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桁架建模 挑选一品框架 出现 请补充地震信息 是什么情况 建模的时候 有输入过了啊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PKPM常见问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PKPM常见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pkpm使用心得
pkpm使用心得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pkpm一些使用心得,经典
日 11:04 A.M.
一.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
****以下为本人集多年PKPM使用心得所写,可能有不对之处,敬请原谅!如果你愿意把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请告诉我。 要想PKPM没有错误,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用她。如果做结构设计,不太可能不用PKPM,所以,最好不做这行,做“三陪”比这行轻松。
1.在PM中如果有定义错层梁的话,如果错层高差太大,会导致TAT检查出现“有多余节点,必须删除”的错误。(若PM中定义错层梁,错层高差不能太大)
2.如果斜杆高度大于层高,可能会导致TAT数据检查出现“有水平支撑,无法计算”的错误。(斜杆高度不能大于层高)
3.如果定义的工作目录名太长,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T文件无法转换为.dwg文件。(工作目录名不能太长)
4.PKPM生成的.dwg文件字体是两边对齐,在\PKPM的安装目录\cfg\中有ET.lsp程序,可以在AUTOCAD中调用,将文字改为左对齐、右对齐,居中等格式。
5.在PKPM系统中,输入楼板厚度的唯一作用是计算楼板配筋,别无他用。对于TAT或SATWE,因为已经假设了楼板在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楼板厚度对于刚度计算不起作用。所以大家使用TAT或SATWE时,应考虑该假定的合理性。
6.在PKPM.ini文件中定义了斜杆竖向约束作用,如果斜杆变形或应力较大,大家应慎重取值考虑。
7.关于错层,PKPM中,如果楼板相错500以上,一般要按错层考虑。错层时,应在PM中按两个标准层进行输入,TAT和SATWE会自动形成错层数据。如果按一层输入并考虑错层影响,应该在TAT或SATWE中,定义弹性节点等措施。
8. 关于节点太近,如果在PKPM输入时,不进行轴线简化,在节点较多较密的情况下,程序会提示节点太密(小于150)。此时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使上下节点尽量对齐。哪怕相近节点不在同一层,也会对后面的计算产生影响。(节点不能太密[小于150] ,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
9.关于斜梁、斜杆及斜柱,PKPM中,斜柱、支撑均按斜杆考虑,斜梁和普通梁一样,承受弯矩而无剪力。
10、特殊梁、柱、支撑定义,采用异或方式,即原有属性再次定义则取消原属性。举例:一下端铰接支撑要想定义为两端铰接,应该先再次定义下端铰接,此时上下端均为刚接,然后定义两端铰接。
11.TAT输出的构件内力正负号说明:TAT输出的构件内力,其正向的取值一般是遵循右手螺旋法则,但为了读取、识别的方便和需要,TAT在输出的内力作了如下处理:
(1)梁的右端弯矩加负号,则在识别梁正负弯矩时,上表面受拉为负弯矩、下表面受拉为正弯矩;
(2)柱、墙肢、支撑的下端轴力加负号,则在识别它们的正负轴力时,受拉为正轴力、受压为负轴力;
(3)柱、墙肢、支撑的上端弯矩加负号,则在识别它们的正负弯矩时,右边或上边受拉正弯矩、左边或下边受拉为负弯矩。?????
***** 非常不错,使用pkpm之前,应该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简化,并非向建科院的人说得那样,完全按照实际情况输入,例如:目前坡屋面做的较多,斜梁如何输入这个问题就摆在面前,我的作法很简单,按照直梁输入。这一点我在3月24号上海pkpm研讨班上同建科院的人讨论过,他们也同意我得看法。程序毕竟是程序,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是用软件,而不是让软件牵着我们走,看法粗浅,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二.PKPM程序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 PKPM的发展方向
●一个方面就是计算,它的方向就是集成化、通用化。
集成化大家都能感觉到,PKPM程序都是以PM程序所建数据为条件,以空间计算为核心,基础、后期的CAD出图都能采用前面的数据。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程序集成化的雏形。程序的通用化主要表现在计算上,PKPM程序的计算程(转载于: 海 达 范 文网:pkpm使用心得)序由以前的平面计算(PK)----&三维空间杆件(TAT)----&空间有限元(SATWE)----&整体通用有限元程序(PMSAP)。能计算的结构类型有砖混、底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现在又在开发特种结构的计算程序:如高压塔架、巨型油罐等。在PM程序中就可以建立起这些结构的空间模型。当然现在的PKPM系列程序还不能计算。
●第二个方向就是开放计算参数的开关。
有很多参数以前都是放在程序的“黑匣子”里的,设计人员不能干预。程序放开这些参数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要让设计人员真正的掌握工程的设计过程,能够尽可能的控制设计过程。其次就是要把一些关键的责任交由设计人员来负,程序只能起到设计工具的作用,不能代替设计。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充分的理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校对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6条要求“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结果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二、空间计算程序部分
1、PKPM几个空间程序的不同(这是我们这次学习班一个学员提的问题)
现在,PKPM程序拥有的空间计算程序有三个,即TAT、SATWE、PMSAP
1)、 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自由度θ',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因此,在用TAT程序计算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都要对剪力墙的洞口、节点做合理的简化,有点让实际工程来适应我们的计算程序的味道。作这种简化都是因为分析手段的局限所制(资料书的P129)。当然,在作结构方案时,对结构作这样的调整对建筑结构方案的简洁、合理有很大的好处。它的楼盖是作为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的假设。在新版的TAT程序中,允许增设弹性节点,这种弹性节点允许在楼层平面内有相对位移,且能承担
相应的水平力。增加了这种弹性节点来加大TAT程序的适用范围,使得TAT程序可以计算空旷、错层结构。
2)、 SATWE--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程序,与TAT的区别在于墙和楼板的模型不同。SATWE对剪力墙采用的是在壳元的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模型。采用墙元模型,在我们的工程建摸中,就不需要象TAT程序那样做那么多的简化,只需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即可。对于楼盖,SATWE程序采用多种模式来模拟。有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两种。SATWE程序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与TAT程序不同。
3)、PMSAP---是一个结构分析通用程序。当然,它是偏向于建筑的,但它是一个发展方向。现在的比较著名的通用计算程序有:SAP84、SAP91、SAP2000、ANSYS、ETABS等程序,这些程序各有特长。
我手头上现在也正有一个这样的项目,指定要求做梁筏,有几点不明白,望指点:1、K系数在无录入地质资料下怎样取值,我手上的是强风化,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N/m2,如果所有的项目都取默认的K值,那是否说明计算与地质情况无关了,当然沉降除外?2、布地基梁与墙下暗梁有何区别?墙下是否一定要用布暗梁的功能,如果我指定为自己定义的截面梁能行不?有人说如果不用墙下暗梁是不能导出墙下的荷载,书上也没说明。3、怎样才知道地基承载力是否够了?看最后的板底反力或是重心校核时显示的板底平均反力,还是退出时的退出菜单时显示的地基承载力验算结果就行了?为什么与重心校核时显示的反力相关那么大?4、没有录入地质情况何来的沉降计算,但采用板元时却一定要运用这项菜单,何解?难道指筏板本身的压缩量?5、筏板加厚采用相同的功能,是先布置整个筏板然后再布置需要的加厚的板,如整个板1200mm,局部1600,加厚部分是布置400mm的板还是1600的板?6、地梁基与筏板一同受力,是否要输入翼缘厚的参数?其“筏板肋梁或矩形梁”是何含义?
那位大侠能有相关模型和相应的图纸能否共享一下,就感激不尽了,院里的几个一注也没搞个这种基础,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名堂,唉,好汉!
那就让我这个一注给你解答一下,k值最好是输入地质资料(只要你有勘探书,照着书就行了),否则,你就在最开始的基本参数中筏板部分自行输入。可根据jccad附录的值输入。或者手算沉降,根据手算得净反力,相除得到。你如果输入地质资料,程序会帮你按我上面说的加上。k对反力的分布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2部暗梁和你手动布置一样,只是因为对于按照菜单3必须墙下都有梁导荷载菜不出错,跟结构本身是不是一定要梁没关系。
3,看清那是不同的工况,显示的当然不同
4。为了帮你算k,按照另外3,4两种模型是必须算沉降的
5,不懂意思(是不是说的柱敦?)
6,不用输翼缘篇二:PKPM软件心得体会
自强不息 奋发向上
PKPM软件实训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工程管理10-1班
姓名:丁传奇
二零一四年四月
第 1 页 共 10 页
PKPM软件心得体会 开学的第四个周,我们进行了PMPK软件的学习。通过一个星期的紧张而又努
力的学习,我感觉有些小小的心得和体会,在这里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鉴于时间问题,我们主要学习了施工项目管理软件。施工项目管理软件是我们施工管理的核心模板而且此软件在行业上在与设计结合在一起。同时我们也可以参与施工的预算、进度、和成本的数据处理。PKPM是一个系列,除了 建筑、结构、设备(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电气)设计于一体的集成化CAD系统以外,目前PKPM还有建筑概预算。通过学习,我初步明白了网络软件功能主要是按照现行的管理规范进行编制,进而实现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的控制和现场、信息、生产要素的管理,为组织协调提高一系列方便。
经过二周的实习使我对PKPM的认识从一无所知到了了解基本的应用,这是我在毕业之前又一次学到的实用知识,我觉得很开心,以下是我对PKPM的具体认识。
1、PKPM的发展方向
PKPM程序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计算,它的方向就是集成化、通用化。集成化大家都能感觉到,PKPM程序都是以PM程序所建数据为条件,以空间计算为核心,基础、后期的CAD出图都能采用前面的数据。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程序集成化的雏形。程序的通用化主要表现在计算上,PKPM程序的计算程序由以前的平面计算(PK)----&三维空间杆件(TAT)----&空间有限元(SATWE)----&整体通用有限元程序(PMSAP)。能计算的结构类型有砖混、底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现在又在开发特种结构的计算程序:如高压塔架、巨型油罐等。在PM程序中就可以建立起这些结构的空间模型。当然现在的PKPM系列程序还不能计算。第二个方向就是开放计算参数的开关。有很多参数以前都是放在程序的“黑匣子”里的,设计人员不能干预。程序放开这些参数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要让设计人员真正的掌握工程的设计过程,能够尽可能的控制设计过程。其次就是要把一些关键的责任交由设计人员来负,程序只能起到设计
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专题
实习证明金融专业法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电专业
工具的作用,不能代替设计。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充分的理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校对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6条要求“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结果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
2、空间计算程序部分
2.1、PKPM几个空间程序的不同,现在,PKPM程序拥有的空间计算程序有三个,即TAT、SATWE、PMSAP。
1)、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的自由度θ',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因此,在用TAT程序计算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都要对剪力墙的洞口、节点做合理的简化,有点让实际工程来适应我们的计算程序的味道。作这种简化都是因为分析手段的局限所制(资料书的P129)。当然,在作结构方案时,对结构作这样的调整对建筑结构方案的简洁、合理有很大的好处。它的楼盖是作为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不考虑的假设。在新版的TAT程序中,允许增设弹性节点,这种弹性节点允许在楼层平面内有相对位移,且能承担相应的水平力。增加了这种弹性节点来加大TAT程序的适用范围,使得TAT程序可以计算空旷、错层结构。
2)、SATWE--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程序,与TAT的区别在于墙和楼板的模型不同。SATWE对剪力墙采用的是在壳元的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模型。采用墙元模型,在我们的工程建摸中,就不需要象TAT程序那样做那么多的简化,只需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即可。对于楼盖,SATWE程序采用多种模式来模拟。有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两种。SATWE程序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与TAT程序不同。
3)、PMSAP---是一个结构分析通用程序。当然,它是偏向于建筑的,但它是一个发展方向。现在的比较著名的通用计算程序有:SAP84、SAP91、SAP2000、ANSYS、ETABS等程序,这些程序各有特长。 2.2、程序的参数及选择开关
2.2.1)、PMCAD中的参数
(1)总信息: 结构体系、结构主材:主要是不同的结构体系有不同的调整参数。 地下室层数:必须准确填写,主要有几个原因,风荷载、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必须要用到这个参数,有了这个参数,地下室以下的风荷载、水平地震效应就没有往下传,但竖向作用效应还是往下传递。地下室侧墙的计算也要用到。底部加强区也要用到这个参数。 与基础相连接的下部楼层数:要说明的是除了PM荷载和最下层的荷载能传递到基础外,其他嵌固层的基脚内力现在的程序都不能传递到基础。(2)、材料信息:其他与老的程序一样填法,就是钢筋采用了新规范的新符号。(3)风荷载: 修正后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7.1.2条,对与高层、高耸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3.2.2条,
值采用。按规范的解释,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都是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
2.2.2)、TAT的参数及开关
(1)、用TAT程序计算建模应注意的几点: 剪力墙必须要有洞口,不能形成封闭“口”字形。这样在构件截面上的剪力流才有进口和出口,否则,程序无法对构件进行计算。这是TAT程序对薄壁柱数学模型模拟的要求。 剪力墙内的洞口要求要上下对齐,且要有规律性。如果不这样,那么内力的传递将通过节点间刚域来传递,这与实际有时很大差别,引起很大的计算误差。且洞口布置不规律,计算结果具有很大的突变性。
通过本次上机实习,熟悉、了解PKPM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及用途,学习使用PKPM
项目管理软件,利用PKPM项目管理软件绘制施工图,编制施工图预算,划分工程项目的子项目,绘制网络进度计划图。
以上学期“工程造价课程设计”的图纸为依据,用PKPM软件编制施工图预算,划分工程项目的子项目,绘制网络进度计划图。具体内容如下:
(1)把图纸的内容全部用PKPM软件绘制出来
(2)直接用PKPM软件计算工程量
(3)确定并编制施工图预算
(4)进行工、料、机分析
(5)对该工程进行结构分解,即形成项目的WBS
(6)用工、料、机分析的结果,估计WBS中各作业的持续时间 (7)确定各作业的逻辑关系 (8)绘制网络进度计划图
实习主要过程
1、了解PKPM项目管理软件 PKPM项目管理软件支持以下模块:施工项目计划管理,
标书制作与管理,
工现场平面图设计软件,施筑工程资料管理软件,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管理软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软件(含各地模板),网络计划软件,形象进度软件, 基坑支护设计软件,施工安全设施计算模块,冬季施工技术模块,建筑脚手架工程设计软件,建筑模板工程设计软件, 结构设计工具箱软件,施工图库软件,排降水计算软件,地基处理软件,临时用电设计软件等等。
2、PKPM项目管理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标书制作系统
提供标书全套文档编辑、管理、打印功能
根据投标所需内容,可从模板素材库中选取相关内容,任意组合,自动生成规范
的标书及标书附件或施工组织设计
可导入其他模块生成的各种资源图表和施工网络计划图以及施工平面图
(2)施工项目管理系统
按照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真正实现了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三管理(合同、现场、信息),一提供(为组织协调提供数据依据)的项目管理软件
提供了多种自动生成施工工序的方法:
利用施工工艺模板库的工艺过程自动套取工程预算定额以及资源库
读取工程概预算数据,自动生成带有工程量和资源分配的施工工序
可在工作信息表和单、双代号图中录入施工工序相关信息和逻辑关系,自动生成各种复杂网络模型
根据工程量、工作面和资源计划安排及实施情况自动计算各工序的工期、资源消耗、成本状况,换算日历时间,找出关键路径
可同时生成横道图、单代号、双代号网络图和施工日志
具有多级子网功能,可处理各种复杂工程,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微观和宏观控制
自动布图,能处理各种搭接网络关系、中断和强制时限
自动生成各类资源需求曲线等图表,具有所见即所得打印输出功能
系统提供了多种优化、流水作业方案及里程碑功能实现进度控制
资源有限工期最短优化
工期成本优化
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
常规分层、分段流水作业(等节奏、异节奏、无节奏)方案
充分利用技术、组织、施工层间歇连续施工流水方案
增加工作班制,缩短工期优化流水方案
通过前锋线功能动态跟踪与调整实际进度,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偏措施
利用国际上通行的赢得值原理进行成本的跟踪与动态调整
对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进度、计划难以控制时,可采用国际上流行的&工作包&管理控制模式
可对任意复杂的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分解,并对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计划、质量目标等进行细化分解,形成结构树,使得管理控制清晰、责任目标明确
利用质量预控专家知识库进行质量保证,统计分析&质量验评&结果进行质量控制
利用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知识库进行安全设计和控制
可编制月度、旬作业计划、技术交底,收集各种现场资料等进行现场管理
利用合同范本库签订合同和合同管理
(3)施工平面图设计系统
具有临时办公、生活、仓储、加工等场地面积以及临时施工的水、电计算功能
提供灵活、方便的建筑物和临时设施的布置方式,可完成建筑物、道路、围墙、起重机、加工厂、作业棚、仓库、临时房屋以及常用设备的布置
提供了具有自主版权的通用图形平台,用户可在此平台上完成图元绘制、编辑、尺寸标注、文字、图块、图库、图案填充以及打印等各种功能
(4)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模块
软件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的输入方式,可输入施工所需的各种表格(材料试验记录、施工记录及预检、隐检等),篇三:PKPM使用体会
一. PKPM中主梁与次梁的区别
-----------
--次梁在PMCAD主菜单1和主菜单2不同输入方法的比较分析
次梁可在PMCAD主菜单1中和其它主梁一起输入,程序上称为“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也可在PMCAD主菜2的“次梁布置”菜单中输入,此时不论在矩形或非矩形房间内均可输入次梁,但只能以房间为单元输入,输入方式不如在PMCAD主菜单1中方便。
次梁在主菜单1输入时,梁的相交处会形成大量无柱联接节点,节点又把一跨梁分成一段段的小梁,因此整个平面的梁根数和节点数会增加很多。因为划分房间单元是按梁进行的,因此整个平面的房间碎小,数量众多。
次梁在主菜单2输入时,次梁端点不形成节点,不切分主梁,次梁的单元是房间两支承点之间的梁段,次梁与次梁之间也不形成节点,这时可避免形成过多的无柱节点,整个平面的主梁根数和节点数大大减少,房间数量也大大减少。因此,当工程规模较大而节点,杆件或房间数量可能超出程序允许范围时,把次梁放在主菜2输入可有效地、大幅度减少节点、杆件和房间的数量。
在主菜单1中输入次梁(简称当主梁输)和在主菜单2中输入的次梁(简称当次梁输)在程序处理上有很多不同点,计算和绘图结果也会不同。
1、导荷方式的不同
作用于楼板上的恒活荷是以房间为单元传导的,次梁当主梁输时,楼板荷载直接传导到同边的梁上。当次梁输时,该房间楼板荷载被次梁分隔成若干板块,楼板荷载先传导到次梁上,该房间上次梁如有互相交叉,再对次梁作交叉梁系分析(交叉梁系仅限于本房间范围),程序假定次梁简支于房间周边,最后得出每次梁的支座反力,房间周边梁将得到由次梁围成板块传来的线荷载和次梁集中力。
两种导荷方式的结构总荷载应相同,但平面局部会有差异。
2、结构计算模式的不同
在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将由SATWE、TAT进行空间整体计算,次梁和主梁一起完成各层平面的交叉梁系计算分析,其它要特征是次梁交在主梁的支座是弹性支座,有竖向位移。有时,主梁和次梁之间是互为支座的关系。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的二维计算模式计算。计算时,次梁铰接于主梁支座,其端跨一定铰支,中间跨连续。其各支座均无竖向位移。
3、梁的交点连接性质的不同
按主梁输的次梁与主梁为刚接连接,之间不仅传递竖向力,还传递弯矩和扭矩。特别是端跨处的次梁和主梁间这种固端连接的影响更大。当然用户可对这种程序隐含的连接方式人工干预指定为铰接端。
PM主菜2输的次梁和主梁的连接方式是铰接于主梁支座,其节点只传递竖向力,不传递弯矩和扭矩。对于其端跨计算支座弯距一定为0。
4、梁支座负弯矩调幅的不同
在SATWE、TAT计算时对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均隐含设定为“不调幅梁”,此时用户指定的梁支座弯矩调整系数仅对主梁起作用,对不调幅梁不起作用。如需对该梁调幅,则用户需在“特殊梁柱定义”菜单中将其改为“调幅梁”。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计算,均可读取用户设定的调幅系数进行调幅(次梁也有不同的调幅值,如内力系数为1/11,1/14,1/16等,参考砼教材及其它资料)。
5、绘梁施工图前对梁的相交支座的支座修改
(1)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
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
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园圈表示),该节点处于负弯矩区的为支座,为正弯矩区的为连通。
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
连通时,连通节点两端的两跨梁将合并为一跨,成为主梁,节点上的另一方向梁成为次梁。
支座时,施工图上的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锚固长度仅为15倍钢筋直径。因处于负弯矩区而按非受拉锚固设计。 连通时,该节点两端的梁下钢筋必然在节点下连通,程序不会出现锚入支座节点,因为处于受拉区。
对处于端跨的次梁(支承在梁支座上),程序需将其判断为“悬挑梁”或是“端支承梁”。
当端跨梁下无正弯矩,全跨均作用负弯矩时,程序判定该端跨为挑梁,在该跨端部用圆圈表示。反之,程序认定该跨为端支承梁,在该跨端部用三角支座表示。
对如上程序自动判定的支座状况,一般人工应做干预修改。在中间跨,把支座改为连通将合并梁跨,施工图设计偏于安全。一般不应将连通改为支座。对于交叉梁系,更应注意把有些支座改为连通,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施工图设计。
(2)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
其跨度、跨数都已确定,与在PM主菜单1输入的主梁相交处,其本身是次梁的性质不能修改,其支座处的梁肯定当作主梁处理,也就是说,对这种次梁,一般没有修改支座的问题。
6、三维空间程序的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的不同
按主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将在层平面上形成大量的房间。SATWE、TAT的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是按每个房间逐个布置活载的过程,这时可能造成活荷不利 计算过于繁琐费时。
按次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层平面上形成的房间均为不考虑次梁划分的大房间,其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更快捷。
7、楼板配筋的不同
由于板底钢筋的配置是以房间为单元进行的,按主梁方式输入次梁的房间可能过多过密,此时作楼板配筋施工图时,一般不应采用“逐间布筋”或“自动布筋”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板底钢筋是细碎的小段筋。一般应采用“通长配筋”菜单将板底钢筋按不同范围拉通配置。
二.PKPM结构设计使用心得
****以下为本人集多年PKPM使用心得所写,可能有不对之处,敬请原谅!如果你愿意把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请告诉我。 要想PKPM没有错误,很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用她。如果做结构设计,不太可能不用PKPM,所以,最好不做这行,做“三陪”比这行轻松。
1.在PM中如果有定义错层梁的话,如果错层高差太大,会导致TAT检查出现“有多余节点,必须删除”的错误。(若PM中定义错层梁,错层高差不能太大)
2.如果斜杆高度大于层高,可能会导致TAT数据检查出现“有水平支撑,无法计算”的错误。(斜杆高度不能大于层高)
3.如果定义的工作目录名太长,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T文件无法转换为.dwg文件。(工作目录名不能太长)
4.PKPM生成的.dwg文件字体是两边对齐,在\PKPM的安装目录\cfg\中有ET.lsp程序,可以在AUTOCAD中调用,将文字改为左对齐、右对齐,居中等格式。
5.在PKPM系统中,输入楼板厚度的唯一作用是计算楼板配筋,别无他用。对于TAT或SATWE,因为已经假设了楼板在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楼板厚度对于刚度计算不起作用。所以大家使用TAT或SATWE时,应考虑该假定的合理性。
6.在PKPM.ini文件中定义了斜杆竖向约束作用,如果斜杆变形或应力较大,大家应慎重取值考虑。
7.关于错层,PKPM中,如果楼板相错500以上,一般要按错层考虑。错层时,应在PM中按两个标准层进行输入,TAT和SATWE会自动形成错层数据。如果按一层输入并考虑错层影响,应该在TAT或SATWE中,定义弹性节点等措施。
8. 关于节点太近,如果在PKPM输入时,不进行轴线简化,在节点较多较密的情况下,程序会提示节点太密(小于150)。此时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使上下节点尽量对齐。哪怕相近节点不在同一层,也会对后面的计算产生影响。(节点不能太密[小于150] ,应进行轴线简化调整)
9.关于斜梁、斜杆及斜柱,PKPM中,斜柱、支撑均按斜杆考虑,斜梁和普通梁一样,承受弯矩而无剪力。
10、特殊梁、柱、支撑定义,采用异或方式,即原有属性再次定义则取消原属性。举例:一下端铰接支撑要想定义为两端铰接,应该先再次定义下端铰接,此时上下端均为刚接,然后定义两端铰接。
11.TAT输出的构件内力正负号说明:TAT输出的构件内力,其正向的取值一般是遵循右手螺旋法则,但为了读取、识别的方便和需要,TAT在输出的内力作了如下处理:
(1)梁的右端弯矩加负号,则在识别梁正负弯矩时,上表面受拉为负弯矩、下表面受拉为正弯矩;
(2)柱、墙肢、支撑的下端轴力加负号,则在识别它们的正负轴力时,受拉为正轴力、受压为负轴力;
(3)柱、墙肢、支撑的上端弯矩加负号,则在识别它们的正负弯矩时,右边或上边受拉正弯矩、左边或下边受拉为负弯矩。?????
***** 非常不错,使用pkpm之前,应该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简化,并非向建科院的人说得那样,完全按照实际情况输入,例如:目前坡屋面做的较多,斜梁如何输入这个问题就摆在面前,我的作法很简单,按照直梁输入。这一点我在3月24号上海pkpm研讨班上同建科院的人讨论过,他们也同意我得看法。程序毕竟是程序,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是用软件,而不是让软件牵着我们走,看法粗浅,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三.PKPM程序学习的一些体会
PKPM的发展方向
●一个方面就是计算,它的方向就是集成化、通用化。
集成化大家都能感觉到,PKPM程序都是以PM程序所建数据为条件,以空间计算为核心,基础、后期的CAD出图都能采用前面的数据。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程序集成化的雏形。程序的通用化主要表现在计算上,PKPM程序的计算程序由以前的平面计算(PK)----&三维空间杆件(TAT)----&空间有限元(SATWE)----&整体通用有限元程序(PMSAP)。能计算的结构类型有砖混、底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现在又在开发特种结构的计算程序:如高压塔架、巨型油罐等。在PM程序中就可以建立起这些结构的空间模型。当然现在的PKPM系列程序还不能计算。
●第二个方向就是开放计算参数的开关。
有很多参数以前都是放在程序的“黑匣子”里的,设计人员不能干预。程序放开这些参数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要让设计人员真正的掌握工程的设计过程,能够尽可能的控制设计过程。其次就是要把一些关键的交由设计人员来负,程序只能起到设计工具的作用,不能代替设计。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充分的理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校对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6条要求“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结果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二、空间计算程序部分
1、PKPM几个空间程序的不同(这是我们这次学习班一个学员提的问题)
现在,PKPM程序拥有的空间计算程序有三个,即TAT、SATWE、PMSAP
1)、 TAT--它是一个空间杆件程序,对柱、墙、梁都是采用杆件模型来模拟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墙是采用薄壁柱原理来计算的,在它的单元刚度矩阵中多了一个翘曲自由度ζ',相应的力矩多了双力矩。因此,在用TAT程序计算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都要对剪力墙的洞口、节点做合理的简化,有点让实际工程来适应我们的计算程序的味道。作这种简化都是因为分析手段的局限所制(资料书的P129)。当然,在作结构方案时,对结构作这样的调整对建筑结构方案的简洁、合理有很大的好处。它的楼盖是作为平面内无限刚、平面外刚度为零的假设。在新版的TAT程序中,允许增设弹性节点,这种弹性节点允许在楼层平面内有相对位移,且能承担相应的水平力。增加了这种弹性节点来加大TAT程序的适用范围,使得TAT程序可以计算空旷、错层结构。
2)、 SATWE--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程序,与TAT的区别在于墙和楼板的模型不同。SATWE对剪力墙采用的是在壳元的基础上凝聚而成的墙元模型。采用墙元模型,在我们的工程建摸中,就不需要象TAT程序那样做那么多的简化,只需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即可。对于楼盖,SATWE程序采用多种模式来模拟。有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两种。SATWE程序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与TAT程序不同。
3)、PMSAP---是一个结构分析通用程序。当然,它是偏向于建筑的,但它是一个发展方向。现在的比较著名的通用计算程序有:SAP84、SAP91、SAP2000、ANSYS、ETABS等程序,这些程序各有特长。
二. 程序的参数及选择开关
1)、PMCAD中的参数
(1)总信息:
●结构体系、结构主材:主要是不同的结构体系有不同的调整参数。
●地下室层数:必须准确填写,主要有几个原因,风荷载、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必须要用到这个参数,有了这个参数,地
下室以下的风荷载、水平地震效应就没有往下传,但竖向作用效应还是往下传递。地下室侧墙的计算也要用到。底部加强区也要用到这个参数。
●与基础相连接的下部楼层数:要说明的是除了PM荷载和最下层的荷载能传递到基础外,其他嵌固层的基脚内力现在的程序都不能传递到基础。
(2)、材料信息:其他与老的程序一样填法,就是钢筋采用了新规范的新符号。
(3)地震信息
●设计地震分组:就是老的抗震规范的近震、远震。按抗震规范的附录A选择即可。内江的三县两区都是第一组,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场地类别:程序是“场地土类型”,按《地基基础规范》的3.0.3条的4款,应该是“场地类别”。《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3.3.2、3.3.3条也是提的“建筑场地”,而不是“场地土”。一般的地质勘察报告要提出此参数的。
计算震型个数:这个参数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于一般工程,不少于9个。但如果是2层的结构,最多也就是6个,因为每层只有三个自由度,两层就是6个。对复杂、多塔、平面不规则的就要多选,一般要求“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就可以了,证明我们的震型数取够了。这个“有效质量系数”最先是美国的 WILSON教授提出来的,并且将它用于著名的ETABS程序。?????●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3-2条要求B级高度的建筑和复杂的高层建筑“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少于塔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少于总质量的90%”
周期折减系数:这个参数是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3.3.16条(强条)要求,按3.3.17条进行折减的。?????●
框架:0.6~0.7
框剪:0.7~0.8
剪力墙:0.9~1.0
(4)风荷载信息:
修正后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7.1.2条,对与高层、高耸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3.2.2条,对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按规范的解释,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都是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
2)、TAT的参数及开关
(1)、用TAT程序计算建模应注意的几点:
●剪力墙必须要有洞口,不能形成封闭“口”字形。这样在构件截面上的剪力流才有进口和出口,否则,程序无法对构件进行计算。这是TAT程序对薄壁柱数学模型模拟的要求。
●剪力墙内的洞口要求要上下对齐,且要有规律性。如果不这样,那么内力的传递将通过节点间刚域来传递,这与实际有时很大差别,引起很大的计算误差。且洞口布置不规律,计算结果具有很大的突变性。篇四:PKPM心得体会
PKPM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PKPM软件,让我对PKPM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学了之后我不止对pkpm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掌握,更是对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原理,抗震结构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Pkpm软件中我们主要学了几个部分:PMCAD 、SATWE、JCCAD、PCCAD、施工图生成与编辑。这几个部分所包含的内容我们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老师你给我们布置的一个作业让我们更熟悉了pkpm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PMCAD步骤:①选择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②建立轴网;③构件布置,布置柱、梁、楼板,按照实际工程情况设置本层信息;④荷载输入,输入楼板荷载,布置梁、柱、墙和节点上的荷载;⑤第二标准层布置,复制标准层;⑥输入设计参数,点取设计参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实际工程情况输入参数;⑦楼层组装,在点取得对话框中输入我们需要的层数、层高组装成型;⑧存盘退出。
SATWE步骤:①选择接PM生成SATWE数据。②SATWE前处理;③设置设计参数,设计信息、配筋信息、荷载组合、地下室信息、砌体结构、总信息、风荷载信息、地震信息、荷载信息、调整信息这些里面的参数我们一定要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填写清楚;④定义特殊构件,比如特殊柱、角柱就要另行的定义;⑤生成数据以及结果分析、调整。我们把参数调整好了,就开始生成
数据,生成计算书,看计算机提示是否有错 ,有了错误,我们就去找原因,参数是否输入错误,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图生成与编辑步骤:施工图包括梁、板、柱的施工图①选择梁平法施工图,定义钢筋层,进入梁施工图绘图环境,设置修改配筋参数确定,生成梁平法施工图。查看连续梁的跨数和支座是否需要修改,检查梁钢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②绘柱施工图和梁施工图的步骤差不多,修改参数,确定生成图纸,在检查是否符合要求。③绘板施工图是选择画结构平面图,参数输入,楼板计算输出计算书及内力、配筋参数,然后绘楼板施工图,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不正确的钢筋参数。
JCCAD步骤:①基础计算,选择基础计算程序,读取上部荷载,生成基础;②基础施工图,在基础平面施工图中弹出的对话框填写绘图参数确定,在生成的基础施工图中修改尺寸,插入基础详图等等细节。
这样我们的图纸基本就完成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这途中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梁、板、柱的剪跨比,轴压比不符合规范要求,我要怎么改。就只有多多的翻书,每天白天都有其他事情要忙,就只有晚上才有那么一点时间可以自己慢慢摸索。虽然困难是重重的,但收获却是巨大的,要不是有这次的作业,我肯定是很多东西是弄不清楚的,记忆就只是停留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了。篇五:PKPM使用心得
PKPM网站问题摘抄
1. 有用户提问:在建立坡屋顶时,层高是取屋脊高再利用降节点高来输入斜梁,还是取其他值?屋脊处
的位移角计算会不会偏大?
最好取檐口高度为层高 然后上节点高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楼上的对于大多数是可行的,如果檐口标高处有板的话,就不行了,这种情况可以取坡屋面半高为层高。
2. 有用户提问:同样截面尺寸的连梁,建模时,用剪力墙开洞建,计算配筋要小一些,也不会容易出现
连梁超筋现象。计算位移时候,用开洞建位移也小一些。计算时,应该有限取哪一种方法呢?
回答:与连梁的跨高比有关,如果跨高比小于2.5,应该按照剪力墙开洞来输入,如果是介于2.5-5之间,两种计算结果应该不会相差很大,但是由于计算连梁前后两种的模型(开洞为墙元,梁输入为杆元)不同,导致计算结果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两种方法建模都是可以的,只是按框架梁建模输入时,程序会自动将跨高比小于5的梁判断为连梁。关于“连梁折减”并不存在必须的问题,是否折可以自己决定,提出“连梁折减”的概念,无非是为了减少连梁的超筋情况,使设计容易一点。
3. 有用户提问:在PMCAD里面建了楼梯后,再进进PMCAD ――LT里面,这个板厚还要改为0板,此
时楼梯部分的荷载:恒载只要输入装修荷载一般1.5~2.0KN/M2,活荷载输入2.5~3.5KN/M2就行了吗? 回答:
有关楼梯荷载输入,首先进入本工程LT子目录,将楼梯间楼板厚度改为0。
恒载:楼梯及休息平台的自重程序会自动计算,如果有其它荷载(踏步、如面层抹灰、栏杆等),需要您定值、输入
活载:查《荷载规范》后输入。
传力方式:楼梯斜板、休息平台按梁方式传导到两端结点,结点上如有层间梁、梯柱,则会先传到层间梁、梯柱上,再住下传导。
楼梯设置时,最好选择“生成平台梯柱”,程序会自动生成梯柱、层间梁,角柱(框架柱)需要您输入。
考虑楼梯作用的计算模型是专门生成在LT目录下的,当前工作子目录的模型计算时不会考虑楼梯,计算模型和没有楼梯布置的模型完全相同。
程序在整体分析时会考虑周期、变形、扭转效应的影响。
计算后只考虑楼梯间周边杆件内力、配筋。楼梯间需要使用LTCAD单独设计。
4. 有用户提问:有一栋一层砼结构的大殿,屋面板为砼,室内有很多梁柱,有多道梁重合在一根轴线上
的情况,也有梁上短柱出现的情况等,总之,在一屋内梁柱都比较多,如何建?
可使用PKPM的古建设计软件GUCAD生成三维古建模型,再自动生成PMCAD的结构分析模型,接力SATWE进行计算。
5. 有用户提问:现在新版PKPM里可以建水平均布荷载了,但是这个水平均布荷载荷载的方向如何确定,
是不是按正负号来区分方向的?
水平荷载按“无截面设计”输入。
在荷载定义对话框中,无截面设计分为2种:水平集中力、水平线荷载,不是面荷载。
布置该类型荷载后,会显示紫色箭头表示正方向,不随输入负值改变方向。
6. 有用户提问:PKPM建模中,八变形结构的角柱是小于号<或者大于号>这个形状的,应该在建模的
时候怎么模拟。怎么算才能符合实际情况?
以前版本的PKPM可以用自定义截面的杆件来输入,现在SATWE不给分析计算了。
如果省事,可以考虑建两片斜交的短肢剪力墙(但不能因为输入了剪力墙去改变整个结构原有体系)来近似模拟一下吧。如果准确一点,也可以考虑柱子等刚度代换输入,但也不是尽善的方法。 7. 有用户提问:建模时,有的单元需要镜像复制,但镜像后,板厚及板荷载信息丢失,造成很多的重复
劳动,请给出解决办法?
房间相关的信息还无法复制过去,由于PMCAD中房间信息是按周边杆件位置关系生成,执行“复制”后,需要将原有信息对位到目标房间,有一些工作要做,我们会尽快改进。
对于单构件的荷载信息,如梁间荷载,复制后可以保留。
8. 有用户提问:坡屋面现浇板有一半布置不正常,自动形成的,应对称但
有一半不对,如何调整建模?好像异形板显示也不正常,不知对计算有没影响?
模型中楼板位置显示不正确,主要原因是那些楼板各角点不在同一平面内,程序会按层高在同一平面内画板。补充一些轴线,用截面100*100的虚梁将有问题的房间拆分成三角形,使板可在同一平面内,就可以显示正常。这仅仅是显示问题,不会影响后续计算。
9. 有用户提问:问题一 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部分次梁采用钢构件,此种模型satwe能否正确分析,后期
处理中好象不能生成节点图。
问题二 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部分框架梁采用钢构件,此种模型satwe能否正确分析,当框架节点左右梁为不同材质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问题一,可以正确分析,钢梁与砼柱可以生成节点,钢梁与砼梁不能
问题二,不同材质可以在satwe中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处理
建模的时候也可以指定,就弹性分析来说,不同材质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10. 是手动保存时生成备份文件,但不用退出程序,点击屏幕右侧菜单的“保存”命令一次即可生成一次备
份(退出命令上侧),循环覆盖
自动存盘只将数据存入后缀为.BWS文件中,异常中断时可恢复为.JWS ,在上部菜单“状态设置”的“定时存盘”命令中设置自动存盘时间 。
11. 有用户提问:对于弧梁是按整根弧梁建模还是分成很多段的折梁建模比较好,哪种建模方式的计算结
果比较准确,如果是按分段的折梁建模,改怎么分段,多长的弧长取一个结点?
不大于180的弧梁直接按照弧梁建模即可。
大于180,则需要在中间加入节点。
不需要自己拟合折线处理。
12. 有用户提问:“我的模型中,屋面的是钢屋面,但是找不到材料类别修改,程序默认的都是混凝土屋面,
我改怎么办?(钢屋架的自重,是程序自动算,还是自己算好输入进去?)”
屋面是轻钢屋面吗?如果是的话,在建模中可以不用考虑其厚度,输入板厚为0 的板。如果是层间的压型钢板,只能按照刚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差异,钢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可以取10,折算为混凝土厚度输入即可。
13. 在采用SATWE软件分析无梁楼盖结构时,由于SATWE软件具有考虑楼板弹性变形的功能,可以采
用弹性楼板单元较为真实的模拟楼板的刚度和计算变形。在PMCAD人机交互式输入时,在以前需输入等代框架梁的位置上布置截面尺寸为100*100的矩形截面虚梁(但在边界处及开洞处最好是布置实梁)。虚梁是不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的,实际上SATWE的前处理程序会自动将所有的虚梁过滤掉。此外,为了正确分析该结构,在SATWE程序中还应将无梁楼盖的楼板定义为弹性楼板。
在TAT软件中,对于无梁楼盖结构来说,由于没有梁和柱子相连,一般我们必须按照规范中的规定将板简化为双向等代框架梁进行计算。因此,在用PMCAD对无梁楼盖进行人机交互式建模时,首先应确定等代框架梁的宽、高,也即确定等代框架梁的刚度。一般来说,等代框架梁的刚度由板宽决定:
我们通常取柱距的1/2板宽为等代框架梁的宽、高。确定等代框架梁的刚度之后,再将等代框架梁作为普通的主梁输入。
14. 抱歉,现有程序版本未考虑悬挑板对梁产生的扭矩,但计算结果基本完备。此处主要考虑了悬挑板布
置位置所对的房间,一般情况下,是布置了楼板的,会抵消悬挑板对梁产生的扭矩。但如果该房间开洞,程序未再细致处理,待完善。
15. 弧形梁显示成折梁的原因:是显示精度的设置值过小造成的。按“F9”键,在弹出的“捕捉和显示设置”
对话框中,选择“显示设置”选项卡,将“圆弧精度”值设置为64或128 。
16. 变截面梁的布置:主要操作过程同“主梁布置”,但要确定起始位置与截面高度的对映关系。
具体做法为:
1、选择“主梁布置”命令,在弹出的截面定义对话框中,选择“新建”按钮,“截面类型”选择21号变截面,输入截面宽度如500mm,截面高度1如400mm,截面高度2如200mm,选择材料类别。
2、布置时,默认梁1梁在左下,2端在右上,如果变截面方向与所需要的不一致,需要再一个截面类型,将截面高度1、2的值互换,再按此种截面进行布置。
17. 大大P-△效应与小P-△效应的区别:大P-△效应是指结构由于水平力作用,如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产
生侧移,重力荷载由于水平侧移产生附加的内力和变形增量,属于结构整体层面的问题,应在结构整体分析中考虑,程序由参数“考虑P-△效应”控制;
小P-△效应指轴压力在产生了挠曲变形的构件中引起的附加内力,属于构件层面的问题,一般应在构件设计时考虑。程序在柱承载力设计时会自动按照规范考虑,不需要用户干预。
18. 抗规(5.2.5)调整中 弱轴方向动位移比例、强轴轴方向动位移比例0-1强弱方向如何判断,比例依据
什么填写?按照线性插值计算的速度段的那个动位移比例为0.5,但是此时的动位移比例因子如何考虑?加速度段:一般指当基本周期位于0-Tg时的情况,此时动位移比例填0,程序对全楼各层采用统一的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位移段:一般指当基本周期&5Tg时的情况,此时动位移比例填1,程序对全楼各层剪力系数采用相同的增量;
速度段:一般指当基本周期位于Tg-5Tg时的情况,动位移可酌情在0-1之间取值。如果指定 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为 ,Ca和Cd 分别代表“按加速度段控制算出的直接放大比例”和“按位移段控制换算出的放大比例”,那么程序实际采用的放大系数就是,因此对于基
本周期为T的情况,一般可按照此公式
来定动位移比例因子:=(T-Tg)/4Tg。
要注意其中弱轴对应结构长周期方向,强轴对应短周期方向。
19. 错层结构建模采用分标准层、还是利用层间梁的方式哪种好?对于这类复杂的结构,没有完美的建模
方法,但我们尽量寻找容易把握电算结果的建模方式。因此对错层结构,还是采用分标准层的方式建模。
无论何种方式建模,周期、振型、构件标准内力等结果一般应比较接近。主要是一些统计性的整体性能参数和构件设计会有一些不同。
对于结构整体错层的结构,采用分标准层建模的方式,全楼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位移比通常会比较真实的反应结构的扭转特性。而如果采用调整标高、层间梁等方式的话,程序统计出来的位移比可能发生异常,参考意义不大。同时,在扭转反应不强的情况下,分层建模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单层刚度也是有意义的,可以利用分层的楼层刚度计算出整个楼层的侧向刚度。
但实施新混凝土规范后,对于混凝土柱的设计采用两段分开配筋时,其结果可能与按一根柱设计有差别,这是由于考虑二阶效应时,需要用到柱两端的组合弯矩。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如何应用?如地下室不是板柱体系,如勾选会有影响吗?
是否应该不勾选?此参数是为了考虑整体指标而设置的吧?如内力配筋计算需要勾选吗?程序对于地下室是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所以地下室设置弹性板也不起作用。如果对于地下室必须定义弹
性板才能准确计算,就需要勾选这个参数,这样程序能保留地下室部分的弹性板的面外刚度。
一般在板柱体系的地下室中比较常见,因为板柱体系需要定义弹性板,正确考虑板的面外刚度,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内力和配筋结果。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板柱体系才能勾这个选项,其余结构类型,只要是需要考虑地下室楼板面外刚度的,都可以而且应该勾选。
这个参数的设置并不只针对整体指标,内力和配筋计算的处理也是一样的。
21. 在PKPM.9.30光盘)SATWE“设计信息”增加了“按混凝土规范B.0.4条考虑柱二阶效应”的
选项,请问这个选项是何含义,与“考虑P-Δ”这个勾选项是否重复。“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二阶效应”是计算排架结构用的,其他结构体系一般不用它。P-Δ是重力二阶效应,是针对整个结构而言的,而“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二阶效应”是轴压力二阶效应,即p-δ效应,是针对构件的,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22. 位移角的结果应该看哪一项?位移比的结果应该用规定水平力的结果,位移角应该看CQC组合的结
果,不需要看规定水平力下的结果。两者可能会存在差异,是由于规定水平力和CQC组合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位移角应以CQC组合的结果为依据。
23. SATWE与PMSAP关于调幅有何差异?SATWE计算连续梁的长度时按照梁的支座情况进行判断,
PMSAP按照梁的恒荷载作用下梁端是否为负弯矩判断。
24. 多塔结构如何查看周期比?对于多塔结构,应将多塔近似分割成一个个单塔结构,将每个单塔分别计
算周期比,即采用“离散模型”进行。
25. 关于平衡条件该如何校核?对于恒载作用下的节点内力平衡校核,应采用一次性加载的计算模式,采
用模拟施工时不能进行节点内力平衡校核。
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可以进行平衡条件的校核。
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可以进行平衡条件的校核。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不能进行静力平衡条件校核。
Satwe中每个杆端有六个内力分量,不要遗漏,否则不能满足平衡方程。
26. 为何混凝土梁的轴力有时不会考虑:当梁的混凝土受拉强度的1/50作为考虑拉力的界限,小于此值时
27. 坡屋面的风荷载是如何计算的?计算风荷载时,风压标准值取楼层标高处的高度计算。迎风面面积,
按楼层最大迎风面宽度乘以楼层层高(忽略上节点高和杆件标高的调整)。所以,与层高相等的平屋面的荷载总值是一样的。
28. “嵌固端所在层号”与“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嵌固端所在层号”主要指地
下室结构对上部结构的约束。当地下室结构刚度很大,上部结构柱底能够在地下室顶板产生塑性铰时,可以认为在再地下室顶板嵌固,这与地下室是否被约束没有关系。而“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体现的是周边土体对地下室的约束能力。当周边土质比较好,施工回填质量较高时,土体对地下室的约束能力就比较强,该参数就可以输入一个比较高的值,相反则表明约束能力较弱,宜输入一个比较低的值。
29. 某工程主体结构下带大底盘地下室,SATWE程序计算出的地下一层的剪切刚度与地上一层的剪切刚度
比大于2,是否可以认为地下室底板是上部结构嵌固端?
不能简单这么认为。主体结构对地下室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当地下室很大时,地下室外围周边构件的剪切刚度是不宜计入的。根据《抗规》6.1.14-2的要求,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根据其条文中的解释,“相关范围”一般可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时含裙房)周边外延不大于20m。而《高规》第5.3.7条的条文明中提出的“相关部位”一般指地上结构外扩不超过三跨的地下室范围。 由于目前程序不能自动划分相关范围,因此需要设计人员人工复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kpm砌体结构建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