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价格战:市场寒冬谭张争霸中谁是胜利者者

烈风董事长:否认价格战 计划明年干它三十万辆
今年9月22日,Tropix烈风郑重其事地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干它一半”的战略及产品发布会,主旨是要让消费者用一半价格可以买到同等配置高品质的运动自行车。这个事件引起业界广泛热议,同行的表态是:“在价格战的消极面已成整车品牌商间的共识之时再度‘炒作’这个概念,难免让大家产生抵触情绪。”“想买是一回事,买不买得到又是另一回事。”这是来自消费者的抱怨。带着各方观点,美骑记者来到了烈风位于广州的总部,想听听董事长邓永豪先生自己的说法。凯路仕?烈风的广州总部烈风董事长邓永豪先生在总部办公室接受美骑记者的采访“我一直强调的是,我们并不能被简单地定义为在打价格战,这是商业模式的转换。而且这种转换是当下的趋势,并不受限于某个企业做或者不做。不是说我不做,这种模式就不存在。”邓总的语气坚定。邓总在这里说的商业模式,是指产业链优化+砍掉销售中间环节。“这是任何企业在参与竞争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让我们从头开始梳理一遍。移厂海外的成本差国际工厂向东南亚迁徙在全球制造业中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世界著名山地车品牌POLYGON就是将工厂设在了印度尼西亚。“在柬埔寨工厂,我们的工人的月工资是100美金;而在国内连带支付五险一金,我们为每个工人每月付出五六千的成本是很正常的。这方面的差价就很大,其他相关费用也比国内低。iPhone都已经移到印度去生产了,当国内的价格优势不再,我们要选择更好的出路。任何企业都不能说,我以前这样干,现在还这样干,一样能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不现实的。”虽不肯透露成本压缩的细节,但邓总给了我们十足的想象空间。烈风“干它一半”发布会现场难怪国内供应商一头雾水“干它一半”的发布会后,国内的零件供应商接连收到其他整车品牌商的追问,被怀疑是给了烈风特别低的供应价格。国内供应商简直一头雾水,只能回应说他们没接到任何消息。其实,烈风是避开了国内供应商,直接与国际供应商订货,邓总表示该选择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设计来自意大利,生产来自柬埔寨,再加上配件从国际采购,这些使成本减去10%;加上集中采购减少SKU,成本再降5%。这些我在发布会上都讲得很清楚了。”那“干它一半”的价格会持续下去吗?“由于成本会变化,人民币会贬值,我们也不能保证一直是这个售价。包括碳布和核心零配件,我们的进口物料很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就会很大。”由于凯路仕?烈风总部都没有烈风的存货,我也没能拍到实物,只有借同事在发布会上拍到的样车图。中国版的Canyon?相较凯路仕走的传统渠道,邓总强调烈风从一诞生就坚持电商模式,两者属于不同的系统。某零件厂商的业内人士跟美骑记者这样评论:“烈风本质上的网络直销,令人联想到Canyon进入北美让Trek疲于应付。所有IBD品牌都觉得这很危险,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战略来决定如何应对,传统厂商的跟进显得没什么意义。“如果消费者的产品知识真的普遍能达到又丰富又全面的程度,直销品牌是可以起来的;但是如果消费者起不来,IBD又拒绝服务的话,烈风就很难生存。”(注:IBD,indepandent bicycle dealer,独立经销商)现今烈风的线下服务部分,是靠给门店300元的维护服务电子券来实现。这种O2O模式的落实情况如何?美骑记者了解到的凯路仕的经销商也能拿到烈风的货进行销售又是怎么回事?如此一来还是纯粹的O2O模式吗?邓总的回应是:“消费者最终的购买价格都是一样的,我们没有给谁特别的价格。烈风没有经销商,我们有的是门店。顾客获取门店的服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网上买了车之后用电子券去找附近的门店寻求服务,一种是直接通过提供服务的门店买车。我们的执行是双向的。”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能否支撑车店开销?“我只能说300元的电子券足够支撑这台车的服务,至于门店能否生存是他们自己要考虑的问题,自己想办法去多元化经营、去开源节流。”烈风的线下目标是明年在全国铺设3000家以上的服务门店。邓董事长在烈风发布会现场后来的故事在本次发布的9款车中,仅有2款是公路车。但让邓总意外的是,消费者在发布会后对公路车的询问量和对山地车的不相上下,大家都希望买到更便宜的公路车。“我们在明年会推出更多公路车款。现在我们用的是公模,但若烈风的商业模式能运作良好,公路车的需求又达到一定程度,我们也会考虑研发自己的车架。要有销量我们才能承受得起从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到模具制造的一系列投入,这里涉及的资金是不少的,我们要看值不值得去做。”面世的两款公路车除了谈车型的规划,邓总还肯定地表示烈风明年计划的出货量为二十万到三十万。“这是我们有把握的量。”谈计划信心满满,谈现在的出货就被邓总称为商业机密。发布会距今仅过去一个多月,大面积的缺货现象确实有些可疑。邓总把这归咎于预估不足及供货滞后:“最近确实有很多库存慢慢没有了,有的颜色因为广告效应渐渐被卖完了。不过现在你可以上官网看,那些缺货的颜色都得到了补充。之前‘米格’的缺货是因为M8000的供货滞后,‘巴黎’的缺货是由于6800的供货滞后。当初我们做计划的时候还不知道市场的需求如何,没有预料到后来的需求那么大。其实即使缺货,我们还是可以接受预订的。”那么读者们,你们现在可以买到没?点击进入相关阅读:《》《》《》《》《》责任编辑:Alexa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简介:经济与管理的学科背景出身,曾在猎头行业过着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生活,挣扎着挤时间进行公路车、跑步和游泳训练。后因对自行车无法抑制的爱毅然决然转行加入美骑,从此不需上班偷看陈主任的赛报。过去用人才挖角去介入一个行业,现在用镜头和笔墨去介入。企业和行业运行有其普遍规律,我用从前积累的分析方法去理解自行车业独特的发展路径,每次收获新发现都让我兴奋异常。立志服务业界,期盼业界健康成长。
您还可以输入200字
别和Canyon比好伐?Canyon一点都不便宜……而且Canyon倾向进阶用户(即能够自行调试维修的用户)。如coda_fox这位朋友所说,300(还包含物流)的费用怎么可能支撑一台车的售后?
查看回复(5)
兄弟,别忘了,天朝的物流费用可是死贵死贵的。。。
camyon便宜不便宜是相对的,canyon是性价比高ok?同配置的闪电6w+,而canyon只需要3w
买闪电有技师帮你装好调好;不用自己用英语下订单;不用自己“目测式”地去做fitting;不用考虑货币汇率、visa支付、退税、清关手续;不用等周末不上班的磨人德国小妖精;不用担心质保一次来回邮费清关没完没了;不用做个保养搞得自己满手油污…………性价比本就是个很别扭的词,普通人玩车不能单单看配置的兄弟。
本身我理解的性价比就是买的东西本身配置性能和你付出的钱的比,跟附加服务无关,至于。fitting,官网也有,你在闪电买个车,不也是一个静态fitting?区别何处?保修与否?如果你扯保修的话,不好意思,你赢了,不过你已经偏离了我说的性价比了。
可是差了一倍啊一倍啊!!!!
不是每个爱好者都是动手能力很强的,车店也需要生存,300的费用怎么可能支撑一台车的售后?零售店也是要生存的,车挣不到钱就要在配件上找回来,到最后就是客户还是觉得买的不值,售后服务不好就会让这个计划大打折扣。
查看回复(2)
售后问题是需要解决的,我买了辆米兰,骑着不错,动手能力强是我的优势,可那些入门汽油很苦恼,因为他们组装都成问题,更别提修车了!凯路仕已经被孤立了,很多其他品牌的车店一看是烈风,给多少钱都不给修!希望能够尽早解决!!
还是喜欢这位编辑的文案
查看回复(1)
自行车的发展永远离不开车店。是车店天天做推广组织骑行活动发展更多的车友,要没有车店的作用,也许现在还是单速菜车的世界。价格战不但伤害行业发展。说重一点是影响整体经济
能让消费者得利就行 其他我们不关心
不管是不是价格战 销量已经证明了烈风的策略很成功
网购是趋势,反正我现在90%的东西都从网上买。
会死的更惨
真是还干他一半,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应该说干死他,让世面上的捷安特越来越少。。。。。。。。。。。。。我只是瞎bb的
线上服务确实很渣,问个问题很不耐烦,要不就是不回应。干他一半,不只是个响亮的口号,要做的太多了。路还很长,别成为别人的笑话!
三百售后是如何不够?我想听听说不够的朋友你们是怎么看待售后服务的定义的
支持烈风的网络直销模式,希望让老百姓受到实惠!
这是我见过canyon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传奇既起,烈风更盛――由喜德盛2999元的传奇500车型开始,价格战在国内自行车业界就闹得相当沸腾。在2015年,整车厂商们用高性价比冲淡价格战的乌云,但背后有金主烧钱的智能单车团队和“干它一半”的凯路仕?烈风,却使这个话题再度热了起来。
  近几年无论整车还是零配件,自行车相关企业成喷发之势。谁都想在运动自行车市场里分一杯羹,企业数大幅增加,但市场的增长却逐步放慢,产品同质化的加重,运动自行车转入买方市场并迎来寒冬是业内普遍的共识。
  在市场遇到瓶颈时,低价促销仿佛是刺激销售最直接的办法。厂家让利,快速扩张市场份额,消费者能买到更便宜的车,车店销售额提升&――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当市场有其他厂家跟进,价格越来越低之后,事件就会变得越来复杂多了。消费者、自行车厂商、经销商(主要指车店),究竟谁是获利者,欢迎各位车友在下面评论区站队说出你们的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我们后续专题文章评论文章的素材。笔者下面也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首开超高性价比先河的XDS传奇
  自行车的价值
  自行车的价格一直在变化。笔者在2008年买入自己的第一台山地车,那时美利达挑战者(那时没分300、600)售价在3200元左右,配的是27速套件、不带锁死的油簧叉和V刹。现在入门级的挑战者300价格在3000元左右,配置是线控锁死前叉、30速SHIMANO M610套件、MAGURA MT2油压碟刹,价格下降了配置却提高了不少。随着工艺提升,无论车架还是零配件,生产成本下降,整车售价也进行了一定的下调,这是一个合理的市场行为 。至于这个价格的调整范围就无法提供一个准确的数字,毕竟自行车的成本不是几根铝管(或者几张炭布)、变速器、前叉等配件售价的加法,还有品牌附加值、设计开发费用的合集,而后者正是一个品牌的特色。
  为了获取利润,重质和走量是两个主要的办法。但当价格战打到火热时,导致的就是很低的利润率,这时要达到适当利润需要的累计的量是很大的。在大环境不不景气的情况下,冲量并不容易。在没有外界资本的支援下,企业哪来的资金做深度的产品开发设计?这时公模车架、库存里的旧款配件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在上海展里,美骑的编辑们就发现国产中低端山地车的同质化实在太严重了,在抹掉涂装后,根本无法辨认谁是谁。这些车型卖得是很便宜,可能在短期冲一下销量,但没有品牌和口碑作后台,当下一年还是用相似的车架搭配一些看起来很值得零件,又能激起多少人的购买欲。
  至于消费者,买了这么便宜的车,只要没有质量问题,自然是赚的。但从长远来看,就得看车友们想买一辆车,还是想买一辆好车了,如果想换车时,持币却找不到那辆心动的车,会否有一股寂寞涌上心头?至于品牌商,通过短期赚噱头,提高知名度,在效果上要比硬广高上一筹,但深陷于此,就非长久之计。
  福玛特高性价比碳纤维山地车,售价不足7000元
  如果这是一场战争,谁先倒下
  价格战,虽然没有硝烟,但有战争,就会有伤害,消费者付出的只是购车的钱,可能会骑得不爽,但会因亏本倒下的可能是品牌商或经销商。相对于实力更为强,而且占据降价主动的品牌商,笔者认为以基层车店为代表经销商会是更脆弱的一方。
  品牌商无法保证利润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削减经销商的利润分成。在O2O越来越盛行的情况下,为了把价格降下来,实体车店甚至面临被完全砍掉的危险。
  虽然以烈风为代表的品牌商强调会给予消费者相应的维修基金,但数额与卖车的利润相比,实在是难以支撑车店的经营。在市场寒冬下面,车店的倒闭已经不是新鲜事,如果利润进一步下降,或者直接被品牌商砍掉,那么车店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美骑网一概的观念里,是提倡车店提高专业技术,给车友提高高质量的维护保养服务的。但是在卖车利润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车友们是否准备好用付费维护来养活那些优秀的车店呢?
  烈风马丁T+配置表
  价格战生存的土壤
  说起中外自行车市场的差异,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当产品实在卖不动时,低价促销当然是管用手段,但国外品牌商会随之提出新的规格,如29、27.5英寸轮径代替26英寸,气动公路车、碟刹公路车等以带动消费者更换器材,而国内品牌除了低价之外仿佛找不出其他有效的办法(在自行车上增加电子元素是个好办法,只是现在用户体验还不够好)。个中缘由,可能是国内车友对自行车的认识还不够“专业吧”。
  如果我们翻开看一下,喜德盛、福玛特、烈风等品牌的那些超高性价比车型,它们基本都是硬尾山地车,并且集中在元的入门阶段。这群消费者刚摆脱了自行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的概念,但是对于自行车的骑行质量的了解并不多。这些山地车里面也有相当部分采用浅胎纹的城市骑行用轮胎,直接针对“山马党”们,这也是中国骑行者中占比很高的群体。
  我们看一下这些性价比的车,他们最亮眼的配置无疑是套件,30速显得非常丰满,或者是油碟,追求强制动力。这是一般车友对山地车“分级别”的最直接因素。很多人不会管那套DEORE变速是否用了低级别的飞轮,或者前叉避震够不够灵敏,甚至车架刚性如何,但这些因素在越野骑行时的重要性可能比多两三个档位大很多,毕竟车是用来骑的,不是大家坐在一起,互相吹嘘的。这部分入门车友对于高配置、低价价格的盲目崇拜,可能就是自行车企业能够尽量压制成本,推出超低价车型的市场根基。
  在另一方面,面对国内品牌的大降价,无论是捷安特、美利达,还是TREK、SPECIALIZED,因为大环境的不济,折扣也是少不了的,但总体价格还是稳定的。作为知名度高、群众基础大的品牌,面对价格冲击,他们仍然能获得车友的信任,并通过赞助赛事、举办活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就好比李宁、安踏、特步等国内运动品牌折扣满天飞,但是阿迪达斯和耐克却依赖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品牌的价格战在前面打得实在是精彩激烈,但是可能哪天自行车市场再火热起来时,我们发现捷安特它们的专卖店变得更多了。
  以上评论为编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hzh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自行车资讯交流服务平台
2407文章数热搜关键词:
自行车价格战:市场寒冬中谁是胜利者
07:37:51 | 发布者: | 来源: 搜狐
| 查看: 366
&&&&&& 传奇既起,烈风更盛&&由喜德盛2999元的传奇500车型开始,价格战在国内自行车业界就闹得相当沸腾。在2015年,整车厂商们用高性价比冲淡价格战的乌云,但背后有金主烧钱的智能团队和&干它一半&的凯路仕?烈风,却使这个话题再度热了起来。
  近几年无论整车还是零配件,自行车相关企业成喷发之势。谁都想在运动自行车市场里分一杯羹,企业数大幅增加,但市场的增长却逐步放慢,产品同质化的加重,运动自行车转入买方市场并迎来寒冬是业内普遍的共识。
  在市场遇到瓶颈时,低价促销仿佛是刺激销售最直接的办法。厂家让利,快速扩张市场份额,消费者能买到更便宜的车,车店销售额提升&&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当市场有其他厂家跟进,价格越来越低之后,事件就会变得越来复杂多了。消费者、自行车厂商、经销商(主要指车店),究竟谁是获利者,欢迎各位车友在下面评论区站队说出你们的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我们后续专题文章评论文章的素材。笔者下面也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首开超高性价比先河的XDS传奇
  自行车的价值
  自行车的价格一直在变化。笔者在2008年买入自己的第一台山地车,那时挑战者(那时没分300、600)售价在3200元左右,配的是27速套件、不带锁死的油簧叉和V刹。现在入门级的挑战者300价格在3000元左右,配置是线控锁死前叉、30速SHIMANO M610套件、MAGURA MT2油压碟刹,价格下降了配置却提高了不少。随着工艺提升,无论车架还是零配件,生产成本下降,整车售价也进行了一定的下调,这是一个合理的市场行为 。至于这个价格的调整范围就无法提供一个准确的数字,毕竟自行车的成本不是几根铝管(或者几张炭布)、变速器、前叉等配件售价的加法,还有品牌附加值、设计开发费用的合集,而后者正是一个品牌的特色。
  为了获取利润,重质和走量是两个主要的办法。但当价格战打到火热时,导致的就是很低的利润率,这时要达到适当利润需要的累计的量是很大的。在大环境不不景气的情况下,冲量并不容易。在没有外界资本的支援下,企业哪来的资金做深度的产品开发设计?这时公模车架、库存里的旧款配件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在上海展里,美骑的编辑们就发现国产中低端山地车的同质化实在太严重了,在抹掉涂装后,根本无法辨认谁是谁。这些车型卖得是很便宜,可能在短期冲一下销量,但没有品牌和口碑作后台,当下一年还是用相似的车架搭配一些看起来很值得零件,又能激起多少人的购买欲。
  至于消费者,买了这么便宜的车,只要没有质量问题,自然是赚的。但从长远来看,就得看车友们想买一辆车,还是想买一辆好车了,如果想换车时,持币却找不到那辆心动的车,会否有一股寂寞涌上心头?至于品牌商,通过短期赚噱头,提高知名度,在效果上要比硬广高上一筹,但深陷于此,就非长久之计。
  福玛特高性价比碳纤维山地车,售价不足7000元
  如果这是一场战争,谁先倒下
  价格战,虽然没有硝烟,但有战争,就会有伤害,消费者付出的只是购车的钱,可能会骑得不爽,但会因亏本倒下的可能是品牌商或经销商。相对于实力更为强,而且占据降价主动的品牌商,笔者认为以基层车店为代表经销商会是更脆弱的一方。
  品牌商无法保证利润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削减经销商的利润分成。在O2O越来越盛行的情况下,为了把价格降下来,实体车店甚至面临被完全砍掉的危险。
  虽然以烈风为代表的品牌商强调会给予消费者相应的维修基金,但数额与卖车的利润相比,实在是难以支撑车店的经营。在市场寒冬下面,车店的倒闭已经不是新鲜事,如果利润进一步下降,或者直接被品牌商砍掉,那么车店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美骑网一概的观念里,是提倡车店提高专业技术,给车友提高高质量的维护保养服务的。但是在卖车利润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车友们是否准备好用付费维护来养活那些优秀的车店呢?
&&&&&& 烈风马丁T+配置表:
&&  价格战生存的土壤
  说起中外自行车市场的差异,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当产品实在卖不动时,低价促销当然是管用手段,但国外品牌商会随之提出新的规格,如29、27.5英寸轮径代替26英寸,气动公路车、碟刹公路车等以带动消费者更换器材,而国内品牌除了低价之外仿佛找不出其他有效的办法(在自行车上增加电子元素是个好办法,只是现在用户体验还不够好)。个中缘由,可能是国内车友对自行车的认识还不够&专业吧&。
  如果我们翻开看一下,喜德盛、福玛特、烈风等品牌的那些超高性价比车型,它们基本都是硬尾山地车,并且集中在元的入门阶段。这群消费者刚摆脱了自行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的概念,但是对于自行车的质量的了解并不多。这些山地车里面也有相当部分采用浅胎纹的城市骑行用轮胎,直接针对&山马党&们,这也是中国骑行者中占比很高的群体。
  我们看一下这些性价比的车,他们最亮眼的配置无疑是套件,30速显得非常丰满,或者是油碟,追求强制动力。这是一般车友对山地车&分级别&的最直接因素。很多人不会管那套DEORE变速是否用了低级别的飞轮,或者前叉避震够不够灵敏,甚至车架刚性如何,但这些因素在越野骑行时的重要性可能比多两三个档位大很多,毕竟车是用来骑的,不是大家坐在一起,互相吹嘘的。这部分入门车友对于高配置、低价价格的盲目崇拜,可能就是自行车企业能够尽量压制成本,推出超低价车型的市场根基。
  在另一方面,面对国内品牌的大降价,无论是、美利达,还是、SPECIALIZED,因为大环境的不济,折扣也是少不了的,但总体价格还是稳定的。作为知名度高、群众基础大的品牌,面对价格冲击,他们仍然能获得车友的信任,并通过赞助赛事、举办活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就好比李宁、安踏、特步等国内运动品牌折扣满天飞,但是阿迪达斯和耐克却依赖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品牌的价格战在前面打得实在是精彩激烈,但是可能哪天自行车市场再火热起来时,我们发现捷安特它们的专卖店变得更多了。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26号早上出发的,今个儿发帖迟了点
郑州→洛阳→三门峡→平顶山→南下还没选好路 ...
本帖最后由 angelababy 于
21:24 编辑
第一天,我矫情的选择逆行程跑 ...
或许是厌倦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决心出去走走看能否也能寻求到内心的平静。
当我辞职说 ...
今天骑了150,爬坡路,被雨疟爬了。
现在在旅馆8 0,房价好 ...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迎难而上战寒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