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风云之最强内家拳拳 能把身体练坏么 想找个师傅 不知道怎么找 谁有办法

内家拳的秘密_形意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580贴子:
内家拳的秘密
市面上关于内家拳的原理,要么云山雾罩,要么往玄学上扯,让人不得要领。今天就着“善养气者为内家”,接着再往下说一点,欢迎批评,但是不要谩骂啊。普通体育锻炼,它的原理都是公开的,比如用进废退,比如肌肉的破坏与过度补偿,等等。但是内家拳的原理,就要深奥得多,一是因为这东西是中国经验科学的产物,不好传播,不像西方实证科学,眼见为实,好传播。二是老祖宗老不容易悟出来的东西,当个宝贝,不愿让人轻易知道,所谓“道不外传”,一方面他要不让人知道,好享受专利,同时他又要拿这专利卖钱,卖钱就要宣传。既要宣传,又要不外传,于是就弄出来很多障眼法来,误导人,让你听着流口水,但是又没法轻易学去。   我今天对内家拳的秘密作一点描述,既不至于让行家斥我暴露行业秘密,同时又希望让新人少走点弯路。
就从气说起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语言要发挥沟通的作用,需要沟通双方有相同或类似的经验,否则很难,比如你没法用语言让一个天生的盲人知道红色是什么样子。内家拳也是,你练到了,知道,噢,原来是这么回事。但是没练到的人,你没法让他明白,只能靠打比方让他接近于明白。所以,我们就假设,这个东西是“气”,至于有人不同意用“气”来指代,我也没办法啦,我觉得“气”已经是接近的了,用别的名字会更难懂。
下面就好说了,既然内家拳核心是练气、养气,那么我们可以说,气,人人都有。虽然普通体育锻炼也起到练气、养气的目的,但是由于不是有目的地做,因此产气少,而且聚气与散气基本抵消,养气效率很低。内家引用道家的话,打了个比方,说:把练气比作烧水的话,普通人是水下火上,烧水的效率很低,很难烧开,而内家拳是火下水上,因此烧水效率高得多,很快就能烧开。水烧不开,那水气才多少一点呀,烧开以后,热气呼呼的,作用就大了去了,想蒸馒头蒸馒头,想蒸包子蒸包子,甚至还能让蒸汽机转动,推动火车。那么怎么才能火下水上呢,这个东西如果有点武术基础,身体不是很僵的话,我可以几句话就让他明白,但是一方面网上不方便说,这东西是都是师父跟徒弟密传的,另一方面,没有具体的复杂的操作要领,说了反而害人。也有人会说,我知道,就是气沉丹田、心肾相交,等等等等,其实这些说法,还是障眼法,就是看着像那么回事,其实是用来把你往沟里带的。接着往下说,要想支起这个小锅炉,那么就需要一系列的条件。一是全身的姿势要摆对,这是基础,什么含胸拔背,三顶三扣三圆,等等等等,如果没有掌握内在原理,把这些要领都做到了,是可以起到实际效果的,就是虽然你不知道怎么个原理,但是你的确支起小锅炉了,你开始产生气了。可是说着容易做着难,这些要领都是很模糊的,有的还互相矛盾,很难精确掌握,做得不够或者过了都是错,那么怎么样才是刚刚好呢?自己摸去吧。比如含胸,人家告诉你,胸要含,但是别过了,就含那么一点点。你明白了吗?还不明白?还问一点点到底是多少?悟性呢?但是如果知道了原理,有的要领即使做不到也没关系,行站坐卧皆可练拳,又何必在乎一个姿势的变化?站桩是静态的,方便你搭架子,因此练内家首先要站桩,但是现在能站对桩的,十个里面不见一个,基本都变成了罚站,因为师父在不告诉你内在原理的情况下,他只能从外形来规范你的内在,外形一点不到位,可能就全没了,所以刚开始站桩必须有师父盯着,不盯着,站着站着就跑偏了。能自学站桩的,那是天才,万里无一。有一次我在公园走八卦步,有一大姐过来要学,我说这东西太复杂,很难学。她说,不就是蹲着绕圈吗,有什么复杂的?我说你看那开汽车的司机,从外形看就是一会儿胳膊动动,一会儿腿动动,好像很简单,但是你不会开车的话,你上去动动试试?再打个比方,你从南京去北京,如果师父事先不告诉你目的地的话,他就得跟着你,在哪拐弯,在哪直行,非常复杂。如果你耍个小聪明,不听师父话,一个路口走错了,可能就再也走不到北京了。而如果你知道了目的地是北京,那么只要师父告诉你大概方向,你自然知道该在哪左拐,在哪右拐,即使某个路口走错了,也知道怎么调头。
通过站桩,让你掌握姿势要求,同时也在练气。桩站好了,就改打拳了。不用一直站桩,一则因为桩是静态的,练气效率要低一些,二则站桩也苦,枯燥,不容易坚持。打拳是运动,动则生阳,运动当中练气效率更高。但是一般的运动,这边一拳,那边一脚,动来动去的,又使你没法支起那个小锅炉,锅炉打翻了,就什么都没了。那么怎么办,办法就是只采取不影响锅炉工作的动作啊。那么什么样的动作不影响锅炉工作呢?五行拳,单双顺掌,太极拳都可以,前提是要得真传。什么是真传?一是动作姿势要准确无误,有一点偏差,锅炉刚要起火,你一个踢腿,给颠翻了,又没了。二是要还要其它一些要求,这些也很重要。这里举个例子,内外三合。王芗斋说:甚矣哉,六合之误人也,学者慎之慎之。不合不行,合错还是不行,难呐。比如两手相合。两手怎么合?有人说是两手相争,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全面。两手相争是合,两手都往一个方向也叫合,为什么?合是干什么用的,合是配合小锅炉的。只要你两手不合,就影响小锅炉工作啦,因此只要能两手互相配合,不影响你的小锅炉,就是合。以此类推,什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一通百通。当然合有增力的效果,能形成整劲,但是那不是核心,难道外家拳就不整?说到这里想起有人说,其实西洋拳和内家拳差不多,比如拳击手也讲究放松,也有整劲。这纯属外行。在内家来说,放松、整劲都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而已。咱不能因为内外家都要吃饭,就说二者相同吧。
会练气了,气足了,后面存气、运气什么的就都好办了,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就像钱,你手里有钱,怎么花都行。一个人高明与否,不在于他是不是善于花钱,而在于他是不是善于赚钱。所以,“善养气者为内家,不善养气者为外家”,一语中的。内气充足,自然五脏充实,筋骨皮肉不练而自练,不养而自养,不用受肢体劳苦,而得养生之秒。所谓养得丹田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至于技击,实乃微末之技,特别是火器时代,功夫练得再好,还是挡不住火枪。现在很多人老想用现代科学来解密内家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一个成功的,都失之于片面,揭出只鳞片爪,反而一叶障目,离真东西更远。比如,有人说外家练肌肉,内家练筋骨,又论证筋的弹性多么厉害,好像是那么回事,练内家的筋确实挺结实的。其实,内家什么都练了,当然包括筋骨。如果练筋就行的话,那体操运动员都成武功高手了。另外内家练筋也不是像外家那么需要使劲地拉,不练自练嘛,小锅炉的蒸汽就把筋滋养好了。
至于把内家拳往五行八卦上靠的,纯属附会,障眼法而已,你走八步一圈能练气,我步子小点,七步一圈就不行?你五行对五脏,我就打一劈拳,练对了照样出东西。最好笑的就是说八卦掌因此绕着圆走,因此暗合宇宙规律(太阳月亮就是在不停地转动),吸收宇宙能量。如果转圈就能出功夫,那干脆天天坐摩天轮应该更出功夫。
用五行拳等练功的东西来练攻防的,还什么某拳克某拳,也都是障眼法。郭云深一个半步崩,谁克住他了?有了内在的东西,怎么打怎么是,何必在外形上求?
有人说,都说内家拳厉害,怎么没见有个内家拳高手当世界拳王的?或者,你说你是内行,咱打一架,谁躺下谁是外行,谁打胜了谁是内行。这也是误解,第一,内家拳的锻炼体系只是诸多锻炼方法中的一种,各种练法都有其独到之处。第二,内家功夫只是一种技击素质,一种能力,相当于打架的武器。武器好就一定胜吗?打架是综合性的比拼,而且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环境,身体先天素质,心理素质,功夫深浅,等等等等。你拿把长刀就一定打得过拿短刀的吗?战争中还有很多以少胜多的例子呢。但是我觉得内家拳在养生方面的确是不错的。天天想着打架,一辈子能打几次架呀?而且武者不详,打赢也不如不打来得好。还是养生实惠,有个好身体,天天神清气爽的,精力十足,干什么事都容易成功,而且省掉病痛折磨,再多活几年,多好。   唉,写这么多,忽然觉得其实明白的看了还是明白,不明白的看了还是不明白,有什么用呢?但愿这能警示没入门的新人们,不要把内家拳看得太简单,上来一通蛮练,白白耽误功夫,甚至练坏身体吧。看在我费了半天劲敲这么多字的份儿上,请不同意我的也不要骂我,最起码我没误导人。如果有不同意见,坐下讨论,我是很欢迎的。
娱乐圈在大家眼里有光鲜...
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萌萌的方琴镇    ——长...
RT,我将从理性的角度为...
多的是 你不知道的事
cr.ForSong_百度茜骑吧
还是养生实惠,有个好身体,天天神清气爽的,精力十足,干什么事都容易成功,而且省掉病痛折磨,再多活几年,多好。 赞!
这个说的好。一打三分低。我们练拳,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楼主万岁!
相当不错,现在练拳主要修身养性,打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好,楼主辛苦。
有如细细春雨!
额,其实看一看孙禄堂先生的书说的很明白
在现在这个高度文明的笑贫不笑娼的高度和谐的经济社会里,打法还是留着吧,侠以武犯禁,传出来的话,给政 府增添多少麻烦啊。至于练法,呵呵,看缘分,看金钱,合适的话也可以传一部分啊,武者也是要生存的,真的流传广泛了,还混个毛啊。话不好听,欢迎拍砖!!
贴吧夺宝,1元成就梦想
关键地方又遮遮掩掩
关键的地方???知道的拈花微笑!(呼吸)
楼主开悟了!
顶,虽然不懂
哈,楼主,自学站成桩就万里无一了?
那不只日常生活就烧开了锅炉算什么。。
自学3个月,没怎么站过,哈, 刚发一贴子 : 膜化开撑展之时,感觉如沼泽,,骨架在沼泽之中挣动,小细丝噼啪炸开,咱家田里气泡咕噜咕噜冒上来,体内热气蒸腾, 沙锤很好玩。
沙锤啊沙锤,哈哈,锤天下该锤之人~ 天生走路烧开了。。。。。
附一句玩笑话: 走路撑筋骨,拉屎练丹田! 哇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
如果世界上真有绝对的事情的话,那就是:世界上绝没有绝对的事情!
咱们道道浅,不好说什么。只能是
不懂,还是顶吧
以意治气,气归丹田。
比喻很有意思。。。前面也说的很好。只是任何拳,生于击技,又在击技中才能发展,离开了击技意义,消亡不远。
楼主适合做官,说了半天,没说个事情,还是宣传,这么说吧,我的理解就是背骨直,发整劲,走切线,加大肺荷量,拉开关节,增大做功过程,多用爆发力,本力也重要。古代武师文化水平都低,不可能太复杂,特别是形意拳,本就是军体拳,要大量训练士兵习用,太难了没法用于实战。别找我单挑,我怕出事。
楼主长篇大论说得挺好。但就八卦转圈出功夫一事拿摩天大轮作比寓,有点不妥。坐摩天大轮不劳筋骨皮,也没内练一口气,八卦转圈只要各部位按要求做,对内舌抵上颚,溜臀收肛,呼吸深长,就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也可达到功大制人的目的。
王香斋对内家一窍不通,六合误人?哈哈,大笑话
懂的人无需多言 不懂的你写成巨著他也枉然 其实不懂外最大的敌人是不信 一但人不信那还能练出什么 所以相信是第一 (看看上面相信楼主所说的以经很少 信而不练的也有 练而不入者更多 最终不信 不懂 不练 不坚持 难住了大众)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查看: 37809|回复: 1
战狼搏击俱乐部学习笔记:内家拳张老师的练功心得
因受拳击、散打、泰拳影响,之前在实战中我比较喜欢打点找漏,避实击虚,走中打。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战交流,我开始注重“打实”的手段了,以前总觉得形意的劲力和速度在实战中颇具优势,但打实的东西用不上。现在可以用上一些了。当然,只会打实,不会打虚显然还不行。学武有年,经验靠自己摸出来。&&
没有办法,实战老师是教不了,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体会。比如,练拳者常讲:变招不如变劲。十年前我就晓得这句话,请教过多位民间高手,仍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在专业队,发现那些散打王也不知此言,却技击水平极高。后来,豁然明白:此言只适用于一定条件下,比如接触上了。否则无用。& &
形意拳谱言:胯催肩,肩催肘,气力到手。此为练。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是为用。拳击亦如是,讲“身子追手”,手如铁锤,身如后牵之细线。其理一致。不明此,形意之拳不可用矣,也难用得上。&&
形意拳三体式、劈崩拳,练时一定要注意间架不可错乱,顶力、支力、三角尤须保持。练时把这些东西作出来了,用时松开即可,任何角度、随时随地、前进后退皆可,与拳击也无差别。只是劲力比拳击要整、要重许多。此为形意拳之优势。&&
形意拳里有个猴蹦,动作简单,练身法却极有效,也极实用。当年孙禄堂被誉为“赛活猴”,此动作可为窥斑之门径。在我所练其他形意拳里无此动作。不知此式孙师祖由何化出?&&
自《逝去的武林》始,武林口述史大行其道,我所见到的有《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此为续貂之作。《大成若缺》、《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均为美化一己之大作。勿容置疑,口述史较之以前之武林传记,有其亲和平易之一面,但若失去文章的灵魂——真实性,而只是自说自话,自吹自擂,岂不废纸一张乎?&&
在&最高境界的格斗术“之试验中,大家可以看一下,张志俊先生的各种力量测验数据基本是最小的,但何以能胜过那几位力量较大的选手,盖因他们根本就不会武术也,所以,张先生所谓的”巧力“才发挥了作用。试问,战胜这样的对手有何意义呢?又能证明一个练了40余年太极拳高手的何种能力呢?不得而知。&&
武术是一门学术,要实事求是,否则早晚要穿帮的。我只说自己看到的事实,对事不对人,绝不是有意与哪位同道过不去。&&
今天,有个朋友在qq上告诉我,他日前与一练拳击朋友切磋,面对对手快而密的刺拳,这位练形意多年的朋友竟无还手之力。问我有何办法。我说,你用拖步摆拳先退后进,左右连摆或摆勾连击,足可破他。他说,你也是用拳击对拳击啊!若用形意拳怎么办?&&
我告诉他:形意拳制胜之法宝是桩功和整劲。你用炮拳和鹞形贴进去打,他就崩溃了。他说:炮拳不就一下吗?我说:否!否!形意拳是最快的,心到意到力到。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一犯招架就是十下。炮拳可变直拳摆拳栽捶削掌,随心所欲,怎么好使怎么来,焉为一下两下?&&
但前提是:你的形意拳必须有一定的造诣。且有良好的距离感、虚实感。形意拳是打实功夫,但要懂虚,知阴阳。&&
形意拳讲究练“惊炸力”,难道还有比“惊炸力”更快的力吗?但不懂距离感,打不上又有何用?距离感何来?多打而已。&&
刚才有个网友说:用蛇形好。我说,非也。因为蛇形的动作幅度太大,万一一步走空,接下来不好转换。下棋看三步。炮拳和鹞形简单实用,易于转换。打打专业队就清楚了。千万不要想着一下就解决问题。那是传统武术的痼疾。&&
打过实战的人都清楚重拳重腿的重要性。其实,真正的搏击往往三两下即解决问题。泰拳叫KO。以拳而言,后手拳(右拳)当为重拳,如何打好后手拳呢?真正的拳击高手和形意拳、独流通背拳的后手拳打法基本相同。其关键点是步子。即带步。如果按市面上一般的拳击手后手拳的打法是打不出这种穿透力的。&&
曾做过南京中央国术馆教务长的杨松山先生,在拳击上的造诣极深,是地道的西洋拳击真传。且素来对中国武术的实战性表示怀疑。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兰州,他看到张群炎先生打的前后手撇子(即中国拳击)后,感喟道:还是中华武术几千年。张师爷的后手拳就是带步打法,这是独流通背拳的一种训练方法。&&
实际跟形意拳的带步打法基本相同。张爷说,杨先生当年前后拳换步时是直接上后步,就这一点杨先生也不愿告诉人。因为一般打拳击不换架。张立德老师的左右式也是杨先生这种还架方式。但这种换式后手拳的力量要打不少折扣。而带步后手拳在换式时力量较前者要大很多。&&
注意,我说的只是力量,只是打法,当视情况而定,带步也可直接换式。&&
打后手拳除带步外,前手的带动也很重要。最关键的是,这种转换要协调性好。要自然&&
作为郭长生(郭燕子)之高足,张爷讲独流通背拳时,很少提及什么24式之类,只说该拳打撇子的方法多少年以后也是先进的。他教了3个打撇子的拳法:前拳、后拳、横拳(即拳击的摆拳)。从拳法的力量、步法训练到拳的变化运用,条分缕析,直指核心。正是从张爷这里,我才告别了对拳击的迷信。&&
张爷1949年通过他的师兄孙家树认识了王芗斋先生,并跟随王先生学习意拳。1952年,投入郭长生先生门下习练独流通背拳和苗刀。张爷说,王先生以站桩求劲力发得好,郭先生不站桩,力发得比王先生一点也不差。所以,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可厚此薄彼。&&
还是说后手拳。打撇子的后手拳与拳击在换步时的不同在于:其后步先要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在随前拳带步的过程中,后步转换为前步,后拳转为前拳。因为在实战中基本是前拳开路,所以,这种转换往往不易发现,正是这种突然性,才使后拳既重且准,杀伤力倍增。&&
说到后拳,必须谈谈步法。张爷讲,当年王芗斋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告诉他,郭云深先生的崩拳为什么能打遍天下,就是崩拳的步子倒腾得清楚。他倒腾得清楚,别人倒腾不清,或稍慢一点,他的崩拳就到了。其实,拳不用多大的力量,就是我现在的崩拳,仅用七分劲,也足以一下把人打坏。&&
我山东农大的弟子小林刚刚在QQ上告诉我,他跟泰安一家很红的搏击馆(他暂时不想让我公布该馆名字)的一搏击教练今天打了一场实战。他实力稍逊,挨了对方几个结结实实的摆拳,被勾踢倒了两次,他也结结实实地把对手放挺了两次。他告诉我,总体看,他稍处下风。小林是去年秋冬之际自荐来找我学拳的。&&
前前后后来了有三四次,一次两三天。而对手是在该搏击馆打了3年实战的教练。说实话,小林能打出如此成绩我已经很欣慰了,尤其对其敢打的勇气很欣赏。小林对这次实战总结了两条教训:一是对我所讲的“透劲”领悟得不够,还没有练出来。力量不够,用张爷的话说,打上跟没打一样,踢上跟没踢一样。&&
何用之有?其二是:打不动对方的重心,他打上对手时人家也能打上他,成了拉锯战。人家打的多,经验丰富,节奏把握得好,他当然要吃亏。一句话,他缺少形意拳“打实”的功夫。我所以要写下这件事,也是要大家关注一下小林的教训,可能也是不少人的教训。他直言:他就缺我身上的这两点。&&
打虚是本事,打实是功夫。前者要转换得快,后者要有实力,要下笨工夫。打虚打实缺一不可。&&
小林是烟台人,他说,我待他那么好,无从报答,再回家时想从老家给我捎点自家种的苹果来。我说,你对我最大的报答就是好好练拳,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教出几个好弟子来。遗憾的是,现在真练拳的人实在太少了。&&
虽然,我规定每周六下午教弟子一次,虽然我前前后后教过的学生不下于二三百人,但坚持经常周六去练的弟子并不多。我教学的方法就是既练基本功,也戴上拳套打实战。基本功我教的很细,但主要是要求大家回家家自己下功夫,下次我再检查,就像中学生的课外作业。一年来的事实证明:凡经常来的,水平上升很快,像小乔、小林、晓明等。不大来的,直接不行。有的学生跟了我五六年,还不如上面几个才跟了我一年的。这社会,大家要忙生活,不来也正常。所以,我无硬性要求。但我还是喜欢那些常来能打的学生。你自己都有一搭无一搭的,我教起来心就淡了。这也像上学时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一样。&&
形意拳讲三节要明,太极拳说节节贯串,三节明方能胯、肩、肘、手相催,形意拳谓之“三催劲”。节节贯串,当然不是一节,更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节节串成整体。三节自然也不是一块,也是把劲一节一节地催成一个整体。就像火车的一节节车厢一样。虽然内家拳讲要练成一个整体,一动俱动,但固有的身体结构,要求必须通过“贯串”的形式将其形成整体。所以,三节不明,就作不出三催劲来。三节怎么才算明,李存义的形意拳对此有细究,练形意拳者不可不明。&&
练武术的老讲气啊、丹田之类,什么“力由丹田发,打人靠丹田”,言之凿凿。前两年,济南有个练太极拳的很有名的师傅,与我友善,一次让我摸其丹田处,里面果然像有个球体似的,不光向外鼓,还能上下左右地转动。我很羡慕,我的丹田的确作不出这个。后来,我说动动吧,我想试试他的丹田管不管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结果,他根本就不会打,也发不出什么大力量来。他不服气,嘟嘟囔囔地说:你又会形意、八卦,还会散打、拳击,技术这么全面,我怎么打得过你。我嘿然一笑:原来你的丹田不管用啊。后来我山大的一个博士生学生告诉我,练杨氏太极拳三四年就可练出这个球,他以前也练太极拳,他就认识几个这样的山大学生。但都不能技击。形意拳也讲练气。炼精化气嘛!实际,人本身就有气,何须练?丹田亦如此。不练拳者,肯定想不到呼吸练气之类的复杂问题。每天起来正常呼吸就是了。练拳者呢,在练拳的过程中,把练拳的动作与呼吸自然地协调起来就对了,所以拳谱讲:起吸落呼。&&
这就是练拳时的自然呼吸。但一开始练拳,容易紧张,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憋气。所以,仍须有意地把动作与呼吸协调起来。等协调自然了,自然气沉丹田。也就是“胸中空洞洞,腹内沉甸甸”。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要贯穿始终。王芗斋先生讲“小腹常圆”,也是此理。&&
刚才有个网友问,我和那位太极拳朋友怎么打的?这个问得好!我跟练太极的多人交过手,实际不止太极,包括许多传统武术,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不知距离,不知变向,甚至练个直拳都不会打。这些都不懂,还怎么打?这些就是“打虚”的功夫。八卦叫“避实击虚”,拳击叫“找点”。&&
且不可小看了“找虚”,张烈师当年曾说,你孙师祖当年在大铁球底下练身法,练得身如幻影。老是他正你斜,一动就抢你的位,就能找到你的“空”,在形意拳里这种抢位称为:不讲道理了。不会”打虚“就是传统武术最大的软肋。&&
我有个老师说,孙禄堂在铁球下穿来跳去的这套身步法叫:转七星。他还传下一套”幻影步“,我这位老师都会,因为他家跟孙先生有些渊源。实际,你练精了孙氏形意拳的十二形,你的手眼身步就完全出来了。比转七星和幻影步还要有效。&&
比如猴形捯绳,我在与专业队打实战时就常用,还有金鸡独立和食米、上架等都很有效。好在何处:束身也。谱云:打法定要先上身。不会束身,如何上身?束展二字一命忘,拳谱上说得很清楚了。&&
有网友问:你在平时训练中如何加强距离感和变向能力呢?我这几年是经常去专业队去练去打,挨打多了,也就出来了,也就知道以前学的传统武术该怎么用了。现在,别人练拳,我在旁边搂一眼,基本就清楚你那些东西,哪些在实战中有用?哪些没用?你以为说手时挺好用,实际用不上。&&
练距离,我早就说过,不只是找攻击的合适距离,关键是练如何破坏对方的距离,让他落空,你就有了嘛!郭云深先生的崩拳也是这么个打法。变向也如此。记住,破坏比找准更重要。这是专业队的不传之秘。大家不要多散布哦!&&
真明三节者,且通过明三节,练出三催劲,进而身出炸力者,又有几人?这个须有真明白人点破。&&
李存义师祖的形意拳,一起式就是练呼吸,练丹田,孙禄堂师祖的无极式是始于自然,两仪式就开始练丹田和呼吸了。等到一趟拳打完,又归于无极,也就是回归自然。李师祖的收式也是归于自然。形意拳谱云:拳打定式招打快,这个定式对丹田和呼吸的练习更为重要。所以,形意拳从起至收都是在练“气”。&&
既练功也养人。气以直养而无害嘛!在练拳时,何为自然呢?以劈拳为例,你收手时自然是吸气,否则就悖乱,就不舒服;打拳时自然是呼气,这就是“起吸落呼”。但落时却不仅仅是呼,因为呼是不须管的,不呼人自然就憋气了,但呼多少,气沉丹田多少,在李师祖的形意拳里却有明确的讲究,是以,形意拳的呼吸也绝不仅仅是“起吸落呼”那么简单。呼吸或曰气沉丹田何用之有?崔师云:外三合属阳,内三合属阴,阴阳相济方出炸力。简言之,就是内外要和顺。有人称为,以内催外,也是此理。&&
说点闲话。有网友昨天在留言上说,我的崩拳7分力能否打坏一个壮汉,我说:这个很容易。甚至根本用不了7分力。他又说:郭云深的崩拳虽厉害,却打不上车毅斋。我所听到的说法恰恰相反:郭先生一路崩拳打来,车先生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什么游鼍化险,那是有人编造的。&&
张爷说,他听其师王芗斋先生讲,郭先生当年去北京访八卦掌的董海川,董稍逊,又去访杨无敌,杨差得更远。当然,我所引用的说法也未必权威,但至少证明,历史的真相也未必是某些人所有意杜撰的那个版本。&&
还有王芗斋先生轻取拳王英格一事,我也听不少老练们讲过此事,有些还是练意拳的。他们的说法如下:那个年代中外的拳术交流还比较稍,拳王英格对中国武术当然不清楚,想了解一下,王先生就站了个桩,让英格体验一下,结果英格一摸王先生的胳膊,被王先生给发了出去。俩人根本就不是打实战。&&
以上只是一些谈资。但很多人却拿来作忽悠人进而赚取银子的证据。有些人偏偏相信。前两天,有个广州的小伙子给我打电话,要来几年要形意拳。而且,重点是学郭云深先生的一步三丈五的虎扑,我说,我作不了。可能世界上最高水平跳远运动员,原地也跳不了三丈五。他很失望,说,那是因为古人的练法失传了。&&
前几日,有个练李存义形意拳的朋友找到我,期间,他示范了一个鸡形4把里的鸡吃米,他的这个练法我还是首次见,两手一化一发,动作协调,劲力也不错。他直言,这是他老师拿手的招法,好用。我一笑,说,你用不上。我们就动,我左刺拳引他,他一手封化,另一手进攻,上步也很快,我身子稍偏一点,一个摆拳就把他打懵了。我告诉他,他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不知虚实,二是方向感差,或曰,不会及时变向。大成拳里有个鬼手断,说的也很神乎,实际也是这种直线打法,看着挺凶狠,实际越凶狠越露相,越挨打。&&
这就是拳击中强化瞬间变向能力的意义。篮球中,这一点更突出。但他这个鸡形,我一看就清楚是个好东西,一下就能化到自己的脑子里来。&&
如何练习变向能力呢?我是从孙氏形意拳的两仪式和跳龙形及实战中练出来的。两仪式让我练出了“身轴”,跟我数年的学生发现了这一点,就经常在那儿蹲两仪式;跳龙形使我身体轻便伶俐,我以前多次说过,孙家的龙形是贴着地跳的,老师摁着你的头,想起根本不可能,50个一组。&&
在实战中,更是必须松而活,否则就要吃打了。身体轻灵了,你就有了变向的基础。什么时候变呢?这就需要练出良好的距离感。在我练出两寸的距离感时,自以为很可以了,到解放军拳击队那儿一练,人家的距离感只有一寸。我才清楚自己的差距还有多大。或许,邹市明的距离感更短。实际,老祖宗的武术也特别这种距离感,吞吐,挨着何处何处击,零距离发力等,都是追求的这种短距离,练就这种短距离作用何在?我变你变不了,邹市明的核心机密就是这一点。太极拳的引进落空也是讲得这个道理。只不过,我讲的不是推手,而是搏击。&&
写文章的诀窍是:文似看山喜不平。练拳也要有逆向思维的能力。安老师说,他的师爷刘云集(李存义在天津收的第一个弟子,尚云祥的大师兄)晚年曾失手打伤过一个劫路的,那人武艺也很高,刘爷是用退步崩拳赢的他。刘爷心善,觉得自己出手重了,回来自己差点魔障了。安师说,退步崩拳是形意拳的一个绝招。&&
在专业队,练退步拳比进步拳下得工夫还大。再如八卦掌,大家一提就是三角步,斜出正入,半包围、全包围,这些谁都耳熟能详的东西,怎么用?你一用就挨打。但你可以反过来琢磨,前脚能摆扣,后脚就不能吗?我非动前脚吗?干嘛不先动后脚。事实上,史建华老师教我的刘凤春先生的八卦掌,其单换掌就是这个东西。拳击的迎击也经常用这个。刘凤春先生的八卦掌真是个好东西,我当时跟史老师学时,也不知道它好,打了这么些年实战才知道。&&
古人是有大智慧的。现代搏击中的打短距离的训练,在形意拳里就有。孙氏形意拳里马形的练法,是一退一进,退进要迅疾,转换要快,练时步子大,用时距离短,形意拳谱上说的明白:短时就在一寸间。与拳击的训练理念完全一样。大成拳里有这样的步法训练:退像踩在烙铁上一样,马上弹回来,张爷说,郭云深的崩拳,有这种用法。马形在李存义师祖的形意拳里,有单、双之说。但我以为,马形在步法训练上有独到之处,不可不察。&&
形意拳的根基是三体式,三体式是练什么的呢?整劲。也叫架子劲。张烈老师说,当年,他和妹妹张亚男跟孙存周学拳,孙存周教张亚男太极,后来也教了八卦,教张老师则主要是形意拳,从张老师上初一就跟孙师爷学,直到他从北京邮电学院大学毕业,那一年是1963年,前前后后十多年,孙师爷主要就教张师练形意拳,孙师爷说:形意拳这东西,女孩子练不了,太苦。这个事情张老师给我讲过多次。按他的说法,形意拳就是打架用的。狠!有个太极名家有一次和张老师在一个桌上吃饭,那是一次聚会,该名家名气大,利用武术也挣了不少钱。他根本看不起衣着普通,没什么知名度的张师。&&
张师是个热情人,因大家都练过孙氏拳,心里就觉得近,就非常热情地跟那位名家打招呼,那名家傲慢得很。张师一恼,忽然离座,一头撞到墙上,轰然有声。张师当时已近70岁。撞完,张师说,这就是形意拳的劲。啥劲?一头把石碑撞坏的劲。孙存周叫:撞石碑的劲。张师多次说,你师爷讲了,形意拳就这一个劲。张师盯着那太极名家,调侃道:如果你的老婆或情人在大街上被小流氓欺负了,你说,哎,过来,咱俩推推手。行吗?那名家脸涨得通红,张师说:那个管用吗?不管用,还得用形意拳撞石碑的劲打他。那名家听完这话,怕张师跟他试巴,转身溜了。&&
形意拳这个撞石碑的劲,具体点说,孙师爷称为:架子劲与链子锤劲的结合。架子劲也叫杆子劲,形意拳化枪为拳,杆子也是枪,所以也可叫枪劲。拳击的劲是链子锤劲,好的拳击手一下击出,拳头甚至要砸到对手的腔子里,震击的力量很大,也透,拳击术语叫:把劲“贯”进去。形意拳不同,形意拳起手离不了钻,离不了横,出手就是螺旋。这就是杆子劲。但现在练形意拳的大多练成了顶劲和推劲。即使你是螺旋出去的,也是顶劲和推劲。拳击里叫“推击”。“推击”打人当然不行。所以,拳击选择了链子锤劲,这叫:击打。多数的形意拳缺的就是这个链子锤劲。推击或顶劲的弊端是什么?劲力太直,速度太慢。我经常说:练传统拳的连个直拳都不会打。就是此意。你可试验一下,如果你打顶劲或推劲,对方给你一个相反的反作用力,俩人就成顶牛了,你的劲就进不去了。链子锤劲和杆子劲则不同,你根本顶不了。恕我不能在此讲得太细。&&
孙存周反复说,孙氏拳出手就是链子锤劲和枪劲(杆子劲、架子劲)的结合,既要砸击进去,又要钻击进去,拔他的根。这就是形意拳的穿透力和拔根力,一动就是这个。在与散打、拳击、泰拳打实战时,这就是传统拳的最大优势。但前提还是那句话:你得懂现代搏击的那些东西。&&
我老说现代搏击,可能传统拳的粉丝们会觉得不爽。但传统拳如果要想走技击的路子,一定要走结合的方式。一些人总沉浸于想象的技击天地,就像粉色的水泡,漂亮,但现实的风一吹就散落了。在别人的力荐下,我曾看过一些形意拳的博客,自恋者多矣。有个博客甚至说,他们练的那个形意拳打人有公式,还分初、中、高几个等级,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还有让你用整整一本书的篇幅,来论述王芗斋先生的技术就是“搭手飞人”,只要搭上手,直接就可飞人。张爷说,这个话上世纪三四年代就传播得很盛,他跟随王先生十几年,从未见过这种飞人。对此说法,他嗤之以鼻。还有人在博客大讲他们这一支形意拳如何高妙,连打人都艺术化了。重复连篇地制造神话。实际,他根本就没动过手。根本不懂。&&
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拳,跟拳击、泰拳一样,都是大道至简的拳术。无非就是劲力、速度、协调性、爆发力等技术的训练,不可将其神秘化,一神秘化,你就掉进泥沼里去了,练不好且不说,还可能把身体练坏了&&
有网友刚才问,形意拳到底怎么打人?说实话,我也说不好。但我会把在自己在实战中的经验教训如实地告诉大家。记得当年我刚跟张烈师学形意不久,老师就说,不要以为这个就能实战了,形意拳只是培养了你打人的能力,至于怎么打?要靠自己去真刀真枪地打,才能摸出来。孙门里有个说法,学了孙氏三拳,也只是练了个基本功,至于怎么打,就靠自己去在实践中摸索了。孙师祖的亲孙子孙宝安是领我跟张师学拳的引路人,现在天津。他几次给我说,当时他六七岁,看见爷爷的那些徒弟见天在屋里打,屋子的窗户都是空的,一会儿从屋里扔出来一个,一会儿从屋里摔出来一个。就这么打。整天价听见人从窗子里摔出来的声音。转八卦拳,是屋里掉个竹竿,就围一根竹竿转。他说,爷爷非常严肃,他们就远远地看,看着人被扔出来,感到很害怕。&&
有网友昨天说:抖大杆子可出枪劲,即孙存周师爷所言“杆子劲”,玩几个月的铁链子可出“铁链子劲”。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要出这两种劲,还须从三体式、五行拳等练起。理由是:你须先把身体的整、松、协调性练出来。否则,上述两劲不可能练出来。&&
前面我曾提到有人问我,形意拳怎么打人?站三体式就是基础,也是关键。我也说过,形意拳的优势是“打实”功夫,只要让我摸上,我一上步,你脚底下可能就得拔起来,重心都不稳了,你还怎么还击?即使还两拳,也发不上力。这就是桩功的好处。所以形意拳有“遇力成桩”一说。&&
但这个桩或曰“整”又是如水一般活泼泼的,怎么动都是这个,就像你是个坦克车,而对手是个小客车,他怎么跟你对垒都受制,都不舒服。当然,我说的还是“打实”,否则,高射炮打蚊子也可能打不着。这就是“打虚”的功夫了。形意拳也练“打虚”,只不过前些年,有人借尚云祥先生之名,一直在鼓吹:形意拳是“硬打硬进无遮拦”,说什么尚先生再给他30年阳寿,还打刚劲。你们见过70岁老人还像小伙子一样打刚劲的吗?稍练过拳的人都清楚,练拳像干其他活一样,越干越轻松,越练越细巧。所谓“明劲、暗劲”,不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吗?尚先生的拳也绝对是越练越巧,绝不会70岁时还像刚学拳时打的又紧又硬。松是任何练拳者自然的一个过程&&
每日乱忙,无暇写“博”。日子过得匆忙,却无法静心作想做之事。武术,毕竟是“小众”之事,三五知己足矣。&&
“打实&的功夫是已功力为基础的。李荣玉在《走进王芗斋》一书中提出:整步和跑拳特别重要。因为一般人只能用半步,用不上整步。根据我的实战经验,这两句话确实不无道理。在孙氏形意拳里有对整步的单独练习。&&
在”打实“实战中,我就经常用整步和炮拳、猫洗脸、虎抱头等。但前提是,其一,要会”打虚“,其二,要有惊炸力,惊为速度,炸是瞬间爆发,是劲力。舍此,”打实“不可能。&&
炮拳可打组合炮拳,也可结合“乌龙倒取水”一式。“打实”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角度。所以,要多研究技击中的角度问题,但移动变化的幅度愈小愈妙。这个需要以腿法作基础。至于猫洗脸和虎抱头,记得前几年,住我对过的武打演员于承惠曾对我说,他对心意拳、形意拳颇感兴趣,在拍片演戏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结识了不少这方面的人士,综合各家意见,他提出:心意、形意两拳中,猫洗脸、虎抱头最为实用。我当时并未完全明白,后来弄清楚了。此言有道理。&&
整步实际就是形意拳最基本的步子,但也是最根本的。练整步的方法也简单,就是在有阻力的状态下训练,实际在站三体式时,后脚已经在练这种能力了。在站三体式时,对后腿的支撑力有明确的要求,这个没几个人清楚。但至关重要。大成拳的浑圆桩和矛盾桩基本一样,只是矛盾桩多了腰胯的拧裹,更增强了后腿蹬力的练习。我多次说过,形意拳是个精细的拳,在劲力练习中,更是要求细致。比如,在崩拳的练习中,要求后手打拳时,有个壮汉狠劲拽着,照样能打出拳去,还得把壮汉带起来。谱云,消息全凭后腿蹬,后腿蹬力不足,整步就无从谈起,没有整步,“打实”也无从谈起。&&
有了整步的上步能力,如果速度慢,上步和打拳只是个持续力,也很难奏效。因为,你一上步,对方一调角度,你就上不去了。惊炸力就不一样了。不仅仅劲力短脆、霸道,而且有突然性、快速性之优势,猝不及防。前两天,我一个得力弟子陪我一块去茶叶市场,我问他,我这两年,拳上有何变化?&&
他说:发力突然,随时可发,想发就发,没有预兆。一动就进去了,防不住。再就是,打人原来还经常以调步子取胜,都知道老师的步法身法好,但现在看不见你怎么动了,幅度太小了。距离感也太短了,看着堪堪打上了,却自己挨打了。他说,以前您不给我们讲如何“打实”,只讲如何“打虚”和格挡反击。&&
现在才知道,“打实”是如此重要。尤其是对付拳击和散打运动员,“打实”才是他们的“克星”。的确,我几乎没给弟子们讲过“打实”的东西,因为“打实”需要扎实的形意拳功夫。而大家都想速成,练练直拳、鞭腿来得更快。&&
谈及此,再顺便说几句距离感,所谓距离感是个动态概念,比如拳击运动员的直拳和摆拳,以前刺拳为例,往往是头几下出拳距离较短,然后突然发一长距离直拳,摆拳也是先短突然一下“长了”,让你在距离判断上失误。再如散打队员的腿击,先是在原地用短前踢逗你,然后突然一个带步鞭腿,直接就打上了。&&
这一个“带步”就是一步半的距离,如果你在距离上稍有判断失误,就挨上了。再如,有些队员故意用前手摆拳诱你,像赶羊一样朝这边赶,这里面有假动作,也有距离判断问题,你一失误,他的右摆拳就来了。所以,距离感的训练非多打不可。没有任何其他捷径可走。但如果你具备“打实”的能力就不一样了。&&
“打实”的优势就在于其惊炸力的发力,惊炸力实际就是本能接发力,本能接发力在实战中其优势不言而喻。本能去接,本能去发。掌握了这一点,别人就很难跟你打。&&
昨天下午,我前面说过的山农大弟子小林来找我,仔细讲了那天与泰安一知名搏击馆教练实战的经过。他说,虽然他打了我两个摆拳,但自己几乎没感觉,后来,他很轻松地就把对方放挺了。对方说,还是身强体壮沾光啊!小林1米80多,160多斤,是很壮,对方130斤,170左右,但对方是在搏击馆当了3年多的搏击教练,而小林加起来跟我练了不足一个月。小林后来为什么越打越有信心?小林说,他去搏击馆挑战,对方有十几人,他一个人确实开始有点心虚,打完第一局虽处下风,但对方的拳太软了,打在身上几乎没感觉。而我们在训练时,拿着脚靶顶在肩上使劲顶,力量也能打进去,后背和头都受不了,脚底下也站不住。这次实战让小林有了更大信心,他在当地贴吧上发了挑战书。可见,惊炸力、穿透力在实战中的巨大效用。&&
惊炸力其实并不神秘。崔师云:形意拳是一顺二合三炸。练形意拳先要求顺,也就是外三合先要合,动作要协调,不可有丝毫拙力,更不要想发力打人。君不见,有多少人练了多少年仍是使着劲地打拳,身上胳膊硬绷绷,内中憋气努劲,脚下踩得山响,看似有力,名之曰:刚劲、明劲。实际劲全在身上捆着。&&
用张烈师的话说,这劲是吓唬人的,不是打人的。记得前些年我曾一度迷恋心意六合拳,对其大劈大挑的发力极为艳羡,并极力仿效之,一段时间后,自以为劲找得不错了,挺猛。那时年轻张狂,在张师面前就显摆。师不屑一笑,曰:你这劲只能唬人,不是真劲,看着有劲,实际没劲。我不信,师以手作靶,练孙家拳的都有以手作靶之习惯。我狠劲一击,师未动,我自己却弹了回来。师扔下一句:劲要仍到对方身上。甩手而去。时隔几年,我依照师傅当初所授,重下功夫,一点点地找,老师再次执靶,我一动,老师说:成了。比我的劲都好。我知道这是老师在鼓励我。老师有些东西我现在仍没有练到。&&
记得有一次去老师处,谈话中我说,我练劈崩拳,一下午练坏一双鞋,我对象一次给我买10双布鞋,直说,这拳别练了,鞋也穿不起啊。脚掌上茧子挺厚。张师说,你这拳练得不对,我一年也穿不了两双鞋。后来老师说,你这一天一双鞋还真没白练。前几年,我去上海出差,与朋友吴秋亭晤谈,吴为海上解兴榜一支,嫡传。我俩谈及练单把的体会,据说,这是卢嵩高先师的拿手技法。另一为虎抱头。吴告诉我,他们练单把时,要想着手里有团泥巴,把泥巴要扔出去,与张师所讲,完全一理。吴的单把与外面所练不同,上面还有个“顾”的动作,非常巧妙,所谓“顾打一体”。&&
外三合怎么合?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作到位。如尾闾要正,后腿屁股与脚跟上下要在一条线上,肩要内合外开,这样才能涵胸,胸涵腹自实,丹田自会吞吐。胳膊和手要顺力逆行,胯要松沉,膝要提顶,脚要哇挠抠地,最要紧的是“三尖要照”,三尖照方能拳打得“正”,孙存周师爷说,三尖是一个台面,一斧子砍下去,三个尖都得掉。等等。千万别小看了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它也是最重要的。崔师说,形意拳就是按着这些基本要求,练出自然力,他反复强调,练拳定要自然,自然力才是正确的力,自然地练拳,功夫就会一分分地积累,到一定程度,呈几何数增加功力。还能养生。&&
何谓练拳自然?不松不紧、刚柔相济。如站三体式时,眼要平视前方,余光注视食指。有些形意拳要求眼看食指,如此,易于造成注意力集中于手指,精神紧张。张爷说,当年王芗斋先生教他站浑圆桩时,也是要求目光平视前方,甚至想象前方看到了昆仑山,山上有奇花异草,让人非常舒服。其目的就是让人放松自然。&&
自柳海龙始,都知道下劈腿是山东散打队的招牌技法。我刚接触他们时,以为此腿法刚猛无比,一看才知道,他们练起来非常轻松,毫无拙力,就像拿一件东西,很轻巧地举上去,又很迅疾很轻巧地落下来,在你的头上方划了一个弧。正是因为轻巧疾快,才能形成那个爆发力,劈得才准。柳海龙、张永健、张学良等均如此。我的下劈腿就是跟张永健、张学良他们学的。张永健是上届全运会77.5公斤的散打亚军,巴特尔是这个级别的冠军,大名鼎鼎的张开印输给了张永健,屈居第三。张永健曾给柳海龙当过4年陪练,身高1米82,是柳海龙之后山东散打界的领军人物,与柳一样,也是以腿法摔法见长,号称“铁腿鸢”。因张永健是山东潍坊人,潍坊号称“鸢都”,即是风筝之都之意。故张被誉为“铁腿鸢”。散打界的另一个铁腿是号称“铁腿王”的边茂富,他是山东莱芜人,当年他和永健都在宋江武校一块训练,永健在我面前总称呼边茂富“小老虎”,这是边在他们朋友圈里的外号。山东自古就是出好汉的地方。&&
练武非本意,是为浇心中之块垒。然不期然而然,无意中却嗅到了一丝武者的真性情。往来非白丁,只为理想而涌动。胸中江河流,龙动九霄天。&&
我非武人,练武只是理想腾跃的一个码头。故不必以武者视余。以新闻为草民代言,以文学为时代社会留印记,乃我本愿。去年,我所写稿件获中国新闻奖,推动了“驻京办”的撤销。这些,都比练武更值得去作。&&
现在的武界,已是一个很不干净的所在。名利、假话、瞒骗、吹嘘、胆怯……&&
却不知这些无奈的文字,能否传达习武者的一腔真性情。殊不知,武术也是那么无奈&&
微博也像市场上做生意一样,你写一点就多一点粉丝,你一天不写就无人关注你,甚至退出。真真没劲。&&
粉丝多寡与我无关,我在乎的是这是一个利益至上的社会。一切以利益为指向,这个社会就玩完了。&&
有网友说我不回答别人问题,对不起,我没有这个时间,关注我的微博与否请便&&
劈崩拳是形意拳的基础拳法,也是根本。孙存周师爷说,形意拳一切的掌法源于劈拳,一切的拳法源于崩拳。劈拳是什么呢?孙师祖云:一气之起落也。张烈师说,是三体式的转换。崔师曰:拳打定式招打快,落地回原。&&
劈拳的所谓一气之起落,就呼吸而言,恰是一个起吸落呼之循环,当然,呼中还有沉。就外形来说,是一个起钻落翻之过程,也有人称之为翻浪劲。须注意的是:这个起钻落翻,不仅仅指手臂动作,更是指身体动作。在这个起钻落翻的弧形运动轨迹里,杠杆力、螺旋力均得到了充分发挥。关于劈拳的劲力,拳普上说得很清楚:推山之功,劈斧之意。一动这两个劲就全部蕴含其中了。劈斧之意,自劲力上讲,就是杠杆力,尚云祥先生的劈拳对此解决得非常好,他在鹰捉之外,又专门加了一个劈拳,正是此意。当然,身体同时又是大杠杆,说的简单点,即是在打劈拳时,实际是有两个动力臂在起作用。所以,我才说是一个整体的起钻落翻。只用手臂起钻落翻能有多大点力量。这个杠杆力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还要练“推山之功”呢?我前面说过,形意拳的核心之一是“支力、顶力、三角”,我还说过,孙存周师爷说,形意拳就一个撞石碑的劲。这个推山之功就是练习冲撞劲。没有推山之功,何来冲撞之劲?&&
那么,怎么撞人最厉害?这里还有个角度问题,就是身体要中正。所以,孙存周师爷说:形意拳劈拳练“正”,崩拳练“整”。三体式转换时,尤须“正”,试想,多数练形意拳者,连三尖照都作不到,又怎么能在快速的三体式转换中做到“正”呢?形意拳讲六面浑圆劲,即上下、左右、前后互争,何时争?怎么才算争到位了?后腿上步该怎么上?何时才发”炸力“?怎么才能”以内催外,内外相合“?这些都是劈拳所要解决的问题。若不弄清楚,就不可能打好劈拳。&&
有学生最近老推荐我看看形意拳吧,说可有意思了,有个先生,几乎就没练过形意拳,却整天在吧里忽悠着教人。奇怪的是,还真忽悠来不少年轻人。真让人哭笑不得。不知此事真假。真要这样,可真是连形意拳也糟蹋了。杯具!&&
大家可到形意拳吧里看一下,我也不知真假。&&
有学生告诉我,说有网友指出,我的微博说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但倾诉的心理太强,与网友交流不够。事实是:我对武林界一直有着一种“愤青”的情绪,总想一吐为快。不愿与大家交流,是因为我已经说得够多了,我也有保守心理,不可能把多少年辛苦熬来的东西都说出去。请大家见谅。另外一个因素可能是:我这人太清高。这是知识分子的通病,没有办法的事。尽力改吧。好在我这人心很善。&&
劈拳有定步和过步两种,孙氏形意多练定式,也练过步,李存义师祖所传多练过步。两种练法的道理相同,但练起来还是有不同的体会和功效。另一个是所上之步到底是应该脚跟着地还是脚尖先着地,还是另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也应注意。脚跟着地容易震得头疼,气血冲头。脚尖使劲踩地易于伤膝盖,均不可不察。&&
劈拳还有几点要切记:一是身轴要稳;二是身体要“一面过”,这个在过步劈拳里尤其要注意体会。唯有“一面过”,三催劲方能到位。三是,要注意体会丹田的力量。以内催外,内外相谐。如此,既练功又养气。四是注意体会“六面劲”,切记是瞬间爆发的劲力,夸张点说,0.0秒都不到。&&
在打劈拳时,还要想着,你实际同时在打“两个劈拳”。这个恕我不能细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求力量均衡。&&
崩拳似箭。这是对崩拳最准确的概括。因为郭云深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一说,故练形意拳者莫不再崩拳上狠下功夫。但观现在世面上练崩拳者,多是用胳膊往前顶,类似于直拳,有的是拿小臂顶。这类崩拳,如果你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一下就能把他顶回去,他的力量绝对透不进来。这一点上远不如拳击的直拳。直拳的一大好处是在接触点上拳劲能砸进去,拳击的术语叫“贯”进去。练拳击时间稍长,因常打沙袋,其拳头的硬度也很厉害,我虽没怎么打过沙袋,但两个拳头的关节都非常平整,无凸出之处。我觉得,这是三体式撑筋的结果。拳头硬度对打穿透力也很重要,就像你用箭头击人,如箭头没硬度,怎能穿进去?我前面说过,形意拳是链子锤劲和杆子劲的合一。链子锤劲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拳击中的拳劲。而杆子劲却不是顶劲。我也说过,此处杆子劲即枪劲。箭也好,枪也罢,杆子也好,其击人绝不是顶劲。有人说,我打的也是螺旋劲啊!须知,仅仅螺旋是不够的。&&
关键是,要清楚何时螺旋。崔师常说:五行落个一。简言之,就是拳要打到一个“点”上。这一点才是核心,尤须体会。崔师举例说:手为钉子,身子是锤头,打人的劲就是拿锤头把钉子砸到对手的身子里去。这样才能进去。&&
我不少武友最近一直告诉我,形意拳吧里有个先生根本不会形意拳,却打着教形意拳的幌子,在网吧里时时忽悠外地无知的年轻人来学拳,一次收费两三千块。谁要发帖子揭露他,还发不上去。我也不知真假,大家如有正义感,就关注一下此事。大家不妨去形意拳吧看看啊!看都是些什么人在忽悠。我相信,大家自有法眼,群众的眼睛自然自然雪亮的嘛!&&
与这位兄弟结识,对我帮助尤大。现在崩拳的练法,多是持续的刚劲,缺乏瞬间的松紧爆发。这是非常致命的缺陷。像我前面所说:这种崩拳看上去刚猛无比,其实劲都在自己身上捆着,吓唬人罢了。&&
当然,我在专业队系统地练过几年拳击,使我受益极大。但我的拳劲主要还是形意的劲儿。另一个使我受益大的是站浑圆桩。浑圆桩是形意拳的基础桩法,最早学浑圆桩是跟我第一个老师——安老师练的,后来张爷也多次给我讲过此桩,站浑圆桩的最大好处是我学会了放松,并具有了瞬间的松紧转换能力。&&
为什么我一直反对打持续顶力呢?从劲力说,此劲太直,打不进去。从实战讲,易于被对手所乘。瞬间的突然爆发力则不同,形意拳讲松紧转换,随发随有,如滔滔江河。说松即松,说紧即紧,当松则松,当紧则紧,起初,脑子一闪念即可做到这一点,练至后来,依据本能而松紧。我说的这些一点也不神秘,均可在浑圆桩中求得。记得有本书上写意拳姚宗勋先生站桩时,裤腿处像刮小风似的,实际形意拳也练这个,张爷说,当年郭云深在坟地里就练这个。这个就是松紧转换的能力训练。最难的是什么呢?把站桩中求得的这种能力运用到实战中去,比如运用到拳击的直、摆、勾三拳上,以及散打的鞭、蹬、踢、摆、勾等腿法中去。大成拳和意拳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是站桩、试力、推手、散手,我则是直接在实战中摸索体会。安老师当年教我的浑圆桩是换步活桩,老人家说,这才是最原始的浑圆桩站法,我不知是否如此。却大为受益。因为,我活起来了。一般说,定部为桩,动步为拳,我们动起来亦桩亦拳。惜我当时并未能体会到,在后来的实战中我慢慢摸到了。安老师当时还教了一个龙形桩,与孙氏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站桩——试力——发力,这个求力的过程,张爷也细致地给我说过、示范过,我也能很脆地作出来。原因是形意拳里也有这个。但我以为,形意拳讲上步、过步,这个比直接在试力中练习发力,对腰胯的锻炼更见强度。比如劈拳,若能在落地瞬间打出炸力来,实际也是对发力的最好训练。&&
崩拳实际也是一种发力训练,只是此拳难度更大。韩国珍恩师在津门武林界算是数得着的人物,老人家教我的形意拳劈崩拳都与现在市面上的练法不同。劈拳练得很慢,重点训练上步时腿的力量。崩拳是左右腿都有在前的练法,中间要有转换,定步后原地快速打三拳,退步崩拳也是左右腿都有在后的练法。韩师说,这就是老形意练法,他当初就是这么学的。老人家以形意出名,又以善打、爱打名闻京津一带,他对形意拳有着独到的心得和体会,晚年常常给我念叨,我当时只是作了详细的记录,但许多并不明白,老人家耳背得厉害,脾气又大,交流起来比较困难。但我非常敬佩这位正直的老恩师。&&
恩师2004年以90岁高龄辞世。练了这么些年,我时时翻看的当年的笔记,仔细琢磨老人家的每一句话,渐渐有点开窍了。老人家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松下来,彻底地松下来。曾有个练山西形意的名家与他交手,对方的拳打得硬崩崩的,挺唬人。他说,自己只顺劲一拍,他就趴下了。像皮球,你不充气,软绵绵的,我还不好办,你气充足了,我一拍,你就得走。老人家常说,速度是力量的10倍。怎么练速度?老人家有个非常简单却极有效的练法。这个方法像他的劈崩拳一样,让我大为受益。练过拳击的都知道,退步和换步打拳是最为重要的,韩师教的崩拳练的就是这个。&&
韩师晚年最爱用的招式是——搬眉。老人家1米8多的个子,80多岁时,身法还那么活,你似乎没看见他怎么动,却一下就搬上眉了。这个招法主要是角度巧妙。老人家85岁时,还让一师兄给武术杂志写文章,要设擂比武,说再过几年身体不行了就比不了,趁着现在还硬朗,与天下英豪比一比。真是虎老雄心在!&&
韩师是在下磕头恩师,一生赢得名家无数,却不曾输于何人。韩师外号“神力王”、“韩大杆子”,曾为铆工,手执18磅铁锤打铁,日夜如此,想我辈半个时辰也受不了。几百斤的铁轨,两人抬着尚且吃力,韩师胳肢窝一夹就走。韩师身高体壮,是天生神力。却最讨厌别人说他本力大,只说以技艺赢人。&&
韩师为人正直,最讨厌吹嘘之人。他的形意拳老师是王风林,王师爷是形意门著名的“定兴三李”大先生的弟子,王师爷有个亲戚,功夫不错,也爱显摆,常在场子里说今天打了这个,明日打了那个,时间一长,韩师有点听不下去,便说:你打打我试试,一动手,那人便出去丈把远,把裤子都摔破了。露出了屁股,韩师说,你这是自取其辱。张恩彤、李旭州、周子岩、苏景林这些当年津门赫然有名的人物,全输于恩师手下。有人曾著文章说韩师输给了郝恩光,韩师曾跟郝学推手,郝是我的师爷。但韩师曾几次说,他跟郝老师只是学推手,若论散手,俩人没试过,谁输谁赢不一定。为什么跟郝师爷学推手,是因为,他跟郝师爷推手推不过,韩师遂从郝师就学。到后来,韩师说,俩人再推手,水平已相当。但他推手时发人,别人感觉疼,郝师爷发人不疼,俩人的劲儿不一样。韩师的形意拳曾得到过“定兴三李”三爷李子扬的亲授,有一次,韩师要去打擂台,李先生上前就是“盖马三掌”,把韩师的嘴角打出了血。韩师不服,说,你这是偷袭,咱俩真来来,被别人给拉住了。韩师就是这性格,跟谁都敢动,功夫也大。韩师说,当年每到暑冬之际,他就搬到厂里去住,实际厂子离家不到二里地,他搬到厂子里就是为了练功夫,“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韩师说,这时段最长功夫。他新穿的棉袄,几天肘部就破,从家到长里这二里多地,他都是打着崩拳来回,棉袄焉有不破之理?他和大成拳宗师有段公案,我2004年在当年的《武林》曾专门撰写过此文,大家可翻来一阅,在此不赘述。&&
不好意思,刚才打字时写错了,不是郝恩光,是其二字郝家俊。见谅。&&
韩师以形意出名,晚年却归于太极,并创编了81式体用太极,这套太极先后修改了十几年,直到去世前仍在修改。该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极及现代搏击,每一动作都是技击。惜我当时迷恋形意拳的实战,故在形意上下了大功夫。而对这套太极习练不够。老师兄把这套太极反复整理了多次,韩师最后勉强拍板:就这么的吧。该拳谱老师兄也给了我一份,内容精粹。可惜,我对此拳的理解尚浅。但我现在的思想也有很大的转变,我觉得,在接触上之后,太极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最关键的是太极“引进落空”、阴阳互换等理论,非常值得深究,并运用到实战中去。奥运冠军邹市明的拳击打法就贯穿了这种理念。过去,国人拳击完全效仿老外,拼力量、速度、硬度等,结果,怎么也拼不过老外。邹市明的老师张传良,把武术的一些优秀理念和技法引入拳击训练之中,张原本就是贵州省队的武术教练,后来改教拳击,张当然不是科班出身,后在上海体院进修过一段时间,大约只有半年,张立德老师曾教过他。张老师是拳击界的泰山北斗,但极谦虚,他曾几次对我说:张传良比他好,张传良带出了奥运冠军。而他的学生最好的成绩是汉城奥运会第五。张传良是老爷子的弟子,但中国拳击拿奥运冠军是老人家一辈子的心愿。邹市明的左右式打法,就是老爷子的首创(国内)和拿手好戏。老爷子告诉我:他本是个左撇子,抱右架,但教学生却必须练左架,无意中两面架都练出来了。须知,在拳击中,会打两面架比之单面架要有优势的多。&&
对不起,我的时间实在有限,所以,只能想到哪儿信手写到哪儿,错别字也多,每次都写得匆忙潦草,像流水账一样。请大家见谅。&&
但我确实是想把这些年在学武之路上的心得体会率真地告诉大家,甚至想写成一本更为详尽的书,不知大家对此有无兴趣?&&
今天有网友问:是否谈谈群炎公?群炎公是我张克俭老师的恩师,是我的师爷。我个人认为,老师爷(我们私下里常这么叫)是当代少有的武术大家。其理由是:老人家身上体现了多种拳派的精髓的训练方法。劈挂、八极、通背、翻子、猿公、鸳鸯腿、意拳、螳螂九手等等,在腿法训练上也是少有的大家,更是被马明达先生称为当下“唯一懂苗刀之人”。其实,在陆合大枪、阴手枪、棍、渔阳剑法等方面,其造诣均极深。我去过张爷那儿多次,每次聆听老人家的教诲都受益良多。&&
山农大的小林昨晚给我来电话,说当晚与一练陈氏太极者比试了一下,打了半个小时,对方只摸到他一两下,而他都记不清击中了对方多少次。事后,对方对他的评价是:根本看不见他。至于劲力,小林说,他根本就不敢发力,怕把对方打坏了。说实话,小林的身法在我的弟子中不算好,他自去年寒假期间自荐来找我学拳(此前没练过),加起来跟我学了不足20天,小林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只是身体比较壮,练拳较刻苦。他告诉我,对手练陈氏太极已有几年,但推手多,打的少。我教学生,一次三个小时,打与练各占一个半小时。学生也愿意相互打,出去打,我们就是这个氛围。&&
小赵子还常让我带他去专业队打一打。每一次,我都带着他们打,让他们轮流与我对搏,让他们毫不留手地真打。这样,他们提高得很快。形意、拳击、散打、泰拳,我都教他们,不练套路,就练单操。自己在实战中自我组合。但单操的每个动作要领必须到位,基本功要反复练,必须扎实。如形意拳的无极、两仪、三体、浑圆桩、龙形桩等,五行、十二行必须到位,苦练不辍。拳击的三拳、散打的鞭腿、侧踹、正蹬、蹬踢、下劈、转身后蹬,武术的前踢、侧前踢、鸳鸯点心脚、鸳鸯脚等,多年的实战体会,特别是我与泰拳冠军黄海刚、亚军王孟祥、郭亚坤等人的切磋,使我特别强调腿法。&&
重视腿法。张爷是腿法少见的大家,我的散打腿法是在专业队练的,武术腿法是张爷传授的,我对二者有自己的融合。练腿法的根本其实就三条:一是放松;二是腰胯发力。三是走着踢。&&
关于腿法,我以后,也许会细致地讲一下,我曾多次说过,对付传统武术,腿法最好用,因为,练传统拳者,会用腿击人的太少了。腿也讲虚实,更要假动作能到位,要快疾。何以快疾?转换要快也!如何转换才快?鸳鸯腿也!这个比散打有优势。但散打的腿法大有可取之处。&&
摘录一段韩师81式太极拳的谱序这趟太极拳的套路,是根据明师的教导,自己多年功夫无息锻炼拳术的体会和吸取太极拳的法则,并揉进推手散打各种手法组合而成。所以与其他太极拳套路大相径庭,是本太极拳术的特点。这趟套路所以编成81式,是因为太极拳的动作,必须处处从立体&&
党报的夜班上得人晨昏颠倒。刚刚醒来,看见大街上到处都是外地来省城送礼的车俩,把路堵得拥挤不堪。这才意识到,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这几日,我许多的外地弟子也赶过来了,来我家里坐坐,聊聊拳术和生活,见到他们,心里有种温暖的感觉,中国是个非常讲究亲情的社会,讲究以心换心,在政府单位多年的工作习惯,让我们习惯于把什么事都藏在心里。我已记不清到底教过多少弟子和学生,有一些按照古礼节磕头递帖的,也有跟我多年只是学生的,拜不拜师,随他们的心愿,我从不去计较这些。我多次说过,我是省级单位公职人员,武术只是业余爱好,更不靠这个挣钱吃饭。我认为,老师教学生,到底教不教真东西,教多少东西,关键在学生,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坦率地说,练武术的没有不保守的,怎么才能学到老师的真技艺,不外两点,一曰:真心,这与穷富无关,根本在于你对老师要贴心,不要给老师耍小心眼,骗人只是一时,长了不好使。二曰:真练。你得能练出来,老师才乐意教。&&
我们家几代都是读书人,对尊师重道较为注重。我对自己的老师就是这么全身心地去对待。包括专业队那些朋友,人家教了我东西,虽大家平日以哥弟相称,但从心里我是拿他们当老师看的,尽管他们有些比我要小20来岁。在这方面,我也有不小的付出和花费。对自己的弟子,我则无所谓,因为,那是他们的事。&&
千万不要勉强弟子和学生作什么事,当下社会,练拳当不得饭吃,大家的生存压力都那么大,他们当怎么作就怎么作,就是以后成为陌路人也正常,人家也许本来就是一时心血来潮玩玩的,当不得真。所以,当老师要有个底线:那些人可教?哪些人能教?哪些人能练出来?哪些人无论如何不能教?&&
不能教也未必说到当面,可以打哈哈嘛。没有这些判断能力和心理定力,教拳也许会成为一件苦恼的事,我有几个老师都曾经让弟子气得够呛。拳教给他,他练到了身上,你就收不会来了。生气有何用?所以,识人很紧要,教拳要谨慎,万不可全抛出。市场经济,把人的亲情和道德感都冲淡了,钱成了最好的东西。在多数人的心里,拳与钱比,那算个啥呀?&&
说了一通,回到原点:学生怎么对你,你就怎么教他。否则,悔之晚矣。把一切都想开点,学不学,教不教,实际都无所谓。万不可误教他人。宁可不教,不可乱教,古人的话说得多好啊!我这些年一直就是这么个原则。有些人动辄多少弟子,实际不再多寡,在精,跟我学拳者多矣,但我看重的是能出来几个人才,老百姓叫:好狗一个就挡道,老鼠一窝也没用。在党报当记者多年,整天跟各级领导们打交道,那可都是高智商者,所以,识人的本领还是练出了一点。&&
接着抄录韩师的谱序。立体的圆球形出发,因之,每一个动作,必须要有上中下、前中后和左中右。于是成为三三见九九个不同劲路。当人体外部肢体运动时,必然引起体内五脏六腑相应的活动,表里相配合变化环生的而成为九九八十一种劲路,所以称为八十一式。初练时可用自然呼吸,待套路纯熟后,逐渐使动作与呼吸相结合。这样,在体用时方能引发内力,发挥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神力。学者能久练不懈,定能达到知己知彼,紧小脱化的境界,即或不能克敌制胜,亦能收到强身保健延年益寿之功效。韩国珍一九九二年元月&&
韩师太极拳目录1、预备式2、起式3、棚、按、捋、挤4、垂掌挤5、切压颈6、捞腿击胸,也叫擎起劈放7、掐喉击胸8、左搂膝右击胸9、右扣手左别肘10、左右搂膝击胸&&
大家都忙着过节去了,咱们也节后再聊武术。先痛快地玩一把。&&
抄录韩师太极拳谱目录11、托肘棚放12、翻身捶13、搬拦捶14、捋、按、放、跌15、倒步背摔16、左顺步捋手17、垂掌挤18、肘底捶19、左右退步套腿20、捋带、抱腰、扑面21、右炮掌22、十字手23、垂掌挤24、切压颈25、捞腿击胸26、掐喉击胸27、左搂膝右击胸28、倒步双带29、护膝探掌30、大捋31、左搂膝右击胸32、翻捶、踩臁、搬拦捶33、抓腕别肘34、进身前靠35、双臂棚捋36、右别肘左搂臂击面37、垂掌挤38、外云手39、勾脚左右挤40、左右搬眉41、左转身左踢脚42、左右搂膝击胸43、进步指裆捶44、转身反背捶45、蹬教击面46、搬拦捶47、左右闪战48、转身右蹬脚49、顶脸双贯耳50、斜身左踹51、右转身右蹬脚52、搬拦捶53、十字手54、滚摔劈颈55、棚按捋挤56、叼腕击胸57、推腕拉肘58、垂掌挤59、左右炮掌60、背摔61、翻身捶垂掌挤62、左右外云手63、左右金鸡独立64、退步左右内云手65、右抓腕左别肘66、进身大靠67、倒步大捋68、左捋带右抱腰左扑面69、左炮掌70、右转身90度十字手垂掌挤71、切压颈72、捞腿击胸73、掐喉击胸74、左右搂膝击胸75、右转身翻身捶76、搬拦捶77、垂掌挤78、左右外云手79、挫颈80、十字腿81、栽捶82、翻捶83、左抓腕右别肘84、进身前靠85、棚捋挤按86、上步右摆拳&&
习武让人快乐,催人奋进。只当作一种放舍不下的爱好,不可执着,更不可欺人欺世。只为让自己生活得更有胆气,更豁达,遇事不惧,放宽心胸。岂不快哉!!&&
古人讲: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教武术大概也如此。所以,各位师尊们要当心啊!!!&&
中秋之节,发来短信问候的竟是解放军拳击队总教练孙洪棋师兄、拳击冠军韩磊、散打实力派高手张永健、张学良等一帮搏击界的好弟兄。然后是寥寥几个弟子:晓明、小董、小曹,还有未曾谋面常给我打电话的东营王涛。这个中秋,过得有意味。&&
传统武术界,真真琢磨不透啊!&&
千万莫误会。我只是说现象,我对短信之类向来无所谓,因为,我从不主动给任何人发短信。就像我的微博从不转载别人的文章一样。性格使然!&&
说的好!传统武术界就是一江湖,唯利益是瞻,远不如专业队那帮哥们心底纯粹!!看来,我得考虑退出这汪浑水了。&&
武术界的种种痼疾,那些老拳师,怎会倾心传授?武术的失落是必然的。而且是迅速的。那些所谓的名师,虽然在不遗余力地出书和碟子,可惜不会真东西。这世界,就这么有意思!&&
鲁迅先生说,瞒和骗是某些国人的一大伎俩,时至今日,仍大有市场。有一练形意拳者,去岁春节,竟在短信里给我吹嘘:他们家的形意拳如何神奇。我一笑,当即派一弟子去他家,找他交流,我的这位弟子再三请求与他比试,该君竟以东西太神奇不能外露为由,不肯切磋,我弟子在他家呆了一个多小时,他竟没敢站起来。此后,再也不敢给我发短信了。另有一君,常在电话里吹他老师的劲力如何之好。但他老师已辞世,言下之意,也时时自耀其劲力得师真传,如何透穿。去岁深秋,他来山师找我,散手他根本不会打。然后比劲力,我让他先打我,我再打他,我让在肩部垫上厚脚靶,使劲顶住,我信手打了两拳,他咬着牙说:没事。10多天后,他忽然打来电话,斥责我,说那天他打我时,未用全力,我打他时,用了全力。我问:你当时不是说不疼么?他说:怎么不疼,现在还疼的不敢咳嗽呢,连大口喘气都疼。更有很多人,打不行,就说:我赢人靠的不是形意,而是拳击散打,或者说,他老师多么厉害之类。&&
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先生,动辄“我们家祖上多阔”。对此,我常常只说一句话:让你老师来吧,或者叫你门里最厉害的来。还有人,来之前一遍遍地打电话,说要拜我为师,然后问我拜师费是多少。我说,我不知道。我没规定过这个。来之后,又是这一套。有时我就故意问:带钱了吗?回答是:身上没带,回去后马上寄过来。回去后就不再提起此事。我就故意再问:答曰:手头有点紧。以后攒够了寄过来。这类人,自以为得计,认为骗学了不少东西。实际,我心中早就门儿清。我能教你真东西嘛。此伎俩,只可发人一笑。&&
水浒上说: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当下,卖给谁呢?那些江湖人士么?&&
济南习太极拳者极多,这几日放假,带着儿子随处转转,公园、河边处见到不少练太极的。老师傅和弟子们一遍遍地煞有介事地摸手,并不时把弟子们发出很远。围观者多感觉很神奇,这功夫没的说。我认为,这绝不是什么功夫,只是玩而已。杨露禅、杨班侯绝不会靠这个在京城立足,并赢得盛誉。&&
我有个朋友,练八卦和太极,基本不会打散手,每次与我弟子交流,都先让我弟子抓住他的手、臂、肩膀等部位,然后,他用旋转缠绕等手法进行破解。我弟子说,人家跟你实战时,谁先让你抓住或先抓住你,上去就打呀。一个直拳往往就解决问题了。前些年有些练太极的也找我交流过,别看他们常常讲放松,一旦打起实战来,身上僵得很。因为他不适应我们这种灵活的步法身法腿法,更不懂距离和变向,只想抓住人家发挥其特长。不适应,又怕输,当然紧张了,越紧张,当然越笨拙。再就是像他们常讲的套腿、衬腿,都是短距离腿法,根本用不上。其实,你只要把形意拳的惊炸力练出来,再把松紧转换练好,他就很难有机会拿人发人,你是松的,他如何引进落空,落井下石?他想进攻,腿法练好了,就转着圈地等他上,一上就踢,有虚有实,像绊马索一样,单练形意拳的,对付我们这些专门下大功夫练过腿的,也不好办。有人说,我不怕腿,腿来我直接就进,一个虎扑他就完了,腿起半边空嘛!&&
我的经验是,这是臆想和一相情愿,我跟泰拳冠军黄海刚和不少散打冠亚军都真正地切磋过,我敢说,练传统武术的,如果腿法不行,身法步法不妙,根本没法对付搏击运动员的腿击,他们用腿控制距离的技术太好了。而且,腿的劲力更重,我一个后鞭腿足以将对手踢骨折,很轻松。&&
但太极拳自有其突出的优点,这是其他拳和现代搏击无法相比的。这个我以后会谈到。&&
太极拳的优点是什么呢?接触上之后。我有个江苏的朋友,是练洪传陈氏太极拳的,也练形意拳,前些年,常来济南学习洪传陈氏太极拳,据说他的老师非常有名,也很能打。学太极拳之余,他不知从哪儿知道的我,也常来我家讨教形意拳。第一次吃饭时,我俩争着付饭费,他的太极推手的功夫用上了,我一笑,再不用力,他可能以为我不过如此,饭后就提出打打散手,那时我还没练拳击散打这些现代搏击的东西,我就用形意拳和八卦掌,一动手,我一个龙虎相交就把他蹬出去好几米远,他蹲在那儿就起不来了。后来,他说了一句话,还是形意拳狠啊。现在想想,我当时实际并不会打实战,也是信手用了这么一下,因为我师爷孙存周有这么一张拳照,很漂亮,我经常模仿,老练这一下,顺手就用上了,应该是自然反应吧。这是2006年的事儿。我实战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常到专业队去练和打,民间找我打的也越来越多,后来是越来越少。我那位江苏朋友在济南的师兄弟也有几个来找过我,但这时动手他们就更不行了,因为,这几年我系统地学习了拳击、散打和泰拳,并常与这些现代搏击的高手们打实战,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经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到后来终于知道什么叫“实战”了,其艰辛困苦对一个30多岁的文人而言,是很难想象的。这时候,最紧要的就是咬牙坚持,一步都不能退。因为,没人逼着你去专业队去学打呀。是你自己求爷爷告奶奶花钱请客找去的,你当然可以随时退回来。但不能,我铁了心,就想弄清楚真正的实战是怎么回事。之前,老师教我们时,都是说手,自己也觉得多么好用,可到了专业队那儿,发现这些东西全用不上,甚至可以说是骗人的。再练到后来,打到后来,我又发现,传统武术的东西有用了、好用了,好在何处?圆融。它不像搏击那样线条那么硬。圆融的妙处是转换快,转换的幅度小。如我在调转角度的时候几乎不用什么三角步,角度太大了,实战中练换脚换腿的机会都不能有,何况那么大的转换角度呢,那样太明显了,一动就能自己暴露了。我常用的是15度角,这个步法分左右中三条线,是独流通背的核心步法,是张爷教的。而且,这个转换对方根本看不出来,步子也小,但一直在动,拳法则融合了岳家拳的打撇子的方法,比拳击的拳法更实用。步法的转换幅度小,且经过千万次的训练,成为本能,一动就有,这个角度妙极了。&&
我有个学生小乔,跟我练了才一年,就把跟了我多年的好多弟子都打败了,就是这个步法他悟出来了,也练出来了,他中学时是练长跑的,大学是4年篮球专业,在速度和变向方面,他有优势和天赋。一动手,别人基本连手都出不来,就被他堵上了,用拳头。&&
扯远了,回到太极拳。今年夏天,我去江苏出差,又见到那位朋友,他又问我形意拳和打透劲的方法。我如实相告,因为这个朋友人品很好,我俩也很投缘。我临来的前一天晚上,他把他所了解的太极拳的精髓告诉了我,实际就一句话:暗换裆劲神不知。实际这句话我早就在他老师的书上看到过无数次,自己也多次琢磨过,有人可能要问,同在一个城市,既然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去直接找他老师求教?其一,我自衬与他老师不是一类人,话难投机;其二,人家也未必说,这是人家的饭碗,他老师不像我,练武术光赔钱,人家可是挣了大钱了。他告诉我,他能学到这点精髓,是因为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来学的,那时他的这位老师尚无大名气,家里条件也差,干个临时工,一个月挣五六百块钱。他不远千里来学,又拿了不少钱,方才有此收获。搁到现在,肯定不行。所以,学武有时还要看机缘。“暗换裆劲神不知”这句话让我一下子开了窍,他还细细教了我练习方法,他是从三换掌里练出来的。从这句话,你就能知道在接触上之后,太极拳何等高妙。&&
暗换裆劲神不知,妙在何处?妙在手不动,身也基本不动,而腰裆动了,手为腰裆作了掩护。对方来击,我以腰裆吞吐顺化,如何顺化发打?转换重心也,所以,太极拳总讲,出奇在转关。踢腿也是这个道理。&&
暗换裆劲神不知,高妙之处在于“不知”二字。它把腰裆和手的关系比作大扳子柄和扳子嘴,腰裆是扳子柄,手是扳子嘴。扳子嘴的力量是通过扳子柄传导过去的,并且,由扳子柄来决定何时该用力、何时该加力、何时不用力,因为接触点不动,而动根节,所以对方既不易发现,也不好防备,这就是太极拳的“听、探、顺、化”,机会一来,便是发放。我也与其他门派的交流过很多,多数推手是靠身体转动缠绕然后寻隙而突然发劲。无论是用手还是用小臂打轮,原理大抵如此。以我拙见,暗换裆劲比那些公转自转的手段都要高明。据那位朋友说,其师已练至一动即能换劲,幅度小到根本看不见,甚至都觉察不出来,转换的频率太快了,在推手或接触上搏击时,你根本摸不着他的点(即重心),你稍有空隙,他即发你。我现在也常练这种能力,但还差得远。只是,这个道理和练法我清楚了,知理就好练多了。我当然也会用。我说过,现在,什么拳只要我见你练过,基本就能知道其能不能用,怎么用。&&
这些年,我购买的武术书籍也不下上千册,有些过去读不明白,现在有些明白了。古人讲,得艺回来好看书。比如,李小龙的一些书,前两年还觉得晦涩,现在翻翻,其讲述的发力原理和踢腿方法,与我所学基本一致。踢腿的方法上,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比如,他强调侧踢,张爷则强调前踢和侧前踢。&&
我不知道哪一个更好,只是在实战中,感到张爷的前踢非常有效。张爷常说,李小龙的侧踹方法是对的,与他的侧踹训练方法是一样的。侧踹是所有腿法中难度较高的,也是极实用的。我常用此腿法,左右均可,左右交互踢人。但我基本只教一面的,这就是私心。&&
尽管我特别强调前踢腿的重要性,但我的绝大多数学生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打的实战还是太少。注意,是踢而不是蹬,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踢较之蹬,速度更快,更加隐蔽,力道也更尖利。但在竞技比赛中,踢不便使用,因为赤脚踢人,脚趾头受不了,平时实战是穿鞋的,故好用。&&
前踢腿看似非常简单,就是抬前腿和后腿一踢。低可踢迎面骨,高可踢腹。也可踢裆。实际这种腿法也须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其关键处在脚腕和腰胯。&&
有网友提出,前踢腿与心意拳的刮地风是否一样?我前些年曾系统地练过卢嵩高师祖一系的心意拳,对心意拳比较清楚。刮地风与前踢相比,刮地风比较短,是贴身腿法。此腿法是以手领腿,上下齐攻,比较狠毒,但远了不行。前踢则可远可近,更加自由。&&
李小龙技击术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前踢,但张爷所传授的前踢与其不一样,区别在脚腕不,这个部位是踢好前踢的关键。这个部位处理好了,你才能踢得快,才能举重若轻,又举重若轻。张爷说,当年有个拳友,想看他到底能踢多快,俩人就作了一个实验,他让那位同道手里拿个鸡毛掸子,他说,我踢前踢,你用掸子打我踢出的脚,结果,对方的掸子刚伸出来,张爷的前踢已经踢完,腿已经落回原地了。凡见过张爷踢腿的,无不惊叹其踢腿的爆发力,绝对比拳的爆发力还要好。张爷的拳法已是非常顺畅通透,我的手机上至今还保存着不少他打前后拳及横拳(摆拳)的视频,是我这两年拿手机录的。那拳法,连专业队那帮哥们看了都惊叹,太顺畅协调了。马氏四杰之一的马明达在一篇谈苗刀的文章里,也专门提到了张爷的腿法,称为是他见过的最好的腿功。我认为,张爷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掌握了中国传统武术关于腿、拳、掌、劲力、速度、身法、步法等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有很多在市面上和专业队是看不到的。张爷也常说,我这些腿法,你到哪儿也找不到。找不到的不是腿法,而是关于踢腿训练的科学方法。张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腿法我可以踢给你们看,但训练方法我不能教。而且,再三告诫我,绝不能把训练方法说出去,尤其是我常去专业队,老人家说,到了专业队也不能说。专业队没咱这踢法。&&
啰嗦一通,实际腿法训练也没什么玄秘,武术,像李小龙说的,只是简单和直接,但李小龙提出的“第一击”最重要我不敢苟同,以后我会说到这个问题。前踢腿,实际是踢完前腿,踢后腿,后腿一上步,不就变成前腿了么?为什么我如此强调前踢?李小龙也说过这样的话:直拳和抬腿前踢是人的第一反应和本能(大意如此)。就是说,前踢是最直接的腿法,连不会武术的人,打架时可能抬腿就用这个。练好前踢的关键是什么?还是以前说过的那句话:要放松,李小龙技击术里那个前踢的插图,一看就松不了,放松指的是各个部位的放松,尤其是几个关键部位。然后是腰胯能用上力,古人讲,踢腿不用腿,即是此意。正面的前踢会踢了,再练侧面前踢,现在的跆拳道比赛,常用这种腿法得分。侧前踢的好处是,踢对方时把自己闪开了。它与前踢的训练方法是一致的。&&
实际,专门训练过踢腿的人都清楚:要腿踢得好,必须胯要伸得出,展得足。当然,首先胯要拉开。这就先要练压腿、踢腿,练柔韧性和协调性。压腿不必说了,大家应该都会。踢腿训练也不复杂,刚去散打队时,我以为他们的训练多神秘呢,其实,他们练习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踢腿方法很简单,就是武术队里常踢的那几种腿法,只不过,他们扣得很细,要领讲得非常到位。按此方法训练,绝对大见功效。&&
李小龙在技击术里,谈到的第一个腿法是:侧踢。实际就是散打里的“侧踹”。张爷把该腿法成为“高级腿法”。李小龙把侧踢置于如此重要位置,是因为他的警戒式的站法前腿就是侧的,里扣20度角,这样就利于他出侧踢攻击,当然,他们自己也说利于防守对方的腿法。这个倒不一定。因为,真正会踢腿的人没有站着傻踢的,大家看看现在播的武林大会,拳法基本不起作用,就靠腿法得分,踢低腿一分,中腿2分,高腿3分,那些队员十七八岁,基本没怎么练过传统武术,都是从散打队过去的,因为散打比赛的难度比武林大会高多了,在散打队里打不出来的,就到武林大会上去露一小脸,传统武术那些人也愿意接纳他们,或者主动去挖”他们,因为他们会打呀!传统武术有几个会打的?所以,一看到这些小伙子在台上赢了,台下那些门派的老师傅欢呼雀跃的样子,我就觉得倍好笑。人家是靠你门派的技术赢的吗?但大家都这么干,你不这么干就没法打。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武林大会号称还原传统武术,实际是越来越变味。&&
但有这个平台总比没有强。大浪淘沙,没有巨量的沙怎么淘出真金来?武林大会这些队员的腿法可为丰富,但技术含量不高,力度不够。腿应该怎么踢?张爷说,没有站着踢腿的。这是腿法实战的关键。大家看注意一下中国的鸳鸯腿法,没有一腿是站着踢的。李小龙把咏春拳从阵地战改为运动战,也是这个道理。&&
我跟练咏春拳的也交流过多次,叶问电影上甄子丹演得漂亮,真要那么打,非挨揍不可,那是骗人玩的。李小龙在国外见识过那么多的搏击术,开了眼界,所以才把站着的改成了动起来的。真正的八卦掌是很难对付的,也就是它总在“动”,你找不着他的点,他却总能找着你的点,这当然不是指摆扣步横走竖撞、三角步那些东西,更不是名家书上64掌那些手法,这些东西实战中没什么用,八卦掌有用的是什么?是它的“动”,随对手而动,想怎么动怎么动,下意识地动,这个“动”要靠自己在实战去摸,摸准了这个动,你就掌握了八卦掌的“魂”。我与许多八卦名家交流过,也不会打。我最早学的就是八卦掌,而且学过3家的:程派高式、孙式、刘凤春系的,也学过各种手法,实际意义都不大。只有你会动了,那些东西才用得上。八卦掌讲“本卸拆变”,现在还有几个会“变”的?打得太少了。你那些所谓的“变”也不过是老师傅给徒弟说手的“招”。&&
世间万物,皆为我师;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几万字这么多啊!
多看点玉林大小事总是好的
Powered by
地址:玉林市玉州区胜利路2号
联系电话:
玉林天天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 桂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学不知道哪些是重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