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个人,每人需要听六场讲座。江左梅郎 每场输讲座可以坐十位,求至少需要多少场讲座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听北师大教授讲座心得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听北师大教授讲座心得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7:36:5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听北师大教授讲座心得
官方公共微信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大学四年听讲座之最难忘的十五场    在一个良师稀缺的学校,逃课是无奈与悲凉且又天经地义的,而听讲座尤其是一场高质量的讲座,对于弥补良师缺乏无奈逃课的遗憾有重要意义。大学四年,听讲座约百场,这些听讲座的时光是我大学生活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先将其中十五场最难忘的讲座整理如下,算作一种回忆或者感激。  
----------------------------算作题记  一、雷军:《如何利用大学资源》  时间:日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邓析堂  雷军,金山软件公司总裁。高中时读《求学》,有一篇介绍武汉大学的文章,其中就提到雷军,说此人大二时的研究成果被选为武大大三教材。让我因此对武大好感大增,所以能现场见到传说中的人物,着实让我激动不已。雷军一上讲台,就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灵动,讲起话来干脆利索又不失幽默。他演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学之目的,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方法;2、学会利用大学资源,最重要的资源是图书馆、老师与学长(如今再体味这句话,也觉得无可辩驳);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追求等等。演讲快结束时,他问了一个哲学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就在他问这个问题的一瞬间,我忽然想干一件事情:以后听讲座,一定要第一个提问或者回答问题。于是稍加思索便第一个回答: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个答案显然是幼稚的,但那时激动地心情,至今仍让人回味。由于第一个回答问题,我还得到一份小礼品,并且和雷军握手。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现在觉得“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或许是最佳的吧。    二、朱苏力:《现代化与法治》  
时间:日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邓析堂  这是我大学聆听的第一场高质量学术讲座,也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第一流学者的风范,那种激动至今记忆犹新。主讲人朱苏力,北大法学院院长。高中时读《视野》,上有朱苏力那篇传颂一时的《毕业典礼致词》,觉得这个教授真是时尚而亲切。讲座的场面极其热烈,听众只有“立足之地”。在众人的狂热掌声中,一个头发稀疏的瘦老头子登上了讲台,我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自己对于朱苏力的印象:消瘦,典型的知识分子。关于讲座的内容,由于笔记丢失,至今印象已不是很深,但主线很明确,就是“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反反复复的申述“法律本土资源”的重要性,还引用了影视作品《秋菊打官司》。后来才知道,《秋菊打官司》甚至成了“法律本土资源”的招牌菜,但我隐隐约约觉得文学作品毕竟是高于现实的,特别是中国的电影,意识形态很浓,用来做证据是否不妥?但这种怀疑丝毫没有影响我对北大法学院院长的敬仰,直到一年后“阿甘事件”的发生。    三、 杨帆:《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之反思》  时间:日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园108室  这场讲座使我第一次知道、接触新左派。主讲人杨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新左派代表,放言无忌,言人之不敢言,诨号“杨大炮”, 据说发表论文数量居全国经济学家首位。他这次讲座很有左派风格,声称目前中国经济完全是“新自由主义经济”,为“新自由主义者”所主导。且这些“新自由主义者”迷信美国那一套,使中国经济产生诸多问题,诸如资源短缺且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而依赖国际市场的代价就是害怕美国的经济制裁,进一步说就是在台湾问题上受制于人;诸如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再次形成、中国当前GDP泡沫严重等等。另外,此公还提出一个狂想:派兵扼控马六甲海峡、在中国挖大水池储蓄淡水等等。此时的我还是一个狂热的国家理性主义者,听了杨帆的讲座,虽然不接受他夸夸其谈的地方,但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国家的困境而陷入忧思。至今想来,我依然认为新左派的存在是必要的,学术界毕竟需要不同的声音,更何况,他们对于目前中国社会的批判,很多都是事实。    四、范忠信:《“封邦建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  时间:约在2004年9月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邓析堂  
范忠信教授是国内研究法制史的著名专家,被学生们誉为“法学院的精神领袖”,如今已荣任法律文化院院长了。校内的教授作讲座,很难有范教授这般火爆,因为范教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极其谦和幽默,妙语连珠。这场讲座,范教授分析了中国古来的“封邦建制”概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天下”思想及“亲亲尊尊”的文化行为,正是这一系列文化影响,中国的法律呈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缺陷。由于笔记佚失,目前只能回忆这么多,内容虽然淡忘,但范教授那种一流学者所表现的儒雅与风趣,让人回味不已。    五、韩德培:国际私法的若干问题  时间:日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111室  韩德培老先生是国宝级的人物,武汉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为我们做这次讲座时已是95岁高龄。演讲题目虽是《国际私法的若干问题》,但演讲内容与国际私法并不相干,而是讲“为学与为人”问题。其长者之言,意义远大于学术,主要内有:1、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德才兼备,才能对民族复兴有所贡献;2、要十分珍惜时光,尤其要珍惜大学四年光阴,有所作为,打好基础。每天要坚持日记,检查今日的所作所为又没有浪费光阴;3、革命最大的资本是身体,故每日要坚持锻炼身体,还提到自己年轻时喜欢踢足球,现在还在练习气功(当时很多人感叹:怪不得这么长寿~~);这场讲座虽然进行了不到四十分钟,而且讲的内容也都朴实无华,可却震撼人心,让人听得进去。什么叫做长者、什么叫做德高望重,我在目睹了老先生的风采后全懂了。听了这场讲座,我最大的收获是重新开始了每天日记的习惯,到现在为止很少间断,感觉受益匪浅。    六、张健柏:《儒家文化与儒商精神》  时间:大约2005年5月(当时笔记丢失,时间不确切)  地点:中南民族大学第二学术报告厅  张健柏先生是武汉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今日集团总裁,被世人诬称为“儒商”,其实他全心全意信奉的是道家文化。这次演讲表面上是受中南民大儒商协会之邀讲《儒家文化与儒商精神》,其实一开场他就坦白:对不起,我不是儒商,我信奉的是道家。然后就大讲道家文化。先从《道德经》讲起,认为《道德经》代表了中国古代智慧的最高水平,可惜至今日被误读;然后又举了现实中的几个例子来描述儒家与道家的实质不同:道家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强调用迂回、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儒家则强调刚劲,原则性强但过于死板等等;最后由很沉重的抨击目前的教育体制,结合自身了解,认为目前的教师素质整体堪忧,坑害了大学生。比如大学生只会埋头考试,却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阅读量低等问题。这次讲座的内容极其丰富,让我受益匪浅。最大的收获是下决心抛弃课堂上的垃圾教材与垃圾老师,把时间用在阅读经典、社会实践上来;其次是激发了我对于国学尤其是道家文化的极大兴趣,我从道家开始涉足国学,不管实用与否,个人的精神生活与境界却是得到了较大提升。    七、俞敏洪:《新东方精神》  时间:日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模拟法庭(今南湖会堂)  俞敏洪,北京大学曾经的教师,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说“新东方的成功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失败的结果”,听了俞敏洪先生的讲座,觉得其实这句话也不尽然,因为俞先生及其团队确实是有自己的独特魅力的。俞先生先从自身的经历讲起,讲一个小人物在那个荒唐年代的奋斗、游历,讲那个北大的小老师遭受的种种际遇与无奈以及最后愤走北大;讲新东方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其实归纳实质,或许就是他宣扬的新东方精神:积极,乐观,坚持不懈,知识改变命运。虽然只是一次广告性质的演讲,但俞敏洪先生的演讲肯定是让在场观众受益匪浅。有时听了这些体制外的人对于现行教育制度的抨击,在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是对僵化的教育体制绝望!象俞敏洪这样循循善诱的教师,在北大却得不到重用,象俞先生这样的好老师在大学不得志的应该很多,反而一些水货老师,却在大学颇得风头,他妈的,最后吃亏的还不是学生?这次讲座对我来说,更是一场励志讲座,让人相信坚持不懈、乐观奋斗与豁达的面对生活肯定是成功的法宝!    八、邓正来:《中国法学的理想图景》  时间:日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111室  大一时曾闻:“吉林大学法学院有一邓正来老师,在课堂上完全采用苏各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辩式教学。”言之神往。于是乎心中就构思出一幅先生的肖像来:张五常的狂发加上罗尔斯的银须飘飘以及鲁迅先生的消瘦。而当先生跨入文谰111的那一瞬间,简直惊煞我也!原来先生竟如觉远大师般魁梧威猛,若再带上墨镜,绝对是一个香港黑社会的大佬!他一上讲台,稍答谢掌声后,便是一句个性十足的开场白:“为了不浪费时间,我讲话过程中大家就不要鼓掌了。”然后便发问中国法学为什么会缺失自己的理想图景?先生指出其症结为当代国人整体“不思”,脑子中只有古人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交锋,却没有自己的思想。其实学古人与学洋人都是极其必要的,但这并不是我们“不思”的借口。因为我们不管是学古人还是学洋人,学的都是“知识”而不是“真理” ,真理只须信仰而不须批判,但知识却是“有限理性”的,需要我们去批判。“不思”的后果就是把“知识”当作“真理”来信仰。目前中国法学界在西方“法律理想图景” 面前的整体盲从与无奈就是“不思”恶果的体现。非独法学,政治学亦然。国人历经千年苦难,一听说“共产主义”,就不假思索的引进了,结果是 “脱狼口、入虎口”,在虎口余生瞅见“三权分立”,就又想不假思索的引进了。难道“三权分离”就是就是完善的吗?怎么就很少听到学界质疑的声音呢?难道在三权分离之外就没有更适合中国的民主制度吗?我辈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呢? 当时有数人以不同方式问及先生心中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乃何?邓先生皆婉拒,而强调每个人独自的思索。似乎他一说出来,国人又只会宥于他的图景而不思进取了。窃以为此举有矫枉过正之嫌。象“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么大的问题,固然需要独立思索,但也需要交流、博弈,多人共绘。个人的“有限理性”岂足以绘宏图?    九、郎咸平:《社会和谐与资本主义精神》  时间:日  地点:华中科技大学韵苑体育馆  “郎顾之争”使华人世界第一流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家喻户晓,华中科技大学邀请过很多诸如杜维明、丘成桐等大师级的学者,但是动用体育馆做讲座,好像只有郎咸平教授这次。那次讲座场面比陈先奎考研点题班还火爆(当然,陈先奎根本不足与郎先生比肩。),大家似乎都为了一睹名人风采而来。当然,郎先生激情四射的演讲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虽然没有记笔记,我如今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晚演讲的内容。郎先生不愧为一流的演讲家,一开始就说:“明天还要参加‘东湖论坛’,为湖北省的政府官员作演讲,但我更重视今晚的演讲!”,这句话又让刚刚停息的掌声雷鸣般响起。接着谈起了自己从“放牛班”考到沃顿商学院的趣事,似乎对中国由来已久的应试教育颇有非议;然后讲到了企业的责任与东西方企业的不同,抨击的核心也是演讲的重点是中国的企业目前缺乏诚信,缺乏对顾客的“信托责任”,并宣称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即是“信托责任”;从建立信托责任论述,郎先生认为中国应当先建立一个集权而有力之政府,先实现法治及经济富强,然后再推行民主。还说中国目前盲目迷信哈耶克,妄谈民主,殊不知良好民主的实现是需要椭圆形的社会基础的,不然民主只会带来灾难,比如印度、菲律宾;这场讲座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头疼于民主、法治与富强的关系,至今也没有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而朗先生的自信与激情,让我钦佩不已。    十、柳宝珠:《从“设立国家主席之争”事件看文革》  时间:日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110室  柳宝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在研究文革方面颇有声望亦颇有造诣,而柳教授的才华与热情在这次讲座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水平决不亚于北大人大的一流教授。他从“设立国家主席之争”事件入手,深入剖析了文革期间高层的政争的内幕,尤其是关于林彪的个人性格,崛起过程\毛林关系的解析,更使我们大开眼界。他语言幽默,但是研究分析方法却是极科学,每一个观点都有资料来作佐证,让听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这场讲座之所以让我难忘,除了演讲精彩外,还有其他原因:这是我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创新研究会成立以来办的第一场学术讲座,但场面之热烈在我当时听过的近50场讲座中也是一流水平,极大地满足了我组织一次高质量讲座的欲望。这场讲座,我相信所有参与组织者都不会忘记,因为里面凝聚了团结协作的友谊。    十一、向松祚:《男人四十的财富“经”》
  时间:日(周六)晚19:00  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中心  向松祚,现任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董事长,亦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的民间经济研究所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和主要创办人之一。这次活动是华工“人生•事业•国家”系列访谈之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讲座,但却给人以同样的快感。由于当时笔记遗失,目前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只有蛛丝马迹:1、做事业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这些其实都是套话,但从一些牛人嘴里说出来,总是那么有分量,发现很多有成就的人对于自己的事业都有宗教般的虔诚;)2、国家目前固然需要一批精英企业家,但是更加需要一批世界一流的学者,文化滞后将会阻碍经济发展,大学生有志于学术者,可放心去干,因为一流学者的待遇亦是不菲;3、读书的重要性,要博览群书有所侧重,知识可以转化成财富,注意不要迷信教科书,中国目前的教科书不值得信任;这场交流让我难忘的是向先生高昂的激情,而且学术、实践两不误,这确实是我理想的人生模式之一。另外,这次座谈让我彻底叹服华科为国家一流学府:既有每周的“人文讲座”,又有不定期的“科学与实践”讲座与“国家、 人生、事业”座谈,邀请的大多国内一流学者直至国际一流学者,国内恐怕没有几所学校有这样的气势。    十二、王绍光:《国家能力、政策导向与医疗卫生公平》  时间:日周五晚上7:00  地点: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楼C103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任教十年。他的讲座主要内容如下:1、为什么改革之后,政府缺乏承担的意愿和能力?然后从国家能力问题(国家汲取能力下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逐渐下降)与国家意愿问题(指导思想的变化——优先考虑经济发展而非平等与社会安全。卫生支出占GDP比重在83年后有下降趋势)两个角度进行阐释;2、中国城镇的卫生保健不公,首先是筹资不公,即病人不因病支付过多的金钱,应该有高水平的风险分担与保险机制,而穷人应该支付更少的医疗保险费用。但目前情况是穷人压迫了看病的需求,而富人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变动不大。其次是服务利用不平等及目前的医疗体系运行低效率(每位医师治疗的人数下降,每个病床的使用人数下降)。这场讲座之所以难忘,内容精彩倒是其次,主要是见识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用数据说话,用理性揭发数据背后的含义,行文依照逻辑推进。这些方法在大陆的课堂上是很少见的,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十三、萧延中:《毛泽东的政治修辞学》  时间:日  地点:北京第三极书局  萧延中,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从政治学角度研究毛泽东的专家。06年9月我去北京游历,有幸在北京第三极书局聆听了萧教授这场演讲的后半部分,虽然不完整,但其冲击力已足令人难忘。我去听时,萧教授证慷慨激昂地描述文革时代的狂热及大众对于毛泽东的崇拜,风趣之中亦不免让人乍舌,然后他又用政治修辞学(这也是令我汗颜的一刻,我学了三年行政学,却是第一次听说“政治修辞学”)分析了毛泽东超人魅力的形成,也认为时代造就了毛泽东,毛泽东也开辟了新时代。这次讲座让人难忘的原因有两点:1、让我见识了政治学的前沿理论,也发现了我们学校在政治学研究方面与国内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至少有二十年!遑论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了;2、见识了京派学者的自信与洒脱,当有人问萧教授“会不会也为目前的领导人作传记?”,萧教授的回答甚是轻蔑:“为了一点小钱,我去做马屁精,我他妈至于吗我?”这是我第一次听教授说粗口,挺新鲜,也为萧教授的本真喝彩,刻意不讲粗口且以指责他人粗口粘粘自得者,多乡愿也!      十四、贺卫方:《法治及其外来资源》  时间:日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泰321室  贺卫方,据说是一个让法科女生尖叫的名字,一个口才好的“如果生在民主国家可以竞选总统”的北大法学院教授,知名度之高无需多作介绍。这次讲座的场面可以用“空前爆满”形容,晚上七点的讲座,中午九点已被人占满,晚上开讲时,室内每一个可以站的地方都站了人,门口也被堵。我从七点开始在门口外立足旁听,艰难之极,聆听的声音也是断断续续,犹如“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歌声…”,这次演讲主题是在批判新儒家、本土资源派等观点中呼吁“全盘西化”,学识之渊博、言语之幽默、举止之儒雅,让人叹为观止!这次讲座的内容网上有人整理,不再赘述。    十五、张康之:《社会和谐下的服务型政府》  时间:日  地点:华中科技大学西五楼117室  张康之,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内研究行政伦理的权威。张教授在行政管理学界那是鼎鼎有名,可惜在华科这样的工科院校讲“服务型政府”这种被研究地如同狗屎话题是很少人感兴趣的,殊不知,“服务型政府”正是张教授首倡,为了说明“服务型政府”这个概念是自己提出,而不是国外的登哈特,他在开场前三十分钟反复论证。之后又论述了“服务型政府”的七条原则,并指出“道德治理可能性与替代法治可能性”的研究课题价值。这场讲座对于本人有重要意义:1、本人在讲座的交流环节提出的两个问题即“服务型政府现实可行性”与“行政学科去政治学化”极大激发了张教授内心的感触,居然回答了我四十分钟,使其他人无时间再提问;2、本人大学读的第一篇文笔流畅、气势磅礴且不象拼凑的学术论文正是出自张康之手笔,而大学听的最后一场高质量专业讲座居然也是张教授的演讲,太巧了,这场讲座为我大学四年听讲座画下了美好的句号!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欢迎楼主    很高兴有这十五场未曾期遇的讲座心得与我们共享
  谢谢分享
  谢谢两位关注!大家似乎对讲座不是很有兴趣~
  thanks
  比我有心多了
  写的很好啊,呵呵,我在大学也听过很多讲座,但是很多都忘记了!现在很怀念那个时候的生活!
  汗死了,当年在珞珈山呆了四年也没有去听几场讲座,尤其是当时的03年学校为迎接校庆,做了1000场学术讲座.    楼主是有心人啊.佩服.
  一般只听关于中美台的
  汗,听过些什么都不记得了
  呵呵,我遗憾的是在一次听讲座时把笔记本丢了 很多讲座要点也记不起来
  觉得听了讲座记在日记里比较好
  ddddddddddddd
  谢谢楼上顶
  最佩服的法学老师还是贺卫方.真的很牛呀,而且有良知.我说的仅限法学科
  大学最深刻的讲座就是 听南理工的一个资深教授讲如何把我们学校的靶机打下来的故事(几次没成功,就直接从我们学校把靶机拖过去研究,汗一个)
  亚都空气净化器、亚都加湿器、亚都装修卫士,朋友在淘宝上开的商铺,***厂家直销的***,大家都去看看上面的产品,  价格比商场便宜很多!/
  作者:ashun175 回复日期: 3:12:39 
    最佩服的法学老师还是贺卫方.真的很牛呀,而且有良知.我说的仅限法学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学科的老师很少有贺卫方这么有魅力的
  楼主是财大的吧,邻居哦
  呵呵,正是,幸会!前几天还去了你们学校
  记号  
  校友啊,我去听了俞敏洪.很好
  俞敏洪确实很有魅力  
  我看了这个帖子,感觉就是楼主的笔记弄丢~~~~的~~
  楼主是我们学校的师弟?  我毕业之前听的讲座不多,不过有一堂讲座让我很难忘,就是民法权威徐国栋教授在邓析堂讲民法的那场.  当时我学的是财经类,记得最深刻的是他说那句话,生命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这句话大概也不是他原创的,但是...在整个自然轻松娓娓道来的讲课氛围中,这句话,让我记忆非常深刻.
  呵呵,楼上师兄好!    徐国栋教授在邓析堂讲民法的那场时我大一,不知道他的大名而错过了    生命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成了新小康协会会员的口头禅了,师兄与新小康可有渊源?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大
学 老 师 帮 助 大 家 学 习 及 发 表 论 文(不求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QQ:    E M A I L:
l***(请将三个“*”号删除后发送邮件,谢谢)    网址:  
  您害羞与外国人聊天吗?淘气宝宝让您拥有自信![人工智能聊天]!!!
  好久没有听讲座了    悔过悔过下~~  :)
  郎咸平,有良性的学者,不过在中国做教授是最惨的,节目被停播,做演讲还要去多伦多。  俞敏洪,人才,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本人以能去新东方打工为目标。  雷军,竖子小儿,经营理念愚蠢而且幼稚,最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真的很纳闷求伯君如此人物会请这个弱智去做总经理!!!!!!
  呵呵 雷军最近好像不火了
  楼上怎么这么说雷军?
  我上大学第一次听讲座就是邓正来的,虽然和LZ听的论题不一样,但仍然深深被他的人格和学术魅力所折服,还有贺卫方,等等。下次听讲座一定要向LZ学习好好作笔记。
  听了很多,收益也不少 ,大学就该多听讲座 ,不过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都是财经,2个学校的讲座差那么多呢??哎。。。。
  大肆了,一次都去过,寒
  估计LZ是读法学专业出来的  谁有兴趣可以跟我聊聊法学  QQ:
  想听,四年没听过几场    有一个马到成功来洗脑卖书的,其它没印象了
  在综合性大学读书就是好啊
    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各异的讲座可以听    回想起大学听过的讲座
大多都是学术性极强的讲座
没能有机会听些关于人文社科方面的讲座实在是一种损失
  楼主好细心啊  我们学校的讲座开设得也很不错  也来了一些名人,记得余秋雨先生也来过,  当时他讲的是有关人的精神的话题  真可惜我错过了很多或者没有细记下当时的收获  很多东西当时就应该要多珍惜 去好好记下的!!
  呵呵.楼上,在大学听讲座是一种美好的回忆,最好记一下笔记,在笔记本上要到演讲人的签名则更好了
  作者:juanby 回复日期: 14:14:40 
    估计LZ是读法学专业出来的    谁有兴趣可以跟我聊聊法学    Q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高兴认识你,我已加了你.不过,我是学管理学的,但对于人文社科都感兴趣
  我和楼主一样,也是法学专业的,不过是我们是邻居,我是民大的,所以刚才看到你写出来的那些演讲,部分是熟悉的,感觉就像在眼前一样,还有,你听过高铭宣等人的演讲吗,感觉怎样。呵呵。现在毕业了,工作忙了,与法学确是渐行渐远了,遗憾,遗憾。
  版主,把那些乱发广告家伙的ID封了吧。
  作者:失业小王子 回复日期: 12:12:24 
    我和楼主一样,也是法学专业的,不过是我们是邻居,我是民大的,所以刚才看到你写出来的那些演讲,部分是熟悉的,感觉就像在眼前一样,还有,你听过高铭宣等人的演讲吗,感觉怎样。呵呵。现在毕业了,工作忙了,与法学确是渐行渐远了,遗憾,遗憾。  ++++++++++++++++++++++++++++++++++++++++++++++++  呵呵,握手~高铭宣的那次我没听
  想和你交个朋友呀QQ  
  有事没事我也喜欢听讲座~~
  @才大气粗
21:18:00   大学四年听讲座之最难忘的十五场        在一个良师稀缺的学校,逃课是无奈与悲凉且又天经地义的,而听讲座尤其是一场高质量的讲座,对于弥补良师缺乏无奈逃课的遗憾有重要意义。大学四年,听讲座约百场,这些听讲座的时光是我大学生活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先将其中十五场最难忘的讲座整理如下,算作一种回忆或者感激。     ----------------------------算作题记    一、雷军:《如何利用大...........  -----------------------------  好贴 保留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左梅郎 每场输 的文章

 

随机推荐