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铁皮保温工人跑步app的android源代码,记录跑步信息,测算能耗,发布一些健康小知识,不需要太好,能用就可以。

安全,稳定,开源!
开源OA软件服务提供商
致力于打造安全、稳定、开放的协同OA软件!
全方位移动办公!
第三代移动办公平台,支持多通道访问
手机WAP、微信、APP
手机与电脑同步管理!
100用户版,源代码开放50%
¥5680元起
无用户数限制、源代码开放90%
无用户数限制,源代码100%全开放
无用户数限制,源代码100%全开放
&¥36800元
无用户数限制,源代码100%全开放
&¥69800元
安全,高效,保密!
&¥200/元月起
支持Android、iOS!
OA定制服务
根据用户需求,全新自定义开发服务
&¥20万元起
北京天生创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5融资450万 因伤差点不能跑步 他为跑友普及跑步知识--百度百家
融资450万 因伤差点不能跑步 他为跑友普及跑步知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你会跑步吗?”顾晓明询问身边的跑友。
文| 铅笔道 记者 韩正阳
在顾晓明(以下简称“顾”)眼里,跑步是个技术活儿。
“你会跑步吗?”带着这个问题顾调查很多身边的跑友。“跑步还用教?”这是大家对他的回复。
不少人潜意识中认为,跑步和走步相似,不需要技术。事实上,根据美国医学杂志报道,由于缺乏正确的跑步方法,跑步伤痛率超过60%。“由于体育教育的缺乏,这个数据在中国可能会更高。”
身边越来越多跑友遭受伤痛的困扰,顾想改变这种状况。2015年2月,顾成立”慧跑“,为大众普及专业的跑步知识,内容涵盖训练、营养、伤痛、装备等四大部分。
◆ “慧跑”网站
此外,顾在线下成立训练营。跑友能够获得教练专业、个性化的跑步方案。经过知识普及和科学训练,跑者的伤痛率由70%降低到20%。
注:顾晓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一直以来,顾晓明热衷各项运动。2012年,顾拉着中欧商学院的校友,在南京组成“中欧南京嗨跑营”。
为了让大家科学跑步,顾请来跑步教练郑家轩来指导。“家轩在学校是跑步专业,因为社会上对跑步缺乏重视,毕业后他转行成为健身房教练。”团员每周都坚持跑步,跑团也不断壮大,最多时超过80人。
随后,意外发生。2013年4月,在一次运动中,顾跟腱断裂。手术结束后,顾找到医生,了解术后康复问题。
“康复后我应该还能参与跑步活动吧。”顾急切地问道。“能走就不错了!”
顾心头一颤,看着医生在忙,却插不上话,他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从网上搜资料,买相关医学书籍,自制康复器材,顾尝试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康复手段。2014年初,他参加了术后第一个半程马拉松。
康复治疗水平低,不仅是顾晓明一人的切身之感。“当时跑团也不断有人受伤痛困扰,很多人去医院询问,医生劝其放弃跑步。”顾觉得放弃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办法。
10月份,顾认识了运动康复与体能训练专家戴剑松。听完戴剑松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顾对跑步的认知发生较大变化。“比如跑步受伤之后,需要用冰敷,而不是擦红花油,后者会导致严重肿胀。戴教授还提到离心训练、力学概念等很专业的说法。”
顾忽然发现自己对身体、运动其实并不了解。他把戴剑松提到的训练方法推广至跑团,伤痛率从60%降到20%多。
“到了12月份,一些跑团的校友,加上戴教授和教练,我们一块商量,能不能把跑步商业化?”2015年2月,顾在南京注册新公司,“慧跑”开跑。
“公司成立后,我们从微信做起,搭建一个围绕跑步的内容架构体系。”周末在咖啡馆,从早上一直到晚上12点,顾和团队的合伙人商讨内容。
“无论是我们这些中年人,还是80、90后群体,被问到体育教育问题都频频摇头。”不仅如此,国内研究运动方面的文献很少,甚至有些存在内容错误。比如髂胫束疼痛,90年代的研究认为是腿部肌肉的问题,后来证明是臂中肌导致的。
“当我们想普及跑步知识的时候,发现这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而且存在相当多伪知识、伪科学。”国内没有好的内容,那国外呢?顾订阅了一些国外引进的跑步相关的杂志,内容同样令人失望。
无奈之下,团队开始写文章,戴剑松对内容进行把关。顾还请来一名亚运会中长跑冠军教练。“他是一名学者型教练,常常想办法把专业的跑步教练理论和大众跑步相结合。”
◆ “慧跑”创始团队,从左到右依次为:郑家轩、戴剑松、顾晓明、顾忠科、伍俊。
跑前跑后怎么吃?小腿疼痛怎么办?如何做跑前牵拉?……围绕跑步中常见的问题,顾每周在服务号上放置一些知识性文章,逐渐确立起训练、伤痛、营养、装备的内容体系。
“跑步跟运动生理、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康复、营养都是有关联的,我们把这些串联起来。慢慢形成知识体系。”
同时,团队开发出一个H5小程序,在微信传播。“这是一个测试伤痛的H5页面,其中涵盖脚底筋膜炎、膝盖伤痛等4个主要跑步伤痛。通过视频展示,用户可以知道自己出现的问题。”
测试完成后,发现问题的用户会链接到之前发布的相关文章。通过文章,给伤者提供康复指导。为了便于理解,内容也从文字,丰富为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并与教学相结合。网站搭建起来后,微信平台积累的内容也迅速填充上去。
不过,顾不满足于跑步知识的传播。
4月,扬州半程马拉松开跑。这次赛事上,“慧跑”成为一个亮点。
参照东京马拉松,顾把赛后服务引入扬州马拉松。“当时国内没有这样的服务,我们有幸成为开创者。”遵循PRICE原则,即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顾设计了赛后服务流程,包括用冰敷来缓解跑者赛后的伤痛。
“这是‘慧跑’第一次走到线下。我们联系了扬州所有的冰场,网上买来冰袋,在现场铺设了将近100张供跑友拉伸的瑜伽垫。”赛事开始前,团队教练还培训了近300名体校学生。
赛事结束时,共有超过10000人完赛,“慧跑”携手南京体院免费服务了其中2000多人。这次赛事为“慧跑”带来3000多个关注用户。
这次尝试后,顾认为热身指导、拉伸训练在跑友圈认可度很高,可以围绕跑步内容做服务,通过内容来聚拢用户,然后构造包含知识、活动、培训、赛事服务的跑步生态圈。
◆ “慧跑”服务南京马拉松跑友
此时,顾对“慧跑”的盈利模式有了规划:
1、个性化训练。“免费面向大众推广跑步知识。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方案实现收费。”“慧跑”教练为跑友提供训练计划,并进行跑步指导。
2、赛事服务。“现在有很多赛事服务公司,但专业能力有所欠缺。”顾采取赛事期间免费服务的形式,拉来大量用户。同时,赛后会有商家客户主动与“慧跑”合作。
为落地个性化训练,8月,顾顺势推出线下训练营。
“我们面向核心跑友,开设课程,比如从零到三公里跑、半马准备等。”这些课程中有收费的,有免费的。其中,“慧跑”作为一些跑步赛事的合作方,会做赛前公益性质的培训。
训练营里,也会进行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专项训练:力量训练、穿戴式设备讲解等。“比如,很多人买智能手表,却不知道和跑步结合,看心率、看速度等一些数据。”
◆ 跑步训练营
针对跑友的训练,除了训练营之外,还有正在开发的App。10月,围绕要不要做App,团队一直在犹豫。“App能解决什么问题?可不可以用H5页面来代替?目前跑步App多是社交或者是组织活动的形式,意义不大。”
向跑友发了1000多份调研后,顾最终确定开发App,安卓版预计本月上线。它能测试用户的身体状态,让用户清楚自己的跑步计划。同时能给用户提供配套的力量、柔韧性训练指导。过程中,他借鉴了美国的TrainingPeaks(该平台吸引大量教练在线为用户提供包括跑步、游泳、汽车等在内的个性化训练方案)的模式。
11月,顾拿到了450万天使轮融资,由天跃科技领投。“当时在微信里,我点对点发送了40个融资计划书。当天就超募一倍,融资很快就完成。”
目前,“慧跑”平台已有10万用户。线下训练营举办了10期,付费跑友近200人,免费服务超过500人。此外,他们服务过南京马拉松、扬州马拉松、贵阳马拉松、郑开马拉松等赛事。令顾自豪的是,“慧跑”用户的伤痛率从70%逐渐降到20%。
3月27日 有场“农村土地流转”沙龙& 快来参与!
农村66.9亿亩集体土地面积,尚未出现一家巨兽级“土地中介”,如我爱我家、链家、安居客等。现在恐怕是时候了。
,盖个农场,建个养老院… …
整个链条中,交易前有找信息需求,交易中有律师、产权、金融需求,交易后有项目规划、雇佣工人等需求。每个链条都是商机。
3月底,铅笔道将在北京举办“农村土地流转”沙龙,邀请一线的创业者、投资人前来探讨分享。
时间:3月27日14:00~17:30
地点:科技寺(北新桥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3053
阅读:6011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女人太强,结婚不易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本人跑步小菜鸟一枚, 请问各位大神。 用NIKE RUNNING 在跑步机上跑步,应该把手机放在哪里,测的比较准。 之前在跑步机上试了几次都没有反应。
另外问问各位大神,有没有别的跑步 骑车APP 可以推荐一下。 谢谢啦~
选室内模式,然后把手机放在身上,胳膊上也可以,腰后口袋也可以,亲测准确度还挺高的。
跑步机计得不比Running的室内模式计算的准多了…实在不行,跑完你手动添加本次跑步记录呗。
跑步机计得不比Running的室内模式计算的准多了…实在不行,跑完你手动添加本次跑步记录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主要是由我自己的配置文件,方便自己使用,放在这里。
下载地址:
Beyond Compare 是一个综合的比对工具。 可比对的对象包括纯文字档、资料夹、zip 压缩案、FTP 站,等等。 您可以使用它管理您的原始档、保持比对资料夹同步、比对程式的输出结果、以及检查所烧入光碟备份的精确度。Beyond Compare 的主要目标还是帮助您详尽的分析差异之处,并且对它们进行详尽的处理。 软体内部包含了许多档案和资料夹命令动作。
EditPlus 的功能不用介绍了吧,一款功能强大、占用资源极少的文本编辑工具,支持很多种语法:ASP/PHP/.NET/vc++/vb/DELPHI等,编程爱好者都很喜欢的一款代码编辑器。
  本压缩包内是免安装中文破解版。
  使用方法:先运行EditPlus.exe然后关闭,再将注册表文件添加进注册表,至此完成了汉化和破解。
下载地址:
如果使用自己头文件,需要配置IAR 430 的 include directories 。
打开工程属性 Options ——》c/c++ compiler ——》preprocesser
看到 Additional include directories 下文本框,
在文本框中添加自己的 头文件 所在的目录,如下
$PROJ_DIR$
$PROJ_DIR$\reference
$PROJ_DIR$\Protocol
$PROJ_DIR$\HAL
$PROJ_DIR$\common
$PROJ_DIR$\App
慢跑简便易行,健身作用显著,目前在国内外已成为一种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选择,被人们视为“最完美的运动”而风行全球。古希腊有句名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明确提出了跑步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美国的一些专家曾对流行的几项运动的健身价值进行过投票评价,结果是慢跑在各项运动中积分最高,对心血管系统的增强作用也居首位。健身慢跑的确是一条有效的心脏健康之路,能显著改善心肺功能。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慢跑时吸进体内的氧气要比坐着时多8-12倍,肺通气量约增加10倍,而氧气的增加,又使体内的新陈代谢更旺盛,促进消化吸收过程。德国专家曾对老年长跑爱好者协会1000多名40-80岁成员的心脏功能进行检查,其结果颇令人惊异,这些中老年人的心脏无论就其大小及来看,均和20岁左右的人差不多。还有美国学者对52-79岁妇女长跑者进行研究表明,只要进行3个月左右的锻炼,就可以使心血管系统获得明显的进步。
导读:慢跑属于简易的有氧运动,能活动全身肌肉,促使身体燃烧脂肪,达到瘦身效果,但必须持续20分钟以上,才会燃烧脂肪。
慢跑为简易有氧运动
节食是许多人常用的减肥方法,不过节食效果不大,透过有氧运动才能减去脂肪。慢跑则属于简易的有氧运动,能活动全身肌肉,促使身体燃烧脂肪,达到瘦身效果,但必须持续20分钟以上,才会燃烧脂肪。
运动瘦身也比节食瘦身不容易复胖,因为运动后的瘦肌肉组织代谢比较强。不过瘦身这回事是欲速则不达,且要持之以恒,建议每周慢跑2~3次,每次最少30分钟,瘦身效果每人不一。
在网站设计和开发中,我们习惯了采用简体中文GB2312编码。这也是Dreamweaver简体中文版新建网页默认的编码。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 charset=gb;&
项目一开始也是使用了GB2312编码。当你在google网站分析的网站覆盖范围里查看网站时,会发现竟然全部乱码。因为大多数中文网站只有用简体中文版的IE浏览器才能访问,如果用非简体中文的浏览器就会看到乱码。因为GB2312并不是国际通用的。
为了实现网站的国际普及性,最广泛的方法是把编码转换为utf-8。
把GB2312编码转换为utf-8编码,并不是只把改为就完了,还要对源代码全文进行utf-8转换。方法有两种
1.把源代码全文复制进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程序中,点另存为,选择编码为utf-8,保存。再把保存后的源代码全文复制到新的网页文件中去,替换全文。
2.在dreamweaver里新建一个网页,点“参数选择”,在编码一项里换为utf-8编码,并更改相应字体。把gb2312网页的源代码全文复制进新页面中,自动完成转换。
(最明智的是,在网站整个的制作前应该考虑到使用统一的编码,并且保持到前后台一致,从而符合国际标准)
最后注意把页面所引用的.js文件和.css文件也进行转换。否则你的javascript特效和页面样式会丢失造成混乱。
相对同时刚出校门同学从事其它行业而言优厚的薪水,以及不断学习更新的专业知识不仅仅让你感到生活的充实,更满足了你那不让外人知的虚荣心。在刚出校门的几年中,你经常回头看看被你落在后面的同学们,在内心怜悯他们的同时,你也会对自已天天加班的努力工作感到心里平衡:“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句话在那几年中你说的最多,不管是对自已的朋友们还是自已的爱人。第二句最常说的话是对公司的领导:“不行我就走人!”,实际上你也真的走过几回。对了,在这几年中,因为你的经济条件不错,你开始买房、开始谈恋爱、结婚、开始有了自已的小孩。有时候你会对自已说再过两年就去买车。当然其中可能有许多大件是需要分期付款的,但你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你确信认为这种日子会永远的持续下去,即使不是变得更好的话。
  日子总是在这种平淡中一天天的过去,就在那么不经意间,你突然发现自已已经快30岁了,或者已经30了,莫名的,你心里会漫延着一种说不清楚的不安情绪,你好像觉得前途并非像前几年那样变得越来越好,你也忽然发现你以前所瞧不起的同学里好像已经有不少开着车的了,也有几个人住着比你还大的房子,好像房款还是一次付清的,你突然明白你现在的生活比起你的同学来最多是中游偏上了。工作中最让你感到心里不舒服的是,你越来越不敢对你的领导说不了,即使比你来的晚的同事升职或提薪,你也只是在私下与朋友们一起喝酒时才敢发发牢骚,在头的面前你的声间越来越小、笑脸是越来越温柔。
  你终于开始迷茫“再过几年我会是在干什么呢?”,这句话常常出现在你的心里。
  计算机开发工作,是一种以年轻为资本的工作,说句通俗点的话是“吃青春饭的”,嗯,这句话好像在一种特别的行业也听到过。
其标志就是一:工作的时间性非常强,一个开发项目被定的时限通常是很紧张的,更有甚者,有些号称开发管理的书里面还非常卑鄙的号召将一个项目切成多个小片,每个小片都定一个叫“里程碑”的东东来严格跟踪开发进度,加班加点在其它行业是需要加班工资的,而在开发行业,加班工资好像还没见到几个公司发过,是啊,反正有时间限制着,你干不完我再找你算账.所以开发工作通常有着其它工作所没有的精神上的压力。
一旦一个人步入而立之年,因为家庭和孩子的负担,加上精力上面的衰退,加班工作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这点让很多老板们感到:这些人已经老了,不好用了。指示人事部门:“以后招开发人员限制在30岁以下!”,相对而言硬件开发会年龄方面限制会稍好一点点,但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计算机这个烂东东实在是进步的太快了,前两年买的顶级配置电脑,现在怎么看怎么像废品,这还是小事,更可气的是好像每天都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刚毕业时只会书本上的PASCAL,学会了用腐蚀的办法来做电路板,一上班就开始学习TURBOC和TANGER2.0,刚刚学会,还没来得及高兴,马上开始学Borland C++和Protel3.0,好不容易学会了,却发现需要学习VC和Protel98了。单片机也是啊:Z80的指令背的很熟,工作中没来得及用就要学8031,好好学吧,本来想着这辈子就吃它了,又发现又出来什么PIC、DSP、CPLD、FPGA、ARM等等….这还不包括中间要学一大堆74系列、4000系列、XX系列…IC卡居然里面还有CPU卡..如果学习的知识里每个字都能变成一分钱,我想所有的开发工程师都是腰缠万贯的富翁。
  一眼看去,这种日子好像见不到头,年轻时乐此不彼,但现在你一定对自已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感到怀疑了。我们都玩过像仙剑奇侠传这样的RPG游戏,刚开始时你只是一个一名不文的少年,随着你去打怪物、捡宝贝、学秘芨,最后终于有一天你会变成一个大英雄!那么你在实际生活中过得比那些小侠们还辛苦,为什么成不了一个生活中的大侠呢?呵呵,原因在这里:因为开发工作是邪门功夫,它虽然可以让你速成的变成小资,但它最大的特点是经验不积累!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让你总是感到自已在退步,你就像在RPG中的主人公,开始时就给了你一把好剑和好盔甲,而且让你的级别很高,但让你的经验不累积,虽然刚开始打小怪物时你觉得自已很爽,但越到后来,你会发现你会死的很惨!比较一下你与其它非开发行业的同学你就可以知道了,例如和你学医的同学比起来。套用岳不群他老人家说华山剑宗和气宗的区别那段话:前十年你比你那些学医的同学收入和地位要好的多,但十年以后你和他基本上各方面都会持平,而二十年以后你的各方面远远不能与你学医的同学相提并论!嗯,你已经开始不笑辟邪剑法了吧。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不过猴兄和八戒兄这么认为是可以的,你呢?
总结了许多开发朋友在30岁以后的生活之路,让我们一起看看开发人员“路在何方?”那么开发人员在30岁以后都干些什么呢?
其路一:继续做你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偶掰着脚指头仔细数了数,发现还真的有很多朋友在30岁以后还在从事开发工作,我这里说的从事,是指你还需要天天在电脑边上编程序和画电路板,与你手下是否有几个小兵无关,也与你是否头上顶着什么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的帽子无关,只要你还需要亲自开发,你就属于这一类。其中有个年龄最大的朋友是63年的,从事医疗仪器的开发工作,35岁左右还在从事软硬件开发工作的仍有一大堆,分析这些仍然从事开发的朋友,基本上都有以下特点:
1 痴迷工作或者痴迷电脑,晚上八点到十二点的这段时间,基本上是在电脑桌或工作台前渡过的。
2 不喜欢与人交住,朋友很少,常联系的人不超过五个。
3 与朋友交往时谈工作多,但一般不主动谈钱。
4 体型偏胖或偏廋,不在正常区间。
5 无未来计划,对五年后自已生活怎么样、从事什么工作说不清楚。
6 俭省,从不乱花钱。
即使你是还不到30岁的开发人员,你也可以看看自己对以上几条是否符合,是否会在30岁后还从事开发职业,四条疑似,五条以上基本确诊你也是这类型的人。
 这些朋友们通常报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态度生活,到了这个年龄,也不敢再轻易的换工作了,年轻时的锐气慢慢的也消退了。唯一不变的希望是有一天从天上掉下来一大堆钱把自己砸伤。说实在话因为他们的性格所限,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以后不可能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当个小头头,带几个人开发已经是他们发展的顶点。至于以后的人生之路,不仅他们自己迷茫,可能上帝也正在头痛。
不过像这类朋友,偶很奇怪的发现:他们的小孩都是儿子!不知是偶然还是有什么其它说法。
简单建议:要改变命运,先改变性格:坚持半年晚上不从事工作、游戏及电视,用此时间与人交往,你的人生会有改变。
其路二:转行从事技术支持、行政或生产等工作还有一些朋友,从事了几年的开发工作,因为自已并非特别的爱好,或者领导上面的强制工作安排,他们转到了技术支持、服务或行政等工作,至少当时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的薪水较开发要少一些,但真正的统计这些人,发现他们之中有半数的人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升职为服务部经理或行政经理等职,最历害的一个朋友已升职为总经理助理,进入高层。
  这类朋友当时转行通常并非自已志愿,属被逼无奈或者其它原因,但显然,拥有专业知识技术的他们显然在非技术部门中鹤立鸡群,遇到什么事情他们均可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言,久而久之,他们获得更多的升职和加薪机会也就不足为奇。
  因为不从事开发,所以经验开始积累,这类的职业通常会给你一个很安定的感觉,你到30多岁后会发现这类职业反而比开发工作更容易获得新的工作机会。
  简单建议:你如果确定在开发部无法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不妨转到其它几个部门试试,换个活法,钱少点就少点吧,机会多。
其路三:开发管理
  如果你现在已经是总工或开发部经理,或者你眼看就有机会被提升为这类职务,那么恭喜你,你走的是从“弼马温”到“斗战胜佛”这条金光大路,你不仅拥有很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很显然,你也有着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你这类人根本不需要对未来有着任何的担心,你在即使一无所有的时候也很容易白手起家。
  你这种人算是练辟邪剑法练成了仙,嗯,我无话可说。
  你是不是这类人也很容易区别,就像围棋二十岁不称国手终身无望一样,你应该在工作三、四年以后,也就是说二十七岁左右就会发现自已工作中指手划脚的时间比亲自开发的时间要多了,而且大多数这类人在这个年龄手下应该有“兵”了,相反的,如果你快30岁了还天天埋头于电脑前编程序和画板子,或者30多岁了你还没升到部门经理(虽然你总是觉得自已很有希望),基本上可以确定你不是这类人。好了,如果你确定你是这类人,那么你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爬上中层和高层,因为有时候人生偶然性太大,不占住坑的萝卜很有可能被人拔出来!
  简单建议:天天去你的老板家里面拖地和擦桌子!
其路四:出国或考研
  有两个搞开发后出国的朋友,其中一个甚至打工打到了一个小公司总工的位置,数据库和软件方面水平巨牛,但仍感觉心里不踏实,于是将自己工作多年的钱忍痛掏出来,出国费加上机票大概将自已辛苦所攒的银子花完,然后又借了一些钱,在02年身上揣着一万美元跑去了加拿大,在加拿大不停的重复找工作,换工作,然后再找工作的循环,找的工作基本上与计算机无关,不过工资总是在1500加元左右,呵呵,折成人民币与他在国内打工拿的基本上差不多,不过租个地下室就花了300加元,然后吃吃喝喝,再买个电脑上上网这类的,基本每月平均还要倒贴一点。前段时间给我的邮件里说,现在身上花的差不多只有5、6000美元了,准备开个小公司,看看能不能往国内倒腾点东东,做最后一搏。另外一个朋友去澳州,时间稍早一些,先是大概摘了一年多的葡萄,后来总算找了个技术工作,每天的工作是画机械图纸,收入还算不错
将近3000澳元,买了个旧车,也算是过上了资本主义生活。不过前年回来一趟,唯一的感叹就是:在国外拿2000美元的生活,绝对不如在国内拿5000人民币的生活舒服。
  也有两个考研的朋友,不过其中一个严格的说不是做开发的出身,偏重于市场方面的工作性质,不过我的朋友里面考研的不多,只好凑两个人说说,一个考研后在北京找了个工作,每个月5、6000元钱,但还是做开发,生活仍然与没考研之前没有任何的改变,前途仍然没见到什么大亮的光,还是搞不清楚以后再干些什么,标准的过一天算一天了。另外一个考研后在大学里面找了个工作,工资虽然比他原来打工少了不少,但毕竟终身有靠,稳定了下来,也算修成了正果,这位哥们心情一放松下来,也开始有时间琢磨着业余时间自已做点什么,好像现在慢慢的也开始有了点眉目。
  简单建议:这两条路,对开发人员来说都不算是很好,出国十年前是好事,现在难说,考研能成功转行的概率恐怕也不是很大,多半仍然去搞开发,只不过研究生可以多干几年罢了。
其路五:转行到市场
  绞尽脑汁的想想,我所知道的人之中只有两个开发人员去了市场,这两个人都不能说是朋友,认识而已。他们都是主动要求去了市场,结果是这两个人均在市场都是干到一年左右,然后都自已开公司了。呵呵,很奇怪,极高的转行成功率!不过仔细想想,我对这两个人的思路佩服的五体投地。能下决心仍掉每月5、6000元的开发职位,从事一个自已并不熟悉的岗位,每月拿个2000多元+提成,但提成那是说不清楚的事情,这个决定,只能让人感觉到他们对自已前途清晰的把握和老谋深算的心机。而且他们不去服务不去生产,挖空心思说服领导去市场(市场部门与开发部门通常是一个公司的核心部门,进入其实并不容易),可以说是有着长远的考虑的。有技术了,再与客户交成朋友,马上就会产生很大的机遇应该是正常的事情。
  有实力,有心机,也有着很强的决心力,这种人恐怕早在大学毕业时或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已的人生之路,他们的每一步路在若干年前早就计划周全,现在看起来:学会技术->进入市场->寻找商机->开公司,一条多么清楚的人生之路。但就像我们上小学中学时,所有人都知道上大学是我们最清楚的人生路一样,最后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达到目标(当然,现在扩招的历害是另外一回事,我是说我们那个时候,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当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
  简单建议:你若是这类人,我的建议是:…嗯?….那个你.你,你别走啊,我还有个事想请你赞助一下啊…..
其路六:开公司自已干
  呵呵,看到这一条,发现你的眼睛已经圆了,你肯定千百次的想过这个事情吧,咳咳,其实我从事开发的时候也是天天梦想着这种事情。总想着过两年找个机会就自已干,这个梦想一年又一年的折磨着你也给着你希望。看看吧,开发后来开公司的还真的不少,里面有成功的也有很多失败的,通常开公司都是几个人合伙开始的,有做技术的,有做市场的,几个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共同策划了这一个大活动。一般说来能让这几个人下决心走出这一步,产品肯定是先进的,甚至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市场也是很大的,负责市场的那个哥们通常会拍着胸保证可以卖出去,并悄悄地告诉你他在某主管领导是他小舅子的同学的二叔,肯定没问题。于是你们几个人找地点、注册执照、买了几个破桌子,再攒了两台电脑,每个人又凑了几万银子,公司开张了!
  产品很快出来了,市场的哥们也不负重望,有几个客户表示要试用了,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正常,“…….你坐在老板桌前,不停的有人来汇报工作或者找你签字…人进人出中…你又想起公司再穷也不能只有一把椅子的故事…..”你在梦中笑出声来。
是如此的顺利,你们很快就有单子了,很快的单子让你们凑的那点钱不够了,你们很高兴的每个人又增加了投入,拿出钱时你眼泪汪汪的数着钱说:“这就是我那生蛋的母鸡啊”。你们的产品确实不错,市场也经营的很好,客户慢慢的多了起来,单子来的时候一笔接着一笔,你每天都处于兴奋之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好像客户回款总是会拖一些日子,不过客户给你保证说:过几天,过几天就付给你们,因为回款总是在计划外,所以你们为了资金的流畅运行又凑了一些钱,这个时候你有一些心事了,因为你的存款折上面的数字已经快趋向于零了。“没事,过两个月等回款了一切都OK了,谁干事业不吃点苦呢?”你这么安慰着自已又投入到工作中去,资金总是在回款和生产经营费用之间走着一个窄窄的小木桥,你的账上总是没有太多的钱,扩大了的公司规模和许多意外情况,使你又一次、二次、三次的与合作者们再次投入了自已的资金,当然,后来的钱你可能已经是借的了…..
  终于有一天,你的会计再一次告诉你,老板啊,账上又没现金了,吃过多次苦头的你终于下决心开始重视资金的运行了,你裁掉了一些不必要的人手,减少了开发的投入,要求市场人员签单的时候必须予付XX%的款,回扣也必须等收过款后再付,同时也开始对产品的生产成本开始进行控制。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因为竟争对手的产品也对你的产品进行了仿造,你的产品慢慢变得不再先进,市场人员开始埋怨公司的合同资金方面规定太严格,不好签单,生产成本的下降通常也导至产品毛病的增多,客户也开始埋怨你的服务人员不能及时进行服务。
  终于有一天,你重新走进了人才交流中心,以前你是来招人的,现在你拿着自已的简历开始寻找一个工作
……
公司的成功与否,与产品有关,与市场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资金有关,产品与市场都可以通过资金来弥补,而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
资金,凡是倒下的公司,99%与资金链的断裂有关。在你决定要开公司以前,先估计一下你公司支持一年所需要的资金数额,包括人工费,生产,场地,广告宣传、市场费用、甚至电、水费等等等等,把你所想到的一切加在一起,得出的值就是..慢..如果你没有实际的开过公司的经验,你需要将此数字乘3,然后就是你开公司一年最少需要的费用,呵呵,公司的实际运营所需要的钱是你想像的3倍以上,你要是不信我也没办法。
简单建议:开公司前最重要的是先确立你后续的资金来源!也就是说钱不够了怎么办?---因为你投入的钱肯定会不够的。
其路七:第二职业
这类的朋友有不少,他们没有脱离开发工作,但是在业余时间又不停的接项目或者在卖产品,在单位里面他们显得并不出众,比起其它人来说他们属于最不愿意加班的一类.为此他们白天通常工作很勤奋.这类人也许不一定可以挣很多钱,但平均下来他们一年之中通常都可以比同事们多挣个几万元.有时候比上班拿得还多.但令人疑惑的是,这类人在生活中更加注重稳定,基本上没见到他们跳过蹧,即使私下里面已经开了个小公司,他们通常也不会辞职.
你的旁边有没有这类人呢?分辨他们很容易:
–电话很多,而且更愿意来电话时离开办公室找个没人的旮旯通话.神秘兮兮给人一种”这家伙是不是有二奶啊?”的感觉的人,通常是这类人。这类人是女性最佳的选择对象:很顾家,不象那些富人容易花心,而比起一般人来说,他们收入相对要高得多。但总结了一下几位这类的开发朋友:也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这种人通常个子不高,体形类似桶状…..
简单建议:这好像是开发人员最佳的出路了,但比较丰厚的收入通常让这类人不愿意去冒风险….到现在为止我所认识的这类人还没有一个真正算是成功的。
好了,虽然偶的经历远远说不上丰富,也没有什么成功之处可以自满的,但或许因为比其它朋友痴长了几岁,见过的人可能会稍多一些,所以斗胆写出了以上的一些文字,让您掉牙了。
下面是偶走过开发这条路上总结出来的一点心得,你可以不看,但看了就千万别把嘴咧的太大:
一、不管是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已干,都要全心全意的工作,因为你所做的任何一点工作都会让自已的人生多一点筹码,这一点最最重要!这样的例子我至少可以举出两起,优秀的开发人员被其它新公司挖走,并给一定的股份,成为新公司的股东的例子。当时与这样的开发人员一个部门同时工作或更早工作的有许多人,他们平时经常偷点懒,能少干点工作就少干点,有时候还笑话那个平时努力工作的人傻,几年过去了,究竟谁比谁傻?
二、多与市场人员交朋友,你接触他们时可能总会觉得他们知识比你少,甚至素质比你低,可能比你还有点黄。但实际上他们比你更懂这个社会!参加到他们这个圈子中去,和他们一起赌赌钱、一起聊聊天、一起洗洗桑拿、一起…..你会通过他们接触到另外一个世界。
三、机会远比钱重要,挣不挣钱在年轻时并不是特别重要!不论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网上或其它地方,如果有机会参与到除本职工作外的一些项目或产品的开发中(包括你的朋友拉你去做点小生意之类的非开发性质的工作),那怕是帮忙的性质,也要积极介入,至少你会交到很多的朋友,这样你的人生会多出很多的机会
人生就像做面包,认真做好每一步,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自信是一种选择。
专心致志才能走得更快、更远。断舍离!
每天获取足够多的知识才是让内心平静的最好方法。
存在必不完美。
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
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
- 449,780 views - 173,671 views - 89,450 views - 63,758 views - 61,494 views - 39,042 views - 37,514 views - 25,050 views - 15,983 views - 15,667 views
在线小工具
2015年十月
2015年三月
2015年二月
2015年一月
2014年十一月
2014年十月
2014年七月
2014年五月
2014年四月
2014年三月
2014年二月
2014年一月
2013年十二月
2013年十一月
2013年十月
2013年九月
2013年八月
2013年七月
2013年五月
2013年四月
2013年三月
2013年二月
2013年一月
2012年十二月
2012年十一月
2012年十月
2012年九月
2012年八月
2012年七月
2012年六月
2012年五月
2012年四月
2012年三月
2012年二月
2012年一月
2011年十二月
2011年十一月
2011年十月
2011年九月
2011年八月
2011年七月
2011年六月
2011年五月
2011年四月
2011年三月
2011年二月
2011年一月
2010年十二月
2010年十一月
2010年十月
2010年八月
2010年七月
2010年六月
2010年五月
2010年四月
2010年三月
2010年二月
2010年一月
Python Tutoria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求医药费发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