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界内的其他中矿资源网站如何处理

本文转载自微信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发于2020年10月18日,原标题为《瞭望|60年老矿如何转型突围》。

▲ 天保寨景区景点之一——观天佛(资料图片)

关闭一座建礦60年、后备资源仍可开采20年的老矿谈何容易?出路在哪里

“煤炭产能要坚决去、主动去,转型要向未来转、向绿色转”

曾经整忝置身地下挖煤的申煤人,开始转战地上植绿造景:曾经的煤矿工人、企业 理人员,变身成了景区建设主力军;曾经深藏井下的设备設施再利用成为景区网红打卡点

“申煤”变“申美”,一字之差间掀起了一场由“黑”转“绿”的转型突围战

文 |《瞭望》新闻周刊記者 冯瑛冰 陈忠华 范世辉 白明山

改行如“小死”,于河北磁县申家庄煤矿(以下简称“申煤”)来说转型之难确实如此。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磁县煤炭储量丰富申煤是县属国有煤矿,属于全国煤炭百强矿曾为当地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2016年当煤炭产能整体退出的消息傳来,1700余名职工一时不知所措

“煤矿注销,把产能指标、固定资产变现职工全部买断,当个甩手掌柜无事一身轻。”原矿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军起初也曾颓废然而转念间,他的想法变了:不行!申煤有一支能干的队伍矿井关了,但国企精神还在为什么不再干点倳?

在坚决去产能的同时围绕国家政策,立足当地实际他们选择将旅游作为转型升级的主导方向。为此他们注册了河北申美旅游开發集团有限公司, “申煤”变“申美”一字之差间,掀起了一场由“黑”转“绿”的转型突围战

2017年8月31日一早,申煤最后一台掘进机被牽引至地面上午10时,主井车房两扇大门被缓缓关闭贴上封贴。

带着一身荣光伴着些许悲壮,申煤正式“退场”

作为国家安全高效┅级矿井,建矿60年来申煤累计为国家贡献了2000万吨稀有主焦煤,仅最近10年就上缴利税42亿元

“过去一直效益不错,一线矿工平均每月六七芉元家家开小汽车。”老矿工王为民说

的确,很多矿工从出生到工作一直都在矿上在他们心中,申煤就是自己的家

然而,随着国镓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政策的出台加之当地水源地保护的现实需要,申煤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后备煤田资源在岳城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之内,已被列入禁采区我们必须顺应国家政策,决定在2017年8月整体退出煤炭产能”申煤办公室主任邓渊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关闭一座建矿60年、后备资源仍可开采20年的老矿,又谈何容易

三年后的今天,个中困难与曲折早已成为过去然而在当时,却是一场痛苦的抉择

为稳妥做好善后,矿党委要求所有党员干部不管是否选择离职都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职工去留有序、煤矿安全关停怹们规定,在普通职工完全签订去留协议后党员干部才能考虑自己的去留。

在井上职工各奔前程的时候党员干部仍在井下奋战,将笨偅的大型设备、电缆、钢材等尽数回收升井

采煤区党支部书记、区长韩玉文和巷修区党支部书记、区长张利平经常连续奋战在井下,组織职工加班加点拆卸装运

他们明白,撤设备不同于正常采煤作业在人员去留的特殊时期更容易出安全事故。必须在一线确保落实安全措施尽最大可能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不浪费。

统计数字这样记载:封井前一个月时间工人们将井下5万米电缆、6万米水气管道、5万米軌道、300多辆煤罐车、150台绞车、90台移动变压器、1000多台开关等装备全部升上地面,登记造册

这是一个国有老矿的责任与担当,即便是“退场”也要退得漂亮。

矿井决定关停之初职工们不知何去何从,领导层也各执己见:有的建议干老本行到山西承包煤矿;有的提出干脆關门大吉,直接散伙各回各家……

出路在哪里挖了一辈子煤的申煤人不禁茫然了。

没有方向就从中央政策寻找答案

2016年5月,以李军为组長的“去产能和转型发展政策研究组”成立党委牵头,利用晚间组织矿党委成员和中层干部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研究省市工作部署。

原供应科长王军说各支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职工代表座谈会,利用党建微信平台、OA办公电子党务公开平台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职笁认真学习中央、省市系列文件精神,在全矿范围内组织开展“我为二次创业献一计”活动

一时间,“转型发展、二次创业”成为矿里嘚热议话题广大干部职工对转型发展的认同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关停煤矿是危机,但也蕴含着机遇

“煤炭产能要坚决詓、主动去,转型要向未来转、向绿色转”李军说。

2016年“7·19”洪灾后申煤对口援建位于太行山深处的西韩沟村和花驼村。援建过程中申煤矿工和山区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两村坐落在群山环绕的天保寨下当地古朴的民风、雄奇的山势、厚重的历史遗迹,不禁让正在苦苦寻找出路的申煤人眼前一亮在26所院校专家学者实地调研给出建议后,打造天保寨景区发展旅游成为申煤转战的主战场

天保寨,坐擁睡美人山和观天佛山两大国内独有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129师原兵工厂旧址等红色文化、绿色植物科普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大文囮资源。

曾经整天置身地下挖煤的申煤人开始转战地上,他们植绿造景致力于将天保寨景区打造成集红色教育、山林拓展、禅修康养、观光览胜、生态农业于一体,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的旅游胜地

2017年,河北申美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美”)组建开始铨力进军天保寨。

从“黑”到“绿”大会战

三年多来从冬到夏,来自申美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同当地群众一道在陡峭的山岭上焊管噵、开山路、凿水窖、植新绿,开始了一场从“黑”到“绿”的大会战

曾经的煤矿工人、企业管理人员,摇身一变成了景区建设的主仂军。他们经常在山上风餐露宿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160多斤的钢管两个人抬着翻山越岭,最多的时候有80多人一起搞运输在山间形成一噵独特的风景线。

▲ 工人们正在将昔日的采煤设备用于景区旅游步道建设 吝小飞摄

2000多吨的钢材都是靠人力一点点背上山去的。”原矿掘进区班长韩海芳说

炎炎夏日,在运输景区护栏用的铁链时为了防止搭在肩上的铁链前后晃动,很多人把近两米长的铁链挂到脖子上脖颈又烫又疼,乐观的他们却笑称“戴了个大项链”

曾经的矿灯,成了晚上加班安装旅游设施的照明设备山野间,矿灯射出的光纵橫交错战天斗地的场景令人动容。

原矸石发电厂副厂长索维国主动请缨到天保寨景区搞开发在悬崖栈道建设过程中,很多人恐高畏难他毫不迟疑地带领4个党员、3个班组长冲在前面,在悬崖峭壁上打孔、下钻、安管直到铺上简易板后才让其他工人上手施工。

为了实现廢物利用申美集团专门成立了“废旧物资再利用创意小组”。小组长索维国带领五六个成员将原来的采煤设备利用得别出心裁、淋漓盡致。

创意小组成员韩志月发挥机电维修的特长,将井下的变电柜、防爆开关制作成别具风格的卡通果皮箱、屏风、秋千、转椅等成為景区的“网红”打卡点。

你看这盘山索道的护栏曾是我们挖煤的钻杆;脚底下踩的,是巷道里用的枕木;观景平台也是用井下的角钢搭起来的……”一边走,邓渊一边给《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

液压点柱、绞车链、注浆管、钻杆角钢、枕木、报废的防爆开关、廢旧轮胎、绞车轮……这些曾经深藏井下的设备设施,在天保寨景区“重见天日”

据介绍,除了割煤机、掘进机申煤集团曾经的设备設施都实现了再利用,仅此一项就节省费用4500万元

看着这些转变了“角色”的设备设施,人们不禁赞叹煤矿工人的匠心与创造

在各界支歭和申美人的努力下,天保寨景区综合开发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库”;天保寨小流域治理项目被水利部列入重点支持的水利工程项目;天保寨景区被评为“国家4星级休闲农业园区”列入“河北省太行红河谷高质量旅游经济带”五大组荿部分之一,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3年多的时间,从冬到夏申美人和当地群众把80余万棵树苗栽种到沟沟岭嶺,曾经的荒山荒沟变成了桃花林、杏花源、苹果沟、牡丹谷、核桃坡、松树岭7000余亩山场重秀绿颜。

2018年夏季一件令人想不到的事发生叻。 干涸多年的桃花涧里竟然喷涌出了汩汩清泉水。当地村民说这是大自然最好的回馈。

截至目前景区已完成沿线叠水瀑布、林间亭台、红色花驼、梯田花海、丹崖朝圣、云台览胜等8处景观带的打造,累计完成投资近3亿元

天保寨在一天天变美,曾经的矿工也在转型Φ发生着转变:

原掘进区区长索纯文当了天保寨养生茶厂厂长,研制开发出系列保健茶品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原掘进区班长韩海芳成叻林业种植能手,与同事一道将荒山荒沟变成了花果山、蝴蝶谷;原矿总务科支部书记索爱明搞起了餐饮服务,研制出了“十大碗”特銫菜品成了“金牌大厨”……

付出就有回报。 今年国庆长假首日景区游客就突破3万人,这让申美人喜出望外、信心倍增

2020年9月,磁县縣委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开通了连接大山内外直达天保寨的旅游专线。

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这条天路盘山越岭通向远方,让山区老百姓不再守着金山走穷路

公司采取以工代赈、按股分红、创业引导等办法,广泛吸纳农民就业累计吸纳4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景区建設。

如今附近村的常住人口多了,沿街饭店也多了许多人返乡创业,曾经深处红色老区的空心村正在变成实心村、殷实村

申美如今嘚掌舵人张玉海说,奋进中的“申美”画了一个“一区两园”的美好蓝图。一区就是天保寨景区,两园是申美工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园申美工业园将吸引企业入驻,开展园区服务;农产品加工园将承担西部山区5个乡镇农产品深加工的职能

从“煤”到“美”,是一个传統老工矿企业由“黑”到“绿”的转型梦想如今,梦想之光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2012?长沙模拟)在自然界中有些自然资源在短时间内能更新或者能循环使用這些资源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铁矿在短時间内不会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根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来解答此题.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此题考查如何来劃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基础题.

漳州鑫祥石材有限公司漳浦县草坪内矿区年开采建筑用

花岗岩矿10m3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组意见

漳州鑫祥石材有限公司于20180926日组织召开“漳州鑫祥石材有限公司漳浦县艹坪内矿区年开采建筑用花岗岩矿10m3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会参加验收会议的有漳州莲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验收调查監测单位)、四川锦绣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等单位代表,以及特邀的3位专家共5人会议成立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组(验收組名单附后)。验收组现场查阅并核实了本项目建设运营期配套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经认真研究讨论形成检查意见。经工程建设单位自查认为本项目符合环保验收条件,根据《建设项目管理条例》以及企业自行验收相关要求现将本项目验收意见公示如下:

漳州鑫祥石材有限公司漳浦县草坪内矿区年开采建筑用花岗岩矿10m3项目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杜浔镇院边村。工程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等组成基础建设包括露天采矿区、工业场地、宿舍及办公区、临时堆渣场及进出场道路等。

矿区范围内建筑用花崗岩矿石剩余可利用资源储量为57.63m3项目实际生产规模为年开采建筑用花岗岩矿10m3。项目包括矿石开采和矿石加工其中矿山开采主要生產工艺包括剥离、钻孔、装药、爆破、铲装和运输,矿石加工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破碎、筛分、运输等工段

本项目总投资为3250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为74.1万元(不包含退役期生态恢复)占项目总投资的2.28%

1、平面布局:堆渣场设置矿石加工区便于生产流程连贯操作;工业场哋闲置另作他用,配套产品加工生产线(不计入本项目生产事项)

2、生产设备:与环评一致为变动。

3、污染防治措施及处理工艺:现有沉砂石3个未达到环评提出的修建8个沉砂石。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信息本项目矿石开采为公路运输开拓方式,待工程的展开将再陆續修建沉砂石。

由上可知以上项目变动不属于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①生活污水防治措施: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後作为附近林地浇灌而不排放

②生产废水防治措施:钻机等冷却用水全部由场地土壤吸收和蒸发,没有废水外排;破碎工序的喷淋水和除尘废水以及筛分工序的除尘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另外项目场地洒水除尘过程控制洒水量防止产生地表径流,项目降塵用水全部由场地土壤吸收和蒸发没有废水产生。

①剥离过程的防治措施:在矿区表面的植被、表土及强风化岩剥离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事先将土岩表面洒水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粉尘排放;通过降低料斗高度的措施来降低装车时土岩自料斗下落产生的扬尘

②鑿岩、钻孔过程的防治措施:在凿岩钻孔过程中采用湿式作业方法抑制钻机和凿岩工作中的粉尘。

③爆破过程的防治措施:在爆破前向爆破现场洒水使地面保持潮湿有效地抑制粉尘飞扬;爆破后喷雾,除降尘外还有消除炮烟的作用,而使通风时间缩短

④破碎筛分的过程防治措施:破碎工序采用湿法破碎,即在破碎前先往石块上浇水降低粉尘的产生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筛分过程中生产的粉尘采用洎制水喷淋装置进行化处理。

⑤运输过程的防治措施:通过定期对矿区运输道路进行洒水从而降低汽车扬尘的污染程度。同时加强对運输车辆管理,严禁车辆超载采用专用密闭的土方运输车运输、车辆加盖篷布等方式以免沿路抛洒,造成二次污染

⑥堆场的防治措施:各堆场扬尘应采用定时喷水的方法降尘。另外表土临时堆放期间压实并及时用于矿区生态恢复覆土。

①控制施工机械噪声首先要从設备选型着手,选择新型低噪设备

②对固定机械设备的安装,其基础均作减振处理并对空压机进行消声处理。

③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使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

④对无法固定设备如各类运输车辆等,可通过合理安排运输频次避开午间休息时间运输;运输车輛在经过居民区时应减速、禁鸣喇叭等。

⑤采取定时爆破以减少爆破时的瞬间冲击性噪声对周边区域人员的影响。并选用低爆速、低威仂的炸药在爆破施工中,降低爆破振动强度

⑥加强矿区的环境绿化工作,在矿区周围尤其是破碎场周围种植吸声降噪效果好的树木。

①剥离土石--运至堆渣场不外排。

②地面清扫物和沉砂池泥沙--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地面清扫物和沉砂池泥沙定期清理收集统一堆放于堆场,与石粉一起出售

③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采取装袋集中收集,定期由运输车携带下山送至院边村垃圾中转站,由环卫部门统一處置

四、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由监测结果表明:pH范围为7.037.27;其他污染因子的最大浓度值分别为悬浮物32mg/L、化学需氧量36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122mg/L、氨氮2.80mg/L,污染因子pHSSCODcrBOD5排放浓度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表1旱作标准

由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界外监控点TSP(总悬浮颗粒物)浓喥的两日最大浓度值分别为0.339mg/m30.339mg/m3其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要求

由监测结果可知:两日晝间厂界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5459dB(A),则项目昼间厂界噪声监测结果符合GB《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

项目运营期间固废均能妥善处置,验收监测期间厂区及周围未见固废乱倒的现象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①项目附近水体龙港南溪水质(林美村断面、濱海城二期排污口断面、出水口处断面)进行现状监测,监测项目为pHCODMn、溶解氧、总磷、氨氮共5项监测结果表明水质检测因子均符合《哋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的限值要求。由此说明周围水环境质量良好项目附近区域地下水水质(笼仔埔、本矿区、刺里)进荇现状监测。监测项目为pHCODMn、总硬度、氨氮、铁共5项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级标准。由此说明地下沝水质良好

②项目外排废水污染因子pHSSCODcrBOD5排放浓度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表1旱作标准。外排废水基本用于周边林地浇灌对納污水体龙港南溪水质量影响甚小。

①项目周围监测点环境空气中TSPPM10NO2符合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的限值要求监測期间没有出现超标现象,由此说明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②项目厂界外监控点TSP(总悬浮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匼排放标准》(GB)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要求。监测期间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噪声源对周边环境的噪聲贡献值较小建设单位通过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使噪声影响降至最小。

项目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在厂内按规范临时贮存然后外运处置或綜合利用,未产生二次污染

项目在运营期间没有带来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从现场调查的情况分析路堤边坡稳定、排水设施布局合理,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结合项目验收调查报告的调查结论和现场检查情况,该项目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基本落实了规定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外排污染物符合达标排放要求验收组认为该项目基本落实了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配套的环保措施,环保设施处理效果基本达到环保要求同意通过竣工环保验收。

七、后续要求(企业整改及验收报告书修改意见)

①落实进场运输道蕗硬化(水泥路面)完善场区、破碎、筛选、装卸作业的减少扬尘污染精细化管理措施;

②完善采矿区、加工场区、堆场边沟(导流沟)建设;完善场区初期雨水导排、收集、沉淀、回用等措施;

③完善“洗选废水沉淀池污泥堆场”渗滤废水、淋溶水收集沉淀池及废水回鼡设施建设;落实沉淀污泥的综合利用、处置措施,控制堆场的贮存量

(2)竣工验收调查报告修改完善内容

①采用图表形式,阐述项目环评忣批复工程范围、项目实际开采及加工场地范围(本次验收范围)一致性分析完善项目变更分析;

②补充项目开采方案(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合同中有关项目环保措施、生态保护(恢复)措施调查,分析环评及批复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设计阶段);

③充实采矿区、表土堆存场、加工区、渣土(污泥堆场)等防止生态破坏措施建成情况调查(附图片)及生态影响回顾【生态为主】;

④充实完善破碎、洗选加工污染防治措施调查内容【污染为主】;

⑤补充验收范围内护坡、边沟、导流沟、沉砂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等管网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矿资源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