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养与肌肉营养不良能活几年的论文

浅谈肌肉力量训练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肌肉力量训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人体力量的增长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本文通过对人体肌肉力量增长的特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对不同种类力量的训练方案。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和“肌肉爆发力”相关的论文
肌肉爆发力
超等长训练是现代力量训练中提高肌肉爆发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由前苏联生物力学家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 立定跳远是体育高考加试的考核项目之一,立定跳远成绩是反映考生腿部肌肉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并结合自己多年带队训练经验,就怎么样提高立定跳远成绩谈几点体会,供广大考生参考。
竞走减肥不像快步跑那样需要高强度的肌肉爆发力,也不像长跑那样强调心肺功能,所以非常适合那些不想动又想减肥的美眉。
体术派:卡洛斯——章洛克
这种任意球踢法如同《火影忍者》中李洛克的“体术”,不管什么忍术与幻术,凭借强健的肌肉爆发力与超强格斗能力致敌人死命。在球场上,这种技法没有太多的技巧,球路平直但速度奇快, 1、前言提高短跑成绩有诸多因素,其中爆发力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爆发力是指人体的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瞬间功率。它是由肌肉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两个因素组成,即爆发力=力量X速度。短跑项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距离。如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优秀100米运动员博尔特100米成绩达到9”72时,他起跑到达最高速度时仅用了40米左右的路程,在这样的起跑速度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没有很好的爆发力是不可能的。因此爆发力是短跑运动员的最重要素质之一。肌肉爆发力的训练,已成为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重要内容。这一素质在学生时期如何发展,负荷量如何采用哪些训练的手段。在不影响学生运动员常生长发育,又能使爆发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提高,这正是本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 首先必须声明一点,在权威的运动解剖和生理学上是找不到“死肌肉”这个概念的,人们口口相传的所谓“死肌肉”,其实是指由单一刺激而增大形成的肌肉,由于训练过程中缺少整体协调,导致肢体有力量却无法配合,最终使得躯体灵活度低,应变能力差,变成缺乏爆发力的僵硬的肌肉。肌肉爆发力下降的根本原因不是某块肌肉的收缩速度变慢,而是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下降。尤其是练健美的人,力量训练后肌肉会因为长时间收缩用力而变得僵硬,如果训练后总是不注意放松,就会使疲劳发硬的肌肉不能及时放松,出现肌肉的血液循环不畅、肌肉易痉挛、失去应有的弹性等症状。肌肉一僵,自然会整体地影响人的协调性与爆发力。这也是有些人虽然体格看上去很强壮力量也很大,但行动笨拙的原因之所在。
一、老师,您好!我是一名短跑项目运动员,经常会遇到冲刺能力差、肌肉爆发力不足的问题,训练后肌肉酸痛疲劳难以消除,针对这些问题我该如何通过营养品补充解决?
肌肉爆发力是最短时间内产生力量的能力,其表达方式有功率或产生的力与运动速度的乘积。老年人不论年龄高低、是否有良好的锻炼习惯,保持肌肉爆发力、防止爆发力流失都非常重要。综述老年人肌肉爆发力增龄性衰减特征及其对身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以防止爆发力流失为目的运动干预的作用效果,以期加深对老年人爆发力训练必要性的理解,促进老年人进行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为开展老年人爆发力研究提供帮助。
目的:分析低氧环境下的训练对肌肉爆发力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市某高校志愿者30名,将其随机分为低氧运动组和常氧运动组,低氧训练组的15位受试者在模拟青海地区海拔环境下进行训练.常氧训练组受试者进行常氧测试.两组受试者均进行相同强度的训练,对最大摄氧量、低氧通气速率、肌肉收缩产生某个运动关节屈伸扭转力矩、对抗肌比、相对平均功率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低氧训练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显著低于常氧训练组(P〈0.05),同时随着运动负荷的逐渐增加,最大摄氧量逐渐降低;两组受试者通气反应速率均随运动负荷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低氧训练组和常氧训练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膝关节屈伸肌快速相对峰值力矩实验后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伸肌快速相对峰值力矩增长量低氧训练组非常显著性高于常氧训练组,P〈0.01;屈肌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氧环境下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肌肉爆发力,对肌肉爆发力参数有积极的影响.
抗阻训练研究至今已有将近70a的历史,训练方案的制定依据最初来源于缺乏科学严谨客观性的个人经验体会和小样本的研究文献,不同理念的各种训练模式指导指南令众多健康专家、体能教练和大众难以选择。显而易见,制定有更多客观可靠的科学实证依据支持的训练方案指导指南是非常必要的。美国运动医学协会(ACSM)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制定和不断修订抗阻训练方面的推荐方案,直至最新的两期关于指导不同人群分别发展基本的肌适能和进一步增强肌肉各项机能,ACSM才开始以许多大样本的元分析文献综述为依据来制定推荐方案并对每个方案制定依据的可靠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根据2013年第60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上来自Rocky Mountain University(RMU)的体能训练专家BrentAlvar教授的演讲,回顾总结了ACSM历年来为抗阻训练提供的训练推荐方案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阻运动训练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客观可靠的科学实证依据为指导的必要性。
金月芽期刊网 2018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5大学论文)猪肌肉发育调控和高瘦肉率基因改良猪的研究进展,发育调控,性别基因调控的进展,胎儿发育过程图,生长发育,小萝莉乳房发育,小萝莉的发育图,小萝莉呦呦发育吧,三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9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5大学论文)猪肌肉发育调控和高瘦肉率基因改良猪的研究进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大鳍异e生长、食性、消化系统和肌肉营养研究
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大鳍异觥生长、食性、消化系统和 肌肉营养研究研究生:黄自豪导师:王志坚教授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 203086)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重庆 2015年6月万方数据 Master DissertationStudyonthe Growth,Feeding Habits,Digestive System an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Candidate:Huang ZihaoSupervisor:Prof.Wang ZhijianPublic BenefitSectors(Agriculture)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201203086)School of Life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China June 2015万方数据 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 太鳍昱觥生拯!盒丝!消丝丕统塑皿囟萱差硒塞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 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 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学位论文作毒彩毫尹碡r承签字日期:幽J r年∥月岁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簖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奄暇签字日期:砂护叮年/月3日年月止)。 导师签名:泐毪签字日期:沙c眸6月3日万方数据 目摘录要……………………………………………………………………………………IABSTRACT……………………………………………………………………………………………………..III1.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11.1文献综述………………………………………………………………………11.2研究目的及意义………………………………………………………………13 2.大鳍异姚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1 5 2.1材料和方法…………………………………………………………………..152.2结果…………………………………………………………………………..1 7 2.3讨论……………………………………………………………………………………………………283.大鳍异觥食性研究…………………………………………………………………3 l 3.1材料和方法…………………………………………………………………..313.2结果…………………………………………………………………………..33 3.3讨论……………………………………………………………………………………………………47 4.大鳍异觥消化系统研究……………………………………………………………514.1材料和方法…………………………………………………………………..514.2结果…………………………………………………………………………..52 4.3讨{念……………………………………………………………………………………………………545.大鳍异觥肌肉营养成分分析………………………………………………………615.1材料和方法…………………………………………………………………..61 5.2结果……………………………………………………………………………………………………62 5.3讨论……………………………………………………………………………………………………68参考文献………………………………………………………………………………75致 谢………………………………………………………………………………91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实践情况…………………………………………93万方数据 摘要大鳍异觥生长、食性、消化系统和 肌肉营养研究水生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黄自豪指导教师王志坚教授捅 要大鳍异觥(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鲇形目(Siluriformes)、觥科(Sisoridae)、异觥属(Creteuchiloglanis),分布于云 南的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2013年11月和2014年1、2、5、8、11月,共6次, 在怒江、槟榔江和龙川江采集大鳍异觥。本文研究了大鳍异觥的年龄、生长、食 性、消化系统和肌肉营养成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胸鳍棘作为年龄鉴定材料,通过简易脱钙切片法观察年龄结构。胸鳍 棘切片与脊椎骨的吻合率为86.36%,说明胸鳍棘是比较可靠的年龄鉴定材料。(2)大鳍异觥的雌雄性比为1.5:1。渔获物群体年龄组成为l~9龄,主要分 布在1~3龄,群体全长范围为60~182 mln,主要分布在60~110 mm以下,体 重范围为2.5~66.Og,主要分布在20 g以下。雌性群体年龄组成为1~9龄,全长 范围为60~1 82 mln,体重范围为2.5~66.0 g。雄性群体年龄组成为1~7龄,全 长范围为62~153 mill,体重范围为2.5~34.9g。(3)分析表明大鳍异觥雌雄个体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做统一分析。体重与全长的关系:W=IE.4L2。4807(R2=0.81892.0787?Rco?6273(R2=0.8866n=180);全长与胸鳍棘半径的关系:L=n=180);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t=377.015?『1_e加-0491(t+4?0195)】,Wt=246.134?[1-e。0?0491㈣.0195)]2.4807,L。。=377.015 rnin,Woo246.134 68.40 g。g,生长拐点年龄为14.48龄,拐点处的全长和体重分别为225.00 mln和(4)大鳍异觥为底栖动物食性鱼类,以水生昆虫幼虫为主要食物,其中主要 捕食种类为双翅目、毛翅目和蜉蝣目。食物组成随季节发生变化:双翅目的出现 率冬季较春秋季略高,蜉蝣目和毛翅目春秋季较冬季高,双翅目数量百分比春季 最低,秋冬季较高,蜉蝣目与毛翅目则春季最高,秋冬季较低。摄食率从春季到 冬季逐渐降低,平均充塞度春冬季节高于秋季。随着个体的生长,双翅目、蜉蝣 目的出现率和数量百分比逐渐减少,而毛翅目的比例则逐渐升高。S 90 mill和>120 rnnl全长组个体的摄食强度高于90~120 mm全长组个体。大鳍异觥不同季节和不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同全长组间的食物重叠率均较高。 (5)大鳍异觥口下位,口咽腔大,颌齿发达,鳃耙稀疏。食道粗短,肌层发 达,黏膜层具有大量杯状细胞。U型胃,包括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具胃腺。肠道系数为O.93,肠长与体长呈显著线性关系,肠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肠腔内有密集的肠绒毛。肝脏与胰脏分离,肝脏分为两叶,具有“腹腔外肝”,胰脏弥 散分布于前肠和中肠周围。 (6)大鳍异觥平均含肉率为70.09%。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 含量分别为78.31%、19.29%、1.19%和1.21%。肌肉含18种氨基酸,占干样的比重为87.77%,8种必须氨基酸的比重为36.56%,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愚哪O标准,EAAI为71.72。甜味、苦味、酸味、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是42.70%、30.69%、 25.87%和23.79%(干样)。含14种脂肪酸,占干样的比重为3.99%,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33.85%、25.00%、41.15%,认和IT分别为O.48和O.28。大鳍异觥肌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关键词:大鳍异觥;年龄与生长;食性;消化系统;营养成分11万方数据 AbstractStudyonthe Growth,Feeding Habits,Digestive System an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Creteuch iloglanis macropterusMaj or:HydrobiologyCandidate:Huang ZihaoSupervisor:Prof.Wang Zhij ianAbstract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 belongs to andOsteichthyes,Siluriformes,SisoridaeCreteuchiloglanis.Distribution:Nu-jiang and Irrawaddy river drainages.Specimenscollected fromwereNu-jiang,Binlang-jiang and Longchuan-jiangonfrom November20 1 3 to November 20 1 4.The paper studies systemare asthe age,growth,feeding habits,digestiveandnutrition composition of 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The main resultsfollows:1.Pectoral spine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age by using simplified decalcified histological sections.Reader agreement for ages compared between pectoral spines and vertebra Was 86.36%.Pectoral spines could be used forestimatingthe ageefficiently.2.Thesexratio(早:艿)Was 1.5:1.Theage structure of C macropterus populations age groups were 1 to 3,the totalwas from 1 to 9,the individuals of the length weightpreponderantranged from ranged60 to 1 82i/lln,preponderant g,preponderantgroups was 60 to 1 1 0 mnl,the body groups Was less than 20from 2.5 to 66.0g.Theiainage andstructure of femalesranged from1 to 9,the total length ranged from 60 to 1 82the body weightranged from2.5 to 66.0 g.The age structure of males ranged from 1 to 62 to 1 53 mm7.the total length 34.9 g.ranged fromandthe body weightranged from2.5 to3.The femalesandmales showed similargrowthpatterns,the body weight andIII万方数据 曼曼量I鼍I量曼量曼量曼舅曼舅曼蔓曼曼曼曼舅曼曼曼曼曼曼量曼曼量曼暑量曼量毫曼曼曼寰曼曼曼曼皇置曼曼曼曼曼曼量鼍量量量鲁量量曼曼皇量置量量曼 total length data fitted the function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W=I E.4L2'4807 fR2=0.8 1 89n=1 80).Tll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dius of pectoralspines(附and total length was L=2.0787?Rco6273(R2=0.8866n=1 80).The Von Bertalanffy growth function for C macropteruswas describedas:Lt=:377.015?【1.e-0.0491(t+4?0195’】,Wt::246.134?【1.Bertalanffy parameters weree-0.0491(t+4.0195)]24807.Vonweight was 225.00 mlnk=377.015 mm,w。。=246.134andbodyg.Tlle age inflexion point for growth was 1 4.48,corresponding total lengthand 68.40g.4.C macropterus belongs to zoobenthivores.Larva of aquatic insect was the main foods for C macropterus,especially Diptera,Trichoptera Diptera in winterand Ephemeroptera.F%ofWashigherthanspringandautumn,F%of Trichoptera andDiptera in springrate inEphemeroptera in springand autumnwere higherthan winter.N%ofWas the lowest,but Trichoptera and Ephemeroptera were the highest.Feedingspring Was the highest,mean fullness in spring and winter were higher than autumn.AsC macropterusrate ofgrows,F%and N%ofDipteraand Ephemeropterareduces,while theTrichopterarises.mfeeding intensity of total length groups墨90 and>1 20mm were higher than 90~1 20 1/lm.There was、析th differentseasonhighfood overlaps for C macropterusand total length groups.5.The mouth of C Macropterus Was inferior,with developed oral teeth in the large buccal―pharynx cavity and sparse gill raker.ne esophagus Was short and thick,withdeveloped muscular layers shapedasand abundantgoblet cells in the mucous layer.The stomachsacU,which Was composed of cardia,blindandpylorus,and lots of gastric of the C macropterusglands were observed there.The average intestinal wascoefficient0.93.andthere hadasignificant linearcorrelation between intestine lengthandstandardbody length.The intestin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including distalcranial,middle and separate,and theparts,andnumerous villi were there.Liverand pancreaswereformer was divided into twolobes.What’Smore,exo.coeliac liver wasfound in this fish,and its pancreatic tissue scattered diffusely in the mucosal lining of the cranial and middle intestine.6.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esh ratio of C macropterus averagedcontent ofmoisture,protein,fat70.09%.Theandash in fresh muscle were 78.31%,19.29%,1.19% acids in the muscleand 1.2 1%.There were 1 8 kinds ofaminoand thetotalamount was29.37%.87.77%(dry weight),of whichComponent ratio of essential71.72.The percentageIV8 essential aminoacids forhumanwasamino acids accorded with FAO/WHO.EAAI index was of sweet amino acids,bitter amino acids,SOUl"amino acids and万方数据 AbstractIIumami amino acids were 42.70%,30.69%,25.87%and 23.79%(dry weight).Fourteenkinds of fatty acids were detected in the muscle and the totalamountwas3.99%(dryweight).Therelative content ofSFA,MUFAand PUFA were33.85%,25.00%and41.1 5%,respectively.The L~and IT of fatty acids were O.48 and O.28.C.macropterus was rich in minerals.Key words: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age and growth;feeding habits;digestivesystem;nutritional compositionV万方数据 1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1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1.1文献综述鱼类的生物学研究是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的前提基础和依据。鱼类生物学的 研究内容很广,根据研究对象,可分为个体和种群两个层次,个体生物学主要研 究鱼类的摄食、繁殖、生长和发育等,种群生物学则着重于群体的数量变动、结 构组成(性比和年龄组成)和分布变更(洄游)等。同时,鱼类生物学对人类活 动与鱼类资源的相互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有研究。种是生物学的 基础研究对象,通过逐步了解和掌握每一个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才能对整个系统 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从个体_群体_群落一生态系统的研究顺序(殷名称,1995)。世界渔业1850年的总产量为1500.2000kt,由于机械化程度和人类需求的不断 提高,2000年总产量达131.1Mt,2011年达到了154Mt(关歆,姚国成,2013)。 随着渔业经济的发展,鱼在人类膳食中的地位逐步升高,肌肉作为鱼类的主要食 用部分,其营养价值被人们所关注。 本节介绍了云南觥科鱼类的研究现状,对鱼类年龄与生长、食性、消化系统 结构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1.1云南姚科鱼类研究现状觥科(Sisoridae)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鲇形目(Siluriformes),主要生活于山涧激流中,是一群适应底栖生活的中小型鱼类。觥科鱼类在我国主要 分布于西南地区,云南是我国觥科鱼类的主要分布区,目前,云南已报道的觥科 鱼类有11属56种(陈小勇,2013),占云南土著鱼类(586种)的9.6%。云南觥 科鱼类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分类和系统发育两个领域。 相比《云南鱼类志》(下册)记载的10属38种,云南觥科鱼类新增1属18种, 详见表1.1和1.2。上颌齿带的形态是区分舷觥鱼类属之间的重要特征,根据上颌 齿带的形态,可将觥属(Pareuchiloglanis)鱼类分为两个群体:上颌齿带中间凹陷 深,齿带出现分离,包括扁头姚、贡山觥、短鳍觥和大鳍跳;上颌齿带不出现分 离,凹陷浅,包括除了上述四种的其他觥属鱼类(Lila)。eta1.,2007)。Zhou等提出将觥属中的扁头觥、大鳍觥、短鳍姚、贡山觥建立为一个新属一异觥属(Creteuchiloglanis)(Zhouet a1.,201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1 《云南鱼类志》(下册)中鱿科鱼类误定种的修订Tab.1.1 Correction of species for Sisoridae that recorded in the fishes ofYunnan,China:part II竺狸曼垒!!竺 ――――――――――――――――――――――――――――――――――――――――――――――――――――――――――――――――――――――一一。一一一一――茎整查塑Zhou etal.,2011a Zhouet_――――――――――――●――――_―――――――_――――●――――――――――――●――――――-―――――――――――――――――――――――一。原物种名一一竺塑翌鱼查墨坌塑怒江短鳍铫尸fe口P 贡山觥尸卫DngshanPns&短鳍异跳C 贡山异鱿Cbrachypterus伊洛瓦底江gongshanens捃a1.,2011a黄石爬鱿勘c枷『D罟妇础7kishinouyei长须石爬觥EZhou etal.2011b 金沙江 smabra bignolb1102,,黑跳Gqg口加cP丹胁长丝黑跳Gdolichonema怒江何舜平,1996Vishwanath &穴形纹胸跳G切tothoraxc口v妇缅甸纹胸觥Gburmanicus伊洛瓦底江;怒江Linthoingambi,2007丽纹胸觥Glampris纺锤纹胸姚G加c“s澜沧江Jiang et a1.,2010 Vishwanath &艏纹胸跳G棚凰福建纹胸跳G fukiensis 丘七招埘括似亮背纹胸觥G嬲愕中华纹胸跳G 中华纹胸姚Sinensis怒江㈨。ing锄bi,2007谢仲桂等,200ll 谢仲桂等,南盘江;金沙江郭宪光等,2004;P 前臀跳P口门f醐船胁 中华觥Psinensis金沙江engetal.,2004 Zhou &Zhou,间褶鱿Pseudecheneis 平吻褶跳P pav&iintermedius2005:周用武等,2 元江00%Zhouctal,20082万方数据 1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表1.2云南姚科鱼类新种Tab.1.2 New species of Sisoridae from Yunnan,China觥科鱼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系统发育是其又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扎那纹胸觥(刘绍平等,2010)和老挝纹胸觥(金菊等,2011)的Cyt b分析表明 两个物种均为遗传变异较低的物种。周用武等(2007)通过Cyt b分析,说明褶觥属鱼类为一个单系群。鳃觚群鱼类是系统进化和发育的研究热点,舷觥群鱼类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周边水系,它的起源和进化与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密切的关联, 舷觥群鱼类系统进化的研究,能够为青藏高原的演变和其周边诸多水系的形成提 供参考和依据。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鳃觥群鱼类为一个单系类群:何舜平基于骨骼特征研究 了褪觥鱼类的系统发育,认为舷觥鱼类为一单系群,原觥属(Glyptosternum)为最原始类群(He,1996);彭作刚等通过分析@f b序列,支持舷觥鱼类为单系群,原跳属为原始类群(Peng eta1.,2004);孔德平以线粒体@≠6序列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舷觥群鱼类为单系群,凿齿觥属(Glaridoglanis)、原觥属、镪属(Exostoma) 为原始类群(孔德平,2006)。郭宪光等基于线粒体16SrRNA基因的分析结果则 认为鳃觥群鱼类不是一个单系群(郭宪光等,2004)。 觥科鱼类作为一个单系群在形态学(dePinna,1996;Diogo eta1.,2002)和分子生物学(于美玲,何舜平,2012)方面均己得到了足够的支持,但是,觥科 鱼类内部各个属的单系性和系统发育地位仍具有极大的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论证。 云南觥科鱼类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较少,仅巨躯(丑yarrelli)有相关报道。巨 胚头部大而扁平,吻钝圆,全身裸露无鳞;口宽大,齿锥形,齿尖斜向口腔内; 鳃耙稀疏;咽部短,具4块咽齿;食道与胃合为一个整体,胃壁厚;肠道系数为 1.19:肝脏和胰脏分离,肝脏覆盖于胃上,分为两叶,胰脏弥散分布(田树魁等, 2009)。巨胚为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小鱼、虾和水生昆虫,捕食方式为等待型, 即食物到附近时才进行捕食(冷云等,2011)。巨觚的人工繁殖已经获得成功,野 生巨躯通过人工催产和授精,受精后7h进入原肠胚期,9h 20min进入神经胚期,12h30min肌节出现,13h 30min进入尾芽期,20h后开始出膜,24h出膜完成(薛晨江等,2012)。 1.1.2鱼类的年龄和生长 1.1.2.1年龄的鉴定 鱼类的年龄鉴定是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年龄鉴定的准确与否是极其重要 的。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年龄鉴定方法有:直接观察法;长度分析法;硬组织 年轮鉴定法。直接观察法包括人工饲养法和标志重捕法。饲养法是将己知年龄的个体养殖 于人工水体中,通过定期的养殖记录,了解鱼类的年龄和生长,自然水体中的鱼类,标志已知年龄的个体并放流,之后将其重新捕获。直接观察法耗时耗力,成 本较高,通常仅作为其他年龄鉴定方法所得结果的检验手段(张学健,程家骅,2009)。长度分析法包括长度频数法和长度换算法。长度频数法由Petersen在1 892年首次应用于绵鲥(Zoarces viviparus)的年龄组成鉴定,其原理是生活于同一水体 中的一种鱼,同一世代个体的生长是相近的,不同世代间就具有各自的长度范围,4万方数据 l文献综述及研冗目的与恿义该方法是随机测量大量同一种鱼的体长,以体长组为横坐标,数量为纵坐标,绘 制长度频数分布曲线,曲线上的每一个峰值便是一个年龄组(殷名称,1995)。1895 年,Mopoiiob提出根据渔获物的长度组成换算成年龄组成的概念,长度换算法首 先要测定一批或多批渔获物的体长,并鉴定年龄,然后按每厘米为一个体长组, 统计年龄组成和百分比,最后编制成一个各长度组的年龄组成百分比表,之后的工作者只需要测定渔获物的体长,就可以利用该表得到渔获物的年龄组成情况, 该方法获得的结果只是一个总体的倾向值,而非精确数据(谢从新,2010)。鱼类年龄的鉴定最传统和常用的方法是运用鱼类的钙化组织(硬组织)上的 年轮来进行鉴定。鱼类作为变温动物,其生长具有季节性,春夏季节水温高、饵 料丰富,生长迅速,秋冬季节水温下降、饵料减少、鱼体新陈代谢缓慢,生长速度减缓或停滞。鱼体生长的同时,其各种钙化组织也在相应的增长,生长速度快 时,钙化组织环片之间的距离稀疏,形成宽带,生长速度慢时,环片之间的距离 紧密,形成窄带,一个宽带和一个窄带合称为一个年带。秋冬季节形成的窄带和第二年春夏季节形成的宽带之间的分界线就是年轮。 年轮具有清晰、完整、连续和对称的特征,不符合以上特征的轮纹就是假轮。 假年轮包括副轮、生殖轮和幼轮。一,副轮:是指在正常生长季节,由于突发原因,使得正常生长受到干扰,破坏了环片的正常排列规律,并在钙化组织上留下的轮痕;二,生殖轮:鱼类在生殖期间因停止摄食而形成的生殖痕。生殖轮在溯 河洄游性鱼类中较为典型;三,幼轮:当年生幼鱼,由于转食或外界因素的作用 而形成的轮纹,在降河洄游的幼鱼中较为常见(殷名称,1995)。在圆筒吻绚(Rhinogobio cylindricus)(王美荣等,2012)、刀鲚(Coilia ectenes)(袁传宓等,1978)、亚东鲑(Salmotrutta肋勋)(豪富华等,2007)、盔鲇(Cranoglanissinensis)(张世光,1987)和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przewalskiiprzewalskii)(熊飞等, 2006)的研究中均发现有假轮存在。 常用于年龄鉴定的钙化组织有鳞片、耳石、脊椎骨、鳃盖骨、匙骨、鳍棘和支鳍骨等。有鳞鱼类通常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鳞片有取材方便、对鱼体破坏少、 处理简单、易于观察等优点。鳞片上的年轮有4种类型:1,切割型:同一年的环片相互平行,不同年的环片则走向不一致,从而形成切割:2,疏密型:宽带和窄带交替排列,窄带与宽带的界限便是年轮;3,破碎型:一个生长年带快结束时,最后2.3个环片断裂、变粗,形成棒状突出物;4,间隙型:两个生长年带分界处, 因环片消失而形成间隙,也是年轮的标志。用于鉴定的鱼鳞一般取背鳍前半部下 方或侧线上方中间部位,采集5一10片即可。 国内学者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做了大量的研究。马惠钦(2001)研究发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圆筒吻纳鳞片的年轮主要为疏密破碎型和切割破碎型,鳞片中副轮、生殖轮和 幼轮的出现率较低,均在5%左右。黑尾近红鲐(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 鳞片年轮属疏密切割型,以疏密型为主(薛正楷,2001)。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王继隆等,2012)、厚颌鲂(Megalobrpellegrini)(杨明生等,2004)、中华 间吸鳅(Hemimyzonsinensis)(苗志国,1999)和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nok tsinlingensis)(薛超等,2013)等均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进行了研究。 但是,鳞片不适合鉴定高龄鱼类,随着年龄的增大,鳞片会出现吸收和磨损, 造成鳞片年龄比实际年龄低(李红敬,2008)。 1899年,Reibisch在欧洲鲽(Pleuronectes platessa)耳石上观察到了年轮,自 此之后,耳石成为重要的年龄鉴定材料(谢从新,2010)。耳石分为微耳石、矢耳 石和星耳石,经过打磨,耳石在透射光下分为透明区和半透明区,在反射光下分为暗带和亮带(张治国,王卫民,2001)。很多国外学者以耳石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做了大量的研究(Adams&Kerstetter,2014;MarshallSammons,2006;Kwaketa1.,2011;Maceina&et a1.,20 1 1:Grabowski et a1.,20 1 1;Hosseini-Shekarabi eta1.,2015);同时,国内学者也研究了色林错裸鲤(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陈 毅锋等,2002)、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0'connori)(马宝珊,2011)、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霍斌,2014)、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周贤君,2014)、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郭志强等,2008)和中华沙鳅(Botiasuperciliaris)(普炯等,2013)等鱼类耳石与年龄的关系。脊椎骨上也会存在年轮,鱼类的椎体为双凹型,两个凹面上均具有暗色的窄 带和白色的宽带交替存在的同心环纹,一个窄带一个宽带组成一个生长年带。1759 年,Hans Hederstrom最早采用脊椎骨鉴定鱼类的年龄,不同椎体上年轮的清晰程 度是不同的,不同鱼类之间也是不相同的(殷名称,1995),一般采用第5.10枚椎 体来鉴定年龄(谢从新,2010)。 谢小军(1987)用脊椎骨作为材料,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年龄进 行了鉴定,所得的结果为:各年龄组的长度频数分布和总体长度频数分布相一致;生长退算所得结果合理;野生l龄鱼脊椎骨的年轮特征与养殖个体相符合。因此, 作者提出脊椎骨是鲇形目鱼类年龄和生长研究的理想材料。李红敬(2008)比较了黑斑原觥(Glyptosternum maculaturn)耳石、脊椎骨和鳃盖骨的年龄鉴别能力, 脊椎骨的鉴别能力为80.31%,高于耳石(78.76%)和鳃盖骨(73.06%)。但是, 也有研究认为耳石的鉴别能力要高于脊椎骨(Khan etal.,2011;阴双雨等,2011; 田志福,2010;田辉伍,2010)。鳍棘(条)在鱼类年龄鉴定中也经常使用,使用较多的为胸鳍棘,少数采用背鳍棘(李冬静,2014)。吴清江(1975)采用胸鳍棘对长吻娩(Leiocassis longirostris)万方数据 1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恿义进行了年龄鉴定,具有很高的准确率,胸鳍棘的磨片在入射光下可见白色的宽带 和暗色的窄带交替出现,窄带为年轮。国外学者用胸鳍棘磨片鉴定扁吻半丘油鲇(Hemisorubimplatyrhynchos)(Penha (Penhaet eta1.,2004a)和铲吻油鲇(Sorubim cf.1ima)a1.,2004b)的鉴别率分别为94%和97%。多数学者以胸鳍棘鉴定年龄时均采用磨片的处理方法(王志玲等,1990;Young&Marsh,1990;Colombo et al,, 2010),但一些小型鱼类的鳍条(棘)较细小,锯片有困难,一些学者采用了组织 学切片的方法来处理。施白南(1980)利用电解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脱去鳍棘的 钙,再进行常规石蜡切片。陈康贵等(2007)提出了简易脱钙切片法:胸鳍棘1%.5% 的硝酸脱钙,剪取基部合用的部分流水浸洗24h,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封片观察。 该方法所得的胸鳍棘鉴定结果与脊椎骨和耳石均有极高的吻合率。王德寿等 (1993)采用胸鳍棘简易脱钙切片法对大鳍鲮的年龄进行了研究,600个材料中和 脊椎骨相吻合的有524个,吻合率为87.33%。史丽娜(2007)对比了脊椎骨和胸 鳍棘切片,二者吻合率为81.94%。 其他硬组织的应用较少,主要用于与其他材料的校对,或是其他方法较难辨 认时使用。陈煜慈等(1999)利用鳃盖骨研究了珠江斑鲮的年龄和生长,张健东 (2002)用胸鳍第三支鳍骨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均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不同鱼类 的最佳年龄鉴定材料是不同的,需要通过多种材料的对比来选择最适的一种。以 某种硬组织来鉴定年龄时,需要选择其他材料作为对照,进行校对。 1.1.2.2鱼类的生长 鱼类的生长通常是指鱼体长度和重量的增加,影响鱼类生长的影子很多,可 分为外源和内源两类,外源因子包括:食物、温度、溶氧、光照、盐度、Ph和种 群影响等,内源因子为遗传控制(殷名称,1995)。鱼类的生长具有4个特性:1, 连续性:食物充足、环境适合,就可以连续不断的生长;2,阶段性:一般可分为 性成熟前、性成熟后和衰老期3个阶段,性成熟前为快速增长期,性成熟后体长 增长速度下降,体重增长速度上升,衰老期的生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滞;3,季节 性:随着季节的变化,水温、饵料丰度和鱼体自身代谢也发生变化,使得鱼类的 生长也出现季节性变化;4,雌雄差异性:有些鱼雌性和雄性的生长特性存在差异(谢从新,2010)。鱼类生长的测定有直接法、年龄鉴定统计法和退算法。直接法是指通过直接 测量鱼体的实际体长和体重,从而了解其生长状况;年龄鉴定统计法是通过鉴定 标本的年龄,并将其与实测体长和体重结合,得到该种鱼不同年龄的生长情况; 退算法是把鳞片、耳石等硬组织的生长和鱼体的生长联系起来,通过二者的相关 关系来推算鱼体的生长。描述鱼类生长的指标有体长与体重关系、生长率、生长 常数、生长比速和生长指标等。体长与体重的关系通常以公式w=aLb表示,W和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分别表示体重和体长,可由实测获得,a、b为常数,多数鱼类的b值在2.5―4.0 之间,如果体长和体重为等速生长,则b=3;单位时间内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值称为 生长率,可分为绝对生长率、相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可 用来划分鱼类的生长阶段(殷名称,1995)。 鱼类种群随年龄的生长可以用参数值不变的函数来表示,这一函数式称之为 生长方程或生长模型,常用的生长方程有yon Bertalanffy方程、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Richards方程和灰色动态生长方程等。使用最为普遍的是vonBertalanffy方程:Lt=Ldl.e。k(t-to)】;wt=wdl.e出(卜印6(Lt-t时的全长;Wt:t时的体重;k:渐进全长;W∞:渐进体重;to:假设理论生长起点年龄;k:生长系数)。对于同一种鱼,不同的生长方程拟合的结果是存在差异的,许多研究者提 出:应该通过比较不同的生长方程,选择出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作为该种鱼的生 长方程(霍堂斌等,2008;唐章生等,201l;周灿等,2010;Ahmet Katsanevakis&Maravelias,2008)。 1.1.3食性分析etaL,2011;鱼类通过食物来获取营养和能量,以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食性的研究包 括摄食强度、食物组成、食物组成的变化、营养类型、食物选择和摄食节律等。1.1.3.1食物组成 鱼类食物组成的确定,需要通过解剖一定量的消化道,并鉴定内含物,分析 消化道内含物时可以整体分析,也可以仅分析胃含物(李红敬,2008;杜孝田等, 2010;袁刚等,2011;代应贵等,2007)。在确定了鱼类的食物组成(食谱)以后, 还需要判断每种食物的相对重要性,目前用于判定的参数有单一指数和综合指数。 单一指数有出现率(F%)、个数百分比(N%)、体积百分比(V%)、重量百分比(W%),F%反映了对饵料的喜好程度,V%和W%可以反映某种食物占总食物的比例,但单一指数也具有其局限性,如F%不能反映饵料的实际比例,N%往往夸 大了小型生物饵料的重要性(窦硕增,1996;夏前征,2008)。鉴于单一指数的不足,研究者提出了综合指数来评价食物组成,综合指数包括相对重要性指数(IⅪ)、优势指数(Ip)和几何重要性指数(GIIj)等(李文静,2006;洪巧巧,2012), 其中,相对重要性指数的应用较为广泛(Stagioni etal。,2011;Kubodera 颜云榕等,201l;杨学峰等,201l;薛莹等,2010)。 根据食物的重要性,可将鱼类的食物分为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食物。 根据鱼类的主要食物组成,可将鱼类划分为4大食性类型:1,草食性:摄食植物 性食物,可分为水草食性和藻类食性;2,肉食性:摄食动物性食物,分为食鱼食 性、底栖动物食性和浮游动物食性;3,杂食性:兼食动物和植物性饵料;4,碎etal.,2007;万方数据 1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屑食性,以有机碎屑和其夹杂的微小生物为食(谢从新,2010)。1.1.3.2食物组成的变化 鱼类的食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季节、栖息环境、鱼类的年龄和体 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生长发育,鱼类营养由内源性向外源性转变,开口捕食, 消化系统逐步完善后,捕食能力也不断增强,对食物种类要求也会逐步发生变化, 从幼鱼时期的小型浮游生物食性向成鱼食性转变。王春等(2007)研究发现,倒 刺鲍(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仔鱼主要摄食硅藻、原生动物、轮虫和枝角类,稚鱼开始捕食丝状藻类、寡毛类和水生昆虫,而原生动物和轮虫的比例减少,幼鱼主食大型沉水藻类、寡毛类、水生昆虫和水生维管植物,成鱼主要摄食水生维 管植物,倒刺鲍从仔鱼到成鱼,逐步由杂食偏动物食性转变为植食性。国内学者对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黄权等,1999)、尼罗罗非鱼(jritapianilotica)(胡玫,张中英,1983)、江鳕(Lota lota)(杨树勋等,1989)、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普炯等,2014)和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李振华 等,2011)均有该方面的研究。 鱼类是一种机会主义捕食者,其食物组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栖息环境中生物饵料的种类(周贤君,2014)。长江上游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食物中的淡水壳菜(Limnopernafortunei)、石蝇、春蜓的出现率从春季到秋季逐渐下降,而蟹类的出现率则逐渐上升(刘飞等,2012),水体中的饵料生物会随着季节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鱼类的食谱也随之变化(杨学峰等,2011;朱国平等,2008;胡翠林等,2014;高登峰,梁森汉,1986;Vosseta1.,2003)。不同水域中的饵料生物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生活于不同水域的同种鱼的食物组成也会存在差异。对黑斑原觥食谱的研究发现,采自林芝的个体,食物中鱼类的出现率低于拉萨和日喀 则的个体,但寡毛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的出现率则高于另外两个地区(李红敬, 2008);薛莹等(2005)对分布于南黄海的黑鳃梅童(Collichthys niveat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的食物组成随生 活海区的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做了比较研究。 1.1.3.3摄食强度 鱼类的摄食强度会受到年龄、体长、季节和性腺发育的影响,摄食强度随季节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称为季节节律(普炯等,2014;贾砾,2013;马宝珊,2011:代应贵等,2007;严利平等,2006;朱国平等,201 1;李红敬,2008;陈少莲等, 1989:Wangeta1.,2008)。鱼类摄食的节律性,除了季节节律外还有昼夜节律,摄食的昼夜节律主要和光照、水温和溶氧等环境因子相关(李思发等,1980;张海发等,2004;李宽意等,2006;刘飞等,2012)。鱼类的摄食强度可以用摄食率、饱满指数和充塞度等指标来描述。9万方数据 皇量置I一.一 摄食率=100%×(含食物的消化道数/消化道总数)。III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I量量曼曼皇皇曼曼曼量饱满指数K=100×(食物团重量/鱼体去内脏后质量)。 消化道充塞度可划分为6个等级(殷名称,1995),如表1.3所示。表1.3充塞度等级判断Tab.1.3 Judgment of fullness充塞度描述 空肠管或肠管中有极少量食物 只部分肠管中有少量食物或食物占肠管的I/4 全部肠管只有少量食物或食物占肠管的112 食物较多,充塞度中等,食物占肠管3/4 食物多,充塞全部肠管 食物极多,肠管膨胀1.1.4鱼类的消化系统 随着长期的演化,鱼类的消化系统形成了与食性相适应的特征。鱼类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是一条膜质管道,依次为口咽腔、食道、胃、肠和肛门:消化腺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小型消化腺分布于消化道壁内, 如胃腺、肠腺等,大型消化腺有肝脏和胰脏等。消化系统的功能是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食物分解,使其变为可供鱼体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1.1.4.1消化道鱼类的口腔和咽腔无明显分界,统称为口咽腔。口咽腔与食性密切相关,凶 猛肉食性鱼类口咽腔大,便于吞咽大个体食物,部分滤食性鱼类的口咽腔也较大, 以利于滤食更多食物(殷名称,1995)。口是消化道的开始,鱼类不同的口唇结构对应了不同的食性:上下颌具肉质厚唇,用以吸食底栖生物和碎屑,如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下颌具角质,以刮食附着生物,季强(2008)研究了6 种裂腹鱼的摄食器官,发现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macropogon)、拉萨裸裂 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和异齿裂腹鱼均具有角质前缘;颌可突出, 可飞速接近并捕食饵料生物,白鲟(Psephurus gladius)就具有突口捕食能力(姚 承昌,1989)。口唇结构也是重要的分类指标(Zhang,1998:张鹗,1998)。 很多鱼类出现了齿,齿具有捕获、撕裂和初步碾磨食物的功能。肉食性鱼类 多数具有发达的口腔齿,潘黔生等(1996)解剖观察了6种肉食性鱼类:乌鳢(Channa argus)、鳜(Siniperca chua如i)、大口黑鲈(Microperus salmoides)、鲶(S asotus)、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和黄鳝(Monopterus albus),均具有不同形状的 齿。鲤科鱼类无口腔齿,但具有咽齿,咽齿对食物具有碾磨作用,帮助食物的进万方数据 1文献综述及研冗目的与意义一步消化吸收(曾烯,刘焕章,2009;刘焕亮等,1990)。鳃耙数目和形状等也与 食性相关,滤食性鱼类的鳃耙多且长,排列紧密,肉食性鱼类则短小而稀疏(殷 名称,1995;孙晓明,孟庆闻,1992)。口咽腔的组织结构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 和肌肉层,口咽腔分布有大量粘液细胞,其分泌的粘液起到润滑和保护作用,口 咽腔中具少量味蕾,能够帮助选择和甄别食物(梁志强等,201l;王健鑫等,2006; 张永泉等,2011;王永明等,2013;熊冬梅,2010;杜佳等,2009)。 食道、胃和肠的组织结构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浆膜层)(楼允东,1998)食道主要起传送食物的功能,将食物转运到胃或肠(徐革锋等,2009)。鱼类 的食道短,管壁厚,内壁具大量纵行褶皱(谢从新,2010;勾效伟等,2008)。食 道的粘膜层为复层上皮,有利于自我保护和修复,粘膜层分布的大量粘液细胞, 能够润滑食物,便于吞咽,发达的肌肉层,有助于食物的推送(初庆柱等,2008: 潘金春等,2008;谢碧文,王志坚,2002;沈怡,2007)。在中华沙鳅(李春涛等,2011)和哲罗鱼(胁cho taimen)(关海红等,2008)的研究中发现,食道前段仍然有味蕾分布。 有些鱼类出现了胃的结构,胃是食道和肠之间的膨大部分,有些鱼类在胃肠zkq
交界处还存在幽门盲囊,鲤科鱼类无胃(王瑞霞,1993;许宝红等,201l;关海红等,2008)。胃兼有物理和化学消化作用,在碾磨食物的同时将分泌的消化酶与 食物接触并反应,是消化的重要场所,胃由责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组成(谢从 新,2010)。一般可以把胃分为3种类型:1,I型胃:胃稍膨大,呈直管状,如青弹涂鱼(Scartelaos virids)(曹伏君等,2013)和黄鳝(周韵瑾,1987;朱有法等, 2002);2,U型胃:胃体发生弯折,胃壁较厚,如宽体沙鳅(Botia reevesae)(王 芳等,201 1)、亚东鲑(Salmo trutta)(蒲德永等,2006)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谢碧文,王志坚,2002);3,V型胃,盲囊部发达,显著向后突出,如 条石鲷(Oplegnathusfasciatus)(王健鑫等,2006)和哲罗鱼(张永泉等,2011)。 胃的组织结构具有以下特征:粘膜层褶皱平缓,属单层柱状上皮:出现单管盲囊 状的胃腺,数个胃腺组成一个胃腺泡;具胃小凹,为胃腺的开口;贲门部和幽门 部具粘液细胞,但盲囊部无分布(蒲德永等,2006;邹远超等,2014)。 肠道长度与鱼类的食性是密切相关的,典型肉食性鱼类肠道系数小于1,杂食 性和偏植食性的鱼类在1.3之间,纯植食性和碎屑食性鱼类的肠道系数在3以上(殷名称,1995)。肉食性的南方鲇(刘怀如,张耀光,2001)和犁头鳅(Lepturichthysfunbriata)(贾砾等,2013)的肠道系数小于1:杂食性的鲤鱼(Cyprinuscarpio)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的肠道系数分别为1和2.13,滤食性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8.49和4.58(毕冰等,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湘华鲮(Sinilabeodecorustungting)高达21.42(梁志强等,2011)。肠道的组织结构具以下特点:粘膜层褶皱发达,能够显著增加吸收面积;单层柱状上 皮,柱状细胞具纹状缘,并且含有丰富的酶类;杯状细胞除了能分泌粘液润滑肠道外,还能分泌酸性和中性粘多糖;固有膜和粘膜下层分布血管,用于运输营养成分(王瑞霞,1993;区又君等,2012;罗江波等,2013;苏友禄等,2008;勾 效伟等,2008)。 1.1.4.2消化腺 鱼类具有大小型两种消化腺,小型消化腺除了胃腺外,还有肠腺和直肠腺等 (谢从新,2010)。肝脏是鱼类最大的消化腺,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组织结构,但真骨鱼类肝小叶间结缔组织不发达,肝小叶不明显,肝小叶以中央静脉为中心,肝细胞组成的肝细胞索为实质,细胞索间分布有窦状隙:在汇管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伴行,肝门处,肝动脉、肝静脉和肝管被纤维膜包裹成肝门管(王瑞霞,1993;谢碧文,王志坚,2002;于娜等,2011;关海红等,2008; 李春涛,2009;蒲德永等,2006)。多数真骨鱼类的胰呈弥散分布,形态学观察不 明显,仅少数鱼类形成了致密的器官组织,如南方鲇(刘怀如,张耀光,2001), 鲤科鱼类多以肝胰脏的形式存在(张雨薇等,2011)。胰可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zkq
部(胰岛),外分泌部由胰腺泡和胰管组成,胰岛散布于胰腺泡之间(李春涛,2009)。1.1.5鱼类肌肉营养价值研究随着人类对鱼类产品需求的增加,肌肉作为鱼类的主要食用部分,其营养价值已经被广泛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 肪和灰分等)、氨基酸、脂肪酸和矿质元素等的组成和含量;根据营养成分的含量来评价其营养价值,评价的指标有必须氨基酸指数、化学评分和氨基酸评分等。目前,研究肌肉营养成分的鱼类主要集中于水产养殖中的名特优种类,同时,也有大量学者将注意力投向养殖个体与野生个体间的营养成分差异。含肉率一般是指除去鳍、鳞、皮肤、鳃、内脏和骨骼,剩余部分所占的比例, 含肉率是鱼类营养价值研究的基础,含肉率越高说明可食用部分越多。国内研究 者们对鱼类的含肉率做了大量研究(黄钧等,2010;张升利等,2013;陈定福等, 1990;曾兰等,2014;谭德清等,2004;杨四秀,郑陶生,2010;周秋白等,2000), 鱼类的含肉率一般为70%左右,高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陈晓汉 等,2001)、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 shangchengens括)(彭仁海,刘玉玲,2008)、细点圆趾蟹(Ovatipespunctatus)(李晶等,2012)和鳄龟(Macrochelys temminckii)(刘翠娥等,2007)。 国内研究者对多种名特优鱼类的肌肉营养做了研究(孙中武,尹洪滨,2004;万方数据 l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恿义张凤枰等,2012;何琳等,2013;易建华等,2013;周兴华,2003:杨磊,2012: 杨嫡,2014)。宋永康等(2014)分析了不同年龄的人工养殖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肌肉营养成分,随着年龄增加,史氏鲟肌肉中水分含量降低,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上升,WEAA侧T怂和wEAA侧NE从上升,3龄鱼鲜味氨基酸高于l龄和8龄鱼,8龄鱼的EPA和DHA总含量最高。邓君明等(2013)对分布于云南 的3种裂腹鱼肌肉营养进行了分析,3种裂腹鱼均含有18种常见氨基酸和l 1种脂 肪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比例和EPA+DHA含量均高于草鱼和鲤鱼等常规鱼类,说 明裂腹鱼具有较好的口感和较高的食用价值。 唐雪等(2011)比较了野生和养殖刀鲚的肌肉营养成分,养殖刀鲚粗蛋白含 量、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EAAI均高于野生刀鲚,但粗脂肪含量低,说 明养殖个体比野生个体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程汉良等(2013)的研究发现野生 草鱼肌肉中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和必须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养殖个体,粗脂肪含 量较养殖个体低。野生长吻毓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高于养殖个体,但是氨基酸 总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较低,养殖长吻觥单不饱和脂肪酸低于野生个体,但多 不饱和脂肪酸高于野生个体(曹静等,2015)。 除了肌肉,一些学者对鱼体其他可食部位的营养成分也做了研究,如鱼头、zkq
鱼尾、鱼皮和鱼卵等(刘丛力等,2013:高露姣等,2012:蒋左玉等,2015;姜启兴等,2014;Rebol6etal.,2015),这些研究将会让人们对鱼类的营养价值有更 全面的认知。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对象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大鳍异觥(图1.1),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鲇形 目(Siluriformes)、觥科(Sisoridae)、异惫15属(Creteuchiloglanis),分布于云南的 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Zhoueta1.,201la),俗名石扁头、石拓子、老虎鱼等。大鳍异觥形态学特征:头部大而扁平,头胸部腹面具乳状突起;具4对须, 上颌须、鼻须、内侧颏须和外侧颏须;眼小,位于头部背面;口下位,口裂宽, 齿长而细,排列不规则;上颌齿带宽,中间具细凹陷,下颌齿带为两块三角形齿 带;背鳍条i-6,臀鳍条ii-3.4,腹鳍条i.5,胸鳍条i.14一15,胸鳍和腹鳍扩大为扁 平状;体背和体侧为棕褐色,腹面为淡黄色,体背部具黄斑(Ng,2004)。 目前,对大鳍异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类方面,Ng(2004)提出,分布于怒 江和伊洛瓦底江的扁头觥是误定种,并将其定为新种一一大鳍觥,孔德平(2006) 和姚景龙等(2007)对其物种有效性做了探讨。2011年,Zhou等(201la)提出 将大鳍觥划归异觥属,更名为大鳍异姚。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2研究目的及意义 大鳍异觥为冷水激流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河流上游人为活动较少的区域。随 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面积扩大,大鳍异觥的生活环境逐渐被破坏。大鳍异觥 主要分布的怒江、独龙江、龙川江和槟榔江,龙川江、槟榔江和怒江支流均己修 建了电站,怒江干流水电开发也在规划中,水电站的修建使江河变为湖泊,流水 变为静水,大鳍异觥所需要的激流环境被破坏。大鳍异觥肉质鲜嫩,市场需求量 大,价格昂贵,在高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疯狂捕捞,已经造其成野外种质资源的 极度匮乏。 生存环境的破坏和高强度的捕捞,使得大鳍异觥野生资源在急速下降,对其 开展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对大鳍异觥年龄、生长、食性和消化系统 的研究,初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今后的人工驯化和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大鳍 异觥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正确认识大鳍异觥的营养价值, 使市场走向合理,另一方面也为大鳍异觥人工养殖后的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zkq图1.1大鳍异劁lFig.1.1 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4万方数据 2大鳍异觥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2大鳍异劁1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前言鱼类年龄与生长是鱼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龄鉴定是鱼类生物学 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鱼类各种生命机能只有与年龄相联系,才能了解其在整个 生活史中的变化规律,并为渔业生产所利用;鱼类的生长是指通过摄食获得能量 和营养,在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鱼体长度和重量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保证物 种与环境统一的适应性属性之一(殷名称,1995)。 本章以胸鳍棘作为大鳍异觥年龄鉴定材料,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其年龄组成。 根据胸鳍棘切片半径与全长的关系,得到退算全长,研究其生长特征。2.1材料和方法2.1.1样本采集 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在怒江、槟榔江和龙川江采集大鳍异姚,共采 集230尾(图2.1)。新鲜状态下测量全长和体长(精确到lmm),电子天平称重(精zkq
确到0.19),常规解剖,剪取左侧胸鳍编号保存于5%福尔马林溶液中。随机选取30尾图2.1大鳍异劁I采样点分布图Fig.2.1 Geographical location for sampling sites of CMacropterus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2胸鳍棘年龄鉴定 取胸鳍棘于5%硝酸中脱钙‘4至数天,以镊子使其弯曲变软为限,用剪刀除去 关=常突起,剪取基部适合的一段(1cm左右),流水冲洗24小时。置于75%酒精 中30min,常规组织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切片厚度为10~15 显微镜观察拍照。 在未知体重、全长的情况下,对胸鳍棘切片进行年轮观察判断。用胸鳍棘切 片做年龄鉴定和生长退算的材料,胸鳍棘半径的测量方法是以胸鳍棘中心为起点, 沿最长径突方向测量胸鳍棘半径,至每一轮明带外缘处(图2.2)。um,Nikon80izkq同图2.2大鳍异劁I胸鳍棘切片半径测量Fig.2.2 The measure of pectoral radius of CMacropterus2.1.3脊椎骨年龄鉴定 取脊椎骨放入4%NaOH溶液中煮沸3~5min,自来水中用细刷清洗,在解剖 镜下,用解剖针剔除附着的肌肉,自然干燥,乙醚浸泡1~2天,干燥。将椎体放 入装有二甲苯的小培养皿中,在体视镜下观察拍照。年轮的确认以反射光下暗带 向明带转变处为标准,在未知体重、全氏的情况下,对脊椎骨进行年轮观察判断。 2.1.4年龄组的划分 年龄组的划分为:0龄组,脊椎骨或胸鳍棘尚无年轮形成;I龄组,刚形成第 1个年轮和轮纹外已有第2年生长环片,但尚未形成第2个年轮的个体,即I和I +;II龄组,刚形成第2个年轮和轮纹外已有第3年生长环片,但尚未形成第3个 年轮的个体,即II和II+,以此类推进行划分。万方数据 2大鳝异觥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2.1.5数据分析 丰满度采用K=W/L3?100。 相对生长率g=(12.Ii)/ll(t2一tt)。 生长比速C。=(1912一lgll)/0.4343?(t2.t1)。 生长常数Cvt=Cv(t2+t1)/2。 生长指标Cn=C。ll。 对胸鳍棘半径与全长进行回归拟合,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方程式。 全长与体重的关系用幂函数W=aLb来描述。 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来描述大鳍异觥的生长特性,公式为:Lt=Lo[1.e‘k(t?们’】;Wt=W。。【1.e’球-to)]b。Lt:t时的全长;Wt:t时的体重;k:渐进全长;W。:渐进体重;to:假设理论生长起点年龄;k:生长系数。生长速度公式:dL/dt=kke《响):dW/dt=bW。ke‘Jc(响’(1.e-k(响’)¨。 生长加速度公式:d2L/dt2=.kk2 e-k(卜to);d2W/dt2=b、砜k2 e-k(‘_to)(1.e.蚺t0’)b?2f b e-k(卜to)一1)。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采用Excel 2007、Origin 9.1和SPSS 17.0软件。2.2结果2.2.1年龄鉴定 2.2.1.1年轮特征 胸鳍棘切片为不规则椭圆形,年轮存在两种类型:1,单环型,年轮由一条环 纹和宽带组成,HE染色下,环纹着色浅,透光度强,易分辨;2,窄带型,年轮 由一条窄带和一条宽带构成,窄带由环纹及夹在中间的部分构成,中间部分着色 与宽带相同。随着年龄的增加,胸鳍棘上的年轮排列逐渐变密(图2.3)。脊椎骨 为双凹形,反射光下,椎体上存在窄带(暗带)和宽带(亮带),二者相互交替排 列,与椎体成同心圆,一个窄带和一个宽带构成一个年轮(图2.4)。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图2.3大鳍异劁I胸鳍棘年轮特征Fig.2.3 Annuli characters of pectoral forC.Macropterus图2.4大鳍异煮兆脊椎骨年轮特征Fig.2.4 Annuli character of vertebrae forC.Macropterus2.2.1.2判别结果 胸鳍棘切片230份,年轮清晰可辨的有180份,辨别率为78.26%。制得脊椎万方数据 2大鳍异觥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骨30份,年轮可辨的材料22份,辨别率73.33%,其中有19份与胸鳍棘切片相吻 合,吻合率为86.36%。 2.2.2渔获物全长、体重和年龄组成对180尾大鳍异觥进行统计(图2.5~图2.7),雌性108尾,雄性72尾,雌雄性比为1.5:1。群体全长范围为60~182 nlm,主要分布在110 mm以下,占67.78%,其次为110~160 mm,占29.44%,160 mm以上的极少:体重范围为2.5~66.09,主要分布在20 g以下,占86.11%,其次为20~35 rllnl,占9.45%,35 g以上占4.44%; 年龄范围为1~9龄,主要分布在1~3龄,占65.00%,其次为4~6龄,占26.67%,7~9龄仅占8.33%。 雌性群体全长范围为60~182 IIllll,主要分布在120 mill以下,占73.15%,120 mm以上占26.85%;体重范围为2.5~66.0 g,主要分布在20 g以下,占82.41%,20g以上占17.59%:年龄范围为1~9龄,主要分布在l~4龄,占73.15%,4~9龄占26.85%。雄性群体全长范围为62~153 rnm,主要分布在110 mm以下,占 75.00%,110以上占25.00%;体重范围为2.5~34.9 g,主要分布在20 g以下,占 91.67%;年龄范围为1~7龄,主要分布在1~3龄,占75.00%。6050 ∞皇 Q量40 oo 们 o o厶。一30Z饕2。壮100<90<100<1 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全长Total length(n蛐)图2.5大鳍异姚渔获物全长分布Fig.2.5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total length ofCMacropterus19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0加∞加su。I 。 dsJo.Z释将婪∞0 <5<10<15<20<25<30<35<40<45<50<60<70体重Body weight(g)图2.6大鳍异鱿渔获物体重分布Fig.2.6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Body length ofC.Macropterus∞柏{;;加suo暑。odsJo.Z藕将婪佃0 2 3 4 5 6 7 8 9年龄Age图2.7大鳍异觥渔获物年龄分布Fig.2.7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age of C.Macropterus20万方数据 2大鳍异觥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2.2.3胸鳍棘半径与全长的关系及生长退算 分别将雌雄样本的全长和胸鳍棘半径回归,选择相关系数最大的拟合方程作 为退算方程(图2.8): 雌性群体:L=2.0193?Iko?6305(R2=0.8861 雄性群体:L=2.0603?Rco?6310(R2=0.8897n=108) n=72)200180g 量 上 岛C oCe604020o卜业 剞00806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胸鳍棘半径Pectoral radius(1am)图2.8大鳍异劁I雌雄全长与胸鳍棘半径关系and male for C. Fig.2.8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length and pectoral radius of femaleMacropterus根据退算方程,分别退算出大鳍异觥雌雄各龄的全长(表2.1,表2.2)。通过#检验,退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雌:#=0.997,df=8,P=0.998;雄:Z=o.329,df=6,P=o.999。万方数据 表2.1大鳍异觥雌鱼实测全长与退算全长Tab.2.1 Measured and bac.k.―-―c―a―lc―u―l―a―t―e―d―t―o―ta―l――le―n―g―t―h――o―f―f―e―m―a―l―e―o―f――C―.―M――a―c―r―o―p―t―e―r―u―s―――――一 ――――――――――――――――――1吾勇医苌/mm年龄1 2 3 4 5 6 7 8 9样本数―.i了―――己r――1丁―――函―――工r――1石―――百广――_i:F――丁23 20 20 16 6 9 6 5 3 66.29 71.77 71.92 69.20 74.39 72.30 73.69 75.79 75.47 92,98 89.98 90.41 92.15 91.58 91。76 93.53 93,30 101.67 101.83 102.82 102.10 104。14 106.98 108。10 112.54 111.74 1 12.43 115.34 115.71 118.84 121.51 121.50 124.08 126.70 130.22 129.43 132.03 134.41 140.54 140.12 142.77 149.67 149.64 158.33 171.28―――――――――――――――――――――――――――――――――――――――――――――~退算黧全长72.31 衙啦 实测黧全长/mm。72.3191. 91.19 124.80 124 80 一 134 34.10 10 144.19 144 103 942. 11443 17 69 8 1 . 35 11)j? 99. .1 ,l‘151.06 151 06 11 1. 7 48 123 .H.19 60 131 19 17 6 90 7 41 10043 6 6 … 0 . 06 1。 . .1600l萏O.O差值6.141.553.512.951.202.91?6.87?6.08-9.39一一―――――――――――――――――――――――――――――――――――――――――――――――――――――一表2.2大鳍异姚雄鱼实测全长与退算全长年龄1样本数――百广―――ir―――1了――――函_―――ir―――1石―――1厂20 69.11 76.24 75.74 71.56 74.73 75.43 75.50 74.04 68.80 5.24 96.18 93.77 93.14 94.49 94.36 91.38 93.89 95.24 .1.35 105.53 105.80 106.14 107.28 109.24 106.80 1 02.55 4.25 115.8l l 14.99 117.72 122.64 117.79 119.34 .1.55 123.47 126.86 132.64 127.66 132.32 .4.66 134.96 143.37 139.16 140.02 .0.56 149.51 149.5l 148.00 1.51b 侈4 6 7 ●退算平均全长/mm 实测平均全长/mm 差值将雌雄各龄退算全长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除2龄外,其他各龄均无显著差 异,说明大鳍异觥雌雄个体生长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将其统一进行分析(表2.3)。万方数据 2大鳍异觥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表2.3大鳍异姚雌雄各龄退算全长比较把雌雄群体统一,对全长和胸鳍棘半径做回归,选择相关系数最大的拟合方 程做为退算方程(图2.9): 群体:L=2.0787?Rco 6273(R2=0.8866n=180)200180舍160 1£ j]/苦140一∞Q百120一』.o P-_.必100一一 剞.80一.60一200400600800100012001400胸鳍棘半径Pectoral radius(扯m)图2.9大鳍异觥全长与胸鳍棘半径关系Fig.2.9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lenlgth and pectoral radius ofC.Macropterus根据退算方程,退算出大鳍异觥各龄全长(表2.4),退算值与实测值#检验 结果无显著差异:矛=0.776,dr=8,P=0.999。万方数据 量量皇曼量曼曼皇曼曼量舅璺量量曼曼量量葛III皇皇皇曼曼舅量曼曼量曼曼曼量曼曼曼 一 一 表2.4大鳍异鱿实测全长与退算全长一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ab.2.4 Measured and back-calculated total length of C.Macropterus2.2.4全长与体重关系 协方差分析表明大鳍异觥雌雄实测全长与体重之间无明显差异(ANCOVA,P =O.554>0.05),因此做统一分析。拟合得体重与全长的关系式为:W=IE.4L2舶07(R2=IX8189n=180)(图2.10)。大鳍异觥的b值为2.4807,小于3,属异速生长。7060i箩50琶‘lh ∞40弓30型z。10 O6080100120140160180200全长T0tall=lgth(蚴)图2.10大鳍异铫全长与体重的关系Fig,2.10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lengthandbody weight ofC.Macroptems2.2.5生长模型根据Ford方程和Bertalanffy方程,将各龄退算全长带入,求得各参数值:k=377.015rl'lrfl;k=0.0491;t02―4.0195;W。=246.134 g。由此得出大鳍异觥的生24万方数据 2大鳍异觥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长方程和生长曲线(图2.11): 全长生长方程:h=377.015?f 1.e-0.0491(t+4?0195’] 体重生长方程:Wt=246.1 34?【1.e-O.0491…?0195’】2?4807^I蚤v雹Io=§0工翠州年龄Age图2.11大鳍异童8lI生长曲线Fig.2.1 1 GrowthcurvesofC.Macropterus2.2.6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将大鳍异觥生长方程一阶、二阶求导,分别得到全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和生 长加速度:dL/dt=377.01 5?0.0491.e。o?0491(t+4?0195)d2L/dt2=.377.015.0.04912.e。0.0491(t+4?0195)dW/dt=2.4807?246.1 34?0.0491?e-0+0491(t+4?0195)?(1.e-0.0491(t+4?0195))1.4807 d2W/dt2=2.4807?246.1 34?0.0491 (2.4807?e-0.0491(t+4?0195).1)2oe’o?0491”4?0195)?(1一e-0.0491(¨?0195))o。4807?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妻1p越缎半酬半州%j弋越鼎曩半删半州年龄Age图2.12大鳍异姚全长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Fig.2.1 2 Growth rate and acceleration of total length ofC.Macropterus量≥勺越缎半州删甚≈享zp越煅最半划嗍葚年龄Age图2.13大鳍异姚体重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Fig.2.1 3 Growth rateandacceleration of body weight of CMacropterus万方数据 2大鳍异觥年龄鉴定与生长特征从图2.12可以看出,大鳍异觥的全长生长不具生长拐点,随着年龄增长,全 长生长速度逐渐减小,并趋向于0,全长生长加速度逐渐增大,亦无限接近于0,全长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随着年龄增长变化趋势逐步减缓。大鳍异觥的体重生长速度先上升再下降(图2.13),具有明显的生长拐点,生 长拐点处的体重生长加速度为零(d2W/dt2=0),生长速度最大。大鳍异觥的生长 拐点年龄为14.48龄,拐点处的全长和体重分别为225.00 mid和68.40 g,14.48龄 以后,大鳍异觥体重生长速度逐步下降,生长加速度小于O。约30龄时,体重生长加速度降至最低点,之后逐步上升,并趋近于O,体重生长速度下降趋势减缓。2.2.7生长指数 根据生长指数经验公式,结合退算全长,求得大鳍异觥的生长指数。从表2.5 可以看出:大鳍异觥的生长比速、生长指标、相对生长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生长常数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至4龄属于未性成熟阶段,生长常数均值为 0.332,5龄达到性成熟,5至8龄为性成熟阶段,生长常数均值为0.430。表2,5大鳍异鱿生长指数Tab.2.5 Growth parameters ofC.Macropterus2.2.8肥满度如表2.6所示,大鳍异觥的肥满度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步下降,5龄以后基本稳 定。5龄为大鳍异觥的初次性成熟年龄,说明大鳍异觥性成熟后其肥满度基本固定。表2.6大鳍异鱿不同年龄的肥满度万方数据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讨论2-3.1年龄鉴定材料 鲇形目鱼类无鳞,常用的年龄鉴定材料为脊椎骨、耳石、胸鳍棘等。谢小军 (1987)以脊椎骨为材料研究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的年龄和生长,提出脊椎骨是鲇形目鱼类年龄和生长研究的好材料。以耳石作为年龄鉴定材料的有中华鲱鲇(Clupisoma sinensis)(阴双雨等,2011)、越鲮(Mystuspluriradiatus)(田 志富,2010)和切尾拟鳞(Pseudobagrus truncatus)(邹远超等,2014)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氏肌肉营养不良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