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跑步马拉松营养膳食旅游公司“跑哪儿”完成Pre

带你边跑步边旅游,跑哪儿的生意经
作者:亿欧网 郭东阳
分类 : 比特网
  2015年是体育发展元年,同时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马拉松年,城市争先办赛、跑者积极参加、商家大力支持,媒体踊跃投入,马拉松赛事繁荣。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在中国田径协会上注册的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共计134场,同比增加了83场,参赛人数150万人次,较2014年年增长60万人次,国内赛事总支出超过5.3亿元。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式增长,涌现了一批+跑步创业公司,跑哪儿是众多创业公司的一家。
  一、跑哪儿,主打互联网+跑步旅游
  跑哪儿是一家互联网跑步旅游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现在已完成由优客工场领投,创投新秀领势与华的艺术投资跟投的天使轮,此轮融资将用于公司线上产品的开发运营等。
  跑哪儿公司创始人田同生,田同生是跑步+旅游的一位先行者,是国内跑步的推动者,6年多在世界上跑了70多个马拉松,2014年他完成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六大赛事。CEO常春是美国春田学院读体育管理硕士,有在美国迪士尼做跑步赛事经历,对迪士尼的跑步赛事+旅游项目有经验,对美国的跑步赛事+旅游的市场有清晰的了解。
  跑哪儿的目标用户是:为中产阶级提供跑步旅游服务。跑哪儿提供的马拉松服务具有重复性;随着马拉松井喷式增长,其客单量会不断的提高;产品的客单价3000元起,平均8000元左右不等;产品服务的生命周期长,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目前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出境旅游的人口大约为1.2亿人,大约等同于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数。
  二、深耕马拉松市场,打造自己的马拉松IP
  创始人田同生原工作是客户关系与品牌管理咨询专家,同时也是一位马拉松推广者,他从2010年至今,已经跑完70个全程马拉松。创始人本身的跑马拉松经历以及其出版的书籍和演讲,是其原有的IP,宣扬马拉松是一种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推出跑步和旅游、科技、音乐的跨界合作。
  此外,跑哪儿拥有国内首家获得世界十大赛事之一的夏威夷火奴鲁鲁马拉松IP,同时获得了亚洲历史悠久的首尔马拉松IP,获得除转播之外的商业开发权IP,例如:赞助商权益;赛事衍生产品以及服务等。此外,除获得以上IP外,还自主开发了马拉松赛事旅游,例如:田老师带你跑遍全球,亲子跑,创业跑等赛事IP,通过海外马拉松参赛经验,为用户提供配套服务。跑哪儿专注于跑步+旅游这个新兴市场,借助已有的赛事经验,运营自己的赛事IP,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跑步+旅游的公司。
  三、以跑步赛事为入口,以社群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
  跑哪儿是以马拉松赛事为入口,赛事为切入点;同时以社群来创造商业价值,最终沉淀在微信H5客户端上,增强用户粘性,获取用户数据,数据即是资本。具体而言:跑哪儿借助互联网,将跑步和其他支付方式进行跨界融合,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商品和服务,线上,跑哪儿有线上中文报名、参赛服务包下单、网上即时支付、赛后成绩查询、身体恢复训练资讯等;线下有”田老师带你跑遍全球”这样的线下活动,以及”跑哪儿说“”奔跑改变人生“为主题演讲。
  据创始人介绍,跑哪儿公司从创立之初就有自己的收入,拥有用户买单,从“跟田老师跑步”到出售书籍以及演讲等项目。公司是从线下到线上发展,所以一开始其产品便落实到用户。这一点区别于从线上到线下的公司,线上用户量大,但在转化的过程中,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化率较小,且初期要大量的资金支出。相反,跑哪儿的优势是:有收入不必烧钱,能够获得真实而精准的用户;其劣势是其线下的用户较散,不能完全沉淀聚集在一起;目前,跑哪儿也针对这一问题,做出H5微信端的平台,用于沉淀聚集用户,并且获得数据,通过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制定特色个性化的服务。
  四、从行业痛点出发,让出国旅游的人能够跑马拉松
  随着马拉松热潮的兴起,人们跑马拉松成为一种时尚,跑马拉松的频次和重复度也在增多,随之发现跑马拉松的行业痛点:对国外跑马拉松的报名、行程及跑步状态、身体恢复等都需要了解。田同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众多跑友中,看到行业的痛点,成立了以解决痛点为主的跑哪儿公司,同时将跑步与旅游相结合,获得更大的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4年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美元,占旅游市场的15%,到2020年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体育+旅游的市场前景无限。目前,我国每年的出境游人数逐年增长,人们出境游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奢侈物品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拥有健身体是人们新时尚需求的趋势。
  马拉松热潮的出现并非偶然。国民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政策的支持,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马拉松热潮将会持续下去。据业内人士估计,2015年国内马拉松市场及相关产业估值超过300亿。跑哪儿网,在跑马拉松的基础之上与旅游相结合,从线下到线上发展,以赛事为入口,通过社群创造价值。目前其线下拥有众多用户,未来其关键是如何将用户聚集平台,最终在平台上有一个统计数据,增强用户粘性,不久上线的移动端产品值得期待。
[ 责任编辑:韩敏 ]
比特网 08:44:18
带着朋友和机器人上月亮散步
比食人鱼更恐怖:长着人类牙齿的鱼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你还没有登录!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收藏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小程序搜索难?猎云网精品小推荐正式上线,你想要的都在这里:55岁跑步62岁创业并获得Pre-A轮融资,未来将建立体育旅游共享小镇
评论:0 浏览:4
如果你55岁,你会跑步健身吗?如果你62岁,你会做什么?会创立公司吗?
他从55岁开始跑步,到目前已经完成了80个马拉松,1个100公里越野跑;他在62岁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公司,一家通过互联网工具做
如果你55岁,你会跑步健身吗?如果你62岁,你会做什么?会创立公司吗?
他从55岁开始跑步,到目前已经完成了80个马拉松,1个100公里越野跑;他在62岁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公司,一家通过互联网工具做跑步赛事平台,同时提供赛事技术解决方案,提升中国跑步爱好者参赛体验及服务的公司。
他,就是热爱跑步以及户外运动的田同生。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有着健美的身材,肌肉饱满,身材硬朗,谈起话来思维活跃,条理清晰,面对采访侃侃而谈。
已经成立一年时间的跑哪儿公司在2017年1月份,获得了亿润投资集团领投,优客工场等跟投的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亿欧于近日采访了跑哪儿公司创始人田同生。
田同生是跑哪儿的创始人,中国个完成两次“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跑者。联合创始人为常春,毕业于美国春田学院体育管理硕士,曾任美国迪士尼体育实习赛事经理、普罗斯体育咨询公司国际拓展区域负责人。
从社群、平台到赛事运营商,跑哪儿还做赛事管理系统
2015年初成立的跑哪儿,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以社群运营为主;第二阶段是马拉松跑步赛事平台,为B端和C端提供服务;第三阶段,也就是目前正在发展致力于成为体育赛事运营商。
关注“258企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最新行业资讯
商友宝产品
评价(0人参与,0条评价)
同类资讯推荐
本周热点行业资讯
258APP下载
手机移动站
关于258微信
Copyright (C) 2008- ALL Right Reserved
258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创办跑哪儿两年的田同生:看清“体育+旅游”的核心,要做体育旅游赛事运营商 | 创业熊 — 懒熊体育
创办跑哪儿两年的田同生:看清“体育+旅游”的核心,要做体育旅游赛事运营商 | 创业熊
创业熊严小寒
55岁开始自己跑步人生的田同生是中国众多马拉松跑者的精神教父,在完成80场马拉松后,2015年62岁的田同生遇到了26岁的常春,由此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我不是30岁创业的年纪,没有他这样可靠的年轻人的加入我不会创业”。体育旅游赛事运营商跑哪儿的成立更像一次浪漫的邂逅。&两年过去,这个“浪漫”的开始从探索实践到自我的剖析,从受到资本青睐到受到外界质疑。跑哪儿在等来国家关于体育旅游政策文件的同时,也迎来了天使轮后的Pre-A轮融资。&2015年5月成立的跑哪儿科技由资深马拉松跑者田同生和美国春田学院体育管理硕士常春创办,2016年3月获得优客工场领投的500万天使投资。2017年新年伊始,跑哪儿科技向懒熊体育透露,目前已获得由亿润投资领投,优客工场跟投的数百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跑哪儿成立之初以赛事报名为出发点,为国内跑步爱好者解决出国参赛困难的痛点,通过与旅游的结合,提供更加娱乐化的体验,同时还有一系列赛前训练、参赛指导赛后康复等配套服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跑哪儿CEO常春告诉懒熊体育,跑哪儿围绕人群、社群、IP积累、技术积累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巩固。&跑哪儿本轮投资方亿润投资,未来将在全国布局50个旅游小镇,“这其中关于体育旅游的内容都可以展开合作”,常春告诉懒熊体育,亿润所围绕的地产人群的消费升级和跑哪儿的用户拥有一定重合,可以产生互动。常春参加马拉松。&社群方面,目前跑哪儿通过服务号和订阅号提供赛事报名和跑者相关内容服务,共计3万用户,另外通过线上微信群和线下赛事庆典等活动进行维护。&围绕个人IP,跑哪儿主打做特色活动,比如围绕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举办50人跑50场活动,在毛大庆马拉松赛事达到50场时邀请50人共同去跑,“去哪儿跑很重要,跟着谁跑更重要”,田同生告诉懒熊体育。&在技术积累方面,除了维护升级原有网页报名系统,跑哪儿在2016年与美国科技公司Athlinks达成合作,为赛事组织者提供赛事管理软件,除了生成报名页面,在调价和收费方面进一步优化。&目前来看,跑哪儿最为核心的优势在于资源和IP。&创始人田同生从CCTV9《活力中国》系列纪录片中柏林马拉松的故事播出后,影响力就不断扩大。64岁的田同生因为“网红”的身份受到的关注度也更大。&“人一辈子很难碰到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被人所需要”,田同生坦言现在创业远不如此前做管理咨询赚得多,“以前我只被我的女儿、太太我的家人需要,现在这个社会上更多人需要我了,这让我很骄傲”,第三次创业,这个年过花甲的网红认为自己从以挣钱为目的开始转变成寻求社会价值了。&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跑哪儿对于自身价值和定位显得更为明确,“其实过去两年会有很多人不认可我们,看起来我们做的事情更像是几个人自己在玩,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产业”,对田同生提出这种产业概念的是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也是最早一批跑哪儿的核心跑者。“但我们自己是认可且坚定的,因为不能以体育的眼光来看我们,而是体育旅游这个概念”。田同生把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体育旅游的文件看做是一座灯塔,而此前自己则一直和团队戴着探照灯在前行,“方向一直没有变,就是看得更清更远了”,跑哪儿CEO常春也这样理解。&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对于体育旅游的执导意见&仔细解读这份文件,甚至细化到要在2020年建设2000个营地,以积极发挥社会资本在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中的主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策的细化会加快相关配套设施的落实,田同生也十分看好未来这种政策推动对跑哪儿在业务扩展方面带来的可能性。&跑哪儿本轮投资方亿润投资打算在未来3年做50个特色小镇,这其中不乏以体育旅游为主题的小镇,田同生也有信心成为其在内容和运营上的合作伙伴。除此之外,日前召开的史克浪投资“2017我敢”精品赛事战略发布会上,宣布与跑哪儿在内的9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们会为史克浪投资2017年超过20场的泥泞跑赛事提供技术支持”,常春告诉懒熊体育,这其中包括报名、计时、成绩服务等。&整体上来看,赛事技术支持的壁垒并不高,跑哪儿则希望通过接下来与美国硬件厂商Athlinks的合作,运营其沉积的全球2亿多条赛事数据,提供跑者数据查询及大数据分析,“他们从2006年成立至今追踪了全球5万多场耐力性赛事数据,这些将向跑哪儿共享”,延伸出来的是跑哪儿接下来App开发的打算,除去基本的赛事报名通道,数据也成为App提供的核心服务之一。&相对而言的,是前阵子引起互联网圈热议的微信小程序,其对较为低频App的冲击目前虽还未见成效,但从初步使用体验及网友反馈来看,替代作用显著。&跑哪儿目前运营国际赛事160余场,2016年服务数千名跑友到国内外比赛,国内技术服务及赛事运营服务将近5万人。从收入结构来看,跑哪儿主要分为三类,赛事报名费用,参赛旅游收费,B端服务收入。其中,B端服务分为两类,技术服务和赛事运营。赛事运营方面针对企业会做内部赛事及企业营销赛事,另外也包括旅游目的地式的城市马拉松。&以马拉松跑者精神领袖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田同生,笑着说自己现在对跑步已经没有兴趣了,“我更重要的东西不再是具体的跑步,我现在想的都是怎么给中国的跑者提供更多跨界的东西”,而他最愿意提及的故事,是在2015年北京马拉松过后的地铁上遇到肿瘤医生贾玉华的故事,这个因为田同生而从160斤跑出马甲线的复旦高材生,让田同生更加确定了“奔跑改变人生”的座右铭。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
作者其他文章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全部评论()
作者其他文章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太空跑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