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世家族的能人和会花都白眉派武术邱人和的有几个人

原标题:创派宗师张礼泉折服广州武术界

感谢佛山白眉拳传人刘伟新展示拳术。

刘伟新的父亲刘少良打拳老照片。

清代,各派武林高手来广东发展,其中咏春、蔡李佛更是以佛山为基地。而白眉拳在佛山的发展兴盛,却是从现当代开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它与龙形拳一道,成为当时佛山最热门的拳种。后来大概因为佛山武林门派之间切磋已是一团和气,所以它留给后人的想象空间要小得多。在太平盛世,习武变成了强身健体的手段;武术的作用,随之变成了锦上添花。

相传白眉拳受猿猴启发而创

在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弟子俞莲舟对峨眉武术的起源有一个“著名结论”———俞莲舟道: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峨眉一派。不过,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峨眉武术源自“九阳真经”,是金老先生“想当然”,并没有任何依据。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峨眉武术创始人是战国武师司徒玄空,而不是郭襄女侠;开创峨眉派的应为南宋白云禅师和白眉道人。据称,司徒玄空模拟猿猴动作,在狩猎术基础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而南宋白云禅师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机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糅杂,相融合,创编出“峨眉气桩功”,因其类共有十二节,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同一时期的德源长老模仿猿猴腾跃动作,编出一套猿拳,由于德源和尚眉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所以武术界又将猿拳称作“白眉拳”。

关于白眉拳的起源,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相传,清兵入关时,明朝武将朱国畴将军避难河南嵩山少林寺落发为僧(法号赤眉),并把武艺传授给五枚、白眉、至善、冯道德及苗显五人。而后,白眉在四川峨眉山清虚观隐居下来,潜心修道。一次偶然的机会,受猿猴倒挂树上抓捕水中鱼虾的启发,对自己的武技进行总结和提炼,是为白眉拳的祖师“白眉上人”。

张礼泉曾在多所军校授武

穿凿附会也好,确是有迹可循也罢,反正根据后世弟子的说法,白眉拳与峨眉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这套拳法只流传于庙宇之内,未外传,直到清朝末年传至俗家弟子张礼泉之手。

根据资料记载,张礼泉(年)出生于惠州一个小商人家庭,在当时穷文富武的传统影响下,七岁起便随东江一带的名师习武,他还参加了的兴中会。后来在广州认识四川和尚莲生,在莲生的引荐下被白眉上人的隔代弟子竺法云禅师收为弟子。如果假设张礼泉是金庸老先生笔下的人物,那他应该属于张三丰一类,是为白眉派的创派宗师。张礼泉将白眉拳与自己原先习练的拳法融会贯通,创编了系列拳套和器械套路。而且,在加入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队伍的同时,他还广收门徒传承白眉武功。

1911年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张礼泉便是参与者之一。而后,他还在广州安怀里(现海珠区)设立《励存国术社》授徒。据称,其时他用白眉派武功折服广州武术界,但也招致一些人的嫉妒,买凶要刺杀他。不过,七八名持枪械的杀手被他一一击败,还有几名来不及逃跑的被闻讯而来的军警当场缉捕。这件事情,被当时广州的报纸作为头条新闻报道,称张礼泉为“东江猛虎”。

张礼泉还曾在黄埔军校和“南天王”陈济棠将军设立的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燕塘军校)教授武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号召门人投身抗战,以武报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他还曾担任广东省谍报机关的武术教官。1949年初,张礼泉偕同家人和部分弟子移居香港。

“现在很多说法都是穿凿附会”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张礼泉的积极传播下,白眉拳术在岭南一带逐步流传开来。张礼泉门徒众多,名气较大的有曾惠博、夏汉雄等人,曾惠博在越南开馆授徒,规模为越南各武术流派之首;夏汉雄后与师傅反目分道扬镳,对外宣称是少林柔功门传人,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均设立分会,门下弟子过万。

佛山白眉拳有两个传人,刘少良和仇太生。仇太生,年少时在夏汉雄广州的武馆里做跌打伙计,后被夏汉雄收之为徒,教授白眉拳法。不过,刘少良的传人却认为自己并不属于张礼泉一脉。他们更愿意相信,刘少良在韶关机缘巧合认识了与竺法云禅师为师兄弟关系的竺缘道长,因而学得白眉拳。但是这一点,也未能得到刘少良的儿子刘伟新的证实。刘伟新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师门的传承,未曾听父亲提起过。“以前,父亲教我们打拳就打拳,什么门派发展,都不关心。现在很多说法,都是穿凿附会。”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各种原因,武馆被大量关闭、停收门徒。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佛山白眉拳迎来它的鼎盛期。刘少良在广州退休后返回佛山,开始大力推广白眉拳。上世纪70年代,在刘少良、仇太生两位师傅的努力下,白眉拳达到鼎盛,与龙形拳一道成为当时佛山最热门的拳种。及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城区武协在佛山新广场举办的武术学校班中,习白眉拳的人最多。

做建筑生意的邓赐权,就是当年新广场武术班白眉拳的学员。邓赐权说,学习白眉拳至今已有20多年。在他看来,练习白眉拳就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我现在五十多岁的人,爬七八层楼气不喘,这是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的。”而据邓赐权的说法,到现在,在玩白眉拳的人加起来,大概也有千人左右,但真正算得上玩得还可以的,应该不到百人。

武侠小说、影视作品中,武林人士行走江湖锄强扶弱、动辄斗勇斗狠的江湖,离现实生活很远,很远。我们现在可以追溯到的白眉踪影,只是爱好者们偶尔在公园里比划切磋,或是门徒们应政府的邀请在某个小学推广着“白眉体操”。

以前,父亲教我们打拳就打拳,什么门派发展,都不关心。现在很多说法,都是穿凿附会。———佛山白眉拳传人刘伟新

我现在五十多岁的人,爬七八层楼气不喘,这是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的。

———当年新广场武术班白眉拳学员邓赐权

白眉拳化蛮力为劲功,重内功修炼,且拳势凶猛,气势雄浑,起劲力在外表现为弹抖劲和爆炸劲,这两种劲均是蓄而后发,从内而出。其动作细腻,富于变化,以凶悍、快速著称。教授讲究连消带打,亦守亦攻,以攻代守,以攻止攻。技术动作要做到紧密、协调、稳固、完整。

手法严密,讲究摸黏,长短桥结合,击发时要尽量吐长,劲力可发得透彻,防守时,回吐以短促为主,易于防守变换。基本手法有穿、锁、封、钩、抽、碎、钻、抛、鞭、溜、吸等。

身形有浮、沉、吞、吐的变化,步高腰活,进退迅捷,脚起无形。

本图以佛山白眉拳传人刘伟新表演为参考。

白眉拳,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佛山最受追捧的拳种,门徒众多。不过,昔日风光已不再。仇太生的儿子仇德基,偶尔会聚集一些追随者到公园里比划切磋。刘少良的大儿子刘伟基作为白眉拳的传承人,主持南海石梗乡“刘少良纪念馆”,也就是佛山白眉拳总会,但据称对于收徒要求相当严格。

刘少良的二儿子刘伟新,在罗村南星村挂起“白眉拳馆”招牌,但他目前的主业是喂鱼、养花、品茶,用他的话来说是还没物色到合眼缘,让他有传承衣钵冲动的人。虽然,刘伟新弟子林德成应罗村镇政府的邀请,在罗村中心小学课间操中推广白眉拳,但在刘伟新看来,那不是真正传授白眉拳,只能算是一种武术操。

地址:南海罗村南星村南星小学旧址

自得其乐是功夫的最好传承方式

前些年,曾采访过佛山精武会掌门人梁先生。其时,数次抛出一个疑问:这么大一个机构,在市场经济中,该怎么生存?按照梁先生的说法,佛山本来就是穷文富武,学习武术,家底殷厚是首要条件。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大侠们”考虑的也是如何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自掏腰包慷慨解囊是常有的事情。谈经济利益,那是对武术的亵渎。其时,对于自己的庸俗,颇有点无地自容感。峰回路转的是,2013年的10月却爆出“咏春内讧”事件,主角之一就是梁先生,而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之争,究其实质还是回到经济利益之争。

不能说因此对“武林中人”有些什么看法,毕竟大侠日常生活也如普通人,消耗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过,访寻白眉拳传人刘伟新时,却真的颇有点武侠小说中,偶遇某位隐居山林武林奇人的意外惊喜。刘伟新年轻时做货柜车生意,退休后才开起武馆。他的武馆,藏匿在罗村南星村一废弃的小学旧址。武馆正对着一片池塘,门口挂着的牌匾书写着“白眉拳”,小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派野生趣长态势。多数时候,他就与朋友们在池塘边喂鱼赏花边喝茶。

不过,作为一个被采访者,刘伟新却相当地不配合。基本上,对于我们的所有提问,他都是有怀疑有质疑的。比如,佛山曾有媒体说他“低调,不爱招收徒弟”,他却认为自己只是没有遇到有缘人。在他看来,组建篮球队选取学员都需要百里挑一,更遑论武术传承了。他说,为营生而开武馆,肯定是穷困潦倒的,玩得自得其乐才是功夫的最好传承方式。为了谢绝一众慕名拜师的来访者,他也明码标价:交1万元学费,学三年。然而,他也有顽童的一面,一个劲地叮嘱,要把他的照片拍得“靓仔”一些。

当代“白眉大侠”的访寻,让我不期然地想起金庸、古龙小说中的一些性格古怪的武林人士。他们,对于志诚君子所信奉的仁义礼智信,兴许还是鄙弃的,行事风格也可能是常规道德规范所谴责的,但因了足够真诚,他们的恶是那么的真实,他们的善也同样是那么令人心动。

竺法云禅师传艺给俗家弟子张礼泉

在张礼泉的积极传播下,白眉拳术在岭南一带逐步流传开来

陈君侠在云浮设立“存生堂”授徒,白眉拳在西江一带得到空前发展

张礼泉与家人、部分弟子移居香港

武馆被大量关闭、停收门徒

在刘少良、仇太生的努力下,白眉拳达到鼎盛

城区武协在佛山新广场举办的武术学习班中,习白眉拳的人最多

佛山精武会成立白眉拳研究中心

刘少良纪念馆举行落成典礼

欧美制造十大发烧功夫影视秀

搜狐:魏君子、竹聿名、舞当派

红花:风间隼、宇木林、花英雄

撰文:风间隼、宇木林、花英雄

第一部 少林武僧一苇渡洋

电视剧集《功夫》(1972

好莱坞对东方武术的印象从“拳匪”屠杀白人的伎俩转变为高深莫测“功夫”,七十年代的剧集《功夫》可谓功不可没。故事讲述一冷血皇室子弟开枪弑师,武功高强的少林和尚金贵章在击毙败类之后,不得不流亡海外。剧情的主线围绕金师傅在美国西部的流浪旅程展开,这位少林高手一面锄强扶弱,一面躲避清廷派出的杀手,在这片枪炮横行的新大陆上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

李小龙曾对这部剧集最终成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惜的是他虽然当时已经通过《青蜂侠》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制作方仍然不相信东方人可以挑大梁,于是将角色交给了大卫·卡拉丁。结果剧集播出之后大热爆棚,获得多个奖项,声名家喻户晓。对李小龙来说,这次挫败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后来他远走香港,打出一片天地,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卡拉丁当年凭此剧红极一时,却一直胸怀隐衷,直到30年后出演《杀死比尔》中的比尔一角,他才得以一偿宿愿,踏上他向往已久的功夫故里,向李小龙的影迷们解释:当年自己绝对没有跟李小龙争夺角色。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杀死比尔》中吹奏的长笛,正是当年在剧集《功夫》中使用的那一支。最近又传出好莱坞要重拍《功夫》的消息,真可谓“昔日有佳音,于今尚不绝”啊。

《李小龙传》(1993

演: 罗伯·科恩 主演:贾森·斯科特·李 劳伦·霍利

西方对李小龙的敬仰真可谓如滔滔江河之水,绵绵不绝,相关影视作品一拍再拍。单近年就有《李小龙传》、《李小龙:勇士的旅程》(2000)、《李小龙:不死的龙》(2002)等多部类型各异的作品问世。这里仅举《李小龙传》为例,管窥西方人对这位东方功夫巨星的敬仰。

本片依据李小龙的遗孀琳达所著的《布鲁斯.李:只有我才了解的男人》一书拍摄而成,因此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不仅是这位功夫巨星的超群武艺,而且还有他的热情、高傲、幽默、甚至脆弱的一面,当然,更有他与妻子琳达的爱情。据说刚有拍摄此片的动议时,琳达并不热心,但看过脚本后她的态度发生转变,而且还让李小龙的女儿在片中客串歌手一角,高歌了一曲《加利福尼亚之梦》。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特色是充满了对这位巨星内心矛盾的探究。本片暗示李小龙后来在好莱坞扬名后,面对中国传统武术精神与好莱坞商业化之间的矛盾,加上种族歧视挥之不去的阴影,夜夜深受梦魇所苦。几场超现实的梦境,多少预示了这位传奇明星悲剧性的结局。

在西方人眼中,李小龙不但中国武术的化身,同时也是西式个人主义张扬个性的化身。这部作品从一个更贴近的角度来呈现巨星的生活,将功夫与人性两个主题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同类作品中较为成功的一部。

《过江龙》(电视剧,

导演:唐季礼等 主演:洪金宝 胡凯莉

随着香港影人的西进之路,洪金宝同样不甘人后。上世纪末与唐季礼等携手,重金打造的电视剧集《过江龙》在美播出,大受观众欢迎,雄踞全美收视率冠军,并荣膺美国TV Guide Rwords “最佳新剧集大奖”;使得洪金宝获得第22届亚美国际电影展「终身成就奖」;助其扬威国际,声名远播。

肥胖的躯体,灵活的闪腾挪移,诙谐机巧的风格,这些是洪金宝给我们的印象。在《过江龙》里,他饰演是一名不拿枪,靠赤手空拳与美国黑社会打斗的中国警察。打斗风格综合了成龙的《超级警察》和李连杰的《黄飞鸿》,也将中国传统的武德精神给一适当的展现。另外结合开心的题材,以“幽默”来平衡“暴力”的手法,给美国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感。

该片还捧红了华裔混血女星胡凯莉,选美出身的胡凯莉,凭借《过江龙》显露名声,之后从小荧幕转战大银幕,出演《蝎子王》的性感皇后,冷艳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除此之外与李连杰合作的《致命摇篮》以及漫画动作片《X战警2》都是其代表作。

《黑客帝国》(1999

主演:基努·里维斯 凯瑞-安·莫斯 劳伦斯·菲什伯恩 雨果·维文

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史上,《黑客帝国》绝对是一座里程碑,以往纯属小众的各种东方元素第一次被海量注入这种本土类型中,彻底更新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面貌,这其中就有中国功夫一份大大的功劳。

沃卓斯基兄弟(现在应该说是姐弟)一直是功夫片影迷,久仰袁和平大名,早在筹备《黑客帝国》时就已经向八爷发出邀请。他们不惜工本,要求所有演员必须在袁家班的督导下完成三个月的严格训练,以原汁原味地完成片中的武术动作。我们在片中能看到众多港味十足的功夫桥段:黄飞鸿的起手式、太极拳、“鹰展翅”、铁板桥等等,正展现了编导痴迷中国功夫的一片心意。片中练武不用扎马步、踩梅花桩,主要靠下载程式,不过细心的观众还是可以在快速闪过的画面中,发现袁八爷和成龙1978年的作品《醉拳》。此外,同样是功夫迷的基努还即兴在格斗中加了一个李小龙经典的拇指擦鼻子手式。

在《黑客帝国2》里,有着较重戏份的六翼天使由著名华人打星邹兆龙(倪星)扮演者,本来沃卓斯基兄弟属意李连杰,可惜被婉拒,于是才请来《中南海保镖》里与他有精彩打戏的邹兆龙。说来也巧,周润发也曾婉拒了墨菲斯一角。可见导演二人对中国功夫的痴迷。

从剧情上看,虽然是未来的虚拟故事,可是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倒是大可以把无处不在的“矩阵”当作“少林十八铜人”“少林木人巷”之类的壁障。尼奥要没有一身功夫,哪里打得出一条生路?

今年,沃卓斯基姐弟致敬功夫又有新动作,将在《急速赛车》中推出“赛车功夫”(Carfu)的全新概念,用跑车来耍中国功夫!

《功夫大王奥古斯丹》(1999

导演:安妮·芳婷 主演:让-克雷斯汀·希波尔丁-布朗 张曼玉

要说西方的功夫潮,不提法国怎么能行?不仅仅是因为法国对中国元素一直就充满兴趣,在火热的六七十年代曾出品过《中国姑娘》、《解放军在巴黎》这样的亲华作品,更因为近年来法国人出品的功夫电影多有向中国功夫片致敬之处,而且风格独特,迥异于好莱坞。2004年的《暴力街区》与1999年的《功夫大王》正可代表法式致敬作品中的两个类型。

《暴力街区》的两位主创深受成龙早期电影的影响,将功夫与极限运动结合起来,在都市的高楼间腾跃自如。而《功夫大王》则代表了法国人素以著称的人文喜剧精神,以一种默默的方式传达着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敬意,其真挚之处,更在《暴力街区》之上。

故事讲述痴迷于中国功夫的法国青年奥古斯丹一直惧怕与人接触,在治疗过程中认识了张曼玉扮演的女针灸师。身为新移民的张曼玉人在异乡,分外珍惜与奥古斯丹的友谊。两人渐生情愫,可惜由于误会,不得已,天各一方。影片的结尾,十年过去,女针灸师已经成功融入法国社会,而奥古斯丹也已经在北京的小四合院里扎下根来,娶了一个中国妻子,还有一个在武术队的孩子。

这是一个中法青年互相倾慕的故事,难忘奥古斯丹举着自行车搭飞机的一幕,善意的老房东跟在后面叮嘱:“要吃烤鸭啊,要去长城啊,别忘了给我寄几张熊猫的照片回来!”多年后,奥古斯丹站在庭院里,看着儿子的长棍扫起一片落花,心里是否想起了当年那个在卧室里怪啸着操练三节棍的傻小子呢?西方功夫迷发烧至此,真称得上烧到家了。

《霹雳娇娃》(2000

导演:McG 主演:卡梅伦·迪亚兹 刘玉玲 茱儿·巴里摩尔

惊险动作喜剧片《霹雳娇娃》改编自1970年代热门电视剧,不仅集合了好莱坞三大性感女星:卡梅伦·迪亚兹,刘玉玲和茱儿·巴里摩尔,还找来袁家班二当家袁祥仁(《功夫》里卖如来神佛的乞丐)坐镇动作指导。在本片里,他借用港式打斗风格的包装,加上智慧与美貌并重的美女,打造出了一部颇具异国风情的女性007大片。

但是有人却对本片不以为然,“一部全是傻丫头的弱智动作片”,“三个漂亮的小脑袋瓜里空空如也”,大牌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狠狠的批道。当然对于看惯好片无数的艾伯特而言,此片是无法入其法眼的。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一部靠华丽的外表来卖钱的影片谈剧情,岂非多此一举?

直接的感官刺激,香艳的美女打斗,对影迷尤其是男影迷而言,都是绝好的消闲,而对女性而言,看着三个美女用拳脚征服男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快感呢?作为纯粹的暑期娱乐片,在一个燥热的晚上,看着美女们大秀功夫,喝着可乐,去感受一场淋漓尽致的畅快,足矣!

《昆宝出拳》(2002

导演:史蒂夫·欧德科克

主演:史蒂夫·欧德科克 Leo Lee谢玲玲 刘家荣 王羽

对于任何功夫片影迷来说,《昆宝出拳》都绝对是一部让人崩溃,让人癫狂,又让人赞叹不已的鬼马之作。前面说过,港片在美国以癫狂、夸张著称,中国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穿越太平洋的云层之后,往往就能化作一道闪电,击穿美国人的心坎。

“雷”也好、“囧”也罢,Orz感就是这样诞生的。有幸被“雷”到的美国导演欧德科克显然不甘心,总寻思着怎么“雷返”回去,于是就有了这部无厘头的《昆宝出拳》。

何谓无厘头?且看剧情:“仇家灭门,英雄年少落难”是俗套,“婴儿暴起狂扁仇家”算是哪一出?“双节棍退敌”是俗套,“串鼠成棍”算是哪一出?“临终领受师命”是俗套,师傅又活过来说“没死,我就歇会儿”又算是哪一出?整部电影到处都是这样的“闪光点”。要说恶搞,那是绝对的恶搞,可再一想,专程追到香港把1976年的旧片《蛇鹤双行》买下来,重新剪辑配音推出,那可真得需要一点精神,就是这点精神让我们相信,导演心中对功夫片其实还是一片痴心的。这不,据说续集《愤怒之舌》2008年又要面世了。

最后说一下本片的名字,因为内容实在太过强悍,往往被人忽略,其实正是点睛之处。“Enter the Fist”显然是在向《猛龙过江》(英文名“Enter the Dragon”)致敬。而男主角的名字兼片名“Kung Pow”被译作“昆宝”,实属大谬!除了戏仿“Kung Fu”以外,正解无他,不过西方随处可见的中国餐馆里随处可见的一道菜——“宫保(鸡丁)”而已。

第七部 花旗武功出少林

《杀死比尔》系列(2003,2004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主演:乌玛·瑟曼 刘玉玲 刘家辉

如果说《杀死比尔》的上集是在向日本致敬,那么下集就是在向功夫片致敬!好莱坞鬼才昆汀·塔伦蒂诺拉上第一武指袁和平,打造了一部跨越东西方文化,融合了多种类型片精髓的邪典电影。这位大导演痴迷功夫片,众所周知,与他早年的录影带店打工经历密不可分,只要看看他90年代编剧的《浪漫风暴》就能明白,他在那位自传体男主人身上投射了多少自己对功夫电影的热爱。

香港功夫电影在美国电影市场上多被当作廉价的消遣,与众不同的是,昆汀在本片里却是抱着一种致敬而非恶搞的态度。邵氏的经典片头、乌玛·瑟曼的一身黄衫、白眉老道等等功夫片的经典桥段一一呈现,看过后,你会发现昆汀对于功夫片之熟稔,不下于东方的武痴们。为了追求最纯粹的功夫趣味,他不但在下集中保留了大量的练功过程,以解释新娘子“为什么如此犀利?”还请来了当年大热剧集《功夫》的主演大卫·卡拉丁饰演大反派比尔,来接她的一记“五步摧心掌”。我想任何一位看着功夫片长大的影迷们,听着比尔一边在篝火旁吹笛,一边讲述“少林和尚斗白眉”的故事,都会恍若回到功夫片的黄金时代。

可不要以为花旗佬只识得入门级别的“少林武功”。且看为影片献声的一支黑人组合,正是大名鼎鼎的“武当派”。“拳出少林,剑归武当”,这就齐了。烧到这个份上,还有何话说?

第八部 烧回功夫的故乡

《生死格斗》(2006

导演:元奎 演员:戴木青文 莎拉·卡特 杰米·普莱斯利 霍莉·凡妮丝

《生死格斗》改编自同名电子游戏。以往类似作品已经多次证明,游戏平台上的成功很难拷贝到银幕上来,能让制片方放心投下巨资,导演元奎及其引入的功夫元素功不可没。

元奎和洪金宝、成龙一样,是“七小福”之一,早在香港就曾执导过《方世玉II谁与争锋》、《赤子威龙》等动作经典。在与李连杰联袂闯荡好莱坞,完成了一系列精彩作品之后,元奎终于成功地在好莱坞打出了自己的招牌。《X战警》中的元式功夫独辟蹊径,让特异功能人士的各式绝技更加灿烂凌厉,此后他自己导演的《非常人贩》亦摘取不俗票房。在《生死格斗》中,元奎针对五位玲珑浮凸的美女,设计了从美式摔跤到日式剑道再到中国功夫的各色格斗技巧,在选择决斗场景方面也是煞费苦心,从碧水青山的江面打到怪石嶙峋的洞府,再从巍峨壮观的宫阙打到充满科幻色彩的密室,甚至还精心安排了一场向华语功夫片传统致敬的竹林决斗。与其他功夫片“七分剧情三分打”不同,这部电影刚好颠倒过来,几乎从头打到尾。没有了中国功夫,还真不好想象全片还能剩下些什么。

说起中国元素,除了功夫之外,《生死格斗》还是第一部全部在中国取景的好莱坞电影。在卢卡斯携“尤达大师”造访桂林之后,号称“天下第一”的奇山异水又一次被摄入美国电影的画中,只不过这次与中国功夫相得益彰,显得和谐多了。

《功夫熊猫》(2008

导演:约翰·史蒂芬森 马克·奥斯本

主演(配音):成龙,刘玉玲,杰克·布莱克,达斯汀·霍夫曼

2008最让人期待的动画片,梦工厂强势出击携手豪华阵容,重金打造。东方异域风情加功夫,这两大主料本身已经足够吸引,更有成龙、刘玉玲等巨星聚集幕后倾情献声。作为中华武术的忠实拥趸,导演约翰·史蒂芬森和马克·奥斯本怀着对武术的敬意,在片中展示了中国功夫的精髓,而不只是美式搞笑加东方功夫的噱头。导演拍着胸脯保证,每个闪转腾挪、每次拳打脚踢都绝对原汁原味。

电影原本打算请成龙出任武术指导,但缘于成龙对虚拟形象的陌生,因此大哥改为片中的金丝猴一角担任配音。据说当成龙看到部分动画效果的时候,忍不住惊呼一个“酷”字!银幕形象本就以诙谐,夸张著称的成龙,为猴子配音,可想而知是轻而易举的事。另一华裔动作女星刘玉玲则为毒蛇配音。

根据曝光的剧情,本片类似周星驰的《功夫》,描述熊猫阿宝(Po)因缘际会,挑起了拯救世界的大任。听起来一切都符合功夫片的格局,讲述正邪较量,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是到底如何,还有待检验。说来巧合,十年前,作为梦工厂老对头的迪斯尼出品了动画片《花木兰》,也是东方风情加武术的题材,但是形神皆不如人意,甚为遗憾。对于十年后的《功夫熊猫》,是否真能掀起卡通领域的功夫潮,我等中国影迷且拭目以待!

西方功夫迷眼中的功夫之王

搜狐:魏君子、竹聿名、舞当派

红花:风间隼、宇木林、花英雄

西方人对中国功夫的痴迷由来已久,那么在他们心目中,

谁才是真正能代表中国功夫的王者呢?

在《功夫之王》这篇“西方人写给功夫电影的情书”里,

我们或许能找到这个答案。

事情要从鲁彦和默僧向男主角美国少年杰森教授功夫的一幕说起。两位功夫高手争着给这个麻瓜上课,教的不是螳螂就是鹰爪,突然该麻瓜问:“为什么其实布鲁斯·李的功夫更厉害呢?”两位高手面面相觑,“布鲁斯·李是谁?”

在神话世界里,鲁彦和默僧不知李小龙为何物,其实在《青蜂侠》问世之前,美国人又何尝知道李小龙?他们对中国功夫的了解,是从邵氏拍摄的功夫电影开始的,得到李氏拳脚的点化之后,又经历了喜剧动作片、新派武侠片乃至神怪武侠片的洗礼,这才有了今日“中国功夫遍花旗,开打必尊袁和平”的灿烂局面,从《黑客帝国》到《霹雳娇娃》,从《刀锋战士》到《杀死比尔》,引来致敬之作一片。《功夫之王》本身就是这股热潮的结晶,片中的神话世界部分集合了《西游记》、《醉拳》、《金燕子》等经典中国元素,现实世界部分更是烧得厉害,在杰森的卧室里,贴满了香港功夫电影的海报和剧照,简直就是一部港片走红美国的活历史。

想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总是有趣的,下面我们就透过这部集大成之作来看看,到底在西方功夫迷的眼中,谁才是真正的功夫之王。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邵氏公司所开创的功夫片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西方对于功夫的认知。

大导演胡金铨当年第一部武侠作品《大醉侠》一经推出,备受好评,成为中国新一代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流风所及,女主角“金燕子”之名不胫而走,成为后来多部电影的女主人公。《功夫之王》里刘亦菲扮演的“金燕子”正是由此而来。1975年,胡金铨凭借《侠女》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综合技术奖。1978年他被英国《国际电影指南》评为当年世界五大导演之一。可以说中国功夫走向世界,胡金铨功不可没。

如果说胡金铨的电影以传统文人美学为底蕴,张彻标榜的就是草莽英雄的豪迈义气,至今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再传弟子,纵横好莱坞的吴宇森的作品中窥见其遗风。张彻的作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美国录影带租赁业之后,培养起了一批功夫片的拥趸,今日热衷于致敬功夫片的昆汀当年就是他的影迷。杰森卧室墙上的《大决斗》正是他1971年的作品,主角是当时风云一时的姜大卫和狄龙。

要说起杰森迷恋的热血肌肉男来,就不能不提另一位功夫片大导演刘家良的作品。《少林三十六房》、《十八般武艺》、《黄飞鸿与陆阿采》都是这位南拳正宗传人导演的影片,当年部部卖座,在美国亦被奉为功夫经典。以至于昆汀开拍《杀死比尔》,一定要请刘家辉来饰演百眉老道,以示敬意。

还有一部邵氏作品《血滴子》,出自导演何梦华之手,主演是张彻的爱将陈观泰,讲述雍正年间的民间志士与朝廷鹰犬之间的争斗。美国小男孩恐怕很难弄得清楚这些电影中复杂的历史背景,只因为其中的功夫元素便趋之若鹜,足见发烧的程度。

李小龙是中国功夫在西方的至高偶像,在杰森张贴的海报上,他怒目而视,发出巨龙的狂啸,正是他在西方人心目中的经典形象。

出生于旧金山(旧名“三藩市)的李小龙原名李振藩,据说即“振荡三藩”之意。这位功夫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人物生逢动荡的六七十年代,成名于全世界反殖民反帝国主义浪潮的风口浪尖,他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功夫和电影,与毛泽东、格瓦拉一样,成为了第三世界人民反抗殖民压迫的精神脊梁。

在西方,李小龙综合格斗的思想启发了后世风行的混合搏击术,第一次让“功夫”一词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的崇拜者从昆汀到贝克汉姆,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各个行业。甚至有人认为,连今日风行世界的“嘻哈”音乐,其源头也深受李小龙的打斗节奏和自由精神的启迪。美国《时代》周刊将李小龙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是获选100人中唯一一位武术家、唯一一位华人。而这只是他赢得的诸多殊荣之一。

进入21世纪,李小龙的形象不但没有暗淡,反而更加鲜活。就在2007年,他还凭借在《龙争虎斗》中的形象入选英国《全面电影》杂志评出的20大银幕英雄。2005年,波斯尼亚为了化解各族间的仇恨,还为他们共同的偶像李小龙在首都塑造了一尊青铜雕像。这位英年早逝的华人巨星不但战胜了时间,更战胜了人群之间的仇视。他是真正属于世界的功夫之王。

不用奇怪,美国人未必分得清“功夫”与“武侠”的区别,所以这部90年代的另类武侠经典在墙上赫然与一系列功夫电影并列。

西方人接受《白发魔女传》并非一帆风顺,浮夸、癫狂是他们对港片一贯的看法,要么是扎实的拳脚,要么是没心没肺的笑料(甚至是剧情无意中埋下的“雷击点”引起的哄笑),才能构成他们追捧的理由,显然,《白发魔女传》并不具备这些要素。

玉罗刹真正杀入美国,是在东方功夫/武侠开始在西方蔚为风潮之后。有心的美国小众不满足于一系列特地针对白人观众口味生产出的功夫片,开始顺藤摸瓜,搜寻真正“原汁原味”的港产电影,《白发魔女传》就这样映入了这些发烧友的眼帘。

“毋庸置疑,这部电影最棒的一点就是,它不是按照美国白人观众的口味制作的。和最近的《卧虎藏龙》等电影不一样,它不打算把中国文化弄得神秘兮兮的,好卖给西方”。普通观众这么说。专家的意见呢?影评人Mark Leeper评论道:“这部电影的剧情和对白都是港片里常见的废话,可是它的摄影和美工实在惊人,即使单纯为了视觉效果也该去看看”。

没错,当时在锐意求新的于仁泰的坚持下,制作方请来的服装设计和田惠美、摄影鲍德熹、美术指导马磐超、剪辑胡大为都是一时之选。在这支梦幻班底的打造下,影片中的传统建筑呈现出一种深邃庄严的哥特式风格,蓝色的基调渲染出一派幽冷妖冶的歌剧氛围,人物造型充满慑人的漫画风格,与以往的武侠电影迥乎不同。

甚至有发烧的西方观众在网上搜寻小说《白发魔女传》的英文译本。或许真相会让他们有点失望——早在于仁泰当年飞赴悉尼,拜访隐居的梁羽生时,开明的原著作者就已经撂下了话:“随你们怎么改,只是要拍出好电影来,别坠了我的名头!”

与李小龙横空出世不同,成龙的大名为西方功夫影迷所熟知,中间的经历一波三折。嘉禾当年为了打开成龙在好莱坞的知名度,投拍了《杀手壕》、《炮弹飞车》等西片,可惜西方观众并不买账,后来的《威龙猛探》亦铩羽而归。直到1995年的《红番区》,好莱坞才真正认识到了成龙的价值。

其后的《上海正午》系列和《尖峰时刻》系列,尤其是后者,把成龙在西方的声名推向了高潮。虽然也拍过《八十天环游地球》、《飞龙再生》这样的平庸之作,但成龙在西方的知名度却不因此稍减。奥斯卡颁奖、警察广告代言,成龙凭借其利落的身手和诙谐的形象赢得了众多美国民众的喜爱。

难能可贵的是,成龙在进军好莱坞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中国的市场,继续脚踏大洋两岸兼顾中美观众。这不单是中国影迷的福音,也受到了那些喜爱他亚洲作品的西方影迷的拥护。毕竟,他的身手和幽默感只有在这些作品中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与李小龙不同,成龙的“功夫之王”形象面临着一个尴尬,那就是他的谐星身份。不可否认,他在美国走红至少有一半靠的是喜剧才能,这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华人容易把他的谐趣理解为出丑,而美国人则错过了他全盛时期的刚猛和热血,把他的逗趣和动作仅仅理解为杂耍。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大概好莱坞既无缘见识,或许也容不下一个打不死的成龙吧。

今日,要说能在西方与成龙争夺“功夫之王”这个头衔的,非李连杰莫属。与一众出身梨园的功夫明星不同,李连杰出身北京武术队,受过正规的科班训练,曾连续五年夺得全能武术冠军,更曾赴白宫为尼克松总统表演过。据说当时尼克松就对他发出了邀请:“你功夫这么好,长大以后来当我的保镖吧。”李连杰给了他一个很精彩的回答:“我要保卫的是十亿中国人民,不是你一个人。”

在华人世界功成名就之后,1998年,李连杰以一部《致命武器4》踏上了在好莱坞的征途。与成龙诙谐逗趣的风格不同,李连杰赴好莱坞发展之后的一系列银幕形象,延续了《中南海保镖》中的一股酷劲。大约是为了扬长避短,这位功夫王子说话越来越少,拳脚越来越狠,血腥程度不断上升。但无可否认的是,李连杰美国打出了自己的名头。有美国媒体认为,自从李小龙去世之后,在美国真正能为中国男人赢得尊严的功夫明星,唯李连杰一人而已。

尤为令人动容的是,李连杰在历经了伤病和海啸的困扰之后,对人生的感悟越来越深。在《英雄》登顶美国票房的2004年,他曾对一位美国记者言及,“需要英雄是人类的悲哀,我的拳脚并不是为了鼓励大家用暴力解决问题”。在宣传《龙之吻》期间,他更提醒少年人不要观看,赢得了西方媒体的一致赞许。

或许,李连杰有希望成为继李小龙之后,又一位禅武结合,超越文化和语言差异的精神偶像,谁能预料呢?

《功夫之王》中出现了玉帝、美猴王等《西游记》中的元素,绝非偶然。前面说美国人分不清功夫和武侠,大概在他们眼中,武侠和神怪之间的差别也不是很明显。笔者在国外看《十面埋伏》,金城大帅哥射出四箭,同时命中目标,引爆台下哄堂大笑,简直是歇斯底里。外国人自然不知道武侠小说里有暗器“后发先至”这一说,在他们眼中,神功与魔法,有区别吗?

但是神怪小说里为什么专挑《西游记》,这就跟美猴王在西方的名头大有干系了。倒不是因为美猴王往西天雷音寺跑的勤些,而是一班志在中美交流的人士辛勤耕耘的结果。早在八十年代,留美华裔梁挺博士就推出了科幻版《西游记》——《超时空猴王》,让美猴王来到西方,与各种外太空妖怪斗法,在美国风靡一时。美国版《西游记》曾经引起过轰动,剧中白灵扮演的观音居然与美国人男主角谈起了恋爱,当然,还好《功夫之王》没有照搬这一桥段。当然,这其中也有日本漫画一份功劳,很多美国人其实是从鸟山明的《龙珠》中了解了孙悟空这个名字。

美国人喜欢孙猴子,大概跟他神通广大的手段、诙谐跳脱的个性很有关系,很符合美式个人主义的趣味。李连杰恐怕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在演遍了所有功夫英雄之后,居然有缘在一部英文电影中扮演了一回美猴王。阴错阳差也好,无心插柳也罢,能在银幕上看到李连杰版的齐天大圣,无疑是所有影迷的福音。

不同时代的十大王者PK

搜狐:魏君子、竹聿名、舞当派

红花:风间隼、宇木林、花英雄

第一场 关公战秦琼——王羽对胜新太郎《独臂刀大战盲侠》(1971

古有关公战秦琼,今有盲侠对独臂刀。“盲侠座头市”在日本的影响之大,我们看看北野武电影中一再的致敬就能明白,而“独臂刀”系列在中国功夫片史上的地位也与之仿佛,大导演李仁港、徐克都曾拍摄过致敬的作品。当年王羽反出邵氏自立门户,开拍的第一部电影,便野心勃勃地把一中一日这两位“天残地缺”的高手拉到了一起,为此在当时还与旧东家闹出了一场官司。《独臂刀大战盲侠》在当年便是一部话题之作,备受瞩目。

影片讲述独臂刀王刚赴日访友,路遇中国遗孤,并与座头市结识,两人之间因言语不通闹出许多笑话,最后更因误会难解,不得不性命相搏。瞎子座头市以闪电般的拔刀术著称,而独臂大侠王刚则以独门金刀刀法和轻功与之对抗。最后误会消除,王刚不禁慨叹“你是个好人,如果言语能通……”,我想,下一句应该是“我们能成为朋友”。

有趣的是,因为要兼顾双方影迷的情绪,影片上映时有两个版本,日本版名为《盲侠大破唐人剑》,结局是座头市要了王刚的命,而香港版则名为《独臂刀大战盲侠》,结局是独臂刀击败了盲侠。更值得一提的是,同在1971年,三船敏郎赴美国拍摄了武士对决西部牛仔的《龙虎群英》,而26年后,李连杰亦赴美拍摄了黄飞鸿对决西部牛仔的《西域雄狮》,西部片、剑戟片、功夫片,中日美三国的特色片种交相辉映,成就了一段世界影坛佳话。

第二场 龙吟虎啸——李小龙对罗礼士 《猛龙过江》(1972

全美七届空手道冠军罗礼士或许在武学造诣上不及李小龙,但绝对是在银幕上最堪与李小龙匹敌的对手。《猛龙过江》中的这场对决,是所有空手道迷和截拳道迷心目中的圣经,在当时就吸引了空前的关注。我们列出的“功夫对决”,很大程度上不如称为“票房号召力对决”,但这一场却是例外。罗礼士得知剧本安排自己输给李小龙,心中大为不服,在参与演出之前坚持要先与李小龙比试一下,落败之后,才肯披挂出镜。所以我们在镜头上看到的虽然不是对决的实况,却是最接近真实状态下高手对决的场面。仅此一点,这场决斗就足以独占鳌头!

罗礼士擅长高踢腿,私下里曾与李小龙多次切磋。在这场角斗中,他刚猛的踢法一度让李小龙难以招架,聪明的李小龙立即改用拳击中的滑步跳跃,在游走中消耗对手。截拳道博采众家之长的特点在这部电影里表露无遗,李小龙用传统功夫中的低位腿法封住罗礼士的起脚方位,然后发起了狂风暴雨式的攻击,直到彻底打垮对手!

古罗马斗兽场给这场对决增添了一份悲剧意味,当筋疲力尽的罗礼士倒下时,这里仿佛又见证了两位角斗士之间的殊死格斗。

影片一经推出,便在东南亚掀起观影狂潮。在功夫影视上的影响更引来效仿者络绎不绝,洪金宝在《肥龙过江》中曾不甚高明地拷贝了这一场面,至于搞笑版的例子,大家不妨想想《新鹿鼎记》里,周星驰从温兆伦身上揪下、又吹飞的一撮毛……

第三场 白衣刺蟒袍——姜大卫对狄龙《刺马》(1973

姜大卫和狄龙两位巨星都以善演大侠著称,他们之间唯一的一次“生死相搏”出现在1973年的《刺马》中。凭《十三太保》、《报仇》声名鹊起的姜大卫,凭《新独臂刀》崭露头角的狄龙,两位银幕硬汉之间的铁血对决在当年引起的轰动,今日的“PK”一词就算铁树开花也难以形容其万一。

在刘家良师傅的精心设计下,姜大卫饰演的张汶祥从刁斗中下扑,刺中狄龙饰演的马新贻,稍事包扎后,两人展开了一场长达六分钟的单打独斗。准确地说,这是一场情绪和风格大于合理性的对决,因为我相信除了张氏电影中宁死不屈的硬汉,没有一位高官会坚持带伤亲自拿下刺客。两位昔日的弟兄一着白衣,一着蟒袍,一持三节棍,一持单刀,由器械而拳脚,最后舍命相搏,中间不断闪回黄纵被马新贻出卖的一幕,气氛被一波一波抬升至高潮。当最后姜大卫拔出已经扭成麻花状的匕首时,相信不止一位观众的心也同样被扭成了麻花。狄龙凭借在该片中出色的演技,获得了当年第十一届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同年更获得第十九届亚洲影展的“优异演技奖”。

今日看来,这场决斗从布景、服装到动作都不免有简陋之憾,然而正是这场决斗,以一种看似荒谬的方式悍然凸显出了张彻电影中的铁血情怀。醇厚的兄弟之谊,无情的背叛以及残酷的收场,这些主题在后世的《中环英雄》、《喋血街头》、《投名状》等一系列改编版本中,依旧余音袅袅。

第四场 三人成虎——成龙对洪金宝对元彪《飞龙猛将》(1988

成龙、洪金宝、元彪是八十年代香港动作片的三根中流砥柱,然而他们之间到底谁的功夫最高,真没人说得清楚。正因为如此,1988年的《飞龙猛将》中三兄弟的过招才分外引人瞩目,观众都想知道,到底谁才是最能打的老大。

这段戏不过短短几分钟,动作却异常复杂,三个人互相看不顺眼,于是上演了一出“一对一对一”的全武行。成龙扮演的阿龙一开始还想劝架,架不住两人左一拳右一脚,于是怒从心头起,干脆加入战团。格斗是一贯的幽默诙谐风格,出其不意的袭击,不拘一格的出招,每每出乎意料,不落俗套。特别是每次看到“打你不用挑时辰”,都能让人笑到瘫。

众所周知,三位武星皆出身于占元师傅的戏班,成龙(艺名元楼)一身功夫多半是洪金宝(艺名元龙)所授,元彪更多蒙二位师兄照顾,才得以踏上星途。出身七小福的三兄弟之间一直是恩怨情仇,合合分分,彼此之间的关系正如这出打戏。在历经了《福星系列》和《快餐车》的辉煌之后,《飞龙猛将》成为三兄弟合作的巅峰,在当年创下了三千万的票房收入,居当年卖座亚军。只可惜自此之后三人便分道扬镳,再无合作的作品问世,功夫迷望穿秋水,亦是枉然。

第五场 拳怕少壮,棍怕老狼——洪金宝对刘家良《群龙戏凤》(1989

上世纪80年代末正值功夫影坛新旧交替之际,集导演、演员、武打设计于一身的功夫全才洪金宝常常被人与前辈影人刘家良相提并论。在三毛亲自执导的《群龙戏凤》中,这两位功夫全才之间的对决自然吸引了无数影迷们灼灼的目光。

在成名的香港武星中,三毛与“功夫良”或许是身形对比最强烈的两位了。洪金宝身若巨灵,刘家良瘦削精干,一对瘦虎肥龙,在片中的对决却都是硬桥硬马。洪金宝在这段戏中显然安排了一段对旧式武打风格的戏仿,随着《将军令》音乐响起,他大摆猴拳架势,大做鬼脸,仿佛是对刘家良绝技“猴拳”的嘲讽,然后突然进攻,用刚猛直接的拳脚表明“拳怕少壮”。而刘家良亦不示弱,一记朝天蹬将洪胖踢得倒翻出去,然后抄起白蜡杆一轮暴风骤雨,教会了他“棍怕老狼”!不过洪金宝也不含糊,迎着棍风表演的几个高难度腾挪动作,同样不容辩驳地阐明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肥肉也是肉!

按照剧情安排,洪金宝扮演的罗通败在了刘家良的手下,得到的评价是“肥仔,好样的,我打架这么久,只有你一个打得我害怕!”洪金宝回答:“你也是好样的,我打架这么久,你是第一个打赢我的!”虽是戏中台词,却也不妨看作是新老两代动作明星之间的惺惺相惜。

如今,白发斑斑的三毛依旧活跃在第一线,而刘家良已渐渐淡出影坛。再无新秀与前辈合唱一出“罗通扫北”,不免令人扼腕。

第六场 狭路相逢,死不旋踵——甄子丹对李连杰《男儿当自强》(1992

“要找全香港最能打的人来跟李连杰对决”!徐克在拍摄《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时给袁和平提出要求。当时《黄飞鸿》大获成功,续集自然更要超越前作。不可否认,甄子丹当年的星辉尚未足够灿烂,但依靠《洗黑钱》、《直击证人》等力作创下的口碑,也自打出了一片天地。所以当时八爷想到的第一人选,便是甄子丹。

两人的对决以官邸切磋为前奏,四门棍对少林棍,奠定了纳兰元述咄咄逼人,黄飞鸿稳重守成的基调。在最后的对决中,狭窄的空间配合剧情,将两位豪杰抛入一个你死我活的局面之中。双雄由长竿而双棍,由硬杆而软兵,当真是狭路相逢,死不旋踵。在甄子丹的设计下,纳兰将军多了一记“束布成棍”的绝招,虽然最后惜败,可这位悲剧英雄临死前一握拳,想抓住的,分明是大清飘摇的江山。

这场近乎完美的对决中也有些小小的瑕疵,如果说黄飞鸿的竹篾能突出重重绳圈还可以归结为神功惊人的话,那划破脖子左侧,却从右侧喷血只能理解成穿帮了。这是戏内,在戏外,两位北京武术队的师兄弟在银幕上的第一次交手给甄子丹留下了惨痛的回忆:眉头被李连杰的棍梢捅破,足足缝了六针。

纳兰将军无疑是黄飞鸿曾遭遇的最强劲的对手,这场对决也是黄飞鸿系列中的经典华章,以至于在《西域雄狮》中,鬼脚七只有化身纳兰,才能激发起黄飞鸿的潜能,彻底恢复记忆。

第七场 爵士伴古典——成龙对刘家良《醉拳2》(1994

七十年代的功夫之王如果遭遇八十年代的功夫之王,会怎么样?答案直到九十年代的《醉拳2》方才揭晓。

这场打戏大约是本系列“对决”中风格最轻松的一个,接近长辈与后辈之间的切磋。刘家良的老辣在一开始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火车与铁轨之间的狭窄空间中,居然选用长枪作兵器与成龙的单刀对打,足见这位影坛宿老的自信。方寸之地辗转腾挪,乃是正宗南派武术的精华所在,只见武举人与黄飞鸿刀来枪往,猿进猱击,端的令人眼花缭乱。从误会冰释开始,风格转入轻松,笑料迭出。号称“从来不用刀”的少年黄飞鸿在前辈面前结结实实现了一回宝,算是预演了醉拳的风采。

成龙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刘家良的动作风格就像是古典乐,而我比较接近爵士乐”。而两位功夫高手一开始在火车站的交锋,大约可以称为“爵士伴古典”。今日回望这段武戏,分外令人回味的反而是两代功夫明星戏里戏外的关系。刘家良自负南拳正宗,成名已久,对成龙等一干后起之辈的动作风格多有微词,及至90年代,动作片风格更新换代已成定局,刘师傅顺应潮流才为成龙执导了这部《醉拳2》。而由于上述风格上的分歧,成龙最终还是将该片中刘家良设计的动作场面删减大半,重头来过。此后成龙远走美国拍摄《红番区》,《醉拳2》遂变成其民初功夫电影的绝响。

这出正宗黄飞鸿传人指点“黄飞鸿”的“合奏”也因此成为一段珍贵的影坛佳话,见证了香港功夫电影风格的嬗变。

第八场 男人的宿命——甄子丹对洪金宝《杀破狼》(2005

沉寂了约有十年的香港影坛在2005年终于迎来了一部真正的功夫电影,那就是《杀破狼》。这部回归传统之作集合了老中青三代功夫明星,可谓光芒四射,尤其是新旧两代功夫之王洪金宝与甄子丹之间的对决,更是令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

《杀破狼》是甄子丹第一部取得完全动作主导权的作品,这位锐气十足的武者没有辜负各方的期待,为电影设计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作场面。他融合了当今最流行的UFC铁笼对打风格、锁关节术、柔道和合气道,为影片中的格斗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实战感。在压轴的对决中,面对力大招沉的三毛,甄子丹不断用锁关节技法消耗对手的力量,然后适时爆发,用标志性的凌空三脚和过背摔等绝技结果了对手的性命。

甄子丹懂音乐,自言设计动作场面与谱曲共通,都讲究节奏和张弛。决战中的手机来电是神来之笔,在温情的衬托下,残酷的显得愈发残酷。“其实功夫片打来打去,都是为了一个情字,讲情的电影才是永恒的”,甄子丹如此总结自己的理念。这场对决以男性的热血与柔情,谱写出了一篇充满末世气氛的乐章,

2005年的三毛毕竟老了,拍摄过程中捱了子丹一脚,旧伤复发。不知他在被甄子丹的三角锁锁住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在将近三十年前,年轻的自己被李小龙以柔术锁住的一霎那呢?如果说全片的悲剧格调尚有造作之嫌,那么铁汉终须老去,却真真才是每个男人都逃不脱的宿命。

第九场 五行战士——甄子丹对成龙《千机变2》(2004

甄子丹和成龙代表现代功夫片两种风格的典范,一重实战,一重夸张的喜剧格调,这两位功夫之王较量一场,谁胜谁负?这就是2004年的《千机变2花都之战》带给我们的最大悬念。早在影片上映之前,“世纪的决战”、“巨星的对决”这样的标题就已经飞遍了娱乐新闻的头条。

两位功夫巨星在此前的《上海骑士》中就曾合作过,不过并未出全力,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对决。在此次《千机变2》中,两人才是真正的“舍命相搏”。动作导演元奎精心设计的动作场面,明显从传统五行思想中汲取了灵感。水帘洞中,石像(土)突然复活,化作成龙扮演的大将军拦住甄子丹的去路,甄子丹挥舞长矛(木),成龙运转长刀(金),在水火交征的洞窟中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飞舞的水滴和熊熊的炭火衬托出刀枪的威势,再加上电脑特技的渲染,两位功夫巨星的对决惊天动地,声势煞是惊人。

成龙说自己的动作是爵士乐,甄子丹则认为自己的风格才是爵士乐,他形容李连杰的风格是古典音乐,优雅而耐听,成龙的风格是粤剧,越听越有味道。不过在功夫迷的眼中,二人这场貌似惊天动地的对决既非古典,也非粤剧,更不是爵士,更像是一首华而不实的电子乐。甄子丹宣称要凭《千机变2》拯救港片,也不过是句善意的套话而已。

第十场 风云际会,日出东方—— 李连杰对成龙《功夫之王》(2008

在所有的功夫巨星都捉对厮杀过之后,压轴的好戏才正式上场。两位崛起于八十年代,辉煌于九十年代,挺进世界于二十一世纪的功夫之王终于要交手了!我敢打赌,所有四十岁以下的男人都梦想过这样的一场对决,就像我们小时候梦想过瓦尔特对霍元甲,佐罗对陈真一样。诚实地说,那不是单纯的幻想,我们都曾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到底谁更厉害?

只有美国人才会认为这场格斗仅仅是Jackie vs Jet。在“双J”的故乡,李连杰对成龙,那就意味着少林小子对马如龙,功夫皇帝对亚洲飞鹰,中南海保镖对超级警察,冒险王对鸡骨草,华山大弟子对秦国大将军……最后,“武状元黄飞鸿”对“醉拳小子黄飞鸿”!这不单是两位功夫演员之间的较量,更是两个功夫世界之间的碰撞与交流。

这场姗姗来迟的交手其实酝酿已久,两位巨星自爆,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发展出一段“地下情”,在《功夫之王》这部“写给功夫电影的情书”中,他们的“这段情”终于可以大白于天下,功夫迷也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毕竟,他们没有留给我们一个永远的遗憾。影片虽然有着美国血统,却有着喜人的中国文化背景,成龙终于可以不再穿着“神奇燕尾服”上窜下跳,李连杰的拳脚也终于可以不再伴着嘈杂的黑人说唱乐了。我们由衷地期望,这场对决不是一个结局,而是功夫电影的一个新的开始。

 空中楼阁——那些永远停留在虚拟时态的对决

功夫明星之间的对决永远是一项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点的艰巨任务,合适的时机、身价、身体条件、票房号召力……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多,爱惜羽毛是常态,强强联手难上加难。我们下面就要列举一下那些曾经可能,却终成泡影的对决。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成龙与史泰龙都进入了各自演艺生涯的巅峰,两人之间的合作多次被摆上桌面,说得有鼻子有眼。这一中一西“双龙”的合作计划,坊间传说名为《绝地双龙》,连剧情都编得有鼻子有眼,可惜拖了几年,却始终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其实“双龙”倒真的合作过一部《双龙一虎闯天关》,不过包括“黑虎”琥碧·戈德堡在内,都属于客串性质,两人之间没有什么对打场面。该片的拍摄从头到尾就是一场灾难,最后连导演都不愿署名,票房惨淡更是意料之中。所以双龙的演艺履历上都不见此片的踪影。

他俩传出的最近一次消息是成龙要出演《第一滴血4》,估计观众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泰国“拳霸”托尼·贾常常被人拿来和成龙年轻时候作比较,在制作《尖峰时刻3》时,托尼·贾一度确曾答应出演一个角色。可惜计划最终无疾而终,否则我们就有眼福看到暹罗虎大战中国龙的场面了。

事实上就连这次终于交手的成龙和李连杰之间,也早就传出过“绯闻”。2001年,二人号称要合作翻拍罗伯特·德·尼罗的名作《午夜狂奔》,迁延数年,计划一变再变,最终换成了今日的《功夫之王》。所以有时候想想,“功夫对决”这种事情,还真是可遇不可求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都白眉派武术邱人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