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了凡四训有声书或实体书,谢谢

读了凡四训感一
【原文】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已,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已,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已者私,私则为假。以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了凡四训》
【感想】真心做事,不问结果。
有时候做一件好事的时候,总想着人家会不会感谢咱呢?虽然不求回报,却总想听一句谢谢,以求心中的温暖。
有时候做了好事,有的人却不领情。比如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坐,有的会满怀感激地说声谢谢,走得时候招呼你再坐下;而有的却理所当然地坐下,下车时告也不告你一声,让你一路站回去。虽说多站一会儿累不到哪儿,可心里的冷意却让人不想再做好事,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又如社会上需要救助的人很多,受捐助的人有的花钱时满情感激,有的花钱时觉得理所当然,认为这笔钱就是自己的了,会为此闹出许多纷争,让做好事、做善事的无所事从,为自己的行为打个大大的问号,面对这种局面你又该怎么办?
读了这一段文字,心中明白了一些,做事只求心安,不必多问结果,所谓做好事不留名,做善事不求回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分享】命由我作 福自己求——《了凡四训》导读(3-3)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1049447字,被27人关注,获得了78个喜欢
【分享】命由我作 福自己求——《了凡四训》导读(3-3)
按:本文为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弘化国学公益大讲堂讲师刘大任老师近期讲座内容。今整理成文,以飨有缘!
(接上文)七、谦德之效
第四篇讲谦德之效。谦是谦虚的谦,就是虚心,不自高自大。过去有个人问老和尚:师父,什么叫虚,什么叫修行啊?和尚就拿了一个杯子,一个空杯子,往里面倒水,一直倒满,再倒,就倒出来了。这和修行是一样的,就是先要把原来不好的东西去掉。比如我到这里来,给我沏茶,现在有方便纸杯,过去没有,那沏茶之前就要先把杯子陈茶倒掉,洗洗,再泡一杯好茶。这就叫虚。就是把脏的东西去掉,把好的东西再装进来。在《易经》里,“谦”是最吉祥的卦,能给人带来很多转运好运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谦虚,不能逞强好胜。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够谦,要戒争强好胜,血气方刚。年龄大的人就要戒动心计,用脑子,老奸巨猾,耍滑头。两个都要做到谦,年轻人的谦就要做到不争强斗胜,要虚心好学,年纪大的人不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刚才也说了谦才能受益。这里我再讲个故事。古时有个秀才,文章写得好得很,同僚都夸他,很有名气。大家都去夫子庙考试,夫子庙大家都知道是乡试科举考试的地方。他认为自己的文章相当好,结果没考取,就在那里骂,我这么好的文章都不取,这个考官真是瞎了眼了。旁边站了一个道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说我看未必吧,你的文章未必很好。这个秀才说:你又没看过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的文章不好呢?道人说:做文章讲究的心平气和,我看你在这里骂考官瞎了眼睛不识你的文章,你这样肯定写不好。你这样的心胸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比如练书法,字要写得安静端正才美,你的心都不美,能写出美的字来吗?一定是张牙舞爪的字。所以我看你的文章也必然是这样的。秀才一听,讲得很有道理,就问:那请问应该怎么办呢?道人说:一个人中与不中,是命,命里不中,强求有什么用呢?你自己要做个转变。秀才说:既是命已经定了,我怎么转呢?道长就说:造命者天,意思是你的命数形成的是天,立命者人,掌握在你手里。你要力行善事,广积阴德,就能改命。秀才说我是一个穷人,怎么去做好事呢?做好事总要去施舍钱财吧。道长说:做好事不一定都要钱啊。比如像你今天乱骂人,你以后不再乱骂人了,心变了,谦虚了,就是行善。这要花钱吗?不要花钱。所以有句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上很多事都是这样的,唯有做个好人不需要靠天,是靠你自己,靠自己的心,这个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个人从此就改变了,道德日益增进,日益谦虚,后来就中举了。这是书上面的一则故事,其他我就不继续讲了。八、感恩和孝道
那么最后我要讲的是,感恩和孝道是做人的底线。做一个人,要有感恩心。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是不行的。没有感恩心,就要树立感恩心,没有孝顺心,就要树立孝顺心。佛教里面的感恩,是感恩什么呢?是四恩,佛恩,国土恩,父母师长恩,众生恩。要感恩我们的国土,感恩我们的国家,感恩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虽然走过一段弯路,但这里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学习,我们就要感谢领导,感谢国家。我们的老师教导员,辛辛苦苦,苦口婆心教育我们。即使他们的语言有时过分,对我们过分严厉,他们的心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就要有感恩的心。我们也要有孝顺父母的心。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什么?就是让父母解除对你的担心。有句话说,养好身体,孝敬父母。为什么?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原因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不要让父母为你担心。你说你们在这里爸爸妈妈多担心啊。我有个同学,他的儿子也是犯错误的,犯得还不小,后来抓起来判了十年。我那个同学真是可怜,我每次到他那里,孩子妈妈就在那里烧菜。每个月见一次儿子,为儿子烧一次饭,几乎就成了她全部的生活,每次看得我眼泪都要出来了。一个月就为了这一天,看儿子这一天。所以你们要想想你们在这里,爸爸妈妈有多担心啊。即使爸爸妈妈做的有不对的地方,或者甚至是爸爸妈妈造成了你今天的情况,我想他们也会很后悔的,因为你是他们的儿子。九、李光耀先生对习近平主席的评价最后,我想以李光耀先生的话作为今天的结尾。李光耀大家都知道吧,新加坡的总统,是当今世界上被各方面承认的一个伟人。他最近91岁去世了。他对我们习近平主席有一段评价,这个评价我就把它作为给各位同学的一个供养。今天来,带来了很多书,但是我个人却没有什么给大家的。那么我就把这段话送给大家。2007年12月,李光耀在访华期间与习近平的首度会面,给李光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习近平还不是习主席。他说:“习近平的大气让我印象深刻。他视野广阔,看待问题深刻透彻,但又丝毫不炫耀才识。他给人的感觉很庄重。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我进一步想到他曾经受的磨难与考验,1969年到陕西插队,一步步往上奋斗,从未有过牢骚或怨言。我想,他应该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级别的人物。”曼德拉也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位伟人。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同学们看看。第一个,为人大气。为人一定要大气,心胸要广阔。现在不能苛求你们,你们还太小,世界观还没有确立,做不到那么大气。但是每一个成功的人,或者每一个平平安安度过一生的人,他一定是很大气,不是那么斤斤计较的人。大气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视野要开阔。灵谷寺的传静法师,宗教局推荐他到监狱里给一千个重刑犯人讲课。他跟我商量,刘老师我怎么讲? 我们大家都没有尝试过怎么讲。我就说你就应该讲“心的自由”。不要束缚自己的心,应该讲视野要开阔,看待问题要透彻,不要炫耀才识。年轻人,包括我们这样年龄的人,有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往往会炫耀自己的才识。还要庄重,君子不重则不威,德则不固。庄重的反义词就是浮夸和浅薄。还有一个,要经得住磨难与考验,你们在这里这么好的条件下不能算磨难,但绝对是考验。现在就是对你们的考验。还有“一步步往上奋斗,从未有过牢骚或怨言”,这句很重要,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抱怨,要检查自己,不要有怨言。全国有几千万知青当年下放农村,习大大不就一个吗?你看现在中央政治局里,有好几个都是知青,王岐山,李克强都是知青。但是,也有很多知青经受不住那种磨难,早早地丧失了上进心,甚至到大墙里去了。但也有出来的。我记得有个语言学家康殷,是研究甲骨文和古典文字的。他那时偷了粮票。那时偷粮票可不得了,他被抓起来判了十年。他就在监狱里研究古文字,后来出来了。现在是世界级的大师了。过去偷粮票你们也许不知道,是很大的错误,他在监狱里呆了十年,就在里面写了一本关于古文字的书。因为在里面有时间嘛,他就去考证文字。什么是考证文字呢?比如,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最初怎么来的?甲骨文怎么来的?钟鼎文怎么来的?篆书怎么写的?隶书怎么写的?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你要看了这本书,你就不得不佩服。以后有机会我倒建议你们找到这本书来给孩子们看看。不是去学他的学问,就去看看他在监牢里用的工夫。他是用毛笔写的那本书。我不是说我们都要做习大大,而是要学习习大大,以他为学习的榜样,不要气馁,不要灰心,要好好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过好在这里这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争取以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让爸爸妈妈放心。谢谢大家!(完)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 7人关注了凡四训是什么?谢谢!_百度知道
了凡四训是什么?谢谢!
提问者采纳
//baike.baidu?wtp=tt" target="_blank">http:<a href="http://baike.//view/117059.html看这个吧
提问者评价
是一本书,一本袁了凡留给後人的书,教人为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不过,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而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大家对“命中注定”这个词都耳熟能详了,也许有人要问:是不是真有“命运”这回事呢?如果有,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了凡四训》[1]这本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了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O(∩_∩)O~以上是百度百科的内容 请供参考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了凡四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8 了凡四训-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货号:前库)
开&&&&&&本:32开
页&&&&&&数:207页
字&&&&&&数:105.000千字
I&&S&&B&&N:8
售&&&&&&价:10.40元
原书售价:16元
品&&&&&&相:
运&&&&&&费:北京市通州区
快递:8.00元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2件)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了凡四训-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原价:16元
作者:【明】袁了凡 撰,尚荣,徐敏 评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ISBN:8
字数:105000
页码: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很多人越来越依赖手机、电子阅读器,碎片式、被动式、不加思考式阅读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华书局是传统文化出版重镇,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当代责任,有责任有义务呼吁民众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纸质阅读从而感悟经典的魅力,更有责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阅读成为可能。为此,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指掌"二字,出自《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孔子用手指着手掌,说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库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书之目的,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浅显易读的文本,二是本书之形制,即一指可翻的书,一掌可握的书。因此,本文库的**特点是方便实用,充分考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合适的开本确&保携带的方便,合适的分量确保阅读的轻松。
内容提要
《了凡四训》是一本广泛流行的劝善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该书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
目录
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序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留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宝库。在这座宝库中,既有“二十四史”、诸子百家&这些厚重而深邃的经典,又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这&样优秀的文学经典,更有一大批涵括人生智慧、社会&经验等内容的经典作品。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份记录,更在于它和当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很多人越来越依赖手机、电子阅&读器,碎片式、被动式、不加思考式阅读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华书局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呼吁民众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纸质阅读&,从而感悟经典的魅力,更有责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阅读成为可能。为此,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指掌文库”。&&&&&本文库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精选书目&,针对不同性质的经典,约请专家通过注释、翻译、&点评等方法,引领大家阅读这些经典。除收录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文学、历史经典外,本文库还选人大量&可读性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生活、智慧类经典,可&供广大读者茶余饭后、舟车之间,展卷一读,或如醍&醐灌顶,或受当头棒喝,或解颐欢笑,或喟然心动,&觉出读书的好处和乐处。&&&&&“指掌”二字,出自《论语·八佾》。孔子用手&指着手掌,说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库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书之目的,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浅&显易读的文本;二是本书之形制,即一指可翻的书,&一掌可握的书。因此,本文库的特点是方便实用&,充分考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合适的开本确保携&带的方便,合适的分量确保阅读的轻松。&&&&&出版本文库,是我局针对社会变化所做的一次尝&试,恳切希望社会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也热忱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欢,和我们一起分享经典&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中华书局编辑部&2014年12月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了凡四训电子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