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瑜伽幻椅式的功效膝盖痛

膝盖不好?你该这样练瑜伽!
我的图书馆
膝盖不好?你该这样练瑜伽!
我们每天都需要走路,最受伤的其实是膝盖!如果你还跑步、穿高跟鞋、走楼梯……膝盖承受的压力更大!下面的动作可以加强和拉伸膝盖,保护膝盖避免损伤和疼痛。1.幻椅式这个体式可以加强股四头肌、大腿后侧和外展肌,也会增加血液流动到身体较低的位置。幻椅式一般都是远离墙壁的,这要求膝盖有更多的力量可以支撑身体。如果有需要,可以借助墙壁支撑。双脚分开与髋同宽,用背部抵住墙壁并滑下来,直到大腿和地面平行,双手可以放在大腿上或伸直朝向天花板。保持几次呼吸后,回正,重复几次动作。2.桥式桥式在双膝对齐时,有助于加强背部、臀部和大腿后侧。平躺,屈膝,双脚朝向臀部,直到手指可以接触到脚后跟。双脚分开与髋同宽,平放一块瑜伽砖在两脚之间的地面上,有助于保持动作不变。脚跟压住瑜伽砖两侧,启动腹部并使下背部回到地面,然后使尾椎骨和臀部抬起离地,尽量往上抬起。拉伸胸腔,转动肩部使肩胛骨内收,手指在身体下方交错。保持几次呼吸后,先放松上背部,然后中间,然后下背部和臀部回到地面上。重复几次动作。3.半月式半月式在平衡时,有利于构建膝盖的肌肉。当然,如果膝盖正在发炎,尽量避免膝关节负重过量。通过使用瑜伽砖支撑,可以加强这个体式和伸展大腿后侧,且不会把压力放在膝盖上。你第一次做这个体式时,用墙壁和瑜伽砖支撑。背部靠墙,转动右脚向外延伸,与墙壁保持平行。把瑜伽砖放下有手下,屈右膝,转移重量使右腿保持平衡。放一块瑜伽砖在离右脚30厘米的前方,右手压住瑜伽砖,使右脚和右手保持伸直。转动左侧身体朝上,让背部和墙壁成一条直线。抬起左腿与地面平行,左臂抬起与右臂形成一条直线。保持几次呼吸。4.山式这个体式可以帮你抵御膝盖受伤,且有助于启动肌肉去保护膝盖。首先双脚分开与髋同宽站立,脚趾回勾并分开,然后回到地面上休息。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使重量均匀分布。脚底压住地面,启动小腿肌肉、股四头肌,然后转动大腿内侧使坐骨打开。转动尾椎骨,启动臀部,收紧腹部,肩胛骨内收,肩部下沉。确保肩部在臀部和脚踝上方,抬起下巴,让它和地面微微平行。放松脸部肌肉,深呼吸几次,注意调整肌肉,重复动作10次呼吸。5.三角式这个体式增强腿部肌肉,去除腿部和臀部的僵硬,纠正腿部畸形,使腿部能够均匀地发展。同时它还能缓解背部疼痛以及颈部扭伤,增强脚踝和强健胸部。双脚打开一步宽,左脚与瑜伽垫边沿平行,右脚转动90度。屈右膝,使脚踝和髋部对齐,右腿从内侧保持伸展,膝部绷直。向上伸展左臂,与右肩成一条直线,并伸展躯干。让上躯干保持侧身而非前倾。腿后部、后背以及臀部应该在一条直线上。两眼注视向外伸展的左手拇指,始终保持右膝挺直。保持几次呼吸,然后换边重复动作。6.坐角式如果膝盖虚弱或疼痛,很多伸展退步和臀部的体式都会使膝盖感到痛苦。坐角式可以伸展整个身体,以及臀部、大腿内侧和腹股沟。做这个体式时,双腿尽可能打开,跨坐在瑜伽垫上,双脚回勾,刺激腿部肌肉。双手放在身前的地面上,慢慢向前拉伸,同时保持脊柱伸直。当你开始折叠时,发现脊柱呈C字型,可以在坐骨下垫一张毯子,让你微微远离地面。保持动作8-10次呼吸,然后双腿并拢,拉住膝盖靠近胸腔。7.简易坐盘腿是常见体式,在瑜伽课的开始和结束都会有,会让你感觉的膝盖疼痛。因此不是放在大腿上,是双腿交叉。弯度越大,膝盖疼痛的可能性越高,那就有可能是你没有做对交叉腿。你还可以坐在毯子上,在两边膝盖下各放置一块瑜伽砖。这个体式可以帮你拉伸膝盖和脚踝,保持8-10次深呼吸。8.婴儿式这是一个温柔的膝盖拉伸,可以让臀部更靠近脚后跟。如果膝盖疼痛,借助辅具是必须的。先把手放在膝盖上,双脚并拢,脚趾朝外,膝盖分开,腹部在大腿之间,臀部坐在脚后跟上,且额头放在瑜伽垫上,双臂伸直。如果需要减少膝盖称重部分,可以放一张毛毯在在膝盖或脚后跟下。保持动作8-10次呼吸,慢慢你就会变得更灵活。更多精彩瑜伽教程,音乐,视频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瑜伽路上ID:yoga-way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瑜伽体位——Utkatasana幻椅式
梵文:Utkatasana
英文:Chair Pose
从表面上看,这个姿势很象是坐在一个虚拟的椅子上。但实际做这个姿势时就会感到并不轻松、单调。Utkatasana使你的双腿、背部以及双膝的强度受到挑战。
瑜珈姿势本身就是良好的教师。一些姿势是温和而基础的,展示你如何放松以深入自我。另一些姿势强烈而直接,这里介绍的Utkatasana
,就属于那些让你很难忘记的令你颤抖的瑜珈姿势中的一个。
要领:膝盖不要超脚趾,用大腿加砖,腿用力,可减轻腰部压力,骨盆摆正,可靠墙练习(如果腰痛,是因为腿部不用力。腰部是不受力的)。
注意:练习式手臂不要弯曲,弯曲的双膝不要向内或向外撇,要保持双腿与双脚平行,保持骨盆的平衡和居中,同时必须保持躯干的上提和脊柱的延展。
Utkatasana幻椅式强健双腿和背部的肌肉还有竖脊肌。你的下背部必须笔直,胸骨被轻微地向腹部移动,呼吸会更加轻松并从腹部穿过直到胸骨。让上半身的重量下沉到骨盆。平静地练习,注意力要集中在保持背,胸和骨盆在正确的位置。始终要保持平和,经过不断的练习,你会取得进步:力量、耐心和强壮的双腿。
练习时始终要保持耐心,不要担心你的体式是否很笨拙——事实上,这个体式的另一个梵文名字翻译过来就是笨拙式,经过不断的练习,你会取得进步——或得力量、耐心和强壮的双腿,他们可以让你在哪里都能保持稳定。
这个体式缓解肩部僵硬,纠正腿部任何细微的畸形,踝骨日益强壮,腿部肌肉也得到均衡的发展。提升横膈膜,心脏也得到轻柔的按摩。增强腹部器官和背部,完全扩展了胸部。——— B.K.S.Iyengar《瑜伽之光》
功效:强健双腿,增进体态平衡稳定,并矫正不良姿势;增强脊柱、强壮背部肌肉群。扩展胸部,增强双踝和强壮腹部器官。
幻椅式瑜伽练习禁忌:膝部受伤(可练习靠墙练习,双膝不要弯曲太深),低血压不宜。
【以下来自&
:) Archya翻译。感谢!
从瑜珈的观点来看身体,骨盆区域(从肚脐至骨盆底部)不仅是生殖、消化、排泄器官的居所,它还负责控制沿着脊柱的能量流。如果你的骨盆没有摆正位置,那么脊柱的其余部分,以及整个姿势都会失去平衡,这将引起下背部疼痛和膝盖、踝关节的过度负载。如果你的骨盆在姿势中位于身体中央并和身体感受到的重力排成一线,你将感到这个姿势所带来的精力与活力,仿佛你正从一个能量的喷泉中直接吸收能量。
骨盆的能量
让我们开始学习幻椅式吧。如果你愿意,我们将从给骨盆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开始。如果你对幻椅式很熟悉,你可以双脚并拢做这个姿势。如果你是这个姿势的初学者,你可以在做动作时将双脚分开以保持平衡。
站直,将双脚分开与臀部齐宽,这样你将感到自己稳稳的站在地上同时感受到骨盆的宽度。保持脚跟不动,呼气时蹲下仿佛自己正要坐到一张椅子上去。
现在把手放到臀部上给骨盆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将尾骨翘起(稍稍凹背)然后向下缩。注意体会两个动作做到及至时的感觉。当你把尾骨抬起时,把骨盆的顶端向前移,挤压下背部(low
back)。当你把尾骨向下缩时,挤压自己的腹部。
保持平衡。把手向后伸找到坐骨的位置(坐骨突起位于臀部的底端)。把你的手拿开并将坐骨向后移。当尾骨向下缩时继续把坐骨向后移,这样骶骨就挪到身体的前方。当你的骨盆处在合适的位置时(既不过于向内缩又不使背部凹陷),会感到下背部被放松了,同时骶骨被展开了。
呼气,慢慢站起。呼吸几次使大腿和其他受到锻炼的部位得到休息。
现在,让我们给这个姿势再加一层含义——重力的能量。从直立开始同时想着两个方向不同的动作蹲下(坐骨向后移,尾骨向下伸)这样会使你的骨盆取得平衡。假想你所感受到的重力温和地集中于大腿(大腿骨)的上端。
将你的重心移到身体中央,这时你的双膝应该在踝关节前方。现在将你的双臂向前伸展双手并拢,然后保持双臂挺直举至头顶。放松臀部,使其随着感受到的重力沿着脊柱自然悬挂。
不要刻意抵抗身体的重量,随着它慢慢将骨盆更深地下蹲。而这个动作将同时使你的下背部和上臂四头肌放松。然后吸气,同时站直。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着引导骨盆的力量穿透小腹。首先让我们感受一下站立姿势时的腹部动作。一只手放到小腹上然后另一只手放到肚脐上面、肋部(隔膜)下面。提升你的小腹和脊柱,同时保持肋部放松。
这个微妙的动作在支撑下背部的同时从骨盆的基部延伸了脊柱。注意不要使任何部位紧张,具体感觉就向是向上吸起内脏。
现在再次做幻椅式,向下坐,从一开始下蹲就向上举起双手并吸气。当骨盆到了合适的位置就呼气,同时使臀部沿着重力的方向自然悬挂。
吸气,将小腹向内、向上收。允许自己的胸部与手臂向上伸,以减缓姿势的强度。扩展胸部时要注意不要使小腹鼓起,这样会打断由骨盆沿着背部中央向上传输的能量。
优雅地向上伸展双肩外侧,同时保持双肩内侧(胸、背骨肩胛)下沉。这个动作将使你的颈部放松,这时你可以抬头看自己的指尖(不要让颈椎向下凹)或者稍微低头以收敛心神。再次吸气时恢复直立。
深入了解幻椅式
让我们继续研究这个姿势,这次要注意倾听幻椅式本身内在的引导。在做这个姿势之前不要对它和你自己有任何预先的看法。在做这个姿势时让你的身体/意志/精神变的善于接纳;凭感觉来调整平衡而不要用意识去想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当你坐下时,注意感受骨盆内、身体中央以及坐下这个姿势所带来的合并加强的能量。不要去对抗这个姿势。投入体会小腹的火焰但要保持神智清明。将你的能量从身体中央散发至四肢。
这样呼吸几次,呼气时稍稍向下沉,吸气时由下向上微微升起。当你作好准备,再次吸气的同时慢慢站直并将双手放回身体中央。
用心体会幻椅式所带给你的,不要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大腿。稍后你将体会到这个优秀的教师所带给你的信心、勇气、真诚的种子以及对我们生命其他领域的自我认知。最后,它将使你的腿有力而稳固犹如大树。】
类型及难度
出階站姿 纵向伸直
肩带、脊柱、股四头肌及腘旁肌(这几处要维持平衡)、膝盖(内收肌群和内转肌群)。
为了保护膝盖屈曲时,髋关节尽量避免外转。
重点关节动作
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脊柱纵向伸直、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曲(向足背屈曲)。
脊椎:横突间肌、棘间肌、横突棘肌群、竖脊肌、腰小肌。
肩膀及手臂:斜方肌上部、前锯肌、棘上肌、中段三角肌、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旋后肌、伸指肌、腹肌(维持纵向伸直并支撑下脊柱)。
腿:臀中肌、臀小肌、内收肌、股四头肌离心收缩(由腘旁肌调节和平衡)。胫前肌、比目鱼肌离心收缩、足部内在肌群。
背阔肌、菱形肌、臀大肌、比目鱼肌。
在维持纵向伸直(把呼吸时的体腔形状变化缩到最小)时,会使用全身最大块、耗氧量最多的肌肉。要进行这个动作得先提升体力及呼吸效率,否则,身体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会让呼吸变得十分吃力,无法进行维持纵向伸直。
背阔肌紧绷、股四头肌力量不足、膝盖偏斜、脊椎弧度过大(受腰小肌和腹肌影响)、髋关节过度屈曲(腘旁肌会抵抗股四头肌肌力,使其无法增加坐骨与膝盖关节后侧的间距)。
在这个姿势里,由于膝关节局部屈曲,因此很容易受伤,尤其是半月板(如果膝盖过度转动)。
本式的主要阻力应该来自重力,而不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所产生的阻力。
初学者在练习这个体位法时,往往会感觉身体变得很重。
幻椅式变式(靠墙练习):
幻椅式就变得很有挑战性了。你蹲得越低,身体抵抗重力所做的功就越多。当臀部下降时,保持双腿和躯干的直立,需要非常强壮的大腿的肌肉力量。这个体式对于膝关节有问题的人来说似乎有些自相矛盾或是难于取舍。虽然通过练习可以增强支撑膝关节的肌肉,对这个脆弱的关节是有益的,但是如果蹲得太深就会损伤膝关节,尤其是如果你以前就有伤的话。所以,对于那些膝关节有伤的人,建议练习幻椅式的变式,从而避免过度地弯曲膝关节。
方法:背对墙站立,双脚分开与双肩同宽,双脚跟离墙的距离大约是30-45厘米。保持双膝微微弯曲,并且把双手放在两条大腿上面。将双脚稳稳地压入地面,并且通过向上伸展头顶来延展你的脊柱。练习时,让你的头后侧、双肩的肩胛骨和骨盆的后侧轻轻地靠在墙上。让你的骨盆达到一种平衡——耻骨和尾骨相向的运动,在平衡点时,下背部正好保持着自然的生理弯曲。吸气时延展你的脊柱并且将腹部向内、向上提。
呼气时,缓慢地弯曲你的双膝,并且将臀部向地面的方向下降。在你的躯干微微地倾斜时,始终保持脊柱的伸展和胸部的上提。
确保骨盆的正确位置,并且让骨盆的后侧支撑在墙上。让你的双手顺手大腿滑向膝关节。在你下降时,保持缓慢而深长的呼吸。
当你下降到了某一个位置,在那里你感觉到了挑战但是没有超过极限,停在哪里保持2-3个呼吸,放松脸部肌肉、双肩和喉咙。
注意不要让你的臀部低于双膝,并且弯曲的膝关节不要超过脚趾。
退出体式时,在吸气时将双脚压入地面,伸直你的双腿,顺着墙滑上来。
(以下来自林老师,感谢!)
昨天我們談到了如何從站姿山式進入。
&&&&&&手舉高,按照自身不同的條件做選擇。可先舉高後,才進入屈膝半蹲;也可以先屈膝半蹲,穩固後才抬手。
&&&&&&再問問各位,當你進行抬手時,&是從兩側抬起呢&,還是從前側抬起?
&&&&&&剛才是先從你過去的習慣說起,然後有好多位同學提出了和妳不同的練法。交流學習&,就應該養成習慣。&拋開小我,參考其他伽人提出的看法&。馬上進行比較練習&,學習是全面的理解。
&&&&&&各位試過了的&,請你們再發表感想。
&&&&&&各位&:如果沒有參加昨天的交流,&你可能回覺得接不上來。所以,&以後盡量能持續的聽。
&&&&&&&&再請注意看,上半身軀幹呈現什麼形狀?請你們再練一次&,去體會如何做出這個形狀。各位必須學會,&如何善用解剖學基礎&,正確運作。
&&&&&&&請注意&,上半身是不是有後彎的傾向?
&&&&&&後彎的基礎&,我們還沒深入談。但是,如何產生軀幹有力的向上延展&,前後側肌群必須合力。所以,請你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對照,妳會體會出應該如何舉高兩手臂。如果你從側邊抬起&,不容易找到這種肌群力量的運作。
&&&&&&&請注意,這個抬手動作,昨天我們說明了,它是要讓整個軀幹一直有力向上延展的。
&&&&&&&&好,再接下來一個比較難的&如何練好這個體式的技術問題。相信有很多伽人又開始暈了。
&&&&&&這個體式的完成式,要求半蹲的大腿要和地板平行。怎麼去達成?趕快再練看看。
&&&&&&有的会员说膝盖不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保持平衡。行嗎??&膝盖不超过脚尖&,你們是這樣的教嗎?
&&&&&&有的学员说腿的力量很棒才可以做到,实在不行分开双腿简单一点。行嗎&??&但是这个就不一样吧&。&幻椅式分腿更难吧&。大家試試分腿還是合腿好。
&&&&&&去看經典的UTKATASANA
&&&&&&有的学员说双腿并拢,脚踝内侧碰在一起有点痛。腳踝痛,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不能因此要大家分開腿練幻椅式。
&&&&&&有的学员说幻椅式是我们这是不允许膝盖超过脚趾的&,就好比一个起跑式&,前面的腿的膝盖肯定不能超脚趾一样。对嗎&??&那艾楊格大師作錯了?
&&&&&&請大家再把紀錄仔細看過&,有些地方的觀念需要你實際去印證,先別參考練,避免傷害。
&&&&&&艾楊格大師很正確的示範了經典體式&,多去研究。&國內就是太多的老師把不同體式混為一談了。我們學習,要先去理解體式的肌理和力學運作。別忘了,&幻椅式是從山式演進而來&。所以維持山式的基礎要領。
 “严重的脊柱侧弯会限制胸腔空间,进而影响呼吸的顺畅。脊柱侧弯也会影响髋带和肩带。会造成骨盆带倾斜……”(《瑜伽3D解剖书I肌肉篇》&Ray&Long:医学博士,跟随艾扬格等知名瑜伽大师学习)
  针对脊柱侧弯,Marcia老师在《YOGA&and&SCOLIOSIS》一书中有一章节选用Utkatasana来调整脊柱侧弯,此文在这里给大家分享Utkatasana体式的变体及练习方法。
Utkatasana  这个体式缓解肩部僵硬,纠正腿部任何细微的畸形,踝骨日益强壮,腿部肌肉也得到均衡的发展。提升横膈膜,心脏也得到轻柔的按摩。增强腹部器官和背部,完全扩展了胸部。—————— B.K.S.Iyengar《瑜伽之光》
仰卧幻椅式(Supine&Utkatasana)力量体式
仰卧幻椅式
辅具垫子、砖、毛毯、三角板、小垫子
功效该体式可加强双腿力量,帮助我们找到中线和紧凑感。
准备  沿纵向对折一条或几条毛毯来支撑整条脊柱的两侧,包括后脑勺和尾骨。平躺进入仰卧山式(Supta&Tadasana)。弯曲双腿,脚底贴地,双脚并拢拉近臀部,双膝位于双脚上方并与胫骨垂直&;如果双膝向内转,可夹一块小垫子或者砖。双手掌心夹砖,手指向上。双臂高举过头。如果双臂无法向后,折一条或几条毛毯,或者用抱枕帮助双臂能够向后伸展的同时支撑手肘。观察尾骨、下背部两侧、上背部、颈部、头部的位置。注意哪一侧是远离地面的,哪一侧是靠近地面的,通过做相反的动作让两侧达到平衡。
做法  随着双脚均匀地压地,胫骨外侧向内靠拢、双腿外侧和髋部外侧内收(不要挤压大腿),并向身体中线靠近保持稳定。由于双手夹砖,双肩要向后旋远离耳朵。背部展开,脊柱拉长。将凸出的肋骨内收,胸腔中部上提。凹陷的肋骨在展开过程中从前向后贴地。
注意  如果双腿并拢会引起不适和疼痛,那就改变双腿的位置,将姿势打开来做。两脚分开与骨盆同宽,彼此平行,双膝与双脚垂直。
变体1:无砖练习
重复练习,如同在夹砖一样。
幻椅式(Utkatasana)力量体式变体1:背靠墙
背靠墙幻椅式1
辅具垫子、绳子、墙(带有绳钩或练习横杠)、伸展带。
功效该体式加强双腿与核心肌肉(臀屈肌、腹肌)的力量,增强对称性。
准备  山式(tadasana),站立在垫子中间,双脚分开与髋同宽,背部贴墙。双脚向外走几英寸,弯曲脚踝、双膝、髋关节。双腿呈直角,双膝位于脚踝正上方,与第二第三脚趾对齐。
  如果你练习的地方有绳子,将长绳系在上面的墙钩上。背贴墙,弯曲脚踝、双膝、骨盆关节,进入幻椅式(utkatasana),双手握住上方的墙绳。
  观察两侧是远离墙壁的还是靠近墙壁的。身体凸出侧,骨盆和肩膀是向前旋转的;身体凹陷侧,肋骨是向前旋转的。使用墙作为参照物来均衡身体的凹凸。
背靠墙幻椅式2
做法  保持背部贴墙,双脚向外走、屈双腿。尾骨去向脚跟,耻骨上提,腰向后推靠墙面(让凹陷的肋骨压向墙面,并从前往后向侧边展开),肚脐两侧上提。后脑勺和双肩贴墙。随着双腿向下移动,躯干两侧上提。随着双臂向下伸展,手背抵墙,双肩向后旋,远离耳朵,凸出的肋骨向内收,凹陷的肋骨拉长并向外展开。出体式时,伸直双腿,山式(tadasana)站立。双臂上举,再重复练习。
注意  如果下背部感到疼痛,两脚分开与骨盆同宽。  凸出的肋骨内收的动作来自于皮肤贴向肌肉,肌肉贴向骨骼。凹陷侧则相反:肋骨外展贴向肌肉,肌肉贴向皮肤。
变体2:使用椅子
用椅子幻椅式1
功效这一变体可以释放双腿的紧张,可帮助我们改善坐姿。
准备  坐在椅子前端,双脚双腿并拢,双臂上举,双手掌心相对。上臂与耳朵对齐。大腿、膝盖、小腿与双脚中线(第二三脚趾之间)对齐。观察是否一只脚向前移动,另一只脚向后移动;注意膝盖和骨盆的位置。是否一边坐骨承重多些?两侧上臂到肩膀和到耳朵的距离一样吗?两臂分开,给肩膀和胸腔制造空间。
用椅子幻椅式2
做法  双脚下压地板,脚底展开,同山式(tadasana)。重量均匀分配在左右两侧坐骨上。用手拨开坐骨下方的肉,让两侧坐骨坐实。重复这个动作两次,确保两侧对称。髋外侧向内收紧,尾骨向下、向内,耻骨上提。双臂向上伸展,躯干两侧拉长。掉下来的一侧(凹陷侧)脚下压,手臂更多地向上伸展;肋骨上提远离骨盆并向侧面展开。凸出侧的脚下压,右侧盆骨向后旋,(请看*作者本人答疑),髋外侧和肋骨内收,肩胛骨外侧内收的同时伸展手臂。微调这个体式:双脚下压、两侧坐骨坐实、通过手臂远离耳朵、以及肩胛骨向内及向下来稳定双肩。胸骨上提,胸腔向左右两侧展开。
*Marcia:凸侧是胸廓突出的一侧,常表现为胸椎右侧侧弯,但总会伴随代偿曲线或代偿反应。我说凸侧那一侧(胸椎右凸侧)的右脚要向下压,是因为有代偿反应或者说腰椎会左凸使右臀旋转并前倾。右臀会旋转向前,左臀向后(左曲线或代偿反应使然)。在坐姿中,重力作用很强烈,重力首先作用于双脚,然后是坐骨和骨盆。双脚要下压,至于骨盆的旋转,一侧脚要强于另一侧脚。书中所述的情况是,要让右脚下压让右侧骨盆反向旋转向后、左侧骨盆向前。
  此文的翻译工作得到了作者Marcia老师本人的帮助,感谢她给予的详尽解释和支持。——&中国艾扬格瑜伽学院
&愿与热爱瑜伽的你&
共同分享这十数年来教学感悟和练习理念,
一对一瑜伽教学,周末精致小班
学习内容请点击阅读:
详情请电话咨询:
所在城市:长沙
外地瑜友,可帮助安排食宿。
阅读请点击:
☞:(113)
☞:(236)
☞:(101)
☞:(55)
☞:(102)
☞:(25)
☞:(2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为什么瑜伽的练习让大腿更粗?
为什么瑜伽的练习让大腿更粗?很多人大腿非常粗壮,比如:自行车运动员,有些人大腿非常松弛肥胖,比如:不经常锻炼的人,其实都是大腿外侧力量过强,大腿内侧相对弱或者无力。
从瑜伽正位的角度分析,大腿的前后内外应该保持一样的有力和伸展度,那么股骨头才是没有挤压的,才是在髋关节腔的中心的正确位置,膝关节和脚踝关节也是正位的位置。
瑜伽练习就是让身体保持一种平衡,这种平衡表现在身体层面就是关节正位有空间,所以必须通过各种体式的练习达到骨骼周围肌肉的力量和伸展的一致性,这样身体才会感觉到舒适轻松,才可以打坐的时候没有身体层面的酸胀痛的干扰,我们才会更好的专注于心灵层面。
从瑜伽平衡的意义上将,大腿过度粗壮的现象更多的是大腿内侧缺乏向后延展的力量,大腿外侧过于强壮劳损,在重力的影响下就会让股骨过度外旋,当然股骨头就会过度外旋造成髋关节外侧挤压而内侧超伸的问题,造成从正面看的时候可以同时看到大腿内侧和前侧,同时也会造成膝关节的压力疼痛;同时,也会间接造成髋部的弹响。
瑜伽中有一些错误的概念和口令会增加这个大腿过粗的问题,比如:
,不正确的开髋的练习,很多人拼命的去趴青蛙造成内侧髋关节超伸甚至拉伤大腿内侧,并没有伸展到大腿内侧肌肉,反而造成了髋关节的不正位,也就是前侧超伸,后侧挤压磨损,并不是趴青蛙的体式不好,主要是练习方法不正确;
类似趴青蛙的还有所谓的横叉,这个横叉在瑜伽体式就是直角式samakonasana,从表面上看像一个一字一样,但是很多人方法不对,没有真正伸展到大腿的肌肉,而是把髋关节前侧过度拉长而受伤,当你不知道如何趴青蛙和直角式的时候,你还不如不练习呢;
第二,不分青红皂白的去卷尾骨或者叫做尾骨内收也是造成大腿过粗的原因之一,当你只是一味的卷尾骨的时候,其实你只是在向后转动骨盆,并没有延展到任何肌肉,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练习方法,也可能“尾骨内收和卷尾骨”特别透着自己很专业,很精准,其实用错了地方了。
瑜伽练习都是肌肉的延展和收紧,骨骼和关节是不动的,韧带是不可以伸展的,肌腱的伸展也很有限,很多人没有抓住肌肉的延展,都是在拉韧带,伸肌腱,转动关节,骨盆和骨骼,这是很危险的!
之所以这样,就是一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冒出来的“尾骨内收或者卷尾骨”的口令,那些骨盆本身就后倾的人,尾骨内收之后,屁股都找不到了,耻骨都向前推出去了,同时大腿内侧也跟着向前向外了,哪个难看的样子就别提了。
因为学生就是按照“尾骨内收”这个口令练习的,同学生没有关系,同老师有直接关系。这就说明我们很多老师并没有搞清楚“卷尾骨”的目的是什么,太遗憾了。
如果只是练习几次,不会有什么问题,就怕练习多年,就会产生关节的松动,肌肉的僵硬问题,似乎是自己把自己“整成这个样子的”,如同慢性的损伤,但是自己又不知道如何造成的,并没有从瑜伽错误练习中醒悟。
瑜伽解决大腿过粗的问题非常简单,原则就是“增加大腿内侧向后的延展的力量,同时增加大腿内侧向外收紧到股骨的力量”,涉及的体式包括:战士式+起跑式+幻椅式+下犬式,把这三个体式灵活的应用于简单的拜日式即可。
但是如何把这个练习序列有效的做出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完成的,你可以想想,比如你天天练习战士式+起跑式+幻椅式+下犬式等,但是你的大腿还是非常粗壮,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你心里知道。
其实,练习1小时可以培养我们具备一些觉察身体的觉知,你需要把这个觉知带入到生活中的23小时中,瑜伽培养的是觉知,用体式练习,呼吸练习和专注练习可以培养我们专注身心的觉察力,那么你就需要把练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觉知带入练习之后的生活中,保持生活中的觉知往往比练习一小时还重要。理疗瑜伽提升班。
咨询电话: & & & &QQ:
为了节省您的时间,请将您要找的培训课程和具体要求填写在表格里,并留下适当的联系方法提交,我校会主动与您联系。
您还拨打热线【400-888-3814】联系我们,或者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 SOXSO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些瑜伽动作伤害膝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