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ppt用第二人称好处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一
依文据本&筛选整合&清楚表达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
第一课&解读考纲&&&理解试题
一、考纲研究解读:
1、考纲规定(2016年全国卷版)——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考纲简单解读:
(1)考纲虽然将“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作题,其性质跟“文学类阅读”等同。考试时完全可以选择此题作答。
(2)考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很高,站在理想的高度要求高中学生,看似高大上,但从试题实际情况看,能力考查重点在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较少真正的“评价”和“探究”,这是由文章的性质所决定的。其“评价”和“探究”也是依据文章的深入解读,较少体现学生个性和独立的见解。
(3)跟“文学类文本”相比,“实用文本类阅读”相对简单。因为这类文章较少使用繁杂的文学手法,也没有文学作品中仁者见仁的情感纠结和起伏多折的情节结构。
(4)阅读是一个信息录入、存储与整合、提取的过程。在天天信息海量的今天,如何有效摄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运用,实则是一重要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意义比“文学类阅读”有实用意义。
二、高考试题体验理解
2015年全国Ⅰ卷试题说明:本大题选文是朱东润先生的自传,发表于《文献》杂志1981年第7期。为了命题的需要,在尽可能确保文章风格和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两条“相关链接”,一是节选了朱东润先生发表在《星期评论》1941年第15期上的《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一文中关于传叙文学概念的说法;二是节选了傅璇琮先生发表在《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上的《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一文中对于朱东润先生的学术作风的评价。朱东润()原名世溱,江苏泰兴人,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传记文学作家。他1913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1916年回国,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和古代作家传记写作,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张居正大传》《陆游传》《梅尧臣传》等。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史上,朱先生是重要的倡导者、拓荒者之一,具有令人非常敬佩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根据测试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朱东润自传》,并将原文删节为主要记叙他的传记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及与其生平的关系,以突出他兼顾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的风采。
青年学生喜欢阅读传记作品,往往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甚至在精神气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类似传记文学作品这样的实用类文本的文体、功能、修辞和倾向性,使学生面对这类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时能够理解到位并作出有效选择,是大数据时代相当重要的一项任务。选《朱东润自传》及相关链接作为阅读内容,在考查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无疑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在更为宽广的社会情境和更为细致的文本语境中捕捉信息、理解信息、辨别信息和采信信息,使得他们更好地感受实用类文本传递的正能量,更为准确地理解个人、文章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成为慎思、明辨、笃行的当代青年。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2015年全国Ⅰ卷)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答案】 D、B。
【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从2009年开始,全国课标卷多项选择题借鉴美国PISA考试分层级给分的方法,即根据各个选项的难易程度,分别给3分、2分、1分和0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命题思路从前年开始作了调整,即A、B、C、D、E五个选项都是对所给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在相当程度上除去了学生直接确定某一选项为恰当选项的弊病。但在匹配文学类文本方面,还有待于继续调整。因此,本年度本题五个选项的设置,既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更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强调实用类文本的泛读必须和细读相结合,实用类文本所包含的信息虽然大体上是客观的,但有其主观性,不能毫无分辨地接受。
①A项,原文第三段写道,“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A项的分析概括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忽视了细节“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导致不仅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而且把最重要的原因“兴趣”给遗漏了,所以A项只能给1分。
②B项,考查的目的是通过细读文章的局部表述来理解文章所提供的事实描述背后作者的立场、思想和心态。“‘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如此分析,较为准确地说明了朱东润过去的经历一旦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即使是由本人表述出来,也已经不是他过去经历的本来面貌。“掺沙子”这样一个“近年的说法”的采用直接表明,本文的写作不可能与具体的历史语境和写作者的心态无关。不过,B项的分析虽然深刻,但也只是说出了本文的一个侧面,对于本文的客观性评价不足,因此选B项应该得分,但只能得2分。
③C项,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原文一方面说《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外国传记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范本,另一方面又说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意思较为复杂,说明作者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性立场,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一部作品。我们从逻辑上无法推导出“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的结论。因此,C项的分析和推断是错误的,选C项不能得分。
④D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更是对相关链接中的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因此是对题目所给材料的一次整体和局部、字面和字里行间相关联的分析、理解和评价。本文最后一段在指出过去的传记作品都各有其得失的基础上表示在抗战期间,国家内忧外患,家庭非常困难,自己也生活艰苦,于是选择给拯救了明王朝危机的张居正写传,意味着朱东润是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而相关链接②说“朱先生……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则说明朱东润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是一贯的,而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字面上的意思是对朱东润的“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则是一种态度上的保留。D项准确、深刻、细致地覆盖了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点,因此选D项者得3分。
⑤E项,是对本文所用的基本概念“传记文学”和相关链接①核心概念“传叙文学”之间关系的一种推断。首先,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所给材料中并无交代,而二者之间又颇有分歧,从逻辑上来说,不能凭空建立二者的关系。其次,相关链接①说的是“传叙文学”概念的使用可以避免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的分类的麻烦,与E项说法明显不符。因此,E项是错误选项,选E项不能得分。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分析】本题要求通过阅读本文和相关链接①,自己梳理朱东润传记文学观形成的大致情形。朱东润在本文中提及《晏子春秋》《孔子三朝记》《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和中国古代文人写的传、行状、神道碑、“别传”等作品,一一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说明他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作了精细的比较,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认知什么是传记文学。当他在文中说史传和古代文人偏于歌颂传主的作品不是传记文学,说勃路塔克的作品不重个性、《约翰逊博士传》过于琐碎而《维多利亚女王传》过于简约时,则意味着他开始在理论上思考什么是传记文学。这导致他阅读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而辨析自传和传人的关系,提出传叙文学的概念,也与此密切相关。因此,朱东润还通过理论思考加深自己对于传记文学的认知。但朱东润认为感性的经验和理论的思考都必须付诸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算得上真正认识了什么是传记文学,因此他通过传记文学的写作亲身验证自己的传记文学观。
由于本文和相关链接给予信息的限制,本题不要求给出非常严密的答案,只需说明大致情形即可。本题也不是考查具体行文,答案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参考】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层级为D级。
【分析】《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记文学的,因此不难发现本文内容“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难在将学术性的内容理解为传主的“学术经历”,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讨论。
朱东润又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不仅加强了关于传记文学的讨论与自传的有机关系,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学术对于朱东润来说,是他的生平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他关切现实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说明,学者的自传是特殊的,往往也就是一种学术自传。
或许是深知学者自传的特殊性,也深知学术话题的读者有限,朱东润有意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从本文来看,可以发现作者用语平易,穿插使用口语,有问有答,如“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我写谁呢”等,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因此,传记的形态和学术的表述形态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以上这些内容,考生具体写法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参考】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的能力,第二问则较为开放,考查其对问题的判断和探究能力,给考生较大的空间。
在文中,朱东润说勃路塔克(今通译普鲁塔克)的作品重比较轻刻画,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说明他认为传记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地刻画传主的个性;他又说《约翰逊博士传》因为细致而显得琐碎,《维多利亚女王传》因为着墨不多而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则说明他认为不能一味追求细致,要注意分寸。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朱东润在文中说《史》《汉》有互见法,不能在单篇作品中看见一个完整的传主形象,而传记文学必须在单篇作品中把全部交代对传主的评价,又说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等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没有什么用处,而别传则没有阿谀奉承之辞,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这些说明他认为传记文学应该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传主。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考生如果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顺着朱先生的思路给出理由。给出理由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简单说明朱的观点如何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二是简单说明按照朱的观点写作出来的传记有什么好处。前者是由因及果,后者是由果及因。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是由果及因,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效果上反向论证朱的观点。“细致”“入情入理”“个性”等要求都与阅读效果有关,故而可从“深刻印象”“可读性”方面答题;“信笔直书”“歌颂”与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如何有关,故而可从“完整的人物形象”方面答题。
考生如果不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指出朱先生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并给出简单的理由。这同样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说明朱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其理论前提值得讨论;二是说明朱的观点实用到传记写作的具体实践时,会有一些不足。前者是正面的理论探讨,后者是反面的零敲碎打。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可能是反面的零敲碎打,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反面论证朱的观点不能自圆其说的一些层面。“细致”“入情入理”“个性”与史料或材料的丰富程度有关,故而可从史料不足则可能导致不够客观甚至矫揉造作这些方面答题;“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与刻画个性的效度有关,故而可从追求全面则可能无法有效凸显个性这些方面答题。
本题在题干的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往年本题的测试采取的是一种以试卷为主的测试方法,本年本题则试图作出微调,向以考生为主的测试方法偏移。因此,本题“参考答案”第二问提出的各个要点,都只是作为参考,鼓励有不同答案,“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为考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
2014年全国Ⅰ卷试题说明:本大题文本取材于邹丽焱的《玻尔传》,为适应命题的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两条“相关链接”。其中第一条选自第六版《辞海》,介绍了作为科学家的玻尔在科学上的重要贡献;第二条选自玻尔书信,从信中可以看到玻尔的可贵选择,他谢绝了老师卢瑟福的邀请,放弃了英国优越的研究条件,而致力于发展祖国丹麦的理论物理研究。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丹麦物理学家。他是20世纪上半叶,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初,被称为物理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成就不断,人才辈出,而量子力学本身的高难和深奥,致使普通大众对玻尔知道的很少。但是,有一些物理学家甚至认为,玻尔对世界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爱因斯坦更大。玻尔还是一位杰出的人道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他去世时,苏联科学家们署名的悼词中这样评价他:“伟大的丹麦科学家、思想家、现代原子论和玻尔原子核理论的创立者玻尔逝世的消息,使全世界的物理学家深感震惊。玻尔的原子物理基本规律的思想对这门科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产生了如此巨大而罕见的影响,人们失去了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争取和平和争取各国人民之间相互谅解的战士、全人类的朋友。”
成就玻尔的除了他的科学贡献,还有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为了突出传主作为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的特点,命题时根据需要,截选了玻尔生平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角度,以便阅读者对玻尔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以物理学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争论最为激烈和最富有哲学意义的论辩——“爱因斯坦-玻尔论战”作为切入点,因为是语文的阅读能力的考查,所以适当回避了物理学方面的专业阐释,而着重选择了体现玻尔人格魅力的相关内容,比如他与爱因斯坦论辩后仍保持长久的友谊,他领导哥本哈根学派树立起为人称道的“哥本哈根精神”,他对犹太科学家和其他犹太难民的人道主义救援,他在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努力与贡献等。玻尔作为科学巨匠,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玻尔的事迹告诉我们:在求真的过程中胸怀坦荡,营造自由、平等的研讨氛围,鼓励创新、协同合作,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在科学的研究中不忘为人类的未来负责,是很多伟大科学家的选择。这一点对于强调科技与人文并重的今日中国,有重要启示意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2014年全国Ⅰ卷)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答案】 B、E。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
①B项符合材料,要突出作为科学家的玻尔在培养科学家群体的过程中的贡献与影响,这是玻尔作为伟大科学家最难能可贵之处。此项的判断依据主要在三、四两个自然段,需要整合的范围比较大,要阅读较多的语句再加以概括和总结,所以是第一正确选项,给3分。
②E项也符合材料意思,但只是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转述和概括,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是第二正确选项,给2分。
③A项中说“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而原文说两人的争论“旷日持久”,还说“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可见爱因斯坦在学术观点上并不认同玻尔,但原文又说爱因斯坦对玻尔颇为赞誉,承认他的科学贡献,包含了对玻尔肯定,玻尔也认为与爱因斯坦的论争提供给自己很多灵感,因此选项中“支持”一词的表意比较模糊,属于不完全符合材料的意思,所以只给1分。
④C项说玻尔“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这一信息与材料不符,根据材料,玻尔只是“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未加入其中。
⑤D项说玻尔“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根据材料,玻尔是接触英美首脑并提出建议,且协议内容是“控制”原子武器,而非“禁止”。这两个选项都需要考生在阅读时对原文信息有更精准的辨析。C、D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意思,为错误选项,所以均不给分。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材料了解“爱因斯坦-玻尔论战”的背景及影响,选定与此相关的信息作出分析和提炼。此论辩之所以被冠以“巅峰”,可以从论辩参与者的身份、论辩的内容以及论辩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加以考虑,只要认真阅读材料,并对相关信息加以提炼、概括,是不难找到答案的。
因为试题选文篇幅所限,不得不删简此番对决的具体经过,但玻尔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现象解释的争论,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论辩之一,这场辩论之所以永载科学史册,恰是因为玻尔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巨人在论辩中的精彩表现。他们的论辩波澜起伏,尖锐而激烈,但同时又相互尊敬和彼此钦佩,用自由和开放的心态激发创新的思想火花,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二人表现出的大师风度将垂范后世,值得阅读者进一步了解。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参考】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玻尔作为科学家,除了本人的科学发现外,在发现和培养理论物理人才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玻尔凭借其人格魅力,聚集了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群体。在这个和谐的团队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他们不迷信权威,在争鸣与合作中,充满激情,积极进取,享受着科学探索的乐趣,创造了哥本哈根精神。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正是哥本哈根学派成员个体创新与集体智慧的结晶。了解优秀的科学家群体所具备的特质,可以对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规律。
本题的回答在原文中没有现成的语句可以照搬,需要考生利用文中的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分析,归纳概括出哥本哈根学派的特点。优秀学派的优秀特质既有客观条件又有内在精神。学派的建立需要核心人物,学派的发展壮大依赖优秀群体,学派的凝聚力来自团队共同创造的精神气质,这三个方面该是答题可以参考的路径。考虑到考生的归纳概括可能不完全一致,特意在“评分参考”中说明:“意思答对即可”。当然,学术的研究也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比如条件良好的研究场所、充足的资金支持等。但是,不是拥有了优良的条件便可成就学术研究,所以并未把此条件作为必答内容。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分析】语文学科的探究题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设置,体现了教与考的统一。在传记类实用文本的阅读中,希望阅读者不仅从文章中提炼信息,了解其生平事迹,还能从阅读中获得启发和感染,从而较深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会更广阔的精神天地。
今年本题的设置,承袭了去年的考查思路,即给出一个确定的命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大家都知道,科学充满迷人色彩,吸引人类去探索其奥秘,那些为了这项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人类的精英,他们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更值得称赞的是这些探索者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本题扣住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虽然“特有的人格魅力”一语出现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但探究不能局限在此,而应从全文所涉及的玻尔的事迹中去归纳与概括。玻尔在科学探索中不断追求真理,鼓励青年不迷信权威不断有所突破,对自己国家的科学发展拥有使命感,在纳粹迫害犹太人时挺身而出,在科学研究中为人类的未来着想等方面,均在表现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参考答案”提供了四个方面,而“评分参考”中规定:“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给考生答题提供了一定的发挥余地。
三、高考规律探究总结:
1、选材基本为人物传记
名义上为实用类文本,实则基本上为人物传记或传记章节选编。一是增强可读性,二是体出新课改选修教材的“中外传记人物”。基本不涉及“新闻、科普文章”。这实际已限制了试题难度。因为我们阅读人物传记主要是了解其事迹经历,学习其精神品质。虽然传主是各类不同的人物,但共同的因素较多,如人物有好的品质,有坚韧的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等。这也决定了试题重考查筛选和融合。
2、分值较重,高度重视
“实用类文本阅读”位于选作题部分,即第四大题,第12题,分值已固定为25分,跟“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样,是仅次于作文的一大板块。共4个小题。
(1)第1小题为5分的的双选题。其中选中重在内容主题等理解全对的项为3分,选中结构、特色等理解全对的项为2分,选中“解读不全对的某一项”可得1分,这个设计看似有趣,实则无聊,也可能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性化。
(2)第2小题为6分的局部信息筛选整合题。
(3)第3小题为6分的内容理解,原因分析等。实质也是一道筛选整合试题。
(4)第4小题为8分的探究题。名为探究,实为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所探究的内容、观点都必须来源于原文,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
3、难度较低,得分较易
第四大题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两大题本来是为适应高中新课改而设立的,希望给不同兴趣取向的考生以选择的空间。试题始于2007年。当初的设计意图之一是要体现选择性,即第三、四两大题在题型、赋分、难度上力求一致,由考生任选一题作答。经过几年来的命题考试实践,从阅读难度来看,实用类文本因其文体特点,难度较低,因此选第四大题的考生远多于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始终不及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生选第四大题的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初衷。
试题跟“小阅读”和文言文
“人物传记”有一定类似。由于文体特点,决定了试题难度不大。较深的理解、评价、探究不易命题。所以在选作时,选择“实用文本类阅读”反而较易。
4、稳中求变,难度渐增。
在《考试大纲》未作大的修订的情况下,试题每年稳中有变。2013年开始为了解决三、四两大题不相匹配的问题,命题者作了两方面改进,一是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阅读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文本类型,也是当今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新形式,已被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所使用。(实则毫无意义)二是适当增加题目本身的难度系数,以使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匹配程度得到提升。
引入非连续性文本,也使高考更加贴近、适应当今人们的阅读实际;也为未来考查在多个领域及现实生活中选材、增加多种信息呈现形式、为能力素质考查提供情境等改革措施进行试测。
偶尔也出现了文章构思、文体特色等方面的试题,但跟一般的文学作品相比,都显得简单。探究题虽注重了考生的独立见解。但考生只要按照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命题者的意图正面表达跟文章相符的观点,并依据文章找论据分析,实则不难。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表达相反的观点,一是难以自圆其说,二是文章的材料难以运用,二是需要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广博的见识,这对一般高中生来说是较难的。因为不存在发展等级,只要观点明、说明得清就可得分,因而没有必要为难自己而还可能丢掉分数。
第二课&实用类文本阅读基础知识(传记)
一、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特点: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对人物的探究评价:辩证分析
(1)严格的历史性;(2)充分的全面性。
三、传记的分类及特点:
1、自传: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展现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自传的特点——第一人称
①作者即传主。
②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2、他传:叙述性传记——第三人称。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3、人物评传:第三人称。“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传中有评,评中有传。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
四、传记的阅读要求: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筛选、归纳)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筛选整合)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评价)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鉴赏、评价、探究)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阅读注意:
1、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对其人生发展的意义。)
3、关注与传主相关的典型事件和细节。
4、阅读传记需划出作者评论性的语句。
5、注意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尾呼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
五、传记考查方向
1、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2、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3、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4、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5、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第三课&实用文本类阅读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人物传记是热考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的角度,还在不断探索之中。从近几年传记阅读的命题情况看,主要着眼以下三个方面:
1、筛选信息,概括文意是考查重点;
2、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评价传主的精神品格或个性特征是考查难点;
3、探究传记中的疑难问题,发掘深层意蕴,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热点。
一、树立解题意识:
1、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命题者依据选文,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因此,文本意识,必须注意。意义点与意义块。
2、问题意识: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就提出的问题作答,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
3、得分点意识:阅读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考生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一般一点2分)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4、关键词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要学会从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答案。
 5、术语意识:在概括特别是分析语言、文本特点等要注意使用规范明确的术语。
二、“规范作答”四个原则:
1、答案来源于文本(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4、语言组织注意“问”与“答”的照应。
例:“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1)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
(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3)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4)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材料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2015年全国Ⅱ卷)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2015年全国Ⅱ卷试题说明:戴安澜(),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任国民党第17军第73旅旅长、第89师副师长,第5军第200师师长。先后参加长城抗战和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在东瓜(又称同古、东吁)保卫战中击毙日军第55师团等部5000余人。后在率部北撤回国途中遭遇日军伏击,受伤殉国。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卢沟桥的枪声,曾震撼了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心。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国共两党摒弃成见,团结御侮,用血肉之躯,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就是在正面战场为国捐躯的突出代表。本大题的传记阅读以国共两党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戴安澜为对象,不仅适合考查考生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有利于在当代青年中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疑也有助于两岸人民在戴安澜等抗日先烈精神的感召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2013年全国Ⅱ卷)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平台,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2013年全国Ⅱ卷试题说明:本大题以刘重来发表于《光明日报》“人物周刊”上的《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一文为主,为了命题的需要,对原文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四条“相关链接”。其中三条是卢作孚论文的节选,一条是胡德平对卢作孚的评价。卢作孚(),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曾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是“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为了突出传主作为一位著名实业家的主要贡献,选取命题材料时根据测试的需要,选择了卢作孚一生最为人称道的几个方面,即创办民生公司、组织民生公司积极参与抗战,以及在北碚开展乡村建设实验等事迹。选择实业家卢作孚,不仅在以往的基础上拓展了人物传记的选材范围,而且在当今“中国梦”、“强国梦”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大背景下,无疑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传记阅读选择题解题方法
1、试题特点分析:
(1)选择题为5选2的试题。不管是传记阅读还是小说阅读,均要求从5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两项。分值为5分。其中解说正确并且难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为3分,解说正确但难度稍低的一项分值为2分,整体理解正确但细节理解不准确的一项分值为1分。
(2)重在内容理解。5个选项基本上是对内容的理解,没有小说阅读对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的理解分析,在判断时难度稍低。
(3)局部理解和整体理解相结合。选项既有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分析,也有局部内容的理解析,也有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是对传主的品质、行为、认识及行为所反映出的思想的分析。
2、解题方法:
(1)认真阅读全文(包括“相关链接”内容),对人物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看试题。切忌只看选项涉及的相关内容。只有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才不会遗漏面作出错误判断。
(2)认真阅读选项,特别是选项中进行分析的内容,必须字字读清楚。选项的错误主要错在分析部分。
(3)将选项涉及的原文内容标注或勾画出来,结合原文其它理解,分析从原文相关内容中是否可以得出选项分析的判断或结论,如果能够得出,则选项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否则是错误的。
3、典型题示范:(后面各题均以这两篇文章为例)
&例1、2015年全国卷Ⅱ《将军赋采薇》
问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答案】 E、D
5个选项分别对原文局部或整体内容进行了概括和理解分析。有的概括分析明显,有的较为隐晦。要对这5个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将选项跟对应的原文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①A项,本项基本上是对原文第一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局部理解),重在表现传主的思想品质和认知。第一分段原文“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选项的“自幼”“常常”“以此激发自己”等均缺乏原文的依据,扩大了范围,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错误,所以选A项不得分。(本选项的错误设置类似小阅读)
②B项,选项是对第四段表现戴安澜抗战决心的一个事例的理解(局部理解),重在通过传主的言行来展现其思想意志。原文引述戴安澜给夫人王荷馨的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选项对戴安澜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即为国战死的决心,理解非常准确,但原文并没有说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因为家书中还曾提到“老母”和“老父”,“唯一”属无中生有地缩小了范围,但整体理解是正确的,所以B项理解是不全面的,选B项只能给得1分。(这也类似小阅读的选项,但这样的理解追求细枝末节,实则违背阅读根本。)
③C项,对应原文第5段主要内容的理解(民属局部理解),通过行动来展示传主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战斗。原文“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原文确曾提到“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等内容,但“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却与原文意思严重不符,原文是“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一是误把意愿当作现实,二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突遭日军伏击”,而不是“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这一分析和概括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C项不能得分。(此选项有一定欺骗性,在比较和理解时要特别小心。)
④D项,是对第6段的理解(局部理解),是对传主事迹影响的理解。“马革裹尸还”是从原文“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概括出来的,“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是指那位捐出楠木寿材的老华侨,“万人空巷跪迎灵车”是对“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的概括。“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意思是作战牺牲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表示英勇作战,为国捐躯。这里用来指戴安澜。D项为正确选项,虽渗透了传统文化元素,但难度不及E项,同时是局部理解,所以此项为正确选项,得分2分。
⑤E项,这一项是对全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是对传主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其中,“固守东瓜,收复棠吉”出自毛泽东挽诗中的“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采薇》出自《诗经》,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战争的诗,毛泽东挽诗用“将军赋采薇”表现戴安澜的儒将风采。本项既要综合全文理解,还要懂得《采薇》之义,理解难度较大,所以选E项给分最高3分。
&例2、2013年全国卷Ⅱ《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问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答案】D、C。
【分析】5个选项分别对原文局部或整体内容进行了概括和理解分析。有的概括分析明显,有的较为隐晦。要对这5个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将选项跟对应的原文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①A项。是对原文第一段的理解分析(局部理解)。本段的迷惑性较强,既涉及内容说法的改变,又涉及原因的分析,一不小心,易判断为正确选项。原文第一段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选项前半部分“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的分析跟原文“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卢作孚邀约友人,……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是吻合的。但这只是引起卢作孚义愤填膺的客观原因,而选项将其理解成“而促使卢作孚作出“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这个原因分析是错误的。这一决定的直接原因只能是他自己的爱国思想,即“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所以A项的分析概括只有部分正确,只能给1分。(错就错了,还要部分错误,这种理解分要提站不住脚的,实际是无意义的。原因理解错误,这是最大的错误,也是对卢作孚品质理解分析错误,居然还视为部分错误,可笑!)
②B项。此项是对第二段卢作孚重要爱国行为的局部理解。原文“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从这里可以看出,全部难民具体怎样撤离宜昌,原文并没有说,而机器设备,则是“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所以B项说“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与原文意思有很大出入,选本项者不能给分。(此选项就是扩大了范围,错误设置的级别很低,完全是不内容的理解,而是文字游戏的理解。这也表现出传记文学阅读命题的无奈。)
③C项。此项是对原文第3段卢作孚的两大爱国行为和“相关链接④”的理解,也属于局部理解。选项中“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分别是对1、2以及第3段内容的概括,是跟原文吻合的。选项中“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在原文中是指原文“被海内外誉为船王”和“陶行知的评价”以及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的理解,是正确的。选项中“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应是“相关链接”④胡德平的评价以及作者刘重来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由此可见,C项的后半段分析概括也是恰当的,因此是正确选项,给2分。(此选项对传主进行全面理解,只给2分,稍有不妥。)
④D项。这是对第3段的理解,更是对“相关链接”②的理解,是局部理解。“相关链接”②中可以看到卢作孚对于乡村建设的认识:“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可见,D项后半段的概括是恰当的。而从原文第三段的内容判断,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的意义》一文应该是为北碚乡村建设实验而写的,由此可见,D项的全部分析概括都是恰当的,选本项者给3分。(本选项是对传主一大重要贡献的局部理解,却给了3分,稍重。)
⑤E项。关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建设问题,卢作孚曾作有《论中国战后建设》一文,但是我们从“相关链接”③中并没有看到E项所说的“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这样的话。这一段话其实见于“相关链接”②,而“相关链接”②是卢作孚作于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的意义》一文中的话,这就不是“战后建设”的问题了。所以E项是错误选项,不给分。
选择题小结:选择题跟小阅读非常类似,命题者常在扩大缩小范围、偷换相关概念方面设置错误,对内容真正的深层理解较少。便从2015年来看,慢慢转向了内容的整合理解,难度明显在逐渐增大。但只要细心比较,排除错误,选择正确也不太难。比“小说类阅读”的难度要低很多。
四、传记阅读信息筛选整合试题解题方法
1、2013年至2015年全国卷试题:
(1)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5年全国Ⅰ卷)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2015年全国Ⅱ卷)
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3)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2014年全国Ⅰ卷)
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4)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2014年全国Ⅱ卷)
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5)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2013年全国Ⅰ卷)
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6)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2013年全国Ⅱ卷)
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2、试题主要类型:
(1)概括归纳传主思想观点、学术水平、人生成就贡献的形成过程
(人生经历、成长经历)。
(2)概括传主的主要思想性格、主要成就、主要贡献(人生事迹、贡献事迹)。
(3)概括归纳传主取得成功的原因(内因外因,较深分析人物成长原因)。
(4)概括归纳传主采取某项行动,得出某项认识、说出某些观点的原因(分析人物思想内因)。
3、答题过程及方法: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认真读清题干,明确要求答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关键词是什么,答题方向是什么。
(2)阅读全文,明确筛选区域:根据题干要求,阅读全文,明确答题的区域,主要信息所在段落,次要信息所在段落,使信息筛选心中有数。
(3)筛选语句,明确答案来源:根据题干要求和答题区域,逐一筛选跟题干要求相关的语句(最好依次标上序号)
(4)归纳整合,定定答案:结合题干要求,对筛选出的语句进行整合。整合时相同的内容或相关的内容进行合并,不同的内容分点拟答。删繁就简,去其枝叶,或提取重组,或合并转述,最终定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语句表述要通顺,要扣题干要求书写。
4、典型题示范:
例1、2015年全国卷Ⅱ《将军赋采薇》
问题1: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原第2小题)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题干实则要求回答戴安澜关于“不必提防宗祺仁是共产党”的理由。
(2)阅读全文,明确筛选区域:根据题干要求,阅读全文,明确答题的主要信息区域集中在原文的第二段。
(3)筛选语句,明确答案来源:原文第二段在阐述理由时有以下语句:①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②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③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④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⑤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⑥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4)归纳整合,定定答案:①②④句是戴安澜对抗战的认识,其核心是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抗战。可整合为“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
②③⑥句是戴安澜对宗祺仁的信任与敬重(对真心抗战之人不防备的体现),可整合成“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⑤句是戴安澜对宗祺仁的认可和敬佩,可整合“成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
显然,这些信息经筛选和整合后,能够充分说明戴安澜回答“何防之有”的理由。至于具体行文,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当然,原文能够利用的现成语句(如直接表明某方面观点和态度的语句)可直接用来作为答案。
问题2: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原第3小题)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本题要求考对戴安澜赴缅途中所作的两首诗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从传记阅读的角度,指出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具体评价诗歌所表达的传主的“志向”。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找出两首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秦始皇。特别注意题干中“你的理解”并不是随意的理解,而是根据文章内容的理解,既有筛选,也有对人物的评价。
(2)阅读全文,明确筛选区域:根据题干要求,阅读全文,明确答题的主要信息区域集中在原文的第三段,还得兼顾全文戴安澜的整体认识。作为军人,在国家需要时,能够“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固然难得,但戴安澜不同于一般军人之处,是他还熟读文史,能诗能文,是名副其实的“儒将”,这也是阅读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筛选语句,明确答案来源:重点在于理解这两首诗,难度比以往的稍大。①诸葛亮和秦始皇这两个历史人物,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前者曾远征南方,平定蛮夷,七擒孟获,后者曾统一六国,“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三国演义》、高中语文教材传统篇目中的贾谊《过秦论》,以及中学历史课中都有相关内容。②诗中的“王师”一语表明诗人自己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岛夷摧”是表达诗人“荡平敌寇”的志向,“扬鞭遥指花如许”喻指诗人“解民于倒悬”的信念;“远征功业迈秦皇”一句表明诗人将“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志向。③原文中前面戴安澜还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葛诸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说明戴安澜认为此次远征是正义之师,有澄清宇宙能安黎庶的壮志。
(4)归纳整合,定定答案:这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找出两首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当然,诗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表述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例2、2013年全国卷Ⅱ《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问题1: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原第2小题)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本题要求分析概括卢作孚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经过,问题很明确,也很集中。
(2)阅读全文,明确筛选区域:根据题干要求,阅读全文,明确答题的主要信息区域集中在原文的第一段。
(3)筛选语句,明确答案来源:原文第一段在阐述卢作孚成为船王有以下语句:①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②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③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4)归纳整合,定定答案:从原文看,这些信息的提炼、概括,大致分成三个部分为好。具体行文,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问题2: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原第3小题)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北碚乡村建设是卢作孚作为实业家的另一突出贡献,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内容。题干要求分析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要求明确。
(2)阅读全文,明确筛选区域:根据题干要求,阅读全文,明确答题的主要信息区域集中在原文的第三段。
(3)筛选语句,明确答案来源:原文第三段指出,①卢作孚曾借用北碚峡防局这一平台,提出“乡村现代化”的口号,并“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②而经过卢作孚长期不懈的工作,北碚也确实建设成一个“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最后,卢作孚的实验,其本意是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陶行知的评价也认为可以作为“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一个样板。④由此可知,在乡村建设中,卢作孚是既有指导思想,又有实践效果,还有深远意义,他被誉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也是不奇怪的。
(4)归纳整合,定定答案:以上分析内容,具体写法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5、学生失误原因分析: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2)不整合,不概括;
(3)分散的信息,容易遗漏;&(4)语言表意不明。
6、增分提示: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2)关注答题范围提示语。
(3)按行文顺序,依次筛选要点,不能遗漏。
(4)语言要概括,不能照抄照搬,可提取关键词语重组成句。
(5)看分值,揣测答案条项的多少。&&&&(6)注意书写,不写病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实用类文本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