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了一个免费电子说,可是不会挑衣服怎么办字体

联想手机A520,我下载了一个安卓小说,可阅读电子书时那个字体直显示在手机的三分之一屏幕,不能显示在全屏_百度知道
联想手机A520,我下载了一个安卓小说,可阅读电子书时那个字体直显示在手机的三分之一屏幕,不能显示在全屏
喜欢看小说是把~我建议用一个软件《开卷有益》,很适合安卓的机子用额,还蛮好的,这个看书的软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lenovomobile,建议您更换其他电子阅读软件来配合使用,为了更有效解决您的疑惑以及问题,建议您可到系统设置-应用程序找到相应的阅读软件。若该软件是支持全屏模式阅读://ask。欢迎您随时与我们联系或访问联想乐问吧(http,请您尝试,进行清除数据的操作,支持全屏模式阅读,非联想官方自行研发,您目前咨询的为第三方软件。很抱歉
用书旗小说看吧,里面内容很多,不定期很多免费的书放出来,值得看
那是你下载的有问题,换一个吧
恩,请问你是叫胡艳?
你怎么知道?
呵呵,看你注册的号是啊,是真名吗,要是真的,咱俩还蛮有缘分的呢
安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有关汽车电子的详细说明
有关汽车电子的详细说明_22700字
语文版初中语文背诵篇目汇编 古诗词背诵 1.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
中国医师杂志 2002年9月 第4卷第9期913?专家论述?医学影像学新进展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李荫太郑州 450052)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进展[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09-…
夏志谦:获奖作文的五大特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大大小小的作文赛事备受社会关注与青睐。可以预料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作文赛事今后将会更加热火朝天。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我们有义务在这方面对渴望夺冠的青少年朋友做些指导。为此,我就参赛作文如何获…
有关汽车电子的详细说明汽车电子指什么?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 汽车电子生产厂商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难题1.整车厂商对零部件厂商的门槛越来越高东风日产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整车厂商不少都与外国合资了,这样在零部件采购上也会较多地选择合资方的产品。2.汽车电子产品还不过关作为汽车电子厂商,很好地了解汽车是必要的,可现在仍有一些汽车电子企业对汽车专业技术不太了解,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汽车的技术要求和原理,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却在不断地推出新产品,这样研发出来的产品肯定技术品质不过关。汽车电子企业必须了解汽车,符合汽车的技术要求,与主机厂商密切配合,研发符合需要的产品。3.汽车电子企业考虑市场需求少深圳宏海山电子卢振海总经理表示,比如现有的车载电话,虽然可以实现免提功能,可是对于车主来说,也就是说要使用另一个号码。号码那么长,人家一般也就只记得一个号码,哪有可能再去记多一个号码?如果为了免除这个麻烦而使用同一个号码,就意味着车主必须把他在手机上的SIM卡卸下来,装到车载电话上,这不也是很麻烦吗?从车载电话的实际市场使用情况来看,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所以这就启发我们汽车电子开发商,必须从市场的需求出发,从车主的通讯需求角度出发,来考虑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这样开发出来的产品才有比较实际的意义和市场需求。4.汽车电子企业难以实现主机厂商和供应商的同步开发这是一个有关市场化、透明化、公开化的问题。深圳赛格导航科技股份的技术总监朱杰说,现在要进入主机厂商的预选供应商名单,很多时候都是主机厂商自己筛选的,主机厂商有什么新的项目,作为汽车配件厂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更不要说一些尚处在起步阶段、知名度还不是很高的企业。汽车厂商的配套市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对于国内一些民营汽车电子企业来说,参与同步研发的机会就更少了。汽车电子: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48个,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目前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向集中综合控制发展: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由于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讯线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接成为一个网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和接收信息。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网络化的设计,简化了布线,减少了电气节点的数量和导线的用量,使装配工作更为简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任何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读取故障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使整车维修工作变得更为简单。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发生以下主要变化:一、汽车的机械结构还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汽车的各种操纵系统向电子化和电动化发展,实现“线操控”。用导线代替原来的机械传动机构,例如“导线制动”、“导线转向”、“电子油门”等。二、汽车12伏供电系统向42伏转化。随着汽车电子装置越来越多,消耗的电能正在大幅度地增加。现有的12伏动力电源,已满足不了汽车上所有电气系统的需要。今后将采用集成起动机-发电机42伏供电系统,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将会由目前的1千瓦提高到8千瓦左右,发电效率将会达到80%以上。42伏汽车电气系统新标准的实施,将会使汽车电器零部件的设计和结构发生重大的变革,机械式的继电器、熔丝式保护电路将被淘汰。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更加智能化。智能汽车装备有多种传感器,能够充分感知驾车者和乘客的状况,交通设施和周边环境的信息,判断乘员是否处于最佳状态,车辆和人是否会发生危险,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今天,社会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人们希望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更希望在汽车是生活及工作范围的一种延伸,在汽车上就像呆在自己的办公室和家里一样,可以收听广播,打电话,上互联网,处理工作。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汽车也将步入多媒体时代。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的车载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具有信息处理、通讯、导航、防盗、语言识别、图像显示和娱乐等功能。可以预见到的将来,汽车装置自动导航和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可把行车的目的地输入到汽车电脑中,汽车就会沿着最佳行车路线行驶到达目的地。人们可以通过语言识别系统操纵着车内的各种设施,一边驾驶着汽车,一边欣赏着音乐电视,还可上网预定饭桌、机票等。未来中国的汽车电子化将呈现出六大趋势揭开汽车业繁荣背后的面纱,技术“空心化”的硬伤其实不容回避。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认为,实施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可实现我国在集成电路和软件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促进“空心化”问题的根本解决。同时,也为3G、数字电视、卫星导航、智能交通、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大的载体。
张新生还说,我国的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断取得新进展,3G试验也取得积极进展,这些都说明发展我国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已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也存在着国外企业垄断汽车电子市场,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技术差距较大、难以进入国际竞争体系和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如何跨越这一难关?张新生强调,这需要国家做好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制订工作,尽快建立技术水平先进、适应性强、配套性好的标准体系,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产学研之间的协作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不可或缺。将汽车计算平台工程进行到底,把握汽车电子化趋势显然是“必修课”。“随着汽车社会的即将到来,汽车电子化是解决能源、环境、安全、舒适问题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刘匀如是说。他进一步指出,未来汽车电子化将呈现六大趋势:一是功能集成化,如车身控制模块,将取代诸如中控门锁、防盗、雨刮、空调、座椅调节等单项控制系统;二是数字控制取代模拟控制;三是多微处理器协同工作,以实现既有独立运行、又有协同功能的数据共享和灵活组成的优势;四是无线与有线技术相结合,实现车内车外信息传输智能化、高速化;五是硬件通用化、高速化,软件专业化,以软件功能提升硬件功能;六是在开发流程上,由“底层向上”模式演变为“由上向下”模式,整车厂将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而这显然对新进入汽车电子市场的厂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汽车电子技术的关键词:模块化、无线网络、低功耗半导体技术是汽车电子技术的基石,是汽车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飞思卡尔汽车电子业务拓展经理康晓敦着重介绍了飞思卡尔汽车网络解决方案、驾驶员信息系统、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车身控制模块系统等解决方案架构。他还提到,因MPC5500低成本、柔性化、定量化、高性能的架构,飞思卡尔将推广为动力总成和底盘应用,建立以MPC5500为工业标准的平台。这也表明,半导体厂商已由单纯的元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以适应汽车电子市场模块化、系统化供货的需求。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商国平认为,汽车将变成多媒体信息中心,并且无线网络技术也将广泛应用,汽车可与外界或家庭通过网络互联,如在家里可看到汽车,在汽车里也可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并且,各种无线技术都可能在车内网络、汽车与外界互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软件也越来越重要,在应用开发上,相关厂商要学会与CAN协议等网络协议兼容。在汽车分立半导体领域占全球20%市场份额的威世公司营运副总裁Norbert Pieper先生介绍说,在汽车电子电源管理方面,低功耗是永恒的追求。威世开发的新型阻抗式元件可侦测电流,从而自调电阻值以降低功耗。同时,其EMI具有切换频率快、低导通阻抗的专利技术,成为非常有竞争力的技术,并且,其功率MOS集成度也非常高。如今汽车电子系统越来越多,对如何防止短路和超负荷以实时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TC(聚合物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器件由于具有过电流保护、可复位、尺寸小等优点而成为市场新宠。泰科电子北中国区销售经理王珩说,今后汽车可将便携式多媒体设备连接至车载娱乐系统、DVD等,因此电源端口需要进行保护,这就需要PPTC保护,它可直接做在电路板上。泰科在PPTC技术方面,拥有300多个专利,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表面贴装、带引脚的及特殊开关等不同形状的PPTC,应用于中央门控锁、电动座椅等领域,目前在市场上已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他还提到,公司正开发要求更高的PPTC产品,应用于多媒体网络、发动机等产品的回路保护。美国CBC公司Ivan Sheiham先生介绍了应用于汽车PCB的涂覆材料与技术,其产品具有化学品抵抗力、绿色环保、可防止引脚锈蚀、快速应用等特点。最近公司正在开发新产品PL4155,是真正的无铅产品,可短时间固化,并可选择涂覆或喷涂等工艺完成。可应用于ABS模块、安全气囊模块、方向盘角度传感器、电力控制、中央门锁控制等领域。他们的成功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提示,在新材料、新技术上不断着力开发,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或许能在这一市场领域开拓出新的增值空间,而前提是有技术、有实力。科研院所齐助阵产业化出现曙光在此次会议上,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介绍说,吉林大学在大型驾驶模拟器、ABS、EPS、VDC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ITS研究方面,进行了汽车防撞警示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等研究工作;在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研发方面,开发了JLU车载诱导装置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车载诱导软件,已成功应用到长春100多辆警务用车上,在市场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上海汽车电子工程中心副研究员、总经理助理杨晓锋介绍说,中心在车用半导体照明、传感器、专用IC、车载网络及控制模块领域都已有收获,传感器为联合电子供货,专用IC已用到赛欧、普桑等车型上。他还介绍,为适应汽车主动式防撞的需求,毫米波雷达系统近年来成为国际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可以实时跟踪障碍物的距离、速度和方向,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中心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最新研制开发的实用化、小型化毫米波避撞雷达即将面世。沈阳自动化所总工程师于冬清指出,汽车网络技术成为新的需求热点。自动化所专为客车开发的RSI系列CAN总线电子控制模块,包括仪表总成电子控制单元、CAN-LIN网关模块、控制中心电子模块、灯组控制模块、组合驱动模块等,已成功应用在上海申沃一款客车的CAN总线装备上。从这些成功的市场应用我们不难感受到,产学研结合已经开始“实质化”。今后的产学研结合其实更需要企业的支持,国内汽车厂商还需积极主动为国内的汽车电子业发展创造一些发展和生存空间,从长远来看,这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在国内汽车电子产品进入汽车配套体系还存在着有形无形的壁垒、层出不穷的认证等关卡时,科研院所也要立足于汽车电子前沿及市场热点应用技术,研发出可靠性高、可适时产业化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实力作证,才能在产业化道路上更加快马加鞭。国内外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在日前举行的日本和北美顶尖的汽车电子峰会上,业内专家探讨了未来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即环保化,电子化、安全化、多功能及人性化。本文主要地介绍国内外汽车电子技术在环保、安全、导航等方面当前最新发展状况。一、环保1、1电动汽车目前电动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个研发方向。纯电动汽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发展,但电池寿命还是最致命的弱点。混合动力汽车在牺牲了部分环保利益的基础上,可以基本满足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但两套系统(电池电机/内燃机)同时安装于本来只装一套系统的汽车上,加大了汽车本身的重量,同时也增加了整体工艺、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在日本,日本国际贸易与工业厅(MIZI)在东京发起锂电池贮能及技术联合会(LIBES),发展电动车用二次电池。日本电动车协会于1991年10月制定了2000年电动汽车普及计划,因而也大大推动了电动车用电池的发展。由于美国加州ZEV法案及世界各国对环保的要求,日本的几大主要汽车制造商开发研制电动汽车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如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RAV4LV电动汽车使用镍氢电池,一次充电行驶距离为215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25公里。该车在中国汕头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区的运行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商业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化研制将很快完成,成为电动车的主导。ABI预测2011年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量将达240万辆。丰田公司宣布,到2005年,在全球范围内将年产30万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目标是在2010年生产100万辆电动汽车。1、2国内状况近年来,中国在电动汽车整车设计、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高性能动力电池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某些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荣介绍,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取得了许多的突破,我国电动汽车研发水平几乎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大差距不超过5年。因此,电动汽车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突破口。在车型开发方面,北方车辆厂和北京理工大学在尼奥普兰的底盘上开发大客车;一汽和东风在各自原有的底盘上开发混合动力公共汽车和大型客车;上汽奇瑞和上海交大、天津汽车和中国汽车工业研究所负责纯电动轿车开发;东风电动汽车公司负责开发混合动力轿车;燃料电池客车由清华和北京客车总厂合作研究;燃料电池轿车则由上汽集团、同济大学及信息产业部电机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承担着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目前我国燃料电池发动机发展趋势很好,已从过去单电堆研究发展到带有支持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能力。在电动汽车的四轮驱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公司和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试制成功了一辆四轮驱动微型汽车功能模型车。该车型将电机驱动、制动、测速、悬架集成于四个相同的独立模块,采用国产燃料电池发动机、轮毂电机和锂离子电池,并自行开发了整车控制策略及其相应的软、硬件,实现了转速闭环控制和电子差速,形成以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电-电混合驱动形式。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将自行开发集驱动、制动、测速、转向为一体的电动轮驱动模块、独立悬架和整车中央控制块,并形成不同成本价格、可配置成电池驱动、电池-发动机和电池-燃料电池混合驱动的微型电动汽车。我国在车用电池的攻关上也取得了群体性突破。中国雷天绿色电动源有限公司成功地研究开发出大功率、低成本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顺利通过了国家电池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填补了国内空白。深圳中星汽车制造公司研制的超级纳米碳纤素电池容量是一般铅酸电池的十一倍,展示出明显的商业化前景。 此外,东风汽车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开发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发的新型电池材料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二、安全安全性是汽车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了。左图给出了Visteon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图中显示出客户对汽车的要求,而车辆安全性位于核心。对于汽车安全性的关注不仅仅是为了司机和乘客,还有道路上的其他人。 大部分用户认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汽车的安全性,它比汽车性能、车载娱乐和燃油效率都更重要,安全气囊和ABS更有望成为标准配置。安全设备已经从物理领域转向电子领域,从轮胎和刹车技术的进步,到侧撞保护和安全气囊,直到今天的辅助驾驶系统。最新的汽车采用了大量的电子技术和传感器,不断监测和评估周围的环境、为司机显示相关信息,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接管车辆的控制。在提高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和驾驶效率方面,这些电子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相关的安全技术和市场也将得到极大的拓展。据Strategy Analytics公司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汽车安全系统是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强劲的需求之一,年平均增幅达到25%以上。
国际汽车安全系统市场正呈现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分别发展并走向融合的趋势,但产品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国际大的企业手中,比如ABS、EBD、ESP、压力传感器,芯片发射等。2、1被动安全--安全气囊等Renesas(瑞萨)对中档轿车的研究揭示:国外1996年就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置,从2002年起国际上已经将两个乘客测知座椅、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与安全气囊一起作为标准配置,预计到2006年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将增加到4个,传感器系统更是大幅度增加以提高冲撞检测能力并提高乘车的稳定性,从而有可能构成统一的安全气囊网络。2011年,安全气囊厂商将可望从北美洲获得11.7亿美元的营收,主要是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局(National High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Administration)规定,2009年起所有在美国销售的汽车需通过侧面撞击的测试,因而带动起安全汽囊的需求。欧洲将贡献10亿,亚洲仅7.63亿。安全气囊零组件的生产一直都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而且有大者恒大的现象,前三大厂商几乎囊括所有订单,分别是第一大厂瑞典的Autoliv、第二大厂美国的TRW及第三大厂日本的Takata。中国在ABS和安全气囊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不过中国公司仍有机会受惠于这一波安全气囊的强劲需求。此外,智能型安全气囊内不可或缺的MCU和传感器也可为中国IC厂商开启另一扇门。
2、2主动安全---ABS/ESP等汽车制造商们在被动安全性(比如说保护气囊和安全带)和主动安全性(如 ABS、变线辅助系统)上的改进成效卓著,而目前的关注重点已经集中于整体安全性方面。车辆将逐渐装配全套的驾驶辅助系统,预报和尽可能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并通过装配在汽车上与道路交通系统相联的沟通设备在事故发生时激活紧急救援系统。安全剎车技术在近几年取得的最主要进展是在电子控制领域,从最初的ABS(剎车防抱死系统)到后来的EBA(紧急刹车辅助系统),线控刹车技术(Brake by Wire)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不过线控刹车技术有望实现更富效率和安全的刹车,无需体积庞大的液压技术,能大大减少尺寸和维护成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外剎车防抱死系统 (ABS) 已经成为了欧洲车辆标准配置,而在中国,该系统在新型车辆中的安装率也已上升到70%。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普及电子稳定系统 (ESP),从而防止车辆在转弯时失控。该系统在欧洲的使用率为35%,在美国是11%,在中国则相对较低。当然,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善,因为电子稳定系统已经证明它的强大作用,它的安装使客乘车的交通事故率降低了20%-50%,大型车辆如四轮驱动SUV的事故率则下降了67%之多。2、3TPMS系统美国高速道路交通安全局(NHTSA)日前已提出相关标准,要求日以后生产的全部车辆均将配备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这是继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汽车安全的第三个立法产品。目前,国外新产车型大多都装配了TPMS,这些车型有:奔驰、奥迪、宝马、法拉利、保时捷、大众的Pheaton、Touareg,英国阿斯顿? 马汀的Vanquish,林肯大陆等。国内只有个别车型如通用的别克安装了TPMS。国外主要生产商有Smar Tire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米其林集团公司,诺基亚轮胎公司,日本横滨公司等。日本ALPS(阿尔卑斯)电气日前成功地开发出了不需电池的直接方式轮胎气压监控系统(TMPS),并宣布2005年开始量产。住友橡胶工业日前宣布开始向德国博世公司提供轮胎气压降低报警装置软件。该软件使用ABS和ESC等车轮信息进行运算,通过轮胎外周长的变化来发现气压的降低,属于间接式。与使用压力传感器直接检测气压的直接式相比,具有耐用性强、成本低的优点。 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西门子公司联合展示了一个新型轮胎用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还包括补偿温度、压力以及轮胎负载、速度等因素的相关软件。 飞利浦电子集团推出了可直接测量车辆轮胎气压并识别轮胎的新型半导体解决方案。最近一年来国内汽车电子中TPMS可谓炒得拂拂扬扬,市场一片大乱,目前为止上TPMS项目的企业和厂家近200多家,不过基本上是靠引进国外公司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开发平台及生产线,毫无自主知识产权可言。目前国常见的方案主要是由主要是由motorola、infineon、GE提供的。三、导航与通讯GPS走入消费性市场,市场正在快速扩大,众多厂家积极跨入汽车导航市场。全球导航系统的年需求将由2002年的430万套增加到2010年的1,220万套。GPS接收机的需求将从2004年的940万台,增加到2010年的3,000万台。全球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导航系统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全球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1未来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趋势:在导航产品方面,将由过去单一的导航定位功能设备向能够提供其他功能(授时、信息)或融合进其他设备(个人电子产品)的方向发展;在运营服务方面,将由单一的导航定位服务向联合不同的内容提供商(如数字地理信息提供商等)共同开展综合服务的方向发展。在新兴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市场上,华强信息、赛格导航等企业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赛格车辆信息服务运营网络,直接服务的珠三角地区车辆就超过4万辆,车载产品已远销台湾、香港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不久前,熊猫从GPS整个应用而言,我国所有的GPS芯片和OEM接收板几乎都是靠进口。在GPS车辆跟踪方面,所使用的GPS核心定位产品主要来源为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基本都是在这些核心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生产车载终端、自导航和手持定位仪等产品。虽然目前GPS关键性零组件如GPS芯片组的供应仍掌握在几家国外厂商手中(美国GARMIN,JAVAD,日本的ICOM,加拿大的CSI公司、美国PCC公司),国内厂家的机会不大,但由GPS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与服务提供仍然能够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资金和人力的新领域。例如,生产移动电话的厂商可将GPS功能纳入未来产品设计之中,而开发其它电子产品的厂商也可考虑将GPS与现有产品相结合,使得产品更符合功能多元化的趋势。GPS提供的地理方位是以经度与纬度表示的,必须有电子地图的配合才能发挥功效,这对于我国电子地图的开发商而言也意味着无限商机。3、2 TelematicTelematics市场总值将从2001年的41亿美元,以27%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至亿美元。以如此高的市场增长率,显示Telematics产业已是未来十年内数种明星产业之一。图3全球Telematics市场趋势 资料来源:Telematics Research全球Telematics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与亚太地区。北美地区包括加拿大与美国;欧洲地区主要包括英国、法国、德国与意大利;亚太地区主要为日及澳洲。北美为全球Telematics市场领导地区,其市场总值在2005年之前甚至大于全球其它地区之总和。由图可见,在2001年时,北美地区之市场总值已接近40亿美元,而欧洲仅1亿6千万美元、亚太地区更只有8千万美元,显示北美市场起步甚早,并远远领先其它地区。但欧洲与亚太地区之增长也不容忽视,相比于北美地区19%之CAGR,欧洲与亚太地区从2001年开始以高达约50%之CAGR高度增长,至2010年仍可维持30%的年增长率。数据显示北美市场庞大,且具备基本的市场成熟度,而欧洲与亚太地区则具有高度增长力。
移动目标监控、调度及信息服务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车载终端的定位及通信系统收集车辆信息、提供道路交通诱导信息、车辆辅助导航等,将是移动目标监控与服务系统在未来ITS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模式。从Telematics系统到ITS,标志着移动目标监控与服务系统在汽车应用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北大青鸟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图4 全球Telematics各区域市场趋势OnStar与Wingcast是目前汽车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较为迅速的两家公司,前者是通用汽车公司于90年代中期开始导入的汽车服务系统,后者则是福特与美国通讯大厂Qualcomm合资成立的汽车移动资讯服务公司。以这两家公司的服务为例,道路救援、路况导航、与移动语音通讯仍是目前主要的汽车移动服务内容,随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能力提升与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机制的成熟,将会出现更多的移动商务类型,如无线上网、线上交易、移动定位服务等。除了通用与福特两家汽车大厂外,许多汽车厂商、软硬件业者以及内容服务业者也开始投入汽车移动服务市场,目前几乎大部分的知名厂牌,如Mercedes-Benz、BMW、Toyota等都已宣布投入汽车移动服务设备的开发,另外,许多内容提供与整合业者也在此项服务前景的吸引下开始提供相关应用,例如:欧洲的Tegaron、美国的ATX、InfoMove等皆与开发Telematics的车厂进行合作。四、未来发展趋势和热点今后10年国际电子行业将集中发展汽车用发动机管理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数字显示、通信导航系统、防撞防盗系统和娱乐装置等。也有不少专家认为汽车多媒体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潮流,所谓汽车多媒体是指以多媒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同时综合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嵌入式仿真等多项技术制成的汽车。信息来源:汽车电子世界网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和发展分析(图2003年世界汽车产量增长不到3%,其中80%的增量来自中国,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的关注。本文概要介绍中国汽车电子技术和市场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发展的趋势,以及汽车电源管理器件和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内容有助于汽车电子设计工程师、技术、市场和销售经理以及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抓住中国汽车电子发展的机会。图1:汽车电子各分系统的构成示意图(图片来源:瑞萨科技)。汽车电子产品可为两大类:1.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舒适和防盗系统。2. 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等。图1所示为瑞萨科技对汽车电子系统的划分示意图。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面临困难 目前,中国车载电子系统制造商已经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他们正在通过兼或重组等方式,融入车厂的配套体系之中,并逐步打入国际高档轿车配套市场。发展车载电子设备是迅速发展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重要方向之一。相比之下,中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产业化水平和研发能力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在不利的市场竞争环境面前,中国科技人员并没有停滞不前。随着能源形势日益紧张,中国国家“863”计划积极推进在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领域的研究,汽车电子的研究和产业化主要集中在:1.信息化:时速表、发动机转速表和油量表将被集网络、诊断和数字显示功能于一体的触摸式液晶屏幕所取代,并通过车载动态信息系统的“专家智囊团”实现现场诊断、道路自主导航、电子地图、车辆定位动态显示和轨迹回放等功能;2. 节能化:高速行驶时方向盘转向很容易,而缓速转弯时,打方向盘很吃力,这会增加2%左右的油耗。新研发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望反其道而行之,让行车省力又安全,并节省能源。3. 舒适化:目前车用空调是由发动机一机多用带动的,温度全靠司机手动控制,耗能问题严重。自动空调系统和智能化空调系统的研发将自动搜集车内外温度、湿度、阳光及车速等一系列信号,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随时自动调节以获得最佳空调运行模式。上述三大研究成果将率先在燃料电池汽车上应用,并视条件对传统汽车逐步进行改建。此外,中国信息产业部将重点支持发展六项汽车电子产品:统一的汽车计算平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CU、汽车行驶监控记录仪、车用音视频导航系统、汽车用半导体器件及专用芯片、智能交通系统。目前中国新兴汽车电子企业在开展研究和产品产业化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对国际标准体系的要求了解不够,整车厂与新兴的汽车电子制造商以自顶向下、根据整车电子产品配置需求开展项目合作的商业模式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整车的需求牵引,汽车电子制造商不得不自行研发产品的功能性样机,才到整车厂接受测试,通过测试之后才寻求配套厂家,中国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一位高级工程师表示,由于测试次数少和费用高的原因,产品经受的试验时间比较短,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难以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汽车电子产品与整车的配套相关性很高,新兴的中国汽车电子企业要上规模,很难走出合资经营模式,因此容易被整车厂控制。这两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下,可能妨碍中国汽车电子企业在短时间内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发展壮大。在研发过程中,国内生产汽车电子产品零部件的配套厂家受到合资企业的控制,造成汽车电子配套市场不健全,对中国汽车电子研发企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存在采购周期长、购买不方便、规格不符合汽车专用要求等比较普遍的问题,上海新代车辆技术有限公司的马锡平经理说:“汽车电子的高功率、大电流环境对线缆和器件的配套有较高的要求,这方面存在配套困难。” 对此问题,天津富士通天电子有限公司的白雪亮主任说:“为给中国本地的汽车电子厂家提供配套,我们已经针对中国汽车电子的迅猛发展刚成立了富士通天研发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目的就是为需要汽车电子产品设计的整车厂提供服务。”而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的郭鲁宁经理认为,中国汽车电子企业要参与国际性的汽车电子采购大会,逐步了解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从配套入手发展中国的汽车电子产业。
目前,在电动助力、高电压电源安全管理系统、车身电机控制、数字仪表、低速总线控制系统、胎压监测和报警系统的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上,中国汽车电子企业已经开始推出产品。中国“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的启动有望攻克汽车控制、驾驶、信息处理、智能交通、传感、执行等重大核心技术,从而为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卫星导航、智能交通、移动网络的应用和信息化在汽车电子的应用提供重大发展机遇,并将形成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随着国际顶级汽车半导体方案提供商进入中国,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有望加速发展。中国主要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和发展机会安全、节能、环保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促成了中国车载娱乐系统市场规模的成倍增长,市场研究表明在年间,中国轿车产量合计应在万辆左右,汽车娱乐系统市场的规模在500-800万套左右,主要提供OEM配套服务。采用车载计算机作为平台,将车载通信、导航、视听娱乐、网络控制等集成为一体化多媒体信息系统是该领域的市场发展趋势。调查分析表明,中国目前发展前景较大的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依此如图2所示,可见与汽车行驶安全和控制相关性不大的车载娱乐和导航信息系统、车身电子是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1. 车载自主导航系统市场快速发展 中国计划以京、津、沪、穗4大城市为中心向外拓展导航电子地图的覆盖空间,提供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的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国说:“目前符合汽车工业标准和中国法律的汽车自主导航电子地图产品已投放京、津、沪、穗4个城市。”预计到2005年,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将面世,以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汽车导航产品的需要。车载自主导航系统由车载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监测车辆当前位置,并将存储在光盘或内置存储器(如硬盘)中、用户自定义的目的地电子地图数据做比较,计算行驶路线,并实时将定位和路线信息提供给驾车者。汽车电子地图市场的发展,将驱动对GPS、电子地图存储设备、显示设备的巨大需求。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全球导航系统的年需求将由2002年的430万套增加到2010年的1,220万套。Telematics Research Group预测GPS接收机的需求将从2004年的940万台,增加到2010年的3,000万台。从技术上看,为旧车配备车载GPS自主导航系统会面临一些空间限制,利用车载DVD光盘大容量存储的优势,就可以通过DVD播放机显示电子地图信息,因此,车载DVD市场有望快速成长。Telematics Research Group 2004年7月预测,全球车载DVD市场的年需求将从2004年的450万台增加到2010年的3,300万台。由于全球汽车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车载自主导航系统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全球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据日本媒体报道,基于DVD/HDD的导航系统正在呈现增长的趋势,此类系统的全球销售量有望在2004年突破1,000万个,在中国虽然此类系统只是在2003年才刚刚推出,但预计其销售量到2008年将超过100万个。电子地图数据提供商将在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获益。现在的比较敏感的是电子地图的普及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此外,汽车无线电接收机技术正在从模拟接收方式向数字接收方式演变,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将引领车载数字无线电接收机的发展方向,最终有可能将AM/FM、电视接收机和卫星数字广播接收机、GPS甚至通信等功能集成为一体。飞利浦CarDSP解决方案可提供增强的多路径修正和各种天线自适应功能,对于改善AM/FM或数字广播无线电等车载视听设备品质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2. 车身电子领域发展空间很大 由于汽车电子电器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车身的重量,网络和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目的是解决汽车电子子系统的增加带来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车内线缆总长度太长导致车重增加等问题,并满足线控汽车的需要。国际汽车巨头和顶级汽车半导体制造商提出了一系列汽车总线标准,包括:IDB-1394和MOST(用于多媒体)、FlexRAY和TTCAN(用于线控)、CAN、IDB-C和GMLAN SWC(用于动力总成控制)、J1850和LIN(用于车身控制)、Keywrod2000和ISO 9141(用于诊断)。图3所示为现有主流汽车总线标准、用途和速率的简要说明。图3:现有主流汽车总线标准、用途和速率的简要说明(图片来源:瑞萨科技)。
我们认为,汽车车身网络系统的发展将为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和切入点,因为:1. 它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门槛。借助具备LIN或CAN总线接口的单芯片方案,缩短了企业开展车身电子研究的周期,降低了企业进入汽车电子配套市场的门槛。2. 提高汽车使用的舒适度,拓展汽车增值空间。过去利用手工控制机械装置,例如车内空调环境控制、锁、车窗、座椅、内部和外部照明、后视镜、雨刷等子系统,都可以通过基于CAN或LIN总线的车身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从而有机会将原来要手动操作的部件改为电控,逐步实现中低档轿车和轻型货车车身控制装置的机电一体化。iSuppli汽车电子市场高级分析师Nancy Dang说:“目前国外高级轿车的汽车电子车身子系统多达50多个,国内中档轿车的车身电子子系统只有6-7个,因此,在车身电子领域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据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的预测,中国车身电子将从2003年的10.32亿人民币增长为2007年的50.33亿人民币,增幅为3.8倍,仅次于车载信息通信系统的增幅(2007年比2003年增长4.2倍)。因此,对具有LIN/CAN总线接口的MCU、相关的功率驱动器件、电机控制MCU和执行电子机械构件的车身电子产品将产生存在巨大需求。飞思卡尔(Freescale)汽车电子半导体部业务拓展经理康晓敦认为:1.本目前ISO9141和Keyword2000主要用于诊断系统,后者在汽车电子控制上用的多一些。2. J1850原来只有北美使用,在2006年或2007年将停止使用,然后全部转至CAN总线。3. LIN为CAN的补充,两者一般结合使用,与CAN总线相比,LIN总线控制方式的成本较低是最大的优势;从高容错性的比较而言,CAN总线的目标应用是汽车的高速和多路数据通信。4. 目前,CAN仍然是汽车电子控制中可靠性最高的总线,Flexray是它的升级,但是目前成本还很高,不能实际应用。5. MOST主要用于音视频流传输的基于光纤的总线,不能用于控制。其它总线在汽车电子上的推广不好。康晓敦说:“目前在中国CAN/LIN总线的实际应用才刚刚开始,不同的车辆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基本配置可能有4、5个节点,高档车可能达到50个以上的节点。” 目前,LIN联盟的支持厂家包括国际汽车巨头,例如BMW、Volvo、Audi、VW、Daimler Chrysler等,因此,代表了未来车身电子网络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康晓敦补充说:“将MCU、功率驱动、电压调节和LIN物理层接口集成为一体构成单芯片LIN子节点是目前车身电子控制器的主要发展趋势。” 3. 汽车安全系统增长最强劲 据Strategy Analytics公司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汽车安全系统是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强劲的需求之一,年平均增幅达到25%以上。杜邦汽车最新调查表明,大部分用户认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汽车的安全性,它比汽车性能、车载娱乐和燃油效率都更重要,安全气囊和ABS有望成为标准配置。Visteon的研究也表明:安全性是汽车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Renesas对中档轿车的研究揭示:国外1996年就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置,从2002年起国际上已经将两个乘客测知座椅、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与安全气囊一起作为标准配置,预计到2006年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将增加到4个,传感器系统更是大幅度增加以提高冲撞检测能力并提高乘车的稳定性,从而有可能构成统一的安全气囊网络。图4:汽车电子技术改进汽车安全性能的发展路线图。国际汽车安全系统市场正呈现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分别发展并走向融合的趋势,图4所示为汽车安全系统的发展路线图。目前,中国新兴的汽车电子在汽车安全产品的设计方向上,主要开发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以防止正面、侧面和后面碰撞为目的的汽车雷达系统,而中国在ABS和安全气囊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轮胎压力监控系统(TPMS)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 (1) 直接TPMS,它可将传感器和射频发射器芯片安装在轮胎的气门附近,在轮胎压力过高、过低、轮胎缓慢漏气或温度异常变化时及时向车载无线接收器报警,从而有效防止爆胎。该方案的难点在于可靠性要求高,电池的寿命、抗高低温和振动问题对系统的可靠性有一定影响,其次,直接TMPS系统所使用的无线收发频点还没有现成的标准可循,一些制造商采用与无线遥控开门或防盗器相同的器件和频率(433MHz),调制方式通常为FSK方式,实际使用上很难避免同频干扰问题,最后,安置在车胎上的无线传感器的低功耗设计问题一直困扰整个行业。开发不需要电池的无线电传感器是市场的一个需求和发展方向。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状况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今天的汽车已经逐步进入了电脑控制的时代。国外专家预测未来3-5年内汽车上装用的电子装置成本将占汽车整车成本的25%以上,汽车将由单纯的机械产品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成为所谓的“电子汽车”。在发动机上的应用:1.电子控制喷油装置在现代汽车上,机械式或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已趋于淘汰,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因其性能优越而得到了日益普及。电子喷油装置可以自动地保证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使其在输出一定功率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油和净化空气。经过实验并修正得到发动机最佳工况时的供油控制规律、事先把这些客观规律编成程序存在微机的存储器中,当发动机工作时,根据各传感器测得的空气流量、排气管中含氧量、进气温度、发动机转速及工作温度等参数,按预先编好的运算程序进行运算、然后和内存中的最佳工况的参数进行比较和判断再调整供油量。这样就能够使发动机一直处于最优工作条件下运行,从而使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2.电子点火装置(ESA)它由微机、传感器及其接口、执行机构等几部分构成。该装置可根据传感器送来的发动机各种参数进行运算、判断,然后进行点火时刻的调节,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减少空气污染。此外,新型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还有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及自诊断操作等。一般认为,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的节能效果在15%以上,而效果更明显的则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除此之外,在发动机部分利用电子技术的内容还有:废气再循环(EGR)、怠速控制(ISC)、电动油泵、发电机输出、冷却风扇、发动机排量、节气门正时、二次空气喷射、发动机增压、油汽蒸发及系统自我诊断功能等,它们在不同的车型上都或多或少地被应用。电子技术在底盘上的应用:1.电控自动变速器(ECAT)ECAT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载荷、转速、车速、制动器工作状态及驾驶员所控制的各种参数,经过计算机的计算、判断后自动地改变变速杆的位置,从而实现变速器换挡的最佳控制,即可得到最佳挡位和最佳换挡时间。它的优点是加速性能好、灵敏度高、能准确地反映行驶负荷和道路条件等。传动系统的电子控制装置,能自动适应瞬时工况变化,保持发动机以尽可能低的转速工作。电子气动换挡装置是利用电子装置取代机械换挡杆及其与变速机构间的连接,并通过电磁阀及气动伺服阀汽缸来执行。它不仅能明显地简化汽车操纵,而且能实现最佳的行驶动力性和安全性。2.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该系统是一种开发时间最长、推广应用最为迅速的重要的安全性部件。它通过控制防止汽车制动时车轮的抱死来保证车轮与地面达到最佳滑动率(15-20%),从而使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时,车轮与地面都能达到纵向的峰值附着系数和较大的侧向附着系数,以保证车辆制动时不发生抱死拖滑、失去转向能力等不安全的工况,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小制动距离。驱动防滑系统(ASR)也叫做牵引力控制系统(TCS或TRC),是ABS的完善和补充,它可以防止起动和加速时的驱动轮打滑,既有助于提高汽车加速时的牵引性能,又能改善其操作稳定性。3.电子转向助力系统电子转向助力系统是用一部直流电机代替传统的液压助力缸、用蓄电池和电动机提供动力。这种微机控制的转向助力系统和传统的液压助力系统比起来具有部件少、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最优化的转向作用力、转向回正特性,提高了汽车的转向能力和转向响应特性,增加了汽车低速时的机动性以及调整行驶时的稳定性。4.适时调节的自适应悬挂系统自适应悬挂系统能根据悬挂装置的瞬时负荷,自动地适时调节悬架弹簧的刚度和减震器的阻尼特性,以适应当时的负荷,保持悬挂的既定高度。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改进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操纵性和乘坐的舒适性。5.常速巡行自动控制系统(CCS)在高速长途行驶时,可采用常速巡行自动控制系统,恒速行驶装置将根据行车阻力自动调整节气门开度,驾驶员不必经常踏油门以调整车速。若遇爬坡,车速有下降趋势,微机控制系统则自动加大节气门开度;在下坡时,又自动关小节气门开度,以调节发动机功率达到一定的转速。当驾驶员换低速挡或制动时,这种控制系统则会自动断开。随着世界各大汽车产家对汽车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安全气囊系统、行驶动力学调节系统(FDR或VDC)、防撞系统、安全带控制、照相控制等方面已大量采用了电子新技术。二、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当前,汽车电子技术进入了优化人-汽车-环境的整体关系的阶段,它向着超微型磁体、超高效电机以及集成电路的微型化方向发展,并为汽车上的集中控制提供了基础(例如制动、转向和悬架的集中控制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集中控制)。汽车电子技术成就汽车工业的未来,未来汽车电子技术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1.传感器技术由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多样化,使其所需要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为此,研制新型、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传感器是十分必要的。未来的智能化集成传感器,不仅要能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而且还能对信号作放大和处理。同时,它还能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自校正,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保证传感器信号的质量不受影响,即使在特别严酷的使用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精度。它还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优点,从而免受机械特性的影响。2.微处理机技术微处理机的出现给汽车仪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世界汽车工业的微处理机用量激增,由从前单一的仪器逐步发展为多用途、智能化仪表,不但可以很精确地把汽车上所有的待测量都检测出来,分别显示和打印需要的结果,而且还有运算、判断、预测和引导等功能。如可监视汽车各大部件的工作情况,还可以对蓄电池电压、轮胎气压、车速等检测量的高低限量进行报警。微处理机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安全、环保、发动机、传动系、速度控制和故障诊断中。3.软件新技术应用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增加,对有关控制软件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并可能要求进一步计算机联网。因此,要求使用多种软件,并开发出通用的高水平语言,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求。轿车上多通道传输网络将大大地依赖于软件,软件总数的增加及其功能的提高,将能够使计算机能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4.智能汽车及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及应用汽车智能化相关的技术问题已受到汽车制造商们的高度重视。其主要技术中“自动驾驶仪”的构想必将依赖于电子技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开发将与电子、卫星定位等多个交叉学科相结合,它能根据驾驶员提供的目标资料,向驾驶员提供距离最短而且能绕开车辆密度相对集中处的最佳行驶路线。它装有电子地图,可以显示出前方道路、并采用卫星导航。从全球定位卫星获取沿途天气、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等各种情况,自动筛选 出最佳行车路线。未来的某天,路上行驶的都会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汽车。5.多通道传输技术多通道传输技术由试验室将逐步进入实用阶段。采用这种技术后,使各个数据线成为一个网络,以便分离汽车中心计算机的信息。微处理机可通过网络接收其它单元的信号。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之间要有一个新式接口,以便与多通道传输系统相联系。6.数据传输载体方面的电子新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未来将实现整车控制系统。这一系统要求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车用计算机的容量要求更大,计算速度则要求更高。由于汽车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量日益增多,采用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日益显得必要。光导纤维可为此传输网络提供传输介质,以解决电子控制系统防电磁干扰的问题。7.汽车车载电子网络随着电控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造汽车车载电子网络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大量数据的快速交换、高可靠性及价廉是对汽车电子网络系统的要求。在该系统中,各从处理机独立运行,控制改善汽车某一方面的性能。同时在其它处理机需要时提供数据服务。主处理机收集整理各从处理机的数据,并生成车况显示。通信控制器保证数据的正常流动。此外,电子技术中的集成化制造技术等在未来几年内也将会有大的突破。
纵观近十年来汽车技术的重大成就,大都是在应用电子技术上进行的突破,电子技术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目前,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入世的巨大冲击,能否在未来的世界汽车业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动权,关键取决于能否在电子技术上占领制高点。加快汽车电子技术新领域的研究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汽车电子基地近几年,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预测到2005年我国汽车需求将超过550万辆,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又给汽车电子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平均每辆车的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已增至23%以上,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汽车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日趋提高,而汽车领域70%的技术革新来自汽车电子产品。因此,日益扩大的汽车电子市场已成为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天津汽车电子行业同样也引来了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天津汽车电子行业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强劲实力。目前,我市已形成了摩托罗拉汽车电子事业部、富士通天电子有限公司、松下汽车电子开发有限公司、现代电子(天津)有限公司、津住线束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公司为主的汽车电子企业群。主要产品有:车用半导体、燃油喷射控制系统、汽车电子点火装置、车用仪表、汽车音响等。2003年,我市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超过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8%。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科研体系完善,技术实力雄厚。天津是我国轿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一批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汽车技术科研开发机构,有中国汽车检测研究所、中国汽车行业电子商务生产力促进中心两个国家研发机构,有日本松下投资建立的天津松下汽车电子开发有限公司、天津汽车工业公司研究所、天津大学等。此外,随着航盛、现代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不断涌入,为天津汽车电子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技术源泉。
二是高起点、高投入,经济效益显著。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产品具有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天津汽车电子企业从建立初期便从产业的高起点入手,实施高投入、高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持续性发展策略,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等方面现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与周边地区强强联合,构建了汽车电子产业完善的供应链。而摩托罗拉、富士通天、现代航盛等国际知名企业致力于汽车电子的研发和生产,引领着我市汽车电子发展方向,构造着汽车电子发展平台,创造着技术财富和经济效益。2003年,我市汽车电子行业共完成销售额50.16亿元,工业增加值11.46亿元,净利润3.09亿元,税金1.80亿元,出口3.36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效益显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三是走国际合作化道路,形成大规模生产。我市已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共同发展。目前在我市汽车电子行业投资额超过3亿元的外资企业有10家,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有12家,形成了产业聚集、技术领先、辐射周边的产业规模。摩托罗拉2005年在天津建立首家汽车电子工厂,提供手提车载电话、导航系统、互联网接入及自动报警系统,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美元,同时,还在天津建立软件平台,使天津不仅是制造中心,也是研发中心。此外,日本丰田汽车的汽车电子配套企业也将陆续进入我市,必将形成更强大的产业发展后劲,为创造国际一流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二、天津汽车电子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下游配套环境和地理位置。一是天津是中国四大轿车生产基地之一,给我市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天津有天津一汽和丰田轿车两大制造企业。2003年,天津生产轿车总量达17.25万辆,有近百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2002年天津一汽丰田整车项目的启动,填补了我市无高档轿车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预计该项目2005年将形成6万辆中高档轿车的生产规模,2007年这个数字将迅速攀升到40万辆,加上天津经济型轿车的生产能力,2007年全市汽车生产能力将达到90万辆。由于汽车产业的增长70%来自与之相关的电子产品,因此,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天津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给汽车电子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无限商机。二是天津信息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为汽车电子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产业环境。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近千家,其中三资企业584家,在《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39家跨国公司在我市投资了81个项目。引领中国通信新时代的摩托罗拉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近期致力于中国汽车电子行业,要在天津建立摩托罗拉的首个汽车电子工厂,届时将全面提升我市汽车电子的综合经济竞争力。2003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170亿元,同比增长26.4%,完成出口交货值545.9亿元,增长20.9%,继续保持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和第一大出口的行业地位,位列全国前茅。目前,天津市已形成了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核心的6大骨干产品制造群体,有40种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5名,17中产品位列第一,是全国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我们拥有5家国家级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5家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外商研发中心。雄厚的技术实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产业链,给我市汽车电子的崛起营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三是天津位居环渤海地区重要地位,给汽车电子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地理环境。天津位居“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西接华北、西北内陆,毗邻北京,具有良好的港口和交通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北方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制造业中心。天津港是中国第四大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通航,每年我国超过50%的进口汽车由此港口进入。天津交通设施比较完善:高速公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一;滨海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40多条,是北方最大的货运空运中心;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900多公里,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4门,固定电话用户300余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0余万户,互联网用户140余万户。天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汽车电子行业的人才引进、信息交流、物流便捷、成本降低。三、强抓时机,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汽车电子基地。随着汽车业的飞速发展,天津必将充分发挥我市汽车电子产业雄厚的技术科研力量、高度聚集的重点企业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等优势,加强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将天津汽车电子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力争在2006年,使全市从事汽车电子研究的机构超过5家,汽车电子企业数量达到5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汽车电子基地!
有关汽车电子的详细说明汽车电子指什么?汽车电子产品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
员工激励措施一、员工激励措施的作用1.激励有利于企业吸引好人留住人才。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吸引,留住人才,企业应采用多种激励方法,如为员工缴纳全部社会保险,体现行业特色的带薪休假制度,为优秀员工提供脱产进修学习的机会等,从而创造一个保险充…
位差超声波传感器在轮式教育机器人中的应用[摘要] 利用位差超声波传感器作为轮式教育机器人的双眼, C51单片机作为轮式教育机器人的大脑,通过对超声波的发送与接收来获取前方物体的距离值,使轮式教育机器人能够随时监控前方障碍物并作出不同的运动策略 。 […
第2 7卷 第 2 2期 21年 1 01 1月甘 肃科 技 Ga s c e c n e h o o y n u S in e a d T c n lg 2 7Ⅳ0 2 .2No . 2 1 v 01 五 角 枫 育 苗技 术 丁继红 张江涛 ,(…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会挑选运动内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