各大中后卫上赛季的数据,大家怎么看

2017赛季中超,山东鲁能八大看点:这可能是一只假的鲁能,2017赛季中超,山东鲁能八大看点:这可能是一只假的鲁能 - 体育 - 清风资讯网
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2017赛季中超,山东鲁能八大看点:这可能是一只假的鲁能
所属栏目:
&&&发布时间:
17:50:10&&&文章来源:老六谈球&&&阅读:8354
摘要: 鲁能“黑店化”经营思路是否成功、期待周海滨第三次鲁能之旅、U23谁能踢出来、93一代能否承前启后、蒿俊闵是否合格担当国产组织核心、塔尔德利能否逆袭、马加特会带来什么样改变、俱乐部和球迷的关系到底如何。新赛季的这八大看点预示着,这个赛季,鲁能和从前不一样了。…鲁能“黑店化”经营思路是否成功、期待周海滨第三次鲁能之旅、U23谁能踢出来、93一代能否承前启后、蒿俊闵是否合格担当国产组织核心、塔尔德利能否逆袭、马加特会带来什么样改变、俱乐部和球迷的关系到底如何。新赛季的这八大看点预示着,这个赛季,鲁能和从前不一样了。08.年,鲁能卖人的总收入大概在7000万上下,除了郑智200万欧元,高迪1200万,吕征1000万,邓卓翔800万。其他人基本属于白菜价送人。而2016年:王永珀1.25亿,杨旭8000万,赵明剑+高准翼1.8亿,张文钊7500万(16年夏天),乌索2000万。总收入在4.5亿左右。也许部分鲁能球迷无法接受卖出多名球员的现实。但俱乐部改变思路,收入真金白银,总归也不是一件坏事。即使那些喊着不愿意功勋球员离开的球迷,很多人也是喊了多年:“培养新人,精简阵容”。说到底,球迷也是一个矛盾体,真正当家的还是俱乐部管理层。孙华、李小鹏上任之初,就说过鲁能要做阿贾克斯,要做波尔图,要深度挖掘青训潜力。翻译一下就是鲁能要做“黑店”了,想买人赶紧带着支票来。上一个鲁能如此更新换代年代,还是2002年。那一年宿茂臻退役,邵延杰退役。要知道他俩还都在30岁左右,球迷们诟病了多少年董罡“不近人情”。所以时代在进步,鲁能管理层也在进步。而鲁能“黑店化”效果到底好不好,就得让这个赛季成绩说话。07.有出就有进。这个间歇期,鲁能一共买了三个人:周海滨、刘军帅、姜嘉俊。按照德转数据,三个人不到4000万,典型的“塞维利亚”式交易。一位鲁能青训代表人物,一位U23潜力国脚,一位足坛出名万金油。这三个人加厚了鲁能阵容,防止再出现去年后半程大面积伤病而无人可用的局面。比较期待是周海滨,从鲁能出道——又从鲁能“叛逃”——幡然悔悟王者归来——却巅峰不再——被卖出——最后又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仔细一算,他已经三进鲁能,也许这不是周海滨的终点,但鲁能肯定是他魂牵梦绕之处。相比出道时,锋芒毕露。二次回归,七成功力。“三入家门”的周海滨更多了一种洗尽铅华的成熟。也许他现在只剩巅峰一半的功力,可是好歹,他是鲁能现役唯一一个“正式”的、“传统”的后腰,而不是半路出家、或者临时客串的。有周海滨在,至少也可以传帮带一下后辈们:如何正确踢后腰。06.昨天鲁能启动会。对于年轻球员的情况,马加特表示:“刚才我也数了下,我们有9名U23以下的球员,不过陈哲超和王炯受伤,我们有两个年轻的边后卫,左右两边都有(刘洋和李海龙),从身体来看,他们具备了在中超对抗的能力,只是他们缺乏经验,在战术方面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1月份,刘军帅加盟,他是中后卫。经过两个阶段的冬训后,他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他是新赛季我们可以上场的球员选择之一。门将位置,周煜辰回归后,发现他是非常有天赋的队员,下一步把他往中超水平引领,相信也会很快。我们队里还有一个很有天赋的球员(郭田雨),才17岁,他已经可以在这个赛季期待上场的机会。我们还有崔巍和黄浦这两名进攻性的球员,他们其中之一,会在首发里出现,是进攻型的前腰球员,上赛季就跟着我们训练,在训练里有很大的提高。下周联赛的赛场的话,从三个后卫中,有一个首发球员会出现。”2017赛季,山东鲁能大概会有9位年轻球员报名。覆盖从门将到锋线。按照顺位:刘洋、刘军帅、崔巍三个小孩打上球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郑铮受伤,素有“小郑铮”的刘洋迎来良机。刘军帅在几场高质量热身赛中表现亦不俗,很受球迷待见。至于崔巍,老马亲自耳提面命,亲自设计一套增强对抗的训练,简直堪比“亲儿子”。但今年还不是鲁能U23福利收获一年,当年85、93在20岁就打上主力的比比皆是。而他们九个除了郭田雨,大多数都卡在23岁线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2017年因为有全运会,97、99的才俊们因此都错过了报名。尤其是99一代,是内部评价以及球迷圈内公认的第三个黄金一代(前两个为85,93)。所以今年只能靠这些“多年熬成婆的媳妇们”,看看谁能抓住这最后一根线,可以预见,在“上位”之心上,这批U23应该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崔巍实在是太瘦了05.2016赛季结束,93们23岁了。作为同龄中最好的一批国内球员,刘彬彬,王彤,吴兴涵,齐天羽,李松益,韩镕泽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成为主力,但遭遇长期伤病,如前半程的王彤,后半程的刘彬彬。有的偶尔发光,但很快泯然众人,如亚冠中的吴兴涵,赛季中期的齐天羽。有的则一直苦苦挣扎一个轮换的位置,如来回客串的李松益,人类胜利雪茄的韩镕泽。不能否认他们的努力,但命运在2016年年底又给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玩笑,新的上场规则,各队首当其冲就是这些93们。他们失去主力位置不是因为实力而是因为年龄。鲁能亦如此,边前卫,边后卫,防守后腰这些93们常踢的位置要被94,95甚至96篡位了。或失望、或挣扎、或痛苦、或纠结、或幸福,你的遭遇都是财富。不沉沦绝望,不满足成就。23岁是道分水岭,24岁意味着成熟,意味着成器。93一代们不能桎梏于年龄的纠结,当放眼于未来是他们的。他们成熟,鲁能复兴。当85、87正在老去,89、91供血不足,95、97还在咿呀学步,新的赛季,不能不对93一代寄语厚望,愿孩子们成大器。04.姜嘉俊,90年。鲁能引进他很大原因是看中了他的年纪。一般足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在26-31,这个年龄段,目前只有蒿俊闵、王大雷、郑铮、戴琳、张弛、宋龙。国内目前这个年龄储备最好的两个队,一个是恒大,一个是上港,正是今年夺冠大热。所以引进姜嘉俊增加那么一点厚度,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今年鲁能吃肉喝粥,还要看两个国内绝对核心的发挥,后有王大雷。巴西化时期第一门将,也多次救鲁能于水火,在鲁能后防线不坑爹情况下,王大雷依然是全国前二水准。前有蒿俊闵,今年他的任务会前所未有的间距,以前有王永珀、蒙蒂略、甚至儒西莱为他分担组织责任。但目前他是鲁能前场唯一可以进行串联、组织、调动、传出中长传的队员。某种程度上,他会是今年鲁能核心,也是最重要球员。在这个以外援当道的年代,鲁能是不多几只,以国内球员为核心的球队,即使三哥今年也三十岁了。03.巴西前九号,德甲前银靴,意大利现役主力,巴西现役主力。放在五年前,这是亚洲第一的配置,即使在两年前,在中超也可以前三水准。但今年,堪堪中游。虽然足协消减了外援人数,但配置的缺失让鲁能外援看上去似乎弱了一些。现在中超比较流行的搭配是,兽腰+2个单兵能力强的前锋,恒大有高拉特、阿兰、保利尼奥。苏宁有R马、特谢拉、拉米。但鲁能这两个点,沿用了去年。后腰中儒西莱一走,清一色国产。前锋中佩莱是个体系型,西塞是个抢点型,塔尔德利?至少从前两年看,他是个随性型,但鲁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又离不开塔尔德利发挥。在某种程度上,他的作用比佩莱要高很多。蒿俊闵在强,也不会强过艾赫迈多夫,更何况保利尼奥,拉米雷斯这些兽人。今年面对强队,中场铁定控制不住了,这个时候就要看前锋的个人能力,直白一些,塔尔德利能不能在第三年,像蒙蒂略一样高光一把,就决定鲁能今年成绩。好消息是,至少在已知渠道,塔尔德利冬歇期是下了苦功夫训练的。02.如果没有去年最后两轮惨败,马加特会成为一名神奇教练,但现在只能算中超一位中规中矩救火教练。联赛第14名,队史成绩最差,这锅远远算不到马加特的头上,但是2017年重复2016年剧情,那马加特估计见不到2018年合同了。终归到底,大家对马加特的期盼,就是给球队以整体。去年就是个反例,当球员们的特点被其他球队摸透了,单打都斗不再管用,整体的缺失让鲁能丢了魂。前半程倒数第一,最终倒数第三,好歹有亚冠八强遮羞。马加特有了一个完整的冬歇期去实现他在鲁能的实验,毕竟今年个体优势不在,重塑整体是当务之急。好消息是起码在热身赛中,鲁能打出了一些整体足球的影子,给人以希望。当然老马可以锻炼出一两个新人,今年踢出“跑不死”的足球,这些都可以算意外收获了。01.今年不再两线,外援更是一个没换,即使很多球迷很宽容的喊出了“维持中游”,但还是抹不去去年不堪回首的回忆。鲁能在变,球迷是支持的,即使成绩会受影响,但长痛不如短痛。强如A米、国米、曼联都有低谷。随着足球阅历的丰富,越来越多鲁能球迷不再唯成绩论,更理性看待俱乐部建设。2017年大概会是球迷舆论最宽松的一年,同样今年也是我们这些球迷看球最没心里负担一年,享受一些更纯粹的足球快乐:能踢出像样的整体、出几个新人、在与强队对话中打出一些风采、成绩8-10名就是及格。但是这不意味着俱乐部,准确说是孙华、李小鹏能轻松。中国足球大环境是烧大钱,鲁能各种因素不能参与,但不代表不能另辟蹊径。即使波尔图、阿贾克斯、塞维利亚这些欧洲黑店,联赛成绩也没差到哪里去。今年也许不行,但一定要有崛起的势头,不能“混日子”,曾经有多少中超球队打着培养新人的名义省钱,逐渐平庸,最后消失。鲁能球迷也不是不懂球,看不见希望,同样会倒戈。望鲁能管理层珍重,珍惜球迷宽容,带给球迷以希望。
以上就是2017赛季中超,山东鲁能八大看点:这可能是一只假的鲁能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等了四个月,中超终于回来了,亚洲第一联赛(至少从投入上来说是如此),周五开打。而基于常年来对中国足坛环境的了解以及积累的人脉,中超一直都是军师最为关注也最有信心的战场。接下来,我将从六个不同角度为大家解读新赛季中超走向,希望对大家观看和竞猜赛事有所帮助!
  争冠:“大”格局仍然不变
  争冠将依然是以恒大为主线,苏宁、上港作为挑战者出现的大戏。
  虽然在引援投入上,恒大只花了1000万欧元左右,引进了内援张成林,外援上只是短签了金亨镒,顶替了受伤的金英权。联赛实行的新政对于恒大不仅不是坏事,还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他们的优势。
  外援只能上3个,对恒大没有影响,恒大上赛季的上场外援基本就是高拉特、阿兰、保利尼奥的巴西三人组配备,金英权、J马不断出现伤病,根本没有多少上场的机会。
  U23政策,恒大这两年签下的徐新等人均是年轻球员。张奥凯、徐新等球员均已经在上赛季的中超出过场,还从预备队征调了部分年轻队员,无论是人数还是质量,恒大在U23球员的层面在国内都有一定优势。
  国内球员方面,签下张成林之后,恒大在不同位置均已经配备了两至三人的可用人选。左后卫张成林、邹正、荣昊、陈泽鹏;右后卫张琳M、王上源、刘健;中卫:冯潇霆、梅方、金亨镒;左右前卫:郑龙、于汉超、张文钊、廖力生;中场中路:郑智、徐新、黄博文等等,另外,张成林、张琳M可以打中卫,刘健可以出任中卫及后腰,不少球员都具备打两到三个位置的能力。除了中锋位置,目前只有郜林一名国内球员较为胜任,而王靖斌虽然能力不错,但比较经验尚浅,这是惟一有点力量不足的区域。但是凭借高拉特、阿兰这两个巴西攻击手,足以将此缺陷掩盖。
  苏宁与上港都拥有自己的优势,苏宁是球员经验足够,搭配外援合理;上港则是外援个人能力出色,加上武磊等球员成熟,进入了球员生涯最好的年龄段。另外,两个俱乐部投入(如奖金)有充分支持、管理上都已经成型,比起很多俱乐部都优胜。
  今年更换了投资人,正式易帜的俱乐部有两家,一是北京国安,现在的名称是北京中赫国安;一是重庆力帆,现在叫当代力帆。力帆在上赛季已经逐渐进入“当代时间”,但正式更名是在本赛季初,俱乐部管理层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幅调整也是在不久之前发生;中赫则是在上赛季结束后与国安接触,并在本赛季之前完成了注资、接管的工作,俱乐部人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影响肯定是有,但会持续多久,是造成向上还是向下的趋势,还需要时间观察。
  一些球队,存在他们各自的问题,所以他们最多也就只是具备冲击亚冠的能量。比如申花,主帅波耶特的执教能力受质疑,亚冠资格赛被淘汰,显示了这支球队在目前打法、阵容上存在不合理之处,是否可以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让人忧虑;华夏幸福签下了多名内援,纸面实力很强,但佩莱格里尼的打法要求确实太过进取,对于球员个人能力的要求太高,赛季前的海外拉练,连战连败,显示在多个位置上,仍然存在球员不符合教练要求的情况,而且该队的打硬仗能力不强;天津权健内外援引进都相当到位,但是整体力量与恒大等球队有一定差距,而且卡纳瓦罗的执教,至少在中超不算太成功。
  (上海申花无缘亚冠,是个不小的打击)
  两支球队值得留意,建业与亚泰。他们在引援上,都创造了本队历史的最高投入纪录,引进了具备相当实力的外援,加上贾秀全与李章洙两名在中超执教多年的主帅,或许能够给人带来更大的惊喜。
  (李章洙能否带来惊喜)
  保级圈或者说有一定保级危险的球队相当多,如人员配备未见有针对性补强的延边、失血严重的辽足、国内球员层面力量不够的贵州、核心离队的当代力帆。表现飘忽、俱乐部内部情况不明的泰达与主打年轻牌的鲁能,如果稍有不懈,需要为保级而战也不是不可能。
  转会:花钱最多就能得到最高回报?
  据德国《转会市场》公布的数据,冬窗花费排行上,中超联赛投入高达5.18亿欧元,位居世界第4位,亚洲第1位,打破了历史纪录。
  标王由上港制造,奥斯卡,按照上港官方说法,是花了6000万欧元。当然,外媒报道的还有其他惊人的数字,在这里,按下不表,总之,是一个离谱的数字。
  (奥斯卡身价惊人)
  上港这两年花在外援上的钱很多。上赛季二次转会时引入的浩克(5580万欧元),这个赛季引入的亚外艾哈迈多夫(700万欧元),还有1800万欧元签下的埃尔克森,上港的钱全花在外援上了,难怪他们是现在中超球队身价最高的,全队身价达到了7490万欧元。
  但仅仅论2017赛季引援投入的话,冬窗花钱最多的,是华夏幸福,他们花了9822万欧元。800万欧元签下了埃尔纳内斯。钱花得最多的地方与上港相反,花在了内援身上。签下的张呈栋、尹鸿博、赵明剑、赵宇豪等人,个个身价都是8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内部人士对外的说法),至于是否像外界传闻的那样,每个人的引进花费达到或超过1.5亿元人民币,那就无法证实了,球迷朋友们自己判断吧。
  (华夏幸福,真的能幸福吗)
  至于冬窗花钱第2多的是天津权健,这支升班马为求提升实力,真是花了血本。2000万欧元签下了比利时国脚中场维特塞尔、还签下了帕托、儒尼奥尔&莫莱埃斯、权敬源,加上内援引进了杨善平、糜昊伦、王晓龙、王永珀、杨旭(外租至辽足),一共用了9750万欧元。
  上港只能排在2017花钱榜的第3位,其中6700万欧元签下了奥斯卡、艾哈迈多夫,只在内援上用了30万欧元,租借了韦世豪。
  花费最多的华夏幸福,在边路卫、中后卫、中场攻击球员、中场防守球员等位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补强,确实整体实力提升明显。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实力,这还得与主帅能力及俱乐部情况等现实状况连接起来,才能得出最终的战斗力。从这一角度来说,华夏的竞争力与恒大、上港甚至是苏宁相比,都有所不及。
  权健则是因为人员配备不足,经历了内外援的大量引进,他们的整体实力上升至了可以冲击亚冠资格的高度,但同样,这只是纸面上的实力,若要论真正的竞争力,执教经验尚不足的卡纳瓦罗是其中一个“短板”,他与其他欧美名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变数:U23球员是影响赛季走势
  本赛季中超的新政之一,就是每队的比赛大名单必须要有2名U23以下的球员,首发阵容里则必须有一位U23以下球员。另外,在赛季报名名单上,也必须要有4名U23以下球员。
  “首发必须有一名”,这样的规定,让U23球员变得十分重要,若U23球员属于可以重用的、可独挡一面的,那么这家俱乐部就不用再出其他的招数,可以省下一个换人的名额(部分俱乐部或许会采取让U23球员首发后,再将其换下的应变方法)。
  另外,由于U23政策的规定是长期的,也就是说,下个赛季U23的规定适用的球员就变成了1995年或以后出生的队员,1994年龄段的球员只能使用一个赛季,这也使部分球队需要在锻炼球员及球员实用性的两个方面作一个平衡,比如在这个赛季就提前使用年龄段的球员,但前提当然是这些球员的能力是可以满足上场的最低要求的。
  恒大、鲁能、上港、富力、建业等俱乐部U23球员甚至接下来的各年龄的人员储备都不错,当然,也包括升班马权健。
  在恒大阵中中,徐新、王靖斌、陈泽鹏等多名队员均是出生于日后。徐新成名已久,王靖斌是当红炸子鸡。要满足比赛大名单两人,首发一人要求,相当容易。
  上港在亚冠名单里就已经有11名U23球员,其中还有多名的球员。联赛开始之前,上港还从葡甲租回了1995年出生的韦世豪。也是1995年出生的郑致云已经在亚冠赛事中替补出场过。无论是比赛经验还是个人能力,上港在U23球员这块上都能达到要求。
  鲁能拥有鲁能足校,自产自销,年轻球员足够使用;富力则拥有与广东足协共建青训的便利,从广东足球的青训队伍中吸纳了一些球员,富力目前有接近10名U23球员。
  去年2月,权健一口气官宣了张修维、刘奕鸣和晏紫豪三名国青小将,三人在去年中甲基本坐稳了主力位置,无论个人能力还是赛场经验,足以满足比赛需要。
  对于华夏幸福而言,U23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其中,2016赛季的主力右后卫廖均健是1994年龄段球员,他在2016赛季的出场高达28场。花费高价买下了去年租借的高准翼,这名1995年龄段的球员在2016赛季为华夏出场23次。华夏幸福阵容中的U23适龄球员还有前锋桂宏,1995年龄段球员,2016赛季出场8次。
  但对于苏宁、国安、申花来说,U23或许会对他们造成影响。苏宁U23球员不多,因此他们签下了高天意、南小亨等年轻队员,高天意拥有在中甲出场16次的经验。国安队中满足U23条件的有巴顿、张r、朱朝庆、魏鑫、吴贵超以及两个门将张岩、郭全博,有过大赛经验的不多,巴顿算是一个。所以他们不得不租借了唐诗,1995年出生的唐诗或许会因为新政,得到一定的上场机会。至于申花,他们拥有李晓明这名上赛季的中超最佳新人(租借至建业),但在召回他之后,又把他租到了深足。目前队内只有徐骏敏等五六名U23球员,而且上场经验都相当少。
  亚泰、建业、辽足都有自己的青训队伍,亚泰队中的队员稍好,何超等4人均已经有过中超比赛经验,但建业与辽足的U23队员,都没有什么联赛经验。
  泰达的适龄球员不多,具备强劲实力以及比赛经验的,几乎没有。与泰达情况相似的,有
  力帆、延边、贵州恒丰。力帆与延边,甚至因为一名U23以下球员起了争执(南松),最终南松租借加盟至力帆一年,力帆队在赛季开始前转入或租借了陈芙⒘慰〗堋⒃舫稀⒁Φ栏眨由夏纤桑沼谟辛5名U23球员。延边也是好不容易凑够了报名名单所需要的U23球员人数。恒丰也是从恒大租了梁学铭,从富力租了闵俊麟之后,才总算得到了足够的年轻球员。
  从U23球员的层面,实力不足的是贵州恒丰、延边、泰达、申花、苏宁、国安、建业等队,这或许会直接影响他们本赛季的成绩。
  特型球队:中超四大怕,今年有变化?
  2016,中超流行的四大怕是:最后10分钟的申花、在主场出击的苏宁、带着刀作客的恒大、球门先被破的力帆。
  2015赛季,恒大多次在比赛最后时刻上演绝杀,最后时刻的恒大惹不起闻名江湖。但是2016赛季,这一名号让给了申花。比赛进入到80分钟之后,申花总共打入了11球,是此时段入球最多的队伍,但本赛季申花已经换帅,还能否继续这一顽强作风,不得而知。苏宁则是“85后杀手”――他们在85分钟之后的入球达到了7个,这或许是与苏宁在韩国教头崔龙洙带领下更加注重体能有关,到这个时段,仍然有充足体能发动进攻的球队并不多。
  苏宁是2016赛季主场成绩最好的队伍,15战12胜3平,保持不败,主场得分比恒大还要多4分。但是苏宁失去联赛冠军,是因为客场成绩不佳,他们客场才拿了18分,与“最不友善”的客人恒大相比,足足差了11分。恒大的客场得分、入球数,均是联赛最好的。
  上赛季能够位居积分榜第9,力帆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是关键。他们有8次先失球却能最终扳平比分,1次先失球最后能够反胜对手的纪录。不过,本赛季力帆虽然主帅张外龙留任,但王栋、谭望嵩、吉利奥蒂、郑又荣等球队离队,中后场受损较大的背景下,恐怕再难以上演2016赛季的这一幕。
  盘路:中游球队赢盘能力更强
  具备争冠能力的,是恒大、苏宁、上港;具备争夺亚冠能力的,是华夏、国安、权健、申花。但谁会为支持者“赢最多的球”呢?按过往规律,不会是这些上游的队伍。
  来看看去年的统计,净胜亚洲折让最多次数的,是重庆力帆,赢盘多达18次,赛季净胜盘为7个。力帆排名2016中超积分榜第9,也就是积分榜下半区的第一位。净胜盘第二位(6个)的是辽足,位居积分榜第10。净胜盘第三位(5个)的延边,积分榜第8。全部是中游球队。
  (核心离队后,力帆能否再续辉煌)
  如果要确保赛季赢利,找好球队十分重要。恒大、苏宁、上港可以率先排除,贵州恒丰、延边、辽足等实力没有太强补充的球队,是保级圈的主要构成,也不太可能成为赢利稳定目标。华夏、国安、权健、申花等队,纸面实力相当强,但因为主帅(华夏的佩莱格里尼,打法过于开放;申花的波耶特,执教能力受质疑)、球队内部情况(比如刚刚换了主要投资方的国安)、底蕴不够(升班马权健),在争夺亚冠资格的征途里,随时有可能被其他队抛离,从而成为中游位置的“有力争夺者”,当然还有泰达、亚泰这两支保持了基本班底并有适合补充的球队作为选择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不太被人看好的球队,是更好的选择,折让时受到“照顾”的这些球队,追捧时更容易产生利润。
  大小球:不起眼者制造最多“激情”
  另一个主流的玩法是入球。那么制造了最多高入球比赛的球队会是什么球队呢?来看看以往的数据,你就会发现,争冠豪门并不是打出最多激情比赛的队伍。
  2016年,山东鲁能位居积分榜第14位,刚刚保级,入球数为38个,毫不起眼,只排在入球数第8;失球是45个,也不是最高的,失球最高排行榜位居第5。但他们参与的30轮比赛,产生了18场入球在3个或以上的赛事。排名第二打出最多激情比赛的球队是天津泰达,这支名列第11位的队伍,入球数为38个,与鲁能一样,失球数为50个,却打出了17场入球在3个或以上的比赛。
  (上赛季两大大球高手17开季狭路相逢)
  2015赛季,打出了22场激情比赛的鲁能,当年排名联赛第3;打出了18场大球的亚泰,名列第8。亚泰全赛季的入球数与失球数,均只是在入球榜与失球榜上名列中游。
  从本赛季的情况来看,人员出入较多,特别是防线有了较多变化的球队,如辽宁、鲁能、泰达等队,都是潜在的“激情分子”。
  今晚中超就将有贵州VS辽宁的前戏,军师将在临场为大家提供最新赛事资讯和赛果分析。而明天中超将正式揭幕,届时我一定有更多好料送上,敬请大家关注!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集足球大赢家11年专业经验,给广大彩民提供最及时准确的足彩...当前位置:&|&&|&
新政中超不好看?
作者:申炜 李航&&
责任编辑:周禹辰
  讯 天津日报记者 申炜 李航 1月16日,足协公布了《中国足协将对中超中甲联赛部分相关规程内容进行调整》一文,分别对中超联赛的相关规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涉及到外援出场次数、U23球员以及亚外球员进行了重新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新政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引起了巨大反响,那么两轮比赛过后,新政究竟对中超联赛产生什么影响呢?接下来就以辩论形式对此进行阐述。
  一 新政袭来,对中超联赛是否产生了影响?
  正方:
  本赛季中超联赛开始实施三外援出场以及至少一名U23球员首发的新政,联赛两轮战罢出现了8场平局,所以外界认为是新政导致了比赛场面过于沉闷,观赏性有所下降,但这样的观点多少有些片面,因为只有数据才能说明一些问题。比如首轮8场比赛总计打入了19个进球,比上赛季首轮多打入3球,场均进球2.375个,其中本土球员奉献了5个进球,而上赛季是0球,这也是中超新政后本土球员给联赛带来最大的变化。另外,中超首轮比赛总计有203267人来到现场看球,场均观众人数达到2.54万人,这其中还包括贵州恒丰智诚被罚的场次0观众。而上赛季首轮观战人数为185861人,显然新政执行之后,并没有影响到球迷观战的热情。
  虽然前两轮联赛平局较多,但恒大与国安、恒大与鲁能、上港与亚泰、申花战苏宁等多场比赛还是给球迷带来精彩的较量。其中,首轮联赛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就是广州恒大主场迎战北京国安,全场比赛氛围十分火爆,13张黄牌、2张红牌就是这场比赛的缩影,这么火爆的场面在联赛第一轮就出现,这也是以往联赛不曾出现的情况。另外,前两轮比赛外援和本土球员也频频上演世界波进球,球迷自然是大饱眼福。
  反方:
  新赛季中超首轮八场比赛,总进球数为19个,场均进球2.4个;第二轮的八场比赛仅奉献了14个进球,场均进球1.75个,进球总数骤减。其中,次轮甚至没有一场大比分的进球场面,只有鲁能2:1战胜恒大的比赛打进了3粒进球,其他场次进球总数都不超过2粒。在这八场比赛中,有5场比赛打成了平局。两轮过后,上海上港联赛收获两连胜,打进7球净胜6球,排在联赛积分榜第一,但其他球队的数据却相当糟糕。
  尽管中超前两轮看起来很热闹,但精彩度并不高。一项统计是,根据联赛前两轮通报数据显示,八场比赛的平均净比赛时间为52分26秒、51分29秒。首轮广州恒大与北京国安的45分04秒为各场最少,2张红牌和13张黄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比赛变了味;次轮最少的一场是上海申花与天津权健的41分32秒,秦升和孙世林的行为也因海外转播引发外媒关注。在《2016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数据报告》中显示,上赛季中超的平均净比赛时间为52分51秒,中超公司也提出希望新赛季的净比赛时间能够超过上赛季,力争提高到55分钟。显然,前两轮的平均数距离这个“净”还有差距。
  新赛季中超联赛进球少,与足协U23新政和“限外令”肯定脱不了干系,导致比赛进攻场面不太流畅,各支球队明显还在适应当中。通过联赛间歇期,各支球队加强阵容磨合后,希望这一局面能有所改观。
  二 在新政中,三外援出场次数影响很大,各队似乎还没有完全适应。
  正方:
  新赛季外援出场人数减少到3人,一些球队颇不适应,攻守两端顾此失彼,从而球队表现不佳。但3外援政策并非决定球队成绩的主因,毕竟上港、鲁能、富力、申花以及恒大等球队,三外援的新政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影响,这说明在三名外援的使用上,更多还是要看球队主帅的功力,绝不能将战绩不佳的问题简单归结到3外援新政上面。
  其实,在联赛前两轮成绩不错的球队中,还是能找到外援使用成功的一些共性。比如申花、鲁能、上港这三支球队,基本上都是由三外援组成进攻三叉戟,将球队进攻的重任交到他们的手上,而中后场防守的任务由本土球员完成。这样的安排一是源于外援有较强的进攻能力,再一个本土球员对自身的防守职责也比较明晰,所以在应对3外援新政上,这几支球队还是得心应手,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广州恒大和富力的外援使用与上述三支球队相比还是有一些变化,两队都是配置了一名外援后腰,另外两名外援都放在了中前场,形成中场的“铁三角”。这样的配置攻守更为平衡,球队发挥也是比较稳定。
  可以说,在外援使用上面,哪支球队配置越合理越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毕竟减少一名外援名额后,如何“把刀用在刀刃上”成为考量各队主帅功力的关键一环。
  反方:
  如果仅仅从投入角度来看,足协规定的三外援政策,对于各队都是不小的考验。中超联赛战罢两轮比赛,拥有五名外援的14队中,只有延边富德用全了球队的5名外援,4名外援的鲁能和苏宁也使用了球队的全部外援,其余13队均有两名或一名外援无缘出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泰达,在首场比赛中,主教练帕切科除了派上米克尔和古代尔耶两名雷打不动的后腰球员之外,还选择了韩国中卫黄锡镐。老帕最终发现这招行不通,因为球队进攻完全被削弱了,也难怪赛后他告诉外界,接下来球队会选择外援前锋出场。
  新政原因,教练也变得非常无奈。注册4名外援的球队是省钱了,但一旦有外援受伤或停赛就麻烦了。中超首轮后,苏宁外援特谢拉被禁赛三场,可马丁内斯大腿肌肉拉伤无法比赛,苏宁第二轮联赛不得不只能用两名外援。中超今冬总投资仍然逼近4.8亿欧元,几乎比去年增加了33%。前两轮比赛,有20名外援一分钟都没有获得出场时间,这20人累计年薪为5112万欧元,按照一年30场比赛拆分,这20人每打一场比赛一共大约需要170万欧元,而两轮比赛没打,也就是意味着花在他们身上的340万欧元(约合2500万人民币)已经打水漂了。
  三 U23球员强制出场,对于球员和球队根本起不到帮助作用。
  正方:
  中国足协实施三外援以及U23球员新政,就是希望本土球员能够站出来,帮助国家队做出更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中超各队都是主打外援牌,对年轻球员重视不足,所以新政出台后,一些球队仓促应对,导致前两轮联赛出现了U23球员被早早替换下场的情况,于是外界也把U23新政解读为“错误”的决定,影响了联赛的观赏性。不过,力帆主场同华夏之战,开场仅6分钟,华夏队的U23小将车世伟便头槌破门,助华夏取得闪电战入球。当之前的比赛里,U23的球员表现不佳,备受争议之时,车世伟的入球便如同及时雨,击碎了人们对U23球员的质疑!车世伟也通过自己出色的表现,充分证明只要能够用好U23球员,他们同样能够给球队带来惊喜。
  事实上,中超各队虽追求成绩,但还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年轻球员获得比赛机会。据统计,在新政实施的首轮比赛中,共有35名U23球员出现在球队的18人名单中。其中,首发出场的U23球员总共有18人,累计出场时间为1188分钟。加上天津权健队替补出场的郑达伦和苏缘杰、富力队换上的向柏旭以及鲁能队的郭田雨,此轮U23球员累计出场时间为1238分钟。应该说,中超各队对U23球员的使用情况是超出预期的。在第二轮的比赛中,车世伟又成为新赛季首个入球的U23球员,而建业的胡靖航也送上了一记助攻。这些数据上可喜的变化,说明U23球员的表现已经渐入佳境,像唐诗、陈泽鹏以及崔巍等一些上场超过半场的U23球员也正在慢慢融入球队,成为球队大力培养的对象,而非受益于政策。
  反方:
  早在中国足协公布U23新政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质疑,如果球队首发U23队员在几分钟后就被换下又当如何?结果虽然各中超球队做得没那么明显,但20分钟几乎就是一道坎。在首轮比赛中,共出现3名U23球员半场不到即被换下的情况,其中辽足右后卫王峤的17分钟出场时间最低。而在第二轮当中,“闪电”换人的情况并未改善,反而愈加严重,似乎各支俱乐部也不再“不好意思”,20分钟换下U23队员已成为一种“风气”。延边富德客场挑战上海上港的比赛中,开场仅16分钟,延边队U23球员金成俊就被换下,创造U23球员下场的最快时间纪录。此外,上港的张华晨、亚泰队的周大地、申花的徐骏敏、苏宁的高天意,也是首发后20分钟左右即被换下。
  无论坊间流传的“U23补丁”(足协补充规定U23队员必须打满半场或者全场)是否出炉,在中超联赛今年竞争愈发惨烈、大牌外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唯一能压缩的只有年轻队员的出场时间,而这牺牲的却是中国足球的未来。足协在没有补充规定之前,U23政策根本无法给球员任何帮助,伤害的甚至是这些年轻球员的心理。
  四 足协出台外援出场人次的规定后,伤害的必然是实力稍逊一筹的亚外。
  正方:
  足协外援新政后,亚洲外援似乎成为中超各队“抛弃”的首选,毕竟在5上3的竞争中,俱乐部肯定会保工资更高的外援出场,似乎亚洲外援将成为首要被挤兑的对象。
&不过,能否获得主帅青睐成为主力一员,更多的还需要凭借实力说话,毕竟加盟中超的众多亚洲外援基本上都是各自国家的国家队球员,比如上港的艾哈迈多夫,他在比赛中的表现就不亚于身价高达6000万欧元的奥斯卡,所以亚洲外援如果使用好,依旧可以给球队带来更大的惊喜。
  事实上,即便足协出台减援新政,本赛季16支中超球队,除去贵州智诚之外,15支球队还是引进了亚洲外援。从前两轮联赛出场情况看,虽然亚洲外援出场时间大大缩减,但黄锡浩、郑又荣以及远离国家队的金周荣、尹比加兰和金承大等韩国外援,还是获得了一次出场机会。另外,在中超效力的3名乌兹别克斯坦外援,有2名球员都获得了比赛出场的机会。这样的数据也说明,亚洲外援并非没有竞争力,而是根据球队战术的需要,由主教练做出对外援使用的取舍。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亚洲外援中,上港的艾哈迈多夫成为表现相当抢眼的,状态丝毫不输给欧美大牌外援。这位乌兹别克斯坦国脚,在上港担任后腰也客串过中后卫的角色,除了硬朗的防守外,艾哈迈多夫的推进能力也不可小觑。从比赛表现看,艾哈迈多夫都是球队的中场核心人物,防守好助攻能力强,可以为奥斯卡武磊这些跑位出色球员提供不少帮助。
  反方:
  当年亚洲外援能在中超受重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一个亚洲名额,现在3外援政策不分亚洲外援和非亚洲外援,这让亚洲外援很受伤。在已结束的两轮比赛中,韩国队主力金基熙、张贤秀,没有获得过一分钟的出场时间。而因为在权健没有获得出场时间,身价1100万欧元的权敬原也落选国家队。在韩国队位置不稳定的黄锡浩、郑又荣,以及远离国家队的金周荣、尹比加兰和金承大获得了一次出场机会。
  韩国外援如此,乌兹别克斯坦外援的生存状况也不好,三名国家队主力只获得两场比赛机会。建业的两名亚外萨利赫以及帕蒂诺两轮比赛未能报名。以张贤秀为例,他是韩国队主力,目前无球可踢的状态,让他很可能在六月份会申请转会。即使能够出场,亚外出场时间也并不稳定。重庆力帆的郑又荣以及泰达的黄锡镐,在首轮中超联赛中打满90分钟,第二轮则被轮换。相对来说,只有江苏苏宁的洪正好出场了球队的全部比赛,而这自然与苏宁主帅韩国人崔龙洙密不可分。
  从亚洲外援的位置分布来看,中后卫人数最多,因此,选择让亚外出场的球队也多是中下游球队,像辽足、智诚、泰达、亚泰、力帆等队都在后防线上安排了一名亚洲外援,毕竟防守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相比之下,豪门球队则大多将3个外援出场名额全部用在了攻击线,上港、申花、恒大、华夏幸福均是派出了三杆“洋枪”的攻击群。因此,其实因为亚外问题受损失最大的还是中下游球队,这恐怕是足协事先没有想到的。
  五&看起来,新政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保级球队,上港这样的球队由于实力占优,完全可以消化新政带来的影响。
  正方:
  联赛两轮战罢,富力、鲁能这两支上赛季的保级球队都取得了两连胜的佳绩,他们的强势崛起,也被外界看作是新政后中超联赛所展现出新的变化。不过,联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在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其中板凳的深度以及阵容的厚度,都将在联赛展开之后,发挥出独有的作用。也就是说,人员配备完整、替补阵容厚实的球队,还会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从前两轮联赛的情况看,比如国安、苏宁、华夏这样具备强大实力的球队并没有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富力和鲁能这样上赛季保级的球队,倒取得了两连胜。但不能因为两轮比赛就否定了国安、华夏和苏宁的实力,这三支豪门球队都拥有强大的外援和雄厚的阵容,一旦调整到位很快就会找回昔日的状态。
  新政对于所有球队来说都是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各队都可以彻底消化所带来的影响,这和球队强弱无关。最典型的就是富力,本赛季这支球队卖掉了很多球员,但在竞争力方面却一点都不逊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保持阵容的足够稳定,尤其是几名外援。从前两轮比赛来看,外援大面积换血的球队,普遍表现都不好,因为这需要足够的时间磨合。把球队表现不佳的原因归结到新政方面,这是不严谨和不客观的。
  反方:
  此前在新政颁布的时候,辽足主教练马林就认为,对于保级球队来说,少一个外援有可能要吃亏,“强队中本土球员的实力本来就高,而保级球队中本土球员的能力相对低一些。多一个外援的话,双方的水平还能拉近一些,但是如果少一个外援,保级球队与强队之间的水平差距有可能会被拉得更大。”事实上,两轮过后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目前在积分榜上排在后面的还是那些中下游球队。前两轮比赛,甚至没有一场比赛是弱队爆冷取胜,这对于很多保级球队来说,中超联赛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踢了。
  如果没有推行新政的话,以天津两支球队来说,后防线完全可以增加一名亚外球员登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强防线的稳固。如今的情况是,权健前两场后防线都是全华班,而泰达方面,第二场对阵苏宁的时候,甚至让米克尔拖后改打中卫。这就是中下游球队畏手畏脚的地方,因为外援名额被削弱,本土球员很难充当主力角色。这种情况下,强弱肯定会更加明显,这对于弱队其实是相当不公平的。
  六&在外援政策的逼迫下,各队已经将全部外援都堆积到中前场,中超已经呈现攻强守弱的问题,这是一个好现象吗?
  正方:
  在足协新政之后,中超大部分球队都选择在进攻端配置外援,目的无非是加强球队的进攻火力,毕竟中超各队基本上都是本土球员担当防守职责,外援前锋在与本土球员的攻守较量中,自然可以占据更大的优势。
  从目前积分榜排名靠前的球队来看,进球最多的5支球队也占据了积分榜的前5名,其中打入7球的上港进球数最多,他们的排名也是第一位。而鲁能、申花、恒大和富力,两场比赛也都取得了3个以上的进球,他们的排名也比较靠前。相反,一球没进的苏宁、泰达和延边,目前排名分列倒数第二到倒数第四位,仅打入1球的亚泰排名垫底。这样的数据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只要增加进攻火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相反,进球少的球队排名都比较靠后。正因为如此,中超各队不约而同加强进攻火力,引进的外援也基本上承担起进球的重任。尤其是在本赛季实行外援新政之后,中超各队基本上都放弃了外援中卫的配置,这也是对“攻击力决定成绩”这种观点的认同。
  反方:
  在广州恒大队的外援“三叉戟”组合取得成功之后,中超其他球队竞相仿效。如今,中超各队都将引援的第一目标放在中前场,但与中后场的人员配置相比,不免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在引入奥斯卡之后,上港的进攻线进一步升级,但防线上还是傅欢、石柯这样“90后”年轻球员,与豪华攻击线形成鲜明对比。最近两个赛季,“前场美如画,后场豆腐渣”的形容不止一次用在中超强队身上,依靠外援进球,堆积国内球员防守,成为大多数中超球队的攻防套路,攻强守弱也成为中超球队的普遍问题。各队如今要想补强后防不稳的短板,在内援有价无市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内部挖潜和防守体系的完善。放眼整个中超联赛,这种头重脚轻的通病,在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新政颁布之后,这种情况已经愈演愈烈,随着各队都不肯把外援名额放在后防线上,这也造成各队防守都有问题。尽管富力和上港两轮过后排在首位,但两支球队的防守都存在巨大问题,尤其是富力三中卫的体系,很容易让其他球队找到漏洞。值得一提的是鲁能,马加特留下了吉尔,这显然是明智之举,鲁能的防守前两轮只丢一球,证明了防守的稳固性。
更多相关新闻: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旅游呈现
航拍江苏兴化千垛万亩油菜花盛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赛季中超积分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