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购买私教要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价

查看: 38272|回复: 454
购买进口二手钢琴付出惨痛代价
这是一位专业老师购买的进口二手琴:
购买之时,商家念及专业老师的地位,还特别选了一台状态最好的,钢琴老师也自认为现场声音手感都不错的。这样一台琴,如果哪位消费者发到购琴论坛咨询,相信二手商家都会说好好好。
此琴老师使用不到一年,出现问题,调律师发现是勾绳断了。
先给大家看一下好的勾绳,能挂住勾簧:&
老化磨断了的勾绳,勾簧松脱:
有十个勾绳磨断:
勾簧脱钩失去弹性,榔头回位速度慢,快速按键榔头就不听使唤。经检查这台钢琴有十个勾绳断了,意味着在快速弹奏的时候有十个键可能不出声。最令你想不到的即便勾绳断了,对初学的琴童来说也分辨不出来,因为琴还能弹,仅仅是手感不对初学的孩子感觉不到。一旦孩子感觉到了,为时已晚,换琴退琴都来不及了。
勾绳位于击弦机里面,挑琴的时候,消费者看不见摸不着,谁也不知道这绳是否老化,还能使用多久会被磨断。经常看到二手商家上图展示二手琴,图片能反映零件老化的程度吗?
调律师上门维修这类故障是按照零件个数收费,一个150元,88个键子就是一万三千二百元。此次维修了十个部件,老师花了一千五百元。
[ 本帖最后由 乐器通 于
08:19 编辑 ]
钢琴是由复杂的机械组成的,有八千多个零件。各种零件的老化损坏都会使钢琴的使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口二手钢琴,看起几成新,内里老损的零部件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摆。&br /&
比如下面这个叫攀带的零件表面看好好的:
更换勾绳需要把这根攀带取下来,一拿就裂开了:
好的攀带:
一拿就裂:
所有的攀带年久全部老化。攀带的作用通俗的讲,是把榔头“往回拽”。攀带一旦破裂,不能放进攀带钩里,“往回拽”的作用就没有了,钢琴又不能正常使用了。而修复攀带的费用比修复前面说的勾簧还要贵。
[ 本帖最后由 乐器通 于
09:01 编辑 ]
以上勾绳攀带这些零部件只要肯花钱还有修的价值,下面这台琴连修的价值都没有了。也是老师买的:
从上图谁能看出琴有什么问题?和二手商家上的图片毫无二致,击弦机零件排列整齐、干净,榔头完好无损。
买回家使用了三个月,发现音跑的厉害,找来调律师调音,结果发现有一半的弦轴松弛不能稳住音律:
调律师给出的鉴定,这台琴一个月要调两次!老师对音准要求高,花了一万九千八买的这台卡瓦依琴只能看不能用。被逼无奈老师又花了一万二买了一台珠江120新琴教学:
[ 本帖最后由 乐器通 于
20:21 编辑 ]
买了进口二手琴不能用、家长后悔的实例举不胜举,内行老师都不能避免被骗,外行消费者更应慎重选购。其实道理很简单,二手商家为利所驱愿意最低的价格进这些即将报废的琴,篡改琴号翻新后高价卖出。篡改琴号是二手商家致胜、消费者必败的法宝。&br /&
雅马哈U3篡改琴号实例,两台琴相同的琴号:
[ 本帖最后由 乐器通 于
20:24 编辑 ]
雅马哈三角琴C2外观喷漆翻新内部篡改琴号:&br /&
从钢琴LOGO看是很老旧的琴:
这么老的型号居然会出现500多万的琴号:
零部件损坏不能更换,导致这台花了八万元的琴报废:
[ 本帖最后由 乐器通 于
20:29 编辑 ]
这些二手琴已经到了寿命的终点,商家篡改了琴号后再卖给消费者。凭网上晒出的图片和视频,是分辨不出好坏的。看似便宜的二手琴,把隐形的维护费用算进去,其实代价非常大。
[ 本帖最后由 乐器通 于
09:41 编辑 ]
如果实在要买二手琴,还是要带上个负责任有技术的调律师,这样会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
[ 本帖最后由 xixi1980 于
07:46 编辑 ]
换个勾绳收费150 我去~~~~~~~~~~~~~~&br /&
淘宝买10个轴架只要15块
乐器通 这是你们青岛天合琴行调律师的收费标准? 我能说人以类聚嘛。。。。。。
[ 本帖最后由 eizo 于
08:37 编辑 ]
都够黑的。
小号改大号,黑!
换根儿中毂勾绳或攀带儿要150?一套要1W+1W多?更黑!
快速回复主题
Powered by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没有人会告诉你,读博士要付出一种很可怕的代价  
在读博士的第三年的一个晚上,我坐在床上,手里拿着镇静剂,还有一瓶伏特加。我抖了几片药出来放进嘴里,然后大口大口地喝完了伏特加,感觉喉咙都要燃烧起来了。过了一会儿,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我在发抖,我感觉自己就要完蛋了。我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和她约在一个酒吧见面,这个酒吧在我们俩的住处中间。就是那个晚上改变我,也改变了她,她遇到了生命中对的那个人--酒吧的酒保,而我呢,第二天早上,我找了一个治疗师,同时也在考虑放弃读博。大家都知道读博士是很艰难的,这是常识,事实却是如此。甚至有人说,你要是不是天天晚上都在干活或者经常不吃饭,那你这博士读得肯定有问题。当然,博士生们也不会傻到认为拿到博士学位是个轻轻松松的事儿,但是有一样付出是没有人会告诉你的,那就是心理上的成本。我攻读物理学博士的那段日子真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让我沮丧的并不是知识上的挑战或者工作量大,而是精神健康不断恶化。我感到无助、孤立,在不确定性游荡。焦虑成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经常喝醉,经常伤害自己。有时候,我甚至想结束生命。也许我并不孤独,因为我知道在学术界奋斗的人中有很多很多同样有精神健康问题。2015年,加州伯克利大学一个研究发现,47%的研究生正在饱受抑郁症的折磨,而之前2005年的一个研究表明,10%的人试图自杀。据《新科学人》的一篇文章报道,2003年澳大利益的一项研究表明,学术界中精神疾病病患率是普通人的3-4倍,这篇文章还说,英国学术界中精神疾病病患率估计高达53%。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 签名:
本类最热新闻
48小时最热在网上假装自己有女朋友是要付出代价的_网易荐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怕付出忧伤代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