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每周肌肉训练计划锻炼二十个小时,我会变成肌肉猛男吗?

医疗上认为的猝死和大家认为的突然死亡不太一样。&br&我认为除了事故,意外,车祸,枪击等突发事件造成的突然死亡外。疾病的猝死不存在。&br&无论是呼吸衰竭,肾衰竭,心力衰竭,都是有症状和先兆的。&br&如常见的心肌梗死,不得先冠心病吗,可能什么事都没有很健康,突然就不知被什么堵死了,可能吗?在发作前会有多次心绞痛的出现,越发频繁,你还不重视能不死吗。&br&脑溢血,脑梗塞,同样是先有三高吧,高到血管都爆了,血脂都堵死了,还不积极治疗,不挂等什么。&br&过劳死,一般是肾衰竭,长期熬夜,以肾上腺素刺激大脑兴奋工作,直到肾衰,过劳的症状是很多的,头晕,头痛,眼花,疲劳,犯困,恶心,腰痛,等等。其实是最好避免的,不懂的休息,工作不是玩命。&br&所以说只有猝死者自己不重视自己的健康,症状不断的出现时,还不理不睬,或根本不以为事,直到死亡了,还大呼冤枉无辜,其实都是可以避免。&br&人体出现问题时都会给以警告,就像所有人都能解读,饥饿,大便,小便,疼痛,但你要是不在意,忍过去就有可能出现,厌食症,便秘,疼痛不敏感,警报也就没有了意义。&br&我只希望所有人珍爱自己,了解自己,尊重身体的警告,重视健康,积极调整,意外事故我们无能为力,但疾病是可以治疗的,所有根本不可能一切都绝对健康,豪无征兆就会突然死亡。
医疗上认为的猝死和大家认为的突然死亡不太一样。我认为除了事故,意外,车祸,枪击等突发事件造成的突然死亡外。疾病的猝死不存在。无论是呼吸衰竭,肾衰竭,心力衰竭,都是有症状和先兆的。如常见的心肌梗死,不得先冠心病吗,可能什么事都没有很健康,突…
并不冲突,任何理论观点都是用来服务人的。都是对的,要看训练者本人需要哪种训练效果。&br&你要是军人,在没有任何器械的情况下,要提高最大综合体能,就用无器械健身的方法。&br&你要是健美运动员,训练环境超好,需要很好的控制皮脂,训练最大的体型,肌肉,力量,就用施瓦辛格的方法。&br&就像韦德是最好的健美冠军教练,为什么不去带军队训练那?因为他真的不懂。&br&无器械健身的作者马克.劳伦,为什么不去训练健美运动员那?因为他真的不懂。&br&你必须分清什么是健身?什么是健美?什么是肌肉围度训练?什么是综合体能训练?&br&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br&任何训练都是有利有弊的,追求你自己的训练目标,才是对你有意义的真理。
并不冲突,任何理论观点都是用来服务人的。都是对的,要看训练者本人需要哪种训练效果。你要是军人,在没有任何器械的情况下,要提高最大综合体能,就用无器械健身的方法。你要是健美运动员,训练环境超好,需要很好的控制皮脂,训练最大的体型,肌肉,力量…
时间肯定都会有的,要学会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健身锻炼。&br&1:久坐,不如把双脚抬起,做腹肌训练。&br&2:用电脑时,不坐椅子,改扎马步,你能做多久?累了休息一下在做。&br&3:多和些水,上厕所时,做做拉伸,放松下紧张的肌肉。&br&4:有楼梯决不做电梯。&br&5:能步行就少坐车。&br&6:握力器不离手,防止鼠标手。&br&等等很多生活工作中都可以,随时随地锻炼的方法,自己要动脑子,一旦有30~60分钟时,就集中系统的训练一次。原地徒手的训练动作非常多的,不一定去健身房。
时间肯定都会有的,要学会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健身锻炼。1:久坐,不如把双脚抬起,做腹肌训练。2:用电脑时,不坐椅子,改扎马步,你能做多久?累了休息一下在做。3:多和些水,上厕所时,做做拉伸,放松下紧张的肌肉。4:有楼梯决不做电梯。5:能步行就少…
只有不会,忽视,缺少知识,不认真学习,自不量力,才会受伤。什么叫自不量力大家能明白吗?恐怕很多人不能真的明白!!!&br&1:练跑步的不根据自己肌肉能力,耐力,只是去傻跑,不受伤才怪,这就叫自不量力。跑步从热身,准备,拉伸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力量训练,20多项基础训练,最后才能以正确姿势上田径场开始跑步训练,你能做到了几项?自己具备这个能力吗?&br&2:上身力量训练,手,前臂肌群的力量是最基础的协助肌肉,力量,耐力都要最强,如果被忽视,你在做推,拉,举等负重训练时,就会抓不住,脱手,不但别的项目无法提高,自己还很容易受伤。这不是自找的吗?为什么要忽视最基础能力训练哪?只知道加重量,能不受伤吗?这也是自不量力。&br&3:自己受了伤了,还咬牙忍着疼痛,或回避,要知道弱点,无知才会受伤,为什么不去积极的学习,强化自己,积极的正确的面对伤痛,及时训练调整哪?&br&4:每个人在选择训练时,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做过测试和评估,自己到底会多少?有多少能力?一定不要因为喜好去选择,而是根据能力去训练,弥补不足,学习运动知识,在去做自己喜好的。&br&5:既然喜欢运动,就不要回避,就必须从零做起,从头学起,不要认为自己会,你真的不会,在中国体育教育就是零,不毁你就不错了,从呼吸方式,呼吸控制,坐,立,走,跑,跳等动作,身体的绝对控制能力,肌肉能力,柔韧性,协调性,运动技巧,等等最基础的动作能力训练开始,都必须正确掌握。你能做到多少?做过多少?自己认为绝对正确掌握的姿势有多少?能在生活,运动中决对掌握吗?&br&如此和身体健康密切的基础能力运动和健康知识,为什么不去认真的学习哪?一定要等到受伤,疼痛无法忍受了,再去寻求原因和拯救的方法。&br&学习,学习,学习!!!
只有不会,忽视,缺少知识,不认真学习,自不量力,才会受伤。什么叫自不量力大家能明白吗?恐怕很多人不能真的明白!!!1:练跑步的不根据自己肌肉能力,耐力,只是去傻跑,不受伤才怪,这就叫自不量力。跑步从热身,准备,拉伸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力量…
本回答会长期更新……最后一次修改于.&br&&br&有兴趣的可以添加我的微信订阅号:陈柏龄的酱油台(soychen01),分享高质量的健身原创文章。还有这个专栏:&a href=&/jszxs& class=&internal&&健身自习室 - 知乎专栏&/a&。&br&&br&本人的相关回答转载时,注明此微信号即可。&br&&br&&br&&br&&br&欢迎自荐健身回答。&br&&br&一两句话是讲不清楚的。&br&&br&如果是系统点的,想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的,请继续往下看……&br&&br&&br&===========================分割线================================&br&&br&&b&正文前的话&/b&&br&&br&知乎健身和减肥下有不少话题,被邀请了不少次,许多提问者会在问题中附上自己的体重、身高,然后请人制定详细的健身计划。在知乎上,这被戏称为伸手党。此类问题,个人认为十分不当,因此专门设一个问题。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没有锻炼基础的人,想要减脂和增肌,锻炼方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如果真的是要特别有针对性的建议,那么只靠身高体重,也是制定不出计划的。&br&请看&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梁伦中& data-hash=&0d142f908c& href=&///people/0d142f908c& data-tip=&p$b$0d142f908c&&@Arron Leung&/a&的回答: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中国男性如何增强体质?&/a&&blockquote&不要去找什么“中国男性如何增强体质”。中国人也是地球人,去看看全世界的人是如何做的。然后照样去学就是。 &/blockquote&你也是地球人,所有的地球人增强体质的方法其实都差不多。本质上就是增加肌肉,减少脂肪,你不需要减少脂肪,那就增加肌肉好了。身体的&u&耐力&/u&、&u&力量&/u&、&u&爆发力&/u&、&u&速度&/u&,一切的一切提高,都离不开肌肉,所以要增强体质,就是增肌。增肌的方法有很多,最经典的就是&u&韦德训练体系&/u&(可自行百度该名词)。&br&当然,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u&心肺能力&/u&,而心肺能力的提高,靠的是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俗称有氧运动,也就是长跑、游泳等。 &br&&br&而我最开始要说的是,一切的计划都先抛开。先练起来再说。&br&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有训练就能够有很大的提高。&br&新手健身没必要搞很多的计划,你把一些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搞懂,然后开始练就好了。或者直接找人带你练。基本上新手有练就有很大的提高,坚持练三个月一周练三次。&br&比如健身房增肌的话,那么每次去只练一个大肌肉和一个小肌肉(比如胸部和二头肌,胸部和腹肌这样)或者单纯只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我认识一个人,只做俯卧撑,一天做3种变式的俯卧撑,共12组,每组15个,胸肌腹肌分离度和形状都非常棒)。&br&减脂的话就跑步、骑单车、瑜伽,坚持三个月,身体素质绝对提高一个档次,后面感觉到自己遇到了瓶颈,或者付出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再来根据自己情况问问题或者自己查资料解决——我当初就这么做的。至于计划表什么的,那是针对练到一定程度的人的。对于新人来说,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督促,计划表很多时候是毫无执行力和有效性的。 &br&&br&好的,我之前说了,新手健身没必要搞很多的计划,你把一些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搞懂,然后开始练就好了。那么什么算是你需要弄懂的基本原理?&br&&ol&&li&锻炼基本的流程(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真正合理的健身训练流程是什么?&/a&
)&/li&&li&锻炼的规范化动作(比如跑步的标准动作,防止长跑后损伤膝盖),跑姿的问题,推荐《跑步,该怎么跑》,这本书对跑姿解释得很详细很通俗&/li&&li&对自己体能初步的了解(
具体请看高科老师的这三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减肥前怎么做基础体能测试?&/a&&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自己制定健身训练计划?&/a&&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分析自己的体能测试结果?&/a& )&/li&&/ol&&br&不懂健身的人,是无法自己进行体能测试的,所以要体能测试完才开始健身的话,很多人就不会去健身了。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先开始练,但是你要有一个意识(知道你身体的缺陷再在哪里,在日常和运动的时候去考虑如何改正这个缺陷),等你懂了一部分健身知识以后,一定要给自己身体做一个简单的测试。或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求私人教练的帮助——简单说,要么你自己付出精力成本学习健身,要么你付出金钱成本让教练教你健身。&br&&br&&br&&b&正文:&/b&&br&&br&&br&&b&一、最基本的锻炼步骤&/b&&br&1.热身3~5min。&br&2.(男生)无氧运动30~60min。(女生)无氧运动20~40min。 (俯卧撑、仰卧起坐、器械锻炼等)&br&3.有氧运动30~60min。(跑步、游泳、登山等)&br&这是我自己亲身检验+科学验证的最有效的&u&&b&减脂&/b&&/u&步骤。去健身房或者自己锻炼,都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br&具体原理见下:&br&&br&【热身的重要性】为确保安全,一般在健身锻炼前要先做一段热身锻炼,热身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轻微加快心跳。它有两个好处:一是能提高身体主要部位的体温,二是能使更多的血液(氧气)流向肌肉,从而为身体进行更剧烈的活动作好准备,轻微活动后的伸拉运动会使筋腱更灵活,因为它提高了体温并增加了关节活动范围,从而可避免关节,韧带和肌肉损伤。&br&&br&【先有氧还是先无氧?】我建议应该把无氧器械锻炼放在前面。因为有氧运动会将体内纤维打乱,也会消耗一部分肌糖原,降低你的神经纤维募集能力和肌纤维的力量。如果你要在一次运动中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锻炼,那么我建议你把无氧运动放在有氧运动前面。&br&&br&另外,我建议女生也做做无氧,减脂时加上一些力量锻炼能够让减脂事半功倍。很多女生就是因为担心力量锻炼会变成“肌肉女”所以都不去进行力量锻炼,其实这也是个误区。肌肉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看睾酮的,女性的睾酮分泌量只有男性的百分之一,男性练得再辛苦也难以练出电视上海报上那样块状的肌肉。所以大部分女性无需担心这一点。(参见我的知乎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肌肉极其强大的肌肉男?&/a&以及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果我每周锻炼二十个小时,我会变成肌肉猛男吗?&/a&)&br&&br&【无氧运动的时间】如果是力量训练,实际上时间控制在1小时为最佳,因为男性在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会分泌睾酮,但是睾酮在训练后半小时大幅减少,所以无氧锻炼是前半小时的效率是最高的,因此时间控制在30~60min最好。&br&&br&&br&&br&&b&二、最简单的锻炼计划&/b&&br&&br&遵循上面的热身+无氧运动+有氧运动的步骤。最简单的运动方案就是:&br&&br&&b&1.慢跑3~5分钟。&/b&总之达到身体微微出汗或者发热的效果即可停止。&br&&b&2.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b&&ul&&li&请自行百度《腹肌锻炼家庭版第一级》和《胸肌锻炼家庭版第一级》,这是一个八分钟的视频,跟着上面做,可以把休息时间适当延长点,休息时间延长,做完大概需要15分钟。一次可以只做一个视频。锻炼一些日子后,觉得很轻松了,可以换成《第二级》。&/li&&li&(更多的建议请看我这里写得关于做俯卧撑的一些注意事项:&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是分组做好还是一次性做到力竭好?&/a&)&br&&/li&&/ul&&b&3.然后出去跑5公里,两天或者三天一次。 &/b&&br&&ul&&li&这是我个人总结的,比较普适的、又比较基础的增肌和减脂计划。不需要去健身房,主要运动场所就是&b&家里和街道&/b&。增肌部位主要针对的是肱三头肌、胸肌和腹肌。&br&&/li&&li&无氧+有氧,这是针对减脂而言,如果你想增加力量,或者增长肌肉,可以把后面的有氧运动拿掉,放在下一次的健身中专门训练。你的训练目的决定了你的训练方法,而不同的训练方法有不同的训练效果。如果你要增加力量,在力量训练后再去做有氧练习会降低之前力量训练的效果。但如果你要减脂,力量训练后再去做有氧训练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原因在于:对于刚刚开始训练的人而言,「隔天训练,一次训练较长时间」会比「每天训练,一次训练较短时间」更容易坚持。如果每天训练很让人感到疲劳,容易中断,一旦中断很多没有健身习惯的人就会停止健身。而两三天练一次,一次训练时间比较长,更容易去培养健身习惯,因为休息的缓冲比较长。&/li&&li&我个人建议的最佳锻炼次数是&b&一周三或四次。至少保证三天一次的锻炼。&/b&坚持20周,4个月下来,绝对身材有极大改观,体质会有质的突破。&/li&&li&如果选择了去健身房锻炼的人, 具体的计划还是就是在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的基础上增加器械的锻炼。&br&&/li&&li&有条件的知友,真的想系统地锻炼并且增加肌肉的,建议还是找健身房的教练带一两个月,或者找懂健身的认识的人带带,自己大概明白了再自己一个人练。&br&&/li&&/ul&&br&&br&&br&&b&三、一开始不要每天锻炼&/b&&br&我不建议一开始就天天都去锻炼,是因为&br&&br&&b&1.能否坚持的问题。&/b&&br&&br&很多人减脂减肥增肌都是一开始很积极,狠练猛练,然后过了一两周觉得非常累身体吃不消,然后就停下来了,多少人办了张健身卡结果去几次就不去了。在减脂和增肌的过程中,锻炼很重要,但是休息同样重要! 不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那么身体累积的疲劳迟早会让你停止运动,而一旦原先这种运动的惯性被打破,对于刚开始减脂的人而言,很可能意味着他难以再继续坚持运动。&b&&u&这不只是由你的意志决定的,更多的是由你的身体决定的,不要对自己那没有锻炼基础的身体太自信&/u&。&/b&另外肌肉酸痛也需要一定量的休息才能够缓解,不然很容易出现过度训练。&br&&br&&b&2.效率问题。&/b&&br&保持质量并且坚持才是正道,隔天去一次,或者一周去三次,毕竟大家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br&有氧运动能够提高的基础代谢一段时间,所以对于时间不充裕的人而言,隔天一次是最佳的。&br&&br&&br&&b&四、一些最基本的健身知识&/b&&br&&b&&br&唔,以下附了链接的,基本字数都在1000字以上。&/b&&br&&b&&br&1.肌肉增长的原理:&/b&&strong&实际上肌肉并不是在锻炼时长出来的。&/strong&在锻炼时中,你的训练会使肌肉被破坏,而回家补充的蛋白质就是用来补充被破坏的肌肉的,在补的过程中,原先的肌肉纤维会慢慢变大,这就是肌肉生长的基本原理,如果在肌肉恢复之前又不断对其进行训练,那么只能起到反效果。因此锻炼和蛋白质的补充是增长肌肉的要点。&br&&br&&b&2.&/b&&b&关于无氧运动的分组锻炼问题:&/b& 世界上大部分健身人群和运动员的无氧运动/增肌的方法,就是通过分组锻炼来进行的。一般来说,每个动作4组,一组8~12个。根据训练强度和计划中要达到的训练效果,中间休息30s到3min不等。之所以现在的运动员和普通健身人群都采用分组锻炼的方法,是因为已经有大量的科学实验和事例表明,通过分组锻炼,肌肉能够获得更大的刺激从而得到更快的生长,而组数在4组时,肌肉刺激达到最大,生长最好。&br&&br&这里要注意的是【力竭】,你要在每组动作结束后,肌肉达到力竭或接近力竭状态,什么是力竭?就是说当你在做完10个标准的动作后,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标准地完成第11个动作了,只能变形地完成这个动作,那么这第10个动作就算达到了你的力竭。 &br&&br&&b&3.如果我非常勤奋地训练、每周训练二十个小时,我会变成肌肉猛男吗?:答案是,至少三四年内,不吃激素、不上补剂,几无可能。具体请看&/b&&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果我每周锻炼二十个小时,我会变成肌肉猛男吗?&/a&&br&&br&&b&4.增肌是局部增肌,而减脂是全身减脂:&/b&&br&从来没有哪种方法能减少身体某个特定部位(如腹部,腿部)的脂肪,脂肪是一个整体,要减就是从头到脚一起减。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方法能让某个特定部位的脂肪看上去少一点,那就是增加该部位的肌肉含量,改变该部位脂肪/肌肉比率,这样在视觉效果上能到达&局部减脂&的目的。&br&&br&事实上只要你运动了都能够消耗热量。减脂的本质就在于吸收的热量小于你消耗的热量。所以不要在意你是否「运动满30分钟才开始消耗脂肪」的问题。&br&&br&那些所谓局部瘦身是不可靠的,没科学依据。包括电视上很多只瘦局部的药物也全部没有科学依据。局部锻炼基本上都是无氧运动。不消耗脂肪。要消耗脂肪必然是全身消耗。 &br&&br&举个例子。去健身房的话你会经常看见有些人以为练腹部就会减腹部脂肪,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个错误,单纯练腹部只会增长腹部肌肉,但是不会减少腹部脂肪。 &br&&br&而男性身体较易堆积脂肪的部位是腹部和胸部,所以腹部要减的话是最难的,基本上全身都减掉了肚子还是有脂肪。减脂和增肌都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慢慢来的。&br&&br&&b&5.饮食部分&/b&&br&(1)&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节食减肥是徒劳吗?为什么?&/a&&br&(2)&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练肌肉,饮食要注意什么?&/a&&br&(3)&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减脂应该配合怎样的三餐食物?&/a&&br&(4)&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减肥药品靠谱吗?&/a&&br&(其实第二第三条比较苛刻,不一定要绝对满足,尽量往上面靠近就好了)我上面列出来的增肌和减脂的饮食是差不多的。 有些人觉得很惨,但我我一整天一点都不饿啊。关键的一点就是,稍微有饿感的时候就进食(基本3小时进食一次),但是不吃多,吃到5分饱。每天都保持着这种状态。 具体看链接吧。&br&&br&&b&6.补剂部分:&/b&&br&(1)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健身吃蛋白粉对身体是否有损害?&/a&&br&(2)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缓释型蛋白粉和乳清蛋白粉有什么区别?分别适合什么情况下吃?&/a&&br&(3)&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对于健身中的各类补剂,你的态度是?&/a&&br&&br&&b&7.锻炼部位:&/b&&br&胸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练出有型的胸部?&/a&&br&背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练出「蝴蝶肌」?&/a&&br&臀部: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么把屁股练翘?&/a&&br&伸髋力量:&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完成标准的硬拉?&/a&&br&腹肌: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健身才能练出腹肌?&/a&&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锻炼腹肌更加有效?&/a&&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Plank 平板支撑真的效果明显?&/a&&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平板支撑(plank)真的有效吗?什么是锻炼腹肌的最好方法?&/a&&br&肩部: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在练三角肌的时候不过分练到斜方肌和脖子?&/a&&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锻炼 能让肩膀变宽?&/a&&br&腿,背,肩,手,胸,腹。请记住这六个部位。你每个周期的训练都要把这些部位囊括进去。缺了任何一个部位都会造成整体的不协调。但同样需要记住的是,除了腹部,其他每块肌肉的一周不要训练超过二次(不过目测99%人的都达不到这个强度),因为肌肉的休息更加重要。 &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健身时腿部肌肉和上半身肌肉同样重要吗?&/a&&br&&br&&br&&b&8.无器械健身动作:&/b&&br&(1)剪蹲:&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完成标准的剪蹲?&/a&&br&(2)深蹲:&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完成标准的深蹲?&/a&&br&(3)&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做仰卧起坐时,为什么抱头比不抱头要费力?&/a&&br&(4)&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是分组做好还是一次性做到力竭好?&/a&&br&(5)&a href=&/question/?rf=& class=&internal&&做不了俯卧撑的话,该从哪几项先分别锻炼起?&/a&&br&(6)&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Plank 平板支撑真的效果明显?&/a&&br&(7)&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平板支撑(plank)真的有效吗?什么是锻炼腹肌的最好方法?&/a&&br&&br&&br&&b&9.跑步类问题:&/b&&br&(1)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早上可以空腹跑步吗?为什么?&/a&&br&(2)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想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步,购买什么样子跑步鞋合适?&/a&&br&(3)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什么样的跑步鞋比较好?如何选购?&/a&&br&(4)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从锻炼身体,提高基础代谢以及增强耐力等目的来看,用跑步机和在户外跑步,差别到底有多大?&/a&&br&(5)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跑步初学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a&&br&(6)&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小技巧可以让自己每天坚持跑步?&/a&&br&&br&&b&10.增肌类问题:&/b&&br&(1)&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人在成年后可能通过举哑铃而大幅度增加肩宽吗?&/a&&br&(2)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增肌的「瓶颈期」指的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突破增肌的瓶颈期?&/a&&br&(3) &a href=&/jszxs/& class=&internal&&全面解析肌肉酸痛 - 健身自习室 - 知乎专栏&/a&(这篇应该是目前最全面解析肌肉酸痛的帖子)&br&(4) &a href=&/jszxs/& class=&internal&&生理学第一课:全面解析肌肉酸痛 - 健身自习室 - 知乎专栏&/a&&br&(5)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健身时大部分人倾向自由力量(哑铃、杠铃一类)而不是器械(划船机等)?&/a&&br&(6)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同等健身强度下,胖人会比瘦人更容易练出肌肉吗?&/a&&br&(7)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与清醒时相比,人在睡眠时的肌肉增长情况是什么样的?&/a&&br&(8)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举哑铃为什么要分组练习,能一次性举多次吗,譬如每天一次性举30次?&/a&&br&&br&&b&11.减脂部分:&/b&&br&(1)&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减脂和增肌是否应该同时进行?&/a&&br&(2)&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减肥才有效?&/a&&br&(3)&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科学的减肥方式有哪些?不可采取的方式又有哪些?&/a&&br&(4)&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氧运动时间须超过一定时间才有减脂作用是真的吗?是谬论吗?&/a&&br&&br&&b&12.妹纸健身部分:&/b&&br&(1)&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女孩子平时在家里有哪些健身锻炼的好方法?&/a&&br&(2)&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女生如何给自己制定一个家中的健身计划?&/a&&br&(3)&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女生在运动的时候为什么要穿减震内衣?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减震内衣?&/a&&br&(4)&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平常保持健身的女性如何利用经期这四分之一的时间?&/a&&br&&br&&b&13.健身房问题:&/b&&br&(1)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去健身房有必要找私教吗?&/a& (我觉得增肌肯定需要,减脂可以不需要)&br&(2)&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不请私教如何能尽可能做到健身时动作标准?&/a&&br&(3)&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第一次去健身房需要做哪些准备?&/a&&br&(4)&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鉴别健身教练是否专业靠谱?&/a&&br&&br&&b&14.猛烈吐槽类问题回答(全部推荐啊哈哈):&/b&&br&(1)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肌肉极其强大的肌肉男?&/a&&br&(2)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女生如何健康有效的减去肌肉?&/a&&br&(3)&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果我每周锻炼二十个小时,我会变成肌肉猛男吗?&/a&&br&&br&&b&15.拓展和延伸:&/b&&br&(1)&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健美运动员的身材是怎么来的?会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a&&br&(2)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肌肉极其强大的肌肉男?&/a&&br&(3)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可以系统分析下吸烟喝酒对健身成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吗?&/a&&br&(4)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说增加肌肉是技术活,难道不是体力活嘛?&/a&&br&(5)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肌肉男的力量一定大吗?&/a&&br&(6)&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健身,又该为健身投入多少?&/a&&br&(7)&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健身教练收入平均多少,是否虚高?如果是,为什么没有降下来?健身场所及私教算不算暴利行业?&/a&(荐)&br&(8)&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要想穿衣服好看,男生需要练好哪几块肌肉? &/a&&br&(9)&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女生如何健身,才能做到穿衣显瘦,形体优美? &/a&&br&&br&&b&16.有待商榷的问题:&/b&&br&(1)&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跑步机上跑10KM,实际跑过的距离是不到10KM的么?&/a&&br&(2)&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达到减肥和健身目的的慢跑是一次跑90分钟好,还是一天分两次一次跑45分钟好呢?&/a&&br&(3)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用跑步机和在户外跑步,差别到底有多大?&/a&&br&&br&&b&17.体能测试/健身计划/健身拓展(全部推荐):&/b&&br&(1)&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减肥前怎么做基础体能测试?&/a&&br&(2)&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分析自己的体能测试结果?&/a&&br&(3)&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自己制定健身训练计划?&/a&&br&(4)&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真正合理的健身训练流程是什么?&/a&&br&(5)&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严谨的健身运动类的入门书籍有哪些?&/a&&br&建议把高科老师的回答都认真看一下。高科老师强调的是先做好「体态矫正」,然后再进行训练,让自己的身体基本平衡,让关节不会出现负荷过大的现象,力量不会脱节再进行更大强度的训练。具体的请看高科老师的一系列回答。&br&&br&&br&&b&五&/b&&br&&br&&b&最后,强烈推荐新手入门书籍:《施瓦辛格健身全书》。&/b&&br&&img src=&/9e79d2c0adc99c6f6fc8b1da3e99553f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总之,需要了解的知识太多了,可以写几千页的书了。我没办法全面涵盖,只能把之前自己和别人在知乎上面回答的一部分比较靠谱且通俗的问题和答案整合起来放这里了。施瓦辛格写了500页的书,抛开那些训练方法的图片,也至少有300页,那还是20年前的科普书。请注意,《施瓦辛格健身全书》只是科普类书籍。系统的了解,请去看《体能训练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这类书籍,这是没一年半载啃不下来的,完全是技术性的东西,大家在实践中学习好了,也只能在实践中学习。 未来几年,我可能会出一个系列面向新手的健身书籍科普,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br&&br&&br&&b&六 &/b&&br&&br&减脂和增肌从来没有简单、快捷、轻松的法子。有的只是汗水和坚持,对待后者时甚至还要加上智慧。人类还没有进化到可以不动就减少脂肪或者增加肌肉的方法,这是我们百万年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生理机制。对于你的身体来说,在你不锻炼的情况下,它无法为你维持大量的肌肉, 因为它必须时刻待命,为你囤积脂肪,面对随时到的饥荒。&br&&br&所以无论是减脂还是增肌,都是在和你的本能做斗争。&br&&br&&br&&br&&br&&br&这篇文章是对知乎上健身回答一个小小的整理,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还不够专业。这个回答并不让我满意,未来某一天我会写一个系列更完善的文章或者书籍出来。&br&&br&&b&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陈柏龄的酱油台(soychen01),分享高质量的原创健身文章。&/b&&br&&br&&img src=&/0df74e6f8b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br&&br&&b&本人相关回答允许转载,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请勿做于商业用途。&/b&
本回答会长期更新……最后一次修改于.有兴趣的可以添加我的微信订阅号:陈柏龄的酱油台(soychen01),分享高质量的健身原创文章。还有这个专栏:。本人的相关回答转载时,注明此微信号即可。欢迎自荐健身回答。一两句话是…
&img src=&/3b2c6f55ff06_b.jpg& data-rawheight=&641&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3b2c6f55ff06_r.jpg&&&strong&(像上图跑步姿势一样,走路其实要有下肢和足趾蹬地将自己向前推出的动作,并且在腰椎稳定的前提下,让肩和髋出现相对旋转。这两点是我认为走路相当关键的部分!)&/strong&&br&我通过跑酷结识了很多“老”朋友,35到45岁的很多,最大的一个今年59岁了。第1次见他的时候他的耐力让我很吃惊,我教了他定点和猫挂2个动作,连续练了1个半小时没有1秒钟休息,要知道这两个动作都在不停地跳。他一直很高兴,说这些动作很好,可以让人专注,要教给孩子们。&br&&p&后来这老叔和我聊天,知道他是医学世家,很多年前出过一次车祸,不过对他来说是一次重生。他说“以前有些瞎活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受伤之后才知道原来什么都不简单,就是走路也是件很费神的事情。要知道怎么转头,怎么单脚站立,怎么迈步保持平衡,更难的是过马路还要一边注意汽车一边走路,有时候没走多远就一身汗,太累了。小时候都是看解剖书长大的,但是伤一次之后才真正认识自己的身体。“后来他跑马拉松去了,我忘了其中的原因。再后来他说不跑全程了,去当了”兔子“,兔子就是马拉松过程中陪跑的人,帮助别人坚持下去。&/p&&p&婴儿在学会站立之后需要开始学习行走,行走学习过程中需要双足来控制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并且接受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会跌倒的可能性,直到某一天跌倒突然被终止,行走这项技能就此稳定,就像修行人悟道一样,持续和反复之后,突然一天奇迹充满了整个生命。&/p&&p&行走是实现个体自由的需要和保证,行走使得人类可以探索或征服各种环境,即使人类发明了飞机和汽车,行走依然是不可缺少的方式。可悲的是一旦学会行走,便很少有人专注于行走,甚至由于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引起了身体众多问题产生。这些果的因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缺乏专注,缺乏对行走这个动作的细节认识。于此缺乏,细节便会在不经意见改变而不自知,比如很多人因为扁平足烦恼,其实不知道根本原因是足底肌肉萎缩,很长时间没有光脚跑步而已。&/p&&p&一、错误走路姿势及相应问题(很多问题,列几个常见的,知道得太多也纠结)&/p&&p&1. 胸椎靠后,脚后跟落地重或蹭地&/p&&p&这部分可能是我见到最多的问题,简单说就是顶着肚子头往前探的姿势走路,整个重心在脚后方,这都是长期坐姿的上班族典型姿态,这类姿态实际上是腹部和臀部缺乏力量引起,而下肢腓肠肌和深层趾屈肌力量薄弱。这种走路姿态会引起腰痛,大腿一直很粗减不下来,屁股又怎么练都找不到肌肉感觉。另外还会形成足底疼痛。&/p&&p&2. 一脚深一脚浅&/p&&p&所谓长短腿,其实不是长短腿,一般是骨盆侧倾引起,如果提着重物走路可能感觉更明显。我以前自己走路没发现这个问题,有一段时间背着我老婆在植物园走路时老会出现这个问题,她笑过我好几次。后来发现是因为左腰有一处老伤一直没好,左侧大腿后侧肌肉也跟着紧张,骨盆也跟着歪斜了,结果走路就是一脚深一脚浅。(对老婆好一些可以发现自己更多不足:D)&/p&&p&真正意义的长短腿很少,大概只占5-10%,一般都是肌肉不平衡导致骨盆侧倾。这个走路姿势也是引起腰痛的一个原因,或者说本身就是骨盆有问题才这么走路。&/p&&p&3. 骨盆过度侧移&/p&&p&一般走路在单腿站立过程中存在骨盆侧移,为了让重心偏向另一侧更好重新启动而自然出现的。但是有段时间抱着小孩儿去公园玩儿,发现很多妈妈走路的时候喜欢身体往一侧旋转,转向抱着孩子那侧,同时屁股会向对侧过度移动,而另外一侧基本不动。骨盆过度侧移的原因是臀中肌过弱,臀中肌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肌肉,它的薄弱会造成膝盖疼痛。&/p&&p&4. 旋转失衡&/p&&p&自己做个小实验,双脚站立面向正前方,然后闭眼,尽量放松身体,做有力的原地大踏步动作30次,尽量大摆臂和提膝,做完睁开眼睛。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冲正前方,如果转向了右侧就是骨盆向右旋转,转向了左侧就是骨盆向左旋转。也就是说步行的时候会出现相应的旋转过度,过度旋转会引起腰痛,膝盖疼痛,两侧肢体力量不平衡,一腿粗一腿细,一边屁股大一边屁股小。&/p&&p&关于旋转失衡,遇到过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有几次赶上了地铁高峰,排队进站时很多人走路都是往一侧旋转更多,而一侧旋转明显不够。更有意思的是旋转过度倾向左侧,大部分人如此。按我个人经验,向左侧旋转的人过于自我,而没有办法很好关心和照顾其他人,说好听点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而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我想这种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在天通苑和回龙观当地设立更多工作岗位,免除更多人的奔波劳苦,每个人有更多时间和他们相处,这个旋转问题才能更好缓解。&/p&&p&5.
还有一些走路膝盖晃动的,也有走路习惯磨脚后跟外侧或内侧的,那些大都是X型腿或O型腿,问题根源在日常坐姿和站姿错误,至少要从腹部开始,整体处理。更多不良走路姿势不做说明了。&/p&&p&二、人是如何走路的?&/p&&p&首先你应该了解足弓的特点,正是这种足弓才形成了人类的行走方式。&/p&&img src=&/267bfc4c516e_b.jpg& data-rawheight=&375& data-rawwidth=&9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267bfc4c516e_r.jpg&&&br&&br&&p&足弓有3个,见上图分别为:横足弓,内足弓,外足弓&/p&&p&从脚跟落地到脚掌离开地面,足底接触地面的顺序依次是“外足弓—〉横足弓—〉纵足弓&/p&&p&见下图:&/p&&img src=&/ff283ecc1baf0e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2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3&&&br&&p&也就是说走路时并非走的是直线,而是充分利用3个足弓缓震和变速。&/p&&p&因为足底的这个路线变化,从而引起了全身都发生类似变化,整个人的身体在&/p&&p&行走过程中其实充满了旋转与起伏,真正平衡的行走姿态会像水一样流过障碍,像猫一样安静。下图描述得比较直观&/p&&img src=&/1a052a6c9483560cec9c_b.jpg& data-rawheight=&650& data-rawwidth=&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1a052a6c9483560cec9c_r.jpg&&&br&&br&三、走路的具体步骤说明:&br&&img src=&/1ecb406d3cb9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2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5&&&br&&p&1)单腿站立引导肢向前阶段:&/p&&p&下腹部收紧保持躯干稳定,髂腰肌收缩屈髋,膕绳肌与小腿收缩屈膝,胫骨前肌和腓骨肌收缩出现踝屈(勾脚动作),引导肢向前时,对侧肩关节向该侧髋关节靠拢&/p&&p&足趾的伸肌收缩出现勾脚尖动作(趾部伸展),&/p&&p&2)足跟与地面接触&/p&&p&屈髋终止,股四头肌收缩伸膝,踝屈和趾伸动作终止&/p&&p&3)重心前移,单腿支撑阶段&/p&&p&股四头肌收紧,臀部肌肉开始收缩&/p&&p&4)重心继续前移,向前跌倒倾向&/p&&p&臀部收缩伸髋,其他地方维持稳定,小腿及足部肌肉收缩明显(很多人是在这里控制不恰当,出现各种问题,往往都是臀部力量缺乏与腿部前后侧力量不平衡引起)&/p&&p&5)推动阶段:&/p&&p&臀部继续收紧伸髋,股四头肌继续发力伸膝盖,该侧支撑肢会完全伸展到摆动肢即将着地,&/p&&p&摆动过程中,对侧肩会向摆动肢髋关节靠拢,这个阶段的末段是趾长屈肌发力,也就是走路的时候脚趾头也得发力,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点。&/p&&p&6)摆动肢接触地面时,新的周期开始。&/p&&p&7)走路的过程中头始终看正前方。不过很多人都不是看正前方,要检查也简单:眼睛盯着前方20米左右一个固定的点自然走过去,你会发现头在不停地左右转动而且向一个方向多一个方向转动少,也就说很多人走路的过程中头一直在来回晃,很多人走路容易崴脚和头部晃动过大有关系,头颈是维持平衡极其重要的地方。&/p&&p&实际上走路这动作也许能写一本书出来。&/p&&p&上面写的比较简单,大家简单看看,也许看起来也复杂,但是只要知道里边的关键字:足底,小腿,股四头肌,膕绳肌,臀部,髂腰肌,对侧肩向摆动/引导肢靠拢,头看正前方&/p&&p&说明一下:对侧肩向摆动/引导肢靠拢,这个其实简单说就是左肩右髋相对旋转,&/p&&p&右肩左髋相对旋转&/p&&img src=&/a04e0ac455c655a87ba2_b.jpg& data-rawheight=&522& data-rawwidth=&8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7& data-original=&/a04e0ac455c655a87ba2_r.jpg&&&br&&p&&strong&相对旋转的概念也极其重要,它意味着控制重心变化的能力,很多人协调性不好和这个走路时基本的旋转没有做好很大关系。&/strong&&/p&&p&这里所出现的力学连接就是筋膜链中提到的前功能和后功能链&/p&&img src=&/2ce69539cf0ccfebcb66_b.jpg& data-rawheight=&679& data-rawwidth=&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5& data-original=&/2ce69539cf0ccfebcb66_r.jpg&&&br&&p&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胸腹背,大腿内侧也在发力。这些关键字连接起来其实就是说走路过程中其实全身都在动,如果你感觉不到其中某一部分的存在,那就是已经有肌肉不平衡出现,一部分肌肉感觉不到,一部分肌肉必然过度负荷而出现所谓的局部粗大(大腿粗,小腿粗等等),以及很多关节疼痛都是由此而来。&/p&&p&想起个悲催的故事:一位练跑酷的朋友,10年前就知道跑酷,那时候觉得危险一直不敢练,后来有小部分人开始练,那小部分人告诉他真的很危险,于是他放弃了,直到4年前我说我经常带40岁以上的人练,告诉他为什么,他才开始练跑酷,他说那几年他一直想着跑酷,但就是不敢练,他认定了跑酷就是很危险。&/p&&p&&strong&(我上面讲了如何局部瘦身哦,不要粗心跳过了)&/strong&&/p&&p&四.如何纠正错误走路姿势&/p&&p&婴儿通过1年才会如何走路,你若不视它的存在,现在身体所遭受的各种困境便是警告,下面是一些有利用行走的简单练习&/p&&p&1)单腿站控制:&/p&&img src=&/3ac147da8a5_b.jpg& data-rawheight=&325& data-rawwidth=&2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4&&&br&&p&单腿站立,抬平对侧上肢,眼睛看大拇指。手臂随意上下左右摆动,例如上摆到头顶,或摆到侧面,眼睛一直跟着大拇指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要点是臀部和大腿内侧,以及腰腹部收紧,这个动作可以纠正前面提到的骨盆侧移过度,一侧练习3分钟。&/p&&p&2)单腿支撑摆动练习:&/p&&p&&img src=&/963a5830d02c217ae7cd_b.jpg& data-rawheight=&325& data-rawwidth=&2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4&&&img src=&/a7fddd22da_b.jpg& data-rawheight=&325& data-rawwidth=&2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4&&&br&练的不是摆动腿,练得是支持腿,看下图,当你重心前移时,保证摆动腿脚轻轻触 &/p&&p&地,而后侧支撑腿脚后跟不离地面,每侧练习30-50次,注意支撑腿足趾抓地&/p&&p&这个动作可以一定程度上纠正你的扁平足。&/p&&p&3)强化你的腹横肌:起始位置是屈膝抱腿膝盖贴近胸,然后慢慢伸腿,保持腰椎始终贴地,控制不了时把腿收回来,一共30次,可以分5-6组完成。这个动作是走路和跑步的基础,维持躯干稳定。&/p&&img src=&/8b69196b4ccb5267acc26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8b69196b4ccb5267acc26_r.jpg&&&br&&p&4)完全拉开髂腰肌:&/p&&img src=&/f89c28b07cc7a30b4b6f854ce2879a46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f89c28b07cc7a30b4b6f854ce2879a46_r.jpg&&&br&&p&其实这里拉伸的是髂腰肌在内的肌肉筋膜链,图片是拉左侧:左脚向左侧翻,左侧腹部臀部用力收紧,左臂顺着躯干向上延伸,左手外旋掌心向后或向左,保持抬头抬下巴。这个动作帮你建立一些链条的概念,然后拉伸拉伸过紧的体前肌肉。每侧3组,每组维持30秒&/p&&p&5)骨盆旋转纠正:&/p&&img src=&/1ac0cdadf38dfeb8fa28d4_b.jpg& data-rawheight=&332&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ac0cdadf38dfeb8fa28d4_r.jpg&&&br&和上面那动作有点像,是个瑜伽动作,忘了叫什么名字,大家知道的说说,这个动作可以用来纠正我前面说的骨盆过度旋转,拉伸的实际上是包括髂胫束和腹斜肌在内的螺旋链。&br&&img src=&/dd3a9b827d61_b.jpg& data-rawheight=&667& data-rawwidth=&3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br&每侧3组,每组维持30秒&br&&br&6)长短腿纠正:&br&&img src=&/c63f76d9c2e5effde03fbf_b.jpg& data-rawheight=&319& data-rawwidth=&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c63f76d9c2e5effde03fbf_r.jpg&&&img src=&/e0f843fe662f_b.jpg& data-rawheight=&781& data-rawwidth=&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e0f843fe662f_r.jpg&&&br&&p&多多练习上面2个静态,特别是紧张的一侧,长短腿多与一侧膕绳肌还有腰部肌肉紧张有关,以后有机会详细说。每个动作3组,每组维持6-9次深呼吸。注意,上面几个动作都同样适用于跑步或者适用于绝大部分需要足部支撑的动作。&/p&&p&五、&/p&&p&最后说,走路真的自己很难通过练习找到流畅的感觉,原因是它很自然天成,后天纠正太复杂,也许真的可以写本书,像跑步一样。我练跑酷第6年的时候才明显感觉整体的运动,走路时会感觉身体像很多条橡皮筋在相互拉着走。上面的练习你要坚持要量力而行,总有一天会出现好的变化。还有走路的姿态问题深受心态影响,和站姿及坐姿一样,其实是动作必然受心理影响。心理又要受生活环境,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影响,所以你要走好路得向孩子学习,保持好奇心并接纳一切,内心不受影响。多练练多体会,不要死宅家里一直看理论的东西意淫,就在当下用身体去探索生命的本质是每个人都能做的,这比等待科学验证结果再认真活着来的实在。也许有一天奇迹就会充满你的生命。&br&&/p&&p&“如果奇迹真的出现?我们会是怎么样?&/p&&br&“你问那块儿石头,它知道。”&br&&br&&br&&p&----------------------------------------------------------------------------------------------------&/p&&p&最近补充:每次发这种贴都收到很多问题反馈,我没有太多时间回复,每发一个贴子,私信+邮件可能超过100封来问个人问题。实在地说,在网络这个交流层面上,我最大限度地把能写出来的都写了,很多东西可以直接收高价上课。我把一些很重要的基本的方法每次都已经详尽的写出来了。我之所以每篇写这么多,就是希望提供参考,让大家自己能进行些基础训练,这样虽然保守,但是不会出错,一些不在北京的朋友也照顾得到。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反馈我当时就回复,但是如果有更多的个人问题,网上其实已经难以解决了,很多时候需要体态分析和现场评估,建议线下来上我的公开课或加入我的健康管理项目。我的微信/电话:,公开课链接:&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8ajhpu.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年“动中觉醒”系列公开课说明&i class=&icon-external&&&/i&&/a&&/p&&p&&b&我希望大家变得更好,但是练习动作仅供参考,有任何病理问题的人请谨慎把握练习程度或遵医嘱,训练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建议,但不承担责任。我会一直和大家继续下去。&/b&&/p&
(像上图跑步姿势一样,走路其实要有下肢和足趾蹬地将自己向前推出的动作,并且在腰椎稳定的前提下,让肩和髋出现相对旋转。这两点是我认为走路相当关键的部分!)我通过跑酷结识了很多“老”朋友,35到45岁的很多,最大的一个今年59岁了。第1次见他的时候…
双足站立的特点和重要性&p&力学上讲,人类双足站立的姿势很不正常,是种非常不稳定的结构,基本原因如下:&/p&&p&1. 支撑基座的表面积相比整体非常小,看起来像把屋顶当成了基座。&/p&&p&2. 基座没有完全固定在地面上,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高层建筑没有地基是多么的危险&/p&&p&但是人类又能轻易地维持站姿,这是为什么?因为有一些所谓的姿势肌在持续收缩紧张,姿势肌你可以认为是身体背面及腰腹部的所有肌肉,正是这些肌肉把人从爬行姿势拉起到了直立姿势,即使没有地基或者基座面积很小也能维持稳定。实际上身体的各部分肌肉或器官都因为重力的作用下趋于萎缩,但是这一现象也被姿势肌所避免。很多人现在身体出现了问题,例如腰痛,肩颈痛,膝盖疼痛,高血压,内脏功能问题,甚至心理问题(呼吸篇说到了姿势对心理的影响),都是因为最初的站立姿势出现了问题,或者说脊椎不在中立位,维持不了像婴幼儿一样的正确站姿,同时姿势肌出现了功能不良,整体肌肉失衡也使得姿势问题被加重。更深远或直接的影响是当你维持一个不良基本站姿去运动的时候,做任何动作受伤的风险都会很高,运动损伤看起来是绝对不可避免。正确姿势对于孕期的女性而言尤为重要:正确的姿势可以维持身体的合理质心,合理的质心位于第2,3腰椎水平的骨盆处,即质心稳定,胎儿因此就能获得最稳定的发育环境。&/p&如何维持正确的站姿?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站姿?&img src=&/8b0bdee8bd699cd27924bf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1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4&&&p&1) 基本姿态观察说明:从正面看,5条线:双耳连线,双肩最高点连线,双侧髂前上棘连线,双膝连线,双踝连线,这5条线都与地面平行。站桩里经常说的:双目平视,下额微收,含胸拔背,坠肘沉肩等等,就是在描述人体的基本姿态,保持这个姿态,再去练才有可能见点成效,以后有机会写站桩。练武术的都说拳架子不能丢,架子就是这个身体姿态。还有说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这个练功说是练内功,但也得基于基本身体姿态,都是一个道理,这个站姿算是个总纲,一个基础。&/p&&p&2)从侧面看:&/p&&p&内耳,肩峰,臀部中间,膝盖外侧,足底后1/3连线与地面垂直。白话说:头的重量能落肩上,上半身重量落坐骨上,整体重心落脚的后1/3&/p&有哪些基本错误站姿?&img src=&/6d1f9b5db17c174299dbfaf59f9e0db3_b.jpg& data-rawheight=&209&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p&1)正面看高低肩,高低髋(长短腿),足内翻和外翻&/p&&img src=&/264c2181368fabcef0543964cbea3255_b.jpg& data-rawheight=&306& data-rawwidth=&2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br&&p&2)侧面看:头前倾,驼背,膝盖超伸&/p&&p&这些错误姿势都会导致我提到过的疼痛,内脏问题,运动损伤,心理问题。&/p&&br&如何纠正错误站姿一.日常生活中的姿态注意:&p&这部分其实比练习本身更重要,因为实际训练效要保持下去贵在日常的自我监督,如果你实在监督不了自己,也可以找我,呵呵。&/p&&p&站姿需要注意几点:&/p&&p&1) 重心不能左右偏移,始终在双脚之间&/p&&p&2) 重心不能前后偏移,始终落在脚的后1/3&/p&&p&3)&b& 足趾要有意识抓地&/b&,让足弓稍微顶起来,但是不能出现明显动作&/p&&p&4) 膝盖和脚尖的方向始终一致,膝盖不能伸过直也不能左右偏移&/p&&p&5)&b& 臀部和腰腹要有意识收缩,让重心尽量高,但是不能出现明显收缩动作,这会影响呼吸&/b&&/p&&p&6) 肩要保持下沉向后稍微收回,自我意识锁骨向两端延伸,让胸腔打开&/p&&p&7) 下巴稍微回收,保持头落在肩的正上方,不要过度前倾。&/p&&p&你可以每天花10分钟就练习这几点,也可以在走路的时候时刻注意这些问题,3个礼拜之后你会意识的有些部分不需要你去注意就会自动实现了。但是头颈的位置可能需要你花很长时间来维持姿态,它和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如果你没有理解到这一点,可能一辈子都要花心思注意这个头颈的姿势问题。&/p&&br&二.学习婴幼儿的动作&p&新生儿都会经历以下动作发展过程:从躺到趴,从趴到坐,从坐到爬,从爬到站。&br&&/p&&p&这里反映了一个学习过程和一种信息的传递:双足站立这个动作即使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当然,佛教说人类出现不是进化的结果,是从光音天而来,自然化生,以念为食,本来可以飞的,呵呵),它仍然是个极其有难度的动作,站立需要一个纯真无邪的人花一年时间才能学会, 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使得新生儿可以实现双足站立的练习正好就是解决站姿问题的答案,真正的答案其实就在身边,不需要去书上找,有些找得到,很多找不到。&/p&&b&1.为什么这些非语言期的动作可以成为解决站姿问题的答案?&/b&&p&先做小测试来对比练习前后的效果:&/p&&p&1. 双脚分开站立,身体分别向两侧后方旋转,记住你能看到的最大范围&/p&&p&2. 保持双脚分开站立的姿势并且躯干和四肢不动,头部慢慢地左右转动,每侧各3次,每次转到你的最大幅度,每次都感觉颈部肌肉的拉伸&/p&&p&3. 保持双腿分开站立的姿势并且头和肩部一直保持冲正前方的位置固定不动,腰部慢慢地左右转动,每侧各3次,每次都转到最大幅度,感觉腰腹部的肌肉拉伸。&/p&&p&4. 最后你再重复第一步的动作,你会发现自己的视野范围大大增加。&/p&&p&这看起来很神奇,任何拉伸都达不到如此快的动作幅度提升。其实这是动作学习或姿态纠正的核心所在:通过普通意义的健身或者体能训练可以让我们的力量或柔韧性增强,让动作幅度增加或动作质量更好,但是最基本的力量提高与姿态纠正其实不是从外界获得,而是通过解除自身的限制,骨骼排列可以自然归位,让力量可以得到自然的释放。而这个所谓自身限制的解除其实就是姿态纠正的第一步:灵活性提高。&/p&&p&婴儿起初只有眼睛和头能做旋转,而后眼睛和头的运动带动了身体重心偏移,出现了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建立。简单一句话是站姿的自我纠正最开始是依靠重力变化来提高灵活性,而非肌肉力量训练。&/p&&br&&p&上面练习的旋转动作实际上是同时改善了从颈部到双肩到双侧髋关节的灵活性,这里的力学传导路线类似于一个X,如果这个X很紧,就把身体裹的很紧,躯干没有办法做大幅度动作,也可能会被卡在某一个位置。如果把这个X松开,就是给身体松了绑。&/p&&img src=&/4f5d90b040a9d5a1f67e6f74cc4486e1_b.jpg& data-rawheight=&194&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身体松了绑,灵活性就提高,动作幅度也获得提升,同时也让骨骼排列位置得到部分恢复,神经力量传导更顺畅,稳定性的作用发挥更明显,一些共同的效应导致了最后视野范围的突然变大。很多和身体运动相关的活动中都有这个动作出现,而这个动作最开始从何而来?就是婴儿的翻身动作,你想象一下他平躺在床上,屈着膝盖,两个小腿向两侧倒,头向两侧转,和刚才练习的过程其实是一样的。顺便说一句,能重视这种训练的当属现代舞,舞者一生都在追求控制重心与顺应重心的微妙平衡,而一些地面的侧屈,展开,翻转动作是必修的基本功,身体平衡的基本道理终归就在身边的这几个简单动作里。&/p&&p&翻身练习目的重点集中在提高和恢复身体的整体对称灵活性, 解开一些长期积压在肩,髋关节的肌力不平衡,从而缓解一些肩,腰部的疼痛或避免一些慢性损伤,姿态上可以解决含胸弓背,骨盆位置不正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婴幼儿的这些动作是在建立一些最底层的神经冲动和肌肉记忆,为以后避免浅层肌肉代替深层肌肉工作而出现损伤有重要意义,因此所有有站姿问题的成年人都应该从这开始练习。(一般来说:舞者的损伤更多集中在疲劳状态下动作发力次序出现问题和深层稳定肌工作不良,而非灵活性,他们的地面动作训练可以保证完好的灵活性)&/p&&img src=&/1e15de75b75ee_b.jpg& data-rawheight=&479& data-rawwidth=&3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9&&&br&&p&如果你发现这个动作没有解决你的什么问题,原因很多,但唯独不会是动作本身的原因,网上我能说清动作过程和细节,但是每个人都有差异化,因此个人的操作误差也没有办法控制,有什么疑问可以找我:)&/p&&b&2.如何练习翻身:&/b&&p&&b&1)头部旋转&/b&&/p&&p&练习1:低头练习&/p&&p&平躺在垫子上,头部不离开地面,下巴尽量收回向锁骨靠拢,感觉到颈后肌肉酸胀时维持15-20秒,然后休息20-30秒左右,再重复这个练习2次。这个动作就是为了平时可以把下巴收回来,详细点说解决了一些颈椎上段过屈和下段过伸的问题。&/p&&p&练习2:头部转动练习&/p&&p&平躺垫子上,头部不离开地面,下巴稍微收回,双肩下沉。想象自己的头部像一个皮球一样贴着地面向左右两侧滚动,每次都滚动动作要轻,要感觉到肩颈部位的肌肉拉伸,左右各练习10-15次,中间休息30秒,练习3组。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放松一些颈部的紧张肌肉,对站立姿态的平衡维持有着积极的意义。&/p&&p&&b&2) 躯干的旋转&/b&&/p&&p&平躺在垫子上,双脚踩地,屈膝90度,双腿并拢。小腿同时向一侧倒,当你感觉到对侧肩胛骨被抬起或者腰部被卡住时,回到原位,重新练习这个动作,你记住两边的松紧程度差异,紧的一侧可以多练2组。通过一段时间训练你可以加大这个幅度,到最后小腿可以自然的贴到地面,腰不会难受,肩膀也不会被抬起。这个动作每侧转动15次,轻松的一侧练3组,紧张的一侧练5组,注意不能用蛮力,避免腰部受伤,要尽量放松做,如果足够细致你应该可以体会到一些整体力量的牵制,这些力量的产生是来自筋膜而并非完全的肌肉收缩,这有着非常重要的人体功能训练意义。&/p&&p&&b&3) 上肢与肩的伸展&/b&&/p&&p&平躺下来,双脚踩地,屈膝90度,双腿并拢,双肩下沉,双臂上举在头两侧,屈肘90度,手心冲上。感觉一下你的肩和肘还有小臂,甚至是小拇指是否能完全贴在地面上?如果不能,你可以尽量张开双手,肩胛骨向后收回下压,将屈肘的幅度先减小,让手臂各部分基本能都贴在地面上。保持这个姿势做手臂的上下屈伸动作,每组重复15-20次,一共练习3组,每组间休息30秒左右。最终你需要练到双臂伸直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各部分平贴地面。&/p&&p&&b&4) 躯干侧面的伸展&/b&&/p&&p&屈膝侧卧,伸直一侧的手臂,头侧躺在手臂上,另一侧的手可以撑地维持平衡,保持骨盆位置不动。吸气将伸展侧的肋骨上提,肩胛骨向前向上提,感觉上肢的再次伸长和侧面腹部肌肉的伸长,连续做15次,组间休息20秒,一共3组,如果你感觉到两侧不一样,紧张的一侧多做2组,务必把轻松那一侧的肌肉感觉带到另外一侧去,神经力量在这种细微控制间是很容易做到重新整合,练习的效率也容易提升。&/p&&p&&b&5) 翻身动作练习&/b&&/p&&p&平躺,双脚踩地,屈膝90度,双腿并拢,双臂上举到头两侧并且屈肘90度,手心朝上。双腿先向一侧缓慢下落,眼睛再带着头部向同侧转动,同时同侧的上肢向远处伸展,很轻松的你会发现自己从平躺转到了侧躺的姿势,你继续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就慢慢变成了趴着的姿势:双脚会完全离开地面,大腿贴地,躯干转到腹部贴地,这个时候你再将上肢收回,变成了屈肘90度,而掌心朝下平贴地面,头也是侧面贴着地面。你可以按动作的相反过程再回到起始位置,左右两侧都练习,这个动作不安排数量,需要专注各部分肌肉的感知和整体力量的牵制,每次建立练习5-10分钟。&/p&&br&&b&上面的练习可能一共会花去你30-40分钟&/b&&br&&br&-------------------------------------------------------------&br&最近补充:每次发这种贴都收到很多问题反馈,我没有太多时间回复,每发一个贴子,私信+邮件可能超过100封来问个人问题。实在地说,在网络这个交流层面上,我最大限度地把能写出来的都写了,很多东西可以直接收高价上课。我把一些很重要的基本的方法每次都已经详尽的写出来了。我之所以每篇写这么多,就是希望提供参考,让大家自己能进行些基础训练,这样虽然保守,但是不会出错。如果有个人更多的问题,网上其实已经难以解决了,建议线下来上我的公开课&br&&b&我希望大家变得更好,但是练习动作仅供参考,有任何病理问题的人请谨慎把握练习程度或遵医嘱,训练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建议,但不承担责任。我会一直和大家继续下去。&/b&&br&&p&2015年相关课程说明:&a href=&///?target=http%3A//.cn/s/articlelist__10_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的三门课程_高科&i class=&icon-external&&&/i&&/a&&/p&&p&鞋店: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首页-OLLO跑酷北京 高科&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双让脚有真实触感,促进足底肌功能恢复的普通运动鞋) 欢迎关注&/p&&p&我的公众号:jlgaoke
助理教练丁丁微信号:dingdingzulaoda(课程咨询联系和身体问题咨询)&/p&
双足站立的特点和重要性力学上讲,人类双足站立的姿势很不正常,是种非常不稳定的结构,基本原因如下:1. 支撑基座的表面积相比整体非常小,看起来像把屋顶当成了基座。2. 基座没有完全固定在地面上,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高层建筑没有地基是多么的危险但是人…
不良坐姿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我说个严重的例子吧:一个男孩17岁以前很健康,17岁之后开始着迷网络游戏,每天将近12小时在电脑前,18岁的时候觉得走路没有力气,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家里带着走访过很多医院,大夫都说没有问题,注意多运动就行。到他21岁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时他已经没有办法保持稳定的站立姿势超过10秒钟,走路的时候像一个畸形儿。当然我们只是偶尔碰面,我才知道了这件事,到了这个程度我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后来北医三院确认为痉挛性截瘫,再后来做康复没有什么效果,我再通电话问的时候,这男孩回家了,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br&&/p&&p&
去年我开始在优体给小孩儿上课的时候,发现不少孩子有体态的问题,一般来说孩子的体态问题是6岁以后出现的,因为肌肉和力量开始明显增长,如果这期间很多运动动作出现错误,可能出现肌肉不平衡,这些失衡的现象就导致了体态问题,会引起运动损伤,降低运动效率,最后还可能使得神经系统发育受损,如果还经常玩手机,玩儿网游,出现开头那种问题不是不可能。体态问题对于任何人的影响基本一致,所有人都应该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在6岁以前就出现了体态问题,极有可能就是模仿你的姿态而来。&/p&&p&今天的文章说明如何保持正确坐姿:&/p&&p&之前挂过这图:&/p&&p&&img src=&/58d95ef8cd760fbd31b1e_b.jpg& data-rawheight=&304&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8d95ef8cd760fbd31b1e_r.jpg&&&br&&b&一、左为错误坐姿,&/b&&/p&&p&看上面两个箭头:右侧箭头是指头往前探出来,左侧2个箭头意思是抬头,使用电脑一族头部的&b&“标准错误姿势&/b&”这样引发的问题是第1,2节颈椎过度弯曲,下面几节颈椎过度伸直,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肩颈酸痛,臂丛神经受压,手指发麻。第3个箭头是指肱骨内旋与胸椎的过度屈曲,这里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呼吸不顺畅导致肩颈肌肉过度参与加重颈部问题或是肌肉离心性紧张引发后背疼痛。再往下的几个箭头表示了腰椎和膝关节的张力变化。。。总体来说,这种坐姿会引起颈部和腰背的各种疼痛问题,力学上间接改变了膝关节的受力,提升了膝关节受伤的风险。另外膈肌的下降还会导致呼吸不良,使得心脏承担过度供氧的责任,于是心跳过快,焦虑,高血压都从这个坐姿而来。&/p&&p&&b&二、如何通过练习把这些问题改善呢?&/b&如果你没有专业教练指导的话,其实仅仅是维持右侧正确的坐姿就能明显改善问题。&/p&&p&正确的坐姿依次是下巴和头收回落肩上,两侧肩胛骨向后收缩同时大臂稍微外旋让胸打开 ,同时肩胛骨下沉尽量让锁骨拉平成一条直线。脊椎拉直让上半身重心落坐骨上,腰腹保持一定程度的收紧来维持脊椎的姿势。而脚落膝盖正前方,双脚,双膝都冲正前方。&b&另外这个坐姿如果维持时间过长,一些肌肉开始疲劳,骨盆会出现不稳定,因此需要考虑将后背靠在椅背上,以正确坐姿为前提&/b&。以这个正确坐姿为基础,看手机的时候需要把手机拿高,避免低头。&/p&&p&&img src=&/adfde4f857e630b04a677d_b.jpg& data-rawheight=&416& data-rawwidth=&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用电脑同理 ,使用电脑的时候避免头前倾,保持肩胛骨下沉,不要耸肩。 (左为错误姿势,右为正确姿势)&img src=&/2e6ed83b59b35e08f615ae_b.jpg& data-rawheight=&219& data-rawwidth=&3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p&&p&&b&三、&/b&&b&简单的自我颈部问题缓解方法:&/b&&/p&&p&画圆:&/p&&p&1) 保持肩膀固定不动,用下巴在矢状面上画圆,顺时针6次,逆时针6次&/p&&p&2) 保持肩膀固定不动,用下巴在冠状面上画圆,顺时针6次,逆时针6次&/p&&p&&b&四、&/b&&b&简单的自我腰部问题缓解方法:&/b&&/p&&p&1)DyingBug&/p&&img src=&/38cf7adeff4a48_b.jpg& data-rawheight=&218&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p&这个动作可能大家见过,我一直提议练平板支撑前必须先练好这个动作,否则练平板支撑容易伤腰而不是练腹肌。这个动作的起始位置是双腿屈膝靠近胸部,感觉腰椎贴住地面。手臂在练习初期可以不抬起来,就贴着地面。练习时双腿慢慢下降,在下降过程中腹部持续紧张,一定保持腰椎贴地,如果感觉贴不住地面,马上将双腿收回。一共练习30次&/p&&p&2)臀桥:&/p&&img src=&/3b3f6f29f3a5db0bc4638_b.jpg& data-rawheight=&391& data-rawwidth=&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3b3f6f29f3a5db0bc4638_r.jpg&&&br&这个动作大家可能很熟悉,但是往往错误训练导致一些臀部深层肌肉过度疲劳,浅层肌肉又没有被用到。动作说明网上都有。但是我有1个要点说明,始终双膝与双脚冲正前方,如果不能保持马上停止,休息。一共练习30次&br&-------------------------------------------------------------&p&最近补充:每次发这种基本动作贴都收到很多问题反馈,我没有太多时间回复,每发一个贴子,私信+邮件可能超过100封来问个人问题。实在地说,在网络这个交流层面上,我最大限度地把能写出来的都写了,很多东西可以直接收高价上课。我把一些很重要的基本的方法每次都已经详尽的写出来了。我之所以每篇写这么多,就是希望提供参考,让大家自己能进行些基础训练,这样虽然保守,但是不会出错,一些不在北京的朋友也照顾得到。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反馈我当时就回复,但是如果有更多的个人问题,网上其实已经难以解决了,很多时候需要体态分析和现场评估,建议线下来上我的公开课或加入公众号的MTM线上公开课。&/p&&p&公众号jlgaoke&/p&&p&&b&我希望大家变得更好,但是练习动作仅供参考,有任何病理问题的人请谨慎把握练习程度或遵医嘱,训练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建议,但不承担责任。我会一直和大家继续下去。&/b&&/p&
不良坐姿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我说个严重的例子吧:一个男孩17岁以前很健康,17岁之后开始着迷网络游戏,每天将近12小时在电脑前,18岁的时候觉得走路没有力气,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家里带着走访过很多医院,大夫都说没有问题,注意多运动就行。到他21岁的时…
&a data-hash=&723fd68c4b0548ccab3c& href=&///people/723fd68c4b0548ccab3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THEROYBOTHS& data-tip=&p$b$723fd68c4b0548ccab3c&&@THEROYBOTHS&/a& 谢邀请,&br&比较激励我持续训练的其实有图片,但更多是视频,所以现在我还是喜欢偏向用视频展示一些东西。&br&最开始喜欢的一张照片是2000年初看到的肖恩的这张照片,我觉得自己非得练成这样不可,当时觉得块越大力量越大。&img src=&/4a848a93daa_b.jpg& data-rawwidth=&246&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6&&练了几年之后,我大腿围度达到了66-68cm,肌肉分离度也很明显。但发现力量其实没有因为围度增加发生太多变化,特别是弹跳,于是就想想保持下身材也不错,可是如果目标只是保持,我觉得太痛苦了,因为感觉只能看,不能用。我一度是很困惑为什么自己要练健美的。&br&06年看到了这个视频的时候,我觉得我都不需要任何选择和思考,我要练就是这个东西,于是放弃了器械训练,开始在户外训练了。&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jE4MzkxMTE2.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CCA33C23BCC-0091-CD06-A47B&&&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大卫·贝利(跑酷创始人)&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jE4MzkxMTE2.html&/span&
&/a&我也是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才自己开始学着做视频的,下面这个是我第一次剪视频,也是唯一做过的一个国外的跑酷视频合集,为了向这些跑酷第一代的人致敬。&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YxNDYwODc2.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BB18B1CF06CE3CB6--F253-EC1B&&&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跑酷创始人们,&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TYxNDYwODc2.html&/span&
&/a&&br& 09年的时候,我练跑酷感觉进步很慢,而且练东西各种害怕,很多时候是过不了心理这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练成视频这样。&br&所以有段时间比较急躁,也没有怎么练。无聊时上网偶然看见朱尼尔这个视频,觉得和科幻片一样,我觉得一定得练这个动作,于是就开始了漫长的俄式挺身训练历程。&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MwOTYxNTM2.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B0B66E4BC937513EF-B203-9157-CDC2-43266E74DAAD&&&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Bboy Junior 2008 - Planche Breakdanc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TMwOTYxNTM2.html&/span&
&/a& 我也是在练这个动作的时候发现其实我本质上还是挺有耐心的,下面这2个视频是我练俄式俯卧撑1年4个月时的记录&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zUyNzIxODc2.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F3B5F885A6-2C58-D514-9D0D&&&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traddle planche is dead&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zUyNzIxODc2.html&/span&
&/a&&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zcxNzgwOTEy.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F708ADF93CA28E4-62FF-45A9-6BE8-C83F&&&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普兰池&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zcxNzgwOTEy.html&/span&
&/a& 下面是2011年并腿俄式挺身的照片,最好状态也就是维持2秒多,所以没有拍视频。&br&&img src=&/62b3c300d36c430ce008a7b4ae8c85d1_b.jp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62b3c300d36c430ce008a7b4ae8c85d1_r.jpg&&这个动作的练习过程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理解到很多所谓难的东西其实不难,就是需要专注,耐心,方法,很多人没有成功实现某个目标除了方法问题,主要就是坚持不了,或者认为不是必须做。&br&练俄式挺身的这个过程其实是个内视自己的过程,我意识到当人足够专注和细心的时候就会对自己有很好的判断和评估能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清二楚,所谓恐惧也容易被克服。&br&到并腿俄式挺身之后我又重新认真练跑酷了,有1年时间这个动作的训练没有再继续下去,因为我觉得我最不能放下的还是跑酷,不过最近我决定把这个动作继续练下去,作为对那段困惑经历的纪念和对所有认识我的人的一种激励。
谢邀请,比较激励我持续训练的其实有图片,但更多是视频,所以现在我还是喜欢偏向用视频展示一些东西。最开始喜欢的一张照片是2000年初看到的肖恩的这张照片,我觉得自己非得练成这样不可,当时觉得块越大力量越大。练了几年之后,我大腿围度…
自己赤足跑的一些经验如下:&br&1.先不跑,学会赤足站立,充分感知地面给你带来的支撑感。完整的支撑是需要足底在大脚趾下的骨头,小脚趾下的骨头,足跟3个点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撑,这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了“内侧足弓,外侧足弓,横足弓“&br&&img src=&/0c399a42ad7_b.jpg& data-rawwidth=&387& data-rawheight=&2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7&&&br&2.站立的稳定感找到之后再学赤足走,我认为跑步一直是行走技术的放大,哦,最好你还得练练爬,因为我练跑酷时已经练了,其实爬是必须的,比走,跑更能促进身体旋转功能的建立和稳定,也是人类生理发展初期的过度动作,站立行走后很多动作都建立与旋转之上。说回来,赤足走你要感受到的是重心高,身体稳定不会左右晃动&br&&img src=&/568dff99a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68dff99a0_r.jpg&&&br&3.学会走了之后,你要尝试去草地做赤足跑。关于缓冲挺重要:赤足跑可以脚外侧先着地也可以前脚掌先着地,但是最好让脚后跟能落地,这样足弓的缓震性都利用到了,你的问题可能就是只有前脚掌落地,小腿后侧持续紧张造成的,其实也有很多是小腿前侧疼痛,都是动作有点错误。赤足跑与穿鞋跑落地不一样的地方见下图说明,其他的技术细节,其实太多了,你得去看看跑步技术的其他视频,比如躯干旋转与控制旋转。&br&&img src=&/0d50fa47eea4a441c7a7c422cc80374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d50fa47eea4a441c7a7c422cc803743_r.jpg&&&br&4.如果熟练动作了,从15分钟开始,然后延长到50分钟或1个小时,话说我跑步从来不过50分钟。
自己赤足跑的一些经验如下:1.先不跑,学会赤足站立,充分感知地面给你带来的支撑感。完整的支撑是需要足底在大脚趾下的骨头,小脚趾下的骨头,足跟3个点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撑,这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了“内侧足弓,外侧足弓,横足弓“2.站立的稳定感找…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5980 人关注
5199 个回答
8474 人关注
304 个回答
9682 人关注
250 个回答
839 人关注
137 个回答
185 人关注
163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周锻炼几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