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双鞋哪个更气垫鞋适合跑步吗?

新手跑步选什么鞋子比较好?
ad nk 不要
自己比较重且耐力不好
需要亲遍透气的跑步鞋
按投票排序
好了,作为迪卡侬跑步部门的人自荐自己家的入门跑鞋。目前有两款适合题主的,Ekiden 50/Ekiden One为什么适合题主?1- 新手上路,基本上频率都不高,每周两次最多三次,每次持续跑大约在半小时左右,题主表示自己耐力差,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值,但是估摸在这个范围内。2- Ad nk不要,题主没说为什么,如果是觉得刚刚开始跑不想投资太多的话,那么价格亲民是必须考虑的3- 体重较重 需要较好的缓震 中底的缓震层要够厚够实在 同时支撑性要好 楼上几个说asics k19或者 ride都是极佳的选择 但是如果考虑到第二点, 可能也非最佳之选Ekiden 50 / Ekiden One是迪卡侬快羚径(Kalenji)的基础款跑鞋,为什么适合题主?1- 就是为了新手上路,频次不高所设计的,仅仅就耐磨 + 透气 + 支撑 + 缓震 来说完全满足新手跑步的需求 (有一些跑者穿着他跑半马和全马,但是我不建议)2- 价格 89 元 (原价99元)3- EVA层足够厚实
而且缓震效果极佳 (我也把鞋推荐给体重超标的长辈,他们会穿着这鞋去逛街买菜遛鸟打牌)还有推荐Brooks的童鞋,不是说不好,但是真的真的真的需要么?最后一句:适合的才是好的
asics k19 不用考虑别款了
觉得国内在挑跑鞋这方面做得很不规范。我最近准备好好跑步,一开始自己到网上定了爽便宜又好看的。不幸尺码不合适,得要拿到店里换size.到了店里,店员查了没有同款合适的尺码,于是说我陪你再挑一双吧。a.首先让我脱了鞋站在一个黑色的板子上,站15秒以后脚掌的形状就印在那块板子上了。由此判断你是否是扁平足。然后鞋架上所有的鞋子都标出适合哪一种脚掌类型,按照自己的类型来挑。b.询问我平时在什么样的道路上跑步,主要有三个选择,1,软平路,类似塑胶跑道,2,硬平路,类似马路上的人行道,3,野外,就是有泥土的路,类似足球草坪这种质地。应对这三种路,鞋底的设计都不一样。我当时挑了几双造型炫酷的都被否决掉了,因为我跑2硬平路,可是我拿过来的都是3。2的鞋底很平,摩擦效率较高,相比1缓冲材料更多一些。3的话,想象一下公路轮胎和越野轮胎的区别吧,就是在鞋底表面有很多小突起,会插进土里以提升抓地力。经过ab两个问题,基本就能找到适合你的鞋子了。其他的因素无非就是好不好看,什么牌子,什么价位而已,这些,量力而行就好。国内的很少问你ab两个问题,如果选错鞋子,再贵得鞋跑起来也不舒服,而且很有可能会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
跑吧 新手。
我觉得可以试试brooks 题主具体多重呢?
貌似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你的落地方式 后跟?全掌?前掌?而且不是你有一双好鞋跑步就能避免伤痛了
主要看你自己如何应对了
adidas response boost &nike pegasus 31
没跑前最好不要选鞋,就穿你平时穿习惯了的鞋。有跑步的习惯后,就可以试试田径用的球鞋。
强烈推荐多威,国内专业做田径鞋的。另外也可以试试海尔斯的。淘宝搜搜就看到了,都有防伪。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什么样的跑步鞋比较好?如何选购?
本题已收录至知乎圆桌 >> ,更多马拉松/长跑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按投票排序
183 个回答
asics跑鞋比较靠谱。选跑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体重体重较大就需要选避震功能好的。2.训练量如果每周只是轻松跑十几分钟半小时左右,鞋子的关系不大。跑量上去了才更需要关心鞋子的问题。3.训练目的慢跑鞋,训练鞋,和比赛鞋侧重不同,防护功能依次降低,重量也依次降低。不知道lz处于哪个训练阶段呢?
最近我也很关注这个方面,上面的答案说的都太理论,缺乏操作性。我来说说我最近的收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但是怎么知道是不是适合的呢?这个网站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测评,可以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鞋子。不想买这个牌子不要紧,下面会提到怎么找其他牌子。每个测评都有很直观的视频展示。每个测评都有很直观的视频展示。如果在这里测试了之后就只能在这里买,那选择也太少了点,好在我们拥有“大神”这个一种地球上最强大的种族 在这个网址提供的表里面你可以找到与你测试的鞋款同等级别的其他品牌跑鞋,并且还有尺码对照、脚型测量、跑鞋选择方法等各种实用信息,而且一直在更新中,最近一次是在2月27号,非常值得收藏。最后就是建议加入一些跑步网站,如、,里面有海量的跑步经验、膝盖保护措施、等等等等需要知道的讯息。
从12年毕业参加工作后就开始慢跑,到现在也败了不下十双跑鞋,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经验1,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选一双专业的跑鞋其实就一个原因 - 保护,俗话说跑步百利唯害一膝,不管跑的多慢,都会对膝盖造成高于自身体重几倍的冲击,很多保护不周的跑步爱好者在年老的时候要承受膝盖疼痛的折磨,对于慢跑爱好者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膝部,而跑鞋的避震技术,就能有效的分担膝盖受到的冲击。2,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类型的跑鞋自身体重和锻炼强度根据重量和锻炼强度可以将跑步鞋分为轻装备量和大装备量两种,一般来说,体重越大,锻炼强度越高,造成的冲击越大,建议选择大装备量,反之建议轻装备量。新手可能会觉得越贵越好,导致盲目的购买一些重量级的顶级跑鞋,跑步的时候由于体重不足压不下去反而感觉很硬而不舒适,因此建议根据自身体重选择合适的跑鞋而不是盲目追求昂贵的跑鞋。跑步姿态一般跑步姿态有3种,外翻,内翻和严重内翻,根据跑步姿态的不同对应的跑步鞋分为3类,分别是避震型,稳定型和矫正型,一般来说,三种姿态有如下三种对应关系:外翻——高足弓——没有八字脚或内八字——对应跑鞋:避震型内翻(外翻不足)——没有八字脚或外八字——中低足弓——对应跑鞋:稳定型严重内翻——典型扁平足——严重外八字——对应跑鞋:姿态矫正型对于是否高低足弓和内翻外翻,可以通过美津浓的官网进行查询3,相关的品牌推荐根据个人和朋友的跑步经历,Asics(亚瑟士),Brooks(布鲁克斯)、Mizuno(美津浓)和SAUCONY(索康尼),这4个品牌的跑鞋都还不错,不过我更喜欢和,个人觉得这两个品牌的跑鞋更适合国人的脚型,而且二者的官网都有专门的足部测试供你参考,Asics如今看家的技术就是GEL缓震胶,拥有超强的吸震效果,跑步的时候能带来对腿部最佳的安全保护。Mizuno虽然在运动品牌的总体排名上稍差,但在跑鞋领域也是大亨,与Asics依靠材料的缓震不同,Mizuno的看家本领是“机械缓震——Wave波浪片”技术
我想说多跑多练有毅力就行,但是怕被人打。选择一双正确的跑鞋,对保护双脚和提升自己的跑步成绩大有裨益。(当然,如果你是问我什么跑鞋好看就就没必要看下去咯)
先从入门级跑鞋说起。想当年我还有块的时候(装,继续装),有段时间沉迷于煅炼身体,什么健身房、空手道道馆、Kickboxing、夜跑小组都参加过,那个时候豆瓣上面好这个的人还不多,大家都是在跑步吧里找人一起,因为跑步锻炼还认识了很多朋友,不少现在还很要好,经常出来找我玩。刚刚开始跑的时候我一味追求速度,跑鞋也不懂,就觉得哪个好看买哪个,后来发现连脚型都不对,等膝盖疼的时候就晚了,不得不中断很长一段时间,经人指点后换了双减震跑鞋,感觉真的和原来完全不同,自此后也多了个败家渠道。也买过那么一点鞋子。在这我就从自己的经历来回答下。说的不对的,高手一笑了之即可,轻拍。题主你先看自己的脚型分析,看完以后再挑鞋子,分享两个我用过觉得还不错的选鞋工具,通过参数分析帮你筛选最合适的鞋型。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猛戳这里:Runner’s World
Shoe Finder ,New Balance跑鞋顾问。入门级跑鞋,价格便宜,口碑还不错、个人穿过的有Nike zoom pegasusAdidas CLIMA COOLNew balance VazeeNike zoom pegasus目前已经好多代了,外形很骚(个人觉得更适合男生),穿上后立马去跑了五公里,感觉防震灵敏度比Adidas response好,它大底橡胶的高度很高,抓地性、耐磨性也都可以,不过这款鞋透气性个人觉得一般,夏天跑着跑着,脚就被它弄湿了,湿了,了……Adidas CLIMA COOL(清风系列)算是稳定系跑鞋,最大的特点就两字:凉爽!鞋面和鞋底透气性都做的不错,如果题主跑步容易出汗这一款是首选。不过个人感觉它的前掌弹力明显不足,这点比较遗憾。New balance Vazee算新款,应该是这几款里最轻的一款。官方资料说这是因为它采用了比普通泡棉轻30%的中底。专利仿生学借鉴了鸟类羽毛的三向纤维结构,做到同等面积下减轻重量,提升空气流通速率,散热性更快。
个人感觉,这些对提速、长距离跑不滑脚的帮助都是蛮大的。和Adidas
response一样,它也有一体化鞋面设计,而且个人感觉做的更完美一些。第一次穿,很短时间内就会完成双脚和鞋子的磨合,不会因为不适而在跑步中分心。满分五分的话,前面两款跑鞋我给4分,那New balance Vazee我给4.5分,。(测试过穿New balance Vazee的话5公里速跑耗时比前两者平均少2X秒吗?)综合来说,New balance Vazee的表现最让我满意。如果非得吹毛求疵找个缺点,个人感觉10公里后它的中前掌有渐渐偏硬的感觉,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上面说的都是入门阶段的鞋子,属于大多数人都知道的牌子,不过再细分上去耐克和阿迪在专业跑鞋领域就做的差强人意了。它们的位置被Asics、New balance和Saucony打压的死死的。如果穿过这几种鞋,感觉不是很迟钝的人都能觉出来专业跑鞋和入门级跑鞋的区别。我当年第一双专业跑鞋(不过是RC1400,当时RC1600这款国内还没有卖的),还是过生日时前前前前女朋友给买的,是New balance的一款,跑的次数太多鞋底已经有些磨损了,不过还一直保留着作为那段时光的纪念。New balance NBX竞赛系列RC1600,款式比较低调。不过上脚效果很好。和大多数NB跑鞋一样,上脚第一个感觉一个字:轻。另外,脚的包裹感好,加速的时候感受明显,没有那种加速跑后跟虚空,前脚掌使不上力的感觉,跑再快也很稳健。外前掌部份采用的 Dynaride颗粒设计也不错,抓地性比之前旧款有很大提升。对了,RC00,都是NBX系列的。价格和性能都略有差异,题主也可以去试一下其他两款。知乎买Asics比较多,推的人也不少。所以下面用词得谨慎一些~ 本着对亚瑟士的名气,Asics Tartherzeal跑鞋刚出来的时候就海淘了一双,很骚。结果因为鞋宽不够(事后知道TARTHERZEAL有不同宽度),穿着明显有点夹脚,不过懒得换了。Asics
Tartherzeal在整个品牌中算比较轻的了,但是不耐磨,鞋子的设计专为速度牺牲掉很多,缺点是缓冲不足。有一次穿着Tartherzeal约了小伙伴跑长距离训练,后半段路脚前掌难受的要死,为了面子死撑到最后,不过感觉短集训很好,难受应该是我个人的问题,也可以说鱼与熊掌吧,题主可以综合考量下。也有朋友说一般人还是wave sayonara或者Boston boost吧。再有就是Saucony,可能很多人对这个牌子的鞋比较陌生。不过它的专利就是冲击保护,穿过的都会留下很深印象,脚跟部结构支撑做的比Asics Tartherzeal要好很多,透气性也可以,不过前掌弹性稍显不足,跑久了脚掌会有些发麻,而且还比较贵,选专业跑鞋时一直比较纠结要不要买。其他可能对题主有帮助的专业跑鞋还有Asics
sortiemagic、Asics GEL-Kayano等。打字打累了,有时间再抽空回来续答吧。
跑了近10年,李宁不错。
通常我们买跑鞋,一般指的是慢跑鞋。慢跑鞋的设计理念是保护为主,让你在跑步时身体不受到伤害,而并不是为了追求速度。人在走/跑的时候,脚在落地时会有一个旋转的动作(pronation),这个动作加上足弓的下陷就成了人体的脚部缓震系统。慢跑鞋的保护就是对这个缓震系统的一个加强与矫正。大部分慢跑鞋分了三类:缓震(cushion),稳定(stability),步态控制(motion control),这个分类就是根据人的 pronation 的程度来分的(而不是足弓的高低,平足者一样可以有完全正常的 pronation)。Pronation 分了三类:underpronation(pronation 不足), neutral (正常), overpronation (pronation过度)。缓震系针对的是 underpronation 与 neutral ,而稳定系与控制系针对的是不同程度的 overpronation 。这里有两张解析pronation的图片图片以一个后跟跑者的左脚落地动作为例:underpronation 跑者,以外侧着地,同时从外侧离地;normal( neutral )以外侧着地,同时以中掌离地;overpronation 跑者以外侧着地,从内侧离地。下图是有不同程度 pronation 的人站立时的图片。大家应该也听过慢跑鞋有不同等级的划分,有人用「入门级,实用级,顶级,超顶级」来形容,而也有人用「轻量级(minimum),中量级( Moderate ),重量级( Maximum )」这类的专业名词。但总的来说他们说的都是一个东西:跑鞋根据不同缓震强度来划分的等级。缓震强度越高,能承受的体重也就越大,但相对的一般来说鞋也就越重。有很多人说「轻体重踩不动顶级鞋」其实是一个误区,顶级鞋的吸震能力更高,但不代表顶级鞋肯定就比中级鞋更硬。举个例子:在几大跑鞋厂家里,Brooks 在这点上体现的最明显,Brooks 的稳定系顶级款 Trance 要明显比他们的稳定系实用级款 Adrenaline GTS 要软很多,不管什么体重踩上去都是这种感觉,这是不同的设计理念导致的差距:GTS 追求的是跑步时的回弹,而 Trance 追求的是顶级的保护与舒适度。尽管如此,根据自己的体重选择适合自己的 鞋而不是盲目追求顶级款还是很重要的。总结一下,跑鞋根据体重等级和 pronation 类型各分了三类,组成了一个九宫格。而想要知道自己处于这个九宫格的什么位置,可以去美津浓的网站上做一个测试,根据这个测试的结果来选择自己的慢跑鞋对新手来说是非常稳妥的了。美津浓测试地址:知道自己适合的跑鞋类型之后,按照自己的体重与倾向来从 Moderate / Maximum 级别中选择即可。接下来,我对各大品牌的公路慢跑鞋做了一个大体总结,参考了 runningwarehouse 的资料。其中不包括越野跑竞速跑赤足跑等等等等,只有最基本的普通慢跑鞋,给刚入门的新手当一个参考,型号可能有不全。---------------------------------------------------------------------------------------------------------------------------------慢跑鞋常见品牌概述Asics 与 Brooks:跑鞋领域的代表,产品线最齐全。New Balance 与 Saucony:前些年很好,最近下滑严重,但依然保证了一线大厂的水平。Nike 与 Adidas:面对年轻人的时尚「跑鞋」居多,但是专业产品也有很高水准。Mizuno:实用系,坚持结构缓震。然后是具体的产品型号,依照 pronation 分类以及产品定价来排序:ASICS特点是鞋楦非常适合亚洲人,当家技术 Gel 吸震能力极强,脚感极其出色,也因此有不少鞋款「只有吸,没有回弹」,但总的来说,Asics 是最舒适的选择。缓震系Gel Kinsei 系列:20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软。稍微偏离普通慢跑鞋的定义。Gel Nimbus 系列:145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软。Gel Cumulus 系列:115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Gel Oracle:110 美元级别,为了平足 neutral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较软。Gel Flux:100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稳定系Gel Kayano 系列:150 美元级别,Asics 跑鞋的象征,以前被吹的没边了的「跑王」,为了中至重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软。GT 2000 系列:120 美元级别,相当于以前的 Gel 21X0 系列,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GT 1000 系列:100 美元级别,相当于以前的 Gel 11X0 系列,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控制系Gel Forte:110 美元级别,为了平足并有严重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较软。Brooks国内比较难购买,相比 Asics 来说更偏向纯跑步的跑友,鞋款普遍包裹能力强,当家技术 DNA 兼顾吸震与回弹,产品普遍内侧支撑强,是做控制系跑鞋最专业的厂家。缓震系Glycerin 系列:15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软。Ghost 系列:110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Defyance 系列,110 美元级别,这个系列是 Brooks 稳定系的 Adrenaline GTS 的一个缓震系版本,除了中底没有内侧额外支撑之外一切都是一样的。 Moderate 级,脚感较硬。Dyad 系列,110 美元级别,为了平足 neutral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Launch:90 美元级别,可兼职竞速鞋,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轻量设计。稳定系Trance 系列:150 美元级别,为了中至重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软。Adrenaline GTS 系列:110 美元级别,为了中至重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硬。Ravenna 系列:110 美元级别,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控制系Beast 系列:140 美元级别,为了平足并有严重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较软。Addiction 系列:110 美元级别,为了平足并有较重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New Balance每隔几年都换一次当家技术,现在的最新技术是N2近地缓冲,吸震能力非常好,脚感不输于 asics,同 asics 一样在鞋楦上有优势。缓震系1080 系列:135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软,轻量设计。840 系列:115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稳定系1260 系列:145 美元级别,为了中至重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软。940 系列:120 美元级别,为了中至重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较软。870 系列:110 美元级别,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轻量设计。控制系340:135 美元级别,为了平足并有严重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软。Saucony国内一样不好买,当家技术 powergrid 兼具吸震与回弹,产品脚感普遍偏软。缓震系Cortana 系列:15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较软,轻量设计。Triumph 系列:13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非常软。Echelon 系列,120 美元级别,为了平足 neutral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Ride 系列:110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软。稳定系Hurricane 系列:140 美元级别,为了中至重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软。Omni系列:120 美元级别,为了中至重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Guide系列:110 美元级别,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控制系Stabil CS 系列:130 美元级别,为了平足并有较重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软。Nike气垫系产品回弹极强,lunar 系回弹稍弱但吸震更好,产品普遍偏软并且内侧支撑较差。缓震系Air Max+ 系列:18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较软,不太能算是跑鞋。Flyknit Lunar1+:160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软,轻量设计。Zoom Vomero+ 系列:13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非常软。Air Pegasus+ 系列:100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软。稳定系LunarEclipse+ 系列:135 美元级别,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软。Zoom Structure+ 系列:110 美元级别,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LunarGlide+ 系列:110 美元级别,为了轻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软。Adidas阿迪的科技介绍都很多,总的来说传统鞋款里的 formotion 提供了额外的步态控制,而 boost 材料在吸震和回弹上都表现极为出色。新的 Boost 系列有取代 Supernova 系列旗舰的势头,Ride 和 Salvation 系列生死不明。缓震系Energy Boost:15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软,轻量设计。Supernova Glide 系列:115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稳定系adistar Boost:170 美元级别,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aximum 级,脚感软,轻量设计。Supernova Sequence系列:120 美元级别,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Mizuno唯一一个还在坚持结构缓震的厂家,产品普遍脚感较硬同时缺少内侧支撑能力,和 Brooks 一样包裹性强,更适合纯跑友。缓震系Wave Prophecy 系列:20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较硬。稍微偏离普通慢跑鞋的定义。Wave Creation 系列:150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较软。Wave Enigma 系列:135 美元级别, Maximum 级,脚感较软。Wave Rider 系列:115 美元级别,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稳定系Nirvara 系列生死不明,先不放这。Wave Inspire 系列:115 美元级别,为了轻至中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控制系Wave Alchemy 系列:115 美元级别,为了中至重度 overpronation 跑者设计, Moderate 级,脚感较软。被各大网站归到稳定系类,支撑比起别的控制系实在是不够。只起个给新手当入门参考的作用,高手路过笑笑就好来自虎扑关于鞋的宽度,美国标准、欧洲标准和大陆标准(简称国标)都不相同,大致换算如下:D(欧标)对应于R(Regular,美标)、2.5型(国标);注意,2.5型(国标)一般是标准宽度,D的。2E(EE,欧标)对应于W(Wide,美标)、2.5型(国标)或者3型(国标);注意,2.5型(国标)只有鞋盒上又标了2E的,才是2E的。这就是对中国消费者不负责任和混乱的地方。3E(EEE,欧标)对应于EW或者WW(美标);注意,国内暂无看到。4E(EEEE,欧标)对应于XW(美标)。注意,国内暂无看到。看到没有,由于国内对宽度细节的要求不严,宽度标准的国标基本是胡扯,都在乱标,只要标上了,就OK了,不管对不对。我曾经看到clarks的鞋宽明明已经是H(相当于2E)了,但是国标随便写了个2型。和上表相对应,如果你的脚长在26M,跖围是3E(261MM),为了迁就加宽,2E的鞋子必须选27CM。所以国内的asics,3型(国标)一定是加宽的,但是2.5型(国标)大部分是标准宽度,一部分是加宽的(鞋盒上标了表格是很久以前整的 凑合看一下表格是很久以前整的 凑合看一下上面加了两图 回复下评论里的尺码问题上面加了两图 回复下评论里的尺码问题
我穿过adidas,美津浓和new balance的鞋子,现在觉得美津浓的鞋子效果最好。
前面答案都是面对初级跑者吧。我来给中级爱好者一个推荐。跑过一段时间后,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在自己的跑鞋库里边锁定一双自己最信任的跑鞋,每逢重大赛事,必然会选择它陪伴自己创造新的pb。我心里管它叫“干大活的”。这双鞋总有退役的时候,等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麻烦就来了。这个时候我们要买的不是一双带着你在公园里随便跑上十几公里的后备军,而是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陪伴我们征战各地,化几个月训练为Pb的主力部队。这双鞋最好能提供一样的脚感,以适应我们已经成熟的,稳定的跑步姿势(这点最重要),还要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和缓冲(绝不是更软),最后就是更加亮骚的外形,让我们能在越来越风骚的跑步队伍中始终独领风骚(至少能让我们自以为如此)。保守的办法,当然是选择前任主力跑鞋的升级版,从一而终。但所谓衣服如女人…大家总想换换口味不起?但我们又不想像一个初心者那样买上一柜子选出来一双,毕竟,有钱要败在刀刃上!听说Garmin什么的连出好几款新表呢兄弟我研究了好久,走了不少弯路。本来赤足二十公里毫无压力的我,新穿了双号称劳斯莱斯的索康尼,跑了十五公里膝盖就开始疼。吓坏了有木有,后来考虑下,原因很可能就出在前后掌坡度上。以前形成的舒适的落地姿势,因为坡度的变化反而给膝盖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后来发现了一个办法,和各位分享,那就是runnersworld的跑鞋选择器。在shoe advisor这里,可以输入你自己的身高体重鞋子型配速跑量落地姿势等,都不是新手了就不过多解释了。这样生成的推荐十分靠谱,比如即使选择了大体重,但如果跑量和配速都很高的话,也不会傻傻的推荐大缓冲的鞋,而是侧重于比赛和支撑的轻型小缓冲。另外一个选项,shoes like mine,就更加方便了,简直就是为我们换代这个目的而生:看,顾名思义,找到自己的鞋型,点一下,会给你推荐类似的鞋行。最累的工作它帮你做了,剩下的,就是愉悦的选一款漂亮到能带我装x带我飞的外观了。对了,我之所以力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的原因,是之前已经自己研究了一段时间,有了几款自以为比较适合的鞋。摸到这个网站后,发现和它推荐的款式高度重合。甚至他的顺序和我之前的排好的优先级一致。所以对于我来说,对她们这个推荐算法的信任感一下子就上去了。
推荐美津浓ASICS和NB现在一点逼格都没有了莆田人告诉你千万别相信淘宝,这些鞋子我这拿货基本都100多点,宰你没商量
呵呵 终于碰到个自己比较擅长的问题了。300以内买ascis,就是入门级那款,样子一般,好在性价比高。300-500买布鲁克斯,淘宝上找好店家,现在出到11代了,包你穿了有飞的感觉。500-1000不建议购买。1000以上新百伦,ascis,耐克也行,看你喜好了。
1.建议先登录 进行脚型测试,当然如果所在城市的门店有脚型测试的机器就果断前去;2.了解自己的脚型后就可前往门店选购,绝大部分内地的体育用品门店营业员无法提供任何专业意见,自己上网搜索都比询问营业员靠谱,建议在mizuno和asics二者间选择,跑鞋是这两家长期主打的并且从东方人脚型出发;3.通常内地门店只提供普通宽度的跑鞋,所以一定要试穿舒适的才购买,不合脚的名头再大都不要考虑;4.除非专业跑者或伤病缠身,不建议购买顶级款,本人曾一时激动买了mizuno prophecy,后发现此鞋要么得体重大,要么得跑得快,本人体重75kg多点,比较尴尬,穿这鞋跑短途意气风发,跑长途速度保证不了反而损膝盖,后来购了asics
13倒比较适合。
推荐几个最靠谱的慢跑鞋牌子顺道捎上它们2015年的旗舰级鞋子先要科普一下全球四大慢跑鞋品牌,指的是:日本的Asics(亚瑟士),美国的Brooks(布鲁克斯)、New Balance(新百伦)和的SAUCONY(索康尼)。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棒的牌子叫做Mizuno(美津浓),稳坐慢跑鞋品牌的第五把交椅阿迪达斯和耐克是属于综合性的运动品牌,如果单单只看慢跑鞋这一个品类的话,他们的产品其实并不是很有竞争力,马拉松赛事很少有人会穿。其实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上出现率最高(一般能有40%~60%吧)的跑鞋牌子是Do-win(多威),中国本土的品牌,之所以多,倒不是说它品质比四大要好,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性价比高,一百来块钱一双,于是很多不是很追求跑步装备的跑友就穿它了。还有点原因就是多威的鞋子做得很轻,更容易跑出成绩,但是相对的,就比较缺少保护,更适合有一定经验的跑者。对于并不追求成绩的新手跑者,我还是更推荐那些重一点但有良好支撑/缓震/稳定性的鞋子。Asics GEL-Kayano 21参考售价:1390元顶级支撑系慢跑鞋,适合大体量的跑者。被誉为慢跑鞋之王的Asics特有GEL缓震胶技术(一般把跑鞋的减震分为材料流和科技流,而材料流的减震效果好于科技流)鸡蛋从20米高空(6层楼)扔到2厘米厚的GEL缓震材料层上,完好无损。有视频Brooks Transcend参考售价:830元特有的Guide Rails引导轨道系统,支撑性非常棒。这是四大品牌中唯一在国内没有官方渠道的,也可以说是在中国认知度不高~要买的话可能只有上万能的淘宝啦,有代购的。不过这也有个好处,因为小众,所以没假货。不像淘宝上流通的New Balance,大部分都是假的New Balance 1080V5参考售价:1059元今年的缓震旗舰,这双鞋的特点就是穿起来比较轻、比较软,会很舒服(但同时也是缺点,太轻太软,支撑性必然差,略易崴脚)还有支撑型旗舰New Balance 860v5还有支撑型旗舰New Balance 860v5这个就是和上面那个就是刚好相反的,鞋子比较重也比较硬,特点就是耐用而且支撑性好(缺点就是,穿起来不会太舒服,而且较重)New Balance这个牌子在国内的认知度异常高,连上任总理都喜欢穿,经常上电视的一个牌子所以假货也多!认准官方,莫图便宜- -Saucony Triumph 12参考售价:1299元Saucony有个特点就是号称任何脚型的人都适合穿特有的GRID网状稳定缓震系统也被公认为是能够同时提供缓震和稳定功能的中底技术系统,稳定和缓震性能都不错Mizuno PROPHECY 4参考售价:1398元这款是机械避震的,并不是靠材料。属于顶级的缓冲系慢跑鞋,专为胖子预备。要是体重不够还压不动再加一双鞋子,就是今年特别流行大底鞋子Hoka One One Conquest2参考售价:1071元特点就是,除了支撑性略差之外,各项指标都接近满分。最后这个或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鞋Vibram FiveFingers Seeya LS参考售价:990元这是一款裸足慢跑鞋,但它就像是袜子一样。经过技术革新的加垫鞋舌和纤薄的麂皮覆盖层,可以在确保通风舒适的情况下贴合使用者的脚面。采用超薄且坚固的缝合聚氨酯鞋底,可以在长跑中更好的保护脚部,并且可以让脚像没穿鞋一样活动自如虽说今天推荐的单品都是旗舰款的鞋子,但其实最需要记住的是这些牌子,这算是一种品质的保证,之后只需要在这些品牌里搜索适合自己的鞋子就可以了。简单的说,这个答案是给你一个选鞋子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鞋子,基本都是靠谱的。至于具体型号的事,还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评论区有知友买了Asics GEL-Kayano 21,表示鞋底太硬了,不舒服。这其实是买错鞋了,因为慢跑鞋并不是以价格高低来做区分的,而是重量。并不是贵的就一定好,合适最重要。旗舰款的鞋子,通常针对的是比较重的跑者,而轻旗舰或者说次旗舰对应的则是体重较轻的跑者。假如你体重不够,你跑步时给鞋子的压力不够,那这些“旗舰级”设计来吸收大冲击力的弹性材料就显得太硬了。这材料本来是为80+kg体重的人群设计的,但你体重如果只有60kg,这材料是压不下去的。
除了重量外,另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是脚型,也就是高低足弓、内翻外翻。美津浓官网提供了脚型测试 ,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去实体店试穿,这是最稳妥的。
作为一个跑者(月跑量220KM),对于这个问题还有点体会,说一下选鞋的经验吧。首先,一双合适的鞋子得关乎你的体重,如果体重较大(80KG)以上,还是缓冲系比较好,利于保护膝盖,如果有内外翻现象且体重不大应该首选支撑系列。最关键的是要区分你的跑姿,属于外翻还是内翻,楼主可以把脚打湿走几步,把图片发上来便于确定(也可百度自行了解)。如果体重不大,选鞋的余地就要宽泛的多。跑鞋,较为专业,也比较好买的,还是推荐ASICS和美津浓,这2个品牌的官网都有专门的测试来给你参考。我不知道楼主的体重和预算,只能大致说一下我从入门到现在的一些体会给你做参考吧。NIKE不推荐,不耐磨(free系列,2个月废掉一双)其他的例如LUNAR,AIRMAX系列相对ASICS和美津浓同价位又毫无任何优势。ASICS,跑鞋的王者,可选系列很多,如果楼主体重不大,可以看看TRAINER,GT2000,AISCS的核心技术是GEL和IGS。美津浓的跑鞋只穿过WAVE RIDER15,inspire9,这2个系列都不错,发力要比AISCS那两双来的直接一点,个人觉得美津浓的跑鞋更适合亚洲人的脚型。价位也不高。如果你真打算经常跑,能坚持下去,你可以看看我说的几款,如果不是经常跑,那么你买个400左右的FREE系列也就足够。
不要过度迷信跑鞋的宣传广告——来自美国运动医学会的选鞋建议一双合适的跑鞋是跑友的基本装备,但如何选鞋,众说纷纭,特别是存在扁平足或者高足弓等跑友,总是期望一双鞋可以纠正脚型,各种以稳定、缓冲、减震、控制为卖点的跑鞋广告也另跑友真假难辨。选择跑鞋时考虑以下几点:o鞋子的大小,选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选错大小。究竟哪一双跑鞋适合你,穿上后才知道;o运用过去买鞋经验来选鞋;o现在鞋子存在的问题;o环境条件;o跑步参赛要求;合适、安全的跑步鞋,需要考虑这几点:合适、安全的跑步鞋,需要考虑这几点:o脚跟-脚尖斜坡度:这是指鞋的脚跟部位和脚尖部位的厚度差别。脚跟部位允许比脚尖部位更厚,但是这种差别也不应超过6毫米,也就是说脚跟-脚尖鞋坡度不宜太大。o自然中性:很多跑鞋会以有效缓冲、强化动作控制作为卖点,但事实上,这些刻意强化缓冲或者强化动作控制的设计不宜过多,因为这反而会额外干扰脚的正常运动。往往跑鞋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产生一个新的问题。o自然中性:很多跑鞋会以有效缓冲、强化动作控制作为卖点,但事实上,这些刻意强化缓冲或者强化动作控制的设计不宜过多,因为这反而会额外干扰脚的正常运动。往往跑鞋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产生一个新的问题。o轻量化:男性的跑鞋一般在285克或更少的重量;女性的跑鞋一般在230克或更少的重量。o轻量化:男性的跑鞋一般在285克或更少的重量;女性的跑鞋一般在230克或更少的重量。选鞋的建议建议不要把鞋的外形以及鞋底的厚度作为选鞋的主要依据,炫和酷也不是选鞋的唯一;事实上,在足正常落地的时候,足弓会发生轻度旋内偏转,也即落地瞬间,足会轻度外翻,这是因为在腾空阶段,足是轻度内翻的,所以着地时就会从轻度内翻迅速过渡为轻度外翻,这种外翻是跑步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选鞋时,要选可以很好支撑足弓的鞋,目的是控制外翻,这显然是错误的,恰恰相反,过度支撑足弓,反而导致足在落地是无法正常外翻,从而引发膝盖、脚踝疼痛;对于存在过度足外翻(也即扁平足)的跑友,通过加强髋、膝、踝的力量来纠正足外翻,这比选一双所谓能控制外翻的鞋要重要得多;确保脚前部和脚尖在鞋内有足够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穿上鞋后,脚趾头要确保能扭动自如,如果脚尖被鞋挤得无法动弹,无法伸展开来,这将导致脚在着地过程中无法有效缓冲地面冲击力;那么如何确保脚尖有足够空间呢?脚趾头距离鞋最前端应当有约1.2厘米空隙,用手按一按,看看你的脚趾头是否有足够空间判断一下你的鞋是否过窄?取出鞋里的鞋垫,放在地上,然后一只脚踩上去,如果脚的边缘已经超出了鞋垫的边缘,对不起,你买的鞋太窄了,不适合你!选鞋时,穿上跑一跑,看看脚跟与鞋跟之间有不有滑动摩擦感,如果有,鞋不对。一双好鞋应该极力避免以下几点:鞋底过厚,缓冲性能过好。过度强化缓冲的鞋,其实是在鼓励跑者以一种不正确的方式着地,这反而会使跑者养成着地过重的不良习惯,一旦换成其他鞋,将无法适应。鞋跟部位比鞋头部位更厚的鞋,这会导致前文所述脚跟-脚尖斜坡度过大。依赖矫形鞋垫。有的资深跑友热衷于根据足形配置个性化的矫形鞋垫,以标榜专业性,其实一般来说,这并不值得提倡。即使使用矫形鞋垫,一般也不要超过6-8周,更主要是强化足部力量。足部力量增强后,你就不需要每天使用矫形鞋垫,你也不可能指望矫形鞋垫解决你的所有足部健康问题。旧鞋换新鞋当鞋穿太久或过度磨损后才更换新鞋,会增加脚部受伤发生几率。基于你的旧鞋行走的大体里程来选择购买一双什么样的新鞋,而不是随意选择。穿着240公里,鞋底夹层就会发生很大磨损;穿着480-800公里,鞋底致密部分磨损超过50%;因此,大多数鞋在穿着480-800公里后需要更换;大多数鞋子行走640 – 800公里后鞋底夹层破裂,大大增加了潜在的危害。应该何时买双新跑鞋呢?一般的经验法则是:每跑560公里可以考虑购买一双新鞋,也就是说对于月跑量在100-150公里的跑友来说,一双鞋的寿命的也就是半年左右。但目前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说明所有跑步鞋的最佳时间和距离。不同的鞋子持久性基于鞋子本身的材料,跑友们的不同穿鞋方式以及跑友是否将跑鞋多用于跑步。如果每天穿跑鞋做其他活动比单独只是用于跑步,可能更容易磨损。由于鞋底上的不均匀磨损引起跑步发生改变,易导致跑友受伤,因此,如果鞋底有明显磨损,那就意味着需要丢弃此鞋了。请注意,当你换一双新鞋需要一段过渡期,这个阶段可以新鞋旧鞋交替穿,逐步增加穿新鞋的时间,直到适应新鞋。跑步鞋的其他考虑大多数人(85%)实际穿鞋偏小。合脚的鞋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放脚最宽的部分,也有足够空间容纳脚趾头。合适的鞋应该不紧不松,脚跟与鞋跟部贴合度高。试穿鞋时一般穿跑步时穿的袜子,在下午或晚上试穿。穿在脚上十分钟,确保它们是舒适的。大多数的商店允许顾客穿着鞋来回跑动,体验跑步的感觉。考虑购买两双跑鞋,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增加每一双跑鞋的寿命。只穿一跑鞋多天连续行走跑步达到100-120公里左右,就应该换双鞋,这有利于延长跑鞋寿命。一旦你穿上新鞋后,短距离内的跑步会很轻松。明智地选择你的新跑鞋,把它们带回家,开始享受跑步吧!明智地选择你的新跑鞋,把它们带回家,开始享受跑步吧!关注微信订阅号“慧跑”,并回复“慧跑讲座”,可参加每周的专家线上讲座,讲座老师为体院教授,讲师,明星健身教练等。讲座内容:不限于跑步、健身、减肥等话题。
就我的经验来看。一楼说得已经非常详细了。我就说一点可操作的。新手入门,建议买一双入门级的美津浓,NB或者亚瑟克斯。500元到700元左右。(这些牌子打折的机会很多。特别过年过节的时候)坚持跑上一到两个月。速度不宜快,距离不宜远。但是控制好节奏。4公里到8公里左右。跑步鞋就在跑步的时候穿,平时穿其他的。然后,关键的就来了。看一下鞋子的磨损。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脚型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跑步的磨损会告诉你你的脚到底是外翻还是内翻。确定了脚的类型,再买相应的鞋型就可。鞋不在于贵。很多竞技性的鞋子底很薄,耐磨性也差,就是为了比赛而设计的寿命短,重量极轻的。如果不是职业玩家,不建议购买。一般基础型的鞋子就很够用了。一般原价700~900左右,运气好碰到打六折的话就赶紧收一双。1000往上的意义不大。如果有条件跑胶地跑道,那对于鞋子的要求就可以更低一点。另外。减轻体重。做好足够的热身,保持正确的跑姿,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这都是不可缺少的。不是说一个跑鞋就能顶掉所有事情了。就我穿过的几双鞋来说。美津浓的 Wave Rider 12.我很喜欢这双鞋一方面是,我的第一双正式意义上的跑步鞋,是同级别里面,我穿过的最轻的鞋。也很舒服贴合,但底容易变形,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我穿的双鞋的个例。这个鞋的左脚内侧磨脚。平时感觉不出来。但是练跑步跑到7~8公里开始,就会磨脚了。然后,网面不太耐磨。后来磨破得太厉害了,就淘汰了。爱斯克世 GEL-KAYANO 15我穿过的no.1舒服的鞋子。说什么都是多余的。非常值得买了穿的鞋。也是打折时候收的。一直穿到磨破网面了以后才淘汰的纽巴伦1225相当相当舒服的鞋子。是我穿过的第二舒服的鞋子。鞋带的防滑设计很好。当时是店里面打折6折的时候买的。我一双,还给我爸买了一双。只可惜,我那双被我妈放在门口鞋柜里结果被盗了。痛心之极。纽巴伦M890丢鞋后再买的鞋。很轻,入门级的跑鞋。也能保证跑完之后膝盖不疼,不磨脚。由于之前两双鞋的关系,总感觉包裹性没有那么的舒心了。不过实惠就好了。加一条,我一直以为国内只能够见到2E加宽的鞋子(这个加宽程度足够适应国人的脚宽了),但最近一次买鞋有发现4E加宽的,没注意这点,买回来发现前脚掌有些松,走路还行,要跑步多少有些不对付了。
好像都没人提到skechers,是目前我穿过最舒服的跑步鞋。
其实就国内的情况来说,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此类大城市外基本很难找到专业的(比如爱世克斯)跑鞋专柜,像NB专柜基本都有测脚仪,但是员工都没几个会用的。所以一般来说只能靠自己不断去试了……在专卖试鞋时跑一跑跳一跳。有时花掉一两双鞋的钱去试出一双合适自己的款式也是值得的,看你对跑步到底有多热爱了。
来问这个问题肯定刚开始跑,随便买双300左右的跑鞋开跑吧,体重180+的则另说。我推荐亚瑟士的跑鞋,有300,500,700。专卖店自行加300。一开始没必要话很多时间研究鞋子。等跑成习惯了,能坚持下去了再仔细研究不迟。
跑鞋基本就几个牌子,Asics,阿迪达斯,美津浓,使用面很广而且质量真的很好选好了品牌,基本就是看脚挑鞋子了。给自己一个价格,然后就奔着鞋子去了。转一个自己在另外提问里自己的回答。选运动鞋有很多方法,款式、价格、牌子、类型都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知道自己的脚形是什么样的。澳大利亚运动协会的专家为大家推荐了一种“湿脚测试”的方法,通过它你可以首先确定自己的脚形,知道适合自己的运动鞋类型。“湿脚测试”很简单,用潮湿的脚踩在干燥的地板或牛皮纸上,然后观察你留下的印记,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脚中部留下的印记很少,脚印很窄,几乎中断,足弓内部空间很大。这样的脚印通常看起来像是你的脚踵和前脚掌没有连接起来,说明足弓比较高。这种脚形对冲击力的减缓不明显,需要一双有足够缓冲的鞋,最好选择鞋底厚一些,有减震加垫功能的鞋,鞋底有较好的弯曲性,以增加脚的活动范围,鞋面能包裹住整个脚。鞋子是cushion系列【缓震系列】.正常!鞋子应该是这样的.最常见的,国产鞋基本都是这个样子,鞋中底内外侧颜色一样,硬度(即密度)是平衡的。PS:国内,跑鞋中,这类鞋子的比例,占着绝对海量的优势。  第二种是脚中部的脚印很宽,脚印饱满,整个脚掌都会印在地上。这意味着你是平足,很可能需要一双有很好支撑的鞋。这种脚应该选择直型、备有特别加固的足弓部内垫的鞋。鞋帮可以高些,鞋跟内侧通常有塑料片以减少脚的内翻。鞋子是stability【稳定系列】.扁平足鞋中底内侧颜色比外侧深,表明内侧密度(硬度)比外侧大,以防止脚前掌内旋过度,同时减轻膝盖内侧的压力。  第三种情况是脚印中部有很大的弧度但不中断,看起来像个“C”字。这种脚最常见,选择运动鞋要同时考虑缓冲和支撑力。一般可以根据运动项目来选择不同鞋子的类型。鞋子是motion control.【控制系列】高足弓鞋中底内侧颜色比外侧深,表明内侧密度(硬度)比外侧大,以防止脚前掌内旋过度,同时减轻膝盖内侧的压力。同时,鞋中底内侧颜色比外侧深,表明内侧密度(硬度)比外侧大,以防止脚前掌内旋过度,同时减轻膝盖内侧的压力。同时,这个内侧高密度从鞋跟一直延伸到前掌,还加了TPU(热塑料片)来加强硬度。一部分是引用自跑步圣经“”的一些图片和内容,谨供大家参考
感谢邀请,俺胡乱说说.如果是跟我关系非常好的铁哥们,我一般都会推荐迪卡侬超市的蓝色货品跑鞋,好像是99块rmb.一般慢跑的话,该有的功能都有,该用的材料也都用上了,价钱不贵,100块钱都不到,穿坏了还可以换新鞋。如果是我同事,领导或者一般朋友,我一般都推荐布鲁克斯和索康尼。因为艾斯克斯和NewBalance都烂大街了,再好的东西一烂大街,我再推荐,人家就会说我没品位,所以只好推荐上面两种。如果是我留学生朋友,和法语培训中心的同学,我一般都推荐诞生于1959年的上海胶鞋一厂的旗舰:飞跃球鞋,近乎手工的生产线,几十年过去了,直到现在用料到装配几乎毫无改进。还有一个是建于1927年的回力鞋,以前好像是生产橡胶轮胎的。但是我给我妈买鞋一般都是买艾斯克斯的,因为我妈天天在小区里跳广场舞,穿出去的鞋子必须得是那些老阿姨都认识的牌子,这样才能和其他老阿姨有得聊,和互相比较。给我姥姥买鞋都是NewBalance的一些,因为姥姥年龄大了,考虑到她的小外孙,小外孙女也都穿这个牌子的小童鞋,老人家天天早上五点左右都会跑半个多小时,大年初一也会去跑的,但是跑的很慢,像快走一样,毕竟都86岁了。我自己的话,前些年都是成套的艾斯克斯和成套的Onitsuka Tiger,现在都在关注一些跑步上的技术问题了,跑鞋现在在我看来真的不是很重要,心思都放在技术和细节上了,上个月还穿布鞋跑过,我有一次骑车训练看到一个大的巨力牌三轮车,拉了一车布鞋在马路边上卖,10块钱三双,我买了20块钱的,现在还有两双新的没穿过呢。说了这么多废话好像什么都没说,那就折叠我吧,浪费大家时间了,不要骂我啊,我要滚去背辞典了.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垫鞋适合跑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