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队乒乓球队员名单高军他的祖籍

高军:赴美成美国乒坛皇后 干女儿打进伦敦奥运会_综合体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高军:赴美成美国乒坛皇后 干女儿打进伦敦奥运会
  中新社洛杉矶3月25日电(记者毛建军)曾代表美国队出战悉尼、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使美国乒乓球运动雄霸北美地区,前中国乒乓国手高军的名字,在美国乒协写下了厚重的一笔。这些辉煌的成绩背后,蕴涵着高军多年来的乒乓故事。
  祖籍中国东北的高军在父亲的启蒙下从小就与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5岁开始打球,9岁进入业余体校,并一路打到中国国家队。1991年高军与陈子荷搭档获得世界锦标赛女子双打冠军,1992年与陈子荷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双打亚军,1993年高军在世界锦标赛单打比赛中获得第三名。之后,高军结束了自己的乒乓运动生涯,于1994年来到美国。
  初到美国的几年里,高军不再打球。先在马里兰的一家通讯公司工作,后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几年的工作经历,让高军真正从多年的运动员生活经历中走到了外面的世界,认识并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1997年高军成为美国公民。
  2001年高军回到中国,在著名乒乓球教练张燮林的建议下,进入华东理工学院读书,并代表华东理工学院出战中国超级联赛,比赛中战胜过郭跃、李晓霞、杨颖等当年的国手苗子,再度引起乒乓界关注。从此,高军再度增加了打球和练球的时间,在搁拍6年后真正意义上复出乒坛。
  1999年美国乒协正式邀请高军代表美国队参加泛美运动会。当时关于高军的代表参赛资格问题,曾引起一阵轰动。几经周折,在中国乒协出具可以代表美国队参赛的证明后,高军开始正式代表美国队出战。
  高军首次代表美国乒乓球队出战是1999年的泛美运动会。当年,加拿大的耿丽娟(亦为中国前乒乓球国手),多年称霸北美地区,美国队无人能胜。那一届泛美运动会,高军在单打与团体赛上皆胜耿丽娟,使美国乒乓球队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也是历史上美国队第一次战胜加拿大队,从此,美国队也树立了在北美乒坛的强者地位。接着,高军代表美国队先后征战悉尼、雅典和北京奥运会,取得一次比一次好的成绩。高军也因此获得“美国乒坛皇后”的称谓。
  2009年,高军开始从事教授乒乓球工作。一年后,高军与朋友合作,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乒乓球俱乐部,全身心致力于教授乒乓球技艺的事业。尽管球馆内只有7张球台,但每天常常都是被占满。在高军的学员中,60-70%为亚洲人和华人,也有不少洋人跟随高军学球。学球的人群从小孩到老人都有,其中也不乏高水平者。高军15岁的干女儿吴绚宁就是美国前三名的高水平选手。这个美国出生的ABC自从打球以来,连中文都大大提高了。她有可能接力高军的球拍,参加今年的伦敦奥运会。
  高军说,中美乒乓外交以来,大量的中国乒乓球教练和陪练来到美国,令美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喜欢上乒乓球运动,许多人也在学习乒乓球的过程中更多的了解了中国。去年7月,高军参加了在加州尼克松图书馆举行的纪念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活动,并对阵中国女乒领军人张怡宁奉献了一场当代中美乒乓友好赛事。那天,参加纪念活动的梁戈亮、陆元盛、张怡宁、刘国正等专门去高军的球馆参观,数百人把球馆挤得水泄不通。这些乒坛元老和世界顶级水平的人物惊叹:“在美国居然有这么正规的乒乓球俱乐部和这么多喜爱乒乓球的人,让人激动”。
  现在常年生活在美国的高军依然对祖籍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她说,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时,每当自己出场的时候,都能够听到为她加油的呼喊声和掌声,使她感到无比的亲切与振奋。“祖籍国的人们没有忘记我,我也怀念和感谢祖籍国的亲人们”。
  进入不惑之年的高军一如既往保持着乐观、质朴、简单的生活方式,打球、教球是她的生活主旋律。对于以后,高军说:“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只能一步步的往前走”。
相关专题: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
<FONT COLOR=#8f-3-26 09:45
<FONT COLOR=#8f-3-23 08:50
<FONT COLOR=#8f-3-20 16:43
<FONT COLOR=#8f-3-20 16:05
<FONT COLOR=#8f-3-20 16:03个人概述/高军[乒乓球运动员]
右手直握在父亲的启蒙下五岁便开始打乒乓球,前中国乒乓球女队主力成员,1997年加入美国国籍。高军从5岁开始打乒乓球,9岁就进入了体校,在那里她的技术日臻成熟,不过那时由于个子矮小,老师需要降低球台,她才能够到进行练习。高军回忆那时自己练习得很刻苦,起初自己非常想家,但是一周之后就好多了。在92年为父母带回了一枚银牌后,高军在两年之后离开了中国,嫁给了一名美国人。高军坦承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而乒乓球是自己在生命中唯一的东西。
2002年高军离婚,两年之后她成为了美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并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她承认那段时间自己感觉很累,一度想要放弃乒乓球,但是几年之后她又回来了,她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享受乒乓球,为此她推翻了自己的决定,四年之后她将出现在北京奥运会赛场。在世乒赛中,高军帮助美国队获得了团体第12名的成绩,这也是美国队1989年以来最好的成绩。此后她一直在上海训练,对于自己的目标,高军说:“我希望能够获得一枚,但是会比较困难。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选手,没有人能够击败她们。就我而言,我只拥有速度,旋转并不是很多,但是中国选手技术全面,速度和旋转都很强。不过如果你总想着没有机会拿奖牌,那么你的表现肯定不会好的。”
主要成绩/高军[乒乓球运动员]
高军1989年世乒赛女双、混双四强;
1991年世乒赛女团、女双冠军;1992年奥运会女双亚军;1993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女双四强;2001年女单八强;2003年世乒赛女单八强,世界杯女单八强;2004年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女双亚军。&&
个人荣誉/高军[乒乓球运动员]
国际乒联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第46名,积分2232分。(截止日)
奥运赛程/高军[乒乓球运动员]
13日 11:55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第1轮 新加坡 vs 美国 3-0 13日 21:56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第1轮 荷兰 vs 美国 1-3 14日 15:26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第1轮 美国 vs 尼日利亚 3-0 15日 11:15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3-8名资格赛 罗马尼亚 vs 美国 1-3 16日 12:31 乒乓球女子团体赛3-6名资格赛 美国 vs 韩国 0-3 18日 10:00 乒乓球女子单打预赛 杨芬 vs 黄尧晰 4-2 20日 13: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2轮 高军 vs 奥多洛娃 4-2 20日 18: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3轮 王晨 vs Krisztina T髏h 4-1 20日 21: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3轮 平野早矢香 vs 高军 1-4 21日 10: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4轮 娥 vs 王晨 3-4 21日 11:00 乒乓球女子单打第4轮 吴雪 vs 高军 4-3 21日 18:00 乒乓球女子单打1/4决赛 王晨 vs 李佳薇 1-4
人物评价/高军[乒乓球运动员]
哥德堡,的第二大城市,拥有宏伟的城市广场和浓厚的人文环境。1993年,24岁的女将高军在那里以一枚来之不易的世乒赛女单铜牌结束了自己的中国国手生涯,开始了一段跨越、曾经美好但又充满辛酸的乒乓情缘。作为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最优秀的直拍正胶快攻手之一,高军在第42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成为中国女队进入四强的仅存硕果。那届世乒赛,“海外兵团”这个词的使用率达到了顶峰,一日之内世界头两号种子邓亚萍和乔红分别负于代表和出战的和。半决赛高军对垒代表出战的前国手,高军正手打不上、反手推不死,以0比3完败对手。从41届世乒赛女团决赛连负、开始,不紧不慢的高军总给人一种“就差那么一口气”的感觉。是的,从铜牌到金牌,两步之遥、咫尺巅峰,她为自己圈了一个并不完满的句号。其实从我内心来讲,我是很喜欢打乒乓球的。但是1993年世乒赛后,我就说什么都不想再打了。不是觉得打够了,而是觉得压力太大了,就是打得很痛苦,享受不到什么乐趣,看见它我就烦。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状态也非常好,42届女单,中国队就我一人进了前四名。半决赛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不行了,扛不住了。因为中国队全输了,我当时承受不了那种压力。输给陈静,我觉得不是因为自己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了心理上。如果我赢了她,决赛对玄静和我也不下风。陈静为什么在决赛的时候输给了玄静和了,我觉得她也是输在心态上。此前的比赛,她对玄静和几乎全胜,到决赛了,她觉得她能赢,结果却以0比3输了。当然她可能没有我那么大的压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思想变化直接影响到了她技术上的发挥。
于是,我的球就这样停了好多年,大概有个五六年吧,基本就没有摸过拍子。而且去美国的时候我的有点问题,就是不能运动,一运动就心慌,心跳特别快。那时,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早起上班,到点下班。再后来,我就是随便打打球,周末约个人“哎咱们俩去玩玩去吧”,几乎五六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我每次打完后都挺美的,就是觉得打球还真好玩,然后偶尔参加个小比赛,谁也赢不了我,我自己觉得挺美。高军1999年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公开赛,是隐退多年的高军首次在央视转播的大型比赛上以“美国队队员”的身份露面。时过境迁,新潮的发型和略微发福的身材都告诉人们,眼前的这个高军已经不是往日的那个国手高军了,但有一点没变的就是她打球的灵气以及毫不张扬的独特个性。那次比赛她杀入四强,在半决赛上负于选手。1997年,我正式成为美国公民之后,美国乒协一直问我想不想代表美国队打。我说还打什么呀,就这么玩玩挺好的。他们就劝我,你干嘛不打,你看你不练球,在美国都还没有人能打过你。我当时想,我原来打球有个目标,可现在纯粹是为了好玩,没有目标去打,有什么意思啊,就一直没有同意。到1999年的时候有个泛美运动会,级别相当于亚运会,美国乒协又来动员我,说咱们一直都赢不了,你出山了就有希望了,如果成绩好以后还可以代表美国队打奥运会。美国一直跟加拿大拼嘛,加拿大有一个耿丽娟,美国队谁也赢不了她,正巧有个小比赛我赢她了,他们就觉得希望来了。可当时我入籍的年限不够,按着国际乒联的规定,要参加泛美运动会和奥运会必须征得原乒协的同意。于是,的人就写信到中国乒协问我能不能打,中国乒协同意了。盛情之下,我只好打吧,一打吧,还真把给打下去了。团体赢了、单打也把她赢了,好像是3比2赢的。帮我写信给中国乒协的Jone&特别高兴,其实他一点也不懂乒乓球,决赛那天他去看球,怎么算是赢球怎么才是输球他一点都没有概念,裁判员翻分翻我这边他才鼓掌,后来他知道怎么看球了,就说:“太紧张了,我手上全是汗,我从来没有看过这种比赛。”是高军第二次走入的圣殿。1992年的,高军和“怪球手”搭档负于邓亚萍和
高军乔红取得女双银牌,时隔八年,她已经从一个职业球员转变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二把刀”。女单小组赛,高军顺利出线,但在和韩国名将的遭遇战中,她以1比3败北。虽然输了球,可高军觉得很满足,因为她在美国就没进行过系统训练,能拿下对手一局已经很美了。可是谁又知道高军的悉尼之旅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磨难呢?之后,美国队和我有竞争的人认为我是个很大的威胁,就联名向美国奥委会告我。Jone&Ruge这时候就站出来给我作证,说他写信征得了中国乒协的同意。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官司打赢了,当时,我请了在最有名的华人女律师,她中文英文都特别流利。因为当时她跟我学打球,所以律师费也给我打了很多折,但还是花了将近一万美金。官司赢了之后,她又帮我写信给美国奥委会,申请赔偿。她说这个官司并不是因为我而起的。最后美国奥委会把这钱全部赔给我了。所以,那会儿打比赛的时候我也有压力,我想美国奥委会这么帮我,又是写信又是打官司,不赢球就特对不起人家。这种压力和代表中国队打的压力还不一样,是另外一种压力。当时打泛美运动会的时候我都没有世界排名了。打完那比赛接着打美国公开赛,又把陈静给赢了。她和耿丽娟的世界排名很高,赢了她俩,我一下子世界排名到了第20。正好排在前20的选手自动入选奥运会,我卡了一个壳,就去了悉尼。当时中国乒协也是同意我去打奥运会的。在这点上,??陈静等人。其实中国乒协不用说不同意,只要他们说一句:我们按照国际乒联的规矩办,我们就打不了。这一点我挺感谢中国乒协的。没想到大家打着打着还很上瘾。现在打比赛的时候我也紧张,不可能不紧张,因为想赢就紧张。但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是想赢怕输,现在是想赢不怕输,输了就输了呗,输了又怎么了。
高军2001年初,高军随丈夫回国,落脚,不久即在甲B联赛中露面了。一年多之后,高军和丈夫分道扬镳,凭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坚韧的个性,她在球场上和生活中重新开辟一片静谧的天地。我们是2001年初从美国回来的,之后陆陆续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俩就决定分开,那时是2002年底。刚回国时我也没有事情做,有一次打电话跟唐寅生指导聊天,他说我给你找个甲B打打吧,我心说我这球也就打打甲B吧,打得还挺好的。其实,2001年的甲B还算是挺强的,当时还打甲B呢。但是除了打甲B外我还是没有什么事情做,张燮林就说你去念念书吧,华东理工大学有球队,一边打打球,一边充充电。张指导就帮我跟臧老师联系了,学国际贸易专业,她也挺欢迎我来的。这也算是一个转折点吧,念念书,打打球,我挺适应这种生活的。
代表美国再战奥运/高军[乒乓球运动员]
&曾经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乒乓球女双亚军的高军将会重返奥运赛场,不过已经39岁的她这次代表的是美国队。对于这两次参赛的不同,高军表示:“我觉得两次参赛感觉差不多,都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已。”代表美国队高军对北京的印象很深,她表示那里非常漂亮,而且那里的人们也很热情。高军在五岁时就开始自己的乒乓球生涯,九岁时进入体校,因为自己当时还很矮小,因此教练不得不在地上挖几个洞然后把桌腿放进去,高军说:“我们早上学习和训练,吃完午饭后做作业然后再训练,那时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干别的事情。”高军表示那时候自己很想家,但是一周后就慢慢的习惯了,“这对小孩子的成长有不小的帮助,通过比赛可以提高水平。”高军说。
获得奥运会后,她把自己的奖牌留给了自己的父母,自己在1994年和一位美国人在结婚,高军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没有了乒乓球,我觉得我失去了什么东西。”2002年,高军离婚,但是在04年的雅典,高军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取得比赛胜利的美国人。高军表示:“我曾经很疲惫,但是几年后我开始想念乒乓球,我退出后自己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享受这项运动呢?”雅典过后我曾经说过那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但是奥运会在北京,我还是想继续参加,不过,我想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了。”目前高军正在进行训练,对于北京奥运会的目标,高军表示:“我希望获得一枚奖牌,但的确很困难,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选手,没有人可以击败她们,我打球虽然有速度但没有旋转,而中国的选手则是两者都有,她们的技术太全面了。”不过,高军不会放弃,她表示:“我的教练告诉我不能放弃,如果要想有自己的未来就要在比赛中拿下胜利,2005年在上海的比赛我没有手下留情就取得了胜利。” 
高军和张怡宁/高军[乒乓球运动员]
高军和张怡宁2008年 2月26日晚的比赛没有上场,但是赛前她和美国队队员高军一个神秘的手势引起了在场媒体的好奇:只见她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淡后走到混合采访区,一起做了一个“”品牌的手势,拼成一颗“心”,随后两人又从朋友变成对手,高军投入了紧张的赛事。这个神秘的手势在赛后张怡宁那里得到了答案:“高军算起来是我的大师姐。最近我们知道美国队和我们穿着同一个中国品牌的服装进行比赛,而且这几天大家都在说中美乒乓外交,在赛场能看到高军、这些熟悉的面孔,特别有一种亲切感。刚才见到高军,我们开了两句玩笑,然后突然想到要不做个好玩的手势向大家问好,然后就有了那个举动。”
晚上的中美对抗中,美国队领军人物高军第一个上场,对阵中国队最年长的球员王楠。王楠一上来就非常顺利,而高军则迟迟未进入状态。连续两局王楠都掌控着形势,以3比0速胜。随后,和同样以三场3比0取胜王晨和李南,拿下了中国女团的第四场胜利。
女乒世界的传奇/高军[乒乓球运动员]
高军乒坛常青树退了,但仍有多名老将驰骋在本届世乒赛的赛场上。与、相比,正在为美国队效力的籍运动员高军还算是年轻的,但她今年也有39岁了。重要的是,与何志文他们比起来,高军的成绩更好。目前,她的世界排名是第20位,她已经拥有了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从这个角度来说,高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女乒世界的瓦尔德内尔,是一棵乒坛常青树。
女乒世界的一个传奇仅从成绩上看,高军在乒坛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突出。她曾获得世乒赛女双、女团冠军,和奥运会女双亚军。但令人称道的是,与高军同一时代的运动员几乎全部退役了,很多比她年轻的运动员也都早已离开了赛场,而她直到现在都还活跃在各项世界大赛中。20年前,高军就曾参加过世乒赛,这一次,她还在拼杀。17年前,高军就曾参加过奥运会,今年8月,她还要去北京参赛!20年前,高军曾是中国女乒直拍正胶打法的代表人物,并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上与队友陈子荷一道,力夺女双冠军,那也是她乒乓球生涯中的最高峰。紧接着,在巴塞罗纳奥运会上,高军又夺得了女双银牌。1993年,她的荣誉簿里又添上了世乒赛女团冠军。只是,中国乒乓球高手太多,长江后浪推前浪,1993年底,高军便结束了国手生涯。4年后,与一位美籍华人喜结连理的高军取得美国国籍,开始代表美国队参加比赛。尽管早已过了巅峰状态,而且15年来高军一直都是业余运动员,但凭借着深厚的乒乓球功底,她还是在世界大赛中接连取得不错的成绩。2001年世界杯女单八强、2003年世乒赛女单八强、世界杯女单八强、2004年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女双亚军……抱着玩玩看心态参加大赛的高军纵横驰骋,依然活跃。高军比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年在国家队效力时,乒乓球对于高军来说,就是全部。但现在,她的心态非常平和,“乒乓球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爱好而已。来广州之前,我就是到处玩儿,来了后就练了3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高军也表示,她从来没有给自己制定过什么时间表,“想打就打,不想打了就不打。”2002年,高军便回国定居。她说,也许以后她会考虑当乒乓球教练,但现在还没有具体打算,“等奥运会结束之后再说吧。”
自从离开国家队后,高军就成了一名业余运动员。在美国生活期间,她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乒乓球比赛。回国后,高军又到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读书,同时在学校进行训练。3年前,高军毕业了,但依然不时回学校参加训练,她就用这样的方式保持状态。“华东理工大学的校队水平挺高的,经常代表中国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呢。”高校的训练水平再高,也远不能同国家队相比,但因为功底非常深厚,直到现在高军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03年和2004年,她更是在连续两届世界杯上击败过王楠!高军“女瓦尔德内尔”?不敢当“从技术上讲,我的打法现在确实落后了。但乒乓球需要各种不同的打法。全是一个打法,也没什么意思,是吧?”高军如此表示。一名业余球员,用着20年前的打法,依然能够杀进世界20强,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对此,高军非常谦虚地表示:“全是蒙的。”奥运会参赛资格可不是说蒙就能蒙来的,除了年轻时打下的坚实基础,超级平和的心态也是高军屡屡取得佳绩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她不计较成绩,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反倒使她能保持高度。
本届世乒赛上,高军是所有参赛女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但也是世界排名非常高的一位,她完全够资格称得上是女乒世界的瓦尔德内尔了。不过,高军坚决不肯接受这样的称誉,“女选手中,年龄比我大的多的是呢。她们的水平也都很高。”现在,高军只想着北京奥运会。这是她参加的第二届奥运会,也是她准备倾心享受的一届奥运会。“在美国,乒乓球就是饭后的一种运动,他们也不是很重视。像这次来参加世乒赛,队里都没有任何成绩要求。”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52:42
贡献光荣榜
高军[乒乓球运动员]高军_体育明星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姓名:高军 Gao Jun (美国)
国籍:美国
性别:女 
身高:1.69米
体重:70公斤
项目:乒乓球
共有 0 人参与投票
  右手直拍握法,在父亲的启蒙下五岁便开始打乒乓球,前中国乒乓球女队主力成员,1997年加入美国国籍。
  1989年世乒赛女双、混双四强;
  1991年世乒赛女团、女双冠军;
  1992年奥运会女双亚军;
  1993年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女双四强;
  2001年世界杯女单八强;
  2003年世乒赛女单八强,世界杯女单八强;
  2004年国际乒联巡回赛韩国站女双亚军。
scanComm();
乒乓球明星
中国乒乓球明星
外国乒乓球明星
按项目检索
按国家/地区检索乒乓球运动员――邬娜
乒乓球运动员――邬娜
中华邬氏网 日 邬氏家族
&& 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江苏人。1990年入国家乒乓球队。左手横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邬娜(1974一 )
  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江苏人,毕业于镇江市八叉巷小学。1990年入国家乒乓球队。左手横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她曾经战胜过世界乒坛赫赫有名的邓亚萍、乔红、陈静等奥运金牌得主,曾排名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第6位;她曾经夺得了全省、全国、亚洲杯、亚锦赛、亚运会、世青赛的乒乓冠军;但最让镇江人激动和自豪的是,她和刘国梁合作,登上了第44届世乒赛混双冠军的领奖台,成了镇江体坛率先夺得世界冠军的女性。她,就是如今已36岁的原乒乓国手、镇江的邬娜。
与乒乓结缘
  邬娜从小就读于江苏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镇江市八叉巷小学。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生长在浓烈的乒乓氛围中,在已故老教师钱桂舟的启蒙引导下,邬娜迷上了小小的银球,并崇拜上邱钟惠、林慧卿等为国争光的著名球星。心中有了远大的目标,因而她业余训练从不迟到早退,加上其左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又有独特之处,很快就从众多乒苗中脱颖而出。9岁时便被江苏省队教练选中进入省少体校,成了当时队中最小的一名队员。虽然,她刚到南京不久便有了晚上哭着想家、要婆婆陪住、省队只好让她先回镇江的笑闻。但她喜欢打乒乓球的欲望太强烈了,在父母的点拨下,她向尊敬的钱老师写下了&不想家、不哭&的保证书,再次赴宁。
  进了专业队,犹如出土的嫩芽喜逢雨露阳光,邬娜逐步茁壮成长。11岁时便&升级&到了江苏省体工队。提起少儿时期的邬娜,原市乒校校长吴福林、副校长高盛华等老教练们说起一件事:1985年,11岁的邬娜代表镇江至大丰参加省少儿赛。在赛前一次训练中意外撞伤了左肘,缝了3针后,对她执拍手的发力有很大影响。但为了集体的荣誉,她积极配合治疗,与队友相互鼓励、奋勇拼搏,终于赢得了她乒乓生涯中第一个女团冠军,让了解其伤情的人称赞不已。
  随着成绩的提高,邬娜于1987年调进国家青年集训队,次年初次出访,便夺得第40届日本公开赛女双冠军;1989年,她首次代表中国队至印度新德里参加第四届亚洲少年乒球赛,便夺得女团、女单冠军和女双亚军,15岁时就获得运动健将奖章;1990年,她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国家女队的球衣,更加勇往直前,当年就在胸前挂上了全国少年比赛的女团、女单两枚金牌,实现了16岁前夺得全国少年冠军的心愿。
初生牛犊不怕虎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集中了全国各地优秀选手的国家队里,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和最如意的陪练;有最理想的场馆和最优越的条件。百花齐放的多种打法,配以科学的艰苦训练,磨砺了邬娜这名小队员。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多次向国内外乒坛的大姐姐们发起了挑战。羽翼丰润了的邬娜先后在全国优秀运动员调赛、全国锦标赛、亚洲锦标赛上崭露头角,淘汰了多名比她年龄大、成名早的世界冠军如高军、刘伟、乔云萍及外国队的强手,让人刮目相看。
  在那几年中,她还有过击败乒坛女皇邓亚萍、奥运冠军陈静、香港名将陈丹蕾、韩国冠军柳智惠、捷克冠军扎特利娃、德国冠军施捷等高手的记录,在省内外和国内外乒乓比赛上,拿过10多个冠军。其中,她和南通籍国手李菊配对,在&七运会&上为江苏代表团乒乓球队夺得唯一的女双金牌;在第二届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和队友王晨一道,为中国队蝉联女团冠军立了功;在意大利国际公开赛上,再夺女双冠军;并为江苏女队连续五年()夺得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含&八运会&)和国内乒超联赛冠军立下汗马功劳。在第11届和第13届亚锦赛上,她两次夺得混双冠军(一次和刘国梁配对,一次和马琳配对);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13届亚洲杯比赛中,她力克众多国内外强手,勇夺女单冠军;曼谷亚运会上,她和王楠、李菊、杨影、张怡宁一道,一路过关斩将,卫冕女团冠军成功&&
  当然,邬娜成长的道路并非坦途,她也经历过诸如第十二届江苏省运动会青少年部乒乓球女单半决赛负于李菊和第三届世界杯女团半决赛落败于德国队的痛苦。但她随着年龄的增大、赛事的锤炼、教练的指点、亲人的关怀,逐步成熟起来。当年国家青年女队教练姚国治早就评价&邬娜在场上犹如男孩子,球风泼辣,很有发展潜能。&国家女队教练曾传强说她&脑子蛮灵、练球认真,吸收新东西很快。&当年的国家女队主教练、祖籍镇江的张燮林更是对她严格要求,寄予厚望,并直言不讳:&邬娜技术上已具备冲击世界冠军的实力,在天津世乒赛前的国内热身赛中,她和刘国梁两次淘汰了第12届亚乒赛和广岛亚运会的混双冠军孔令辉/邓亚萍&&如果她进一步提高控制关键球的能力、提高大赛心理素质,增强应付连续作战的体能和击球力度,克服几次决赛领先时急于求成、结果功亏一篑的毛病,她攀登上顶峰的日子就不会太远。&
  众教头的每一次鼓励和鞭策,中国乒球队和队友的每一次辉煌,都变成了邬娜更加刻苦训练的动力。
&人生一搏在曼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邬娜多年孜孜不倦的奋斗,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日晚9时40分,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内人声鼎沸,第44届世乒赛的混双决赛,前3局是刘国梁/邬娜以2:1领先于本届混双比赛的一号种子选手孔令辉/邓亚萍。而独缺世乒赛混双金牌的邓亚萍,欲实现&三大赛事&(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所有团体和单项金牌的大满贯就看此举成败。因此,她圆睁双眼,虎视眈眈,一副不服输的神态还是那么强烈地表现在赛场上。但这时刘/邬组合越打越顺,第4局已战成19:11,只见邬娜一个漂亮的反手拉攻打在中路,孔令辉搓球下网;接着,又是一次邓亚萍回球出界,比赛定格在21:11,邬娜终于握紧拳头紧紧放在胸前。为了这一天,她已等得太久,付出得太多太多。
  其实,邬娜在曼城的收获不只是混双世界冠军。她所参加的女单比赛,先后淘汰了中国队最强劲的对手、已代表中国台北队的陈静和欧洲冠军、德国的施特鲁泽,为中国队包揽女单冠亚军扫除了最大的障碍,自己获得了女单季军,另还获得女双第5名。她所参加的三个单项都名列前茅,受到了李富荣团长的好评。
  199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曾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2年获第十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亚军,并获混合双打冠军(与刘国梁合作)。
  1994年是世界杯乒乓球团体赛女子团体第三名中国队的成员之一。
  1996年获亚洲杯乒乓球赛女子单打冠军。同年获第十三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双打亚军(与王晨合作)和混合双打冠军(与马琳合作)。
  1997年获第四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第三名和混合双打冠军(与刘国梁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乒乓球男队员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