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中小学非常重视体育 重视运动,体育 重视主要以什么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中小学体育职称考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小学体育职称考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省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促进工程方案
发布时间: 11:08:31
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省各级各部门和中小学校在制度建设、条件改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城乡、区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地区、皖北地区基础比较薄弱,校际之间差别较大;开齐开足课程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证,师资、设施、场地和器材等教学资源不足,资金投入需进一步加大;中小学生耐力、力量素质等需要加强,视力不良、农村学生营养不良以及城市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居高不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规定,推动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科学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决定在全省实施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促进工程(年)。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以基本条件达标为基础,以课程落实为重点,以创新评价方式为保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深化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改革,促进城乡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政策措施,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完备的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体系。到2016年,力争全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课程能够开齐开足,基本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教师配备基本满足教学需求,文体活动的学生参与面不断扩大,基本形成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艺术素养,体能素质稳中有升,人文素养普遍提高。
三、主要内容
(一)实施学校体育提升计划
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找准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实施学校体育评价制度、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锻炼时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方面确定发展目标,逐年分解落实任务。
1.&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目标:到2016年,中小学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实率达100%。
措施:(1)学校要开齐体育课程、开足体育课时,制订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制订并实施体育课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从组织领导、科学管理、评价考核、条件保障等方面对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出明确目标和要求,制订具体方案。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目标:到2016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学校覆盖面达100%,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措施:(1)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积极探索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每市(县、区)开发或推广5个以上适应中小学生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指导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学生体育锻炼,重点加强身体素质和体能练习。(2)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竞赛制度,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创新运动会的举办形式和项目设置,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省级每3年举办一届全省中学生运动会,每年举办若干单项全省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比赛。各市、县(区)建立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中小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或体育运动节,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3)加强&体教结合&,拓展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和途径,科学规划项目布局,合理统筹各类资源,构建小学、初中和高中相互衔接的课余训练体系,形成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不断加强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专项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户外营地等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管理与扶持,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到2015年,创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60个以上,办好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0所以上、体育专项特色学校40所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90所以上。
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目标:到2016年,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措施:(1)学校普遍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室,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创造条件推进按县(市、区)或学区统一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工作。(2)学校每年对全体学生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并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学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同时向学生家长通报。(3)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深入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动态掌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变化趋势,有效指导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4.&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
目标:到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能根据学校实际,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措施:(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时间表,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相关培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本校音体美师资条件、教学设备条件以及体育传统、艺术特色,确定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艺术项目,供学生学习和选择,并制定&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办法。(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指导类型多样的学校体育、艺术社团和俱乐部建设,到2016年实现每名中小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和艺术社团或俱乐部,每个市建设不少于100个示范性青少年体育和艺术社团或俱乐部。
5.&深化体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目标:体育考试评价制度更加完善,评价方法更加科学。
措施:逐步增加初中毕业体育考试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权重。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二)实施健康校园促进计划
1.&积极推进&卫教结合&
目标:到2016年,形成完备的青少年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措施:(1)制定&卫教结合&工作实施意见,将学校卫生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保健人员和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等多元化医生进校园模式,通过&一校一医&对接方式,指导和协助学校卫生工作。(2)各级教育部门会同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预警和处置工作,建立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巡查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各学校制定、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依法依规做好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治疗,强化报告意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食品监管机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对学校食品及饮用水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依法进行免疫预防接种。(3)开展健康学校创建活动。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政策、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提高个人健康技能和增强健康服务等工作,使广大师生的健康理念和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大投入使学校生活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学校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2.&完善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目标:到2016年,普遍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建有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卫生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实时化管理。
措施:(1)完善和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中小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2)学校建立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预防接种证查验、卫生消毒等常态化管理制度。(3)建设学校卫生综合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学校卫生及疫情信息,宣传和普及卫生与健康保健常识,实现各类学校卫生综合信息定期上报、网上查询、实时分析、动态监控,及时评价并反馈学生健康状况。(4)以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与学籍管理系统结合,为每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目标:到2016年,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得到明显提升,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措施:(1)开展&开学健康教育第一课&活动。(2)推广参与式学校健康教育模式,邀请专家开展&健康校园行&和&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积极做好疾病预防、科学营养、青春期卫生、卫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并保证必要的时间。小学和初中每周在活动课安排健康教育不少于20分钟,高中阶段将开设选修课或定期安排健康教育讲座列入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健康教育教学课件、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料并免费配送到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的形式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对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阶段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辅以各类专题讲座或活动,教育的形式以体验和实践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具备条件的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配置专职人员,并对心理咨询或辅导人员的资质和职责做出明确要求。
4.&强化学生近视眼防控
目标:到2016年,我省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
措施:(1)新建或改扩建学校要切实按照建筑以及有关采光、照明、课桌椅、黑板等卫生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配备。(2)学校制定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和岗位职责,加强宣传教育和有效管理。(3)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关注学生用眼卫生,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4)加强科学用眼教育,鼓励学生在课间到室外活动和远眺,缓解用眼疲劳。
5.&完善学生营养改善与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目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措施:(1)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学生营养干预机制,对城乡青少年学生加强营养指导。开展体质健康研究,建立青少年营养状况监测、评估机制,追踪分析营养改善与青少年体质、身心健康、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关系。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断提高试点地区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2)加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力度,在当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校长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制度,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有效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实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等级公示动态监管,逐步提高&A&级学校食堂比例。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结合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当地饮食习惯和食物实际供应情况,科学制定供餐食谱,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均衡。(3)积极开展营养知识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在健康教育课中安排必要的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外活动、读书活动、广播、板报及张贴营养与食品安全宣传挂图、印发营养与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小折页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活动,向学生传授营养科学和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饮食观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实施艺术教育特色计划
1.&实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活动
目标:到2016年,建设100所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措施:(1)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制定实施《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年)》。(2)制订《安徽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发展;(3)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2.开展系列校园艺术活动
目标:到2016年,校园艺术活动学生参与面扩大,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
措施:(1)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艺术活动小组,有条件的学校组建学生艺术团,形成艺术活动传统项目和特色品牌。每个市、县(区)建设1-2支学生艺术团。加强对学生艺术团的组织指导,提高艺术团的活动水平。(2)省级每三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举办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或艺术节,进一步扩大学生参与面,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水平。
3.&建设&学校艺术教育优秀资源成果库&
目标:到2016年,建成学校艺术教育交流和学习平台,实现艺术教育手段现代化,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措施:(1)通过征集、推荐、评选、入库、奖励、宣传等方式,汇集一批优秀艺术教育资源和成果,并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教学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2)省级成立安徽省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各市、县(区)相应成立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艺术教育的专业指导。
4.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
目标:通过艺术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措施:大力支持我省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区)开展实验工作。实验县(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从学校艺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师配备与培养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确定实验项目,制订实验工作方案,探索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律和途径,实现实验县(区)区域内惠及全体、丰富优质的学校艺术教育,为推进全省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卫生、体育、食药监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安徽省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促进工程方案(年)》,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市、县(区)要建立定期会商制度,研究指导辖区内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促进工作。各中小学校要成立由校长负总责的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促进工作机构,负责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以及组织实施、考核等工作。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二)加强队伍建设
1.&充实中小学音体美教师队伍
(1)鼓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行音体美教师&县(区)管校用&,实现音体美教师集中管理,统一安排,调配教师承担本区域内所有学校的音体美教学任务,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2)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及各地新招聘教师计划向音体美教师岗位倾斜,原则上比例不少于20%。(3)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制度,加大对口支援皖北地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师资工作力度,采取&驻点支教&、&送培送教&、&对口帮扶&等形式,提升薄弱学校音体美教师师资水平。(4)鼓励和支持高校体育和艺术类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5)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加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培训和双向交流力度。
2.&加强音体美教师管理
(1)加强管理和考核,保障音体美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2)科学核定音体美教师工作量,将活动、比赛、训练等折算计入教师工作量。(3)鼓励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促进一线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省级每年举办全省性的音体美教师基本功或现场课比赛。
3.&开展音体美专兼职教师培训
实施&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到2015年,省、市、县(区)三级共培训音体美专职教师1500名和兼职教师1.2万名,全面提高中小学音体美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同时,采用远程培训等方式,购买和组织开发一批优质培训资源,为教师教学和终身学习提供服务支撑。
4.&实施音体美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
(1)到2016年,培养省级音体美学科带头人各100名。制定扶持政策,在全省中小学培养音体美学科带头人和教师骨干,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2)定期对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开展专项培训。
(三)改善办学条件
统筹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经费,合理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的支出。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将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加以积极推进,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等要求,切实改善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设施条件,基本满足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需要。普通高中实施国建建设项目要将体育、艺术器材、设施配备、场所建设统筹纳入。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四)提升课程质量
1.&规范办学行为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的要求,严格执行教育教学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建立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跟踪记分管理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休息睡眠时间。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考评、奖励学校和教师。中小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科学布置作业,控制作业时间,减少考试次数,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艺术活动,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加大查处力度,对不规范办学行为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应的责任。
2.&加强课程建设
(1)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体育和健康教育以及音乐、美术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以课程、教学、教材改革为核心,优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2)打造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教育省级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开展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发挥示范作用。(3)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的新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开发内容丰富、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地方、校本课程,编辑系列教材或教师指导用书,并免费配送给教师和学生。(4)积极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等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和团、队活动,充实课外生活。
3.&开展教学质量评价
(1)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应依据评估指标,对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3)积极探索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改革,适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参考依据。
4.加强信息化建设
结合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利用宽带网络及配套的信息技术设备,开设&在线课堂&,通过视频实时互动方式,由乡镇或县(区)中心校教师,直接为边远地区教学点学生开设高质量的音乐、美术等课程,帮助边远地区教学点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
(五)健全考核机制
1.&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情况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开展专项督导,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告。
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在示范高中创建中要将音体美和心理教育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建立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促进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积极探索推行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验收制度和方法,实施分类管理、指导和服务。
2.&实施评估制度
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评估,县级教育部门组织学校开展自评,市级教育部门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检查,省教育厅进行抽查和认定。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重点报告和公示学校体育开课率、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向社会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
(六)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各级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网站或专题网页,开设学校宣传栏和视频播放平台,利用报纸、电视等各类新闻媒体以及微薄等新兴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在学校师生员工和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艺术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甘井子教育网
一、基本情况甘井子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93所,其中:小学69所,初中20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全高中2所。在校学生总数85497名。现有中小学体育专兼职教师364名(小学264名,初中100名),体育教师师资配备率和学历达标率均已达到100%。&二、指标完成情况㈠体育工作管理1.目标管理根据《大连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行动计划》(草稿),结合区情,制定并印发了《甘井子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行动计划(年)》(甘政办发﹝2013﹞15号)文件。依据教育部三个文件的管理办法对全区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中。同时参照国家《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大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实施意见》、《大连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园足球工作督导评估方案》制定了具有甘井子区特色的《甘井子区中小学校园足球实施意见》及《甘井子区义务阶段校园足球工作督导评估方案》,并通过了市督导的考评。2.经费保障每年设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资金,用于举办专项体育竞赛和综合性体育运动会。根据大教﹝2012﹞3号文件精神,体育教师从事教学、课余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均计入工作量,政治生活和服装待遇得到保证,教师队伍稳定,专业素质及能力适应教育教学工作。2015年全区中小学投入1617、92万元用于体育器材场地及体育工作。今年的艺体特色建设专项资金为50万元。3.体育风险管理健全和完善了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防范制度,与相关部门配合,建立了大型体育活动中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市级财政统一支付,全区中小学生全部参加了学生意外伤害险和校方责任险。今年特别增加了学生在校园足球活动中的保险费,促使全区校园足球工作蓬勃开展,解决了学校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全区各种竞赛都得以顺利开展奠定基础。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1.体育教师配备根据大教﹝2009﹞3号文件要求,我区按班级数配齐任教体育课教师。甘井子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计1899个教学班(小学1365个、初中534个),体育教师数应配324人,实有374人,平均周课时数初中16节,小学17节。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根据《大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的要求,师生比例数合理,全区中、小学100%开足开齐体育课。2.体育教师培训体育教师专业对口达到100%。全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师学习培训,教师的培训率达100%。今年组织了近三百人的各级各类培训,尤其增加了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力度,依托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校园足球教材教法的培训,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每年进行一次五年内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的素质考核、三年一次体育教育年会。㈢学生体育活动1.体育课全区100%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依据课程标准,制定了学校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定期开展教学评估检查和教学质量评比活动,推行菜单服务及点菜服务,适当增加了足球课程及学校特色项目课程,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使体育教学的质量有了普遍提高。2.大课间体育活动严格执行作息时间的规定,落实了大课间活动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组织方法、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今年全面细致的检查了学校大课间活动,促进了大课间活动水平的提高,并与体艺&2+1&项目相结合,推进了大课间活动与体育特色的进一步发展。3.一小时体育锻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精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体活课,大课间活动每天下午增加一次,做到大课间活动进课表和作息时间表。4.其他校园体育活动依据《甘井子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甘井子区校园足球实施意见》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今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检查促进了学校体艺&2+1&项目的发展,不仅提高本校项目的技能水平,同时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更加规范、科学,为下一步深入开展体艺&2+1&项目奠定了基础。各学校每年均能举办5&7次学校体育活动,我区每年举办的春秋季运动会参加的学校达100%。㈣体育场地器材全区100%的学校达到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全区有90%的学校场地达到省配备要求。㈤学生体质健康监测1.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区100%的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检查和抽查的力度,做到了及时跟踪及时反馈,确保了测试成绩的真实性、准确性。并选派骨干教师担任管理员,使得测试规范、方法科学、实事求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施体系。全区各校在指定的时间内全部上传完毕。2.学生健康体检每年学生保健所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身体健康免费检查,并根据对区、校、班级、学生分层次的体质健康结果分析情况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所有家长。三、主要工作及特色㈠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并把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突破口和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来抓,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学校体育专项经费,按照标准配备学校体育教育所需的人员。年,区政府按照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标准,投入资金近1256万元,为全区中小学添置了一批体育器材和设施,2015年招聘体育教师34人,保证了体育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同时,区委、区政府积极落实学生免费体检政策,每年投入资金60余万元为全区中小学生实施免费体检。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教育各项规定,加强对学校体育课程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出&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组织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切实保证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创了全区体育工作的新局面。㈡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一是健全体育竞赛活动制度。全区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每年组织春秋季田径运动会、足球、跳绳、排球、健美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学生群体活动和竞赛。通过这些竞赛,既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体质。二是校园足球工作相关制度。成立了校园足球办公室,下发了《甘井子区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意见》、《甘井子区义务教育阶段校园足球工作督导评估方案》。积极争创大连市校园足球特色校,分别有13家被评为大连市校园足球特色校和26家校园足球普及校。三是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定期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教育部三个办法中的体质健康测试办法。每年对所有在校生开展一次卫生健康体检,建立健全了学生健康卡和健康档案。由区中小学生保健所负责学生体检结果的统计工作,并根据对区、校、班级、学生分层次的体质健康结果分析情况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每年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活动,保障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考核机制。区教育局制定了教学责任考核制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考核范围,每学年末进行督导评估,有效地保障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大连市区市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督导评估细则》、《大连市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督导评估细则》,进一步完善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甘井子区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每年检查评估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督导评价之中(督学室考核),同时将中学成绩纳入到教育教学考核之中,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先评优、校长职级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㈢抓好三项活动,促进群体化活动开展一抓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有效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我区以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为切入点,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通过组织全区中小学大课间评比活动、召开大课间活动现场会、总结会等方式,促进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全面开展,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我区体育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龙泉小学的篮球、北华小学的花样跳绳、东华小学的空竹、美林小学的健美操、新寨子中心等很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已经享誉全省。二抓体育、艺术2+1项目。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区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我区于2011年制定并下发了《甘井子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体育、艺术2+1项目&。自实施&2+1项目&以来,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培训,督导检查等措施,不仅促进了全区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提高了各校校长和广大教师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寓教育于&项目&之中,使每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体育、艺术教育。今年我区还被评为全国花样跳绳推广示范区。三抓体育特色项目布局。为全面开拓学校体育工作发展途径,充分利用优势教育资源,依据《甘井子区中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布局实施方案》,建立了体育特色项目学校,使之成为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汇合点。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的发展已初见成效,77中学的足球在大连校园足球赛获得第二名;育文中学的排球队在省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76中学的篮球项目已进入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14中学、华才中学、19中学的足球项目在市级比赛中暂露头脚;鉴开中学、76中学的健美操项目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红旗中心、红叶小学、新甘井子小学、宇峰小学的足球活动初具规模;西城小学、育新小学、松江路小学的排球项目全校普及;南华小学、龙泉小学、松山小学等学校的篮球项目蓬勃发展。在学校体育特色的培育过程中,学校积极打造体育品牌项目,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同步发展。同时让学校更好地担负起体育选拔、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全体学生体质健康的任务㈣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学校体育工作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因此加强队伍建设是我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区教育局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体育教育师资的建设力度:一是采取倾斜政策,在招聘教师中,优先考虑体育,体育教师中硕士研究生现已达到42人;二是强化业务能力培训,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三是有计划地派出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汲取经验;四是开展青年教师素质考核和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体育教师队伍。积极推进课程标准,引进传统的、民间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兴趣,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㈠存在的问题1.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规范,校长很重视,但是在规范的同时应该突出特色,特色项目的多项开花,还有待进一步挖掘。2、部分学校的特色项目还需进一步提升,突出&特&字。3、一些学校的体育场地未达到省级标准。㈡下一步工作打算1.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校园足球、学校特色项目按比例纳入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及学校特色的发展。2.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3.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教研、外出学习、技能大赛等途径促进教师对健康理念、人生价值、课程内容的正确理解,适时、因势、因材引导教师提高对课程理念的正确认识,借以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4.深入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充分挖掘体育资源和传统项目优势,构建甘井子区学校体育特色。以大连湾校园足球联盟发展为典型,逐步形成校园足球区域联盟,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校园足球人口及竞技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甘井子人将继续把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搞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校园足球为抓手,把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保障,把&体育、艺术2+1项目&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构建我区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我区学校体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2015、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对体育教育重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