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消失对肯尼亚中国社会 人情味消失经济产生哪些较大的影响

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什么影响?A极低高压增强.B沿海平原扩大.C陆地淡水减少.D植被类型增多.
┃Vest丶YiFy
A.极地高压增强 极地高压会减弱,因为冰川融化,导致极地阳光反射率降低,极地继续气温升高,气压会随之降低B.沿海平原扩大 傻子也知道沿海平原被淹了C.陆地淡水减少 陆地淡水包括液态的和固态的,其中冰川就占据85%,大规模融化当然会让陆地淡水整体储量减少.D.植被类型增多这个不好说,一般来说应该是植被类型会减少,因为急剧的生态环境变化会酿成灾难,导致植被类型减少;但是,谁知道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有多强的适应性呢,近期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物种的进化其实很迅速,几十年时间就可以较大的变化,北美洲的响尾蛇因为人类近期的大量捕杀就进化出了不摇尾巴的新品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最新播报:
东非高山冰川消融趋势明显
新华网内罗毕8月20日电(记者刘瑜茜)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东非数座高峰峰顶上的温度与半个世纪前相比已经升高很多,导致高山冰川不断消融,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完全消失。
据介绍,研究人员对肯尼亚境内的肯尼亚山、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和乌干达的鲁文佐里山上的冰川融化情况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监测。
他们说,非洲的冰川自1880年前后开始融化、缩小,在1906年至2006年间,上述三座位于赤道附近的“雪峰”峰顶冰川总面积共减少82%,曾经的大片冰川如今已成为散落碎片。以肯尼亚山为例,100年前该地区曾有18块冰川,如今只剩下10块,总面积已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
专家警告说,冰川消失将对相关地区的农业灌溉和电力等产生不利影响,还将对依赖旅游业发展经济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产生极大的负面冲击。
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大学的教授本希·马蒂说,冰川消失将使下游河流在干旱季节面临干枯的危险,从而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生活。
环境学家古德弗瑞·奥扬戈则认为,控制冰川融化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控制人口增长,他认为人口过度膨胀致使资源大量消耗,从而造成气候变化。其他方式还包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森林资源等。
[责任编辑:小题1:①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导致生态系统调整,影响生物分布数量和多样性;③增加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加剧变暖趋势;④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粮食总产量降低。 小题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孟加拉国降水增多;孟加拉国地势较低,加剧了洪灾泛滥。 小题3:①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明显。小题2: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各类灾害事件频繁发生。小题3:具体措施应从针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等方面来分析。点评:本题属于常规考点,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即可分析。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小题1: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温室气体增加B.太阳辐射增强C.臭氧空洞扩大D.酸雨危害严重小题2: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 (&&&) 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小题1:图所示岛屿A.东北部受信风影响降水丰富B.河道宽阔,水流平缓且流量小C.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及铁路沿线D.多山地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小题2:全球变暖对该岛的影响可能有A.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大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C.受风暴潮影响的频次增加D.蓝山峰顶冰川消融量增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材料一&人民网日电& 201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其中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亚洲中部以及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现象明显。材料二小题1:由材料一可知,全球气温较高,由材料二可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_____”。 (2分)小题2:把图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每空1分,共4分)小题3:按材料二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多选)(&& ) (2分)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E.台湾海峡将变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回答小题。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小题2:导致全球增温的原因很多,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②开发利用冰川③毁坏热带雨林&&&&&&&&&&&&&&&&&& ④空调的广泛使用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全球气候变化会引起地理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①环太平洋带火山、地震频发&&&②图瓦卢等岛国的部分陆地被海水淹没③温带地区树枝提前萌发新芽&&&④全球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成倍增加B.中纬度地区采暖耗能有所减少C.北温带小麦播种面积明显增加D.南温带农作物病虫害迅速减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全球大气中CO2浓度递增的原因主要有A.大量使用煤和石油 B.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C.湖泊面积的减少D.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该资源主要分布在(&)A.全年平均气温高的区域B.大气降水较多的区域C.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区域D.森林茂密的区域小题2:这种资源近年来逐渐减少的原因是(&&)A.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B.全球气候变暖C.臭氧空洞面积增大D.酸雨危害加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这一气体的吨数乘以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后得出的(这种方法可把不同温室气体的效应标准化)。如1吨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1 GWP。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 10题。温室气体浓度(mg/m)年增长率(%)生存期(年)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1750年1990年CO22803530.550—200155氯氟烃00.000852.250—10224CH40.81.720.912—172515N200.000290.000310.251202706小题1:读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氟烃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B.25吨甲烷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C.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远大于一氧化二氮D.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贡献率与其生存期无关小题2: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最主要原因是: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长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小题3: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小题4: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东非高山冰川消融趋势明显|冰川|趋势|肯尼亚_科学探索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东非高山冰川消融趋势明显
  新华社内罗毕8月20日电 (记者刘瑜茜)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东非数座高峰峰顶上的温度与半个世纪前相比已经升高很多,导致高山冰川不断消融,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完全消失。
  据介绍,研究人员对肯尼亚境内的肯尼亚山、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和乌干达的鲁文佐里山上的冰川融化情况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监测。
  他们说,非洲的冰川自1880年前后开始融化、缩小,在1906年至2006年间,上述三座位于赤道附近的“雪峰”峰顶冰川总面积共减少82%,曾经的大片冰川如今已成为散落碎片。以肯尼亚山为例,100年前该地区曾有18块冰川,如今只剩下10块,总面积已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
  专家警告说,冰川消失将对相关地区的农业灌溉和电力等产生不利影响,还将对依赖旅游业发展经济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产生极大的负面冲击。
  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大学的教授本希?马蒂说,冰川消失将使下游河流在干旱季节面临干枯的危险,从而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生活。
  环境学家古德弗瑞?奥扬戈则认为,控制冰川融化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控制人口增长,他认为人口过度膨胀致使资源大量消耗,从而造成气候变化。其他方式还包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森林资源等。
值班电话:010-&&|&&&&|&&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肯尼亚地图肯尼亚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共和国、坦桑尼亚、乌干达接壤。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占领,后让予英国。 日从英国独立。肯尼亚通称:肯亚共和国国旗国徽国家格言:Harambee(斯瓦希里语)翻译:齐心协力国歌:《Ee Mungu Nguvu Yetu》自然地理(实际管辖区)首都奈洛比 (Nairobi)最大城市奈洛比 (Nairobi)面积国土面积:580,367平方公里(世界第46名)水域率:2.3% 时区 UTC+3海岸线总长536人民生活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英语人口总人口:34,707,817人(2005年7月估计)(世界第34名)人口密度:59.80/km2(世界第110名) 政治文化政治体制总统制国家领导人国家元首:总统:姆瓦伊?齐贝吉 政府首脑:总统:姆瓦伊?齐贝吉 经济实力GDP(PPP)187.30亿美元(2005?估计)PPP-483.30亿美元(2005年估计)人均GDP(PPP)560美元(2005年估计)PPP-1,445美元(2005年估计)HDI0.491(低,2006年)中央银行肯尼亚中央银行货币单位肯尼亚先令(KES)国家资料国家代码KEN国际域名缩写.ke国际电话区号+254肯尼亚58.2646万平方公里,地跨赤道,东与索马里为邻,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接壤,西与乌干达交界,南与坦桑尼亚相连。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大部分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将高地分成东、西两部分。大裂谷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宽50-100公里,分布着深浅不等的湖泊,并屹立着许多火山。北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中部高地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顶终年积雪。瓦加加伊死火山海拔4321米,以巨大的火山口(直径达15公里之大)而驰名。河流、湖泊众多,最大的河流为塔纳河、加拉纳河。肯尼亚又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肯尼亚东南沿海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15世纪至19世纪,葡、英殖民者相继侵入,1895年英国宣布肯尼亚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4年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肯尼亚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东南沿海地带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沿海地带。1890年,英、德瓜分东非,肯尼亚被划归英国,英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为其“?非保护地”,1920年改为其殖民地。1960年3月,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简称“肯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成立。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上述两党组成联合政府。1963年5月肯举行大选,肯盟获胜。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仍留在英联邦内,乔莫?肯雅塔为首任总统。1978年肯雅塔病逝,丹尼尔?阿拉普?莫伊继任总统达24年。 肯尼亚分为8个省:奈洛比省 (Nairobi Province) 中部省 (Central Province) 海岸省 (Coast Province) 东部省 (Eastern Province) 东北省 (North Eastern Province) 尼扬扎省 (Nyanza Province) 裂谷省 (Rift Valley Province) 西部省 (Western Province) 肯尼亚独立以来,肯盟长期一党执政,1991年12月肯改行多党制后,又连获1992年和1997年两次多党选举胜利,莫伊蝉联总统。2002年12月,由14个反对党组成的全国彩虹同盟(简称“全盟”)在第三次多党选举中击败肯盟上台,姆瓦伊?齐贝吉当选肯第三任总统。  2003年,肯新政府将根除腐败和振兴经济作为施政要务,推行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政局保持基本稳定。1月15日,政府公布三项法案《肯尼亚宪法修正法案》、《反腐败和经济犯罪法案》和《国家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法案》,后两项法案于4月份经议会审议通过正式生效。2月24日,齐贝吉总统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对发生于10年前的侵吞政府巨额补贴的“戈登堡丑闻”进行重新调查。25日,肯大法官伯纳德?春加因涉嫌腐败和渎职被迫引咎辞职。7月23日,肯政府启动一项“全国反腐败行动五年计划”,由司法和宪法事务部负责实施。9月29日,齐贝吉总统向议长提交个人?产申报单,并要求所有公务员于10月2日前申报个人财产。6月18日,齐贝吉总统对政府各部进行重大改组,将农业和畜产发展部一分为二,解除一名副部长职务,任命两名新部长、五名副部长。还对30余家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层及部分驻外使节进行调整,涉及人员达96人。8月,肯总统府对部分政府部门易名。副总统办公室和国家重建部更名为副总统办公室和地区发展部,合作发展部更名为合作发展和营销部,畜产发展部更名为畜产和渔业发展部。8月23日,肯副总统兼地区发展部长瓦马卢瓦病逝。9月25日,齐贝吉总统任命穆迪?阿沃里为副总统兼内政部长。11月10日,肯六所公立大学约3200名教师为增加工资举行罢工。12月2日,蒙巴萨市政厅4000多名职工因长期被拖欠工资举行罢工。年内,肯政府实施了国企私有化和法制改革,实行免费小学教育计划,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拨款1.8亿肯先令用于艾滋病防治。12月底,据肯《东非旗帜报》民意调查显示,全国民众对齐贝吉总统执政的满意度为58.4%。  肯尼亚政治宪法肯现行宪法的核心是1964年颁布的宪法。后经1966年、1969年?1982年、1986年、1988年5次修改,直到1991年12月,宣布废除宪法中一党制条款。自1991年底以来,肯各界,尤其是反对党,认为现行宪法是一党制时期的产物,是维护肯盟统治的有力工具,因此一直要求全面修宪。1997年9月,肯总检察长颁布《修宪委员会法案》草案。1998年8月,朝野就《修宪委员会法案》修正案达成协议:同意修宪分三层结构进行,即全国修宪委员会、全国修宪论坛、地方修宪论坛;修宪委员会由25名各党派人士组成,等等。该修正案于1998年12月审议通过,并经莫伊总统批准,于1999年开始实施。但朝野双方在法案开始实施之日起就在25名修宪委员名额分配上产生严重分歧,双方互不相让,修宪进程自此陷入僵局。日,执政党肯盟推动议会成立以国家发展党主席莱拉为首的修宪特别委员会。次日,肯主要宗教团体及反对党代表宣布成立“全民修宪委员会”,与议会修宪委分庭抗礼。2001年3月,在社会各界强大压力下,全民修宪委同意并入议会修宪委,并在统一后的修宪委中获取10个名额。2001年4月,肯议会通过法案,宣布两委正式合并,并着手起草新宪法。2002年9月,新的修宪委公布了包括削弱总统权力、增设总理、副总理职务等多项改革内容的新宪法草案,遭到肯盟主流派系的?击。10月,莫伊宣布解散议会,使修宪委被迫取消了原定的全国制宪大会,并将之无限期推迟。修宪进程暂告一段落,未能在大选前完成。NARC在竞选期间曾承诺,如当选将在100天内完成修宪。NARC政府如何兑现承诺,尽快完成修宪,是各方关注的问题。 肯尼亚政治危机总统由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本届总统由2002年12月选举产生。肯宪法规定,总统有权任免副总统、内阁部长、总检察长、首席法官、总参谋长、三军司令、警察总监和内阁副部长、常任秘书等。总统和内阁集体向议会负责。总统可以国家元首身份在议会发表讲话,也可以内阁首脑和议员身份参加议会会议。总统可宣布紧急状态,赦免或惩罚罪犯,可在任何时候解散议会。  议会国民议会成立于1963年,为肯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1992年底举行首次多党议会选举,议会中开始出现反对党席位。根据宪法,国民议会有立法、审议财政计划、通过政府财政预算、监督政府事务等职责,并有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及弹劾阁员或政府的权力。国民议会由224名议员组成,其中民选议员210名,总统指定议员12名,当然议员(国民议会议长和总检察长)2名。每届议会任期5年。本届议会为第9届,于2002年12月选出。议会中除当然议员外,全盟占132席,主要反对党肯盟68席,其它党派22席。议长为肯盟成员弗朗西斯?奥利?卡帕罗(FrancisOleKAPARO),副议长为全盟议员戴维?穆西拉(DavidMusila)。   肯尼亚政治政府实行总统制。内阁由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总检察长共26人组成。本届内阁于2003年1月组成,6月进行重大调整,主要成员如下:总统姆瓦伊?齐贝吉,副总统兼内政部长穆迪?阿沃里(MoodyAWORI),总统府省级管理和国家安全国务部长克里斯托弗?穆伦加鲁(ChristopherMURUNGARU),副总统办公室和内政部国务部长莉纳?基利莫(LinahKILIMO,女),财政部长戴维?姆维拉里亚(DavidMWIRARIA),外交部长卡隆佐?穆西约卡(KalonzoMUSYOKA),公路、公共工程和住房部长拉伊拉?奥廷加(RailaODINGA,曾译为莱拉?奥廷加),教育、科学和技术部长乔治?赛托蒂(GeorgeSAITOTI),地区发展部?穆西卡里?科姆博(MusikariKOMBO),计划和国家发展部长彼得?尼翁戈(PeterNYONGO),农业部长基普鲁托?基鲁瓦(KiprutoKIRWA),畜产和渔业发展部长约瑟夫?蒙亚奥(JosephMUNYAO),卫生部长夏丽蒂?恩吉卢(CharityNGILU,女),旅游和新闻部长拉斐尔?图朱(RaphaelTUJU),交通和通讯部长约翰?米丘基(JohnMICHUKI),地方政府部长卡里萨?马伊萨(KarisaMAITHA),水资源管理和发展部长马莎?卡鲁亚(MarthaKARUA,女),能源部长奥奇洛?阿亚科(OchiloAYACKO),贸易和工业部长穆希萨?基图伊(MukhisaKITUYI),土地和安置部长阿莫斯?基蒙亚(AmosKIMUNYA),环境、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部长牛顿?库伦杜(NewtonKULUNDU),劳工和人力开发部长希劳?马克韦雷(ChirauMWAKWERE),合作发展和营销部长彼得?恩杜维加(PeterNDWIGA),妇女、体育、文化和社会服务部长纳吉布?巴拉拉(NajibBALALA),司法和宪法事务部长基拉伊图?穆伦吉(KiraituMURUNGI),总检察长阿莫斯?瓦科(AmosWAKO)。 肯尼亚政治司法机构分四级,即地区法院(DISTRICTMAGISTRATESCOURT)、驻节法院(RESIDENTMAGISTRATESCOURT)、高等法院(HIGHCOURT)和上诉法院(COURTOFAPPEAL)。在穆斯林聚居地设卡迪法院(KADHI'SCOURT),按照伊斯兰法行使有限的裁判权。判决可被上诉到高等法院乃至上诉法院。现任首席法官:春加(BERNARDCHUNGA)。全国现有10名上诉法院法官,35名高等法院法官,17名穆斯林法院法官,260名法庭法官和2944名司法协助人员。肯尼亚中央工会(CENTRALORGANIZATIONOFTRADEUNION,简称COTU):成立于1965年10月,由30个行业工会组成。现工会已脱离政府,成为独立的工组织,在罢工、增加工人工资等问题上多为工人讲话,但对政 肯尼亚联合政府成立府亦不采取对立政策。现任秘书长阿特沃里(FRANCISATWOLI)。肯尼亚妇女进步组织(MAENDELEOYAWANAWAKEORGANIZATION):成立于1952年。其宗旨是提高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增进其健康。该组织是肯目前最大的妇女组织。1987年该组织并入肯盟,1992年宣布脱离肯盟。1996年3月该组织举行全国大选,基托尼女士(ZIPPORAHKITTONY)当?为全国主席,阿吉娜女士(MARESOAGINA)当选为全国书记。肯尼亚全国妇女理事会(NATIONALCOUNCILOFWOMENOFKENYA):成立于1964年,该组织下属45个独立的会员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国内外妇女组织间的了解、提高妇女教育水平。执行委员会是该组织领导机构。现执委会主席为卡兰加女士(MRS.ISABELLA KARANJA)。肯尼亚目前,肯有合法政党40余个,主要政党有: 全国彩虹同盟(NationalRainbowCoalition-NARC):简称全盟,执政党。成立于日,由民主党、论坛(肯尼亚)、自由民主党、国家党等14个政党为赢得2002年大选联合组成。作为一个松散的联盟,全盟尚无统一的党章以及各级组织机构,由齐贝吉、瓦马卢瓦、奥廷加、赛托蒂、穆西约卡、阿沃里等主要成员党领导人组成的“首脑会议”进行集体领导。2003年底,齐贝吉总统宣布将在近期内解散全盟内所有政党,组建一个统一的全盟党,但遭到部分成员党领导人的反对。全盟内部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肯尼亚民主党(DemocraticPartyofKenya):1992年1月成立。以第一大部族僚库尤族为主,在中央省和内罗毕省级特区影响较大。该党主张进行宪法、立法和行政改革,促进社会公平,进行经济改革,发展自由市场经济,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改善基础设施状况等。主席姆瓦伊?齐贝吉。  肯尼亚第一夫人论坛(肯尼亚)(ForumoftheRestorationofDemocracy-Kenya,简称FORD-KENYA):1992年10月,由“恢复民主论坛”分裂而成。以卢希亚族为主,力量主要集中在西方省。主席穆西卡里?科姆博。  自由民主党(LiberalDemocraticParty-LDP):原为名不见经传的小党,日,从原执政党肯盟分裂出来的众多实力人物加入该党,使之成为肯政坛一支重要力量。主席丹尼斯?科迪(DeniseKodhe)。  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KenyaAfricanNationalUnion):简称肯盟,主要反对党。成立于1960年3月,执政时期党员人数曾达400余万人。其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反对部族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剥削,致力于非洲独立、自由和解放事业。1963年肯独立后长期执政,2002年经严重分裂后在大选中败北,成为肯第一大反对党。主席一职在前总统莫伊辞职后空缺,总书记为桑古力,其总统候选人肯雅塔?乌胡鲁为议会反对党议员团领袖。  其他政党还有论坛(人民)(ForumoftheRestorationofDemocracy-People)、方舟党(Safina)、肯尼亚社会民主党(KenyaSocialDemocracy)等。肯尼亚马赛马拉姆瓦伊?齐贝吉总统、武装部队总司令、肯尼亚全国彩虹同盟领导人、民主党主席。日生于中央省涅里区,基库尤族,信奉基督教。曾在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公共财政专业,并获理学士学位。1960年参与创建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肯盟),任该党全国执行书记。1963年当选议员。肯独立后,历任经济计划和发展部副部长、工商部长、财政部长。1979年至1988年任副总统和肯盟副主席。1988年至1991年底任卫生部长。1992年1月退出肯盟,组建肯尼亚民主党并任主席。曾参加年两次总统选举,得票分居第3和第2位。2002年10月率民主党与其他13个反对党结成全国彩虹同盟,并被公推为总统候选人。2002年底大选获胜当选肯总统,12月30日宣誓就职。从未访华。喜爱高尔夫球?动、阅读、音乐。已婚,有三子一女。肯尼亚肯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私营经济占整体经济的70%。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旅游业较发达,为主要创汇行业之一。工业在东非地区相对发达,日用品基本自给。肯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受世界经济形势?响,经济陷入困境,80年代中期得到恢复。90年代初因政局动荡、西方停援及自然灾害等原因,经济滑坡。1991年起实施结构调整计划并取得成效。1994年至1996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1997年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腐败为由中止对肯贷款,加之受自然灾害影响,经济每况愈下。2000年,肯经济负增长,陷入独立以来最困难时期。2001年以来,肯经济止跌并开始微弱增长。2003年,肯新政府出台经济复兴战略,将支持农业和旅游业作为重点,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外援开始恢复,制造业和农业均比上年有所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8%。今后一段时期人,肯经济仍将面临资金不足和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的制约。  2002――2003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国内生产总值:108.0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5美元。肯尼亚汽车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1%。货币名称:肯尼亚先令(Kenyashilling)。1肯镑=20肯先令。汇率(2003年10月):1美元=77先令。通货膨胀率:1.9%。失业率:21.7%。  资源:矿藏主要有纯碱、盐、萤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银、铜、铝、锌、铌和钍等,除纯碱和萤石外,多数矿藏尚未开发。森林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林木储量9.5亿吨。主要矿物有东南部塔莫塔附近的重晶石,姆里马山的铌和西南部卡卡梅加、马卡尔杰的金。吉尔吉尔是世界最大的硅藻土矿之一,马加迪湖中有丰富的天然碱和盐。  工业:独立以后发展较快,门类比较齐全,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以制造业为主,2002年,制造业产值1108.53亿肯先令,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从业人员约23万。较大的企业有炼?、轮胎、水泥、轧钢、发电、汽车装配等厂。85%的日用消费品产自国内,其中服装、纸张、食品、饮料、香烟等基本自给,有些还供出口。(资料来源:2003年度肯尼亚经济季评)  肯尼亚暴乱致经济崩溃农牧渔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2002年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全国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牧业。可耕地面积10.4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8%),其中已耕地占73%,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正常年景粮?基本自给,并有少量出口。肯是目前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占据欧盟25%的市场份额,2002年出口产值267亿肯先令。肯还是世界上除虫菊主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2002年,肯农牧渔业总产值1368.47亿肯先令。渔业资源丰富,大多来自境内的淡水湖泊,其中维多利亚湖产鱼量占渔业生产总量的90%。2002年捕鱼量17.9万吨。(资料来源:2003年度肯尼亚经济季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稻子、高粱、木薯等,粮食基本自给。主要经济作物是咖啡、茶叶,剑麻、除虫菊、棉花等。  服务业: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旅游业为主。  旅游业:肯支柱产业,近年收入均在3亿美元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2002年接待游客101.34万人次。旅游业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9.1%。主要旅游点有内罗毕、察沃、安博塞利、纳库鲁、马赛马拉等地的国家公园、湖泊风景区及东非大裂谷、肯尼亚山和蒙巴萨海滨等。2003年,因受恐怖主义袭击威胁,肯旅游业受到影响。(资料来源:2003年肯尼亚经济季评)中国-肯尼亚经贸合作网区域经济一体化:肯是东南非共同市?(Comesa)和东非共同体(EAC)重要成员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2000年10月,肯与Comesa另8个成员国首批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协定,相互实行零关税。2001年1月EAC正式启动以来,进展较为顺利,肯与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于2004年3月份签署成立EAC关税同盟的正式协议,日起实施,目标是最终建成EAC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一体化。财政金融财政收入主要靠税收。财年,政府实现税收2230.56亿肯先令。  截止2002年底,外汇储备10.68亿美元。2002年债务总额7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其中内债33亿美元,外债46亿美元,偿债率11%。截止2003年7月,肯共有43家商业银行,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巴克莱银行、渣打银行、肯尼亚商业银行和肯尼亚国民银行业务总量占肯整个金融业的60%。2003年前7个月,肯金融业同比增长0.9%。(资料来源:2003年肯尼亚经济季评)对外贸易肯尼亚西番莲果出口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主要出口商品为茶叶、咖啡、花卉、水、剑麻、除虫菊、纯碱、皮革、肉类和石油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为原油、机械、钢铁、车辆、药品、化肥等。主要贸易伙伴是东部和南部非洲国家以及英国、德国、荷兰、美国、日本等国。2002年,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科迈萨)为肯最大商品出口地区,占肯出口总额的46%;欧洲联盟为肯第二大商品出口地区和最大的商品进口地区。(资料来源:2003年度肯尼亚经济季评)外国资本肯尼亚红茶肯自1963年独?以来,一向重视吸收利用外国资本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1964年政府颁布实施《外国投资保护法》。目前,英、美、德、法等国在肯设有数百家公司,投资领域遍及农业、工业、商业、旅游、金融、交通运输等部门。1997年以来,西方国家对肯投资减少。2002年,肯获外国直接投资5000万美元。2003年肯新政府上台后,外国投资有所增加。(资料来源: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外国援助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有日本、德国、英国、美国、荷兰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开发协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和非洲发展基金等。外援主要用于农业、军事、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电讯及社会发展项目。1995年至2000年,援助占政府财政收入的10%,年约2.3亿美元。2003年,肯政府共收到来自世行、非洲发展银行和欧盟国家的财政援助77亿肯先令。预计今后3年,西方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将陆续向肯提供3000亿肯 肯尼亚咖啡出口先令的发展援助。目前,日本是肯最大的援助国。(资料来源:齐贝吉总统在日肯九届二次议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生活2003年,肯人口总数3150万,人口增长率2%。其中城市人口990万,职工实际年均工资约为280美元,全国贫困率56%。2000年,肯失业率高达21.7%,比1995年上升了50%。肯人均期望寿命52岁。2002年底,肯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携带者220万,感染率14%,其中艾滋病人70万。肯普通民众的就医状况较差,有医院480所、诊所3800个,医疗系统从业人员5.1万人,其中医生4300人。(资料来源:2003年度肯尼亚经济季评)肯尼亚?公路运输为主,2002年运输业产值为695.06亿肯先令,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  公路:总长15万公里。其中定级公路6.3万公里,沥青路6700多公里,全天候石子路1.8万公里。但目前大多路况较差。2002年全国新登记注册的各种车辆32638辆。  铁路:总长2765公里。2002年客运量479.4万人次,货运量222.7万吨。  水运:蒙巴萨港是东中非最大的港口,有21个深水泊位、2个大型输油码头,可停泊2万吨级货轮,总吞吐量可达2200万吨。2002年实际吞吐量为1278.3万吨。  空运:全国共有3个国际机场,4个国内机场和300多个小型或简易机场。肯尼亚航空公司开设16条国际航线,与30多个国家通航。2002年旅客总量394.8万人次,货运总量17.2万吨。(资料来源:2003年度肯尼亚经济季评)肯尼亚签署上海世博会参展协议1963年独立后建军。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由总参谋长、陆、海、空三军司令、省级管理和国家安全国务部长及主管军队财政拨款的总统府副常秘6人组成的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向总统负责;总参谋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总统通过总参谋长统帅全军。实行志愿兵役制。现役人数2.44万人,其中陆军2万人,海军1400人,空军3000人。1997成立国防学院,培养上校和准将级军官,以及高级警察和文职官员等。1998年5月,肯政府改组军队指挥系统,成立西部军区、东部军区和中央行政与后勤指挥中心。现任(第5任)总参谋长约瑟夫?基布瓦纳(JoseghKIBWANA)上将,2000年11月任职至今。财年国防预算支出140亿肯先令,占预算支出总额的4.3%。肯独立后建军,实行志愿兵役制。现役陆军二万余人,海军一千余人,空军二千余人。肯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 肯尼亚导弹令,拥有对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军队高层人事任免基本由总统决定。总参谋部是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总统通过总参谋长统帅全军。肯国防部直属于总统府,实即总参谋部,而非内阁部门,故无国防部长一职。总统府国务部长中有一名负责国防事务,总统府副常秘中有一名主管军队的财政拨款事宜。由总参谋长、陆、海、空三军司令、总统府国务部长及副常秘共6人组成的国防委员会,为向总统负责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肯陆军总部与总参谋部均在国防部大院办公,海、空军总部相对独立,分别设在蒙巴萨和内罗毕。此外,陆军还分东、西两个军区。肯重视军官培养和训练工作,设有国防学院、国防参谋学院、武装部队训练学院、武装部队技术学院等四所军事 肯尼亚空军院校。其中,国防学院是以培养高级军官为主的高等院校,学制三年,每年招收一期约18名学员,其中主要是准将和上校级军官,此外还有少数警察和政府文职官员,以及非洲其他国家?进修军官。肯军为国家的军队,走职业化道路,有不参政的传统。1982年,肯军成功粉碎了肯独立以来唯一一起未遂政变,在维护国家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肯积极参与联合国在波黑、东帝汶、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维和行动,并在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司令和联合国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特派团副司令均由肯尼亚军官担任。肯军现役军官中仅有一名上将,即总参谋长基卜瓦纳;三名中将,即副总参谋长科埃奇、陆军司令苏姆贝伊沃和国防学院院长恩乔罗盖;十多名少将,其中包括海军司令阿维塔和空军司令穆塔伊。肯尼亚山文化概况肯尼亚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拥有一些著名的早期人类活动遗迹。一些土著民族很早就在肯定居。公元7世纪起,随着阿拉伯人的迁入,外来文化和当地习俗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斯瓦希里文化。15世纪末起,西方殖民者陆续侵扰肯尼亚。1920年,肯被正式划为英国殖民地,西方文化影响不断扩大。1963年独立后,肯政府开始发展自己的文化事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使肯成为一个融合斯瓦希里文化、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甚至印度文化的多元文化国家。肯文化传统有其独到之处和鲜明特色,一些反映各部族人民日常生活、重要庆典的传统音乐、舞蹈以及木雕、石雕、珠饰制作等传统工艺得以保存发扬,位于东北海滨的拉穆镇以其保存完好的斯瓦希里文化特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肯文化事业总体发展水平仍很落后。经济发展停滞使政府财政拮据,对推广文化事业有心无力。文化活动商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活力,没有现代化的文化产业。主要城镇拥有一些文化设施,但大多简单陈旧,广大农村文化生活?乏。全国56%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基本无力承担文化消费。肯有4家全国发行的英文日报、一家国有广播电视公司和十多家私营电台、电视台,传媒业受西方影响较深。此外,肯本国影视制作能力低下,绝大多数影视节目均从西方国家直接引进播出。 肯尼亚土著肯文化事务由性别、体育、文化和社会服务部文化司统管,地方政府有专职文化事务主管官员。文化团体多为在政府注册的民间组织,多属商业性质,没有国家性的文艺演出单位。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投入十分有限,各类文化活动均需主办单位自筹资金。一些大学拥有自己的演出队,相对比较活跃,还定期举办一些艺术节、戏剧节、文化周等活动。肯政府原则上鼓励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签有文化合作协定。随着中肯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肯方对与我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正不断提高,提出希望合作的具体领域,如:杂技、木偶和音乐演员的培训,传统医学人员交流和农村人口行为的跨文化研究等。广播电视肯尼亚文化肯广电业源于殖民地时代成立的肯尼亚广播公司(KenyaBroadcastingCorporation,KBC),其电台于1927年开播。独立后肯出台广播公司法,授权新政府继承了殖民时代KBC的资产和负债,并把它改名为肯尼亚之声(VoiceofKenya,VOK),同时禁止一切未授权广播。此后,在政府垄断下,VOK取缔了各地区性广播,建立起全国广播网。1987年,政府再次成立KBC,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当前肯规模最大、节目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起,肯政府逐步放开广电业经营权。1990年4月开播的肯尼亚电视网(KenyaTelevisionNetwork,KTN)是肯第一家私营广电公司。迄今,肯政府已为至少13个电视台和17个调频广播发放了经营许可证。但这些电视台和电台的覆盖范围主要限于内罗毕、蒙巴萨等肯主要城镇。肯每100人拥有收音机68台,电视机3台。电影肯电影业起源于60年代初,现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拍摄有一些纪录片、新闻纪录短片、16毫米专题短片、短电影、电影广告和供电视使用的新闻电影等。 肯尼亚国际学校文化节新闻出版1964年成立的肯尼亚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与新华社、路透社、法新社、泛非社等有合作协议。主要英文日报有《民族日报》、《东非旗帜报》、《肯尼亚时代报》和《人民报》。其中《民族日报》创办于1961年,发行量最大,约20万份。《东非旗帜报》创办于1902年,发行量约7万份。《肯尼亚时代报》是原执政党肯盟的机关报,发行量约4万份。斯瓦希里语报以《民族日报》媒体集团创办的《塔伊法》最有影响。另外,肯还有数十种周报和期刊。肯报刊等绝大部分为私营。英文报刊发行量近40万份,斯瓦西里语?刊发行量约9万份。世界各主要媒体多将黑非地区总部设在内罗毕。医疗卫生肯尼亚 游牧民族文化周肯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每年投入医疗卫生的经费占政府预算的5-6%左右。目前肯有514家医院、近4000个诊所、5.8万张病床,医生5500人,护士4万人。肯普通民众就医条件较差,人均寿命仅46.4岁,儿童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1.3%和7.4%。肯是艾滋病高发地区,2002年HIV阳性人群比例达10.2%。教育政府重视发?教育,相关经费占政府支出的20%左右。教育体制较为完善,可大致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类。正规教育实行8-4-4学制,即小学8年、中学4年、大学4年。约1/4人口接受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和扫盲活动等。现有公立大学6所、各种私立大学15所。公立大学有内罗毕大学、肯雅塔大学、莫伊大学、埃格顿大学、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和马塞诺大学,2001年入学总人数52906人,其中研究生3120人。私立大学2001年入学总人数9129人,其中以美国国际学校最为出名。肯还开办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2001年入学总人数17801人。此外,10万人留学海外。 内罗毕大学校长2001年,肯小学入学率为91.2%,结业率为49.8%;中学入学率为26.7%,结业率约为70%。女性入学率占学前、小学、中学、技校、公立大学在校生比例分别为49.1%、49.4%、46.2%、29.2%和31.7%。成人文盲、半文盲约430万。2003年新政府成立后,开始实行免费义务制初等教育。就业据肯劳动部2000年统计,肯有劳动力1380万,失业人员约300万,失业率高达21.7%,比1995年上升了50%。正式行业就业增长缓慢,独立以来年增长率仅为3.1%;非正式行业就业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10%以上。2000年就业人口中,小型农业就业占57.5%,城市非正式就业占19.5%,农村非正式就业占10.8%,非农业正式就业占9.9%,农业正式就业占2.3%。薪酬方面,肯职工名义工资平均水平虽然由美元/年增至1999年的1724美元/年,但实际工资(根据月消费品物价指数调整后的工资)平均水平却维持在280美元/年未变。2003年内罗毕、蒙巴萨等大城市最低名义月工资标准约合53美元。新闻出版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一堂生动的春节课2003年全国各种英文报刊日发行总量约152.68万份,各种斯瓦希里语报纸日发行量约为9万份。主要报刊:《民族日报》,英文版,发行量约20万份;《东非旗帜报》,英文日报,发行量约7万份;《今日民族报》,斯瓦希里文日报,发行量约5万份;《肯尼亚时报》,英文日报,前执政党肯盟机关报,发行量约5.2万份;《每周评论》,肯最大的私营英文周刊,发行量约1.85万份;《东非人报》,英文周报,1994年11月首次发行,在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同时出版。斯瓦希里语报以《民族日报》媒体集团创办的《塔伊法》(意为“今日民族报”)最有影响。肯尼亚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63年,向内罗毕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刊提供新闻和图片。肯尼亚广播公司,系英殖民者建立,电台于1927年开播,用英语、斯瓦希里语、印地语和15种非洲语言广播。1963年肯独立后,将其收归国有,改名为“肯尼亚之声”。肯尼亚广播电视公司,1987年成立,系肯目前规模最大、广播电视节目能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公司。“肯尼亚电视网”,1989年成立,肯第一家私营电视台,用英语播放。目前,肯有至少13个电视台和17个调频广播电台,但覆盖范围主要限于内罗毕、蒙巴萨等大城市。肯尼亚奉行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谋求地区和平与发展,反对外来干涉,重视发展同西方及邻国的关系,注意同各国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开展全方位务实外交,强调外交为经济服务。肯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洛美协定签字国,也是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设在内罗毕。截至2003年,肯同10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中国的关系:日两国建交。由于意识形态分歧等原因,肯于1967年10月关闭其驻华使馆。1969年3月,肯单方面决定将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1974年9月,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两国关系日益密切,江泽民主席(1996年)、李鹏委员长(1999年)和朱F基总理(2002年)等曾访肯,肯前总统莫伊曾于、1994年三次访华。2003年,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中方?肯的主要有:中联部副部长马文普(过境,2月)、空军司令员乔清晨上将(过境,3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3、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过境,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12月)、贸促会会长万季飞(12月)、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12月)。肯方访华的主要有:外长穆西约卡(9月)、计划和国家发展部长尼翁戈(10月)、旅游和新闻部长图朱(10月)、中央省、滨海省、尼安萨省、裂谷省四省长代表团(4月)、内罗毕市长阿凯奇(9月)等。  贾庆林会见肯尼亚总统齐贝吉 同英国的关系: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保持着传统的密切关系。英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访肯,肯前总统莫伊多次访英。2003年10月,齐贝吉总统访英,与布莱尔首相会谈,英方承诺增加对肯援助。英是肯主要双边援助国之一。肯独立到1994年6月,英援总额达7亿英镑。2000年英援肯7130万美元,占肯所获双边援助总额的24.9%。英是肯第一大投资者。截止1994年,英对肯投资总额超过10亿英镑,2002年有60多家公司在肯驻有代表。英是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和仅?于乌干达的第二大出口对象国。2002年,英肯双边贸易额约达4亿英镑,其中肯对英出口2.16亿英镑,顺差5700万英镑。英每年向肯提供500个奖学金名额,目前肯有5000多名学生在英国留学。同美国的关系:近年来,肯为争取美援、美为获得肯配合其在东非地区反恐,两国关系发展较快。2001年,美众议院议长哈斯特德和国务卿鲍威尔先后访肯;“9?11”事件后,莫伊总统与布什总统在美会晤讨论反恐等问题,翟隽部长助?会见肯尼亚国民议会2002年又正式访美。2002年2月,肯美在肯沿海进行代号为“尖槌”的联合军事演习。2003年1月和8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坎斯坦纳两次访肯;10月,齐贝吉总统对美进行国事访问,美国务卿鲍威尔来肯出席苏丹和会。肯是接受美援助最多的黑非洲国家之一,2000年达1.34亿美元。肯自2000年成为美“非洲增长与机会法”的首批受益国以来,对美纺织品出口激增,1999年为1000万美元,2002年增到1.27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达到2亿美元。目前,美系肯第7大出口国和第5大进口国。2000年美对肯投资2.38亿美元,近百家美公司在肯设代表处。 ?同邻国的关系:肯与坦桑尼亚关系友好,两国间的合作不断扩大。两国领导人均强调加强双边合作的重要性。双方同意建立联合委员会促进双边贸易和合作,并简化移民程序,为两国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提供便利。2001年和2002年,坦总理苏马耶两次访肯,肯前总统莫伊两次访坦。2003年6月,齐贝吉总统对坦进行正式访问,这是齐当选肯总统以来首次出访。肯对乌干达地区扩张政策存有戒心,两国关系时有紧张。1996年起两国关系得到改善。穆塞韦尼总统多次访肯,肯前总统莫伊亦多次访乌。2003年7月,齐贝吉总统对乌进行正式访问,与穆塞韦尼总统会谈并?表联合公报,表示将消除双边贸易与投资中的障碍,加强两国在交通、通讯、水产和水利资源开发、边境安全、共同打击犯罪等领域的合作。两国经贸关系密切,乌系肯最大商品出口国,肯为乌最大的外国投资商。2肯尼亚与中国建交001年1月,肯、坦、乌三国组成的东非共同体正式恢复成立。11月,东非议会和东非法院成立。2003年6月,齐贝吉总统在肯主持召开东共体第二次特别首脑会,就三国统一关税达成协议。同月,东共体议会通过了新财年预算。2003年10月,齐贝吉总统在内罗毕主持召开东非地区“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第二届首脑会议,与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坦桑尼亚副总统谢因和布隆迪副总统卡迪等举行会谈,强调在实施NEPAD计划中加强东非地区经济合作及一体化。会后发表了公报,肯被确定为东非地区NEPAD计划协调国。肯大力发展同东南非共同市场国家的经贸关系。日,东南非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区成立,肯成为首批加入的9个成员国之一。肯积极推动索马里和平进程,先后于1994年3月、1996年10月、1998年4月三次推动索派别在内罗毕举行和谈未果。2002年10月,肯在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授权下在肯西部城镇埃尔多雷特主持召开新一轮索马里和会,与会的索政治和军事派别领导人签署了“关于禁止敌对及索马里全国和解进程的结构与原则的宣言”。2004年1月,索各派在肯就索宪章修正案和建立新国民议会签署协议,索和会即将进入选举议员、总统和成立联邦政府的关键阶段。目前,索主要派别在肯均设有代表处。肯主张和平解决苏丹内部冲突,曾先后十余次主持苏丹和谈。2001年5月,肯作为伊加特苏丹问题委员会主席国在肯主持苏丹和谈。2002年7月,苏丹政府与苏南方叛?代表在肯马查科斯镇签署和平框架协议。2003年4月,齐贝吉总统在肯主持苏丹总统巴希尔与苏南方叛军首领加朗的会晤。9月,在肯举行的苏丹和谈取得突破性进展,和谈双方同意苏反政府武装人民解放运动在苏南部保留武装自治,6年过渡期后就该地区是否独立进行全民公决。肯尼亚独立花园关于国际形势:认为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经济因素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因素。东西方关系进入新?期,而南北关系无显著改善。多极化趋势虽有所发展,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和平与安全主要受到有关地区和国家内部冲突的影响。强烈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认为恐怖主义从来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应始终被视为非法行为,支持国际社会的反恐斗争,但强调反恐斗争并非针对穆斯林社会。关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为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公正、不合理。西方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利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从发展中国家渔利,客观上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贫困。主张政治上应遵守《联合国宪章》,特别是恪守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等基本国际关系准则;经济上应加大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游戏规则”过程中的参与力度,在此基础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肯尼亚关于非洲形势:认为冲突、动荡是阻碍非洲国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非洲仍是世界最脆弱的地区。贫困和外债制约着非洲发展,经济全球化对非洲的挑战大于机遇,非洲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非洲国家应通过自身和有?国际、地区组织的努力,以睦邻友好和尊重领土完整为原则,和平解决争端,通过地区一体化提高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呼吁发达国家向非洲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向非洲产品开放市场。支持“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的实施,但担心“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框架下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西方对非援助为少数非洲大国所操纵,对该计划的普遍性心存疑虑。关于联合国改革:主张对联合国机制和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其更具透明度和代表性,在决策方面更加民主、高效。主张增强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并在联大与安理之间建立更加平衡的关系。认为非洲至少应在安理会中有两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同时支持日本和德国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关于人权问题: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基本人权。发展中国家在贫穷的状态下,首先应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否则民主、自由及其它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无从谈起。主张通过对话加强国际人权交流,反对在人权领域搞对抗,反对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对别国施压。肯尼亚旅游资源丰富,是非洲旅游胜地之一,但由于索马里、苏丹等周边国家仍处于内战状态,为恐怖主义分子制造爆炸事件和小武器流入创造了可乘之机。加?近年来肯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肯治安状况不尽如人意。首都内罗毕为肯全国犯罪率最高的地区。继1998年8月美驻肯使馆发生恐怖主义大爆炸后,2002年11月底蒙巴萨天堂饭店再遭恐怖主义袭击。国际社会对肯安全状况深表担忧。美、欧、澳等西方国家曾对其公民发出赴肯旅游警告,致使来肯旅游人数一度骤降,肯旅游业遭重创。 肯尼亚自治节庆典肯尼亚严峻的治安状况,引起肯新政府的高度重视。齐贝吉总统2003年初执政以来,在反恐和加强治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加强反恐国际合作,成立反恐小组,在机场、饭店等重要场所设置安检仪器;加大警察队伍的反腐力度,大幅增加警力,提高警察反恐技能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肯治安不断恶化的趋势。现除美国外,其它西方国家都已解除对其公民赴肯的旅游警告,旅游人数有回升的趋势。然而,肯尼亚治安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大批中国公民即将赴肯旅游,旅游安全将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特根据肯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肯尼亚1、肯尼亚是联合国确定的疟疾、伤寒、霍乱和艾滋病疫区之一,上述疾病发病率较高。应随身带一些防治药物。外出活动应注意防蚊防晒。如生病或出现某些意外,尽可能到当地较大的医院就诊。2、晚上不要出门,白天最好不要步行出门,即使出门应结伴而行。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警惕可疑人物,如迷了路,千万不要在马路上来回行走,应走进商店等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伺机寻求帮助。3、出行尽量不坐小中巴(小面包出租车),开车应选择主干道。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车距?注意看车后视镜,如发现有车尾随,不能加速,而应改变方向,开往警察局。途中注意关紧车窗,不要轻易停车,即使有人敲窗也不 肯尼亚予理睬;如遇上交通事故,应立即报警。4、选择有信誉的知名旅馆入住,最好不选底层房间,随时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确认后再开门。出门旅游或就餐时要随身带上现金、护照和其它证件。外出时,不要把贵重物品留在房间。返回旅馆时如发现门开着或未上锁,不要进门,应立即报告饭店经理。5、随身不要携带大量现金,更不能将大量现金暴露于公共场合,但钱包里要放一定数量的零钱,除方便随时使用外,如遇抢劫,可相机交出,避免生命受到威胁。6、穿着要得体,不穿过于怪异和紧身的服装。尽量着便于室外活动的休闲旅游服,鞋子要耐穿,袜子要略厚,并戴上遮阳帽。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大陆的最高峰,也是地球上唯一座位于赤道线上的雪峰,?是人类能够不借助特殊装备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而且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孤山。它被称作“非洲的屋脊”、“非洲之王”。远在200千米以外就可以看到它高悬于蓝色天幕上的雪冠,在赤道的骄阳下闪闪发光。乞力马扎罗山是一个火山丘,海拔约5892米,面积756平方公里,南纬3°4′,距离赤道仅300多公里,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邻近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和森林保护区占据了整个乞力马扎罗山及周围的山地森林。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由林木线以上的所有山区和穿过山地森林带的6个森林走廊组成。乞力马扎罗山四周都是山林,那里生活着众多的哺乳动物,其中一些还是濒于灭绝的种类。坦桑尼亚政府在2000年举行了“2000年世纪登山活动”,正式宣布:经过重新测量,乞力马扎罗山的准确高度是5892米。由于之前一直公认的是5895米,许多坦桑人心里开始不平衡了:怎么搞的,山又矮了3米!其实山还是那么高,只不过过去测量的有误差而已。据悉,从1889年开始至今,德国和英国学者几乎像比赛一样对这座大山进行过轮番测量,分别得出过、、等五花八门的数字。 肯尼亚野生动物乞力马扎罗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附近的一个壮丽的风景;而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更是让这座神奇的山永存于人们的想象中。古希腊人托勒密在2000多年前绘制的地图上标上了这座火山,可是它曾一度被不明真相的欧洲人抹去了,闹了个笑话。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乞力马扎罗山一直是一座神秘而迷人的山――没有人真的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这样一座覆盖着白雪的山。乞力马扎罗山在坦桑尼亚人心中无比神圣,很多部族每年都要在山脚下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拜山神,求平安。乞力马扎罗山有两个主峰,一个叫基博(在坦桑尼亚独立后,基博峰已改名为“尤呼鲁峰”了),另一个叫马文济,两峰之间有一个10多公里长的马鞍形的山脊相连,远远望去,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孤单耸立的高山,在辽阔 肯尼亚动物保护区的东非大草原上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气势磅礴。乞力马扎罗山基博峰顶有一个直径2400米、深200米的火山口,口内四壁是晶莹无瑕的巨大冰层,底部耸立着巨大的冰柱,冰雪覆盖,宛如巨大的玉盆。在斯瓦希里语中,乞力马扎罗山意为“闪闪发光的山”。它的轮廓非常鲜明:缓缓上升的斜坡引向一长长的、扁平的山顶,那是一个真正的巨型火山口――一个盆状的火山峰顶。酷热的日子里,从很远处望去,蓝色的山基赏心悦目,而白雪皑皑的山顶似乎在空中盘旋。常伸展到雪线以下飘渺的云雾,增加了这种幻觉。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零下34℃,故有“赤道雪峰”之称。东非人有自己独到的审美观,他们形象地把它叫做“草原之帆”,东非人的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草原看帆”的神话般的梦幻世界。据说肯尼亚安?塞利野生动物园是眺望乞力马扎罗雪山雄奇壮丽景色的最佳位置之一,还有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之间是观山赏景的黄金时令。乞力马扎罗的纬度是南纬3°4′,在这样靠近赤道的地方矗立着一座雪山,令人称奇。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雪源 肯尼亚火烈鸟于它的高度。赤道附近虽然气候炎热,但随地势的增高,气温会逐渐降低,一般地势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左右。乞力马扎罗山5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使山顶的气温常在O℃以下,因而积雪终年不化。乞力马扎罗坐落在东非大裂谷以东约160千米,其形成与大裂谷带活动有关。距今1000多万年前,这里的地壳发生断裂,沿断裂线有强烈的火山活动,乞力马扎罗山便是由大量熔岩堆覆而成。约5000米以上的山峰覆盖着永久冰川,最厚达80米,形成南纬扩赤道附近的“雪峰奇观”!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或火山活动增强等因素影响,乞力马扎罗高山冰川正在不断退缩。据研究,按目前后退速度,可能在一两百年内全部消融。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天雪地,山脚下却是一片热带风光,使山麓与山顶宛若两个世界。乞力马扎罗山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各种植被和动物。雪山脚下是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山麓四周,非洲象、斑马、长颈鹿等动物的身影出没在热带草原之中;山腰处,肥沃的火山灰风化成的土壤上生长着咖啡、剑麻、除虫菊等热带经济作物。击鼓吃蚂蚁:肯尼亚奇特风俗击鼓吃蚂蚁:肯尼亚的奇特风俗蒙巴萨是非洲肯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商船经常光顾的港口。游客们的船到蒙巴萨后,当地朋友切罗诺热情地邀请游客们去体验“击鼓吃蚂蚁”的饮食风俗。  这“击鼓”是指用餐过程几乎不说话,顾客和服务生靠击鼓的方式交流。从游客们走进餐馆开始,一个亭亭玉立的年轻女子便轻敲腰间小鼓,引导游客们就座,这是“欢迎用餐”的表示。坐定后,切罗诺代表游客们击桌鼓四下,表示“要点菜”。  只见厨房中走出另一位女子,来到桌前,使劲敲击腰鼓两下。切罗诺侧过头告诉游客们,这是问游客们吃什么。 肯尼亚美食接着切罗诺在菜单上比划几下,然后又伸手轻敲桌上的小鼓两下,原来这是说“每人要一份菜、一份主食”。  不一会儿,女招待手托大方盘走出厨房,里面竟是被炒成焦黑色的蚂蚁和黑面包。切罗诺解释说,这是招待外国总统级的菜肴,叫“肯尼亚三明治”,有解热防暑之效。说着他熟练地用手将黑蚂蚁夹在面包内,津津有味地大嚼起来。  游客吃一大口面包片夹蚂蚁,赶紧用一口啤酒送进胃中,感觉幽香里带着点微辣,味道还不错。餐毕,门口一位青年侍者用手掌重击大鼓八下表示“请走好,欢迎下次再来”。在中国人看来,这正好也是个吉利的数字。习俗礼仪在东非各国当中,肯尼亚是政治比较安定,衣、食、住不愁,医疗设施完备的国家。 肯尼亚民俗肯尼亚的商业习惯、法律、规章等都以旧宗主国的英国为准。官僚机构衍生,机关部门的事务大多繁文褥节,有关的公职人员都需一一打点来建立人际关系,这方面挺重要。此外,由于部族主义盛行,国内政治复杂的人事背景,需要加以了解。肯尼亚充满赤道热带的气息。旅行需注意,这里早晚气温较低,相差悬殊,所以,要准备毛线上衣。在肯尼亚的第二大城市海港四周会有患疟疾的危险,建议喝一点(GinTonic)。不要搭坐当地的巴士或合乘计程车,因为会有卷入交通事故、盗窃纠纷的危险。到非洲大陆内部与边境地区去旅行时,班机不但少,而且又不定期,因此,行程时间安排要充分一点。肯尼亚婚俗出入境须注意,外币需要申报。在当地公营计程车---Kenatoo(使用宾士牌车子)事先不必讲价,但流动计程车则要事先谈好车资。若事先没讲妥的话,下车时就可能会有麻烦。在饮食、饮水方面,没有煮熟的肉不要吃,鲜鱼是从蒙巴萨港空运来的,要确定一下它的新鲜度。来旅行的人最好不要用旅馆内的生水,煮开的水大致没问题。在肯尼亚勿谈肤色问题,一切语方行为都不可早犯国旗和总统。部族意识强烈,排外情绪强。肯此亚有9个天然动物园,从事狩猎行时要严守规定。参加的旅客并不携枪猎兽,而是搭上狩猎车,驰骋与草原,大拍生动物的照片。旅客必须绝对遵守他们的规定。这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一种礼貌。在肯尼亚,7和以7结的任何数字都是不吉利的。当地人性格温和,很容易与人交朋友。非洲美食,肯尼亚自然物产丰富,大裂谷中肥沃的火山土壤出产众多的新鲜蔬菜,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热带水果以及新鲜的海鲜。历史上肯尼亚曾长期作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因此西式餐点相当普遍而且正宗。大量的亚洲裔居民又为这里带来了为数众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陆风味的饭店。沿海地区还是著名的斯瓦希里烹饪的发源地,这是一种中东及非洲烹饪的结合,又含有沿海地区的风味。 肯尼亚特色美食肯尼亚各地的气候都适宜露天用餐。您可以以丰盛的丛林早餐开始一天的历险,最后在肯尼亚迷人的日落景色中饮酒小酌驱除旅行的疲乏。肯尼亚丰富的自然物产,与其众多文化及传统相融合,使这里成为一个美食家的理想国。RiftValley(里夫特山谷)肥沃的火山土壤,出产众多的新鲜蔬菜,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热带水果,以及新鲜的海鲜。沿海地区还是举世闻名的斯瓦希里烹饪的发源地,这是一种中东及非洲烹饪的结合,又含有沿海地区的风?。进入内地,肯尼亚人是令人惊叹的喜爱肉食。(纳亚玛 楚玛)是肯尼亚最出名的菜肴之一,简单的字义就是‘烤肉’。通常在篝火或炭火上缓慢烤制,装盆是加上混合的绿色蔬菜,(被称为SukumaWiki 苏库玛 威克)以及Ugali(乌伽黎)。 肯尼亚特色美食Ugali(乌伽黎)是在肯尼亚非常受欢迎的主食。这基本上是一种稠密的玉米糊,Ugali(乌伽黎)上桌的时候是大块、新鲜烧煮的砖块状。把Ugali(乌伽黎)?碎,与肉,炖菜或蔬菜一起食用。野味在肯尼亚开始越来越受到欢迎。虽然有些游客一想到食用当地野生动物就感到无法接受,但实际上,如果猎获合理的话,野味是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肉类。野味牧场使土地保留在其自然状态之下,让野生动物自由牧放,繁衍。而牛或其他牧场则会同非洲野生动物争夺土地,并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品尝野味的最好去处是在Carnivore(卡尼府哦),肯尼亚最出名的饭店。 肯尼亚特色美?素食者并不需要因此而感到不便- 肯尼亚大量的亚洲裔居民为这里带来了为数众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陆风味的饭店。在印度各种菜式的最佳菜点里,您总能找到出色的素食菜肴。肯尼亚各地的气候都适宜露天用餐。在许多露营地,旅舍,以及饭店,可以在户外用餐,让您在美景之中享受佳肴。在一天的开始,您可以在早起参加了野生动物汽车游之后,享受丛林早餐,最后在肯尼亚迷人的日落景色中饮酒小酌,结束一天的游程。Nairobi(内罗毕)和沿海地区有着无数种类的饭店,涵盖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美食,其中有大量的亚洲菜,包括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菜式。中国也门美国约旦捷克韩国1、世界各国网址大全:(含肯尼亚网址)2、精英地理网:http://www.jydili.net/Index.html3、世界地理网:/4、非洲之窗:5、无忧无虑地理网:/6、地理网:/7、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8、中国网:http://www./9、旅游联盟/info/htm/7943.htm?UU=10384810、非洲投资网http://www./News/ShowInfocy.aspx?ID=975--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社会 人情味消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