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群造句,苍海云帆对吗?

[转载]卓尔不群的傲岸史诗&(130)
<img STYLE="HeiGHT: 622 WiDTH: 850 TexT-ALiGn: DispLAY: block" NAME="image_operate_09929"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3fpzqBgy6WsNppJRe40&690" WIDTH="500" HEIGHT="336"
ALT="[转载]卓尔不群的傲岸史诗&(130)"
TITLE="[转载]卓尔不群的傲岸史诗&(130)" />
卓尔不群的傲岸史诗
——赏评鹏鸣中国文学研究专著《中国诗歌史略》刘 春 华
&&&&&&&&&&&&&&&&&&&&&&&&&&&&&&&&&&&&&&&&&&&&&&&&&&&&&&&
一部诗歌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
著名诗人鹏鸣先生的《中国诗歌史略》(上),按照历史的时空脉络,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写起,一直追溯到初唐才子陈子昂张若虚,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直唱到荡气回肠的《春江花月夜》,从风雅颂一直延续到汉魏遗风,源远流长。
我仿佛伴随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轻轻泛舟,一路行来,走走停停,旖旎风光尽收眼底。有缠绵悱恻的情爱,有气吞山河的壮烈,有悲愤泣血的哀鸣。
那诗的轻舟,从中国诗歌的河道缓缓荡起双桨,从《诗三百》的深涧,掠过了岁月的万重山停泊在了无数喜爱诗歌的后来者心灵的港湾,是凄凄美美的词,飘飘渺渺的歌,沙沙细细的雨,轻轻柔柔的风,娇娇羞羞的花,纷纷扬扬的雪,皎皎洁洁的月......
继文化先驱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之后一百年间,鹏鸣创作的史诗般的《中国诗歌史略》以其凛然卓绝的傲岸风骨和璀璨夺目的艺术光辉,在诗歌发展史的艺术之空中独占中天,领尽风骚。
我好象一下子明白了诗人鹏鸣的诗歌情结源自何方,是远古的圣人赋予了他诗的灵性,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滋养了他诗的使命。
鹏鸣带领我走进了一座艺术的宫殿,一个诗的王国。一扇扇沐浴着诗香的窗子在我眼前打开,一幅幅剪影,一卷卷画轴,让我歌咏不尽,流连忘返。
《中国诗歌史略》(上)大致包括以下10个方面内容:
《诗经》:《诗经》概貌,《诗经》的内容,《诗经》的特色与影响;
屈原与楚辞:楚文化和楚辞的形成,屈原的生平与作品,《离骚》和《九章》,《九歌》、《招魂》与《天问》,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楚歌的流行与早期的五、七言诗,辞赋的兴盛;
汉代乐府民歌:乐府的概况,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文学成就,《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
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的诗赋:五、七言诗的进展,辞赋的新特点和新题材;
东汉中期至后期的诗赋:辞赋的转变,五言诗为主的文人诗歌的兴盛;
魏晋诗文:建安诗文,曹氏父子,建安诸子中的主要诗人,建安诸子以外的诗人,正始诗文,西晋诗文,陶渊明及东晋诗文;
南朝诗文与民歌:刘宋诗文,齐代诗文,梁代诗文,陈代诗文,南朝民歌;
北朝诗文与民歌:北朝诗文,北朝民歌;
&&&&&&&初唐民歌:初唐宫廷文人和律诗的完成,初唐四杰的崛起,陈子昂。
在此书中,作者收录了几千首古诗,可谓古诗大全,大饱眼福。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中多次引用此诗。
我最喜欢的《诗经··秦风·蒹葭》,至今还能倒背如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后来台湾著名作家琼瑶把这首诗改编成了优美的歌词《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台湾著名歌唱家甜歌后邓丽君把这首歌演唱得催人泪下,我听了又听,从少女听到少妇,每听一次都柔肠百转,涕泪连连。
屈原的《离骚》,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垓下歌》,我们仿佛看到楚霸王面对死亡,坦然而歌,豪迈非常。然而透过豪迈,一股脉脉的温情也从字里行间渗透出,面对心爱的美人,“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亦多情!英雄无奈,慷慨而歌,纵使失利,亦是豪气干云,此等气魄,何人能及!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好文学、提倡辞赋的诗人,他的这首清丽隽永,笔调流畅的《秋风辞》,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汉代乐府民歌,诗的大意是,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鹏鸣在书中这样写道:“这是热恋中的恋人对于爱情的表白!这首诗写的很简单,却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力量,诗中主人公用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表示爱对方一直要爱到世界的末日。”欣赏到此处,我们是不是可以知晓鹏鸣的爱情诗大有《上邪》遗风啊。
我继续一页页欣赏,有写美女秦罗敷的《陌上桑》,有写爱情悲剧的《孔雀东南飞》。张衡的《四愁诗》、《同声歌》,班婕妤的《团扇诗》,秦嘉的《赠妇诗》我们很难在资料上查到,但是本书都收录了进来。
鹏鸣对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倍加推崇,他这样评价《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古诗》特别擅长借助写景来衬托和抒发感情。像“四顾野茫茫,东风摇百草”,“回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绿”,都是异常生动而充满情感的句子。再如《迢迢牵牛星》一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写人间的男女离别之情,全篇只是写景,而愁绪一片,流溢其中。尤其是结束两句,真是委婉缠绵,情景难分。作为汉代五言诗的代表性作品,《古诗》在形式、题材、语言风俗、表现技巧等诸多方面,都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古诗》可以说占有关键性的地位。
鹏鸣在赏析初唐诗时,既夹叙夹议,又情景交融,既有诗解,又有抒情,不妨摘录一段供大家欣赏:“这一时期,唐诗的浪漫气质日趋强化。它以另一种风格,呈现于张若虚等人赞美青春,表现对生命永恒之渴望的诗篇中。这种青春情调,到了张若虚笔下,又由惜春而一变为对春天的更为炙热的正面讴歌,并融合着对宇宙、对美好人生的热情礼赞。他的《春江花月夜》咏唱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鹏鸣接着写道:“全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从春潮着笔而以情溢于海做结,时空的跳跃空灵飞动,展现出一派鲜丽华美而又澄澈透明的景观。而且,诗又岂止是提供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而已,它还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无限遐想,就连传统诗歌中不乏苦涩意味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在这里也都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这种对世界、对生活所做的单纯明净而又充满渴望和欣喜之情的观照,使全诗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
从以上的一一列举不难看出,作者没有刻意雕琢写法和篇幅,看似随意,其实笔笔生花,字字珠玑。鹏鸣恰到好处地向读者展示了人们所熟知的或完全陌生的古诗的境界,强化了《中国诗歌史略》的高雅趣味,文史哲兼融,字里行间充满了艺术魅力。
从文中也可以看出鹏鸣不肯轻易落笔,其实这部著作本身就是一部散文诗,语言新鲜生动,准确唯美。既巍巍高山,又涓涓细流;既阳春白雪,又通俗易懂。达到了“高者不觉浅,低着不觉深”的最高境界。
我们不仅应该感谢鹏鸣给我们和以后的人奉献了一部流芳百世的精神大餐,更应该祝福鹏鸣已经成为诗歌爱好者的精神火炬。鹏鸣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诗歌,也就意味着他把自己交给了泥泞的道路,交给了风雨的洗礼,交给了冰霜的刮刻。
但正像鲁迅所言,他,走在路上。而且最为可喜的是,在鹏鸣走过的和正在走着的路上,正有一群人紧紧跟随,和诗歌,和鹏鸣一路同行……
&&&&&&&&&&&&&&&&&&&&&&&&&&&&&&&&&&&&&&&&&&&&&&&&&&&&&&&&&&
人在廊上,书在膝上,拂面的微风里,知道春来了。
读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是我这个春天里唯一的收获和乐趣。我几乎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专心致志地欣赏鹏鸣的大作。
每日晚饭后,都到院子里的园中走走,整理一番情绪。归来便洗尽铅华,宽衣裸足垂发,焚一支心香,燃一颗红烛,泡一杯绿茶,放一段古曲,坐在书房散发着木香的地板上,背靠软软的丝枕,轻轻地把书放在膝头细细品读,聆听着微风拂过的声音,吮吸着春天淡淡的气息,感受着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
时而沉浸,时而激越,时而掩泣,时而忧伤,时而任思绪自由飞翔…….
在这个日显浮躁的时代,喜欢似我这般刻意而又执着读书的人也许已经微乎其微,人们更多地喜欢坐在电脑旁,在鼠标的点击和滚动中浏览快餐。而我骨子里却是一个固执的女人,喜欢对传统铅字书籍的从一而终。
那丝丝缕缕嵌入我骨子里的墨香已经深深地渗进我的灵魂,我迷恋,我痴狂,我难舍。
我喜欢听风声雨声沙沙的翻书声,喜欢一页页翻书的姿势和感觉,喜欢在美文佳句下面轻轻地勾勒一条条紫色的波浪线,更喜欢看书累的时候把书盖在脸上闭目养神。
记得还不识字的时候,当语文教师的的父亲就一首首教我背诵《唐诗三白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王维的名字早已深深植根。后来大了些,父亲又教我背诵《宋词三百首》,而且父亲告诉我,一个女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要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这个早春二月,我随着诗人鹏鸣在中国的诗歌长河里一路同行,才渐渐地发现,原来我的爱书爱诗情结也正是源于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诗宋词。
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中)(《鹏鸣文集》第31卷)写的正是中国诗歌上最辉煌的乐章——唐诗宋词。说实话,拿到《鹏鸣文集》后,我最先阅读的也正是这一部分。
鹏鸣在篇首这样介绍:“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唐诗经过100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虽然,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其成就却最为辉煌。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伟大的诗人李白,还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许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便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博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满,光彩熠熠的。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
作者仍沿袭上卷写法,按年代顺序一一道来,这是写诗史最通常的体例。有所不同的是,作者把一个个活跃在历史诗坛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他们的诗词作为线索,非常巧妙地串起了盛唐诗歌、中唐诗歌、晚唐诗歌、唐五代词和宋代词文这五个篇章。
从盛唐的张说、张九龄、孟浩然、王维、王昌龄、李颀、崔颢、高适、岑参、李白,到中唐的杜甫、孟郊、韩愈、刘长卿、顾况、韦应物、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到晚唐的杜牧、许浑、李商隐,到唐五代词人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冯延巳、李璟、李煜,再到宋代词人梅尧尘、苏轼、欧阳修、王安石,这一个个让我们感到亲切并心动的名字,犹如夜空里闪烁耀眼的群星,引领着我们的思想,推开历史的轩窗,漫卷诗廊的画卷,在无边的黑暗里,在宇宙的寂寞间寻觅灵魂飞腾的自由净土。
鹏鸣带领我们遨游于诗歌的梦中,在那里,只有自由的言笑,率真的心情,美妙的感觉。
鹏鸣从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对诗歌的膜拜和礼赞。他赏评张九龄:“他写月夜的诗,情韵最为隽永,如《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些诗中所展现的澄澈柔美的夜景,处处渗透着婉约深长的情思,分不清哪是景语,哪是情语,诗里的景色和意兴已经浑然一体了。”
《中国诗歌史略》也是一部言情言志之作。鹏鸣把自己对诗歌的挚爱,对人生的感悟都融进了作品中。我之所以没有用很大的笔墨去分析鹏鸣写作此书的精巧构思、精美文笔,是因为这一切已经完美得无可挑剔。
而我更想从字里行间读出鹏鸣渗透在其中的情和志。文表情,诗言志,我总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诗人,应该是德、才、情、志兼得,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有感染力,人格才会有感召力。就像莎士比亚、歌德、雪莱、普希金;就像鲁迅、老舍、冰心,徐志摩。
熟悉鹏鸣的人都知道,鹏鸣50年的生命中历尽坎坷,辍学、种地、挖煤、掏厕、当民工、甚至流浪乞讨达十余年,可谓尝尽人间诸种心酸。但他穷而不坠青云之志,在烟盒废纸上写出了一个个响当当的情诗王子。他创作的两万多首情诗,情感炙切,景象瑰丽,技巧娴熟,手法独特,堪称古今奇观。所以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鹏鸣在《中国诗歌史略》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歌咏诗仙李白,我想他是把满腔的激情和热爱倾注笔端,不仅仅是写李白及李白的诗,更多是倾诉自己的志向。他说: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白的个性之活跃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至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反抗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挥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作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
他的《行路难》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即使写失路的忧愁,也没有丝毫寒促蹇涩的危苦之词,词中出现的黄河、太行、海上、日边等意象,以及拔剑四顾的雄姿,扬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壮美的情采。”
读到此处,我难以自抑制,掩卷倚窗,仰望夜空中繁星点点。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无穷无尽的不仁义不道德不平等不民主不自由,造成了没完没了的恩恩怨怨明争暗斗你死我活;从远古至今日,又有多少文人志士历尽艰辛矢志不渝寻求报国报民之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境界皆达?但无论遭遇多少磨难,他们的心总是鲜红的,他们的血,总是温热的。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一个字:爱。对生命、对国家、对人民的爱。
鹏鸣不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吗?这也是为什么有许多人紧紧追随鹏鸣的原因所在。因为鹏鸣带领大家走在爱的路上。
鹏鸣钟情于爱情诗的创作,他在《中国诗歌史略》中也收录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篇并恰当中肯地评点。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篇写男女知音之间心灵至爱的千古绝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商隐的《无题》、《夜雨寄北》等等,百读不厌,荡人心扉。这些诗会让我们一次次强烈地共鸣,会让我们一次次重温爱情如歌的岁月,会让我们珍惜人间的真挚之情。如他对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诗的赏析:
“一二句点出别离之苦,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烘托愁绪,三四句写相思不断,又以春蚕丝尽蜡烛干写心情的灰暗失望和纠缠固结,五六句再写相思之苦,以镜中白发、夜月寒光来映衬两地别愁的萧瑟,七八句再借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的希望,却又以蓬山暗喻人神阻隔,终于只能通音信而不能见面,增添了一层愁苦。”
从书卷中可以看出,鹏鸣对苏轼的词欣赏之至,也是他转录诗词最多的古代词人。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悼亡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卜算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定风波》(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等。除此之外,鹏鸣在肯定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特殊地位的同时,还引用了古人对苏词的评论,大胆表现出了对苏轼的崇敬之情。
合上书卷,夜已很深,估计有凌晨一两点钟,我却无丝毫睡意。在欣赏美文佳诗的同时,涌动更多的是思考是感动。
我在想,多少个这样的不眠之夜啊,鹏鸣是靠怎样的毅力和动力在坚持写作?长夜漫漫路漫漫,陪伴他的只有青灯古籍,一支残笔,劳累,寂寞和孤独。
理想如屋,信念如柱。现在终于明白,鹏鸣的激情来自信仰和大爱,鹏鸣的执着来自目标的明确和光明。
鹏鸣是苦难的,因为他历经险阻;鹏鸣又是幸福的,因为他收获了苦难的果实,获得了重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追随鹏鸣在通往缪斯王国的大路上下求索,坚定不移……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理想的更高追求不能实现?她也不必清楚。……久经飘零,独在异乡,尽管春日风光绮丽,但在她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铭刻下抹不灭的伤痕。”
读到这段描写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文字时,已是傍晚时分,我的心涌起了难以言状的悲哀和酸楚。大楼里的人都走光了,走廊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我却没有归家似箭的感觉,我的心完完全全被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下)牵扯住了。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这幅诗联形容的便是易安居士李清照。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词坛上永远活在我心中的唯一的女神,崇拜她已是三生六世几千几百年。
喜爱她的词,是那样喜爱啊,爱到了骨髓里爱到了心坎上。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的这首《如梦令》,流露了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一种轻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一种缠绵;“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一种相思之苦和对青春易逝的尖锐感受,并不是男性作者容易体验到的。
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之句。细雨梧桐的凄凉,夹杂着身世飘零的伤感催断人肠。
“风”“雨”渲染了愁闷,寒冷的不仅是身,还有寂寞的灵魂。辗转难眠之际,也许愁思一如百年夜雨,无休无止,绵绵不绝。才有《春喜来》“独自寝,夜雨百年心”之句。
在这个孤独的黄昏,穿越时空的隧道,在鹏鸣的引领下,我的心在孤寂里,感觉到了李清照的叹息。无数个夜晚,在梅园孑然徘徊,我把自己想像成清照的灵魂,对月吟歌,梅雪相语,醉里相思,醒来无依。
我蓦地惊异了,惊异鹏鸣和我的感触是如此的一致。无论是北宋后期词文,南宋初期、中期、后期词文,无论是元代诗文,明代前期、中期、后期诗文,也无论是清代前期、中期、后期诗文,所有诗人词人的成就都难以超越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独特的地位。所以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明清以后,精品诗词日趋少矣,或许就源于此吧。”
鹏鸣总是以他独到的笔触抒写心中的情怀。鹏鸣很早就表现出诗歌创作的天赋,六岁习诗,十岁发表1200余行的抒情长诗《娘在我的心上》,表达了诗人自由的不受拘束的思想。他的《致情人365首》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创造了新的韵律,想象力丰富,抒情味强,韵律优美,节奏新奇,语言朴素、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形成了自己清新健康的独特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作为一个诗人,鹏鸣在精神上永远是赤裸的,他从不矫情,也从不掩饰,面对任何人的赞美和鞭笞,他早已学会了微笑和淡然。鹏鸣,是我心中的诗人的典型,是我绝望中的火焰,是无边子夜里的灯盏,是我想念得心痛的一个愿望。
2008年的春天又向我们走来,这个三月清冷得让我日益凄美。我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在这个三月,我走向了鹏鸣为我们开设的诗史展馆。也许我们永远不能同台演出,但做一个远望的观众,不也是一份美好吗?
中国人在评论诗词的时候,通常不叫批评,而是叫《诗话》和《词话》,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描述了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鹏鸣是到了哪种境界呢?应该是三种境界都经过,现在已经到了第三种境界吧?多么让人羡慕而又敬佩,试想古今有几人体验并到达了呢?
说到境界,我想起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文学作品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一种境界是优美,一种境界是宏壮。但无论哪种境界,只有发乎真心,写出真情,才是真境界。这也是我读鹏鸣《中国诗歌史略》得到的最深的启示。
我也非常喜欢纳兰性德的词。在《中国诗歌史略》中,鹏鸣为我们介绍了纳兰性德的身世。纳兰性德是清朝大学士明珠长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自成一家,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纳兰性德崇尚南唐后主李煜,深于情,后来有人认为《红楼梦》的贾宝玉就是他,大约与人们从其词中感受到的气质有关。因为爱妻早丧,所以他的许多表现男女之爱和悼念亡妻的词,写得十分感人。如《蝶恋花》:
&&&&&&&&&&&&&&&&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性德的诗词,未有雕琢之气,真切质朴。他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和《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写的自自然然,水到渠成。
纳兰性德仅活到三十一岁,这位才华绝代的人物,来到世间不过“惊鸿一瞥”,留下的雪泥鸿爪便是那《饮水词》(词文集)。读他的词,你会感受其中有那么个饱含挚意深情且十分凄惋动人的主旋律,久久地在你心上萦回。…….,……。
读鹏鸣的书,我常常一坐好几小时,面对着那些久远的诗词,仿佛是重逢了久违的亲人,相向对坐,各自的辛酸与寂寞,都不堪言说,只是静静地流下无言的泪水。
愈读到深处动情处,我就愈为中国诗歌的今天感伤。难道中国诗歌真的折断了翅膀吗?
诗歌的声音在这个时代竟是这样的微弱啊。诗歌真的应该到了复兴的时候。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一个健全的社会,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是可以容纳得下这样的微弱声音吧?声音微弱并不等于它不可贵。诗歌没有死亡,诗人也是打不倒的。每一个诗人在书架上都有他的位置,只要还有读者来阅读,他就活了。”
《红楼梦》里有一经典的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我把自己淹没在行走的路上,因为我听见了心灵深处沉默的呼号。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吟唱:“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朋友,我亲爱的朋友,您是否已经看到,鹏鸣就是那个坚忍地站在黑暗中,为我们照亮通往缪斯殿堂之路的执灯人!
不要犹豫,也不要愤慨,还等什么呢,让我们携起手来,沿着鹏鸣照亮的方向,一路高歌,向天涯……
写在后面的话
半个月来,我的生活中我的梦中都是鹏鸣的《中国诗歌史略》,陆陆续续写完了这篇赏评文章,一边写一边哭,几乎都是一气呵成,我为鹏鸣感动和震撼了。
我不是什么文学评论家,更不是一个美文大家,我只是这个世间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子,喜欢写诗喜欢读诗喜欢一切美好纯洁而真实的东西。
我读鹏鸣的作品,只是跟着我的感觉在走;我写鹏鸣,只是真实记录我心中的情感;鹏鸣笑了,我就会笑;鹏鸣哭了,我也会哭。
鹏鸣不是伯牙,我也不是子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那样的洪钟大吕,只能装点我们充满了春意的诗心。
对我而言,鹏鸣就是一个传奇。
我在1996年6月去过一次西安。一路向西北而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片神秘悲壮厚重的土地给我带来的力量。
然而路过黄河时正赶上白天,我却悲哀地目睹了心中的母亲河断流的惨象。没有见到梦中无数次向往的黄河的澎湃奔涌,我的心情一瞬间冰到零点。
我伏在西去列车的窗口痛哭失声,引来了同行的伙伴探寻的目光。
我是在哭泣梦的破碎。
那次经历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心痛,可惜那时我还不认识鹏鸣,否则我一定会去他的故里找寻诗人的足迹,听他给我讲述黄河的壮观与美丽。
我知道鹏鸣的家乡有一条河,叫焦河湖,我看过照片,真的美极了!她就像一条玉带,蜿蜿蜒蜒地流淌。
鹏鸣就在这条河边,开始张开幻想的翅膀。他沿着那条河十分艰难地走出了那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可他无论走到哪里,娘都在他的心上,焦河湖都在他的心上。
鹏鸣把焦河湖看作是梦中的情人,一生都在为她讴歌和赞美。
我在鹏鸣的作品里又找回了丢弃的梦。
诗人冰心在诗集《繁星》(55)中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今年是鹏鸣50岁的生日,就把这篇拙作作为我送给鹏鸣的一份最真挚的生日礼物吧。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我衷心地祝愿鹏鸣继续前行的路上不再有眼泪,不再有困苦,不再有孤独。
这一切美好的祝愿都是因为,鹏鸣不再是一个人面对风雨。我,在他的身边,你,在他的身边,我们,在他的身边……
&&&&&&&&&&&&&&&&&&&&&&&&&&&&&&&&&&&&&&&&&&&&&&&&&&&&&&&&&&&&&&&&&&&&&&&&&&
日星期六凌晨 2:18 沈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夫唯大雅 卓尔不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