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创造社是郭沫若,是什么运动的重要旗手

在中国近代史上,如果说起文坛泰斗,那有两个人的名字一定要提,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鲁迅,另一个就是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了。郭沫若比鲁迅小11岁,他们都是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同样在民国时期已经是享誉文坛,那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呢?

我们知道,鲁迅本名周树人,从1918年开始,他首次采用鲁迅为笔名,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用笔作刀枪匕首,对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郭沫若从1923年发表了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女神发表的同样,他和郁达夫一起创建了创造社,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至于鲁迅和郭沫若的关系,大概分为几个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当时鲁迅和郭沫若两人的文学主张和政治态度是不同的。两人曾经打过几次笔仗。

先是郭沫若向鲁迅发起了攻击,在受到郭沫若无产阶级文学的攻击之后,鲁迅先后写出了《醉眼中的朦胧》等文章进行了回击。在这场论战中,郭沫若称鲁迅是封建余孽,称其是二重的反革命人物。对于郭沫若的说法,鲁迅给出的回应说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而当1936年鲁迅逝世时,全国人民都一篇哀悼,郭沫若也知道鲁迅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在日本的他紧急写出一篇悼文,在文中说鲁迅死去是不可测算的重大损失。

在他自己的日记里,他说“鲁迅生前骂了我一辈子,但可惜他已经死了,再也得不到他那样深切的关心了;鲁迅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但可惜我已经有年纪了,不能恭维得尽致”。

同时,郭沫若说自己是用鲁迅徒孙的资格追悼鲁迅的。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

从民国时期鲁迅郭沫若两人的交集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两人立场不同,但同为文坛泰斗的他们还是惺惺相惜的。而因为鲁迅早死,中国人也讲究死者伟大,郭沫若有意放低身段,给足了鲁迅的面子。在建国之后,郭沫若也曾说过,如果鲁迅还活着,他们俩人就能并肩在毛主席领导下冲锋陷阵,一定能踏出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郭沫若的后半生的所做所为曾饱受诟病。大跃进时,他就写歌颂大跃进的诗;“文革”时,他就写歌颂“文革”的诗;领袖批邓,他就写批邓的诗;粉碎四人帮时,他就写“大快人心事”的诗。他的死极致哀荣,他的贡献已盖棺论定,他的骨灰遵遗嘱安放在实际上和他不沾边的大寨虎头山,因为大寨是毛主席亲自树立的一面红旗。但是,他的人生却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悲剧。

沫若自己怎样看自己呢?“文革”中的1969年1月,郭沫若在一封私人信件中吐露真言:“可惜我‘老’了,成为了一个一辈子言行不一致的人。”

说白了就是墙头草,谁牛逼他赞美谁,谁是老大他说谁好,但是也不能否认其确实有才华。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们学了很多文章,如郭沫若的( )
小学里没学过天上的街市《星空》(诗集)1923,泰东
《瓶》(诗集)1927,创造社
《前茅》(诗集)1928,创造社
《恢复》(诗集)1928,创造社
《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
《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
《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
《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
《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
《骆驼集》(诗集)1959,人文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小学阶段,我们学了很多文章,如郭沫若的( 《女神》(诗集)1921,泰东
《星空》(诗集)1923,泰东
《瓶》(诗集)1927,创造社
《前茅》(诗集)1928,创造社
《恢复》(诗集)1928,创造社
《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
《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
《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
《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
《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沫若创造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