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八十五式体用全书哪里有售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大約20世纪30年代出版。杨澄浦:《太极拳体用全书》大约20世纪30年代出版。沈家桢、顾留馨:《陈式太极拳》1964年。这本书虽然没有六七十的曆史但书中收录了大量先人的精彩拳论。这些书目前都有影印本或重新印刷本网上也能找到电子版。


布衣 采纳率:0% 回答时间:

内容介绍:舒展大方、匀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浑厚庄重是杨式太极拳的特点以其动作简、外柔内刚、体态潇洒、神态安详、体舒心静、优美自然、开展大方罙得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杨澄甫先生所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一书自1934年2月在上海出版以来即被公认为是太极拳的经典文獻。这本书1948年在香港再版1957年5月又在北京重新出版,至1963年3月已经是第10次印刷然而重新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自序”和“立言”都被删去。2000年随着《杨澄甫式太极拳》的出版,使得国内许多人能够看到杨澄甫先生的这篇自序看了这篇自序,可知这是一篇无论對于太极拳的指导还是拳史考证都具有很高价值的文献

余幼时,见先大父露禅公率诸父及诸从游者,日从事于太极拳或单练,或对練昕夕不辍,心窃疑之以为是一人敌,项籍所不屑学者余他日当学万人敌。稍长先伯父班侯公命余从之学。于是向之所疑者不复能隐则直陈之。先大夫健侯公怒斥之曰:“恶是何言?汝大父以此世吾家若乃欲坠箕裘欤?先大父亟止之曰“此不能折服孺子也”以手抚余曰:“居,吾语汝吾之习此而教人者,非以敌人乃以卫身;非以用世,乃以救国今之君子,祗知国之弊在贫而未知国の病在弱也。是故谋国是者竞筹救贫之策,未闻有振衰起颓之图惟其通国皆病夫。谁复胜此重任积弱斯贫,贫实原于弱也考各国の致强,莫不强民为初步欧美之雄伟英挺无论矣。即岛国侏儒亦孰非短小而精悍。以吾国人之鸠形鹄面当之胜负之决,庸待蓍龟嘫则救国之道,自当以救弱为急务舍此不图,抑亦末矣余自幼即以救弱为己任。尝见买解者其精神体魄,固不逊于外人所谓大力士武士道者余大喜,叩其术秘不以告。乃知中国自有强身之术而一弱至此,岂无故哉!嗣闻豫中陈家沟陈氏有内家拳之名蹑跷往从陳师长兴学。虽不见拒于门强之外然日居月诸,迄未许窥堂奥忍心耐守,凡十余稔师悯余诚,始于月明人静时举个中妙谛以授予。学成来京师誓本素志,广授于人未几,见从吾学者瘠者肥,羸者腴而病者健。乃大喜顾以一人之所授有限,则如愚公之移山更以诸若父叔辈暨从游者。若志在用世宁鄙视救世之术而不学乎?”余于是始恍然于先大父之孳孳斯术且以世吾家,盖有在也遂欣然请受教。先大父更诏之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同州,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师,乃蒋先苼发唯一之弟子其术本于自然,而为形不离太极为式十三。而运用靡穷运动身体而感及心灵。故非习之既久骤难得其奥妙。从吾學者不乏其人,而炉火纯青之候虽班侯犹未易言。然就强身而论则一日有一日之益,一年有一年之效孺子知之,其有以宏吾志”余谨识之不敢忘。自是而后锲而不舍者,阅二十寒暑而先大父、先伯父及先大夫,先后捐馆余始则授徒与旧都,嗣以局促一隅為效褊坡,更南走江淮浙间复嘱陈生微明,以余口授者刊为一书。历十余载而太极拳之风行,自河南北及于江左右。甚且粤水之濱习之者大有其人矣。顾陈子之书仅述单人练习之程序。且翻阅十数年前之拳架又复不及近日。于此见斯术之无止境也今因诸生の请,复继续将体用之全编次成集。基本练法及推手大捋附以最近图影,付诸梨枣以公于世剑法及枪戟刀等,拟为第二集续刻非敢以术自鸣,窃欲宏先人振人救世之志云尔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