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上怎么网球王子电脑壁纸球上发邮件

上网入门--怎么发邮件
上网给朋友发发邮件也是很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现在虽然打电话方便,但很多事还是要发邮件来说的。新上网的人可能不知道怎么发邮件,学下就会了也不难。
& & & & & 前面写了一篇教大家怎么的的文章,今天再给新上网的朋友讲下怎么发邮件,其实发邮件还是比较简单的。下面也以网易邮箱为例。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先打开网易邮箱的登录网址 /& ,输入你的账号,密码点登录。如下图: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 登录进邮箱后,就进入了你的邮件界面,如下图,一般先看看收件箱,如图左上角1,有邮件的话会有提示,可以直接打开看,要发邮件直接点左上角的写信在右边的框框,填好 收件人的邮箱地址, 邮件的主题, 邮件的内容。就和你平时写信一样。网易邮箱也有群发功能如图上右上角,若想美观点还可以加上信纸(如图右上角),填好了这些就可以发送了,点发送,邮件就开始发了,发送成功会有发送成功的提示。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 (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 & && 其他的如QQ邮件的发送基本和这个差不多。学会了网易的邮件发送其他的也就会了。
& (责任编辑: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
------分隔线----------------------------
相关热门文章!
电脑知识栏目列表
热门电脑知识学习
推荐电脑知识学习当前位置: >
球球大作战电脑版在哪下载 电脑操作步骤详解
来源:球球大作战作者:小仓鼠1973时间: 15:00
  随着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球球的世界中,有的小伙伴不习惯用手机来玩这款游戏,于是就想知道怎么用电脑玩?电脑版又该在哪下载?那今天切游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球球大作战电脑版的玩法教程,感兴趣的球宝一起来看看吧。
  球球大作战电脑版玩法教程
  1、想要玩球球大作战,大家就必须下载一个模拟器,例如逍遥模拟器、海马玩模拟器、天天模拟器;
  2、程序下载好之后,小伙伴们进入游戏中,和普通的电脑游戏一样,大家一开始都是要用鼠标进行点击操作的。它的界面就和我们的手机有点类似,然后大家就在这里找球球大作战下载下来,或者去官网下载游戏;
  3、下载球球大作战之后,安装在电脑就可以玩了哦。
  好了,现在大家知道球球大作战电脑版怎么玩了吧,想要用电脑玩球球的球宝就赶快去尝试一下吧。我的网球进阶点滴
我从04年开始打网球,至今也快9年了,水平目前有4.0+吧。过去参加过的比赛可以说不计其数了,但毕竟纯业余,平常要上班,所以在大比赛里可以说没有什么太拿得出手的成绩(最好成绩也就数2011年金地大师赛双打拿到并列第五名了),但是在小范围一点的比赛里倒是拿过一些冠军和名次。在不分级的大比赛里,像我们这种纯业余选手,能小组出线并再多打一场两场就很不错了,毕竟参赛者里有着太多具有专业背景的所谓业余球员和体校网球专业毕业的教练球员。虽然我知道和他们对抗是没问题,至少技术上没问题,但在比赛里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体韧劲和连贯性不够,这就是平常的训练强度不够造成的。而且即便你在比赛里能赢一个两个教练球员,前面还有那么多个等着你,遇到像毛亮这种具有专业底子的对手,吞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是蛮难的事情。所以像我们这种纯业余选手,要想在这种有奖金的赛事上夺得冠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比赛能分级。
不过即便如此,自己参赛的热情还是一直高涨,不为别的,只希望不断挑战比自己水平更高的对手,挑战自己。所以平常只要时间合适都会积极报名参赛,因为我始终相信只有在比赛里摸爬打滚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而且我主观上也有强烈的愿望通过自己的不断进步战胜那些被我视为高手的人,从而让自己也跨入业余高手的行列。虽然球打不过像毛亮这种级别的选手,不过自认对网球的理解一点不比他们差,也知道网球应该怎么打,无论是技术上、战术上以及心理上,问题在哪,应该怎么练。只是当你没有像他们那样接受过专业训练,你打不出他们的球质和效果。不过可以聊以自慰的就是,我的微博粉丝不比他们少,还有幸能上电视解说网球,哈哈。
在打球的这将近九年时间里,曾经有三、四年时间,我对网球的痴迷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感觉自己除了工作以及谈恋爱以外,其余的时间感觉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球技。只要一有空就四处约人打球,一有比赛就二话不说报名,就算出差也会带上球拍约当地的球友打上一场,实在约不到球友就花钱请驻场教练陪打。那时候的球瘾恐怕就和毒瘾差不多吧。回头看,还是很庆幸自己有过那么疯狂的一段网球岁月,让自己在球技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那段时间,只要不出差,我一周能打4、5场球,包括两场雷打不动的俱乐部比赛。
我当时经常泡的那个网球俱乐部叫“太平洋网球俱乐部”,就是由我的亦师亦友江大侠(江峡)打理并兼驻场教练。江大侠在90年代和2000年初那几年可以说是深圳业余界的最顶尖高手,几乎席卷当时深圳各项业余赛事的男单冠亚军奖杯。他的发球和网前技术在当时可以说是独步江湖,底线防守能力又强。但我最开始学球是跟着李晓婧学的,据说她曾经是天津队的专业队队员,后来因为手部做了手术后退出省专业队,身体很壮,打球相当猛,击球风格属于快准狠。那时候她可是全国女子业余赛事冠军的强有力争夺者,全国单双打冠军没少拿过,是当时叱咤江湖的女中豪杰。她教球属于严厉的类型,脾气挺暴的,对学员的动作要求很严格,经常会拧着学员的手纠正他们的动作。后来结婚生子后,便退出了业余网坛,之后我也没再见到过她了。
如果按照当下李德添老师的标准来看,那李晓婧老师就属于他眼里的姿势论范畴。确实,如果按照现在的新教学理念来说,李晓婧老师并不是那种用快乐网球的方式教你网球的教学风格,属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动作规范。跟着李晓婧老师学球确实比较紧张,因为一旦你不用心或不认真,她会隔着网大声吼你。怎么说呢,其实我还是很庆幸当时能得到她的指导,打的好的教练确实未必教得好,但打得好的教练有一点优势是其他教练所没有的,就是动作示范作用。打得好的教练通过动作示范,能让你学球阶段便记下什么是最规范的动作,平常的耳濡目染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很有帮助。而打得未必很好但可能教得好的教练,可能需要在教的方式上很花心思才能让学员直观掌握,但一个打得好的教练只需要将自己的规范动作进行展示,学员通过照葫芦画瓢,然后经过教练的指导和喂球巩固,反而能够很快形成一种肌肉记忆。当然,李晓婧老师其实也并非不擅教的类型,她这种教法也未必都能教好,但在当时的教练环境里,能找到一个专业背景出身的教练教球,其实蛮幸福的了,相比那些球打得未必很好,教得也未必很好的教练。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会教的教练,不像现在这么多接受过快易网球、ITF、PTR以及USPTA等教学理念的教练。也很庆幸自己一开始学球便请了教练,这也是工作后开始学球的优势,可以通过自己的工资支撑自己的烧钱爱好。
印象中自己跟着李晓婧老师学了至少两期课程,每期课程十堂课。从开始约球友对拉到比赛,再到参加俱乐部的每周固定比赛,我的兴趣水涨船高,尤其是开始和球友PK之后,球瘾真是大得不行。中间我就开始零星请江大侠针对我比赛当中遇到的一些不足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江大侠的教学风格和李晓婧老师的风格比较迥异,江大侠更善于点拨以及鼓励学员,不会刻意纠正学员的动作,除非动作有很明显的问题,江大侠的理念是,只要你觉得自己发力比较舒服,击球效果也比较合理,他是不会纠正你的动作,而如果换成李晓婧教练的话,她肯定会走过来拧着你的手并调到她认为对的动作为止,喂球给你的时候也会经常强调动作。跟着两位教学风格比较迥异的教练,这也是我的福气。一个教练给我的技术动作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一个教练给我更多的自信和恰到好处的点拨。我后来从双反改为单反就是在江大侠的引导下完成的。换了现在的教练,估计是不会主动引导你转双反为单反了。
我一开始是学双反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旦比赛里想用双反发力击球,往往容易下网和出界(我当时用的是现在的街拍PD),始终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和江大侠聊到这个问题。我当时也开始关注球星,像萨芬和费德勒是当时比较欣赏的两位球员。我问江大侠我想试试打单反,看看反手不足问题是否会有所改善,另外,单反与我的发球上网打法应该会更契合。江大侠属于那种很愿意让学员尝试而且持开放态度的类型,只要没什么大问题,他是不会拒绝学员的要求的。他二话不说就开始教我单反动作,然后开始喂球给我练习。奇怪的是,改了单反,感觉自己敢发力了,至少比用双反时的感觉要好。改成单反,也让我的发球上网战术结合得更好。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在打球的开始阶段就会打发球上网,放在现在这个年代,简直难以想象。其实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我的底线技术比较薄弱,正手抽和反手抽的能力相对比较弱,比赛的时候只要回合一多,失误的往往会是我。想着自己的发球还可以,于是就通过网前弥补自己的底线不足;二是当时所在的这个俱乐部的场地比较光滑,面上有凹凸,弹跳不规则,我们当时开玩笑说这是硬地的温布尔登。在这个场地打球,球速特别快,很适合打发上。我的网前技术就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发球就上,底线反手削一板就上,正手削一板也照样上。那时候上网的胆子很大,也很依赖网前得分,所以自己的截击和高压在我当时那个水平来说,算是比较出众的了,因为大多球友在我那个水平时都是底线为主的打法。回想自己一开始就打发上,也真是够奇葩的了。
但发上打法打久了,我发现一个弊端,就是当自己在面对一些底线牛皮糖的时候,总会出现某一、两局的发球状态出现波动而被破。而自己的底线技术比较没自信,又很难破对手的发球局,只要对手一跟我相持,最后丢分的一定是我。虽然也能上网得分,但是心理上始终很没底,深怕对手把你逼回到底线,此时再勉强上网其实就是一种赌博。那一段时间,被俱乐部的几个牛皮糖连续赢了好几次,搞得我很恼火,于是下定决定修炼底线技术。那时候,我想换一把拍子,因为自己改打单反了,感觉PD和我的新打法不是那么契合。那时候应该是2006年吧,费德勒正处於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他的战术打法也从一开始的上网多转变为底线型打法,而且称霸当时的男子网坛,这更是让我坚定了我走底线打法的路线。于是我将自己的球拍更换成费德勒的T90(多少有点追星的味道吧)。相比PD,T90更要求主动发力和快速挥拍,重量上也比PD重15克。一开始当然不是很适应新球拍,但慢慢,我发现这把拍子有助于增强我的底线威力。于是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驾驭这把拍子,坚定用这把拍子的念头。有时候就这样,驾驭一把球拍的过程其实就是改变自己打法的过程。通过不断练习,包括找江大侠进行喂球练习,我越来越适应T90,也发现自己的主动发力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为了适应这把拍子,我开始进行以前比较嗤之以鼻的力量练习,主要是在家里举哑铃,做俯卧撑。增强了手臂力量后,与这把拍子的磨合也渐入佳境。后来就是用底线打法硬是把俱乐部的几个牛皮糖球友打败了,主要是正手反手切削,防守反击的打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我有种很出气的感觉。T90陪我度过了6、7年光景,真有种感觉这拍子和我已经合二为一。
后来为了继续加强单反上旋的稳定性,我找江大侠进行喂球强化,因为练得太狠,结果练出网球肘。不过这次受伤也让我第一次对伤病有了切身感受,我打球比较放松,所以之前没有试过受伤的情况。不过治疗这次网球肘也挺令我恼火,彻底休息有做,涂活络油没少涂,也有找人按摩,但是就是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也拖了一段时间,后来江大侠给了我一个建议,让我在家里慢慢举哑铃,慢慢增强肘部的肌肉力量。接受江大侠的这一建议后,坚持了两三天,就已经开始感受的不错的效果。坚持了两三周这样的力量练习后,我感觉网球肘出现了明显好转,然后边打边恢复,当然不是激烈打了。没多久,感觉自己的网球肘彻底痊愈了。之后我更是重视在家里进行手臂的力量练习。其实后来有一年冬天因为没做好热身,又得了一次网球肘。还是按照第一次的治疗办法,一个月左右便痊愈了。然后从那时到现在两年多了都没有再复发过了。关于自己治疗网球肘的心得,可以另外介绍,但核心就是增强手臂力量,而且要坚持,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复发。后来我发现瑜伽伸展带也是一个很好增强手臂力量的东西,而且柔和,没事在家里多拉伸可以增强小肌肉群的力量,另外也可以赛后放松肌肉,预防受伤。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恢复能力更差,所以更要注意赛前热身以及赛后放松这两点。
太平洋俱乐部倒闭后,忽然有种失去了组织的感觉,也忽然有种出去闯荡江湖的新鲜感觉。此后,我与江大侠的见面少了。哦,对了,在太平洋关闭前,江大侠搞了一场球友告别赛,把过去在这个俱乐部一起比赛的球友都叫过来,人数真的不少,大家都蛮有感情,挺不舍的,最后我在比赛里拿到第三名。江大侠还因为和我关系好,偷龙转凤将冠军奖杯给了我,原第三名的小奖杯给了冠军球友。之后,我四处约人PK,也四处参加比赛,无论是大比赛,还是小比赛。但在大比赛里始终没有突破小组出线问题,发现自己在比赛里想法太多,想赢怕输,结果导致自己在场上放不开,关键分容易动作变形而拿不下。每次参赛总觉得自己有机会,但总是小组没出线,当然这种大比赛,小组赛你碰到的对手都容易对付,有时会碰到实力出众的种子选手,有时会碰到业余比赛里的老油条。后来我又告诉自己必须克服这一关,宁可输一段时间球,也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打得手软,关键分也必须敢打。我的改变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正手击球的旋转;另一方面逼迫自己在比赛里要敢打,抛开想赢怕输的念头,将注意力集中在球上和战术打法上,动作做充分,该发力就发力,不要为了赢球而打得别扭和患得患失。正手加强上旋后,对球的包裹更好,因此更敢发力,与球的摩擦更多,旋转更强。另外,通过输了一段时间球,虽然那段时间感觉挺挫败,但熬过后发现自己真的就突破了,克服掉想赢怕输的患得患失后,击球动作更流畅了,在压力之下会稍微控制下但不会手软。小比赛打得更加有底了,成绩也一直可以,冠军什么的都有拿过一些。大比赛嘛,反正该拿下的比赛都能拿下,拿不下的那也是因为对手实力更强。
08年之后,成家了,工作和家里的事多了,球打得少了,也进入自己的而立之年了。忽然之间,感觉自己的体能状况一下子差了很多。然后我又开始调整自己的打法,逼自己打得更加进攻,减少底线消耗。而我将自己需要加强的环节锁定在正手。如果换做以前,我是怎么想不到自己能打出像现在这般发力的正手进攻球。我过去的底线打法就是防守反击,场上变化多,经过一定拍数后再反击,逼迫对手失误。因为自己跑动算挺快,所以我的防守能力还算不错。一开始我试图在前几拍打得更进取,失误还比较多,但慢慢当自己坚持这种进攻打法后,平常没事在家举哑铃。这时候我又开始和江大侠联系上了,有一次约他打球,他给我分享了一个增强击球力量的tips,就是在家里用哑铃练挥拍。其实这就是一种负重练习的理念,比如你平常拿一支重拍练习挥拍,当你再拿回自己更轻的球拍打球,你会发现轻松很多,而且力量更大了。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刚开始一下子练多了,使得肌肉有点轻微拉伤的感觉,然后赶紧停了,并找人按摩。休息了几天,才开始再做,这次就开始分组进行,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这样,就没有第一次出现的问题了。慢慢也开始适应这样的强度。我一开始用的哑铃比较重,后来自己意识到不能用太重的哑铃练。有一次去迪卡侬,看到有哑铃卖,于是试了各种重量的,最后锁定在0.5kg重量的哑铃上,也是最轻的了。我个人建议用0.5kg这个重量。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随便模仿,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如果练伤了可不能怨我。想练的球友最好先小量感受一下,逐步增加强度,循序渐进。
经过这样的力量训练后,我发觉自己的击球力量有了明显加强,击球更重了,因为手臂力量更强了,拉旋转的劲也大了,一下子感觉自己的正手更有杀伤力了,正手制胜分一下多了起来。让我有种爽爆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正手打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后来约江大侠打了几次,我在底线已经能够压制他,也不时能送他霸气的正手制胜分,只是因为关键分江大侠表现得更为老道,所以我还是输多胜少,但无论是场面还是比分都挺接近的,输也只是输4-6这样的比分。比赛里他能破我,我也能破他。最近几次PK完后他都说我现在的正手很快很重,让他颇为顾忌。江大侠虽然年纪比我大将近10岁,但一直保持强度训练,所以他觉得他的技术还是有提高。他也是一直很敬佩的老师兼朋友。过去每当我感觉到自己球技有进步的时候,我都会约他打上一场以检验真伪;当我在技术上遇到瓶颈时我也会找他打上一场寻求他的建议。更换更大拍面的球拍也是和他聊完之后结果。另外,他最近一直建议我在场上多打组合球,结合上网,否则随着年龄的增加和体力的下降,打底线会很耗体力,应该通过组合球加快比赛的进程,有机会要多来到网前。江大侠的这番话也为我指明了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江大侠一直以来就挺欣赏我和鼓励我,他很多次说过我在网球方面是有些天赋的,说我动作挺放松,看上去不太使劲,但球过来后却挺快,技术上比较全面,变化多。他对我反手切削的评价最高,他说从一个人的反手切削能力可以看出其层次。网球天赋我不敢说,但是运动细胞我想或多或少是有点的。中学时代曾蛮有热情地踢过一段时间足球和打过一段时间篮球。另外,我想这也和我过去看费德勒的比赛多也有些关系,潜移默化还是受到一些影响。其实球星还是可以模仿的,但我觉得要模仿他们的神,而不是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们的动作是经过10000小时专业训练所打造出来的,包括身体素质以及相关的力量训练等,所以动作是学不来的。但比如费德勒在场上的放松和舒展,我们倒是可以切实地一点一点改善,让自己相比过去变得更放松还是可以的。我自己在这方面有挺深刻的感触,就是当你身体越放松,动作就会越隐蔽,球速反而更快,效果更好。越是身体发紧,动作幅度很大,球速反而越不快,空有形而无神。另外,学习费德勒全面,可以一步一步修炼自己的单项技术,让自己打得更全面。要说我技术动作里最有费德勒感觉的,我想应该就是反手切削了,这也是我给许多球友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招。
今年,我的球技又得到了提高,我要感谢我的北京球友沉珂,正是他出差来深圳的一个多礼拜,我们一起进行强度练习,给了我一些新的启发。去年我们有过一次交手,我当时在主场盘数2-0获胜。沉珂回北京后,我们在微博上有过交流,他告诉我他后来加强了正手,而且现在试着打123的4.5级别赛,虽然输多胜少,但后来有一次闯入了决赛,虽然他也和我说了有些4.5高手没来,所以比较幸运。但无论如何,可以看出他这段时间的努力和进步。这次他来到深圳,我们打了两场,我都输给他了,所以说明他确实是提高了。后来我们一起练了4、5次球,每次1个小时,练习项目包括正手、反手、截击、高压,每个练习项目我们都拍拍发力打,毫不惜力,所有动作都练了一遍后,我们留了15-20分钟打了几局比赛,就是为了让自己在身体疲劳下练后劲,因为越是身体疲劳,练出的效果就越好。因为我们比赛的时候要进行多场比赛,越到后面身体越疲劳,身体越疲劳击球通常越没力,这种练法其实就是一种负重练习的理念,可以提高自己的后劲和韧劲,让自己的身体更适应高强度的对抗,这样在业余赛事里才能走得更远。沉珂比我大一岁,都是30+且成家的人,当我听他说了他一些日常的训练情况,强度比我真是大不少,所以让我深为敬佩,也让我看到自己仍有不少可挖掘的地方。
之后我就强度方面再下功夫,这时候我觉得瑜伽伸展带帮了我不少。我后来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在打球之前用瑜伽伸展带进行各种动态的肌肉拉伸,一方面作为赛前热身手段,另一方面我想让自己在赛前消耗一定肌肉力量,感到一点疲劳,然后再上场打。虽然一开始挺不习惯,感觉手很酸,有种发不上全力的感觉。但慢慢,适应了这种强度后,感觉自己的力量也有点加强,另外,我改成在出门之前用它来拉伸,而不是来到场地后,这样可以给手臂多一点时间恢复。除了打前拉伸,打完之后我也尽量用它来拉伸放松肌肉。有了这样的习惯,感觉强度再打,也不会受伤的感觉,而且在场上也特别敢打出一些难度高的回球。通过这个瑜伽拉伸带拉伸上肢和下肢,对我的身体柔韧性有不小的帮助,感觉在场上可以做出更大幅度的动作,打出角度更大的正手侧旋球,使得自己的正手更具有杀伤力。这点你只要看看德约科维奇就知道,因为拥有超柔的身体,他在被动之下仍能打出角度很大的得分球,充分利用身体的转动。今年,我还更换了拍面更大的ps95,感觉过去6、7年被T90逼出来的能量一下子释放了出来,感觉发球、正手、反手以及网前水准都或多或少有提高,就是感觉打得比过去更轻松了,但是球质更快更重了,容错性也更高。尤其发球,几次和江大侠PK,他都评价说我的发球看起来更轻松了,但球质反而更快更重了,让他很不好接,还吃了好几个ACE球。
今年最大的进步就是在比赛韧劲上有提高,成果体现在我把去年曾在一个4.0比赛上击败过我的Mike赢回来了两次,在对方的主场,两次通过艰难的抢七拿下。Mike也是经常参加业余比赛的,一身的肌肉,平常打球强度也很大,比赛韧劲很足,属于越打到后面越有劲的类型,就像纳达尔那种比赛气质。所以两次通过抢七战胜他让我有种暗爽到内伤的感觉,哈哈。上上周还专门开车去东莞参加一个由东莞网球群的男单大师赛,因为赛事有奖金,所以吸引了莞深两地的业余高手,像全国业余冠军毛亮以及两位在东莞教球的台湾好手刘浩旻以及洪启明也都来了。比赛当天温度高达35度,比赛是在暴晒之下完成,我以小组第二出线,在32进16时被一名东莞教练6-2淘汰。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我对自己的比赛态度深感满意。能在这种暴晒天气下扛住而没有打得随意,比赛当中一直默默地给自己打气,32进16这场争夺还是被安排在中午最晒的时段进行,如果换成过去的自己,可能就会哗啦啦地输掉走人,但这次自己还是打得比较耐心,只是因为对手更强更适应这种天气,所以打得更稳定,获胜也是理所当然,我也输得心服口服。比赛当中,在落后的时候以及拿下一些关键分的时候,自己都会在心里默喊come
on来激励自己,至少态度上没有输。
其实在业余比赛当打到关键局或分的时候,无论心脏再大,手都会紧,此时贸贸然发力进攻往往造成无谓失误。要想紧张时击球不走样,就要练就稳定的上旋中速球。个人觉得比赛当中的中速球应将力道应控制在自己发全力的60-80%之间,根据每一球的情况适当调整。这里的中速并非简单从速度来看,而应该是一种兼具力度、角度和深度的回合球。只有角度没深度也不行。另外,不同的级别,其中速球都不同,越是级别高的选手,其中速球无论在力度、角度和深度上都会更胜一筹。业余赛事里,受紧张、天气、赛程以及球员自身的状态等因素,都会收力用中速球进行比试,谁越发力往往失误更多,这时候谁的中速球更胜一筹谁就更有机会获胜,也更有机会走得更远。当然,像毛亮、洪启明这种5.0级别选手另当别论,因为他们受过专业训练,他们的中速球可能相当于4.0选手拍拍发力打出来的球速,所以不在一个层次上。
练就稳定的中速球,平常可以约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练习多拍回合,每次对拉设定一个回合目标(比如60回合),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谁如果先失误就要被罚做一定数量的俯卧撑,做完再继续。有惩罚才有压力。根据对拉的回合数达标情况,要开始加力,并增加落点变化,但始终以保持回合为目标。业余比赛其实比的就是中速球,务必要提高中速球的对抗能力,比如从稳定的60%的力度提高到80%的力度,并且兼具角度、深度以及落点变化。要想在比赛里走的更远,必须加强比赛里的回合韧劲。
以上是我回顾过去将近9年的业余网球生涯所总结出来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启发。业余网球的进阶实在不容易,个中只有自己最清楚,越跨入30岁,难度则越大,所以想进阶真的要趁早。毕竟业余,如果总是和其他人比,会很累,只需和昨日的自己比有进步就好了。Let’s&imporve&together.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球王子高清电脑壁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