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北京昌平登山驴友群协会如何申请加入驴友团因本人爱好爬山与运动

频道栏目&&&
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新HD
驴友四姑娘山遇险身亡 省登协:未报备属违规登山
四姑娘山攀登难度大,每年都有驴友失事的新闻传出。摄影张磊(资料图片)7月29日,国内登山爱好者圈内传出一个不幸的消息,有登山者攀登四姑娘山遇险。经华西都市报记者多方求证后证实,当天上午,确有一名男性登山者在攀登四姑娘山三峰时,遭遇险情不幸身亡。有消息称,这名登山者登顶四姑娘山三峰后下山,认为已经到达了安全地带,解掉安全带后,脚下一滑掉了下去,向导也掉了下去。但该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四川省登山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出事的登山团队,并未在体育主管部门报备,属于违规登山”。目前,事发细节尚不明朗,当地多部门已介入调查。网友报料一登山团队遇险 景区官方已证实29日下午,一则游客攀登四川四姑娘山时遇险的消息,在登山爱好者圈内传播。有登山爱好者向华西都市报记者透露,当日上午一个登山团队攀登四姑娘山时发生意外,一名男性登山者不幸身亡,另有人受伤……下午2点,华西都市报记者辗转联系到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户外活动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29日上午,的确有登山队伍在攀登四姑娘山时遭遇险情,且搜救队伍已经上山,正在开展紧急搜救。据其介绍,出事的是一名男性登山者,还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员,“救援队正在山上搜救,工作人员已经被找到了,正在施救。”但对于登山者遇险的细节,他表示救援正在紧张进行中,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当地向导下山时解掉安全带脚下一滑掉了下去随后,记者联系到微博认证为“四姑娘山山野户外协作队”的杨先生,从事多年登山活动的他,当时正在四姑娘山山脚下。据他介绍,中午12点左右,他正在和一位当地朋友闲聊,这位朋友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叫我朋友去三峰垭口抬人下来,就是去抬这次出事的登山者。”“电话里说,男性登山者已经身亡,受伤的向导被救援队找到了。”他说,出事的地点可能在三峰的垭口上下,而攀登四姑娘山三峰只有一条登山线路,垭口是必经之处。但此说法未得到景区官方证实。他说,四姑娘山三峰垭口海拔超过5000米,再攀登300米就是峰顶,最后这段距离也比较艰难,因为海拔超过5000米,每走一步都是挑战。当地另一名向导称,出事的登山团队有两个人——一名登山者和一名向导,他们登顶四姑娘山三峰后下山,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安全地带,便解掉安全带,谁知登山者脚下一滑掉了下去,向导也掉下去了。不过,这个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他说,四姑娘山三峰很有攀登难度,地势陡峭,路面上有很多碎石,很容易脚下打滑,此前就曾发生过登山者脚下打滑摔下山崖的事。可靠信源一名男性登山者身亡 登山协作无生命危险7月29日下午5点,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当地可靠信源获悉,当日上午,有一支登山团队攀登四姑娘山时遭遇险情,当地景区管理局紧急组织搜救队伍上山,并成功找到了一名男性登山协作,他并无生命危险。四姑娘山当地一名向导称,这名登山协作是当地人,姓杨,而登山团队中的一名男性登山者不幸身亡,但登山遇险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明朗。目前,当地多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此事。省登山协会:未报备属违规登山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四川省登山协会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此次出事的登山团队,并未提前在体育主管部门进行报备,“没有向主管部门报备,就是违规登山,一旦出事,后面的保险理赔难以保障。”记者查阅发现,四川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要求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公布山峰,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许可条件、组成登山团队,并于登山活动实施前10个工作日向山峰所在地市(州)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据悉,如果未经批准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体育部门将对登山团队予以警告、责令停止登山活动、成绩不予认定;并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罚款,对个人处以200元罚款。此外,如果未经允许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接受相关组织和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智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20元--1000元)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
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热帖排行榜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
掌上四川:
zhangshangsc
华西都市网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号星期日萝卜户外野爬昆嵛山脉点灯崮全部费用30元进
&-踏遍山光水色--尽享山间民俗风情--昆嵛山脉点灯崮篇环翠区登山协会一个正规的户外组织。环翠登协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1804?6社团法人登记号为:鲁社证字KA0039号。国家审批业务范围:户外登山,徒步远足,攀岩登高,拓展及相关户外体育活动,全民性登山健身休闲运动,推广户外登山运动技术交流。擅长策划个性化的驴游线路及会议、拓展、户外、夏令营、国内外驴友团地接服务 欢迎个人、企事业团体、户外俱乐部洽谈合作。诚信,品质,信誉,服务,是萝卜户外永久的保证,让您用最低的价格享受最舒心的服务是我们永成不变的追求!群号:萝卜户外3 群 群号QQ & & & &&萝卜户外16群 &群号QQ & && & & & 萝卜户外29群 &群号QQ & & &环翠区登山协会,环翠区萝卜户外俱乐部被环翠区政府评为优秀协会感谢驴友们对萝卜户外的支持与关注...森林防火期,请您不要吸烟...大山我们的家,请你注重环保...我们的活动从未间断过...经典活动不能缺少,新活动继续往前...& & & & & & & & & &??环翠区登山协会&昆嵛山72座峰,每一座山都有它的特征,都值得我们探险攀爬。点灯崮是五崮之一, 峰顶直竖着一个又高又粗的圆柱形石柱,像一根蜡烛一样矗立顶峰,故名:点灯崮。因为有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所以没有登山鞋的驴友禁止参加此次穿越,请各位驴友量力而行,严重恐高、有心脏病的朋友谢绝参加!杜绝带火种上山!!共同的爱好让我们相识,萍水相逢,淡然处之,从不相约, 也不刻意追求, 却时常相遇于萝卜户外活动里-----奇也。踹着一份惊喜,拥着满怀亲切,一起云游在那山水之间-----缘也。亲们!这周天就让我们再一次相遇昆嵛山脉点灯崮吧!!山的坚强,海的胸怀,愿每一个萝卜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祖国大小山脉,走您千遍不厌倦,但愿我们环翠登协能够。环翠登协世界最棒,萝卜户外全球有名。萝卜户外管理棒上加棒的环翠登山协会郑重承诺户外用大巴皆含大巴险80万萝卜户外欢迎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团队组织此次活动,量大价格优惠联系萝卜电话0【活动线路】&威海-??点灯崮顶??大樱桃采摘【活动策划】:萝卜扎堆(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活动领队】:环翠区登山协会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驴行行程】:5月29日早7点30分财富广场北门出发,8:50到达昆嵛山脉穿越。大樱桃采摘完毕,挺进昆嵛山放绳直达山顶,该活动萝卜户外群管理探路。在山顶茫着山下风光悠闲的午餐,途中放绳登山体验极致的快乐,翻山越岭去茫茫山中形象逼真的各种石像,然后在山顶用餐。不走回头路下撤山底。在山下挖野菜,请带着铲子。不登山的可以挖野菜,3点30分带着愉快的心情返程,5点左右回到起点,回到我们温暖幸福的家各上各床 各找各妈。请报名参加,谢绝空降。【驴行费用】30元大小驴同价,上车统一收取费用,请自备零钱。吃小樱桃的进园免费,请买走一箱樱桃。想进园采摘吃大樱桃的缴纳15元费用,管吃。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什么值得买?
日夏郢司法所148法律服务热线在宁静的清晨响得格外清脆,拿起电话听到对方...驴友爬山时身亡后续 甬通过批准的俱乐部不足10家_新浪宁波资讯_新浪宁波
驴友爬山时身亡后续 甬通过批准的俱乐部不足10家
现代金报评论
不专业的户外俱乐部
专业的户外俱乐部
  6月2日,一名38岁的宁波驴友,参加了由“宁波众人行户外俱乐部”组织的攀登雁荡山户外活动,途中这名驴友因身体不适,抢救无效身亡(本报昨日曾作详细报道)。这样一起突发事件,让户外运动的安全问题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起事件中的召集方“宁波众人行户外俱乐部”是否可以组织体育户外运动?领队是否有相关的资质?记者昨日进行了调查。
  记者调查
  宁波通过体育局批准的
  户外运动组织不足10家
  ●工商:宁波众人行户外俱乐部涉嫌超范围经营
  在户外资料网的驴友论坛版块,宁波众人行户外俱乐部召集驴友攀爬雁荡山的帖子仍在。“6月2日众人行征服雁荡山五老巅穿越一日游,100元/人,活动性质为商业。”
  发帖人“普吉岛”在帖子下方还不忘注明,宁波众人行户外俱乐部“正规工商注册执照,正规税务执照,专业从事户外运动的机构组织。”同时,发帖人“普吉岛”也在帖子中介绍:“‘领队资质’为国家社会体育户外指导员、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救援培训、巅峰户外运动学校、8264全国公益领队培训、宁波红十字协会救护员。”
  这看似专业的召集帖中不仅表明了组织者的身份,还对领队资质进行了特别的说明,可是宁波众人行户外俱乐部究竟能不能组织这样的体育户外运动?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工商窗口进行了查询。
  “宁波众人行户外俱乐部在工商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是一般经营项目,包括户外用品的批发、零售。他们组织体育户外活动是超范围经营。”工商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宁波市体育总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宁波众人行户外俱乐部在他们那里是没有备案的。又遇驴友被困 如何避免户外徒步受伤|驴友|驴友团_凤凰资讯
又遇驴友被困 如何避免户外徒步受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小编有话说:纵观这些年,驴友徒步遇险需要救援的事情为何频频发生?是缺乏相应徒步探险知识还是激情难以自已?对自行探险的驴友有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怎样才能安全“驴行”?户外运动时怎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对于驴友们的探险,必须重视的是: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安全第一探险第二!
原标题:又遇驴友被困 如何避免户外徒步受伤近日,一名驴友翻越白杨沟达坂时不慎摔伤,大腿动脉出血,情况危急,后自治区应急办联同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出动一架直升飞机进行救援,现改名驴友已无大碍。新闻回顾:驴友腿部骨折动脉出血被困狼塔C线 直升机出动解救亚心网讯(记者郭玲)9月15日,自治区应急办联同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出动一架直升飞机,前往昌吉州呼图壁县,成功解救一名被困驴友。自治区应急办工作人员介绍说,15日应急办接到昌吉州政府和巴州政府的信息,有一行8名驴友,13日进入昌吉州呼图壁河大峡谷,走狼塔C线,计划7天后从和静县境内走出来。但在14日中午,其中一位库尔勒的驴友王某腿部骨折需要救援。>>>>>点击查看新闻小编有话说:纵观这些年,驴友徒步遇险需要救援的事情为何频频发生?是缺乏相应徒步探险知识还是激情难以自已?对自行探险的驴友有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怎样才能安全“驴行”?户外运动时怎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对于驴友们的探险,必须重视的是: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安全第一探险第二!如果还不能清楚的认识到驴友自行探险有多危险,那么一下这些新闻将会为您敲响警钟。近年驴友遇险大事记:国内篇:1、户外露营遭遇山洪 重庆5驴友被困先后遇难事件回放:据钱江晚报8月12日报道,8月10日凌晨,重庆市南川区头渡镇(距南川城区55公里左右)柏枝溪上游因下雨突发山洪,致下游头渡集镇处突然涨水,使部分在头渡镇前星村、烛台峰、老街后面等处露营的“驴友”被困。接到“驴友”被困的消息之后,当地政府连夜开展搜救工作。先后找到5具遇难者遗体,其中一名是不到3岁的儿童。2.无锡驴友户外探险遇难事件回放:据中国江苏网7月29日报道,日,一支由22人组成的锡城驴友团来到浙江楠溪江源头徒步探险。26日中午12时许,途经龙门峡一处5米多高的悬崖时,驴友团准备通过绳索涉水沿壁穿越,当安全绳索上放下第4个队员时,50岁的王某说他想直接从悬崖跳入下方水潭。然而这一跳后,他却再也没有上岸。温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接到求助电话后,于27日11时抵达事发地开始搜救。落水点附近有一长约10米、宽约7米的漩涡,水下温度很低,搜救难度极大。一小时后,搜救队员在水下找到了王某,但没穿救生衣的他已没了呼吸。3.三驴友爬四川墨尔多山迷路 一广东籍驴友高原反应遇难事件回放:据中国新闻网7月4日报道,6月28日,广东籍驴友颜某和河北籍驴友张某同丹巴籍青年格某(女)一行结伴前往墨尔多山。因墨尔多山山高森林茂密雾大,一行人途中迷路,颜某又发生高原反应,加上山上手机无信号,格某便独自下山求救。6月30日下午18时41分,丹巴县公安局接到格某的报警电话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由公安、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及民众组成100余人的救援队伍,并由格某带路赶往墨尔多山,营救受困的2名驴友。7月3日中午,经搜寻人员连续3天3夜的紧张搜寻,河北籍驴友张某成功安全获救。晚20时40分,营救人员经过搜寻找到颜某,但其已经死亡。据了解,墨尔多山主峰海拔5000米,在大、小金川汇合处丹巴县境内突兀矗立,高耸入云。而据《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规定: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以竞技、探险为目的,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开展登山运动的,必须报经四川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记者从四川省登山协会获悉,省登协并未收到这3名驴友的报备,事先并不知道此3人前往墨尔多山。4.呼和浩特一驴友豹榆沟自助游时失踪事件回放:据呼和浩特日报6月17日报道:日上午,呼和浩特某自驾游群自发组织驴友到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豹榆沟游玩,其中一名成员,只身爬山时失踪。约16个小时后,即6月16日早晨7时许,内蒙古民间户外救援协会搜救人员在一处悬崖峭壁下发现了这名失踪者,可惜已经遇难。遇难者所在的位置上方是一个20多米高的峭壁,而遇难者则处在悬崖峭壁下面山坳的灌木丛里。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死者属于意外坠崖身亡。据了解,该遇难者所到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属于重点防火区域,春秋季防火,夏季防洪水。在防火季节有专门的护林员进行巡查,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山。而该自驾游队伍是在被警告过后,趁护林员不注意偷偷进山的。5.呼和浩特一驴友豹榆沟自助游时失踪事件回放:据呼和浩特日报6月17日报道:日上午,呼和浩特某自驾游群自发组织驴友到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豹榆沟游玩,其中一名成员,只身爬山时失踪。约16个小时后,即6月16日早晨7时许,内蒙古民间户外救援协会搜救人员在一处悬崖峭壁下发现了这名失踪者,可惜已经遇难。遇难者所在的位置上方是一个20多米高的峭壁,而遇难者则处在悬崖峭壁下面山坳的灌木丛里。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死者属于意外坠崖身亡。据了解,该遇难者所到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属于重点防火区域,春秋季防火,夏季防洪水。在防火季节有专门的护林员进行巡查,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山。而该自驾游队伍是在被警告过后,趁护林员不注意偷偷进山的。下页提示:新疆驴友遇难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84072
播放数:952397
播放数:111306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户外运动事故频发原因调查:登山之痛是谁之过
查看: 2417|
评论: |原作者: 武萧迪 何鹏楠|来自: 华体网
摘要: 遇险的主因是这些驴友不仅户外知识缺乏、自身能力不足、准备不周,而且仅凭一腔热血和盲目乐观的冒险精神,不顾专业人士的告诫而最终酿成大祸。这些不良现象,也正是国内驴友们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
&&&&&& 遇险的主因是这些驴友不仅户外知识缺乏、自身能力不足、准备不周,而且仅凭一腔热血和盲目乐观的冒险精神,不顾专业人士的告诫而最终酿成大祸。这些不良现象,也正是国内驴友们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川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高敏
  按照中国紧急救援联盟官方网站上《2010年度中国户外安全事故调研报告》的显示,我国户外事故主要集中在夏季,因为夏季户外活动比较频繁,几乎都和登山或者穿越有关,10月份最高有42起,其次是7月份有27起,8月份有23起。报告收集了22个省份的户外事故,其中陕西省有40起,遇难人数15人,为全国最多;四川省有6起,遇难人数3人。“事故一年比一年多。”该调研报告的起草组负责人远山称,在事故原因的统计中,迷路是户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占户外事故的51.6%以上,而本月在四姑娘山遇险的14人穿越团(9名驴友、4名背夫、1名协作)是在经验丰富的协作带领下,因为天气突变后迷路,导致“失踪”数日。在四川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高敏看来,遇险的主因是这些驴友不仅户外知识缺乏、自身能力不足、准备不周,而且仅凭一腔热血和盲目乐观的冒险精神,不顾专业人士的告诫而最终酿成大祸。这些不良现象,也正是国内驴友们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日,四姑娘山,海拔4500米。一群徒步四姑娘山的驴友,平均年龄不到30岁,领队名叫许宁,他们正在穿越“死亡禁区”———“海子沟—大黄棚子—龙眼—卧龙”线路,在下雪的间歇,他们看到了著名的“日照金山”奇观,一切都和预想中的一样美丽。然而,这支原计划于10月7日结束穿越的14人驴友团却没能按时出山,并一度与外界失去了联系,直到10月12日,在几百人的搜救队伍先后进山搜寻无果后,他们居然奇迹般地走出了大山,所幸无一人伤亡。
  然而,“重回人间”的他们并没有受到英雄般的追捧,他们面对的,是铺天盖地的责备,因为官方称他们的“失踪”是因为违规在先。近年来,全国和登山、穿越等有关的户外运动事故频发,仅在全国知名的四姑娘山景区今年10月份就发生了两起事故,有人因此丧命,有人则失踪至今,这14人只是其中一个案例。但这一次却引起人们对户外运动如何管理的大讨论。户外运动组织散乱,驴友自身素质欠佳、安全意识差,协作、背夫愿为丰厚报酬铤而走险,处罚违规行为无法可依,成都商报记者近日通过多方走访,揭秘户外运动事故频发的背后原因。
  勇敢而鲁莽的驴友———
  探险=冒险
  “户外运动在我们国家兴起的时间较短,驴友们对此的认知度较低,多数人都缺乏野外生存经验和技能,安全意识差。”在高敏看来,这是户外运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户外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拥抱自然,挑战自我,固然可贵。但很多驴友并不了解户外运动的真谛,他们以为探险就是去冒险。”高敏说国内目前热衷于参加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而其中多数人都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往往只是凭借一时兴起就敢直接挑战“高难度”。高敏给成都商报记者举了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去年冬天,有一个驴友团队到四川省登协备案,准备去省内某山区进行穿越,当这个团队的路程进行到一半时,高敏接到了其中一个驴友打来的电话,“他居然问我衣服没带够怎么办?”令高敏哭笑不得,“可见这些驴友连基本的户外常识都没有。”违规穿越四姑娘山景区而被困的14人团队的领队许宁事后也在反思,为何当初进山时没有携带一部能随时与外界联络的卫星电话。
  在许宁等14名驴友身上,可以折射出目前国内在登山等户外极限运动开展中所存在的一种浮躁情绪。成都商报记者加入了多个户外驴友的QQ群,发现很多驴友,并不具备野外生存的经验和技能,尤其在危险性极大,对个人经验和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要求极高的登山运动中,很多驴友盲目乐观。圈内比较有名的巴山旅游部落组织者巴山告诉记者,在每一个户外爱好者心中,都有一个征服极限,挑战自我的梦想,这是可贵的。但如果不善加引导,这种梦想,也可能危害到自身的生命。“以登山为例,3500米以上的山峰,需要攀登者必须有熟练的技术,攀登这个高度的经验,以及身体能够适应这个高度的气压以及气候。但是现在在这个圈子里,自信心极度膨胀的例子比比皆是,‘刚爬了塔子山,就敢爬喜马拉雅山’,这就是我们用来描述这种盲目狂的。根本不去考虑每一座山峰的独特性,也不实地考察,仅仅在网上看了一点所谓的‘攻略’,就敢背着行囊出发。”
  成都商报记者还与一位曾经4次攀登过3500米以上高峰的驴友艾克进行过交流。艾克回忆说:“2005年我刚从大学毕业,在户外网上看到有人在召集去登雪宝顶。当时我只是在室内攀过岩,从来没有过户外经验。但就是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很好,应该没什么问题,就报名参加了。装备什么的,都是临时去买的,好几样东西都不会用。结果上去了才晓得厉害,几次都差点踩到雪窟窿里。幸亏当时的领队经验很丰富,而且请的几个当地向导也是老手,我才平平安安的回来。现在想想,简直是后怕。”
  大自然千变万化,即便做了充分准备,仍有遇险可能,此时相应的急救知识就成了能否成功脱险的关键。高敏说,驴友要做好足够的功课,还要掌握基本的抢救知识,如遇到大出血,即使救援队赶到,也没法挽救性命。如迷路,应学会如何保存体力,如手机信号不强,如何使用信号报警等。“所以学习技能也是保护自己。”然而现实却是,成都商报记者在市内多家户外俱乐部走访时了解到,很多驴友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伤口,“没想那么多,反正队中一般都有人了解一些急救知识。”一名叫海风的驴友告诉记者。
  没有资质的“驴头”———
  登山=组团自杀
  户外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被驴友们亲切地称为“驴头”,按理说,一名“驴头”至少应该具备省登山协会认可的高山协作资质,或者至少要有丰富的户外经验,但成都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大部分的驴头,户外经验的确比较丰富,但并不具备省登山协会认可的高山协作资质。而且不少团队会到目的地附近寻找当地人当向导,这些人,也是不具备资格的。”巴山如此告诉记者。成都商报记者随后寻找到一位经常组织登山活动的杨姓“驴头”(应他本人要求隐去名字)。杨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他组织的登山活动接近百次了,但自己却并没有去考登协的高山协作资质,至于原因,他解释道:“要获得省登协认证的高山协作资质,需要参加他们组织的培训班,价格在元之间,而且,培训的内容,也是最基础的下降和top rope保护之类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认为不值得交这笔钱。退一步说,即使省登协的培训很到位,每一个要领都讲到了。但理论和实践并不能等同,指望一个短时间内的培训班就能够教出一个合格的高山协作,这可能吗?而且,每一座山峰,特点各不相同,环境也有差异。这些,在培训中不可能完全涉及到。所以大家都喜欢请当地人做向导,这些熟悉情况的人,才是最好的向导。”
  杨先生还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之所以近年来“违规登山”现象屡禁不止,也与登山管理办法有关,“照目前实行的登山管理办法,虽然登协不收费用,但像我们这种民间登山的人依然无法去进行登记,因为每个队伍需要一个所谓的证件,比如高山向导证或者协作员证。目前这些证件几乎全部被俱乐部或专业公司的少数人所垄断,所以“偷”登也是迫不得已。”对此,高敏承认目前在省内只有省登协具备培训和发放高山向导证或者协作员证的资格,但是培训是面向全社会的,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而在省登协登记备案的团队的领队必须持有高山向导证或者协作员证。
  常年担任“驴头”的某知名户外俱乐部的老板吴晓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近年来驴友数量虽然逐年上升,但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其往往通过网络论坛发帖来组队,或者参加户外运动俱乐部组织探险活动。在这些团体中,负责人或组织者(驴头)的资质认定没有标准,在队员中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就算是被认可了。吴晓江说,不少民间驴友团体,没有专业的户外运动指导人员和器材,无力提供专业安全保障,“在这样的组织下出去,我们称之为组团自杀。”但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一些驴友并不会这样理解,“我以前也组织过一些登山或者穿越的活动,我发现很多刚入门的驴友选择团队时看重的不是你专不专业,而是价格是不是便宜。”
  高敏对此也非常认同,正因为如此,来自欧美等户外运动开展较为成熟发达的国家的驴友团队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陆续接待外国团队到四川省内开展户外运动,他们的素质确实要高很多。”高敏说这些国外团队在登山或者穿越之前,都会先对穿越地区做好细致的调查工作,会事先制作出详细的计划,包括危险性评估,线路选择,选择协作、装备清单等,“目的非常明确,感觉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安全理念上的差距也是相当明显,“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看在成都街上骑自行车的外国人,基本上都会戴头盔。”
  以网会友的“AA制”———
  遇难者=无名氏
  “AA制”是目前国内驴友圈中最常见的一种组队模式,驴友们通过网络发帖相邀,发帖人起着“召集人”甚至“驴头”的作用,队伍中的所有人费用平摊,风险公担。这样一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驴头”,而多数驴友之间都是以网名相称,这也给安全埋下了隐患,“相互之间可能之前都没见过面,连对方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一旦出事,连遇难者的名字都不知道。”
  这次在四姑娘山遇险的9名驴友也是由“AA制”聚集起来的。成都商报记者粗略在网上搜寻发现,目前驴友网站很多,甚至在一些高校论坛上也有专门的旅游板块。而在网上发帖组织旅游的方式,因为其简单、方便、费用低等特点,更是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然而,这种看似简单方便的“组团”方式,却存在较多安全漏洞。高敏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网上发帖的“召集人”或“领队”往往没有专业的资质。通过这种方式聚集起来的队伍较为松散,在大家相互没有更多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便掉入了种种陷阱,风险升级。“出事的队伍中,网上发帖组织起来的队伍占了绝大多数!”而高敏一再强调,对于没有经验的驴友来说,这种方式极不安全,“最好是能寻找有相关资质的正规户外运动俱乐部”。
  由于户外运动从业机构资质认证不够规范和严格,这种“AA制”使得很多驴友团的人数严重“超标”,召集者一般只管发帖邀人,而很少想到去如何管理,“一般一个团队二三十个人就很多了,但我曾经还见过100多个人的穿越团队,简直不可思议。”吴晓江说,一个专业团队要按照人数比例配备协作或者背夫,根据性别和身体状况,一般是3名驴友配备1名背夫,而人数如此众多的团队,很难实现科学安全的管理。
  另外,“AA制”也使户外运动的法律风险陡增。2006年,21岁的广西女孩小骆与12名“驴友”露营时山洪暴发,不幸遇难。随后,小骆的母亲把与小骆同行的12名“驴友”告上了法庭。当年11月16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12名“驴友”要赔偿21万余元,其中领队赔偿约16万元,该判决很快在“驴友”中引发震荡,被称为“中国户外第一案”。关于这一事件,经常组织“AA制”方式出游的巴山旅游部落组织者巴山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这个领队,之前也跟我们一起徒步过,当时我们也知道他没有资质,但没想到他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居然在夏季,将营地扎在河道附近……稍微有点户外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不知道这样的人,怎么去当组织者。”巴山告诉记者,他们组织户外活动,会详细了解报名参加者的相关经验,如果不符合要求,他不会被接受参加。但巴山也承认,目前国内的“AA制”组队模式“很不健全”。
  网友声音
  亲爱的“驴友”,能不能专业点?不要再浪费纳税人的钱了,道什么歉?你们向贫困山区捐助点钱最实际。———一位北京网友
  还有人在这说大江大河哪都能走,四姑娘山旁边就是卧龙自然保护区,而国家保护区在全世界都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地方。
  ———duke潇
  遇险和找死是两回事,这帮人就是拿着“反正有人来救”的心态,违规进入险地,这些以及有这种心态的愚蠢“驴友”就不该救。
  ———飞扬骨头
  支持严肃的探险者和探险活动。说实话,有些人即使征服再多,人格依然猥琐。但有些人,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超越了自我。后者保持沉默,而前者却纠集在一起咋咋呼呼。
  ———nbchen2003
  做“驴友”是件很专业的事情。需要一个配合默契的团体,需要专业仪器,需要野外求生技能,需要详细的地图,队伍里还需要一个医生或者护士,最起码也要有相关经验或者知识。现在有些人,以为“驴友=旅游”。啥都不懂,平常生活里恐怕连韭菜和禾苗都分不清楚也跟着去。———一位云南网友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驴友登山失踪身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