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任火箭军主任之

精彩内容读取中……
火箭军之名
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1956年首提
精彩内容读取中……
  2016新年伊始,有关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消息引发了军迷们的热烈讨论。其实,早在60年前,&火箭之父&钱学森就已发出了成立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呼声,而且这件事就发生在1956年的元旦期间。本文原题《钱学森与&火箭军&》,载微信公众号&三思派&(Science-Pie),经编辑部和作者授权,澎湃新闻转载,现标题与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彭德怀、陈赓对话钱学森:也要造导弹
  日,钱学森回到新中国。新政府对这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极为重视,事前已对钱学森回国后的工作安排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尽管回国后钱学森名义上是中国科学院新成立的力学研究所的所长,但实际上,钱学森的工作重心是在领导中国火箭武器的研制上。火箭武器的俗名&导弹&,就是钱学森建议的。&导弹&一词,两个字表达了两层含义,既表达了可控之意,又表明是一个炸弹,是火箭武器的最好表达,一直沿用至今。
&&&1&&&&&&&
精彩内容读取中……
????????????
精彩内容读取中……
精彩内容读取中……
精彩内容读取中……
游戏链接申请QQ: 965、905
Powered by“火箭军”之名的来历 “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60年前就曾建议 | 荔枝网
分享视频到:
正在加载中...新成立的火箭军与之前的“二炮”有何不同?
19:25 环球网
习近平将军旗郑重授予陆军司令员李作成、政治委员刘雷,火箭军司令员魏凤和、政治委员王家胜,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员高津、政治委员刘福连。【环球军事报道记者刘昆】“二炮”正式更名为“火箭军”!2016的新年注定会载入史册,短短两天内,先是国产航母首次得到了官方证实,紧接着又传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种“火箭军”诞生的消息。中国为何要在陆海空三军之外新设立“火箭军”?此举对于我军发展又有什么深刻意义?在讨论“火箭军”之前,有必要了解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二炮”,第二炮兵成立于日,由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始终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是我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这支掌握着“大国利剑”的神秘部队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保障中华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可以说,对于潜在的敌对势力而言,“二炮”堪比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震慑敌人的最有力撒手锏。在日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间三个军种和第二炮兵一个独立兵种组成,“二炮”虽然与陆海空三军同为正大军区级,但是相比陆海空三军的军种身份,“二炮”的兵种身份还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作为直属中央军委掌控的战略部队,“二炮”除了身穿陆军制服外,实际上和陆军集团军没有关联,之所以使用“二炮”的名称,主要是成立之初考虑到保密等问题的需要。
实时热点19:4122:0222:4819:38
凤凰原创11-0911-0511-0511-0210-30
手机凤凰网人老、文拙,但情很真!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钱学森提出“火箭军”,中国惊天大反击
& & *元旦不平静,中国惊天大反击!这究竟是什么节奏?一这个元旦,姓“军”。当大家在安心休息时,很多军事和台湾地区“大选”方面的消息,才公布出来,瞬间占领了朋友圈。1、解放军设置大调整,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习近平授旗并致辞。从二炮变成了火箭军,说明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已经转移到这一领域,核常兼备、全域慑战,将是中国军队一个重要战略思想。2、中国开始自主开展涉及和建造第二艘航母。据国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二艘航母设计建造在动力系统、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等方面性能将更加先进,融合性会更完善。如果说辽宁舰是用来搞科研的,这艘航母则是着眼于实战的,而且是很快形成战斗力。3、证实我在铁路火车上发射了一枚“东风-41&导弹。中国的铁路纵横交错,2013年已经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并将在2020年建成1.8万公里高铁网。铁路机动将大大增加追踪中国导弹的难度。高速铁路线将允许东风-41导弹迅速改变部署地点,而且它们从中国任何地点发射都能覆盖美国。可以说,此次试射标志着中国战略武器开发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阶段,中国的二次核打击力量已形成。4、12月3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对于台湾有人一面在大陆投资赚钱,一面却资助“台独”的活动,请问大陆方面持何种态度?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回应表示,我们支持和鼓励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但是,我们绝不允许少数人一面在大陆赚钱,另一面却支持“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所有这一切,其背后,除了最近美国在南海闹得凶、日本跳的狠,恐怕还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台湾地区“大选”1月16日要举行了。二台湾地区“大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选手们搏击已经进入中后场,而两岸选题是交锋热点中的热点。在12月28日辩论会上,蔡英文对“九二共识”的态度一直模糊不清,一直打着太极,她说了:“‘九二共识’是选项,但非唯一选项。”朱立伦则早早就对两岸关系表了态。他说,两岸须走向和平双赢,台湾不能是麻烦制造者,不能回到“不确定”时代。宋楚瑜则强调主张“两岸一家亲”,公开表示:支持“九二共识”。辩论会后,蔡英文的民调大幅下降,朱立伦和宋楚瑜的民调大幅上升。这说明,台湾地区人民是有共识的,这个共识,就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之上维持两岸现状。马英九先生则忧心忡忡!2016年元旦升旗典礼后,他发表了《元旦文告》,明显可以看出,他面色憔悴,尤其是两个大眼袋,更无遮无拦地显示出了他这些年的沧桑。尤记当年风满袖,只不过已不复那位我见犹怜的小马哥了。他在讲话里呼吁,大选后的下一任“政府”,要运用智慧,妥慎处理,不要让台湾人民再次面对动荡与恐惧;希望未来政府的两岸政策,能延续当前实践七年证明务实有效的正确方向,“继任者能用心珍惜,不要辜负我的苦心。”人之将去,其言也哀。就是不知道继任者,能否听得进去了。我相信,马英九这所以说得这么恳切,恳切到甚至有点哀哀而告的意思,是他深知台湾这个小岛政治的波谲云诡。台湾所谓“大选”,其实是一级黑!当年一颗莫名其妙的子弹,改变了“选举”的轨迹,把陈水扁推上连任之位。台湾政客,往往是搞建设、搞发展不行,搞选举、搞拜票、玩阴的,却是非常在行。两岸和平合作,是有着现实和民心的基础。但这种合作发展的良好态势,又往往很容易被政治手段所瞬间破坏。三不确定,说台湾地区“大选”的一个重要特点。日后,两岸之间的很多事可能面临很大改变,不得不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大陆难就难在,要既要出手反制下台独的气势,助力蓝营的选情,但又不能出手太重,碰疼许多台湾民众那颗脆弱的玻璃心。台湾,之所以经常唱被称为“悲情台湾”,就是因为台湾民众特别是南部民众,说好听点,有一种历史积压的悲情意识,说难听点,就是被长期受奴役的历史搞出了被压迫妄想症。四百年前左右,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居民,为了讨取生计,开始怒海余生到达台湾。此后,无论是荷兰人的索取抢夺、还是郑成功儿子让台湾孤悬一线、乃至清政府对台湾的漠视,都让台湾人民觉得自己像收养的外来子女,没有真心爱护过。特别是甲午战争台湾被割让日本,人民受到欺凌歧视、差别待遇、压榨与剥削,没有公平正义,让百姓生活在次等公民的对待中,加深了悲情心理。这种悲情心理,使得台湾民众有一种非理性的民粹情绪。每逢选举,有心人士总故意撩拨这种悲情意识,一旦这种悲情被激发,很多台湾民众就情难自已,不管候选人本人究竟好还是赖,其政治纲领和施政方针如何,而是非理性地划线站队,被一个简单的口号、自我身份和周边的民粹情绪所裹挟,热血沸腾、不顾一切乃至歇斯底里。台湾民众政治心智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的所谓选举也不是一种成熟、健康的选举,而是一种情绪宣泄型的选举。我们没有必要直接和他们闹情绪,就像大人没必要和小孩赌气一样。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不是针尖对麦芒、愣头青对愣头青式的秀肌肉,而是一种敲山震虎式的威慑。建火箭军、铁道上发导弹,是给美国和日本看的,告诫老美、小资本,别老在台湾问题和台海问题狂犬吠日、闹腾不休,一旦真得阵前相见,我们导弹一下子稳稳地打到你本土上去。建航母,是给小日本和民进党看的,让他们小心,别跳得太过头、惹我太过分了,否则,航母分分钟开过去迎战。国台办的表态,则是提醒那些靠大陆赚钱的台商、演艺人员等,台湾赚大陆钱搞台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陆有200万左右的台商,他们长期呆在大陆,他们可曾看到大陆人民对台湾有任何敌意?区区台湾才2300万人,200万人占十分之一,加上他们的家人又是多大一个群体?以一个台商一家三口人计将近600万人。与这些台商有关联的受益者又有多少?假如他们都坚持一个中国,民进党哪里来的民意支持?如此说来,台湾一面在大陆投资赚钱,一面却资助“台独”活动的“人”大有“人”在。民进党的蔡英文并不拒绝在大陆挣钱也是不争的事实。大陆就是告诫他们,别想吃大陆饭还想砸大陆锅!四中国发展,无论是中国经济发展,还是军力发展,对台湾都是福音。经济上,这些年,大陆对台湾可谓搞意思了。自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开启了和平发展的大道,台湾分享了大量大陆发展的红利。别的不说每年对大陆的贸易顺差都达上千亿美元,也就是说台湾卖给大陆的商品多,从大陆采购的东西少,是大陆的市场在支撑着台湾的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下滑的大形势下,台湾没有大陆的慷慨相助早已饥寒交迫了。军事上,我们希望台湾地区民众知晓,台湾和大陆是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命运共同体。台湾地理位置太重要,日本、美国都在虎视眈眈,不可能真正做到像民进党所说的那种独立自主,没有大陆保护,外国势力就会染指、就会侵略。这在历史上已经多次证明:大陆弱,台湾只能成为某大国的妻妾。大陆强,台湾才会有真正的安全。 & & & &
*中国军方大动作,意味着什么? 2015年的最后一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透露了诸多信息,值得高度关注:1、首次承认正在大连建造第二艘航母。在回答会不会有第三艘航母的时候,发言人说:“有关部门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加以研究”。2、对外电报道的“中国在铁路火车上发射了一枚‘东风-41’导弹”消息未予否认。发言人的回答是:“我们在境内进行的科研试验是按照计划安排的”。3、中国在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畔的吉布提,将建设海军保障设施。主要用于中国军队执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的休整补给保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海军不仅在足以控制红海、苏伊士运河、亚丁湾的吉布提获得了基地,还在控制波斯湾入口的瓜达尔港获得了基地。中国在印度洋的存在,已经非常稳固。就在本文发布前,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日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最受关注的,当然是关于第二艘航母的消息。我们不妨看一下新闻发言人公布的正式信息:这艘航母完全由我国自主开展设计,正在大连进行建造,排水量约为5万吨级,采用常规动力装置;搭载国产歼-15飞机和其它型号舰载机,固定翼飞机采用滑跃起飞方式;舰上将配有满足任务需要的各型设备。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和建造吸收了“辽宁舰”科研试验和训练的有益经验,在许多方面将有新的改进和提高。根据公开资料,第二艘航母计划搭载的“歼-15”(J-15)是中国参考“苏-33战斗机”原型机T-10K-3号机,以国产歼-11战斗机为基础,进而研制和发展的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该机研制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承担。歼-15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即第四代半战斗机。辽宁号上搭载的,也是“歼-15”。至于“东风-41”导弹,根据公开资料,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其载车能在公路、铁路上移动。东风-41采用多弹头技术,每个分弹头都有独立的飞行弹道,可调整轨迹攻击不同目标,让敌方反导系统的效能大为降低。岁末年初,中国军方似乎在不经意间“强势亮剑”,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这是对近期南海局势的一种反应。IS恐怖组织事件升级之后,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中的4国直接介入了中东地区的反恐战争。坊间分析一度认为,新一轮反恐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注意力必将西移,重返亚太的战略再次受到干扰。这样,中国将获得新一轮“发展机遇期”。但美国马上以行动给予了回答。除了美国自己的军舰、战机频频在南海掠过,美国还发动自己的“小兄弟”比如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搅局。而俄罗斯,也不断将先进的潜艇出售给越南。据“日本产经新闻”日前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美国海军已经决定2016年2月份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澳大利亚海军也可能参加。此外,近期美国还加强了对台湾的军售。对于这些举动,中国方面当然应该有所反应。这不仅仅是给对手看,也是给民众看。大家常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心、舆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如此。第二,中国进入到“资本走出去”的新阶段。2015年,被我概括为两个元年:中国大金融时代的元年(或者称为:印股票时代元年),中国全球化时代的元年(资本全面走出去)。为了迎接“大金融时代”,中国需要开启注册制改革,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当前中国对内战略的核心。为了迎接“中国全球化时代”,中国让人民币纳入了SDR,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增强了人民币可兑换度,设立了亚投行,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这是当前中国对外战略的核心。日,当选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视察广州军区某部,登上高高的两栖突击车,这个非同寻常的动作,预示着中国军队的新时代即将到来。“中国的全球化时代”正在到来,在这个时代,中国将把自己过剩的资本、产能、劳动力扩展到全球。从人类近代史来看,这是一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必然之路。之不过,在1945年之前,这种“新的大国的崛起”是通过战争争夺殖民地和市场来实现。战后,人类更加文明,有了联合国、WTO、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国崛起只能通过竞争、合作来实现。当中国资本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时候,中国利益也就全球化了。为了看护这些利益,就需要中国拥有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比如对付索马里海盗,就需要中国军舰长期在印度洋保持存在。未来,中国还应该依照国际法,在大西洋保持合理的军事存在。这时候,中国军事力量的短板就显露出来。建立强大的海军、空军,打造更为机动灵活的陆军,就显得非常必要。外交、军事上“韬光养晦”的时代已经终结,中国正迈向积极有为的时代。在投资上,可以长期关注中国的海外战略,以及军事工业的投资机会。 & & & *“火箭军”之名从哪儿来:1956年元旦由钱学森提出彭德怀、陈赓对话钱学森:中国也要造导弹日,钱学森回到新中国。新政府对这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极为重视,事前已对钱学森回国后的工作安排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尽管回国后钱学森名义上是中国科学院新成立的力学研究所的所长,但实际上,钱学森的工作重心是在领导中国火箭武器的研制上。火箭武器的俗名“导弹”,就是钱学森建议的。“导弹”一词,两个字表达了两层含义,既表达了可控之意,又表明是一个炸弹,是火箭武器的最好表达,一直沿用至今。钱学森回国后,赴东北考察,其中很重要的一站,就是考察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哈军工第一任院长陈赓大将亲自陪同钱学森参观哈军工。考察参观期间,陈赓与钱学森关于新中国研制导弹的一段对话,已成经典台词,屡被引用:陈赓问:钱先生,你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不假思索地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陈赓豪气顿生:钱先生,我要的就是您的这句话!陈赓当时是兼任哈军工的院长,他实际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因此是可以代表中国军方高层的。正如钱学森所回忆的那样:“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12月26日,病中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在北京医院的病房中会见了钱学森。彭德怀也是最为关心火箭武器的军队领导人之一,他和陈赓都是打过朝鲜战争的,对中美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异,有着痛切的亲身感受,故而对发展尖端武器格外上心,对钱学森这样的人才也格外关心。钱学森回答了彭德怀关心的导弹研制的一些关键问题,这让彭德怀看到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希望。彭德怀还指示陈赓,要请钱学森给军队高级干部讲课,让军队高层指挥员知道导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定要用导弹武装起来。这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彭德怀对发展导弹事业的良苦用心。正是有了彭德怀的这个指示,才有接下来钱学森在给高级将领讲课中呼吁成立“火箭军”之事。“火箭军”之名由何而来?对于新中国来说,1956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既是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一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中国应当有大批知识分子。他号召全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而奋斗。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给军队高级将领讲课,意义特殊而重大。据当事人总参作战部空军处参谋、后来的二炮司令员李旭阁回忆,钱学森的讲课安排在1956年元旦下午三点。贺龙、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元帅也特意赶去听课,钱学森授课规格之高以及所受重视程度,由此可知。据记载,钱学森在讲课时,在黑板上写下“火箭军”三个字。他说,这“火箭军”,也就是导弹部队,是一支不同于现有的陆、海、空三军的新型部队,是一支能够远距离、高准确度命中目标的部队,是现代化战争中极其重要的后起之秀。兴之所至,钱学森大声疾呼:“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制造出自己的火箭。我建议中央军委,成立一个新的军种,名字可以叫‘火箭军’,就是装备火箭的部队。”“火箭军”之名由此而来。历史总是在传承中发展,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之成立,就是对历史的最好诠释。其实,就在钱学森1955年底考察哈军工的前几天,时为哈军工教员的任新民、周曼殊、金家骏三人给陈赓写了一个报告,并请陈赓转交中央军委。这个报告提出,我国应当重视发展火箭技术和研制火箭武器。由此可见,钱学森并不是提出在中国发展火箭技术、研制火箭武器的第一人。遗憾的是,由于此三人当时的分量并不重,所提报告也不具体,军队高层对火箭又不了解,因此,这个报告并未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先发展导弹,再研制大飞机?尽管钱学森不是提出新中国要重视发展火箭技术和火箭武器的第一人,但是,新中国确定优先发展火箭、导弹的重大战略决策,却与钱学森密切相关。日,周恩来会见钱学森。这是钱学森回国后,周恩来第一次会见他——尽管这次会见并不正式,会谈的主题当然是火箭。周恩来指示钱学森,尽快起草一份关于发展我国火箭事业的报告,提交中央审议。2月17日,钱学森向周恩来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这个意见书要解决的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到底是要优先搞导弹还是要优先搞飞机?3月14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钱学森与新中国的将帅们展开了讨论,中心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要优先选择发展火箭导弹而不是战斗机?钱学森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首先看发展战斗机的问题: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周期,发达国家是十年,形成武器列装到部队,要15年。发达国家尚且如此,那么我国呢?我国工业薄弱,能设计却不能生产,有能力制造,但大量的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和配套的雷达等,都难以保证。15年的周期肯定不够!即使解决了这些,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批量生产也不现实。再看导弹的比较优势:飞机有人驾驶并需要反复使用,各部件都必须过关才能保证安全。导弹就不同了,它是自动寻找目标,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即使我们工业落后,不能确保每个部件是最好的,但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把一般的部件组合起来,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最后,通过上述两点的比较,可以得出优先发展导弹的高性价比:导弹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科研、试验上,一旦研制成功,国家再穷,生产一部分应该不是问题。即使从战争角度看,导弹不仅对地面,也可以对空中、海上来犯之敌进行有效打击,在我国空军、海军还很弱的情况下,选择从导弹上突破,不失为一条捷径。应当说,当时的决策层和钱学森都是务实的。仅凭中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工业水平和制造能力,短时间内大批量造出飞机并入列部队用于实战,的确很难做到。于是,新中国做出了研制“两弹”的战略决策。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两弹”全面成功,壮我国威、军威,影响深远。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敬天爱人扎基层,闲来聊发己真情。水平有限文采糙,看与不看都能成!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为什么要成立火箭军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
本次授旗仪式标志着本次中国军事改革正在全面启动,且改革的力度远远大于此前外界预期,甚至比当年百万大裁军的力度更大。不仅涉及基层单位,总部机关的改变更是能用“脱胎换骨”来形容。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则是本次授旗仪式中最为令世界瞩目的消息。众所周知,第二炮兵是承担战略导弹打击任务的核心部队,可以说是中国国防力量中的定海神针。此前“二炮部队”的一举一动都是各国军事研究机构的关注焦点,这次更名为火箭军更是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本次更名到底是否意味着导弹部队的定位有所改变?对未来中国国家战略又将有何影响呢?
地位模糊的第二炮兵
在中国军队的序列中,二炮部队的定位一直相当特别。此前,外界普遍将二炮部队视为一个兵种,因此很多报道都称此次火箭军正式成为“第四军种”。然而从“第二炮兵”过去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形态来看,都绝非低于军种的兵种规格。
首先从编制上来看,二炮部队总部机关的规格一直为正大军区级别,司令员和政委军衔均为上将,且拥有非常完整的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体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二炮部队的装备研发和预算均为独立运作。以上特征是与海军、空军这样的法定军种是毫无区别的,因此基本可以认定在改编为火箭军之前,二炮就是事实上的军种。那么为何有部分报道认为本次火箭军授旗是升格为军种呢?在第二炮兵部队成立之初,二炮部队的确被列为兵种,且当时各大兵种均有自己的兵种司令部。如装甲兵有装甲兵司令部,防化兵有防化兵司令部等。此类兵种司令部同样拥有独立的司政后体系,甚至各自有各自的军事教育体系。如著名的装甲兵工程学院,在建立之初,就隶属于的装甲兵司令部。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军事兵种体系和军区的管理体系,是相互重叠覆盖的。改革开放后的百万大裁军,几乎将兵种司令部全部撤销,此后兵种业务归入总参谋部兵种部管理,而原兵种司令部也降级为兵种管理局,且不在负责日常管理和指挥。其中部分兵种如铁道兵则干脆被整体裁掉,归入地方铁路系统的。这样大刀阔斧的削减兵种条块的结果是,中国已经不存在事实上的、独立兵种的军政体系。尤其在2011年,总参兵种部更是干脆和作训部合并成为总参军训部,兵种业务彻底不复存在,成为部队训练的指导部门。早在兵种司令部撤销后,各专业兵种就被归入各自的军种及军区管理范围内,如装甲兵业务彻底归入军区。
现在,兵种已经成为军事专业区分,而非军政体系的区分。当然,其中二炮原有的兵种司令部地位并无动摇,且被升格为正大区级。尤其是二炮的作战部队,并未被归入陆军军区管理体系之内,完全独立运作且直接接受总部领导指挥。一方面是兵种制度在中国已经自然消亡,一方面是二炮部队的待遇规格与海空这样的军种全面看齐,基本上已经可以把二炮视为一个与陆海空三军平级的军种。从这个角度来看,二炮早就是中国的第四军种,只是并未完成进行公开的认定而已,本次改名授旗仪式等于正式承认过去二炮的“事实军种”地位,同时强化其未来的作用和定位。
美俄有火箭军吗?
在中国无论是第二炮兵还是火箭军,都代表战略导弹部队。其地位极高,并且其拥有的远程弹道导弹在配备核战斗部之后拥有轻易毁灭一个国家的强大威力,这是其他军兵种所不具备的强大战略威慑力。从定位上来看,火箭军是当仁不让的战略打击力量,那么是否真的需要独立成军才能完成历史使命呢?
现代军队中拥有远程战略导弹的国家并不多,因此关于战略导弹部队的军制,可供分析的样本也不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英国和法国在冷战后已经彻底放弃了陆基战略导弹的部署,其核打击力量主要依靠水下力量,因此导弹部队可以说全部隶属于海军部队。美国则是极少数依旧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国家,不仅配备了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远程战略轰炸机,还拥有颇为强大的陆基弹道导弹。
由于美国和苏联在冷战中多次达成了裁减核武器及弹道导弹的协议,同时基于冷战后自身对国际局势的判断,其陆基弹道导弹,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已经处于历史上的低谷,仅装备了民兵III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450枚。尽管民兵III型导弹可以配备三枚弹头,但根据美苏之间的协议已经全部改为单弹头战斗部,而这些洲际导弹全部装备美国空军。事实上,美国海军和空军均具备发动战略核打击或者反击的能力。而美国陆军在削减掉所有战术核导弹和核炮弹之后,已经成为彻底的无核军种,只能执行战术战役级的攻击。
美国的洲际导弹之所以装备空军,其实是其历史原因造成的。美国空军成立时间较晚,二战后才将陆军航空兵独立发展成为空军军种,而这支新生的空军却是全世界唯一一支执行过核打击任务的空中力量。在美国核武器发展初期,主要依赖空军的远程轰炸机作为投送力量,为了便于管理也将新生的弹道导弹武器归入空军之列。然而由于军种利益的需要,美国陆军和海军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发展自身的核打击力量。只是为了平衡军种利益,五角大楼和美国政府一直禁止陆军发展远程弹道导弹。陆军的核打击力量仅限于战术战役级别,用于支援地面部队进攻或者防守。
美国和苏联在1987年签订《 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后,根据条约精神美国削减了所有的中程弹道导弹,以及可以运载核武器的中远程巡航导弹。这些装备恰好是介乎于战略和战术战役之间的核打击武器,此后美国陆军仅保有射程为15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作为战区支援武器使用,且销毁了所有核战斗部。总之,从美国经验来看,导弹部队并未成为独立的军种,只是以特殊兵种的角色散见在陆海空三军之中。
俄罗斯的经验则与美国大相径庭,早在1959年苏联红军就开始筹建独立的“战略火箭军”,这次组建新军种的起因是苏联在1957年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对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战略震撼。当时的苏共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全面组建以弹道导弹兵器为主的全新军种,以便在未来的核战争以及太空竞赛中占据制高点。
1960苏联战略火箭军成军之后,不仅拥有令人望而生畏核武器库,而且随后组建了航天器中央局,负责研制、发展和使用航天器。1970年,随着战略火箭军的航天科研规模扩大,航天器中央局更是升格为航天器总局。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中,战略火箭军不仅是核打击力量,同时承担了类似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角色。
作为独立军种,战略火箭军一直被苏联领导人格外器重,尤其是赫鲁晓夫,他更认为导弹才是未来的主战武器,其他陆海空军只是核战争中的靶子。这也是为何战略火箭军能够在其担任苏联领导人期间独立成军的原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俄罗斯已经将战略火箭部队从军种降格为兵种,2001年俄军将军事航天力量和导弹太空防御部队从战略火箭军中分离出来,组建为一个独立兵种—太空兵,并将战略火箭军降格为独立兵种——战略火箭兵。2011年,俄军宣布进行军事改革,形成了新的三军种三兵种结构,即陆海空三军种和空降兵、空天防御兵和战略火箭兵。今年俄罗斯更宣布要将空军和空天防御兵合并,组建一个新的军种—空天军。等于推翻了此前的三军种三兵种的2011年体制,至于战略火箭部队在这一轮军事改革中是否能够保住兵种地位,都还是未知之数。
从俄罗斯的火箭军经验来看,其地位是一路缓缓下降的。早在苏联时代的1981年,苏联国防部就决定将航天器总局从战略火箭军编成内划出,将其直接隶属于国防部。战略火箭军的职能数十年来被不断削弱,现在已经仅剩下战略核打击功能模块存在。300公里射程以内的战术级弹道导弹则已经直接下放给陆军使用。由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签订的《中导条约》,因此也已经销毁了全部的中程弹道导弹,战略火箭军自然也不会有中射程的武器来执行常规打击任务。
从美国和俄罗斯的经验来看,战略导弹部队地位逐渐弱化,功能开始分流进入其他军种是大势所趋。尤其是美国的战略导弹部队,从来都未曾独立成军,而苏联的战略火箭军则逐渐降格。
强化火箭军地位的背后玄机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似乎火箭军独立成军并不符合国际潮流,那么这次强化火箭军地位的调整背后究竟有何玄机?这不得不从二炮现有的武器装备说起,由于中国并未加入美苏签订的《中导条约》,因此中国的二炮部队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程弹道导弹武器系统。中国军队装备的中程导弹不仅包括著名的东风21系列,甚至连被称为短程弹道导弹的东风15系列,射程也超过600公里属于《中导条约》中定义的中程导弹。除了弹道导弹之外,中国军队还装备了长剑-10型远程地对地巡航导弹,射程远可达1500公里,且能够配备核战斗部执行战略打击任务。在去年阅兵中备受瞩目的两款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和东风-26,更是中国军队的独门兵器,是全球独家的两款反舰弹道导弹。尽管中国政府从未公布自己拥有的中程导弹数量,然而外界普遍估计各型号导弹的数量总和应该超过了1000枚。
这支兵力庞大的中远程导弹部队,与现在和过去所有的战略导弹部队都非常不同,不仅能够执行核打击任务,同时也能够执行常规精确打击任务,更能够执行制海反舰任务摧毁敌方舰队。这种任务多样化的火箭部队,是前所未有的一种作战力量。尤其在横向对比美俄的部队后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火箭军在战争中是一支首战可用、全程可用、终结战争可用的全能型部队。而美俄的战略导弹部队则主要作为战略威慑力量存在,除非爆发核战争否则几乎不可能参与战斗。
冷战结束后,爆发全球核战的概率已经很低,战略导弹部队地位降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火箭军则得益于后发优势和国际制度的局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形态的导弹部队。由此可见,第二炮兵部队更名火箭军确实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关键词阅读:
24小时论坛热帖
昨日,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16年上半 ...
随着我省不动产权登记制度推进,1月4日,南 ...
南昌新闻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箭军新胸牌曝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