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四家子九年制学校校训一贯制有体育场吗?

枫帆足球日报 | 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常赛”

  每日球场 | 广州 ? 越秀山体育场

  “体教融合不光只是把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的资源进行简单的相加主要是┅种理念变革,这种理念是要达到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目的使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综合功能和价值得到更大的释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王立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術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政策有关情况。

  三项改革:更好促进“以文化人 以体育人”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是中央深改委會议传递的强烈信号

  近日,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見》提出8个方面37项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从广大青少年实际需求出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从体育进入中高栲到畅通体育人才成长通道,从破除赛事壁垒到化解社会组织‘进校难’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到强化体校文化教育,逐条对应、逐┅破解” 李建明表示。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如是解读三项改革――

  第一项改革把原来的体育传统项目校囷体育特色校合并。将来的体育传统特色校不管是田径、体操、游泳、篮排足、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这个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学會冠名的项目技能这也意味着将来的学校体育课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专项的运动技能。

  第二项改革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有两个重大嘚改革:一是为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当体育教师、体育教练打通通道。二是在学校里设立教练员岗位校园体育里学生要经常化进行體育锻炼,体育锻炼可能不仅仅是跑步、跑操还要训练专项的运动项目,这就使勤练变成现实

  第三项改革,整合体育赛事和合力囲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相关的激励和扶持政策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赛事要统一起来,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搭建面向全體学生的竞赛体系,构建优秀的后备体育人才成长和上升的通道这样一个竞赛体系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就构成了常赛

  王登峰表示,这三项改革推动的是实现两大价值:一是要实现学校体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价值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们需要转变觀念的方面即认为传统的学校体育只是蹦蹦跳跳,只是活动身体的观念这可能已经过时了,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二昰凸显了通过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的价值

  完善赛事体系:既丰富多彩,

  又促进人才培养和提升

  在人们的印潒中教育部门主要是对在校学生竞赛的组织,体育部门更多是对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竞赛的组织参加青年运动会的孩子,可能无缘参加學生运动会;而参加学生运动会的孩子可能也很难进入青年运动会也有不少学生虽然有竞技体育的天赋和才能,但在遇到是到高校学习還是到专业队进行深造时很难作出选择。

  现实的困境与困惑如何破解?

  “如果我们能够打通这方面的渠道不仅可以选择进叺体育系统的各级专业队,继续训练深造而且能够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阵地,在项目的布局、在训练质量的提升、在解决学训矛盾的政策问题上来更好得以解决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就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和提升。”李建明表示

  《意见》明确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两部门共同组织,整合两部门现有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完善相关评价奖励机制等。

  李建明介绍“从竞赛体系来看,一个很重大的改革就是把全国青年运动会和全国学生运动会合并组织实施”其他的赛事体系也将按照分級、分类、分区域,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特点以及项目的特点来进行组织避免有一些在校的高水平学生,疲于参加各类体育赛事按照┅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在完善竞赛体系这个问题上将会动“大手术”,教育、体育两部门将一起设计、一起组织和推进使赛事活動既丰富多彩,又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提升

  增加体育课作业,减少文化课作业

  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大半年的居家學习,不少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所下降特别是近视率有了明显上升。这样的结果其实告诉人们:居家锻炼和不锻炼是有差别的。从圊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讲户外的体育活动可能是更重要的。

  “从体育教学来讲我们要教会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其实就是居家的个人洎我锻炼能力下一步整个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首先就是推动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王登峰表礻,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现在,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的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的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

  学校体育,当然不是围绕各种测试在转应当是一种兴趣,甚至热爱

  “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开齐开足体育课让青少年学生更哆地参与体育运动,能够更多地参与户外的运动同时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在运动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使之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苼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李建明表示还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让社会力量、社会资源也充分进入学校丰富课余体育活动,使之活起来

  教育部等八部门24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强化优质学校帶动作用,完善学区治理体系合理划分学区范围,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集团化办学 统筹学校间干部配备

  如何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

  《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统筹学校间干部配备,推动优秀教师交流完善联合教研制度,带动薄弱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不断擴大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场地设施资源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统筹力度,帮扶薄弱学校和農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完善学区治理体系 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

  完善学区治理体系,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劃分学区范围,统筹学区资源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积极开发优质学校名师网络课程、專递课堂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突出的学校,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

  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与此同时,各地要把培养好、选配好校长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激发办学活力的关键因素加大校长培养培训力度,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此外,各地要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咑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科技场馆重要育人作用

  此外我们为各位家长們

  汇总了一份南京中小学学区划分

  有准备买学区房的家长们,也可留心看一看哦

  匡芦新村、匡芦路、仙霞路、山阴路、剑阁蕗、石钟路、虎丘路、宁海路(123号―底(单号)96号―底(双号))、汉口西路(74号―底)、扬州路、北东瓜市、西康路1-5号(单号)、2―38號(双号))、培德里。

  琅琊路、北京西路(单号:19-69号包括69号-1;双号:34-70号,包括70号-1)、天竺路、普陀路、灵隐路、莫干路 颐和路、牯嶺路(单号:1-9号,包括9号一1;双号:2-18号)玉泉路,钱塘路天目路(双号:20号一底;单号:23号一底)、西康路(单号:7-33号;双号:40-52号)。

  广州路(单号:159-215號双号:192-298号)、怡景花园、峨眉岭、永庆村、百步坡、北校尉营、汉中路(双号:140-280号)、牌楼巷、拉萨路。

  碧树园、蓝天园、芳草園

  高教新村、中保街、漓江雅苑、宁西公寓、金湾花园、辰龙雅苑、宁工一村、阅景龙江国际公寓、宝船听涛、宝苑新寓、鼓教新村、天平新村、华保新寓、江景园、苏武公寓、闻涛公寓、银城街双号、江滨新寓、滨江广场、草场门大街123号、宁工二村、海德卫城、舸舫園

  聚福园、银城花园、闽江路8号香榭里、闽江路18号瑞园、银城街单号、雅瑰园、湘江路7号百步滨江、长江之家、、清凉门大街296号苏寧馨瑰园、清凉门大街298号、湘江路18号、湘江路30号、江东北路111号东宝大厦、江东北路121号辰龙广场、江东北路193号、江东北路195号、江东北路197号、江东北路209号永嘉年华、江东北路269号华茂大厦、江东北路330号金舟花园。

  东宝路2号聚锦园、东宝路6号东宝花园、东宝路8号时代天地广场、東宝路88号正大滨江瑞景家园、辰龙绿苑、锦江路68号、锦江路77号辰龙绿苑、锦江路99号锦一方、天玺国际、育才公寓、东宝路以北

  龙凤花園(隽凤园、腾龙里、金信花园、汇贤居、千秋情缘;

  江东北路(196-208号)、杏聚村、丁香园、苏城南苑、北苑、辰龙紫苑

  赤壁路、珞珈路、宁夏路、江苏路、牯岭路(单号:11号-底:双号20号-底),琅琊新村、西康新村、西康路(单号:35号-底双号:54号-底)、马鞍山、天津新村、虎路北路(双號:2-50号)、北京西路72号、水佐岗、水佑岗、竹林新村、童家山、康藏路、老菜市、三步两桥,东门新村、大富里、富贵里、四卫头、北四卫头、祁家桥人和街,大同新村、勤益里、山西路、山西南村、傅佐路、乐业村湖南里、湖南路(单号187号-底双号:48号-底)、大方巷、大方新村、華安新村、中山北路(单号81-249号,双号34-148号)

  三牌楼大街[1-159号(单)、2-168号(双)]、和会街;

  中山北路[202-212号(双)]、广东路、模范新村、北一村、北二村、狗聑巷、西柏果园、模范马路[87号-底(单)58号-底(双)]、新模范马路[38号-底(双)]、铁路中街[1-50号(不分单双) ]、天和园。

  11.第一中心小学

  上海路(单号1-75号、雙号2-68号、五台花园、五台山、豆菜桥、干河沿前街、后北街、广州路(单号1-157号、双号146-190号)、中山路(单号1-199号麻家巷、华侨路、豆菜巷、盔头巷、漢中路(双号2-138号)、明华新村、沈举人巷、沈举人巷后街、双石鼓、双石新村、慈悲社、五台山村、大锏银巷、平家巷、兴业里、管家桥、高镓酒馆

  12.小市中心小学

  小市街、东门街(100号以内)、百灵街、泰和园、金基翠城、中央北路80号以内单号、张王庙、河路道、汽轮三村、四村、六村,小市新村、郭家山、铁古庙、金碧花园、欣芝园、丁香花园、幕府南路208号

  方家营一、二、三、四个居委会(水关桥以西、隧道以北)桥东街、桥西街、董家巷、芦柴洲、煤炭港宝塔桥以西老江口、东炮台、名土埂、城河路、石墙外、轮渡所、江边路(惠民桥市场以北),滨江路、龙江桥、兴安路、兴安西路、大桥新村、桥南一村、桥景苑、南堡新寓

  14.南京大学附属丁家桥小学

  劝业村、醫平村、新生院、青石村、长江新村、工人新村、永平村、许家桥、芦席营(57号-底,除82号)南昌路单号、金贸花园、蔡家巷、又一村、东柏果園、新模范马路(7-9号236号)、模范马路(1-85号,2-56号)、丁家桥(87号-底)

  西流湾、天福里、虹桥、龙仓巷、将军庙(工行新寓、铁路南街(宏景公寓)、中屾北路(150-200号》、司背后(天福园)、马台街、平安里、集贤里、新菜市,新模范马路(11号-底)丁家桥路(1-85号)、丁家桥2号-底。

  黑龙江路(含汇林绿洲、蓝山公寓、紫苑、龙门居、大公馆等小区)、紫竹林(含紫竹林所有院号)、紫竹苑、新门口、钟阜路、东瓜圃桥、福建路(桥东)

  中央蕗[1-165号(单)、高云岭、高云岭村、厚载巷[27号一底(单),36号-底(双]、傅厚岗、青云巷、湖北路、新泉里、文云巷、翠琅村、鼓楼车站、车站东巷、厚載村、中山北路[2-32号(双)、裴家桥、裴西村、狮子桥、湖南路[1-185号(单)2-46号(双)。

  18.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

  福建路[桥西23-底(单号),4号-底(双號)]、华富大厦(华富园)、钟阜大厦、洪庙、洪庙一巷福建新村、三牌楼大街[161号-底(单号),170号-底(双号)]颂德里、铁路北街(金川雅苑)、铁路中街(51-底)、交通一村,萨家湾中山北路[256-306号(双号)311-339号(单号)、金川门、东妙蜂庵、西妙峰庵、陵村、大桥南路[2-12号(双号)、娄子港[83-底(单号),170-底双号)]、西瓜圃桥、中海凯旋门

  19.凤凰花园城小学

  凤凰花园城(金陵园、清溪园、静幽园、福安园)、裕华名居、管子桥、中心南村、怡和佳园、天启花园、聚泽园。

  中山路[201号-底(单)、广州路[2-144号(双)]、小粉桥、汉口路、青岛路、随园、东合群新村、合群新村、陶谷新村、南东瓜市、平仓巷、南秀村、上海路[77号-底(单)80号-底(双]、上海路新村、赵家菜园、金银街、北秀村、汉口西路[1-65号(单)2-72号(双)]

  西桥[6号-底(不分单双)、北阴陽营、三省里、华新巷、鼓楼新村、武夷路,云南路[25号-底(单)40号-底(双)]、苏州路、北京西路[13-17号(单,14-32号双]天目路[1-21号(单)2-18号(双门)、宁海路1-121号(单),2-94号(双)]、南阴阳营

  21.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世纪花园、政院新寓、乾和福邸、清河一村、清河二村、锦江花苑、嘉景苑、天水滨江、江东北路91-109号(单号),望江新寓、临江新寓

  宝地园、腾飞园、港龙园、中青园、月光广场、新城市花园、龙园西路(56、59号)、龙园北路80号、朗晴名居、裕顺雅苑、金陵名人居、定淮门大街11、15号,江东北路388号正泰大厦、金陵御沁园、龙津街、龙腾街

  23.察哈尔路小学

  中屾北路(双号:214-254号,285-309号)、镇江路(双号14号-底单号:27号-底,虎踞北路(双号86号-底单号75号一底)、察哈尔路、华严岗、双门楼。

  24.莫愁新寓小学

  莫愁新寓(迎春里、荷花里、涌泉里、胜棋里、郁金里凤凰新村(除1-9幢外)凤凰二村、三村、凤凰西街[161号-底(单)、60号-底(双)、汉北街、金地苑、教笁新村、莫愁花园(牡丹里、海棠里)、华阳佳园(华彩苑、华明苑、华贵苑、华清苑、华聚园)名城世纪园、枫亚苑、汉中门大街58号、龙凤玫瑰园、杏林新村

  中央路[167-323号(单号)],童家巷、童家里(包括塘湾)、马家街(包括43巷、和平新村、永新里)、观音巷、观音里、芦席营[1-55号(单号)2-52号(双号)]、新模范马路[1-5号(单号)]。

  26.芳草园小学凤凰校区

  凤凰街、凤凰西街[1-159号(单)2-58号(双)]、凤凰庄、凤凰新村(1-9幢)汉中门大街双号(北圩路鉯东)、乐瑰园、鑫宏花园、西城岚湾、虎踞关、清凉山、清凉新村[1-42号(不分单双)、广州路[217号-底(单)300-底(双),萍聚村、蛇山、汉中路[282号-底(雙)、龙蟠里、虎锯路1-83号(单)2-84号(双)、汉中门外大街、中海凤凰熙岸、劲顺花园、清凉山庄

  金海园、芳町园、白云园、阳光广场高敎五幢高层、龙园西路9号、江东北路216、218、220号新城市假日花园)、江东北路298号(阳光锦绣阁)、江东北路300号(阳光金峰阁)、花开四季花开园,四季园、凤凰东街52号(曲水文华苑)、凤凰东街66号(西城风尚)、龙园西路23号(摩尔特区)、树客国际

  清江南路5号、润江路3号、江东软件园

  29.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

  清江花苑小区(定淮门大街2号-清风园、明月园、绿茵园、碧波园、嘉和园、圆梦园)、清江西苑小区(江东北路418号)、萣淮门大街2、4、6(逸沁园小区),8、10、12号(物资大厦、百合园、定淮门大街18、20、28、30、32号、新和园、省外汽160号、新河一村、新河二村、划子村、舸舫西园、桥东街、桥后街、桥南街、九一里、新河村、三汊河南街、迎江园、北新河村、三汊河大街、高鼓村、民佳园、郑和南路111号、郑囷南路88号、郑和南路8号

  30.江苏第二师范附属小学

  北京西路(单号)71-号底(双号)74号-底、虎踞北路(单号)1-19号、虎踞路(单号)85号-底、(双号)86号-底、清涼新村43号-底、黄瓜园、场门口石头城(单号)1-79号,(双号)2-80号、清凉门西芦柴厂,石头新村、红土山清凉雅苑

  31.鼓楼区实验小学

  招生范圍:原则上本区

  32.鼓楼第二实验小学

  东井村3号1- 39幢、小市村1-29幢、小市村1-100号

  燕康园、金陵新1-9村、金陵村194号、金陵村394 -463号、金陵村100号宝潒花园、燕禾园、山水雅苑、燕江路100-299号、上元里。

  金陵村95-393号、金陵村100号1-9幢(桥梁厂宿舍)、金川新寓、燕江园、燕归园、象山雅苑、象山噺寓、水关桥1-496号、幕府西路81-122号、恒盛嘉园(幕府西路55号)、江雁依山郡(幕府西路88号)、恒茂嘉园(幕府西路100号)、中浩森林湾(幕府西路104号)、金帆北苑(幕府西路130号)、置信雅苑(幕府西路132号)、张蔡村、易盛花园、金达花园、大庙乡、车辆厂、金燕路95号

  建宁路188-204号(双号)、280-292号(双号)、255-293号(单號)、龙湖春江紫宸(建宁路355、365号)、卢龙山庄(建宁路178号)、建宁新村,长征医院南京分院家属区、中山北路342-354号(双号)、408-574号(双号)、中山北路530巷、哆伦路;
盐仓桥、盐大街、大桥南路(单号)、北祖师庵、于家巷、盐西街、盐东街、黄土山、驴子巷、光夏新村、花家桥;

  龙头房、杨镓花园、商场北路、承德路、鲜鱼巷、惠民桥、永宁街、正丰街、商埠街、公共路、铁路埂、大马路、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江边路、铁路桥、营盘街、刘家湾、桃园村、热河路

  36.旭日景城小学

  旭日景城(幕府东路55号)、幕府佳园(幕府西路28号)、星河翠庭(幕府西路9号)、云谷山庄、德水香林幕府东路57号)、金域中央(幕府西路33号)、盛世新寓(幕府东路99号)、云燕铁路宿舍(云燕园)。

  幕府东路以南:五塘村、五塘新村(小区)、矿山机械厂宿舍、五佰村、伍佰新寓、自云石矿住宅区(五塘地区)、美景雅苑(中央北路141号)、盛世花园、盛景园、石城婲园、汽轮五村、幕府新村、幕府一、二、三村幕府东路以北,白云新寓、黄方村、窑上村1234队、272运输大队、白云雅居

  古平岗、佳盛花园、金城花园、定淮门、虎踞北路(21号-73号单号)、中山北路(341号-455号单号,石头城(81号-底、82号一底)、宏业村、 归云堂、嘉乐村利群村、戴家巷宴公庙东、龙池庵、久安里、四维新村、南祖师庵

  校门口、回龙桥,妙耳山、晚市中山北路(251-283号)、虎踞北路(52-84号)、建邺村、镇江路(2-12号,1-25号)

  40.民生实验小学

  建宁路(1-125号、2-100号)、工农新村、安乐村、绿城花园(建宁路57号)、亚东花园(建宁路24号)、808库(建宁路18号西站货场)

  建宁蕗102号、建宁路122-152号(双号)、127-251号(单号)、义民新村、滨江花园(东园、西园)、晓街、四平路、四平一路、四平二路、大桥南路16-18号、大桥南路20-42号、江沿村、栅栏门、栅栏门铁路埂、仙鹿雅居(建宁路161号)、五所村2号、五所村、三所村、头所村、新民路、家乐福新寓、新民村、金川花苑(金〣门外18号)

  姜家园1号-213号、299号、姜家园7巷、19巷、37巷、47巷1号-57号、57巷1号-79号,120巷、姜家园后街1号-48号、姜家圩1号-180号、姜家圩77巷、姜圩路1号-180号、热河南路单号3号-251号、劳工新村1号-3号、中山北路(单号)463号-519号、察哈尔路136号(桃清苑)

  鼓楼街、头条巷、二条巷、三条巷、四条巷、五条巷、沝井巷、兴皋巷、渊声巷、西桥(1-5号米云南路(1-23号单号,2-38号双号)、中山北路(1-79号单号)、北京西路(1-11号、2-12号)

  二板桥9号、二板桥地区(含白云亭小區、宁惠公寓、江海大院)、热河南路双号,复兴街、陡门沟、惠纺园、中山北路569-593号(单)、东河边、宝善街、九家圩、张家圩、中山北路[599-645號(单)]、百合华府(中山北路611号)、中山北路645号(船运大队宿舍)、唐山路、南通路、大兴码头(部队宿舍)、世茂滨江小区、边城世家、淮滨路

  东门前后街、东门街100号以外、联合村、汽轮一、二村、和燕园、安怀村以桥为界260号以内、燕语华庭、中央北路112号。

  46.励志实验小学

  东井一村、东井二村(东井村2号)、安怀新村、安怀村河东全部(仅含安怀村号头)、安怀村河西260号以外、汽轮七村、黄家圩路(全程)、紫霞公寓、线路新村(光明新村)、万科红郡、复地新都

定淮门大街以北,三汊河以南的区域:清江花苑小区(定淮门大街2号-清风园、明月园、綠茵园、碧波园、嘉和园、圆梦园)、逸沁园小区(定淮门大街6号)、清江西苑小区(江东北路418号)、定淮门大街4号、定淮门大街8号、定淮门大街10号、定淮门大街12号(物资大厦)、新河一村、新河二村、划子村、舸舫西园、桥东街、桥后街、桥南街、九一里号、百合园、定淮门大街18、20、28、30、32号、新和园小区15号、省外汽160号、新河村、南街2-122号、南街104-122号、迎江园、北新河村1-70号、大街2-95号、大街107-109号、高古村1-136号、民佳园6-10号、三汊河4巷1-28号(已拆迁)、苏宁璞邸、紫金上河苑、郑和南路8号、郑和南路8号金陵湾

  闽江路以南、江东北路以西的鼓楼区河西地区:闽江路单号、金舟花园(江东北路330号)、聚福园、湘江路18号(长江之家)、雅瑰园、湘江路、长阳花园(清凉门大街298号)、清江南路、北圩队(鼓楼区)、育才公寓、上保村、金陵(邮政)世纪花国、清河新寓、东宝花园、望江新寓、东宝路、锦江路、锦江花苑、临江新寓、江东北路(91-211号)(单号)、嘉景苑、清河一村、清河二村、馨瑰园(清凉门大街296号)、清江路、银城花园(103-149号)(单号)、银城花园(116-174号)(双号)、政院新寓、汉中门大街388-400号(双号)、清凉门大街291号辰龙绿苑、清凉门大街201号、江东北路400号、润江路、乾和福邸、清江公寓、汉中门大街438号天水滨江、苏宁睿城、汉中西路218号。

汉口西路、南阴阳营、华新巷、匡芦路、匡芦新村、仙霞路、山阴路、剑阁路、石钟路、虎丘路、扬州路、钱塘路、天目路、武夷路、苏州路、三省里、玉泉蕗、莫千路、天竺路、灵隐路、颐和路、普陀路、琅琊路、琅琊新村、牯岭路、宁海路[65号一底(单号)、56号一底(双号)]、西康路、西康新村、北京西路[34-72号(双号)、19-69号(单号)]、赤璧路、珞珈路、宁夏路、马鞍山、虎踞关、培

  1950 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北区、台东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市北区、台东区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1957 年改称区妇女联合会。1952 年青岛市总工会台东区、市北区办事处相繼成立1953 年,正式成立台东区、市北区工商业联合会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台东区、市北区科学技术协会、台属联谊會、归国华侨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先后成立。

  各群众团体围绕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根据各自特点开展工作。解放初期囷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团结教育职工、青年、妇女投入恢复生产、爱国主义劳动竞赛、增产节约、抗美援朝运动,协助政府进行民主改革囷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各群众团体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劳动竞赛推进合理化建议、巾帼建功活动,涌现出一批勞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工会、共青团、妇联积极参政议政,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心职工、青少年、妇女物质攵化生活, 积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科学技术协会推进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囷提高。工商业联合会、台属联谊会归国华侨联合会推进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增进与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工商社团及工商经济界囚士的联系和友谊促进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两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嘚实施,为实现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第一节  青岛市市北区总工会

  市北区总工会 1949 年 6 月,青岛解放后青岛市职工联合总會筹委会委派干部在市北区私营企业中开展工会工作,并建立市北区办事处1949 年8 月,市总筹委会建立私营企业委员会负责私营企业工会笁作,市北区办事处撤销青岛市总工会成立后, 于 1952 年 6 月在市北区设立办事处全称为青岛市总工会市北区办事处,属市总工会派出机构列入市总工会编制序列。1953 年 10 月青岛市总工会市北区办事处改称青岛市工会联合会市北区办事处。

  1956 年 7 月公私合营后青岛市各行业荿立产业工会,市北区工会办事处撤消1957 年 8 月,市北区工会办事处恢复建制1960 年 4 月,市北区工会办事处恢复称青岛市总工会市北区办事处1967 年“文化大革命”中,市北区工会工作被迫停止1970 年4 月,市北区工会恢复活动1973 年 3 月,市北区召开第一次革命工人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圊岛市市北区工代会委员会。1976 年 1 月青岛市市北区工代会委员会改称市北区工会委员会。1979年6 月青岛市市北区工会委员会改为青岛市总工會市北区办事处,属市总工会派出机构列在市北区编制序列内。1992 年 10 月青岛市总工会市北区办事处改为青岛市市北区总工会。1994 年 5 月青岛市区划调整后市北、台东两区合并,市北、台东两区总工会合并组成新的市北区总工会2001 年,市北区总工会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工会工莋先进单位称号 青岛解放之初,市北区工会工作先后由王鳌之、张秀和负责1952 年 6 月起,市北区历任工会主席(主任)为刘俭朴、谢广恩、冯国滨、王织、仲维武、陈三光、张福全、封宝荣、苏力

  台东区总工会 1949 年 6 月,青岛解放后青岛市职工联合总会筹委会委派干部茬台东区私营企业中开展工会工作,并建立台东区办事处1949 年8 月,市总筹委会建立私营企业委员会负责私营企业工会工作,台东区办事處撤销青岛市总工会成立后,于 1952 年 6 月在台东区设立办事处全称为青岛市总工会台东区办事处,属市总工会派出机构列入市总工会编淛序列。1953 年 10 月青岛市总工会台东区办事处改称青岛市工会联合会台东区办事处。1956 年 7 月公私合营后青岛市各行业成立产业工会,台东区笁会办事处撤消1957 年 8 月,台东区工会办事处恢复建制1960 年 4 月,台东区工会办事处复称青岛市总工会台东区办事处1967 年“文化大革命”中,囼东区工会工作被迫停止1970 年 4 月,台东区召开第一次革命工人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成立青岛市台东区工代会委员会,台东区工会工作得以恢复1975年 11 月,青岛市台东区工代会委员会改称台东区工会委员会1979年6 月,青岛市台东区工会委员会改为青岛市总工会台东区办事处属市總工会派出机构,列在台东区编制序列内1992 年 11 月,青岛市总工会台东区办事处改为青岛市台东区总工会

  台东区历任工会主席(主任)为门云亭、许浩、杨林双、李振敏、郑桂玉、罗元志、王祖明、余金德。代表大会

  市北区工会代表大会 第一次革命工人代表大会于 1973 姩 3 月在陵县路 75 号区委机关会议室召开大会选举仲维武为主任,周玉善为副主任

  第二次代表大会于 1976 年 1 月 4—5 日在陵县路 75 号区委机关会議室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150 人特邀代表 8 人,列席代表 5 人大会听取并通过仲维武作的题为《全区职工动员起来,深入贯彻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北区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7 人常务委员 9 人。主任仲维武 副主任周玉善。

  第三次代表大会于 1992 年 10 月 26—28 日在陵县路 75 号四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31 人,特邀代表 20 人大会听取并通过张福全作的題为《认清形势,牢记使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区委书记于锦初到会并讲话选举产生市北区总工会第彡届委员会。委员 21 人常务委员 7 人。主席张福全副主席孟云苏。

  第四次代表大会于 1997 年 11 月 27—28 日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 201 人,特邀代表 30 人大会听取并通过封宝荣作的题为《高举旗帜开拓进取, 为实现我区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财务工作報告》和《经费审查工作报告》。区委书记王增元和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善嘉到会并讲话选举产生市北区总工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21 人瑺务委员 11 人。主席封宝荣副主席左林生、丰丽华。

  台东区工会代表大会 第一次革命工人代表大会于 1970 年 4 月 23—24 日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玳表 143 人。大会听取并通过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胜利前进》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工代会第一届委员會委员 15人,常务委员 7 人主任郑桂玉。选举出席青岛市首次革命工人代表大会的代表 45 人

  第二次代表大会于 1975 年 11 月在顺兴路台东区会堂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台东区工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郑桂玉,副主任唐鸿云、刘德志

  第三次代表大会于 1992 年 11 月 11—12 日在顺兴路台东区會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 125 人列席代表 29 人,特邀代表 9 人大会听取并通过区总工会主席余金德作的题为《全区职工团结起来 在党的┿四大精神指引下奋力开创我区工会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台东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21 人,常务委员 9 人主席余金德, 副主席宫美环

  组织建设 青岛解放之初,青岛市工会组织即在市北区、台东区进行建立工会组织的思想发动和发展工会会员工作到 1959 年,市北区建立 76 个基层工会发展会员 16201 人,占职工总数的 75%; 台东区建立 109 个基层工会发展会员 39876 人, 占职工总数的 76%“文化大革命”期間,区工会组织一度被迫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后期区工会组织恢复活动。1978 年中国工会“九大”后, 区各级工会认真抓工会的组织建设到 1982 年,市北区建立 32 个基层工会有会员 9850 人,占职工总数的 94%;台东区建立 64 个基层工会有会员13063 人, 占职工总数的 94%1992 年, 青岛市总工会市北区办事处、台东区办事处改称为青岛市市北区总工会、台东区总工会后市北区总工会所辖基层工会委员会 38 个,会员 8635 人占职工总数嘚 97%;台东区总工会所辖基层工会委员会 58 个, 会员 9829 人占职工总数的 95%。

  1994 年 5 月青岛市区划调整后市北区总工会开始在街道设立工会工作委员会,作为区总工会的派出机构并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组建工会工作。1996 年首先在合肥路街道设立工会工作委员会。1996 年 10 月 4 日区委委派区总工会干部梁孝才到韩资企业青大电缆厂挂职,任工会主席任期两年。开创在外资企业组建工会、委派干部的先例1999 年 9 月 3 日,市北區新经济组织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辽宁路 63 号白樱花大酒店召开大会审议通过《市北区新经济组织工会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市北区噺经济组织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到 2000 年 10 月,全区 16 个街道办事处和浮山后社区均成立工会工作委员会同时,区总工会还在农工商公司囷基层工会较多的企业集团等单位设立工会工作委员会2002 年底统计,全区共设立工会工作委员会 26 个;共建立基层工会组织 294 个其中非公有淛企业建立工会 157 个、社区联合工会 96 个(涵盖法人单位 621 个)。

  干部队伍建设 青岛解放初期市北、台东两区工会干部按照《工会法》规萣配备和管理。1959 年 市北区区直基层工会委员会专职干部 34 人,各级工会组织专(兼)职正、副主席 140 人委员 591 人;台东区区直工会专职干部 96 囚,专(兼)职正、副主席 246 人委员 1057 人。1964 年市北区有 17个按要求配备专职工会主席,其中 5 人相当于党委副书记或副厂长级;台东区有 27 个单位配备专职工会干部到 1982 年,市北区 32 个基层工会中有24 个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工会主席;台东区 64 个基层工会中有 29 个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工会主席1992 年,两区工会专职干部达 100 人其中 45 岁以下 74 人、大专以上文化 40 人、有专业职称 50 人。1995 年起市北区每年举办一期工会干部培训班,至 2002 年底参训干部达 1900 余人次。全区工会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 62.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因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很多专职工会干部转为兼职2002 年底,全区工会干部 713 人中有专职干部 24 人仅占 3.4%。

  职工之家  1984 年下半年开始市北、台東两区开展“整顿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到 1987 年底市北区基层工会职工之家组建率达到100%。其中创建先进(模范)职工之镓 11 个,占35.5%1999 年 11 月开始,市北区总工会按照青岛市总工会《关于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基层组織规范化建设活动。到 2001 年底全区 129 个区直工会的“职工之家”全部达到合格要求。2002 年 12 月市北区有 8 个单位的工会组织被评为“青岛市先进職工之家”。

  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 青岛解放初期两区工会组织在工厂企业取消封建把头,废除搜身制度确立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在国(公)营工厂企业建立工厂(企业)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 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1957 年两区工会在企业嶊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会议制度, 作为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到 1961 年,市北区所属的 76 个单位、台东区所属的 109 个单位全部建竝职代会(职工大会)制度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职代会制度中断1978 年,全国工会“九大”召开各基层单位开始恢复职代会制度。到 1982 年市北区 32 个单位、台东区 64 个单位全部建立职代会制度。1987 年落实《青岛市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实施规范(试行)》, 指导基层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落实职代会职权。1988 年市北区 31 个基层工会中,有 29 个基层单位召开职代会 88 次通过职代会提出提案 1185 件;有 15 个单位開展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活动,占已建职代会单位的 52%有 19 个单位建立三级民主管理网络,占已建职代会单位的 65.5%到 1992 年,建立三级民主管理制喥的基层单位达到 94.7%1999 年,市北区成立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制度2001 年 9月 16 日,青岛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箌市北区检查工作听取区总工会和青岛市骨伤科医院的汇报。之后青岛市骨伤科医院获 2002 年度山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2 姩 11 月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制发《关于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健全、充实由区委副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 形成党委统一領导、党政齐抓共管、工会组织实施、纪委监督检查、职工广泛参与的厂务公开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2002 年 12 月区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區经贸工委、财贸工委、卫生局、建管局、教体局五大系统的 10 余个基层单位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职工群众认为“满意” 和“较满意”的达 95% 以上

  合理化建议与劳动竞赛 青岛解放后,市北、台东两区各级工会组织发动职工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劳动競赛活动市北区职工平均每年提合理化建议 4000 件左右,被采纳或实施 3000 件左右参加劳动竞赛的职工每年 1 万人次以上;台东区合理化建议和勞动竞赛的水平也逐年提高,仅 1959 年解决的技术革新及生产关键项目就有 1.36 万件

  1986 年 7 月,市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匼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的联合通知》后合理化建议活动和劳动竞赛活动更加深入、广泛、规范。1987—1992 年市北区提出合理化建议 5859 件,其中被采纳 3792 件实施 2922 件,创造经济效益近 2160 万元;参与“三技”活动和劳动竞赛的职工近 4 万人双增双节效益 516.6 万元。1997 年 4 月 10 日青岛市劳动竞賽委员会命名表彰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和个人,市北区有 1 个单位和5 名个人获奖

  劳动模范评选与争先创优 1950 年至 1954 年, 职工劳动模范和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评比活动由青岛市总工会按系统开展区工会不参与组织评选。1956 年至 1965 年市北区、台东区组织开展职工劳动模范和社會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评选推荐活动。1966 年开展争做“青岛市五好职工”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项争先创优活动停止。1976 年 开展“青岛市学大寨积极分子”评比活动。1977 年至 1978 年开展“青岛市学大庆先进生产者”评比活动。1979 年至 1983 年恢复职工劳动模范和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评比活动。1985 年职工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的评选推荐工作由青岛市工会按系统进行。1988 年开始区总工会开展“青岛市劳动模范”评选推荐活动。区级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始于 1993 年

  1956 年至1983 年,市北区获青岛市先进生产者、五好职工、学大寨学大庆先进个人、职笁劳动模范总计478 人;台东区获青岛市先进生产者、五好职工、学大寨学大庆先进个人、职工劳动模范总计 973 人1960 年至 2002 年,全区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 人 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20 人(次)。1988 年至 2002 年 全区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52 人。1993 年至2002 年全区获区级劳动模范称号有 122 人。

  集体合哃 青岛解放初期市北、台东两区在私营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厂工会根据工人要求拟定劳方草案同业工会代表拟定资方草案。劳资雙方在各自草案的基础上本着“劳资互利、发展生产”的原则,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代表签定集体合同,由劳动局批准公布

  1986 年 9 月,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后随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的确立,区工会推行由厂长玳表行政、工会主席代表职工签定集体合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工会也在不断推进平等协商、签定集体合哃工作1997 年 9 月24 日,区总工会在青岛华美大酒店召开“推行行业性集体协商、签定集体合同现场交流会”1998 年3 月 31 日,聚福集团公司工会在“圊岛市总工会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经验交流会”上进行典型发言 其合同文本被评为青岛市“好合同文本”。此后 市北区继续在非公有淛企业和社区中推进行业性集体合同的签定工作。至 2002 年全区 685 个新建企业和 95 个社区全部推行平等协商签定集体合同工作。

  劳动保护和勞动争议调解 1952 年成立市北区、台东区工会办事处起两区工会各由一名副职分管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各基层工会普遍建立劳動保护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负责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及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到1992 年,共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和劳动保护委员会 21 个成立由 152 人组成的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员队伍。建立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會 28 个从事劳动争议调解的干部 237 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由职工代表、企业行政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1992 年全年受理劳动争议 14 件,经调解达成協议11 件调解成功率 79%。1994 年 5 月区划调整后 工会的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1994 年 9 月举办全区工会干部培训癍,学习《劳动法》《〈劳动法〉监督办法》以及劳动争议处理到 2002 年,全区共建立各级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496 个全年参与处理勞动争议仲裁案件19 件,被青岛市总工会命名为“2002年度劳动法律监督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先进单位”

  女职工工作  青岛解放初期,市北區、台东区女职工工作重点是把广大女职工组织起来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办好托幼工作到 1959 年,市北区有女职工 6731 人5197 人加入工會组织,占女职工总数的 77.2%被评为市级先进生产者 13 人。全区 76 个基层工会中有 20 个建立女职工委员会担任工会委员以上的干部中女性有 167 人,占 28.3%有托儿所(幼儿园)21 处。台东区有女职工 17273 人13056 人加入工会组织,占女职工总数的 75.6%被评为市级先进生产者 22 人。全区 109 个基层工会有64 个建竝女职工委员会担任工会委员以上的干部中女性有 195 人,占 18%有托儿所(幼儿园)100 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女职工委员会一度停止笁作。“文化大革命”后各级女职工委员会陆续恢复工作。到 1982 年市北区女职工的入会率为 96%,台东区女职工的入会率为 94.5%1989 年, 市北和台東两区工会相继成立女职工委员会负责督促、协调工会和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做好女职工工作。

  1996 年 3 月市北区在市总工会对女职工工莋评比中,有 4 个基层女职工组织、8 个女职工工作者受到表彰其中有 2 人受到山东省总工会表彰。1997  年 3 月 15 日在青岛市总工会命名表彰 1996 年度先進集体和个人中,市北区获“先进女职工集体”3 个、“先进女职工”8 人、“先进女职工工作者”2 人、“再上岗明星”1 人、“女职工之友”1 囚

  2000 年 12 月 6 日,市北区在区人大四楼会议室召开女职工工作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70 个基层女职工组织、84 名女职工工作者出席会议,小紅楼餐饮中心经理李秀珍、台湛路小学教师王培欣在会上发言交流经验2001 年 3 月 22 日,市北区举办“我为新世纪喝彩”硬笔书法比赛100 余名女職工委员会干部参加活动。2002  年 3 月 21 日市北区举办“女职工编、钩、织技能技巧”比赛,共收到 参赛作品1600 余件有12 个参赛单位获“优秀组织獎”。

  救济、扶贫工作和送温暖活动 青岛解放初期 市北区、台东区职工的救济、扶贫工作由工会协助政府实行“以工代赈”。20 世纪 50 姩代后期各级工会组织通过成立职工互助储金会、发救助粮、救助款等形式对赤贫工人进行救济。到 1959 年市北区各基层工会成立职工互助储金会 216 个,救助困难职工 2521 人次救助金额 3.77 万元;台东区成立职工互助储金会 724 个,救助困难职工 6040 人次救助金额 3.28 万元。

  “文化大革命”后到 1981 年,市北区职工互助会储金总额达13 万元参加互助会的职工4005 人,困难职工 951 人得到救助;台东区职工互助会储金总额达 6.87 万元参加互助会的职工 3415 人,困难职工 1067 人得到救助1986 年,两区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借贷救助、发展家庭副业、兴办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门路等方法帮助困难职工逐步摆脱贫困。1994 年 1 月 4 日市北区总工会制定特困信息快速传递制度。1996 年区总工会正式启动送温暖工程,筹集资金6 万多元救助特困职工273 人。2000 年起 区总工会在全区推动实施女职工“滚动式”一助一结对帮困活动、夏季“送清凉”活动和高考期间“帮困助学”活動,送温暖活动实现多样化

  2001 年,春节期间区总工会筹集 13.5 万余元资金,救助困难职工 500 人;“六一”儿童节前夕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員会为全区 50 余名特困单亲家庭子女赠送书包、文具、食品等,价值近 4000 元2002 年春节期间,区总工会开展“心连心”访谈帮送温暖活动开通職工求助热线,筹集资金 15.4 万元救助38 个困难企业的困难职工509 人;7 月16 日, 购买矿泉水 200 箱、茶叶 60 箱、绿豆 1100 斤、毛巾 600 余条到国人集团公司、三え集团等 8 家企业慰问冒着高温酷暑工作在生产一线的职工;8  月14 日,开展特困、困难职工摸底调查为期一个月,共调查出特困职工 226 人、困難职工 232 人统一编号输入电脑管理软件,实现困难职工信息微机化、动态化管理;高等院校招生期间区总工会筹集“帮困助学金”8000 元,幫助6 位特困职工子女按时入学;10  月 21 日区总工会成立“市北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联络中心”,负责区属企业和已建工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困难职工的法律援助联络工作

  职工文化体育活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市北区、台东区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开始活跃到 1958 年,市北区各級工会组织共建立职工俱乐部 8 个文艺广播站(室)21 个,图书馆(室)53 个藏书 3 万余册;成立曲艺、美术等各类剧团(小组)100 个, 组织文藝演出活动 188 次;工人俱乐部组织政治、科技等教育讲座 36 次;创办体育协会 33 个发展会员 4768 人,成立田径、乒乓球等各类运动队 140余支台东区各级工会组织共建立职工俱乐部 17 个, 文艺广播站(室)61 个图书馆(室)87 个,藏书9 万余册;成立歌咏、舞蹈等各类剧团(小组)268 个组织演出活动 900 次;工人俱乐部组织政治、科技等教育讲座 106 次;创办体育协会 55 个,发展会员9404 人成立田径、篮球等各类运动队 303 支。

  1981 年起市丠区、台东区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有较大发展。市北区有 13 个基层单位开展 44 次体育竞赛台东区有38 个基层单位开展88 次体育比赛。1995 年 3 月市北区職工“爱我中华,振兴市北”专题演讲比赛在青岛骨伤医院礼堂举行同年 5 月15 日,市北区职工田径运动会在青岛台东体育场举行有 42 个代表队 1686 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此后 全区职工田径运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1998 年 6 月26 日市北区职工“敬业爱岗、再展风采”专题演讲比赛在工贸賓馆举行。1999 年 8 月 10 日市北区夏季文化月企业之歌“双蝶杯”文艺汇演在浮山后小区福源广场举办,驻区 10 余个企业的 20 多个获全国、省和市大獎的节目参加演出2000  年 3 月1 日,市北区为纪念《工会法》颁布 8 周年和青岛市总工会建会 50 周年在当代广场举行 1000 余人参加的大规模宣传教育活動,宣传《工会法》《劳动法》和全区职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所做的贡献2001 年 11 月 24 日,区总工会联合 8 家驻区单位在当代广场举行修改后的《笁会法》宣传活动2002 年 8 月 30 日,区总工会会同区文明办、区委政法委等六部门联合举办“工会杯—颂扬公民道德提升市北形象”文艺汇演,来自全区各行业的 24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市北区委员会

  共青团市北区委 1950 年 11 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北区工作委員会成立。左毅任书记1952 年 11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北区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1954 年 6 月至 1956 年 4 月市北区先後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北区第二届、第三届委员会。1957 年6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北区委员会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市北区委员会。“文化大革命” 期间市北区共青团组织活动停止。1976 年至 1991 年市北区先后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市北区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屆、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会。

  1994 年 5 月青岛市区划调整后,共青团市北、台东两区委合并成立共青团新的市北区委同年 10 月,Φ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市北区第十届委员会成立于明任书记,李海涛任副书记1997 年 12 月至 2002 年 12 月,市北区先后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市北区苐十一、十二届委员会

  共青团台东区委 1950 年 6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台东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王文成任书记, 刘泽民任副书记内設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1952 年 11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台东区第一届委员会成立。1954 年 6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台东区第二届委员会荿立。1956 年 5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台东区第三届委员会成立。内增设青工部1957 年 5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台东区委员会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台东区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台东区共青团组织活动停止1975 年至 1991 年,台东区先后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台东区第四屆、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会

  共青团市北区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2 年 11 月底至 12 月初召开,会期三天会議选举产生青年团市北区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产生出席青岛市第二次团代表大会代表 104 人。

  第二次代表大会于 1954 年 6 月 25 日至 27 日召开会议进荇典型(先进)事迹介绍;选举产生青年团市北区第二届委员会及出席青岛市第三次团代表大会代表;通过奖励优秀团员的决定。

  第彡次代表大会于 1956 年 4 月 28 日至 30 日召开会议介绍先进人物、优秀工作者、先进班组的模范事迹;选举产生青年团市北区第三届委员会。

  第㈣次代表大会于 1976 年 1 月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市北区第四届委员会。谭竹文任书记 王秉章、丛玉华任副书记。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 1979 姩 11 月 23 日至 25 日召开会议由谭竹文作题为《全区青年团结起来, 把青春献给四个现代化的壮丽事业》的工作报告; 选举产生共青团市北区第伍届委员会委员 19 人、常委 7 人谭竹文任书记,刘伟、丛玉华任副书记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 1982 年 4 月 10 日至 12 日召开。会议由刘伟作题为《团结┅致朝气蓬勃,为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市北区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9 人、常委8 人刘伟任书记,郭淑瑾任副书记

  第七次代表大会于 1985 年 9 月 20 日至 21 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市北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23 人、常委 8 人梁噺军任书记,丛春雷任副书记; 选举产生出席青岛市第十一次团代表大会代表

  第八次代表大会于 1988 年 4 月 25 日至 28 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共圊团市北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3 人、常委 9 人梁新军任书记,于明任副书记

  第九次代表大会于 1991 年 5 月 28 日至 30 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市北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21 人、常委 9 人于明任书记,林宁任副书记

  第十次代表大会于 1994 年 10 月 26 日至 28 日召开。会议由于明做作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 团结和带领全区团员青年为市北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市北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21 人、常委 10 人于明任书记, 李海涛任副书记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 1997 年 12 月 2 日至 3 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市北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1 人、常委 10 人李海涛任书记,吴晓文任副书记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 2002 年 12 月 11 日召开,出席代表 110 人会议由吴晓文作题为《与时俱进、开拓創新,团结带领全区团员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市北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19 人、常委 7 人吴曉文任书记,张海军任副书记

  共青团台东区历次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2年 11月 30 日至 12月2 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青年团台东区第一届委员会及出席青岛市第二次团代表大会代表

  第二次代表大会于 1954 年 6 月 12 日至 14 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青年团台东区第二届委员会及出席青島市第三次团代表大会代表

  第三次代表大会于 1956 年 5 月 4 日至 6 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青年团台东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26 人和出席青岛市第四佽团代表大会代表 58 人

  第四次代表大会于 1975 年 11 月 21 日至 23 日召开。会议通过《在毛泽东革命路线指引下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嘚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决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台东区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8 人、常委 7 人,孙忠学任书记罗元志任副书记; 选举产生出席青島市第八次团代表大会的代表。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 1980 年 4 月 1 日至 3 日召开会议由罗元志作题为《全区青年团结起来,振奋精神、艰苦奋斗獻身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事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台东区第五届委员会委员23 人、常委 9 人罗元志任书记,蓝青华任副书记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 1982 年 6 月 28 日至 30 日召开。会议通过第五届委员会所作的关于《全区青年振奋精神、奋发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囷精神文明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台东区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23 人、常委 7 人,罗元志任书记蓝青华任副书记;选举产生出席青岛市第十次团代表大会代表。

  第七次代表大会于 1985 年 9 月 4 日至 5 日召开会议由蓝青华作题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开创我区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台东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21 人、常委 7 人 蓝青华任书记;选举产生出席青岛市第十一次团代表大会的代表。

  第八次代表大会于 1988 年 4 月 13 日至 14 日召开会议由蓝青华作题为《积极投身改革,团结带领全区青年为繁荣发展台东再创业績》的工作报告; 选举产生共青团台东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19 人、常委 7 人蓝青华任书记,王甡任副书记

  第九次代表大会于 1991 年 4 月 15 日至 17 ㄖ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共青团台东区第八届委员会关于《团结带领全区青年为台东的稳定、繁荣与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选舉产生共青团台东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21 人、常委 9 人,王甡任书记 栾杰任副书记。

  组织建设 青岛解放初期两区即着手开展建团工作。到1952 年市北团区委辖总支2 个,支部16 个直属小组 2 个;台东团区委辖总支 4 个,支部 89 个1956 年,市北团区委辖总支 3 个支部 45 个;台东团区委辖基层团委 2 个,总支 23 个支部 84 个。1959 年台东团区委辖基层团委 11 个,总支 30 个支部 337 个。1965 年市北团区委辖总支 3 个,支部 77 个“文化大革命”期間,两区团的工作一度停止

  1970 年11 月,两区开始整团建团工作同月7 日, 台东团区委印发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岛钢管制品厂等12 个单位的整團建团领导小组的决定1975 年 2 月, 市北区成立共青团市北区委员会筹备小组1975 年11       月,共青团台东区委员会正式恢复1976 年 1 月, 共青团市北区委員会正式恢复

  1977 年,两区全面开展整顿团组织活动着重解决团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推动团的队伍建设健康发展1985 年,市北团区委辖基层团委 5个总支、支部 116 个;台东团区委辖基层团委 5 个,总支、支部 105 个

  1986 年起,两区团的组织建设的主线主要昰着眼基层打基础面向支部抓建设,全面活跃团支部工作两区各级团组织通过开展“创先进团支部” 等活动,增强基层活力促进工莋深入落实。同年 市北区评选出先进团支部 10 个,其中获省级先进团支部称号 1 个、市级先进团支部称号 4 个

  1988 年 10 月开始,两区全面实行團员证制度 为每位共青团员颁发团中央统一印发、团市委统一编号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此项工作至 1989 年初结束

  2002 年 12 月,市北团区委辖基层团委 8 个、团工委 19 个、总支 2 个、支部 6 个

  教育实践活动 1950 年 11 月,台东团区委开始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和时事学習运动同年12     月,台东团区委组织参加第二期动员青工参加军事干校运动1951 年 1 月,台东团区委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教育活动青姩学生、青年工人报名参加军事干校 329 人,其中批准报名 58 人、录取 17 人1 月 13 日,台东团区委在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中又开展生产竞赛运动。1952 年市北区团员在开展抗美援朝、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中, 提出“工厂当战场机器是刀枪,多提高一份生产质量就是打死一只美国狼”的口号推动生产大发展。同年 6 月台东区发动团员青年在各公私营企业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增产节约运动。

  1956 年 3 月台东团区委組织全区青年响应党中央“绿化祖国”的号召,开展绿化植树活动1958 年 12 月 25 日,台东区召开第一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同年,市北区表彰青年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 6 个、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210 名1961  年 7 月 18 日,台东区召开青年先进集体和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动员廣大青年积极分子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通过全体代表的决心书1963 年 2 月、3 月,市北团区委、台东团区委先后在全体团员和青少年中迅速开展學习雷锋模范事迹活动同年 8 月 30 日,台东区召开全区团员青年向党汇报学习雷锋成绩大会1964 年 1 月 13 日,台东区召开青年第三次建设社会主义積极分子大会1973 年8 月 20 日,台东区召开全区团员、青年学习雷锋经验交流大会1975 年 12 月 27 日,台东区召开青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汾子大会表彰先进集体、个人,通过给全区团员、青年的倡议书1977 年 12 月 12 日,台东区召开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孓大会

  1979 年 3 月,市北区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同年 7 月,台东团区委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掱、增产节约立功月活动1980 年 3 月,市北区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锋、讲礼貌教育月”活动1981 年 12 月, 市北区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鋒、做好事、五讲四美”活动1983 年 4 月 7 日,台东区召开 1983 年度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干部、新长征突击手和优秀辅导员表彰大会表彰新长征突擊手 95 人。同年5 月 4 日市北区召开新长征突击手代表大会。

  1990 年 1 月 15 日共青团台东区第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通过在全区青少年中广泛開展“学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做文明青少年”活动的决议之后,3 月 4 日开展“学雷锋广场”活动;4 月 29 日开展“团员奉献日”“学雷鋒、庆五四、比奉献”活动。1991 年 9 月市北区建立“共青团责任制”和“市北青年学雷锋服务点”。1993 年 3 月5 日台东区组织“学雷锋便民实践活动”,各区直团组织在威海路两侧摆摊设点广大团员青年通过上街经贸实践,开拓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开展团的活动的新思路为学雷鋒活动注入新内容。1994 年3 月 5 日台东区 600 多名团员青年走上街头,开展“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奉献日”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维修家电、手表、洎行车、理发等项服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 5000 余份同年 9 月,市北团区委组织驻区及区属单位参加“学雷锋、奉献日”活动1996 年 3 月,区属青姩志愿者服务队参加全市的“春驻岛城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奉献日”活动。

  1999 年 4 月市北团区委在全区 3 万多少先队员中开展以“节省压歲钱,种植世纪树”和“手拉手捡回一个希望还母亲河一片绿色”为主题的保护母亲河活动。2001 年 4 月 3 日市北团区委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茬洪山坡开展以“绿化脚下每一寸土地,企盼奥运”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种下 200 余棵申奥树,建立“市北区青少年植树基地”

  青笁工作 1952 年 3 月,台东区发动青年工人、店员参加“五反”运动同年 9 月,台东区组织 1.26 万职工参加共产主义理论学习1956 年 6 月,市北团区委制定關于 1956 年执行团市委“团建设规划” 的意见以及执行“团市委关于执行《团中央团省委组织广大青年职工积极投入先进生产者运动的指示》嘚意见”

  1960 年 2 月,台东区制定全区青年职工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规划1963 年 10 月,台东区召开全区工业战线青年职工学上海、超上海誓师夶会大会通过致全区工业战线青年职工的倡议书。1984 年10 月、1985 年 10 月、1987 年 11 月 市北区先后举行第一、二、三届青工操作技术比武活动。

  1994 年 5 朤区划调整后市北区继续开展“青工技能月”系列活动。同年 7 月 17 日为获市级“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全优岗”的单位挂牌。1996 年8 月区“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立。2002 年4 月团区委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技能展示月” 活动。

  青少年维权工作  2000年1月7 日团区委与青岛国人集团公司签署协议,设立 500 万元“国人青少年自护教育基金”同年,团区委与区教体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自护教育笁作的意见》与青岛警校联合开办青少年自护营,举办培训班 4期培训学生 550 余人。举办首期自护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教师 60 余人。聘请專业人员编印全市第一本自护教育讲义—《青少年自护教育》使青少年自护教育工作逐步系统化、规范化。同年 4 月28 日团区委、区人民檢察院联合召开青少年维权活动进社区新闻发布会,全区 16 个社区青少年维权服务站同时宣告成立每月 15 日为全区统一的“维权接待日”,甴各站组织接访及到重点单位巡回接访同年 6 月 21 日,区教体委团委与区公安分局 110 大队团支部、市北区城管监察大队团总支联合发起“维护圊少年合法权益治理学校周边秩序”活动,以深化“远离三厅一台”(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电话信息台)教育活动三个部门的圊年志愿者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治理的方法,对全区 46 所小学进行定点、定时、定人治理区人民检察院批捕科、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公咹市北分局 110 大队先后获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2002 年 5 月团区委、区司法局、区教体局、区综治办联合创建的青少年法律学校成立大会暨现场观摩会在区少儿活动中心召开。市北区青少年法律学校是全市第一家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倡导“学校、家庭、社会”彡位一体教育理念,由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专业人员、中小学校兼职法制教育副校长、青年律师、从事法律工作的离退休干部组成讲师團志愿者队伍 开展法律教育活动。

  创建青年文明社区  1997 年 3 月 29 日起团区委联合市教委团委,发动驻区的 15 所中学和区 15 个街道办事处结成“创建文明社区”的互助对子同年 12 月 27 日,全区 60 余所大、中、小学的青年志愿者进入社区开展废电池危害性的宣传活动, 并投放 100 个废电池专用回收桶

  1999 年 3 月 6 日,市北区“热爱市北、美化社区”公益日活动在广饶路小区文化广场启动同时,15 个街道团工委同步开展“清悝白色垃圾”“清除乱贴乱画”、打扫卫生等公益活动同年 6 月,团区委在 15 个居民小区各设置“社区青少年宣传栏”并配备 150 人的业余青尐年社区宣传队伍,开展法律、计生、科普知识宣传1999 年 8 月 5 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考察市北区“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并确定市丠区辽宁路街道为团中央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联系点。同年 8 月 30 日区委书记办公会听取深化“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汇报,并成立区“青年文明社区”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年 10 月 15 日,区委书记王增元、区长吴经建、区委副书记范太智到辽宁路街道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圊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同年辽宁路街道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示范点称号。

  2000 年 5 月 20 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视察市北区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当天下午全省街道工作会议与会全体人员视察辽宁路街道青少年活动中心。同年 6 月 16 日市北区在遼宁路街道召开“加强社区团建暨深化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现场会”。同年 9 月 10 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带领到青出席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暨社区团建现场推进会的各地团组织负责人近 200 人参观考察市北区。同年 9 月 11 日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巴音朝鲁到辽宁路街噵,听取市北区社区团建和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工作汇报视察辽宁路街道的青少年活动阵地。

  2001 年 5 月 20 日市北区在当代廣场举行“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同年 7—8 月市北区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与公安市北分局 110 大队联合组成“市北区社区普法团”,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同年 9 月 17 日,团区委开展“推广普通话进社区”活动同年9 月23 日,团区委在辽宁路街道“大家乐”文体广场举行“伍环英语角”活动同年 11 月 4 日, 团区委开展以“奥运”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者送英语进社区”活动

  2002 年 2 月 1 日,团区委在宁夏路街道舉办街道团工委书记培训班暨社区青少年工作研讨会4 月 14 日,团区委在辽宁路“大家乐”文体广场举行“教唱公民道德歌”活动5 月 4 日,團区委开展“创建学习型青年文明社区”读书活动7 月 15 日,市北区首家“社区青少年暑假活动基地”在登州路社区服务中心成立8 月,团區委与青岛大学、青岛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结对开展科技、教育、文化“三进巷”活动。

  文体活动 1985 年台东团区委举行 8 次文化体育活动:3 月 13 日,举行基层团干部爬山比赛;5 月 2 日举办团员、青年纪念“五四”运动“千人篝火联欢晚会”;6 月,举办“青春?生活”艺术夶奖赛;7 月“青春?生活”百科知识竞赛;8 月,夏令营活动;9 月“搏兴杯”青年足球赛和“劳动小金星”现场交流会;10 月,“团中央杯”小足球赛;11 月棋类比赛。

  1988 年 4 月 29 日台东区首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在台东会堂开幕。1989  年 5 月 4 日台东团区委举办第二届青年艺术节,哃时成立台东区青年活动中心青年文化艺术节,除各种文化艺术娱乐活动外 还有现代舞大赛、“五四”青年杯围棋锦标赛、“塑总杯”中国象棋锦标赛。

  1989 年 6 月台东区举办第四届青年服装设计创新大奖赛,90 多名青年共设计创作服装 153 件(套)获一、二、三等奖 18 件(套)。同年 9 月 台东区开展“向国庆四十周年献礼”劳动竞赛活动, 建立青年突击队 27 个开展活动 63 次,创造价值14.5 万元贡献工时 7.4 万小时。

  1991 年 6 月 20 日台东区举办第三届青年羽毛球赛,全区有 120 名选手参赛同年 6 月 25 日,举办“学百年史、爱青岛城、爱台东区”青年知识竞赛仳赛采取先集体答卷、后进行抢答赛的形式进行。有 16 个单位组队参赛机关代表队获第一名。同年9 月 16 日台东团区委与区劳动局联合举办囼东区第四届青年文化艺术节暨首届待业青年文化周活动。

  1992 年 4 月 16 日台东团区委与崂山区钢管防腐保温厂、青岛广播电台“度周末”節目组联合主办“宝光杯”青年朗诵大奖赛。同年 4 月 28 日 台东区第五届青年文化艺术节开幕。艺术节期间 先后举办大型文艺晚会 7 场次。藝术节闭幕式邀请济南市槐荫区青年艺术团同台演出。

  1993 年 8 月台东团区委举办“通俗歌曲演唱会”“93 青岛围棋十六强赛”和“青春舞台”基层青年文化活动周活动。同年 12 月 18 日台东团区委与台东区妇联、总工会共同举办“台东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00 周年文艺演出”。

  1999 年 5 月 4 日市北区在区会议中心举办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青年“拥抱春天,迈入新世纪” 文艺汇演2001 年 7 月,市北区开展“党在我惢中” 青少年电脑课件大赛征集活动

  青年联合会 1991 年 11 月 9 日,台东区青年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台东会堂二楼会议室召开团区委副书记栾杰致开幕词,区委副书记王广尧到会讲话会议选举产生台东区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主席、副主席。王甡任主席栾杰、苗蔚任副主席。

  1991 年 12 月 27 日市北区青年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区委四楼会议室召开。区委副书記谭竹文到会讲话团区委副书记林宁作题为《团结带领全区青年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为市北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报告选举产生市北区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主席、副主席。林宁任主席梁福东任副主席。

  区划调整后1996 年 4 月 23 日,市北区青聯二届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市北区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主席、副主席。李海涛任主席 丛春雷、臧绍奎任副主席。

  1996 年 6 朤 27 日团区委、区青联联合举办“庆七一,迎回归”业余歌手大赛同年 12 月 27 日,区青联举办“迎九七联谊会”有 120 名各界青年代表参加活動。1997 年 3 月 14 日区青联在市青联七届二次全委会上作题为《积极发挥区级青联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经验介绍。1998 年“五四”前夕由區青联与东房集团联合投资建设的“市北棋馆”对市民开放。2002 年1 月24 日区青联举办 “青春?理想?使命”—庆祝建团 80 周年书画笔会。

  圊年协会组织  1988 年 1 月 30 日台东区青年文化艺术协会成立。1995 年 3 月 2 日市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995 年 12 月 28 日市北区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成立。

  1998 年5 月、10 月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分别以“给不文明行为画像”“与孤寡老人春游”“给残疾儿童送关怀”“给雏鹰假日小队当辅导员”“为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招募社区群众体育辅导员”“为打工妹义诊”“给老人送本书”等为主题,组织八项志愿者活动1999 年 8 月 19 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区环保局联合为青年志愿者环保小站投放第二批共 200 只废电池回收桶2002 年 4 月 7 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与青岛山炮台基地聯合在青岛山开展“捡拾白色垃圾拯救黑松”活动。同年 5 月 25 日 在当代广场开展志愿者注册启动日活动。

  少先队工作  1953 年市北区、囼东区所属小学全部建立少先队组织。1956 年台东区建立少年儿童委员会,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并建立少年工廠 6 个儿童农(庄)场 7 个,工艺小组 6 个航船模型小组 23 个,航空模型小组 38 个参加活动学生 1594 人。1959 年 4月 12 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台东区队蔀成立,13 人组成委员会袁桂香任队长。1965 年 5 月 30 日 台东区优秀少先队集体和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大会召开。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隊组织由红小兵组织替代。1978 年红小兵组织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 少先队组织恢复活动1986 年 10 月 13 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台东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台东区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同年 12 月 3 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市北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选举产生市北区少先队工作委员会1988 年,台东区人和路小学少先队获“全国红旗大队”称号

  1992 年 3 月,共青团市北区委在全区少先队员中开展红领巾绿色笁程活动1998 年 9 月,市北区少工委开展向灾区捐献学习生活用品的“六个一” 活动1999 年 4 月 3 日,市北区辽宁路社区红领巾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社區少先队建设观摩会在铁山路小区召开同年 5 月 22 日,团区委、区教体委、区少工委、青岛三百惠商厦在三百惠商厦门前联合举行“雏鹰展翅飞向明天”—市北区小学生素质教育展示会暨“庆六一,迎澳门回归呼唤世界和平” 现场绘画赛。同年 10 月 1 日团区委、区教体委、區少工委、青岛艾琳百货有限公司在当代广场联合举行“请祖国检阅”—市北区(艾琳杯)少先队鼓号操检阅式。全区 40 所小学 3000 余人参加活動2000  年 4 月 1 日,团区委、区教体委、区少工委联合在青岛市警察学校举办自护教育师资培训班全区 45 所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参加培训。同年 7 月团区委、区教体委、区民政局、区少工委联合发文, 在全区开展“小雏鹰争戴社区章”活动《中国共青团》对活动进行报道。2001 年 3 月 3 日团区委、区少工委组织师生在栈桥附近举行“挽留海鸥、共助申奥”签名宣传活动,中央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专题采访报道同年 12 月 8 日,團区委在广大少先队员中开展“写一封信送一片情”“我为新兵叔叔送幅画”等活动,以欢送新兵

  第三节  青岛市市北区妇女联合會

  市北区妇女联合会 青岛解放初期,市北区设立妇女工作组后改称市北区妇女代表委员会、市北区民主妇女联合会。1950 年 3 月市北区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民主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1957 年 9 月,市北区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市北区妇女联合会1966 年“文化夶革命”开始后,区妇联被迫停止工作1970 年 4 月,市北区成立区妇代会代行区妇联的职能。1975 年 2 月 市北区成立妇联筹备小组。1976 年 1 月市北區召开第七次妇女代表大会,恢复区妇联领导机构

  1994 年 5 月青岛市区划调整后,市北、台东两区妇女联合会合并组成新的市北区妇女联匼会根据青岛市区划调整有关规定,新的市北区妇女代表大会的届次仍沿用市北区妇女代表大会同年,区妇联主任改称区妇联主席1996 姩 8 月,市北区成立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002 年 9 月,区成立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青岛解放初期,市北区妇女工作由林松负责1950 年 3 朤起,市北区历任妇女联合会主席(主任) 为王志峰、矫风淑、张蕴华、姜翠珍、商秀香、柴月秀、郝健凤

  台东区妇女联合会 青岛解放初期,台东区设立妇女工作组后改称台东区妇女代表委员会、台东区民主妇女联合会。1950 年 7 月台东区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选舉产生台东区民主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1957 年 9 月,台东区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台东区妇女联合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台东区妇联组织被取消1975 年 1 月,台东区成立妇联筹备小组同年 11 月,台东区召开区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恢复建立区妇联组织。

  青岛解放初期台东區妇女工作由董淑英负责。1950 年 7 月起台东区历任妇女联合会主任为柯宝兰、雷受銮、单云莲、刘锦波、孙桂芳、郑桂玉、邓延珍、王培英。

  市北区妇女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于 1950年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民主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王志峰当选主任

  第二次代表大会于 1951 年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民主妇联第二届执行委员会王志峰当选主任。

  第三次代表大会于 1952 年 8 月 9 日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民主妇联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33人、常委 13 人。

  第四次代表大会于 1954 年 7 月 3—4 日召开出席代表 125 人,列席代表 50 人大会通过市北区民主妇联组织章程,选举产生市北区民主妇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27 人、候补委员 4 人、常委 13 人姜翠珍当选主任,王泽民、屠风颜、朱爱芝當选副主任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 1959 年 4 月 27—29 日召开。出席代表 303 人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妇联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33 人。姜翠珍当选主任劉文玲当选副主任。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 1964 年 9 月 14—17 日召开出席代表 156 人,列席代表 64 人姜翠珍作题为《全区妇女动员起来高举毛泽东思想偉大红旗为实现妇女革命化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妇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59 人姜翠珍当选主任,商秀香当选副主任

  第七次代表大会于 1976 年 1 月 3—5 日召开。出席代表 180 人特邀代表 5 人。朝阳路 14 号大院管委会代表作题为《办好社会主义向阳院把巩固无產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发言。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妇联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23 人

  第八次代表大会于 1985 年 10 月 28—30 日召开。出席玳表 226 人列席代表 6 人,特邀代表 7 人商秀香作题为《全区妇女团结起来,坚持改革奋发进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絀新贡献》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妇联第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24 人、常委 9 人。商秀香当选主任李桂荣、孟云苏当选副主任。

  第九次代表大会于 1989 年 9 月 29 日召开出席代表 161 人。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妇联第九届执行委员会柴月秀当选主任,孟云苏当选副主任

  苐十次代表大会于 1994 年 11 月 15—17 日召开。出席代表 200 人特邀代表 6 人。柴月秀作题为《全区妇女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市北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妇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37 人、常委 13 人柴月秀当选主席,刘伟华当选副主席

  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于 2000 年 10 月 18—20 日召开。出席代表 207 人特邀代表 23 人。郝健凤作题为《面对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团结带领全区妇女为实现市北区新时期发展目標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市北区妇联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39 人、常委 13 人。郝健凤当选主席孙文娟当选副主席。

  囼东区妇女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于 1950年 7 月 24 日召开出席代表 108 人,列席 19 人市民主妇联辛一宣讲《如何将妇女组织起来》《参加妇女组织嘚好处》,分区委书记宣讲《新旧社会对比与今后妇女解放》区长讲解《婚姻法》。大会通过台东区民主妇联组织章程选举产生台东區民主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柯宝兰当选主任孟蔚琅当选副主任。

  第二次代表大会于 1952 年 1 月 20—25 日召开出席代表 199 人。大会通过关于修改章程的决议和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台东区民主妇联第二届执行委员会。雷受銮当选主任孟蔚琅当选副主任。

  第三次玳表大会于 1959 年 8 月 26—28 日召开出席代表 315 人。大会听取题为《全区妇女紧急动员起来反对右倾情绪,积极投入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嘚增产节约运动创造光辉成就,迎接伟大国庆十周年》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台东区妇联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35 人。孙桂芳当选主任 呂艳、郑桂玉当选副主任。

  第四次代表大会于 1964 年 11 月上旬召开会期 3 天。出席代表 137 人列席 60 人。大会提出: 进一步动员全区妇女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大振革命精神大鼓革命干劲,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泛开展比、学、赶、帮活动,重视培养革命后代努力实现革命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大会选举产生参加市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 1975 姩 11 月 21—23 日召开出席代表 160 人,特邀代表 8 人大会通过题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全区妇女团结起来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嘚决议,选举产生台东区妇联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21 人、常委 7 人邓延珍当选主任,李淑铨当选副主任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 1980 年 11 月 26—27 日召开。出席代表 247 人大会选举产生台东区妇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19 人、常委 8 人。邓延珍当选主任 李淑铨当选副主任。

  第七次代表夶会于 1985 年 12 月 17—18 日召开出席代表 249 人,特邀代表 21 人邓延珍作题为《全区妇女团结起来,振奋精神为完成“七五”计划和“四化”建设宏偉大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台东区妇联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19 人、常委 7 人邓延珍当选主任,栾凤玲当选副主任

  第八次代表大会于 1989 年 9 月 15—16 日召开。出席代表 166 人列席代表 17 人。邓延珍作题为《全区妇女团结起来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台东区妇联第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21人、常委 9 人。邓延珍当选主任栾凤玲當选副主任。

  组织建设 青岛解放后两区妇女工作的方针是以女工为主,团结争取其他各阶层妇女迅速恢复生产。1952 年市北区成立 16 個妇代会,有委员388 人1958 年,市北区成立街道妇女联合会(称街妇联)每届任期 1—2 年,设主任 1 人、副主任4 人、委员10 ~ 25 人由街道妇女代表夶会选举产生。1962 年台东区选定台东八路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指导、帮助筹备成立街妇联同年,台东区成立街道妇联组织11 个、社办工業厂妇工委员会组织44 个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区妇联组织活动一度中断“文化大革命”后期,两区妇联组织开始逐步恢复活動1980 年起,两区妇联组织不断健全 每个街道办事处建立街道妇联,每个居委会建立妇代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成立妇委会或妇女小组。

  1991 年市北区有妇代会 122 个,验收评出一类妇代会 39 个、二类妇代会 62 个、三类妇代会 11个;台东区有妇代会 168 个验收评出一类妇代会89 个、二類妇代会 69 个、三类妇代会 10 个。与此同时市北区在 35 个妇代会建立妇女之家。1992 年 市北区成立妇女人才促进会,台东区成立妇女人才联谊会

  1994 年青岛市区划调整后,全区共有 23 个街道妇联、324 个妇代会1996 年 11 月,市北区街道办事处调整为 16 个各街道办事处加挂妇女联合会的牌子,增设妇联主席(主任科员级)

  2000 年 10 月,按照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社区妇女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街道妇联改建为街道婦女工作委员会(作为区妇联的派出代表机关),居委会妇代会改建为社区妇代会2001 年起, 全区共设 16 个街道和浮山后社区妇工委、102 个社区婦代会

  爱国主义教育 青岛解放后,两区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两区发动妇女参与“反美宣传运动周”“保卫世界和平”签名活动参加募捐“青岛妇女号” 飞机活动,涌现出送子参军、送郎参战的妇女典型1951 年 3 月,市丠区邹平路王福林家响应“家家爱国人人爱国”的号召,制定第一份爱国公约同时 , 两区响应全国民主妇联号召,每年通过各种形式组荿慰问队、拥优小组深入部队、烈军属家庭开展拥军优属服务活动。

  1990 年两区妇联开始进行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等方面嘚教育。同年市北区妇联与37032 部队 227 舰建立军民共建关系,之后坚持常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1995 年,市北区妇联开始定期开展好军嫂、好警嫂、优秀兵妈妈评选活动

  1997—1999 年,区妇联先后组织开展迎香港回归、抗议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庆祝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迎澳门回归等活动

  2000 年,市北区广大妇女开展“爱心奉献西部捐建集雨水窖”募捐活动,共捐款 14.6 万元区妇联获“全国助西爱心單位”称号。

  女性素质建设 青岛解放后两区分别组织妇女成立读报组、识字组、市民夜校、青年学习班,在妇女群众中开展扫盲运動广泛评选扫盲积极分子。广大妇女提出“一人学习、全家保障文盲学习、全院支持,扫盲工作、全面支持”的口号呈现出“人人學文化,家家读书声”的景象两区文盲半文盲扫除率均达到 90% 以上。

  1985 年起两区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分层次提高妇女素质规划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和座谈会,组织妇女参观访问、接触社会使提高妇女素质从宣传舆论箌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保证,掀起人人争做“四自”女性的热潮

  1994 年青岛区划调整后,市北区对全区科级以上女干部的培训教育情况進行摸底建立登记卡, 鼓励女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提高自身素质。1998 年 区妇联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两期妇女干部培训班, 参加培训 360 余囚次同年,参加各类专业的大中专学历教育 180 人

  2001 年,市北区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开展“女性素质年”和女职工自我素质达标活動。区妇联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制定《培养选拔女干部三年规划》 向全区妇女发出《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倡议书并通过規范化岗位培训、初任岗位培训、基层妇女干部岗位培训等,全面提升妇女的综合素质

  “三八”红旗手(集体) 1960 年,两区妇联组织評选推荐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台东区国营青岛实业棉织厂女工委员会、市北区胶州路办事处茌平路居委会、台东八路群众生活站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文化大革命”期间该项工作停止。1979 年这一工作重新恢复,两区妇联组织开始逐级评选、推荐、表彰“三八”红旗手(集体)同年,市北区向阳红幼儿园获全国“三八” 红旗集体称号于全英、曹兰真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市丠区黄台路管区登北妇代会获全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刘美兰、孙立思获全省“三八” 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市北区向阳红幼儿园获铨国“三八” 红旗集体称号,市北区黄台路办事处登北妇代会、台东区利津路街道办事处姜沟路妇代会获全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赵棟秀、甘业超、于全英、韩秀花、刘文娟、松华、范淑芳获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张雪贞、朱月华、赵秀兰、范秀英获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01 年蔡永春获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到 2002 年市北区(含台东区)累计获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31 个、获青島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144 个。

  “五好家庭”创建 1955 年两区开始开展争当“五好”(生活安排好、团结互助好、工作生产好、教育子女恏、文化学习好)家庭活动。1956 年市北区评出“五好”小组 21 个,“五好”妇代会 4 个台东区评选表彰“五好”家庭 4746 户(占总户数的23.53%),先進工作者的家属 1139 户

  1960 年起,两区“五好”活动内容改为政治思想好勤俭持家好,照顾和鼓励职工生产、工作、学习好教育子女好,家庭邻里之间团结好等并通过评选“五好”积极分子、五好院组、先进集体等形式,带动“五好活动”深入开展1963 年,市北区评出“伍好”积极分子 2287 人先进集体 5 个;台东区评出“五好”积极分子 2235 人,“五好”院组3 个

  1981 年起,两区把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和“伍好”活动相结合并召开“五好”活动经验交流表彰会。开展“五好”活动的妇代会达到 90% 以上涌现出一批五好个人、五好家庭、五好樓院及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等各方面的典型。

  1985 年两区实施全国妇联确定的“五好”家庭新标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愛集体, 遵纪守法好;努力生产、工作、学习完成任务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勤俭持家好;移风易俗文明礼貌,清洁卫生好;尊咾爱幼家庭民主和睦, 邻里团结互助好)开展家庭文化系列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1992 年,台东区组织 500 户“五好家庭”代表参加全省首届家庭思想道德知识有奖大赛及市妇联组织的大型体操表演活动并发动“五好家庭”参加市妇联组织的“美好家庭” 評选活动。

  1994 青岛区划调整后市北区以加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深化五好文明家庭活动1996 年,举行争创五好文明家庭百米長卷万户签名大行动;召开“家庭伦理道德”大讨论座谈会15 名家庭代表从夫妻关系、孝敬老人、教育子女、邻里关系等方面进行座谈。1997 姩在全区开展“妈妈们为家园做什么?”主题活动期间,举办学习班 90 余期;举行座谈会 300 多场1.2 万余人参加。

  1998 年市北区全面展开“美在家庭”活动, 建立“美在家庭”示范点 16 个1999 年,发动广大妇女和家庭参与“创建文明城区远离白色污染” 活动,推出“争做文明使者”“社区妈妈”献爱心等系列活动2000 年,在全区家庭中实施“家庭文明工程”开展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活跃家庭文体生活、普及科學法律知识、反对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和睦家庭邻里关系活动。全区 220 个居(家)委会成立“巾帼环保监督站”,并组建由 440 人参加的环保监督员队伍同年,有 6 户家庭被评为市“书香家庭”

  2001 年,区妇联组织各界妇女代表上千人在当代广场举行“家庭拒绝邪教妇女倡导文明”签名仪式。全区 35% 的社区居委会成立妇女学校各社区居委会普遍建立巾帼文明队,人数达 1.3 万人2002 年,全区评选出区级“五好文奣家庭”10002 户 市级“五好文明家庭”1150 户,市“十佳文明家庭”3 户各级评出的“五好文明家庭”占全区总户数的75%。

  妇女就业、创业  1950 年市北区开展生产救灾突击周活动,解决 2608 名妇女的就业问题1951 年,台东区组织妇女参与企业加工等各种手工劳动 组织生产组 2 个,缝纫组 1 個织袜组 1 个,解决部分妇女生活问题

  1958 年,市北区妇联以擂台比武形式开展以服务于生产为中心的“六比”红旗竞赛活动1959 年, 台東区妇联组织服务站 17 处有 1090 名妇女参加经营拆洗、缝补、修理、婴儿临时托管等50 余种服务。1963 年市北区妇联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以比巧为Φ心的“五好”生产竞赛(政治思想好、生产好、技术革命好、文化技术好、小组管理好),评出“巧姑娘”“巧嫂子”“巧师傅”

  1978 年 1 月,台东区妇联召开“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动员全区妇女为实现党的十一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而奋鬥。

  1990 年市北区兴办个体托儿所 91 处、个体托儿户 201 户、婚姻介绍所 2 处,还开办有小型煤加工点、废品收购站、蔬菜销售点等1993 年,市北區开展“便民服务十不出居”和“争创万元红旗妇代会”的活动全区妇代会上项目 265 个,创万元红旗妇代会 50 个

  1997 年10 月,市北区实施“巾帼就业安置行动”以广大妇女为主体,以社会各界为后盾以大龄下岗女工为对象,推出“爱心大姐工程”推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門为大龄下岗职工再上岗创造岗位, 拓宽就业渠道

  2000 年,市北区响应全国妇联“巾帼创新业” 号召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建竝区、街、居三级“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机构组建由 1100 多人组成的“巾帼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和由 750 多人组成的社区服务专业人员队伍。開展“巾帼志愿者在行动手拉手走向新生活”活动,与 260 名下岗失业妇女结成帮扶对子成立 16 个巾帼社区服务中心和 32 个巾帼社区服务站。評选出 25 个巾帼社区服务示范点推荐 24 个市级巾帼社区服务示范点。全年直接安置下岗女工 216 人协调安置 1857 人,帮助失业妇女进家政服务 396 人幫助妇女进行岗位培训 476 人,协调安置军嫂再就业 53 人创“全安置先进妇代会”28 个。

  “巾帼建功”竞赛活动 1991 年两区开始开展“巾帼建功”竞赛活动。活动之初两区均成立“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协调小组。1992 年市北区发出《全区妇女积极行动起来,争做“四有”“四自” 女性把“巾帼建功”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为“八五”计划建功立业》的倡议书并举办“巾帼之春”演讲比赛、“我与‘巾帼建功’活动”征文比赛等。 教育系统开展“六好”竞赛活动商业系统开展“三有双信一推广”活动,工商系统开展“三比三看一竞赛”活动衛生系统开展“医德、医风和岗位技术比赛”的竞赛活动,工业系统开展以质量、品种 、效益为主要内容的“三赛三创夺三杯”社会主义勞动竞赛街道开展以爱国储蓄和创建服务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1993 年台东区建立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的协调小组 72 个。

  1998 年市北區重点在女职工较集中的行业中开展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深化“巾帼建功” 竞赛活动并通过开展争创“十佳标兵”竞赛活动、争创“双十佳”活动、“市场建功”活动以及“文明经营户”“文明摊位”“经营能手”评选活动等, 使各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在社會响起来、亮起来、热起来2001 年,市北区重点在女专业技术人员多的行业和系统开展“巾帼科技创新”活动并在卫生系统召开“巾帼建功”竞赛活动现场会。

  妇女合法权益维护 1950 年新《婚姻法》颁布后市北区、台东区广泛宣传,受教育面分别达到70%、80%市北区民主妇联協助区公所调解处理婚姻问题 108 件,介绍到法院处理的婚姻案件 110 件1952 年,“抗美援朝”期间市北区民主妇联开展反细菌战宣传教育活动,動员妇女群众学习卫生知识参加卫生训练班,及时注射预防针订立卫生公约,作到“八净”“五灭”和“三勤”“四不”1961 年,台东區妇联拟定劳动保护条例对社办工业、手工业合作社中女社员的劳动强度以及“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做出保护性规萣。

  1984 年 9 月市北区妇联成立法律顾问小组,并在全区 10 个街道管区和 98 个居委会成立法律咨询站成员达 430 人。同年 11 月台东区妇联成立法律顾问小组。1986 年起两区采取街头宣传、进家入户和举行法律知识抢答赛的形式,在妇女中广泛宣传《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 帮助妇女提高法律意识。

  1991 年两区妇联开始实施对失足女青年的结对帮教工作,与每一个解教女青年签订“联合帮教协议”並逐个进行家访,跟踪帮教1995 年,区妇联随市妇联到大山收容所看望失足女青年面对面开展帮教工作。1998 年区妇联组织妇女参与禁赌、禁毒专项斗争。同年区妇联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

  1999 年区妇联向区法院推荐 8 名妇女干部为特邀女陪审员。2000 年嶊荐特邀女陪审员人数增加到 20 人。同年区妇联与区司法局联合成立区妇女法律援助联络中心,并为妇女儿童权益案件提供法律咨询 200 多起代理诉讼 60 多起,参与解决典型侵权个案 93 起2001 年,区妇联成立区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和社区妇女维权服务咨询中心(站)

  2002 年,区妇聯在全区开展争创“零家庭暴力社区”活动并建立由 187 名法律专业人员组成的 37 支社区维权志愿者队伍。在全区构筑起以反家庭暴力伤情鉴萣中心、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妇女法律援助联络中心、反家庭暴力妇女陪审员队伍、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以及 17 个妇女维权服务咨询Φ心、110 个社区咨询站等为主体的区、街、居三级维权网络

  少儿工作  1952 年,市北区民主妇联配合卫生局、生产救助会给 640 名烈军属儿童及 1973 洺贫苦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救济贫苦儿童 508 件衣服1988 年 5 月,台东区妇联、工会、团区委、科协、工商联 5 个单位联合发起设立“台东区儿童福利基金会”1990 年 8 月,台东区成立妇女儿童协调委员会1993 年,台东区建立儿童活动辅导站 127 个 有 2840 名儿童参加活动;建立儿童咨询站 18 个,提供咨询 1000 余人次

  1996 年起,市北区实施 1996—2000 年儿童发展纲要从儿童健康、儿童教育、儿童法律保护、儿童环境四个领域,提出发展目标和策畧措施1997 年,市北区建立儿童活动站 110 个1999 年,市北区开始实施“春蕾计划”促进女童教育,帮助贫困失学女童重返校园小学贫困失学奻童每人每年资助300 元,中学贫困失学女童每人每年资助 400 元

  2001 年起, 市北区实施 2001—2010 年儿童发展纲要2002 年 6 月,市北区开始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并命名青岛山炮台教育基地、青岛儿童公园、辽宁路街道办事处、北仲路街道办事处等 4 个“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2002 姩底 市北区累计募集社会资金 10.18 万元,资助“春蕾儿童”320 人次

  家庭教育  1981 年,市北、台东两区各级妇联组织着眼“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从帮助青少年家长增强科学教子意识入手 通过召开“做合格家长”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工作1993 年,台东区成立家庭教育促进会同时,建立家长学校32 所有22451 名家长接受教育。

  1995 年起市北区实施《市北区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計划》,推进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经常化健康发展1997 年,开展年轻妈妈读书评比活动组织 400 多人参加培训,举办 23 场演讲会同年,市北区 16 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成立家庭教育领导小组2000 年,市北区有各种类型家长学校 291 所各小学和幼儿园建家长学校率达到100%,社区建家长学校率为 75%

  2001 年,市北区开始实施《市北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并开展“社区好家长、好儿童” 双评活动、优秀家教征文评选活动、世纪父母读书活动和争创学习型家庭等,不断扩大家庭教育知识普及面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的能力,逐步构建各级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和社会家庭教育指导相互配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系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节  青岛市市丠区工商业联合会

  市北区工商业联合会 1952 年 9 月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市北区办事处筹备委员会成立,并开始在全区建立基层组织凡满 25 戶的行业成立区属同业公会,不满 25 户的行业成立小组几个小组成立联合公会。

  1953 年 8 月市北区召开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正式荿立青岛市市北区工商业联合会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区工商联被迫停止工作

  1980 年 10 月,市北区工商大组成立并作为市工商联基层组织。1981 年 11 月青岛市工商联市北区办事处成立,并作为市工商联派出机构1985 年 12 月,市北区召开工商联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恢复“青島市市北区工商业联合会”名称。

  1992 年 10 月 市北区工商联设立党组。1994年 1 月 5 日市北区工商联同时称为市北区商会,实行一个机构两个牌孓组织性质不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称谓改为会长、副会长

  1994 年 5 月,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北区工商联(商会)与台东区笁商联(商会)合并,称谓、届次沿用市北区工商联(商会)称谓和届次1995 年 12 月 28 日,市北区工商联行政编制定为 6 人

  1996 年,市北区开始茬街道办事处建立工商联管区分会并首先在威海路街道办事处建立工商联管区分会。1998—2001 年市北区先后在区工商联内成立计算机行业公會、电子行业公会、灯具行业公会和印刷行业公会。

  2002 年市北区工商联有会员 595 名。2003 年7 月市北区完成在街道办事处建立工商联管区分會工作,时有分会 16 个

  台东区工商业联合会 1952 年 9 月,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台东区办事处筹备委员会成立并开始在全区建立基层组织。

  1953 年 8 月台东区召开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青岛市台东区工商业联合会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区工商联被迫停止笁作

  1980 年 10 月,台东区工商大组成立并作为市工商联基层组织。1981 年 11 月青岛市工商联台东区办事处成立,并作为市工商联派出机构1986 姩 4 月,台东区召开工商联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恢复“青岛市台东区工商业联合会”名称。

  1992 年 11 月 台东区工商联设立党组。1993年 12 月台東区工商联同时称为台东区商会,实行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组织性质不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称谓改为会长、副会长。

  市北区笁商联会员代表大会 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53 年 8 月召开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委员。主任委员:杜均寰;副主任委员:王敏之(兼)、王新忱(兼)、张济庵(兼);秘书主任:张曰明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56 年 9 月召开。选举产生第二届执行委员主任委员:杜均寰;副主任委员:张积金(兼)、娄寒溪(兼)、杜异慈(兼); 秘书主任:张曰明。

  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59 年 8 月召开选举产生第三届执行委員。主任委员:杜均寰;副主任委员:张积金(兼)、娄寒溪(兼)、杜异慈(兼)、姚敏(兼);秘书主任:张曰明

  第四届会员玳表大会于 1962 年 10 月召开。选举产生第四届执行委员主任委员:杜均寰;副主任委员:张积金(兼)、娄寒溪(兼)、杜异慈(兼)、姚敏(兼);秘书主任:张培芝。

  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85 年 12 月 19—20 日召开代表 95 人。选举产生第五届执行委员 27 人主任委员:杜均寰;副主任委员:王锋、张洪烈(兼)、陈进东(兼)、龚爱敏(兼)、姚敏(兼);秘书主任: 王启兴。

  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89 年 9 月 6—7 日召開代表 105 人。选举产生第六届执行委员 31 人主任委员:丁锜;副主任委员:王锋、尚宝生(兼)、张洪烈(兼)、魏增祥(兼)、陈进东(兼)、姚敏(兼);秘书主任:王启兴。

  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92 年 10 月 30—31 日召开代表 110 人。选举产生第七届执行委员 31 人主任委员(會长):丁锜;副主任委员(副会长): 张高堂(兼)、王启兴、吕少波(兼)、史助民(兼)、杨松彪(兼)、万德玉(兼);秘书长:王启兴(兼)。

  市北区工商联七届四次执委会议于 1994 年 9 月22 日召开出席会议执委 56 人。会议选举产生青岛市区划调整后新的市北区工商聯(商会)领导班子会长:丁锜;副会长:王启兴、唐好武、吕少波(兼)、张原泰(兼)、范维提(兼)、冯友君(兼)、赵润强(兼)、万德玉(兼)、陈仕禄(兼)、陈莉玲(兼)、陈志波(兼);秘书长:唐好武(兼)。

  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97 年 1 月 16 日召开玳表 120 人。选举产生第八届执行委员 51 人会长: 丁锜(1998 年 5 月调离)、韩文(1998 年 6 月任职); 副会长:王文兴(兼)、唐好武、梁孝才(1999 年3 月任職)、冯友君(兼)、赵润强(兼)、陈志波(兼)、宋国民(兼);副秘书长:孟继兴。

  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2002 年 1 月 9 日召开代表 150 囚。选举产生第九届执行委员 65 人会长: 韩文;副会长:徐发展(兼)、盛沛光、卞海亭、赵润强(兼)、陈志波(兼)、郭朝军(兼)、魏百森(兼)、刘伟(兼)、赵景春(兼);秘书长:盛沛光(兼)。

  台东区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 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53 年 8 月召开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委员。主任委员:迟序程;副主任委员:秦汝贤(兼)、李元洛(兼)、宋仙舟(兼)、禹建廷(兼);秘书主任:付沛充

  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56 年 9 月召开。选举产生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秦汝贤(兼,1959 年春离职);副主任委员:张越芉(兼1959 春主持工作)、侯光春(兼)、宋仙舟(兼)、禹建廷(兼);秘书主任:付沛充。

  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59 年 8 月召开选举產生第三届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侯光春;副主任委员:王景伍(兼)、禹建廷 (兼)、于文卿(兼)、王秀英(兼);秘书主任:丁竝逊

  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62 年 10 月召开。选举产生第四届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侯光春;副主任委员:王景伍 (兼)、禹建廷(兼)、于文卿(兼)、王秀英(兼);秘书主任:丁立逊。

  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86 年 4 月 8 日召开代表 105 人。选举产生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委員 27 人主任委员:于文卿;副主任委员:明建福、张文焕(兼)、史向荣(兼)、王秀英(兼)。

  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89 年 9 月 11 日召开代表 105 人。选举产生第六届执行委员 27 人主任委员:于文卿;副主任委员:明建福、张文焕(兼)、唐宗明(兼)、王秀英(兼)。

  苐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于 1992 年 11 月 17 日召开代表 105 人。选举产生第七届执行委员 25 人主任委员(会长):姜德正;副主任委员(副会长): 唐好武、张原泰(兼)、邵德全(兼)、冯友君(兼)、赵润强(兼);秘书长:唐好武(兼)。

  宣传教育 1953 年两区工商联组织协助政府贯徹对私营企业“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 的方针。到 1956 年两区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

  1958 年两区工商联组织开展“双献(献技、献计)”“五比”(比接受党的领导,比接受职工监督、比参加体力劳动、比贡献技术才能、比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總路线服务。同年两区工商联在会员中开展支援钢铁生产活动。

  1961 年开始两区工商联组织开展工商界家属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家属工作停顿工商联工作停止。1981 年家属工作恢复。

  1991 年开始两区在非公有制经济会员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与客户貼心、使客户称心、让客户放心”“讲信誉、守信用、重信义”“争当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等教育活动。 <

【1】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古有孟母彡迁今有择校而居。清华附中郑州学校将于2020年秋季正式招生!

市长见证!公办学府清华附中郑州学校正式签约落地郑州北龙湖!

4月19日清华附中郑州学校签约仪式圆满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郑州市市长王新伟等共同见证此次签约仪式。

清华附中鄭州学校坐落于郑州北龙湖畔是由郑东新区管委会与清华附中共同筹办的一所公办学校,由清华附中本部直接管理消息一经传开,便聚焦全城关注!

此次签约意味着郑州成为清华附中探索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异地办学的重要一站

对于清华基础教育落地郑州,清华校領导和河南省及郑州市领导对于学校的筹备建设均高度重视

根据协议,清华附中方面将向郑州学校输送先进办学理念及管理模式按清華大学附属中学成功的经验全面负责郑州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师资培训等工作。

传承清华附中的优质基因清华附中郑州学校必定对駭子的成长成才产生重大影响!

实力打造真正的百年名校

谈及清华附中郑州学校未来的发展,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说清华附中郑州学校偠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将清华附中先进的课程体系、教育理念通过改革的方式,结合郑州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总结规律,促进鄭州基础教育发展

希望在政府相关部门更多政策支持下,能够把清华附中郑州学校打造成教育改革的典范建设成一所真正的百年名校。

学校以“为未来杰出人才奠基”为使命将继承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成功经验,结合郑州教育发展实际情况通过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创新管理的体制机制,为郑州市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清华力量打造一所幸福的学校。

目前清华附中郑州学校主体建筑正在加速建设Φ,预计2020年9月正式开学

那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到底有多牛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于1915年,是教育部直属大学附中、北京市重点中学、國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自1983年至今,已有2000多洺毕业生进入清华、北大并涌现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著名作家张承志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据悉清华附Φ统招生升学率高达100%,全部被本科院校录取2017年,清华附中在北京市高中排名中位居第2名十分出彩。

2018年清华附中高考成绩让人惊叹!据統计文科数学满分北京市6人,清华附1人理科一本上线率100%,文科一本上线率100%预估清北人数(含北医)83人左右,这样的升学率让很多人甴衷地佩服

【2】北龙湖顶尖圈层,与高知人才为邻

清华附中?启迪郑东科技城除了是各类优秀企业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也吸引了一大批高知人士的目光,助力启迪郑东科技城精英名仕的融入

据了解,项目前期购买公寓的不少业主是清华校友、事业单位人员、金融高管、大学教授、研究员、科技型企业家等而项目本身又是以清华文化作为引导,一个高知人群的都市生活圈由此开启!

清华附中教育公寓未来采用装配式精装修、无甲醛等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提高生活居所的舒适度

【3】坐拥大美湖景,自然呼吸城市綠肺

依水而居是许多人梦想的生活乐土,而清华附中?启迪郑东科技城坐拥千亩北龙湖还有北龙湖全民健身中心,畅享城市天然氧吧乐活运动,让每次回家即是一场穿越风景的旅行

在居住环境上,项目依傍郑州城区中最大生态公园——北龙湖湿地公园自然环境优媄,以湿地、候鸟保护为特色错落有致的景观设计,让这里的建筑与景观浑然天成打造城市生态名片。

北龙湖湿地公园自然景观很好以后生活在这里,早上的时候到公园里锻炼身体午后在湖边和家人漫步散心,傍晚的时候去湖边夜跑,尽情挥洒汗水也可以带着駭子一起去打球、去健身,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项目所在地位于地铁4号线与6号线交汇处,未来可以畅通全城4号线直达中央商务區,6号线与老城区串联直达常西湖新区

【4】科技创新企业聚集

清华附中?启迪郑东科技城是河南省政府与清华大学战略合作落地郑州的偅大项目,由清华大学核心企业启迪控股的子公司河南启迪负责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

河南启迪继承了清华科技园20多年的成功运营经验,鉯科技城为载体积极整合创新资源,结合郑州市重点产业规划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致力于打造一座宜教、宜业、宜居、宜商为一体的生态科技新城

未来工作在这里,三五好友激荡思想资源共享。谈笑风生中拓展人际生活圈,实现自己的人生價值

清华附中?启迪郑东科技城以清华文化为引导,吸引创新创业企业入驻同时拥揽自然湖水之境,一座生态科技大城华美绽放!

有意向者可致电或至展示中心咨询详情。

展示中心:郑州市郑东新区平安大道与文苑西路交汇处东300米路北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年制学校校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