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武术社团活动总结的认识

浅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论对中国武术的认识
&&大学生体育论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大学武术社团的总结报告.doc 4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20 &&
大学武术社团的总结报告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大学武术社团的总结报告
大学武术社团的总结报告篇一
《武术健身协会工作总结》
武术健身协会工作总结
在忙忙碌碌中半年时间又过去了。武术健身协会继续本着继承和发扬武术精神,博采众长,锻炼意志,强劲体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娱乐生活,培养爱国精神和团结友爱精神的宗旨,打造贵州师范大学一个传统武术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社团。在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我们也要回首这半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综合的总结。接下来,我就这半年的工作情况做以下总结。
首先,协会每个星期都会有常规的训练,训练时间实在周五的下午和星期天的早上,一共两次,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每次的训练都会有较专业的教练进行教学,确保每个会员的安全与高质量的武术技能教学。针对老会员进行素质恢复训练,同时复习和巩固学的各项技能。对新的会员进行技能培训和体能训练,达健康之目的,求素质之提高。
其次,协会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校社联举办的校园达人秀活动中,经过我们的精心准备之后,再凭借我们协会不可忽视的实力,我协会拿了这次活动比赛的冠军。
再次,我协会再次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且系统的社规。这是我们的工作更具规范性和强制性,在社规的前提下,我们协会共设了,主席团,财务部,外联部,组织部,办公室,宣传部,策划部七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干事与工作。 最后,我协会为了丰富会员的生活和增强他们之间的团结,我们协会在日开展了一次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活动主要是以团队之间的竞争的形式进行开展,在中途时还有武术表演,这也就展示我协会的特色与实力,这也加强了新会员对武术的热爱与认可。这不仅增强了会员们的那一种拼劲,也巩固了我协会整体的团结。为我协会今后的更好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协会较之前来说有了一定的进步,主要是源于有新的会员的加入和努力,再加上以前的工作经验,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的是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说做的不好,一个协会,干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团体必定有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或者是一个领导群体。如果一个协会这个做不到,那
就没资格谈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协会做的也不是很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回去团结所有的干事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会一直的做下去,让我们协会越办越好,以致做到把武术发扬光大。
大事记:这学期中,一:我协会参与校社联举办的校园达人秀比赛且拿了冠军。 二:我协会还为本协会会员开展了一次户外拓展活动。三:在开学之初,因为新会员之间彼此不认识,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友谊,我协会还进行了一次协会外出游玩活动。
大学武术社团的总结报告篇二
《北京交通大学武术协会年度总结》
北京交通大学武术协会学期总结
本社团的宗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对武术社的认识2000字_百度知道
对武术社的认识2000字
对武术社的认识2000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获现三段位后的武术经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武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对于传统武术要有正确的认知,坚持练习,发扬光大!对于传统武术要有正确的认知,坚持练习,发扬光大!冬梅小居百家号一、敢于认清当前武林之乱现象,不为乱世所迷名利之下的论文。这一点针对学院派,也不怪各大学院的教授,中国学术界历来如此,为了评职称、评段位,或是抄袭或是生搬硬造也要发表论文,这是硬性要求。于是乎出现了大量的毫无价值且扯淡的研究方向,把群众带向一个个误区。笔者曾和几位老师一起喝茶,其中一位老师就提出了要发表论文的困惑,另一位老教授就指点迷津,说你不妨结合八卦掌和黄帝内经,说一说八卦和养生。瞎编乱造的套路。套路的存在,原本意义在于是一本记载功法和打法的教科书,不知何时被后人改动,或是为了便于推广,成为了强身健体的体操。这也无错,但一些无知之徒,根据些皮毛,自己瞎搞一套标新立异的东西出来博取眼球,就可称之为乱现象了。手上摆出一个OK的姿势打拳,就叫做三星太极拳,也不知从哪考证出的自称最原始的道家玄门太极拳等等。此等现象亦不胜枚举,不一一点名了。—没含金量的比赛。瞎编乱造套路之后,便可以去参加比赛。现在的武术比赛,除了国家级的竞技武术比赛外,大部分比赛(包括XX国际武术节等一些大型国际赛事)含金量之低,令人发指。几乎是参赛选手,都有奖牌。为何?性别一分组,年龄一分组,门派一分组,每组的参赛选手,其实屈指可数。可能就三个人比赛一个项目,大家都有名次。为何要创编套路?如果比赛24式简化太极拳,想拿名次,要几百人竞争。但如果比赛XX玄门太极拳、X式通臂八卦掌,是不是一下子就没人竞争了?稳拿名次!虽然水分足,但是,下文要说,这些名次,评段位是有用的!—水分充足的段位。武术段位应该是一个神圣而严肃的评判,但如今,低段位的评选靠关系,只要你老师在武协说得上话,基本四段之前的段位也就一句话的事。高段位的评选不科学,要看发表了什么论文,参加了什么比赛,有什么创新成果,培养了多少学生参加比赛等等,可是前文以述,科研和比赛都是水份满满的。于是,本应该是神圣的段位,变成了极不严肃的游戏。这个规则下,学院的老师,武协的负责人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民间一些正统传承者,没有段位,也不想去评段位。武术段位根本不能代表段位拥有者的实际水平。杂耍卖艺的表演。我一直在思考什么铁掌断砖、钢枪刺喉、汽车过头、胸口碎大石、身体柔术等等形式的东西,能不能列为武术。诚然这些技艺的训练也是需要花时间精力的,但是否属于武术的范围值得商榷。目前对武术的定义,还是存在一个较范的概念,个人觉得,缺少了手眼身步的组合,难以称之为武术。记得,有个和尚模样的人在网上发过一个视频,用电钻对着太阳穴,马达开到全速,硬是转不进去。可熟悉设备的人都清楚,电钻可以分为正转和反转两种模式,如果反转,就相当于把螺丝往外拧,自然无事。把这些东西列入武术,未免儿戏。四川有位道长,曾经挑战过泰森,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也名噪一时。—广场舞化的群体。此类人群多是退休的大妈大爷,在公园里搞搞锻炼,穿上一身武术长袍,或是太极操,或是舞剑,或是功夫扇、或是太极柔力球,兴致来了,在抖一抖空竹……当然我对这些健身运动是非常支持的,全民健身,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且这些运动对老年人非常有好处,和广场舞相比,还不存在扰民的问题,国家应该支持推广。只是不应该挂着武术之名,做着和武术其实没什么关系的事情,但别小瞧这些大妈大爷,相当一部分是在武协里担任了职务的,而且往往是举办武术比赛的重要参赛力量。随着这波群体的发展,现在什么八段锦、五禽戏之类的都纳入了武术比赛的项目。以上所述,与武术实质无关。下面,具体说一下如何正确认知传统武术的干货。首先大家要明白,为什么会有拳谱,目的是为了防止失传,让后人能后看得懂,做得到。既然如此,拳谱所记载的东西,就一定是正常人通过训练后能达到的东西,否则拳谱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但是由于年代不同,表达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所用的并非现代语言而已。以六合为例,所谓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盖合,肩与胯合,这些指的是最基本的运动要求,而绝非最高明的运动追求。非但传统武术如此,拳击,摔跤运动员的运动要求,都是如此。所谓内三合,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需要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才能理解,但所表达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文字,无非是要求反应到位,运动链协调到位,发力点到位。都不是玄幻的神话。内家拳常说“明劲,暗劲,化劲”,“易骨、易筋、洗髓”听上去好像无比的高大上。但所表达的意思,真的那么难理解吗?我们来看一看形意拳大师薛颠的原文。易骨者,明劲也。练时身体转动,必须顺遂,手足起发必须整齐,而不可散乱,为之筑基壮体。易筋者,暗劲也。练时神气圆满,舒展运用,活泼不滞。为之长筋腾膜,而生无穷之力。洗髓者,化劲也。练时周身转动,起落、进退、伸缩、开合,不可用力,将神意蛰藏与祖窍之内,身体圆活无滞,型如流水。可以看得出,首先,这是拳术练习时循序渐进的三种层次要求;其次,语言表达的相当准确,很接地气,每个层次,通过训练都是可以达到的。并非高不可攀。先师都说得很明白,是后来的一些人,带着某种目的故意要把水给搅浑而已。三、科学了解是规则决定技术,不要思维定式自习武以来,似乎大家对武术的印象,杨氏太极拳舒展大气,陈氏太极拳抖弹缠丝,八卦掌绕圈走转,形意拳直线进退……我想说,这些仅仅是作为感官层面的练习风格认识,实战起来,一定不是这个样子!从世界搏击角度来看,跆拳道腿法凌厉,泰拳刚膝铁肘,巴西柔术地面之王……这是流派的特征吗?非也,这是竞技规则使然。如果让一个泰拳手,按照跆拳道规则进行比赛,只有两个结果,第一,泰拳手失败;其二,泰拳手在赛场上也打出了跆拳道的风格。如果让一个空手道选手,按拳击规则进行比赛,那么起打出来的风格也与拳击无异。当前规则最为开放的竞技项目,就是站立式格斗的K1,综合格斗的MMA。在这两种风格之下,上场的选手,则很难再分别其所习练流派的特点。再看之前央视举办的“武林大会”,规则是头部不允许击打,身上穿着牛皮护甲,不管什么门派的选手上台,几乎都是以摔法为主。一句话,在规则的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规则来最大可能的获得胜利,导致了不同运动风格上的巨大差异。是规则决定了技术,而非流派决定了技术。在目前的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同等规则的前提下,只会出现战术风格的不同,而不会出现技术风格的太大差异。而传统武术,各门派技术上的巨大差异,无非是闭门造车多了,真实搏击少了。而一些所谓的技术展示,都是在实力悬殊巨大,或是一方不动,不还手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的各种精彩。如果找两个实力相当的选手,一个练八卦掌,一个练形意拳,两人往死里干一架。要不就是相互的风格都看不见,要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打无效动作。在网上能找到当年香港吴氏太极拳和白鹤拳的世纪之战,技法水平可见一斑。明白了这个,就不要去认死理。如果我练太极,就一定要太极的练习特点打,练八卦,就一定要按八卦的练习特点打。那在实战中,一定被打!太极拳说: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动急急应,动缓缓随形意拳说: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意是真意意拳(大成拳)说:不求形骸似,但求形意真自然门说: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詠春拳说:势以不变应万变,形则以变应变。螳螂拳说:不丁不马,就地发来就地打。皆是在实战中受过洗礼的先辈们对搏击的经典描述,其表达不一,而理为一贯。从以上描述来看,练就上乘境界,又何来门派之别?而后世传习者,如果过于纠结门派之别,不是团结共进,而是相互诋毁;不是务实奋进,而是图慕虚名。实是可悲!四、正确看待搏击的基础训练,不建空中楼阁在搏击中,一定无法回避的最基本要素,力量、速度、抗击打、体能。千万别说传统武术不搞这些训练,只是现在人懒了,不想去受这个累而已,巴不得所学的东西能不做训练,一讲就会,便捷速成。曾有不少人问过我,老师,能不能教我一些不用花时间练基本功,又能实用的东西。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力量、速度、抗击打、体能的训练,是建立在解剖学、运动学、营养学的科学训练之上的,绝非是通过站桩、打套路、呼吸引导这套东西能够实现的。每一项训练,应该清楚的知道,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做到位的薄弱环节在哪里,怎样针对性的提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论何种拳术,如果以实战为出发点,从基础技术上,就离不开速度、力量、抗击打、体能这些要素,如果没有针对性的突破训练,是不可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对于速度,如假太极拳说慢练快用,慢能生快,一柔到底,这就是典型的谬论,其原因很简单。肌肉对力量和速度爆发有着记忆,现代运动学讲究动姿定型、动力定型、动势定型。慢练是不可能达到快的效果的!对于力量,多数传统武术大师的描写要不就是“天生神力”,要不就是绵绵若存,借力打力,也缺少科学系统的力量训练记载。而抗击打和体能,更是当前传统武术训练者的短板。至于距离感、节奏感、搏击心态,很多业余练习者练武一辈子没实战过一次,这些就更是无从谈起。只有在有着优秀的搏击基础之上,才有资格去谈什么技法、战术、风格等等。而上述内容,传统武术的训练功法里有吗?有,只是现在社会里,愿意花功夫去练的人凤毛麟角。特别是绝大多数传统武术练习者,都是业余训练,难以达到专业选手的训练强度。但是,学武者应该对此有正确的认知,并努力强化,而不是一味的回避!五、客观认识传统武术的存在优势,不要妄自菲薄当前存在的有一种官方的声音就是,传统武术就是不能打的,应该回归到锻炼身体,实战搏击是散打等现代竞技的事情。对此,我是坚决不认同的。这种一刀切的模式,并不符合传统武术的客观。传统武术,既不是天下无敌,也不是说应该放弃实战价值。抛开技术不谈,我前文已经说过,技术是由规则决定的,不同的流派,只是训练方法不同而已。那么,至少以下两点,传统武术不可能被替代。功夫上,传统武术一生玩味。功夫者,时间也。当代社会,传统武术的习练者,绝大多是业余选手,包括我们祖师前辈,也都有自己的本职行业,并非如专业搏击手全天候职业练拳,也恰恰是因为非职业选手,所以才能当成是一辈子的爱好和追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生浸染其中,必能成就。而培养一个冠军的搏击运动员,四五年时间足以,但是这样培养出的职业选手的成长环境,教练员要的是成绩,运动员是超负荷高强度的训练,这是毫无兴趣可言的。而一旦运动员离开拳台,要不是因伤退役不能碰拳,要不是彻底乏味不再碰拳,要不就是业余时间耍耍也沦为业余选手,或者转行成为教练指导别人训练。现代搏击的职业选手,能够快速的训练出成绩,但是缺乏长久的武术生命周期。两者相比较,一个是成绩的高度,一个是生命的长度。各有优劣吧。文化上,传统武术承载厚重。传统武术的生命力,源自其厚重文化的滋养。我反对说武术是强身健体的,所有的运动,只要适量,都是强身健体的,并不能突出武术的特点。实战性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的特点,而文化性是中国传统武术区别于现代搏击运动的特点。武学千年,胜负不过是过眼云烟,流传下来的精神、历史、文化、哲学更是现代搏击运动所不能替代的瑰宝。武文化——李远航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冬梅小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有丰富的综合领域写作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认识武术本质,让武术走出误区 - 粉丝网星闻
认识武术本质,让武术走出误区
一说到武术,人们常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形容, 这确实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目前,中华武术有继承,有发展,但也面临着危机。为了便于称呼,我把中华武术分为两部分:一是官方武术,泛指国家武术机构、正规院校规定推广的内容;二是民间武术,指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拳种。官方武术是主流,主导着武术的发展方向。经过不断努力,武术已经得到推广并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但国家整理的拳种有限,又规定得过死,制约了武术的全面发展。民间武术采用师徒相授、父子相传的传统方法继承传统武术,但传播范围有限,使有些拳种濒临灭亡,不要说发展,就是继承也成了问题。作为武术爱好者,我们多么希望武术走出误区,真发扬光大。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不简单。不要说现在许多人被武侠片、动作片误导,给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就是研究武史的人也不一定能说清楚武术到底是什么。武侠片中的“武术”不能叫武术,有人称武侠片为成人童话,那么其中的“武术”就应该称为“神术”了;动作片中的“武术”虽然有的比较真实,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艺术处理,客观上把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也引进了误区。当年的功夫片和主演的《少林寺》确实推动了武术的传播,但是要想让更多的人真正认识武术,仅依靠影视作品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武术的定义有很多种,我援引一二,以便阐述我个人的观点:
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
武术是一种以踢、打、摔、拿、绊、跌等技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郑勤、田云清《神奇的武术》)
1988年12月,国家体委武术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把武术定义为“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通过这些定义不难发现,武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于技击格斗,功法、套路、技击三位一体。民间武术还保持着这种传统特性,而官方武术则由于比赛的需要,三种形式被分开了,致使有人练套路没有攻防意识,不懂应用;有人练散打不练套路,认为套路不实用;更多的人练武不练功。这里的“功”不仅指基本功,最重要的是内外兼修的功力。另外一点就是武术文化,武术与军事、医学、宗教、哲学、力学等众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但是有些人重武轻文,这都不利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
套路的动作越来越漂亮不是错,因为武术本来就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漂亮不是它的本质,武术的本质在于它具有攻防意义,如果失去了攻防价值,那就成了体操、舞蹈。大部分传统套路保持了武术原有的特色,而现在创编的套路就各取所需了。以表演、比赛为目的的套路增加了高难度的动作,以健身为目的的套路为了便于推广就进行了简化,甚至有人为了“独树一帜”而东拼西凑,有一部分内容已经脱离了武术的范畴。就拿太极拳来说,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很多,大部分人只知道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而刘‘太极拳的技击价值知之甚少,就连一些太极拳冠军也不知道太极拳中所讲的劲意。当然健身没有错误,但武术的精髓不能丢。无论是为了比赛,还是为了健身,都不要忽视武术套路的本质。
再有,在很多人眼里,武术套路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有人练了几十年的套路,却不敌街头地痞流氓。其实套路能不能用,不在于套路本身,而在于学和用的方法上。一般来讲,套路中的动作都具有攻防意义,所以学时要明确攻防意义,练时要一招一式反复练习攻防变化,用的时候既不能按套路一招接一招的打,也不能按要求刻意追求动作的规范、标准,要灵活变化。也就是说套路与技击本身就是一体的,不应该分割开,练套路就要活学活用。
近几年,散打与各种国外的武技进行交流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于是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散打能不能代表中华武术的最高技击水平。我想是不能的。散打只能说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是技击术的一种。
首先,散打比赛是有规则的,这些规则限制了许多武术技巧。出于对运动员的保护,散打比赛要带护具,而中华武术的手法是非常丰富的,散打带有拳套,就使手上的动作少了很多;散打中禁止使用反关节技术,踢、打、摔、拿中的“拿”就被排斥掉了;散打规定倒地后就要结束攻击,武术中有很多倒地的攻击技法就无法应用……总体来讲,大部分散打运动员的技法都比较贫乏。
其次,散打的训练方法较多地引进了西方技击术的训练法,而放弃了传统武术的练功法。也许这是比赛的需要,因为传统武术的练功方法用时长、见效慢。但是传统武术的练功法能考虑到养与练的结合,功力更扎实。散打运动员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技击水平也跟着下降,而传统练功者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功力日渐深厚。
再者,散打中的劲力不能体现中华武术的劲意。真正的中华武术是很讲究发力的,不是拙力,也不仅是巧力,它的每一个力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内外结合的整劲。
在影视片中,我们看到学会轻功就可以漫天飞舞,内功深厚就能开山劈地,有人在生活中也会看到些气功表演,让人不可思议。那么这些是真是假,到底有没有轻功、内功呢?可以肯定地说,轻功、内功、硬气功还是有的,只不过是为影视片艺术处理了而已。
轻功是指锻炼纵跳、攀爬、奔跑能力的功法,通过一些特殊训练,借助一些技巧,充其量可以蹿房越脊、飞檐走壁,但绝不可能一跃数丈、踏水无痕。内功是通过意念、气息培养劲力,提高功力,可以增强击打力和抗击打能力。内家拳高手可以将人放出数米远,但不可能隔空放人,必须有接触,找到力点才能发力将人放出去。硬气功通过练气和抗击打训练,可以使身体的许多部位具有很强的击打力和抗击打力,断物碎物并不难。但是不能否认有一些硬气功是假的,有的利用一般人不了解的化学、物理等利,学知识,有的依靠道具和他人的配合,给人造成假象,这些只能称为魔术,应与武术区分开。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许多拳种得到了挖掘整理,使一些濒临失传的拳种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但是中华武术门派林立,拳种众多,仪靠国家武术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要靠所有武术爱好者的努力。
传统武术门派观念、保守思想严重,许多拳种一线单传,一些人授徒还要留一手,所以已经造成部分拳术失传。另外,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法律的健全,武术的技击价值已经严重削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那些需要长时间、艰苦训练才能掌握的功法已经不适合现代习武者的要求,这些功法如果没有人去继承,慢慢也会失传。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很多外国人也来挖掘这块宝藏,而我们自己若不保护它,不走出现在的误区,其损失是不言而喻的。或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到外国去探寻中华武术的真席了。
(来源:《精武》 文/朱保荣)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政法大学武术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