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为什么会出现折刀样肌张力脑性瘫痪的病因增高,具

当前位置: >
| 作者:张兰青 | 发表时间: 21:00:04
运动是指骨骼肌的活动,包括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和共济运动。运动系统由下、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组成。人类要完成精细而协调的复杂运动,需要整个运动系统的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当运动系统中任何部位受损,都可引起人体运动功能的异常,即运动障碍。
一、临床表现
1.瘫痪&瘫痪是指肌力(骨骼肌的收缩能力)的减弱或丧失。
(1)瘫痪的性质&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亦称中枢性瘫痪或痉挛性瘫痪,主要由脑(大脑皮质、内囊、脑干)和脊髓疾病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亦称周围性瘫痪或松弛性瘫痪,主要由脊髓前角细胞、前根、神经丛及周围神经疾病引起。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瘫痪分布范围
较广,偏瘫、单瘫、截瘫和四肢瘫
多局限(肌群为主),或四肢瘫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减低,呈弛缓性瘫痪
减弱或消失
无或者轻度废用性萎缩
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神经传导速度减低,有失神经电位
(2)瘫痪的程度&肌力为肌肉收缩的力量,常用来判断瘫痪的程度。
肌力的分级
肌肉无任何收缩(完全瘫痪)
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关节)
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即不能抬起
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3)瘫痪的类型&据神经系统损害的部位不同,瘫痪可分为单瘫、偏瘫、交叉瘫、截瘫及四肢瘫等。①单瘫:一个肢体或肌群的瘫痪称单瘫。病变部位在大脑皮质运动区、脊髓前角细胞、周围神经和肌肉等。②偏瘫:一侧上、下肢及面部瘫痪称偏瘫。病变多在对侧大脑半球。③交叉瘫:病变同侧面部周围性瘫痪和对侧上、下肢的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由一侧脑干损害引起。④截瘫:双下肢瘫痪称截瘫,常伴有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及尿便障碍。多由脊髓的胸、腰段横贯性病变引起,如病变在胸段呈痉挛性截瘫,如病变在腰段呈弛缓性截瘫。⑤四肢瘫:四肢均瘫痪称四肢瘫。可见于双侧大脑及脑干病变、颈髓病变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2.肌张力改变&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正常肌肉均具有一定的张力。肌张力改变有2种:
(1)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松弛,肢体被动运动阻力小,关节运动范围大。常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亦可见于小脑病变及后索病变。
(2)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变硬,肢体被动运动时阻力增高。①锥体束损害:呈折刀样肌张力增高,以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明显,如拉开屈曲的肘部时,开始时抵抗力较强,到一定角度时突然降低;②锥体外系统损害:呈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表现为屈肌、伸肌张力均增高,被动屈伸肘部时,各方向阻力一致,多见于帕金森病。
3.不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是不受主观意志支配的、无目的的面、舌、肢体、躯干等骨骼肌的运动。主要见于锥体外系病变。
(1)震颤&指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人体某一部分有节律的震荡运动。临床上分为:①静止性震颤:表现手指有节律的快速的抖动,每秒4~6次,严重时可呈“搓丸样”,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多伴有肌张力增高,见于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如帕金森病。②动作性震颤:震颤常在安静时轻微,动作时加重,当肢体快达到目的物时则震颤更明显,多见于小脑病变。
(2)舞蹈样运动&指面、舌、肢体、躯干等骨骼肌的不自主活动。表现为挤眉弄眼、呶嘴、伸舌、转颈耸肩、肢体舞动与扭曲、步行时跌撞等无规律的舞蹈样动作,多伴有肌张力减低,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消失。见于风湿性舞蹈病和遗传性舞蹈病等。
(3)手足徐动&指肢体、手指缓慢交替进行的屈曲动作,肌张力忽高忽低,如腕过屈时手指过伸,前臂倾向旋前,之后缓慢交替为手指屈曲。拇指多屈至其他手指之上,特别是手指逐个相继地屈曲,故亦称为指划动作。见于新生儿窒息、核黄疸、肝豆状核变性等。
(4)扭转痉挛&为变形性肌张力障碍,其特点同手足徐动,但系围绕躯干或肢体长轴的缓慢旋转性不自主运动,或表现单纯头颈部的扭转。见于遗传病和肝豆状核变性等。
(5)投掷运动&指一侧肢体猛烈的投掷样不自主运动,运动幅度达,以肢体近端为主,系丘脑底核损害所致。
4.共济失调&是指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损害所引起的机体维持平衡和协调不良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见的共济失调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小脑性共济失调&由小脑病变引起。小脑蚓部病变表现为躯干性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走路时步基加宽,左右摇摆等;小脑半球病变表现为肢体性共济失调,不能顺利完成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如穿衣、系扣、书写等。常伴有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和构音障碍等症状。
(2)大脑性共济失调&由大脑半球额叶病变或额桥小脑束受损引起。表现为步态不稳,体位性平衡障碍,但症状较轻,常伴有中枢性轻偏瘫、精神症状、强握及摸索等额叶损害的表现。
(3)脊髓性共济失调&由脊髓后索病变引起。表现为双下肢位置觉、压觉、振动觉等消失,闭目和在黑暗中站立不稳,睁眼时症状减轻,闭目难立征(Rombergsign)阳性。
二、处理措施
1.生活照顾&根据病人自理能力缺陷的程度,向病人提供生活照顾和帮助,如洗漱、进食、如厕、穿脱衣服、坐轮椅等;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对突出易受压的部位,用气圈或气垫保护,并给予按摩,预防压疮;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早晚间用温水全身擦洗,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指导病人学会使用便器,保持大小便通畅和会阴部清洁。
2.安全指导&运动障碍的病人要防止跌倒,确保安全。床铺要有保护性床栏;走廊、厕所要装扶手;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去除门槛;呼叫器和经常使用的物品应置于床头病人身手可及处;病人最好穿防滑软橡胶底鞋,穿棉布、宽松衣服;防止烫伤;行走不稳者选用三角手杖等合适的辅助工具,并有人陪伴,防止受伤。
3.体位变换&协助、指导病人经常更换体位,偏瘫、截瘫病人一般每2~3小时翻身1次。&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准备数个大小不同的软枕以支持不同的体位。仰卧位时,上肢伸展,肩部及髋关节垫小枕,手伸展或呈敬礼位。仰卧位为过渡性体位,尽量少用,因受颈牵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增强。患侧卧位时,肩关节前伸展并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放在最高处,患腿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向前伸放于枕头上,患侧下肢屈曲垫小枕,健侧下肢伸直,背部垫小枕。
4.功能锻炼&观察病人瘫痪肢体的肌力恢复情况,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病人及家属共同讨论并制订功能锻炼计划,尽早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坚持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促进功能良好恢复。
(1)早期康复训练&只要不妨碍治疗,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功能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也就越好。一般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只要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进行;多数脑出血康复可在病后10~14天开始;其他疾病所致运动障碍的康复应尽早进行。
(2)康复训练目的&促进肌肉收缩、保持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防止长期卧床的合并症,最大限度地复原病人的活动能力,尽快做到生活自理,恢复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3)康复训练原则&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床上与床下相结合,肢体功能与其他功能锻炼相结合,实效性与安全性相结合,合理适度,循序渐进,活动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
(4)康复训练方法&①床上训练:主要采取仰卧位进行各关节和肌肉的活动(伸手、抬腿、大小关节伸屈、转动、拉物等)及床上翻身,然后开始练习缓慢抬头,有力后可作仰卧起坐动作,利用健肢主动运动,协助患肢进行功能锻炼。②使用轮椅训练:坐稳后,可作双下肢垂在床边取坐位,然后再下地坐椅。通过训练,教会不能行走或借助助行器行走的病人使用轮椅。③手的精细动作训练:当病人能坐稳后,即可练习屈伸、抓握、捻动、使用勺筷、翻书报、扣纽扣、系鞋带等训练。④行走训练:能稳坐30~60分钟后,开始训练站立。待病人坐稳、站稳后,训练下蹲及迈步练习,借助于助行器进行行走训练。
5.心理疏导&关心、尊重病人,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任何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正确对待康复训练过程中病人所出现的畏难情绪、悲观情绪、急于求成心理等现象,鼓励病人克服困难。帮助病人摆脱对照顾者的依赖心理,增强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获得自尊、自强的心态。
6.病情观察&观察病人运动障碍的动态变化;评估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程度;观察有无皮肤受损、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
阅读(1426)|
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请填写您疾病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您想得到的帮助。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已成功预约数:0例
已获得投票数:个
同专业最新在线专家
常见神经内科重症疾病的诊治。
常见神经内科疾病,如脑梗死,神经官能症,失眠,头晕、位置性眩晕,偏头疼、紧张性 ...
精神科、神经内科常见病的治疗。
脑血管病、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椎体外系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 ...
张兰青专家最新文章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血管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多系统萎缩
重症肌无力
高血压脑病
精神发育迟滞
神经性贪食症
脊髓小脑变性症
颅内低压综合征
红斑肢痛症
胆红素脑病
下丘脑综合征
神经性呕吐
周期性麻痹
神经皮肤综合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供血不足
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高血压脑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态&&&&度:
感谢您对张兰青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张兰青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张兰青专家的患者,请
请注意,此处不能提供医院专家的咨询服务,若对病情有疑问还
联系方式:
填写电话号码时请加上区号,格式:010-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日期:日
2016年执业医师备考开始,为更好帮临床执业医师考生高效备考,为此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网就临床大纲考点《精神神经系统》&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做一个简单汇总,希望对临床备考考生有帮助。
1.解剖生理
上运动神经元起自大脑额叶中央前回巨锥体细胞(贝茨细胞),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合称锥体束)。二者分别经过内囊后肢和膝部下行。皮质脊髓束经中脑大脑脚、脑桥基底部,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锥体交叉处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支配脊髓前角细胞。
小部分纤维不交叉而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脊髓前角。皮质延髓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除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核均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
2.临床表现
(1)缺损症状:瘫痪,即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中枢性瘫痪或痉挛性瘫痪。
(2)刺激症状:抽搐。
(3)释放症状:中枢性瘫痪的肌张力增高(折刀样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4)断联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局部急性严重病变,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缺失,如急性中枢性偏瘫肢体开始是弛缓的,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脑休克);
急性脊髓病变时受损平面以下的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去后,受损组织的释放症状逐渐出现,转变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在皮质下白质及内囊处,锥体束病变引起的偏瘫,常常是上肢比下肢重,远端比近端重,上肢伸肌比屈肌重,下肢的屈肌比伸肌重,脑神经瘫痪限于对侧下部面肌及舌肌,表情动作不受影响。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征: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单瘫、偏瘫、截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无肌萎缩或轻度废用性萎缩;无肌束性颤动;肌电图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3.定位诊断
(1)皮质:局限性病变仅损伤其一部分,故多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称单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肢体相应部位出现局限性抽搐(常为阵挛性),皮质病变多见于肿瘤的压迫、皮层梗死、动静脉畸形等。
(2)内囊:锥体束纤维在内囊部最为集中,此处病变易使一侧锥体束全部受损而引起对侧比较完全的偏瘫,即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瘫痪,常合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称为&三偏&征。
(3)脑干:一侧脑干病变既损害同侧该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又可累及尚未交叉至对侧的皮质脊髓束及皮质延髓束,因此引起交叉性瘫痪,即一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如一侧中脑病变出现同侧动眼神经或滑车神经瘫痪,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一侧脑桥病变产生同侧5、6、7、8对脑神经障碍,对侧舌下神经及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一侧延髓病变产生本侧9、10、11、12对脑神经障碍,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侧延髓病变引起双侧9、10、11、12对或仅9、10两对脑神经瘫痪,称真性球麻痹,有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纤颤,下颌反射无改变。双侧皮质延髓束病变引起的双侧9、10、11、12对或仅9、10两对脑神经功能障碍称假性球麻痹,特征是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无舌肌萎缩及纤颤。
(4)脊髓:横贯性损害可累及本平面脊髓前角细胞和双侧锥体束,故高颈髓(颈1~4)病损,产生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常伴呼吸肌障碍。颈膨大(颈5~胸2)病损产生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胸髓病损产生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腰膨大病损(腰1~骶2)产生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以上关于临床大纲考点《精神神经系统》&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知识介绍希望能帮到考生朋友。
为更好帮学员复习备考,新阳光教育2016临床备考练题已经开始,每天通过练题答题达到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目的。
(临床备考群学员练题截图)
想要加入我们一起学习吗?赶快行动!了解课程及辅导详情,建议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81-9811或!
上一条:下一条:
临床医师辅导专享服务
实践技能班
全科无忧班
协议通关班
冲刺串讲班
做题抢分班神经内科题
神经内科题.txt48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骄阳下的饿一抹浓荫,是初秋的一缕清风,是严冬的一堆篝火。微笑着去面对吧,你会感到人生是那样温馨。第一章 总 论
1.68岁,左上睑下垂.左眼球仅能外展,瞳孔扩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最可能病变是;
A.右侧面神经左展神经麻痹
B.左动眼神经麻痹
C.左视神经病变
D. 右额叶病变
E.左Horner综合征
2.男,28岁,左侧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都消失,右侧的直接与间接角模反射都存
在。病变在于:
A.右侧面神经
B.石侧三叉神经
C. 左侧面神经
D.左侧三又神经
E.. 以上部不是
3.病人诉复视体检:右眼内斜,不能向外侧转动,病变部位可能位于:
A.右展神经
B.左侧中脑
C.右侧中脑
D.右侧脑桥
E.左侧脑桥
4.男.65岁,高血压史十余午.今晨发现,左皱额不能,左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右 歪斜,左露齿鼓腮动作均差,余神经神经系统检查均(―).该病人病变部位在:
A.右侧内囊区
B.左侧内囊区
C.右侧面神经
D.左侧面神经
E.左动眼神经
5.男,26岁.右面呻经炎,同时舌前三分之―味觉丧失,同时影响哪个神经?
A.鼓索神经
B.舌咽神经
C.迷走神经
D.三叉神经
E.舌下神经
6.男65岁脑出血昏迷,检查时发现两眼向右凝视,双侧babinski(+),该患者
最可能出血部位在:
A.左额中回后部
B.右额中回后部
C.左基底节区
D.右基底节区
E.左额枕叶
7病人说话不流利,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但能理解别人言语,也能理解书写的 东西.但读出来有困难.病变应在:
A.优势侧颞上回后部
B.优势侧颞中回后部
C. 优势侧顶叶角回
D.优势侧额下回后部
E. 优势侧颞中及颞下回后部
8.病人2年来时有右口角抽搐发作,近2个月来,右鼻唇沟浅,右露齿动作不能,皱 额,闭眼正常.并有伸舌偏右,病变损害部位应在:
A. 左中央前位下部
B.右中央前位下部
C.左内囊区
D.右内囊区
E.右面神经
9.病人因吞咽困难,舌肌萎缩伸舌不4能,诊断为球麻痹,病变部位在:
A.双侧大脑半球
D.舌咽、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
10.女,70岁,3天前发生第2次中风,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最不可能出现的症状 及体征是:
A.吞咽困难
B.下颌反射消失
C..伸舌不能
D.舌肌无萎缩
E.讲话口齿不清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般感觉?
C.视、听觉
D.位置觉、振动觉
E.两点辨别觉
12.哪项不属于运动系统?
A.下运动神经元
B.上运动神经元
D.锥体外系
E.小脑系统
13.下列哪项不是上运动神经瘫痪的特点?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增强
C.肌萎缩明显
D.有病理反射
E. 瘫痪以整个肢体为主
14 下列哪项不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
A 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C:无病理反射
D 肌萎缩明显
E.瘫痪以肌群入丰
15.下列哪项不会出现在锥体外系统病变时?
A 静止性震颤
B.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C.假面具脸
D.慌张步态
E.运动减少而缓慢
16.下列哪项不是检查小脑功能的方法?
B快复轮替试验
C:肌张力检查
D.病理反射
E.跟膝胫试验
17 下列各种反射、哪项不是浅反射?
A 腹壁反射
B.提睾反射
E.肛门反射
18.下列哪个部位病变时不会出现Babinski征?
B.脊髓高颈段
C.脊髓颈膨大
D.脊髓胸髓
E.脊髓圆锥
19.男.56岁,疑有三叉神经病变,检查时最不可能出现的体征为:
A.面部感觉障碍
B.角膜反射迟钝
C 张口歪斜
D. 角膜溃疡
E. 咽反射消失
男.70岁,右利手,某日晨起家人发现讲话不流利.不能讲出物体名称及家人姓名 20该病人言语障碍为:
A.运动性失语
B.感觉性失语
C. 命名性失语
D.混合性失语
E.癔病性失语
21.病变部位在:
A.右额下回后部
B.左额下回后部
C.右颞中回后部
D. 左颞中回后部
E.左颞中及颞下回后部
题(22――23)
A 苍白球黑质
B.新纹状体(即尾状核,壳核)
C.大脑皮质运动区
D.小脑中线(蚓部)
E.小脑半球
下属临床表现是由哪个部位病变所致?
22.静止性震颤;
23.小舞蹈病;
题(24―25)
B双眼颞侧偏盲
c.一侧同向偏盲
D 一侧上象限盲
E 一侧下象限盲
24.垂体肿瘤病人可能出现哪种视野缺报;
25 左顶叶脑梗塞病人,可能出现哪种视野缺报
题〔26―27)
26.车祸病人.检查时问之不答,经反复压眶能有模糊的简单回答,随即又呼之不应. 该病人属哪级意识障碍?
27.经手术清除血肿后,神志未清醒,压眶无反应,角膜、咳嗽、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此时病人属哪级意识障碍?
题(28―30)
A.周围神经
联系客服:cand57</神经专科医院
发表时间: 10:56&&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年龄:43岁
病情描述及疑问:请问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怎么办呢? 本人患有运动神经元,治疗了很久没有治愈,请问运动神经元的危害有哪些?请医生帮忙解答一下,谢谢了。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请问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哪里治疗好???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提问(补充提问细节,有助于医生为您详尽解答!)
关于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相似问题
有323人关注
我小姨子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就患上了儿童运动神经元。检查出这病也有一段时间了。也去医院看了,但是效果并不怎么样,去的是个三流的医院吧。现在他们找到我...
有715人关注
39问医生 & 热搜 &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0 关注度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 我小姨子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就患上了儿童运动神经元。...
有412人关注
我现在就是一支胳膊不能很灵活.现在只能弯到一半.并且我一直变细,还容易累,我时不时的胳膊关节处疼痛.但查了骨头和肌肉都没问题.,可能是上运动神经元的问题,...
有481人关注
39问医生 & 热搜 &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2 关注度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 我小姨子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就患上了儿童运动神经元。检查出这...
有970人关注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有个朋友是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都不知道该如何治疗,想咨询下专家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目前...
有672人关注
全身上下运动神经元肌肉萎缩消瘦体重下降,无力,肌肉痛.饮食尚好大小便正常.我是09.3月查出类风湿,在治疗类风湿期间8月份开始感觉消瘦,很快发现肌肉也开始萎缩体重...
有403人关注
建议:1)缺损症状:瘫痪,即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中枢性瘫痪或痉挛性瘫痪。(2)刺激症状:抽搐。(3)释放症状:中枢性瘫痪的肌张力增高(折刀样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
有754人关注
什么叫上运动神经元 一直按颈椎,腰椎冶,四肢冰凉麻木,会是运动神经元病吗?请问运动神经元病如何诊断?运动神经元病 有得治疗吗?
有653人关注
前两个月,一不小心臭自行车上掉下来了,右腿髌骨纵向骨折了,一个半月后去医院复诊医生说我上下运动神经元肌肉萎缩了,那时骨头也长好了,我也开始上班了,因为是坐...
有359人关注
最近我的工作比较忙,有时感到疲惫,现在说的话压力比较大,这段时间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我的神经肌肉感到酸痛,有时候麻麻的,去医院检查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请问上运动...
发表时间: 10:54
建议:许多运动神经元损害病人都会发觉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唾液外流,进食、喝水呛咳,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痰液不易咳出的表现。面对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伤害,运动神经元损害病人肯定要选用科学的诊疗办法。肢体挛缩、畸形、关节僵硬等常随处可见于运动神经元的晚期。所以说对于早、中期病人要激励病人多做运动,末期运动神经元病人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帮助他进行活动,避免肢体并发症的发生。
评价成功! +1
发表时间: 10:54
建议:因为运动神经元会控制着运动、说话、吞咽及呼吸的肌肉的活动,如果神经没有刺激它们,肌肉就会慢慢渐萎缩退化,现象为肌肉逐渐无力导致瘫痪,也会使说话、吞咽及呼吸功能减退,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死亡。运动机能慢慢丧失是运动神经元的危害之一。运动神经元病病症通常先从单侧发病,然后逐渐波及到对侧肢体,药物治疗的效果也逐渐下降,副作用越来越突出。到中晚期,运动神经元的伤害会危害到吞咽发声,夜里不能翻身,出现失眠等影响。严重的运动神经元病人到了末期会由于肌肉挛缩、关节强直导致卧床不起。
评价成功! +1
十大 瘫痪 相关搜索
十大 运动神经元病 相关搜索
十大 呼吸衰竭 相关搜索
十大 卧床不起 相关搜索
想了解提问步骤?请查看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20个汉字!
我来回答(您的热心回复将给予患者非常有用的指导)
问题已经结束,欢迎继续讨论!
(Ctrl+Enter快速提交)
最热议的10大问题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相关专题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你还可以选择:
还没有帐号? 
经典答案设置提示
成功设置经典答案!
您当前投诉的是网友的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回答
附加说明:
请放心,您的隐私将得到保护
您的投诉已受理,请耐心等待管理员审核,感谢您对39健康问答的帮助。
系统出错,请稍后再试,谢谢!
问题收藏提示
您成功收藏了该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