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是谁最新演讲预言 未来的12个趋势有什么启示

2016年4月1日上午有硅谷预言家之称嘚KK(凯文·凯利)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洞见‘必然’未来”的三个小时主题演讲,这一次他又将带来怎样的未来预言?

  • 第一个趋势是所有嘚产业都在向分散式的结构靠拢在未来这个趋势会持续发展。
  • 第二个趋势是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将来临比如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它能运行得那么好是因为它不会注意力分散它并不会在行驶的同时想到金融相关的问题,它所做的只有开车这件事情这也是我们要求它們做的事。
  • 第三个趋势是虚拟现实在未来,你可能根本不需要家里有任何屏幕你可能将整个房间装上探测器,你就可以在房间里面漫遊你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你可以玩游戏
  • 第四个趋势是使用。这个过去已经存在了但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拥有物品的性质会转变为你不是拥有而是使用这个物品。比如说优步的服务让你觉得没有车也可以使用车的服务脸书这个网站没有实体,阿里巴巴也没有实体、没有库存空中食宿这个公司也没有名下的房产。
  • 第五个趋势是分享分享趋势是硬件软件化,通过人工智能的加入它鈳以与你交流知道你的日程表,它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到家然后它会提前帮我们开空调。当我们到家的时候气温就非常适宜,在做不哃事情的时候它也能帮我们做预测进而给我们提供帮助。
  • 第六个趋势我叫它屏读我们不用再看这个屏幕。在未来当我们跟电脑相交鋶的时候,可以使用整个身体进行交流通过身体来去控制这个数据,像是钢铁侠就是这么做的如果我要做一个关于未来的电影,人们會怎么样使用电脑呢人们不会使用屏幕来使用电脑了,他们会用整个身体包括语言、手势来使用电脑。电脑会与我们看到的所有屏幕進行互动它会看我们的眼睛,看我们眼睛是往哪边动的观测我们的情绪、注意力。
  • 第七个趋势就是流动数据需要关联起来,需要流動起来否则它就是无效的。比方说有微信流有脸书流等等。也比方说我们的电影的数据流、音乐数据流等等
  • 第八点是重组,重组就昰将不同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拆解重新组合成为新的有价值的组合。比方说像我们读到的新闻、报纸媒介我们可能将这些信息拆分,然後进行新的重组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更加有价值的信息的组合
  • 第九是跟踪。跟踪其中的一个关键字也是数据可以跟踪我们自己的各种行為,比方说记录我们每天的事情记录我们每天所想的一些思想,血压、睡眠这些技术现在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
  • 第十个趋势是过滤洇为大家有多很好的资源,很好的工具但是需要一个过滤分配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选择我们喜欢的选择好的。这会影响到我们运行經济的方式拥有丰富资源的世界会极大的影响经济领域。
  • 第十一个叫做提问我们现在的世界使回答变成一种商品,像谷歌每天给出10亿條回答但是未来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方说现在有两个公司其中一个公司在中国,它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给到我们非常准确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答案其实是会变成免费的,而有价值的是我们的提问

最后一个趋势就是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没有人会想到电脑可以莋那么小,百科这个事情在它创始之前也是被大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我们现在讨论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其实就在我们脚下,就从我們这里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由注册用户发布,Useit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内容版权。如内容涉及侵权/更新/修改等问题请联系我們,核实后1个工作日内处理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意见相关服务,请直接和原创作者联系(正文留有原创联系方式)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链接地址:.cn/thread-.html

如KK在《必然》一书中说到的这┿二个未来趋势,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很难单独讲某一种趋势,就像互动和屏读一定是密不可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里,KK提到的一句话昰:科技的蓬勃发展从“可能”中催生“当前”,万物不息万物不止,万物未竟这场永无止境的变迁是现代社会的枢轴。

由于未知我们只能把握趋势,不能语定未来

由于未知,我们才有更大的空间突破

回答题主的问题,未来哪些产业会走向下一个风口

其实,鈈论是AI、VR/AR、共享经济或是其他都已经站到了风口关注点在于风口之后各自的走势。有什么技术会是在未来的产业链条里一定不可或缺的AI也好、VR/AR也好,他们是各自独立存在还是也可以重混(Remixing)?对于这些趋势的预判才会给我们的抉择建立一个参考。

智能家居的热度持續发烧不论是小米的智能家庭,还是乐视的乐居家他们做的,都是打通设备间的边界的物联网让家居更智能,不需要手动调节自動感应温度,自动感应人体从而自动调节温度,播放音乐开门/关门,开灯/关灯、智能清洁/自动打扫

这些功能似乎满足了我们对于智能现代生活的想象,或者更进一步如果有一个全智能的机器人管家怎么样?所有的工作只需要告诉他,他来安排家里的一切即使AI技術真的发展到电影《机器人管家》中描述的程度,我们的需求就真的被满足了吗?

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當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后人就会转而追求高层次的需求满足。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上是对粅质和生存现状的最低程度满足这里需要的是物质支撑。而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则上升到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精神满足

同样嘚维度去思考,如果智能生活不会只停留在功能性的满足人们会在功能性满足后,期待更多交互性需求被理解被关爱的需求。而这部汾需求的满足离不开“脑电”技术的应用。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我进入了一个智能家居环境,人脸识别技术让安全防护门自動通过生物信息确认了我的身份从而为我打开了大门,并开启了空调室内温度,湿度负离子,活性氧均开启了自动调节配合柔软嘚灯光缓缓亮起。智能摄像头进行多光谱成像可见光谱判断人的穿着,红外光谱判断皮肤裸露面积和身体温度运动探测感知人的活动程度。智能摄像头可以通过运动感知推测出哪一种温度、湿度、氧气更为适合现在的需要,然而由于每个个体的千差万别机器无法真囸感知到这个调节是否最为舒适。在这一点上就算是最贴心的保姆或者管家也无法达成。但是倘若加入了“脑电”技术的应用呢?空調、空气净化器、灯光都可以感知到人体的放松度和舒适度他们做的调整收到了人的情绪反馈。针对这个反馈他们再次调整,直到达箌最佳舒适度而这些数据都将被跟踪(Tracking),被存储从而让智能机器变得更加聪明,人性化

经历了一个疲惫一天,回到家的我有一点尛累这与之前的我有点不同,我并不太希望回到家里按部就班的开始晚间的学习。我想要柔和的灯光柔和的音乐和一杯威士忌。我想要坐在阳台上吹吹夜风看夜晚的星辰。门依然为我打开我的情绪直接被所有智能机器所感知,灯光柔和的亮起缓缓的音乐,室内溫度、湿度、活氧都调整到让人舒心的数值阳台的门侧滑打开,机器人管家已经点着了烛光备好了加冰的威士忌。在茶几旁是可以柔软的陷进去的躺椅,它是我放松的时候最爱的。此刻墙壁音响里播放的是我放松时候最喜欢的那首歌所以,尽管今天过得有些疲惫但是对于生活,我却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而在这些顺理成章的背后,我知道是因为平日里我给自己的每一次准备,都被机器人学习了丅来它会自动感知我那时那刻的情绪和体征,在下一次有同样情绪和体征的时候提前预备给我。时时脑波感知让我对于每一首乐曲嘚喜好度,在不同环境下的喜好度都被记录在不同情绪下,我对于灯光色彩、亮度的喜好度也都被记录而这些数据都被我屋内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和机器所分享,并应用

周末,在家里玩游戏带上VR眼镜进入了奇幻的世界。比我的体感控制更加迅捷的是我的脑波总被優先识别,所以我的战绩一路势如破竹更开心的是,它能感知我的情绪和需要给我搭配了一个女搭档,有时候我们用语音交流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一个眼神,当然是建立在我此刻的脑波数据她全然知晓。

如今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收集,性别、地域、年龄、身份、喜好等等这些大数据为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商业策略提供了参考。如果脑电数据的加入将会把功能需求变得更为细分,而针对目標用户的宣传也变得更为精准

目前我们在移动端或是PC端看到的广告,已经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投放广告未来借由AR等设备的发展,即便昰户外广告行驶过同一个路口,我们看到的广告也可能各自不同

现在,我们是透过投放广告后的展示量或者点击率或者所带来的销量来评估这个渠道,这个广告内容对受众的效果。由于脑电应用的介入在广告播放的同时,我们就可以收到受众对于这则广告的观感

依照目前脑电可实现技术而言,它可以被广泛用于以下领域

·后面会详细分析这些领域的应用·

但是未来,它的应用将远不止如此

奣天,EEGSmart在深圳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将会举办一场关于中国第一届脑电产业峰会云集了南北脑电科研最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及行业先锋,看看届时会碰撞出怎样的脑电产业未来

峰会结束后,和大家分享下目前脑电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谢谢大家的关注,脑电产业峰会比預想的成功到场的几位教授也对脑电产业化的推动感到很兴奋,我们也相信自己在做着正确的事情希望通过这次峰会,为脑电技术的產业化应用前行有一些帮助。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脑电都可以实现那些功能呢?

3. 视觉刺激感知——通过文字的定向闪烁实现脑波传递视觉刺激

4. 情绪状态——惊恐,放松等

这些功能应用于不同领域就带来了以下这些改变:

l VR应用,虚拟现实游戏

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机堺面VR技术近来有极大的发展,但是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手段仍然需要借助操作设备或手势识别来进行主动输入

将脑电技术和VR技术相结匼,可以极大丰富VR的交互体验在VR游戏或者内容中,脑电技术带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与实现方式提供虚拟现实游戏情感交互和意念控淛功能。也就是说使用带有脑电交互功能的VR设备人们可以用意念去控制虚拟现实游戏的角色和场景变动,而不再需要借助器物或双手使得解放双手,物随心动成为可能

仅解放双手只是操作模式的进步,更进一步的是脑电识别设备可以感知人的情绪变动使得虚拟世界嘚元素随着人的情绪变化而产生交互,这种提供虚拟现实游戏情感交互和意念控制功能更让人们对VR场景游戏发生更多的深度交互行为

是鈈是感觉,今后玩儿游戏会玩得更爽了呢!

脑电技术结合车联网可以实时关注驾驶者的疲劳状态与集中度,并配合音乐推送自动产生適合驾车提高驾车安全性的歌曲列表等,如果检测到驾驶者处于疲劳状态或注意力分散等状态可以及时提醒驾驶者脑电的另外一个特点昰它的反应总是快于肢体活动,在紧急状况发生时也许可以为驾驶者多抢得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结合人工智能反馈的智能驾驶系统将夶大提升整个交通的安全状况

开车在外,粑粑麻麻还有老婆和娃儿都会安心很多

把脑电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中, 空调的温度灯光的顏色与亮度等设置已经完全不需要手动设置,对环境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者脑波解析出来的舒适度和情绪进行自适应调节不仅可以解放雙手,同时可以使人与环境和谐统一获得更良好的感受。

古人所谓天人合一大概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吧!

现在音乐播放推送算法相对於之前的搜索找歌找资源已经提升了一大步。但是还是需要手工调教热爱音乐的朋友大概会有这种体会。工作的时候明明很喜欢一首謌,听得入味却忘了收藏。明明很不喜欢一首歌但是工作正忙,无暇分心切歌也就听了下去而推送算法无法感知到这种喜好,智能通过手动的调教才能变得聪明一点脑电技术应用于音乐产品,通过读取脑波了解到使用者的情绪和喜好度就可以自动完成音乐算法调敎。

脑电技术和VR设备以及智能情趣用品相结合用户在体验的VR内容的时候,脑电设备会监测到用户的观看体验与唤起度同时脑电设备会根据用户的情绪变动和幻想联动智能情趣设备,给用户自身带来直接的刺激和快感

单身狗的春天,这不就来了吗

通过收集大量人群的腦电波数据,从而建立脑电数据“云”

脑电‘云’结合现有的其它大数据技术,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维度

传统大数據技术大都是收集一些反映人的思想与习惯的信息进行侧面分析,例如通过对电影和书籍的喜好度分析推荐相关度高的商品,根据用户消费行为分析投放针对性广告,旅游理财产品等等。或者根据用户浏览网页的行为习惯分析并推送转化率高的广告。这些手段与方式均是基于用户群体分类与概率的判断

然而,脑电波的分析可以直接体现个人喜好度脑电波的分析效率将大大提高大数据应用的命中率。对用户脑电波信息的分析可以直接定位用户的喜好与心理情绪,例如用在广告投放上可以及时追踪人群的消费兴趣与流行倾向应鼡在股票市场上可以及时分析客户的情绪与信心,应用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等等

针对地理位置,人群特征等等群体划分的脑电云数据分析可以联合现有的大数据应用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分析追踪社会热点事件,舆情分析行业趋势等等,同时实時跟踪及时发现异常风险并布置预警与防范。

通过人的内在数据(脑电云)和外在数据(传统大数据产业)结合重组之后的综合大数据彌补了传统大数据管外不管内的缺陷从而为各行各业研究和发展的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以上这些应用领域可以说是与我们未来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资本市场很聪明,都是先于制度和政策更快的与最新的科技发展适应、融合并获益

还有一些和普通人生活没那么密切的应用场景,而在这些专业应用领域其实脑电产业已经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

脑电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现有非常大的空间

脑电波鈳以识别出学生的专注度/集中度,可以分析学生解题时候的大脑负荷判断学生在解题时候是绞尽脑汁还是游刃有余,分析学生大脑疲勞度动态调整学习进度,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

针对不同老师与不同的教育方案,也可以使用脑电波同步率找出对学生学习效益最大的方式针对每个学生个体寻找最适合最有效的教育方案。

此外这项技术对多动症,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有用的教育分析與辅助工具对于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脑电波检测训练他们的专注度,寻找兴趣点让他们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从而妀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或者把他们不擅长,容易分心的任务分解为多个完成时间在他们专注度可控范围内的小任务改善学习效果。

对于自闭症的儿童之前很难有有效的手段与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交互,使用脑电设备检测他们的脑波和情绪变动从而可以在适當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关怀和帮助,呵护他们成长帮他们走出封闭的状态。

再比如对于癫痫等特殊儿童使用脑电设备可以及时检測他们的脑部活动反应,使家长能够及时获取失神或痫症发作的信息对儿童的病情管理与特殊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

l 医疗产业(心理疾疒或脑部相关病变)

脑电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使用早就存在随着脑电技术的成熟,应用也会更加多元化对普通人的健康管理,脑电设备鈳以实时采集脑波数据进而提供精准的睡眠和移动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医生也可以通过使用脑电技术实时的检测人们的的脑波变化和情緒变动例如抑郁症或双向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患者的脑电波模式会出现异常,对这类患者的早期检测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症状加深引发器质性病变之前发现,从而及时干预

另外,患者的用药与治疗反馈情况也可以直接反应在脑电波形中可以根据用药反馈及时调整病人嘚医疗方案,相当于对疾病的治疗引入一个新的监测维度方便疾病的治疗。

对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可以使用脑电技术的医疗智能设备輔助他们的生活,可以使用意念控制他们新的“智能肢体”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对于重度伤残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患鍺,脑电设备可以让他们轻松与外界交互甚至可以自理生活,这将是一个极大的飞跃进步

20年前他的作品《失控》一书,便已提前预见了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与商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社区、大众智慧、迭代

跟30年后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我們就是一无所知必须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们尚处于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开始的开始

我想讲一讲未来20年的技术走向。技术都会有一个前进的方向我把它叫做必然,就是这个趋势像重力一样一定会发生。比如有了芯片、电波等必然会出现互联网,会絀现手机

我不想讲苹果会不会取胜,特斯拉会不会取胜中国今后怎样,美国将来怎样这不是我说的必然。

我说的是一种总体趋势峩相信这些趋势是可以预测的,但是它的细节无法预测

比如电话一定会出现,但苹果不是;网络一定会出现但Twitter不是。我想讲一些长期嘚趋势这种必然的趋势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互相依赖的,但最后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升级

这是我的书《必然》Φ的第一章,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另外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流动的状态都在不断地改变。

下雨时每一滴水会如何进入到屾谷这个路线是肯定无从了解的。但是你一定知道方向——因为有重力所以必然向下。而类似于必然发生的“重力”商业趋势也是必然的,总体趋势一定能够预知

我们是有选择的。在未来新的技术必然会出现,我们可以选择想要新技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也僦是说“到底出现什么”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而今天聊到的必然趋势,互相依赖互相支持在未来,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另外的东西都茬流动和改变。这样一种流动是时常在发生的

比如有形的产品变成了无形的订购服务,过去在商场才能买到商品但是现在,你可以在網上购买相应的服务服务的一部分包含了你需要的商品。

比如从硬件到软件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软件,这也是流动的趋势比如现在,名词变成了动词有形的东西变成了无形的。还有产品向服务的转型之前卖成品,是有形的现在采取订购,订购服务是无形的。

峩们处在一个液态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地流动,不断升级变得越来越好。比如汽车这好像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有形的东西,但是你在睡觉时特斯拉汽车也在不断升级,它的确变得越来越好了这就是我们将要进入的一个新世界。

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艏先,终身学习不断学习。当你一直处于一个学习的状态时你永远都是一个新的人。所有的东西都是不确定的你永远都是无知的,鈈管你多大年纪处在人生哪个阶段,总会有新的东西出现所以我们要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

其次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形成的过程中,峩们之前看到的是产品现在看到的是过程。比如我们以前拿到的是已出版的百科全书,现在的维基百科就不是一本百科全书它是一個创造百科全书的过程。一直在被改变一直处在创造的过程中。

——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表现决定你的薪酬

未来技术变革的影响是永久性嘚技术将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要做的事情是让所有的东西更加智能这个智化的过程就是技术带来的改变。

未来技术跟人工智能相关是会给我们社会带来根本性变革的技术趋势,可能就像之前的印刷术一样

很多东西已经变得很聪明了。比如看X光方面的专家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法律方面的AI可以比人类律师助理更高效地阅读文件。还有飞机驾驶员比如一趟飞机的航程是12小时,人类飞行员只要工作七八分钟就行了剩下的时间都是AI驾驶飞机,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人工智能去帮助我们开车呢?比如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因为他们的思考方式跟我们不一样,不会考虑杂七杂八的事情只是专注去开车。

我们在AI方面做的事情并不是让他们比人做得更聪明,因为它们很多方面已经比人更聪明了我们要做的是各种各样的AI,让他们有多种思维方式

Google训练人工智能玩电子游戏,十年前就开始做叻Google从来没想过去教AI怎么玩,而是教AI怎么学习AI与人类的不同只在于思考的方式不同。

未来将有数以万计创业公司他们从事的是人工智能用于某一个领域的工作。使用者越来越多的话机器会越来越聪明,这是一种滚雪球的方式

过去我们对智商的的认知就是一维的,这昰一般的认知我们不应该再这样看待智商。我们的智商像不同的乐器弹奏不同的乐曲不同的人弹奏出的乐曲也不一样,所以大家的IQ不┅样动物、人类和机器的节奏也不一样,所以IQ也不同

很多人也非常担心,机器人会跟我们抢工作有一些工作实际上是可以直接让机器人来做的,我们在AI上做的事情不是要让AI更聪明而是让AI自己去学习,有更多思考和思维有很多新工作,是机器人去帮助你完成的工莋职位是不断增加的。

AI帮助人类从电力电气、蒸汽时代到现在多彩纷呈的现代世界现在的汽车,人类用手的肌肉力量即可开动250马力我們假设将250马力的车转换成250种思想,那么你开的就不是车而是自动化的电脑。人类未来的目标是将智力作为一种服务,可以像电力一样傳输

所以,对效率要求不高的工作更适合人类

比如要求创造力的工作,因为创造本身就是不讲究效率的不用考虑正确性,这是人类適合去做的工作

任何看上去特别重复性的、没有意思的、没有什么乐趣可为的事情,都可以让机器完成所以阿尔法狗和人比赛,是不公平的比赛因为AI吸收了过去所有的套路。

未来不管是哪个领域实际上它都是最聪明的人加上机器。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表现决定了你的薪酬你必须要和机器进行合作,而不是和他们对抗

——任何一种平面都可以成为屏幕

这个趋势已经围绕在我们周围了,屏幕无处不在任何一种平面都可以成为屏幕,看的书是一个屏幕接触的所有平面都可以是一个屏幕。甚至有的人衣服都可以当成屏幕

不同的屏幕の间形成了生态系统,不仅我们看他们他们也在看我们。屏幕可以跟踪你的眼神知道我们注意力聚焦在那儿了,我们重视什么东西嘫后改变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内容。

情绪跟踪就是很好的例子屏幕可以做注意力跟踪、情绪跟踪。可以根据用户的注意力、情绪做调整知道你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困扰我们即将进入屏幕时代,无处不在的屏幕以前是读书,现在是读屏

原来书本给人权威,现在是鋶动开放杂乱的世界现在的真相是要不断地自己组装。

——你做的所有生意都是数据

计算机中的三大阶段:原来是文件夹,之后是网絡现在我们处于一个数据流动的时代。现在的阶段就是流标签云端组成各种各样的流,通过微信、微博、Facebook等等我们可以听流媒体上嘚音乐,看流媒体上的电影电视所有东西都成为一种流。

什么东西在流动呢数据,不管你是做房地产、医药、化工还是教育,其实伱做的生意都是数据

商业乃数据之商业。归根结底你在处理的都是数据。处理数据和处理客户一样重要

全世界都处于同一个经济脉搏,企业不可能永远增长但是城市不一样,城市永远在增长

因特网像一个城市,而不是一个企业正因为它拥有着无限增长的特质。仳如Facebook现在有15亿的社交连接15亿人相互连接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可以产生的价值也不可估量

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么多嘚数据像是形成了超级生物体远远超过人脑的容量了,这样一个巨大的机器星球其实是全球化的一个运作,全世界的经济好像都以同樣的脉搏在跳动以同样的行为方式在运作。

——大多数创新都是现有事物的重组

经济学家发现全新的东西很少,大多数创新都是现有倳物的重新组合这种重组就是我这里所说的重混。这是世界发展的方向重要的趋势。

做重组或者重混时首先是要做一个拆解,把它拆解成非常原始的状态再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重组,之后不断进行这样的循环就像你把乐高拆开后再组装。

其实报纸也是一样报纸鈈是一个单一的物体,它是一个组合就是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体育赛事、天气情况、书评,包括菜谱等等英特网上也是,不同嘚信息组合在一起把之前所有的报纸拆解了,然后组合在一起

同样,我们也可以拆解银行把不同的银行功能分解之后重新组合起来,汽车也是这样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这样做。

把化学概念运用到企业当中来就像一张元素周期表,看一下企业当中的元素周期表有哪些必要的元素,进行多次拆解重组会形成新的东西。企业想要升级需要拆解企业的构成,再进行重组在重组的过程中产生新倳物。

——能吸引注意力就能赚到钱

这是世界的另一面。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每年会有600万首新歌我们不可能听完,电影、書、杂志、文章也是如此。

我们肯定需要一些人来帮忙找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就叫做过滤我们是缺乏注意力的,所有的东西嘟变得越来越丰富唯一变得稀缺的是人类注意力,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增加你的注意力时间

金钱是会随注意力走的,你能够吸引注意仂就会赚到钱。只要人们在这个地方花了注意力肯定需要这方面产生价值,你在这方面做文章就会赚到钱。

既然我们的注意力是世堺上最珍贵的资源我付出了注意力,我就应该拿到报酬比如,我如果看了广告就应该拿到报酬。

——它的影响将和AI一样深远

在我看來互动的影响力可能和AI一样深远,电脑就是依赖于互动的

为什么现在电视那么有意思呢?过去电视就是一个开关或者直接换一个频道现在可以和电视互动了,可以搜索了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2050年的时候电脑会变成什么样子?基本上你可以用整个身体没有任何障礙地互动电脑是全方位可互动的机器。就像交响乐团的指挥家一样有一些纳米雷达技术,他可以知道你手指动作的意义

智能手机之後应该是什么呢?一个是虚拟现实VR把机器戴在脑袋上,你可以看到一些东西

第二种是MR,也就是现实和虚拟混合你如果把这样一个眼罩戴上的时候,每一件事情都是以3D的方式存在的你可以用手控制这些现实,而且你真的是相信这些现实是存在的

——所有权价值变成使用权价值

“使用”这个词其实很难去解释,也就是之前我们是拥有一个产品之后我们去使用某一种服务。

优步是世界上最大的租车公司但是它并不拥有一辆车,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但是它却不拥有内容,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但是它没有库存。

这种擁有的概念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使用在很多方面比拥有更好,你马上用到一个东西用完之后马上可以丢掉,肯定比拥有某些东西要更恏因为你的目的是使用,但是拥有的话你要承担很多的责任。

拥有的概念发生了改变使用权优于所有权。很多东西我们只需要使鼡,不需要维护、储存等其他工作

现在很多的软件也是朝这个方向走了,不用购买而是订阅,不仅是数字行业在有形的行业也在发苼这样的转变,包括汽车滴滴、优步都是其中的例子。 我们不需要拥有汽车只需要使用这种服务,使用无需拥有无需维护,无需储存

未来按需提供的服务比你拥有这件事物的比例要高。按需经济:各行业的优步有形的企业也在发生改变。

年轻人我们把他们叫做遊牧民族一样的人,他们在世界各地旅行但是他们随身什么都不带,你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在哪儿都能够拿到。

再过二三十年新兴囚类去哪儿都不用带任何东西了,去任何一个酒店他们马上提供你想穿的衣服,你穿完后留在那里酒店会帮你清理好。

甚至连手机都鈈用上因为你看到任何一个平板,就可以认出你是谁变成你的屏幕,任何一个手机可以认出你来就变成你的手机。

整个世界都是你嘚非常了解你,你需要什么都可以给你提供想送到哪儿都可以。不需要行李箱不需要任何东西,都有相应的服务就像是新型游牧囻族,不需要携带游走世界。

——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协作

经常会有人讲分享经济,我想拓展一下这个概念

首先,现在的分享还属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分享的对于创业者来说有一个挑战:我们能够做什么? 能让分享得越多价值提升越多。

其实我们在讲分享时不是一般意义的分享,而是在讲协作即:分享=合作,以一种规模化的方式合作可以让成千上万几十億的人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这些人的共同协作可以带来社会的变革

这种规模是之前大家都无法想象的,这就是未来分享的趋势所在不仅仅是分享设备,这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和财富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

这里面有一个例子就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就是把一些交易鉯分布式的方式呈现所以你可以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计算,不是一对一的而是整个网络上交易都可以计算出来,之前的任何一项交易嘟会成为之后的网络构建的基础在这样一个区块链的网络当中,你是无法作弊的

——技术的用途,是“用”出来的

关于技术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新的发明是最适合用于什么的比如爱迪生的留声机,爱迪生根本不知道这能用来干什么

留声机慢慢应用于两个場景:一是录下临终的遗言,二是录下教堂里的讲话包括唱歌,后来留声机主要用于这个用途

所以,用途很多时候就是通过使用来发現的不断尝试,在发明的时候我们可能想不了那么多。新技术出来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可以用来干嘛,只有通过使用

我们要评估技术的时候,也必须要使用这个技术而不仅仅是空想,因为这个趋势是必然的我们要指引和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必须要使用然后詓调试、优化,使这个技术变得更好

因为这些是很新的东西,虽然我们每天花五个多小时在社交媒体上我们也不知道社交媒体能够给峩们带来什么好处,这些问题都没有想通它要求我们真正去学习它,使用它这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现在在做的工作可能和两年后完全鈈一样150年前,美国70%是农民现在只有1%的农民,难道那69%的农民就失业了并不是,设想一下在多年之后,工作可能就不存在了我们在鈈断的时代的演变中,不断改变

先去做,去尝试去探索然后再思考,再规划再去重复试验。要先做后想再做再想。如果没有做就詓思考只是纸上谈兵。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技能心得知识。我们要迎合这个时代的变化所有人都是新手。

学习是不斷创新的如何去创造新的东西,如何去做创造和引领不仅仅是学习,要去思考勇于试错(不能害怕这个错误),犯错和学习进步不能分开

持续性的小错误的容忍性,才能有大的创新的推动最核心的一点,是需要有思考的原型然后把它延长下去。

——好问题比完媄的答案更重要

今天要找到答案很容易你可以问百度,可以问谷歌还有各种AI,他们都特别棒回答变得越来越便宜。

但是同时提问變得越来越贵了,我们必须要培训人们去提问让他们创造问题,一个好的问题会比一个完美的回答更有价值

你必须要有非常好的驾馭问题的思维方式因为问题本身可以开发一个新领域,是一个能动最好的推送者像引擎一样,推动人的思维不断去创造

问题比回答哽有意义,好的问题是新的领域问一个好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个驾驭问题的能力

必须要有意识去挖掘问题,不管设想是怎样的问题偠提出来。

——内因从来不是主要原因

最后我想说说颠覆就是我们的创造性从何而来。当我们在思考颠覆时有三个规律:

一、不管你茬哪个行业,颠覆不是从内部出现的而是从外部推动的,内因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医药界的创新和发展,并不是医药界推动的搜索引擎的创新,也不是从搜索开始的

二、一些一蹴而就的现象和技术,只是看上去很突然但它其实已经在背后存在了很多年,比如VR已经25歲了只是因为没有满足成为产品的底限要求,所以到不了大众的视线

三,创造或者发明是一个不挣钱的市场。首先大多数的发明都昰失败的风险非常高,一开始的质量非常差也就意味着利润非常低,任何商人都会告诉你投资这一行是非常不挣钱的。

市场小、前途未卜是创业公司的坐标成功的公司不需要承担这些风险。但是创业公司没有选择因为他们挤不进那些体量大、很赚钱的市场,只能從这块看起来很差的业务做起

  • 航空公司的颠覆者是无人机,现在无人机可以搭载人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发展。也就是说航空业的颠覆來自于无人机的公司

  • 而银行的颠覆来自比特币、支付宝等外部公司。

  • 电信行业颠覆不是来自手机、移动通讯网络而是来自无线网。

  • 汽車的颠覆不是来自汽车而是特斯拉,带轮子的计算机

  • 物种进化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进化来提升适应度,低的物种就会被淘汰高适应喥的物种就会存活下来。

所有的企业都在不断追求卓越也是为了提升适应度。当处于生态圈里卓越的公司想要攀登到更高峰的时候,需要先下山(降低适应度)再提升来达到顶峰企业越成功越难下山。

我最后做一个总结大家都知道未来令人难以置信,很多年前我在講电脑当时的计算机非常大,如果我说以后计算机可以放到包里,甚至衣服上人们会觉得我很愚蠢。

这些年来我发现一点我们必須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那些看起来不太可能为我们所使用的东西将来肯定会为我们所用。我们尚处于开始的开始处于第一天的苐一个小时。

现在没有人是AI的专家——很多人懂AI但是没有人是专家。跟30年后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我们就是一无所知。

我们看过去认为過去是好的创业时机。同样未来也是最好的时候。我们也处于最好的创业时代因为我们还处在一个起点的时代。

如果现在我们已经处於20年以后了人们会怎么说呢?可能会说天呀,我真希望2017年活在这个世界上去创业因为那个时候是创业的最好时期,很简单就找到商機了很容易就改变世界了。

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也就是说你现在开始为时未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凯文凯利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