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浪有马体育创始人 创始人老爸是谁

2400万人民币
北京,朝阳区
5000万人民币
新动金鼎体育基金
数百万人民币
450万人民币
数百万人民币
华的艺术投资
80亿人民币
数千万人民币
1500万人民币
公布新的一轮融资:
泥泞跑MudRun(史克浪体育)完成A轮融资,金额2400万人民币,投资方左驭资本。
公布新的一轮融资:
泥泞跑MudRun(史克浪体育)完成天使轮融资,金额1000万人民币,投资方洪泰基金、娱乐工场。
1000万人民币
2400万人民币
返回移动版13726゜15109゜24744゜34397゜43698゜53321゜63294゜73173゜82013゜91564゜1041080゜130127゜227453゜327280゜426496゜526479゜626220゜723454゜819835゜919317゜10
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60000万美元 融资种子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
投资界微信
(C)京ICP备号京ICP证100902京公网安备32号史克浪体育
创始人:黄斯沉
背景:海归、投资人、体育爱好者
门派:运动健身
融资阶段:A轮 2400万
投资机构:左驭资本、洪泰基金、娱乐工场
黄斯沉接招:
1、泥泞跑是项怎样的赛事?
2、细分领域的赛事IP如何打造?
3、如何建立模式的竞争壁垒?
提起赛事IP,也许很多人脑海中马上浮现出的是NBA、英超、温网、NFL等全球顶级赛事,不错,它们确实是体育金字塔上的明珠。
不过既然是明珠,那必定离不开堆金积玉的加持——这是一个由重资本驱动的行业。
很明显,对任何想再造一个顶级赛事IP的创业者来说,资本都是巨大的挑战,况且要成就这些赛事还必须要构建庞大的组织架构和通畅的决策流程,这也绝非一日之功。
那么创业者们该如何在这赛事市场分一杯羹?
在这里,黄斯沉创建的「史克浪体育」做了聪明的示范。
「创业者最好从细分领域的开发中切入市场,在大市场中寻找小市场,并且快速打响品牌,占领用户心智,从而拿下市场份额。」黄斯沉告诉《接招》(微信公众号:itakethat)。
简单来说,史克浪体育是一家细分领域体育赛事IP的运营以及孵化公司 。黄斯沉所指的「细分领域」「小市场」是他们推出的第一个赛事项目「泥泞跑」,而泥泞跑本身则是「大跑步市场」的一个分支,具体门类属于障碍赛。
泥泞跑诞生以来,在史克浪体育的运作下,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在全国举办了8场赛事,总计共有8000多人参加,在行业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史克浪体育也因此在两个月前,拿到了由左驭资本领投的2400万A轮融资。
不过就在两年前,27岁的黄斯沉还没有打算创业,自2009年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拿到会计与金融双学位后,他先是进入投行,后来又跟人合伙成立了一家投资机构——贵格天使,并且投了昆仑决、有路、懒熊体育等知名项目。2014年,国内互联网的创业浪潮开启,但黄斯沉很反感大家谈互联网创业必定要「烧钱」,因为这极大挑战了有传统行业背景且金融专业科班出身的「商业审美」。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何交代?」「我不想做一家烧钱的企业」。
当然,没创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2014年,黄斯沉选择去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读MBA。
不过也正是这段在沃顿读书的经历让黄斯沉接触到了「泥泞跑Mud Run」这一项目,这项泥地障碍越野跑项目最早来源于英国特种兵的日常训练,自2010年在美国举办首次比赛后,随后被推广到了全球 6个国家,有超过1500多万人报名体验了这一「挑战自我的运动」,并且催生了两大障碍赛跑品牌「Spartan Race」和「Tough Mudder」,其中「Tough Mudder」更是将自己的年营收做到了1亿美元。
「这项运动太让我着迷了,而且它还有那么巨大的商业前景。」
这也难怪,黄斯沉本人一直是运动健身的狂热爱好者,还曾经打了8年网球,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父亲是曾经三次登顶珠峰、完成「7+2」壮举的知名企业家黄怒波。
2014年底,黄斯沉中断了自己的MBA课程,办理休学正式回国创业。
回国后,在一次公益活动上,黄斯沉也结识了自己的合伙人,现任史克浪体育CEO的周全,周全曾在三星和富士康工作,并且有7年的电视节目制作经验。
很快他们就组建了一支团队,并且请来了美国泥泞跑的体验设计师来做COO,团队的其他成员则来自五湖四海,背景也是五花八门,有原来做赛事的、做媒体的、做公关的等等,目前史克浪团队有24个人。
黄斯沉感言自己创业是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从2015年起,因为受国家体育政策利好以及人们日渐对运动热情高涨的影响,国内体育产业的创业也彻底火爆了起来,据统计,当年全球体育服务产业的产值为1453亿美元,而美国体育市场整体规模约4850亿美元,相较美国而言,13亿人口的中国无疑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相关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
不过,虽然市场火热,但黄斯沉做事上却依然沉稳,位于朝外SOHO的史克浪体育办公室布置装修十分简朴,看起来跟那些处于草创阶段的创业公司别无二致。
而之所以把公司名字起为「史克浪」,除了它包含的「迎风破浪」之义,黄斯沉也希望公司像泥地里的屎壳郎那样扎实的去一步步耕耘。
「如果我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做的话,史克浪体育有很大机会成为一家市值10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黄斯沉说。
Q:谈一谈第一场泥泞跑比赛的情况吧
黄:我们首场比赛是在北京郊区房山的一个村里举办的,赛道全长10公里,有19个关卡。在比赛前,我们先做了一场公测赛,邀请了很多运动健身方面的KOL去体验赛道,然后通过他们来影响自己的粉丝群,另外,因为泥泞跑的潜在用户跟健身APP、健身房的用户重合度很高,所以我们广泛去跟他们合作,在健身APP和健身房里开放了报名渠道,此外,为了吸引学生和白领群体,我们还在京东上进行众筹和宣传,并且用电视媒体、直播平台等社交媒体去进行赛事推广,最后效果是很好的,共有1500人报名,后面在其他各地的比赛招募,我们也用了相同的办法。
泥泞跑的赛道难度共分为五级,我们会给每个项目进行难度评星,星级越高,难度也越高。障碍环节有云梯、翻墙高手、水上蛟龙、冰河世纪、颤抖吧勇士、大战甜甜圈等,我们其实是把这项赛事的娱乐性增加了,难度上相比国外则降低了一些,比赛没有时间限制,而且强调团体协作,主要是让参赛者享受运动的乐趣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的正能量。
当然,因为这种赛事需要很强的策划以及统筹管理能力,我们自己又是第一次做,所以也出了很多问题,基本是半混乱的状态,中间也出了很多纰漏,比如在物料、物资上,还有志愿者管理上。
现在我们每场比赛从设计到执行落地要筹备2到3个月的时间,主要有场地勘测、关卡设计、市场推广、选手招募、赛事执行这些环节。
Q:什么样的赛事IP商业价值才高?
黄:这要看人们对这个赛事IP的忠诚度以及它的市场渗透率有多少。忠诚度越高,就代表单位人群愿意花在这个项目上的时间、金钱更多。
市场渗透率则代表了市场中有多少人群愿意参与你的项目。铁人三项的市场渗透率很低,但是足球的市场渗透率就会高很多,像泥泞跑这类项目一定是品牌忠诚度相对比较高,同时市场渗透率在中等以上定位,商业产值才会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及一定的水平。
另外要想获得好的商业价值,还需要创业者对IP进行不断的升级开发,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要让他们能在赛事上持续不断的花钱,比如很多人喜欢NBA,那么他就会经常购买篮球相关的各种装备和喜爱球星的周边,可能还会买机票专门飞去看比赛,这才是好的赛事IP。
对泥泞跑来说,我们还有一点比较占便宜,就是这种轻量的运动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景中去,可以为公司、机构和事业单位等B端用户做定制赛事,承接团建等业务。
所以泥泞跑这个赛事IP不但能服务C端用户,B端用户的商业前景也很大。除此之外,泥泞跑还可以被应用到真人秀等综艺节目中,事实上,一家好的体育公司一定也是家优秀的娱乐公司,就像迪斯尼、ESPN那样。
Q:那泥泞跑赛事本身的营收渠道有哪些?
黄:赛事的话一般都会有门票销售、商家赞助和衍生品销售这三个渠道。这里面最大头的是商家赞助,只要把赛事规模和影响力做出来,因为几乎是全年的赛事,所以单个商家的赞助费用可以达到千万级。
当然,在合作品牌上,我们也会挑选,会选那些调性相符比较有意思的品牌,比如在上海我们的合作伙伴有360、避孕套品牌杰士邦等,我们也会跟那些长期关注赛事市场的赞助商打交道,比如红牛。
门票收入也会比较可观,像我们后面的单场比赛人数达到了4000多。
另外,衍生品销售也是非常重要的营收点,在这方面,因为我们还比较早期,现在只是在做一些尝试,这里面挑战也很大,毕竟是直接销售给客户的,它的质量和设计必须要有把关,而且最好随着赛季开始做销售,这样才会有一个充分的曝光,取得最大的效果。
我们会在明年赛季的时候推出泥泞跑的衍生品。
Q:泥泞跑的模式很容易被模仿,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
黄:首先要抓拳头产品,打造自己的赛事IP,通过赛事IP的整合,形成自己的产品矩阵,并产生延伸品,所有的IP都应具备这些能力。其次,通过优质的IP市场抢到优质的资源。第三是与线上线下的媒体以及多媒体渠道的深度绑定。最后一定要有先发优势,也就是你要做这个行业里的第一个品牌。
在泥泞跑延伸产品上,我们目前有「训练营」和「挑战赛」,训练营是和我们自己开设的健身房合作的,目的是让用户能不断过来训练,挑战赛是我们针对专业选手所做的活动,这两者都是为了和用户建立高频的紧密的联系,增强粘性。
线上,我们则有自己的跑团和选手群,会经常往这些社群里丢一些福利,也会充分利用这些社交媒体,向他们推送一些运动健康等方面的文章等,鼓励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多晒参加活动的照片,吸引周边的朋友们来参加。
Q:创业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教训是什么?
黄:一定要用对人、用准人。我觉得只要是创业公司每天都在吸取用人的教训,对我而言,最大的教训就是首先要看这个人跟企业文化的契合度,他到底认不认同你的理念,这对合作来说是最重要的。
Q:你做过投资人,现在又是创业者。这个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黄:做投资跟创业还是很不一样的。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你要非常客观的看项目的市场和前景,确保这个项目在逻辑上能跑得通。但是创业则更微观、细致,这体现在日常运营、团队管理、决策执行等方方面面,所以最懂企业、理解最深的还是创业者本身。
我个人因为跟投资人打交道比较多,所以在找投资的时候也更知道要去跟他们聊什么,注意哪些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创业者找投资人一定要实事求是,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为了迎合投资人的一些想法和需求而改变自己的初心,甚至去编一些故事,因为谎言总会破灭,但创业是自己的。
Q:最近在读的书是哪些?
黄:最近在看的是沃顿商学院出的一本关于谈判的书叫《Getting More》,刚看完的一本书是格拉德维尔的《Blink》(眨眼之间),讲的是「直觉为什么是正确的」等方面的话题,接下来会看行为心理学方面的书。
接招微信号:itakethat
新浪微博:@接招新媒体
本号唯一追求:把创业公司写成爆款浦东时报数字报刊平台
浦东时报数字报刊平台
披一身泥巴来奔跑
——极限挑战“泥泞跑”首次落户浦东
在沙地上匍匐前进。
快到终点了,小伙伴帮忙拉一把。
全程泥泞跑中的翻墙障碍。
现场泥浆四溅,选手忘情奔跑。
选手小心翼翼脚踩梅花桩。
头顶铁丝网,身下是泥浆,“跑”的难度有点大。
大热天里来一场“降雨”,又有趣又凉爽。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朱泉春&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蔡丽萍  8月27日、28日两天,风靡全球的极限挑战“泥泞跑”在浦东临港举行。全长8公里赛道、30个难度关卡,近4000名运动爱好者在泥泞中翻越障碍,挑战自我。  泥泞跑,英文名称为“MudRun”,起源于英国特种部队的强化训练,后来成为风靡全球的极限挑战,是近年来海外最火爆的体育比赛之一。攀爬、匍匐、冰池、电击……2016赛季泥泞跑滴水湖站比赛中,参赛者们在泥水中经历了30个关卡的艰难挑战。赛道里选手们个个全情投入,乐在其中,让现场泥浆四溅。不少选手为了纪念参赛,边比赛边录下自己的挑战实况。  此次比赛中,水下迷宫、逃离克隆岛等5个神秘关卡首次亮相,这是主办方史克浪体育的泥泞跑关卡设计师在走访了泥泞跑北京站、南京站之后,根据选手的反馈创作出来的全新关卡。史克浪体育创始人黄斯沉表示:“泥泞跑是一项非常注重选手体验的活动,在北京和南京的比赛之后,我们通过赛后的选手反馈,归纳总结了大量意见和建议,此次新升级的5个神秘关卡正是满足了选手追求更有难度、更有乐趣、更刺激的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关卡不仅‘虐身’还‘虐心’。”  作为一项兼具难度、乐趣于一身的泥地障碍挑战赛事,泥泞跑不仅需要考验参赛选手耐力、力量、柔韧、灵敏和速度的综合身体素质,同时也需要选手具备足够的勇气、胆量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至今全球已有1300万人参加过泥泞跑比赛。2014年,泥泞跑被引入中国,作为率先在国内开展的泥地障碍赛事之一,已经在北京、南京举办7场比赛,超过5000多人体验了兼具难度与乐趣的赛道。今年4月,2016年泥泞跑新赛季在北京开启,正式开始全国巡回,除了首次来到的上海站,下半年还将覆盖南京、横店、阿拉善等地区。
发表评论:
馆藏&177057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克浪体育 创始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