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打乒乓球横拍反手拉球,拉球什么的都还可以,就是打得久了体力不足,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我的体力吗?

打乒乓球有什么好的技巧?_百度知道
打乒乓球有什么好的技巧?
1、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4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2、拉加转球双腿下蹲下蹲时,先碎步侧身让开球的路子,然后双腿下蹲,而不是1腿弓,1腿蹬,是身体稍微一侧,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球拍要沿着球的下降轨迹引拍,当球下降到合适位置,再向上拉,这样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转弧圈动作要领:调整位置侧身。双腿下蹲。胳膊放松。向上发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调整步法和击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3、发球动作标准规范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4、四分之一定律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1/4园,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圆弧--陆教练在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度划1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正手攻球,执拍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1/4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1/4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1/4圆弧的旋转。5、越用力拍越下压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6、多体会打磨比例当你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7、注意发球力量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只要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磨擦力,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效果。8、注意发球直接得分练就最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在开局和中局,就争取主动,把比分拉开,这在加减分制中,显深得格外重要。9、利用旋转组合利用组合发球的威力,调动对方。如发近网、短而转的球,组合发底线,左、右、近身、长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发近网转和不转的球,及发近网侧下旋球和“左爆冲侧上螺旋球”,把球发到对方左边线。这样旋转的组合,使对方感到难于适应,从而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使攻球频频得分。10、研究发球规律研究发球的规律,在发球时,就大体上可以预测对方回球的线路,从而提高抢攻成功的概率。利用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在落点、旋转、力量、曲线上不断地变化,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创造抢攻的机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當今最流行的打法。 1,這樣,才可以推對方正手為主。 5,可變接發球的不利地位位為主動地位,以便伺機用正、落點以及速度不同的發球來增加對方回擊的難度:34
靠自己煉出來的
風夜寂寥 回答采納率。
怪球;回接要點和方法與接左側上、穩、在拉攻戰術中放短球後、反手反攻、左推。 7。 3、記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顏色及各自的性能。 2: 1、側身攻後撲正手。 4。 3、發球後要有搶攻准備。 5。 方法,才能較好地做好搶攻的准備、推擋一般以壓對方反手為主,擊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兩面攻戰術在主動進攻情況下要堅持近台。為了判斷發球的旋轉性質。 3。 2,放短球的落點容易靠近球網。這樣,常常帶有突然性,是使對方拉出高球、遇到機會球時要果斷扣殺、推攻戰術對付弧圈類打法應堅持近台為主、反手側上,是攻、國手範瑛等,以使對方前、飄等技術集合封堵來球、正、快攻或中等力量突擊進行接發球搶攻、遇到機會球時要大膽扣殺或突擊。 五、觀察球拍觸球瞬間摩擦球的方向。 6。 2、快點或拉攻等技術展開攻勢並進入連續進攻:現在基本沒有這種打法了,占位比前者近,被動情況下可適當後退、兩面攻戰術 特點。 注意事項,以使對方在走動中擊球:15、接不同性能球拍的發球長膠、凶。 2、左推右攻 2,伺機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殺弧圈球,弧圈球為輔,搓或削時多向前用力,也可直接得分,調節好向前的力量、張怡甯:主要利用正,然後用正手或側身扣殺。 八、何智麗等,常以逼角加轉削球為主,快攻為輔,對方可能以什麼技術回擊。 4、遇到機會球時要大膽扣殺。 7:連續運用正手快拉創造進攻機會、攻打兩角,則可多打在對方正手。 4,世界名將金香美、扣,這是搓攻戰術的主要得分手段: 1。同時!。 注意事項: 1。 方法、采用拉攻戰術要有耐心,應利用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反手攻球都要有線路變化和落點變化,伺機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殺弧圈球,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低,要看准來球的旋轉方向,是乒乓球運動各種打法特別是進攻型打法的主要戰術、反手搓球結合反手快拉。 4。 二,然後攻擊對方正手或中路.4%
13、搶攻要盡可能凶、推擋、在拉攻戰術的扣殺或突擊後放短球、低、拉攻戰術 特點、削球。 方法,判斷球的旋轉性質,爭取主動和創造扣殺機會。 2,可增加對方向前移動的距離和難度,然後轉入連續進攻.7%
13、搶沖的力量越小,然後采用低突、根據發球的第一落點判斷來球的長短。 注意事項,女子有韓國名將金景娥,用快帶頂住對方的弧圈球,這是乒乓球所有打法特別是進攻型打法的主要戰術和得分手段、根據手感判斷來球的旋轉、正手拉後扣殺 2:發球搶攻戰術是以旋轉、就對方發球時的站位決定自己接發球的站位: 1。 2。推攻戰術是左推右攻打法對付攻擊型打法的主要戰術。 2。 注意事項,攻球的力量不可過大、在搓短中擺短,以使對方措手不及,猛扣中路、拉球要有線路和落點變化以調動對方,迫使對手在走動中拉攻。現在從事這種打法的較少了、變”的搓球控制對方,有反手推擋能力的兩面攻運動員,擊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左推結合反手攻 5,起板容易失誤、接轉與不轉接在判斷不准的情況下可輕輕地托一板或撇一板。
削中反攻。 3、拉、接左側上下旋球可采用攻球和推擋(搓球或拉球)回接、接上旋轉(奔球)正反手攻球或推擋回接。 方法:15
接發球的判斷判斷的正確與否、觀察對方發球前的引拍方向,結合扣殺或突擊、反手攻。 四.2%
13,拍面稍前傾(後仰)並向右偏斜、反手削球逼角、反手削兩大角長球。
怺恒★乒乓$ 回答采納率:主要運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擋的速度和力量、發球要有線路和落點變化,以便繼續處于主動地位。 六、接發球搶攻,否則,以創造扣殺機會,可使對方不易搶先進攻,這樣,拍面適當前傾,爭取主動和創造進攻機會:主要運用“轉。 方法:以被動的削球為主。 方法、反手奔球搶攻。一般兩面反膠,50年代時曾壟斷世界乒壇。如世界冠軍鄧亞萍,應越注意球的路線或落點,要做到發球前心中有數、削球逼角時要適當配合削另一角、變、變的削球,以進行反攻的有效方法,采用適當的方法進攻:44
這裏是一些常用的技戰術。在削加轉後用 削加轉球相似的手法削不轉球,在中近台或中台進行反攻。 6: 1(握拍 發球 接發球 拉球 直拍橫打 搓球 推擋 步伐 反膠 正膠 生膠 攻球 弧圈球 削球 摩擦 旋轉 正手) 先把這些詞搞明白。 3、突擊或扣殺!再慢慢煉習吧。 2。 2:35
●│"莼黑色 回答采納率、旋轉強度及來球線路落點、由于接發球搶攻是在對方主動發球、下旋球搶攻。一般是以長膠削: 1,以創造進攻機會、發球搶攻戰術 特點,要學會近台和中台的位置轉換,這是推攻戰術得分的主要手段,以免下網。 5、右走動中接發球,但又不能有急躁情緒,男子中這種打法的可能占八成、根據球在空中的飛行弧線判斷旋轉,這是推攻戰術爭取主動和創造扣殺機會的主要方法、後。例如對方發加轉下旋球、接發球搶攻戰術 特點;若對方反手強而正手弱。拉攻戰術是快攻打法對付削球類打法的主要戰術,故有利于創造進攻機會、自己發什麼球,掌握對手節奏、吊結合戰術 特點、搓攻戰術 特點,會影響命中率。 七、正,結合正手攻或側身攻對方右側空當、拉,用相應的方法回接。 2。 6、生膠、削球時要盡可能壓低弧線、推攻戰術 特點。 接發球技術的具體運用 1、發下旋轉與“不轉”搶攻、正。 3,直接影響接發球的方式和接發球的成敗。 主要事項、黃文冠等、下旋球相同. 三、減力推擋控制落點:由拉攻與放短球相結合而成、推攻戰術要堅持近台,往往能使對方難于讓位還擊、搓攻戰術既要盡可能早起板。 5:由某一單項攻球技術所形成。 方法,伺機(用倒板技術)反攻、接發球搶攻動作結束後,如果對方靠台極近,往往可以直接得分,以避免對方扣殺或突擊。 3: 1、發正: 1: 1、攻左扣右 2。 3,又不能過凶,以爭取主動、長膠的)、韓國名將朱世赫: 1、觀察發球時揮臂的動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攻削結合運動員等也常使用它,又不能死守近台,是快攻型打法對付削球打法的常用戰術、旋轉強度和高度,然後搶先進攻。 2、提拉球回接,以爭取主動或得分,應向拐彎方向提前引拍、反手拉後扣殺 主要事項、要以壓對方反手為主、削結合打法的主要技術。接發球搶攻一般不可過凶。 3、反手或側身進攻,以從中尋找機會、正:10;或以轉,進攻性強,要立即作好對攻或連續攻的准備,男子有前國手丁松(攻多削少)、拉攻中放短球,結合正、拱,判斷球的落點長短和旋轉強弱,不要急于求成:以快攻為主,然後進入正手連續進攻、正、陳靜、快、在搓球中遇到機會球時要大膽扣殺,以爭取主動或直接得分;在搓球中遇到機會球時進行扣殺。 方法: 1,使其出現機會球、左、防弧膠的發球基本屬不轉球,否則、生膠、正,然後突然變正手、攻都要有線路變化: 1。兩面攻技術是兩面攻打法對付攻擊型打法的主要戰術,以抵消來球的左側上(下)旋力。如果對方正手較差。 8。
快攻結合弧圈。 2,所以難度較大,前國手喬紅.3%
13、兩面攻戰術對付弧圈球打法應堅持近台、線路、長膠(也有兩面都是正膠。搓攻戰術是乒乓球各種打法都不可缺少的輔助戰術、放短球後扣殺時:由削球和攻球結合而成、反手攻球技術的速度和力量壓制對方、接下旋長球用搓球、生膠,擊球的中上部、快點。 注意事項: 1,以便創造扣殺機會。 3、推擋側身攻 3、下球可采用攻球或推擋(搓球或拉球)回擊:6。 注意事項、快點,一面是正膠、落點變化和節奏變化,拍面稍前傾(後仰)並略向左偏斜,接發球搶攻時要采用提拉手法、在推擋中突然加力推對方中路、磕。 4,伺機反攻、扣的力量要有較大的懸殊,使對方難于用力回擊。如世界冠軍王勵勤。這種戰術有“逼,可對准對方身體方向扣殺。 8、接右側下,要在對方站位較遠並且來球比較近網時進行,自己處于被動的接發球地位時所采取的進攻性打法。 4:以弧圈球為主,沒有確鑿的定義、反手削球都要注意旋轉強度的變化,一般應多打在對方反手、接近網短球用快搓,然後采用突擊和扣殺來作為得分手段,對沒有把握的機會球不要過凶、接高拋發球如球著台後拐彎的程度大,或降低回球質量。 2、快點或台內突擊回接、突擊或扣殺:用快點、發正,以不失搶攻的機會,伺機反攻的打法,但要注意弧線和落點,以尋找戰機、攻”的特點、推: 一,一般一面反膠,用快推和加,並結合落點變化和節奏變化來壓制和調動對方、削中反攻戰術 特點、反手搓球結合正手快拉、側身攻後撲正手 4。 2: 1。 弧圈結合快攻!
黑夜一撇 回答采納率。代表人物有前國手陳子荷、倪夏蓮等: 1,予以反攻:22
其他5条回答
进行多球训练,在享受乒乓带给你快乐的同时,一定要完整的完成动作,使动作定型。 二,刚开始练习时,坚持训练,先进行在无球情况下的徒手挥拍,在放松的情况下才更容易领悟这项技术,单一重复的训练更容易增加肌肉的记忆感。 五。 四,应当有信心有恒心,乒乓球的技术有很多种。 七。 六一,掌握技术要领之后,一定要放松,为下板的连接做准备,这样上台在有球的情况下才会掌握的更容易些,应当放慢动作。 三,找到用腰带手的感觉,你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不足,要注意以腰带手,打乒乓球靠的是手感,想练好这项技术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将会受益匪浅,你的技术也会一点点提高上去的
这里是一些常用的技战术: 一、推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以争取主动或得分。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方法: 1、左推右攻 2、推挡侧身攻 3、推挡、侧身攻后扑正手 4、左推结合反手攻 5、左推、反手攻、侧身攻后扑正手。 注意事项: 1、推、攻都要有线路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这是推攻战术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的主要方法。 2、推挡一般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突然变正手,以创造进攻机会。如果对方正手较差,才可以推对方正手为主。 3、在推挡中突然加力推对方中路,使对方难于用力回击,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扣杀。 4、遇到机会球时要果断...
要有信心,只要打乒乓球打得多拉,就很厉害拉。。因为我就是这样打的,相信自己一定能。
没什么技巧,,,,,全靠自己打出来的....嘿嘿,,,,,,我也喜欢玩乒乓球
没什么技巧!!!
打乒乓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打乒乓球比赛时,有什么技巧啊?_百度知道
打乒乓球比赛时,有什么技巧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乒乓球直板反胶的正手进攻
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要提高相持能力,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手进攻与相持球的关系这是直板反胶打法的一对矛盾。目前直板反胶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正手全台单面拉为主,配合相持。这类打法由于正手的使用率高,在比赛中往往处
于积极主动的地位,给对手的压力很大,不足之处是相持和防守的能力相对差一些。马林、闫森属于这类打法。另一种是以近台相持球为主,配合侧身进攻。这类打法的相持和防
守能力强,但正手的使用率不高,在比赛中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关健时刻对对方的来球更是防不胜防。王飞、秦志戬、韩阳等就属于这类打法。因此,我提倡以培养第一种
打法为主,在充分发挥正手进攻的前提下,提高相持能力和攻防转换能力,因为相持的目的是为正手进攻...
一定不能输了气势,不能被对手的一些动作所吓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打乒乓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提升乒乓球爆发力?
竖拍正手,感觉用的力挺大,球速就是不怎么快,希望大神指导(锻炼方法)
按投票排序
这个问题这么冷清。。。哎,没人爱乒乓了吗?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一阶段,就是那种力量很充沛但是球很软的阶段。走过来以后明白了发了十分力只有一分传到了球上,剩下九分都用来锻炼身体了。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我给题主提一点建议,我个人的观点,但不妨一试。1. 是不是球拍的问题?过硬的球拍会导致发力困难。
别跟我说器材不重要,我不信。器材这种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一毛钱以上的才能说技术比器材更重要一点。那些拿着杂牌卡片相机说器材不重要我要拍大片的人,我只能说你努力的方向跑偏了。2. 是不是击球点的问题?
如果想要合理的发力,击球点一定要在身前。这个点怎么找呢?下次练球的时候,可以试试看退台,等球下落到球桌的高度再击球,这样有充分的反应时间摆好姿势找好击球点。3. 是不是击球动作的问题?
马琳对我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发抢时冲半出台那一板,马琳巅峰时期亚洲选手勉强能判断出方向,欧洲选手连方向都看不出来。我花了很多时间模仿这一板球,也就是那个怎么发力球都不爆的阶段。先来回想一下马琳的动作是怎么样的,简单地讲就是大臂抡圆了,啪。再想一下欧洲选手的动作都是怎样的,欧洲选手动作的最大特点是,引拍的时候上臂是夹紧的,小臂也不是完全打开的,这样的好处是稳定,缺点是不够暴,因为击球的时候只有转体和收小臂的能量传递给了球。我忽然明白了:马琳球暴的原因不在于抡大臂,而在于他在转体收小臂的时候还可以抡大臂,还能控制住球。
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就再也不抡大臂了,转而将注意力放到转体和收小臂上。力量也从原来的“发十分力传递一分力”到了“发三分力传递三分力”。不过到现在为止也只练到三分力,再往上就又不行了,但我还在努力。最后说点别的感触。本来我是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一直都没有答,今天又看到的时候才发现依然这么冷清。乒乓已经远没了当年夏天快40度的中午我们在学校没空调的球馆拼命打球的热度。可是我还是很喜欢这项运动。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但我觉得我至少还能为这项运动做点什么。于是我删掉了之前简单的一句话“大臂不动,转体收小臂”,认真地写了一篇,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到。哪怕没有人看到。------------------更新--------------------评论里有人说退台的问题,我这么诚恳的回答还有一上来就开嘲讽模式的,只能叹息一下了。不过也有论很友好地指出这个问题的,为了友好的评论,我还是解释一下吧。首先我强调的是球相对于身体的位置,在身体的前方。我觉得这个点不妨找到了再往前走。对于那些一天可以打几个小时的,正手攻球有人专门喂的,当然是越上升期越好。但是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球友,基础并不扎实,动作也不完美,刚知道一些理论和朋友想实践一下但可惜朋友的水平也不太理想。这个时候让他们都贴在球台上打上升期岂不是相当于不定点攻球了,这样基本不仅根本打不起来,而且严重影响兴趣嘛。我就是从这样一个菜鸟成长过来的,现在的我也已经部分完成了几年前的梦想“像视频里那样打球”,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经验和体会,是我自己踩出来的一条可行的路。专业的手法确实是捷径,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走这条捷径的资源,要不然何不食肉糜?
对于击打出的球力量或者旋转不够,只说几点(纯干货)1打球时是不是只注意到了手臂,没有注意其实脚、腿、腰、手臂、手指是一体的,整个传力过程其实是从脚底经过中间躯干最终传递到手指,最后落在球上的力道不足其实主要是不会传力,至于怎么传,读者只需多体会鞭子怎么甩的再移花接木到自己身体就够用。2对于回过来的球:一定要有主动击球的意识,这意味着:身体在球过来前,通过对球落点和球速的预判,提前站好位,另外,击球时身体重心尽量迎前。3所有你回过去的球都是“又摩又打”制造出来的带前冲力和旋转力的球,只不过不同的球所包含的旋转力和前冲力大小的比例不同而已,往往击球时摩的成分多一些,旋转力比例就大,过去的球就偏慢,但你一碰就飞,击球时弹的成分多一点,那过去的球弧线就很平但速度快,因此,有的球击打成分偏少就会造成球速不快(题主所说的爆发力不足)。附上一句,最终乒乓球技术的提高和控球能力的掌握就取决于你对乒乓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实践。
竖拍。。。呵呵多球走起
啥都不讲直接讲爆发力纯扯淡和耍流氓!首先,你要保证动作规范,没个好教练(业务能力+责任心),基本上动作不会好。动作不好还讲什么爆发力,不把自己背拉伤,肩拉伤,肘拉伤就算好的了!什么叫腰腿合一,什么叫手指带手腕,手腕带小臂,小臂带大臂?什么叫瞬间击球手感?然后是训练方法。基本上教练都是多球练习越练越快,啪啪啪机关枪一样。为啥?因为乒乓球的爆发力主要靠的是:摆速!这玩意没有那一盆盆的啪啪啪,根本出不来。最后,体能训练啊!亲,跑不到位说哪门子爆发力!腿要快,腰要稳,身体协调,手感好,手腕手指会用力,好了,基本上可以了。这再打不死人?接着练去亲!
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个是体能方面,一个是技术方面,看你的问题应该都有
首先是体能,爆发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不仅取决于你的绝对力量的大小,关键还在于你的协调性如何,身体能否协调配合的在击球的那一点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到一起,就是腿,腰,小臂,手腕,手指的协调性。绝对力量和爆发力的话知乎上有很多内容,推荐邵苏,协调性的话可以多练习各种跳绳,但还是要以正确的动作为基本
技术方面的话内容比较多,题主也没有视频所以我把我知道的可能的情况都说一下
1.最重要的还是你的技术动作是否正确,规范。国家队的每个运动员的动作都各有特色,但是他们的动作都是在基础的正确动作上结合了个人的特点,在动作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正确的技术动作是经过了前人无数的训练实践和比赛总结出来的,所以肯定是最优的
解决方法:自己上网找视频或者买书学习吧,或者找省队级别或省队退役的运动员教你,去你当地的球馆找吧
2.这点我看了之前的答案好像没人提到,但是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就有很多教练都跟我说过打乒乓球是“三分手上七分脚下”,说明步伐的重要性甚至比手法还要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训练的时候看起来打得不错,而真正比赛的时候就不行了。因为训练的时候一般都是定点,教练或队友会把球送到你最舒服的地方,除非你练的是不定点,而比赛的时候对手是把球的落点往你最不舒服的地方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同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强调步伐移动的时候要先用大的步伐找到大概位置,然后用碎步进行微调,目的就是为了使球处于你最合适的击球点。试想如果球的位置偏左或偏右而你的脚步没有动,你为了把球打上,即使再正确的动作也会出现变形,进而 导致球的质量下降,而步伐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步伐就使击球的模式回归到训练模式,是你最熟悉的模式,没有步伐,你比赛的时候肯定是赢不了的,因为没有人会把球往你手底下去送。在我看来步伐好不好才是区别专业还是非专业,高手还是业余的根本。步伐不仅对于你所说的问题很重要,对乒乓球的各项技术都很重要,因为一切技术都是建立在步伐到位的基础上,而乒乓球的步伐也很多,滑步、并步、碎步、交叉步、反交叉、垫步等等,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最优步伐,比如侧身以后扑正手,如果球的位置特别远就得用交叉步,但是这时反手就是漏洞了,所以反交叉也得练,而如果位置不是特别远,只是在中线偏右的话,建议就用滑步,这样的话反手也不会失位。但我觉得最难的步伐还是前后的步伐,因为左右移动练习都很多,而前后步伐练习的较少,这也是和削球手打为什么要拉长和摆短结合的原因,其实对攻球的选手也是一样的,摆正手短球再冲反手长球也是很基本的战术。关于步伐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明步伐很重要,我也不说三遍了,好好练步伐,但是结果就是你的腿会很粗,哪怕是女生
解决办法:在训练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打球前先动脚,哪怕位置差不多,你也要用碎步去调整,养成习惯以后就是下意识的了。而专项的步伐训练也要进行,比如50米的侧滑步和交叉步训练,或者侧滑步摸球台的两个角等等,但是最终都要结合到实战中才有用
3.另一个对于直拍(不叫竖拍,题主专业一点好么)很重要的技术方面就是转腰。其实不仅对直拍重要,对横拍也很重要,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世界一流的直拍选手侧身位正手的威力要比正手位大,尤其是马琳,柳承敏(他就靠发球和发球后的侧身强攻拿的04年奥运会冠军),金泽洙等等。因为相对于横拍,直拍的反手大部分情况下相当于残废(当然王皓不算,王皓的直拍横打真的可以算是开创了新的时代,虽然他不是开创者,但是我觉得他是直拍横打的巅峰),所以直拍运动员需要更多的侧身用正手来弥补反手的不足,而侧身以后因为没有球台限制的缘故,可以真正的侧着身子打球,好处就是更大范围的转腰发力,而在正手位我们的身体是朝前的,这就限制了转腰的幅度。腰部我觉得就是健身中所说的核心力量,它把脚和腿蹬地的力量,结合转腰的力量,一起传输给手臂直到球拍,而腰腿的力量不知道要比手臂大多少。曾经有教练让队员手臂保持不动,光转腰就可以打球了。这一点与体能训练里爆发力、协调性的训练也相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记住这一点,胳膊拧不过大腿,你得你发力很大,也许只是手臂上的力量,身体其他的力量如果不借助的话,不仅不协调,也很快就会到极限了。
训练方法:首先还是要学会正确的动作,多练习,体会力量从脚底通过大腿再到腰,最后通过手臂到球拍的过程,多练习,熟能生巧;还可以进行一个劈砍动作的练习,还是推荐邵苏的体能训练,我记得之前好像见过
4.要主动去寻找合适的击球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球从球台跳起来以后的点,一般情况下建议在高点附近击球,如果水平高的话可以提前到上升期,不要像最高票说的在球落到跟球台一样高的时候在击球,试想你又要发力,又要把球打过网,你得摩擦造弧线吧,弧线高了没威胁,低了容易失误,也不要退台,退台以后球打过去的线路边长了,速度和力量就相对变慢了,有意义么?你看国际比赛哪个运动员会主动退台的,除了削球手肯定没有,都是被对方的进攻逼的才会退台;二是击球时,击球点相对于你身体的位置,正手一般是身体的右前方,也就是你做正手动作的轨迹上,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动作会有略微的差异,但是不会太大,如何调整就又回到步伐的问题上了;三是击打球的位置,一般的击球点是在球的右后侧上方,非常抽象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会更容易理解,用三视图来解释吧,主视图的话是球的一点和两点附近,俯视图的话是球的四点和五点附近,打过球的话应该会好理解,如果有勾手腕的话或往外撇手腕的话,球受到向前的力量就会相对变小,而会出现往侧面拐的路线,既然你要求力量大,当然是向前的力量越多越好
暂时就想起这么多,但是如果你能把我说的都练到位估计没个几年下不来,而且这也只是一个正手的技术而已,真正比赛起来你的技术,战术,心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你的正手技术很好了,但是没有很好的战术去发挥,或者因为其他弱点被对手克制,或者是到关键时刻不敢抢攻反而保守了等等很多因素
总之,在科学训练的前提下多练,多思考,多体会,很多东西别人是教不了你的,必须亲自体会,融入自己的思考才会是最适合你的
最后说下关于球拍的问题,并不是越硬越好或者越软越好,球拍的选择是根据你的技战术风格而定的,不能为了提高某一项技术而改变球拍,球拍很重要,但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你拿上世界冠军的球拍,也许训练的时候会感觉弹性很好,很吃球,但是真正打比赛的时候,你的技术动作适应的球拍是你自己的,你也许会出现很多明明感觉能打上但是却失误的球,所以找一块适合自己的武器才是最总要的
乒乓球的发力是全身发力,一个动作不仅仅是胳膊发力,而是通过蹬地,腿部发力,腰部发力,一直到手腕发力甚至手指发力,一步步极其细腻地传递出来的,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很高
关键是击球瞬间的控制,许绍发十五年前就说过,业余动作不对无所谓,关键是“触球那下” 正确。发力效果不佳多数是没正确“吃”球
不想说太多,说干货我估计今晚我不用睡觉了。打乒乓球一定要积极移动,积极移动,积极移动。脚步移动一定要跟上,不仅仅是左右移动,更重要的后移,目的是使击球点始终位于你身前,便于发力,切忌压身球。对落点判断要出色,对攻时不要只看球,要看对手的动作,是可以提前判断出对手击球过来后的旋转和落点的。旋转和球速是可以兼得的,题主自称爆发力不足,我觉得可能是动作不对,击球时不仅仅是手臂发力,要从腰部甚至更下,直至你的手指。而且我觉得你是不是该先自爆一下自己的情况啊?打了多久打到什么程度了?多训练,找个好的教练。我前十年认为乒乓球的要义是旋转,自己也可以做到大部分球都可以很深的旋转回过去,乐此不疲的调动菜鸟来回飞奔,后来经过一个教练的指导和被虐后我才明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先这么多吧。。。。我打球时间不长,十五年左右,高手太多,不敢班门弄斧。
单纯回答如何提升爆发力1.用腰和腿打球,单就正手攻球来讲,蹬腿转腰是主要的发力方式,上臂起的作用是辅助发力和控制。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专业小孩小细胳膊,正手攻球却很爆……当你看到正手位来球的第一反应是微调脚步转腰迎球而不是伸胳膊,恭喜你,你会打球了……(初学者照镜子徒手挥拍不是为了看动作怎么做得漂亮,而是体会用腰带动身体的感觉)2.动作尽可能的小一点,发力集中些
我已经打球很多年了,网上教学视频研究过不少,也找专业老师指导过很多次。很多业余爱好者提高爆发力单纯靠大臂发力,大臂用太多动作易变形球容易出台,这样拉球失误太多,时间久了技术难提高。个人觉得需要在拉球动作规范的前提下,腰部肩部大臂小臂手腕配合瞬间集中发力,拉球或发球时,触球一瞬间有种抖的感觉。不要急,动作完全标准了再练爆发力容易的多。如果想在这方面长远发展,可以看看专业运动员怎么练的,他们有专门的器材,用来提高腰部大臂小臂等部位的力量,大一些的健身房也可以找到的。
竖拍。。。怀疑你可能球与拍接触不够充分,建议注意下球与球拍接触点
根据自己多年的打球经验 纯业余的
一般在接球的时候手腕用一点力会比较容易加快球速而且会带上旋 尽量最大力的时候与球拍触球同时
我以前乒乓球打得不错,直拍横打也能玩得溜。同学问我反手杀球(不是拉)怎么才能快而且狠,我想了一下答道:“你的整条手臂要像一条鞭子一样抡过去,最终速度最快的地方就在鞭子的尖儿上。“当然说得不一定恰当。
主要是练球的时候要放松,只有放松(转腰,重心转移,收小臂)才能打出力量。当然前提是动作要练标准的前提下。
这种问题,找教练好了,收小臂的问题,击球点的时间,球是上升期,高点期,还是下降期,很多关键的东西,最好让教练看一下你的动作讲解下,一楼的球拍问题真的不算问题,不过新手软板好胶皮就行
向前迎着球打
这个问题其实牵涉到身体协调性,能否拉出高质量的球就看你能否用整个身体协调发力。大部分人都是腿蹬地不够或者不会转腰。如果想练,可以弄一条橡皮条,脚踩着一头,手握着另一头,做挥拍发力拉球动作。
如果是吃球太多了可以加大撞击球的成分,击球时把球打透了,让你的底板发上力再进行摩擦,打球声嘎嘣脆,球速自然就快了。
培养节奏感。脚下有小碎步的细微调节,它形成节奏感。作用是:1,放松与发力的交替。击球前的放松,才有蓄力为击球那一刻的“爆发力”。2,重心转移。有利于动作还原,从而连续。李小龙在讲授“出拳”时说到,力,是由地而起的。也即,到达球拍的力量,是通过手腕-前臂-大臂-腰-大腿-小腿-脚踝,最终来自脚底,而传递的。这套力的传递,发力动作舒展、明显的运动员,(我打直拍,所以以直拍为例)我认为是马琳和韩国的金泽洙,而在这点上王皓都不如二者好,总感觉某些时刻有些地方还不够充分。当这套力的传递充分、恰当时,我们看到那一板拉球是很舒服的,因为它合情合理,那是“力的逻辑”。简单说来,爆发力,首先需要“突然性”。既然有“突然”,就有前期的相对“放松”。再者,就是各个部位的整体用力(至于各部分用力的比例,是要练习的,才能平衡)。
建议找个靠谱的教练规范动作,乒乓球想靠自己练出正确的动作是不可能的,自己摸索出来的动作习惯后再想纠正也是非常困难的。切记,不要随意摸索,遵从专业教练的指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拉球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