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简述田径运动金融的定义 广义 狭义

郑大远程《教育学概论》第01章在线测试&部分答案
郑大远程《教育学概论》第01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正确的观点是:
A、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
B、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
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D、有了官学与私学之分。
&2、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则始于: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3、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德国教育家( )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4、英国斯宾塞在1861年出版了:
A、《教育论》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论演说家的培养》
&5、中国教育界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家是(
),其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纲》。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符合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
A、学校体制趋于完备。
B、出现“二馆”、“六学”。
C、不具有等级性。
D、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
E、在欧洲还具有宗教性。
&2、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的共同特征主要是现代教育的:
&3、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古代思想教育家的观点和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
A、把教育看成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B、把“诗”、“书”、“礼”、乐”、“春秋’当作主要教育内容。
C、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出长善救失、防微杜渐、潜移默化、立志、力行、内省、慎独等。
D、提倡尊师爱生。
&4、下面属于杜威观点的是: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学校即社会。
D、做中学。
&5、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A、不需要坚持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B、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要学、思、练结合。
D、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有关学科知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育没有历史性。
&2、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3、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主张,只是他们的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还没有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4、杜威不能代表现代教育学派。
&5、杨贤江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纲》。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教育学概论》第01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
20分(满分20分),因未超过库中记录的成绩20分,本次成绩未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font COLOR="#.1 [单选] [对]
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正确的观点是:
<font COLOR="#.2 [单选] [对]
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则始于:
<font COLOR="#.3 [单选] [对] 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德国教育家(
)的《普通教育学》。
<font COLOR="#.4 [单选] [对] 英国斯宾塞在1861年出版了:
<font COLOR="#.5 [单选] [对]
中国教育界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家是( ),其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纲》。
<font COLOR="#.1 [多选] [对] 符合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
<font COLOR="#.2 [多选] [对]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的共同特征主要是现代教育的:
<font COLOR="#.3 [多选] [对]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古代思想教育家的观点和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
<font COLOR="#.4 [多选] [对] 下面属于杜威观点的是:
<font COLOR="#.5 [多选] [对] 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font COLOR="#.1 [判断] [对] 教育没有历史性。
<font COLOR="#.2 [判断] [对]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font COLOR="#.3 [判断] [对]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主张,只是他们的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还没有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font COLOR="#.4 [判断] [对] 杜威不能代表现代教育学派。
<font COLOR="#.5 [判断] [对] 杨贤江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纲》。
《教育学概论》第02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是教育的产物”这句话是下面哪位人物所讲?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荀子》
&3、“然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是( )提出的。
&4、“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 是( )提出的。
&5、劳动者素质不包括:
A、生理层面
B、心理层面
C、建筑层面
D、社会文化层面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教育的功能主要有:
A、育人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经济决定教育,表现在:
A、经济增长制约着教育投资投入的力度;
B、经济增长水平影响着教育的普及程度;
C、经济增长影响着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D、经济增长方式的变迁决定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E、经济增长推动着教育内容的更新;
F、经济增长对教学手段能产生重要影响;
G、经济增长能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
&3、教育对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作用的原因有:
A、教育不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C、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
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4、文化载体通常有:
A、物质载体
B、精神载体
C、人的载体
D、气体载体
&5、教育是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因为教育的传播具有:
B、高选择性
C、较强的系统性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经济增长能影响教育观念的变革。
&2、教育能为一定政治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3、教育阻碍政治民主化。
&4、狭义的文化指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文学、宗教、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
&5、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居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学概论》第03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下列属于心理的发展内容的是:
B、神经系统
&2、下列不属于遗传因素的是:
A、机体的结构
B、机体的形态
C、机体的感官
D、机体所受的教育
&3、关于遗传素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C、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决定人的发展。
&4、关于遗传素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离开了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就不能成为现实。
B、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
C、无论环境、教育怎样改变,遗传素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5、下列哪位思想家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属于心理的发展内容的是:
E、神经系统
&2、下列属于生理发展内容的是:
B、神经系统
E、呼吸系统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
D、人的主观能动性
&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突出教育的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A、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活动。
B、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C、教育对人的影响较系统、全面和深刻。
D、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5、中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包括:
A、幼稚性与成熟性并存。
B、依赖性与独立性并存。
C、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
D、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2、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
&3、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5、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在个人生理基础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影响,逐渐形成的性格、气质、兴趣、情绪、意志、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教育学概论》第04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制约。
B、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无关。
C、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程度无关。
D、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无关。
&2、关于西方文化的传统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重视集体。
B、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无不强调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和忠诚。
C、比较重视个人对于集体的义务感。
D、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往往突出个人的自由发展。
&3、标志着中国实行的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的是:
B、癸卯学制
&4、“六三三”制指的是:
B、癸卯学制
&5、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是:
B、癸卯学制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国家所规定的教育工作应遵循的方面和目标。
B、所指明的是教育工作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C、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一切教育活动的总要求。
D、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一切教育活动的总规格。
&2、关于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制约。
B、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
C、受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
D、受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制约。
&3、关于西方文化的传统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重视个人。
B、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无不强调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和忠诚。
C、比较重视个人对于集体的义务感。
D、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往往突出个人的自由发展。
&4、关于癸卯(guimao)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04年颁布。
B、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C、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D、是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
&5、关于壬戌学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22年颁布。
B、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C、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
D、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制度的开始。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通常由行政性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令无关。
&2、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规定,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无关。
&3、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制约。
&4、“六三三”制指的是1922年颁布的壬戌(renxu)学制。
&5、“六三三”制指的是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教育学概论》第05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等教育的( )的特点,使它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决定的影响。
A、普适性和强制性
B、普及性和基础性
C、基础性和强制性
D、强制性和义务性
&2、( )在初中进行普通教育,高中则分流为普通科和形形色色的职业科等。
&3、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为( )周岁。
&4、我国目前实行的义务教育是( )年制。
&5、( )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说法符合1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的教育法令的是:
A、第一次把“教育”与履行法律“义务”联系起来。
B、以国家的强制力来推进和实现国民教育的普及。
C、被认为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
D、标志着义务教育制度的诞生。
&2、义务教育的灵魂是:
&3、符合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时任湖北巡抚的端方颁布《鄂省普及学塾章程并示》24条的关键词是:
A、“普遍”
B、“免费”
C、“就近”
D、“自愿”
E、“普及义塾”
&4、义务教育学制年限有:
A、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
B、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小学六年、初中四年的“六四”制。
&5、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
A、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的、能胜任教育工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B、建立检查督导制度,不断地进行检查督导。
C、保证入学,制止辍学,禁止雇用童工和实行“两免一补”。
D、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E、不断地调整学校网点布局,使学校保持最有利于教育的适度规模。
F、减少大量留级、复读现象.科学地管理学籍。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中等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美国儿童10岁受满四年小学教育后即进行分流,大部分学生分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少数进九年制完全中学。
&3、古雅典的棱伦曾提出:“父亲有送子女入学的义务。”
&4、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是非政府行为。
&5、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时任湖北巡抚的端方颁布《鄂省普及学塾章程并示》24条,被认为是我国出地方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具有义务教育性质的教育法令。
&《教育学概论》第06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隐性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式引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C、不通过教师有意计划的正式教学进行。
D、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
&2、关于学科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B、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
C、常把相关的知识分割在各学科,使固有联系被割裂。
D、较多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
&3、关于广域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又称分科课程。
B、它使教结学生的知识不至过于零碎,而且更加接近生活。
C、教科书难以把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
D、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不适应广域课程的教学。
&4、关于活动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
B、以成人的标准设计课程。
C、为改造儿童的经验而设计。
D、主要倡导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5、符合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说法是:
A、强调整体、一贯、连续性、顺序性。
B、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初中阶段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
D、高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显性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式引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C、不通过教师有意计划的正式教学进行。
D、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
&2、学生身心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对课程目标的制约
B、对教学方法的制约
C、对课程设置的制约
D、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3、关于活动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
B、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
C、有助于培养丰富的、具有个性的主体。
D、主要倡导者是杜威。
&4、我国原来的课程存在不足包括:
A、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B、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
C、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D、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封闭,脱离实际;
E、题海战术存在
F、课程评价过于偏重学生成绩
G、课程管理过于强调统一,难以适应各地多样化需求。
&5、课程计划具体包括:
A、学校的课程设置
B、各学科开设顺序和活动课的安排
C、各门学科和活动的教学时数
D、地方课程的安排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广域课程也是分科课程。
&2、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3、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
&5、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法要求,系统而简要地叙述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
《教育学概论》第07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
B、主张教师对学生不应多加干涉。
C、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超出发来设计教学
D、主张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它,而只能顺应它。
&2、关于“学生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
B、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
C、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定式指导
D、教师决定学生一切
&3、下列不属于获取教师资格基本条件的是:
A、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B、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资格考试合格
C、申请人国籍不限
D、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4、关于教师资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两次
B、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C、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是依据法律规定的负责认定教师资格的行政机构或依法委托的教育机构,其他机构认定的教师资格同样有效。
D、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期10年
&5、关于中学职务级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学三级为初级职务
B、二级教师为中级职务
C、中学一级教师为中级职务
D、中学高级教师为高级职务。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按国家有关规定,中学职务设:
A、三级教师
B、二级教师
C、一级教师
D、高级教师
&2、教师职务任职条件规定有:
A、具备各级各类相应教师的资格;
B、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C、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具有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全面地、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
D、具备学历、学位要求;
E、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3、教师的权利包括:
A、教育教学权
B、科学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获取报酬待遇权。
E、民主管理权。
F、进修培训权
&4、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包括:
A、适应阶段
B、定型阶段
C、突破阶段
D、成熟阶段
E、智慧阶段
&5、属于教师义务的是: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
C、获取报酬待遇。
D、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E、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教好学生。
&2、现代师生关系要建立在民主、平等、理解和信赖的基础上。
&3、赫尔巴特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
&4、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5、教师职务制度,就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
《教育学概论》第08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品德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
B、是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的总称。
C、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
D、品德不等同于品行和德性。
&2、德育过程的特点是:
&3、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知识是被动接受的
B、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
C、建构论以个体为立足点
D、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4、下列不属于皮亚杰的观点的是:
A、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划分为两极水平。
B、他率,具有主观性。
C、自率,具有主观性。
D、儿童的道德发展判断遵循着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程序。
&5、不符合弗洛伊德观点的是:
A、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B、道德发展过程是从无意识的过程过渡到意识过程
C、道德发展过程是从心理上的自制转向生理上的自制
D、道德发展过程是从不自觉行为转向自觉的行为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广义的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E、法制教育。
&2、品德结构元素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制定德育目标的原则有:
A、方向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基础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E、科学性原则
&4、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
B、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
C、建构论以社会为立足点
D、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E、建构是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的过程
&5、弗洛伊德的论述说明,道德发展过程的规律是:
A、从无意识的过程过渡到意识过程;
B、从不自觉行为转向自觉的行为;
C、从生理上的自制转向心理上的自制。
D、以上全是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
&2、班杜拉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内部成长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3、信仰教育主要内容为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与理想教育。
&4、信仰教育需要借助榜样学习来完成。
&5、德育的本质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的道德完善,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教育学概论》第09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关于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训练
B、不利于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尤其是道德知识点的落实
C、联系生活实际,具备足够的情感积淀
D、将德育课程简化为道德认知课程
&2、关于综合课程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生活逻辑而不是学科逻辑,以归纳逻辑方式展开。
B、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情境感受、价值辨析、道德反思。
C、根据学生的年龄增长,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
D、容易使德育脱离生活和实际。
&3、初中德育学科课程内容分( )部分
&4、属于校园显性文化的是:
C、人际关系
D、校园建筑
&5、不属于现代德育评价的特点的是: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关于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训练
B、有利于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尤其是道德知识点的落实
C、不易脱离生活实际,具备足够的情感积淀
D、将德育课程简化为道德认知课程
&2、2003年颁布的高中德育学科课程必修内容包括:
A、经济生活
B、政治生活
C、文化生活
D、生活与哲学
&3、校本德育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
B、以学校德育资源的整合为基点
C、以学校文化的凸显为核心
D、具有学校特色
&4、学科德育的特性有:
&5、德育评价的方法有:
A、问卷调查法
B、行为观察法
C、情境测验法
D、以上全是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不易脱离生活实际,具备足够的情感积淀。
&2、2003年颁布的高中德育学科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式。
&3、2002年颁布的小学德育学科课程按主题式单元和归纳思维方式呈现教材。
&4、德育与学科学习是分离的。
&5、艺术学科凸显德育的享用性。
《教育学概论》第10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不属于智育的任务的是:
A、掌握知识
B、形成技能
C、发展身体素质
D、发展智能
&2、掌握知识的过程不包括:
&3、属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是:
A、动作映象的建立
B、动作的初步掌握
C、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D、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4、属于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的是: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C、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
D、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5、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智育的任务包括:
A、掌握知识
B、形成技能
C、发展智能
D、强身健体
&2、掌握知识的过程包括:
&3、操作技能的形成包括:
A、动作映象的建立
B、动作的初步掌握
C、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D、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4、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5、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智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
&2、智能在个性品质的影响下形成与发展。
&3、默读属于操作技能。
&4、心算属于智力技能。
&5、书写属于智力技能。
《教育学概论》第11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font COLOR="#FF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体育的任务不包括:
A、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
B、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C、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D、传授知识和能力
&2、不属于学校体育的内容的是:
A、田径运动
D、球类运动
&3、不属于学校体育的内容的是:
D、军事体育
&4、不属于体育的组织形式的是:
B、早锻炼和早操
D、课外体育活动
&5、不属于体育的基本要求的是:
A、体育锻炼的全面性
B、体育锻炼的循序性
C、体育锻炼的间歇性
D、体育锻炼的差异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体育过程的特点有:
A、体育过程是身体活动与认识活动相结合的过程
B、体育过程是掌握体育理论与参加体育锻炼相结合的过程
C、体育过程是增强体质与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相结合的过程
D、以上全是
&2、体育的组织形式有:
B、早锻炼和早操
C、课间活动和课间操
E、各种运动队
F、体育运动竞赛
&3、体育的基本要求包括:
A、体育锻炼的全面性
B、体育锻炼的循序性
C、体育锻炼的经常性
D、体育锻炼的同一性
&4、学校卫生的任务包括:
A、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卫生光荣.不讲卫生耻辱的思想。
B、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C、按照卫生的要求,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D、搞好学校的各项卫生设施,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
E、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育。
F、指导学生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
&5、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具体包括:
A、清洁卫生习惯
B、饮食卫生习惯
C、生活卫生习惯
D、运动锻炼的卫生习惯
E、用眼卫生习惯
F、青春期卫生习惯。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体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2、体育过程是掌握体育理论与参加体育锻炼相结合的过程
&3、课间活动和课间操不属于体育的组织形式。
&4、学校卫生保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5、学校卫生反映国家精神文明水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义狭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