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周围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跑步或加强锻炼有助于恢复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晓光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全网发布: 21:33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或称Charcot-Marie-Tooth(CMT)或又称腓骨肌萎缩症,代表了一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典型患者表现遗传性、慢性运动和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以足内侧肌和腓骨肌萎缩、弛缓性肌无力、弓形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轻微感觉障碍为特征。病变严重程度变异大,即使在同一家庭从无症状到严重足下垂均存在。1886年首次由法国的Charcot、Marie及英国的Tooth分别系统描述报道。后来又有几个CMT相关的疾病相继报道。由于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均受累,多年前CMT也被归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性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HMSN)的范畴,并根据其电生理学和病理改变分为两大组:HMSNⅠ型(即CMT1型)和HMSNⅡ型(即CMT2型)。两型均有常染色体显性(AD)、常染色体隐性(AR)以及X-连锁遗传的方式。近年由于致病基因的定位,已倾向于称CMT遗传性神经病。原来在HMSN范畴中还有Dejerine-Sottas病(HMSNⅢ型)和Roussy-Levy综合征(HMSNⅠ型)。根据最新分类,已将其归于CMT病。本病发病率约1/2500。临床特点是上下肢远端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伴有轻到中度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弓形足。病变的严重程度变异大,即使在同一家庭也是这样。一般根据神经生理和病理标准将CMT分为三型:CMT1或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Ⅰ型(HMSN-Ⅰ),常称为CMT的肥大型。周围神经活检病理可观察到广泛节段性脱髓鞘和髓鞘再生及洋葱球样结构的形成。CMT2或HMSN-Ⅱ是CMT的神经元型,特点为轴索变性、无节段性脱髓鞘。CMT的脊髓型或远端型HMN,前角运动神经元首先受累,感觉神经元完整无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称为CMT4,另外还有X连锁显性遗传型。CMT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分型及各型的比率疾病&&&&&&&& 病理学&&&&&&&&&&&&&&&&&&&&&&&&&&&&& 遗传方式&&&&&&&& 比率CMT1&&&&&&&& 髓鞘异常&&&&&&&&&&&&&&&&&&&&&&&&&&& AD&&&&&&&&&&&&&& 50%CMT2&&&&&&&& 轴索病变&&&&&&&&&&&&&&&&&&&&&&&&&&& AD&&&&&&&&&&&&&& 20%~40%中间型&&&&&& 轴索病变及髓鞘异常均存在&&&&&&&&&&& AD&&&&&&&&&&&&&& 罕见CMT4&&&&&&&& 轴索病变或髓鞘异常&&&&&&&&&&&&&&&&& AR&&&&&&&&&&&&&& 罕见CMTX&&&&&&&& 轴索病变继发性髓鞘脱失&&&&&&&&&&&&& XLD&&&&&&&&&&&&& 10%~20%【临床表现】CMT1型最常见,为经典的腓骨肌萎缩症。本病发病多始自儿童期或青春期,约有3/4病例在20岁之前发病。同一家族发病年龄相仿,偶有一些家族有子代起病越来越早、症状则越来越重的早发现象。男女患者比例2~5:1。本病常自双侧下肢远端开始,患者感下肢无力、走路及跑步渐困难、不能快转身,在长距离步行后常有腿部痉挛;由于足背部肌肉无力,常常被地上的突起物绊倒,易扭伤踝部。对寒冷气候的忍耐力也有降低。肌肉萎缩往往由腓骨肌及伸趾总肌开始,其后屈肌肌群萎缩。肌萎缩渐向上发展,一般不超过大腿下1/3,界限较分明,宛如“倒置酒瓶样”或“鹤腿样”,在瘦长体型及重病患者尤其明显。通常在数年后手及上肢渐无力,精细动作较难完成。扣钮扣、拉拉链困难;手部小肌肉和前臂肌群也萎缩,一般不超过肘关节,也以前臂前1/3为明显,并且与下肢萎缩和无力的程度不一致,与病人的年龄也无关。少数病例是上下肢同时受累或上肢先于下肢。躯干、面部及颈部诸肌极少累及。常有肌束震颤,后者于疾病停止发展时消失。因足下垂,行走时多呈跨阔步态。大多数患者有弓形足、足内翻、锤状或爪形趾。但在早期多不出现,随年龄增大逐渐明显,一些患者可见弓形手。一些病人尤其是瘦长者,有时可在皮下触可摸到增粗的神经如尺神经、腓神经。有时也可看到增粗的耳神经。较早即可出现踝反射消失,而膝反射和其他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出现较晚。少部分患者有轻度感觉障碍,如四肢末端呈袜套样或手套样分布的痛觉减退等深浅感觉障碍,以下肢为重,常有疼痛、麻木、肢端较冷、少汗或发绀,受寒后往往使病情加重。感觉障碍多发生于肌萎缩之后,也可是早期症状之一。某些女性患者妊娠后期症状加重,分娩后又渐减轻。部分病例伴有其他症状,如、共济失调、肢体震颤、眼异常征,以后者较多,包括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变性、眼球震颤、眼肌麻痹、突眼、瞳孔不对称、角膜感觉减弱等;也有合并神经的报道。CMT1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临床表现相对轻,患者通常活动自如,生活能自理。CMT1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临床表现相对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重,有些家族中患者需要轮椅。CMT1型电生理特征是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CVs)减慢,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上限为38m/s。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分类较困难,因为男性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一般在CMT1型范围内,而这些家庭的女性患者有时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轻微或正常,有可能诊断为CMT2型。CMTX型在临床上与CMT1型类似,在显性遗传时,其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病情更重;而在隐性遗传时患者均为男性,女性携带者通常不出现症状;偶尔一些隐性遗传的CMTX型患者在婴儿期即出现严重的肌无力,还伴有和/(或)智能障碍。CMT2型的发病年龄比CMT1型较迟,约2/3病例在10岁后发病,多在10~25岁开始,也有迟至70岁才发病的,临床表现与CMT1型相仿,但有不同之处:发病年龄较晚,但症状一般较轻,感觉减退少见,腱反射相对较好,相对无力和萎缩较重,进展缓慢。但这些不同不足以帮助临床鉴别诊断。有些家族性CMT2型合并有声带麻痹、和智能障碍。电生理上CMT2型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微减慢,运动和感觉诱发反应的波幅下降。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CMT多在10岁之前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与显性遗传者相似,但比较多的病例伴有共济失调、脊柱侧凸,病情进展也较快,程度也较重。闻立斗报道,1家3姐妹患者都伴有原发性视盘萎缩、视网膜变性、开角性青光眼、突眼、瞳孔对光反射迟钝且不规则、心肌劳损等。陈嵘等(1996)报道了一对孪生姐妹同患此病,其父母为近亲婚配,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iemond和Beck(1955)观察了三兄弟同患本病并伴有帕金森综合征。Roussy-Levy综合征患者男多于女或两者相等。通常在儿童期发病,也有迟至中年发病者。起初行走及站立不稳;走路慢、向两侧摇晃、蹒跚步态;双手较笨拙、手部小肌肉轻度萎缩;跟膝反射多数减弱甚至消失。手部有意向性或位置性震颤,入睡后震颤消失,多数患者有弓形足、爪形趾和脊柱侧凸。有些病人表现下肢肌萎缩,其分布宛如典型腓骨肌萎缩症。下肢的深浅感觉可减弱,闭目难立征(rombergsign)可为阳性。本综合征可在中年的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也可再添加新的症状和体征。患者一般仍可正常生活。遗传性运动性神经病(HMN)包括一组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系统运动部分的异质性疾病,通常又分为近端HMN型如脊肌萎缩综合征及远端HMN型临床表现为腓骨肌萎缩综合征或CMT。远端型HMN或CMT的脊髓型与CMT1和CMT2相似,但鉴别远端HMN和HMSN最重要因素是远端HMN无感觉障碍,远端HMN比HMSN少见。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HSN)是一组原发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感觉异常可导致肢体远端的溃疡,有时不得不截肢。尽管HSN是感觉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有时也有某种程度的远端肌肉无力,HSN是一种临床异质性的疾病,可分几个亚型。遗传性压力敏感性神经病(HNPP)代表一组在周围神经轻微外伤或受压后引起无痛的单神经病。在数日或数周内运动或感觉症状消失。患者经常表现普通的周围神经病的症状,有时偶尔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很难与经典CMT鉴别。有些HNPP患者也有弓形足和杵状指等遗传性神经病的特征,一般讲HNPP不会造成严重的长期残疾。电生理显示神经损伤局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已在几个大家系中描述了临床、电生理和病理改变,也制定出了严格的诊断标准。在HNPP可见到下肢压迫性麻痹等已知原因之外的异常和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减慢。遗传性神经痛性肌萎缩(hereditaryneuralgicamytrophy,HNA)是发作性局灶性神经病,为臂丛神经分枝所支配肌肉的无力,病变肢体先有疼痛后出现麻痹。肌无力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病程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萎缩。除非多次发作累积导致残疾,每次恢复尚完全。感觉异常少见。轻微的面部变形如眯缝眼,提示该病不是孤立的神经系统疾病。电生理研究显示受累臂丛神经区域轴索损害的表现,但下肢的神经传导速度正常。HNA可在儿童期出现,但大多在20及30岁发病。【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酶正常,也可轻度升高;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蛋白量增高。【电生理检查】肌电图检查对CMT有重要诊断意义,并可鉴别1型及2型。两型均可有运动单位电位改变、有纤颤或束颤电位、肢体远端呈神经源性损害,也可兼有肌源性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测定在显性1型明显减慢,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的肢体检测到。多数患者伴有感觉电位消失,显性2型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稍减慢,有失轴索现象。诱发电位测定:部分患者的视、听诱发电位测定有异常,并出现躯体诱发电位的中枢传导速度减慢,说明患者中枢与周围神经传导通路同时受损。【诊断】本病的诊断根据是:①青少年期潜隐发生的对称性下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典型者呈“鹤腿样”改变,垂足,弓形足;②踝反射减弱或消失,可有感觉障碍;③大部分病例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④病情缓慢进展;⑤阳性家族史可进一步支持本病的诊断;⑥神经活检可确诊。要从各种原因的(非遗传)后天获得性神经病中慎重识别出遗传性神经病。CMT临床诊断建立在家族史,在体格检查的特征所见,EMG/NCV检测及必要时腓肠神经活组织检查。近年来随着CMT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基因诊断成为CMT的可靠、准确的诊断方法。临床/商业化的基因检测可以用于3种CMT:CMT1A(17p11复制),HNPP(17p11删除)及CMTX(connexin32)。由于70%-80%的CMTlA病人被确定为CMTlA重复突变,即在17pll.2都有包含周围髓鞘蛋白22(peripheralmyelinprotein22基因,PMP22基因)在内的1.5Mb片段的重复,或者偶尔有PMP22基因的点突变,而与之相关的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NPP)则最多见于17p11.2区域1.5Mb片段的缺失(详见后述)。CMTlB大多在髓鞘蛋白零(myelinproteinzero)基因,P0基因存在点突变。因而CMTlA重复突变被视为本病的生物学标记。X连锁遗传的CMT(CMTX,HMSNX)致病基因定位于Xql3.1。而编码连接蛋白Connexin32的Cx32基因也位于此区。根据CMT各型发病率的不同,其基因诊断的步骤为:CMTlA重复突变的检测是CMT筛查的第一步,未发现突变者如家族史中无男性至男性的遗传,再进行Cx32基因突变的检测,如仍未发现突变者,再进行P0基因突变的检测,最后进行PMP22基因突变的检测。检测CMTlA重复突变的方法可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直接检测17p上的500kb重复片段,或用针对重复区域的CMTlA-Rep探针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斑点杂交。另一种方法是用PCR法直接检测CMTlA-REPs重复区域,可检出67%~75%的CMTlA重复的病人,此法快速、简便。但目前对PMP22基因和Cx32基因的检测尚缺乏直接简便的方法。【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与其他慢性周围神经病及鉴别。肌萎缩的特征性分布、弓形足、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活检等是鉴别的要点。易于混淆的疾病如下:1.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起病年龄大多较晚,首先影响手部小肌肉,部分病例可出现吞咽、发音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无弓形足。2.家族性多发性淀粉样神经病(FMP)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神经病,通常在20~45岁发病,以下肢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早期特征。3.植烷酸贮积病(Refsum病)通常在l0~30岁起病。神经活检呈脱髓鞘型。电生理学检查可示NCV显著减慢。同重症CMT一样,也可触摸到肥大的周围神经。本病常有视力减退、视网膜色素变性、、共济失调,血清中检测到植烷酸,可帮助区别。4.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hereditaryneuropathywithliabilitytopressurepalsy,HNPP)该病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一种轻微的一过性疾病。神经活检显示节段性脱髓鞘和再髓鞘化,伴腊肠状(tomacula)肥厚。【遗传咨询】CMT的遗传模式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体隐性、X-连锁隐性或显性遗传。1型、2型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显与常隐之比约为3.5:1。遗传咨询对于预防本病很重要,由于本病涉及的遗传类型有几种,在预测外表正常的患者家属会否发生本病时,应细致调查其家系,参考其年龄,进行体检。要注意有无弓形足、并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有些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前,运动传导速度便已有减慢。为了遗传咨询的目的,准确诊断新突变病例,区别CMT的遗传类型是常染色体显性还是X-连锁非常重要。通过基因连锁分析进行基因诊断,可检出患者和症状前患者,并明确其突变的基因型,最有意义的是进行产前诊断,抽取羊水或绒毛做基因诊断,在婴儿出生前即确诊。CMT以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者X-连锁方式遗传。遗传咨询和风险评定主要根据特定的CMT亚型决定。大多数CMT1或HMSN-Ⅰ患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倾向。也有X-连锁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CMT1患者及散发CMT1。孤立发病的CMT1一般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新突变。起初认为CMTX很少见或不存在,后来明显认识到CMTX可能被忽视了,这是因为传递的母亲通常无症状,而且X连锁显性遗传CMT1的家庭经常归在CMT2,因为女性患者的电生理结果几乎正常。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CMT1代表着一组异质性CMT1。尽管罕见,也有几个大的近亲家系发病的报道。CMT2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和智能障碍的轴索性周围神经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遗传方式和神经病理结果的不同提示DSS或HSMN-Ⅲ是遗传异质性的。诊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HSMN-Ⅲ型极罕见,要求有受累亲属,而父母的临床及电生理结果正常。不符合这些严格条件的DSS的认为是严重的CMT1,可发现PMP22和PMZ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散发性CH或无髓鞘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散发性患者提示周围神经髓鞘基因新的显性遗传突变。但这些患者受累较重,死亡早。HSN和远端HMN为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疾病。根据遗传形式、发病年龄和疾病的临床情况分为数个亚型。至今,已报道有HNPP和HNA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家庭。HNPP也可发生在孤立患者。这些病例一般提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HNPP存在新突变。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极大增加了人们对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在各类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中遗传连锁分析已鉴定了至少17个遗传位点,其他基因位点有待继续发现。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应用已对临床实践和遗传咨询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和X-连锁显性遗传型的CMT1、DSS、CH及HNPP均可用突变分析。通过双列RELP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剂量差异分析或用STR标志物检测3倍等位基因均可以阐明染色体17p11.2区域的CMT1A串联复制和HNPP缺失。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是百分之百可靠的诊断方法,其可直接检测新的连接片段。也可以克隆的CMT1A~REPs片段做探针用Southen杂交检测连接片段和或剂量差异。从细胞遗传学角度也开发了中期核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染色体17p11.2区域的CMT1A复制和HNPP缺失。也有人采用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和DNA直接测序检测周围髓鞘蛋白基因PMP22、MPZ及Cx32的点突变。目前,这些遗传性疾病的DNA诊断已无须家庭其他成员的配合,并可为每一位有新突变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和其他遗传性疾病一样,如果知道突变位点,产前诊断CMT1A是可靠的。CMT不是致命性疾病,患者有正常的寿命,在同一家庭中CMT表现的严重程度很难预测,可从无症状到截肢。但大部分CMT患者可以正常生活。最近CMT2、HMN、HSN及HNA基因定位结果显示这类疾病是遗传异质性的,目前尚不能进行直接的基因诊断。仅在一些大家系可获得结论性的连锁信息之后,疾病相关的表型的存在或缺失才可作为诊断工具,通常有紧密连锁信息旁侧标志物时,可靠性达99%。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3:14
李晓光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李晓光大夫
李晓光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李晓光的咨询范围:
肌萎缩侧索硬化及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请注意!!!只有有肌萎缩+肌无力+肌电图明确有神经源性损害时,才接受咨询。咨询时请注明真实姓名,性别,年龄,手机,所在省市。什么是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_百度知道
什么是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
提问者采纳
发布时间: 00:00 发布人:smile 遗传性神经病变可分类为遗传性感觉-运动性神经病变(HSMN),或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变(HSN).(遗传性运动性神经病变见上文上,下运动神经元疾病).Charcot-Marie-Tooth病是最为常见的HSMN(见下文).其他一些比较少见的HSMN大都从出生后即开始发病珐敞粹缎诔等达劝惮滑,病人的功能致残更为严重.HSN属于罕见,肢体远端痛觉与温度觉的丧失比振动觉与位置觉的丧失更为显著.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对伤害性刺激无痛觉感受造成的足部的毁损,并频繁发生感染与骨髓炎。
Ⅰ型与Ⅱ型HSMN(Charcot-Marie-Tooth病,腓骨肌萎缩症)是相当常见的,通常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其特征是肌肉无力与萎缩主要表现在腓骨肌与下肢远端的肌肉.病人可能还有其他变性疾病(如Friedreich共济失调),或家族中有这些变性疾病的病史.Ⅰ型病例在儿童中期发病,表现为足下垂与缓慢进展的远端肌肉萎缩,产生典型的&鹤腿&.手部小肌肉的萎缩开始较迟.可有手套-袜子型分布区域内振动觉,痛觉与温度觉的减退.腱反射消失.在携带有遗传特性但病情较轻的家族成员中,唯一的体征可能是高足弓与锤状趾.神经传导速度有减慢,远端的潜伏期延长.发生节段性脱髓鞘变化与重新髓鞘化.可能扪及粗大的周围神经.疾病进展缓慢,不影响病人的寿命.Ⅱ型病例的病情演进更为缓慢,肌肉无力通常在中年或以后发病.神经传导速度相对正常,但诱发电位的幅度有所降低.神经活检显示华勒型变性。
Ⅲ型HSMN(增生性间质性神经病变,Dejerine-Sottas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儿童期发病,表现为进行性肌肉无力与感染丧失,伴腱反射消失.开始时可能与Charcot-Marie-Tooth病相似,但肌肉无力进展速度较快.也有脱髓鞘变化与重新髓鞘化的发生,周围神经变粗,神经活检显示洋葱球样病变。
肌肉无力的特征性分布,足部畸形,家族病史以及电生理异常可证实诊断.已有针对性的遗传分析方法,但无特殊治疗.在年轻病人中,让病人对疾病的进展有所认识,展开职业教育性辅导可能有用.应用支架纠正足下垂或进行矫形手术稳定足部可能有帮助。本篇文章已经被阅览: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周围神经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周围性神经病
1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问:我最近总是感觉异常,而且好像全身都有莫名的疼痛似的,有的时候就感觉全身都有抽搐的感觉,有时肌肉就像肌肉在全身跳动似的,严重时候还出现流泪的情况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感觉全身都有疼痛的感觉,严重时候可出现无泪的情况,诊断说是周围神经痛,应该怎样治疗
谢胜利副主任医师: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属脱髓鞘疾病,病因很多,发病早期症状不明现,是一急性或慢性蚕食性神经损害的病理改变,它主要是损伤人体的植物神经和神经根,并导致肢体末梢段发生感觉异常,发病时间过久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受到病毒感或炎症侵袭后病情逐步加重.治疗不当,延误治疗易导致严重的临床病症,严重时发生不全瘫痪。治疗方案:激素对本病的治疗多无疗效,治疗须中西复合辩症施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营养神经,扩张微循环使受损残余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病情继续发展.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神经,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经并再生修复神经获得早日康复,。需帮助发来病历及检查资料为你指导。
彭军医师: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属脱髓鞘疾病,病因很多,发病早期症状不明现,是一急性或慢性蚕食性神经损害的病理改变,它主要是损伤人体的植物神经和神经根,并导致肢体末梢段发生感觉异常.
爱心医生:您好,同时多次重复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使其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自主的运动控制,尤其是家用的时候操作简便。这种疗法可使肌肉萎缩的肢体模拟出正常运动,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的自信心,恢复肌肉萎缩患者的肌张力和肢体运动。
2请问周围性神经病中的正中神经损伤要吃什么
问:请问周围性神经病中的正中神经损伤要吃什么药呢?病情描述:2011年4月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住过两次院无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医生指导一下要吃什么药比较好
冯立燕医师:周围神经病治疗一般就是针对病因治疗及应用B组维生素,没有什么特殊有效的药物,主要以维生素B12(即钾钴胺)为主,维生素B1,其他药不建议应用 提问人的追问
21:19:50谢谢医生了
冯立燕医师:病情分析:结合所述情况,是糖尿病引起的吗,指导意见:如为糖尿病引起建议1控制血糖,2肌注维生素B12,口服维生素B1
周围神经病治疗一般就是针对病因治疗及应用B组维生素,尤其是B12医生询问: 提问人的追问
20:59:20本人没有糖尿病,也没有其他病,就是走起路来没有劲,四肢酸麻,做肌电图检测说是周围神经受损,请医生帮忙建议一下需要吃什么药?
爱心医生:病情分析:你好,神经损伤需要吃点营养神经的药物,一般此类的药物价格都比较贵指导意见:可以用甲钴胺营养神经,注射静滴口服都可以的,效果还行医生询问:
3是不是周围性神经病?脚部感觉异常?
问:病情描述:我爸爸患有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引起脚趾感觉异常,脚趾伴有烧痛感非常不自在,,晚上睡觉忽冷忽热脚不知道往哪里放。放被子里热了。放外面冷了。导致心烦失眠。看着心痛。这个是不是周围性神经病。请老师帮忙分析给出治疗方案。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吃维生素B12。b1。甲股胺没效果,甲股胺吃了过敏。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帮忙治好这种症状
爱心医生:病情分析:你好,这个是化疗的副作用。指导意见:建议你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及时治疗,祝早日康复。
爱心医生:病情分析:周围神经损伤后,常出现浮肿、挛缩等合并症,应注意预防。指导意见:检查周围神经病损后,除了须仔细而全面地采集病史、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外,尚有应进行功能检查与评定,以了解周围神经病损的程度,作出预后判断,确定康复目标,制订康复计划,评定康复效果等。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肌电图。
4是否是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问:病情描述:双肢感觉正常,双脚因为脚掌无力走路一瘸一拐,双脚踮脚不能支撑身体,走路脚使不上劲,身体晃动站不稳,特别是上楼梯或台阶非常费劲并上不去。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2007年做了腰部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黄韧带厚增厚,没有疼痛感;08年5月做过牵引;08年8月做过骶管滴药治疗法;09年9月做过胶原酶溶解术;这些方法均不见效果 ;2010年神经肌电图报告:肌电图:双腓肠呈部分失神经损害;神经电图:(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右胫神经比对侧波幅降低、速度减慢;(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所检神经均在正常范围内:(3)H反射:双胫神经明显延长、波幅降低。2012年经唐都医院诊断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有什么方法可以治愈,或者是仅量延长病情发展。
爱心医生: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所叙述的相关情况,你去医院的诊断是很多的,其根据原因就是因为腰间盘突出导致的指导意见:这个治疗的方法不多,一般就是保守治疗和外科的手术治疗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建议暂时行保守止痛治疗
5麻风性周围神经病如何是好
问:我是一个部门的部长我部门里面有个孩子挺可怜的家里面没多少钱但是听说他患有麻风性周围神经病这孩子平时听乐于助人的作为部长我得去看望一下他顺便借此了解这个病的原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麻风性周围神经病怎么办呢?
爱心医生:你好,及时正规的抗麻风治疗对防止神经损害及其进一步加重极为重要。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6麻风性周围神经病有什么表现?
问:我的大舅舅是一个先天性遗传的有麻风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现在已经出现了神经粗大,而且他的皮肤虎感觉麻木,尤其是下雨天的时候会加剧病情。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麻风性周围神经病是什么?
杨雪智主任医师:你好,麻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周围神经病有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腱反射的减退以及血管运动症状,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形成的综合征。
7麻风性周围神经病是怎么一回事?
问:我同事今天心神不宁,他妈妈打电话来说他父亲今天上午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患上了麻风性周围神经病,具体结要下午出来,我想问一下关于这个病的情况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关于麻风周围神经病的情况/
爱心医生:你好.及时正规的抗麻风治疗对防止神经损害及其进一步加重极为重要。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爱心医生:病情分析:麻风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会出现一些神经抽搐,会出现一些发高烧的症状。指导意见:你好,麻风性周围神经病得患者会出现一些神经质的病情,家人应该时常注意,以免导致病情严重,所以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围神经病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