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描写太极拳的诗句人才的诗句

关于描写太极拳的诗句,描写太极拳的句子
关于描写太极拳的诗句,描写太极拳的句子
描写太极拳的诗句
无极静到极点太极生,春种夏长秋收自然能。自神清静无为是天赋,太极千变万化是本能。
挥手风雷起,脚下生云烟。五气化万姿,阴阳万象生。英武安天下,神拳感人心。威然振乾坤,浩气万古真。
太极拳场草如茵,鹤发众友素装新。招式轻柔绵不断,心静气畅性葆真。不为武林留名姓,怡然求乐方健身。古稀欣逢新国政,老骥奋蹄再前奔。
描写太极拳的句子
【第1句】&其健身方面,全凭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头脑安闲,心神稳静。其应用方面,全凭虚无的气势,沾粘跟随,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一切的机会自送上手来,在这个时候,我的神气一动,早已如触电样将其打出矣。
【第2句】&在练功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来,以这种灵觉用之于推手,体会对方之来劲,是百无一疾的,既已知道对方之来劲,便可顺其来势,随其方向,而作跟随沾粘之动作,他身上之缺点,便会自然的发现出来,我趁势击之,则自无不中之理也。
【第3句】&人身之灵机,最为宝贵。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不独打拳推手也。但灵机是出于大脑神经,所以太极拳的功夫,首要在稳静的基础上练功,以养其大脑中枢神经。但所谓稳静者,是心神泰然之后,自然之中出来的真稳静,而不是强制着不动作出来的表面上的稳静,这种强制着身体不动,表面上是稳静,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静的。如果这样,就不是真静,不是真静,就不能养大脑中枢神经,也就出不来特殊的灵感,此理又不可不知。
【第4句】&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
【第5句】&太极拳就是这样一种既紧张又文雅,给人以全面锻炼的&阳春白雪&式的体育运动。那些国之栋梁,疲于案头的精英们,何不一试乎。明白了太极拳的体与用的关系后,可以明确地说,&练架子&是不可跨越的。甚至极端一点说,宁可不走&用&这一步,不可以不走&体&这步。有的人就只想学太极拳而不想学&推手&,他以为&推手&是另外一种东西,不属于太极拳。并且以为那是&打架&,他不想学&打人&,那是不文明的行为,而太极拳文质彬彬很文明。练架子好!不学推手。
【第6句】&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第7句】&松软沈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为内功。
【第8句】&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上乘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
【第9句】&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否则非太极拳功夫。
【第10句】&什么是太极?《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太极,太就是至,极就是极限,也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第11句】&随着音乐响起,大家迅速将手举起,成抱拳礼动作,&起势&,我们不紧不慢地放下双手,迈开左腿,连贯而不失节奏地开始表演,全身柔绵而有力地开始摆动,每一个关节灵巧地配合着,身心倾听着悠扬的乐曲,双手如同白云一般舞动着,在柔和的动作中也藏着几分刚劲,双手握拳,转腿,向前缓缓冲拳,推掌,更让沉浸其中的我们觉得正在全神贯注地将混沌的天地分开,动作要多么精确,到位,整齐。
本文由&&(/)&收集整理&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没安装畅言模块
好词摘抄: 抢田夺地 鼠窃狗偷 民不安生 鼠盗蜂起 薄田朽屋 好吃懒作 无可奈何 乌帽猩...
1、当日捱到午后,宋江、吴用、花荣、秦明、朱仝,共是五骑马下山,迤?前行。初更时分...
七年级(初一)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1)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好词: 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
好词摘抄: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
―― 感谢您对好词好句网的关注和支持,请把本站推荐给您的好友,让分享不断流传!太极诗人诗词欣赏 04:41 |
太极诗人:原名汪伟宗,汉族,云南昭通人,中学数学教师,衷爱传统文化。武术、茶道及古典诗词已融入身体血液,成为生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国际太极拳教练员,中国武术名家,武林百杰。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府内派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武当玄武派三丰自然宗第十五代传人。资深茶叶品鉴师,镇雄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人间词话诗社编委,珠江诗社及竹韵清幽诗社副主编,《杨式府内派 &皇家太极苑》主编。与诗友合作出版诗集《遇见诗词青年》并担任主编。
黄果树瀑布
隐隐雷声动,相催白练飞。
开襟苍宇抱,紫气聚云归。
悲愤化诗魂,凛然豪气存。
丹心千古照,报国却无门。
初更月渐斜,移步至方家。
手执龙泉盏,汤开普洱芽。
津生资舌本,意欲驾云霞。
余馥传幽谷,听君细解茶。
过万佛寺遇雨
雨逢山涤翠,衣湿晚风凉。
浑觉身行拙,犹听蛙噪狂。
牧童歌去远,古刹客来忙。
法语在吾耳,心燃一柱香。
弹指光阴短,涉河知水流。
待悲双鬓白,空积一腔愁。
得失福焉祸,兴衰夏复秋。
壮怀天地阔,高品作何求?
观六·一文艺预演抒怀
忘却耕耘劳运筹,满园桃李报丰收。
此情足以塞江海,欲买光阴作少游。
夜雨敲窗灯影悬,雷惊春梦枕空眠。
润茶正好怀君子,往事眸前化紫烟。
心动灵犀引风骚
气透淑贤身段娇,旗袍溢彩尽妖娆。
凭添几许玲珑态,步履轻盈胜小乔。
仪态端庄雅韵悠,何须豪气问风流。
三弯九翘婆娑影,窈窕自然君好求。
丹唇玉面醉梅桃,扇舞柔情显楚腰。
尘事几多成梦幻,灵犀点动引风骚。
烹三十年老班章茶酬同道
堪胜镆铘珍久藏,几封青箬老班章。
当初闲买发多秀,今夜真烹鬓染霜。
万里清风随我意,一瓯春露润喉香。
缘逢同道开玄窍,问尽刚柔禅味长。
练太极归元养生功拾趣
欲问长生学老聃,练虚合道妙中参。
灵龟戏水祈天寿,走马扬鞭入岫岚。
运转乾坤心气导。摘来日月孰能担。
劝君少做黄梁梦,活到无愁苦化甘。
夏夜阳台有寄
趁得风清月色幽,阳台持卷咏雎鸠。
关关鸣和胜长调,冉冉氤氲如浩流。
意欲乘槎探海去,诗因无句倚天愁。
伊人若在水中立,愿把相思系玉钩。
【临江仙】暮春
数罢娇莺窥蝶恋,长堤细柳轻烟。清泉有韵几弹弦。经声传古刹,碧树染荒原。
转眼落花流水去,尚留幼果人间。离情感念与时迁。烹茶思友聚,把盏种心田。
【满庭芳】府内太极精微
府内奇功,精微太极,真传遍布天涯。玄通之妙,唯意气河车。会聚丹田运化,时之至、洗尽铅华。心观内,祥光透体,绮梦秀灵芽。
& & & & 着空,勿执相,阴阳互抱,万劫难加。若寻得春酝,自斩妖邪。从此纵横四海,香火处,便可为家。逍遥在,蓬莱岛上,季复育仙葩。
图片提供:太极诗人 & & 图文编辑:冰弦
投稿请联系
天涯箫韵老师
现代诗公众号
古典诗词公众号
参加诗歌培训
& & &点击“阅读原文”太极诗词100首
太极诗词100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1.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 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3. 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4. 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5. 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6. 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习文兼习武,功到自然成。
7. 虎为百兽王,百米四五秒。入园无忧患,羊来四处逃。
8. 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9. 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
10.莫怨读书少,书少亦能拳。生活尽法理,人忆杨露禅。
11.春雨含温润,秋风呈干裂。吐丝何其缓,闪电何其疾!
12.学拳莫急功,三年一小成。大多四五月,学者杳无踪。
13.学拳六七年,功夫到中成。招熟求懂劲,融汇能贯通。
14.学拳十年功,太极求大成。能化亦能发,江湖任纵横。
15.若习太极艺,需下苦功夫。明师真传授,时间分外余。
16.一物降一物,绝招终不绝。技法求新变,闭门不可学。
17.拳理多不变,招式可更改。运用无常势,能高亦能矮。
18.大架与小架,各自有长短。步小难平稳,步大行动缓。
19.初学大功架,舒展莫心急。犹如写大仿,容易出腕力。
20.习拳先舒展,渐渐求紧凑。圈大成圈小,小到近无有。
21.学拳先练步,可以赢师父。败者步法乱,胜者稳如树。
22.外形容易练,本质最难习。花拳绣腿者,太极本意迷。
23.演成舞蹈状,技法已迷离。古来名家远,今人多叹息。
24.人外自有人,天外更有天。且忌逞骄横,太极莫轻传。
25.明朝太祖拳,三十二式传。陈拳多汲取,招名亦相联。
26.莫轻太极艺,内中有机关。用法说不尽, 宝藏取不完。
27.柔化取乎道,心静取之佛。中庸得于儒,三教太极合。
28.太极人儒雅,不似鲁莽汉。过之偏文弱,须将中庸参。
29.车重能推动,拳打却难移。猛击伤要害,推按重心离。
30.发力分两种,无非短与长。长劲形不露,短劲人难防。
31.促发伤局部,缓推使人服。长短能兼备,逢敌准不输。
32.弹弓打飞鸟,请君细参详:弹者为短劲,弓者出劲长。
33.冲量计算法,击力乘时间。短时威力小,长送跌人远。
34.肌肉猛缩时,即生崩炸力。张驰差距大,力量能爆发。
35.欲速先求缓,能松方能紧。太极阴阳理,读者细思寻。
36.猛起急刹车,自然耗油多。均匀方省力,劲断不可学。
37.力大猛推门,门开人不稳。闭关门推破,此理可通人。
38.人体如门扇,脊柱若门轴。猛击门扇时,敞开使落空。
39.人高势能大,搭手朝下压。先取制高点,对方难攻下。
40.身短下盘稳,灵活出手准。塌下腰裆劲,制敌掀其根。
41.短小李亦畲,化成李式拳。魁梧杨澄甫,功架壮如山。
42.双按肩臂连,合力向前传。转腰可走化,气沉下丹田。
43.产生作用力,至少两物体。犀牛撞墙倒,撞纸却无力。
44.硬砖掌击碎,砖动力难施。力来随其走,最忌不挪移。
45.周仓掷鸡毛,关羽扔活鸡。有力难施展,智者为太极。
46.物体浮于水,圆球滚于地。动中能安稳,随欲平衡理。
47.太极真功有,真假须细研。莫信凌空劲,掤雀亦无传。
48.习武根基稳,冰滑足行难。大力金刚手,离地劲不全。
49.太极无断劲,发动不停息。接招即走化,止住起动迟。
50.质量速度方,乘积得动能。体重难加倍,速度可倍增。
51.初学知划圈,再学懂绕缠。渐渐分轻重,日久悟螺旋。
52.发劲上部易,推按重心难。重心在何处,靠近下丹田。
53.百会下垂线,重心在此间。中正如立柱,千万莫顶偏。
54.推上缸易倒,推下倒之难。人体同缸理,不必费语言。
55.握紧难启动,转开难靠前。随时可发动,意行对方先。
56.缠丝拧手臂,手臂软如绵。木棍易折断,软绳鬼难缠。
57.挒拿须缠紧,挫骨伤节关,顺之可化解,硬顶不为拳。
58.挤法后手顶,立柱撑千斤。桥下腿支柱,何惧车磷磷!
59.天云太极拳,阴阳不可偏。攻守须平衡,切勿走极端。
60.引化即发放,难点在转关。阴阳交界处,瞬间里外缠。
61.大树根深固,推之稳如山。叶梢易牵动,理通太极拳。
62.兵法称诡道,变化人难防。虚实随时换,能柔亦能刚。
63.上引下进腿,插挡尤关键。对方难侵入,中正莫离偏。
64.后发先手至,听劲意在先。春风吹杨柳,枝条舞翩翩。
65.推车似推手,重心两腿间。单足负体重,往往容易偏。
66.舟行长江上,江水掤行船。起伏势平稳,动荡自安然。
67.尺半多用拳,半尺宜顶肘。双方紧贴处,靠打最得手。
68.拳腿快如车,两肘若双仕。对方犯九宫,靠打将帅击。
69.开裆贵在圆,其圆如拱桥。尖裆腿直立,形状如三角。
70.裆尖勿因高,裆圆勿因宽。双腿开口处,求圆莫求尖。
71.个小下塌快,高个下塌迟。莫卑身材短,短小亦能习。
72.树高倒地慢,重心离地远。人体亦如此,诸多因素掺。
73.上发掷屋顶,下打入地中。远放透墙壁,近弹闪电惊。
74.搭手知恶善,劲路举手间。放松出掤劲,弹之箭离弦。
75.尺桡有规律,出手应坐腕。活动守范围,关节怕拧缠。
76.缠丝最省力,拧衣水挤出。愚人用手压,平生未曾遇。
77.马踏尚残忍,牛踩痛难言。马足靠重压,牛蹄有拧缠。
78.小小千斤顶,顶起万斤车。螺旋自省力,四两千斤拨。
79.菜刀切肉易,全凭来回搓。请君磨快刀,直下看如何?
80.提纲挚领法,捆柴易背起。乱木随处放,力大也难提。
81.推手根稳固,后腿斜顶柱。脚尖如何摆,四十五度许。
82.捆绑球于架,掷球远击之,急飞动量大,却被反弹出。
83.能弹须架稳,击敌下盘牢。双方相对峙,胜者腿功高。
84.太极有法则,下塌助发力。推车用劲时,重心自下移。
85.力偶使物转,劲同方向反。削球近此理,重心远能旋。
86.对手未出劲,截之萌芽里。或待强弩末,反击须趁时。
87.掷砖持重心,旋转须侧偏。握沿抛斗笠,持中难飞远。
88.骑车动却稳,静止难立支。鞭抽陀螺转,歪倒缘停息。
89.花开众人赏,花谢有谁怜?观花悟哲理,花理尽通拳。
90.但见山林里,花瓣多朝上。掤劲不易丢,手指应上扬。
91.刷锅正反旋,割麦顺逆缠。出手螺丝拧,回收拉锯还。
92.庄稼高产者,生长时间长。春耕夏日种,秋收冬季藏。
93.古时拳质朴,当今多花舞。表演如流水,远离真面目。
94.发力后缓冲,亦可称转换。犹如行草体,须有索带连。
95.式间少转换,行拳显直板。表演少韵味,不似太极拳。
96.气吞山河势,万夫不挡勇。身跨骏马背,奔腾万里程。
97.吞掴天网罩,秋霜肃百草。意到神明处,飞鸟亦难逃。
98.丹田气不散,支撑满八面。众人难推倒,太极神功显。
99.知有天在上,难得山能齐。拳到神明处,太极归无极。
100.满园桃李树,春风不停歇。太极逢盛世,美哉好时节!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太极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