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24式太极拳口令之“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转载]【解读】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尹子,老朽继续与你说这心态。)效法于水,即能明白修炼上上之法。
水滋养万物,为万物所用,但从来不与万物争名、争利、争功、争大。人都喜欢追名逐利,往高处走!而水却反之,尽往下流,这是水的上上之在,显现的就是道的性德。
能学习水的上上之性,所居所处寻低不求高,不争不急,则能随遇能安,安身安心安命;能像水一样处下而利万物,且不自恃自功,则是善德独具而深广。
甘为众生服务,体现了大仁大慈的道性。
为人诚恳,有诺必践,就不会失信于人;做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然后做好。
象水一样不急着流动,时机到了,自然能流淌。
不与任何人争高较低,于任何事能淡然随缘,自然没有纷争矛盾或生忧患忌讳,如此,外则平安无虞,内则心平气和、不浮不躁。
对于人类而言,“水”只是一个物事,却尽行自然之道,所以老人家单独阐述水性,以期后学见水而知性——尽管可见,终是无形无象无状,此大道之象也。
既得修炼之缘,当明道之虚无,但拿一念向道,只管效法于水,做到能空、能容、能下、能舍,如此不争和无欲,“尽性立命”自然就容易了。
修行是大丈夫所为,没有水的上善气度,不可能成佛成仙。
修行也是一种生活,落实到日常中首先是好好做人,人道未尽,不可能做天人,更不用说仙佛了。而做人,首先性德要平和,二是气度要大,心里能容人容事容物,即是把规矩拿来用了,所以《四弘愿》需要用心体会,“愿”说:“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量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烦恼无尽,是因为着于自我,小我之心作主所致;风物常宜看眼量,能看破放下,自然不会在乎琐碎屑小而耿耿于怀。众生无量,各有长短,不具大海一样的情怀,容不下众生的种种习性,反会和众生结下怨恨,种下不善之因,老人家提出和光同尘即是出于此目的。单就修士而言,释迦老人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何以一树两叶反不相容,乃至一枝众叶互不相认,互指外道而耿耿于怀呢?当是未明道理,心地不够广阔所致。这般心性若能成就仙道佛道,怕是万中无一,依前文所言,即便生就金身,大家也不买帐。
《清静经》开篇即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常养万物;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之大,以至无极,天地万物都是道生道养。反推之,则天地万物都是大道的儿孙,所以大道对万类生而不弃。既然众生都是道之儿孙,就是一体同根,一个父母生养,相互之间应该能互相包容才是;不能容,则不合父母之德,如何跟父母相提并论呢?所以,老人家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几于道,是希望后人效法水性,从而合于道性,最终能打破种种烦恼,得证菩提。
水是怎样的一个性呢?
诗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天下之水,滚滚东流,向着目的地一往无前,或滔滔或款款或直奔或婉转,曲而不辍其志。
水之东流,一路供万物水分以滋润,此其不言之功。
水之东流,落叶覆于水上,落花坠于水上,灰尘落入水中,水一自熟视无睹,不对境生心,不改其心。
水之东流,或江或溪或洼或渠,其形随势而转,显现了不争之德。
水之东流,沿途散则润养万物,聚则能容而同流,一路逢高就低,终以不争能容而汇于大海,这是以其处下而终成其大。
水虽然一直处下,但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否则青藏之巅何来水之流出?
水不曾多过,也不曾少过,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安安静静地完成自己的轮回,完成对万物的供养。
泥沙入水,虽浑其色,但水一自是水,元素没有改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终将慢慢沉入水底。不管是尸体还是草木禽虫,不管是黄河的水还是长江的水,不管是臭水还是矿泉水,乃至臭尸烂布,一切东西水都能默默地接收,这是水的能容,此谓和光同尘。接纳后,能分解的分解,该沉淀的沉淀,需净化的净化,然后复归于自己的平静,这是水“独立而不改”的性。
水因能小而成大海,大海养活了鱼鳖虾鲸等不以数计的众生,还漂起了人类的船舰,但水一自是水,一自处下。因为能处下,连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都以海平面作为度量高度的参照系数。人以沧海桑田言说世事变迁之巨,但不管天地如何变化,水终是水,逢高就低,稳稳地存在着。
常言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水”字谐音“谁”字,无人愿往低处流,无人愿意处下,所以成圣者稀之又稀。
当年释迦老人效法水性,贵为教主,贵为法尊,在舍卫国孤独园内,与身边同修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同吃同睡同作同息!吃饭的时间到了,老人家有条不紊地打理完衣衫,和门下弟子一样,端正地托着碗,走进舍卫城,挨家挨门挨户,讨要饭食……他能处众人之所恶,所以他成“佛”了。
这就是上善若水的典型,这就是不言之教的典范!
领导能效法于水,则德高望重;老师能效法于水,必是众生同敬;诸人效法于水,不管升职提薪,必是众望所举!
一水一火天下厉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自然界间,一水一火的相最为柔顺,也最为可怕。
水无定相!
水因至柔而至美,似春和景明,则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欧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皓月千里而静影沉碧。
水也至刚而至厉,泛滥时势不可挡,能致墙倒屋塌,火灭山摧,拔城毁国,攻坚之厉不可比肩。
所以,历代诗人把女人比成水,是因为女人温柔善变,前一秒尚是脉脉和顺似桂如兰,转眼就如母老虎一般,几乎要把男人生吞了。
火也无相。
自然界中,不管怎样的欣欣向荣,一把火烧过去,只留下一堆灰烬。纵然当代科技发达,遇到山火,动用所有人力物力,也只相当于蝼蚁撼树,不改烈火之功。即便是钢筋水泥,大火照样烧塌熔化掉;人死了,扔到火里,一会儿也就没了。五行中火能克金,没有什么是火可以怕的。
所以,在自然界中,一水一火两位无相“大师”最为凶厉,而且互不认帐;水能灭火,火也能让水“往生”。
但置水于釜,放到火上,掌握好水情火候,可以煮茶弄饭。
人身是小宇宙,也有水火二物,心即火,肾即水。
肾之于人,五行属水,人身每个细胞里都不可缺之,人体水份占体重的七成以上,这是水善利万物的一面;但水太多了也伤人,能导致水肿乃至水毒。
心之于人,五行属火。人不能调伏自心即表现为火气大,不顺其心之时,简直没有人态,因而有心浮气躁、气急败坏之说;能调伏自心时,则和言悦色,耐心细致,所以又说心平气和。
修炼,即是效法天地,设个炉鼎,以心火注于肾水之下,如此调伏此身水火,求水火相射之功;如果再有风鼓动一下,则更快了些,这即是老人家所说的,天地之间如风箱。
二物既济,则一阴一阳道之有始也。
太极拳的水性与修身
老人家之所以说上善若水,是因为水处下而形善变无可穷其极,本质却始终如一,兵家即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形容用兵之妙;拳家则以无招胜有招说明拳法自然,太极拳即是这种体用的典范。纵观拳论,虽然不提水字,但拳之体用无不体现了水相和水性: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体现水的动静之相。动则盈盈有相,滔滔不绝;静则团团相抱,一波不起。
“无过不及,随曲即伸”,体现水以不变应万变之性,逢高则避,遇洼则入,至杯中为杯状,至碗中呈碗形。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体现水的示柔处下之性,逢高就低,婉转迂回,不强行抵抗,也不改初志本心。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体现了水的善随善变之性,急缓随势,不自动心,法工纯任自然。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体现水的独立致志之性之相,无论曲折婉转,无论千变万化,总是初心不改,一志独存,一理独守。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立如秤准,活似车轮”,体现了水的平衡之性,滋养万物,或隐或显,逢高就低,无孔不入,自保东流不辍。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体现了水的虚实活泼之性,示柔以正己,处下而不滞。
如果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平淡而圆融,哪里需要修行二字呢?
所以,拳者多在拳上下一分功夫,太极回报的不光是一分功夫。
水性的无过不及、随曲即伸
太极拳于体,要求柔行气;于用,要求“刚落点”,并做到“牵动四两拨千斤”;是以身体语言诠释了水性,诠释了“柔弱胜刚强”之道。
太极拳的水性表现于身,是放松以柔,虽动犹静;表现在打手上,即是“无过不及,随曲即伸”,或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等等,充分体现出了拳法的水性。
鑫公论揽扎衣式说:“世人不识揽擦衣,左屈右伸抖神威;伸中寓屈谁人晓,屈内藏伸识者稀;裆中分峙如剑阁,头上中峰似璇玑;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千变万化”二句,即阐明了拳道的“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左屈右伸,是腿法上表现的虚实,说明劲力是根据需要而流注;伸中寓屈、屈内藏伸,说明了阴阳必须同在,且互为其根;“头上中峰似璇玑”则说明了虚领顶劲的状态,讲的是高下相倾、高以下为基的道理。各式太极拳都有以上要求,所以各拳从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劲路的运行与手法上的变化有不同,犹如水之于碗中、之于杯中、之于匣中,惟形之有异,而质唯一,可见法门无二。
&“无过不及”,既是对时机的描述,也是对身法要领的要求。
在用拳时,如果劲力过早,则为“抢劲”。抢劲如同水流一样,势未及此,就想流过,必然达不到引进落空的效果,此为“不及”。所以,修炼所谓“采药”,说“急下手采先天”,实际是急不得的,时机便是火候。
如果劲力过晚,则贻误战机,失去发拿最有利的时机和身法基础,此时对方劲力必然已作转化,由背势渐转为顺势,而己方则在同时渐失顺势,这是推手中阴阳的必然转化。此时发拿不但不能干脆利落,更不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果!此为“有过”,于修炼,这已是药老不可采了。
“随曲就伸”,是对无过不及的补充,也是对劲力变化的要求,行功、走架、打手皆不离之。“随”,是顺着对方的劲路等候机会,不是徒然迁就体谅;“就”,是就劲论劲,在随顺的同时寻机发难;一“随”一“即”,体现了太极走劲的柔化与粘依。其表现的水性,是遇到较大阻力时,则顺其势流而附之,行婉转迂回之法,在迂回中见缝插针,这也是修炼需要把握的火候。
在太极打手上,“随曲”的表现为敌退我进,“就伸”的表现为敌进我退,体现了阴阳二劲的此消彼长,使敌方不知我之所向,求运动中寻机歼敌。本经后文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此即太极打手的原则,不遵循此则,不能实现牵动四两拨千斤,做到柔弱胜刚强。做人不如此,则处处碰壁,自惹不快;而做人如此,则是和光同尘了。
无过不及、随曲即伸,还要求身法的配合。时时注意身形的“外三合”,利于身法上的无过不及;注意“内三合”,则能把握时机上的无过不及;不恃强而以水性之柔转,即是随曲就伸。所以,随曲就伸是实现无过不及的前提之一,否则积多年纯功,率自为人制,因此才说引进落空“合”即出——内外三“合”之功也。修行不理会“三合”,则思行不合天地大道。
于太极拳而言,丹田处有一点,此点能随意回转,则时时处处可以拿发,修炼采药,是不是可以随时随处进行呢?
倘能,又当如何采炼呢?
——但安神息任天然。
水性之引进落空合即出
“引进落空合即出”,指太极拳打手的“引进落空”,离不开“内外相合”这个前提;不管是体还是用,都离不开一个“合”字。
合,是立体的合,于太极拳有六,即身形的“外三合”,加上身心的“内三合”。
拳论说“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即是对合的要求;实现“引进落空合即出”,即是合的作用。心是内,身是外,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身心不合则没有整劲的形成。所以“内外相合”是指劲力表现出的整“合”,这个整合,首先依赖于外三合,即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
外三合要求非常严密,以单鞭势而论:一般来讲,拿定拳势,左肩与左胯合,右肩与右胯合,这是躯干的上下合位;左手与左足合,右手与右足合,是梢节的呼应合照;左肘与左膝合,右膝与右肘合,是高下相倾的合形。
作外三合时,两手各取一石子,“定式”后松手,石子各落于左右足前,这略算外合合住了。外合合住只是平面的合,外形尚是有失于散漫——这种散漫非常容易被视为松!单鞭诀说“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常蛇划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两头动,上下四旁扣如弓。”从歌诀表述来看,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地方的兼顾:
一是左掌与右钩需要左右遥相呼应,此谓“一字长蛇划西东”首尾之相顾。
二是左掌与右足也要合,有相吸相系的感觉即为到位。
三是左足与右足要合,足不合,必致偏倚。
四是裆中左右要合,此地不合,永远谈不上“上下四旁”。
五是顶与臀合,这是实现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的必然条件。
其他类推,依次合住,周身自然能合全(含合中破,破中合)。
周身合住,“内三合”就具足了“合”的条件,即在外三合的基础上,实现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合。周身内外合一,意气不散,自然一气流通勃然,身如一个丝丝相连的立体,此即“无处不混然”。如此内外俱合,合中有开,开中有合,则实现了“上下四旁扣如弓”,这是“一身备五弓”的前提。
陈鑫说“说合上下一齐合住”,上下里外一齐合住,并能动而不散,则为“上下相随”的合、“相连不断”的合。合的功夫到此,自然能于引进落空时,以身法就可以把对方“合”出圈外。如水遇坡一样,慢慢包围之,然后淹没之,最终使其自塌自陷。
能合劲,然后能懂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和劲路自然明白透彻并掌握自如,继而能洞悉各种劲力之内涵;不能合,则失之于散漫,表现为气势无统,劲力不整。
“引进落空合即出”,从身法上讲,是“上下相随”的结果,与打手歌上文“上下相随人难进”是因果和递进关系。由此也可见,一个单位乃至整个社会,每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各人各物各事皆有其用,所以老人家在后文,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即是“道德”。
水性之上下相随人难进
水性是“上下相随”的代表。
“上下相随”是太极拳体用要求之一,取法于兵法“故善用军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说:‘可’。”所以单鞭诀说:“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两头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
太极拳体用过程中,要求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上下相随是在内外相合基础上的运动,是动态的内外相合。身法上能内外相合,实现身体诸处的相互照应,则敌方不能破我方身法,所以陈公长兴有言,说“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矣”。
破而不开、撞而不散、上动下随、下动上领、上下动而中部应、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即是兵法所说的前后相及、众寡相恃、兵离而集、兵合而齐,拳能如此上下相随,必然能实现劲力的节节贯穿和劲整。
所以,水“周身”一体,不分内外上下、左右前后,或互为上下内外、前后左右,一动俱动,一静俱静,实在是“上下相随”的代表,因而练拳要效法水法。
不过,话说回来,就拳而论,如果力量悬殊太多,合得再好,乒乓球对铅块,还是有差距的。
修炼,能拿住一颗真意不动,就是合虚了,此时任凭八风吹,道心一自固。
作者:坐在阳台听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
下载积分:1100
内容提示:论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27: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
官方公共微信[转载]杨氏太极拳名家傅声远论杨式太极拳练习法
杨氏太极拳名家傅声远论杨式太极拳练习法
转自天下武林&&
太极拳之动作是全身的运动,不是一部分的运动;是柔和的运动,不是剧烈的运动。其全身的运动与柔和的运动,即是连绵不断、刚柔相济的太极运动;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不是玄妙的;而以身体的自然动作,毫无勉强矫造于其间。
何谓太极,以太极拳动作之理,以解释太极拳命名之义,毫不牵强附会玄妙之误;也不用拳术上流行的术语或口诀,作模糊影响之谈。考[太极]两字,出现《周易·系辞》。《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吾人以浅显的言语解释此语句:两仪、四象、八卦,皆由太极而生。太极是一切的原动力。两仪、四象、八卦的动,悉是太极的动。宇宙一太极,人身亦一太极。人身之腹(即丹田)为太极,两腰为两仪,两手两足为四象,两手两足各有两节为八卦。
宇宙之原动力,在于太极;人身之原动力亦在于太极。太极拳之动作以腹为主。腹为人身最中处,此处一动全身无不动矣。太极拳运动,不动则已,动则全身皆动。故一动而不全身皆动都非太极也。腹即为人全身最中处;腹部一动,两腰、两手、两足皆不疾而速。太极拳动作之发动以腹(即丹田)为主,不用剧烈之力,全身之动作无有不到;外面及其柔和,内里延绵不断之力,
息息增长。
学太极拳要了解“松”、“固”、“凝”
三字的重要性。何谓“松”体要松。何谓“固”气要固。何谓“凝”?神要凝。体松、气固、神凝,渐渐可以达到太极之境界!但其所以然之故,必学拳者学到某种程度方能自我体会。
体要松:“松”字浅显的解释,就是不用力(不用强力),盖一用力,动作即不能自然。着意在用力之部分,则其他部分必不平均。不用强力,动作自然,周身普传,动作无所不到,而且平均如一,而松不等于空。勉强用力是硬的,即所谓拙力,拙力虽大,是一部分的力,而不得其中;不用力是柔的,即所谓沉劲,沉劲虽轻而小,是全部的力,能得其中。
(二)气要固:“固”字浅显的解释,就是不散漫,体松而气固。体虽不用力而气却不散漫,气不散漫,动作始能不散漫;动作不散漫,周身始能一体。如何能使气固,即把气沉在腹部,不要浮在上面。但其深呼吸尽量扩大肺部,将横膈膜压抑下去不同。练拳之时,肩要垂,肘要堕,腰要塌,久而久之,气自然沉下,所谓心虚、腹实是也。腹实则气固,身体便有重心,无论手足如何动作,重心总在腹,得其重心,动作自如矣,故日气固则身自稳也。
(三)神要凝:“凝”字浅显的解释,就是内外相合,而能凝定也。体松,气固矣,内外不相合,决不能心之所到,即身之所到。惟内外相合,然后身心一气。肩与膀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谓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谓内三合;此六合是谓内外相合,六合则身体中正矣,身体中正,神即提得起。
王宗岳原序解明 杨澄甫
以心行气令深着乃能收敛入骨
平时用功,练十三势用心使气缓缓流行于骨外肉内之间,意为向导气随行,至于练拳姿势要沈舒,心意要贵静,心不静不沉着,不能沉着则气不收入骨矣,即是外劲也,练太极拳能收敛入骨此真正太极劲也。&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便利从心
同志想使气运身流通,必得十三势教正无错,方是先师所传的拳,姿势上下顺遂,劲不矫揉,气才能流通,如姿势顺遂,心中指挥手脚遂心矣。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精神为一身之主,不但练拳,无论作何事,有精神迅速,必不迟慢,所以讲拳必提精神为先,欲要提精神,头容正直要顶劲,即泥丸宫虚灵劲上升,此法悟通,就是提精神之法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化虚实也
意气即骨外肉内流动物也,至于练拳打手,想得言不出着一种的兴趣来,必使流动物满身能跑,意左即左,意右则右,就是太极有虚有实的一种的变化气的换法,犹如半瓶水,左侧则左荡,右侧则右荡,能如是,不但得圆活之趣,更有手舞足蹈之乐,至此境地,若人阻我练拳,恐欲罢不也,因知身体受无限之幸福矣。&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心一方
与人敌先将敌治注,打他一个方向,即敌向歪捌的那个方向,如发劲无论一手肩肘要沉下,心中要松静,发劲专打,敌一个方向,我劲不敌,敌不难跌出丈外矣。&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头容正直尾闾中正身即不偏,心内要舒展,以静待动之意,腰腿如立轴,膊手如卧轮,圆转如意,方能当其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九曲珠即一个珠内有九曲湾也,人身譬如珠,四体百骇无不湾也,能行气四肢无有一处不到,行气九曲珠功成矣。&
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运劲如百炼钢即内劲,非一日之功也,日月练习慢慢磨练出来犹如一块荒铁,日日锤炼,慢慢化出一种纯纲来,欲作刀剑锋利无比,无坚不摧,太极拳出来细而有钢之,即铁人亦能打坏,何妨对敌者为血肉之躯乎。&
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
鹘者飞禽也,鹰类也,冬猎用之,此言与人对敌比仿我形式如鹰鹘,见物拿来,眼要吃住敌人,一搭手就可将敌擒到,即如鹘捕物之状,此喻非骂人也,先师文字如此不得不解之,望诸君勿疑焉,猫象虎形能捕鼠,等鼠伏身坐卧后腿,全身精神贯注鼠洞,如出猛搏之得鼠焉,此言太极有涵胸拔背之势,如猫捕鼠之形,待机而发,敌得受用矣。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用功日久,腿下有根站立如山,人力不可摇动也,江河之喻言各种变化无穷,一手变五手,五手变百手,言其滔滔不绝,如江河之长也。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蓄者藏也,太极劲不在外藏于内,如敌对手时,内劲如开弓不射之圆满,犹皮球有气充之,敌人伏我膊,虽绵软而不能按下,使敌莫明其妙,敌心疑时,不知我弓上已有箭要发射矣,我如弓敌如箭,出劲之速,敌如箭跌出矣。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
此三说总而言之,解说容易明了,曲中求直即随曲就伸之意,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收是放一理也,就是神如捕鼠之猫之理,一二语道尽学家宜自得之。
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与人对敌或来或往,折迭即曲肘弯胘之式,折背敌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离远无用,进退不要泥一式,须有转换随机变化也。
极柔软而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练十三势要用柔法,然后功成就生出柔中含藏内劲,呼吸者,盖吸能提得人,能使敌后足离地,再呼气力从脊内发出全身之劲放得人远出,呼吸灵通,身法然后才能活无滞。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练太极拳是养气之法,非运气之工作也,何为运气人心急有力弩气练法,气必聚一个地方,放出不易,恐与内有妨碍,可为养气,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急不燥,先天气生,静心养性,练拳使内精气神合一,行气流通九曲珠,如未得到益定无害也,与人敌不使膊伸直,能上下相随,步随身换,膊未直而力有余,敌早跌出,就是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太极拳之理犹行军战事,必有令旗指挥驱使,练太极拳亦然,所以心为令,就是以心行气,能使气如旗,意之所至,气即随之而到,就是心如令气如旗,腰为纛者即军中大纛旗也,小旗主动,大旗主静,拳法腰可作车轴之转,不能倒捌大纛旗也。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散可臻于缜密也
开展大也,松其筋肉,初学练拳先求姿势开大,谓能舒筋活血,容易转弱为强,强而后,研究外能筋骨肉合一,内有精气神相聚,谓之紧凑,内外兼修,加以动静变化,自开展而及紧凑,身体强而使用全,可至臻密境矣,如说拳大练小练则误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人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
初学对敌,用心之专,恐不能胜,练成之后,无须有心之变化,身受击处自能应敌,心中不知,敌跌出矣,即为不知手之舞之,初学在心,成功后在身,犹如初学珠算,心先念歌手操之,后熟心不歌手能如意,亦先在心后在手,拳理亦然。
腹松静气敛人骨&
腹虽注意犹松舒,不要鼓劲,气练入骨,骨肉沉重矣,外如棉花,内似钢条,犹如绵花裹铁之理。
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刻刻时时也,谨记一动全身之动,不要一部份动,犹火车头行动,诸车随动焉,太极动劲要整,虽整而又活焉,如行车无不动矣,身虽动心贵静,如心一静全身静,虽静又耦动焉,如动要上下相随至要。&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牵动往来,即手之舞动,气吸能入贴与脊背,蓄而待发,气吸能藏于脊骨即有内固之精神,外表文雅安逸,虽练武而犹文也。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太极拳步行走,如猫行之轻灵,练拳运动如抽丝之不断。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人身有三宝,曰精,气,神,太极意在此,不在气者不在运气之气,在气则滞如运气澎涨一部份,滞而不灵,有气者无力,有浊气者,自觉有力,敌觉我无力,无气者纯刚,无有浊气即生绵力,意想则力到,如搭手如皮条搭在敌膊,所以我未用力,敌觉我手重如泰山矣,不用直力则巧力生,无浊气者为纯刚。
气如轮轮腰似车轴
全身意气如车轮流行,腰为一身之主宰,腰如车轴能圆转,所以拳变化在腰间也。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与敌对搭手自己不动,待对手一动之际,我手动之在先矣。
似松非松将展劲断意不断
太极拳出手,说松亦不松,伸出亦未直为度,练拳可以不断有一定之姿势,能以线串成,如讲对敌使用无一定之姿势发人出去,我之姿势外形似有所断,而我意未少懈也,犹如莲藕拆断内细丝不断,以此譬喻容易明了,杨老师常言劲断意不断,藕断丝连,盖此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4式太极拳口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