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有多大可能获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奖

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自己不会得诺贝尔奖?
经济学家,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
关键字: 诺贝尔经济学奖林毅夫芝加哥学派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本土化
原标题: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自己不会得诺贝尔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周顺子林毅夫 | 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的规则
我的图书馆
林毅夫 | 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的规则
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基本上是由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推荐里面包含几种人,第一,北欧四国现有经济相关院校的正教授。第二,已经得了诺贝尔奖的人。第三,现在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领头学者。林毅夫老师为北大博雅讲坛题词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家当然也有不少人有机会被推荐,但只有一两票,是不能进入的,如果你真想拿诺贝尔奖的话,还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可以进入那1500人名单当中的学生,也就是说,你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在国际上领先的学者。北大博雅讲坛现场提问环节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你可能发表很多,但是你不会变成领头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现在主流杂志的评审人,都是按现有主流理论来看,他老是给你挑刺,所以你就不能发表。所以我的学生如果按照我的方式来写,不太容易发表,即使能够发表,我什么时候能够培养出五十个人?因为我知道他们要是能够进入到1500人当中,一般也会推荐自己。所以我在1995年《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认为这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方向,研究本土问题,用规范方法,写出来的成果,就是对经济学添砖加瓦的知识,就是推动人类对社会经济现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理论,应该就是前沿的理论,就是国际化的成果。我也曾经在1995年的那篇文章讲,21世纪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21世纪会是经济学大师辈出的世纪,我当时的看法是,从亚当·斯密以后,世界上经济学大师的产生是相对集中的。比如从亚当·斯密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其他地方有,但是很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为什么会出现时空的相对集中呢?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观察的一套简单逻辑,来说明这个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且理论应该是越简单越好,既然理论是越简单越好,你怎么能够说哪个理论是伟大的贡献,哪个理论不是伟大的贡献?你不能从逻辑上来比较,实际上是根据你所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现象重要,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贡献就大。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那什么叫重要现象呢?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就是重要的现象。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的中心在英国,因此英国的现象就是最重要的现象,解释那些现象的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大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所以一段时间之后,美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解释美国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当中做出贡献的就是世界经济学大师。我们知道21世纪,就像你刚才介绍的我的推测,21世纪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一定会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一定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一定是做出最大贡献的理论,提出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就会变成经济学大师。但是到你能够进入诺奖评审委员会的那1500个人,可能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所以我倒觉得在座的年轻学者,如果能够沿着我前面所讲的本土化思路研究本土问题,而且用初生婴儿的眼光看问题,不用任何现有的,不管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是凯恩斯、哈耶克的理论,而是自己看这种现象,了解这种现象,把它背后的理论总结出来,这样的理论就是对经济学发展真正做出贡献的理论。也许经过一代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越来越高,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中国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很可能就会有人得到诺贝尔奖,但那就是我的学生,或者是我的学生的学生的事了。iiiiiiiiii?(本文来自北大博雅讲坛第72期讲座实录节选。)林毅夫(原名林正义,日—),男,出生于台湾宜兰。先后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美国、。知名,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前世界银行副总裁。1979 年5月16日,他游过台湾海峡,抵达厦门,更名为“林毅夫”。2008年2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2012年6月,世界银行副总裁的任期届满。2014年,林毅夫入围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
馆藏&11983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拿不拿诺奖不重要,林毅夫依然是中国的经济学大拿
林毅夫有多大可能获诺贝尔奖?
知乎用户,事实先于情感,逻辑高于立场。
本人与林毅夫无任何关系,看了这些不得不说几句。
林毅夫会不会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能性很小,因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的唯一重要标准,是理论的原创性,林毅夫不具备这一条件。林毅夫在发展经济学上的贡献,大都是在已有基础上的扩展(虽然这些扩展也很重要)。事实是不仅是林毅夫,所有的华人经济学家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谁有得奖的可能性。有人说如果杨小凯还在的话,他最有资格得奖。但要知道杨的研究游离于经济学界的边缘,可能性也不大。
但是,得不到奖并不能抹杀林毅夫的贡献。
林毅夫对于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发展经济学。他早期发表在 AER 上关于中国农业问题的研究,是任何相关研究农业经济学的学者都绕不过去的经典。林毅夫曾经担任过发展经济学手册的主编,要知道只有分支领域的权威学者才有此资格。林毅夫早期至少有 4 篇论文发表在经济学界最顶级的期刊上,引用率高,这一成绩基本上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拿到终身教职了(复旦的 Song Zheng 在 AE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上发了一篇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就被芝加哥大学 Booth 商学院要过去了)。作为受邀参加过马歇尔讲座(每年只有一位经济学家,大约有 1/4 的人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了)、担任过世行副行长与首席经济学家的学者,我不知道那些奚落他的人底气在哪里?
除了不了解的人,我能想到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林毅夫是体制内的人吧。林毅夫进入体制,不是为了权力或者寻租,而是因其抱负所驱使的。了解林毅夫生平的人,都应该知道他是为什么来大陆的。林的后发优势假说,到目前为止是我能够看到解释中国发展之路的最有效的理论(建议读读《中国的奇迹》那本书)。当然,对于林的理论也有很多争议,比如早期林毅夫和杨小凯的辩论,如今林毅夫和张维迎(作为对比,这位在学术上的贡献几乎没有,但他对中国的国企改革是有一定影响的)的辩论,等等。这些辩论,我并不认为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最后,林创办了 CCER(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了解的人都知道它在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中的意义。
回顾中国历史,有时候进入体制,积极作为,改变这个国家,往往更有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